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十篇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0:46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通〔2008〕263号)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9-02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于2001年7月27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新的课程标准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以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对中学生物科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的能力,还应该具备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与生命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事物,并能准确把握生物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并尊重学生。因此,新课程标准对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和教育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这次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有待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虽然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多种途径,但最全面、最系统提升教师素质的还是教师教育,地方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主要面向中学培养生物学教师,其毕业生是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主力军,地方高师院校生物学教师教育是生物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认真研究如何改革传统的生物学教师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对现有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促进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适应,并推动和引领生物学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课程体系的调整

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选取了10个主题,《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从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来看,它暨包含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又体现了生物科学近年的发展、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生物与环境这一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但从目前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的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普遍存在重微观(如分子、细胞、遗传等),轻宏观(如生态、环境、进化等);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对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多忽视了生物科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培养的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新课改后,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具有更为宽泛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①改变以往学科专业课程和综合性大学相应的专业大致相同的设置,应更多体现师范特色。如在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上,要着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推行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学位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跨系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②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的比例,提高理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③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一些反应生命科学发展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课程,如:《生命科学史》、《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饮食营养与健康》等。④选用适合师范生使用的专业教材,而目前基本上是采用与综合性大学相应专业相同的非师范生用的教材。

二、加强师范教育

目前在我国的师范教育中,特别是在地方高师院校中普遍存在“学术性”太强,而“师范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不少学校缺乏具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育教师;而且教育专业课程偏低,大多低于15%,甚至有些学校低于10%,而国外教育理论课占总学时的比例,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因此,对目前的地方高师院校来说,一方面应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科教育教师,以提高学科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应增加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教育类课程应包含教育理论类课、教育技能类课和教育实践类课。其中教育理论类课除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外,还应开设一些如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选修课程。教师技能类课可开设如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板书设计、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辅导等;教师实践能力系列,可包括教学过程、课堂管理、语言与交流技巧和微格教学等。此外还可开设教育工程类课程,如学校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科研方法等。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建设;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一、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入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1]。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认识[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3]。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6]。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8]。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体系成为整个架构的关键。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5]:(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入到物流专业教学中。(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入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三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实践—综合应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四、结语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锋周建亨戴韬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与研究,2011(6):53-57.

[2]黄勤,陈玲,李楠,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2):112-114.

[3]李庆明.物流人才培养应准确把握宽口径重基础的科学含义[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2):119-120.

[4]孙卫,侯凯,唐树凯.美国商学院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及其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92-96.

[5]刘峰涛,王扶东,王晓锋.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为例[J].纺织教育,2010,25(6):47-50.

[6]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28-130.

[7]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83-85.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4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要求本科生必须在一线岗位接受专业培训,一般要求在各基础岗至少完成3个月的工作才可以转岗、轮岗。用人单位认为,作为基层、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足够的一线工作经验才能对生产一线的基本业务流程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认识,方能具备对各岗位进行管理的基础,才能够为以后承担起管理岗的岗位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动手操作的实践积累,用人单位希望本科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实践中善于思考,而不是机械地去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于本科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1]。

2.统筹规划的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岗位定位为现场管理、仓库管理、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等基层、中层且需要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岗位。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轮岗之后接受岗位评估,分配合适岗位,并以储备干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本科生具有基层、中层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统筹规划能力,包括对现场工作的人员安排、流程衔接、工作排程、投入—产出计划及相应资源配置等。尤其是在行业业务高峰期时,如近年来电商发起的电商购物节,上半年的“4.18”和“6.18”,下半年的“11.11”和“12.12”以及跨年的年货节等,高峰期间促销计划的执行不确定性较大,对人员的安排和订单的分配规划要求具有相当的弹性和柔性,除了实践累积的经验,更多地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能力。

3.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最基层的组织的管理者,除了扎实的一线工作的基础,既要有与上下级以及平级组织之间的充分沟通的能力,充分理解上级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有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团结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融入团队。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3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沟通合理、妥善地解决。因此,对于物流本科人才,用人单位在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中会进行观察和考核、测评,发掘其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所掌握的社交知识与实际的现场管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干部或实习生中的佼佼者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角色转变,能够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发挥其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2]。

4.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所用的人才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不断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因此,用人单位希望本科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工作的方法、手段、流程等进行合理创新。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28%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创新不是盲目试错,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的、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鼓励毕业生不断成长和创新,还为毕业生设计了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工作期间的绩效考核与创新贡献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其进行创新[3]。

二、现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多从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出发,而忽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这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人设课是课程本身对实现培养目标意义不大或者很陈旧过时,但还要开设。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后,个别专业课程可以获得企业的兼职教师支持,从而使课程安排更饱满和丰富。

2.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不足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总体课时中,理论课时明显占绝对比重,而实践的教学环节所分配的课时不到30%。虽然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理应占绝对比例,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应当进一步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而且,从用人单位对本科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上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为重要。

3.缺少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节

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这一模块,只开设了创业学一门选修课,无论是从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还是进行具体的实践来看都明显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来安排。很明显,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差距很大。

三、物流管理专业拟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从物流管理行业用人需求出发的,其核心部分为岗位需求能力。因此,科学、全面的岗位需求能力分析是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

(一)岗位需求能力分析

根据对物流行业不同层次岗位的胜任能力综合分析,得到如下能力分析结论。1.关键能力。(1)创新能力:具有提出科学、独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流程等的能力;(2)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同团队内其他成员协同完成任务,与团队内其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3)执行能力:具有正确理解任务要求,并贯彻落实,完成任务的能力;(4)学习能力:具有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等完善自我的能力。2.专业能力。(1)具有从事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2)具有对物流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能力,初步具有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及物流仿真模拟的能力;(3)具有商品入库验收与检验、商品养护、食品储藏与保鲜的能力。3.方法能力。(1)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2)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商业知识;(3)具有项目管理能力,并要熟悉企业eRp管理技术。4.社交能力。(1)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设计合理、多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1.优化理论课程模块。(1)压缩通识课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分配。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识课是所有专业都应开设的基础课程,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应用考虑,增加了现代办公的计算机类课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拟开设物流专业外语,因此删除了高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2)增设了课内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模块的安排中,考虑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数课程,包括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修课程中,按照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了课内实践环节,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定的课时。(3)增加了选修课可选课程。为了满足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扩展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别优化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增加了可选的课程,使课程数量翻了一倍,让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修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公共选修课中,增加网络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课程。2.完善实践课程模块。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合理的问题,课题组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特别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修正,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如:将eRp沙盘模拟和VBSe企业综合训练等适合高年级阶段进行的模拟实践安排到了高年级进行。

(三)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分配比例。从总体上将实践环节所占比例提升到30%以上,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探讨,将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寒暑假,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时长。2.增加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的课时。为了配合物流行业的“双十一”“双十二”和“跨年购货节”物流业务高峰,将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环节课时进行压缩,且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在“双十一”之前完成理论课及期末考试,在完成教学周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较之前的教学计划提前参加到物流企业的业务高峰中,体验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在企业与学生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利用寒假在企业继续实习,并择优就业。学生通过参加实习,更多地了解拟就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岗位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既满足了合作企业在业务高峰期短期用人需要,还可以使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拟录用员工的人选,避免单纯地通过笔试、面试录用员工出现的用人偏差,保证录用后的员工队伍的稳定。

(四)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单独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通识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创新创业的需求。1.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及课时分配。从课程的选择上,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在不同学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同时考虑此类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合理减轻学生学习总体课程学习压力,同时配合相应的学科竞赛安排。2.配合创新创业教学设计实践环节。在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中,特别设计了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就业和继续考研升学之外有更多的选择。此外,还支持学生成立物流协会,让对物流感兴趣的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同学参与到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其中包含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与物流相关的创新创业,如快递业务平台等。总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方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之后,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师资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去作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柯沪芬.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10):69-70.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4

 

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划是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并提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来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大赛,既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手段,又是加强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1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体现,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和实训内容的建设和制定,教师团队的结构和建设以及课程日常的教学工作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的,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成为必要。

 

1.1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大赛的项目设定是在充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将当前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与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前沿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大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契合。这样,通过对大赛项目的理解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可以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从而达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

 

1.2将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真正的实力较量是教师团队的较量,因此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多年来各高职院校一直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实现。一是“传帮带”制度,对于新进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二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的相关过程,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引进行业或企业的人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大赛和实验实训。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有保障,从而达到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

 

2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作用

 

2.1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高考中分数比较低的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不爱传统的学习,但是动手和实践能力比较强。如果还是采用学科教育体系,无疑就将这部分学生的缺点放大了。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成就感使得学生信心逐步提高,因此,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以赛促教

 

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按照科目分类之后融入课程标准中,“课赛相融”需要对原有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破以理论课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技能教学和岗位实践。将每一门专业课都体现出技能大赛的相关能力要求,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项目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将大赛由传统的少数师生参与转变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化转变。

 

2.3以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职业技能大赛是践行这个模式的重要平台,对于专业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融入大赛元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强化职业技能大赛方向与技能培养。有针对性地将赛事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充分借鉴大赛组织、大赛评价、过程控制等形式,完善课程实训项目的建设,充分实现“课证岗对接、学训赛相通”。

 

3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理念,为了充分实现这一理念,就应当着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物流职业技能教学大赛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关键就在于三个主体的建设,即教师、学生和企业。

 

3.1教师团队的构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新型要求,由于之前我国单一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只具备单一的知识技能,这和职业教育的本质相差甚远。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完成。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恰恰是“双师”能力展现的主要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的试金石。

 

3.2强化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发挥“双证联动,半工半读”的作用

 

物流技能大赛的重要特点是不仅要比赛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考理论知识,以行业从业者的标准和要求,从“知”和“会”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比赛。因此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拿出一半左右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

 

3.3引企入校,将企业需求与教学体系构建深度融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环境建设和企业的生产运作实际是相吻合的,同时结合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而构建的,这样使得竞赛环境既能满足生产型需求,又能满足教学型需求。学校在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来编制实训方案。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引企入校”,将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学生实训所需的设备相结合,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本科学科竞赛封闭式模式的典型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如果技能大赛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来参与,就违背了“职业性”的特征。因此,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学生等多方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物流技能大赛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将实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

 

4结论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将物流前沿理论和生产实践进行融合,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时可以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师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参与技能大赛,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三赢”局面。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模块化;国际物流;化工品物流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exporationandpracticeofprofessional-trainingmodeinlogisticsmanagementforouruniversity,basedon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logisticsmanagementpersonneltrainingabroadandathome.itconcludesthetheoryandpracticeinthelogisticspersonneltrainingmodeofterrace&moduleestablishedbythelogisticsmanagementmajoratouruniversity.

keywords:professionaltrainingmode;terrace;modularization;internationallogistics;chemicalproductslogistics

1构筑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世界物流业正如火如荼发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红红火火的物流实践相比之下,物流理论研究十分滞后,零星散乱,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直至目前,“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还没有真正弄清楚,物流的本质特征也还没有被全面地揭示出来,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找不到理论答案,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缺少物流理论。作为物流理论和实践基础的“物流学”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因此,建立和发展物流学科体系是致力于物流业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从1978年引入“物流”这一概念以来,物流业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在管理和工程门类下新设立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这一方面说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已经为企业效益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标志着物流学科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重视。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物流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物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人力资源支持。但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方面由于其所涉及的物流活动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物流专业本科教育多属各校自行筹划,缺乏统一的指导,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往往与人才的市场需求相脱节。从而使得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着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物流素养不高,物流管理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国外设置物流专业的也不多,国外同类教育也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层次,可供借鉴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也很少。因此,探索和实践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作为我国物流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尤其是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物流人才培养为己任的物流学者,我们更有义务、有责任为我国物流学科的发展和物流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面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初创、中外运的鼎力相助、上海国际物流中心的环境、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的有利时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在建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严格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其中颇有特色的是建构并实践了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2物流管理专业“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制订“平台+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得以推广应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物流专业于2000年开设,属于国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该校物流专业坚持以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校企合作为手段,以服务于上海物流市场为目标,紧密结合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专业定位力求贴近社会、产学合作、错位发展、特色求新,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专业基本属性,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尊重中外运意见,提出了以物流中“流程”为基点建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以“物”为切入点建设“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

2.1.1以物流中“流程”为基点建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在对物流市场和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物流专业的专业特性,首先考虑物流中共性的东西,提出物流应该以“流程”为基点建设“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该流程包括:“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回收”,同时包含了作为综合性流程建构的“供应链管理”。

2.1.2以“物”为切入点建设“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由于物流的实际运作与实际的物的特性必须紧密联系,针对不同的物,其运作流程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在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物”为切入点建设“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以更好的适应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鉴于对上海物流人才市场、学校师资、专业设施设备、实训基地等各方面的考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目前已“开设了国际物流”和“危险品物流”摸块式专业培养方向。

对于上海的物流市场而言,洋山深水港、外高桥码头、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等决定了上海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货运中心,其对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该校在2000年就开设了国际物流方向,构建了“国际物流”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对于危险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危险品的物流有其特性和要求,在2006年又开设了危险品物流方向,构建了“危险品物流”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

对于本科生在第一学年下半年、第二、第三学年,学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目的在于打好物流专业的基础;第四学年学习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物流专业方向相关实务与技能的培养,形成学生的专业个性和特长;对于专科学生,在第一学年下半年、第二学年,学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学习模块式专业培养方向课程。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在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处的领导下,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主组织编制订成了以“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线索的《高等职业学院物流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2005年被批准建设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6年、2007年,该校以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连续组织召开了两届全国物流专业建设会议,该套“平台+模块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获得兄弟院校的认同和借鉴。

2007年4月~2007年10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物流专业承接了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物流技师认证项目,该项目以物流的“流程”为基点进行构建,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结题并得以在上海市其他高校的物流专业推广应用。

2.2组建了适应“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训基地

2.2.1校内实验创新基地的建立。本专业坚持实验室建设和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先进的集教学服务、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物流实验室。该实验室注重实验的仿真性,实验项目、实验软件和数据直接来源于先进企业的实践领域,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实战性。同时注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把物流实验室建成社会知名的物流培训基地。学校投入本专业建设启动资金10万元;中外运投入180万元资助建设发展,其中,100万元建成“国际物流实务仿真实验室”(另赠送15万元数据库管理软件),80万元设中外运奖教学金;教育高地建设经费共350万元。同时在建“全球物流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2.2.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物流专业为了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学科基础—工程实践—综合训练”的有机结合,体现现代物流教育与科研生产的一体化、综合化的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积极开展校际、校企和国际之间交流与合作,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开拓物流学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实践证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践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创新能力等整体能力和素质上大大提高。以“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为契机,以与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联合创办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为基本框架,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其中“国际物流”实训基地为上海远洋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上海港集装箱有限公司、上海环众物流公司、上海海通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危险品物流”实训基地为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有限公司。

2.3培养适应“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师资力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培养师资队伍采取多种有效办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职称高、科研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挂帅,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组织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建立面向“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国际物流”、“危险品物流”的三支物流学科的专业师资队伍,发表了一系列科研、教学和教改论文;同时成立面对具体企业的项目咨询小组,主导和参与企业的物流项目建设和评审。

(2)坚持聘请企业、科研单位有名望的物流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担任兼职教授,充分发挥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3)坚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和参加相关专业培训,获取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和相关的国际和国内的物流资格证书。

(4)为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他们早日成才,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访问工程师4位,专业资质14人次,出国(境)访问8人次,国内学术交流20余人次。

2.4构建适应“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的“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实践体系

2.4.1优化课程设置,建构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在本项目“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思想的指导下,强调素质教育,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跟踪发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根据物流行业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系统,构建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基础平台课程,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平台课、国际物流和化工品物流两个专业模块课,同时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保证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和市场营销能力训练。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4.2建设配套的“系列化”教学教材体系。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物流教育高地的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物流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求的物流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物流教材作为基本保证。大力发展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必须重视物流教材建设,编写和出版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教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建设一流物流管理学科,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框架、培养出高质量的物流专业人才,从物流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对物流管理类专业进行“模块系列化”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基础上,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将科研成果、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组织提炼了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主编并出版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3套共20多部教材,分别适应高职高专和本科教学需要,从而形成了自己颇有特色的“模块系列化”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体系。如:《物流管理学》、《国际物流》、《物流运输》、《物流仓储与配送》、《物流英语》、《物流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其中,《现代物流管理学》、《国际物流与货运》、《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管理》四本教材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供应链管理》被列为甘肃省物流专业自考指定教材;黄中鼎老师主编的《现代物流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年内重印13次,总印数达75000册,为全国50多所高校所采用。该“模块系列化”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具有学科体系结构安排新颖科学;适应物流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注重编写内容的知识性、应用性并重,着眼于物流应用能力培养;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等特色

2.4.3加强实践体系建设,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顺应适应21世纪人才市场要求学生“上手快、后劲足”的高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合格人才。全院上下,形成共识,狠抓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一进校就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学习,三年或四年实践不断线,环环相扣有规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路完整、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暨执行方案,并创建了“实验室实验—企业见习—专业实习”的梯级实践体系。

该实践体系紧紧围绕“平台+模块式”方向,创立模块实验内容的教学组织新方式。该实践体系注重更新观念—以“平台知识”为基础,以“模块专业能力”为重点,注重引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紧跟物流实践和物流技术不断发展,及时修订和完善实验和实习指导手册,注重实践教学中的教师责任和教学辅导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师考核和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拥有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中外运华东有限公司,2004年至2008年共接收250余名学生实习。2006年、2007年接纳3名教师挂职锻炼。专业实验基本编制出实验指导书,计划的5门专业课实验全部开出,3学年共有18周的专门实践教学。

3取得的成效和应用情况

(1)编制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得到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并将此方案定为全国的指导性方案。

(2)三套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得到兄弟院校的广泛采用,大部分书已经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印。该三套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于2004年上学期开始投入该校物流专业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承接完成的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物流技师认证项目在上海市建桥学院、上海市邦德学院、上海市应用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推广应用。

(4)接受了北京化工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水产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兄弟院校关于物流人才培养的经验交流。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6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培养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目标、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的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保障机制,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

abstractBiomed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isthebiomedicalsciencecombinestogetherwithengineeringtechniqueandpermeatesmutuallywithcrossofanewlyarisenedgeacademics.Fosteranapplicationtypeatalentedpersonwithprofessionalbiomedicalengineeringtofosteratarget,godeepintoaquestapplicationatypeanundergraduatecoursedevelopmenttheoriesteachingandpracticeteachingwithcomprehensivecharacterteachingsystemofofdevelopmentmode;managementandsupervisionoftheteachingqualityofundergraduatecoursetalentedpersonofbuilduptheapplicationtypeguaranteeamechanismandtheoutstandingapplicationtypeundergraduatecourseeducatestheshowofheavyfulfillmentteachingShowZhaocharacteristics.

Keywordsbiomed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applicationtypeundergraduatecourse;developsystem;practiceteaching;theteachingqualityguarantee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科技人才,应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研究、教改与实践的对象,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构建面向社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按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遵循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与为区域经济服务,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现代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并突出应用型特色,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基础牢固、支柱坚实、高素质”的教育目标,学习与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构造、保养和维修并具备医学仪器与设备设计与开发初步能力。

3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原则和特点[1]

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具有特色,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不同方向应前期课程趋同,后期分化;课程设置上形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在应用性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调早期接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把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之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设置;外语教学强化听说能力培养,调整听说课程学时比例;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应严格按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次序开设。能较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工作。

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三个突破[2]”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突破,由原来重点定位于批量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定位于培养个性化的、学有专长,基础牢固、支柱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教育上突破,自主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专业方向、教师与学习方式、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在医学工程设计领域上突破,本培养方案在强化医学基础理论、理工基础理论与技术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4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3]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为原则,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适应人才市场动态变化的需要。平台包括公共课基础(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指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学科技术前沿课)平台。公共基础课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校级模块;学科基础课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形成统一系级模块;专业课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方向模块,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06年版)中总学时2827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854学时,占总学时30.2%,低于鞠平[4]报道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0%。学科基础课1331学时,占总学时47.1%,高于鞠平报道学科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专业课642,占总学时22.7%.高出鞠平报道专业课占总学时的10%,这三个模快化课程比例,与2001年版、2003年版培养方案相比,公共基础课减少,而专业课增加,比较适合于当前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求。

4.1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要求比较扎实,课程的设置要以保证后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前提,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继续深造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二是基础理论内容要实用、够用、管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未来的岗位上用得着、用得上、用得恰当;三是面向和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本专业培养计划理论课1859学时,占总学时的65.7%。

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为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基础教育等服务课程,在通用、够用、管用三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计算机、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开设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2.8%。

学科基础理论课:指从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其今后持续发展及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适合于分流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对学科课程进行重组,学时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其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医用化学、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习、医用传感器、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外科、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原理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8.2%。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选修课: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课程,主要设必修课有:医学仪器设计原理、医用检验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核医学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医学影像设备;专业选修课有:亚健康检测仪器、医疗器械学、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其课时占总课时的14.8%。

4.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架与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具体要求是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见习、实习教学基地(点),通过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部分专业课的案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平时实验、见习、实习、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做好实践考核与成绩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构成:实验课768学时,占总学时34.4%(本学时不含毕业实习28周、毕业设计(论文)8周、职业技能训练8周、军训2周)。其中:公共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7.6%。学科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18.9%。专业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7.9%。

4.3综合素质教学体系教学方案

组建综合素质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五要求、三课堂、一贯穿”的教学方案,“五要求”是:一是以身心发展教育为载体,二是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灵魂,三是确立文化教育基础,四是把业务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之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累后发优势。三课堂是:第一课堂以“两课”教育为核心,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第二课堂,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三课堂,深入开展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及社会素质。

5建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

5.1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对师资类型、师资结构的要求与传统本科有所不同,它需要较高比例的具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同时又具备工程师(主管技师)、高级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格、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多数教学型本科院校中,真正具备“双师型”的教师不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我们的设想与做法是: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成学历、基本技能达标任务。其次,是学校面向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聘请一些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第三是选派一些教师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挂职到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做“访问学者”,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使学生接受“双师型”的知识教育。最后是通过函授、面授、进修等方式,或以老带新、业务讲座、外派听课及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2以证为导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技能训练意识与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凭证和通行证,是表明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水平和技能的主要标志。它是学生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证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们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按工程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中逐一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早在2000年湖北省职业综合技能监定所已授予我院(指原咸宁医学院)“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培训中心”资格,经几年的运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4月,我院向省劳动厅申报咸宁学院职业技能监定所,同年得以审批并正式挂牌。这一举措将给我院开办双证书教育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教学实践环节与院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可把双证书教育制度落到实处。

5.3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习基地(点)建设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是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充分依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省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或设备科),它们有高新的医用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和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目前,我院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襄樊中心医院、宜昌中心医院、荆洲中心医院等18所医院签订共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书,并聘请了20余名高级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承担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同时将这实习医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5.4以人才质量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5]。我院是一所教学型的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共有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构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框架。四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四个体系高效率、高质量运行,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学院设置评估建设办公室,是独立设置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立章建制,规范化管理来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实施,一是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教学状况,对教师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带动全院都来关心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三是学生评教制度,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评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咸宁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咸宁学院文件咸学院教[2006]19号).

2王能河,余大昆,余英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听力学方向)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6):181.

3赵永平,武鹤,曹晓岩.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4,5:60~61.

4鞠平,任立良,阮怀宁,等.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4,4:34~35.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16-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旨在通过该计划树立全面发展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201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被确立为山东省“蓝黄经济区”理工结合实力型“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13年入选山东卓越工程师计划。本文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进行探索。

一、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生物类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美国哈佛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等著名高校纷纷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学习国内外著名高校经验十分重要,但不能简单照搬他们的经验,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尤其作为地方高校,必须分析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办学,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2]。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建设立足服务山东省“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和“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绿色经济社会建设,汲取孔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坚持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建设基本思路是突出生物工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遵循理论与实践交融,扩大学科专业视野,紧跟技术最前沿的方针,追求特色发展。建设设想是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山东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山东省“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和“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绿色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人才。

二、生物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目标

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需求和地域资源,结合合作企业经营特色,拓展理论、科研前沿课程设计,加强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建设“专业+实践特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工程应用和设计人才;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培养具有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指导的高技术专业人才。

三、生物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改革与探索的主要内容

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高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与鲁抗医药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食品工业技术、生物工程卓越等4个教学合作平台。专业课程根据平台设置四个专业课程组,分别面向四个专业方向,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

2.校企联合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联合办学、开放办学及能力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现“工科背景、理科特色、基础宽、专项强”的培养特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突现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观”,体现产学互动、学研互动的“合作学习观”[3]。

3.卓越工程师校内学习培养方案。以生物学科“大类招生”为契机,以“厚基础”、“强实践”、“有特色”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整合理论课程,减少总体理论授课时数,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增加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开发性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的生物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技术基础,最终通过实例研究,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通过中心的实习实训,全方位的参与“实验路线制定,工程设计策略实施、调试及运行方案确立”,全面提高工程能力。吸收三、四年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开展发酵工艺控制优化等项目,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增强系统解决区域环境问题能力的人才。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我校开展大学生岗位对接“菌种师”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中心的实习实训,通过实验课题学习,将实验与实习环节相贯通,实施“实验教学拓展”工程,通过实施学生独立“查阅资料、提出研究方案与讨论、方案实施、研究总结”四个环节,提高其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培养方案。在企业学习阶段采取校企联合双导师指导的方式,根据由浅入深、层次化和多元化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要求,建设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3种实践教育模式。将理论教学引入生物制药车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具体要求:(1)理论教学。探索企业学习新模式,除原来放在现场实施的实践课程外,计划拿出1~2门课程作为试点,放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聘请现场教师授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2)专业实习实训。学生在学完相应专业课后,马上进入制药企业相应车间进行工段实践,从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制药生产设备,制药生产工艺、药品质量控制,再到制药设备故障诊断、安全生产管理等,全部在生产企业实现实景再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加实践,实践基地为每5个学生配备现场导师1名,导师全程带领学生参加劳动,并随时指导。(3)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就业环节结合起来,采取“定岗学习”形式,学生在学校导师和现场导师“双导师”指导下在现场完成几方面任务:一是在技术部门担任助理;二是参与现场有关设计任务、规范规章的制定以及技术改造及科研项目等;三是跟班劳动;最后完成毕业设计、专题论文、研究报告等。结合自身爱好进行至少一项技能的培训;联系生产实际,学习专业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知识,掌握做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走向工作岗位后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四、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人才引进,在职提高、外聘兼职”人才策略,建立一支素质高、校企联合的复合型的教学团队。

(一)完善教师聘任与培训体系

1.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实行专任教师下企业培养,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聘任;着重培养出4~5名具有生物工程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的,有职业岗位经历、资格和能力的,有一定理论素养、承担专业实验、实践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在职专任教师负责,实习、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双师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开展“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实施“优秀青年博士支持计划”,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会。未来3年内,拟培养1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3~5名年龄在45岁以下、有明显学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引进1~2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2~3名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2~3名30岁左右的博士充实教学队伍。

(二)完善教师的考核体系

不定期接受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师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听课抽查,教案要进行备案和评价,试卷在考试之前也须经过指导委员会的认可;实践环节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进行书面总结,由指导委员会、企业导师和实践学生三方依据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指导效果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指导实践的资格。

(三)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提升教师研发能力

设立工程实践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鼓励教师通过参与并主持国家、省、学校和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项目,专题研究以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包括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和效果的实施与评价[4]。以“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省级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在做好对外服务和培训的同时增加收益,并将收益向实验室建设倾斜;利用生物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的研发力量不断开发有转让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技术转让和对外合作获得发展资金。

参考文献:

[1]任国领,张虹,张丽霞,,冯伟,徐长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83-4685.

[2]林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23-38.

[3]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14(6):213-215.

[4]沈家军,凌代俭,邓社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0-201.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30-02

引言

近年来,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体现出的与企业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物流专业分析来看,培养物流专业学生除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着力提高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做好校企之间的衔接工作。而培养模式一直是各个院校开展创新教学的重点。笔者结合有限的教学经验,拟就此文,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现代物流学源于军事后勤,发展于社会生产实践之中。我国要发展市场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必须研究和掌握这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扩大,物流学也在不断分化。一方面物流学拓展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物流,甚至社会物流、国际物流等;另一方面,基础物流学又发展为各自独立的部分,如运输学、仓储学、流通加工学、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货代、物流管理、物流技术和物流成本学等。物流学科的深化和拓展对于培养21世纪物流高级人才、物流操作人才以及指导与推动我国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流人才的需求方包括物流企业、企业物流部门、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以及少量外企。据调查表明我国未来的7~10年都将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其人才培养有如下特点:

1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大

物流专业要重在培养技能应用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如仓库管理员、配送员、叉车工、报关员、电脑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等。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企业内部物流的岗位群包括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企业外部物流的岗位群涵盖了分销计划、发送、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物流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岗位工种较杂。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就比较多样化,对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带来较大的难度。

2对态度和能力的要求高于对知识的要求

物流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由于这些岗位工作的灵活性大,工作认真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从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看,只会埋头看书、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不一定优秀。在这里,态度和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3技能的运用强调艺术更甚于科学

物流专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对一个行动方案的评价高低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又如对一些数据和现象,不同的人也往往产生不同的判断,从而使这些专业的技能实训不能脱离企业实际,也导致这些专业技能操作鉴定缺乏客观的标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容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中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由于专业的不同,则表现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参与模式、教学过程安排、课程设计、教育方法等要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实现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其教学过程必须改变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探索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的、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中等教育要重视培养技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同时注重态度与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一)借鉴“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教学全程街接、分段管理

1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教学模块,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环节,本专业的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内案例分析和讨论、社会调查、模拟作业、阶段性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等内容。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相结合,再辅以重点课程的课程实训,通过课程实训对课程内容实现融会贯通,在后续的专业综合实训中,运用理论课程、实验的相关知识,依据岗位职责进行模拟岗位实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物流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教学策略,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具体做法有:

⑴校内实训

本专业课程,虽然并不要求学生熟练操作各种业务,但需对基本业务流程、常用物流设备和设施有基本的认识,属认知性实习,可根据学校条件进行。比如,首钢高级技工学校利用校内空置厂房改造的物流实训基地。

⑵去校外物流企业调研、参观

利用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调研,了解物流活动现状,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⑶案例分析与设计

教师对案例分析课进行充分的设计,并向学生下发有关管理案例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由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口头或书面解答,或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分析范德龙物流设计案例中,加入了录像片的播放,学生能更形象地把握案例的内容。最后由学生进行了结合实际企业物流管理运作过程中的设计实践,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管理运作能力,积累初步的管理经验。

2以“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训练的有机融合设计实践教学,并分段分块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既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起点,它兼具两者的性质。其教育过程“包括普通教育,技术和与之有关的学科的学习,以及为获得与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通义》)。职业能力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首先,它包括态度、知识、技能、能标准有效地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以及学习与自我发展等能力,并不仅指职业技能。其次,不宜把职业能力设想为一系列完成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孤立的行为,而应把它设想为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即可将建立职业能力的基础分解为若干要素,由此构成职业能力要素的网络图,任何单项的能力要素都是作为结构化的整体发挥作用的。再次,职业能力不仅包括达到本职业或本组织的主要目的所需的能力;也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的能力;维持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所需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还应注重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的培养,否则,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会与职业培训重叠。而职业态度的培养需通过认知教学、情感陶冶和行为训练,因此既要开设必要的教养课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又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通过全部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行为训练及考评反馈,逐步构成职业所要求的意识、心理素质与基本行为规范。

(二)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1.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可按解剖案例、讨论案例和阅读案例三个层次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案例集。

2.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技巧的灵运应用。现在拓展训练已开始进人校园,学生在完成规定项目时可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能克服恐惧、自利心理,将理论贯彻到实际生活中。

3.以校企联合教学为主线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与企业紧密联系,到企业去寻找项目,走出模拟训练的误区。由于物流专业其技能的运用艺术性更胜于科学性,唯有真实的环境和资料才能不断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我们尝试了在讲解《物流装卸与搬运》、《仓储实务》、《运输实务》时走出课堂,走进首钢销售公司进行实地讲解和器械操作。通过与企业共同完成一个个的项目,不仅使专业实训能在全真的环境中展开,解决校内模拟无法涉及的实际技巧训练,同时又能为社会、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三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tn929.5-4;tp391.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8-0094-01

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的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

一、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培养模式日趋成熟。高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已经逐步符合市场,并着重培养面向技能、重在应用、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要以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模式;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确定课程设置方案。最终达到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供给。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一)高职物联网专业定位

1.行业前景分析。通过对从事物联网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系统集成公司的调研,我们明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1)物联网项目的规划、施工管理;(2)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3)物联网感知层与传输层产品的设计、制造;(4)物联网应用层控制程序设计。

2.物联网专业定位。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型、技术型、综合型、工程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本科院校较为适合培养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高层次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适合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物联网应用领域包括交通、安防、电力、金融、物流零售、环保、医疗等。物联网的市场潜力给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带来了无穷机会,物联网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敞开了宽广的大门。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企业需要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正吻合我们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对物联网产业链的分析,我们主要是培养技艺、操作并举的高级技术人才;再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学生定位为:主要从事面向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企业的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支持物联网物流运营维护等基础性岗位。

(二)岗位群分析

通过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相关岗位群的调研分析,得出适合高职学生典型的物联网方面的岗位有:物流运营技术员、产品技术支持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

1.物联网物流运营技术员:熟悉物流运营流程、实施管理物联网平台的物流运营、维护、更新、统计汇总等。2.物联网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物联网应用相关的方案制定及售前支持工作,物联网产品等售后技术支持,物联网工程项目服务等。3.物联网集成工程师:根据图纸、投标文档资料进行物联网项目的实施,负责系统集成项目的跟进、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

(三)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物联网专业人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毕业生必须有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构建、运行、维护物联网的职业基本能力;能进行感知设备的集成,物联网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以及物联网平台运营与维护等专业核心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计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该是集合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等各个专业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领域,每个学校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特色都不一样,因此各自依托的背景学科都不甚相同,因此课程体系上会有差别。有的学校物联网专业归属计算机学科,因此学生毕业之后的升本、就业将围绕着计算机这一学科背景展开。

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岗位群职责、工作任务为依据,实现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的创新。分析上述的适合高职学生的岗位群,可以得出岗位相关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成为统一的课程体系。

(五)专业教材建设

物联网是新专业,在教材的选用上要费一番功夫,同时它是一个综合类专业,每个学校开设都有自己的倾向性。所以目前在专业教材的选择与建设上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选择部级、省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这些教材在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参考性;2.组织有实力的教师,在已有课程讲义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实际编写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3.开发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教材。

三、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

(一)实验室建设目的。通过建立物联网实验室,为教学提供实验、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实战”中系统的了解物联网知识体系的构成,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二)实验室主要功能。实验室以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学生宿舍”和“图书馆”为背景环境,搭建智能宿舍与智能图书馆两个系统,系统将实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综合运用,可配套实现对无线传感、无线组网、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核心知识点的教学工作。

(三)实验室主要特点。系统性: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搭建的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透明性:系统及主要实验设备实现“透明化”设计,让学生能够对相关设备具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开放性:系统的设计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提供强大的扩展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系统进行改造和创新应用。丰富性:针对实验室系统,配套丰富的实验案例以辅助教学。

四、结束语

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方向,通过广泛的调研,制定尽可能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整合其他相关专业的软硬件资源,为社会培养物联网复合型人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坡,吴彤,匡兴华.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1,(01):18-22.

[2]王天奡.中兴通讯云计算抢滩物联网时代[n].人民政协报,2011,4(29).

[3]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4]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篇10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本科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于2001年进行首次招生。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不过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区分和具体的教学安排,各个高校的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物流工程”专业往往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高校设置,该专业侧重于用工程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的问题,与生产运作、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较为紧密;而“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偏重于文理科的大学设置,主要侧重于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规划物流系统。据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12月9日举办的关于“制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全国设置“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工程的高校有200余所。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有相当一些高校并不是在管理学院中发展或者设置物流类专业,而是在传统的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等与物流学科相关的学院中设置物流专业。这些高校的物流学科往往是建立在传统的优势学科基础之上,因此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深刻影响着该校物流学科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就连教材和课程的设置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如,在电子信息学院设置的物流专业,其方向偏向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设计、电子商务等;在机械学院设置物流专业的,其方向则偏重于企业生产作业规划,甚至一些带有某些传统学科色彩的管理学院所设置的物流专业,也是偏向于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设计等物流学科中的某些方面。这种现状必须引起重视,毕竟从现代物流的角度而言,这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不足以体现出物流学科的内在要求与特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定位不明确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现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对该专业的定位有清楚的认识,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2师资力量薄弱,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国内的学历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2.3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类专业的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可看出,至2007年为止,我国共计20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工程专业,150多所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而物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4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在物流专业主干学科划分、专业课程设置和核心课程设置上各高校有较大分歧,由于本身的学科历史沿革,导致“物流管理”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物流管理概论、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等几门专业课,从而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3“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构建

本文从培养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3.1依据物流岗位群、物流人才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界定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等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中职层次,节点性、操作性初级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职层次,综合性、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层次,学科性、物流策划、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层次,研究人才、学术性高级管理人才。具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研究型,一种是应用型。大多数人认为研究生教育层次所培养的人才是理论研究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它侧重于具体的岗位技能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从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来看,大多数停留在作业操作岗位,如物料保管员、车辆调度员、货车(叉车)司机等,对高职高专而言,就业岗位及其应用技能的要求可能是明确的,但对本科层次而言,除仓储、采购等岗位外,毕业后就能立即从事主管岗位工作的很少,所以物流管理本专科专业可以分领域设方向,如工业企业方向、电子商务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因此,根据社会需求设计明确的物流管理岗位以及构建其应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各高校应该是在物流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物流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构建主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强调课程体系符合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其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相互协调的高素质人才;再者,构建的课程体系不仅满足当前就业的需要,还要着眼持久的发展潜力。每个专业按照技术领域和专业岗位(群)任职要求,遵循上述开发路线进行分析,分解成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然后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对应课程响应,最终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根据知识、技能的渐进教学规律和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划分成三个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拓展模块,模块之间的理论教学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构成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内部贯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和依托。课程体系构架严密、环环相扣、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

摘要: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中物流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从培养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体系两个维度研究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