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13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通过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来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史结合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些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1.引用古典诗歌。在讲东汉连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我引用当时诗人王粲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凄惨的情景。我国的古典诗歌,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很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达到以诗证史的理想效果。2.史学、文学与音乐三者相结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在讲授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时,我用音乐的形式,把这首诗唱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三者的美妙之处。3.史学与美术相结合。

二、对抗式讨论法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

四、历史故事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是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五、多媒体法

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与实物、模型、图片相比,这种直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形象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历史教学教改中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与教材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教学体系。为了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为了让学生能将具体感知转化为抽象思维,.利用图表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史实的理解。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多项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六、点面交叉法

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在讲西藏的历史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圣火在法国巴黎被抢事件,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俗话说:“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七、讨论法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2

一、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历史是客观的,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却往往带有主观因素。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用史实说话,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客观公正、全面具体地加以评价,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伪造事实。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很多人只偏重史实而不注重结论性的评价,这等于写历史人物的生平而不是评价,对于人物的评价可以先写结论性评价后写史实,倒过来亦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不能主观臆断、捕风捉影,也不能靠堆砌材料和史实,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去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当在尽可能全面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二、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分类法

采用分类法评价历史人物就是把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比如评价唐太宗。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教育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民族关系方面: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三、评价历史人物可采用分期法

采用分期法评价历史人物就是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如对左宗棠的评价:参加洋务运动,创办的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镇压太平天国;1878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曾纪泽交涉伊犁的斗争,粉碎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收复了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对唐玄宗的评价也可采用此法,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是到了后期腐朽昏庸,出现了天宝危机,使唐朝由强盛转为衰弱。

四、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出现的问题很多,如英雄史观、道德史观、主观主义以及以假代真、有评无据、以偏概全等。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人物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对人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推动社会进步。

五、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在他们身上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优点与缺点并存。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好”或“坏”两方面进行评价,而要全面综合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进行辩证的分析,看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步起了什么作用·在他们身上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哪方面是主要的,他们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从而对他们作出综合的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3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教的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到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历史教学的很多领域,诸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培训等等,每一个领域都可能会制约教学实际的创新。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五、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六、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优质课堂兴趣观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19-01

有些人认为历史科目就是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考试就会取得好成绩,然而并不是这样。不仅如此,现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考试越来越灵活,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学任务很重,课时安排少,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努力探究初中历史优质教学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成功的动力。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兴趣培养放在教学首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死气沉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检查课堂高效的方法之一,而这种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的课堂,别说实现高效,就是实现有效也是无稽之谈,那么要想实现课堂高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动起来,那就要培养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做实验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对某项事物只要感兴趣,就好主动接近它,思考它,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是实现历史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做好课前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上课教师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尽快地把学生引入的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艺术性的导语一下子就能把学生拉入课堂,为课堂的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本插图,增强教学直观效果。初中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都非常强烈,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建立在学习的兴趣上,所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好插图,积极引导,通过插图进行宣讲,使得课堂变得更有意思,这样样的历史课堂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乐意接受的,课堂效果也非常明显。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优质教育教学,我们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使历史课堂教学不如新天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不让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历史人物动起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学习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香港与澳门被列强侵占的经过,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港澳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给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给学生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突破口,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点。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加强自身能力,发挥自身优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课堂有序的进行。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质量;策略

一、设置悬念进行趣味教学

说书人每次在说书的时候都会给听众设置很多悬念,而这些悬念的设置正是吸引听众继续听下去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可以学习说书人的这种方式,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最终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口的。

例如,在执教《西安事变》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在十年内战期间,在的领导下杀害了很多共产党人和群众。那么,为什么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好不容易抓住,却没有杀他呢?”这个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们似乎非常茫然。看到此种情况,我把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人人踊跃发言,再加上我在一旁有效引导,大家终于明白了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重要意义:达成国内统一战线,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有效的悬念设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而教师要想有效地设置悬念,也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钻研,只有这样才能设置出有效的课堂悬念。

二、设置情境激感

情境创设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历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举例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落后和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并走向近代化、走向胜利的。整段历史的学习是要通过社会发展进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激励学生为国奋斗的精神。所以,在处理《鸦片战争》这一节时,我通过课件展示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的经典片段、再加上简短的语言渲染,很快就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清政府腐败落后,列强恃强凌弱的情境中。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分析,学生自己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而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更多的爱国主义素材给了教学以很大的支撑,所以教师要更多地利用这些素材,将学生带到历史情境中去学习,比如学习“香港回归”时,教师可以播放纪录片“香港回归纪实”,让学生直面历史过程,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有关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与历史事实进行比较

现在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当然他们的知识来源也要杂得多,许多学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阅读量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影视作品就成为他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康熙大帝》《汉武大帝》,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观看、总结,筛选有用信息、当然,教师还可以介绍些专题历史纪录片给学生看,如《大国崛起》,这对学生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很有帮助。

四、联系实际,增长智慧

因为时空的阻隔,初中学生对许多历史问题是很难理解的,一些学生总感到历史教学是陈年旧账,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占人云:“六经皆史”,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占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能够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

五、善加肯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获得成就感觉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激励往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地评价。例如,在每节课的复习环节,教师可将一些简单内容设计成问题提问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使他们能顺利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让以前听惯批评的后进生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优点,从而充满了自信,慢慢消除厌学情绪,同时也就喜欢历史这门功课。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在表扬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提问他们,让听惯表扬的他们正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自己还需要努力。这种因人而异的激励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六、结论。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施行趣味教学。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对于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在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并进行及时反思,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德厚.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379.

[2]莫芬.营造初中历史课堂和谐教学氛围之我见[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92-195+203.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6

1、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1学科属性

初中历史通过讲述人类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文明以及自然的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对民族、国家的历史责任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食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世界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我国的新文化运动等都无不验证了这一点。

1.2发展趋势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告诉我们通过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在实际中少走一些弯路。

2、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方法

2.1创新教育的内容

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由教学目的决定的,当前初中历史新课标中的要求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然后当前初中历史由于教材容量有限,所选的材料与突出创新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师必须加大备课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适当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添删,做到突出重点以及突破难点。此外教材只是一个工具,被用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尽量从创新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润色,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2.2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都是“灌输式”教学,学生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缺乏应有的课堂生机活力。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初中历史课堂产生兴趣了,才会以一种轻松的态度进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师具体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辩论、讨论以及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给他们充足的自我展示机会。此外,应该以学生为的教学主体,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3创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一般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中则要求教学评价应该更加注重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创新意识以及灵感,并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评价;此外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应该尽可能减少理解和记忆类内容,而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现学现用,同时这也能让学生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承认个人在发展中存在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阻碍和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

2.4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其次,初中历史一线教师还可采取先学后导辅以问题引领的教学方法,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讨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这种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再次,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新课标改革中,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人,而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此外,由于初中历史课堂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求教师能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枯燥的内容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幽默风趣是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要求教师的讲课内容具有愉悦性而不脱离课堂内容,还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利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在课堂上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刁难问题,同时还应具备令人尊敬的个人品格,引起学生的崇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7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设立教学重点、难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的历史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创设出的历史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接近历史,感触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让教师更加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知识的同时,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进行自我品德教育。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理探究的过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有许多教师仍未能摆脱传统历史教学的束缚和限制。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进行教学观念上的更新。2.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地听,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墨守成规。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1.利用“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自主编写历史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优化后的历史课堂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8

论文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析,学生不仅能够明辫是非,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必须不断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断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历史课的课堂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等,以点燃学生的热情。比如,教师在课堂的开头讲述一个离奇的历史故事(如讲到三国历史的时候,可以讲讲“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关公刮骨疗伤”等精彩故事),以故事开头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除了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说一段深刻的体验、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用一首别致的诗句或者一则精彩报道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二、引导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设疑问,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从历史认识的逻辑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历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巧设疑难,激活思路,因为思维活动通常都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比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蒋介石曾疯狂追杀共产党人,共产党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学生对这样的提问都非常感兴趣,由此,他们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

除了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外,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布置合理的历史课后习题,比如针对“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这些课后习题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完成习题,使学生在开放式争论中亲自参与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对历史的学习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比如,针对“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可举例从历史事件来说明: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夷洲(即台湾),增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即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回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举出历史事件后,教师可以结合现实新闻“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台遥祭黄帝陵”来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样便很好地结合了现实和历史,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激发了他们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法;技巧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了解学生的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挖掘教师的潜力,打开知识的宝库,让历史知识在眼前飞扬。

每一节历史课都有一个知识体系,确定教学中心是收获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学,做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地方点拨学生,指引方向;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纠正和指出错误的地方,带领学生自主地从联系和互动中去构建知识。

一、历史课堂教学教法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此介绍几种重要的历史教学教法。

1.讲述法

此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适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适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可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

运用叙述时史实要确凿。教师所述史实,应来自可靠的史料,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历史真实场面。

描述法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自然的领悟有关的历史结论。如讲《》这节课时,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把谭嗣同这位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对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又必须讲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历史的全貌和线索。

2.讲解法

讲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和科技文化等内容。讲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释义说明、举例论证、分析综合、比较、对比。

3.谈话法

是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4.图示法

可快捷地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感官,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

5.讨论法

讨论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等等。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

6.各种历史教学方法的选用

俗话说,教无定法。能够把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这类教师用讲述法教学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喜欢研究分析历史问题、不擅长表达的老师,可多设计一些历史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7.教授新知识时的注意事项

①课前准备----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何把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轻松、愉快、和谐的授课方式交给同学们,这是老师所追求的,也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兴趣的基础。

②前导----包括上课前检查学生出勤状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导入新课。

③传授新知识----这是课堂的中心内容和核心环节。

④总结教学内容和巩固历史知识。对提高历史课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是一节课里画龙点睛之处。

⑤布置课后作业----复习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记忆应知应会内容;运用已学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生们学会运用已学知识点分析历史事件。

二、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①参观教学。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②演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

③知识竞赛。例如可以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

三、小结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篇1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了解学生的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挖掘教师的潜力,打开知识的宝库,让历史知识在眼前飞扬。

1.历史课堂教学教法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此介绍几种重要的历史教学教法。

1.1讲述法。

此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适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适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可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

运用叙述时史实要确凿。教师所述史实,应来自可靠的史料,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历史真实场面。

描述法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自然的领悟有关的历史结论。如讲《》这节课时,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把谭嗣同这位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对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又必须讲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历史的全貌和线索。

1.2讲解法。

讲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和科技文化等内容。讲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释义说明、举例论证、分析综合、比较、对比。

1.3谈话法。

是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1.4图示法。

可快捷地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感官,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

1.5讨论法。

讨论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等等。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

1.6各种历史教学方法的选用。

俗话说,教无定法。能够把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这类教师用讲述法教学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喜欢研究分析历史问题、不擅长表达的老师,可多设计一些历史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1.7教授新知识时的注意事项。

①课前准备――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何把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轻松、愉快、和谐的授课方式交给同学们,这是老师所追求的,也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兴趣的基础。

②前导――包括上课前检查学生出勤状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导入新课。

③传授新知识――这是课堂的中心内容和核心环节。

④总结教学内容和巩固历史知识。对提高历史课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是一节课里画龙点睛之处。

⑤布置课后作业――复习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记忆应知应会内容;运用已学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生们学会运用已学知识点分析历史事件。

2.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①参观教学。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②演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

③知识竞赛。例如可以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

④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

⑤办历史手抄报。各班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小结

初中生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