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2:05

经济学的基础篇1

关键词:垄断;反垄断法;法经济学;经济学基础

前言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和法律开始了较为全面的渗透和融合,法经济学逐渐兴起。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及运用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以及未来发展的学科。运用经济学研究、分析、评判法律问题,带给我们更多新的启示。垄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经济问题,而反垄断又是一个法律势在必行必须规制的问题,法律与经济的融合在反垄断中有很充分的体现。因而,在反垄断法中,处处体现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垄断的社会损失

市场竞争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边际收益是否接近边际成本。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必须高效率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最有价值的利用资源。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是合理的经济学假定,这是市场机制正常有效运转的结果。只有竞争均衡出现时,市场中的资源才得以优化配置,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才能达到最大,社会总财富才能达到最大。如果市场中出现垄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寡头们会通过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手段攫取垄断利润,从而造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小于自由竞争的收益,不仅增加了社会成本,也减少了社会总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

(一)生产者剩余的损失

如果仅仅限制产品价格而不限制产量,垄断成员为了增加利润就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垄断价格就难以维持,所以数量垄断总是与价格垄断联系在一起的,寡头们通常在维持垄断价格的同时减少产量。产量的减少会造成生产者剩余损失,导致社会得到的产品达不到它应当得到的数量;而垄断高价又同时引起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压低互补品的消费量,导致互补品需求量下降,生产互补品的行业也会萎缩。

(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分两种情况:第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垄断产品转而购买廉价的替代品,这部分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无法从垄断者的垄断利润中得到弥补,这是社会净损失。同时,消费者购买廉价替代品刺激其他经营者利用稀缺社会资源生产劣质产品,花费了更大的成本。第二,垄断者提高价格后,部分消费者仍然购买垄断产品,消费者多付的价款,转化成了垄断者的垄断利润,此时社会财富总量并未减少。但是在此种情况下,以垄断利润的形式获得有利可图的转移支付这种机会,会把真实的资源吸引到销售者谋求垄断的努力和消费者避免支付垄断价格的努力中去,在这些努力中所消耗的资源的成本,其实是获取垄断所造成的损失,这也是垄断的成本。

(三)其他损失

除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之外,垄断还会造成其他的社会损失。为了获取垄断地位,经营者可能会利用投资游说立法机构和管制当局;为了维持垄断地位,经营者也可能采取广告等非价格竞争形式耗费资源;虽然从长期来看,垄断能促进创新,应当鼓励,但经营者很可能滥用垄断势力造成反效果。垄断造成的这些损失,虽然不是现实的、有形的物质财富损失,但是整个社会的实际收入会低于自由竞争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潜在收入,这一损失长时间累积也是相当巨大的。

二、反垄断法的法经济学分析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对垄断行为进行限制,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学为反垄断法提供了很多理论基础,比如交叉需求弹性理论为如何划定市场提供了经济学的思路;供给和需求理论支配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市场均衡;效用最大化理论解释了垄断者在博弈过程中将会如何抉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使得我们在反垄断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寻求到最佳点,更容易找到最适合反垄断法实施的方式。

(一)反垄断法上垄断概念的经济学分析

垄断一词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垄断通常是指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市场。这种联合的或者独家的企业,控制着某一个甚至几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占统治地位。经济学中的垄断是一种利弊兼有的经济现象,判断垄断适度与否,应该比较它带来的利弊大小:如果垄断没有导致市场结构失去有效竞争或者有可能失去有效竞争;垄断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导致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垄断符合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需要,这些垄断就不应被认为是过度垄断,而是适度垄断。

反垄断法所禁止或者限制的垄断,理所当然应当是经济学中的过度垄断。经济学的概念,决定了反垄断法的对象。但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应该在于过度垄断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结合经济学基础,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垄断的含义:垄断主要是指以单独或合谋以及其它方式,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竞争的有效展开,违反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中的垄断,侧重于判断市场的状态;反垄断法中的垄断,侧重于市场状态下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反垄断法中垄断的要件是:以特定的行为和方式--单独、通谋或其他方法,达到特定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有效竞争的开展,违反了规模经济的要求,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制定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都有相似的经济学基础,即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主主义两大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相辅相成,反垄断法对经济民主和自由的保护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在于:自由、公正、竞争的市场既是自由的,又是民主的,反垄断法在维护自由、公正、竞争市场的同时,就维护了经济的自由和经济的民主。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始于亚当・斯密,他主张建立一种使"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都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这个机制归纳起来,就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他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垄断弊害论":垄断将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破坏"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这一观点迄今仍支撑着现代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的基本看法。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作用,倡导国家应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主张给私人经济活动充分的自由,同时它也强烈反对各种经济力量对竞争的禁锢,以避免效益损失。这样,经济自由主义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民主主义以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为主要内容,其基本观点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民主,国家必须尽可能的保障企业自由,为企业提供开业的平等权利,并尽可能的保障企业之间无论大小、强弱都平等的拥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垄断势力以及垄断力量的滥用全部或者部分的取消了相关市场中的经济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是违反经济民主的,国家应当以法律为手段,对垄断力量予以有效的控制。因此,经济民主主义同样成为了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对我国《反垄断法》的经济学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垄断,而我国存在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等垄断行为,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垄断,这些垄断都有政府"行政力量"在背后支持,于是中国学者借用了行政垄断这个概念。我国传统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反垄断法》是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台的,竞争不充分使得《反垄断法》在某些领域的生存基础先天不足。我国同样也存在经济垄断,但是行政垄断较之更为严重,更亟待解决。

行政垄断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许多垄断行业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庇护下生存的,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对抗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各种反垄断政策,以保护自身的利益。相比于经济垄断,我国行政垄断的数量和危害程度都更大,但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仅简单的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此外,没有任何其他针对行政垄断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垄断有抑制作用,也利于抑制行政垄断数量的增加。但是,要想彻底的解决我国行政垄断的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光靠《反垄断法》想要对行政垄断进行有效规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不能期待这部法律能单独解决行政垄断的问题,它只是一部有关微观经济的法律。

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解决

现今的反垄断的实践过程仍充满了冲突,比如许多学者主张大部分甚至完全废除反垄断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反垄断法或相似的反垄断政策;在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越来越提倡采用"理性原则"时,根据"本身原则"来执法的情况还是到处可见;即使在同一套法律或者同一份反垄断案件的法庭判决内,仍然常常找到自相矛盾或含糊不清的论据。利用经济学的成果,可以调解反垄断在实践过程中的冲突,通过对反垄断司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这些冲突能够在诉讼和抗辩过程中自发的得到解决。

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美国判例的趋势表明"本身原则"无法识别哪种商业行为是肯定有害的,然而根据"理性原则",试图通过考虑某种商业行为的综合社会效果来判断其是否有害,也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如下:

第一,反垄断诉讼中的不同角色,对所谓的社会效果,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反垄断法的目标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如反垄断法的立法者会担忧低价对垄断竞争的小企业造成伤害,也担心歧视性定价的问题,他们还担心高价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然后他们对高价的担忧主要是认为垄断性定价会造成财富分配不公,而不是担心垄断性定价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保护竞争者免受低价的伤害与保证消费者免受高价的伤害--这是不相容的政策目标。

第二,司法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另一种是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法庭如果把本来是促进竞争的行为错判为反垄断违法,即错杀了无害的商业行为,会对社会造成持久的伤害;法庭如果把本来具有反竞争效果的行为错判为合法,即放过了有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可以由市场力量来纠正,不如第一种错误造成的损害严重,所以重要的是第一种错误。在实践中,法官的出错率是比较高的。

由上可知,在反垄断的司法实践中,"理性原则"仍然是一套含糊不清和自相冲突的诉讼程序,不可能得到很好的适用。此外,司法过程会出错,错杀无害的商业行为这种错误会由于法律的强制力而放大它对促进竞争的商业行为的抑制,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反垄断实践中的冲突的方法:为了慎重起见,反垄断司法的"理性原则"应该解释为让反垄断的原诉人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即证明其控诉的经济学基础不仅是逻辑自洽的而且是具有现实性的。

结语

反垄断法应当以效率为优先的价值目标,同时兼顾公平,这在我国现阶段尤为重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福利,需要竞争和企业这两个工具。反垄断法的目的是使企业经营的结果与竞争市场运转的结果协调一致,即企业运转的结果符合自由市场运转的结果。在法学和经济学逐渐渗透和融合的今天,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实施问题,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实践中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兆丰.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关立新,杜江.反垄断法: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解析[J].商业研究,2008(8).

[3].尹德洪.反垄断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4].高桂林,肖彦山.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和法理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5(12).

经济学的基础篇2

即使没有公开承认,全世界负责任的经济学者其实都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职业和学问。我们确实需要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许我们暂时或很长时间都无法找寻到令人满意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我们却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故步自封,我们必须以谦虚的态度,重新审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分析逻辑;我们必须放弃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傲慢心理,高度重视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许多重要真理;我们必须以建设性的批判精神,去检讨过去200多年来经济学的发展,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让经济学回归真实世界,回到人间百态,关注人间疾苦;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的无知与愚钝,明白我们对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类经济现象其实还知之极少,甚至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蒙在鼓里。因此,我们要想为经济学这门学问开辟新空间,就必须深入检讨和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道德基础。

主流西方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五个方面组成:人类行为的自私决定论、经济体系的机械决定论、人类发展的西方中心论、人类认识的实证方法论和政策哲学的自由竞争论。若细思之,经济学逻辑方法的Q定论、机械论和均衡论,追根溯源,则是源于人性自私论。人性自私假说是西方先哲对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公设,是经济学巍峨大厦的最后基础。人的自私欲望无限和自然资源有限之间构成难解难分的矛盾和冲突。经济学应运而生,冀图解决这个特殊矛盾。

张五常教授说,斯密的《国富论》主要是阐释自私的好处。他在《科学说需求》(《经济解释》第一卷)中如是写道:“经过多年对《国富论》的消化,我认为斯密的自私观点有两处需要补充。第一,斯密正确地指出自私可以给社会整体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却忽视了自私也会给社会带来害处。后者重要地牵涉到交易费用及产权的问题,是我自己研究的重心所在。可以说,在哲理上,重视自私之害是我这本《经济解释》与《国富论》的主要分歧。”

埃德温・坎南为《国富论》标准版撰写了精彩序言,其中有云:“渗透整个《国富论》的基本信念,就是自私能够创造经济社会利益。自斯密之后,该信念遂成为经济学的起点。”当然,对自私的最佳描述仍然是《国富论》那不朽的段落:“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来争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他不会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远比有意图做出的要大。”

17-18世纪的欧洲,一大批哲学家深入研究人性规律,直接催生经济学和现代社会科学,人性自私论则成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曼德维尔“私恶即是公利”,“人类所有值得颂扬的功绩和行动,背后动机都是虚荣和自利”等著名观点,对斯密和经济学的影响极其深远。200多年来,人性自私论和逻辑思维决定论、机械论和均衡论结合起来,经过无数天才高手的谋思运筹和实证考究,打造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辉煌成就,也演变出西方经济学的多重流弊。主要流弊就是经济学者将自私理念极端化和庸俗化,经济学者构造的模型几乎完全忽视或漠视了自私的巨大破坏力。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反复阐述了一个重要真理:某些局限条件下,人类的自私可以导致自我毁灭。

然而,斯密之后的经济学发展,恰好漠视了自私导致人类灾难的可能性和多重途径。这应该算是经济学对人类思想和意识造成的最大误导和危害。概括起来,约有三端。

第一,人性自私假设被逐渐异化和极端化。斯密之后,边沁将自私假说简化为效用最大化,商业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效用最大化,演变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个人财富(或身价)最大化、企业利润(或市值)最大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化,终于成为一种改变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经济政策理念。

在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曾经深刻讽刺和批判的“商品拜物教”,早已变为彻底的“金钱拜物教”。为了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化,我们甚至可以牺牲一切人类高尚的精神、道德、文化、情感、责任、义务。换言之,西方经济学人性自私假设演变至今,造就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彻头彻尾的“金钱至上”文明。

或许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主流经济学就是造成“金钱至上”文明的唯一原因,但是,从人性自私假设衍生出来的一整套人类行为假设、理念和政策哲学,肯定是“金钱至上”文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20世纪下半叶,基于人性自私假设的基本理念,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理论学说方面,人性自私假设从“看不见的手”开始,逐渐演变为完全竞争理论、理性预期学说、有效市场假说等数之不尽的精妙理论。意识形态和经济政策方面,人性自私假设则从自由放任、自由贸易一直历史反复证明(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毫无约束的自由竞争并没有像斯密宣称的那样,可以促进社会的最大利益。相反,毫无约束的人性自私和自由竞争可以造成巨大灾难。

第三,通过宣称人性自私假设的普适性,经济学者将阶级关系和国家民族利益完全排除,声称经济学是所谓“纯粹科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普世价值。经济学从最初的道德伦理学说,蜕化为一门“没有价值判断”的所谓“纯科学”。19世纪后期,马克思就斥责其为“庸俗经济学”。20世纪后期,庸俗经济学变本加厉,形成一种新的蒙昧主义。经济学领域的新蒙昧主义将西方经济学的教条绝对化、简单化、抽象化,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假设和政策建议不分条件地输送和强加给所有国家,将西方经济学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和国家政策神化为人类普世价值、终极价值和最后的统治方式,并以此为借口和幌子去侵占、抢夺、损害其他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是新蒙昧主义最和最极端的表现,它们已经且正在继续给中国经济造成重大伤害。

对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救赎,首先必须抛弃简单化、庸俗化和极端化的人性自私假说,重建经济学的道德和伦理基础。列宁说过:真理往前多跨一步,就会成为谬误。任何科学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无须任何前提条件、约束条件或局限条件的所谓绝对真理。人性本质是否真的自私,哲学家和生物学家至今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将自私作为基本假设以解释人的行为,是实证科学方法的精髓,我们可以不同意而采取其他假设,皆无可厚非。若将自私假设简单化、极端化和庸俗化,则必然导致一些危害极大的意识形态判断和政策建议。

抛弃极端化、庸俗化和简单化的人性自私假说,与妥善保障私有产权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人类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复证明,唯有保障私有产权才能创造人间繁荣,唯有保障私有产权,才有可能建设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消灭和破坏私有产权制度,最可能的后果就是民不聊生。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20世纪经济思想最重要和最精彩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类命运,对中国划时代的改革开放贡献巨大。

从经济学术史上看,斯密之后,张五常对“自私”理念的阐释最为中肯和恰当。张五常将经济学的“自私”假设重新阐释为“在局限条件下个人争取最大利益”,有多方面的重要含义,值得仔细深入思考。

第一,自私是否能如斯密所描述的那样,“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远比有意图做出的要大”,关键要看自私行为所面临的局限条件,这些局限条件范围极广,包括、道德规范、社会习俗、法律法规、历史传统、时尚潮流等,其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是产权制度。原则上,人性自私能够创造无限多样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反过来又制约自私行为的结果。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让自私行为尽可能朝着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迈进,一个糟糕的制度则可能诱使或迫使自私行为危害社会。

如何设计制度和机制,以便促使自私行为创造最大社会利益,是经济学200多年来的核心课题。证明私有产权制度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够找到的最有可能和最大限度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制度安排,是产权和交易费用学说的主要贡献。其他各种制度和机制,无论是以等级界定权利、以管制界定权利、以武力界定权利、以资历界定权利、以种族界定权利、以姿色美貌界定权利,皆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经济学著名的“租值消散定理”,清楚阐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资源浪费或租值消散方式。张五常对此重要定律有开拓性贡献。悠悠岁月里,上下数千年,人类尝试过多种多样的产权制度,直到18世纪之后,才开始以宪法规章自觉保护私有产权。自此之后,凡事致力于妥善保护私有产权的国家,皆成先进富裕之邦;凡是致力于消灭弱化私有产权的国家,皆沦为贫穷落后之域。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功经验,就是不断保护私有产权,以此鼓励自由竞争。

妥善保障私有产权,其实比登天还难。现实世界的许多法律规章,在保护一些人的私有产权的同时,可能损害其他人的私有产权。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大原则,如何具体落实则千差万别。因此之故,哈耶克的名著《自由》就提出,任何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规章必须是超越和一般性的,即不能有利于某些人却不利于另外一些人。科斯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以无数精彩案例阐释私产保护的难度和权利之间的相互纠缠,成为多个学术领域共同尊奉的经典文献。少有人提及的是,科斯大作有一个隐含的意思,那就是究竟应该保护谁的产权,必须诉诸价值判断!奈特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人类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领域的无尽探索。既然是在价值领域的无尽探索,我们就不能不做出价值判断。当奈特讨论经济效率和所谓帕累托改进时,他反复强调效率首先是一个价值概念,而不是一个物理和机械学概念。

第二,哪种局限条件下,人的自私行为会危害社会,甚至导致人类自我毁灭,是一个极其有趣而重要的问题。张五常反复强调,某些局限条件下,自私可能导致人类自我毁灭,他的思想路线极具启发性。人类为什么会选择交易费用明显高昂的合约或制度?答案有四点,一是无知或信息费用极高,二是信息不对称,三是成本收益不对称,四是集体行动的困境。思来想去,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制度局限条件里,最关键的是信息费用和知识压制。历史上数之不尽的专制君主和极权霸王,垄断信息,压制知识,消灭自由,借以宣称为他所用的那个制度是人类唯一的美好制度,结果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由此观之,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思想的解放,言论的自由,则是降低交易费用、增进生产组织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避免人类选择“自我毁灭”制度安排的最重要途径。

第三,当我们希望解释和推测某个人类行为和某种经济现象时,首要任务是探寻行为和现象背后的局限条件,这是张五常独创的真实世界经济学,是顺着斯密、马歇尔、费雪和弗里德曼传统的自然发展,然而这个传统似乎早已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了。

将人性自私假设简单化、极端化和庸俗化的后果,主要表现为金钱至上、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蒙昧主义,尽管人性自私假设不能为此负担全部责任。

经济学者从方法论上忽视自私行为的约束条件和局限条件,从而漠视或忽视了自私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主要表现则是数理模型被推上神坛和价值判断被逐出殿堂。

经济学的基础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学基础;应用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课程知识点多且抽象,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相适应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中有很多的公式、模型和图表,对学生的数学推理、逻辑思维、理解和思辨能力要求较高,这些要求与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水平是有差距的,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数理基础差,另一方面,经济学课程起源于西方,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再加上它偏重于理论分析,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

(二)教学过程僵化,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环节缺乏

在高职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且教学中只注重公式和模型的推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和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另外,这门课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很少,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缺乏真正适合高职阶段经济学教学的教材

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基本承袭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框架结构,前者只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压缩删减,内容的技术性和理论性很强,保留的部分也未针对高职学生薄弱的数理基础进行改编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另外,教材内容很少结合案例,即便有案例,所用案例也很陈旧极少更新,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不紧密。

二、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源于身边或社会的事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原理说明道理,从而给学生以启发。案例教学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推广应用历史,它对促进我国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给出特定的案例,引导学生投入到对案例的分析思考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在案例教学中,面对案例,老师预先不告诉学生该如何做,学生需要自己去思考,寻找思路。(3)案例教学法具备生动形象、多样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学中所用的案例皆来自社会或学生身边,它们具体形象、丰富多彩,因而贴近学生生活,较易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这些案例将呆板的原理运用于生活实际,实现了教学目标。(4)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一改老师“满堂灌”、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做法,可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经济学本身的知识充满了原理、模型和图表,如果一味地、静态地向学生灌输,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案例教学把刻板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与生动、形象、具体的案例相结合,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基础这门课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几个概念,会解几道计算题,而是要教会学生把经济学原理和知识(或经济学思维)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突出的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在实际运用中案例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自由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分小组完成,前者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案例教学具有高效性

传统教学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往往只是部分接受了教师传授的内容。案例教学把案例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要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案例回答问题,首先必须对那些经济学概念和原理要快速熟悉,其次,学生将这些概念和原理运用去分析问题,也加强了对这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四)有助于实现多角度的评价

案例教学不是仅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分析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案例教学的这种特点有助于教师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

四、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教学环节划分,案例教学法应用案例可分为:

(一)引导案例

在讲授新的一节内容前,教师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某个案例,以此来引出要讲授的知识点。由于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的授课方式通常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经济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因此,水对人类来说,其价值非常之高。但是,市场上水的价格却非常低。相反,钻石对于人类的生存却没有任何价值,既不能御寒,也不能果腹,然而其市场上的售卖价格却非常高。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钻石与水的著名悖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会引起很多学生的共鸣和困惑,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解说我们可以通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学习来解开这个谜团,从而开始讲课。

(二)讨论案例

此类案例是教师在讲完某个经济学知识点后给出一个经济事件案例,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来分析其中隐含的经济学原理,并结合该经济事件讲出其发生的理由。具体应用时教师可将班上学生分组,按小组进行讨论、磋商,得出结论,再由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这一类案例的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它既可使学生积极思考,又可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完弹性理论这一节后,教师可给出“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个案例是说某商家打出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则只能按原定价购买。如果学生们认为这是因为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回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那么教师可以点评说他们想错了。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但凡这种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主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待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给出答案: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

(三)课后思考案例

教师可在课后布置一些思考案例,这类案例主要是让学生自我研究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巩固和加深对于所学经济学理论的记忆。例如,在讲授完供给予需求均衡理论及其应用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案例思考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政府打击毒贩、销毁毒品的行动,是提高还是降低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率?怎样减少毒品犯罪?

五、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选择案例

对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案例教学中选取的案例应符合以下几条标准:(1)针对性。挑选的案例要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经济学理论。(2)现实性。挑选的案例最好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学生的身边事、眼前事。(3)趣味性。挑选的案例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或共鸣。

(二)提高组织案例教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熟悉与案例相关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能根据案例不断地进行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教师要做案例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应肯定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符合逻辑的见解,不全部否定有偏差的观点,而是对其进行纠正。要控制好案例教学的节奏,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意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

经济学的基础篇4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手段教学效果

《经济学基础》是一些管理类和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利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分享。

一、要做到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现在的高校教学中,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几乎没有教师能够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但是虽不能做到针对每个人的因材施教,却要能照顾到大部分的同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学科,但是该专业在我校被设置在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的整个学科大环境是偏工科的,总学时为32学时,学生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三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同学们的数学功底不是太好,很多同学都不爱听大段的数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所以在与教学目标不冲突的情况下,笔者尽量不讲或少讲数学知识,尽可能用文字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另外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将经济学基础中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全部讲全讲透,所以在课时分配上面,应尽可能地拓展每个章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继而引导学生在课后学习感兴趣的知识。

二、修炼内功,拓展知识面

(一)要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师只有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做到不仅宏观上掌握好整体脉络体系,同时微观上熟知每一个知识要点,才能在授课时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也才能让易于学生接受。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搞好课堂教学。

(一)要完善知识结构,加深理论功底

要学习与该课程相关的学科,“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专业精深、学识广博,在教学中才能居高临下,得心应手。

(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经济学的知识涉及面非常的宽泛,小到生活的点滴,肉价菜价的涨跌,大到宏观经济、世界风云,大量的知识需要任课教师信手拈来,合理的分析与思考,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又能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业余多关注经济热点话题和新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多种手段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促进教学效果

在本科教育中,大多数的经济学教师普遍感觉到这门课上的越深,教学效果反而越差,甚至有人戏言,经济学教师的优劣,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成反比,与课堂教学的沉闷程度成正比。教师们怎样让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

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教学,使得课堂教学非常的枯燥,经济学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值得应用,这些案例的应用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组织好相关案例,课间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课后要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另外,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够融入讨论过程中,并且很多的见解都很独特,给教师也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日常的考核,让一些优秀的、有思想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经济热点话题的研讨

当今时代,经济热点频发。教师要能够多关注社会中的经济热点,把这些热点话题带到课程中来,引导学生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这些热点话题。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第二可以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力。但同时要求教师对话题的研讨要有控制,做到“形散神不散”,不能漫无边际的随意发挥。

(三)多媒体教学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现代的高校教学中已经成为主流,正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它能够图文并茂,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知识;它能够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能够做到重复使用,知识共享;它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教学里面,由于要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案例、热点话题,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否则一些案例及知识点的呈现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不易记牢,靠纸质材料,又不环保。

(2)多媒体视频的应用

数字化资源是信息化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视频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资源形式,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已被广为认可,然而,视频资源在课堂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使用出发点看,视频资源作为一种单纯的辅的资源加以应用,表现单一;另外部分高校对视频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反对意见,普通教师对视频教学的应用非常的谨慎,因而,视频资源本身的教育能量没有实现最大化。在《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使用一些视频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获得一些有益的思考。

四、结束语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它的时代性体现的特别明显,在这个经济热点频出的时代,学习好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基础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经济学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下,通过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后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减缓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既能提高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一举数得,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低碳经济蕴含在很多的经济学思想之中,比如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低碳经济思想,在魁奈的《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一书中就早有涉及。在世界主义的经济学研究范畴中,经济学绝对不止是研究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通常所简称的GDp增加,而是要研究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知道,世界主义的经济学,它所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大程度的为人类造福,这就与低碳经济的根本思想不谋而合。所以说,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思想是符合世界经济学理论的。

2、低碳经济的相关学科比较

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主要经济体系,分别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这四个主要的经济体系,分别对应着相应的学科。比如说绿色经济,就是对人的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起着有效指导的平衡经济发展模式,它最早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一书中提出,它的作者是二十世纪英国学家皮尔斯。再比如说循环经济,就是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有效的组合,进而构成的循环经济系统。这几种经济模式,都是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低投入的节约经济,都是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3、低碳经济的气候经济学基础

其实气候与经济之间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只是这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有一本书叫《气候经济学》,就阐明了这样一种关系。并且,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温室效应现象的日益加重,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受到气候的变化影响。所以,重视气候的影响,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4、低碳经济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基础

所谓资源环境经济学就是指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双方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环境的保护。除此之外,环境经济学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污染物气体的排放,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1、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又缓慢的过程,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新兴的词汇,这些新的名词都是值得经济学家认真探讨和交流的。比如说我们经常在报纸或者杂志期刊,甚至是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所听到的“低碳城市”、“碳关税”、“低碳技术”、“碳期货与期权”、“低碳发展”、“碳贸易”、“低碳生活”、“碳货币”、“碳足迹”等等,这些所有的词汇,虽然有一些的具体概念尚不明确,还需要后来不断补充和完善,但是,这些词汇的出现本身就给经济学或者是金融学增加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研究内容。

2、完善了经济国际学体系

国际经济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建立起能够促进各个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实现国家的收支平衡,国际经济学主要是在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和评判的,不能脱离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况。低碳经济其实也是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如果把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融入到国际经济学的相关概念之中,我们就能更好的从整体上对国家经济学进行把握,促进国际经济更好的往健康方向发展,也更能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

3、促进了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三驾马车”形式,所谓“三驾马车”就是指的投资、消费和外需,但是,要想促进国家根本性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需求消费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当然,这种消费和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些问题却是可以通过相关的低碳经济理论来化解的。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消费,更加注重对是生活质量,这也就提醒着人们,他们已经将原来主要的物质消费转向高档的生活质量消费,所以,相应的消费模式也应该发生改变,更加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在要求着人们转变原来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4、拓宽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以前人们解决环境问题,往往是通过事后的环境治理,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尽量减少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低碳经济的提出,就很好的处理了环境问题。通过使用环保、低碳的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更好的保证环境的安全。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家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了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它势必会成为未来经济领域的重点项目。在我国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坚持发展低碳经济是为了以后长久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坚持发展低碳经济,更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从而创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郑少露,吴仁海,阮文刚.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12(06):32-33

[2]史云娣,王军,岳思羽.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5(06):26-27

经济学的基础篇6

关键词:审计;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中国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一、审计理论的制度经济学基础分析

制度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将人和组织放在种种制度约束之下加以考虑。制度经济学特别强调规则和规范认为在所有的约束之中,制度是最为紧要的。其中契约经济学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契约经济学在审计中的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1 从委托-理论方面来看:

契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受委托经济责任,是将委托-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依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委托人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成本。因为人不仅有自己的利益,且其利益通常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使得委托人须“通过人进行适当激励,以及通过承担用以约束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来“使其利益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外部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监督正是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2 从审计制度建设方面来看:

从本质上讲,审计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经济控制的同时,也是一种特定的契约安排,是对审计关系相关各方权利、责任、利益及基本行为规范的约定。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契约经济学就成为了审计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契约经济学在审计中体现。

首先,从契约经济学本质角度来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可以看到,审计只有保持客观公正,才有可能被委托-相关各方所接受;其次,从契约经济学中的契约费用与成本角度来分析审计制度合理化,可以看到,只有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以及适当增加激励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来有效降低审计监督的成本。最后,从契约经济学原理来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基础是信息披露。审计收费、审计规范、重大审计决策、审计质量检查结果等,都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予以公开。

因此,现代的契约理论研究的成果,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使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认识审计发展的规律,更全面和客观地考虑我国审计制度的建设问题。

二、审计理论的产权经济学基础分析

产权经济学,又称产权理论,是60年代以后流行于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它主要研究在一定制度框架下产权的界定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包括企业制度、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运行中的交易费用如何对稀缺的社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的问题。

现代产权经济学向审计领域的延伸促进了现代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如下:

1 从审计基础来看,审计是随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与扩展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审计产生与发展有深厚的产权经济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受托经济责任学说是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及变更的产权理论基础。

2 从审计的本质来看,审计实际上是以协调财产所有者与财产受托管理者间内在的利益冲突关系的一种外在社会保险机制,它既要保护委托者的利益,又要体现财产经营人的利益,按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则是满足不同产权主体的平等要求,审计理论就是在这种矛盾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3 从审计的发展来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有可能影响着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及其所体现的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与产权制度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对应关系。而审计在监督与评价经济的运行的同时,它所鉴定、揭示的经济信息同样反映该时期的产权关系现状。也就是说,单一的产权关系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审计监督,而多元的产权结构则需要较为严谨与完善的审计制度来支持。随着产权关系的变化及产权结构的变革,审计理论及其实践必定会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发展,其表现之一便是现代审计的产权博弈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的产生本身就是产权博弈的结果和进一步博弈的工具。因此,现代审计理论中不断体现着产权经济学的内容。也就是说产权经济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开阔了我们对审计理论研究的视野。

三、审计理论的技术经济学基础分析

在1930年,由格来梯教授编写的《工程经济原理》初步建立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技术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是经济应用科学。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技术经济学,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技术、资源等具体条件,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组合,以保证所采取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审计技术方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的原理。审计中的技术分析方法,是指对于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并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分析技术,简言之,就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方案进行比较为最佳决策提供依据。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而采用任何技术都会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花费代价,但不管怎样这种代价应该是适宜的。也就是说要求在采用技术的同时考虑其经济效果。如果脱离了经济效果,某项技术是好是坏,是先进还是落后,都难以准确衡量。

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需要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活动进行评价,从而提出使效果最佳的各种改进建议。这些均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审计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基础,并且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2 埃瑞克・G・菲博顿,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5

3 冯均科,中国审计体系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315

经济学的基础篇7

关键词: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功利主义;实证研究;行为法经济学;社会规范

中图分类号:D9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6)06-0155-07

在法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研究中心和理论传承等影响因素形成诸多学术流派,如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弗吉尼亚法经济学派和耶鲁法经济学派等①。芝加哥大学作为法经济学的诞生地,以其为中心形成的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在法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体系完善中起着引领作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法经济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细梳法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从《法经济学杂志》在芝加哥大学创刊到罗纳德・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从卡拉布雷西和阿尔钦把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法学研究的具体领域,到理查德・波斯纳出版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和其引领的“法经济学运动”,再到行为法经济学、法与社会规范和法律博弈论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堪称法经济学发展史中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皆源于芝加哥大学或者与芝加哥大学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结。

法经济学在经历初创、发展和完善阶段之后,朝着模型化、精细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近20年来,法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有哪些新的突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有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这些理论的传承和新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一、理论基础:重新认识功利主义与法经济学的关系

(一)法经济学视角中的功利主义

从学说史的角度考察功利主义,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作为19世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哲学学说或者说是一场哲学思潮,功利主义深深影响着法学的发展进而形成法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法学流派――功利主义法学派。杰里米・边沁作为功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在功利主义法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主张“立法者要想保障社会的幸福,就必须努力达致四个目标:保证公民的生计(口粮)、富裕、平等和安全”[1]。同时认为,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判断一个国家幸福和昌盛的标准。在边沁系统论述功利主义与国家、立法的关系时,并没有真正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此意义上,功利主义并没有和经济学联手形成对法学理论的实质性植入和改造,这也就为芝加哥法经济学派探讨功利主义是否能够成为法经济学的法理基础提供了空间。

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功利主义既是一种个人道德的理论,也是一种社会正义的理论。好人就是努力最大化幸福总量的人,而好社会就是一个追求最大化幸福总量的社会”[2]51。功利主义是一种既塑造好人又能成就好的社会的理论,从功能和价值层面看,它是一种评价标准,而作为评价标准其终极目标在于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最大幸福。波斯纳作为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集大成者,在30多年前便奠定了功利主义在法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基调。但是波斯纳对于功利主义的态度并非完全肯定。因为边沁在论述功利主义时,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范围和边界[2]32-33,86,波斯纳认为,边沁从最大幸福或效用原则演绎出他关于立法改革的理念,并且转化成一系列在他手上变得非常细致的公共政策。但是效用原则把边沁带向了两个方向――不受政府干预的自由和深入的、道德化的并常常是家长式的政府干预。但是他又认为,可以把财富最大化理解为有限制的功利主义。。范围的不确定性和边界的模糊性使很多法律问题无法用准确的经济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并进行有效的经济分析。功利主义虽然有诸多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也成就了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些不确定性的理由不足以否认功利主义在法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作为法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功利主义

近15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功利主义在法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法经济学理论中,经常被述及的是法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而没有关注法经济学的法理基础。因为在法经济学的发展早期,特别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过度强调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学中的应用,所以出现其他学派对于芝加哥法经济学派这种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抨击。伴随着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深入,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法经济学的研究应该是从法学和经济学的双向视角中研究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只能作为研究法律现象、分析法律问题的方法,而无法成为其法理基础。

波斯纳在《法官如何思考》一书中,对于功利主义的态度相比于之前的论著发生了转变。他在论述“司法行为的九种理论”中,提到“司法行为的经济学理论视法官为理性、自利的效用最大化者。他有一个效用函数,像经济学家那样称呼指导理的复合目标”[3]。这里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实质上与功利主义理论中的效用原则不谋而合。在研究司法行为过程中,波斯纳修正了原来“财富最大化”的判断标准,转而使用“效用最大化”。司法效用或者司法效用函数可以说是功利主义效用原则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同时,法官是理性并且自利的,这里的自利与边沁提出的“避苦趋乐的自利原则”一致。虽然波斯纳并没有明确指出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奠定了法经济学分析的法理基础,但是效用原则成为所有法律问题的客观评价标准,而自利选择也在人们的理性选择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功利主义作为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最直接的体现是在刑事法律领域。法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非市场领域之后,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许多学者关注对犯罪与刑罚进行经济分析的法理基础问题。在功利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法律规范是控制或者降低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损害的一种手段。根据对于产生最大幸福的能力而评价一种刑罚的正当性,通过预防或者遏制而降低犯罪率从而实现刑罚对社会总幸福的效果[4]。以波斯纳为代表的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强调对于犯罪成本的计算,并通过刑罚的实施来降低犯罪率或者遏制犯罪发生,从而实现社会总幸福或者社会总福利的增加。对于刑法的经济分析是法经济学最近几年研究的重要方向,不断强调细致的实证研究

Seealano.Sykes.newDirectionsinLawandeconomics[J].theamericaneconomist,2002,46:10-21.。理查德.H.麦克亚当斯认为,法官对于一些罪犯适用假释或者缓刑不判处监禁,而是在这些罪犯实施其他犯罪时才被判处监禁的原因在于从降低司法成本的角度考虑,并且期待社会总福祉的增加SeeRichardH.mcadams.presentBiasandCriminalLaw[J].UniversityofillionsLawReview,2011,5:116.。这种对于定罪量刑的观点是功利主义在刑法领域的典型体现。

正视功利主义在法经济学理论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法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实质的渊源和最原初的基石。虽然在法经济学发展早期,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们认为要在边沁的功利主义与法经济学运动之间确立一种因果联系十分困难,但是伴随着法经济学运动的深入推进,法经济学向非市场领域蔓延和渗透,具体到刑法与刑罚的功利主义分析,其本质就是关于刑法和刑罚的经济分析,就必须回归到功利主义这个理论起点和法理基础上。

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

法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源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实证主义思想。实证研究的方法是法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包括社会调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等一系列的方法。“法理论应该避免牵涉到探讨道德判断之一般地位的具争议性之哲学理论”[5]。一般遵循从假设研究命题开始,确定具体的研究样本,进行量化分析这样的研究路径。实证研究的方法是在价值中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其研究结果最大限度地排除了非理性因素的制约以保证其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从近期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看,实证研究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芝加哥学者的关注和青睐。

法经济学的原生点是为了研究普通法,但是伴随着法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几乎囊括了法学研究的各个部门。实证研究的方法也伴随着法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扩大而向纵深发展。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法经济学的研究进展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研究样本之后有针对性地搜集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资源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说服性和客观性较强的结论。法经济学的这种实证研究的进路虽然在初始阶段会增加法律问题的研究成本,但是从总的收益来看,解决法律问题的成本是降低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威廉.m.兰德斯和波斯纳就通过对索引数据库、法律学者和法学杂志的数据的量化分析来评估法经济学的影响Seewilliamm.Landes&Richarda.posner.theinfluenceofeconomicsonLaw:aQuantitativeStudy[R].ChicagoLaw&economicsworkingpaper.1992,9:51.。这种全新的引文分析方法一开始遭到很多批评,但是这种技术方法和推理路径都是客观准确的,得出的结论自然具有说服力。经过近20多年的法律理论和实践考验,这种量化分析的方法在研究法学的新兴领域和创新理论中尤为适用。

兰德斯认为,通常情况下,实证分析方法在法经济学中的运用没有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广泛。而且他认为这可以从经济因素上解释。在学术市场中,学者通过比较收益和成本来选择研究的论题。因此法经济学的研究者更趋向于选择理论性强的论题,因为他们能够保证理论问题比实证问题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收益。但是,他通过对美国《法律研究杂志》和《法经济学杂志》发表文章的类型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实证研究的文章和理论研究的文章数量发现,在同样的时间段内(以过去30年发表同样的文章数量计算),《法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的数量是《法律研究杂志》文章数量的两倍多。而在对《法经济学杂志》文章的统计中超过80%的文章使用的是实证分析方法,《法律研究杂志》中使用实证分析方法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普通法的经济分析和程序法的经济分析方面Seewilliamm.Landes.theempiricalSideofLaw&economics[J].the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2003,70:168-171.。鉴于兰德斯对于文章数据的分析不只是芝加哥学者在上述杂志发表的文章,所以,通过对文章数量的统计分析不难发现,在法经济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偏好实证研究的方法,而不仅仅限于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

实证研究的方法尤其明显地体现在近几年对司法行为的经济学研究中。对司法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是用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近年的诸多数据和司法行为,对现实的司法效用函数进行一系列的实证研究Seewilliamm.Landes&Richarda.posner.RationalJudicialBehavior:aStatisticalStudy[R],ChicagoJohnm.olinLaw&economicsworkingpaper.2008,404:1.。如前所述,司法效用最大化是在法经济学的视角下分析司法行为追求的目标,而善用司法效用函数来计算一系列司法行为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就不可避免。通过司法效用函数的现实模型来解释司法行为,并通过实证的分析检验来拓展在联邦法院中运用丰富的统计数据的方法。李・爱波斯坦、兰德斯和波斯纳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为什么以及何时上诉法院的法官,包括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和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会提出异议。传统的解释是当他们不同意多数意见时会提出异议,但是这种解读是建立在对法官们的激励措施不完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引入“异议规避”异议规避(dissentaversion),是指有时候法官即便在不同意多数意见的时候,依然不会提出异议。异议(aversion)是近些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在研究行为法经济学中最常使用的一个概念。“这种激励预测的现实概念,这一概念不适用于最高法院”[6]23。提出异议其实是增加了多数意见的成本,因为当提出异议时,持多数意见的人会考虑修改他们的意见以期解决异议的问题[6]13。通过提取最高法院的具体案件,对异议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三人通过列出诸多表格的形式,设定异议函数,运用数学公式定量计算异议的成本和收益问题,最终解释异议规避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对于实证研究方法在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波斯纳在《不确定性、经济危机和法经济学的未来》的演讲中给出了这样的评论,即“经济学更脆弱、提供了更少的理解经济行为和改善经济政策的有效基础。这应该是对实证研究重要性的一个提示。大量的经济学研究是理论性的,大量的经济政策是基于粗略(但归纳)的现象,而不是细心的实证研究。幸运的是,实证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包括法律经济学,快速发展的领域……对法律经济学假设的实证检验在近期无论在期待和深度上均有了长足的进展”[7]。这些都昭示着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对于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步入富有希望的实证研究阶段,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法经济学发展的关键阶段,关系着未来法经济学发展的总体走向。实证研究方法的深入推进为法经济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的扩大和深化提供了方法指引,为法经济学关注行为法经济学和社会规范等新内容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关注行为法经济学和社会规范等内容

(一)对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解释法律的效果和内容构成了法经济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而对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伴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而出现的。作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法经济学研究内容最新动向的代表,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尤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以凯斯.R.桑斯坦为代表,直至今日依然引领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行为法经济学所关注的行为与法学概念中的法律行为有别。行为法经济学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类(真实的人)行为对于法律的意义(例如法律如何实际影响人们的行为,法律怎样改善人们的生活等),而不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假设的“经济人”的行为经济人和真实人区别在于,经济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具有完全理性,能够作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真实人是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和有限自利的集合体。。而法律行为作为法学体系中最为关键性的概念,研究指向社会人所实施的发生法律效力、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进路决定了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实则处在一种起步的初始阶段。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进路是,“通过提出一个法律经济分析行为方法的体系框架,然后用行为知识对法律经济学一直关注的主题提出具体的模型和方法”[8]。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和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质疑法经济学已有的理论成果,包括理性选择理论和科斯定理。

桑斯坦认为,法经济学的未来在于对决策进行全新和更好的理解和选择。例如,法律体系经常要求法官或者陪审团作出某些判决,同时要把这些判决转化为一定金额来衡量。这种转化如何发生?是否能够做好?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规范判决是非恣意且可预测的。但是,当规范判断转化成不受限制的金额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对于诽谤、性骚扰、痛苦和伤害等损害赔偿的认定SeeCassR.Sunstein.BehavioralanalysisofLaw[R].ChicagoLaw&economicsworkingpaper,1997,46:17-18.。也就是说,在市场之外或者说在非市场领域,把规范判断转化为可量化的金额存在着问题。这种论断的提出实质上是对法经济学已有研究理论和成果的质疑。因为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和成果显示科斯定理有时候是不正确的。同时可以看到,“法律内容中的标准经济理论,是基于不恰当地限制潜在的解释范围,即法官确定的最优(或次优)规则,以及被利益集团拉选票决定的寻租式立法。行为经济学提供了潜在解释的其他来源――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公平的感知……行为法经济学的方法对如何使法律体系更好地运转提供了很多具有新意的对策。这些对策能够降低分析的成本”[9]。

行为法经济学的方法虽然能够为法律体系的运转和完善提供动力,但是也有诸多局限性,它受到解释维度、制度背景和规范难题的制约SeeDaniela.Farber.towardanewLegalRealism[J].the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2001,68:296-302.。所以行为法经济学应该克服这些局限性才能向前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法经济学学者发现,个体在经常反复面临一个选择时会遵循特定的法律规则,通过对这种重复行为进行法律的实证分析得出,法律体系已经采用各种机制来克服概率匹配引起的低效率问题SeeehudGuttelandalonHarel.matchingprobabilities:theBehavioralLawandeconomicsofRepeatedBehavior[J].the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2005,72:1235-1236.。行为法经济学的研究同时整合了经济学、行为理论和法学的相关理论,不同理论的相互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整个社会如何在法律的影响下灵活而又高效地运转SeeowenD.Jones,erino’Harao’Connor,andJeffreyevansStake.economics,BehavioralBiology,andLaw[J].SupremeCourteconomicReview,2011,19:141.,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是行为法经济学研究要达致的目标。

(二)对法与社会规范的研究

对社会规范的研究是近几年法经济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发展较快的领域,对法与社会规范的关注也是近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研究的新方向。如果说罗伯特.C.埃里克森的《无需法律的秩序:邻里如何解决纠纷》一书是法经济学研究中关注社会规范研究的开创性著作的话,那么波斯纳的儿子埃里克.a.波斯纳所著的《法律与社会规范》便是社会规范研究的集大成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埃里克.a.波斯纳把社会规范视为“法律的非合作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没有法律,或者法律没有效力,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也会抑制自己,不会有的行为”[10]5。这是法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地带,所以必须找出人类遵守社会规范的原因,才能沿着法经济学的研究进路继续前行。

传统的法学理论认为,理性个体使自己不断适应集体的规范和惯例,并按照它们的要求行事,但大部分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依赖于人类行为的理性选择模式,而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诸如社会规范的力量在个人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对社会规范进行研究强调被习惯、风俗、传统和社会规范所浸润的价值观影响下的人类行为,这种研究意味着一定行为模式的产生不仅能通过法律变更,也可以通过习惯、风俗、传统和社会规范的改变而实现[11]。这种研究进路不同于法学研究的传统进路,而是采用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它实质上触及了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法经济学对社会规范问题的关注最终还是回归到法理层面的基础问题上来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法与社会规范关系的研究发现,“非法律制裁在家庭生活中比在普通商业生活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10]105。人们以社群为单位生活,社会规范在一个社群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不能忽视社会规范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作为社会重要组成单元的家庭,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缔结婚姻和组建家庭的过程中,人们又会使用策略博弈的方法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或者实现幸福的最大化,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博弈理论可以为理解社会行为提供补充。“进化博弈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包括管理组织关系、婚姻、团体表现和集体决定等在内的其他社会规范形式”[12]。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对于行为法经济学的关注和对社会规范的研究逐渐深化,并且引起了对与之相关理论的重新认识和探讨。从20世纪末期到现在,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日趋多元化,对行为法经济学和法律与社会规范的研究只是这些多元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很多新内容,诸如对包括种族主义等在内的人权法的经济分析,对法律博弈论的专门论证和对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的经济分析。

四、结语: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的新特征

芝加哥法经济学派近20年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关注,使法经济学研究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又积极面对未来。回归法理研究的基础和根基问题,真正使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融入法学研究之中,注重实证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关注行为法经济学和社会规范等一些新内容,使法经济学的研究在兼具宏观和微观的同时其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领域和内容更加全面。纵观近20年法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芝加哥法经济学派是法经济学发展中的亮点。芝加哥大学作为法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地,其研究的理论和内容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辐射、引领并影响美利坚乃至全世界的法经济学研究。概括而言,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发展呈现出前沿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特征。

第一,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前沿性。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的前沿性集中体现在其研究内容的前沿性上。芝加哥大学的学者走在法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相比耶鲁法经济学派、弗吉尼亚法经济学派等其他法经济学派而言,其研究视野开阔,研究触角敏锐,能够洞察到法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走向。例如,波斯纳和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展开了对法官行为、法官薪资和司法效用函数等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SeeStephenJ.Choi,G.mituGulati,anderica.posner.areJudgesoverpaid?aSkepticalResponsetotheJudicialSalaryDebate[J].JournalofLegalanalysis.2009,1:47-48.。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对司法行为的经济学研究,早于美国其他法经济学派,耶鲁学派紧随其后开始关注司法行为的法经济学问题。同时对环境法的经济学分析也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法的经济分析。埃里克.a.波斯纳和桑斯坦专门撰文就气候变化进行法经济学分析,讨论气候变化与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关系问题Seeerica.posnerandCassR.Sunstein[R].ClimateChangeJustice.ChicagoJohnm.olinLaw&economicsworkingpaper.2007,354:1-6.,这就把环境法的经济分析推到了法经济学研究的前沿位置,进而引起诸多学者对于环境法问题的经济学解读和研究。同时,对于法律博弈论的研究也是近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研究的前沿问题。由此可见,前沿性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最为关键的特征。

第二,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发展具有系统性的特征。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研究自成体系,既有对历史理论的承继和深入研究,又有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和创新研究。交易成本理论、实证的科斯定理和规范的科斯定理实证的科斯定理和规范的科斯定理区别在于法律的效用。实证的科斯定理认为,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不管如何对合法权利进行初始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最佳配置。规范的科斯定理认为,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生活中,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是法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石和经济学基础笔者认为,上述理论构成法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石和经济学基础,但是不能成其为法理基础。法经济学的法理基础应该回归到法理学的问题和范畴内进行考量和解析,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法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法经济学的发展,功利主义是法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起点和法理基础。。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至今,其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科斯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作为法经济学研究的发端,继而把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引入法经济学的研究中,把产权制度作为核心制度并视为稀缺资源。如果说科斯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奠基人,那么波斯纳便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至今的关键性人物。波斯纳始终关注法经济学研究最前沿的理论问题,或者说他引领法经济学研究的前沿。他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广泛运用到到部门法的分析之中,尔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其他学者全面系统地进行部门法经济学的研究。芝加哥大学法经济学派的研究是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法学研究之中,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可以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始终在自身构筑的理论体系中寻求自我发展并借鉴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和观点以期自我突破和完善。在此意义上,系统性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最根本的特征。

第三,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研究具有针对性的特征。芝加哥法经济学派的研究没有宏观的论述和阐发,而是始终针对具体问题而进行,关注社会现实和具体法律问题的解决。例如,近年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关注移民法的经济分析,很多学者针对移民政策和移民法的修改问题运用法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可行性建议SeeadamB.Coxanderica.posner.DelegationinimmigrationLaw[R].ChicagoJohnm.olinLaw&economicsworkingpaper.2011,572:2-4.。对于移民带来的种族歧视问题,有学者针对种族主义进行法经济学研究。同时针对性别歧视问题和反向歧视问题在内的国际人权法问题进行经济分析,还有学者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不公平合同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等SeeomriBen-Shahar.one-wayContracts:ConsumerprotectionwithoutLaw[R].ChicagoJohnm.olinLaw&economicsworkingpaper[R].2009,484:37-38.omriBen-ShaharandCarle.Schneider.theFailureofmandatedDisclosure[R].ChicagoJohnm.olinLaw&economicsworkingpaper.2010,516:62-66.。芝加哥法经济学派是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具体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对部门法的问题进行事无巨细的法经济学分析,微观法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宏观法经济学问题的解决。这种有针对性的研究使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在对很多具体法律问题的研究上相比其他学派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针对性是芝加哥法经济学派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参考文献:

[1]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理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11.

[2]理查德.a.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1.

[3]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m].苏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3.

[4]邱兴隆.一般预防伦的价值分析[J].法学论坛,2000(4):74-75.

[5]哈特.法律的概念[m].第二版.许家馨,李冠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23.

[6]epSteinL,wiLLiamm.LanDeSRap.why(andwhen)judgedissent:thetheoreticalandempiricalanalysis[R].ChicagoJohnm.olinLaw&economicsworkingpaper,2010,510:23.

[7]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第七版.蒋兆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1106.

[8]凯斯.R.桑斯坦.行为法律经济学[m].涂永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9]JoLLSC,SUnSteinCR,RiCHaRDt.abehavioralapproachtolawandeconomics[R].ChicagoLaw&economicsworkingpaper.1998,55:90-91.

[10]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m].沈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

经济学的基础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学理论分析与研究

一、网络金融的发展历程剖析

和以往的金融活动相比,网络金融的服务模式通常借助于电子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上世纪70年代,电子金融逐渐为人所熟知,并且逐渐在国际范围中蔓延开来,一直到现在,电子金融遍布于世界各地。互联网金融最早在2012年被提出,其出现对于常规金融业的内部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的产业架构,也持续地为金融业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和其他的新兴产业一样,互联网金融初期阶段受到了大部分人的质疑,然而互联网金融在众多议论声中生存了下来,并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初期阶段,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针对传统金融没有涉及到的空白领域,目的是吸引客户的目光,因为那时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迅速吸引了一批客户的关注,并逐渐拥有了一席之地。后来,互联网金融凭借免费战略和技术优势等发展模式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慢慢代替了传统金融业。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多盲目跟风的人进驻网络金融领域想要分一杯羹,然而因其对网络金融的运作方式缺乏了解而造成大量企业的倒闭,所以剖析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对于每一个投资人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必须在足够了解互联网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企业平时的运转当中。

二、产业经济学对网络金融发展的指导作用

1.网络金融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作为社会科学当中比较成熟的学科之一,经济学甚至被人们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很可能是经济学采取的研究手段均是依靠自然科学的标准作出判断的“科学性”。作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产业经济学一贯遵循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它在互联网金融当中的应用一般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项基础理论。规模经济是由“供方规模经济”和“需方规模经济”构成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经济学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原则。我们所讲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的是技术能力相同、另外一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的基础上,由于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持续上升,从而造成产量的急剧增加;然而,这种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定限度后,则会引起总产量的递减。若将供方经济规模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当中,因为科技、知识等早已代替了资本和劳动力,所以伴随技术、知识等新要素投入的变多,其成本逐渐递减,同时收益不断增加。这是由于信息要素基本上可以零成本复杂,再加上科技的更新升级,导致供方规模经济能够打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束缚,进而令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水平不断提升。另外,需方规模经济是指在边际成本减少的前提下,增加效益示范的水平,令更大量的人觉得其值得被购买,从而令其价格暴涨。除此之外,范围经济在网络金融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因网络金融低成本的特点,人们在越来越多的业务当中采取了这一活动手段,增加了自身的收益。

2.长尾经济。

长尾经济通常是借助自身的成本优势来丰富品种,从而打开利基市场,这和范围经济有共同之处,然而和范围经济相区别的是,长尾经济绝非仅仅热衷于热门产品,其更加注重一些冷门产品。所以,长尾经济一般被作为诠释互联网金融中某些传统经济学不能说明的情况。由于网络金融处在整个金融业的长尾而出现了很多“普惠金融”的产品及服务,同时吸引了一批比较敏感的尾部客户。比如说,微贷企业借助信息处理迅速、高效、低手续费的特点吸引了一大批贷款金额不多的客户。网络金融的长尾经济理论是对“二八定律”的一种补充,“二八定律”即为依照事情的紧急程度编排行事、建立在“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的基础之上的,此原理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最早提出的,基本含义是:在所有特定群体中,重要因子所占比重很少,不重要的因子居多,所以,只需要控制住少数重要因子便能够统筹整体,长尾经济便是依托此原理来诠释需求曲线中的短头和长尾现象。和之前的金融业进行比较,网络金融的成本优势在于把长尾基础持续延伸。因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要素等能够零成本地复制利用,所以在平时的事务操作中无限复制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起到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推广以及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作用。

三、金融中介理论对网络金融的指导作用

1.信息数据的选择处理。

对网络金融来讲,信息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加上信息的不对称性,都会造成互联网金融难以有效地提供专业服务,这也必然会令客户对其产生疑问。所以说,金融中介理论在网络金融中的应用最根本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早已有所好转,然而互联网本身无法完全删除数据以及隐匿某些关键内容,从而造成残留信息的不对称性。另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中的经济信息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各种虚假信息屡屡出现,大多数客户筛选信息的水平较低,进而造成大量客户因虚假信息而蒙受损失,互联网金融的客户量会因此降低。此时,金融中介可以帮助网络金融选择出更加可靠、有效的经济信息供客户参考,令其可以选择更可靠的数据,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对于网络金融的好感度。

2.降低交易成本。

网络金融的成本因信息资源的零成本、无限复制而出现递减的规律,然而,要想在网络上杂糅的数据中选取有效的信息则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说,金融中介的出现可以有效降低这方面的投入资金。同时,金融中介的专业技巧有助于互联网金融更好、更快地选出有用的信息,接着将这部分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如此一来,不但节省了大量时间,也大大降低了实际的交易成本。此外,因网络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违约、监管等方面费用的增加,如果把这些活动托付于金融中介能够借助设计监督契约来降低这方面的资本耗用。

四、信息经济学对网络金融的指导作用

1.信息不对称理论。

对互联网金融来说,信息等要素早已代替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成为最关键的发展要素。在贷款环节中,如果出现贷款前后客户信息的不对称,必然会给互联网信贷行业带来不小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帮助微贷公司解决贷款前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举例说明,“阿里小贷”把卖方提交的数据以及电商平台的交易记录进行汇总,并建立信息系统,在顾客申请贷款前,在信息库中提取客户的有关信息并且依靠交叉检验技术,令信用水平的评估更为精确,在实际的贷款过程中可依照信息评估出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从而令“阿里小贷”及早对可能出现违约状况的客户加强监督。

2.搜寻理论。

这一理论基础是针对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正是由于网络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才更加需要专业服务组织帮助互联网金融搜寻更加可靠的数据。国内专家韩民春实证了网络令信息在市场上呈现均匀分布、成本和价格透明度也由此提升。由此可见,互联网中商品的价格设定比较保守,因此,若是网络金融的搜寻费用减少的幅度很小的话就不容易发展下去。比如说,在货币资金市场当中,要想搜寻高口碑的供方,以往的市场条件下必然会耗费大量的资本,此时低口碑的供方便会凭借价格下调的手段来拉拢需方,所以,市场中高口碑供方的产品价格通常高于低口碑供方,但这也造成了市场价格离散程度变高。在网络金融市场中,因网络搜寻模式的成本非常低,此时需方首先考虑的就是高口碑的供方,低口碑若下调产品销售价格,常常会因为成本大于收益而无法继续生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领域将会更加主动地搜寻金融信息,然而因网络数据量较为庞大,这种方式无法迎合每个客户的基本需求,所以,“推荐喜好”等专业的信息搜寻方式是极佳的选择,如此不仅能够缩小信息搜索范畴,还可以起到节约费用的作用。

3.声誉机制。

这一理论建立的前提是博弈论,也就是谨慎地处理主体间出现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其表明经济学的研究将会更加关注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也说明经济学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会更高,尤其是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声誉作为一种彰显经济内在性质和可靠性的信息,若声誉较好,便有助于降低合作中发生背叛合作的概率。声誉在网络金融当中不可或缺,因网络数据传输的高速性特点,如果金融公司的声誉受损,则其他人在得知此消息的前提下,这家金融公司的顾客就会迅速减少。五、结语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当中涵盖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所以说,要想更好、更快地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其经济学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只有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探讨---以支付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J].金融会计,2015(05).

[2]周琰.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及其网络经济特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11).

经济学的基础篇9

1、论文份数:一式三份。一律要求打印。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分割线为3磅双线。

2、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3、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参考范文:

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分析

摘要:《微观经济学》是独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经管类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独立本科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依据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论述独立本科院校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教材匹配性、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时间分配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五大常见问题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增强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等问题,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探讨该课程的有效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塑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该课程学校效果,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有着明显意义。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理论抽象性强。微观经济学中包含有很多对经济活动以及消费心理本质现象的归纳,理论概念分布广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见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费者行为表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及市场失灵等,即便是64个课时讲授也安排较为紧张,而独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个课时,受时间限制,教师讲授启发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比较大。

(2)图表分析复杂繁多。微觀经济学中几乎全部章节都存在图表分析,图形关联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线就有十条多图形分析,习惯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级大学生对图表进行抽象演绎归纳往往欠缺方法论素养,无法合理有效进行分析。

(3)数学模型多。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需要归纳变量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据加以验证,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维和数学修养,在校园中感性思维较为明显数学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较大困难。

2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太符合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整体学习层次。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整体高中学习水平较公立院校为弱,数学基础更为薄弱,独立本科学院经济学大纲往往是借鉴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等方面与校本部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化差别变动,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应用教学型教材。民办独立本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经济学教材选择上基本沿用母体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对学生的经济理论、分析思维培养都有着广泛认可的良好效果,但对于应用讲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理论深入、内容繁杂、逻辑严密,体系丰富反而成为学习的客观困难,同时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也导致教师讲授时存在困扰,近年来针对高职、应用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开始增多,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国外教材适合理解但不适合理论基础欠缺的一般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是一个明显问题。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普遍习惯“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来应对考试,短期难以掌握需要理解归纳演绎结合图表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效学习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的记忆背诵式学习习以为常;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术,从而增大心里畏难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也导致难以联系实际趣味吸引性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习热情。

(4)教师授课精力难以保证。在课酬相对较高的广东独立学院教师周授课时一般在20节左右,每学期普遍同时讲授三门课程,仅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为了职称评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挤占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进行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精心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很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核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习惯期末突击记忆复习,期末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真正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同时独立本科学院高学费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花多钱应该容易拿到毕业证的交易投机心理,出现抄袭舞弊行为,同时教师为避免过于严格引发教学矛盾也存在平时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平时上课缺乏认真投入,使分数不能有效反应学习效果。

3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开设该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时等方面应有所侧重,细化课程设置层次,并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设置适合学生层次、侧重理解应用的重点学习内容,适当设置更高层次的理论思考型作为补充,重点在于理解运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3.2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自编教材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精简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加趣味启发性。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精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程度整体良好。改变微观经济学传统授课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也要指出学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再次,老师应多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的观念,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3.4提升教学地位重要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让教师明确教学不合格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教学作为办学的质量生命线,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督察的重点内容,促进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并在工作绩效上予以体现,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每位老师每学期讲授的课程数目限制在一至两门,使教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实践精力,并且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授课准备。

3.5豐富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期末考试的内容应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尽量将考试内容设计为考查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提升学生经济学的认知、理解、分析和推断综合学科素养。

4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科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授课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描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征,归纳了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精力难以保证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五个常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2]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4):117118.

[3]曾贵.教学型高校教师过度科研的动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35.

[4]孙亚军.关于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3,(10):151153.

经济学的基础篇10

【论文摘要】到目前为止,尚无哪个国家完全承认中国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也是外国对华反倾销逆向选择和歧视的原因之一。本文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分析反倾销决策的经济因素,应付新形势下的反倾销挑战。

一、反倾销决策的相关经济因素

反倾销涉及两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行为,反倾销需要确认存在倾销行为,但反倾销的发起通常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1.反倾销的本意是规范国际贸易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也有保护幼稚工业的意图。

反倾销也因此和反补贴、保障措施成了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反倾销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发展情况的好坏影响到其发起反倾销的频度和规模。如果其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充分,投资和需求旺盛,那么其就更愿意依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因而对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就较小;否则,即使并非单由倾销所致的销售额下降、失业等“产业损害”也会归咎于进口产品,而发起反倾销诉讼。

2.反倾销针对某特定产业的产品,关系到两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损害的确认首先要界定与涉案产品相似的产业范围,而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企业对有限市场的争夺和同质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若进口方与出口方的产业结构相同,产品差异性较小,则使得竞争加剧,进口方为保护国内生产企业,会倾向于发起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

3.反倾销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包括被反倾销商品的出口商、进口商,进口国或地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该产品的进口商和出口商等等。所以,唯有对反倾销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才能全面地对倾销和反倾销的成因、对反倾销的福利影响进行分析。

二、反倾销制度的经济分析

反倾销制度是反倾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倾销发起国正是通过运用各种反倾销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制度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在制定时就充分考虑了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运行方式。因此,就必须对相关制度作深入分析,以下主要以替代国制度为主要阐述。

(一)替代国制度的含义

替代国制度是反倾销中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在西方反倾销体系中,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normalvalue)的认定是带有歧视性的。出口价格低于产品的正常价值是确定倾销行为存在的首要因素。wto《反倾销协议》中只规定了出口国国内价格、出口第三国价格和结构(推算)价格三种正常价值确定方式。但美、欧等国国内法中却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其正常价值不以该国国内销售价格为准,而要寻找一个与其经济水平相近、有可比性的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以“替代国”产品价格确定正常价值,一旦我国商品售价低于替代国内市场价,就可被认为倾销成立。他们的理由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价格是中央计划的产物,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

(二)替代国制度的歧视性

到目前为止,尚无哪个国家完全承认中国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也是外国对华反倾销逆向选择和歧视的表现之一。因为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的裁决就可以不直接引用我国市场价或成本价,而是选用替代国价格来计算倾销幅度。据外经贸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曾被选用做替代计算的有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特区、韩国、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南非、丹麦、智利、中国台湾、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挪威、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乌拉圭、斯里兰卡、南斯拉夫、奥地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以欧盟对华案为例,曾被选用作为替代计算的有美国(9次)、日本(3次)、欧盟(4次)、韩国(4次)、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区(共5次)、澳大利亚(1次),占欧盟案35%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开发方式、成本构成和经济水平与我国实际相差甚远,其成本是中国内地企业的若干倍,这样计算出的倾销幅度往往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如墨西哥对我国鞋类征税1105%、秘鲁903.92%(鞋)、巴西760%(普通锁)等,通过随意选择替代国别说1100%,就是2000%的税率也照样可以办到。但是这种做法却严重违背了wto规则,也无视我国改革进程和成就。这种明显带有歧视性的法规,给西方国家打击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提供了锋利的武器,无怪乎中国产品频频遭难。

(三)替代国制度的弊端

1.替代国方法缺乏可预测性

在进行价格比较时,国外反倾销法允许市场经济国家以其产品在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因此,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在向国外出口商品时,通过与国内市场价格的比较,能清楚地知道其卖到国外市场的价格是否构成倾销,或倾销幅度是多大,可以实现做好防范准备。但是,对我国出口商而言,国外机关会牵强地为我国出口商品寻找“正常价值”,在找到这个替代国前,连国自己也不知道“正常价值”是多少,更何况我国出口企业。

2.替代国制度抹杀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不同的国家不仅由于不同的经济水平,工资水平和人口状况从而在劳动力价格上有很大差异,而且还因为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产品的加工条件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不同在产品成本配置的其它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比较成本优势不仅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之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平均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1/40,管理费用以及大多数原材料价格比起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也低得多。然而,在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的反倾销诉讼中,一些国家对我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或者根本不予考虑,或者是随意抹杀。

3.结构价格缺乏合理性

在采用结构价格时,国一般会先到出口国调查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土地,厂房,设备,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然后到生产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或地区去计算使用这些土地,厂房等的费用,加上运费,10%的企业管理费和8%的合理费用即构成结构价格。于是,国外反倾销当局有时就采用从不同国家分别使用生产要素的费用来联合计算成本,有时甚至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来计算我国的生产成本,这就更不合理了,国外用结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很容易得出我国倾销的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