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十篇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十篇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7:14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1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

——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助性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

学校管理的现有基础基本上是适应传统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变革,才能利用学校管理的推动力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无形中成了学校管理变革的动力。学校管理的变革主要涉及到学校的部门设置、管理层次和幅度;责任、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再造;学校文化的设计等。新课程背景下寻求的学校管理变革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以扁平化组织结构取代科层式组织结构;2.构建学习型学校;3.确立校本管理模式;4.变革学校领导方式;5.建立新的合作型教学文化;6.倡导行动研究等。新课程实施需要建立这样的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系列的变革是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契机来触发,需要一个思想来引领的。学校发展计划则可以充当这一角色。

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三、新课程改革应成为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关注点

——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课程规划;课程理解;课程统整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16-04

当前,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是缺失对学校多层次课程的整体规划。当各类课程和教育内容交汇于学校时,如果只是简单地以做加法的方式叠加课程,就会打破学校原有的正常的课程秩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进行有效的设计和统整。

一、课程规划需要进行基于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的顶层设计

学校课程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的课程计划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课程框架,而学校实施的课程则是一种现实的课程。学校课程规划要能实现从理想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学校课程规划要对本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实施、管理、评价等进行整体思考和安排,以达到学校课程规划制定的最终目的――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增强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切性,从而让学生享受课程,让课程成就学生。

笔者以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建设“三乐”教育课程为例,来阐述如何进行基于学校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的顶层设计。学校通过编写《“三乐”教育发展纲要》,将自身对课程的独特的、校本的理解融化在具体的、实在的课程纲要之中,以促进学校高瞻远瞩且脚踏实地地实施课程改革。其提供的课程规划经验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性的课程规划是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内在需要

课程建设要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点,把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行为改进与学习方式转变作为规划重点,把精力聚集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重建上。《“三乐”教育发展纲要》写道:学科课程要遵循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对各学科学习的需求,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适当增、删、换、改部分教学内容,提供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教学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提高教师开发、执行学科课程的能力,鼓励教师整合各学科课程的资源,开发综合课程。以儿童为本位,将儿童的经验、需要、动机、心理发展等作为整合课程内容的依据,组织综合学习或实践活动。以社会为本位,围绕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特点,丰富形式,统整课程内容,开展参与性活动或研究性学习。这样写,体现了学校课程规划的首要是高效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诉求。

2.系统设计的课程规划应符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规定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准则。现在的课程设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和学生的学习规律脱节。课程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掌握知识的路径与方式,这是进行课程规划的基础。

例如,《“三乐”教育发展纲要》在第一章厘清“三乐”教育基本概念的句段中就明确写道:寓学于乐,是实施“三乐”教育的方法。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肯学习,二是会学习。从学习主体角度说,儿童要掌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自身的行为与对事物的看法,使原本天性使然的个性能够逐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从教师教的角度说,要用“成功”激励儿童,让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激活自己的学习内需。总揽整个纲要,明确回答了学校进行课程规划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师等重大问题。

3.要在学校层面研制课程总体开发方案

课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设计课程结构与实施课程,研究教学行为的变革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大课程的结构是基本不变的,在此宏观组织指导下,“学校要有自己的课程”,“只有将课程体系的研制建立在科学分析本校优势、传统特色、面临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课程体系才可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1]要在学校层面研制课程总体开发方案,课程内容基于学校发展需求,基于教师的课程规划能力,更基于学生的能力提高。

对照这样的思路,“三乐”教育课程规划是走对了路子。在《“三乐”教育发展纲要》中,系统进行了课程门类的设定、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例如,在第五章第六条“课程结构”中明确规定:通过改革课程、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特色课程四个维度,整体设置“三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在第五章第七条“课程实施建议”中,则提出要探索课程创新模式、课程整合模式、课程调适模式、课程选择模式等多种课程模式,尽最大可能提供儿童学习的范式。而“三乐”教育本身产生于学校历史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文化意蕴和精神力量是必然要注入课程内容中去的。

二、课程规划需要拥有独特的、校本的课程理解

注重生命关怀,坚守儿童立场,尊重发展规律,是当前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也是课程规划的主旋律。学校课程最终要留给学生弥足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一定是深藏在课程核心的赖以影响学生后继发展的精神财富。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必须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通过螺旋上升的方法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课程理解,将对课程理念的泛化认同逐步上升到具有精气神的深刻认识,从而促进教师以理解的、积极的、主动的行为方式推进课程改革。

很多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已经高屋建瓴地对课程拥有了独特的、校本的理解。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学校办学行动纲领中明确指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一所学校师生能力与水平最有力的证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的“三乐”课程,则在对学校教育历史的追本溯源和对学校文化主张的坐而论道中,产生了自己的课程隐喻:其一,课程是五彩的世界。课程,是客观真实的外部世界、课程本身所体现的世界和儿童的心灵世界的联结与统一。这三个世界的融合,三个世界的对话是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殷切关照。通过学习课程,儿童由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最终成为物象世界的主人,成为情感世界的主人。其二,课程是珍贵的机会。给儿童快乐体验的机会,给儿童积累的机会,给儿童追求成功的机会。创造课程的特色,就是创造丰富多彩的机会。课程机会,提供了师生对话、共同创造、共同成长的机会。其三,课程是幸福的礼物。这是对课程价值的一种重新认识。这种重新认识让教育发生一种超越,一种对学习负担的超越。学习课程不可能没有负担,但对负担的认识将更深刻,境界更高。

这些先知先觉先行的学校,在寻求自己的课程理解的过程中,至少坚定了三种立场:

1.坚定了“儿童立场”

学校建立自己的课程,必须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了解每个儿童不同的个性和需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来选择适合儿童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开展的各类课程活动应有利于儿童的成长,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儿童的一种生命经历,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成人和获得分数。

2.坚定了“教师立场”

课程规划的过程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课程建设提供了教师发展的高位平台。课程与教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学校在整体规划课程时,要了解教师的心理和需求,设身处地地替教师着想,为教师创设适合他发展的课程环境。课程的自和选择权应最大限度地放还给教师,少一些硬性规定,多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现课程,创造课程。

3.坚定了“课程立场”

将学校原有的固定的、单一的、封闭的国家课程计划,灵活地走向多元的三级课程管理,构建起独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渗透、主题单元、社团活动等有价值的途径,让课程意识无所不在。课堂上,教师用课程观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适合其发展的教学内容,巧引导,重实践,唤真情;课堂外,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主题教育等,让学生在课程中张扬生命的力量。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

三、课程规划需要规范的、可行的课程结构与统整

学校课程是在学校具体情境中展开的课程,教师与学生以课程所赋予的时间和空间为主渠道实施课程行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统一在同一个命题下,教师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教学情景,而学生则拥有更多的自主探究活动,师生面临的课程复杂性成倍加剧。由此,学校课程规划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以课程组织的方式来有效指导师生的课程行为,提升师生转变思考角度与方式后的课程经验。也就是说,课程的组织变革应是革命性的。

1.结构设计:从学校原有课程项目走向课程架构

从目前学校开发课程的基本实践轨迹来看,课程内容多半从兴趣活动、传统项目、特色项目、编写校本教材这四个途径走向校本开发。这样的做法,有其优势也有明显不足,那就是容易缺乏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不一定完全符合课程建构的内在规律。

钱丽欣在《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一文中指出:“目前,有关课程的概念已形成一个庞大的‘课程’家族。从管理体制来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从课程形态来看,先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再有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从学科内容来看,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有的学校还把课程分成若干领域。从课程功能来看,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从学习方式来看,不仅有必修课程,还有必选课程、学生自选课程。从表现形式来看,有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之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3]学校要厘清自己的所有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是一件艰苦但必须完成的工程。

例如,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搭建的“三乐”教育课程结构如下:

这一结构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修改过程。最初,学校将“三乐”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特色课程,并组织骨干教师初步撰写了相关课程的实施标准。这样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学期的时间。

之后,邀请专家多次对全部课程文字材料进行指导。专家指出,学校对于“三乐”课程的整体设计,方向是对的,勇气是可嘉的。但是,从课程的整体框架来看,分类存在混淆。

最终,在学习了相关课程理论后,学校将“三乐”课程按课程形态确定为:学科课程的二次开发和有效补充、活动课程(德育与社会实践)、社团课程、环境课程这四大课程。这样建构的“三乐”教育课程,既有实践基础,又有理论底气。教师所经历的修订过程,恰是对课程经验进行学习、思考、提升的过程。

2.统整设计:从学校原有单个主题走向主题单元综合

“统整是综合课程的组织手段。它作为课程设计的三个向度分别为经验统整、社会统整和知识统整。”[4]这三个向度与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一致。因此,当学校课程规划最终落实到师生的行为方式时,统整的思想就应作为主导贯彻始终。

其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应体现为活用教材,走进生活,多元活动,自主探究。德可乐利主张“学校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有刺激的环境。”[5]教师引导学生将课程内容带入生活与自然环境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的课程思想。

其二,主题性综合学习课程开发要探究主题来源、设计思路、框架、流程等话题。设计许多个便于学生充分自由活动的主题,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社会中的热门话题、时令节日等。围绕主题概念展开内容,也可以跨学科综合,组成教学单元逐步学习。课程学习方法也根据单元学习展开,观察、思考、表达,体现以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组织手段,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三乐”教育课程设计的实施流程为:发展纲要――课程标准――年级、学期课程计划――主题单元课程计划――课堂教学设计。

这一实施流程从大到小,从粗到细,规定了设计理念、课程目标、教材架构、课程评价等诸多要素。也让教师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自主开发学习主题、教学对象、教学节数等。其中要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应关注教学准备,不以教学内容来表达教学的全过程。注重活动流程,以内容为线索,设计各种适应学生学习规律的教与学活动,以活动串联40分钟,强化在课堂上的活动场面,以强有力的冲击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学校课程管理的观念和管理范式,才能有效实施学校课程规划,促进师生共同产生自觉的课程行为,逐步达到现代教育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产教融合;城市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93-04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城市设计等不同规划设计层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在高校转型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1-2],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应用》为支撑,开展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一、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强

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性是由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特点决定的,在课程设计中的一项设计课题,无论是“真题真做”还是“假题假做”,都要考虑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不论是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还是局部地块的详细规划,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与规划设计任务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资料等),掌握城市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现状出发,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二)综合性强

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经济、社会、人口、产业等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建筑、道路交

通、生态环境、市政工程等必须在规划方案中得到合理解决。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往往是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根据不同类型的规划设计分别采用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完成。

(三)层次性强

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含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各层次规划教学实践内容,既包括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也包括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保护等类型的规划设计,是由浅至深,由难至易,由局部至整体的层次递进关系[3]。

二、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被动的“真题真做”

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运动最早出现在16世纪晚期的意大利,主要应用于建筑和工程教育活动中,这种方法开始逐渐应用于国内高校教学体系[3-4]。即国内高校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真题真做”教学方式,被广泛认同和采用。但是近年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很难在课程开设时正好有符合课程大纲要求,难度适合的“真题”提供给学生“真做”,课题安排的时间和进程相对固定,很难与规划项目编制过程同步,项目调研、中期汇报、项目评审无法与课程进度同步,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很难达到项目深度要求等。这些问题都使课程教学越来越被动。

(二)空泛的“假题假做”

对于一般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普通高校,由于专业实力和知名度的限制,没有能力接到城市规划项目。很难实现“真题真做”,只能假设规划背景,自拟规划条件“假题假做”。学生只能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城市规划原理》教材进行规划方案设计,教师也只能根据规划理论进行较理想状态下的方案指导。甚至连基本的现状调研、基础资料分析和整理都没有机会涉及,更别提涉及城市规划较深层次的问题、地块的实际问题、甲方的想法等,在指导教师“一家之言”下完成了规划方案,难免较为空洞。

(三)“孤芳自赏”的点评

方案点评是规划课程设计最终的环节,除了部分重点高校能实现校际、校企联合点评。多数高校还基本采用教师自评指导作品的形式。特别在缺少双师型教师的高校,难免有点“孤芳自赏”的感觉。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其他教师和一线规划师的点评,思维受限,很难发现规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产教融合是高校教育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然途径,可以有效摆脱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与产业相脱节的被动局面。对城市规划行业亦是如此,对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进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规划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从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目标来讲,具体体现为:面向规划设计单位,具有综合理论知识、规划实践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从事各类规划实践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分析和表达方法,能有效对接和过渡到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中。

(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必须要构造与之相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本次研究提出由实践内容决定理论授课内容的教学体系。

(三)构建产学联动模式

1.构建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在学校学理论,去企业实践,还应包括共建实训室、课程/教材开发与建设、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实训基地合作、教师培训和兼职教师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人才技能认证与就业推荐、共同合作项目等多个方面。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校企合作模式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1)邀请规划单位一线规划师进课堂,专题授课、指导方案、点评方案等。(2)利用规划单位丰富的规划实践项目,作为设计图题目,给学生提供“真题真做”、“真题假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间接参与实践规划项目的机会。(3)由学校专业教师和设计单位共同组建校内工作室,将教学场所由专业教室移至“工作室”,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4)校企联合培养,进行订单式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2.构建“学做一体”产学融合模式

积极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和教师共同承担的规划课程,将工程设计实践与教学结合,以生产项目为支撑,采取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生产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做中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产学联动,学做融合,以产促学,以学助产,做到规划课程和规划单位的准确对接,顺利过渡。

3.构建“双制式”教学组织模式

改变“理论满堂灌,实践看一看”的传统教学思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改革课堂组织模式,理论授课以专题授课为主。借鉴重点院校的“项目小组制”模式,组织由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企业指导教师和小组负责人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依托工作室,打破专业教学的年级限制。

(四)融入目标导向的反向驱动教学

1.经济社会发展导向

教育的改革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更新理念[7]。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水平,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研究城市未来的发展,合理布局、综合部署城市各项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离不开经济情况分析,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建设的支撑。城市规划工作必须要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城乡规划的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引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教学,才能在今后的规划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维护公共利益发挥作用,指导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2.规划师职业导向

规划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主要是从事各种类型的规划设计,引导城市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城乡规划专业是培养规划师的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规划师基本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在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需要根据规划师的职业特征和工作内容组织教学,着重培养以下能力:(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进行基本的规划分析、设计。(2)广博的知识面,在经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艺术等方面有一定修养。(3)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思维敏锐,善于创新。(4)熟练的软件综合应用能力。

3.城市问题导向

分析城市问题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城市是一个复杂又多样的综合体,要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培养学生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社会文化、人文地理知识。因此,以城市问题为切入点,将国内外城市鉴赏课程融入日常课程体系,通过两到三年,循序渐进地对国内外知名城市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学习规律和知识精髓,以引导学生正确调查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深层次、多角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规划设计项目导向

一个实际的规划项目,包含规划的众多知识。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应减少空洞枯燥的理论授课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形象生动的实例专题分析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根据总体规划包含的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专题授课,将对应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按专题分为编制内容和方法、调研与基础资料分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评价、城市性质与规模、用地布局、综合交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专项规划和文本、规划说明书编写等11个专题,并为每一个专题安排实例操作演练。

四、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是实践性、综合性和层次性极强的课程,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提供了范本。文章从实际教学中得到验证,从课程体系、授课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探讨,然而校企联合培养、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笔者将在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更为实际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4):11-14.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3?0054?04

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目前我国有61所高校被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其中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中南大学与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测绘工程专业是地学领域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3],这使得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具有更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3S”(GpS、RS、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测绘工作从工具到理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专业整合、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测绘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卓越计划”正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它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系统下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制定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具体研究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制定原则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定好位,然后根据专业特点,突出行业背景,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从工程师的类型来说,有服务型、生产型、设计型和研发型[4]。笔者认为卓越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少应该分两个层次,即生产设计型和生产研发型。他们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一层次应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后一层则应多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有明显的不同,本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包含这两大类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学校的类型在培养层次上定好位。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具体措施时,还要考虑同一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2.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都应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实践性强。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测绘产品制作,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主干课程都应安排较多的实验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课程设置时,其占的总学时数应在30%以上。②专业涵盖面宽。从内容上来说,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因此,制定方案时要融合四个旧专业的主要内容,并以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的内容为重点。从专业服务来说,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工作领域,如国土、矿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国防等,这就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③依赖工具。测绘科学是随着测绘工具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测绘基本上就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体现测绘学科特色的“3S”技术。根据该特点,方案中应设置计算机技术与测绘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行业背景不同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业特色。各高校在测绘工程专业上一般也结合其行业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矿特色,同济大学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铁路特色,河海大学具有水利特色等。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一些与行业特色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行业特色。

4.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讲,“卓越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与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文素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发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并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以及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哲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5],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我校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在全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培养人才层次来说,“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今后本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培养其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方案中除设置相应的管理类课程外,在课外研学中也应有所加强。

二、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指学校层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参与高校制定的本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基础进行深化,强调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总体应达到的标准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较强的测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测绘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能达到工程测量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工程测量员的技术资格,并具有在毕业4年后能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对应国家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拥有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应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测绘工程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①具备从事测绘工程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②掌握测绘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包括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体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与房产测绘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第四,能参与测绘工程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第五,善于沟通,能适应环境,不断学习,初步具有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能力矩阵设计

培养标准细化后,就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实现矩阵”,把相应的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本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六类:

①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测绘学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

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技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地图学概论。

③“卓越计划”人文与管理特色课程。包括人际传播与沟通、文学与创意、经济法、领导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⑤行业特色课程。包括地下工程测量、地质学基础、土建工程概论。

⑥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包括测绘基本技能训练、测量学实习(含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习(含设计)、工程测量实习、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实践类课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也可以部分在企业进行或者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体系建立后,应对照培养标准中知识能力大纲所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即建立起“标准实现矩阵”(见表1)。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应对照知识能力大纲中各要素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实践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有一年时间是校企联合培养。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分时段先后进入优秀测绘企业完成36周的工程实践,有5门课程校企联合授课。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参预测绘项目策划、技术设计、实施、技术总结、成果检查验收,使学生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业阶段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指导与考核方式等。

1.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①测绘基本技能训练3周。要求了解测绘基础知识,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离、角度、高差测量以及方位角、坐标、高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测量学实习5周。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测量实习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④工程测量实习3周。深入实践,广泛接触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⑤部分专业课程学习5周。主要包括测绘工程监理1周,企业实务1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1周,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周。⑥企业综合实习4周。到所在企业的总经办、总工办、生产部、综合部、法律部、财务部、市场部、质检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门,学习测绘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测绘项目生产、技术管理过程。⑦毕业设计17周。在优秀测绘企业,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提交学校。具体内容和计划由学校和相应的大型测绘企业结合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综合制定。

2.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体要求

①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根据各阶段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制定自身学习、工作计划。②掌握多种测绘仪器的操作及检校技能,掌握常规测量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③参加测绘项目的生产与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素养。④了解测绘企业及测绘项目管理和经营体制。⑤做好企业学习日志、学结和实践报告或论文。

3.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指导和成绩考核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指导,并实行导师制。中南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求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各有一位导师。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联合制订阶段培养计划和预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要随时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在校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前往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和指导,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除了需要获得上述课程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获得企业综合学习成绩,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该部分成绩占校企联合培养总成绩的40%。②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③学生的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该部分成绩占企业学成绩的20%。

五、结语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决定联合实施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推进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的实施,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专业标准和实施方案,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其标准体系和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探索完善之。

参考文献:

[1]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5

首先,《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且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阶段。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产管理技能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生产计划与组织》等生产管理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上过多地参照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本科教学的思路授课,教材、课件甚至都没有变化。这样的行为无视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差异,往往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和生产过程组织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采购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调度、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课程都必须以企业的生产计划为基础进行,同时,生产组织也与物流管理各项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流管理系统知识的掌握。再次,《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减少高职学生学习的枯燥感。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的理论与中国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课程实践太少。高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等特点,他们一旦对一门课程缺乏兴趣或者感到吃力,往往就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有利于拓宽高职教师进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视野,提高其教学理论水平;该课程改革的实践还可以帮助高职教师有效掌握课程改革的理论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利于高职教师将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他高职课程的改革,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该门课程在传统的教授过程中还存在过于侧重生产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许多内容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等问题,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生产计划的制订,内容中着重讲的是生产计划制订的方法,而没有考虑到该方法是否就是企业制订生产计划时所使用的,更没考虑到学生毕业时能否靠这些技能打动企业。还有一些教师在授课中不按照教学目标授课,课程内容杂乱无序,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将来从事物流工作岗位需要何种生产管理知识缺乏认真调研、分析及论证。

第二,课程实训场地建设所需的教学资金紧张。《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很多实践内容都是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工作地的,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集中在仓储、配送等方面,往往缺乏足够资金来建设《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实践所需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模拟实训室,因而教师们在讲授课程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授课。

第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当做生产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培养,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eRp、企业沙盘模拟等软件工具)。

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过于陈旧,评价面过窄。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大多集中于最终的结果评价,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及行为的评价。教学考核的手段基本以试卷考核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这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效果的提高。

第五,教师缺乏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很多担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教师根本无任何企业工作经验,在课堂上通常是传授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老师对企业缺乏感性认识,在案例分析中也做不到深入浅出,使知识变得生硬而抽象。这种状况往往会使学生对课程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学心理。

第六,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使用的生产管理类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都是纯理论性教材,并且知识过于陈旧。有一些高职课改教材往往是在教材内容中插入案例或习题等内容来凸显教材的实践性,没有考虑到该教材是否真正适用于企业,也没有考虑生产管理知识各个部分内容间的关联性,如编制主生产计划这一部分内容,仅仅谈编制主生产计划的方法,而没有谈综合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如何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课程时缺乏系统性。

三、《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策

1.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依托行业、企业进行行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在确定工作岗位群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归纳制造企业中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生产计划与组织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由行业和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面向生产物流、生产管理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以物流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来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认识生产及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计划软件训练”的顺序组织教学,着重培养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软件的运用四个方面的关键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校内实训)、《生产计划与组织》(理论课程)、《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校外实训)三个教学单元。《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共40学时,此实习一般宜安排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前期。通过组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物流及相应的工作岗位和现场管理的情况。通过体验实训,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生产管理知识有初步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使学生对职业有一定的认识,具备职业的心态和素质,为该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生产计划与组织》共64学时,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组织,并按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分为一些具体的任务,见附表。按照附表的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来学习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相应的课内技能训练。课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进行教学,有效培养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生产管理知识、技能。《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共40学时,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企业生产实践两个部分。课程设计实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到企业进一步熟悉企业的生产计划制订和生产过程组织控制的方法,调查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践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内外部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使他们对实习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方式等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并形成书面的实结报告。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课程的教学应主要通过建立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教材及电子课件、实训指导书、案例库、习题库等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来表现,有效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贯彻任务驱动法,按照课程的八个项目中的各个任务展开教学,使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以后从事生产计划、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控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课程实行应遵循“工学交替”的思想,采用将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内设立真实仿真的职业情境,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内容,将学习内容整合到真实工作环境中,以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训、生产管理知识相关的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等,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另外,课程应采用行动导向法实施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教学、情境模拟、工作体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情境中的演练,掌握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生产管理岗位上的职业能力。最后,课程中应注意综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教具及软件、eRp模拟软件以及企业生产实训模拟室,结合模拟教学手段以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网来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网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拓展训练资源库等在内的课程教学资源。

4.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与岗位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甚至可以引入与生产管理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进行课程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能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准确度和教学改革的效果。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选派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践,让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还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或者邀请一些实习企业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这些高级专业人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6

一、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立足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与英、美等国正好相反,是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

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更多的是学科专家)来决策,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因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统性,通常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而学校课程(严格地说,应该是“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两类课程各有利弊。在目前的形势下,恐怕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国家课程,也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学校(校本)课程。每一个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总是不断地尝试根据时展的需要,依据本国的教育传统和国情,在这两极端之间寻找或调整更合适的立足点。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由于当时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普及难度很大,学校教育质量尚存问题。为了确保我国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同时也便于管理与评价,借用原苏联三、四十年代中央集权的课程政策模式。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政策,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目前我国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师质量正在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地区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许多示范性学校的教育质量已有一定的保证,尤其是90年代以来,第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的决策权力部分下放给地方(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与示范性学校的尝试,以及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三大板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使得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示范性学校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了这样的实践基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把课程权力从中央一级逐步地、部分地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堂与学校拥有课程的部分权力,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共同质量的基本前提下,给予不同地方和学校不同的专业自,积极调动各个社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的教育方针。

二、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即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与基本任务,制订各个学科或领域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实施教学。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本位),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地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有必要说明一下,就理论理,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是有区别的,学校课程指代不明,容易引起误解。学校课程单是字面上就难以体现“以学校为本(school-based)”的理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学校凭自己的经验自编教材,因此难以区别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权力的差异;而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另外,按汉语习惯,“学校课程”很容易与“学校中的课程”相混淆,“学校中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再者,台湾、香港都已接受了“学校本位(校本)课程”一词,因此采用“校本课程”也有利于汉语文献的交流。

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各自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所承担的角色与职责。

基于上述的思考,下面拟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提出几点设想。

国家教育部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

组织制订或修订、审定我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课程计划。包括统一规定国家课程在各个教育阶段中的中观课程结构,如学习领域或科目数、总课时、周课时以及课时分配结构,严格控制学生的活动时间量与基本学业负担。

颁布国家课程中各学科或学习领域(尤其是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确保学生统一的、最低的学业要求,以培养学生共同的、全面的素质。

组织编写上述这些学科或学习领域的教科书或教材编写指南。

制订国家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性意见,尽可能减少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的误差。

制订国家课程评价的指导性意见,确保国家课程目标的实现。

制订三级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指南,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制订教科书或教材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定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中小学教材巡展制度。

制订新课程推进的政策并组织推进。

地方教育部门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并报教育

基础教育司备案。

有条件的地方,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组织专家或与专家合作开发地方课程(包括课程标准与教材),并制订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性意见。

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状况,以确保我国基础教育基本质量的落实。

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与义务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方案,并具体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有权审查学校在校本课程中使用的自编教材,并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公布经过审查的这类教材。

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当地社区、学校的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有条件的学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指南》,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自己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必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校本课程中自编的教材,必须经省一级的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后才能使用。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7

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根据东方市教育局关于对《北片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进行检查评估》的通知精神,为迎接市教育局的教学常规检查,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将成立检查组,于6月6日至10日,对我校各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80人,在校学生760人,设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7所,教学班共42个。

二、检查内容

计划、教案、授课、作业(含作文)、考试、听课、辅导、教研、总结、网络教研。

三、教学常规管理取得的成绩

1、计划

计划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送检的各类计划共有384份,其中教师教学

常规实施细则共8份,20xx年学校教研工作计划8份,20xx年学校教研工作计划8份,本学年上学期科组教研工作计划16分,科任教学工作计划84份,本学期科组教研工作计划16份,科任教学工作计划84分,辅导计划(20xx年、20xx年)共160份。

经检查,各学校对计划工作十分重视,都能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周密有序、操作性强的各类计划。各校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都能按教材总体分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情况简析方法与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的要求认真撰写。如:杨奉环老师制定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科任工作计划,内容科学、切合实际、操作性强。计划制定得较好的学校有:报坡小学、中心校、玉章小学。较好的老师有:杨奉环、王龙慧、文江云、符祥京。

2、教案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编写一个好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

送检的教案本共有72本。经检查,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撰写与进度相符,没有发现添漏课时,书写也工整。每课时都能按教案本上的栏目规范填写,教学过程栏填写也详细、具体,有老师、学生的活动,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也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板书设计具有高度的归纳和概括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知识;课时教学评价,单元教学反思也实在,有得有失,还有努力方向。如:陈琼英老师撰写的教案,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撰写教案优秀的老师语文科有:杨奉环、符光华、任嘉丽、黄海平、陈琼英、文俊飞。数学科有:符明富、王龙慧、文江云、符祥京、陈宗武、吴大光。

3、授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常规的重中之重。本次检查听了十位老师的课,共10节,总体评价是好的。授课老师能按进度上课,教学过程符合课堂教学常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法灵活多样,学法指导得当,互动也好,体现了课改理念,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如陈琼英上的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符明富上的六年级数学《圆柱》。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互动热烈。他们的课能给听课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授课较好的老师有:符明富、陈琼英、杨奉环、黄丽萍、吴大光等。

4、作业

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能认真地做好作业布置与批改工作,就能掌握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送检的作业本共1515本,作文本共415本。经检查,绝大部分老师能按学校规定的作业、作文次数布置与批改作业。作业份量适当,内容涉及面广,题型多样,既有基础题,又有发展题和提高题,难易适中。教师的评价也较中肯,评语富有激励性,并标明批改日期。作文批改有眉批、总批,对错别字,病句都能一一改正。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做作业,书写工整、美规。作业布置与批改优秀的老师有:王龙慧、符明富、陈丽娣、赵志花、陈琼英、杨奉环、吉训智、文江云、吴大光、赵文、任嘉丽、符红桔、黄丽萍、陈列英、王秋进、陈宗武、符光华、文忠、文永山。作文批改优秀的老师有:洪春桂、陈春云、杨奉环、黄丽萍、符光华、文俊飞、曾义清、赵兴祥、曾永智、黄海平。

5、考试

考试是检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送检的学生成绩登记及三率一分统计表共82份,期中考试试卷书面分析共82份,上学期期末试卷书面分析80份。经检查,各学校学生成绩登记表归档保存得很好,本学期各校的单元测试都登记了3次,期中考试1次,期中考试都统计三率一分。如:黄丽萍老师撰写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书面分析较全面,有成绩,有不足,也有改进的方法和措施。试卷书面分析撰写得较好的老师有:符祥京、符明富、黄丽萍、陈国安、文江云。

6、听课

听课是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达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的目的。送检的听课本共有71本。经检查,各学校的教师基本上能按学校的教研计划进行听课。能认真地做好听课笔记,并能按听课记录本上的栏目认真填写。各老师都能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15节以上),听课记录都具体、详细,并有领导签名。听课记录较好的老师有:陈国安、陈丽娣、文江云、黄丽萍、吉训智、符祥京。

7、辅导

辅导是老师培优补差的重要措施。送检的辅导记录本共有128本。其中20xx年有63本;20xx年有65本。经检查,各学校都非常重视辅导工作。老师们的辅导都有辅导计划,具体记录辅导的时间、内容、效果。辅导过程都非常认真、详细。对差生辅导都很到位,效果也较好。这反映出教师们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表现突出的老师有:杨奉环、任嘉丽、陈琼英、陈国安、符光华、文忠、吉德尧、赵文。

8、教研

教研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能让教师不断创造课堂有效教学。学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送检的教研工作记录共有16份,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评比获奖证书共有8张。经检查,各学校都有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记录。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活动的科目、时间、主持人、参加人员、活动过程简录,活动后的收获及感受。教研活动记录材料

做得较好的学校有:报坡小学、中心校、玉章小学。

9、总结

总结是学校、教师对一学期来的管理中的主要做法、经验、存在问题进行的回顾和反思。送检的总结有115篇。经检查,各学校的各类总结都能围绕工作目标完成了哪些,工作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工作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如何整改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各老师写的总结都能用事例和数字来阐述成绩和问题,数字都在2000以上。撰写总结较好的学校有:报坡小学、中心校。撰写总结较好的老师有:陈国安、文江云、符祥京、符光华、黄丽萍。

10、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新的教研形式,它通过网络手段充分发挥博客助研、助教、助学、助管的功能,让每个教师在教研网络的学习和研讨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经检查,我中心校博客文章有17篇,评论有100条,访问次数有514次。

四、存在的问题

1、有些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与教学工作总结过于简单,偏离本班教学实际,空话、套话较多,有从网上下载的现象。

2、有些老师的教案撰写也过于简单。如;单元教学反思只三言两语,没有真正反思出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3、有些老师批改作业不够认真,有时对学生做错的题只打错而不改。

4、各小学对网络教研还不够重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

2、严格教学常规,重视管理创新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2)狠抓教学过程管理,每个学期检查两次教学常规,评比一次,量化评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

(3)重视网络教研。各学校要成立网络领导机构,制定网络教研的工作计划、制度等,并按计划进行网络教研,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一年以来,我校教职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博白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及细则》,结合本校实际,切实把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期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严格按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未经教育局同意,我校决不随意停课,决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商业性庆典活动。一开学,学校就制订好教学计划,每天按时上下课,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学习、睡眠和运动时间。为了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规定休息日、节假日教师不能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部分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

二、规范教学工作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教务处制定了《凤山二中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评课都作了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我校根据上级规定,全面减轻学生负担,教务处相应地制定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度》,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

三、落实教学工作检查

学期初,各教师要写好本期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来授课,为了解各教师授课进展情况,我校采取周周检查,每周星期五早上由各科基组长对各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表格上交教务处,学校领导不定期抽查。

四、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学期初,各科组长对该科的教研活动作全期的全面安排,每位教师每期至少要上一节研究课。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较好,特别是年轻教师,不断尝试玉林市的问题教学法和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各科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进步。

五、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我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在各种教学中,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拟制在学校舞台两则墙上,使学生随时都可以用此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凤山镇二中学生个人量化管理条例》,起到督促学生行为规范的作用。

六、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横向联系

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创造和谐校园。我校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邀请其来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让学生增强法制意识。要求各班班主任积极主动地进行家访,认真做好记录。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对学生的各种教育跟家长联系,学校不定期召开部分家长会议,跟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管理学生以求达成共识。

七、开展多种教育活

我校非常注重班级、团队活动的开展,期初就要求各班依照学校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好本期要举行的活动。我校每学年都举行七年级广播体操比赛,八年级篮球比赛,九年级汽排球比赛。

八、本次常规检查情况

我校本期于12月7日下午,组织学校全体领导、各科基组长,对各科任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此次检查主要是对教师的计划总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作业批改情况、学困生辅导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检查主要是采取查看教师教学材料。在此次检查中发现,各科任教师均按要求完成有关的教学常规工作,现从如下五方面作简单总结:

1、计划总结

各教师都制定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班主任、毕业班教师均制订有班主任计划、复习指导计划;各教师每学期期终都写有工作总结。其中化学科的刘益华老师的教学计划对于学情分析合理,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制定有较好的针对性措施。

2、备课上课

绝大部分老师备课能做到三备六熟,所写教案目标明确,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知识传授准确、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爱国教育,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互动比较充分,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紧凑、教学程序清晰、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过程详细、板书设计精当;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很高。教案课时写得较多的老师有:陈福、蒋俊、卢爱东、吴里平、刘唐华、黄琳、冯媛琼、李苹、刘益华、刘媛等。

3、作业辅导

各教师课内外作业量适中,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作业批改处理恰当;对学生辅导方式多样,能做到集体、个别辅导相结合,好、差生辅导相结合。在作业辅导工作中做得较好的老师有:周玉娟、陈旭、叶有青、蓝春兰、何艾霞、赵辉等,其中张清华老师布置的作业难易适当,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且有具体的鼓励性语言;蒋俊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详细,有眉批和总评,且有详细的批改记录。

4、学习评价

各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积极改革评价内容和方式,按要求组织考试和检测,客观评价学生成绩,每次检测后都能组织评讲,对期中、期末考试能写出质量分析。在学习评价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有刘先贵、程冰、陈家梅、蒋俊等老师。

5、教育科研

各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在科组活动中说课或中心发言一次以上,每学期上研究课、公开课一次以上,每位教师每期听课15节以上,并积极参与评课活动。一年来,全校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达50多篇,以刘超武副校长为组长的10位教师参加了玉林市C类课题《农村初中作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

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个别老师对待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不够重视;有个别教师的教案不切合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实际;有个别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不够仔细、评语过于简单等现象。

总之,一年以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决心继续做好、做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三)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在接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工作视导检查的通知后,对照标准,就学校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学管理

1、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学校每学期均根据山东省颁发的学校课程开设标准,严格落实,既不多开课程,也决不少开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并能科学规划,重新设计课程总表,并将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上墙,及时向教师、家长公布。

2、学校有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计划,同年级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3、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4、实行行政领导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包组领导采取循环听课的方法,争取一个月在蹲点的年级听课一个轮回,积极与教师交流,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使教学常规管理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首先做持之以恒的表率,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校长听30节,中层干部听40节,关注教师课堂表现,向40分钟要质量。

二、教学工作

1、重视集体备课

本学期,我校对教师提出教学常规六认真的要求,强调认真备课是每位教师的职业底线,备课除了课前学习课标,课中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常规之外,积极倡导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重视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坚持每周在同年级同学科中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备课做到有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运用集体智慧,帮助个人设计教案。

备课提前一周,精心备好每一课,没有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有教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字迹工整、清晰。有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多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教导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列入教学目标;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鼓励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或自制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得到创新的启迪,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知识。

3、教师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语文忌死抄、死背,注重积累性、应用性作业的布置,数学忌机械、重复性作业,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其他各学科也应创造性地布置作业。各年级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质量。作业批改认真、及时、正确,还进一步加强面批的次数。

三、教学教研

1、校本教研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教研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8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教育部于2012年将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资环)专业分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新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形成,其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因此,各高校对资环专业进行调整,使得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又有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同时也就形成了多学科背景的态势。

1.1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络、会议材料等资料,按学科背景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成地理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三大类,见表1所示。

针对表1中代表性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初步分析,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中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70%的高校开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其余的理论课程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各略有差异。各高校实践课程开设中,总体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24%-35%。相对于理论课程,各高校之间实践课程的呈现明显差异化。首先,实践课程的种类各异,主要有课程设计、课程实习、野外实习、综合实践、实验分析、上机练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其次,在专业学科背景相同的情况下,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实践条件及师资条件的不同;最后,虽然实践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还是可以将实践课程大致分为规划设计类、地理信息类、自然地理类、资源评价类、区域分析类。

1.2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

依托网络调查和资料收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广西的开始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专业在广西的开设情况也列入表2中。从表2可知,一是广西开设该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数量较少,使得该专业在广西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优势办出特色,培养适应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实用人才。二是城市规划专业对该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城市规划属于工科专业,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理论分析性的理科专业。因此,本专科院校的规划专业都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表2中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前两所学校的理论课程存在一定差别,广西师范学院增开建筑初步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绘画技法等课程,广西财经学院增开管理学、区域经济、环境土地规划等课程。其次,在实践课程方面,均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课类别,课程包含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的专业课程以资源环境为重心,其特点一是偏向理论教学,二是以地理学和海洋学课程为主,三是实践课程数只有气象水文野外、地质地貌野外和植被土壤野外实习三门。而表2中后四所学校均是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分析四者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既包含了规划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又囊括了美学、计算机辅助及规划的实践课程,且本科院校学制5年,有足够的时间将整个专业教育完善,使学生出校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分析

2.1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与全国代表院校的异同

上述分析对比可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基本一致,都会设置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等规划类核心课程,并辅以其他支撑课程。但是广西院校的实践课程种类数比较单一,一般以课程设计、上机练习和毕业实习为主,缺少野外实践调查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多以理论课程及其配套的计算机辅助实践课程为主,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获取方式及重要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学停留在感知层面。

2.2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异同

对比全国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该专业的所属二级学院的归口各异。其次,从人才培养计划来看,财经类学科背景的院校略微删减了地理类、理工类的院校的地理类课程,增加了管理类课程,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来讲,特点在于懂理论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而广西开设该专业的两所学校,一所为师范类院校一所为财经类院校。同样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这种差异。最后,对比实践课程,因受学校学科背景的影响,在相应实践课的软硬件及师资配套上略逊于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因此,实践课程在财经类院校相对薄弱,基本以规划类和地理信息类的实践课程为主,且开设的课时量也略少于其他类别的院校。

3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9

在职业教育领域,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定义。课程是为师生共同学习所设计的教育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所进行的范围广泛的活动。教育环境涵盖了教师、学生、情境、教学资源等方面,是一个教育系统。这一定义用教育环境取代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科目等,拓展了课程的范畴,把课程与“教育环境”和“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的范围,预示了“活动”的内容。赵志群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案,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与规定。这一定义突出了课程学生本位和教学服务功能。高职课程是培养人的总体方案,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

1高职课程

本研究认为高职课程是高职院校为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群)和学生的需求,整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等,提供给师生的学习活动或学习方案,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及评价方式的规划与设计,它包括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这一定义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高职课程来源具有多元特征。高职院校课程的“提供”可以分为“被动提供”、“主动提供”和“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提供”。“被动提供”是指学校简单地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或方案,即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课程,选择指定教材,按课程建设实训环境,组织教学。“主动提供”是指学校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计划、学习方案或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提供”指在部分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模式:(1)国家课程模式。课程设置来自于国家的规定。一部分课程必须按国家的规定设置,如公共基础课,这是强制性的国家课程。部分学校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按照教育部提供的课程设置。一部分课程还必须使用国家指定的教材,例如在第一轮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中,评估指标规定必须选用教育部指定的优秀教材达70%。(2)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模式:有些专业的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程外,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对专业课程进行小部分调整。(3)学校课程模式:除少量强制的国家课程外,有的学校专业课程完全由自己开发。高职课程具有整体性特征。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将学生的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个整体。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是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理论与实践、就业需求与长远发展需要,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课程内容。高职课程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高职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单门课程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将培养要求逐级传导给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构成培养链,三者相互结合、支持。课程是由教育者规划好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或默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等。强调课程的预设,并不反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需要对课程进行调整、修改。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形成课程目标体系,并据此选择学习内容、开发学习资源并按一定的规则组成的课程系列,使各种课程要素在课程系统中形成合力,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成比较复杂,横向看有学校内部,各系自己也构成课程体系,纵向看有学校、院、系、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样纵、横向的课程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本研究的课程体系主要指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体系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是指按照心理学和教学要求,兼顾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的系统。国外课程论经典作家虽没有系统研究课程体系,但他们对课程的定义中都含有课程体系的意义。

课程体系与课程类别交叉,课程体系包含课程类别,如公共基础课作为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而类别中的课程也可以构成一个小系统,如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这时这个体系为类所包含。单门课程构成课程类别,也是组成课程类别的元素。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学校常用的一个术语,是指根据课程体系目标设置单门课程,并分配各单门课程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的具体化,课程设置形成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建设(curriculumbuilding)是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使用很频繁的一个术语。有学者认为课程建设与课程编制两者之间没有实质性差别。实际上,课程建设比课程编制的含意更为广泛,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资源配置、教学手段的过程。

4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在西方课程理论中已有比较久的历史,但在我国课程理论中,频繁使用是最近年份的事。课程规划似乎是不言自明,但又不能完全定义清楚的一个概念。崔允郭教授认为规划“是学校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课程规划有不同的层次,国家的课程规划、地方当局的课程规划与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从学校层面看,课程规划是学校为完成其特定的任务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一定课程理论和学校自身条件,对课程设置、开发、实施、评价所进行的全面、长远计划。课程规划涉及到课程体系规划和单门课程规划。

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看,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更准确地说是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是高职院校的任务。有必要转换语系,使高职院校的任务转换成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从政策语系转换到操作语系。本研究认为高职毕业生应该养成爱国、守法、诚信、文明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与之相应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胜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10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市场营销课程设计思路

一、概述

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为了对人才的培养都会进行设计和制定专业科学的教学计划,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高校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定期评价的主要基础,因此,教学计划的修改与制定应该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应该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市场营销课程是工商管理方面的企业需要的专门的人才,因此,培养合格的商场营销方面的人才是我国工商管理行业的需要,也是商场营销课程的主要任务。职业院校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将教学与就业相联系,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市场营销课程要在市场营销教学规律的指导下制定教学计划,还要与职业院校的实际相符合,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与实践、就业之间的关系。

二、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计划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方面未能够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没有体现出职业院校的特点,比如受普通高校的影响较深,以教学的学科体系为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差;教学的方式方法枯燥单一,无法调动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现有的职业院校的教材需要不断更新,且对教材的建设需要继续改革;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偏低,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

首先,传统的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占据主要地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目前仍然沿袭了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形似,未能够体现职业院校的课程安排要求;从教材方面来看,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也是以早期的普通本科院校的课本为例,内容偏重理论而轻实践。

其次,职业院校的商场营销课程缺乏足够的实践,很难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职业院校应该从工商管理企业的要求与工作过程为出发点,开设详细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以避免毕业之后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最后,职业院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没有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突破。市场营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主动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教师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虽然,在案例方面教师会列举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先进的理念的案例,但是很难摆脱重理论的传统教学烙印。

三、工作过程导向概述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含义就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系统分析,将庞大和复杂的劳动关系、工作的内容、工作者的素质和知识等综合要素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的过程。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突破了传统的课程设置系统,而用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教学所取代。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有两个途径可以实现:第一,将原来的科目内容按照职业特点进行综合性的整合开发;第二,完全与工作相结合,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任务和环境对课程进行新的开发。

实现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目标是将学生由原来的适应推向创新,将学生的职业教育与未来的工作过程直接挂钩,专门为学生创建一些从业的环境,教授学生应对职业过程中的一些有意义的行为。因此,教学的内容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将工作过程作为整个职业教育的核心,推行工作过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将教学的内容细化和整合,科学地设计好课程任务,最终实现教、学和做的一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思路

首先,要有非常清晰和明确的制定流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的教学计划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计划设计有很大区别,它重视在实践的环境当中去构建自我的知识,强调怎么做,而传统的教化计划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强调是什么和为什么。市场营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与其职业挂钩,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以职业的实践为目的,在课程的设计安排方面应该尽可能地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其次,在制定和设计市场营销课程计划时,应该明确学生在毕业后在企业可以做什么,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系在哪方面,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课程的设置和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并合理安排,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满足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需求。

再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与构建,通过对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需求进行实践的考察和调研、岗位的评估等方面来设计和建立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两者应该是一致的。

最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计划设计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以营销的职业能力向专业能力学习的转化,以工作过程为目的的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与市场接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环境,并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学习载体,同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载体。选择什么样的载体去承载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是所有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难题,但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则是选择载体的出发点,同时要对载体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