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十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十篇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35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一、习惯决定学习质量

历史课教学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既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良好认知有重要影响,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必须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各种研究和学习实践表明学习习惯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新课程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些论述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事实上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非常自觉的行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学习,既有一些与其他课程学习相同的学习习惯,又有一些历史课程特点所决定的独特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历史课需要培养的习惯

1.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学习方法,预习不仅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让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发现难点,为正式学习打下基础,在正式学习时有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的自学能力正在形成中,再加上初中生刚学习历史,还不会预习,需要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应当确切地提出预习要求,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教材,理解教材,并对不理解的地方作出标记,防止预习的随意性与浅尝辄止。

2.做笔记的习惯

在课内学习中记笔记,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听课的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抓住重点,进一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及时整合知识结构;更为以后的复习提供依据与方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记忆都会淡化甚至遗忘,而笔记为防止遗忘提供了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强调记笔记的好处。

教师要指导学生记笔记的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忙忙碌碌,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二是要字迹清楚,重要内容记完整,否则复习的时候,看不清楚,失去笔记的作用;三是课后及时补充与完善,使笔记切实发挥记录重点的作用。

3.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巩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课程门类突然增多,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顾此失彼,因此要让学生按时完成历史课作业,教师就要注意作业布置的科学性。比如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老师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进行列表、编排年表、填图等,这种作业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历史老师要灵活安排学生作业的时间、作业量、作业方式,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4.比较并总结规律的习惯

历史课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虽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这些事件既有相似性,又有事件的独特性,通过比较既能发现异同,又能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进行比较,也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改革进行比较,如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比较等;学了世界历史以后还可以从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这种方法既可强化知识,提高效率,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5.学以致用的习惯

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历史知识指导现实,引导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理解、指导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做到“以古为鉴”、“鉴古而知今”。学习历史既可以吸取历史教训,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又可以总结历史规律。就多次强调过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现实。比如学习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政治改革及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认识到《十报告》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6.及时复习并记忆的习惯

由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及互相影响,遗忘是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的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防止遗忘的习惯。结合遗忘规律,复习方法应该先快后慢,当天、第二天、一周后的复习特别重要,这三个段复习到位,可以有效防止遗忘。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1.通过培养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学生对有兴趣的活动,钻入其中可以达到不知疲倦的程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历史的故事性、历史人物的形象性都可以对初中生产生直接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学生的理性兴趣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直观的现代教学资源、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具有帮助作用。

2.培养习惯要有计划有目的

学习习惯有多种,除了历史课学习中的专用习惯外,其他课程中的一些通用学习习惯也对学习历史有重要作用,比如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因此教师要将学习习惯梳理出来,列出清单,排出日程。培养习惯不能面面俱到,应该按照习惯养成的规律逐步培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些初步的习惯安排在前面,有些相对复杂的习惯安排在后面,通过系统安排,有计划地培养,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示范引领培养习惯

初中生由于年龄还小,认识水平与自控能力正在形成与提高,因此对一些学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深,这种特点既要求教师讲明意义,更需要教师自己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有学习与模仿的直接对象,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习惯在老师身上的具体表现,从而增强学习兴惯养成的自学性与主动性。比如历史知识进行比交较习惯,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比较少,就需要教师具体地做出示范与指导,在反复的示范与指导中使学生逐步掌握要领,并逐渐养成习惯。

4.督促强化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手段

所有习惯都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养成,必须有坚持不断强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习习惯长期督促与检查,严格要求,反复强化,不良习惯决不容忍,养成好习惯时立即表扬,因为表扬与批评是强化的重要手段,直到训练的习惯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然后强化另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构建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本教学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它对于有效地发挥教师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业进步,实现师生教学双赢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就近年来生本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第一招:创设教学场景,重视体验学习。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将教材内容问题化、情景化,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进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其感悟历史,使之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锤炼和提高。如初一年级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可以让学生讲述《"我"的北宋日常生活逸事》、初二年级讲《戊戌变法》一课,可以让学生表演历史剧《悲情英雄谭嗣同》。这些教学场境都形象地再现当时历史情景,学生在亲历亲为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第二招:开展主题探究,倡导合作学习。有计划地组织研究性学习,并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灵活度高、综合能力强的作业,如办历史小报、写历史论文、画历史漫画、演历史小品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在平等愉悦的情谊中学习。例如,在初一年级我安排学生观看历史主题短片《汉武大帝》后,去看书查资料,然后讨论:历史剧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这样虚构是否合理?为什么要这样虚构?或对某个历史人物、事件展开辩论……看短片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直观记忆。辩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分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招:教给记忆方法,快乐轻松学习。记忆性强是历史课的重要特点,教会学生记忆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我在初始班级开设《简明历史学习法》、《快速阅读法》、《历史记忆小技巧》等学习方法讲座,教会学生谐音法、字头法、特征法、缩减法等基本学习记忆技巧,重点训练学生梳理目录、大事年表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四招:开展第二课堂,延伸课堂学习。如定期举行历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历史影评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课件制作活动课,如《探秘中华文史大观园》系列集、《中国近现代风俗习惯》、《中国服饰演变史》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我校学生成绩较好,但对文科来说,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课堂听天书,课下死记硬背、平时丢在一边、考前临阵磨枪的现象十分普遍。曾经有一份关于初一新生的调查表明: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占9.2%,有良好听课习惯的占28.9%,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只有6.3%。为此,我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方法。

2.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期伊始,我以"欣赏我自己"为主题,通过学生对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的认识及欣赏,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也就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消除他们的自卑感。第二步是以"你会学习吗?"为主题,印发"学习环节自我测试题",通过自测,使他们了解学习的四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

2.2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在平时教学中,努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学会选择;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成长;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创新;给学生反思的平台,让学生学会进步。大到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小到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学习结果自我反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学生自我反省的机会,也是思想升华的一个过程。

(1)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联想等,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2)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如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知识点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掌握专题线索,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并根据课文、课堂笔记及相关导学材料进行一番"梳理",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制成学习笔记,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3)要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以史导论,史论结合,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探索复习及识记具体知识点的便捷途径和记忆规律的一些方法等。

3.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

3.1教会学生恰当的评价。如对毕业班学生,开设学生学习评价专题讲座,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前准备阶段的定位性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期中或期末考试后的总结性评价。通过适时恰当的评价,让学生经常反思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其发展。

3.2教会他们对丰富多彩的历史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进行评价。如设计的《历史调查参观活动兴趣评价表》、《课堂回答评价表》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过程得到准确评价。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有效途径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91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其重要任务。但是笔者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发现,教师还是不够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先导即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往往根据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有疑不能问或有疑不敢问。新课改明确地将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为将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历史教学作为跨越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最容易产生疑问的学科,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责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

1.创设最佳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问,敢于问

事实上,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相当多的疑问的,但是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使得学生不敢也不愿去问,要让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愿意问敢于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属于一种“去问题式”的教育,即学生不带问题走出课堂。在过去的课堂里,教师最骄傲地就是问“还有没有问题?都没有了!”

笔者从教这些年才领悟到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呢?历史应该是引人深思的,哪有能够真正解决得了的历史问题?都是各家观点而已。“去问题式”的理念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观念,认识到质疑、存疑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开展探究。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改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也应当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不敢提问题是学生问题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原因,对此教师要打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无论问题简单与否、与教学有无关系都应当给予鼓励,认真地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以此来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遇到问题敢于提问的习惯。

2.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问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初始问题的提出―初始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出问题―二次问题的解决的良好习惯,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问题意识形成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深度、宽度而不是数量。对此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是公认的有效的问题意识培养方式,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史料法,即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进而发现问题。联系法,即将历史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历史进行观察等。其次是建立学习共同w。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下讲坛和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往往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时有一种“反正老师早晚会讲的”心态,因而不愿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而建立学习共同体则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大家都不会,一起研究才能够解决问题”的认识,由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是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常常诞生于不经意间的思维碰撞,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讨论上,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欲要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需要塑造相应的学习环境。例如当前很多关于历史学科的校园活动都以知识竞赛为主,竞赛内容多以选择题为主,这种情况下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相关的历史知识即可,没有必要深入地挖掘历史知识背后的内涵,如此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利。相反,如果学校的历史学习活动更多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

为更好地探索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对自己所负责的七年级(《中国古代史》上册)的一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尝试,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

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备课准备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动准备。备课准备主要指的是改变之前设计教学流程的备课方式,而是以问题来贯穿整堂课,设计的问题确保循序渐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动准备则指的是在开课之前要使学生初步具有问题意识。在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张学习情况反馈调查表,以供未来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在表上。二是每个小组都成立一个问题站,然后选举一名负责人来将小组成员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交给教师。此外,为更好地确保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借鉴了同行制作的一些微型视频供学生课后使用,同时也建立微信群以便学生在有问题时能够随时联系到老师。

2.课堂教学过程

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不愿问、不敢问等问题,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历史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有效增加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度。简单来说就是在好奇心的支撑下,个体很容易对外界信息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信息的来源,从而正确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初中历史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改变之前学生对学习无疑可问的现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移到问题的探索上。对此笔者在新学期开始阶段就直接将整本《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框架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已经被勾起了好奇心:朝代歌里的一些历史名词是什么意思?历史年表里为什么有的时间段同时出现了几个政权并立?老师给的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变化表,为什么在很多朝代不一样?一系列形形甚至天马行空的问题产生于七年级学生的脑中。接着教师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即把握历史教材中的“5w”来掌握历史事实的一些基本要素和解决简单问题。而对于那些难以弄明白的问题则记录在问题反馈调查表上,交给问题站负责人,然后教师对其进行总结,在后期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如此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就得到了激发,他们对教材内容也有了探究的欲望,课后会主动分析教材来思考自己心中的疑惑,再加上笔者所要求制作的学习情况反馈调查表能够保证学生都来提问题,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是多样化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境促提问,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心里存在问题但是不知如何将其表述出来,另一个则是学生不知道该从哪里发现问题。很多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所发现的问题往往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挑出其中的优质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此外,笔者还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一是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引发问题动机。例如评价成吉思汗,可以模拟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反方认为他是一位野蛮的杀戮者。该场景的设置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解读,从而确保了问题的多元化,以此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入把握相关历史知识。二是通过层层深入地推进问题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例如教师提出“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一问题,学生从侵略者动机的角度进行思考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从战争的结果影响角度分析,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以此来保证学生发现问题的连续性,使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问题意识。三是通过综合性问题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册复习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归纳文明的交流方式有哪些,并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为什么到了封建末期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处于劣势。这既是对知识的梳理,也使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反馈进行定期总结。这得有赖于前期准备工作中的要求学生制作学习情况反馈调查表。这个表有助于笔者在教学中能够把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现状,并及时进行教学工作的改进。此外,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要整体奖励,对于优异的个人要突出表扬。良好的激励措施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提问题,提“好问题”。

3.结果与总结

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对实验的班级进行了总结,以同年的其他班级为参照对实现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从课堂提问的覆盖面和次数来看,笔者所实验的班级几乎人人提问题,而其他班级除了一些较为活跃的学生偶尔提问题之外,几乎没人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提问时的顾虑,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从学习成绩来看,实验班与其他班级相比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但是通过分析学生所做的试卷,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问题理解相对更有历史思维的特点,回答问题的书面用语也更加有历史味,解答也更加具有创新性。相信经过更多的训练,这种优势会更明显。

但是,这个实验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由于历史学科的劣势地位和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讨论,因为这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再比如,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是一门学问,因为要解决问题必须花时间,有些问题属于教学目标范围,但有些问题的确是拓展出来的,要花费课堂时间,这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总体而言,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其教学效果还是集中在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上,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形成科学的问题思维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笔者仍将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期在新课标指导下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美.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10).

[2]郭沫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和原则[J].考试周刊,2013(1).

[3]马静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10).

[4]刘彦华.试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2).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要素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11-01

一教学缺失价值观的引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许多常态化的历史课堂仍以“应试”为主导,体现出功利主义色彩,缺失历史教学应有的人文性。课堂上,教师的教紧扣考试说明,教学变成了考点的落实,整个教学内容支离破碎,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及价值观的引领。课堂上,学生除了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外,并没有生成一些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人文性的东西。学生也质疑“历史课除了记住一些知识点以应对考试外,又有什么用呢?”

追问历史教学的本真,人的发展不可忽视。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人文素养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而有意义的历史教学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和渗透,价值观的引领应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贯彻课堂始终。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不能仅是传授历史知识,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引领,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

二教师缺失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新课程强调教材不仅是编者、教师、学生共同对话的一个媒介与载体,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重组,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有的教师却唯教材是教,不敢越教材半步。有的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到位,导致课堂教学主题不突出。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功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准确研读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教师对课标把握到位,对教材解读深刻、准确,才能使课堂教学趋于成功。

三课堂缺失人文气息与文化意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导学案、教学案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导学案等确实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也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程序化,课堂上学生只是按照导学案阅读教材,完成知识填空等学习任务,教师只是根据导学案的流程设计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穿插教师的所谓精讲,再配合当堂的训练。教学就像生产的流水线,机械呆板,教师缺少自身文化内涵的展示,课堂缺少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力,教学缺失应有的思维性和情趣性。教学缺失了“情”,便丢掉了感染力,教学缺失了“趣”,便没有了吸引力,课堂缺失了“情趣”,也就缺失了人文性。

四流程缺失生成性问题的处理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而课堂互动具有生成性,对课堂生成的有效处理是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大部分的教师由于功底薄弱而在课堂教学时不敢放开,害怕课堂的生成会打乱自己的教学预设,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在随堂听课中,笔者常发现学生会提出一些疑问,如有的学生提出:“民主与共和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维新思想和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思想解放运动?”等,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往往绕开学生的疑问,自顾自地讲下去。

教师这种处理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思维的开展,也阻碍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应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质疑能力、思考品质,另一方面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知识的铺垫,合理的阐释,或巧妙地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五课后缺失总结反思

新课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检视自己的教学。翻看教师的备课笔记,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后总结和反思是空缺的。教学是一项复杂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创新。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才可以明确教学的得与失,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智慧,最终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社会教学问题反思

1、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的现状分析

1.1轻视历史教学价值。有一个真实的事例。某地有一位教育人士在当地一次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教育专题会上,公开发表了他的一番看法:

“我看,现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有一些根本就没有必要开!比如说,我就不明白,开那个历史课程究竟有什么用处?搞课改、减负,我看就该把这些没啥用的东西先减掉……”

也许这个事例太极端,但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个案例表明:在许多人——甚至包括教育界内部的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偏见的。

1.2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源于前苏联学者凯洛夫所倡导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以讲授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的最大长处在于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较为系统地获取、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其弊端也相当明显,就是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1.3教学水平低,知识迁移能力差。现代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理论根据教学水平的高低把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分为记忆性水平、理解性水平和思维性水平。

记忆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独讲学生被动静听,从教与学的逻辑关系看,常常是“有教无学”,“教多学少”,知识缺乏迁移度。

理解性教学强调系统地理解,记住讲授内容,但学生的理解是教师嚼烂后的被动理解,从教与学的逻辑关系看,常常是“教多少学多少”“学等于教”,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把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联系起来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符合青少年心理,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3、就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提出建议

1)认真做好“教学五认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还要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力争做到讲课精彩、简明扼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务必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2)抓好学生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工作,及时反馈,做到功在平时,常抓不懈。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进行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3)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历史与社会教学缺失问题的解决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缺失问题严重抑制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场攻坚战。在这里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4.1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先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传统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罗杰斯曾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常常偏离常模的思想受到压抑,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的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

4.3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实际,加强兴趣培养。所谓“课开始,情趣生”,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要以趣激学,引发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举趣盎然,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课进行,情趣浓”,就是教师要以趣导学,通过设疑介思,指导方法,以指引等手段,使情知发展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课结束,情趣存”,就是在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教师的及时讲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成励学,对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5、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述粗浅的分析,笔者旨在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发挥出历史与社会在素质教育中应有作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质量。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历史与社会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历史与社会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每位历史与社会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教育情报参考》(月刊)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6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人文学科的发展并不均衡,初中历史教育的尴尬处境便是一例。不少历史教师教育观念相对陈旧落后,教学手段相对简单枯燥。历史教学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与活力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源头”。再加上一些教师注重“师道尊严”,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基于以上两点,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走出困境呢?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呢?“故事化”教学法便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学生们没有几个不喜欢听故事的。历史本身很精彩,它是由一个个故事连接而成,故事中包含了人类集体或个人的知识经验,或精彩有趣,或哲理深刻,或豪情满怀,因此让故事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故事化”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迈入历史世界,与历史人物对话,去感受历史,反思历史,其间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解决策略

1.“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动”字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如果成为“背书课”,把原本丰富的历史内容抽成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意义等若干应试要素,那么学生就会厌倦历史,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对于故事,人人都可理解,人人都可讲述。那些平时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的学生,或者不是很流畅的学生,也许正是因为爱好故事而把平时不敢举起的手高高举起。他们的故事也许讲述得并不完整,并不生动,但是他们毕竟敢站起来了,敢开口了!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这节课的一个故事而喜欢上这个时期的故事,从而自学这一时期的历史。

可见,一个故事可以激起一个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动起来了!课堂的某些重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了。

2.“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情”字

历史给了我们每个人一面镜子,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走人生之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去感悟,去理解,屈原、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让学生们荡气回肠。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交流与冲突》一课中,笔者就是运用“故事化”教学法来完成情感教育目标的。

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学生熟悉后先在小组内讲述,然后在班内讲述,比赛谁讲述得最精彩。热火朝天的讲述中,学生也许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两位英雄的精神实质。接下来,笔者诚恳地表扬了学生们的精彩讲述,同时“诱惑”地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的故事中没有提到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击倭寇都能取得成功,你们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呢?再把故事补充完整,就更棒了!”在学生还热情高涨的时候,思维还在高速运转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会在“惯性”下很自然地去分析,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答中,问题往往是“柳暗花明”,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郑和的坚忍不拔和戚继光的爱国情怀也许就在那一刻,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大。可见“故事化”教学法在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思”字

历史本身是有生命的。学生在阅读、讲述历史事件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比记住某个事件要重要得多,了解历史过程比背诵结论性的历史陈述要重要得多,这样才能真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听故事到编故事再到讲故事,学生的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就让学生自编故事“我随张骞出西域”。在故事中,笔者引导学生想象:你们出使西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们吃了那么多的苦,完成使命了吗?既然没有完成,你们只能说是有“苦劳”没有“功劳”。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刻骨铭心,说他们没功劳,岂能罢休?他们在苦思冥想中,在交流合作探究中,终于明白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是不同的。出于军事目的出使,却成了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创举,其意义远超过当初的目的。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为教师带来宝贵及时的教学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切实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兴趣的自我强化。

4.“故事化”教学法突出一个“扩”字

历史内容包罗万象,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十分丰富,学生要记住这些知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中,那些枯燥无味的人名、地名、时间、事件会不知不觉地钻进学生的脑海。

“数典忘祖”的历史成语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事实;“卧薪尝胆”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吴越争霸的情况;“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让学生了解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残酷;“昭君出塞”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昭君为汉匈经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从“贞观长歌”故事中,学生们了解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奋斗历史,感悟他重视人才,注重纳谏的胸怀。这种借助故事,由点及面、举一反三的扩展性学习,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历史知识。

三、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不要只讲教材中已有的故事,可根据教学实际把某些课程内容故事化,这样就可以把原本有些艰涩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

(2)所选的故事要有针对性,要与课堂内容相联系,不可仅为活跃课堂气氛而哗众取宠。

(3)要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运用故事,不能一味地追求故事化,学生一笑了之,却没有任何收获,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所以,“故事化”教学法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服务。

四、结束语

许纪霖说:“历史的灵魂是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因此,恰当地运用“故事化”教学法,会给历史教学增添不小的魅力,给学生一份认知中的惊喜。

参考文献

[1]祁国领.运用历史故事提高教学效果[J].青海教育,2006(7/8):52.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7

这件事情反映出现在的中学生无论是学习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普通不够好,尤其是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的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的关系如何必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现结合笔者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和谐师生关系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在历史教学中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在初中学科的设置中,历史学科每周只开设两节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少,但面对的学生数量最多。学生中普遍存在偏科思想,家长也不重视,而历史又是中考必考的科目,许多历史教师都感觉到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所以,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能使学生尊敬、信任并喜爱教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更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中,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历史教学中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现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

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时,笔者深受“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完成规定的作业,学生肯定能考出好成绩。但是,当感觉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没取得预期的效果时,笔者开始反思自己,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在观察取得好的教学成果的教师的做法,并从中发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于是笔者开始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并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用自己对教学的热情、责任、真诚去感染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笔者的尊重和信任,为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

2.教师要深入了解、观察学生

初中历史教师所担任的教学任务一般都很重,每个人都要负责6~8个教学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而每个班的周课时较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动性,深入了解学生。笔者由于长期带毕业班,能了解和接触学生的时间更少,于是就首先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那里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第一节课就用心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所谓的“问题学生”,笔者尽量提醒他们把课本及笔放到课桌上,并在上课过程中走到学生中去,发现有做不到的就会及时提醒他们。笔者还要求自己用两周的时间去记住大部分学生的名字,下课后也主动去找他们交流。通过这样的办法,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学生较容易打开心扉,有些学生还乐于与教师谈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就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尊重教师,对教师提出的批评意见乐于接受,同时能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懂得赏识、激励学生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改革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几十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占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而更让历史教师无奈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也不够热情。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历史教师感到无限失落。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龚自珍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唯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从而我们就会感到自豪,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1.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

3.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2)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3)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三、“学史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

要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还有诸方面需要研究探讨,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不过最重要的条件,笔者认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重视确立自己的正确教学思想,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骆志煌.改革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福建教育,1997(1).

2.吴颖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5).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9

笔者教学历史六年,有三年担任初三历史教师。这其中有历史学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更多的是对于初三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困惑和感伤,尤其是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问题,让笔者倍感压力,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合初三历史教学的最有效途径,逐渐发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

1初三学生仍不重视历史极其对策

历史在初中属于小学科,部分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都不太重视。初一、初二时,历史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多为读读、画画、背背,并以历史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毫无兴趣的结果。而到了初三,面对中考,如何有兴趣的学习历史,进而有效地提高中考历史成绩,成为初三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

(1)走下讲台,用心搭建起师生之间的互识桥梁。首先是让学生对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学习历史、共同探讨历史问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造出学生对历史教师的赏识。《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历史教师搭建赏识学生桥梁的关键。首先收集初三学生在初一、初二时的历史考试成绩,并将这些成绩进行比较,再向其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对他们进行分类记忆。在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将你所了解的某个学生情况透露出来并适当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时,学生心里会产生很大的震动,他会认为你一直在关注他、重视他、赏识他,从而把你当做“知己”来信任,进而产生“信其道”的效果。

(2)激情教学,让学习和课堂一样激情。学生在激情教学下,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身心的巨大潜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初三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充分挖掘、提升、拓展学生的情商,从而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怎么才能让激情充满课堂和学习呢?首先,初三历史教师要充满积极进取的信心,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表情、动作和细节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激情和共鸣。其次,初三历史教师在教授具体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激情,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如:麦哲伦满怀激情进行环球航行;爱迪生为研制成功灯泡而试验上千次等都能激发起师生的共鸣。再次,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处于初三年龄阶段的学生,正是满怀激情的时刻。初三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挖掘出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潜能,让历史学习也疯狂。

(3)激励质疑,给学生一片思考的天空。巴尔扎克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历史课上,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尽情展示才华、抒发对知识理解的机会——质疑提问,给予学生一个深入思考的空间,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因此,笔者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质疑提问过程中,不仅激发和加强了初三学生的求知欲,还发展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繁冗,记忆困难及其对策

初三历史复习包含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六册书的内容,尽管每年历史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有所删减,但知识容量仍然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初一、初二的知识和良好习惯的积累,仅凭初三一学年的时间来记忆、整合,任务还是紧张而艰巨的。面对中考,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初三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记忆与整合,也是初三历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策:

(1)采取艾宾浩斯记忆法。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短期记忆的周期为5分钟、30分钟、12小时,长期记忆的周期为1天、2天、4天、7天、15天(艾宾浩斯遗忘周期表)。根据这个周期,我们可以确定五个复习点,最大限度的提高背诵历史知识的效率。准备好一个能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每天计划要背的历史要点记录在上面,背会之后,按记忆周期在2、4、7、15天重新复习。这就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周期制定的艾宾浩斯整体记忆法。

(2)对于具体的历史知识采取特殊方法。具体历史知识可采取特殊方法:理解记忆法、扩展记忆法、归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理解记忆法:理解了历史年代与其相关连的史实之间的联系后记忆。如: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扩展记忆法:要求学生牢记关键词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扩展。如:华盛顿为什么被誉为“美国国父”?①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贡献。②在国家初创中的贡献。再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扩展完善。归类记忆法:同一年的同类历史事件归并记忆。如: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召开等。联想记忆法:由关键词加以联想。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关键词“转折、拨乱反正、开端、新时期”联想记忆。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以上方法加以记忆,快而深刻。

3初三学生历史纵横知识联系差,应试能力薄弱及其对策

初三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而忽略历史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归纳、分析问题和应试能力的薄弱。

对策: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历史观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历史学科长期以来都被教师和学生视为无关紧要的“副课”,再加上一些教师长期实施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历史学习更显枯燥乏味。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往往十分缺乏,没有了兴趣作为动力,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被动,影响了历史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对历史产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

一、建立和谐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往往会产生直接影响,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一学科的直接原因就是不喜欢该学科的任课教师。由此可见,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注意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在喜爱教师的基础上喜欢上教师所教的学科。然而,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观中,教师与学生很难打成一片,学生对教师往往是又敬又怕,在严肃的师生关系下,整个课堂氛围也显得严肃呆板,这样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倘若教师能够改变严肃的面孔,换上亲切的面容,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在讲课的时候注意语言的风趣幽默,这样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而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内容心生好感,从而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二、设置趣味化的导入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新课开讲之前,通过导入环节的设置,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如果教师设计导入环节时注意导入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趣的导入引导下,很短时间内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学生的主动学习打好基础。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一则小笑话,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导入教学,通过几分钟的有趣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就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首先笔者问道:“大家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吗?”听到《天龙八部》,很多学生的眼睛立刻焕发出光彩,大家争先恐后地说道:“看过。”很多学生还忍不住讨论起其中的剧情人物。接下来,笔者接着问道:“那你们知道《天龙八部》中讲的是什么时代的故事吗?”这时候,很多学生开始思考起来,有的说:“电视剧里说到辽国、金国,还有宋朝。”这时候,笔者说道:“电视剧中提到很多的国家,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有辽国、金国、西夏、还有南宋,看起来是一个十分混乱的年代,事实上,在我国的历史上的确存在那么一段时间,就是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整个国家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天龙八部》所描绘的那个纷乱的年代!”就这样,借着一部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导入本节课的知识,使得原本有些无聊的内容瞬间变得吸引力十足,在导入内容的引导下,很多原本完全不听课的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页也表现出了十足兴趣。

三、传授学生有趣的记忆方法

历史知识难记难背是很多学生的共识,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之所以缺乏兴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历史学习中众多知识的记忆很反感。要想学好历史,一定的基础知识记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历史知识偏偏又十分零碎繁多,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记了忘、忘了记的反复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就被逐渐消磨殆尽了。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克服记忆这一关,教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记忆方式。在历史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有趣的记忆方式很多,包括歌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带有趣味的记忆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记忆的难关,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例如,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记住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及东汉灭亡的时间220年这些史实,笔者让学生采取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一鸭下蛋一鸭看,刘邦建汉定长安,两鸭下蛋汉完蛋。”这样有趣的联想立即逗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笑过之后,这些史实也就被学生轻松地记在了头脑中。一旦类似这种记忆的技巧被经常用到,那记忆将不再是让学生头疼的事情,反而会增添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这样自然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参与,学习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想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结合初中阶段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点,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开展历史学习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逐渐引导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这样,有了兴趣这一大内驱力,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增强,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再把知识的掌握作为唯一目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就能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帅锋.初中学生历史兴趣培养技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