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历史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7:46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记忆方法训练思维

高中阶段学生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和无意识的记忆能力都在发展,理解性的记忆成分显著增多,但在大多数学生脑中学习历史的机构性记忆仍占主导地位。很多学生怕记史实、怕记年代,把学习历史看做死记硬背,甚至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1]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教给学生记忆历史的基本方法。此外,因为历史知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时间长,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2]通常历史的记忆法有两种:一是理解记忆,二是机械记忆。

一、理解性记忆法

记忆的基础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的内容,才能记得牢、记得全。同志曾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3]高中历史学习中的理解性记忆方法是依据特定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本质及他们的发展趋势,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合理推断、判断,从而去识记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解性记忆方法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历史规律。

一切历史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发展规律,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特定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与它们所发生的时间顺序是一致的,在记忆这些历史知识时可以从历史现象的“前因”或“后果”的任意一端入手,增强记忆的灵活性。例如对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记忆,可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入手,推广到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紧接着的是1935年的一系列活动:“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1936年的“西安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及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些重要的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些时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讲解清楚,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事件,从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过程便条理清晰。此问题还可以从问题的结论入手去记忆,用合理推导的方法去分析理解逐个事件的相互关联,同样会收到记忆许多历史知识的好效果。

2.理解史实,弄清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逻辑的时间概念与年代的时间概念统一为一体。[3]例如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只有学生理解了历史的真相,才能够将具体事件和基本概念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牢固的记忆。只要提起其中的一件大事,就会立刻联想到其他相应的几件大事。经过多次反复,对所记得历史知识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3.抓住历史的标志性时间。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年代就是标志性的时间,以这一时间为轴,向前向后都可以推导出一定的历史事件。例如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频布。1776年就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向前可以推导出莱克星顿枪声、第一届大陆会议、波士顿倾茶事件;向后可以推出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英国承认美利坚共众国的独立、美国宪法颁布、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组建成联邦政府。

二、机械性记忆法

历史的机械记忆法是建立在对事物外部联系基础上的一种强化记忆。机械性记忆虽然枯燥单调,但只要努力去探寻记忆的特点和方法,还是有迹可循的。通常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有联想记忆法、特征记忆法。

1.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就是把同一年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横向联系想象的方法去对照记忆。例如1861年:中国近代史上有清朝在中央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还有那拉氏发动的辛酉;世界近代史上则有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等等。

2.特征记忆法。

特征记忆法是借助于历史知识所显示的特征,去识记历史事件。例如:646年日本大化改新;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1919年爆发等。历史年代数字所具有的特征,能够让学生具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容易记得一清二楚。

以上几种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要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比较哪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就用哪种。不要拘泥于某种记忆方法,方法的灌输,其目的主要在于把知识信息输入大脑,进行必要的整理、组合、储存,再根据需要随时输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依据这两类记忆方法的原理和学生记忆活动的主要特点来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记忆方法。历史课上常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分类记忆法、反复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规律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等。[5]教师要在课堂上依据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帮助和指导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积深.高考历史高效复习策略浅探[J].历史教学,2009(08):70-71.

[2]吴昌飞.浅谈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及讲授技巧[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173.

[3]杨成菊,刘端民.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J].历史教学,2012(09):75-79.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2

关键词:高考;专业化;历史研究

在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要求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江苏版考试说明中四大类十二小项考查目标基本涵盖了历史研究的能力要求。就江苏历年高考卷来看,历史研究考查的专业性越来越强:2008年第21题第4问考查了历史研究的范畴,分值2分;2009年第25题C第1问考查了史料的分类,分值3分;2010年第23题第2问考查了史料的价值,分值2分,第24题第4问考查了史学研究的原则,分值1分;2011年第22题第3问,考查了如何论证历史结论,分值6分;2012年第22题第2问考查了历史研究的综合内容,分值9分。一系列的数据变化说明,对历史研究考查的分值在不断加大,考查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懂得一点历史研究无论对于解答高考试题,还是彰显历史课程的魅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在高考试题中怎样体现历史研究的呢?我们以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为例。

第22题,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字数250字左右。读罢题目确实难以下手,不过仔细阅读三段材料我们发现,萧公权对康有为认识经历了从假民权、假维新到真民权、真维新。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有关康有为材料的掌握,二是学者自身认识的深入以及萧公权遵循了“过则勿惮改”的古训。也就是说历史认识的变化是在掌握历史史料的多寡之后逐渐变化的,当然也与治史者自身的史德有关。另外,材料三恩格斯的论述给我们提示了要从哲学层面即历史唯

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为此,我们可以把这道题目进行一个转化,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对历史的认识,从而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研究的教学呢?

一、学点史学史,了解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古代史学理论的著作或者名篇,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了解古人撰史的目的,“述往事,思来者”。学习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和章学诚增补的“史才四长”,明白史家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学习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提倡实录,编写信使。了解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将新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了解陈寅恪注意史料真中有伪、伪中存真的特点和诗文的史料价值,善于以史注诗文和以诗文证史;了解顾颉刚的历史地理,拓展历史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总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一是求真,即说话或亮出观点,需要根据,即需要史实支撑,需要逻辑判断,否则只能是猜测。二是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这也需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不能是戏说、胡说。

二、懂点史料学,初步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

明白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能够简单运用数学、系统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调查法、考古学等方法。能够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简单鉴别,例如,史料的分类:口头的(民间传说、民歌、回忆录、口述史)、实物的(遗迹、遗址、遗物)、文字的(碑刻铭文、档案、文献著述、图片)、影像的(照片、影视、录像)。史料的搜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字典、辞典、表谱、索引、年鉴等)搜集史料,通过平时读书和阅报积累资料,利用访谈、调查等搜集资料。能够对鉴别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从中提取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三、尝试研究性学习,感受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光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完善和拓展新的知识。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课堂上以材料、问题等带动教学的开展,坚决杜绝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在课后以多样化的作业方式巩固课堂成果,如,布置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开展历史调查等等。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课题选择到材料收集再到得出结论、成果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研究,锻炼、提升学生历史研究的

能力。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3

一、掌握历史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是培养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基础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地图语言是指各种地图符号及文字说明。历史地图中的地图符号通常有:表示区域范围的经纬度、海岸线、国界线或区域线、河流走向线,表示地理环境的各种小圆圈,表示方向或态势的各种箭头和其他图例规定的特殊符号。这些地图符号在历史地图中往往都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含义。这正是历史地图和一般地图的显着区别。历史地图的优势正在于它运用地图语言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成为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地图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识记历史地图中的各种地图符号,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弄清它们的特殊的历史含义。面对每一幅历史地图,要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第一,该图反映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空间状态,包括范围区间、重要地名及相对位置、发展变化的方向或态势,图中使用了什么样的地图语言。第二,图中各种特殊符号(含地名)表达的历史含义。第三,综合图中的地图语言,该图反映的历史主题。通过长期的训练,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语言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以1999年全国高考第43题为例。

图一是在教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领土”前应加“欧洲”’二字)图的基础上删改而成的。该图有哪些地图语言应当引起注意,它们的历史含义是什么?一是标题表明了时间是1919年6月,其历史含义是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条约之时。二是“德国”及其国界线、邻国国界线和“华沙”、“布拉格”、“维也纳”等地名,这些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是德国的版图缩小了,在德国和原奥匈帝国的基础形成了一些新兴的独立国家(至于具体国名在此题中无关紧要);三是“莱茵河”这一看似平常的地图语言在此题中却具有特殊的历史含义,它表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事问题的处置:两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东岸50公里内不许设防。“阿尔萨斯”、“洛林”、“萨尔”则表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领土问题的处置: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综合以上地图语言的含义,可以看出这幅历史地图的主题是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处置。

图二是在教材《法国的溃败》图的基础上改编的。标题注明是1940年6月,这正是二战初期法国败亡之时。该图最显眼的地图语言就是“德国及其控制区”最粗的区域线,它表明德国法西斯在二战初期疯狂侵略扩张,占领了欧洲大部地区。这条粗线将法国领土一分为二,并分别标注“巴黎”和“维希”,这表明法国战败投降,北部由德军直接占领,南部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综合以上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该图的主题是德国法西斯的扩张和法国败亡。

图三是教材原图。其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一是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占领,二是在原苏占区建立了民主德国,在原美占区、法占区、英占区成立了联邦德国。主题是德国的分裂。

二、联系历史地图的背景,分析其反映历史空间状态的原因,是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关键。

学习要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阅读历史地图,弄清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是“知其然”联系地图的历史背景,分析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空间状态的原因,是“知其所以然”。

面对每一幅历史地图,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该图反映的历史背景。有的直接标明了时间或时期,有的则需要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作出判断。只有准确地掌握了历史背景,才能正确地分析原因。1999年高考43题三幅德国版图变化图,2001年高考文综卷三幅非洲殖民地变化图,都直接标明各国的时间或时期。2002年春季招生文综卷40题则要求学生判断两个北京城区图分别属于元明哪个朝代。

分析历史地图反映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空间状态的原因,是读图识图的重点。对原因的分析要依据地图反映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清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1999年高考43题和2001年文综卷41题都把分析各图形成的原因作为考察重点。其中尤其是43题图二的原因较复杂,包括德国复兴并建立法西斯推行扩张政策、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和苏联的避战自保。

对不同的历史地图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对于世界局势图,则要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及其主要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原因,对于战争形势图,则要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战略战术、重要战场的选择等方面分析原因,对于疆域图则要从国家的制度、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原因,对经济形势图则要注意从经济因素、区域因素等方面分析原因,对于城区图则要注意从位置的选择、布局等方面分析原因,如此等等。

总之,只有掌握了地图语言,明确了地图语言的历史含义并能正确分析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空间状态的背景和原因,才算真正读懂了历史地图。

三、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是培养学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构成历史的基本元素是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对于以时间为中心,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人们已司空见惯。中国古代先贤早就开创了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历史着作体例,但对以空间变化为线索的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很多人尚未形成习惯。历史教科书的编撰者也苦心编撰了一套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历史地图册,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以空间变化为中心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套历史地图册发挥的使用价值却相差霄壤。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可以涵盖高考说明中历史学科的10项能力要求。因此,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上文所举的高考试题是采用多幅相关历史地图考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成功实践。

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要把着眼点放在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空间状态的发展变化趋势上,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比如对中国历代疆域图的综合分析,应把主题放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上,着重注意历代疆域变化,都城变化,周边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经济中心的演变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分析上来。再如对“殖民扩张中的印度”、“印度民族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等几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应掌握印度这一文明古国在近代遭到英国侵略沦为殖民地和印度人民不断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最终取得独立的历史,但殖民侵略却留下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即克什米尔问题成为今天印巴关系紧张、南亚局势动荡的历史根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应当注意历史地图的变换。在考试中,尤其是像高考这种重要的考试中,命题中的历史地图往往是在教材原图改头换面的基础上改制的,为了适应命题的需要,会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图语言,增加某些必要的地图语言,如上文所举43题图一略去了新兴国家的国名,只保留国界线和首都名,图二的控制线东边没有包括苏联。有些则完全是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地图,如2001年文科综合浙江、江苏、吉林省卷37题中东图和38题巴拿马运河图,两者都只有经纬度、海岸线、国界线等地图语言,无文字标注,前者旨在从宏观考查学生对中东地理区域的掌握,后者从微观角度掌握巴拿马运河的位置。有些则是截取某一图中的局部地区,有些则是对某一局部地区的放大。对历史地图的这些变换,都应当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仔细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

四、注意历史地图的地理、政治因素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历史地图的特殊功能,它已成为历史、地理、政治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的文科综合试卷的跨学科综合试题都少不了地图。2000年文科综合浙苏吉卷37题中东地区图和巴拿马运河图,同年山西卷山西能源图,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卷41题三幅非洲形势图,都是将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的综合能力考察融为一体,体现了文科综合考试这一高考改革趋势。因此,我们在阅读区域地图时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历史政治因素,在阅读历史地图时要考虑到它的地理政治因素。

历史地图通常应注意的地理因素有:气候和环境,人口和资源,经济与产业等。政治因素通常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内政和外交,民族与宗教及外国势力的染指等。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4

【关键词】高一年级历史教学高效转变

一高一历史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初中历史教学与己无关”转向“关注初中历史教学”

据笔者观察,尽管不少高一教师对初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意见,但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则很少,致使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就像两个相互隔绝的世界。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现高效高一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学习值得借鉴的地方,找出存在的问题。因此高一教师应带着熟悉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和摸清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方法及基础的目标,以此来规划自己的高一历史教学。

2.从实质的以师为本转向真正的以生为本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当前的高一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知道“以生为本”的理念,但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却背离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其表现有:第一,一些老师开学不考虑高一新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惯例大讲历史学习的作用和方法;第二,一些刚从高考一线调到高一的教师不考虑高一新生的实情,在教学上还习惯性地沿用高三的做法。上述做法我们称之为实质的以师为本,它对高效的高一历史教学的实现毫无益处。只有我们在灵魂深处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教学才会高效。

3.从忽视教学管理转向高度重视教学管理

与高二、高三教师相比,高一教师既没有高二教师承担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也没有高三教师的高考压力。没有压力也就缺乏足够的动力,在一些教师身上很容易出现只重视教课而忽视管理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导致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为了实现高一历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应尽快实现从忽视教学管理到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的转变。

二高一历史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

1.学习观念上帮助学生实现变“轻视历史”为“重视历史”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读史无用论”有相当大的市场,这使得不少学生形成了“历史是副科、不重要”的观念。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而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知到历史的魅力与价值,感知到历史在促进自身发展和处理现实问题中的作用。这个感知既需要学生自己感知,也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渗透。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的子目“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时,笔者有意列出一组数字:1923年中共三大时的党员为432人,而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北洋军阀的兵力达75万人,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认为中共能打败北洋军阀吗?如不能,该怎样办?学生在情境创设的引导下很快意识到了合作和互助在促进个人成功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总之,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从灵魂深处感知历史学习对促进他们个人发展的“好处”,才有可能转变他们“历史无用”的错误观念。

2.在学习习惯上帮助学生实现由不良转为良好

一般而言,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历史学习也不例外。不少高一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存在着不良的习惯,主要表现在:习惯于依赖老师,缺乏主动预习;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探究;习惯于孤立掌握,缺乏系统归纳。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谈不上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因此高一教师应尽快帮助学生摆脱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主动预习、自主探索、手脑并用等良好习惯。

3.在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实现从单一性转为多元化

第一,针对不少学生历史知识记忆机械单一的问题,笔者给他们推荐了年代推算、数字概括、诗歌口诀等记忆法。例如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1967年欧共体成立等间隔为10年的事件可以用年代推算记忆法记忆;一些历史大事可用顺口溜记忆法,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可以用以下顺口溜记忆:1911辛亥年,封建帝制被推翻;1919重叠年,新民主主义开端;1949国庆年,中国独立谱新篇。

第二,针对学生缺乏联系、融合方法的问题,笔者先后给他们渗透了文史结合、政史结合、史地结合的学习法。例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了初中九年级《陈涉世家》的陈胜的话:“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并请学生用刚学的宗法制知识解释这句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5

《党史》二卷不仅是党史研究最新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党史通史教科书的典范之作,因而是中共历史研究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党史》二卷认真贯彻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了党的历史的大事和难点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史研究的理论高度,综合应用了党史研究的多种范式,全面运用了党史研究的众多方法,努力体现了党史研究的诸多功能,大量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权威史料;《党史》二卷在编撰方面吸收已有的成熟成果,做到叙述线索明确清晰,诠释体系完整严密,史学话语体系统一规范;并做到叙议和史论的完美结合,做到宏观、中观与微观的有机统一,以及文情并茂、图文并茂。

《党史》二卷是汇集全国多方力量长达16年辛勤努力的成果,是真正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党史研究的重大成果,《党史》二卷与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起,成为党史通史类教科书的经典之作,标志着中共党史学科的进一步成熟,标志着党史研究的更加成熟。

一、认真贯彻了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

《党史》二卷在贯彻党史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表现为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因而也是党史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运用这一指导思想来指导党史研究工作,实际上要求我们坚持党性原则与实事求是原则的统一,也就是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党史》二卷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就是坚持中国最广大人民与中华民族的立场和根本利益原则。考察《党史》二卷研究工作的党性原则,就是要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并从中国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党的所有工作是不是围绕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个核心,来体察党的种种努力是不是围绕这个核心作出艰苦卓绝的奋斗。

事实上,在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中,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激烈斗争,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而曲折坎坷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奋力进取。党和人民在取得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留下了深刻教训。然而这一切都毋庸置疑地表明:党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伟大使命,党无愧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殷殷期盼。

通读《党史》二卷,我们欣慰地发现,它正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准确、全面地叙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29年探索与奋斗史。叙述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民主、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走向复兴、新中国走向强大走向繁荣的光辉历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党性原则,也揭示了党所代表的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客观事实。正如《党史》二卷在阐述中国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独特历史风貌时所分析的,“帝国主义越是封锁,国民经济越是困难,人民却越是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坚信,党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史》二卷的研究工作也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

党史研究工作要真正做到坚持党性原则,就必须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就是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再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真正求得党的理论工作包括党史研究工作的科学性,才能求得党的实践工作的更大合理性和更高正确性,才能最终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与中华民族的立场和根本利益。

作为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党史》二卷的研讨和编撰过程中,以及《党史》二卷成果本身,都认真贯彻了实事求是原则。《党史》二卷不仅对党领导人民进行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准确、全面、充分的阐述,也对党所犯错误及教训进行了客观、严肃、认真的总结。《党史》二卷不仅记述了党的领袖人物的历史功勋,也记述了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功绩;不仅记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与领袖人物的正确与伟大,也记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与领袖人物的失误、错误甚至重大失误;既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失误、错误的客观原因,也力求准确客观地分析失误、错误的主观因素,而且对历史大事影响的分析也比较中肯,令人信服。

总之,我们看到,正因为《党史》二卷坚持了党性原则与实事求是原则的统一,坚持了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才较好地纠正了以往某些党史著作所出现的活人优势、正确无边、一错百错、亲人溢美、屈人无错、发泄私愤、以论阉史、扣大帽子、捕风捉影,以及婆婆妈妈,等十大不良现象:才较好地克服了以往党史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担心“踩雷”、盲目跟风、故弄玄虚等“新八股”作风。

二、准确把握了历史大事和难点问题

1.《党史》二卷准确把握了党的历史大事。

29年中,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实施新中国外交方针、统一祖国大陆、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而斗争、抗美援朝战争、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召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进行全社会民主改革运动、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发展农业互助合作事业、民主建政、开展民族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并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三反”“五反”、加强党建、恢复国民经济、实施一22二22三五计划、实行人大制度、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审干肃反、进行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召开党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整风运动、一定程度地纠“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问题、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变革、为维护国家与美苏进行斗争、城乡教育运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以及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粉碎“”、冤假错案、澄清教育科学文艺领域的是非、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迄今为止,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这些重大努力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也是富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正是这些重大努力奠定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民族伟大复兴的牢固基础。《党史》二卷对党所经历的这些历史大事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不但叙述了这些历史大事的来龙去脉,而且对其背景进行了完备的分析,对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如,对成立新中国,《党史》二卷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百年屈辱史与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的根本改变、民族精神的振奋、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国家的统一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现

代化目标的确立、世界意义、党的地位的根本变化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意义。在《党史》二卷中类似这样的分析和论述往往都能做到鞭辟人里、令人叹服。

2.《党史》二卷准确把握了难点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后头29年波澜壮阔的征程中,尚有如下大事成为历史的难点问题。它们是“高饶事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反运动、“”和化运动、1959年庐山会议、七千人大会、“四清”运动、“”发生的原因、中共九大报告起草之争、“第一号号令”、设国家主席和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九一三事件”、粉碎“”、中苏关系等。这些难点问题有的涉及党中央领导集体与领袖人物的失误、错误甚至重大失误,有的因档案开放程度的有限而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谜团,有的又因新史料的发掘得出了甚至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统称《历史决议》)不相一致的新结论。

对此,《党史》二卷在遵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适当采用了非常成熟的新成果,但是没有采用虽然新但不够成熟的研究成果,更没有采用即便是人情人理的一家之言。比如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学术界很多研究者不同程度地否定了“三大改造”,《党史》二卷则是从理论到实践,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在总体充分肯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功绩的前提下,也认真总结其不足、缺陷以及历史教训。这样处理,无疑更是一种审慎、认真、负责的态度与精神的表现,从而更为准确、更加科学、更加高明地把握了这些难点问题。

三、集中反映了党史研究的理论高度

《党史》二卷集中体现了党史研究现有的理论高度和理论水平。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应该建立一门中共党史学后,过去关于中共党史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或一门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看法被打破。从此以后,有关方面和人士对有没有一门中共党史学,以及中共党史学的性质、特点、类型、对象、内容、功能、指导思想、体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这种讨论本身体现了一种理论创新的品质:其次,二十多年的探讨确实取得了理论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动了党史研究工作的进展。胡乔木、胡绳、龚育之、石仲泉、张静如、齐鹏飞、郭德宏、逄先知、金冲及等同志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这些理论成果其实很多,水平也逐渐提高。如,有学者提出中共党史学是历史学科,并提出“党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奋斗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中共党史学的主体部分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重点要体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核心内容”:“在党史研究中,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衡量政党、集团和个人的历史作用,评判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等重要观点,对于中共党史学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有学者提出应该把政治和学术分开,让政治与学术互相独立。又有学者认为“中层理论”可以应用于中共党史研究。以克服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宏大叙事现象,以实现中共党史研究从政治史式的“宏大叙事”向具有“中层”性质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转换。

《党史》二卷集中体现党史研究现有的理论高度和理论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理解:一是《党史》二卷的研究、编创工作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二是《党史》二卷本身在叙事的侧重、分析与结论、全卷的体系架构、材料的取舍、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打上了这些理论的烙印。

四、综合应用了党史研究的多种范式

《党史》二卷综合应用了党史研究的多种范式。党史研究范式就是党史研究的模式,就是党史研究的参照系,它涉及到考察党的奋斗历程的多重视角问题。其正确的科学的做法不是对以往研究范式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增加新的党史研究视角,从而使得党史更加全面、更加丰满。过去的中共党史研究及其著作,基本上是以革命斗争为中心,以党的会议为重点,甚至以路线斗争为主线,主要是阐释中央的文件、决议和领导人的著作等,这可以称之为革命史范式党史或阐释式党史。自《历史决议》产生以来,党史研究除了继续运用传统的革命史范式以外,很多学者还提出了应用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以及后现代范式、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范式,等等,来研究党史。其中影响较大、成果较多的是现代化范式和社会史范式。如,胡绳同志所赞成的以现代化为线索写中共党史,就是对传统中共党史研究范式的重要突破。他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就是对现代化范式的有益尝试。还有学者主张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应该把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统一起来,主张多重范式共生。

《党史》二卷实则是一个多重范式共生体。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甚至后现代范式等,在《党史》二卷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头29年奋斗历程的极端复杂性,是任何一种研究范式、诠释模式所难以胜任的,它要求必须同时运用多种研究范式来加以阐述,才能求得党史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五、全面运用了党史研究的众多方法

我们发现,《党史》二卷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以往的中共党史研究,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及文献阐释方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方法。其中应用比较多、成果也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社会史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方法和个案史研究方法等。《党史》二卷针对具体的问题,分别应用了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来叙述历史的真相、揭示历史的规律。

《党史》二卷应用了社会史方法研究问题。如,探讨“”发生原因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时中央领导人和人民群众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这种头脑发热的现象,不仅有,其他中央领导人有,而且在当时的党员干部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是当时那个发展阶段由急于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心情而萌发出的一种历史现象”;再如,在阐述“”、化严重后果时,进一步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到,“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结果却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

《党史》二卷应用了口述史方法研究问题。如直接引用

《自述》、江渭清著《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童小鹏著《风雨四十年》、《王任重日记摘录》等著作,实际是对口述史研究方法的间接应用。

《党史》二卷大量应用了个案史方法研究问题。仍以“”、化严重后果为例,在讲全国严重缺粮问题时列举大中城市粮食库存的燃眉之急,“当时,北京的粮食库存只够销七天,天津只够销十天,上海已几乎没有大米库存,只能靠借外贸部门准备出口的大米过日子;辽宁省十个城市的存粮也只够销八九天”;在讲因粮、油、蔬菜和副食品等极度缺乏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时,以河南信阳地区为例,“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

《党史》二卷运用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为代

表的系统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如,在分析抗美援朝战争、日内瓦会议、1959年庐山会议、“”的发生、尼克松访华、中苏关系等问题时,《党史》二卷往往从国内系统、国际系统、历史体系三个层次上来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阐述它们的背景、复杂的进程和历史影响。

《党史》二卷遵循了中共党史部门的领导者所提出的一些编撰原则和方法。例如,胡乔木、胡绳、龚育之三位同志在指导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过程中,都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编写原则和方法。胡乔木同志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编写的过程中,曾提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讲清楚党是在人民中间奋斗,是在群众斗争的基础上引导斗争,是密切地依靠群众才取得胜利的,因此党的历史不能跟人民斗争的历史分开。二是党是依靠跟党密切合作的人共同奋斗的,跟党合作的人应当在党史里面有他的地位,党史不要光讲自己,只看到自己。三是要处理好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党员的关系,要有意识地多写一批优秀的干部、党员,这样党的历史就是立体的,不是一条线,也不是一个面。

胡绳同志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的过程中,提出历史不是有闻必录,不是流水账,要找出它的规律,找出每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否则不但历史线索说不清楚,单个的历史事件也说不清楚。他还特别强调要写清楚党的思想认识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线索,写出它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在《胡绳论“从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中,他还提出要注意研究“中间势力”、“三个角色”(即除国共两党以外还有中间势力),对要加以分析等等,这虽然是针对编写近代史说的,对于中共党史研究同样重要。

龚育之同志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的编写时,提出编写党史著作时要处理好十大关系:第一是站在党的立场写历史和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写历史的统一:第二是按照历史原貌写历史和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第三是写党的历史和写人民的历史、国家的历史的统一;第四是写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斗争的历史和写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历史的统一;第五是在概括史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写历史和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论述写历史的统一:第六是用广角镜头写历史与用特定镜头写历史的统一;第七是叙述历史与议论历史的统一;第八是观察国内与观察世界的统一;第九是写成绩与写失误的关系;第十是写新观点与写成熟的观点的关系。

他们提出的这些编写原则和方法,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撰写党史的新的态度、新的方法、新的指导思想,对于编写中共党史著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党史》二卷研究和编写工作正是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完成的。

六、努力体现了党史研究的诸多功能

我们认为,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党史》二卷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还具有学术价值。就社会价值而言,以《党史》二卷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了解党史的教材,可以发挥中共党史的意识形态功能、借鉴功能、政治宣传功能、为现实服务的直接性的实用功能、教育功能、“求善”功能:就学术价值而论,《党史》二卷不仅是一门党性、政治性很强的著作,作为一项知识领域、学术领域――中共党史学的重大成果,它本身又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文化学术功能。

七、大量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权威史料

《党史》二卷《后记》提到“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农业部办公厅档案处等单位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档案资料”。其实,全书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资料。就书中脚注统计,《党史》二卷主要使用了以下史料:

1.大型的中共党史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档案、资料丛书:《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5、6、7、8、9、10、13、15、16册,《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89年第1期,《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下,《当代中国外交》,《当代中国的人口》,

《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当代中国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卷》下,《中国人民的八十年》第3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选编》第一集、第二集,《新中国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2.国外档案资料:俄罗斯总统档案馆保存的《斯大林同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谈记录》,《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呈关于中国暂不出兵的初步意见致斯大林电》;《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2卷上;《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1951年第2卷。

3.文选:《选集》第1、2、3、4卷,《外交文选》,《选集》上下卷,《统一战线文选》,《军事文选》第4卷,《外交文选》,《教育文选》,《文化文选》,《刘少奇选集》下卷,《邓小平文选》第1、2、3卷,《陈云文选》第2、3卷,《彭真文选(1941―1990)》,《万里文选》,《董必武选集》,《选集》,《李选集》。

4.文集:《文集》第5、6、7、8卷,《军事文集》第6卷,《论文艺(增订本)》,《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2、7册,《刘少奇论中国经济建设》,《建国以来文稿》第1册,《陈云文集》第2卷,《邓子恢文集》,《文集》第4卷。

5.自述:《自述》。

6.回忆录:《忆――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在同志领导下工作的回忆》,《怀念》,《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聂荣臻元帅回忆录》,《风雨四十年》第2部,《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7.人物传记:《传(1949―1976)》上,《李先念传(1949―1992)》下,《李富春传(1949―1976)》。

8.年谱:《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年谱(1949―1976)》上卷,《年谱(1886―1976)》上,《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陈云年谱(1905―1995)》中卷。

9.日记:《王任重日记摘录》。

10.书信:《书信选集》,《书信选集》。

11.报刊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红旗》杂志、《铁路公安通讯》第3号、《新华社新闻稿》。

12.著作:《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回忆与研究》,《的读书生活》,《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下卷,《援越抗美――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研究――外交思想与实践》,《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天安门诗抄》,《李清照集校注》。

13.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史学是实证科学,没有史料就无法进行研究。正是由于《党史》二卷大量运用了以上这些档案资料、丛书、文选、文集、自述、回忆录、人物传记、年谱、日记、书信、报刊杂志、著作、年鉴,等等,从而使其成为一部有丰富史料支撑的信史。

八、叙述线索明确清晰

新中国成立后前29年的历史虽极端复杂,但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战斗历程,也是党带领人民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奋斗历程,《党史》二卷牢牢把握住了这个主题,从而构成了全书的叙事主线。主题是论著的灵魂。全书近百万言,所述大小问题数百个,然而,正是由于《党史》二卷主题明确。高屋建瓴,从而做到了繁而不乱、荣而不杂。

特别是全书以新中国成立起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结篇,这样的断代与构思,既彰显了历史在复杂、曲折中前进的特征,让读者能鲜明地感受到历史“柳暗花明”的魅力,又昭示了党为了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在奋力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的全心全意与高度热忱,以及在探索中失误、在失误中自我纠错的睿智果敢与伟襟。

九、诠释体系完备、史学话语体系统一

《党史》二卷系四编三十一章,另有“结束语”、“后记”;各章不设节,直接记叙历史大事,这样在结构上就做到化繁为简:全书在叙事时还注意了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巧妙结合,这样既突出了历史大事,又兼顾到历史实践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党史》二卷虽综合运用了多个叙事范式,从更多、更广的角度来展现党的历史实践的全面性、丰富性,但在语言表达上,并无杂糅之感;不同章节的撰写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全书的表述风格基本是统一的。

十、叙议结合、史论结合

《党史》二卷在叙议结合上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有叙有议、夹叙夹议,且无论是叙事还是论述观点,都融入了撰写者的或赞美或惋惜或愤慨之情,如,“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和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在抒发感情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党史》二卷可谓文情并茂,著作者把满腔热情融人笔端,通过夹叙夹议直抒其怀,颂扬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人民所作的巨大贡献,赞美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讴歌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字里行间火一样的激情,更能感染读者、扣动读者的心弦,增强了党史教科书的可读性,从而增强了它的宣传功能。

《党史》二卷也很好地处理了史论结合的问题。全书不但把党的发展线索写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而且在记叙的过程中,穿插了大量典型、生动、具体的史实事例,应用了大量权威准确的数据,因而全书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党史》二卷没有空谈理论,也极少引用马列论述,但处处闪烁着理论的光彩。其分析的透彻、论述的精辟,为我们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历史问题树立了楷模。

综上所述,《党史》二卷不但集中展示了当前党史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同时也是党史通史教科书的经典之作;它是中共历史研究工作的一座丰碑;它标志着中共党史学科与党史研究新的成熟高度。

十一、一点建议

当然,《党史》二卷也并非毫无缺点。在标题方面,我们认为宜尽量用动宾短语来表述,如第一章中“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大陆的统一”,可转换成“制定和实施新中国外交方针”、“统一中国大陆”。若大量运用这种动宾短语,就将在全书的语流、语感上给人一种“党在奋斗着、奋斗着”的动感与精采。

在编辑方面,也有一些失误。如,下册第558页第17行引文中句号与省略号的连用,是一种标点错用,其中句号当略去。又因此处是引用史料,如果不变动原有表述,但对原有错误之处应当采取加注解的方式处理。再如,《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出版时间是1999年;而第9、10册出版时间是1994年:还有第13册是1996年出版,第15、16册是1997年出版:而第1、4、5、6册1992年出版;第7册1993年出版。这里,第8册出版时间为1999年显然有误。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6

关键词:发散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应用

发散式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的个人特点,结合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而采用的教学方式[1]。发散式教学法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2]。历史使人明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而要将历史的明智作用,历史给人以启迪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只依赖于老师的言传和灌输是完全不够的。笔者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对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出相关研究,认为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好发散式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加教师知识储备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是协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指导者,更是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生导师,所以,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教授高中历史的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老师没有很丰富、很充足的知识储备则是很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和发散式学习的,所以,教师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是有效运用发散式教学法的需要。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的教材中,第八单元的内容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的几大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包括美国、俄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还介绍了自二战之后的十几年的发展期间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状况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进程。在这一课程内容的讲述过程当中,如果老师没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就只能采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的形势,即采用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的。但是,如果老师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很充足的知识量,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散式教学法运用得游刃有余。如,可以向学生先总的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的经济形势,然后介绍一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哪些具体变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形势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情况,由这些新的情况入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向学生讲授课程时,分析与这些世界经济变化的新情况相关的因素,引导学生运用发散式思维进行原因探究,学生在对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最好的创造源泉,所以学生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都少不了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合理的想象,即使是历史这样一门严谨的纪实性学科也同样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合理想象。鼓励学生合理想象是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手段,也是锻炼学生发散式思维的最佳途径,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3]。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就必须鼓励学生想象。当然,想象的过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胡乱想象,也不是与历史毫无关联的白日做梦,这个想象是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基本尊重之上的,是基于对历史学科的一定的认识之上的,是科学的、合理的和规范的思考过程,这才是符合现代学生素质发展要求的学习过程。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的课本中,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政治”格局,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转变为“一超多强”的格局,世界的政治格局正式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独霸天下的局面,而新兴的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及众多国家都将成为新的政治力量强国。在这一课程的讲述中,老师就可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考,运用想象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结语

历史的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过程,历史教学活力不仅来源于学生对学科的创造性思考和提问,同样来源于历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保证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动德.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2,08(23):190.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7

p键词:初中生;纪年;历史教学;学习方法

引言:初中生刚接触历史,其中纪年是记录时间最为基础的概念,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历史中的时间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思路,即教师应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明确的历史发展时序,引导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时将其放入一个具体的时空下,相应历史事件在其中的地位,对历史事实做出相应判断。以历史时序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时空条件下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笔者针对如何有效掌握初中历史的纪年,提供了一些简易的方案,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纪年学习――卡片法

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在历史学科的纪年学习中,教会学生自己制作历史纪年的知识卡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温故知新”的能力。卡片法,即以卡片作为知识精华的载体对相关知识进行记录的方法。卡片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分门别类、理解消化、筛选笔录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能够给卡片制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卡片内容较之其他方法显得单一,而且拥有十分灵活的形式,制作时能将活页进行散装,卡片使用过程也可分可合,既是许多学者治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者完成资料积累的好方法。

温元凯先生曾说:“最好的记忆也敌不过最浅的墨水。”我国著名历史学者吴晗先生也曾说:“只要你能够在相关学科积累下两万张卡片,那么你就毫无疑问的成为这门学科的专家。”因此,只要学生能够坚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认真完成每一张历史纪年卡片的制作,必然能够取得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自行完成,卡片法在这其中将会产生“奇效”。新时期下,历史教学中使用卡片法也能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产生对知识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心,帮助教师完成其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由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其记录形式较为复杂,所以笔者在完成纪年法知识点教学的时候,采用卡片制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掌握纪年法的相关知识点。首先,让学生分小组制作不同的纪年法卡片:

1.产生时间最早的纪年法,即按照王公即位年次来进行计算。将帝王即位的年份作为元年,之后按照时间依次记为二年、三年、四年等等,依此类推,直到下一任新君即位。一般在新君即位的当年或者次年修改元年。

2.自汉武帝时期开始起用的帝王年号纪年法,即更换年号就需要开始重新纪年。

3.我国古代所创制的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其计算方式主要依据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相配完成,用来计算年历,其循环周期为六十年,俗称六十甲子。例如,古代史中所谈到的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其预言“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的甲子便是典型的干支纪年法,指的是公元184年。关于干支纪年法在我国还有多处运用,例如近代的甲午战争、和辛亥革命等均是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进行记录的。

4.按照木星的运转周期而编制的纪年法――星岁纪年法。木星每十二年完成一个运转周期,借以表示十二个年份,但按照木星(岁星)运转周期进行纪年时,由于岁星的运行是由西向东,与人们所熟知的十二辰的运行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岁星纪年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十分方便,基于此,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中叫做“太岁”的“假岁星”,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与十二辰方向一致,并用它来完成纪年。

5.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进行纪年――生肖纪年法。此种纪念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即以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搭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成十二生肖,用来纪年,循环周期为十二年。

6.自1912年起用的民国纪年法。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俗称阳历),以中华民国作为纪年,其换算手段主要在民国年数之上加上1911。例如,民国21年,即为1932年。

7.公元纪年法。目前世界通用的纪年法,即将西方耶稣诞生的一年称为元年,例如耶稣诞辰后5年成为公元5年,耶稣诞辰前7年称为公元前七年。我国是在1949年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中确定采用公元纪年。在公元纪年中,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又分为前、中、晚期。其中,世纪的计算方法为将一个年份的千百位数字加上1,最终数值便是这一年份所在的世纪。例如,1840年,我国爆发鸦片战争,按照公元纪年法,便是数字十八加上一,即鸦片战争爆发于19世纪中期;众所周知,按照公元纪年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其世纪便是数字二加上一,即公元前三世纪。

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利用教材中的大事年表、历史纪年表及单元活动课掌握一些记忆方法。首先,可以培养在朝代顺序、世纪、公元概念方面明确的时间观念;对历史事件发生的一连串年代可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可用年代数字特征的方法帮助记忆;完成历史纪年记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依据历史发展时序,从有助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制定出具体规划,在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强调时间观念,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

二、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对于他们学习历史科目是十分重要的,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历史事实的前因后果均是按照时间来发展。历史不能假设,更不可能推倒重来。历史所具有的时效性对历史的唯一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历史史实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其各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便无法得到有效分析,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更就无从谈起。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建立其历史发展的基本时序,依据这个前提结合具体时空条件考察历史事物,研究其事件地位和意义,搭建明确清晰的历史发展时序应当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工程。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打好历史学习基础,让学生能够“明明白白”的学习历史,不至于在日常生活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参考文献:

[1]汪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尝试――初中思想政治课卡片法教学与测试实验报告[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0(3):21-21.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8

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能力要求高是个明显的特点。在能力上高要求,这对于学科功能的发挥,对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智能的人才,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就青少年的学习生涯来说,他们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主要阶段,有的还要读研究生,因此,能力培养要分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应当讲究适度。

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所涉及的理论之高深、知识之广博、逻辑之严密,是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历史科学要人们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要真正做到“究”与“通”,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透的理论,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社会上有二十几岁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但却很少有二十几岁的史学家?根源就在这里。高中学生仅仅是一些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但知识还不宽广、不扎实;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还较弱;他们接触过一些理论,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阅历还比较浮浅。严格说来,在历史老人面前,高中生还只不过是个充满好奇而带稚气的孩子。根据高中生的以上特征,根据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和高中历史的课时安排,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新课本中所提出的各种能力目标,这既为难了学生,也为难了教师。谁不希望祖国的青少年早日成才呢?但心急不能喝热汤,欲速则不达。能力要求偏高,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求高深、不求扎实,囫囵吞枣、拔苗助长,这是教学之大忌。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活动的讲述,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新课本中,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利的历史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等,内容显得比较单薄,因而,人物形象也就比较苍白。由于材料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或是采用以事带人的方法,教学活动都不便展开,致使人物个性、人物思想、人物形象都不太鲜明,人物评价也难以全面。在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中,他们的经历、思想、行为往往有许多动人之处,课本应予以叙述;有些堪称千古绝唱的情节,课本应当浓笔重墨地描述,因为,青少年从历史人物活动中受到的启发教育,比单纯的理论教育要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质的反映,因此,课本中重要概念的表述是否完整、准确,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形成规律性的历史知识非常重要。但新课本在这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比如,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对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表述是“这是14至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这种表述既累赘,又欠准确,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和运动的本质。如改为“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则更为简洁和恰当。又如对文艺复兴意义的表述,新课本是“当时,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如改为“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欧洲天主教宗教神学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唤发了人们的自信,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去创造,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这样既准确,又具体明了。再如宗教改革的性质,新课本的表述是“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这种表述突出了宗教改革的社会性,但却忽视了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如改为“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倡导的、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则两方面都能兼顾。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缺乏材料,或是材料不充分,分析便深不下去,结论也很难形成,新课本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对于波及欧洲、影响世界的启蒙运动,新课本却没有专门的材料、独立的段落说明它产生的背景,从而使启蒙运动的出现显得很突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也就不明确。又如,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课本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但有助于形成内阁制概念的材料却不多,而内阁制定义则没有,致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较为费力。再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对奥地利改革收效不大的原因,新课本讲是“由于它限制了封建地主的某些特权,遭到激烈阻挠,收效不大。”这种解释很难使人信服。因为当时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主的特权,为何其他国家的改革没有遭到封建地主的激烈阻挠,偏偏在奥地利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这里,如果充实一些材料,说明奥地利在改革时,由于中央权力较弱,对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打击不力,加上改革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没有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政策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方便。

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并以一定的人物活动为内容。如果离开了具体、准确的历史人物、时间和地点,就没有历史事实,也就谈不上历史科学。然而,在构成历史事实的时间概念上,新课本有些地方有前后矛盾之嫌。比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课本叙述了18世纪英法争夺殖民霸权后,接着讲到英国在美洲从法国手中夺取到一些殖民地。课本大字讲法国丧失了加拿大以及路易斯安那,而课本“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插图则表明:法国此时丧失的是新法兰西而非路易斯安那。而且,在课本第三章第四节“美国的领土扩张”插图中,也表明路易斯安那是1803年从法国购得,新法兰西是1783年归美国。在这里,路易斯安那、新法兰西何时归美国,大字与插图、插图说明与插图说明之间说法不一。又如,在第二章第五节“法国的初步改造”这一子目中,引用了国民公会第三个土地法令的部分材料。在材料的括号里,标明该法令是1792年7月17日颁发的,但在“吉伦特派当权”这一子目中,明确讲到国民公会是在1792年9月瓦尔密大捷之后开幕的。在这里,国民公会开幕的时间和国民公会土地法令颁布的时间不合逻辑。课本中时空概念上的前后矛盾,对教学中讲清基础知识、形成历史概念是很不利的。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9

摘要:中共历史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后中共历史学科面临的挑战、中共历史学科自身研究中的不足是两个主要问题。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必须消化已有的中共历史学研究成果,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后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培养中共历史学研究者的创新精神,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2)01003706

ResearchonCpCHistory:problemsitFaceandmeasurestoDeepenit

SHiJijin(marxismCollege,Bohai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121000,China)

Keywords:researchonCpChistory;researchonsinicizationofmarxism

abstract:with60years'development,thesubjectoftheCpChistoryhasmadegreatachievements,buttherearealsomanyproblems,amongwhichthechallengeswhichthesubjectoftheCpChistoryshouldbefacedwithafterthesecondlevelsubjectaboutresearchonsinicizationofmarxismandtheshortcomingsoftheresearchonthesubjectoftheCpChistoryaretwomainproblems.todeepentheresearchontheCpChistory,wemustcompletelyunderstandtheachievementswhichwehavegained,findoutthecontentsoftheresearchontheCpChistoryaftertheestablishmentofthesecondlevelsubjectaboutresearchonsinicizationofmarxism,traintheCpChistoryresearchers'spiritofinnovation,expandfieldsanddeepencontentsoftheresearch.

中共历史学科自20世纪40年代创建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建设发展,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发展,在学科性质,研究的方法、队伍、领域、内容、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这一学科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有些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有些是近些年出现的。为促进学科发展,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一、中共历史学科面临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后中共历史学科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后,下设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内的6个二级学科。这种状况对中共历史学科提出了新的问题:

一是学位点数量的比较。“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编号030503)博士点46个,硕士点195个”。而中共党史学位点“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中共党史博士点19个,分别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硕士点86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区市;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7个,中央党校和省(市)委党校14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省社会科学院2个,部队院校3个。”[1]262010年至2011年新的一轮学科增补后,随着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位点还会增加。数量的多少,当然不能完全说明学科建设的状况和质量,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发展势头和受重视程度要超过中共历史学科。学位点的增加就是这一势头的体现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之前,“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也对中共历史学科的研究产生影响,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和“中共党史”不在一个学科门类内,研究队伍也较少交叉,所以影响的程度相对弱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研究内容到研究队伍基本上是从“中共党史”学科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影响强些。

二是研究内容的挑战。国家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学科研究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新发展;本学科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

上述研究内容中的绝大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之前是中共历史学科的研究领域,即便是现在,也是中共历史学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新发展等内容,原来是中共历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二级学科的情况下,这些内容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研究内容。这说明,中共历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这些内容的研究上出现了交叉,这势必对中共历史学的研究产生影响。

三是研究队伍的挑战。中共历史学科的研究队伍,既包括高校、党校教师,社科院和其他部门的研究人员,也包括中共历史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后,原来的中共历史学科的研究者发生了分化,相当一部分(在高校内是绝大部分)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与此同时,从研究生的生源上看,相当一部分原来中共历史学科的生源,也转而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中共历史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区别也是明显的。研究队伍的分化,必然削弱对中共历史学科的研究。

(二)中共历史学科自身研究中面临的问题

龚育之生前曾说:“我无力也无意对党史学界的形势作全面的分析。”[2]89像龚育之这样的专家学者尚且“无力全面分析”,其他人当然更做不到。但是,认真学习有关论述,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一是研究队伍存在的问题。前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后研究队伍的分化,是问题一个方面。这里所指的是问题的其他方面。

首先,研究队伍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中共历史学科属于历史学科,这一点学术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既然如此,就要求研究者必须要有历史学的知识素养,掌握史学研究方法。同时,中共历史学科又具有政治功能较强的学科特点,因此要求研究者具有政治学的知识素养,具有理论思维的素养。在现有的研究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特别是现有研究者的多数缺乏史学阅读、训练的功底。尤其是现有的研究生,跨学科专业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的是有此乏彼,有的是二者皆乏。从这一点上看,中共历史学科研究队伍的情况还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队伍。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设法加以解决,对深化中共历史研究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研究队伍缺乏创新精神。深化中共历史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大部分研究者却不注意这个问题。这既体现在研究态度上,也体现在研究成果上。中青年研究者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再次,研究队伍缺乏扎实做学问的态度。这方面的原因很多。中青年教师面临着较重的教学任务和评职晋级等诸多问题;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他们扎实做学问。当然,主观上努力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此外,前述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精神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二是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张静如在1991年和1996年分别发表文章,提出中共历史研究中的问题,将其归纳为“浅、窄、粗”三个字,并具体解释为:“浅者,研究中叙述多,分析少,理论性弱。”“窄者,研究领域小,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粗者,分析不细致,用材不讲究。”[3]780我以为,虽然经过了15年至20年的发展,中共历史学科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这三个方面。

二、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措施

针对以上中共历史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深化中共历史研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化已有的中共历史学研究成果

之所以将消化已有成果作为问题提出来,并且是作为第一个措施提出来,原因有二:一是要深化研究,要创新,必须要消化已有的成果;二是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没有引起多数研究者的注意。

第一,关于中共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成果。审视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深化中共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许多研究者尤其是老一辈研究者已经作了探讨。在这里不能一一介绍,仅举例说明之。

张静如的“党史学科建设断想”,“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张静如文集》第二卷),“创新与中共党史研究”(《张静如文集》第三卷),“中共历史研究断想十则”(《张静如文集》第四卷),《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王仲清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龚育之的“党史著述中的十个关系”,“在党的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前进”(《党史札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怎样看待理论创新”(《党史札记二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党史札记末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郭德宏的“论民众史观”,“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关于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探寻历史的真相》,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2期),“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5期),“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和方法”(《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田克勤的“高校中共党史学科拓展研究领域的几点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周一平的“再论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2期),“将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在党史研究中”(《上海党史与党建》2000年第6期),“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失范、违法现象应尽快杜绝”(《学术界》2006年第4期)。王顺生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等等。

上述论著已经对中共历史学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队伍、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等作了探讨,并为中共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例如:关于中共历史的研究方法,就提出了比较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即时史学方法,社会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文化史学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领导学研究方法,长时段研究方法,逆向考察法,系统方法,假说方法,模糊方法,等等。遗憾的是,我们关注这些成果不够。中共历史研究队伍的多数人,尤其的中青年研究者并没有特别注意到中共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更谈不到沿着这些思路研究下去。

第二,关于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成果。这些成果的论文和专著无法精确统计。对于已有的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成果,由于重视不够,才出现了重复研究等问题。有学者曾写文章批评这一现象。“重复劳动,不仅学者脸上无光,亦是学术界羞耻,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重复劳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是无意义、无价值的;从劳动的角度看,是不创造价值的,是无效劳动,是浪费;从社会价值看,重复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4]255“重复劳动,是一种浪费,也影响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影响学术研究的繁荣。而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共党史研究著作,重复劳动的现象严重存在。”[5]124出现重复性研究的原因很多,不注意已有的成果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审视已有的中共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并自觉地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深化研究,是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必须做的工作。

(二)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后中共历史研究的内容

第一,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上分清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从总的方面来看,中共历史学是研究纵向发展的学科,是历史学科;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则侧重于研究理论的学科。不区分这一点,就会使两个学科的研究没有分别。分清了这一点,才会使我们的研究按照学科规律进行。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中共历史学研究中,研究纵向历史的少,研究横向理论的多。在中共历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两个学科中,中共历史学的研究对本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注意的更不够。

第二,中共历史学要加大对中共历史进程、事件、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的研究。本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中共历史学研究的核心。但是,恰恰在这两个方面,中共历史学研究队伍的成果不足。如果不注意中共历史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深化中共历史学科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

实际上,只要我们开拓视野,应该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6个方面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深化党史研究,准确记载和反映党的历史。深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史的研究。组织编写出版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逐步编纂出版编年史、专门史等其他著作。积极开展服务大局、贴近现实的资政专题研究,为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提供咨询服务。将党史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深化中共历史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再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问题;提出了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取得了“三大成就”的问题;提出了“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6]5;提出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主要保证。”[6]11这些都是中共历史学科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加强中共历史学研究队伍的建设

第一,巩固、培养研究队伍。中共历史学的兴旺与否、研究成果水平的高低,都与研究队伍密切相关。当下的中共历史学研究队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巩固和提高已有研究队伍的水平,又要培养新的研究人才。无论是既有的研究人员还是新的研究人员,都要把中共历史研究既当成职业、又当成事业,都要提高自己的研究素养,尤其是研究方法的素养;各级中共历史研究的相关部门团体,如党史研究室、党史学会要进一步负起责任来,抓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共历史研究的契机,通过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培养相关人才;各个中共历史学的学位点,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培养过程等环节上下功夫,提高中共历史学的人才质量;要加强中共历史学界内外研究者的互动,如同龚育之生前说的“还是要谈党史界内外的良性互动,谈‘官方党史学’和‘民间党史学’的良性互动”。[2]104这些措施都能对中共历史学研究队伍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培育中共历史学研究者的创新精神。任何一门学科,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都必须进行创新,中共历史学科也是如此。不创新,中共历史学科就不能发展。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研究这一历史过程,需要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创造新理论、运用新方法、发现新史料、提出新观点、研究新领域、采取新视角,都要求研究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正如郭德宏说的:“中共历史研究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已经有了一套固定的模式,要想创新很难。”[7]122所以,

在中共历史学的研究中,必须正视和克服困难,提倡和培育创新精神。

在中共历史研究中,创新的事例很多。尤其是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更是如此。例如,郭德宏在谈到张静如的研究特点时说:“关于张先生学术活动的特点,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思想解放,敢于创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先生一直强调中共历史研究要发展,要深化,就必须创新……在研究中共历史的学者中,这20多年来提出新见解、新观点最多的就是张先生。”[7]122

当然,创新必须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创新是在原有成果基础上的创新。龚育之在主持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时提出:“史料也好,观点也好,谋篇布局也好,总要有自己比学术界现有成果前进了的地方。”[8]439这前进了的地方就是创新的地方。当然,这只是创新的一个方面。还有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等诸多的方面。与此同时,创新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如金冲及说的:“要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具体分析,既不要为他人的成说所束缚,也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束缚。”[9]416

(四)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

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有的研究虽然不是中共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但和中共历史学关系密切,或能对中共历史研究起促进作用。例如,张静如在倡导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时,就指出:“怎样为基础?并不是说把党史改为社会史,而是说对党史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大的历史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及实践,利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成果,从社会生活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形成某个重大历史现象的复杂的综合的原因,并描述其产生的影响在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反映。”[10]563这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不能划入中共历史学的研究领域,但是,这方面的成果又的确对中共历史学的研究起重要作用。

再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其研究内容。从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共历史学中应该注意的内容;但是从理论成果的体系等方面来研究,则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内容了。当然,作为中共历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交叉内容,中共历史学也应该对此进行研究。

二是研究内容属于中共历史研究领域,但过去没有涉及到;或过去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但是欠深入。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我以为,目前拓宽中共历史研究急需做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国情的研究。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共产党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要研究本国国情;特殊说来,中国共产党人更要这样做。国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阶级阶层、社会意识、社会心理、习俗礼俗、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情况的总和。其中,社会性质是国情的主体,但不是全部。把握国情就是把握如上所述的国情的整体方面,并且要注意国情的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

在现有的研究中,许多人对国情的认识是片面的、僵化的,一提到国情,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而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讲的6条。国情是多方面的综合体。其中,社会性质是主体但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国情,将国情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以此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我们习惯于分析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优点来说明建立工农联盟的可能性,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视域再宽些,通过分析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缺点的共性来分析二者便于结成联盟,则会使工农联盟的研究更全面。

同时,我们必须用变化的观点看待国情。国情也有量变和质变。从质变上看,近代社会已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化;从量变上看,每一时期国情的各个方面都处在变化之中。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质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原理,同样适合国情的发展变化。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全面地、动态地分析国情,也才能真正以国情为基础,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我们的研究,要特别重视国情是怎样发生量变的,量变为质变准备了哪些条件。

第二,加强中共地方历史的研究。加强中共地方历史研究,是做好中共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拓宽中共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郭德宏与冯成略主编的32卷《丰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与辉煌》(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是迄今为止在中共地方通史性历史中规模最大、论述最集中的一套图书,也是第一次对全国地方中共历史中通史部分集中论述的著作,必须引起研究者的充分注意。但是,这部书过于和全国中共历史著作模式相同;书中反映地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资料性还有待于加强。总的说来,这方面的著作还很少,还不能满足中共历史研究的需求。

第三,研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变迁。在这个问题里,要解决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阶级阶层、人口、婚姻、家庭、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意识等方面是如何变化的;而上述领域的变化又是如何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变化发展的。对于这一点,现在的中共历史学研究已经作了不少的工作。尤其是张静如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倡议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出了不少的成果。但是,总的说来,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范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确立,成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研究队伍还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应该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地研究社会史,而是将其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中国社会局部的或整体社会变迁情况;这些变迁又对中国共产党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起什么作用。

第四,对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进行过比较广泛的研究,但是近些年对这些研究又淡化了。研究不系统、成果少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尤其是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中,这方面的选题很少。例如,《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2005》[11]813,收入了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中共历史学科的55篇博士论文,竟没有研究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在上述学校比较集中、导师比较集中的博士论文中,出现这种情况值得深思。当然,一个年度的论文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至少说明部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顺生.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10,(7).

[2]龚育之.党史札记末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3]张静如文集:第三卷[m].海口:海天出版社,2006.

[4]周一平.中共党史研究重复劳动应设法避免[J].学术界,2000,(5).

[5]周一平.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失范、违法现象应尽快杜绝[J].学术界,2006,(4).

[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郭德宏.中共历史研究不断创新的一个典范――评《张静如文集》[J].中共党史研究,2007,(4).

[8]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9]金冲及.七十后治史丛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高二年历史方法篇10

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水准,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具有适应力,已是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样的,历史学科有它自身培养能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中英两国都相继颁布了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我国在20世纪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在课程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目标,以此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第一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1995年英国又推出了以修正历史必修课为出发点的第二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到了跨世纪之际(1999年)英国推出的国家课程标准,以“追求卓越”为中心词,首次增设了理论基础的阐释,使英国国家的课程标准更趋完整、严密;在2008年,英国第四次修订课程标准,在能力目标体系方面并未对1999年版做出大的改动,保留了第一、第二阶段的全部内容,但是对第三阶段中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和与之对应的成就目标做出了重大调整。

可以说,中英两国都在逐渐地完善和发展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促进历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之相同点

1.与历史知识紧密结合提出能力目标。中英两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都是与知识掌握要求联系在一起提出的。

1999年英国颁布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关键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学习计划,学纲以学习阶段为基本单位,分列三个前后相连、依次递进的计划。三个学习计划的结构完全相同,每一个学习计划都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知识、技能与理解”,它包括“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能力”、“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和交流”五项基本能力要求;二是课程内容;前者属程序性知识,后者系陈述性知识,两者密切相连。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能力,如第二阶段的学习范畴明确指出:在这个关健阶段,应该通过地方史的学习、三个时段英国史的学习、欧洲史的学习和世界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理解。

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便是“知识与能力”,可以说,在整个教学目标中都是围绕历史知识为主体的。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中国古代史第三个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内容标准为: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赛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2)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从上面的内容标准中就提出了识记、理解、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

2.强调对历史时序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在中英两国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对时序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并且成为历史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知识、技能与理解”提出的要求学生获得进展的五项能力领域,其中就有“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一项,并且还提出了它在每个关键学习阶段的具体要求,如“按时序排列事件与人物”、“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变化置于正确的时间段里”、“辨识和正确使用描述历史时代、时间流逝的日期、词汇和俗语”,等等。而在“通过历史促进关键性能力的发展”中,又提出要通过“使用日期来计算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数字应用的能力。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要求。

3.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历史思维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同样,历史思维能力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英两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是通过培养学生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等能力的过程来实现培养其历史思维的目的。它在通过历史促进课程的其他方面中还提出历史学科为促进思维能力提供了良机。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之不同点

由于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也各有各的特点,历史学科能力目标的设置也存在着差异。

1.英国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特点。

(1)能力目标分类分级,严密简洁,便于实行。纵观整个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它阐述了不同能力和发育程度的学生完成每一学级后在“知识、技能与理解”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它包括八个水平,难度逐级提高,另有一个高于八级的超水平。每个水平都描述了学生在本水平上所体现的各种特点及特点的范围。各水平是依据大纲中“知识、技能与理解”包括的五个方面来描述的,如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主要被分为“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能力”等五大类。同时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每一关键阶段、年龄段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期望水平。可以说,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学纲与成就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了结构严谨、清晰明了、便于实施的能力目标体系。

(2)更加注重培养史料的辨别能力。在英国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很早就注重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中就已经强调了史料的运用,在新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的能力目标也特别指出证据的使用,要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评估史料的价值和可靠性,可见英国历史教学中已经特别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处理史料、辨别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因为证据的使用包括“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源自资料的证据的基础之上的,依靠的是疑问和资料的可用性,而不是先前对所使用的历史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做出臆断。在学校历史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是:学生不能仅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便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在历史课上,学生寻找材料,权衡材料并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要完成这一工作,他们需要会研究、筛选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技巧在成年后是非常重要的。”

(3)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英国,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课程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责无旁贷,而历史课因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口头的和文字的交流,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运用语言本身就是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一部分,要求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在说与写两个方面都能清晰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并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1999年的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其第五项是“组织和交流”,通过口头与文字表达交流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在“国家课程中的历史科”中指出,通过历史可以促进重要技能的发展,其中包括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2008年的课程标准中,以所修订的第三阶段能力目标为例,关键过程中关于历史的交流的能力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当学生回忆、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恰当的并正确的使用历史术语和语言文字、运用良好的叙述结构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将会发展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这与中国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2.我国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特点。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我国,学习历史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我国历史教育的一个传统。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知识与能力”中指出,“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这也是一直以来历史课被误认为是最枯燥、无趣的一科的重要原因,没有从真正的历史角度去看待历史,学习历史。

(2)强调历史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处理。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运用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求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以看出,在信息的获取以及处理上和英国的课程目标大不相同,英国的目标具体规定了运用哪种方法获取哪种史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于教师实施和操作。

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