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4:05

经济学的效益篇1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信息统计;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发生变化有多种体现形式,其中以其财务指标变化和环境造成的经济影响为主。财务指标通常以某个阶段为对象,对企业这一阶段的财政收入进行统计,以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策略制定提供条件。同时,企业的发展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它以信息统计为核心,将企业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量化,优化企业运营决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企业经济效益获得的影响因素

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企业从自身经营现状和市场发展前景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现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以便于下文应用经济学统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策略。

1.1客观经济环境: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形势,如金融危机时期会使企业的利润下滑。客观经济因素无法完全避免,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思维,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企业经营方向和策略进行调整。

1.2发展阶段:企业在发展初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经营目标应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应利用经济学原理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正确评估其经济效益获得。

1.3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评定的核心,其与市场无关。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内部情况,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目标,使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基础。

1.4人为因素:人力资源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来影响经济效益获得。根据经济统计学原理,应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做正确的分析。

2经济统计学视域下统计信息的特点

经济统计学视域下,统计信息具有间接性、矛盾性特点。经济学统计是对企业运营事实进行量化的过程,因此是对事实间接的反应。统计数据必然具有大量的信息,是对经济效益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它同样具有数值性特点。另外,经济统计学数据具有矛盾性特点。这是由于企业只能对以往的数据进行统计,反应的是企业前一段时间的运营状况,而无法显示企业当下的运营状况。但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分析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无论如何经济学统计对于企业决策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积极作用。

3信息统计在企业效益获得中的应用

3.1信息统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核算能力

财务核算能力是企业获得效益的关键,信息统计的应用帮助企业财务人员以先进的手段了解市场信息,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完整的、正确的核算。企业运营必然要对其成本支出、利润获得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数据来显示经济发展状况,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通过数据统计而进行查缺补漏,制定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策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2有利于企业管理决策

经济学统计通过企业运营状况的提供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尤其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比较迅速,只有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统计学帮助企业实现了资源整合,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现状分析较为透彻。也有助于合理安排员工职责,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有助于促进企业改革

企业改革依赖于管理者对于其经营状况,与市场的适应程度的了解,而经济学统计的基本任务正是帮助企业分析其运营状况,得到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从而间接的促进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合理性。尤其是金融危机等特殊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盲目扩张和内部结构不完善都将使其面临巨大的运营危机。当今企业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使企业革新速度变慢。风险无处不在,如果缺乏必要的风险分析手段则造成企业经营不善。因此,企业的改革要以经济学统计所得的结果相吻合。

4结语

经济统计学以企业的运营状况为前提和基础,对其近期的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到企业最近一段时期的运营状况。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来说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使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统计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在社会信息领域中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经济决策依赖于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忽视统计学原理的现象,对于企业短期内利润的获得投入过多的精力,而缺乏对自身运营的阶段性总结和统计,需要管理者改变其传统的观念,承认经济统计学理论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作者:张杰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小艳.略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0(19).

经济学的效益篇2

【关键词】应用指数平滑平滑常数周期预测预测值

【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194-02

在我的《数学模型预测林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中,已给出了利用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三次指数平滑的一般的方法解决预测林业经济效益的理论问题,本文重点讲述具体问题利用以上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一、应用实例――林业企业销售利润预测模型

某林业企业1997年-2006年销售利润见表1,下面分别用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该企业以后十年的销售利润。

确定初始值:=5226,分别取平滑权系数α=0.3,0.5,0.95,计算出一次指数平滑值,并根据(7)式=+α(yt-)计算出预测值,见表2。

由此可见,α=0.95时,预测误差最小,故取α=0.95。这一结果可以从图1中看出,该原始数据波动明显而迅速,应当将α的值取得大一些,使得指数平滑序列能较好的跟踪原始序列的趋势变化。

确定初始值:=5226,平滑权系数α=0.95,根据式(6)、式(7)和式(11),计算出一次、二次、三次指数平滑预测值,见表3。

同理,以2003年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平滑权系数α=0.95,根据式(6)、式(7)和式(11),计算出一次、二次、三次指数平滑预测值,并根据三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式(12)、式(13)、式(14)、式(15),对下一年的利润做出预测,见表4。

根据1997年-2006年的统计数据得知,杨木市场价格从260元/立方米上涨到850元/立方米,由于林业资源及其副产品供给弹性低,需求富于弹性,市场木材价格不断攀升,该企业销售利润也从5226000元上升到54324000元,由于利润的上涨过程不是线性的,所以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曲线模型对未来十年的销售利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十年,该企业逐年攀升,由2006年的54324000元上涨到2016年的216171690元。

经济学的效益篇3

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严重的法律冲突,即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的规范性文件与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立法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上位法存在严重冲突,其采用的“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的实质是漠视农民的财产权。笔者采用波斯纳分析范式(法律的经济分析),即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为分析对象,以各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为分析工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背后的经济逻辑,以解释一个存在严重法律冲突的制度在实践中得以贯彻的原因。

(一)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成本收益分析

1.公益林的区划面积。欲获得森林的生态效益,必须获得森林。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称为公益林。公益林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只能由各级政府提供。依公益林的重要程度不同,主要由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分别统筹。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根据1999-2003年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可知:全国森林面积17490.92万hm2,其中防护林面积5474.63万hm2,特种用途林面积638.02万hm2[20]。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合计6112.65万hm2,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4.95%。可见实现《森林法实施条例》要求的30%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国家林业局并不满足于此。公益林是以林地为准进行区划的,故统计中的公益林面积实际指的是公益林地的面积,记为公益林(地)。到2007年,经国家认定的公益林(地)面积为1.05亿hm2,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7.2%。其中,按地类分,有林地5300万hm2,占公益林(地)面积的50.5%;疏林地293.3万hm2,占2.8%;灌木林地3440万hm2,占32.8%;灌丛地100万hm2,占1.0%;未成林造林地346.7万hm2,占3.3%;宜林地486.7万hm2,占4.6%。此外,还有地方公益林(地)约7666.7万hm2[21]。部级公益林(地)加上地方公益林(地)合计1.82亿hm2,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全国森林面积1.75亿hm2。到2012年,部级公益林由1.05亿hm2调增为1.24亿hm2,占新统计的全国林地面积3.04亿hm2的40.8%[22-23]。国家林业局超额完成了任务,政绩显着。那么,国家林业局通过什么途径在短短时间里就取得这么显着的成绩?窍门在成本上。

2.单位面积成本。对国家而言,公益林可以是自有的,也可以是非自有的。将现成的非国有森林(如集体所有的森林或个人所有的森林)转为公益林有3种途径:(1)行政征收;(2)行政征用;(3)无偿征收或无偿征用。公益林单位面积成本=直接成本+交易费用等间接成本。公益林面积=总补偿金额/直接成本。在计算公益林面积时,间接成本反映不出来。不同情况的直接成本C1是不一样的,差别很大:(1)如果是现成的国有公益林,只需要维持成本,即C1=国有公益林的管护费用C11;(2)如果是新造国有公益林,直接成本包括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即C1=国有公益林的造抚费用C12+国有公益林的管护费用C11;(3)如果是将现成的非国有林转为公益林,直接成本包括非国有林的征收或者征用费用、征收或者征用之后公益林的管护费用,即C1=非国有林的征收或者征用费用C13+国有公益林的管护费用C11。在部级公益林区划中,主要是上述(1)和(3)两种情况。如果能够不支付非国有公益林的征收或者征用费用C13(即无偿征收或者无偿征用),那上述(1)和(3)两种情况的成本就一样了。国家林业局在2001年试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时没考虑对非国有林的有偿征用问题,采用的是“征用无偿、管护有偿”的模式,即“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补助对象,至少在试点阶段,只能考虑生态公益林管护费的补助,暂不能考虑地方财政、林业部门和林农等减收部分的补偿”[24]。这个“暂不考虑”没有时间限制,从2001年试点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还没有考虑征用补偿问题。

3.收益分析。国家区划公益林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森林生态效益,因此可以用森林生态效益作为国家的收益指标。国家的收益B1=公益林面积×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总补偿金额/直接成本C1)×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收益B1与直接成本C1成反比。如果采用“征用无偿、管护无偿”模式,即取C1=0,理论上的最大公益林面积可以无穷大,实际上由于受到一个国家林地面积的限制,理论上的最大公益林面积只能修正为一个国家的林地面积,又由于一个国家不可能把所有林地都区划为公益林,于是理论上的最大公益林面积再修正为政府自定的公益林面积。我国实际区划的占全国林地40.8%的公益林就是由政府自定的。如果采用“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即取C13=0,C1=C11,实际可得的公益林地要小于“征用无偿、管护无偿”模式,但大大高于“征用有偿、管护有偿”模式。如2001年试点时,总补偿额只有10亿元,如果只考虑管护费用C11每公顷补助75元,就可以得到1333.3万hm2的公益林,如果还要考虑非国有林的征用费用C13,则可得到的公益林就少多了。从成本收益上分析,国家会优先选择“征用无偿、管护无偿”模式,次优选择“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万不得已才选择“征用有偿、管护有偿”模式。

(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成本收益分析

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收益B2主要体现在对公共管护费用的统筹支配上,因此B2可以用公共管护费用的金额作为衡量指标。在2001-2003年的试点阶段,公共管护费用占中央财政全部管护补助10亿元的30%,即B2=3亿元。以福建省为例,2001年参加试点的面积为86.67万hm2,中央管护补助6500万元,仅省林业厅统筹的公共管护经费就有1950万元。2004-2005年,公共管护费用占中央财政全部补偿基金20亿元的10%,即B2=2亿元。2006年,公共管护费用占中央财政全部补偿基金30亿元的10%,即B2=3亿元。从2007年开始,公共管护费用的提取标准为每年每公顷固定提取3.75元。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成本C2=行政管理所增加的管理成本C21+筹集资金所增加的成本C22。本来省级政府已经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作出承诺要自行消化财政减收、经营者减收和职工社会保障等问题,“自行消化”肯定是要筹集资金的,但是相关部门把责任往市、县政府一推,自然就不要成本C22了。如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厅2001年12月31日印发的《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暂行)》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出承诺,自行消化解决”。与收益B2相比,行政管理所增加的管理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是一个纯获益的主体。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不仅几乎不需要成本,同时还可以改变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用途。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一直都是按照部级公益林的管护需要进行测算的,至于征用补偿(即所有者损失的补偿),本来是要地方政府“自行消化”的。但是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省份比中央财政补偿标准有所提高(如2010年中央财政补偿基金的补偿标准为非国有公益林每年每公顷补150元,江西补157.5元、福建补180元、广东补240元、浙江补255元、江苏补300元、北京补600元等)外,绝大多数省份并没有提高。为使基层工作能够进行下去,只能把中央财政补偿基金中的补偿性费用(全部费用扣除公共管护费用后的余额)的一部分作为集体、个人的征用补偿(所有者损失的补偿)。如根据福建省财政厅、林业厅2010年3月29日颁发的《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进行换算,福建省每年每公顷公益林补偿的180元是这样分配的:公共管护支出3.75元,补偿性支出(含所有者森林综合保险费支出4.5元)176.25元。补偿性支出(扣除保险费后的余额171.75元)按照权属不同分为3种情况:(1)属于国有的,171.75元全部用于管护支出;(2)属于集体所有的,171.75元被分成3块,即村集体组织监管费15%计25.80元、直接管护费20%计34.35元、由全体村民共享的所有者补偿费65%计111.60元;(3)属于个人所有的,171.75元全部支付给所有者个人,个人要承担全部管护责任。根据2011年11月5日颁发的《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浙江省用于集体、个人所有的部级公益林直接管护费也只有37.50元/hm2。与国有单位相比,集体、个人拿到的钱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在说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是用压缩直接管护费的办法挤出一项所谓的“所有者补偿”,目的是为了便于在基层开展工作。虽然金额一样,但因为说法不同,就把一个“无偿征用”的事演绎成“有偿征用”的事,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二、“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的可行性解释

虽然“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由于漠视农民的财产权而引发了一系列法律冲突,但在现实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历史上以法律冲突的形式剥夺农民财产权的情况较多。笔者在通读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此处限于篇幅不便展开。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民一直是原始积累的贡献者。这一特殊国情对“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的实施非常重要,将大大减少交易成本。

2.在自然保护区的问题上已经有过无偿征用的成功先例,为部级公益林(地)的区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国务院制定的《自然保护区条例》采用的就是无偿征用的模式。截至2000年底,全国已建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面积1.2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12.4%,其中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909处,面积1.03亿hm2[25]。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部级公益林有很大的重合比例,为2001年的部级公益林“征用无偿、管护有偿”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已经被无偿征用的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直接转为部级公益林即可,因原来没有任何补助,现在至少还有管护补助,农民肯定愿意,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3.在宣传上可以采取比较委婉的说法。“无偿征用”是法律名称,是实质,但不好听,可避开该字眼,采用比较委婉的说法。2001年国家林业局的调查报告采用“暂不考虑”农民减收的说法[24]。财政部、国家林业局2001年11月26日下发的《关于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意见》换为另外一种说法。按照该说法,征用补偿、管护的责任均不在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只对部级公益林的管护进行补助,至于征用补偿(对经营者减收的补偿)则要地方政府“自行消化”,而所谓“自行消化”也不是什么硬指标,只需地方政府“做出承诺”即可,实际上地方政府最后让农民自己“自行消化”掉了。2004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四条再次改变说法,在资金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将“管护补助”(分为管护人员费用、公共管护费用)改名为“补偿基金”(分为补偿性费用、公共管护费用),补偿性费用“用于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或林农的补偿费,以及管护区内的补植苗木费、整地费和林木抚育费”。对比可发现,所谓“补偿性费用”不过是管护人员费用的另一个说法,但是容易使人把管护人员费用误以为是征用补偿费用,从而掩盖“无偿征用”的本质。这种说法的改变调整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经济学的效益篇4

[关键词]药业集团;经济效益;管理学;药品

[Doi]10.13939/ki.zgsc.2015.23.091

1管理学视野下的药业集团经营方式

1.1药业集团的计划行为

企业管理需要有明确目标计划,否则就会无从下手,管理没有针对性,就会紊乱无序,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管理学也要求任何组织,在进行战略实施和策略运行的之前,都需要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的药业集团,更需要确定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的、层次分明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战略目标。在这个目标下,药业集团能够根据这个目的,制度管理方案和策略,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药业集团的目标设定应该包括产品的销售额、企业利润、客户开发范围、市场占用率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等,然后根据计划的内容安排,再制定一系列决策和方案,把这些目标进行量化分析,然后再针对各个目标确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

1.2药业集团的组织行为

企业计划制定后,必然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完成计划的实施,所以药业集团为了实现目标、有序的执行计划,自然需要制定和保持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把各种实施行为、管理措施和业务开展等集团管理所有内容进行分类组合和责任分配。药业集团的组织行为需要将企业管理的业务分工需要权责明确,要定岗定位,确定每个岗位的主要负责人,然后再设置其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还要设定好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合作关系。为了实现集团的战略目的,保证计划得到有效执行,药业集团需要对组织机构不断调整,确保集团所细化的销售额、利润额、产品定位、客户开发等管理目标能够科学地融入进组织行为中。另外,药业集团要想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做保障,所以,药业集团的组织行为也是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1.3药业集团的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缺乏有效的领导行为作支撑,那么企业管理就会一盘散沙,企业目标就不可能完成,企业组织机构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药业集团的领导行为是一项综合过程,它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所以员工的行为实施和个人绩效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的执行集团的计划,自觉为集团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目前,企业的领导行为在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而发生变化。对于药业集团来说,企业领导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要构建医药行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增强全体员工对集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团的凝聚力。良好的集团文化氛围,能够打造企业品牌特色和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还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得集团制定的目标能够有效完成,从而实现药业集团的长远发展。

1.4药业集团的控制行为

企业的控制行为和组织行为是一致的,有效的组织需要对管理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现代经济社会,随着全球化和药品科研技术不断提升,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业集团的经营管理要面对诸多风险因素。如果不能对公司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势必会给药业集团带来损失,甚至有可能破产。药业集团在执行计划中,受到来自市场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组织行为可能会与既定计划发生较大的出入,不管是产品定位、产品销售额和企业的利润额,还是药品安全、相关法律.监督机制、市场调控等国家宏观政策的改变,都会影响到集团的组织行为,药业集团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计划和组织行为,纠正错误方向,保持证集团的合理运行。因此,控制行为是否有效,是药业集团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药业集团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保障的重要手段。

2管理学视野下药业集团经济效益实现研究

2.1合理调整产品结构

药业集团要对公司所生产经营的药品进行效益分析,通过统计和排序方式,根据药品利润大小、销售额度、市场占有率等,对生产经营的药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药业集团在经营管理中,对于药品要合理区别对待,进行科学搭配。例如哪些药品属于为了维持销售网络针对特定客户而生产的,哪些药品是集团未来计划打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哪些药品利润大需要提高产量的等,进行区别对待。同时,还要注意药品销售的渠道管理,要防范风险,要有计划地进行渠道挖潜,对于潜能大的销售渠道要加大挖潜力度。对于销量比较大的药品,如果其利润过低,成本投入大,影响集团资金流传,就必须控制销量。要重点开发那些利润大销售小的产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对于销量又小利润又低的药品应该停止生产。这样,通过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能够使得药业集团的药品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保证了集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药品管理是关键

药业集团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集团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药品管理涉及药品研制、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药品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给集团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药品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必须严格把关,做好风险的防控。因此,药业集团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把药品管理作到位,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aBC分类管理法等,实现对药品的科学监管。

经济学的效益篇5

关键词:探讨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2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071-02

1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1.1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

电力工程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必须抓好电力工程建设的每一关。要在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保证这些组织机构的人员的职责分明。一旦企业的制度规范就能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的正常进行,制度规范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一项工程的实施,或者一项工作的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好的组织机构,事情进行的进度也会顺利一些。特别像这种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工程的建设,更加必须要有好的组织机构来分配所有的事情。在电力工程建设有限的范围之内,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这对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电力工程项目中组织机构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措施,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能使电力工程中组织机构在对人员的管理上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个企业建设的根本就是完善的组织机构,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让很多事情的进展变的非常的顺利,这些机构会对当前的人员配置和材料配置以及怎样的优化结合都会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让所有的人员和材料都会以最优的组合的形式出现。一旦人员配备良好,材料也配备的完善,工程的进度就会加快,而且这是才保证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下的施工进度的加快,所以不会影响工程的任何方面的质量,这样的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的。

1.2建立完善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必须抓好工程建设的每一关,做到对所有的人都负责,避免的发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设民生设施,我们不能贪污。电力工程的建设的好坏,其实是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的。最主要的就是一些制度的不完善,这些制度的不完善就导致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成本安全等制度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尽可能的不让的事情发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健全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体系,这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电力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上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措施,一旦养成这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的措施的习惯,就会形成一种制度,就能使电力工程中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上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1.3提高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的发展很快,这都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脚步加快,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配套的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促使电力工程这种民生工程的快速的发展。一些电力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的进度而不去注意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就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电力工程企业要想不发生任何事故,或者是把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就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的监管制度。在一些管理部门内,增加一个监管部门,这个部门就是对所有的在建工程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他们对工程的质量和自己热人身安全放松警惕。施工单位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保护好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要求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加大监控的力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建立健全施工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的建立对施工过程提高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监管制度要求所有在施工单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否则一律不准出现在施工的现场。

1.4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技术

想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把安全生产的思想灌输到所有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的心中。要使一个企业的生产完全是安全的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一些影响安全隐患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实要做到这点是非常的难的,首先要加强对在建工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去重视生产的安全性,然后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计划,及时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对没有任务没有去工地的人员也同样的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的过程中,避免事故的发生。其实加强一些岗位的人员的安全性的培训不仅能降低事故的发生,还能保证他们自身的安全,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1.5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安全生产,要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做到这点是非常的难的,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基本的就是实现对工程的实时的监视,分析,及时的做出操作上的调整。有时候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工程的进度,而不去注意工程的质量。由于只抓住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度,这就导致一些部门不去注意在建工程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去关心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危险的地方,由于不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往往会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从以往的一些电力工程的事故中,我们要吸取教训,找出本部门在建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可能导致一些事故发生的危险的地方,多注意那些危险点,找出解决的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将电力工程中存在的一些危险点进行分析和预控,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制度,就能使电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2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需要实现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从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论述了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的措施,让这些措施很好的实施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电力工程科学化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在这条路上进行不断的探索,然后在持之以恒的坚持,务实的慢慢推进科学化管理的措施,才能获得最有效的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电力工程管理层的工作必须进行细致的分配,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实现管理层的科学化管理,对管理层的人员灌输科学化管理的意识,做好管理层内部的监查机制,对管理层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发现,然后找出解决的措施,让企业内部先实现有效的科学化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后续的良好运转。在节约成本管理方面,主要是要解决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在保证工程项目实施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优化对成本的管理措施,,降低各项损失、把一些成本的参数必须控制在月度计划指标范围内,做好成本方面的科学化管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想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安全管理控制上必须精细,做到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经济指标没有完成,就要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所有人员的经济节能意识,才能群策群力,共同把节能降耗工作做到前列。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电力工程企业的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结语

本文从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论述了电力工程管理科学化的措施,让这些措施很好的实施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想要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这就要求电力工程企业抓好企业的管理,做好内部监查机制,对企业存在的一些风险进行预警,要求企业对发展行情要有一定的先瞻性,让企业实现有效的科学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转,使工程项目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效益篇6

关键词:施工管理合同安全质量进度工程造价

在现今电力工程的兴建浪潮之中,传统的电力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也亟待改革和创新。相比其他的工程项目而言,电力工程项目有着建设结构复杂,耗资巨大,工期长,管理多面性等显著特点。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满足电力项目工程建设的相关需要,改革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成了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在施工配置和人力、物力配置上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依然存在相关问题,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一、关于劳务合同的管理方法

(一)选择劳动队伍的方法

施工劳动队伍作为工程的直接实施人员,在劳动队伍的选择方面首先考虑企业资质和财务状况等。但随着电力项目工程的发展,劳动队伍和有关企业往往存在劳务分包和各种挂靠现象,因此单单看从业队伍的资质和注册资本往往很难判断劳动队伍的优良性。为了更可靠的区分劳动队伍的真伪,应该在确保企业满足分包工作,进而对劳务企业的人员配备、资金来源、设备和施工经历等方面进行考察。一般来说,有着更多合作经验的劳务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二)劳务合同的拟定

劳务合同不仅能够确立双方的责任义务范围、责任关系,同时还是双方利益的最大保障,同时也能确保工程正常运转。对于劳务合同的拟定也有着很多的具体要求,否则往往会导致劳务纠纷的发生。一份合格的劳务合同首先应该在内容上详细,分工明确。合同在劳务结算上也应该有明确的划分,确保工作量计算上的可行性。合同的拟定一定要确保责任、利益分割上的准确性,不得存在劳务上的牵扯关系。劳务分包工作一般需要列出施工清单明细,具体写出施工项目、工作量计算单位、劳务分包单价等内容,一方面利于结算账目,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劳务纠纷

(三)劳务合同的执行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原则上应该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施工操作,但往往会由于合同中没有提及的施工项目而发生纠纷。对于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双方进行必要的协商,通过变更合同或签订补充合同来处理相关争议。合同的变更必须在双方的同意下才能签订补充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劳务企业若将施工项目装让于其他劳务企业,而转让施工队伍又没有从事相关的施工的相应条件,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则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重新寻找合作企业。对于双方协商无果的情况,则需要诉讼法院解决。

二、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一)建立和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

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核查是工程项目安全进行的有效保障,安全审查工作往往要对施工单位安全责任制、安全保障设施以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往往还要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安全生产。对于建设单位一般还需要建设安全管理的机构或组织,负责安全监管,进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二)培养安全文化

作为建设单位必须坚持实施安全管理机制,认真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培训施工人员的施工方法,严禁违规生产,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事故。安全监管机构也要定期、不定期对施工场地和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争取在事故发生前排查出事故隐患,确实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

(三)安全设备设施的配置

安全设备设施是发生安全事故后最有效的营救和自救的设施之一,也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大保障。因此加大对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极为必要。在危险施工场所必须要有相应的警示标志和消防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检查安全设备设施,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对对应的设备运转情况做好记录。只有做好了安全防护工作,才能合适的增加工作量,安全就是效率,因此必须坚定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对于施工单位的领导者来说,加大安全设施的资金也是极为重要的管理理念,只有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提高生产量和工作量。否则,盲目提高工作量带来的往往是事故频发。

三、施工质量管理

(一)监理在施工单位的管理作用

项目工程质量的监管主要工作在于工程监理。承包合同中强调的施工质量就是监理检查的主要标准,并会逐步验收。作为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管者,监理必须坚持三检制,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都在合同规定的指标内。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往往会遇上超出自身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理就需要充分协调施工单位中各层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施工单位的监管力量,以人为本,期以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监控。

(二)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的管理

在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除了监理的监管工作,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材料的质量。因此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设备质量才能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与施工材料供应商之间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密切注意施工材料的质量变化,不要将不达标的材料带进项目工程中,而作为材料供应商必须严格保持提供材料的真实性。通过施工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协商,加大对材料的检查力度,提高质量检测力度。

(三)关于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的管理方法

对于某一个工程项目,首先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组织设计计划,并需要技术主管部门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在完成了上述流程之后才能应用于项目的施工中。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会贯穿工程实施的始终,因此,合适的施工程序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技术主管部门的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自身技术素养,确保能够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程序,同时也要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体制,做好各程序的交接工作能有序进行。

四、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快慢会决定项目工程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项目能否按时交付使用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照预想的进度进行,保证工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必须指定相应的施工进度表,首先从计划上要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工。各级单位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工程的进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还会设立专职计划员,针对组织设计计划意见工程实际进度,对整个工程项目做出准确预测。在工程进度管理中,一般需要建立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预定工程的实际进度,保证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一级计划一般指的是根据组织设计安排告知各级单位的准确职能、开工时间、交付时间等;二级计划即逐步落实一级计划的相关内容,并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确定施工安排和资源配置等;三级计划则是在保证前两者稳步落实的前期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期延迟和技术难题等问题,指定和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将工期的部分偏差得到纠正。三级计划的有效实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项目施工流程,进而保证项目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参考文献:

[1]苏帅钦.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9年06期

[2]麻昌颜.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2011年11期

经济学的效益篇7

关键词:经济效益意义与途径社会效益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消耗。但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不可能提高,还会降低。同时,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不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是相悖的。

一、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获得发展;对国民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直接承担着社会财富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此可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论是对企业、国民还是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第一点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具备这个条件,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只有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促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什么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什么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呢?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总值,这种增长方式又叫外延型增长方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总值,这种增长方式又叫内涵型增长方式。

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是十分直接的。

第二点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科学的管理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经营中涉及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开发、人力资源配置、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企业管理科学与否的问题。可见,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条途径是——管理和科技二者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有效使用。所以,如果说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生产的最大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两种方法和途径,它们是一致的,只是两个不同侧面而已。

(1)运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效能,以最小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作为企业的组织者和经营者,既要合理安排企业,又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价值规律,适时适宜地组织企业生产,把握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等。

(3)谁抓住了科技牛耳,谁就抢占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世界经济竞争实质就是科技水平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和人才是兴国之本,要牢牢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观念。

(4)充分发挥两种市场的作用。2012年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的结合起来,把增加对外出口和扩大内需更好的结合起来。对外出口加工企业不仅把目光对准国外市场,还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三、企业经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由于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因此,对经济效益的理解也不相同。在我国一般认为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占有和消耗的劳动量同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基于这种理解来考察企业经济效益,自然比较注重考察传统生产要素(如:设备、原材料、资金等)占用和消耗与人们所需要的人造财富(指由人类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之间的对比关系,从而认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依据是时间节约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是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论依据。由于企业对人、财、物力的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节约了劳动时间,就缩短了人造财富生产循环的周期,从而也就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反映时间节约规律的一种形式,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就能推动企业节约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经过人类劳动,不属于人造财富,也就没有价值,更无时间节约而言。这种认识为我们考察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动了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看,在企业经济效益考察中若不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占用会不利于遏制一些企业靠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因为有一些人认为企业可以随意支配地球的大地、空气、水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实际上我国拥有的资源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充分地满足每个企业生产的需要,随着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变,自然资源与环境、人的智力与知识和科学技术对财富增长、对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重要,它们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要素。在这种新形势下来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不能忽视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占用与消耗,对人的智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入及其对人们获得所需财富的影响问题。这必然要求我们对新形势下的经济效益有新的认识。这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的,即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

无数的统计资料显示,工业生产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耗减的主要部门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基本上走的是高物耗、重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道路,很少考虑环境问题(如对资源能源的浪费、物料的循环利用率低、对环境的污染等)的发展战略,往往只顾搞好生产、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认为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是难以做到合理兼顾的。在许多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中,目标始终定位于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的增长与利润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为追求经济效益,将提高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忽视环境效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积极性,认为环保工作投资大,而无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环境问题一般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故针对那些投入较大而无助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污染治理项目,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难以主动去实施。即使在日常经营中偶现的环境管理措施,也仅仅是一种应付法律或行政强制的被动反应,求得环保部门少找麻烦,得过且过罢了;甚至有的企业甘愿缴纳排污费或受罚而污染环境,也不愿积极投入资金实施有效的环境治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国民整体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大多数人对企业加剧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足,人们对工业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警惕性不高;还由于政府对企业环保监管未全面到位,以及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较严重等缘故,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轻视。

对企业来说,增加投入就不能不考虑回报,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兼得,必须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从企业短期发展来看,经济效益可能是好的,但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经济效益可能就不是好的甚至是致命的。2012年,全国食品、酒类、饮料等大量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惨痛的教训发人深省。

再如,我国是森林资源严重匮乏,如果每一个木材厂为了多赢利而多伐木,而所有木材厂的多伐木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行为的总作用会使森林毁坏、水土流失、水灾泛滥,给所有木材厂的生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投入和产出的市场是连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样的系统之中。对一种产品的投入过多,会造成其他产品的产出过多。当产品间的供给和需求超过了条件所允许的限度时,这张网就会拉破。这就如同一个生物循环链中一个环节遭到破坏,会使整个链条中断一样,各种产品生产追求的高额利润就会消失贻尽。

企业改制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即要求企业有明确的责权利关系,企业要走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在运用科学手段增创效益方面下功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努力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

经济学的效益篇8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滑冬玲.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3).

[2]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6).

[3]陈柳钦,宾建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南方论丛,2005(2).

经济学的效益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对立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引言

联合国世界环境组织以及发展委员会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规定了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一定要建立在不对后代造成危机的前提下寻求发展的途径为基准。我们在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时,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这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生性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具有共生性。大家在进行物质生产时付出的劳动力,不仅会产生相应的劳动成果,还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人与自然透过劳动进行的物质转换过程里,产生相应的生态效益。劳动是通过人的活动引发的物质转换的过程。人本身作为自然力和自然物质来讲是相对立的。为了在生活中获得自然物质,人会通过自己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人透过运动的方式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自己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要在自然界拿走一些物质及能量,并用其他方式把物质及能量归还给自然界。

在“拿走”和“归还”的过程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共同出现的,二者是共存的,因此,二者存在共生性。劳动是所有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原材料,劳动将原材料转为财富。物质的生产过程不但要将自然界里的原材料变成财富,创造出经济效益,还要引发一定的自然影响,也就是要创造出一定的生态效益,而将人类与自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对立的观念是错误的。自然界指的就是生态系统。

二、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关系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里,人类将自然界看成是掠夺的对象,将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提升掠夺自然界能力的方式。在这样的观念下,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界采取疯狂掠夺,获取了丰富的经济效益,可是却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发展,使得生态效益严重缺失。如此便形成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工业化的进程里,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持续上升,人类研发自然价值的能力也持续加强,人类透过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变成生活及生产资料,用来满足人类在生活及生产中的需求。在这一过程里,人类不断扩大开发自然资源,因此而产生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为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表面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却付出了惨痛的生态效益代价。这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令土壤变成盐碱地、沙漠地。令人类痛失了清新的空气以及纯净的水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还因为二者的特点有所不同。在社会劳动生产中,付出的劳动直接会产生经济效益,而生态效益并非可以直接产生,这是一个潜在的效益,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会体现出来的。生态系统不同,所需的时间就不同,有些经济活动要等到很多年之后才会体现出来。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人类在追求近期经济效益,而忽略长期生态效益方面。可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里也具有另一种倾向,就是在经济活动里为了确保生态的平衡,而让人类过回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中去,不赞同发展工业,这是一种只要生态效益而不要经济效益的体现。这样的倾向则属于另一种误区,敢问不开展经济,不创造财富,怎么进行发展呢?

仅仅追寻提升经济效益与仅仅重视生态效益的方式都不可取。在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当中,只有依照生态经济的规律,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并且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取得相应的生态效益,才能确保整个社会及人类的长久利益,才可以真正让全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三、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1.克服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

想要展现新的发展观,就要展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应当建立同自然和平共处的系统的世界观与发展观,建立正确的人生化、价值观,不再片面的追寻经济效益与经济的增长,将此看成是人类唯一追寻的幸福。克服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在追寻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2.强化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

人类要正确的树立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树立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透过教育转变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转变人类生活的幸福观,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通过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

生态学通过整体性、综合性将包含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以及非生物看做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这样的科学思想以及理论体现了物质世界的有机整体及运动整体的规律,也就是生态学的规律。生态学规律说明了人类的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都不可以忤逆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不然,人类的获取一定会付出代价。

4.开展生态科技,加快科技生态化的进程

人类要在生态科学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科技来形成科技的生态化。开展生态科技的意义在于降低和减少对自然界产生的破坏,进而有效的维护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而科技生态化指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资源使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进而通过科学技术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只有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和平相处,共同繁荣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只有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效结合,才能让人类迈向真正的生态文明时代。

参考文献:

[1]张文涛.资源性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与探讨——与贵州实际情况相结合[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经济学的效益篇10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和内涵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政府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推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速度。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经济性(economy)审计、效率(efficiency)审计、效果(effect)审计,即“三e审计”模式,这就是最早的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这三种特性的审计也就成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具体涵义如下:

(1)经济性:它是指经济活动耗用资源的节约程度。劳动消耗的节约程度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大。经济性通常以成本降低额、降低率、资金节约额等来衡量。

(2)效率性:它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比率关系,反映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效率越高,就意味着资源得到了越合理的配置。效率性通常以劳动生产率、资金使用率、原材料利用率等相对数来衡量。

(3)效果性:它是指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有效结果或成果,反映经济活动的有效性。经济活动的成果越大,那么经济效益就越好。通常,效果性以产量、产值、利润等绝对数来衡量。虽然经济效益审计概念从提出后,社会经济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三e”特性仍然是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涵。

二、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特点

经济效益审计与现代财务审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效益审计以现代财务审计为基础,所以很多情况下要借鉴采用财务审计的方法;经济效益审计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又要延伸拓展,融合了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等内容,所以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又表现出交融创新等特点。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多样性。经济效益审计是依托现代财务审计而进行的,所以财务审计的各种方法都会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得到充分的利用。现代财务审计方法种类繁多,这就导致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也呈多样化特征。另外,因为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除采用常规审计方法外,还运用到多种学科知识,如数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所以,经济效益审计又要综合多种知识来决定具体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哪一些方法,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素,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来决定。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发挥的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方法体系的掌握和运用。

2、融合创新性。经济效益审计涉及运用一般审计方法与各种数学方法、管理方法,但并不是这些方法的各行其道、简单使用。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审计要在更高层次上将这些方法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正确、恰当审计方法的目标。另外,为揭示某些事实、问题,也要注重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创新审计方法,从而使得审计证据更有力,审计结论更有可靠。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注重实践需要。经济效益审计通常从定性和定量这两方面对经济效益进行鉴定和评价。因为主观、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把所有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量化后再用数学方法求解,所以,在审计中要必须注意定性方法的运用,必要时依靠专家的经验与能力对问题和现象本质做出判断。另外,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也必须合理,应呈动态修正变化,以及时适应经济效益审计的时效性要求。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复杂多样,因此,整合相关的审计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体系,这是审计理论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理论界关于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体系的争论很多,但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基本划分为四大类:即组织实施方法、审计查证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和审计评价方法。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

(一)经济效益审计组织实施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从何入手?这就是经济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问题。对此,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界基本形成三种观点:

1、财务审计延伸法。它是从财务审计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运用财务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审核查证各种财务数据。然后,对于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内控制度导向法。它是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评估;然后,根据健全性评估结果对于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建议。最后,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后攻坚。

3、效益结果倒推法。它是从经济效益成果入手进行审计评估的方法。首先,对经济效益成果进行验证,重点做好综合分析工作,揭示问题,分析原因,进行客观评价。然后,结合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策。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三种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方法中,内控制度导向法应成为经济效益审计重点实施方法。现代审计理论的重大突破就在于风险审计方法的运用,它带来了审计效率的革命性提升。风险审计理论认为,可允许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时发生错误舞弊的风险,而内部控制风险则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时产生的风险,而检查风险则是实质性检查没有发现错误舞弊的风险。如果可允许的审计风险水平已经设定,在固有风险水平既定情况下,内部控制风险越高,所允许发生的实质性检查错误水平就应越低,也就是说不允许在实质性检查过程中发生重大的错误,这也就要求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细致的实质性检查。相反,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很健全,所评定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很低,这就可以减少实质性检查工作,从而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因此,尽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看起来似乎增加了审计工作量,但它却真实地顺应了那句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中介审计的重要方法。经济效益审计理应借鉴现代审计理论的最新成果,积极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法来进行相关审计活动,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估。它的基本评估程序是先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再描述并证实内部控制制度,然后登记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最后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第二阶段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先根据健全性评估的结果、业务发生的频率和固有风险的大小决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然后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抽样,再运用检查证据法、重新处理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进行最终的符合性测试,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结果。

(二)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方法。这两类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的,因为传统技术方法中也在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因素,所以这两类方法都有其广阔的应用天地。

传统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调查法与盘点法等。这些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在现代财务审计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检查财务的错误舞弊仍具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传统技术方法中的抽样审计方法是经济效益审计技术的重要方法,不断完善抽样技术将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审计效率。抽样审计方法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都会应用到。符合性测试主要涉及三种抽样技术:

(1)固定样本抽样。它利用样本规模确定表,来找到相应的样本数,然后利用样本结果评价表对检查结果做出评价。主要适用一次性检查的项目。

(2)连续性抽样。它是边抽样检查边评价,适用预计错误率较低的项目。

(3)发现型抽样。它适用性质严重或数额巨大的错误舞弊审计。

实质性检查抽样也主要包括三种:

(1)均值估计抽样。它是用样本均值来推出总体数值的方法,重点应用于验证账面记录正确性和估计账面记录数值。

(2)差异估计抽样。它是用样本平均差错额来推出总体差错额或正确额。它的优点在于可减少审计工作量,只对有差错的样本进行计算;缺点是样本中的错误不能太少,否则可靠性受影响。

(3)分层抽样。它的基本办法是将总体分成若干层,从各层抽检样本,最后汇总推算总体估计量。这种方法最为复杂,需要的数学知识做多,主要用于复杂样本审计。总而言之,抽样审计技术已成为现代审计事业的巨大推动力,经济效益审计应积极采用抽样审计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指经济效益审计中为达到特定的审计目的而采用的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相对于常规技术方法,它主要针对于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的特殊方面而选用。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1)预测审计的方法。例如集合意见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等,这些是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需要的数学统计知识很高深,主要用于预测论证。

(2)可行性研究审计。它是对工程投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审计,它用到的专门技术方法是适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的。

(3)计划、控制审计方法。常用的如综合平衡法和计划评审法等,主要用于计划和控制非重复性工程项目的复核和检查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的融入,使得经济效益审计获得了更多更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确合理的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

(三)经济效益审计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分析方法,它是进行审计评价和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依据和基础,一般可分为单项分析、局部分析和全面分析三类;或按时间划分为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审计分析方法很多,我们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重视并需合理利用的:

(1)价值分析法。它是以功能为核心,来揭示技术方案的价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方法。它的简明数学表达式是价值(V)=必要的功能(F)/成本(C)。价值分析以V=F/C=1为标准,根据分析对象,从必要的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剔除多余功能或降低必要功能的成本,以达到功能与成本的最佳配合。这种方法可以评价企业决策是否科学,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因素分析法。它是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根本性原因,分清主次,提出改善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通常它计算的顺序方法是:以实际指标依次替换计划指标,直到全部替换完毕。每次替换计算的结果与前次计算结果相比,就可以测算出某一因素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3)对比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数值的增减变化来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做出评价。可以采用纵向对比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能揭示很深刻的问题,通过同计划指标比、同上年同期比、同历史最好水平比、同地区与国内国际水平比,可以很好地分析经济效益的高低。

(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评价方法,就是运用审计评价标准将通过审计查证和分析取得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所达到的实际水平进行对照、检查,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结论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评价是效益审计的重要环节,是审计结论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和两类方法。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三种方式是指一事一评、局部评价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前两种方式的综合和概括。这三种方式互相补充、密切配合,能够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两类评价方法是指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很多时候要征求专家的评价意见,所以定性方法是不能忽视的。而评价中运用的重点是定量方法。综合评分法和综合指数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评分法根据各项指标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赋予相应权数,然后根据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打分,最后加权计算总分,做出评价结论。这里的权数赋值是关键,需谨慎处理。综合指数法是种动态评价方法,它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多因素组成的经济效益的综合变动情况,能概括反映总体效益变动相对程度。综合评分法与综合指数法相辅相成,共同对经济效益审计做出适当的评价。

总而言之,经济效益审计由于其自身特性,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具有综合多样性和融合创新性等特点。我们使用各种审计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收集足量、可靠的审计证据,从而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和手段,只要对于采集审计证据有用,我们就可以采用。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是有机整体,是个完整的综合体系,不能将它们孤立起来,而应根据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平,论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四川会计,1995年第10期。

[2]李刚,试论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3]刘艳玲,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新思考,商业研究,2002年第11期(下半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