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考点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5:47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归纳能力分类标准归纳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36-02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所以传统的历史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传统的历史课堂也逐渐被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模式所取代。在因教学理念改变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目前历史课上学生能力培养水平还很不乐观。

首先,历史中考分值低,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习的重视。虽然历史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可是其分值大多是40或60分,考试的范围也仅限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所以这门课程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根本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历史不用下功夫学,到初三突击背一下知识点就行了。

其次,传统教学观影响了一部分历史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把重难点输入到自己内存里的机器。至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是否实现,都不在课堂教学的考虑范围之内。

再次,历史课没有充足的能力培养成功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多年来历史一直居于所谓“副科”的位置,学科相关研究也较之于“主科”少得多。很多教育研究者也多愿意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语数外这样的工具学科上。历史教师想要和主科教师一样,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能力,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在历史学习能力诸多要素中,归纳能力的培B尤其重要。归纳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能够把众多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以及探求类别内部的特点规律,或者类别之间区别和联系的能力。[1]这种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历史的启示、吸收历史的智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是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大事。现阶段学生历史归纳能力水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不知道归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也根本没有认识到归纳能力的重要性;二是还没有形成归纳历史问题的学习习惯;三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归纳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呢?

一、明确内涵,提高学生对归纳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比小学生强了很多。[2]只有对归纳能力有了相应的认识,学生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主动运用它,主动接受教师的能力培养训练。因为年级的不同,教师对归纳能力的介绍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一阶段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归纳能力即可。教师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法来为学生演示归纳方法的含义。比如在学习完《“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课之后,教师可以把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包括在位皇帝、背景、主要措施、产生效果、历史评价等,这样再让学生识记知识点就会容易很多,待学生感受到这样识记的效果更好以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归纳能力的作用。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经常运用归纳能力

学生的能力形成,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学习活动。[3]历史归纳能力的形成也和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往历史教学比较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为了给学生更多识记的时间,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把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写下来,然后去背诵记忆,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非常不利。其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契机很多。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不同朝代的建立者、都城、政治措施、经济措施等进行归纳分类;在学习不同朝代文化成就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成就按照天文、历法、科学、书法、文学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这些伴随着课堂教学进行的归纳能力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归纳能力的作用,还能向他们有效渗透科学的归纳方法。

三、指导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归纳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科学高效的归纳方法。历史知识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内容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归纳方法的时候,不能一个标准一个尺度将归纳进行到底,否则将有可能适得其反。那么有哪些科学的归纳方法可以教给学生呢?

(一)明确归纳主题

初中历史课程涉及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归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明确归纳的主题是什么。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要归纳不同朝代的知识点,就要先确定是要归纳这些朝代的政治措施,还是经济措施、文化成就,再或者是这几项都需要归纳。在指导这一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同一个史实确定不同的归纳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确定几个归纳主题。不同归纳主题侧重点的变化,不仅能让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还能让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设置分类标准

在指导学生设置分类标准的时候,要确保分类之间不会有交叉。比如归纳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屈辱篇”“抗争篇”和“探索篇”来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著名的战役,以及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不懈斗争这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在这三个分类之外又加了个“辉煌篇”,意在归纳中国近代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但在“探索篇”里也有一些内容是介绍中国近代成就的,两者内容有交叉,所以设置“辉煌篇”就没有必要了。在分类标准的设置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类别可以继续二次分类。比如上述分类中,中国近代的“探索篇”中,还可以分为“封建统治者篇”“民族资产阶级篇”和“无产阶级篇”三类。不过,虽然分类层次越多,对知识归纳也越全面,可是这也会增加学生识记的负担,所以分类需要进行到哪一步,应视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

(三)列出归纳提纲

教学生列归纳提纲,是让学生对将要归纳的历史知识进行宏观统筹。归纳提纲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字叙述、图表等都可以。近几年悄悄走进历史课堂的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画的方式表述的一种归纳提纲[4]。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归纳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因为这种形式的归纳提纲画出来很像一棵大树,所以也有的教师形象地称它为“知识树”。画知识树的要点是牢牢记住归纳的层次和标准。比如画有关唐朝贞观年间的知识树,要记住这棵大树的第一级树枝应该是直接和贞观年间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而文学艺术只能是文化这根一级树枝上的二级树枝,以此类推,归纳的层次不能混乱。

归纳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教育培养新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历史教师必须面向学生实际,面向新课改,在课堂的每个细节之处时时关注归纳能力的培养,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03).

[2]邵长学.如何调动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9).

[3]梁永恩.关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研究[J].学周刊.2014(02).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2

关键词:初三历史教学三轮复习法基础夯实能力提升模拟测试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万千学子共同关注的大事,如何进行中考备考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历史知识头绪纷繁,内容庞杂,几乎无所不包。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既掌握书本知识,又提升能力,在未来的中考中做到游刃有余,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好好规划一下后期的复习。在初三后期复习中,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年的初三历史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三轮复习法。也就是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通过练习进行模拟训练来提升能力。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复习,学生都能很轻松地应对中考。下面就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如何运用这种三轮复习法的。

一、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历史后期复习时间比较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在三轮复习中,我一般把重点放在第一轮,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就为后两轮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考历史命题的范围有六本书,如果学生没有系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要想在短时间内答好全部试题,难度很大。狠抓基础知识,也是为下一轮的专题复习提供一个有利的支撑。这一轮主要强化基础知识识记,方法是老师适当点拨,辅之以学生的记忆。由于历史知识内容多,涉及时间、事件、人物、意义、作用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民族交往等,每一课都有很多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老师要依据《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按照上面罗列的考点逐条来讲解,把各个知识点讲深讲透,让学生记准,不留死角。当然,教师对内容的整理再细致,再有条理,如果学生光听不记的话也是没有作用的。在教师复习的基础上,学生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这样知识才能为己所有,在识记牢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轮的复习。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之后,教师可适当进行知识梳理,简单归纳出各事件间固有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使许多分散的历史内容根据其内在的联系或变化规律,进行归纳合成,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综合,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漫天撒网,必须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

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编订每一册的复习提纲,通过提纲把每一册的知识要点罗列出来,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需要记忆,让学生有内容背。也可让学生去记住每一册单元及每一课的标题,这样学生可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及线索。

第一轮复习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熟悉每一课的知识点,这一轮复习完成了,才能去进行下一轮的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构建知识网络。

经过系统、全面的第一轮复习,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比较完整的掌握,但这时候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纵横之间的联系。为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就有必要进行专题复习。在这一轮复习中,要在学生全面掌握历史教材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的二次归纳整理。

第二轮历史复习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知识综合、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换句话说,第二轮复习是立足于第一轮复习的更高层次的复习。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们要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整理、归纳,使各部分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部分相关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通过一根线索,将以往孤立的各个知识点被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以往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掌握。

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把它分为这样几个专题: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是考试的重点,我们在复习时把它分为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的科技史。世界史分为这样几个专题:资本主义政治史、资本主义经济史、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史。当然,在编定专题的时候,热点专题是一个重点,要把史实与时事结合起来去分析,这也是每年中考的一个特点。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将历史知识与当前热点问题相结合,做到史为今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轮复习里面,我们还要有意识地突出重点,这些知识点,它们经常在中考中出现,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熟练掌握的部分,这是我们要重点强调之处,这些专题老师要讲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当然这一轮也需要记忆,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之上进行记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理解会比以前更深入。

总之在第二轮复习时,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测试,提升中考实战能力。

第三轮复习一般是从五月中旬到六月初,这一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考的成败。学生经过两轮复习之后,都感觉自己学有所得,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时候中考复习就进入了所谓最后的冲刺阶段,进行第三轮模拟测试,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习题来检验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不能简单选一些题目让学生去做,我们要紧扣中考有针对性地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去做,从而既熟悉中考题型,又增强决胜中考的信心。当然,除了精选历年中考试题外,老师还要精编一定量的中考模拟题,针对考试重点和学生容易忽视的知识点进行训练,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及答题技巧,试题的题型与提问方式应与中考零距离接触,练习应着眼于对解题思路的剖析及解题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心理上适应中考,对中考不再有距离感与陌生感,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

第三轮复了要做大量的练习之外,还要督促学生继续加强对以往知识的记忆,因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训练,可能对以往的知识有一定的模糊感,这时候应让他们看书,回归课本,将以前熟悉的知识重新回顾一下,特别要将以往容易出错的地方作为回看的重点。

初三后期,进行三轮复习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大有帮助,但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历史三轮复习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相对独立,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的,所以在记忆的时候就离不开练习的训练,在进行专题复习与模拟测试的时候就要不断地记忆,它们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3

关键词:课改;历史教学;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39-01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这些崭新的变化对于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了更新的要求,如何用好教材,上好课程,精选练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和解题能力,也成了一个新的值得研讨的课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历史学科在初中时属于“边缘学科”,农村的家长不够重视,学生也不够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二、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作用

有人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三、抓住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它的重点所在。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四、巩固练习,关注表述

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整合试题。近年来,历史中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就连选择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其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或者打题海战术,是远远达不到获得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对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课堂活动等都有了更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起来,历史教学在应对这种新形势,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运营历史知识,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思考[eB]东部教育网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4

关键词:概念、题型、步骤、训练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做了如下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其中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历史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是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中关键的一环。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还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材料解析题在考查《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这些能力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成为各地中考的主要题型。训练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呢?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概念,建立关联

首先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史料,教材中的史料有哪些,史料在历史学习中有什么作用。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上引用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原始材料,比如图片,包括人物照片、人物画像、情景图片、历史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包括史书记载、人物名言、碑刻题字、报刊等。

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是对课文内容的印证和呼应,使大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读到这些材料,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明确概念建立起史料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正确历史观。并由学生动手实践,从课本中找出几则史料,并说出它们分别印证、呼应、补充了课本中的哪一部分知识。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史料和课本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在做材料题时离不开课本知识,因此,做好材料题掌握好课本知识是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题型分类,探索方法

在明确了概念,找到关联后,对材料题按考查的不同方式分成五种类型并归纳出各种类型的解题技巧:

类型一:答案在材料里。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所以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答案。一般有“根据材料回答”的标志。

类型二:答案在课本中。

解题技巧:这类题要结合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中寻找相关答案。

类型三:联系实际,谈谈启示或感受。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往往要联系国家的时事热点或我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回答。

类型四:归纳材料的主题。

解题技巧:运用语文阅读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去解答。

类型五: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解题技巧:根据提问在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本有关知识,通过划分知识板块来回答。

根据材料题的不同类型,归纳出各类型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并采用例题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分析,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掌握题型的分类及解题技巧。但是在很多材料题中,经常会出现上述几种类型的综合。而且答案在课本中的情况占绝大多数。所以我们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做起材料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过程分解,归纳步骤

在明确了材料题的五种类型与答题技巧之后。下面就是答题了。答题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一读,二找,三联,四答,五查。

一读,就是读材料和问题。读材料要注意读全,不要忽视题前的说明性文字,它往往决定答题的大方向。还要注意材料后面的注释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作者、时间等。这里面往往隐含着重要信息,有可能成为我们解题的突破点。再就是读的顺序,读完材料后,如果不能完全明白材料的意思,我们可以先读一下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出题者的考查意图,每一问互相呼应,与材料密切关联,往往弄清了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二找,找就是找材料的关键词。材料无论多么长,核心都会体现在几个关键词上。尤其是对较生疏的材料,我们不能完全读懂。但只要找到关键词,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三联,联就是把问题和所学知识对接在一起,建立材料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一般来说,材料题无论多么灵活,都与课本知识密不可分,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读完材料、找到关键词之后,必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

四答,答题是做好材料题的关键。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什么答什么,要言简意赅。

2、看分答题。考试时赋分一般根据答案要点,一点一分或二分,两点二分或四分,三分就要答三点。分多就要详细,分少就要简略。

3、分条陈述。对于内容较多的题目要分条表达,不要混在一起,没有条理。

4、对于一题的几问,回答时不要颠倒顺序。如果有不会落下的题目,其他题目一定要标明答的是那一问,以免让人产生歧义而失分。

五查,就是在答完题之后,一定要检查一遍。看答案是否和题目要求相对应,有没有漏题。

四、强化训练,举一反三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5

一、专题探究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习题中,最常见的是专题探究型材料题。这一类题型的材料题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刊物、历史著作当中所提及的一个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结论等设置为一个主题,再配以适当的图表、文字史料或者漫画、谚语等,重新创建一个比较有趣真实的历史情境,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属于探究性的问题。

这一类型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依次探究与主题相关或者关联的历史的概念、观点或结论,寻找最佳答案来证明答案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题目设置的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下个问题的参照或前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对于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对历史概念、观点以及结论等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还需注意,答案必须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并且书写工整。这是历史材料题解答的基本要求。

二、说明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的第二种就是说明论证型的材料题。这一类型的材料题主要通过引用某一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资料、某一刊物刊发的文章、某热点问题,或者某一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和现实热点等的不同评价争论观点,来进行论证历史观点的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这一类型的论证题,具有一定的论证性和开放性。要求读者站在不同的史学研究角度去对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或者是就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以此来实现学生对不同历史观点和历史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的目的。

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我们首要注重的是材料的挖掘。一般情况下,这一类型的题目本身就隐藏着许多历史观点,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充分挖掘材料中隐藏的史观,这是能否正确解题的前提和保障。解题的第二步,根据题目“结合历史史实”的要求,寻找史实。这一环节可以说是整道题目最为关键的一个核心部分。

三、提炼论证型材料题的归类解答

初中历史辩证类材料题中,还有一种材料题就是提炼论证型材料题。这类题目的见解通常是隐含在相关的材料当中的,而并不是直接提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要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中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提炼,然后再用相关的历史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有效的论证。在此过程中,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依据所学知识与材料将观点提炼出来,且观点要明确;其次,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找出史实,能选择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中的其中一种来作为评价视角,还要将史论相结合,不可以只是空洞的史实论证。

论证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是必须与观点紧密联系,为了证实观点而进行论证,不可以与观点相差太远,也不可以照抄材料;二是要从多角度、全面去论证,若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进行论证,如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因为一个国家的兴盛转衰应该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6

关键词:赵翼;《廿二史札记》;考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K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廿二史札记》是赵翼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书以议论为主,又专取各史本书,相互援证,不旁及他书,盖不以考核见长。”在考史过程中,赵翼广泛使用归纳、比较、辩证法进行论证。

一、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亦作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在史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乾嘉考据学极盛之际,“不逐潮流,飘然世外,自树一帜。”

赵翼在《小引》中指出:“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龟醮Γ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反映了该书的写作目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该书刚问世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在乾嘉时期,整个学术界几乎全部纳入了考据的轨道。正如梁启超所言:“夫无考证学则是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时为中坚。”而且“赵翼为乾嘉时代极负盛名之诗人……其史名则远为诗名所掩”。近代以来,《廿二史札记》不仅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在西方汉学界亦很受推崇。“加拿大汉学家浦立本教授认为赵氏致力于克服中国史学之传统缺陷,能触及使近代史家真正感兴趣之问题,能超越孤证之繁琐事实之上以观察,自其中归纳出社会史与制度史发展趋势之通则。”

《廿二史考异》为学界重视,与“赵书每史先叙其著述沿革,评其得失,时亦校勘其龟酰而大半论‘古今风会之遇变政事之屡更,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密切相关。

二、赵翼之考史方法

(一)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排比大量同类性质的史料,以得出普遍性认识。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大量运用归纳法。如考证“明祖行事多仿汉高”[,他首先提出“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而行事多仿之。”然后提出初起兵时李善长对明祖的进言:“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根据《孔克仁传》“(明祖)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以宽大驭群雄,遂有天下……’是以帝一起事即以汉祖为法”。进而从定都、征伐、徙民、分藩、赐爵、诛戮功臣等方面分析,可知明祖行事确是多仿汉高。

用归纳法可排比出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象《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两汉外戚之祸》、《九品中正》、《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唐代宦官之祸》等条,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征,以论述历代政治利弊与兴衰得失。

(二)比较法。

赵翼还大量采用比较法来考察史书优劣,如以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相比较考证东汉末年历史。在“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中,他先指出“《后汉书》与《三国志》,论时代则后汉在前,而作史则《三国志》先成且百余年也。”接着指出陈寿和范晔修史书法不同,“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然后指出“今两相比较,繁简互有不同。”进而以《袁绍传》、《刘表传》、《董卓传》、《陶潜传》等为例指出“事迹有彼此不同”。

赵翼考证历史,更多侧重于社会治乱兴衰的内容。如他比较历代宦官之害,并指出其差别:“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进而又比较了这三个皇朝中朝臣与宦官势力消长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考证,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汉、唐、明三代历史的不同特点。

(三)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用来对前人的历史文献或研究成果加以纠谬、考信与求真,对历史著作或历史人物作一分为二的考证。如对《元史》的考证,《元史》是公认修得比较差的一部正史,在《廿二史札记》中,从《元史自相歧互处》、《元史回护处》、《元史人名不画一》等条目可看出元史确实存在许多的错误和不足,但是赵翼却对其列传详记年月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法“虽近于记功簿籍,如李孟所谓誊写史牍者。然记事详赡,使后世有所考,究属史裁之正,故不必以文笔驰骋见长。”

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证上赵翼也是一分为二看待的。如他本人虽然对历代宦官祸国殃民深恶痛绝,但通过客观考证事实发现其中不乏贤者,在“宦官亦有贤者”中,他就指出“后汉宦官之贪恶横肆,故已十人而九。然其中亦间有清慎自守者,不可一概抹杀也。”接着又列出郑众、蔡伦、孙程、王康等宦官为后汉所作贡献,认为“此皆汉宦官之贤者,可与北魏之仇洛齐、王琚、赵黑、北齐之田敬宣,唐之俱文珍、张承业,明之覃吉、王承恩并观也。”

上述考史方法是考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几种考史方法结合使用,因为单用一种方法,有时不一定能做出结论,即使做出结论,也不一定可靠。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必须与其他方法参互运用,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赵翼上述考史方法的运用,不仅为《廿二史札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近代史家治史亦产生重要影响。

三、赵翼考史方法之影响

赵翼所使用的考史方法对近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赵氏治史,与近代史学方法,大半吻合。”

归纳法比较符合近代科学考证方法,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如陈垣就深受归纳法之影响,“他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整理文献,并归纳出文献工作的法则。如他所总结的‘校勘四法’,提出了校勘学的系统理论。”

比较法是近代史家常用的史学方法,如傅斯年就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参考文献:

[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二《李慈铭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7~888页.

[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页.

[3]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小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5]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0页.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7]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37页.

[8]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121页.

[9]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0~112页.

[10]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58~659页.

[1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4~115页.

[1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2页.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7

一、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困惑

1.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突出的矛盾。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在教学中有效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我区许多学校都在拼命赶进度;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往往因需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学学生到底能够掌握多少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2.有的教师由于是初次接触专题史而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以学生知识基础差为由对专题史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3.目前的课改有一种不好倾向,一提到新课改教师就不敢讲,因为讲多了被扣上“满堂灌”、“一言堂”的帽子。在这种误区的驱使下,“少讲多活动”成了“有效”实施专题史教学的“法宝”。其突出表现在:一堂课改历史课上教师只讲10~15分钟,余下的时间由学生过多地进行“输赢式”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扮演活动、观看历史影视片活动、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活动等。

4.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之间出现矛盾。学生不适应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由于受中考制度的制约,升入高中的学生其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而新课程的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强,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缺乏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也是其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从过去旧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中走出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对广大

一课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本课涉及了哪两个盛世局面和哪两个皇帝?隋朝有哪一个盛世局面?涉及哪个皇帝?由于总结时把前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上述问题。运用总结归纳法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四、列表归纳

列表归纳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列表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把握历史重点知识,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略史后,我把近代史上侵华战争的名称、起止时间、签订的条约、造成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列表归纳。其内容如下:

在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活用归纳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系统、牢固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2).

[2]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8

一、高一开始渗透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意义的获得,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对高中生来说,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无疑就是一种学习技术,高一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学习能力不强和新课标教材的局限,在历史学习上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对高一学生进行构建知识网络的指导,应以逐步渗透、教师示范和指导为主。

1.建构每篇课文的知识网络。(1)指导学生对课文逐段进行仔细的阅读、理解(含文字材料、图片、图表等),找出中心句、中心词。(2)把消化了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整理。(3)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情境,以板书的形式科学地、有层次地建构课文的知识网络。(4)利用该知识网络对课文基础知识进行小结、升华,总结出相应的历史规律、历史结论或经验教训、启示。

2.建构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1)学完每个专题后,指导学生尝试回忆,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整理,以简单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建构起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可利用课文中的大标题、小标题和知识要点来建构)。(2)利用该知识网络对本专题进行归纳、概括,把握好每一专题中体现出来的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趋势等。

3.建构整册教材的知识网络。(1)学完每册教材后,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纵向整理,以简单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建构起本册的知识网络。(2)利用该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延伸性复习,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本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高二力求掌握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建构历史知识网络的意义和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再以板书或学案形式来示范为主,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为主,教师调整、指导为辅。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探索,才能激活思维、形成能力,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

1.建构每篇课文的知识网络。(1)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建构课文的知识网络。(2)对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拓展,以培养和锻炼学生提取、分析、归纳历史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2.建构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1)以课堂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大小标题和知识要点来建构专题知识网络(历史规律、趋势或启示等的归纳总结较难,教师可提供更多帮助),及时批改,多鼓励。(2)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成果,以伙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通过这一过程的锻炼,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建构知识网络的基本方法。

3.建构每册教材的知识网络。以学案的形式、填空的方式,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和课文中的大小标题、知识要点来建构全册的知识网络,以便于学生利用该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全册的主干知识。

三、高三灵活运用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9

1、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教材编写了大量的“学习与探究”教学内容,特意安插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地图,还设置了许多“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许多讨论题和思考题,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讨论,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得出自己的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具有探究式的问题或布置具有探究式的历史作业,让学生通过探究,才能得出结论和答案。

2、尝试学生提问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新教材在突出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感悟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下,设计了大量的活动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作出自己的解释,形成自己的观点,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即学生无法解决的历史问题,我专门开设了学生提问问题课堂教学,以学生提问问题为主,根据学生提问问题的难度给予鼓励,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开展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为了了解德宏地方史,我让学生合作调查“滇西德宏的抗日战争史,合作撰写历史小论文“我所了解的德宏抗战”。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享资源的学习方法。

4、教会学生应用比较法、归纳法学习历史。

       认识事物有比较才有鉴别,认识历史知识的规律性,只有进行比较和归纳,才能找出历史知识的共性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进行中外历史知识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加工成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最后升华成理性的认识;总之,改进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必须适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并积极起到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高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考点归纳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模式;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成熟,探讨的模式也越来越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也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参与到历史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感悟力。那么,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模式有哪些呢?

一、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基本流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资料,教师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学生反思其中的历史意义,进行学习探究,教师进行检测。这个流程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降低,不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构建过程,并且通过对教师创设问题的解决和突破,达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构建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很多,在刚刚课上的复习旧知阶段,教师要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如刘邦采用什么方法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提问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师在构建问题时,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对于新知识在讲解时,教师可以把历史知识通过故事、成语等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讲到中国近代史时,针对公车上书,教师可以构建这样几个问题:“维新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维新派在变法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对历史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方法。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合作解决,从而使历史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明朗。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出现。它分成这样几个步骤:课前预习;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引导;总结归纳,拓展创新;重点记忆,达标测评。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给出预设好的预习内容,把预习内容进行分解,a类是一些年代、时间、事件、事件产生的原因等;B类是本课当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C类是一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创新问题。

在“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采用历史资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名人轶事、著名的历史事件故事、有关的评书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知识累积的愉悦感。

在“确定目标,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设计学习目标,把目标用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学习、解决问题。例如,在“西安事变”的教学中,学生预习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自主学习西安事变的过程和结果,合作探究西安事变的意义。

在“合作探究,点拨引导”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的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并且做“假如我是×××”的假设,设身处地地进行联想,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对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加深体会。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探究学习,例如一人扮演记者,其他学生作为嘉宾接受采访,嘉宾可以谈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述等。也可以构建时下流行的穿越游戏,或以采访的形式分别向魏、蜀、吴三国派出特约记者,分别对这些国家进行报道,对这三国的领导者进行专访,让学生在重现的历史环境中去体味历史。这种采访游戏式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汇总能力。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导演或者导播出现,对于学生的解答可以进行补充,实现其引领、点拨者的作用。

在“总结归纳,拓展创新”阶段,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对一些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发表一些有创意的意见,并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比如说,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养成一种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方式,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如何评价曾国藩这个人物,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物等。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对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对人物进行点评,点评时不要囿于传统的观点,而要有创新。

最后,在“达标测评”上,主要是要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创新能力。简单地讲,评价学生不能单纯地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施行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是势在必行的,进行创新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力争让自己的创新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