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形象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3:35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1

一、赏评农民画作品,感受装饰美感

在美术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创设条件,积极搜集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农民画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评述,感悟本土农民画装饰花纹的造型、内容等特点,增强学生对农民画的装饰美感,开拓学生视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提升欣赏美的能力。

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分别展示本土农民画作品《新婚志禧》《竹马灯》等让学生欣赏,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探究。如,画面在哪些地方作了花纹的装饰?用了什么样的花纹?花纹造型有什么特色?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欣赏、观察、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争先恐后地找出作品中有纹样装饰元素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展示农民画作品《牧场欢歌》《十二生肖――虎》,让学生欣赏。学生纷纷发出了惊叹:“哇,这么可爱的动物!”“原来动物的身上也可用植物花卉等美丽纹样装饰呀。”接着教师又提出:这些纹样除了装饰人物和动物,还可以装饰画面中哪些形象?这时,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看法。这样,学生对农民画的装饰特点不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从中也感受到了纹样装饰给人的美感,为进一步学习和创作本土农民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纹样的多样性,感受纹样形式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收集不同题材纹样,展示纹样变化的形式美感,开拓学生视野,感受具象、抽象、传统、现代等多样性的纹样美,引导学生赏评、分析花纹图案的各种变化手法,让学生基本了解简化、夸张、添加等手法,加强对纹样提炼变化后形式美的感受,为后续的装饰创作打开纹样题材的空间。

如在教学《奇特的花》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荷花和变化提炼后的农民画中的荷花纹样,让学生观察比较,说说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是用了什么变化手法。经过分析比较,学生明白是运用了概括、夸张、添加等手法使荷花图案的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更具形式美感,色彩上也进行了大胆设色,装饰性、趣味性更强。在这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一些物品的空白基本形,如古典花瓶、人物形象、生肖兔、餐具碗、杯子等,让学生讨论选择哪种纹样装饰较合适,教师再进行直观演示纹样与画面形象的搭配,学生直观体验不同风格的纹样在同一形象中迥然不同的装饰效果。经过多环节、多层次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对纹样形式美的感受力,提高审美能力。

三、关注民间美术,积累纹样素材

在农民画进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积累民间美术中经典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欣赏各种民间美术作品中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开阔审美视野,继承和吸取各种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纹饰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去粗取精,将其应用到农民画创作中,从而使作品更生动,画面更具本土农民画的装饰趣味,充分体现本土农民画的艺术气息。

如在教学《奇特的花》一课时,教师课前预先布置学生找一找身边有民间美术装饰纹样的用品、衣服、鞋帽、玩具、饰品等在课堂上展示交流,通过生活中的实物接触,直观感受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真正了解民间艺术美化生活的道理。然后教师再出示剪纸中的植物花卉纹样,感受纹样的精巧玲珑、圆润秀丽、虚实变化和形神兼备的独特风姿。出示本土木雕作品中的花纹,感受纹饰厚实、质朴、精美、粗中见细和丰富的层次感;出示多地民族刺绣作品,感受纹饰图案精美、细致的效果;出示印染中的彩印花布,感受纹样造型简洁、多变的特点;出示有时代特征、历经时代淬炼而臻美成熟的传统图案,感受传统图案简洁有力、富有动感、兼收并蓄的风格、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多元的民间美术的宝库中,体验各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博取各家之长,汲取养分,为我所用。由此,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审美体验,内化了学生的知识,从而使之成功外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纹样素材,在农民画的纹样装饰中,更自如、更灵活地加以应用,充分体现农民画的特质,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能力。

四、分层系统练习,凸显农民画特色

完美的装饰是农民画创作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农民画进课堂要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就要有步骤、有计划、讲方法、分阶段地进行系统训练,以美的原则为指导,了解并掌握学生纹样的绘制方法、组织方法,进行扎实的、循序渐进的分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交流,从情感的体验到深入的实践,充分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提高学生对农民画的绘制能力、表现能力,把精美的富有农民画特点的装饰纹样生动完美地表达于农民画作品中。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2

农民画植根于悠久的民间艺术沃土,倾注着劳动人民纯真质朴的情感,其创作题材源于乡间,形式新颖大胆,洋溢着奔放的激情,表现了民风,民俗,民情,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

一、民俗生活的题材选取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农民画创作所反映出来情感就是乡村生活中最自然、最朴素的、生活情感。农民画创作者本身是土生土长的乡间人,他们在热火朝天的耕作中劳动、生活,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也享受着勤劳生活的乐趣,乡间的生活显得健康、丰实、充满生机。他们笔下描绘的都是自己所体验到、看到的民俗生活场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有着明晰的中国民间特色,这就是农民画更具有“农民”个性的魅力所在。

农民画多是描绘劳动的场景,丰收的景象,节日的欢腾,幸福的家庭等,使每一个观赏者都能够感受到激昂热烈的激情,富足甜蜜的幸福。农民画植根于乡间,是带有泥土芬芳的艺术,泥里来土里去,鸡鸭成群,牛羊满山是农民画的显著特征。乡间的“土气”更使农民画艺术别具风味,一片生机,田间水里、花鸟鱼虫、丰收嫁娶、庙会集市、歌舞狂欢尽为农民画创作所用。在农民画里描绘的是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是乡村生活的充实美满,是百业兴旺的洋洋喜气。如图1,从画面上看,几乎每一个画面都表现一个完整的场景。农民画对民俗生活场景写实,所以窈窕女子和老黄牛同时出现;对造型的夸张,所以玉米串能悬挂在高空,门前的溪水颜色湛蓝,水中游着大红鲤鱼……画面既写实又妙趣横生,这就是农民画的乡土艺术情结。

二、淳朴夸张的图形设计

农民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即兴发挥,主观表现制造一种随即的无定式的美,与梵高、毕加索的画有惊人的相通。

克莱夫.贝尔就说过,没有简化,艺术不能存在……而只有简化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农民画图形的造型特点是主观性夸张。画中图形多用简洁概括的手法,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在这概括的“神似”中,有着装饰性较强的形式美,这样的造型能把事物多方位全部特征都表现出来,即是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具象描绘,更是作者主观意念的充分表现,如图2。

农民画中满是乡间生活的情趣,对物象朴实而又大胆的夸张变形、体现自然、稚拙、积极明快的风格,具有独具魅力的装饰美感。农民画体现出创作者对乡间生活强烈的执着和热爱,画面造型干练又很生动,他们擅长用符号剪影式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动态的神情意趣,这种平面性绘画,犹如中国剪纸、蜡染、皮影,明显的增强了农民画的装饰效果,造型淳朴,稚拙而又天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采取写生的作画方法,而是以目识心记来表现对象,因此他们对某个物体的观察,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特定的视点上,而是移动的,多侧面的观察,甚至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推理,得出那个无理的特征概念。农民画创作有着儿童般天真的想象力,也具有成年人的成熟、知性与幽默,显得严密而工致。造型往往让观者感到眼花缭乱,表现形式既是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画面中一个物体的多个侧面可以同时出现:画中的桥,两头的石阶都完整地画出来,新娘子在花轿外面;农妇有七八只手脚同时在劳动;牛有两三个脑袋在吃草……农民画中饱含着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农民画家眼中魅力神奇的世界,洋溢着充满幸福的洋洋喜气。

三、饱满平和的构图形式

构图饱满、场景全面、人物完整、画面丰满热烈是农民画构图的特点。中国农民崇尚丰实、饱满,所以农民画里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突出地表现在绘画求全求实,不讲究虚藏、含蓄的画外之音,他们追求饱满完整有生气。画面中没有以一当十的观念,更没有计白当黑的形式,有的只是铺满画面的各种造型。这样的构图形式具有饱满的视觉效果和很强的视觉张力。

农民画在构图上不受任何法则的约束,凭着一种自我愉悦,自我表现的意愿,根据主观需要,常常把主体形象夸张地放在显眼的地方,其余以主观意愿、视觉和谐为原则,将陪衬物自由穿插,随意填补,使画面饱满而有膨胀感。在画面的填充过程中,以画者的主观意愿为主,时空可以随意转换,空间感用疏密来处理,即没有西方的焦点透视、平行透视,也没有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

以自己为中心,把周围一些感兴趣的东西都描绘在一幅画中,超越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的表现限度,同一幅画里面出现了仰视、俯视、平视、侧视、反视等角度――这些都是农民画的特殊构图形式。这种构图法,打破了物理上的空间概念,呈现为一种全景式的画面。

四、单纯感性的色彩选择

单纯明快与夸张刺激的色彩表现是农民画色彩的显著特征。农民画家绘画时对色彩选择受到民间传统用色的影响,总是以鲜艳夺目的亮丽色彩先声夺人。在中国民间传统的用色习惯中,高饱和度的颜色是创作者的首选。红、黄、蓝、白、紫等鲜亮的色彩,使人感受到豁朗的情感,正是民间艺术单纯明快的装饰性色彩的充分体现。“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紫式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这是户县农民画用色的简要口诀,体现了农民画用色简练、色彩纯度高、对比强烈的特征。这种纯粹的色彩运用,使农民画色彩亮丽醒目,浓缩了最质朴、最真诚、最炙热的生命意识,从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画者情感的释放、生命的冲动,能感受到最质朴、最直接的美。“农民画在用色上是不同于西方由大自然光所决定的条件色的色彩观念;也不同于中国画意物的固有色的色彩组合为基础的色彩体系,而是根据气氛和感情的需要进行选择搭配,是以阴阳观、五行观与八卦观为基础的观念色彩体系”。(靳之林.中国民间美[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73.)农民画画必赋彩,色必艳丽,在色彩关系的表现上,用色单纯、明亮,对比强烈,没有光线的明暗,没有质感的表现,随意敷色,将色块与造型相结合,在平涂中加以退晕,强调主观色彩;在色彩运用上,打破了自然物体固有色的局限,讲求配色的主观感情性,形成了绘画艺术的另类语言。因此,它充满了中国民间艺术魅力,具有不可比拟性,其强烈的色彩与夸张的造型正是农民满腔热血满腔激情的释放。

五、结束语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3

一、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空间天气、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业务和科研体系,气象监测、预报、预测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村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农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我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80%以上发生在农村,农、林、牧、渔业是受天气气候影响最大的行业;近年来,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占整个农业GDp的15%~20%,远高于自然灾害损失占整个国家GDp的比重。

调查发现,虽然近年来气象部门在服务三农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当前的气象服务工作仍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主要体现在:气象服务能力不强,气象综合探测、预警能力不足,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够、覆盖面不广,气象信息的传递能力有待提高,农民缺乏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

在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气象部门责任重大、机遇难得、大有可为。因此,我们应坚持把普及气象科技知识作为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通过宣传普及农业气象科技、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等知识,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气象部门应有的贡献。

二、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形成系统工程

当前,气象科普队伍主要集中在气象部门,气象科技人员本职工作繁重,难以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加上气象科普经费来源不稳定,制订的一些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具体措施,往往因经费不到位而难以组织实施。气象科技的宣传教育没有形成定期化、制度化,缺乏长效机制,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模式不够合理

目前开展的农村气象科普活动模式是单向的传播过程,农民是被动接受者。这种方式,由于双方没有互动,农民缺少真正参与的过程,往往会因为无法掌握农民心理特点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提供的科普内容就不一定符合农民的“胃口”,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未能满足农民新需求

当前农村气象科普效果差,主要原因在于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未能满足农民新需求。主要表现:一是缺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多样化,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呈现个性化特点。而当前气象部门主要提供的仍然是大众化气象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农业生产个性化特点所要求的精细服务产品。二是内容单一化。单纯的晴雨、空气温度、湿度和风要素气象信息已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管理要求,如果将普通天气预报与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服务信息综合加工,将气象与农情信息紧密结合,取长补短,比一般天气预报更加明确、具体、针对性强,便于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会更受农民欢迎。

三、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对策

坚持气象科普服务三农,制定3~5年规划,要有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安排和落实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各项任务。建设气象科普服务三农示范工程,可结合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气象科普示范工程同步进行。对涌现出的气象科普典型进行宣传推广,起到带动示范作用。结合“3.23”世界气象日、法制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科普活动周、“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一定时间,组织气象科技人员、乡镇气象信息员,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形成气象科普宣传的轰动效应。

气象科普服务三农示范工程,要注重与气象科技助农工程、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工程、文明生态村建设、扶贫助困等工作相结合,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农村中小学生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力争做到服务指导深入田间地头,需求调研进村入户,科普宣传有阵地。

要走到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赠送气象知识、雷电灾害防御安全知识和《气象信息员手册》,推行农村气象服务制度,“点对点、面对面”地为农业大户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特色化、系列化、全程化的气象服务。要根据当地农业的特色,选取有代表性的主导农业、特色农业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建立档案,形成农村气象服务联系制度。要与烟草、农业、水利等单位联合开展专项气象服务,并举办气象及农业气象知识讲座;县气象局工作人员与乡镇农村气象信息员分片包干,结对落实气象服务;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为联系户提供天气预报、农用气象预报和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气象信息,专人指导农户有效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开展生产活动;针对农业大户免费赠阅科普读物,促使其尽快掌握并应用气象科普知识,达到致富目的。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4

关键词 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特点;优势

一、农村金融市场分析及缺失性

众所周知,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即保持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的相对均衡,是破解和消除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融资难的唯一路径。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金融供给创造金融需求,彼此之间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制度得以确立的基础,是农村金融供给实现发展的前提。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匹配,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分析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理清农村金融实际需求,明确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或过剩之处,努力拓展农村民营金融成长的路径,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探索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对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分类的理论是有不同的标准。张元红(1999)以湖北汉川福星村为例,分析了农民的金融需求,认为除了存款、贷款需求外,农民还没有出现其他的金融需求。李人庆(2000)分析了不发达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储蓄存款、贷款需求。温铁军(2001)认为。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包括普通农户、种植和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农村金融需求既包括生产性借贷,也包括消费性借贷,后者主要是农户因为盖房、看病、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而产生的借款需求。韩俊(2004)把农村金融需求分为农户金融需求和乡镇企业金融需求。周立(2005)提出与“三农”问题相对应的三类农村金融需求:农民生活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农村发展需求。罗思平(2005)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类型的不同,将农村金融需求分为信贷需求、保险需求、投融资渠道需求,以及存款、汇兑、结算等其他金融需求。笔者认为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需求的产生主体不外乎为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基层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大致分为农户金融需求、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基层政府金融需求。

(二)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1、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从农村资金的来源来看,农村金融的供给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农村正规金融和农村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发挥的作用不大,一般只涉及少数较大的农村企业的融资。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在正规金融提供的信贷资金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其主要形式有民间集资、台会、金融合会、私人钱庄以及高利贷,等等。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可以主要从既有的农村金融现实人手,根据本文研究的主题,我们从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两个方面来进行,他们各自的主要功能与服务对象见下表。

2、农村金融供给缺失性。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一直处于抑制状况,政府试图通过对既有农村金融组织的改革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然而,改革始终没有实现这一目标。事实上,既有农村金融供给始终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他们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农村金融服务配置体系失衡。第一,农村信用社支农后劲不足。从表面上来看,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驾马车”构成了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为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实际上,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仅剩农村信用社独家支撑,形成了“一社独大”的垄断局面。面对近乎垄断的农村借贷供给市场和形同虚设的“三会”制度,农村信用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以及差别定价的动力,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支持,多种缺陷导致“一社”难支“三农”。第二,商业金融支农弱化。近年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致使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流动性严重过剩,银行盲目竞相追逐大户,“抓大放小”,其资金集中投向热点行业和垄断部门,客户结构趋同,贷款集中度过高,农贷资金日益萎缩。第三,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中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无力从事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农事业。第四,长期的市场准入管制压抑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在当前从正规金融渠道难以取得贷款的情况下,农村经济需要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和典当业。由于他们有许多诸如不需要向融资方支付“寻租”成本、手续简便等独特优势,近年来民间金融发展很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的矛盾,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但由于民间借贷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被视为“草根金融”,“有为而无位”,一直潜行在非明非暗之间,博弈于合理性与非法性之中。第五,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不完备。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高风险性。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太小,结构不均衡,较高的保险费率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差甚远,农保组织的灾害救济手续繁杂、承保率低、赔付率高,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导致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日益萎缩。

(2)信贷政策存在“非农”偏好。当前,诸多因素造成的支农投入总量不足,是制约“三农”发展的核心要素,而支农投入的不足,又由如下几个突出矛盾所决定。①商业金融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相悖。农业受自然环境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是一项周期长、风险高、效益低的弱质产业,这与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相悖。在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总是把资金投向效益好、风险小、赢利高的行业。②信贷资金管理的集约型与农村资金需求的粗放型形成一对矛盾。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是户多面广,地域分散,具有明显的广泛性。这就要求对应服务的金融部门不但网点要多,而且贷款应以信用贷款为主,在机构设置与经营管理上均实行粗放型模式。但金融部门的成本约束要求他们自身收缩战线,提高集约化程度。③政府信贷政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政府政策存在“非农”偏好。据统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金投人8.8万亿元,而用于农村的仅为1.4万亿元,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占有16%的社会投资。这种非农偏好的国家资源分配制度,削弱了农业发展后劲,与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也与农村各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不相适应。④贷款责任追究制别性与利益激励机制缺乏之间的矛盾。目前,各金融机构普遍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以确保新增贷款“零风险”,却没有建立与此相对应的利益激励机制,造成贷款责任与利益失衡,责权利不对等。大部分信贷员认为“多贷多风险、少贷少风险、不贷无风险”,使信贷人员宁愿选择“无为而治”,对农户“拒贷”现象频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3)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是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但目前资金的趋利性导致农村资金正从以下五个渠道不断外流,严重弱化了县域银行资金“蓄水池”功能。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上收,演变为单纯的吸收存款机构,并将吸收的大量农村资金通过上存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邮政储蓄以“贴水”揽储方式抽取了大量的农村资金,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体外循环”。每年约有近千亿元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央行,从农村流入城市,使其游离于农村经济之外。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通过“农转非”把资金更多地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并以“垒大户”、上存资金、网上拆借和购买国债等方式转移资金,从而使资金流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双大”客户和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削弱了它支持“三农”的资金实力。各商业保险开办存款性的保险业务,抽走了部分农村资金,集中调往城市使用,加剧了农业资本的稀缺。从农村起步发展起来的部分农户、个体户、经济组织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投资环境、信用环境落后,逐渐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资产和资金也带离农村。因此,由于农村自身资本的缺乏与制度约束,使社会资金由农业流向工业,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占有上的“马太效应”不可避免地更加显现,由此造成的农村经济大量“失血”,将加剧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的狭窄和资金大量外流并存,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巨大资金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二、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及特点

(一)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概况。众所周知,在一些市场经济的国家中,金融业至少80%以上是民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在市场经济下,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运行,这些金融机构必须是商业化的,以盈利为目标,自主经营而且自负盈亏,政府不能对经营活动进行任意干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现在的银行业仍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因为现在的银行还是国家垄断的,尽管建立了某些股份制银行、某些城市商业银行,但这些银行基本上还是国家控股,真正的民营银行只有民生银行。1996年成立的中国民生银行,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家民营银行,其主要是由一些民营企业参与、出资,经全国工商联牵头发起成立的。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开创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先河,这对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农村民营金融的地位尽管在法律上还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但在政策层面上已经迈出了重大步伐。2005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首次对民营金融作了比较正面的评价: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补充作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近日,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于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这使农村民营金融从最高级别的政策中获得了现实依据。

(二)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从农村民营金融企业成长的现状,我们可以深刻地得到这样的启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相对于农村国有金融的一种独特金融形式,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适合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

1、业务范围的地域性。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这表现在农村民营金融的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一定的乡村范围内,资金运用也主要集中在乡村内部,所服务的目标市场上的客户主要是乡村的农户以及中小企业等,这主要取决于农村民营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这种地域性实际上是反映了农村民营金融运行所具有的封闭性,而它恰恰说明了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能够将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局限在地域范围内,不至于将金融风险扩散、蔓延。因此,农村民营金融业务范围的地域性成为其最重要的特点。

2、地方经济的关联性。农村民营金融的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地方范围内,这也决定了其运行必然形成对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的高度依赖,即农村民营金融与农村地方经济具有密切关联性。随着农村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户及地方中小企业等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会急速扩展,这就成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基础,促进其快速成长发展。相反,如果农村地方经济发展出现萧条的局面,各种金融需求主体必然会减少业务活动,农村民营金融的业务就会受到不利影响。事实上,农村民营金融内生于农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它与农村地方经济是共生关系,关联性与依赖性较强。

3、经营规模的中小性。农村民营金融服务于农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其业务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地方范围内,这便决定了其经营规模较小,不大可能为一些大型的客户服务。换言之,农村民营金融主要面向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等服务对象,这类金融需求一般来说也不会规模太大,是农村民营金融组织完全有能力提供的服务对象。特别是农村民营金融组织的自有资金往往不足,其他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有限,这使得农村民营金融服务只能是中小规模,而不大可能提供大规模金融服务。当然,中小规模经营正是体现农村民营金融的经营特色和优势。

4、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农村民营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其他农村非营利组织等,这些服务对象自身的经济状况程度不一,需求各异,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增加了金融组织经营的难度和复杂性。因此,农村民营金融组织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复杂性设计金融产品,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通过合理的制度变迁来降低金融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对服务对象金融需求的满足。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对象的复杂性、金融需求的中小规模性、业务范围的地域性等,正好显示了农村民营金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度优势。

三、农村民营金融的优势

(一)农村民营金融形成的制度机理

1、市场的利益驱动与农村民营金融的生成动因。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各种私有、个体经济纷纷涌现,他们对资金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在客观上需要相关金融组织的出现。而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国有金融机构由于要承担来自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可能带来风险的双重压力,加之由于农村中农户居住分散、贷款规模小、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较高的特点,一般不愿为农村各种经济主体贷款。相比之下,农村民营金融活动与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双向的利害关系,具有微观信息灵敏的特征,借贷双方彼此了解,交易费用相对较低。因此,农村的民营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领域中形成了较大的成本优势,这是导致市场利益驱动和竞争条件下农村的民营金融组织自发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制度机理与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我国民营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范畴,是一种在客观供求刺激下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是为民营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这种民营金融组织虽然具备金融深化的一些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的问题,但由于大多数民营金融组织一开始就不具备法律认可的地位,管理不够规范,高利贷现象普遍发生,因此,受到了政府金融政策的抑制。应该看到,目前,农村民营金融体制的变革是在农民自发的制度创新推动下,使国家或政府承认农民自有资源的一种私产制度。从过去单纯打击限制,转变为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将是一个重大的质的飞跃,使农村民营金融向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整体金融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二)农村民营金融的优势

农村民营金融是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其优势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1、独特定位优势。农村金融将当地农户、中小企业视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这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填补因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造成我国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也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原因。并且,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加速从农村地区撤出,这可能将在农村地区形成金融服务的真空。农村民营金融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本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在本地市场,因而能够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避免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另外,农村民营金融的引进能解决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退出基层金融机构所导致的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真空化,即将这些欲撤并的网点转由民营资本控制,或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共同将网点改造为民营银行,它不仅可以解决网点撤并上的不良后遗症,也间接解决了民营资本进入后的牌照申领问题。

2、产权结构优势。一般来说,农村民营金融的产权是没有行政介入的纯经济权利,这种纯经济权利既不通过行政授权来实现对机构财产的实际占有、支配和处理,也不通过行政授权来发生上下连接和横向分割,更不受行政权力的支配而增减或废除。因此,农村民营金融必须实现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形成内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其服务对象——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农村非营利组织等也都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由此,在产权清晰的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交易,形成真正的信用关系。所以,农村民营金融的产权结构能为经营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保证,进而可以建立合理的决策程序和灵活的经营管理体制。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5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选择;艺术内涵户县民俗

户县农民画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它以鲜艳绚烂的色彩、淳朴稚拙的线条和强烈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不仅在各种农民画展览中频频获奖,也常吸引外宾专程来到农民家中购买画作、交流心得。相当长的时期内,它都是户县乃至陕西人的骄傲。农民画家生活在广袤的大自然中,远望大山大水,近观田园风光,品味民俗风情,他们生活经验充实,情感丰富,精力充实,真力弥满。农民画以实带虚,实中有虚,由画面的实,引发观赏者想象的虚,实虚结合,化景物为情思,有无穷的韵味,深远的境界。

“粗犷里蕴涵细腻,浓艳而不失淡雅,古拙中流露天工”。以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传世,历史悠久。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的重要部分。农民画风格的形成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画发展的历程,农民画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既保留了原生、原创地域文化特征,又开创了大众化、时代性的民族文化新风,是农民画走向成熟的标志。

户县农民画艺术风格的质朴,创作语汇的率真是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永恒的魅力。农民质朴纯真的心灵,朴实无华的人格,在创作中移情于意象中,物化于作品上,是人与环境的统一、心灵与艺术的统一,是本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统一,它不仅表现在作品形式与风格,而且表现在精神与情感上。一是亲和自然,乡土味浓。他们画家乡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常见的人和事,画鸡鸭鹅狗,讲究实际而不虚无缥缈,不过分修饰,不矫揉造作,立象自然,因物自然,不刻意雕琢,展示了朴素、粗犷、刚健、阳光的艺术品质和精神风貌。二是随心所欲,心物和谐。农民画的纯真、自然、稚拙、清新的特点,源于创作的随意性。农民画充满夸张变形,超越人们视角,超越想象,随心造象、随类赋彩,随情表意,追求神韵,在不求似中得似。三是通俗平易,愉悦大众。农民画创作的浅显、平易、单纯、朴素,符合农民审美习惯、审美需求,具有大众化的品格。这种不豪华、不深奥、不晦涩、不做作,展示了朴实无华的本色。四是大巧若拙、反璞归真。农民画线纹粗犷,色彩浓烈、光影自由、视角多点,这是表现农民画家对艺术质朴品格与人生境界的追求。这些作品,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大胆吸收现代派艺术之长,为满足群众讴歌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农民生活的变迁而产生的,在描绘农村新风貌和新风情的创作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农民画的艺术形式特征来看,无论是题材内容、形象造型、构图布局,还是施彩描绘等表现技巧,也常常是服从于民间年画的观念内涵、目的功能以及大众的审美需求的。画面构图布局不仅成功地表现了年画的主题和内容,而且对构成年画装饰性、突出画面气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民间美术的色彩在表现夸张刺激、鲜艳夺目效果的同时,构图大都追求饱满完整、丰富匀称,从而使画面和谐统一。农民画是普通农民为主题创作的,创作者的身份和生活视野决定了他们的创作内容。这些农民画创作者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凭借对绘画对生活的直感,用纯朴天然的笔触,讴歌美好的田园生活,极富生活情趣。他们的画面上表述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色彩的审美性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必然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

(一)精神―审美功能

审美创造是人们普遍认可的艺术的本质特征,因而艺术的审美功能也被认为是艺术的首要的、基本的功能。一位画农民画的老婆婆说:“画画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也很愉快,有时一面画,自己也会笑起来,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非常开心”,另一位农民画家也说:“我的画笔是随心走的。”在民间美术中,这种审美想象不仅仅是一种表象的解构,同时还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的想象,是一种较高的审美精神境界。农民画的色彩十分喜庆、引人注目,色彩的纯度高、极为强烈明快,充满时代气息和乡土风味。作品往往以红、绿、黄、蓝、黑单色为主,并运用当地特有的土制颜料,形成了强烈的民俗化色彩,具有质朴、淳厚的人物造型和笨拙、粗黑的表现形式。作品在讴歌党的富民政策,展现农民新的生活,描绘农村新风貌和新风情的创作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以鲜艳绚丽的色彩,朴素简洁的笔触呈现于画中,每一幅农民画仿佛都诉说着一个动人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怀、对生活的热爱,植根于民间艺术的内黄农民画,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艺术夸张,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构思和造型特点。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内黄农民画艺术的主流,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二)生活―实用功能

原始人类活动是实践地和精神地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的相互渗透,他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也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迟是直接与人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得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无知关系的直接产物。”民间美术也是处在艺术与生产、生活的交汇处,其实用性的功能或功利性成分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且的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在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实用与审美同体的艺术。换句话说,民间美术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为求美而美的艺术,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用鲁迅的话说,它是“生产者的艺术”,这种性质决定了民间美术的突出的生活实用功能,以及物质的实用性与精神的审美性相统一的特征。

户县的这些农民画作家,他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画笔,他们画土地、画庄稼,画他们的猪狗牛羊,还有他们的农家小院,他们的生活!

农村是洒满阳光的金色大地,农民是播种希望的劳动者,农民画像禾苗一样,扎根在农村的沃土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滋润着民族文化雨露,茁壮成长。农民画坚持原生态、大众化、时代性的价值取向,不失根本、不丢本色、不丢文脉,必将在中国绘画的百花园中傲然挺立,永盛不衰。

参考文献:

[1][2]邓福星著.《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3月,第38页,102页

[3]王朝闻著.《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转引自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9页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6

2.万倩倩,西安工程大学,设计艺术学

摘要:麦盖提农民画是新疆特有的民间绘画,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它以其淳朴稚拙的风格反映了当地的民族风俗、日常生活以及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也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本文对麦盖提农民画的发展历史、题材选择、艺术表现、创作方法及其今后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做了简要的研究,分析了它蕴含的艺术规律和审美意识,也分享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麦盖提;农民画;艺术特色;传承保护

麦盖提农民画是我国四大农民画之乡中唯一的一个以少数民族的农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绘画之乡”。所以它有独特的少数民族形象、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使它在表现客观内容上呈现出与内地的其它农民画截然不同的风格特色。

一、麦盖提农民画的发展简史

新疆麦盖提县是麦盖提农民画的故乡,这里还是“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麦西来甫”的故乡,世代生活在这古老绿洲上的刀郎人能歌善舞并于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一股新疆民族民间绘画艺术的新潮。20世纪60到70年代,全国很多地方都兴起了工人画和战士画的创作热潮,因为受到这股热潮的影响,麦盖提县的农民中也逐渐兴起了一股绘画热潮。它与内地的舟山、嵊泗渔民画和金山、户县的农民画相比较,带着一种原始稚拙、简单质朴的艺术特点。在麦盖提县从事农民画创作的画家大多数都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的青年,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却没有受过任何关于绘画方面的系统学习,只是出于兴趣爱好自发的对他们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创作。因此作品大都充满了乡土气息,风格自由奔放、无拘无束。70年代初,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麦盖提县创办了许多绘画学习班。麦盖提农民画首先在库木库萨尔乡、央塔格乡、昂格特勒克乡兴起,随之又扩大到了克孜勒阿瓦提乡、希依提墩乡、吐曼格勒乡、巴扎结米乡等地。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麦盖提农民画再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7年麦盖提农民画就参加了巴黎国际农民画展,并于2006年成功申报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年来麦盖提县文化馆通过在县、乡创办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并组织众多民间画家不断提高绘画创作的能力。他们创作了有近千幅作品,其中有600多幅画在北京、乌鲁木齐和喀什噶尔等地区展出,160多幅在区内外报刊上发表,80多幅作品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奖励,部分作品还被法国、美国、加拿大等艺术品爱好者收藏。麦盖提农民画作为民族民间作品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二、麦盖提农民画的艺术特色

1、题材选择

麦盖提农民画的题材大多取自于本地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生产活动、民间寓言故事、以及时代新风。这里有独特的少数民族形象、大漠绿洲的自然景,欢快的民族歌舞表演、热闹的巴扎集市购物,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狩猎、放牧活动等。除此之外,民间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和宗教思想等也为麦盖提农民画的创作提供了不绝的创意源泉。他们都带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浓厚的地域特色,也是麦盖提人所熟知的日常事物,根据身边熟悉的生活进行创作,才是最真实的反映,才能创作出最感染人的作品。

2、艺术表现

麦盖提农民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完全不受客观物体表象的制约,民间画家们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表现出他们熟悉的生活,为了反映他们的审美理想,他们对构图、造型、透视和色彩等方面的运用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将所有绘画形象全都处理在非常和谐的画面之中。同其他地区的农民画一样,麦盖提农民画在艺术表现特色上和本地的民间工艺美术也保持着相当紧密的关系,很大部分受到了维吾尔族建筑门窗廊柱图案和地毯、花毡、印花布的影响。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绘画学习,仅仅陶醉于淳朴自然的民间画家们,形成了及其独特的造型审美观。从而确立了麦盖提农民画原始稚拙的民族特点。

从画面构图看,麦盖提农民画完全为主观感受的表达服务,大多以平面式构图为主,画面均衡对称、完整饱满,画家们将背景处理的相当简略,重点在于突出人物的活动。他们特别注意用画面的空白来衬托主体,大胆的概括与取舍,使作品的主题突出,对比强烈,因此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这种构图方式充分反映了一种充实、饱满、集中、内向的艺术效果,可以将观众的视线牢牢地锁定在画面之中。

由于麦盖提农民画的创作者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所以在物体造型的处理上他们并不是凭直接写生来作画,而是依据自己对不同的物体特征的观察和理解,依据物体之间的关系和所得到的整体印象来作画,纯粹以自己内心主观意象的自然流露为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主观宣泄,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淳朴自然、夸张、变形的造型特征。

麦盖提农民画在透视手法的运用上也是随性自由,不会局限于普通的透视规律,也不会受到客观物体比例的约束,不存在专业绘画中的远近、虚实关系,画面的空间与层次也不是很多。农民画的作者常以自身为中心,通过各种各样的角度,把周围的一些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都描绘在一幅画面中,超越了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的表现限度。同一幅画中常常会出现平视、侧视、仰视、俯视以及反视等现象。

在色彩的运用方面,麦盖提农民画充分体现出了维吾尔族独特的色彩观。画家们从不拘泥于自然物体的原色,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到画面色彩中,配色完全服从于情感的需要。长期以来,麦盖提农民画在对色彩的运用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总体规律。他们强调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对比,并常用补色如深红、深绿、桃红、墨绿、石青、橙黄等色彩。他们还善于在原色和二遍色的对比中用黑色、白色来调节,追求一种强烈的、鲜艳的色彩效果,在强烈的对比中求和谐,从而表现出极强的装饰性。

3、创作方法

麦盖提农民画的创作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为主。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幽默感和想象力上。维吾尔族是一个乐观、开朗,极富幽默感的民族,因此画家在作品中,常常通过漫画式的幽默感来表达爱或憎的感情。这种漫画式的艺术方法也决定了当地的整体气氛是乐观向上,充满生活情趣的。由于对生活的热爱,农民艺术家的表现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被不断的激发出来,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愿意直接模仿眼睛看到的事物而是渴望随意改变现实的视觉形象,重塑一种画面中理想世界的强大创造力,从而使麦盖提农民画展现出民间绘画迷人的艺术魅力。除浪漫主义外现实主义也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任何绘画的创作都脱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聚会、游戏等场景,麦盖提农民画也一样,因为这些是创作的基础,正是对这些现实生活的表现,才更能体现出农民画家无比活跃的艺术想象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的麦盖提农民画既能展现现实题材又不失对理想的追求,既能描绘生活面貌又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画家特殊的审美趣味。

三、麦盖提农民画的传承保护

麦盖提农民画凝聚着维吾尔族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理性、智慧和创造力以及自我约束力。它是维吾尔族文化的象征,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保护。一种民间艺术想要良好的传承下去就必定受到经济、政策以及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对于麦盖提农民画政府很早就开始给予重视。首先,在经济方面。政府不仅修路、建桥,为麦盖提县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还对这里的农业、手工业等各行各业的发展给予了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了麦盖提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使他们有更大的空间来自觉发展民间艺术。其次,当地政府和文化局都积极的推动麦盖提农民画的发展,经常通过县、乡开办农民画创作培训班来组织民间画家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绘画创作能力,他们创作了近千幅的农民画作品。这些年来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专门为农民艺人提供了创作场地,并且每月给他们发补贴,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艺人们的创作热情。在麦盖提县不仅政府积极的保护和发展农民画,当地群众也都逐渐认识到了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担当了传承和保护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麦盖提农民画的艺术风格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但是仍然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如同很多传统艺术一样,它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挑战,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创新,但是创新要建立在民间传统的基础上,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引导农民画家放眼长远、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农民画创作中去,不断的发展和提升他们的原创能力,进而促进麦盖提农民画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作者单位:1.新疆师范大学,2.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阿迪力・.《麦盖提历史文化》.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勇.浅析新疆麦盖提农民画的图示语言[J].美术研究.2008.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7

一、建设经验

(一)认真研究当前**农业的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兴农网的定位。

虽然现在京郊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粮食单产处于领先水平,副食品基地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处于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农业的发展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受到很多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和农用土地资源)的局限。

2、农业生产成本高,与周边农区竞争处于不利地位。近十几年来,京郊农产品的成本全面、长期、持续攀升,各种农产品的成本增长幅度均高于收入的增长,导致效益水平下降;京郊农产品的综合平均成本高于周边地区20%左右。这已经对京郊农业的发展构成了威胁。此外,农业不仅有生产成本,还有环境成本,比如,发展规模化的畜禽业的同时要治理畜禽场的污染,这就势必增加养猪业的成本。

3、农业科技缺乏新的突破,种养业的技术层次、产品结构与周边地区雷同,有些科技含量不如周边地区。

4、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种、养脱节,产、销脱节,工、农脱节,农民还没有与市场挂上钩。除了生产徘徊的问题以外,随着农业的生产专业化、地域集中和规模扩大,各种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比如,本市的化肥用量(尤其是氮肥)高于全国水平很多;发展规模禽场时,较多地注意了畜禽产品供应,而对废弃物处理未予足够重视。

上述的种种限制,导致近年来京郊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农民收入提高不够快,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基本处于徘徊状态。因此怎样抓住这个切入点,为农民提供真正有效的服务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兴农网”就应运而生了。

“**兴农网”是由**市气象局主办,直接面向农民的公益服务性质的政府级网站。它充分利用气象局的信息及网络等优势,积极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完善的服务。

建设“**兴农网”的根本目的是围绕**市的农业产业调整,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拓宽应用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主要工作围绕着配合着**市农业产业的调整展开—为政府及广大农民提供观光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动态、方案信息等。具体内容包括向大众提供农时、农情、农业科技、气象防灾减灾的信息及知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需信息等,涉及到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多方位为农民服务。

力求把气象与农业更好的结合起来,努力地为农民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引导农民正确的了解天气形式变化和把握市场动向,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而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二)认真研究农民需求,合理设置网站结构,力争把网站的内容做到农民的心坎上。

我们和基层区县站的的同志多次座谈、认真研究,最后把网站的内容设定为:综合新闻、供求信息、价格行情、信息搜索、农业科技服务、气象服务、留言板、英语版、商务中心九个部分。

各个版块都尽可能的考虑农民可能的需求,力争把栏目做活。具体内容如下:

新闻中心:包括综合新闻、农业新闻、新闻热点;具体:国内外重大新闻快讯、京郊农业新闻、奥运动态信息、社会热点话题等。新闻中心浓缩精华,以简明快捷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新闻报道。

价格行情:紧密注视市场动态,提供及时的价格指导;是吸引用户的重要素材,它包括**市区与郊县各大农贸市场当日价格浏览以及市场分析,也简要介绍外省的价格行情。

供求信息:包括农产品出售信息及农产品求购信息,为供求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

农业科技: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科技文摘,产品价格指导,市场预测分析,农业专家答疑等有关信息,是向农户传授农业生产知识以及新品种介绍的很好途径。

气象服务:普及了气象知识,以及提供专业、专项、适时的气象服务。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天气预报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主要指农业气象旬月报、专刊精选回顾,同时最新旬月报、专刊内容简介,以及订购信息等等。是气象局对外的又一个窗口,是我们的拳头栏目!

特色农业:包括区县采风、旅游、农业企业,以及区县观光农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等特色农业简介以及发展动态。同时提供发展特色农业的新科技、新思路。

商务中心:主要包括:招商引资(**市、国内、国际等大宗招商引资信息)、精品展示(有品牌的农产品精品、粮、油、烟、酒、药材、工艺品……其实就是为产品做广告,要好好分类)、企业之窗(明星企业、企业黄页,其实就是为企业做广告)、劳务市场(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劳务政策与法规,其实就是为人做广告)。这个栏目主要面向有意刊登广告的单位,提供广告形式、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同时无偿宣传气象局产品。

留言板:提供会员或访客可以及时留言、交流的场所。

信息搜索:站内信息搜索、站外信息搜索(可以链接google等搜索引擎)

英文版:提供一些特定信息的英文介绍。

(三)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优势,把我们的网站办出自己的特色。

历来气象与农业都是密不可分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气象部门在网络和信息技术上也有相当的优势。

1、丰富的气象信息优势。气象信息是地球科学信息的一部分,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大家对地球信息的需求就会扩展到整个地球环境信息。那么,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把这些都扩展为业务范围,或者是服务的范围,就像搞森林火灾,植被监测,小麦产量评估等,当时也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社会有需求,我们就去做,就变成了本职工作。

2、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气象部门的9210工程现代卫星通讯网,网络覆盖到县气象局,庞大的网络框架,别的部门都无法拥有。所以,越到基层,我们在信息技术方面就越有优势。而这个优势正好又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的网络能够迅速延伸、发展。

3、地源优势,组织体系优势等。因为要传递信息,就必须有人、有组织、有网络工程。长期以来,我们承担着气象信息的传递,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也具有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手段。

4、历来气象与农业息息相关,我们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农业气象相关服务工作的同志,积累了大量的服务经验。但以前的工作只是做到相关的政府部门,现在通过兴农网实现了与农民的直接对话,农民可以通过浏览我们的网站获得最新的气象信息、农事指导等,甚至可以通过留言版直接向专家请教,得到一对一的指导。

(四)做好网站的维护、信息更新。

有了好的网站构架只是一切的起点。网络的优势之一就是快速、及时,很难想象一个内容陈旧的网站会有很高的访问量,因此如何使网站信息更新的快、全、准的问题又摆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说获得广泛、及时、准确的信息源是**兴农网是否有影响力,是否能发展壮大的关键。

**兴农网信息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的农业经济信息、国民经济信息、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农业灾情统计以及多形式的气象信息等。二类是为广大农村基层单位、农业生产者、农业贸易单位提供的农业产品供求信息、农贸产品价格信息、农业生产科技知识等。三类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为**区县地区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特色农业提供多形式服务信息以及区域农业基地发展信息。

广泛获得有效信息来源,需努力争取**市政府、区县政府、农村基层单位的支持;需积极主动联络农贸市场以及规模较大的农贸单位;需充分利用气象系统区县站点,深入农村基层,掌握农户需求,有针对的搜索农业信息。随着网站的建立与发展,应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已确保信息及时获得、上传、处理、分发。

现代化农业生产及其发展,对信息服务具有广泛的需求。特别是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综合性农村信息服务对于引导和帮助农户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项面向农村,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应当具有辐射面广,易于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使用等特点,最终要能广泛进入农村乡镇的千家万户,成为农民群众的良师益友,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时能为他们答疑解惑,从而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效益。

结合广大农村的现状及其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综合性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将包括两个服务平台:一个是基于inteRnet的农村信息服务;一个是基于卫星单收站技术的普及型农村信息服务。

1、信息数据的收集

综合性农村信息服务具有非常广泛而又纷繁复杂的内容,有关农业的产、供、销等各种信息,农业生产的天气气候条件、疫情等自然灾害情况,农业科技信息,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动向,国家有关农业的法规、政策等都属于其范畴。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农业生产中,各种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等更是指导农民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①、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的数据收集原则

在组建**兴农网过程中,重中之重是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遴选出合适的信息数据源。可以说,合适的信息数据源是本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收集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的数据时,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及时性;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准确性是指网站的各项数据应准确,以保持网站的信息的权威性。信息数据的内容为保证其准确性,宁缺勿滥。

对于动态更新的数据,如市场供求信息、商品价格信息,一定要采用最新的数据源。在数据的管理方面,也应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随时更新,以保证其及时性。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整个数据库所涉信息分类的完整性,以及全国数据库中关于各类的信息采用统一的定义,便于全网交换资料。

②、信息数据的入选标准及要求

进入**兴农网的信息要求有稳定的信息源,可靠的信息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

③、信息源分析

通过相关涉农部门、农业气象部门及inteRnet等多种渠道来获取各种农业信息资源,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采编整理,并进入weB数据库管理。有关农村信息的数据源,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取得,第一是自主采集,第二是购买信息、信息交流。

由于网站信息种类较多,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复杂,单个渠道及单种方法难以采集到全面的数据,故应采用多种渠道与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气象部门现有的信息网络已到达县站,他们熟悉当地情况。信息采集方式将依托市、区、县气象部门业务信息网络建立多级综合农村信息中心,联合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用户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

2、信息数据的整理加工

①、数据整理加工的原则

**兴农网的数据整理加工包括数据的筛选、整理、分类、入库和分发等环节。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的原则是:

去伪存真:准确性是数据的生命。故整理加工的第一原则是去伪存真。

统一标准:不同的数据源,其表述方式、分类方法、格式、软件程序的编辑方法均不一样,需要从格式把其统一成同一种标准,以便能顺利进入weB数据库。

使用便利:方便用户使用所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多种检索方式供用户选用。

②、数据整理加工的内容及程序

本阶段工作内容从程序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数据的筛选阶段及录入、校对、定稿阶段和数据入库、分发阶段。

③、数据整理加工的工作要求:

数据的整理加工是一项专业而细致的工作,数据整理加工的工作要求是:

前道工序对后道工序负责和分项目对总项目负责。

④、数据的筛选、整理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筛选、整理。即筛除无效数据,把其整理成统一格式的标准数据。在本阶段力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维护网站信息的权威性。整理好的数据由采编人员利用信息采集软件录入,并经主编审稿后转入入库分发阶段。

⑤、数据入库与分发

数据库是各类信息的汇合点,web页面动态信息的数据出发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

3、信息的分类

**兴农网信息量大、信息种类也比较多,有必要对信息进行分类。信息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便于传输和使用,在各级信息中心将遵循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由于信息的多变性,信息分类可方便的扩充。

另外,在栏目的设置和格式上,尽量和部级兴农网以及各省级兴农网的格式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将来的信息交换,可以充分利用9210卫星系统传输兴农网的信息。这也是别的农业网站没有的优势!

(五)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内容结构,更加贴近农民需求。

我们并不认为网站建成就是完成任务,还要继续深入农民内部获得对农网的反馈意见,不断对网站内容侧重进行调整,把兴农网办成真正的农民的贴心网。

二、未来设想

**年底,我们完成了大兴、怀柔、昌平、密云、平谷、延庆、顺义、房山、通州、门头沟10个区县兴农网的建设,并由各区县负责更新各自的区县兴农网,目前已经可以顺利运行更新。

在建网之初,由于对农民的需求估计不足,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新闻中心上,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之后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经费,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没有专门的联络员,使我们的新闻称不上新闻,一些重大新闻快讯更是直接照搬其它网站,这样的新闻自然没有人注意,使得网站前期的运转不顺利。

另外,由于网站的服务器由中国气象局网络中心托管,因此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对网站结构进行调整,目前基本还是维持在网站刚刚建设时候的框架。当然在此我们也感谢网络中心的同志们对我们网站的维护所付出的努力,数据库每次出了问题,他们都能及时地恢复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8

1.目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个别企业对安全培训责任不够重视部分单位对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技能培训,忽视安全培训的现象。特别是农民工用工时间短、流动性大,企业不愿花费成本进行培训;而大部分农民工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甚至不愿参加培训,农民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尤为突出。

1.2安全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经费落实不到位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政府没有足够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和渠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安全培训投入问题。一些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不愿意在安全培训方面过多投入,没有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培训经费;一些企业虽然提取了培训经费,但侧重于技能培训,用于安全培训的经费不多;一些小企业由于职工工资总额较低,提取的费用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安全培训的需要。

1.3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个别企业培训走过场,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农民工培训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标准较低等问题,没有开发针对农民工特点的安全培训内容、教材,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多限于课堂教学,培训时间不能保证。有的企业培训档案不全、培训记录不完整,在一些小企业存在安全培训档案造假应付检查的现象。另外,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致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1.4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行业差异较大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高危行业相对较好,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普遍较好,而本身没有培训能力的众多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培训工作十分薄弱,导致农民工安全培训缺失。

1.5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对培训机构的约束不够,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评估检查。二是对高危行业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缺乏力度,岗位人员资格证书过期未复审、未持证上岗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1.6安全教育培训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农民工培训涉及安全监管、劳动保障、工会、农业、教育、工商、供电、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按照各自职能,相互配合才能做好。目前这种配合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需要政府加强指导,从培训规划、培训经费、培训组织、培训机构上予以保证。

2.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2.1将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总体规划各单位和部门要完善相应的规划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把农民工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提出明确的培训目标、措施和要求并积极实施。

2.2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将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范畴,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高危行业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义务的高危企业以及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就安排上岗作业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2.3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培训模型,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增强培训针对性。二是组织开发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教材,编写《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下发各生产经营单位,供学习使用。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积极倡导采用动画、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效果。四是强化培训考核。抓紧建立统一考核题库,严格考核标准,严格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五是完善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有关安全培训机构质量评估考核细则,提高认证标准,对培训不规范、培训质量不高的培训机构,及时淘汰或降级。

2.4加强安全培训法规制度建设,继续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一是针对当前农民工安全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农民工安全培训相关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和特种岗位人员及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推进高危行业全员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等普及性培训活动。五是把对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指导服务与监督管理结合起来,组织对没有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六是整合培训资源。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9

论文摘要:与会迅乡村小说相较,赵树理创作于40年代的乡村小说的文化批利有三大特点:对农民文化的认同使赵树理以平视的目光审视农民文化,五四人文精神和阶级论构成其文化批利的双重视角,而以故事负载文化内汤、以直觉思维构建文本和在政治学社会学层面展开批利等特.饭使其小说具有形而下的批利格调。这三大特点是赵树理乡村小说的成功之处,但这些特.蔽也带来了其丈化批利的两大缺憾:自足的丈化心态限制了作者的文化视歼,“问翅小说”的创作模式影响其批利深度。赵树理小说文化批判的形象性、具体性与会迅小说文化批利的抽象性、形而上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40年代是赵树理创作的成名期,也是其创作的高峰期。赵树理创作于40年代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批判是其“乡村小说”的重要创作指向。其文化批判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平视”的批判态度

人们一般认为赵树理继承了文化革命先驱普迅的批判精神,然而,由于时空的差异,鲁迅、赵树理二人面对农民文化采取了不同态度。

鲁迅以文化先知的身份审判农民文化。在普迅看来,要实现“立人救国”的思想,文化精英们得完成两大任务:一是摧毁宗法文化,二是改造古老国度民众的灵魂。因此,农民成为普迅等一批早期乡土作家关注的对象,这是由于农民既是宗法文化的重要寄主,又是构成“沙聚之邦”的主要成分。于是,阿Q、闰土、七斤、祥林嫂、鼻涕阿二、骆毛等一批灵魂麻木的国民成为作家剖析的对象,农民文化成为早期乡村小说攻击的靶的。

赵树理以平视的目光审视农民文化。如果说鲁迅是农民文化的审判者的话,那么赵树理就是农民文化的自我检讨人;普迅在否定的前提下批判,而赵树理则在认同的基础上批判。造成二人批判态度差异的原因有二。一是不同的时代背景。普迅面对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民文化,在整个古老的东方农耕文化向现代工业文化转型的起步之际,农民文化的基本内涵是腐朽的宗法文化,因而突进的“五四”狂扭精神促使普迅对农民文化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赵树理面对的是处于解放区文化氛围中的农民文化,此时此地的农民文化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中:传统的宗法文化正在隐退,新民主主义文化正在改造农民文化;加之当时的主流政治也选择了农民文化,所以赵树理对农民文化采取了基本认同的态度。二是对农民文化的体认差异。普迅的童年、少年在农村度过,当奋笔疾书批判农民文化时,他已成为“城市人”多年了,—从《呐喊》到《朝花夕拾》,农村在普迅的笔下一直是一种记忆:当他受到乡情的“蛊惑”时,他就写出了《社戏》等小说,当受到历史使命感的鞭策时,他就把乡村作为批判的靶的,于是他造就了阿Q、闰土等人物;由于时空的久远和描写的概括性,农民在普迅的笔下只能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一种被他赋予了封建文化内涵的符号。赵树理的前半生基本上是在农村度过的,长期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农民产生了特殊的亲近感,而农民兼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又使他对农民文化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特殊的生活经历与特殊的身份决定了赵树理对农民的体恤、理解和对农民文化的认同与宽容,使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民文化。赵树理文化批判的前提是认同农民文化。肯定农民文化中某些传统道德精神、赞美乡土精神中的积极因素、肯定在外来因素刺激下产生的新的文化质素、顺从农民的审美观念,等等,是赵树理文化认同的主要表现。例如,“勤劳”是农民用来衡量人格人品的重要标准,也是传统的农民高尚人格的核心内涵,赵树理认同了这一价值观念,并从这一价值标准出发塑造了一批具有勤劳品格的人物形象,如孟祥英、金桂、陈秉正、潘永福等。乡土精神是在土地的依托与哺育下而形成的农民人格精神,如勤劳勇敢、质朴善良、诚信谦和、安土重迁、保守狭隘、务实求稳,等等。赵树理肯定了乡土精神的闪光面,唱出了一曲曲土地的恋歌:《地板》肯定了农民劳动的价值,《福贵》、《田寡妇看瓜》展示了作为农民的衣食之源和精神依托的土地的双重价值,《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歌颂了农民为土地而进行的抗争……。赵树理的这种认同实际上是对农民文化品格的肯定,他以自己ao年代的乡村小说表明:农民文化是一种质朴、单纯、向上而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文化。他的所有艺术描写都隐含着对东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缔造者—农民—的歌颂与赞美。—这一艺术行为与鲁迅乡村小说的文化批判形成鲜明的对比:每迅展示了工业文明东渐时的农民文化的可悲境地,在普迅的笔下农民文化是一种受到伦理化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化的道德观念的双重籍制而缺乏本体自主能力、本体体认能力的象昧文化。

对农民文化的基本认同使赵树理的文化批荆失去了普迅批判笔锋的尖刻与犀利,而由革命理想所致的自信与优越感又使其批判消洱了普迅的激愤、淡化了普迅的优患愈识。对待农民文化的消极面,赵树理多以喜剧的手法展示其荒诞和存在的不合理性。对待二诸葛、三仙姑、老秦、李成娘等落后的人物,作者总是在普意的调侃中指出他们的精神块陷;而对待新旧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作者一般不让其白热化,且冲突多以进步的一方大获全胜、落后的一方获得思想进步的喜剧形式结束。对待小元、小昌等“翻得商”人物,作者总不忍心丑化;对于德贵、小毛、小旦、“老驴”等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物的描写,作者也没有顺从时俗将其妖魔化,而是既揭示其丑恶的本质,又最后给予“出路”。这种沮和的批判充分显露出身为“农民作家”的赵树理对乡土的依恋之情。对待农民文化肌体上生出的毒瘤,作者采取了冷静客观的态度。赵树理习惯于以客观而真实的描写平和地展示封建宗法文化的腐朽和地主反动势力的丑恶。例如,对于阎恒元、李如珍、王光祖等地主恶场的描写,作品既不像早期“革命小说”那样激愤,也不像后来的“三突出”小说那样夸张,而是在真实可信的叙述中展示人物的罪恶。冷.与平和并非竞味着宽容,而是显露出作者对反动力量的蔑视和对正在发生质变的农民文化的自信。

二、双重文化批判视角

赵树理的文化批判有两大视角。

一是五四人文精神。五四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文化批判精神。赵树理继承了普迅的文化批判精神,从启泉和反封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封建文化对农民的精神毒害,展现了一代农民的精神变化历程。作者塑造了两类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一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如二诸葛、老秦、李成娘、刘聚才等。作者通过对这些农民的言行的剖析,展现了封建文化在他们心灵烙下的印痕。二是受到封建思想残余侵害的新一代农民,如小元、小昌等。通过对这一类人物的描写,作者一方面展现了延续千年的封建文化对一批先知先觉的农民的思想侵害,另一方面揭示了农民阶层自身的思想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农民文化改造的艰巨性问题。同普迅一样,赵树理格外注重人的个性解放与人的灵魂觉醒,但由于文化参照、文化指向等方面的差异,普、赵二人对农民文化关注的重心并不完全一样。如果将普迅的乡村小说创作与他写于20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以及他后来的杂文创作结合起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从由“立人”而“立国”的文化思路出发而审视农民文化的,—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就必须先改造“国民性”,“国民性”的病根是奴性,而奴性是包括封建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所浸淫、所熏陶的结果,因此,要改造国民性必须批判传统文化。于是,在《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作品中,作者既指出封建文化的腐朽与没落,又无情地揭示了闰土、阿Q.祥林嫂等农民的怯儒与麻木,对他们用“瞒和骗”制造“奇妙的逃路”的心理行为深恶痛绝。赵树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构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当时的目标、任务出发而审视农民文化,因而,他出于促进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健康发育而批判封建文化、揭示封建文化对农民的精神毒害,为了使农民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可靠的同盟军而敦促农民自身的人格升华、强调农民文化的改造。—由于文化批判的指向差异,二人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侧重也不完全一样:鲁迅把以宗法文化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文化作为批判重点,而赵树理则既批判民间化、民俗化、乡土化的封建正统文化,又批判乡村文化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腐朽的文化观念和陈旧的价值意识。

二是阶级论视角。阶级论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从阶级对立的角度出发,赵树理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在农村的代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压榨和精神奴役与精神籍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经历过新旧两重天的农民知识分子,赵树理对乡村宗法势力有着透彻的了解。《李家庄的变迁》真实地描写了李如珍、小喜之流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福贵》等作品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算计与盘剥,《邪不压正》、《刘二和与王继圣》等作品则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乡村宗法势力对农民的精神奴役和精神控制。赵树理对反动的村政权有着深刻的认识。他通过生动的描写向读者展示:政权与封建伦理道德的紧密结合和伦理道德的法律化、政治化是乡村反动政权的本质,依靠上层反动政权压迫农民和以封建伦理观念束缚农民、控制农民则是其政权的基本操作模式,而掠夺农民、维持自己在农村的特殊地位是其政权运作的最终目的。在描写阶级对立的过程中,赵树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展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同时也展示了农民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威力。应该说,赵树理小说的阶级论视角是鲁迅小说所不具备的。—尽管鲁迅小说的文化批判在客观上展示了阶级对立,但从《呐喊》、《仿徨》整体创作上看,鲁迅并不是有意从阶级论出发展示阶级对立或阶级斗争,而是从批判封建文化出发的。

当然,多数情况下这两种视角在赵树理小说中是重合的。在《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中,作者既从阶级的角度描写了地主阶级或封建残余势力对农民的政治讹诈与政治压迫,又从五四人文精神的角度揭示了农民自身的精神缺陷。例如,老秦对老杨的前恭后踞反映了他的封建等级观念,小喜三棍子加一句“草灰羔子”镇压住了铁锁媳妇的气势、后来又用两块钱雇来一个穿制服的陌生人毫不费力地捆走三个“小字辈”,这些事件充分展示了封建宗法意识对农民的精神控制以及这种控制对农民的精神驯化状况。在《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等作品中,立足于五四人文精神的“人的解放”命题与依托于阶级论的民族解放、社会变革主题合为一体。

任何一种批判都意味着一种建构,暗示着一种理想,双重的文化批判视角使赵树理小说的文化批判达到了批判与建构的统一。五四人文精神视角使赵树理的文化批判具有鲁迅的反叛精神,而阶级论视角又使其批判具有明晰的建构理想。—时代的局限、“五四”时期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影响、对农民的失望所致的优愤等诸多因素,使鲁迅乡村小说的反叛精神覆盖或淡化了其建构指向,以致批判大于建构。赵树理面对的是正在转型的农民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在40年代的解放区迅速发育,就是在这样一种特殊时代氛围中,农民文化开始发生质变:以宗法文化为主干的旧文化逐渐退隐,而以无产阶级思想为精髓的新文化不断进人农民文化。无产阶级革命的理想与解放区政治体制及生产关系的变更为赵树理小说的文化构建指明了构建目的与构建标准,因此,赵树理小说避免了鲁迅小说文化建构的困惑。

三、形而下的批判格调

与以鲁迅为代表的早期乡村小说相较,赵树理小说的文化批判显现出一种“平易”批判格调。

鲁迅的乡村小说从“立人救国”的精神哲学出发而展开描写,其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提炼都具有高度的隐喻性与概括性。例如,阿Q这一形象的塑造旨在“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而阿Q挑衅王胡、欺负小尼姑等行为的描写意在概括“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的”卑怯国民性;(狂人日记》用富有深意的语言概括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尽管学者们反复论证鲁迅小说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与周密性,但实际上其小说以“写神”为主,作者跨越政治学和浅表的社会学层面,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层面观照农民的生活,“白描”构成其作品描写的写意性,暗示象征构成其描写的隐喻性,所有描写围绕着精神哲学的内核铺展。因此,我们认为鲁迅乡村小说的描写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隐喻书写”。赵树理小说的描写格调与鲁迅大不一样。对农民文化的认同、战时文化的特殊需要和他自己的艺术旨趣使他舍弃了隐喻书写。与鲁迅小说相较,赵树理小说的文化批判格调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以故事负载文化批判内涵。赵树理对“穷哥们”听不懂他朗读(阿Q正传》一事深有感触,他认识到小说的“通俗”在启蒙农民和进行文化批判中的重要性,因而决定用直白的语言来写“故事”。于是,以直白的语言“讲故事”,“故事”中蕴涵着“间题”,不同的观照角度产生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负载不同的文化批评命题,这就是赵树理小说的基本描写方式。

(二)以直觉思维构建文本。赵树理小说舍弃了批判命题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寄寓质朴的文化评价、文化思考于凡俗琐事的铺陈与叙述之中。例如,同样是展示封建等级思想在农民身上打下的烙印,鲁迅以闰土的一声“老爷”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可悲,而赵树理则通过老秦要老伴给老杨做白面条、当着老杨的面骂儿子、给老杨下跪等一系列生动而具体的事件描写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可笑;两个人物形象在各自的作品中都不是重点描写对象,但鲁迅的寥寥几笔就把人物所负载的文化意旨抽象到哲理高度,读者若要解读人物,非得要有一个“解码”过程,而赵树理的直接表达则使形象与“思想”对等,且二者处于同一思维层次,因而读者仅需通过直觉思维即可把握作者的全部思想。

(三)文化批判主要在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表层展开,作者一般不将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们说普迅从精神哲学层面观照农民文化,主要是指鲁迅对农民文化的观念文化或文化心理的哲学思考,即对国民的思维方式和民族个性在近现代的变异的哲学审视,对封建文化的哲学依托的考察。—从哲学角度观照农民文化是普迅小说文化批判的形而上特色的主要表现(笔者认为,在普迅小说中农民就是“国民”的代名词或象征)。然而,宁摆“文摊”而不上“文坛”的为文宗旨和创作的现实功利性使赵树理放弃了对艰深的哲理内涵的刻意探求,其文化批判主要在与“时事性”紧密关联的政治学社会学层面展开,作者的文化审视停留在农民文化的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层面。当然,其小说不乏哲理内涵,但这种质朴的哲理主要来自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透彻感悟和对农民文化的深刻了解,作者往往是无意得之。

以故事负载文化批判内涵,以直觉思维构建文本,在政治学和社会学层面展开文化批判,这种批判操作模式使赵树理小说具有一种形而下的批判格调。

形而下的文化批判格调使赵树理小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鲁迅乡村小说的文化批判的重大历史意义不可否定,但仅就对当时的农民阶层的直接启蒙作用而言,鲁迅小说的文化批判是不太成功的,因为普迅批判精神的精英性、前卫性和那种高度抽象的隐喻写作,使其小说不可能直接对农民文化产生作用。

上述三大特点正是赵树理小说文化批判的成功之处。然而,我们在肯定其小说文化批判的长处时,也不可忽视与这三大特点密切关联的局限性。其文化批判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自足的文化心态。“农民作家”赵树理的农村生活经历与工作经历在使他透彻了解农村文化的同时,也局限了他的文化视野。如果说普迅以城市人的目光俯视农村文化,导致了其小说的文化批判的抽象化的话,那么赵树理以农民的眼光审视农民文化则导致了他自足的文化心态。这种自足的文化心态使作者的批判与建构完全局限在农民文化本体之内,批判者对农民文化的认同使其不可能清醒地认识到农民文化自身的局限性、农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巨大差距以及东方文化在世界整体文化格局中的位置。

农民的形象特点篇10

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个性;题材;主题;艺术风格;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创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98-01

自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创造性地将农民引进小说领域,真诚地将他们奉为作品的主人公之后,农民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不渝的审美对象,农村题材小说川流不息,蔚为壮观。其间,赵树理、孙犁他们通常以普通农民为视角,叙述和思维具有浓厚农村乡土气息。特别是孙犁,他的小说,塑造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乡村普通百姓的乐观、无私和勇敢,具有一种鼓舞大众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诗意向上的力量。他以农村乡土小说为输出革命和继续革命理念的所在,十分注意塑造农村乡土世界中具有高度革命觉悟的农村革命新人。

一、艺术风格方面

1、从题材上看赵树理完全称得上是一位具有大众风格的农民作家。他出身农家,长期同农民生活在一起,同农民建立起了鱼水般的感情,并立志要写农民、唱农民,写给农民读。因此,他的作品以农民的视角和思想感情看待生活,观察社会,选取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在工作中及时引起注意的社会意义深刻的创作主题,他将这些社会问题通过文学形式艺术地再现出来,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腔热情地表现农民的生活、心理和农民的气质特点及审美情趣,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孙犁的小说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特征,描写的是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抗日根据地党领导下的农民,无论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还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韵律和人物心灵,无不有着这个伟大时代的鲜明特色,显示了坚忍不拔、开朗热情、乐观自信的生活美和性格美,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审美感受。

2、从主题上看赵树理的作品并不以雄伟的气势取胜,而是寓韵味于平淡幽默之中,掩卷之后发人深省,显示了一种见微知著的风格特色。赵树理对农民问题的思考是深入的,他没有停留在歌颂农民的政治经济翻身,而是更进一步地深入到如何实现思想上的彻底解放这个历史主题,从这个角度看,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堪称继鲁迅之后中国乡土小说的又一个里程碑。

孙犁的小说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农民大众在党的领导下日益觉醒和成熟,在单纯明净的格调中挖掘农民内在心灵的“真善美的极致”,并高度颂扬新中国、新时代、新社会、新农村的诞生。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在语言行动中丰满起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一个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对农民的认识是真实而全面的。他一方面揭露了农民身上的某些需要改造的落后素质,另一方面挖掘其内在固有的美好品德,往往寓批评于诙谐幽默之中,将善意的讽刺与热情的讴歌结合在一起。他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富于个性特色的农民形象。

孙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独创了自己的美学人物体系,用灵巧的笔触突显人物满怀着对于生活的喜悦和希冀,以及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锤炼出来的坚毅、英勇的品格。而其中最鲜活灵动的就是在残酷的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勇挑生活重担、具有乐观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系列。孙犁以抒情的笔调渲染气氛,把自己的一腔深情不着痕迹的倾诉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着重表现了在她们温柔娴静的外貌下面所蕴涵的坚忍顽强的优秀品格。用纤丽而简单的言语、深沉而真诚的情感充实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实践了自己的审美追求。

三、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

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上,赵树理的小说在民族化、通俗化方面显示了异常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

赵树理本着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原则,认真考察群众普遍的欣赏习惯和阅读期待,对作品的可读性下了很大功夫,他的小说特别重视故事性,看重它的通俗明了,往往一开始就把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简要经历交待清楚。小说还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讲究情节连贯、首尾呼应等艺术精华,创造出一种评书体小说形式。

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上,孙犁的小说与赵树理的小说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