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2:10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1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

企业数字化转型(Digitaltransforation),数字化转型不只是企业内部数字化自动化的应用,其正真内涵载于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通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将企业的前台与后台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从客户为中心出发,把企业的运作、决策及服务紧密围绕客户体验而进行。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能够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对科学、系统研究企业数字化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分类,简略的概括为萌芽、扩张、业务变革和战略变革阶段,这些阶段分类大多以发达国家的视角来进行划分,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国家在不同经济水平,数字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将不一致。综合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数字化阶段的研究,大体将分为数字化初始期、基础设施变革期、业务数字化转型期以及战略变革期四个阶段。

二、企业数字化阶段分类研究

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划分指标。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计算应包含硬件、软件、通讯设备、视频会议室、信息化的培训课程、信息管理部的建设、专业it人才团队、以及技术的维护。应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最近5年,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费用占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乘以100%

(二)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

企业数字化在企业的地位反映了该企业是否重视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云计算使得21世纪传统行业竞争无比激烈,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其主要评价依据包括:企业信息化领导的地位、信息部门的地位、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水平、信息话的重视程度等。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的任何其他资源都是在人力资源的参与下才变得灵活起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包括:雇员的it技能和数字化的理念、是否有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员、是否建立了it部门并配置专业的it人员、信息部门是否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的信息能力和数字化观念等等。

(四)it的应用状况

无论数字化设施建设多么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战略高度,it的应用水平都直接关系到企业数字化战略的成败。it的利用状况囊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度水平、数字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电子商务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水平、企业系统之间讯息共享的程度、能否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互等等。

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占传统业务的比例。包含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与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线上购买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特征

(一)处于数字化转型初始期的企业

初始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初阶段,此阶段还未建立数字化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其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技术都不完善,计算机的普及率包括信息技术的普及率都比较低,使用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系统应用都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停留在硬件系统的建设层次。

(二)基础设施的变革期

信息部门开始建立;随之企业开始逐渐建立信息化的管理规范,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上更加注重数字化变革,信息技术开始融入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与职能部门,并且信息化变革更向着企业的统一化模式发展,企业已构建出具规模的内部网络,此时的信息技术处于推广和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初始阶段有明显完善。

(三)业务数字化转型期

处于业务数字化转型期的企业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信息系统,配备了专门的数字化部门及专业it人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全面提高,在企业内部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组织通过数字化的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完美结合。这个时期的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信息系统在随着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变革进行调试和改变,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和变动的影响,此阶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进度也会轻微波动。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施行触及企业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过程。在业务数字化变革中,以变革标的为导向保证变革有一个具有方向性的、能够监测的、有向导的管理环境,为整个变革进程制定计划,构成有实效的项目小组和有效管理项目进程。选用新的领导方式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进程的管理的核心价值进行宣传增强管理层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四)战略变革期

企业领导层面,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变革期的Cio,自身不仅具备了全局性的眼光,同时能够以过程为导向,根据公司的组织设计进行调整.不仅具备信息分析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公司筛选和利用关键信息.并且还具备了能用投资回报率来决定it方面的支出,高层领导角色在现阶段由Cio来担当,并制定战略层次的方案。在制度层次,企业已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企业的价值链用互联网思维联系和组织起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正真成熟阶段,并在企业的战略层进一步强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且持续对转型进行战略投资。

四、数字化转型阶段注意事项

(一)创新业务模式

数字化时代,企业最重要的是设计并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惟以最适合的规范方法不断地重新把全部业务要素纠合在一起才能满足客户期望,领先于竞争对手。

(二)推动构建客户和社区的互动

对客户和社区的自由交换的新模式的构建是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关键能力。传统企业与客户交互大多发生在销售、营销和售后的过程中。而数字化时代,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到供应链再到企业的财务方面等等,都与客户进行交互。构建与客户交流的社区,这一点小米科技公司做的很到位,小米社区和论坛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恰当的充当了与客户交互桥梁的角色。使得企业的设计人员、工程师与客户进行交互,让顾客得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优化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

传统企业以满足供应商来涉及供应链,而数字化企业必须针对顾客优化供应链。对数字化供应链进行优化,把这个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进行组织,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依据数字化网络系统对信息按要求进行管理和输出。来达到协调远程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四)识别转型时机

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整体掌握来识别转型时期。需要判断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程度,同时把握自身的竞争对手怎样应对新的客户期望。根据时代和客户的变化要重新定义价值主张,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来实现数字化的价值。

(五)执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且持续改进

通过重新定义业务和运营模式,构建新的数字化虚拟社区,来实现客户的交互和数字化供应链的完善。这些不仅需要严格执行而且更需要持续改进,随着市场的变化,顾客的要求和偏好在随时变化,只有通过分析客户交互,来寻求新的源动力。

五、总结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从数字化产品与基础设施开始扩展,进入21世纪初后,开始发展到数字分发与web战略阶段,其中web战略与电子商务以及如何通过web战略提高效率等。直到2010年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到业务模式层面,标志为移动革命、社交媒体、超级数字化。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强大动力,在新世纪背景下,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阐述,从企业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力水平、it的应用状况、数字化效益指标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以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结合企业本身,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那些能够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并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企业,能够在变革大潮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冰.浅谈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9(19):314.

[2]欧阳峰.我国企业信息化演进的内外影响因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173-174.

[3]龚芳,金岳晴.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33):9185-9187.

[4]SaulJ.Berman,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和物理化的融合制定新型业务模式[J].ideawatch.

[5]杜立辉.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8).

[6]JianFuZhang.evaluationsystemsandmethodsof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anditsapplication[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11.38:8938-8948.

[7]朱农飞,罗元.数字化转型[J].首席财务官,2014.01:74-75.

[8]刘英姿,吴昊,林伟.企业信息化阶段发展的模式及.阶段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2):101-103.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2

关键词:数字经济;管理转型;制造企业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5],具有万物互联化、知识智能化、数据要素化特征[6]。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有效推动了GDp增长,数据资源成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但仍存许多问题。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较弱,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根据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内涵,现代制造业应该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本质特征即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数字化[14],企业需对数字化工作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管控,利用物流和资金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协同。因此加速高新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融合迫在眉睫,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4]。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管理转型要素

为了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国制造企业全力推进设计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更加趋于网格模式,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转型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产品创新等环节的应用进行[8]。这样企业就能改善客户体验、创新价值主张、提升组织效能。基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结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特点,企业管理转型涉及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供应链管理,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之间快速的合作和交流的渠道,面向供应链以市场的观点对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整体结构。供应链管理转型是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为基础,以最低的整体成本满足客户的同时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二是生产与研发,关键在于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户的偏好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关键。客户管理关系中精准化营销模式倒逼上游生产体系发生变化,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产品设计、研发模式均应有相应的改善。三是客户关系管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及其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利用数据信息改善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关键。数据信息对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良好关系等起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数据信息改善客户关系成为传统制造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协调,为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同时业务流程重组不断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创新,则是对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保证[15]。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化的供应链平台成为供应链效率提升的支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的逐步成熟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的链接、索引和交互等问题,实现了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有机联合,供应链效率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对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横向一体化、物流系统数字化等方面。第一,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等的支持。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型需要利用大数据构建系统化的现代管理体系,搭建好信息供应链管理平台,以确保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1]。第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为了追求资源整合往往采用纵向一体化来实现高度控制。数字经济时代横向一体化成为主导,企业只需抓住产品方向和市场这两个重点,及时整合外部资源响应市场即可。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完整贯穿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链条,链条上所有节点的企业都需同步、协调。因此供应链横向一体化程度也是影响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数字经济时代,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交错,物流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其数字化程度对企业交易的完成度有重要影响。企业需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建立适配的物流系统,使全范围、全过程的物流活动能够实现纵深化的管理和协调。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生产、研发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生产技术创新的同时生产模式、产品设计、研发模式等也发生变化。第一,生产模式趋于模块化、柔性化。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户的偏好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关键。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客户管理关系中实施的精准化营销模式倒逼上游生产变化,单一批量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满足差异化需求,企业的生产需适合于定制化产品的模块制造,生产模式逐渐柔性化。同时数字经济降低了企业的搜索、复制、溯源以及认证等相关成本,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模式优化中去[8]。第二,产品设计趋于版本化、迭代化。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用户识别、敏捷学习、迭代试错成为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重要能力[13]。迭代创新模式增加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多样性,也降低了资源禀赋约束[12]。迭代化的生产节奏有利于企业及时地适应供需两端的需求与发展,更加精确地感知新变化、把握新机遇。第三,研发模式趋于开放化、开源化。数字经济发展过程是全生态协力共进的发展,创新不只是部门内部的创新,更是整个生态的协力共进。企业需要不断综合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发掘跨界创新潜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凸显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的选择、更稳定的系统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2]。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传统的业务流程中一项完整的工作会交交由不同的部门依次进行,信息传递路线较长,信息失真概率更大,导致组织内各部门交流、协调较为缓慢,生产效率与决策准确率较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企业战略为基础,涉及到组织结构和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第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组织结构具有复杂化、集权化等特征[3]。组织结构为适应精细化分工和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等,逐渐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为了与业务流程相适配平台型经济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16]。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企业环境快速变化、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创新多元化,网格制相对于科层制更具优势,也是数据驱动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规则和权力两方面。数字化技术改变了行动者规则,行动依据不再是科层制中稳定的公式规则系统,而是由原来的经验规则变为数据规则,数据、信息技术、知识等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以数据信息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规则体系[10]。开放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和无边界的生态圈管理模式使得权力趋于分散,变得更加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一组织内的不同层级之间信息高度透明,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权力越来越小,拥有大数据信息的大型平台组织和政府部门等成为权力集中地。第二,信息技术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主要作用是提高信息决策质量和速度、简化管理流程[7]。其对业务流程重组的技术支撑主要是作为流程再造规划管理工具从整体把握项目的规划、进度、预算、评估等;作为成本分析工具分析项目所需资源与成本;作为人事计划工具来进行人力资源相关分析;作为集成工具、编程工具等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相对应的,业务流程重组也对信息技术有较大影响,促使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不盲目接受,而是注重人工和信息技术的配合与协调,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支持。第三,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到技术,还涉及到人文因素。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深层的管理变革,原有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将被重组。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制造企业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变革,需要在创新协同的文化引导下,以客户为中心,团结协作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通过整体氛围的引导与激励,调整员工的意识行为、价值观等,以实现企业业绩的提升[17]。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构建新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使企业文化与业务流程重组过程相适应,两者相互交融,共同进步。同时数字经济背景下,智力价值不断提升,企业组织管理更趋于扁平化,权利也更加分散,企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态度等也需与之匹配[18]。第四,企业战略是业务流程的总纲领和指针。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组实质上是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从业务流程出发挖掘企业潜能来进行战略构想[17]。传统制造企业需要结合数字经济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环境、市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进行更适配的调整。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转型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3

[关键词]信息化;传统出版业;特殊影响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0.027

[中图分类号]f270.7;g23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0-0052-02

出版信息化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出版企业各个工作环节上的应用,体现为媒体形态数字化、多样化,企业经营管理计算机化、智能化,生产和管理过程流程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行业标准建设、版权保护等优化。因而,对传统出版业而言,信息化不仅是流程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管理信息化,还包含了内容数字化、传播多媒体化、交易电子化等经营业态、方式的信息化。本文拟从经营业态、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盈利模式等4个方面,讨论信息化对出版业的一些特殊影响,仅供参考(见表1)。

1对出版业经营业态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人们保存、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对出版业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1.1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

出版数字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出版业的运行基础,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电子纸、二维码、电子阅读器、按需印刷技术等正在改变传统出版业的形态。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构建未来出版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已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时代的传播准则,也使得目前网络中的交易准则发生了变化。数字产品的无损复制、随意修改、高效检索的特性,削弱了传统商品经济的排他性、竞争性、透明性的特征,对传统的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逼迫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网络出版转型。

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型出版集团高度重视网络数字技术的运用,积极推进数字出版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建立了数字化图书仓库,把所有出版的图书和期刊转化成pdf格式放在网络上,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在线编纂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出版企业逐步与it企业结合,成为数字产品的内容生产和集成的提供商。

1.2推进数字出版的标准建设

目前我国电子图书市场上存在的多种数字出版的文本格式彼此各不兼容,数字出版领域缺乏整体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例如,方正阿帕比公司的ceb电子图书格式、清华同方公司的caj电子期刊格式、超星公司的pdg电子书格式等。由于数字文本格式的多种多样,每一文本格式彼此不能兼容,不仅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影响系统效益。因此,格式的多样影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为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建立和完善涵盖新闻出版各行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以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新闻出版业标准化体系。

2对出版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2.1由粗放式经营管理向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

我国出版企业过去一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的市场环境中运行,经营管理相对粗放,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出版业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出版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通畅、灵活的信息搜集、传递、分析、处理渠道和机制,增加了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和决策的精确度。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建立自己的内外部信息构架,建立适合市场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出版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效益。

2.2推动数字资产的管理

数字资产管理(dam,digitalassetmanagement)是对数字化资产进行管理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出版企业主要是报刊、图书的内容生产,其数字资产管理主要是使用数字化手段,对报刊、图书的文字、图片等进行收集管理,建立书名、价格目录、文本类型等,以便于对数字化资产进行搜索、数字转换、价值核算和上网发行等。随着数字化影响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企业将其所掌握的出版资源大规模地进行数字化工作,出版企业的数字

化资产从品种、数量上看规模越来越庞大,对数字资产的管理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规范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对其进行再挖掘,并对其进行价值管理,有利于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庞大的出版资源,将传统出版资源形成数字化信息资源,再通过版权管理和版权经营获取利益。

3对出版业经营规模的影响

在出版企业传统的管理机制下,出版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壮大且不断分立的过程。由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的职能管理,管理层次多,管理幅面窄,出版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要进行分立,如以前各省只有人民出版社,随着我国图书市场的不断繁荣,不到10年时间,由人民出版社分立出科技、教育、少儿、美术、古籍等出版社。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出版企业职能管理混乱,经营管理粗放。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出版企业的管理变革。流程的规范化、系统的集成化、组织的扁平化拓宽了出版企业的管理幅度,实现了出版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提升了出版企业的管理效率,使许多出版企业逐步向集团化、多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有的出版企业已跨出国门,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4对出版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4.1由产品销售向提供内容服务转变

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商品经济的运营模式,出版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产品销售逐步向提供内容服务转变。目前我国很多出版企业都尝试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探索,但仍未形成产业规模及优势。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国智网、中文在线、万方数据等一些拥有资源系统的企业,有了自己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国外的出版企业在专业数字出版领域和教育数字出版领域已探索到较为成功的商业盈利模式。专业数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职业提升,内容具有实用性、专门性、准对性,又能满足大规模定制的要求,促进了成本收益格局的优化。教育数字出版立足于人们的学历教育,具有指定性特征,读者的阅读与购买存在必然性和不可选择性。目前西方的许多教育集团,在高等教育方面已经找到了一些商业模式,主要是在线课程、家庭作业管理、在线测试、电子图书下载等。

4.2由传统营销向电子商务转变

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相比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提供海量的交易信息、便捷的网上交易和灵活的支付手段。具体到出版企业就是及时提供关于图书的多层次、分类别、全面而细化的信息,比如将一本书的写作特色、写作背景、作者情况、相关书评、精彩片断等详细信息提供给书店和读者,发挥网上商务信息服务的优势,方便在线交易。网络支付一度成为包括网络出版在内的多种网络经济形式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随着在线支付系统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完善,系统不仅易于使用,而且保密性和安全性也大大增强。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开通了网络付费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支付将成为出版企业图书交易的主要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4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出版信息资源 开发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04-0056-04

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数字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引起我国出版界的普遍关注。数字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出版产业领域的热门话题。那么,目前我国出版业开发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情况如何呢?为摸清具体情况,我们于2011年6月份开始,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历时近一年的调查,采用个别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个别走访共访谈了20余名出版业界人士,他们中有出版企业领导、出版行政管理机构政府公务员、出版业务人员、高校出版专业教师等。问卷调查共向全国的出版社、期刊社、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寄发调查问卷1000余份,回收189份。尽管问卷回收率偏低,但也基本摸清了我国各类出版企业开发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目前的状况。尤其是一些业界翘楚,如商务印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河南科技出版社、知音杂志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使此次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大为增强。

下面将此次调查的情况分三个方面陈述。

1 出版企业对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

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两个问题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一是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设置情况,二是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情况及已贮存的数字化信息量情况。

目前我国各类出版企业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情况如表1所示。

是否专门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反映出企业对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出版企业中,已有44.4%的企业专门设置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尤其是出版社,专门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比例很高。可喜的是,在这84家已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专门机构的出版企业中,除了前面提到那些业界知名企业之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如广州天闻角川动漫有限公司等,也名列其中。十分愦憾的是,在回收问卷涉及的多家新华书店中,仅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公司一家专门设置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其他书店都未设专门机构管理数字信息资源,有的店甚至连兼管数字信息资源的部门也不明确。可见,新华书店系统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重视不够。

衡量出版企业对数字信息资源开发是否重视的另一标准是,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及已贮存的数字化信息量情况。因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收集贮存的数字信息为基础,而数据库又是贮存数字信息的基本条件。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出版业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比例不高。据回收的调查表统计,目前已有72家出版单位建立了贮存数字出版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占受调查单位的38.1%;正在建设中或规划在近两年内建设的出版单位有18家,占受调查单位的9.5%;目前未建也无确定建设规划的出版单位有99家,占受调查单位的52.4%。作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应用大户的出版产业,其数据库普及率如此之低,不得不引起广大出版界同仁的深刻反思。二是数据库收集贮存的数字信息量有限。在已经启用的72家建立的数据库中,收集数字信息最多的是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公司所建的数据库,已收集数字化出版信息5万多条,其余大多数只收集了1万多条信息,收集最少的一家目前仅贮存200余条信息,可以说是刚刚启用数据库。数字化出版信息浩如烟海,收集贮存不达到一定的量,就要严重影响其开发利用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是出版企业把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和数字信息收集贮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侯了。

2 出版企业常用数字化信息的类型

在出版活动中,哪些数字化信息最为有用?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共列了9个选项供被调查者回答。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所列的8类数字化信息,可以说是现代出版企业必不可少的基本信息。在网络发达的数字信息时代,出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最基本的信息。然而,我们此次调查的结果在受访的189家企业中,能常用这全部8类数字化信息的出版企业少而又少。依据表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我们个别走访的情况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出版企业常用最多的数字化信息类型是产品出版信息,其次是产品销售信息。常用这两类信息的出版企业分别达到77.8%和68.3%。这说明大多数出版企业的市场意识有所增强,产品信息越来越受到出版业界的重视。但与此同时,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仍有20%—30%的企业不太重视产品信息的收集利用,不知这些企业是怎样应对出版物市场的激烈竞争的。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5

1.1电子商务中档案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

电子商务是指商品贸易的整个过程都通过电子手段来完成。它强调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卖家、买家、合作方和厂商在企业外部网、企业内部网和因特网相结合的应用。贸易活动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如查询原材料、定购、展示产品、成品储运和电子支付等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互相交流和沟通信息。随着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为企业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档案人员不仅要保管和收集好企业档案资源,还要了解更多的企业需求,设法使服务内容扩大。第一,要构建企业信息资料库,通过选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上网,该资源既能树立企业形象,又能体现企业优势,来展示和宣传自己,从而达到占领市场和吸引客户的目的。第二,要多方获取有效信息,构建一套高效的、科学的、灵活的、多功能的紧盯市场的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领导决策、经营生产全程主动地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1.2企业档案载体发生变化

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数据的远近交换、传递、处理得到了适时的实现,企业在经营、生产、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纸质文件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不仅办公进度快捷,而且具有极快的传递速度。电子图纸也在大量出现,其优势也是手工绘制所无可比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对产品图纸的设计进行随意修改、查询和存储,既方便又快捷。比如开发或生产一项相对较大的产品项目可能需要产生上万份图纸,同时有些还要继承原产品的许多成果,因此电子图纸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而且电子图纸的保存比底图的保存更有意义,还省力、省时、方便。变化了的载体形式深刻影响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1.3企业档案分类发生变化

企业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大大冲击了传统的分类方案,如人事档案、基建档案、产品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文书档案等分类方案,逐渐被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流程的设置、各个管理模块所取代。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计算机依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或设立相应类目,虽然不同企业档案信息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不容置疑的是计算机的管理使档案分类与企业的管理、经营、生产等各种状况更加贴近,具有更加规范、科学和详细的档案分类。

1.4档案信息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为了使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构建企业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企业经营、生产的各环节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增强。档案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重要的企业信息,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来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要。企业档案工作人员要始终围绕企业经营生产这个中心,及时把握信息开发和集成系统中的产品信息,找准档案服务企业的切入点,实现正确信息的正确传递,使档案信息达到高层次的处理要求。

2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企业档案管理

2.1档案数字化做好统筹规划

要实现大量档案信息技术化、数字化,就必须做好统筹规划。首先对馆藏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如档案的信息利用状况、馆藏数量、档案的类型、载体状态等基本情况。然后制订科学规划,包括数字化处理规划、硬件的购置计划等。档案数字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应从实际出发制度一个长远计划和打算,无论是购置硬件设施,还是数字化过程,都是如此,要使其拥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和支撑能力。档案数字化处理规划的制定应遵循“重点突出,分步进行”的原则,先数字化那些利用率高的档案资源和馆藏重点,尽早使大多数利用者的需求获得满足。

2.2档案数字化必须做好选择

馆藏的档案资源数不胜数,达到件件数字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档案工作人员应该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划分和选择,分清需要数字化的档案和不需要数字化的档案以及需要优先数字化的档案,然后再进行数字化。现实工作中,常常对以下档案首先进行优先数字化,如特色档案、重点档案、珍贵档案和利用率高的档案。因此,凡是能成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一般都是高利用率、标准、有序、有特色、高价值的信息资源。

2.3优化设置扫描参数,提高数字化质量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6

abstract:Digitaloilfieldisthetrendoffuturedevelopmentforoilfieldenterprises,istheformtoreach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enhancetheircorecompetitivenessforoilfieldcompanies,istheinevitablechoicetostrengthenitsown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tofitinwithchangesintheexternalenvironment.inthispaper,onthebasisofhavinganalyzedthebuildingtheframeworkofthedigitaloilfield,theauthorbuildstheframeworkforthedigitaloilfield,andtakesoutitsbeststage.

关键词:油田企业;数字油田;管理驾驶舱

Keywords:oilfieldcompanies;digitaloilfield;controlcabinofmanagement

0引言

数字油田是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油田企业生产、科研、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平台。正确决策来自于丰富的信息支持,数字油田一方面能使领导者通过虚拟技术“身历其境”地看到油田的生产状况,同时,还能提供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数字油田在实现跨地域协同工作,快速获得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实现油田业务与技术的整合,实现油藏描述的可视化和互动性,实现油田状态自动监测,促进资源整合,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等。

1构建数字油田的基础

油田建设数字化不但通过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对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生产、开发、财务、人事、计划等应用系统进行智能化加工处理、快速整合,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共享和有效利用,及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最优化,企业业务流程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制度管理科学化,从而促使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快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油田企业的发展战略保驾护航,积极建设数字油田,以信息技术提升油田综合实力,优化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提高管理运营效率,实现与国际油公司信息管理的接轨。油田企业围绕重点工作目标,在加快网络基础工程建设,应用系统推广,确保信息网络畅通运行。

数据是油田的宝贵财富,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已建成了勘探、开发两大生产数据库。入库的数据主要是动态类的日数据和部分生产科研急需的静态数据,以及少量的实验、化验、储量数据。数据库的建立为数字油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据的规范统一是建设数字油田基础的重中之重,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大多数油田企业历史悠久,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数据、应用、规范、标准等力面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加上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使数字油田的建设在技术难度之外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思想和观念不容忽视,油田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管理思想和理念上。“数字油田”建设的过程,是引进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采用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因此,“数字油田”建设中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技术是实现油田生产管理技术和模式变革的重要于段,是现代生产经营管理变革的主线,是推动管理创新的动力。油田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在“数字油田”建设中借助其网络化平台、数字化环境,吸收和应用如eRp、供应链管理(SCm)、企业管理系统(miS),数据仓库和在线分析(oLap)技术等现代化管理信息思想、技术及成熟的软件系统,提高油田整体管理水平。

2构建数字油田的框架

数字油田构建的总体框架,具体包括eRp层(上层)、生产管理层(中间层)和操作控制层(底层)三个层次,如图所示。

在勘探开发科学研究方面,应当引进先进的软硬件,建立解释工作站、地震处理中心、并行数值模拟系统等,提高科研水平,降低勘探投资和开发成本。

在生产信息系统方面同时,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两大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将涵盖油田勘探、开发各主要业务的管理,提供了综合查询、数据录入、业务处理等多项功能,为油田企业的生产管理及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应适当开发了财务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信息系统和eRp系统的结合。

随着油田办公自动化系统、勘探开发信息查询等系统的相继建成,利用Vpn技术解决GpRS用户安全访问油田及石化系统内部网络资源的难题。同时,继续探索移动和偏远用户利用其它internet接入方式安全访问企业内部网络资源的解决方案。

3数字油田佳境――管理驾驶舱

油田企业的高层领导都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监控和处理所获信息的方法,面对纷繁的信息,必须离开细枝末节而放眼全局。数字油田的佳境――管理驾驶舱(managementCockpit,mC)已成众望所归。管理驾驶舱就是一个经营信息室和决策管理室,它使管理层能更好地规划业务活动并赢得竞争。

管理驾驶舱的数据来源可以是油田企业eRp系统和企业外部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接口方式或手工输入方式联入管理驾驶舱。管理驾驶舱根据管理者决策的需要,将信息以其能接收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向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管理者能很快地找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因此作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管理决策的过程方法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达到完美的统一。系统将潜在的经营风险和决策的预期结果及时、快速地呈现在管理者面前,确保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实施。管理驾驶舱由墙面显示系统、飞行驾驶台和独特的内部设计三部分组成。

3.1墙面显示系统当油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步入管理驾驶舱,所有与企业营运绩效相关的绩效指标(Kpis)都将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四周的墙壁上。管理驾驶舱把各项指标按重要性程度显示在不同颜色的墙上。

3.2飞行驾驶台如同飞机的驾驶台,管理驾驶舱的飞行驾驶台也是油田企业信息的核心所在。管理驾驶舱通过飞行驾驶台对公司的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它由六个pC显示终端和两把椅子构成。决策者可通过飞行驾驶台查询企业的实时信息,并可进行决策模拟。

3.3内部设计管理驾驶舱是油田企业的会议室,但它与传统的会议室不同,它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人在该环境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管理层会议效率的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Kpis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都以图表形式显示。

管理驾驶舱是综合评估体系理论的优秀载体,是数字油田的外在表现,油田企业建立管理驾驶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按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过程。按照该理论建立的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显示在管理驾驶舱中,供决策者分析。管理驾驶舱的建立,将使数字油田如虎添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朱振.如何构建数字油田[J].数字化工,2004,(9):14-16.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7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营销策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29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16-04

ResearchonenterpriseoperatingStrategyforDigitalLibrarywangJinghui

(School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angchun130118,China)

〔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modernmarketeconomy,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digitallibraries,discussedtheoperatingenvironment,companymanagement,businessmodelandmarketingstrategyforenterpriseoperationsstrategy.

〔Keywords〕digitallibrary;enterpriseoperating;marketingstrategy

1构建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环境

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离不开基础环境的支持,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目前,数字图书馆经营的非企业化是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行政化的资源配置以及非科学化的管理都影响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必须转换数字图书馆的体制,改革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数字图书馆现代企业制度。对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可以按照“三权分离”的思路进行,即政企分开、国有资产所有权和营运权分开、资产运营权与日常经营权分开。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应建立三级管理的组织结构对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即部级管理机构――所属数字图书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专营国有资产的企业性机构。

2实施完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

实施企业化运营的数字图书馆,必须彻底摆脱当前行政部门附属机构的尴尬地位,从行政束缚中解脱出来,明确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主体和运营主体,实行完全公司化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创造更大利益,以使数字图书馆作为独立的社会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而融入社会。数字图书馆的经营与普通公司不同,它的收益小,而且还要承担版权的费用,所以将其进行完全的公司化管理制度,可以在得到社会效益即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扩大经济效益,从管理到产品推广到客户服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

2.1公司化管理的部门结构及功能设计

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和一般企业运营模式的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笔者设计了符合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其部门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与普通公司管理结构不同的是,数字图书馆有属于自己的几个特色部门,例如生产运营部、市场部和客户服务部等,具备一些数字图书馆的特殊职能。

2.1.1生产运营部

生产运营部主要分为3个部门即生产部、研发部和数据部。生产部主要是负责在工厂进行印刷版图书的加工工作,将新近的图书用maRC编目输入到电脑中,使其成为电子版的图书。研发部主要负责研发能使印刷版图书加工成电子图书的程序,以及公司一些部门需要使用的程序,并对数字图书馆的网站进行维护。数据部主要负责将电子图1数字图书馆公司化管理结构图

图书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符合上传到网上标准,对新进图书进行、分类和挂接。拷贝部主要负责拷贝顾客订单上的相关书籍和视频,然后寄给客户。

2.1.2市场部

市场部中的销售部主要是负责销售自己的服务器、销售网站上的电子图书等。版权部主要负责和作者、出版商谈版权问题,保护数字图书的知识产权,提供大量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

2.1.3客户服务部

客户服务部主要分为在线咨询和售后服务。在线咨询是针对每个进入数字图书馆网站的用户进行在线的咨询服务,提供及时的帮助。售后服务主要是对大客户的服务器、所订的电子图书等出现问题后进行售后的服务。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策略研究Feb.,2012Vol.32no.22.2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设计

对于数字图书馆这种产品与技术更新快的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就相当重要,如果合作的得当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合作就是指首先所有部门都要对公司的产品及服务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其次,各部门之间要多进行沟通,利用每次的例会时间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试行的方案;最后,要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所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积极研发高知识含量的信息产品,实现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和知识的外化,不断增加知识资本的价值,以创新产品占领和拓宽信息市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如图2所示:图2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图

2.3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

所谓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就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地为具体用户创造符合其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与服务,运用数字图书馆的新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从事信息资源内容组织、数字化加工、数字图书馆技术总体解决方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应用开发,面向全球提供专业性、系统性、主动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内容服务[2],并帮助用户建立个人信息系统的一种信息服务平台[3]。

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结合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方式,设计如图3所示的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完全是取决于用户的需求,他们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论坛交流、在线阅读、管理个人数字图书馆等,还可以通过注册信息,提供一些作者自愿提供给图书馆的信息,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员利用这些信息方便与用户沟通交流,便于改善其个性化服务的质量。此平台可以将用户按年龄、教育水平和对书的喜欢类型不同,将用户合理的分为不同的群体。对于用户查找图书,更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检索系统,这个检索系统首先应将图书做一个很好的分类,所以不但要考虑到网络信息数量多、内容庞杂、变化快、稳定性差、类型多样、范围宽、用途广以及网络信息组织特殊、控制性差的特点,还要考虑到网络信息用户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并且要做到比用户早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为他们提供先行服务,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为用户提供符合他图3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结构

们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运用数字图书馆的新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从事信息资源的内容组织、数字化加工、数字图书馆技术总体解决方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应用开发,面向全球提供专业性、系统性、主动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服务内容[4]。“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用户提供正确的信息”已经成为了信息服务的基本原则。

3采用知识资本运营的核心经营模式

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关键是搞好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以资本流动为前提,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为目的,是科学经营和管理资本的资本流动过程。首先,资本运营强调的流动是前提条件,如果资本不流动,就没有资本运营可言。其次,资本流动不是随心所欲的盲目流动,而是要流向资本效益高的企业或部门,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只有明确这个目的,才能搞好资本运营。再次,资本运营除了流动外,还要科学经营管理资本,要把资本流动与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进行资本运营。

按照一般企业资本运营规律,数字图书馆实施资本运营,其内容除了按照市场规律对数字图书馆机构本身、资产和产权进行整体重组外,其核心内容是知识资本运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资本。所谓知识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资本实质上就是知识企业全部资本的总合。

知识资本运营是无形资产的经营。具体讲,知识资本是指品牌、信誉、技术和知识产权等,不再是有形物质资产和资金。知识资本运营是指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各种精神资源,创造出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精神产品和知识商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知识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并促进它们转化为现实的可以用价值衡量的财富。数字图书馆机构、资产和产权重组是间接资本运营。数字图书馆机构重组主要是解决组织机构形式不合理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传统图书馆是以文献信息收藏、管理和公益为主的事业型机构,国家投入的资金不能作为资本在经营过程中使其增值。

数字图书馆除了具备一般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外,它还具有信息产品开发、生产与经营的功能,它已由完全公益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因此,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字图书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企业化运营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进行重新组合与改造,进行体制创新,促进体制转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开展资本运营,经过资本运营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本增值的目的;数字图书馆资产重组主要是改变资产形态和存量资产的比例,调整不同资产的组合结构,实现资产向资本的转化。作为现代企业的数字图书馆只有摆脱这种管理体制,进行体制改革,建立相应的企业运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确立法人地位,明确法人财产权,数字图书馆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4采取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数字图书馆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并最终获得成功,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转换运营机制,成立以经营管理知识信息为主的现代知识企业,走企业化运营道路,同时,确立资本运营在数字图书馆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资本运营,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持续发展的治本之举。建立正确的市场营销形式和策略,对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志在必得的。所以数字图书馆应根据自己自身的发展制定一个适当的营销策略。

4.1定价策略

因为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也会影响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经济效益。图书馆是个非盈利机构,但图书、期刊的大量采购、各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图书版权的费用等,都要付出很大的开支。因此,使用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消费者付费的方式是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环节。除了政府财务部门预算的方式直接支持图书馆的款项外,图书馆在影印电子图书、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览、信息检索等收费项目都应仔细评估后再定价,以科学、合理的价格,在实现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成本效益。

4.2服务策略

首先要求所有管理人员要对我们网站上的产品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每个产品的特点、不同产品适合的不同人群,这样才能保证管理者在消费者咨询时能达到有问必答,保证了客户服务的质量才能保留住客户群。因此,图书馆要以用户第一的观念,结合自己的馆藏特色,提供优质品牌的服务[5]。拥有了好的口碑的信息产品及服务,数字图书馆就会在复杂的企业化营销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实习时,经理开会曾说过,我们任何的部门都要了解公司的产品和经营的理念,这样才能让我们公司的形象不断提高,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所以要求员工要时刻对自己严格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4.3竞争策略

战略管理领域许多重要的思想来自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的工作[6],他的竞争战略阐明了管理者可以使用的3种一般战略。成功取决于所选择的战略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产业的特性相匹配。数字图书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参与到市场经济的运行当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竞争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数字图书馆企业的成败。第一种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costleadershipstrategy),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企业化运营这就是指通过提高收集信息资源的速度和水平、加工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率来扩大企业的规模,进而降低成本,用较低的成本打败竞争者;第二种战略是差异化战略,是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并得到顾客广泛认同,对自身产品进行改进,使其与竞争者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有一种战略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叫聚焦战略(focusstrategy),目的是在狭窄的市场区隔上寻求成本优势(成本聚焦),或者差异优势(差异化聚焦)。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可以选择这种聚焦战略,因为现在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它不具有规模经济性或者足够的内部资源以成功地实现其他两种战略[7]。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可以运用广告、网上销售、公共报道与公共关系等促销方式来介绍数字产品、情报资源,以达成宣传的沟通和交流,或以网上论坛等形式,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馆藏资料,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开发新的产品,提高服务水平[8]。

4.4技术的集成策略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自身多样化、系统化的特点,涵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组织集成创新,形成数字图书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配套产品开发,带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将开发创新作为其营销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转变数字图书馆的经营观念。数字图书馆只有改变以往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营销和服务方式,增强自身的开发和创新能力,才能获得企业化运营的强大生命力。

5结论

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在于企业化运营数字图书馆,实施完全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和知识资本的运营模式。根据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平台,寻找用户所需的服务方式。因为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不仅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是为了保护作者及出版商的版权,更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在用户之前想到他们所想的,提高服务质量。信息时代,知识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国际高技术竞争中的制高点,同时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因此,鼓励和促进数字图书馆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国家经济政策中的重点,只有把数字图书馆的经营方式企业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和市场经济接轨,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常友寅.推进以资本运营为核心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J].情报资料工作,2005,(3):71-73.

[2]张秀兰,蒋玲.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新模式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06,(2):55-56.

[3]李培,江向东.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4.

[4]张秀兰,蒋玲.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新模式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06,(2):55-56.

[5]王远康.图书馆信息营销中的精品服务策略[J].现代情报,2005,(11):15-16.

[6]michaelporter.StrategymanagementJournal[J].2005,18(4):791-803.

[7]D.millerandJ.toulouse.americanJournalofSmallBusiness[J].2002,(2):47-62.

[8]马宏伟.论图书馆的营销策略[J].现代情报,2004,(12):23-24.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8

“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努力创造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做好信息化基础工作。”在今年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季金奎提出了今年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各地高新区数字园区环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而作为信息化先导工程的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

“数字园区基础建设投入不仅要从成本角度考虑,重要的是从长远角度,看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起到的作用。”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坚认为:进行数字化建设,并不是想短期内获得多少收益,而是在于经营数字园区,促使整个园区更具有活力,更多地吸纳资源,更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数字化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高新区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应当突出考虑如何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数字化环境建设吸引外部企业入驻、帮助已入驻的企业发展。”北京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赵天奇博士在谈到数字园区建设规划时也同样指出了信息化建设投入的重要性。

当然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风险,在企业还没有能力去抵御这种风险时,园区政府可以来做这样的工作:通过电子政务等项目逐渐引导信息化进程,或者是针对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一些最迫切最有效的工作,做成一些小的应用软件包给他们,这样就会减少企业进入信息化领域的成本。在这方面,宁波市科技园区政府在创建数字园区时,利用引导资金支持数字园区基础建设投入,做了有益的尝试。

“宁波市科技园区投入3000万元资金用于数字园区的建设。”宁波市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永康向记者介绍说,宁波市科技园区数字园区工程第一期实施计划已经出台。数字园区建设遵循“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带动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发展”这一思路开始建设实施。建设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系统、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四大部分。

“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我们将组织园区各招商部门,利用网上招商手段,促进园区‘大招商’进程”,据王永康介绍,数字园区第一期实施计划中,电子政务系统将建立网上招商、网上项目管理、网上审批等9个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实施企业电子商务试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和推进企业上网,基础设施建设将从5个方面推进,另外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将加快数字社区服务网建设。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9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373-01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的内容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给档案检索、保管和利用带来一系列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方法,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最佳技术手段和必然趋势。下面谈一下企业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档案信息化建设

1网络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档案信息的一个综合型系统工程,在建设高效网络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应对其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1.1档案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存在问题?网络化管理后的电子档案虽便于归档、查询和阅读,但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界定却比较困难。因为电子文件的易更改性和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电子文件在形成或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被改动的可能。处理后的电子文件是否与原来一样,存在着认定上的困难。

1.2电子文件的特殊胜问题?网络信息化管理后,档案文件数据存储于光磁介质中,是一种以数字代码形式存在的观念型非直读型信息,它必须完全依靠存储介质和相关的电脑软硬件系统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受自然外界的干扰和人为操作的影响极大。电子数据对其设备和操作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于是产生了电子文件在保管安全上的特殊要求。同传统纸质文件的保管相比较,其信息的安全性除受到自然损耗和当事人保护不当的影响外,电子文件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安全隐患。首先,电脑病毒和网上黑客的侵扰,都将会给电子文件带来灾难性后果,其侵扰破坏带突发性和隐蔽性,防不胜防。防止电脑病毒的侵扰,比防止普通纸张的霉烂或虫蛀更加困难。其次,任何数据载体的物理损伤以及设备出现技术故障等也都会危及电子文件的安全和正常运用。因此,电子文件比传统的纸质文件的保管更特殊,难度更大。

2如何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忆,是企业最可靠、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经营决策、信.鼠查询与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快企业档案信鼠化建设,大力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

2.1充分认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流的档案信息服务。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鼠化工程的一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面对庞大繁杂的企业档案信息,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减轻档案人员重复进行的体力劳动,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将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充分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2.2努力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对信用档案、反倾销档案、知识产权档案、企业文化档案等企业核心信息资源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防止电子信息的丢失,避免重复劳动;注重档案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系统的开发,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全文档案信息资源库。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各项档案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企业档案部门可借鉴网络建设已有的成果和经验,与办公自动化、互联网等系统相连,建立基于企业网的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文件接收应用系统,构筑企业信息网络报送及应用平台,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接收、保管与利用,做好电子文件的积累、归档和管理工作。目前,保存的企业档案主要是传统载体档案,数字档案信息很少;为此,要加快传统载体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扩大数字档案信.鼠资源总量。

2.3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

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但是数字档案信息的传输、读取依赖于计算机等设备,因而对数字档案信息的格式、标准、软硬件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不管是馆藏档案数字化,还是电子文件接收,都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标准、规范、法规,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的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信息化的进行,以约束机制的建立促进动力机制的完善。

2.4不断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档案信息数字化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扫描技术、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储存技术和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决不是只懂得某方面知识就能胜任的,所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加强管理科学、法律、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的学习,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转变观念,面向市场,探索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服务方式,主动出击开发企业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变“档案守护者”为“档案信息开发者”。企业档案部门要大力引进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从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尽快建立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高科技专门人才为骨干的档案干部队伍体系,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企业数字化和信息化篇10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 收益 分析

一、引言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战略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信息化对于资产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同时又风险密集型的石化企业来说,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信息化支撑石化企业在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十二五”期间兰州石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逐步建成了一百多套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已经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依旧未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孤岛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为此兰州石化启动了数字化工厂系统建设,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需要、集成信息资源,减少信息孤岛,提升管理效率。新系统给企业能够带来怎样的价值,给企业管理带来怎样的改变,是建设新系统之前需要深入分析的课题。

二、数字化工厂概述

数字化工厂的概念最先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产生的,主要是解决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之间的鸿沟,使设计到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降低,使生产过程在三维虚拟工厂中得以检验,提前发现设计和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缩短从设计到生产的转化时间。

对流程工业的石化企业而言,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并不像制造业的产品那样有形和可装配,流程工业的数字化工厂所关注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关注在:集成设计、设备、运行等相关数据,在工厂规划、装置设计、工程建设、工厂维护、生产运行、员工培训、应急演练等业务领域,利用三维虚拟工厂实现对现实工厂立体式监控、浸入式交互和协同式管理。

三、成本实施的费用划分

分析兰州石化数字化工厂系统建设费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建设前、系统建设中和系统建设后。系统建设前的费用包括:系统前期技术调研、方案设计、技术咨询和查新检索等费用。系统建设中的费用包括:标准定义、硬件购置、软件许可、接口开发、客户化开发配置、初始培训、数据采集优化验证、历史数据迁移等。系统建设后的费用包括:软件维护、服务支持、新用户培训、系统改进、硬件维护、变更管理、数据备份等。

四、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价值分析

(一)直接收益

1.流畅、优化的数据移交

当今各设计院工程设计已采用三维立体设计,装置在设计阶段已诞生了一套数字化的虚拟装置,这套带有各种工程基础数据的虚拟装置是炼化企业一笔丰厚的数字资产。但是企业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之前,并没有一套合适的信息化系统来完整的接收这笔资产。工程移交还停留在纸质图纸移交方式,移交验收工作量大,很难高效校验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很难使这些工程设计数据在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数字化工厂系统建立了一个自定义的工程数据管理架构,并能固化复杂的校验规则,实现对装置工程设计资料的完整接收,和对移交资料的校验和分析,确保进入系统的数据完整、准确。工程数据电子化移交,使信息交接能力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如德勤对澳大利亚wooDSiDe(乌赛石油公司)数字化工厂项目测算得到:一般每个装置的工程数据移交费用在100万到250万美元之间,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用于数字化移交后,移交费用降到每个装置25万美元之内。

2.更高效的信息搜索方式

数字化工厂系统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装置改造、设备维修、动火审批、危险源评估、预案编制、应急救援等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决策的下达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提供支持。数据分散,检索不便会导致决策的延迟,数据不一致、不准确、不充分会导致不恰当的决策和判断。数字化工厂系统导入了大量装置设计数据和设备技术数据,以及各种相关的建设、运维、安全数据,并通过集成各种生产运行相关的信息系统,使装置动静态数据得以进入一套系统中,数字化工厂系统在数据间建立复杂的网状关联关系,通过信息间的互校验和索引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单点查询、正确无误和高效检索,极大地减少了信息的检索时间。

如德勤对乌赛项目测算得到:用户用于搜索信息的时间从占用用户时间的40%降到20%,相当于每个用户平均每天节省3/4小时,搜索效率提升使用户平均可以提高10%的生产效率。在兰州石化各种工程资料和设备资料还是以纸质资料为主,在用信息系统有120多套,信息较为分散,信息集中对信息检索时间的节约效果将更为明显。

3.培训费用降低

数字化工厂系统为多种数据库和资料库提供了单一的存取点:eRp、仪表元件库、文档管理系统、2D和3D模型、生产运行动态数据、安全环保数据、设备检维修数据等大量的信息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员工查询信息只需要熟悉一套系统,免去了对员工进行多个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

数字化工厂系统在工艺培训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全装置三维模型,集成专业培训系统,实现应用场景、虚拟拆解、异常情况处理、模拟演练、HaZop分析、知识管理及转移等员工培训功能,达到传统的培训无法达到的效果与目的。

培训时间的减少是明显的,如德勤对乌赛项目测算得到:实施数字化工厂以后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由20小时降到1.5个小时。

4.减少支持性应用程序数量

大量的信息化应用可以直接在数字化工厂系统上实现,如工作流配置和管理。同时数字化工厂系统对所管理的大量不同格式的资料可以在系统中直接打开,用户以网页形式在客户端直接查看资料内容,免去了客户端购买大量应用和浏览软件工具的费用,和这些软件的维护、支持费用。如德勤对乌赛石油公司数字化工厂项目测算得到: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后,管理系统由253个降到18个。兰州石化员工多,各员工都有可能在系统中查询需要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格式多种多样,每种格式可能需要不同的打开和浏览工具,在所有客户端都配置这些打开和浏览工具,将是一笔巨大的软件费用支出,投入大,使用率却不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数字化工厂系统能够减少这部分费用支出。

(二)定性与无形收益

除了可量化的收益,数字化工厂系统定性和无形收益还体现在:

1.信息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应用错误信息的风险

基础信息进入数字化工厂系统需要通过自定义的校验规则的检验,集成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数据之间也能够实现互验证,这有效地提升了信息的质量,同时信息的跨系统单点查询使一次查询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充分,这为正确有效的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有效地降低了不正确不充分的信息导致的决策失误。基于三维空间的灵活的信息展现方式,也使管理者对信息的掌控得心应手。

2.售出资产具有完善的移交与归档数据,使资产售出获得更大收益

数字化工厂集成了设备、装置基础资料,与eRp系统、meS系统、设备管理平台、预知维修系统、大机组检测系统等系统集成,加强了对设备、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资产需要更新而出售旧资产过程中能够提供完善的移交与归档数据,更体现出公司对资产的细心和负责,这将使资产在售出过程中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3.工程数据的共享和设计成果的重用,节省更多的工程设计费用支出

数字化工厂系统能够完整地接收工程设计数据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库数据。进入系统的工程设计模型也能够导出标准的工程设计二维图,这使工程数据共享和设计成果的重用更加便捷。公司在装置改造、新建、扩建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设计成果,促进了设计的标准化,节省了更多的工程设计费用的支出。

4.设备采购、比选更具主动优势,节省采购成本

完整、准确,查询便捷的工程设计信息,使采购人员对设备原始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更加了解,更加清楚各种表象信息下,哪些技术要求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使采购人员在设备采购、比选过程中更具主动优势,采购到最适合需要的设备,节省采购成本。

(三)未来的机会

面对未来,数字化工厂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应用拓展空间:

1.集成和拓展新的应用系统

数字化工厂系统是一个综合的集成应用平台,通过有限的二次开发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功能,这使未来需要新建的信息系统大为减少,降低了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2.集成移动办公设备

数字化工厂系统集成移动办公设备,实现系统工作流各控制点的信息的自动推送和移动办公,使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

3.采用RFiD(射频识别)设备跟踪识别设备

采用RFiD等物流网新技术,实现设备、车辆、人员在数字化工厂三维虚拟空间中的实时定位,有效地提升了公司对生产区域内各对象空间位置信息的掌控,更有利于工厂的安全运行。

4.集成视频和媒体库,使现实和虚拟更加融合、真实

通过集成遍布厂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便捷切换。系统可以联动各种生产运行数据、火灾报警数据、危险源监控数据,在这些数据出现异常时,自动定位异常位置点,显示实时视频信息,使异常的应对更加迅速高效。

五、总结

数字化工厂系统是一套开放的信息和应用集成平台系统,它提供了与现实工厂一致的三维虚拟数字环境,集成在虚拟环境中的海量数字信息使人们更轻松自然地理解并掌控现实装置,建立在之上的各种应用将为企业提供安稳长满优运行的信息支撑,为企业积累数据财富,并帮助企业持续降低生产运行和管理成本,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价值将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得到逐步体现,为企业管理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管政企业信息化需提高投资回报中国经济信息20041期57-58

[2]李宗琦企业如何评估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微计算机信息201026卷1-3期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