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网络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2:02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1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职语文;课堂空间;拓展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改变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网络把人类社会连接得如此紧密,以至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网络也极其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网络改变着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的对象,同样,网络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更多变革的可能性。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处于十分微妙境地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语言能力偏弱、写作水平和文学欣赏水平偏低,开设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显得颇有必要;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课时偏紧,教学效果不明显,以及重专业课轻公共基础课的思想泛滥,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开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在不断的争论中。许多高校把大学语文从必修改为了选修,或干脆取消用其他通识课程代替,高职大学语文的地位岌岌可危。众所周知,语文课根本上讲是实践训练课,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人文修养的提升,都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践训练,而高职大学语文课时数很少,要在有限的课时里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明显的提升难度极大。那么,能不能增加大学语文教学课时,如何增加大学语文教学课时呢?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通过拓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空间,在不挤占学生宝贵的课堂教学课时的情况下,增加实际教学课时,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而通过拓展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空间,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合格大学生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大学语文的存留问题。

一、网络背景下课堂空间概念的演变:课堂空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构成的关系和相关的环境

在没有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传统教学方式下,课堂空间仅仅是指教学活动所处的物理空间,如上课时的教室空间。一旦教师和学生离开了教室,课堂空间即告消亡。传统典型的课堂空间对教学而言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很难延伸或拓展到有限的课堂空间之外。为了完成更多教学活动,必须要增加大量课时。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轻易而且有效地打破了这样的限制,在无须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在教室空间之外进行大量有效而及时的教学活动。网络背景下课堂空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同于传统课堂空间。课堂空间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情感、价值观交流的一种精神文化空间,是一种精神与情感的对话与交流空间,是一种能引起心理共鸣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追求的特殊空间”。(徐冰鸥《社会学视域下的课堂空间意蕴及其价值再审视》2012年07期)。课堂空间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构成的关系和相关的环境,学生围绕一定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时的环境也是宽泛意义上的课堂空间。因此,在网络背景下,课堂空间的概念包含了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课程教学的网络空间。利用网络拓展高职大学语文课堂空间,可以让语文教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二、网络背景下课堂空间拓展的途径:网络课程、网络公共资源的教学利用、网络交际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我们突破课堂空间是有形有限的教学场所的传统观念,利用互联网拓展课堂空间就有了无限可能。随着互联网发展日益成熟,高职大学语文课堂空间拓展途径日益丰富,主要形式包括:网络课程、网络公共资源的教学利用、网络交际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一)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通常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优质的网络课程有以下特征:选用合宜的课程管理平台;有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包括:欢迎页面、课程内容、交互工具、课程评估、课程作业、学生成绩、平台应用指南等;课程设计要有完善的课程整体计划,网络课程不能是传统课本的简单照搬;课程交互要易于操作;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中心地位;课程评价要全过程多元化。网络课程把课堂空间从教室拓展到网络,相对传统课堂,网络课程超越时间与空间,优势巨大。一方面,为了实现与网下课程相同的功能,网络课程通常都由一个课题组,包括专业教师、技术人员等多方面专家团队共同开发,突破个人局限,课程内容形式质量一般都比较高;另一方面,对于网络课程的使用者———学生而言,在课程学习进度的把握上具有更大自由度,从而可以较大程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重点难点内容可以反复回听,加深理解,如此就保证了网络课程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为了呈现在传统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情感体验,在网络课程使用的同时,结合网下实时课堂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这就是mooCS和翻转课堂兴起的动因。正是网络课程在课堂空间上的跨时空性,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巨大便利。目前,许多高校开发了大学语文网络课程,比较优秀的有:王步高主持的东南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陈洪主持的南开大学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俞晓红主持的安徽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高小方主持的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大学语文网络课程等。虽然网络课程可以向大批量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机会,但开发网络课程工程相对庞大,周期相对较长,技术难度较大,团队协作要求高,而且,网络课程需要大量后期维护。因此,对部分基础薄弱的高职院校而言开发大学语文网络课程性价比不高,而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大学语文网络课程是拓展大学语文课堂空间的不错选择。(二)网络公共资源的教学利用。网络空间某种意义上就是巨大的语文学习空间,大量的网络资源都是语文学习的极好资料,利用网络空间开辟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必要。可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利用的网络公共资源大致上有两类。一类是网络公开课,如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超星尔雅大课堂等。高质量、资源开放性是这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毋庸置疑,它们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另一类是各种各样非课程式的网络资源。各种新闻、各种网络文学作品都成为了网络阅读的对象。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阅读主题有关的信息。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审美和阅读能力。网络阅读(包括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阅读)已然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基本阅读方式乃至重要生活方式。利用现成的丰富的网络公共资源,让学生在固定课堂空间(教室)之外,在课余时间自行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提升阅读量,扩充学习内容成为了可能与必要。学生还可以通过自行浏览与语文学习相关的网页网站,从而大大拓展课堂空间。可以利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如《搜韵网》《中华诗歌网》《中国文学网》《中华大学语文网》等等。公共网络资源的教学利用,有其巨大便利性,而且成本很低。丰富的视频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示范:如专业的诗歌朗诵、teD演讲视频等。(三)腾讯QQ/微信等网络交际工具在教学课堂空间拓展中的应用。当网络交际工具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基本工具,其作为语文教学手段的实然性即已呈现。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手机的配备已经极为普遍,几乎每个高职学生都有手机,都会有一个QQ号,人人都会刷微信,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可以轻而易举把课堂搬上手机,从而大大拓展大学语文课堂空间。1.腾讯QQ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空间拓展中的应用:建立大学语文教学QQ群,在教室之外,语文教学群无疑可以成为一个更具时代感的教学课堂空间。利用QQ群可以像414周刊网络课程一样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可以上传各种教学资料,通过转发功能随时向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可以利用QQ布置和收缴作业;利用QQ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利用QQ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课;利用QQ可以组织辩论赛:辩论赛方案,通过QQ交流确定人员分组、辩题以及随时了解活动准备情况;利用QQ可以组织演讲比赛:演讲比赛方案,指导学生写作演讲稿,可随时讨论和修改。由于聊天记录可以保存,所以与传统课堂内的讨论相比,QQ聊天式的讨论还具有保存讨论内容“复盘”的功能,并且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讨论课中只能轮流发言的限制,许多人可以同时发言。利用QQ空间还可以开展写作训练。如把写作训练与QQ空间的说说相结合,使用QQ与微信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这样的教学方式正符合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要义,真正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空间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很受学生欢迎。由于QQ空间的私密性,使学生更具有写作愿望。总而言之,利用QQ可以极大程度拓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时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职大学语文课时不足的问题。2.微信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空间拓展中的应用:随着时代演进,玩微信成为了现在学生的时尚,与时俱进,利用微信群开展语文教学,拓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空间成为了必要。由于微信有语言录制和短视频功能,利用微信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效果不亚于传统课堂。(四)利用网络课程、网络公共资源、网络交际工具拓展。课堂空间之比较利用网络课程、网络公共资源、网络交际工具拓展语文课堂空间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点。它们都能通过网络技术有效地拓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网络课程一般与精品课程结合,前期规划充分,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显得更正式更规范,某种意义上可以代替传统教学课堂,但成本较高,交互性偏低,不够亲民。网络公共资源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所以它的利用,要求学生有很高的自觉性,同时,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利用网络交际工具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其便利性不言而喻,交互性很强,使用方便,与生活方式接近,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师资选用合宜的方式是必要的。或者,三种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利用,促进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网络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堂空间拓展后的有效教学组织网络课程、互联网公共资源的教学利用、网络交际工具

在教学中的应用都可以有效拓展课堂空间,它们各具特点也可以相互补充。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一样,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只有强化教师教学主导作用,才能保障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这一点对于自学能力相对偏弱的高职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如利用网络课程开展教学,教师须在开始就向学生交代课程学习的要求、注意事项等,在期间也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尤其是网络公共资源的教学利用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自学资料,要求学生有很强自觉性。而利用QQ和微信等,教师也要做好整个教学规划,更需加强教学过程的把控,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组织,工具的使用会流于随意。如在QQ聊天中,有学生利用匿名功能,在群里发表一些不良言论,必须要及时清理维护,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利用网络拓展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空间,固然会大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但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四、网络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网络不仅拓展了教学课堂空间,同时也变革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按学生名单逐个点名,花时费力,利用微信定位功能,可以瞬时完成点名。传统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只能听,而利用QQ或者微信,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可以随时发表意见或评论。而教师可以根据聊天记录,课后进一步考察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在课堂练习中,如果需要当场查阅各种资料,在传统课堂方式下是十分困难的,而在网络背景下,利用百度或搜狗等可以轻松完成任务。当然,网络的开放性需要学生对资料的可靠性要有较高的甄别能力,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作者:吴学科张汉波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琦.《大学语文》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638(07).

[2]李艳,Kime.Dooley,JamesR.Lindner.美国优质网络课程的案例介绍[J].远程教育杂志,2011.

[3]施李虹.网络背景下写作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教导刊,2010,(11).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2

[关键词]高校教学资源外语网络课程

随着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大大落后于不断扩招的学生人数,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影响了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我校为例,全校学生13000多人(不含成教学院5000多人),外语教师80余人,要承担全校本科、大专的公共外语课、外语学院专业课程、成教学院与继教学院外语课程、全校部分公共选修课程;平均每位教师每周16节课,外语教师长期疲于应付课程,如此多的课程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有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精神,要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在我校实施高校外语网络课程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实施外语网络课程的意义

首先,实施外语网络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即不集中教室、不集中时间教学)与专任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发挥网络教学、网络资源开放、共享、异步交互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其二,实施外语网络课程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源,为我校未来实施网络教育摸索经验。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表现方式直观、多样;受众主动接受信息等优势成为新兴的教育手段,众多高校相继成立网络学校。但是由于网络学校良莠不齐,部分网络学校管理混乱,导致目前网络教育发展出现了一定问题。然而,网络教育本身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第三,实施外语网络课程能够带动我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信息化建设。为了实施网络课程,必然要求外国语学院各个专业、各个教研室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和计划进行总体规划,选择部分教授所带课程,并将省级精品课、校级优秀课的课程,定为第一批网络课程。选择部分理论课程和基础课作为网络选修课,以满足本专业学生深化知识结构,非本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求。同时,实施网络课程要求从教务管理、教学资源、考试方式等方面实施数字化改造。

第四,实施外语网络课程能够缓解我校教学资源紧张状况。借助网络这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使学生周末学习,在家进行学习,从而在减轻教学资源压力的同时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时间

外语网络课程实施方法

从总体上看,实施外语网络课程可以分为课程建设和技术支持两大部分。

课程建设方面应当由各专业进行,从课程设置,教案编排,考试评估等几方面统筹安排。网络课注重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但是由于知识的积累需要循序渐进。在制订课程时应当注意衔接,对于部分课程可以考虑对选修学生设定已修课程及其成绩,以达到预期目的。

从课程设置角度看,应向全校学生开放,本专业学生对于专业必修课必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专业的高级课程也可以采用网络课程的方式进行。在教案编写方面,各门课程应当注意教案尽可能从学生自学角度考虑。作为网络教学,其特点在于学生对学习的时间和进度具有极大的自,缺点是难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交互。因此,在教案编写时应当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加以突出,提供较多的参考资料,尽量配合视频、短片以避免枯燥的讲解。

学生修习网络课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网络下载多媒体学习资料进行自学。因此网络与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平台,相关的技术支持包括课件制作、信息、教学交互等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知识主要以书本为载体。在网络课程中,知识的载体不仅仅包括书本,还应当包括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此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的多媒体方式表现出来。

实施外语网络课程应当注意的问题

实施外语网络课程是我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的一种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本人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重整体目标的实现。实施外语网络课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当注意避免被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目的,避免打造“精品课程”,盲目追求数量,应当区分“深度”和“广度”的教育目标,注重专业课程的系统安排,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拓展学生专业技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

网络课程注重“宽进严出”,“严出”的关键是考核。为了能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题库的质量是根本。由于采用题库抽题方式制订试题,必然要求题库具有较大规模的候选试题。同时为了避免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应对考试,题库的更新必须频繁。从技术角度上看,采用纯粹的数据库方式存储候选试题存在较多问题,而使用程序与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可能是比较好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方红.反思我国高校扩招[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10月,第23卷第5期.

[2]陈俊松,范泽瑛.试论扩招条件下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1).

[3]邹吉平.利用校园网进行选修课网上教学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5卷第3期.

[4]李葆萍.辩证地看待网络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1,2.

[5]马涛.探讨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外语界,2001,1.

[6]曲菲.浅谈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资源匮乏和本校实际情况,提出在本校实施外语网络课程,并对实施外语网络课的意义、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全面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语言知识技能,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高校教学资源外语网络课程

随着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大大落后于不断扩招的学生人数,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影响了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我校为例,全校学生13000多人(不含成教学院5000多人),外语教师80余人,要承担全校本科、大专的公共外语课、外语学院专业课程、成教学院与继教学院外语课程、全校部分公共选修课程;平均每位教师每周16节课,外语教师长期疲于应付课程,如此多的课程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有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精神,要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在我校实施高校外语网络课程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实施外语网络课程的意义

首先,实施外语网络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即不集中教室、不集中时间教学)与专任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发挥网络教学、网络资源开放、共享、异步交互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其二,实施外语网络课程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源,为我校未来实施网络教育摸索经验。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表现方式直观、多样;受众主动接受信息等优势成为新兴的教育手段,众多高校相继成立网络学校。但是由于网络学校良莠不齐,部分网络学校管理混乱,导致目前网络教育发展出现了一定问题。然而,网络教育本身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第三,实施外语网络课程能够带动我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信息化建设。为了实施网络课程,必然要求外国语学院各个专业、各个教研室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和计划进行总体规划,选择部分教授所带课程,并将省级精品课、校级优秀课的课程,定为第一批网络课程。选择部分理论课程和基础课作为网络选修课,以满足本专业学生深化知识结构,非本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求。同时,实施网络课程要求从教务管理、教学资源、考试方式等方面实施数字化改造。

第四,实施外语网络课程能够缓解我校教学资源紧张状况。借助网络这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使学生周末学习,在家进行学习,从而在减轻教学资源压力的同时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时间

外语网络课程实施方法

从总体上看,实施外语网络课程可以分为课程建设和技术支持两大部分。

课程建设方面应当由各专业进行,从课程设置,教案编排,考试评估等几方面统筹安排。网络课注重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但是由于知识的积累需要循序渐进。在制订课程时应当注意衔接,对于部分课程可以考虑对选修学生设定已修课程及其成绩,以达到预期目的。

从课程设置角度看,应向全校学生开放,本专业学生对于专业必修课必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专业的高级课程也可以采用网络课程的方式进行。在教案编写方面,各门课程应当注意教案尽可能从学生自学角度考虑。作为网络教学,其特点在于学生对学习的时间和进度具有极大的自,缺点是难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交互。因此,在教案编写时应当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加以突出,提供较多的参考资料,尽量配合视频、短片以避免枯燥的讲解。

学生修习网络课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网络下载多媒体学习资料进行自学。因此网络与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平台,相关的技术支持包括课件制作、信息、教学交互等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知识主要以书本为载体。在网络课程中,知识的载体不仅仅包括书本,还应当包括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对此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的多媒体方式表现出来。

实施外语网络课程应当注意的问题

实施外语网络课程是我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的一种尝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本人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重整体目标的实现。实施外语网络课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当注意避免被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目的,避免打造“精品课程”,盲目追求数量,应当区分“深度”和“广度”的教育目标,注重专业课程的系统安排,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拓展学生专业技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

网络课程注重“宽进严出”,“严出”的关键是考核。为了能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题库的质量是根本。由于采用题库抽题方式制订试题,必然要求题库具有较大规模的候选试题。同时为了避免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应对考试,题库的更新必须频繁。从技术角度上看,采用纯粹的数据库方式存储候选试题存在较多问题,而使用程序与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可能是比较好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方红.反思我国高校扩招[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10月,第23卷第5期.

[2]陈俊松,范泽瑛.试论扩招条件下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1).

[3]邹吉平.利用校园网进行选修课网上教学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5卷第3期.

[4]李葆萍.辩证地看待网络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1,2.

[5]马涛.探讨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外语界,2001,1.

[6]曲菲.浅谈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3

论文摘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对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的误解和对资源库的不当建设,本文就这些现象提出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构想。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需要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需要体现高职特色,需要弥补语文应用中“表达与交流”的内容。建设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还应注意资源利用市场的开拓,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一、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缺乏高职特色,定位欠科学

2003年起高职高专课程开始被列入部级精品课程评审,当年高职高专课程占了评审总数的18%,近两年所占评审比例逐渐上升,但仍无法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这说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远不及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当前,许多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受普通高等院校影响较大,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模式,甚至教学内容都“似曾相识”,没有充分体现出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

2.各自为政,出现大学语文“网络糙品”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鼓励下,各高职院校纷纷上马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项目。然而由于各自为政,无法整合教师力量,导致网络精品课程良莠不齐,有的内容陈旧,有的设计简单,还有的“囊中羞涩”,点击几个栏目都属“尚在建设中”,而最集中的问题是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3.难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造成精品语文课程被闲置、浪费

2009年7月以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连续12个月对2003~2009年获批的793门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学校网站运行状况进行了监控。结果显示,有171门课程可访问率始终保持在良好(可访问率超过80%),其中却无大学语文的踪影。部级精品课程尚且如此,可以想象省级精品、校级精品的情况。看来,不断改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支撑网站条件,确保网络畅通,及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保障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迫在眉睫。

二、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出现的问题令人堪忧。种种弊病已经阻塞了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高效的教学成果、宝贵的教学经验等重要资源的传播和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有计划有步骤、规范地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以有力促进各高职院校的合作,进一步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展示优质教改成果,这对提升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总体资源占有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三、整合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思路

1.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

由于未能整合教师力量和欠缺专门的技术维护,各高职院校网站上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大多处在“一家之言”、“闭关自守”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共享。要改变这种窘态,必须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这条道路。各高职院校应更新观念,突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共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平台,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大学语文的教改工作。优质的教学资源要发扬光大,还需先进的网络设备及维护技术,否则,即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校校合作的同时,还需校企合作,由专门运营、管理网络的企业参与这项工程,共建共享大学语文精品课程资源。这种运作模式在我国语文基础教育方面已不乏成功案例,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网、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等,均是整合全国数百所一流名校及数千一线老师的课件、教案、试卷、备课素材、论文和作文等资源,由企业进行技术维护的网上资源平台。

2.以高职为特色,科学定位大学语文

从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阐述,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这意味着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无论在哪所院校开设,均应发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大学生文化修养的作用。但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就明确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内容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文化修养侧重于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而且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还有人文基础知识底子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融合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与时代性特点,在中学语文教育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而无需完全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培养通才”目标把阅读教学博大精深化。高职语文还应在阅读熏陶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注重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同时应照顾到专业特点,在文科学生方面凸显应用写作的工具性,提高文科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在理工科学生方面注重提升阅读能力,增强思维训练。高职大学语文惟有走出普通高校语文这片庐山,方能不迷失自我,在科学定位中成就“风景这边独好”。

3.以课程为中心,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

鉴于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品种繁多,参差不齐,而且未能完全反映高职特色,未能满足文、理、工、农、医等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应打破传统的以某校某教材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为单位来整合网络资源的做法,改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以模块组合为网络资源框架。为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与时代性特点,高职大学语文的网络资源可分成“文学阅读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大母模块。“文学阅读鉴赏”下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鉴赏”、“外国古典文学鉴赏”与“外国当代文学鉴赏”四个子模块;“表达与交流”下设“普通话训练”、“朗诵技巧与艺术”、“演讲技巧与艺术”、“辩论技巧与艺术”、“应用写作训练”与“师生作品欣赏”六个子模块。

以课程为中心、化整为零整合优质资源的具体做法是将来自各高职院校的不同教材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内容以作品为纲进行整理归纳,有关作品的文献资料、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思考练习等内容均可放入“文学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模块。“表达与交流”模块内容突出了高职大学语文工具性特点,这些内容在现有的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中很少见到,然而却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已涉及“表达与交流”内容,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只是未能系统总结。因此“表达与交流”模块内容的建设是对现有高职大学语文的良好实践,是弥补以往语文应用项目网络资源的空缺。

应用这种模块形式整合网络资源便于师生上传精品资料,不一定要等到整门精品课程评估验收结束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整门大学语文精品课程也未必能做到处处精彩时时领先,所以应用模块形式整合网络资源将会大大提高建设高职大学语文精品课程的效率。而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快捷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师生工作学习的需要。通过共建共享资源,高职大学语文师生既能推进语文课程建设,又能各取所需,这应是“不拘一格建资源,抖擞语文快人心”的乐事。

4.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开拓资源利用市场

开拓资源利用市场,首先要使资源平台能立体辐射各地高职一线语文教师与广大学生,要确保网络畅通,师生可以随时访问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其次,资源平台应依托强大的师资队伍,及时更新与完善网上资源,用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专业的教学指导信息、热门的前沿资讯与生动的课外瞭望等内容不断吸引广大师生利用语文网络资源。再者,可以合理利用物质刺激,提升师生利用资源的积极性。资源平台可免费分配给合作院校师生一定的下载资源点数,争取资源利用市场的先机。同时鼓励广大师生通过上传优质资源获取点数,以成为免费用户。当然也可以充值购买点数以获取优质语文资源,此举亦可为校企共建资源助力。

四、结束语

鲁迅先生曾就怎样对待外来民族文化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他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称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称为新文艺”。这个“拿来”观点与网络资源的“整合”观点不谋而合。高职语文教师应顺应21世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构建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整合语文网络资源,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双赢共进的发展目标。缺失资源的整合,高职语文也不能自称为精品语文。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克东.网络教学环境[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黄玲青.“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10).

[4]刘超.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3).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资源;高职英语听力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34-02

一、背景

目前,就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看,大多是通过建立在线学习系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精品课课程网站,或是通过购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学习系统、考试系统、评价系统等创建网络化学习环境,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改善了“英语教与学的环境”;但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来看,网络资源冗余造成学生信息焦虑;网络教学内容过于泛化,缺乏针对性;网络资源更新不利,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自主学习缺乏足够动力和监督难以持续等现象比比皆是,进而使得虽然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合适的教学资源少,并且大多数网络资源和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的整合,致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就网络资源对于英语听力课程教学而言,其不仅可以提炼真实语境,扩充教学内容,创建互动协作空间,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动态的意义建构和技能实践,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辅助功能,从而营造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的多向互动,有望改善教学效果。所以,探讨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与高职英语听力课程的整合设计对该课程互动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的提升很有必要。

二、调查问卷

课题组立足于本校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设计并发放了《网络资源及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课程学习现状调查》的问卷,发放班级为2014年开设《英语听力》的教学班,共4个班近16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其中针对关键词“网络资源”的问卷中,就“你最喜欢的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网络资源形式?”,42%选择了“课堂资源的深加工,既有课堂内容的讲解分析,又有网络资源辅助下的拓展”,31%选择了“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只有5%选择了“网友推荐的有趣的学习资源,比如电影等”;就有关“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时,你遇到过下列哪些困难”的问卷中,“搜索网络英语学习资源浪费时间”占38%,“网上资源多又杂,不知如何辨析适合的英语学习资料”占25%;可见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态度是基于课程学习基础上的网络资源的再利用,服务于课程学习,同时缺乏足够的搜索整理和合理利用的手段和能力。针对关键词“网络资源与英语听力课程”的问卷中,就“你认为英语听力网络教学资源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问卷中,37%选择了“辅助课程内容的加工编辑后的网络资源”,28%为“课程录像”,18%为随机试题库或习题集。可见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认可是围绕课程学习,进行课堂内容的深化、拓展和自我检测。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程学习现状”中,28%认为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与评价,25%认为“无法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24%认为“缺乏趣味性和个性化”,从中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亟须营造的是教师、资源与学生的三方互动、学习与评价相伴以及自主学习环境。

三、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在高职英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1.网络资源在高职英语听力课程中的整合优化。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益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与学习者具有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时”,基于此,将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应用在英语听力课程设计中,使认知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能,也使英语听力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资源补充和拓展成为一种必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语言习得需要有效语言输入的量和难度稍高于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因此,教师在系统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下,细化教学任务,以听力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主题,补充课本之外的相关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对任务主题的认知、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获得自己的意义,强调学生对信息资源的主动选择和运用,因此,利用网络资源的整合优化丰富密集课程学习内容,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网络资源的自主组合创建中,非常有利于学生在本课程下的自主选择资源、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学习策略。因此,网络资源的整合优化对听力课程教学中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网络资源的分享共建扩建而言,是必须和可行的。网络资源在英语听力课程中的应用的前提是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即从针对性、实用性、适度性、时代性及启发性出发,结合课程任务设定的主题,进行网络资源的整理与编辑,以课程导学、知识点讲授、课业辅助、课后拓展以及文库分享的形式服务于课程。与课程相结合的网络资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课程资源类,即以微课为主要形式,在5~10分钟进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可以来源于网络微课,自制微课或者将公开课的定点截取,后冠以合适的标题推送,便于学生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将知识“碎片”整合为课程任务主题的认知与学习。此类课程资源可以课程导学供学生预习;课程讲授中进行重难点辅助;留存在文库分享,供学生课后查阅。比如听力课程中的语音学习部分,搜集和加工了来自中国微课大赛语音讲解的比赛作品,整合进入语音教学部分,通过全国各路英语教师风格各异的语音微课,从不同角度丰富补充了学生的语音课堂内容,也提高了语音学习的兴趣。课业资源类,即提供相应的学生作品范例,或明星英语秀视频等,同时在视频播放中,结合课程任务主题,设置思考题,或设置规范,或引以借鉴,或增添趣味,使学生与资源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辅助听力任务的实施。此类资源可以课程导学激发学生兴趣,或以课业辅助进行教学提示或补充,还可以作为课程拓展,比如语音听力教学意选择上届学生语音失误典型化的作品,设置找错题,引起学生关注;还使用优酷视频中各路明星如林书豪、汤唯、谢霆锋、陶吹刃阌⒂锏氖道与大家分享讨论。课后拓展中结合听力内容和听力主题进行资源搜集,将影视资源、演讲视频、英语新闻进行片段截取,集趣味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听同一主题下不同的表达,积累听力经验,激发学生想听懂,能听懂,敢交流的欲望。本学期进行自我介绍听力任务时,截取了12部影片中主人公自我介绍的视频,还有马云、刘强东、黄西等等英语演讲或表演视频中有关自我介绍的部分,让学生听不同调的英语,摒弃干巴巴的英语自我介绍三板斧后无语的窘态,用心体会自我介绍下的语言逻辑和丰富个性,总结自己独具个性和特色的英语自我介绍,这种角色代入式的体验和参与,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资源声色画效果的冲击,更多的是对主题任务下个人式体验的积极反思和个人听说模式的建立或习惯的培养,真正做到了教师―资源―学生的三方互动。文库分享中的资源按课程听力主题进行了资源分类,保存形式分为视频类、音频类、文档类和课件类,将网易公开课、teD演讲片段、新东方英语微课堂、教师课程录像,课程音视频库、微课程,名人英语秀,影视片段集锦、网络热门视频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同时也以课业的形式邀请学生进行资源共建,更新,填补更多主题下的资源。同时,还设立了互动资源神器库,搜集整理了有利于英语听说练习的神功利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集学习过程体验与学习效果检测于一体,充分让学生和资源、学生和同伴,语言和能力之间互动起来。比如,绘声绘影软件加字幕,师生都可以针对输入的视频或音频,进行台词字幕加工,将重难点处进行台词听写,随时检测或者自测;利用英语趣配音软件,学生通过给追了很久的动漫、英美剧配音,提高英语听辨模仿能力,将口型准确度达到最高,使学生在娱乐体验中激发学习欲望,同时还可以将配音分享到朋友圈,瞬间接受众人点赞,秀出个性或大摆英语模仿秀擂台,以赛会友,共同提高英语听辨模仿和表达能力;利用aBoBoo软件针对发音、语调、流利度、音量精确评分,快速提高和诊断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还可以将听力课堂内容或感兴趣的音视频文件作为学习资料,自动断句,进行听力、口语、复读练习,同时还可以自主制作课件并分享,同时获得别人分享的课件,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英语听力口语水平的提升。可以说,所搜集的互动资源神器,主要以app为主,因其随身便携、自主学习、自由加工、互动无限、释放个性,与其他网络资源一起共同服务于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培养和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5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高职高专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对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和双语教学纷纷在高职高专院校展开。笔者将结合计算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因材施教,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可行性

为了培养懂技术会外语的实用型网络人才,双语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比其他专业课程更有优势,网络技术资料大多以英语形式出现,如RFC文档(省略),ip寻址白皮书(省略)等。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的英文图书和教材也十分丰富,国内有许多出版社(如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已经先后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网络专业英文影印图书或国外经典教材的中文译本,如《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等,这些丰富资源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双语教学还正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效果有时还不尽人意。主要的原因如下:

1.相对于本科院校,专科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词汇量少,英文材料阅读能力差,特别是听力及口语能力很难达到交流与沟通目的,难以适应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熟练驾驭英语的能力,而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匮乏。

3.当前,教材的选择一般有外语原版教材,影印版教材和自编教材。原版教材虽然可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它理论性强,内容多,但对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针对性不强。影印教材一般都是专家精选引进的国外优秀权威教材,价格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还有相对应的中文译本,方便学生学习阅读,但与课程配套的教材选择余地较小。自编教材虽然内容针对性强,内容连贯可循序渐进,但语言表达上可能会存在偏差。

三、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

1.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合理营造双语环境

为了尽快使高职高专学生适应双语教学,首先应加强学生的公共基础外语教学,对学生按外语程度分班授课;其次要明确双语教学是在外语环境下有效地对专业知识的教学,双语教学并不是外语运用的程度越高越好。因此,在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电子教学课件时,一般可采用中英文双语同步和异步动态显示的方式进行:

(1)对于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通常采用中英双语对照同步展示,目的是强调学生首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然后辅助以专业外语表达。

(2)对于已学过的知识点及简单的专业外语论述,通常采用英文表达先展示,中文表达后动态覆盖的方式。目的是先营造一个非母语专业的学习环境,巩固学生的外语掌握能力,再逐步地提高课堂中外语运用比例。另外,还应考虑运用双语课堂练习作为授课效果评价。同时,给出当次课中涉及的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方便学生课后查阅和积累。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探索外语和母语运用的最佳结合点,不应该排斥母语的运用。例如,一些常用的英文课堂用语可逐步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当中多次出现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教师应注意运用外语口头表达出来。对于一些专业词汇准确含义的把握和举例讲解时,需要老师用母语做出相应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及加深印象。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双语教学中,如果老师还采取陈旧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长期下去也会影响学生对专业外语的掌握,因此,巧妙的教学设计是上好双语课的关键。

(1)在课前多翻阅大量资料,扩大自己知识面,课堂上采用举例说明,类比解释等多种形式,注意多收集相关的外语技术资料和应用实例,加强学生的专业外语掌握。

(2)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因此巧妙设计互动问题,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有题可答,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

(3)计算机网络课程注重实际操作,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可穿插视频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对于一些网络软件的安装配置过程以及在网络模拟器中构建网络环境的过程,都可利用相关的视频软件自行制作演示视频,插入到电子课件中。该方法可根据教学要求制作,灵活生动不枯燥,使学生对配置的全过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除此之外网络教学和实验软件建议多采用英文版形式,使学生在各种教学环境中都能接触和运用外语。

3.加强课后的双语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课后练习的指导。

(1)课后教师通过布置双语或纯外语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例如,Cisco的认证考试(CCna,CCnp等)以及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SCe)考试等都有相关的英文考题,教师通过网络和书籍搜集和筛选,并对重点词汇进行中文标注,便于学生的理解。

(2)提供一些英文阅读材料或印发专业术语对照手册等,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外语的掌握,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外,教师除了安排传统的答疑时间组织学生答疑,还可采取现有的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间的课后交流。例如,教师通过网络上的QQ,mSn等交流工具,及时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这样,不仅提升了学习效果同时密切了师生关系。

四、结语

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职高专计算网络课程的双语教学,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为了确保双语教学质量,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不能盲目投入和跟风,要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自身特点,同时考虑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6

关键词:网络课程;德语课程;德语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者通过网络环境进行学习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手段。随着课堂教学面授学时的压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导手段的网络外语教学成为时代所需并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

一、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意义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基于网络与课堂的外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作为课堂面授的补充。这种模式注重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特别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德语教学改革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革,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德语的水平。

二、网络课程教学的建设设想

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我校几名德语教师积极探索德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搭建。

我们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主要涉及教学、训练、反馈、管理几方面。具体包括学生对于课程的网络学习、训练自评、教师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管理等模块。这样一个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面向学生的、包含丰富多样且具有难度各异学习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中,学生首先进入的是课程教学区。德语教师可随时随地将要教授课程的内容于这一区域中。这些教学内容如:下次课程要使用的课文、训练习题,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学生感兴趣的与德国有关的课外资讯等各种文件。学生可以任选时间和地点来获取学习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课程进度安排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并选择在适当时间上传资料,指导学生学习课程。如在教授第三单元的前一周,教师可将第五单元的多媒体版的课文上传至网络。这种版本的课文可根据鼠标的指定区域进行原声朗读,学生在有网络的地点便可对课文进行提前预习。在每次面授课程后,教师可将训练作业布置于网络平台,学生可在提交完成的作业后自动获得系统评分,并及时了解到相关答案及解析。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对课程的内容安排及难易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除了相应的课程内容外,网络课程平台还可提供各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第三单元讲述的是德国的饮食,那么教师可将与德国饮食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上传至平台,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相关背景知识。通过这样的安排与管理,使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地预习与复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时尚化的学习模式。

同时,这个网络平台还可以安排在线交流功能。如,设计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板块,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板块与学生进行及时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具体到每个属性明确的交流区,可以将其分为如语法讨论区和课文讨论区等,学生可一目了然地进入相应讨论区进行提问。讨论区可分为即时与延时讨论区,即时讨论区定时安排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延时讨论区可让学生将所要交流的问题暂时提交,教师将在特定时间内回答相应问题。除此之外,讨论区还可建设一个学生交流区。学生交流区又可分为学习问题交流区和口语练习区。这样的板块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高空间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在这样的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是网络平台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网络平台的探索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可利用平台中的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在课后可对学生的学习疑问进行指导并对训练作业进行监督。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还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学习内容,并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与复习,还可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学生自己学习德语的自主能力与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2]张红玲,朱晔,孙桂芳,等.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0.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7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网络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22-02

所谓网络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就是在向学生讲授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时,专业课教师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教学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讲稿等,同时用汉语和外语作讲解、组织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授课方式。

1.网络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网络专业双语教学是时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离不开英语。除了在大学的英语课上学习英语之外,理应有一个应用英语的第二课堂。

其次,网络专业双语教学是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信息化的最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新技术多数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为了学习到最新的网络技术,我们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直接学习以英文形式出现的新科学,新技术。

再次,网络专业双语教学是解决科研成果迅速向教学转化的需要。没有一个好的科研很难成就好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人士的共识,就网络专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为了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很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

2.网络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开展双语教育已经引起了我国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其次,教学自身条件的成熟。要较好地进行双语教学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⑴教师和学生要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具体来讲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应有相当于大学六级以上的外语水平,学生应达到大学四级。⑵学习的资料多数为外文资料,英语经常性地被应用在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⑶学完专业基础课等。这些条件在网络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中已经具备。而多数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英语水平较高,能够胜任双语教学。

3.网络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根据在双语教学中英语的使用程度,网络专业课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类:⑴汉语讲解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讲稿都用英语编写制作,作业与考试试题以英语题目为主,学生可以用即汉语作答,也可以用英语作答。但教师讲课时是以汉语作为讲课语言。这是双语教学的一种初级模式。⑵双语讲课模式。在上一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课时以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授课语言,以英语讲授为主,以汉语解释为辅。这是一种相对较高级的双语教学模式。⑶英语讲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所有与课程有关的所有材料都是英文形式的,而且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全部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

4.网络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⑴授课内容不宜多。由于是双语教学,师生对英文内容的反应速度与思考速度远远不及母语内容来的快,所以一堂课(90分钟)的教学课件在20-25张幻灯片为宜,不可过多。否则学生感觉吃力,把握不住重点,容易走神。

⑵好故事激励又提神。学习英语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容易瞌睡,因此课堂上要讲述一些有趣的短小故事活跃气氛。比如,笔者在课堂上用3分钟时间讲述的“老翁捕蝉”的故事,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不仅保证了课堂上的精力,而且对学生的激励远非一朝一夕。

⑶启发式问题能互动。笔者理解的课堂互动并非一问一答式,而是师生在思路上的高度一致,这种思路上的一致要求教师在进行双语授课时必须做到用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不断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5.结束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网络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总结,得出了网络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与教学经验,对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网络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杜秀花,初探双语教育及其师资培养的途径,中国高教研究[J].2001年第1期,pp.90-91.

[2]刁孝华,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初探,重庆商学院学报[J].2001年增刊,7月版,pp.53-54.

[3]王希普,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刍议,中国高教研究[J].2001年第5期,pp.92-93.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8

关键词:现代网络;教育技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一、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模式,将网络教育技术有效的与语文课堂结合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必备的素质。

二、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创设语文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板书、讲授将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加上高中的课程较多,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更大。但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通多丰富的图片,有趣的动画、优美的音乐,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生动直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语文知识,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府》时,上课前老师先让同学观看林黛玉进府的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注意观察视频中林黛玉的语气、神态。老师提问:“同学们,观看了这段视频之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同学们积极发言过后,老师引导:“同学们对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就让我们仔细学习课文,看大家分析得对不对。”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文,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营造了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合作和尊重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

三、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弊端

(一)对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的过分依赖

随着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普及和运用,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能够运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传递到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对这种技术过分依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力。语文的美就在于文字散发出的意境,是学生通过对作者、文章等的了解,由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体会到的一种含蓄、模糊的情感,一味地用现代化的视听,会破坏这种文字创造的美,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重心发生了偏移,忽视了课本的重要性;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很好地掌握,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忽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课堂的引导者。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不合理的使用,就会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使用,教师板书的机会少了,板书是增进师生交流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板书过程中加强记忆。面对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通过师生互动,发散学生的思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四、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

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对于需要补充较多教学资料和课外知识帮助理解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于一些需要老师着重讲解的部分,则应适当减少对网络技术的利用。例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时,学生因为时代原因较难理解课文里的多重情感,再加上鲁迅先生的文章本来就难学,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通过网络获取“三•一八”惨案的历史和刘和珍的背景资料,将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时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老师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再找同学朗读课文中段落,充分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通过这种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二)注重教师引导和方式创新

有效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能一成不变,要注重形式内容的多样化,创新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持续发挥其对于教学的支持作用。同时还要坚持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讲地位,合理利用但不能过于依赖网络技术。以《逍遥游》为例,由于古文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老师在教授时要注重课堂讲解,适当减少使用网络技术,避免课程讲解不够深入。但在对主要字词、句子讲解过后,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补充相关练习内容,如“图”“适”“决”等字词的多种意译,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式相同的古句翻译例题等等。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开展小组竞赛答题、古文故事视频欣赏等活动,通过创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效率。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认清现代化网络教学的优势和弊端,端正教学态度,勇于创新,将现代化网络与语文课堂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突破重难点等作用,避开其弊端。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用开放性的思维,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文.试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02).

[2]王洪军.高中语文教学反思及其意义[J].成才之路,2011(33).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网络多媒体

[作者简介]朱静(1977-),女,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与教学、中西文化比较。(四川宜宾64400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45-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也随之增多,许多国际化企业选择中国作为发展的新平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出能够用英语与人进行沟通的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课题。随着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进行改革。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为今后我国的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该《课程要求》特别强调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英语教学。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新模式――基于网络多媒体听说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可行性。希望能够对在改革中不断摸索的广大大学英语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二、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听说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我国大部分学生从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英语学习,我们在英语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多,收效却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学生可以记住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但是他们的实际语言交流能力却很差,记在脑子里的单词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交流中被运用起来。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回答问题,谈论主题,以练习题的形式进行听力训练。内容完全依附于教材,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习形式单一,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还可以较长时间坚持进行听说训练,对于英语基础很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英语听说训练完全流于形式。加上我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长时间以来也没有专门针对口语的考核,虽然现在设立了口语考试,但是对于学生笔试成绩有要求,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加口试,用人单位也主要看笔试成绩,口试的影响力很小。长期以来,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就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对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一直是广大一线大学英语教师们关注的话题。

网络多媒体技术介入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是近年来很多教师采用的新模式。首先,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现在很多大学的教室已经从过去传统的黑板板书变为采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多媒体英语听说教学的前提。学生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许多高校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供学生查阅资料与学习使用。其次,教师也会参加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培训,具有操作与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再次,我们的互联网为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大量的免费资源,在网络里,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有选择性地提供一些在线网络学习资源给学生课外学习。同时我们的英语教材也顺应时代需要进行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改编,很多教材配有光盘和视频学习资料。

三、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实施英语听说教学的方法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完善为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教师如何做出选择是个难题。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新教材都是基于现代教学技术编写的。以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为例,教材附有光盘、参考课件等资料。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光盘和课件中均有视,听,说等环节的训练。《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是一套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由教材、光盘、网络等多种载体构成,体现了新的教学模式与理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套教材由《读写教程》《听说教程》《泛读教程》《快速阅读》与《综合训练》构成。在教材体系的设计上特别注意了英语语言技能之间的联系及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分项教程之间相互关联,共同配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技能。下面我们主要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为例,介绍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英语听说训练。

教师在进行新课讲授阶段,首先会使用读写教程。作为大学英语教材的主干教程,《读写教程》内容新颖,题材广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英语教师会在新课讲授前就教材内容首先利用网络选择相关题材的视频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课主题。比如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讨论的主题是跨国婚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一些反映中西方婚宴场景的视频,或者影片片段作为课堂内容的导入部分。视频内容最好是英文发音并配有中文字幕的。学生既可以看懂视频内容,又可以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发音。新课导入部分结束后,教师会就课文主题开展相关话题讨论,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和主题相关的主要核心词汇,帮助学生在这些词汇的提示下完成相关话题的口语练习。

课堂导入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将会进入新课的讲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涉及课文内容的相关背景信息,教师们应该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为学生补充相关信息。比如,课文的主题是谈及极限运动。那么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下去搜索自己喜欢的极限运动,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介绍并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搜索的内容要求是英文发音的,并且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英语解说。小班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每人找一个与别人不同的极限运动在课堂上介绍,一方面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大班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极限运动的介绍,这样除了前面谈及的好处以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们提供的英语视频与英语解说大量增加了同学们接触生活英语的机会,首先大家要仔细听并且还要参与进来讨论与发言,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新模式下的教学要时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学生们通过网络搜索资料的过程也学习到了更多的课堂教材以外的知识,和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信息量增大很多。

新课讲授结束后,教师在处理完课后练习以后,新视野系列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专门强化训练听说的《听说教程》。在《听说教程》中,有类似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训练题目,也有选自原版电影的节选片段作为听写填空的素材。将应试与实际能力的训练充分地结合了起来。尤其是电影对白听写填空,增加了对听的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教师在《听说教程》的训练结束后,适当安排放映一些著名的英文原版电影,影片最好是有教学价值并且的反映西方世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有代表性作品。将这样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观看,一方面让同学们更多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相关文化、风俗、宗教、习惯等;另一方面也训练了英语听说,这不失为新网络环境下进行网络多媒体听说训练的好方法。

在每个单元的授课内容结束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时候,应该利用目前网络上的丰富资源,选出一些优秀的网站,对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训练。比如目前的大耳朵英语网站,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英语考试真题、模拟题、最新的英语新闻、英语国家动态等。这些网站上有最新、最与时俱进的英语资源,教师应该每周一次及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引导学生去学习,甚至可以形成固定的教学内容并进行考核。这样学生才可以在不断更新的英语语言外部环境中接触到最新的资讯和最新的考试信息。就英语听说而言,更是应该利用这些网站去大量收听网站里提供的关于英语的新闻、演讲、电视节目等。

总之,英语听说的训练和网络密切相关,在现代化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语言学习,是立体的,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它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需要规避的风险与不好的地方。比如,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没有重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控制好网络补充信息的量与其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用的时间,不能丢弃教材。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选择与把握必须非常谨慎,网络资源不同于教材,它虽然新颖有趣,与时俱进,但是缺乏系统性,较为随意,这也使得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使用才能达到协助教材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作用。另外许多网络英语视频,语音资源,英语发音快而且难度较大,有的语言发音甚至并非标准发音,教师应该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与编辑再运用于课堂。对于课堂的控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量避免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更多注重网络资源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其教学性、知识性。

四、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文主要探讨与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以及网络多媒体新模式下老师们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涉及具体方法的时候,本文以英语听说教学为例,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本文主要是定性地分析与讨论了网络多媒体交互式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与具体实施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平行班中进行教学实验改革,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模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搜集教学试验后的反馈信息,学生的英语听说成绩变化来验证新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效果。

五、结语

在现代化设施完善的教室,在能够熟练操纵多媒体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老师们对于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有一个更加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多媒体环境下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有较好的效果,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真实英语环境的培养与建立也需要一个过程,除了课堂上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以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课外多收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新闻节目,多与外籍人士沟通。我们相信在新的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中语文网络课程篇10

网络环境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语文教学

当前,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使之有机融入语文课堂,实现整合性发展,优化现代语文教学,从而培养新世纪所需的综合型人才,是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种学习方式追求的是:

1.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学习园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学习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变化,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的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的理解信息,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去探索,去设想,进而去创造。

2.发挥网络优势,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使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协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网络学习环境的新变化,使网络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究等方面具备了更多的潜在优势,可以为这种学习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如学习《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探讨“网络资源与拿来主义”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入研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体会到网络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促进作用。

3.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公众论坛,开展探讨交流和协作,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发展自己的个性。

传统的课堂学习多个人化学习,少个性化学习,学生们共同讨论教师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而网络化学习则提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例如,在《名句与名楼》的作文学习中,有的学生发挥擅长说明的特点,写说明性的文章;有的发挥擅长说理的特点,写议论文;有的发挥创意的设想,写创意书,等等。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二、互动学习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也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信息化素养上、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再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有一定程度的、甚至是相当的信息素养。其次,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教师从旁予以帮助、指导。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这样互动式的教学就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三、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方式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是利用现代技术学习课程,因而在要求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网络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超时空、多方位地感受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他们不仅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四、构建课程整合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改革的导向,课程整合必须要有评价的良性制约,只有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的整合教学。

首先,坚持整体性。要科学评价网络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及应用效果,运用整体观念对教学媒体设计进行分析整理,要看是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网络的运用是否面向全体,应用效果是否落实在帮助“全体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上。

其次,突出发展。课程整合的评价要突出发展,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潜力,体现评价的过程性等,教师对学习过程是否全程把握。还要重视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与主人标准的制定,能促进学生反思,保证网络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

五、对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思考一:网络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的效率问题;

思考二:网络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地位问题;

思考三: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体,网络为用;是实现二者之间平衡的基础;

思考四: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尽管在整合的实践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观念,同时对语文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也必将对传统的语文教学造成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科润,夏祖瑞.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媒体整合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