企业信息化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5:46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1

内容摘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规范管理的要求,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进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业务流程优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是执行业务流程的工具和载体,它可以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业务流程的优化成果需要通过信息化固化下来,即利用信息技术规范业务流程,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初步介绍了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应遵循原则和实施步骤,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化原则步骤

引言

企业的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都是由各种流程组成的,这些流程最终输出的是企业交付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业务流程是企业运行的脉络,它直接决定企业的作业逻辑。企业总体流程框架是否科学、合理,具体流程运行是否通畅、快捷,关系到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因此,业务流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

业务流程优化(Businessprocessimprovement,简称Bpi),是从企业绩效出发,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完善和改进,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横向协作,进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业务流程优化以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的问题为指向,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流程调研、流程梳理、流程分析、流程设计、流程评价、流程运行、流程改进,再进入下一次的调研、梳理、分析、设计、评价、运行、改进,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

业务流程优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企业在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中,通常采用信息化技术,即利用it技术和其他配套支持手段,规范管理体系、固化业务流程,即,业务流程优化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信息化是提供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和执行业务流程的工具和载体,它可以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和对外部变化的响应速度。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智能化,从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企业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触发业务流程优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需要有新的信息化手段给予支撑,而新的信息化手段的问世,必然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

企业信息化可以实现管理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信息集成是指各种管理信息来自统一的数据库,采用规范化的信息格式和信息处理程序,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有专人负责,并且责任明确,同时,信息的来源必须是唯一的,不需要重复录入。信息集成是为了实现各种管理信息共享,所有与某项业务流程有关的授权人员,都可以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软件访问指定的数据库,调用原始数据和加工处理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显示在相应的记录和报表上,实时地了解到相关信息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变化,对提高企业的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是根据同一个数据源,不误时机地采取必要的决策和措施,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信息化缩减或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比如,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了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与不采用信息系统的传统模式相比,省去了很多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省去了大量的重复信息的录入、省去了大量的信息校对环节、省去了很多信息汇报与分析等环节。

以eRp系统为例,其本质是一个业务流程集成运行的载体和工具,是一个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通过对销售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采购作业计划的制定,进行物料需求运算、生产能力平衡、采购过程控制以及财务成本核算等业务的全面管理,实现业务流程运行全面的电子化、规范化和数据化。可以说,eRp的实施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固化。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原则

(一)坚持从业务流程出发进行优化

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优化,必须树立需求导向、流程第一的思想,只有明晰企业业务管理的需求,理顺业务流程,才能结合信息技术,提出一个合理的整体业务流程解决方案。因此,应坚持从业务流程出发,而不是从信息系统软件出发,才能避免使设计出来的业务流程陷入到软件操作流程的陷阱之中。因此,不要为了适应信息系统软件而改变业务流程,否则信息化将成为形象工程。

业务流程优化应该从企业实际出发,参考流程的客户、价值和运行环境,不要妥协现有流程和软件固有流程。业务流程优化的核心是业务,而不是软件,只是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理顺和固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使企业发挥最大效益。

(二)高度重视企业业务流程与eRp系统流程的匹配性

企业在eRp选型时,一定要选择与企业业务流程匹配较好的eRp系统,选择专业性、行业性的eRp系统,选择的公司一定要有良好的资信记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建议最好亲自到已经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同行业企业去了解。任何eRp系统的业务流程都不可能与企业实际作业完全相同,即使是专业化、行业化的eRp系统也一样。

eRp系统的流程作为相对通用的企业流程体系,在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运营流程的企业时,必须做适度的变更和有针对性的部署,使eRp系统流程与优化后的企业业务流程更好地匹配。

(三)坚持业务流程优化与iSo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的原则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组织设计与工作标准的制定,坚持与管理表单相结合、与iSo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的原则,为建立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对业务流程操作有严格的规定,业务流程优化在业务流程描述阶段可以把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作为重要的参考信息,了解企业现状及业务流程运作。

对于企业来说,应依据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框架,加强组织质量管理,进而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不断规范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四)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必须考虑控制成本

业务流程的执行会消耗一些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所消耗的这些资源都是所输出流程结果的成本。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应在保证流程通畅、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成本最低。如何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才能降低成本?什么样的业务流程体系是最经济的?最经济的流程体系是不是一定就能产生最大价值?业务流程的每一个节点所耗费的成本是多少,子流程的流程成本是否过大?哪些是由于冗余、重复的内部控制而产生的流程成本?这些都必须仔细分析。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实施路径

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优化可参考如下的步骤进行实施,即谁做什么、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做、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或服务、使用什么样的信息系统软件等。

(一)组建包含信息化人员的流程优化组织

在进行流程优化前应该组建流程优化组织,成立由企业高层、中层、业务骨干、咨询顾问组成的流程优化小组,对流程优化工作进行分工,确定流程优化的实施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流程优化小组成员中应包含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相关人员,他们应熟悉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软件的业务流程、流程的描述、流程的配置以及流程的更新,最好将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商的技术支持人员纳入到流程优化组织中来。

(二)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业务流程调研

一般的制造型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数百个之多,这些流程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而对于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80%左右的业务流程采用信息系统软件作为工具和载体来执行,比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

流程优化小组应首先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调研,分析现有流程中有哪些问题,这些流程是否通过信息系统软件来执行,确定流程优化后要达到的目标,实现该目标的流程能否通过信息系统软件的配置来实现,最好不要对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底层代码的更改。

(三)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业务流程梳理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后应进行流程梳理,流程梳理的成果一般包括一系列的流程文档,即业务流程图、流程说明文件等。通过信息系统软件,将企业信息系统软件中的现有业务流程的业务流程图导出,找出这些流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流程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四)基于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流程梳理完成后,应对业务流程图或流程说明文件进行分析,要着力研究整个业务流程中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形式和方法。应了解原有流程的关键节点和执行过程,找出原有流程的问题所在,并考查优化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部门。同时,应征求流程涉及的各岗位员工意见,说明原流程有哪些弊端,新流程应如何设计才更加优化,同时,要分析如何在信息系统软件中配置、执行新的业务流程。

(五)结合信息系统软件设计新的业务流程

经过业务流程分析后,根据设定的目标以及流程优化的原则,改善原有流程或者重新设计新的流程,应坚持从业务管理出发而不是从软件技术出发设计新的业务流程,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理顺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简化或合并非增值流程,减少或剔除重复、不必要流程,构建新的流程模型。

新流程模型构建后应与信息系统软件相结合,使信息系统软件和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营结合起来,并将新流程固化到公司的信息系统软件中,如eRp或oa系统,使流程信息能通过信息系统软件及时汇总、处理、传递,提高信息交互的速度和质量。

(六)评估新的流程

根据设定的目标与企业的现实条件,对优化设计后的新流程进行运行前的评估,主要是针对业务流程的成本、业务流程的效率、业务流程的顾客满意度、业务流程的运行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业务流程的首要工作是要对优化后流程的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业务流程的评价可以通过对流程使用者和客户访谈,获取现有流程的绩效数据,通过比对行业标杆企业的绩效或是企业自身的绩效目标评估流程的绩效表现。对于不同企业,业务流程描述的重点会有所区别,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业务流程描述侧重以项目管理流程为主,而制造型企业的业务流程描述侧重以制造加工和生产物流为主。

(七)流程运行与改进

经过评估后的业务流程,应该实施运行,在运行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应进行总结与改进,即,流程优化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流程调研、流程梳理、流程分析、流程设计、流程评价、流程运行、流程改进,再进入下一次的调研、梳理、分析、设计、评价、运行、改进,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

综上,业务流程是企业运行的脉络,它直接决定企业的作业逻辑、运作质量和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企业流程管理,是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运行,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保证。而信息化是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自动化的重要途径,借助信息化应用,可以把优化后的流程固化下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流程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凤羽翠等.业务流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叶江.基于信息技术的铁路物流业务流程再造.物流技术,2008,27(4)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2

一、企业信息化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认识误区

1.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认识主要表现在许多中小企业中,特别是私营企业。他们简单地认为,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在未来也能赚钱,信息化建设没有必要。当然,对于那些管理落后,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化的企业而言,因为推迟信息化而破产的寥寥无几,但因为曲解信息化而的俯拾皆是。

2.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认识。在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初期,人们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大多当作一个技术的问题,认为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在对软硬件系统的选型采购方面。同时,信息化的工作也被视为“技术性”的工作,大多交由处于企业中下层的“技术人员”所担当。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先进的硬件和网络设备,建立计算中心,引进著名的软件系统,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任务。其实,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技术好比工业社会的机械技术,它是社会重要的和基本的生产、技术手段。2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大量的设备被闲置,高端的计算资源被极大浪费,企业的生产效率依然低下,信息化走进了硬件与技术的误区。这种现象在我国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过,而且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3.企业信息化建设业务部门主导有误区。有些企业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应当由业务部门主导”的观点。在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一些企业的业务部门片面地理解了自己在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下面一些不利于发展的现象,如有的企业管理的业务部门认为:“业务部门的主导作用就是由用户提出需求,由信息部门来实现。”抱有“你开发,我使用”的态度,通常没有主动参与到开发过程中去,这样结果可想而知。

4.对自身信息化的需求没有深刻的认识。许多企业认为信息化是一种潮流,从而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在没有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受到厂商的宣传与鼓励,盲目做出决策。实际上,信息化并不是赶潮流,而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对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种种业务及管理上的落后之处以科学的方法精细化、系统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经过系统的战略分析、管理分析与实施分析,面对it应用市场的一片繁荣景象,各种方案层出不穷,企业往往仓促上阵,缺乏选择的标准与方法,被动地接受厂商的方案,结果造成了方案不切合实际,从信息化的初始阶段就埋下了隐患。

(二)信息化实施方法认识误区

1.重硬件轻软件。我国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明显的“重硬轻软”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有不少单位重视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却忽视软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致使许多一流的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却是二流乃至三流的软件系统;另一方面,更多的单位将信息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软硬件系统的构建,而忽视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这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致使耗费巨资构建的系统成为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

2.重技术轻环境。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困扰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的选型。现在有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时,常常提出的口号是:“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技术,确保在同行业中领先”。往往由于企业自身业务流程不清,管理架构不明确,面对“先进”管理方案时找不到契合点,导致系统实施陷入拖延与拉锯状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哪一种技术能够保证永不落后,信息化不是赶时髦,看见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就赶快跟什么,而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什么技术、什么应用最能收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实效,将之作为最适合本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技术。

3.重建设轻管理。俗话说:信息系统是七分管理、三分技术、十二分数据,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企业随时加以维护与更新。而我国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则企图追求一劳永逸,在构建系统时热情高涨,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不再花费心思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使得许多单位的系统中存放的始终是过时的信息,基本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三)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认识误区

1.把企业信息化视为灵丹妙药。很多企业在经营上出现问题时,认为“上了信息系统,问题就解决了”,都希望通过信息化来改善市场表现。然而信息化只能帮助企业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是锦上添花,而不是企业的救命稻草。一是信息化并不能解决企业经营层面的问题;二是信息化需要一定的投入,而且信息化效果需要在一段时间的运营后才能显现。实际上,信息化是一个行为放大器,如果你很聪明,它就放大你的聪明;如果你很愚蠢,它就放大你的愚蠢。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

2.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步到位。很多企业在决定信息化建设后往往雄心勃勃,打算“而今迈步从头越”,把以前“超美赶英”留下来的遗憾到现在来解决。在企业原来没有信息化建设或很少信息建设的情况下希望能够一步到位,一下子就想把信息化到位到电子商务、eRp系统、CRm系统等等暂时对企业作用不大的功能上来。但结果基本上不是我们的企业决策者所能猜到的,尽管他知道了开始。因为,只有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基础、人员素质等相适应时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否则只能是误了“卿卿热情”。

3.信息化会自动实现企业的目标。许多企业老板认为上了信息化,就有了商业智能、决策系统,从而放松了对企业的管理,放松了对信息系统的学习与应用。有这种想法那就完了。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目的目前主要还是需要在管理上动脑筋,而信息系统只是帮助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的一个工具而已。企业的生存发展到底还是要用制度来指导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管理的规范与业务的规范,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即便是企业已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企业的决策人也始终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同时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做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去改进这个工具的能力,使之适应企业发展;而不是就把它直接交给了计算机部门那么简单。

“误区”是一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社会现象。因而,我们既不能将“信息化”神化,更不能在社会普遍存在“信息化误区”的同时一味指责企业的错误认识,而是应该帮助企业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观”,走出“误区”。

二、树立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观

(一)改变认识

要从根本上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包括重新评价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了解到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业务流程再造,它确实能重塑企业,根本企业,根本地改变管理、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和沉余。企业信息化并不是“治病良药”,但却是一种“保健药品”,“服用者”未必能够迅速见效,但却总能使某些环节得到改善,所以信息化更适用于“健康的企业”。

了解信息化的真实意义,有助于坚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决心,但也要认识到它的难度。企业领导应该把信息化作“一把手工程”,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重视并大力地支持、参与、监督,并在成功上线后积极地使用信息系统。而不能只把信息化当做技改工程来抓,应当作为管理工程来抓。

(二)注重把握信息化的基本原则

虽然各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都不尽相同,但是有效的系统规划仍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是任何企业实施信息化都应遵循的原则;也是获得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经验和体会,以及人们对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研究,许多人提出过有效实施信息化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可以概况为以下四条:

一是经济原则。它是指因实施信息化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信息化而丧失的收益。经济原则要求信息化实施要能减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讲求“好用、实用、够用”,不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注重与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相衔接,但更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集成的适时、适度,考虑企业现有基础情况和现实承受能力,考虑企业的观念、人、组织、基础管理等是否能够适应实施信息化工程的要求。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这是指信息化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是指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发展快和相对稳定的企业,这个行业和那个行业的企业,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成本控制方法都应当有所区别。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化是一项工作或一类事件、任务等等,企业信息化这一事件、任务可在不同理念指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实施。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或软件产品可以包打天下,也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观点可以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信息化究竟走什么道路,必须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根据企业特点考虑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

三是全员参加原则。企业信息化既是“一把手工程”,也是“全员工程”。因为信息化过程强调知识转移,要求用户自始至终地参加其中。有效实施信息化的关键,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体员工认识上的一致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全体员工的支持和理解是胜利之本。为调动全体员工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应制定良好的信息化培训计划,鼓励员工积极为信息化规划提供意见和建议,冷静地处理初期信息化应用所可能产生的不适应状况。

四是领导推动原则。由于信息化建设涉及全体员和各级管理人员,甚至可能造成某些领导职权的降低,可以说是件“得罪人的事”,因此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企业领导层应重视并全力支持推行信息化应用,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使用信息化工具。还要有完成信息化改造的决心和信心,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成败。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3

论文摘要:分析了进行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介绍了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方法、步骤,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效果等3个方面入手,比较全面科学地提出了评价一个林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方法为其建立评价模型。利用该体系可科学地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指导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所谓林业企业信息化是林业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是信息技术从一般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程,是林业企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也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林业企业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林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可以认为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评价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林业信息化必须依靠评价体系。

1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1.1评价方法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通俗地说,标杆管理就是一个确立具体先进榜样,解剖其各个指标,不断向其学习,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最终赶上和超过它的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过程。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立标杆,标杆分为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两种,其中标杆企业是指在同地区、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效益相关指标数据方面有典型特征意义的企业,作为标杆库的成员,用来构造标杆值表。而标杆值是专家组根据一组标杆企业的信息化参数值综合确定的。

在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这两种标杆都要确立。标杆值的采用主要是设立参照基准,用于林业企业确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标杆企业的确立则是为被测企业提供对比参照,便于其将具体指标与之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发现企业自身问题,为其今后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标杆的确立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主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以逐步改进测评精确度和不断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进步。由于林业企业性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因此,应设立地区、行业两级标杆,便于企业确定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改进提高;同时应根据企业性质不同,按类型分别设置标杆,如设置营林型企业标杆和生产型企业标杆,便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

1.2水平评价步骤

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筹备阶段:明确评价目的要求,选择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综合评价组。

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评价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并做出相应的评价预算。数据获取方式的设计包括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普查数据、实测数据等方式。

数据收集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采集评价所需数据,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评价阶段:按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计算评价,组织专家对权重予以确定、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并由有关部门公布评价结果。

2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标杆的确立还是林业企业自身评测都需要一个指标体系。以提供评测的具体参数标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由于信息化过程涉及诸多方面。所以需要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同时.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建设指导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方面对其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企业了解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水平。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建设确定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新情况,根据企业的新目标和新业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

2002年10月9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我国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了标准。但该标准是一套通用型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案,不完全适用于林业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林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化的基本规律和林业自身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信息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相关指标的有机组合,可对复杂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2.1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必须以信息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林业企业的特点,借鉴已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方法,如波拉特方法和信息指数化方法,提出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②客观性原则:由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决策,因此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③差异性原则由于林业企业具有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的特点,而且林业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信息、化目标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设汁评价指标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衡量,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设定要有针对性,以反映出不同的情况。

④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林业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指标含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⑤简约性原则:即要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但各指标间应保持相对独立,不应有明显的包容关系。

⑥前瞻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以便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连续评价。

⑦导向性原则:由于评价体系具有建设指导的意义,因此应能够引导企业按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开展信息化工作,以避免浪费、走弯路等现象的出现。

⑧动态性原则: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2.2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两部分.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对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指标则是对林业企业信息化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个层次,共6大类31个指标(见表1)。

3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3.1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庞大。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选取两组相关领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中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林业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按百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组织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2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计算

将各参数与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比较,可以得到一系列标准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尸‘二V/S.,

式中: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V—第i项参数统计得分;

S—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标准值。

将计算出的标准得分加权处理,则可得到该企业的信息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S,二艺p:·w,

式中:5,—信息化指数;

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吼—第i项指标的权重。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原则

中图分类号:F60文献标识码:a

1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1.1可靠性。会计信息所反映出来的数据一定要是企业中真实发生的,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运转状况,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将信心真实的呈现出来。

1.2相关性。会计信息所传达的内容要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符,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清晰的展现出来,使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1.3可理解性。对于会计信息的展现形式要符合信息需求者的接受水平,所提供的信息形式必须能够让人看懂,能够理解信息的内容。

1.4可比性。会计信息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价值性,也就是说,将企业中前后会计信息进行对比,并且还要对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做出比较,利于企业的发展。

1.5及时性。会计信息应该及时的将企业的经营运转状况向信息使用者传达,在第一时间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开,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运转状况有清晰的了解。会计工作者还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以便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

2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于会计信息要有全面的完善的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在制定企业会计信息时,要保证报账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能够清晰全面的反应出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信息的制定能够让信息使用者从中获取到丰富的有用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通过会计信息的建立,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充分的展现出来,企业的领导者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了解,可以对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发现企业中每个部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且通过对财务状况的了解可以预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为企业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了解,可以看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具有发展前景。融资人或者债权人通过财务报表可以对企业的运行状况有所了解,从而决定对企业的融资以及资金拆解计划,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能力。

企业的财务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和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便于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可以实现统筹管理,及时的将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因素消除掉。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更加有利。

3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权责发生制”

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工作的基础来进行定位的,在会计原则中也是应用的一般原则对其进行的规范。但是在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以后,就将权责发生制列入了总则之中,理由是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准则的全程中都有所存在,在财会工作中属于基础性的问题,有着较高的层次,并且统驭方面的作用比较强。

4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历史成本”

在《现行准则》中,“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追根溯源则在于资产要素的重新定义,新资产定义的要义在于资产要素的计量是面向未来看问题,既不强调回顾历史也不强调着眼现在。

5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则”

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会计实务中,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基于“资产负债观”,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与之相关联,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

6新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与“配比原则”相类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也“难寻踪迹”,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资本性支出”的要义在于: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

7新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与“实质重于形式”

在《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两项原则,其中前者强调的是不同企业发生相同交易或事项时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横向可比性;后者强调的是同一企业所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会计政策的纵向可比性。而在《现行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中既包括横向可比性也包括纵向可比性,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此举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与把握,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显得愈发的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准确、可靠的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在会计信息制定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那么就要控制好这些因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了新的要求,那么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做出新的标准要求,以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行为。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

转贴于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6

【摘要】本文从我国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入手,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小企业会计目标、会计核算要求、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现有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与会计报表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目标;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改进建议

一、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

小企业由于所有权相对集中,人员较少,经营权与所有权结合较为紧密,经营活动较为简单,对外筹资较少,因此报表使用者相对有限。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包括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等,小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对内应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对外应满足税务部门、金融部门的需求。

(一)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

国家目前已退出对小企业所有权的控制,小企业的所有者多数情况下也是小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基本重合,股份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小企业中几乎不存在。小企业由于财力有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所面临的持续经营风险往往高于大中企业。各国资料表明,小企业是诞生最快同时也是倒闭是快的企业。由于小企业的企业利益与所有者的个人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因此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十分重视内部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要求会计信息能够帮助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满足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与考核、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二)税务部门的会计信息需求

小企业必须定期向税务部门申报与缴纳各种税款。税务部门历来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小企业的账簿记录是否真实,是否能够提供有关的纳税信息,是否按税法要求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款。因此税务部门必须通过会计报表进行税收收入监控。

(三)以银行为主的债权人

银行贷款是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故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小企业的又一主要会计信息使用者。但由于小企业本身就具有规模小,应变能力差,风险大的特点,银行在做出贷款决策时是慎之又慎,贷款满足率较低,小企业取得的银行贷款很大部分是以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或有信誉好的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银行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上,主要侧重于借款原因、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经营者个人信用情况等方面。

二、小企业会计目标的确定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西方会计文献就已开始对“会计目标”进行关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六十年代后期,西方会计学界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有了明显变化,“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观念开始流行,会计目标的研究成为研究其他会计问题的前提。美国会计学会(aaa)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公告》明确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目标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一是对有限资源的利用做出决策,包括辨认决策领域、确定目标与方向;二是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三是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四是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资源。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年发表的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提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特别是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这个目的包括提供能用来评估管理当局履行经营管理责任和其他管理责任的效率的信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的就是向资源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它应以客观信息为主;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现象变得极为普遍的情况下,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上的受托责任观念受到了普遍推崇。但在资本市场中,单一的受托方对应的是众多的委托方和潜在的委托方,资源的委托者与资源的管理者并不直接联系,从而使委托受托关系变得复杂模糊,在市场有关各方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中,会计信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一种新的决策有用学派相应出现,并成为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另一个主流学派。决策有用学派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会计权威组织等会计组织的支持。

我国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结合。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对两权重合的小企业,所有者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企业管理层主要由所有者及所有者的家族成员控制,不可能产生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概念,因此会计目标应体现为决策有用观,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制度》总说明第11条)。

如前所述,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税务部门与银行,因此小企业的会计目标应为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税务部门税收征管和银行融资决策的信息需求。

三、小企业会计核算要求

美国会计学界早在1976年就提出,让小企业遵守针对大企业而设计的会计准则对小企业来讲是一项很大的负担。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从1976年起开展了专题研究,研究认为小企业的经理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按照一些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缺乏相关性且太过复杂,无疑增加了企业会计师的费用。美国会计职业界支持对小企业专门的统一会计准则的研究,会计师们赞成采用不同的准则,而银行家们则认为对小企业和大企业都需要相同的信息,应保持现状,但也并不反对简化某些会计准则。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7年设立小企业会计委员会专门研究小企业会计问题,1997年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对小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豁免和简化处理,如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对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等。在信息披露方面做了简化,小公司只需提供简略型的资产负债表和报表注释,不必编报损益表和董事会报告书,小规模企业享有编制与提供现金流量表的豁免权,但会计信息应坚持真实性和公允性。

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8次会议上,重点讨论并研究了《中小企业会计国际指南》讨论稿。会议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及各个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大体上是针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和特殊问题,这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别,若都按国际会计准则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报告,无疑将增加中小企业的负担。若就中小企业另行制订一套会计标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现阶段可行的办法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豁免条款。小企业会计应具有以下特征:简单、便于使用;能够提供管理信息;尽可能地标准化;足够灵活,能适应企业的成长,并且具有提高中小企业随着其业务的扩张适用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潜能;兼顾纳税目的;适应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

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它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并无本质的区别,二者在会计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方面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别表现在:

第一,《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一定程度的简化。

对于相同的经济活动,《小企业会计制度》则在会计核算上更为简单,更易于操作。如对某些比较复杂的交易或事项,或者小企业较少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适度简化。

第二,《小企业会计制度》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

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目标,小企业会计不可能与原来的《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一样,完全从税收规定出发,成为单纯的为纳税服务的计税会计。首先,二者的目标不同,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便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和决策;税法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次,是由于二者所遵循原则的差异,会计遵循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税法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据实扣除原则的差异、法定原则等。但由于税务部门是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小企业会计对于有关事项的会计处理尽量做到与税法规定相协调,达到简化、实用的目的,以减少不必要的纳税调整。这样在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目的的基础上,既有利于税务部门稽核税额、照章征收,又有利于小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纳税义务,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小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为不对外筹集资金,即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企业,且小企业普遍采取的所有者与经营权两权重合的治理结构以及向外部融资的困难,使得小企业外部较少有投资者、债权人这样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对小企业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较低。从国际与国内银行对小企业融资决策的现实看,对小企业会计信息要求也较低。

第四,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合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因此一般没有强制企业信息对外公开的要求。另外很多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为保持竞争力不希望将自己的财务信息向公众披露。

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

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在符合会计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前提下,与大企业的标准应有所区别。应当:一是以简单为原则;二是在会计确认上适当考虑税法的要求,在对具体交易与事项的处理上,如果按会计要求与税法要求处理存在较大差异则按会计要求处理,如果二者差异不大且在一年内差异可以消失则按税法要求处理;三是会计计量上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准,减少公允价值、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应用,尽量减少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的空间;四是减少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时应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各种损失与风险,不得高估资产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八项减值、预计负债以及一些特殊业务的特殊处理,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层虚夸利润,粉饰业绩。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不慎,就会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而小企业会计造假的主要目的是偷漏税款,本身并不具有虚夸利润、粉饰业绩的动机,并且小企业会计基础相对薄弱,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对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或资产减值额等会计估计不能准确把握。因此尽管《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处理,但对小企业还是过于复杂,增加了大量的税务调整。为防止小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减少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应对现有小企业会计核算进行改进。

(一)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与期间收益

《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小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在年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进行计价,对市价低于短期投资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入“投资收益”。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

短期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息,作为冲减短期投资成本处理,而不作为投资收益确认。税法规定上述现金股息应确认为当期收益。

由于短期投资是小企业购入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这两种处理的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资产与利润是有影响的,但从一年的时间看基本上无差异,因此建议按税法规定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和期间收益进行处理。

(二)坏账准备计提

《小制度》规定小企业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有应收债权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而且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没有具体规定。税法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只能采用应收债权余额百分比法,而且提取比例规定为5‰。

这部分差异如果发生,不仅要调整当年的应纳税所得,还会影响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的调整。如果小企业能够按制度规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查明原因,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则二者的处理结果差异并不大。因此建议坏账准备计提按税法规定处理。

(三)存货期末计价和减值

《小制度》对存货的计价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作了修订,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在年末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进行计价,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管理费用”。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存货跌价准备金。

小企业资金有限,存货周转较快,基本上不存在为粉饰业绩而故意将已减值的存货长期存放的现象。因此《小制度》的处理办法不仅加大了税务调整的难度,同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意义也不大。

对1-3项,笔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除税法规定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外,取消其它减值准备处理,允许小企业对资产减值采取直接转销法核算;对存在较大的减值和预计负债,则采用报表附注披露形式替代。

(四)债务重组收益与不需支付的债务

《小制度》规定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差、不需支付的债务等,直接确认为权益,计入“资本公积”,不作为收入处理。税法规定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差,不需支付的债务等,均属于企业的其他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是我国的特殊处理,这也是我国防止大公司为实现巨额收益,利用文件制造利润,造成股市的混乱而设计的。对小企业则无此造假动机。新会计准则对此已作修改。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差、不需支付的债务所产生的收益本身是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应将之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也与税法的要求达到了一致。

(五)借款费用资本化

《小制度》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较《企业会计制度》简化。按《小制度》规定只有专门用于固定资产借款的费用才能资本化。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间,停止资本化时间,暂停资本化时间等方面与税法的相关规定都有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会长期影响固定资产的资产价值,必然导致这项纳税调整差异(借款费用与折旧)长期存在,税务调整工作难度大。从方法处理角度看,《小制度》的规定更能公允地反映资产价值,因此建议税法可按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案进行适当修改。

五、小企业会计报告的改进

《小制度》简化了基本报表的编制,要求小企业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选择报送现金流量表;简化了附表的编制,只要求一般纳税人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简化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着重披露“主要会计政策及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日后事项、或有事项、与业主投资者主要往来”这几个项目。

(一)利润表的改进

《小制度》中小企业利润表的编制未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要求。利润表仍然采用通用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所要求提供的数据很少涉及。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是在利润表的基础上编制的,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时,在《小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为更好地建立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便于税务检查,应对利润表进行改进。(表1)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应增加资产减值、资产担保抵押的信息

六、会计报表的审计

各国的会计实践对小企业一般没有强制对外公开会计报表的要求。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可免于审计。

小企业的外部报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税务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公允性发表意见,其依据是公认会计准则;而税务机关所要求的是以税法为依据的税务审计,目的在于确保企业依法纳税,二者不可替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不能满足税务机关监督企业依法纳税的要求,因此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审计对于税务机关并没有影响。

在小企业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外部报表使用者则包括银行。但小企业大多是以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或有信誉好的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而取得的银行贷款,小企业所提交的会计报表是否经过审计对于银行的贷款决策并没有影响。

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结算难”的问题,银监会2005年7月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具体在贷款方式、抵押担保要求、风险控制、风险定价、还款方式、业绩考核以及问责制度等方面对银行传统的信贷管理要求进行了突破,并根据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贷款方式上,银行应主要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和个人信用为基础来确定发放贷款;在担保方式上,银行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在动产和权利上设置抵押或质押,采取灵活担保方式,增加担保物品种;在贷款利率上,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行自主灵活定价;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上,主要侧重于借款原因、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经营者个人信用情况等方面。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可就小企业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经营者个人信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小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可自行选择是否对外披露简要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附注。为维护企业社会信用和社会公众利益,小企业对外披露的报表必须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参考文献】

[1]薛静.《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财会通讯,2005(3).

[2]李斯和.小企业税收与会计协调.发展研究,2006(1).

[3]陈毓圭,应唯.《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国际指南》.会计研究,2001(12).

[4]朱永永.《小企业会计制度》比较与借鉴浅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36).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7

[关键词]物流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43(2017)02-0067-03

前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已经逐渐的成熟,已经成为了每个企业都需要的部分。然而,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物流企业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体现了目前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会计信息化需要的技术支持要求较高,技术含量大,对于小型的物流企业仍然不具备拥有最先进技术的能力,导致了企业难以正常顺利的进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下降。学术界针对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做了多方面的研究,纷纷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也对现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化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和发展。

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管理手段。企业为了适应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企业会计提出了新的战略手段和管理要求。会计信息化战略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针对市场与企业内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最先进的技术渠道,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会计发展水平以及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会计信息化通过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进行会计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便于管理者的决策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引进高端的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提高了数据获取和处理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能够独立运作和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具有整合性,动态性以及普遍性等特征。整合性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化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以及管理组织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会计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和使用。首先会计管理与信息管理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范畴,会计信息化主张将二者进行统一管理,是整合的主要部分;其次将会计工作流程与企业整体业务工作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然后根据外界的可利用资源进行与内部会计信息整合,促进与市场相结合的集成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动态性表现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及时性和同步性管理,一方面企业会计获取信息需要动态的进行,外界市场的变化是不断的,产生的数据和信息也是随时在更新变化,会计将实时的信息输入系统,使会计信息系统做出立即的处理反应,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管理与企业不断的内部调整相适应,企业的资源与文化变化都会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变化,这也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普遍性表现在会计信息化运用的是市场上最先进和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原则,对于会计理论,工作流程以及教育管理都使用了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普遍适用在各个领域且形成了会计管理体系,促进了会计的更广泛的发展和使用。

(三)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够直接地对企业内部数据进行收集,减少其他流程的复杂性阻碍和时间浪费。同时可以摆脱传统的记账模式,充分发挥会计的优势和职能,使企业能够准确及时的对未来做出预测和谋划。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有效的利用网络环境,及时高效地掌握市场和企业内部的信息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调整,适应信息流速的快速变化,与企业融合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下,经营主体为了获取可利用的资源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制定好的目标和期望,在企业或组织内部实行起到调整和制约的方法手段。内部组织或者企业为了保护资产和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实行从内部进行计划,评价和管理的一系列方法。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包括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环境,监督管理等要素,整体上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管理。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原则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证内部组织的合法性,财产安全性和会计信息及财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促进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自己可持续性原则。其中合法性是指内部控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体系需要建立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制度的合法化;系统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不是单单对一个部分进行控制,而是要对整体系统全面整体的控制,对企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都需要进行控制管理;公平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管理需要保持公平公开的透明性方式,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奖惩兼顾,平等对待;针对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环境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不同性质的岗位及管理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及制度,确保体制的针对性,不要盲目的浪费资源;经济性原则是最进本的原则,也是企业整体发展所需要遵循的,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化水平,但是要保证正常质量的合理运作。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理想化现象,对新出现的突况难以应对,还保持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上。而企业内部运营不可能避免突发问题的产生,内部控制制度却难以及时改正和处理,面对紧急问题显得制度无法操作,同时不能完成实时的监督工作,对潜在的危险不能准确的评估,是内部控制成为空谈,实施受到阻碍,无法正常顺利实施。

三、会计信息化与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物流企业传统的战略体制,讲管理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结合,促进企业内部运转实现信息化水平和标准,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也有一定的改善,不再是完全依赖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而是以计算机为主体进行操控,实现智能化的广泛使用。会计信息化也将会计部门与组织内部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方便各部门对需要信息的及时获取,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化的反作用

物流企业实现整体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化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物流企业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可以随时获取,不需要会计部门去进行全面亲力亲为的收集,只需要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调取即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部门人员无意中提供错误数据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将会计部门与企业进行整合,企业可以随时发展会计部门遇到的困境和阻碍,并且及时做出补救措施,确保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使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环境的有力帮助下发展更快更好。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新问题

(一)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现代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健全的现象。主要包括物流成本控制制度,供应链体系以及评价考核体制的不完善,对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都会造成一定的阻碍。物流是一个业务比较繁琐复杂的行业,对于成本控制也是一大难题,会计人员很难准确估算出成本的具体数值,更为甚者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这无不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整条供应链的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以及客户之间的不协调合作,会使整条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成为单独的个体,缺少沟通,使整体的效率低下,而且企业缺乏考核评估体制,无法对现有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更不能有效的提出解决对策,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性较差

物流企业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源,却不能保证资源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现如今许多企业的内部信息被泄露和公开,尤其是资金不足等情况,一旦成为外界众所周知的事情,会大幅度的减少客户源,同时也会有退单退货等现象,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工作质量目前整体来看水平较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没有普遍达到标准,企业的核心资源难以得到保障,企业也会随之失去核心竞争力,逐渐退出市场。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物流企业对于管理的整体水平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市场信息没有实时的监督和评价,从企业内部来看,监督机制不健全表现在对工作岗位的监督,信息资源保密性监督,数据完整性监督,企业文化监督等等都没有做到及时和准确的进行,及时内部出现问题也不会尽早发现和处理,延误最佳时机;从市场信息来看,企业没有对外界信息随时做好监督工作,很可能错过最有利的资源和信息,对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具有延迟性,企业发展变得越来越缓慢。

(四)会计信息化使得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

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工作与整个企业的整合,由于会计部门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较高,使企业内部控制难度加大。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公开,了解信息的人员也比较多,难免会出现泄露的现象,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技术难度较大,在某些部分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衔接,这就要求其他部门对使技术有一定的了解,防止错误性操作,所以企业整体的专业化水平都需要普遍提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很难全面做到这一点,也很难进行全面的控制。

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完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组建运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

为了创造良好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企业需要对软硬件进行专业化组建。不断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性能的提高,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组建的同时需要建立备份系统,尤其是会计部门的工作,涉及的都是重要的财务和市场数据。避免计算机出现故障必须组建有备份功能的软件,对未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只有计算机网络环境能够持续安全的运作,才会保证信息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会计系统的开发

对于会计系统的开发首先应该建立开发团队,对核心人才进行培训和学习以及出国深造,只有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才会更加富有创造力,其次应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软件系统的开发需要在设备环境下进行,只有基础足够,研发的效果才会有所进步,然后是系统的开发,开发团队针对现有软件进评估和分析,只有了解系统的不足,才会知道自己研发的目标,这样在结合自身的基础和经验。才会更高效地开发会计系统,才会使企业在最完善的系统下进行操控。

(三)完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对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受到严重的阻碍大多是因为缺乏规范的制度。所谓规范不是经营者单独可以进行设计和制定的,它需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员工需求以及市场变化共同完善,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评估和评价,其他同等行业的调研分析,员工的考察了解以及外部环境的预测,每项工作都需要所有员工分工和配合完成,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共同的制度,需要每个人认可和落实,否则会成为空有的摆设,所以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不断的完善,力求建立最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风险管理,目前风险管理制度基本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员工和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企业应该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针对风险管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普及,加强员工对风险的防范,只有大范围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才会增强员工及时的发现,并且能够最快的处理和预防,这样企业的运营才不会由于风险受到危害。

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充分的强化了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的使用,对现代企业适应市场需要做出了重大贡献。针对会计信息化战略,需要高端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技术支撑,才能够顺利的实施,同时目前的物流企业基本的内部控制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制度体制还尚不完善,不适合会计信息化的运营和操作。所以只有加强了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针对潜在的风险和阻碍加以有效及时的控制,在此基础上,会计信息化才能够正常的建设和运行,同时也会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进行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本文的研究已经揭示了现有物流企业存在的弊端,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为了促进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的广泛普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所以会计信息化在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惠娟.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管理观察,2015(30):80-82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8

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也开始http://公布一些环境成本的信息报告,国际贸易也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端倪。企业的行为已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决策时,不得不将环境成本考虑进来,这是一大趋势。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环境成本的确认

确认企业环境成本应当遵循四个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一、企业环境成本确认的可定义性。这突出了企业环境成本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基本的判断标准。第二、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如果企业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者确认、改变他们过去的评价,进而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那么该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就具有了相关性。第三、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者偏向,并且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情况以供使用者做出决策时,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所以,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信息反映的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要求其确认忠实于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本身,正确选择货币计量尺度,审慎无误地确认、计量企业环境成本各项目的金额数据,并对环境成本发生的地点、时间及原因进行无偏差的记录,客观地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规模和结构。www.133229.Com尤其是在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和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企业环境成本费用时,会计人员更要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二、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

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从理论上讲是会计整体计量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必然与会计计量原则有交叉之处。会计一般计量原则中有一些原则本身是针对成本计量特性而设立的,这些原则同样符合环境成本计量目的的基本要求,因而它们也应当归入环境成本计量原则的范围之内,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称之为环境成本计量的一般原则。由于环境成本的特殊性要求特殊的计量原则。本文称之为环境成本计量的针对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度稳健原则

环境保护业务同一般的经济业务有着较大的区别,环境成本更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例如灾害稍为频繁和严重的年份,环境成本就会增加很多;环境成本的水平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对环境成本的影响就更加的直接和巨大。在进行环境成本计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经济中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对环境保护成本计量的模式、方法和标准的选择做出谨慎的处理。因此适度稳健原则在环境保护成本的计量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简单适用原则

成本计量时要明确它是为成本管理目的服务的,不是为计量而计量,不能将环境保护成本的计量看成一种单纯的环境成本的计算。计量的目的是通过计量提供环境保护成本的有关信息,参与管理和干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成本计量应与成本管理融为一体,做到有针对性的计量。这就要求在选择环境成本计量的方法、程序和标准方面,在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时必须结合环境成本管理的特点,并与一定时期的成本管理水平相适应。

(三)中立性原则

关于中立性,fasb在其的《财务会计概念公报》(sfac)第一辑中曾指出:“会计的中立性是据以评判会计方针的一条重要标准,因为不中立的信息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任。在环境成本的计量与报告过程中,不能有偏见的或设定性的目的,从而将一方的利益不合理地置于另一方的利益之上。环境成本所代表的既有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也有债权人、顾客和社区公众等的利益,不能偏重一方而忽视或歧视另一方。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对环境成本的计量失去信任。

(四)经济可行性原则

经济可行性原则也就是常说的“成本—效益”原则。环境信息的加工需要发生相应的成本,而且其成本要比财务信息的成本高得多。因此只有当环境信息的效益大于其发生的成本时,其信息的计量与揭示才是合理的。环境成本的内容复杂,涉及的范围广,如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事无巨细地、过于频繁或过分详尽地精确计量各种环境保护成本信息,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所以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去追求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本信息,而这些微细的成本信息可能对环境成本管理并无多大意义甚至毫无意义可言,这种无价值的努力实际上是经济上的一种浪费,而且对它的精确界定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三、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由于环境成本会计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确认、计量和分配环境成本,而是要为决策提供信息,以服务于企业的各种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决策。因而不同类型的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使用,效果将会更佳。本文推荐使用将abc法和lcc法结合起来的方法,即基于作业成本的生命周期法。abc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合理分配环境成本的标准——成本动因,其计算的结果,可以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提供基础。而lcc法则使得作业成本的分析范围延伸到未来成本——或有负债成本,且更着重于寻求改进的机会,降低总成本。二者相互结合,共同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

转贴于http://

借助于abc理论,产品的生命周期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构成的,它们由此及彼、由内到外连接起来,形成一http://个作业链,这个作业链反映了将生产要素(原材料、能源、工具、信息等)转换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因此,如果能对每一个作业进行环境成本状况分析,识别对应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废弃物和能量释放,然后以作业为中心进行归总,就可以全面核算出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成本。

四、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企业环境会计的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环境成本信息又是环境会计信息结构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环境成本信息的有效披露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种类

目前国内外对环境成本信息的划分,一般以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可核性为依据。根据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可核性进行分类,可把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分为货币信息、非货币信息(也称物量信息)和记述信息三类。

1、货币信息

货币信息是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成本信息,就是把反映企业环境活动及其影响的各种信息,换算为统一的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信息,对相应的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以货币形式对企业环境影响进行评价。[1]货币信息核算,只适用于那些能够按照一定方法换算为统一货币单位的环境成本信息的核算,因而不可能涵盖企业所有的可核算信息。货币信息可以按照核算结果,提供单个项目的信息数据,也可以综合在一起,以环境成本核算数据的形式提出一个总括性的报告。

2、非货币信息

非货币信息是以实物单位或其它物量单位来表示的信息。非货币信息核算,就是以实物量单位或其他物量单位,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及其影响进行核算。企业与环境有关的许多数据信息,如污染物的排放量、废弃物的处理量等,不能换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进行核算,但可以按照实物量单位或其他物量单位进行核算。这种非货币信息的计算,同样能够记载和反映与企业环境活动有关的许多重要情况,因而也是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货币信息核算,由于不使用统一的货币单位,很难与企业财务信息相融合,所以一般采用不同于传统成本会计的其他形式进行核算。[2]这些核算方式中比较知名的有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开发的环境平衡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等。

3、记述性信息

记述性信息是不能进行核算的有关企业环境活动的其他信息,主要是文字信息,如对企业的环境方针及环境目标的说明,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说明,对企业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情况的说明,对企业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活动情况的说明等。这些信息只能采取记述的形式进行反映和报告。记述性信息是对可核算信息的重要补充,如果没有记述性信息,信息利用者就不可能全面地、完整地把握企业环境活动及其影响的总体情况。尤其是在目前环境成本会计实务刚刚起步,可核算信息还很不充分的情况下,记述性信息的作用尤显重要。

(二)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模式

为了全面披露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报告模式进行环境成本披露:

1、补充报告模式

该模式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披露项目、会计报表附表和会计报表附注说明的形式来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具体操作建议如下:(1)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增设“环境资产”项目,用来反映环境成本资本化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流动资产等项目的金额。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流动资产”等项目应按扣除环境成本资本化金额后的余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部分增设“环境负债”项目,用来反映因环境活动而形成的负债。(2)在利润表中,增列“环保费用”项目,用来披露企业当期确认的环保费用。(3)增加编报“环境成本表”,可按“环境运营前置成本”、“环境运营成本”、“环境运营后置成本”、“环境损害成本”、“或有环境成本”分项目分别列示本期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4)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披露本期环境成本资本化及费用化的事项说明、或有环境成本事项说明、企业环保政策、环境风险预测以及环境成本对本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9

目录一、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1、诚实信用是保险产品特征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2、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3、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4、诚实信用是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权利的基本要求5、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的基础二、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1、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2、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三、保险经营活动中诚信的现状1、保险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2、投保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四、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剖析1、保险企业管理体制、营销体制不完善,经营理念、诚信建设不健全2、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3、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五、强化诚实信用,推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1、政府推动、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建设2、加强诚信监督,促进行业自律3、保险企业应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4、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促进保险企业诚信经营论文摘要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要严格,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保险市场不规范的恶性竞争,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短期行为会损害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保险业加强诚信建设不仅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是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另外,保险合同的附合性和射幸性要求保险人应履行告知与说明义务,投保人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真诚履行其如实告知义务。目前,有的保险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有“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发展、管理两张皮。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生诚信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保险企业管理体制、经营理念、诚信建设不健全;②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③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经营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多方的合力去实现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关键词保险诚实信用原则重要意义基础经营活动原现状剖析存在问题强化持续发展健康思路举措诚实信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一项民事活动各方当事人都应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世界各国立法对民事、商事活动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但是,在保险经营活动中对当事人诚实信用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要严格,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因此,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合同订立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中的最大原则,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得到充分保险保障的基础。下面就保险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以下论述。一、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是最大诚信原则。对保险企业是企业之基,加强诚信建设是保险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来讲,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保障得到充分、有效保障的重要保证。诚实信用原则对保险当事人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诚实信用是保险产品特征的基本要求,是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载体仅是一纸合同。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具有无形性、复杂性和内在价值透明度低等特点。保险实质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决定了保险业比一般企业对诚信的要求更高,良好的信用是保险企业的生命线。保险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企业自身经营中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加强诚信建设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诚信经营不仅可以避免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遏制保险企业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盲目占领市场份额等短期行为,也有利于化解和防范经营中的逆向选择和首选风险问题,提高保险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益,保证保险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流品牌。保险企业的诚信度,对客户的购买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客户只有在自己的购买需求与自己对某保险企业的信任相统一的基础上才会购买保险。所以,保险企业只有以诚相待,遵纪守法,信守合同,真诚服务,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调整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保险企业诚信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极大影响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丧失发展的良好时机,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保险企业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提高保险企业竞争力,创建市场一流品牌,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客观要求。3、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本质。诚实信用是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保险企业要以诚信经营为指导,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的根源,在于缺乏建立在统一价值观上的企业文化。要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整合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将企业文化作为灵魂来指导企业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和统一的标准,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奋斗目标,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巨大的推动作用。4、诚实信用是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权利的基本要求。保险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保险合同的当事人都要履行诚实信用原则。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未能全部或部分履行诚实信用原则,那么他们保险保障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说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诚实信用的履行告知义务,是充分得到保险保障的基本要求。5、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制正在不断完善,向信用社会发展。诚信建设成为信用体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各行各业都在加强诚信建设。作为企业或个人,如果在社会上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将寸步难行。保险企业规范诚信经营,是时代的要求,是市场的要求,是品牌建设的要求,是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的要求。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来讲,诚实信用不仅是充分得到保险保障的要求,而且也是建立良好社会信用度的需要。失去诚信的客户,保险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建立的黑名单制度,会在行业内实行资源共享,诚信有问题的客户,将会得不到保险保障或有条件的保险保障。所以,诚实信用是建立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的基础。二、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信原则的原因。保险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与一般经济单位相比较,保险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之所以在保险经营活动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主要归因于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1、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保险经营中,无论是保险合同订立时还是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与保险人对有关保险的重要信息的拥有程度是不对称的。对于保险人而言,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性质和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承保与如何承保。然而,保险标的是广泛而复杂的。作为风险承担者的保险人都远离保险标的,而且有些标的难以进行实地查勘,而投保人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关情况是最为清楚的。因此,保险人主要是根据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来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以及确定费率。这就使得投保人的告知与陈述是否属实和准确会直接影响保险人的决定。对于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合同条款的专业性与复杂怀,一般的投保人难以理解与掌握,对保险人使用的保险费率是否合理,承保条件及赔偿方式是否苛刻等也是难以了解的。因此,投保人主要根据保险人为其提供的条款说明来决定是否投保以及投保何险种。2、保险合同的附合性与射幸性。保险合同属于典型的附合合同。所以,为避免保险人利用保险条款中含糊或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用词来逃避自己的责任,保险人应履行其对保险条款的告知与说明义务。另外,保险合同又是一种典型的射幸合同,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当未来保险事故发生时,由保险人承担损失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由于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的风险事故是不确定的,而投保人购买保险仅支付较少量的保险费,保险标的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所能获得的赔偿或给付将是保费支出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或更多。因而,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远远高于其所收取的保费,如果投保人为诚实、不守信,必将引发大量保险事故陡然增加保险赔款,使保险人不堪负担而无法永续经营,最终将严重损害广大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因此,要求投保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真诚履行其告知义务。三、保险经营活动中诚信的现状。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经营水平与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保险业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制度建设、内部管控、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诚实信用问题主要有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险企业存在的问题;二是投保人存在的问题。1、保险企业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保险企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在经营活动中有“重发展、轻管理”的倾向,造成“两张皮”现象,各走各的路,各说各的话,造成发展与管理脱节,各自为政。在业务发展中,业务员避重就轻,只讲对客户有利的或能吸引客户、触动客户的条款内容,甚至不惜扩大解释范围,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对客户不利的或要求严格的条款内容,只要客户不问就不讲,或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对业务员来讲,只要保费能收回来,保证个人、部门业绩就行了。客户出险后的事情是由管理部门负责的,从而造成对客户服务的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的产生。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严格按照条款和企业的管理规定工作,凡不符合规定的事故索赔,一律予以拒赔。在对条款的含义解释时,往往向利于公司的角度出发,引起客户的不满,造成双方争执,甚至诉讼。这些情况的发生,说明保险企业在诚实信用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理赔、企业文化的践行等。2、投保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缺乏完整有效的信用记录。各保险企业之间信息不共享,在竞争的环境下,造成个别投保人有机可乘,引起诚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违反告知和保证两个方面。告知方面:第一,漏报。投保人由于疏忽对某些事项未予申报,或者对重要事实认为不重要而遗漏申报。第二,误告。投保人因过失而申报不实。第三,隐瞒。投保人明知而有意不申报重要事实。第四,欺诈。投保人有意捏造事实,弄虚作假,故意对重要事实不作正确申报并有欺诈意图。保证方面:在保险活动中,保证的事项均属重要事实,因而投保人一旦违反保证的事项,保险合同即告失效,或保险企业拒绝赔偿或给付保险金。四、保险经营过程中存在诚信问题的原因剖析。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有保险需求的客户选择余地进一步扩大。但由于我国保险经营时间相对较短,市场行为不规范,诚信体系不健全,总体诚信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规范诚信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不和谐因素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企业管理体制、营销体制不完善,经营观念、诚信建设不健全。当前,有些保险企业的经营思想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停留在“重保费、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局面。在内部管理、险种设计、精算水平、营销手段、风险防范、成本核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影响了保险企业的诚信度。据媒体调查,全国保险从业人员180万人,营销员工150万人。这支庞大的营销大军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市场的扩大,营销体制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缺乏对营销员的保障制度,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对营销员的考核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致使营销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目标,容易诱发其对公司不忠诚、对客户背信弃义、误导欺瞒等行为的发生。在培训工作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保险企业往往注重的是专业业务技能的培训,对诚信意识和职业操守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诚信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2、行业诚信建设意识不够,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行业协会代表行业的整体利益。应对行业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在行业内部加强诚实信用建设,努力提高行业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信用度。近年来,保险协会虽然发展较快,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相对我国保险业的高速发展还远远不够。在行业诚信建设上发挥的作用还有不足。保险企业各自为战,从各自利益出发,违规操作,获取不正当利益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样,因个别保险企业的诚信度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社会诚信度降低,造成消费者对保险企业的信任度下降。作为行业协会,应加强诚信建设的管理和约束,注重内部协调和平衡,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诚信度,促使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3、诚信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途径和信用评估体系,导致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缺乏,投保人道德风险问题突出,隐瞒真实信息,欺诈骗保行为层出不穷。对于这些信息,没有有效途径进行披露。在这家保险企业被发现有诚信问题,市场主体这么多,他可以到其他保险企业去投保,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保险企业缺乏透明度、条款专业性强、概念模糊、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社会公众难以对保险企业进行资信评估,难以选择自己信任的保险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人不知道投保人的真实信息,投保人不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二是保险企业的专业性决定,保险企业不能凭借自己对产品特征、企业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害投保人的利益。五、强化诚实信用,推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路与举措。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业的最大原则,是保险经营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的最基本原则。保险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推动、行业自律、企业内控、社会监督”多方的合力去实现保险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1、政府推动、健全社会诚信体制建设。信用信息是诚信体制建设的基础,缺乏完整、有效的信用记录,就不能建立科学的诚信体制。为了打造统一的社会诚信体制,政府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优化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风险评级制度,对个人及单位的资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披露。使需要诚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能够公正、便捷和及时地获取必要的诚信信息,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社会诚信经营和透明度。社会诚信体制的建设也需要社会公众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建立有效信用档案,并且把分散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有效信息渠道融入到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社会诚信信息的资源共享。2、加强诚信监督,促进行业自律。不断完善保险法律制度,特别是一些直接涉及保险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有关条款,需要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如将保险条款通俗化,专业术语明晰化。制定有效的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强化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失信的成本,促进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严格按照《保险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失信的保险企业和保险中介单位,探索和建立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以维护保险业的整体诚信。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使其在诚信自律、诚信监督、诚信宣传以及诚信协调与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3、保险企业应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要解决管理混乱带来的诚信缺失问题,作为保险企业来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理顺体制,盘活体制,消除经营中不健康、不和谐的因素,对阻碍企业发展的要坚决否定,予以清除。注重解决经营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约束和监督机制。科学的管理、规范的制度、严密的内控是加强保险诚信建设的重要保障。4、强化社会监督职能,促进保险企业诚信经营。保险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险企业应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执行力建设,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个个守信、个人诚实”的良好诚信氛围。把企业的诚信信息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布,使社会公众能及时了解企业诚信经营状况。各经营主体要抱着做大做强民族保险业经营理念,认真履行诚信建设,实行保险业诚信信息资源共享。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力争使保险业诚信建设得到社会认可,做诚信经营的排头兵,真正又快又好地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原则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拓展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适应国际经济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1]。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中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2]。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比率以及应用范围远远的落后于大企业。

并非这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对企业的重要价值,而是信息化建设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让它们望而却步。这些中小企业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战略、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而是盲目上马信息系统。这样盲目上马的结果导致了信息系统不但没有提高企业的效率,反而造成了企业的混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些先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案例也给其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让许多企业从此远离信息化。

1信息系统规划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通过对建设信息系统的中小企业失败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企业现状分析不够,没有进行合理的信息系统规划,而是盲目的追求高新技术,购买了大量昂贵的不能有效利用或者根本用不上的信息系统设施,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应用失败,甚至造成了企业经营的混乱,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信息系统规划工作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对中小企业而言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在其信息系统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温州79家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和满意度的一项调查中表明,企业信息化成功因素排名前两位的是领导重视和信息系统规划;而对信息系统规划不满意的比例高于满意的比例[3]。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规模相比大企业来说虽然比较小,但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依照制定的科学的信息系统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建设能让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建设,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率。

2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

大规模终结论认为中小企业的劣势突出表现在规模较小、资本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技术和人才、内部管理水平欠佳、组织关系不稳定等方面[4]。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实施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也就不同于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在适用实用、效益优先的原则,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同时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信息孤岛。要改变信息化建设中粗放投入和重复投入发展的现状,注重信息化的集约效益,走低成本信息化的道路[5]。新晨

3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可以选择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来完成。首先就是从本企业战略研究开始,通过分析了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竞争能力,确定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关键战略问题;接着,对企业信息系统现状以及建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了公司信息系统将要发展的阶段,从而得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然后,在分解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后,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并且结合企业信息系统现状得到了企业的信息需求,再使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了规划。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劣势,从而提高了信息系统规划的针对性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宫伟建,吴洪波.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6,(1):45-47.

[2]杨焕春,施晓秋.温州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信息导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