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十篇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十篇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2:44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1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教师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素养的方法有:转变观念,狠抓根源;将物理教学融进物理学史,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能力的培养,注重物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开放物理学习环境,扩建物理教学平台;物理评价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培养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向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当前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持续发展的必然。在对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转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积极的对科学素养教学进行探索实施,在不断的摸索下取得进步。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个目标,师生要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在物理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大胆的实践创新,运用科学手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我们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大突破。我认为,在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科学素养的融入。

培养科学素养是为国家进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中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求。我们对以往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如下策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

1.转变观念,狠抓根源

古往今来,我们国家往往采取“学习好,分数高”的评判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能不能考上名牌的院校成为大家判断这个学生是不是人才的衡量标准。由于这个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并进步,在新课程中国家教育部不断强调:“中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面向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于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给予根本性的改造。”我们的每一位高中生,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不能因为分数低而对学生藐视,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主体性的发展。我们要理解每一位学生,并且去尊重每一位学生,人人平等。在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下,我们的全体师生都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以分数作为定论。

2.将物理教学融进物理学史,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有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高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成功了一半,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物理教育中,物理新课标仅仅围绕着教育政策方针,其制定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学生科学素养,而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是接受教育的人对科学表现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在物理学中,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类和整个物理世界进行对话的历史,它将涉及到物理的人类的思想、物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历史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是很多不同种类的知识的交错融入。我们需要吸取物理科学家前辈们在物理科学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习他们是如何对科学进行探索,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分享他们的成功时候欢乐,感受他们失败时的痛苦,耳濡目染的接受科学熏陶,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对物理科学的鉴赏能力。从而我们将学会如何去正确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辨别真善美。从而激发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重视科学能力的培养,注重物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物理热点的考查,往往是将生活中与物理现象息息相关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出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近些年来涌现出的电路故障题目、数据处理题目等等。这些试题的多次出现,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观察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应用能力。

在物理实验题的复习中,我们尤其要学会对物理测量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还有理清楚物理测量的原理,以及测量步骤,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4.开放物理学习环境,扩建物理教学平台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各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师已经不能单单教学生课本知识了,告诉学生如何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所谓“授人以渔”,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合格的教师。在现阶段,我们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学生的需求,在这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年代,学生想要学到的知识远远超出课本仅有的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设立出“开放式”的物理教学环境。我们的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庞大的数据资源,实现物理资源共享的教学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共享资源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也可以在共享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从而进行再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整体效率,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当然,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有文件管理员的身份,对文件夹的访问权限进行相应的设置,这样一来,有效防止一些学生利用数据库随性而为。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2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

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3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各学段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根本要求。通过充分论证与研制,2016年9月教育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综合表现为6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也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1.1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在相关学段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品质,具备尊重事实、理性思维的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育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对学生的综合体现,即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核心素养的指向更明确,更具有终身性、动态性、关键性和情景性。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见表1。

1.2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有用性。这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

(1)综合性: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三大领域构成,每个领域各包括两个核心指标(表2)。每项核心指标都不是单独培养,具有综合性,应整体设计与实施。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知识的综合载体,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也具有综合性。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学习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意识。

(2)发展性:

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动态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它需要在特定情景和需要中生成与发展。例如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学与进化》的教学,从遵循人类认识基因之路而展开,展现了一百多年来生物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与现象。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生物核心素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既需要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生物学方法与技能的积累与提高,以及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升华。这是一个长期培养与渗透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3)终身性:

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终身需要而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体现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公民未来生产生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如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如何进行,生命为什么这样,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形成进化观、生态观等基本观点。此外,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还应具有实用性,诸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要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素养,已经不是语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概念,而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使公民在未来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受益。

2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

当今世界,国民的核心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国民的核心素养就已经被世人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逐步成为国际组织和东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本轮课程改革的深化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核心素养将指导和引领教学改革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尽管国家层面上,核心素养已经被列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但具体内容及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动态发展性,这就要求生物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达到对高中生物改革的导向性。

2.2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行为的源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评价者,其具有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担,他们的核心素养理念和专业水准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关键。虽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已经出来,具体内容还在进一步研究,但是生物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应该先行。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早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理念和意义,利用它来武装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因此,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2.3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高中生物的学科逻辑,按照高中生物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教师只有融合高中生物学科逻辑思维,才能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应注意:(1)情景化。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学中,灌输和死记硬背是不能建立学科逻辑思维的,而应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2)综合性。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训练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学等环节中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既可以通过练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在教学中给以显性化体现。(3)系统化。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也可以训练其学科逻辑思维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技能,也可以设计证据不足、逻辑不清的错误例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证据和辨析逻辑。

2.4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自我发展领域由问题解决、创新与自我管理三部分组成。独立自主的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养的重要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高中生物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高中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探究教学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彼此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也是体现理科属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2.5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也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掌握生物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情景和社会实际,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景。

2.6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三维课程目标。依据《意见》的改革精神,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由于具有动态性、情景性、内隐性和终身性,因此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有必要对核心素养的转化进行可观察的外显化评价。可以通过态度问卷调查,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测量工具、制定相关的测量标准,开展可以观察的外显化评价。例如,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社会参与领域中的社会责任、公民道德素养的内容。对学生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如果仅仅通过几道试题,很难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态度,通过学生具体行动和生活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程度,以及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u价维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客观外显化评价。

3结语

《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收益。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3]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2-64.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Q-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1-01

《2017年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全书6大部分。各部分分别为: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评价和实施建议。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部分就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展开了精辟的论述和说明。生物学能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应让学生学习孟德尔身上坚韧的性格、善于观察事物以及从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到研究多对性状的科学方法。以“学科素养为核心”“课程内容少而精”“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为基本理念,相比以前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该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要求学校生物实验室设备的提高,评价的观念也需发生改变,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相比之前课程标准中“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中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学习生物课程使学生在多方面提升自己,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结构

设计依据包括: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生物必修与选修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构建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元需求,设计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基于科学教育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设计操作性强的课程。高中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选修Ⅰ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选修Ⅱ部分涉及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及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及校本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为4学分,每个必修模块为2学分,每个学分需18学时,共72学时,建议在高一学习。每个选修Ⅰ模块为2学分,每个选修Ⅱ模块为1-2学分,同时开设多个选修模块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课程内容

必修由原来的3个模块减为2个模块,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将原来的《稳态与调节》变为选修内容,选修内容增加,选修Ⅱ部分更多的是与生活相联系,与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关系更为密切,对校本课程更加重视,给予很大的自,学校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及学校特色开发课程。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中学生的选择机会增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方向学习,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机遇,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发展。

五、学业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依据生物学核心素养及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学习后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改变了课程标准在高中生物学教师心中的地位,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工作有了具体的要求,如果不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将难以把握重点学习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教学。同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具体,便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变得积极。

六、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在教学与评价、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教材编写、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重要建议。相比之前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的实施建议,在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上给出了明确建议,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核,主要围绕其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同时对地方与校本课程更加重视。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具体明确。教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目的依据性更强,选修内容增加,更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都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思想。

参考文献: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高师物理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既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阵地,又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教师的摇篮。我国正在实施并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参与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新课题,而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并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新体系是其重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物理教育的要求

虽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1]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中,课程理念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涵都是相通的,究其要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调整课程培养目标

由掌握知识的一维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改变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授受式转变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3.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中突出科学领域内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并能从中学会思考与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其次,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及其有关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最后,增加与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渗透,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由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逐步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培养的未来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思想情感、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实施教学行为。为达此目的,必须改革高师物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使之能够培养出“专业型+研究型”的优秀教师,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凸显的新理念

1.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功能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出了物理课程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

体现学科综合的课程结构改革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综合化,未来社会也对人才的综合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能力越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这次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要求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其中理科综合课程《科学》的内容标准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主题。在高中阶段,则在开设必修模块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模块,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关注了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3.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程设置上,从初中至高中设置技术或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在非常凸显的地位,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整体课程实施中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实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

4.体现StS的教育思想

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思想,在《物理》中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教育,既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关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高师物理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根据《纲要》对师范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应从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师范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师教育,即要求高师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较宽广的学科知识,关注学科与学科教育发展前沿,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勇于实践与创新,能够发挥其个性特长和潜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为此,高师教育、教学观念应突出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中,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倡导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潜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效。

(2)从统一性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改变以往那种对每一个学生都按统一规格要求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增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消弱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缺乏情感的体验,因此,要彻底改革课堂这种沉闷的状况,要重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让课堂形成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4)从仅重结果向重过程与结果转变

以往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的内容,而忽视了在知识形成中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过程的真实的学习情感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改革要着重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构建新的物理专业课程结构

拓宽学科基础,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依据新的课程理念,高师学科课程综合化是改革发展的趋势,物理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宽广的学科基础,提倡理科综合和文理科渗透,凸显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的思考,设想对原有课程进行精简的基础上,将物理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作以下变动。

在低年级必修课中增设理科综合基础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面向全体理科学生开设);在高年级选修课中增设理科综合前沿专题讲座(面向全体理科学生开设);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技术性内容的课程(如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专业课程);在选修课中规定每位理科学生应选修若干学分的人文社会课程;增设探究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学科专题研究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实践等活动课程,应用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体验,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在选修课的物理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前沿内容的学习。

课程体系体现了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体现多样化和选择性,有利于不同层次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学科背景下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倡导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根据信息论,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导致课堂上信息交流方式和效果的不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流通最佳的过程。以往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单项或双项的信息交流。而以讨论和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堂教学则表现为多项、综合的信息交流,它将学生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普遍地联系了起来,构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这种教学方式将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合作、交流、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将来指导中学生开展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4.探索新的评价体系

形成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成才氛围,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发展优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评价还有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新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1)改变评价内容

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分数),忽视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评价,应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改变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考试、测验的单一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可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测验考试法、档案记录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不同的评价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注重体现评价的实效性。

(3)探索评价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a、评价分值的比例,应能体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建立良好的沟通、协商的评价氛围,提高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体现评价的最大效益;

c、关注学生各时期动态的进步、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d、测验考试评价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e、注意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重视“质性”评价。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仅有扎实的物理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有广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更要有与教师职业相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物理教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6

【关键词】课程基地;核心素养;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7-05

【作者简介】马斌,江苏省教育厅(南京,210014)基础教育处处长。

自国家提出“核心素养体系”以来,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点。如何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技术路径,在“依靠什么”的问题上发力,正是落实核心素养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避免核心素养培育落空的根本所在,这一问题在江苏课程基地的建设上找到了答案。

课程基地是江苏教育的原创。它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和实践场所。2011年来,省市县校投入约十五亿元建设课程基地,取得明显成效。笔者认为,课程基地与核心素养不仅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而且课程基地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既是价值,又是操作路径,更是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行探索优势,实践成果契合核心素养主旨

一是实践超前。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并指出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党的十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成立核心素养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a上,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2016年9月,北师大了研究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江苏在2010年起开始调研,提出课程基地的设想,2011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课程基地概念,重点明确了课程基地的六大建设内容: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开辟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江苏教育提前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是动因一致。课程基地围绕人的发展,从“钱学森之问”入手,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大中小学的教育衔接,推进“学生适合教育”走向“教育适合学生”的转型;从教育兴邦的审思,提出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兴国;从国民性格的超越,挖掘中国人性格特征中最缺少的实践创新;从教育瓶颈的突破,提出学校发展多样化在于课程及其实施方式的多样化等等。核心素养是对课改“三维”目标的深化。自2000年国家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后,现实实践中三维成了一维,从知识够用走向过度教学,知识满堂灌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纠偏。可见,核心素养与课程基地,动因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是成果映照。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课程基地的实践创新成果印证了核心素养的主旨要求,主要体现为:学科建设创生了新的教学环境,学科情境、学科文化、学科形态成为学校内涵建设、文化校园的新亮点;专业开发锤炼了教师发展的新高度,围绕基地建设开展知识建模和施工建设,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开发能力和水平;实践体验构建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架起了学生在专业化教学场所中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和素质浸润的重要桥梁;内心需求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动力,通过学科美感在基地唤醒内心需求,互动自主在基地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探究在基地激活创造欲望,社团活动在基地挖掘潜能特长,学生学习质量大为改变。

课程基地突破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推进困难的现实瓶颈。在课程资源上,国家基础课程、地方文化课程、专题学习课程的丰富性,成为高中多样之源、特色之根;在教学方式上,出现学生班级教室集体上课与课程基地个性学习并存的格局;在社会合作上,各方社会资源开始流向学校,提升了学科品质,谱写出不一样的教育风采。六年多时间,江苏高中以开创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率先在全省整体探索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学生发展、学科环境、实践体验、综合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前奠定了优势基础。

二、工具杠杆优势,方法路径推动育人模式转型

新课标与现有课标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提出核心素养,同时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平台。那么,学科素养的平台在哪里,怎么通过学科教学培育学生学科素养?oeCD界定的核心素养将学生与工具互动作为三大核心素质之一。由此,我们从教育工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教育工学探求教育理论―教育思维―教育操作思路―教育实践的过程,尤为强调实践操作。从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基地的三者逻辑关系比较可知:素质教育是目标、追求,是教育的方向,提出做什么;核心素养是要求、体现,是育人的蓝图,明确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课程基地是平台、是载体,强调依靠什么做,是成事方法、技术路径。可见,三者是个完整的统一体。

方法为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上,课程基地有着独特的工具杠杆优势:

一是工具撬动。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可以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与价值,也即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人之所以主宰地球、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智慧之脑的工具思维,世之万物对人而言皆为工具,人离开物废人一个,物离开人废物一堆,“人+物”才能成为“人物”。

课程基地建设从“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的学科物态建设入手,开创了教学的物型、物化、物态的空间,发挥这样的工具平台作用,就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到了实处。

二是学科承载。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以具体领域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学科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课程基地建设直接表现为学科的承载,是呈现学科文化、学科装备、学科内容的专业化学习场域,这为培育核心素养提供了系统建设的学科素养专业化的集中表达和物化载体。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江苏省泰州中学数学课程基地就包括数学博览室、趣味数学体验室、数学实验室、数学制作室和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网络平台资源库、数学探究资源库等。可见,专业化学科场所为学科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专业化的情境空间和载体平台。

三是空间调节。新课标实施对学校影响明显,变革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选修课比例增大,科目增多,选修制、走班制、导师制的实施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据专家预测,若实施走班制教学,普通高中现有教室数量要增加三分之一。显然,通过简单增加教室数量在江苏是行不通的,而通过新建课程基地,则有效增加了教学场所。“十二五”期间,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新建专用教室(场、馆)约1000个,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部分学校逐步实现了学生班级教室与课程基地并存的学习格局。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五幢新楼建成,分别为数学与科学、工程与技术、文学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与传媒五大课程基地,课堂教学与基地学习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结合。调节学生学习空间,不仅适应了新课程、新改革、新高中的要求,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使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发展空间。

四是模式建构。在课程基地转变教学方式方面,各地各校都在积极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江苏省天一中学“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项目导学方式;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物理课程基于问题的pBL方式;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生物课程基地的“翻转课堂”模式等,不一而足,这些适应不同学科特点的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创新,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整合优势,综合素养依托跨科融合提升

核心素养要求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替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新课改强调基于大观念、大主题、大过程的单元设计统整和内容重构,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从课程基地建设的项目内容看,课程基地建设和使用都体现了综合性。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建设233个高中课程基地,可分为三类:

一是多学科的国家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全省共有125个课程基地,这类基地有一种是申报项目时就确定文科或理科的综合性的课程基地,还有一种是在建设过程中由单科走向综合,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语文课程基地,在分为三期的建设中不断地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等内容,原来的语文课程基地最终转型为文科课程基地。即便是单科的课程基地,如下文提到的历史课程基地中二战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和内容也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二是超学科的专题学习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是超越学科限制、各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基地,它集运动学与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控制与传感器、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于一体。

三是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课程。如环境教育课程基地,融合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学科,从各学科中选取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概念和内容,组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基地学习都体现了一种活动性学习,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更强调课程整合。可见,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性品质,而课程基地以综合性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跨科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水到渠成。

四、在场学习优势,实践能力凭借情境体验增强

学习方式具有情境特征,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更为适合。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oeCD2005)。核心素养突出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有机联系起来,凸显学科的实践和使用。教学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更多表现为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两种方式。课程基地本身就强调情境实践特点,具体体现在:

一是强调场域学习。科学的本质就是实验,体验才产生情感、价值观。课程基地指导思想就是将教学实践转化成实践体验教学。课程基地注重“做”中学,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建构学习情境,不仅强调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而且全部建设内容也都围绕实践教学展开。

二是指向现实场景。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就嵌入了许多核心素养培育所需要的“包袱”、结点,形成综合学习。“在场”的具身学习,使课程基地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落脚点、接入点。学生通过看得见的学科现实场景和看不见的学科历史场景建构认知,进而形成主见。

以历史课程基地学习为例,学生是在跨学科的场景和内容架构上研读“事件”和“现象”。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从历史、地理和数学的视角检视二战主题:1.先问起因,为什么会爆发世界大战;2.再问二战中有哪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3.追问从哪些角度可以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4.联系现实看结果,用数据分析当今欧洲各国的人口比例、经济实力及二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等。二战中的许多历史“包袱”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一一展开,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军事,还有史实研究、地缘政治、人物传记、地理变迁、国情、统计学、经济学、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科场景+综合知识”式的学习成为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

三是凸显“纵”“横”结合。实践证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于知识体系的把握与纵横能力的有机结合。芬兰教学改革之所以引发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实际场景和主题教学。同时,芬兰的教师包班制也将学科体系与教师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课程基地探索建构了知识体系与横贯能力结合的一种新的方式,即纵向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横向的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课堂教学的分科学习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实际场景主题教学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横贯能力的养成,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自主发展优势,天赋潜能通过因材施教生长

教育的l生对象、实施主体、考量结果都是学生,所以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落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而学习评价的本质在于激发个体活力,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自主。实践证明,课程基地促进了学生内驱动力的主动生长。

一是更加适切。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学习、主动学习是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所有课程基地因材施教的不同层次的建设上。如,在对象选择上,呈现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创新性;在学习内容上,呈现知识类、制作类、验证类、实践类;在组织形式上,呈现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全校的,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通过各个班级分工合作排演话剧《雷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功能特点上,如课标教材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课题探究实验室、前沿体验实验室,江苏省镇江中学物理课程基地这四个实验室的内容层次、适用对象、学习要求都不同,前一类实验是后一类实验的基础,整体呈台阶式跃进。

二是多元链接。课程设计只有跟生活连接,才会激发学生的想法。学生在平常累积丰富的生活感触,把学科与生活融通,促进了学校生活的社会化。美国最近将核心素养重新分类为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和职业与生活技能素养。在这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做了很好的尝试:将食堂建设成生活技术中心,每天安排学生检测并提供蔬菜农药残留报告,既加强了食堂卫生安全的管理,又增强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学习活动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课程基地建设促使各类课程学习的活动化、生活化、合作化。学生教学生有时候强过教师教学生。课程基地的知识主题性体现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帮、学习团队的形成,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进步。

三是学科滋养。课程基地通过建设学科文化,以学科历史、学科特色、学科体系,呈现学科情境、学科情趣,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学科情感、学科精神、学科伦理、学科志向,以及学科学习方法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能。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海洋里,在学科文化的世界中,发现、喜欢、追求学习的乐趣,将天赋潜能转化为成长优势和发展优势。

六、内涵集聚优势,学科文化借助社会资源丰厚

核心素养连着两端,一端是健全人格,一端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教育用之不竭的资源。课程基地建设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洼地效应”将社会广泛的资源集聚并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项目建设的初衷,是让学校成为地方课程文化资源的洼地,从而打破长期以来部分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不求人”“怕求人”的心理定势。

首先,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经典文化。课程基地成了聚合各方力量的纽带。江苏省昆山中学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现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校当初的想象,基地建设得到昆山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被列为2015年昆山教育的实事工程,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财政局、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顾炎武故居、苏州市名人馆等单位也鼎力相助。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不但建设速度快,而且教学效果好、文化影响大,已成为昆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其次,发挥校友资源完善现代文化。学校所需要的学科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可以借助校友的人脉优势广泛收集,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建立专题场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依靠校友沈鹏、顾明远分别建起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江苏省阜宁中学依靠校友朱训建立了朱训地质科普馆。这些都是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第三,借助项目资源建设共享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从结构布局就体现了外发性,结合学校的区位特点,形成由校内向校外辐射的特点,如环境生态类课程基地就可呈现以校内课程基地为原点、环保校园辐射、周边湿地相连的同心圆。江苏省常熟中学与常熟翁同纪念馆等13家单位签约,这些单位成为学校“虞山文化课程基地”资源共享协作单位。课程基地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广泛合作,不仅提高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更推动了高校高中“双高合作”的教学改革。如江苏省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因航空航天课程基地的建设结缘,由此推动了两校的深度合作与共建。

第四,汇聚乡土资源丰富课程文化。围绕课程需求和学校特色,将本地收藏家的藏品汇聚到学校,建设各类微型博物馆、收藏馆,以此丰富学校的课程和文化,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总之,课程基地建设,在功能定位上,以课程全面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程学科的专业化建设规范学生的学养,以具身化的学习体验读取学生最近发展区,以基地开放共享培养学生的社会智能,以生活教育浸润学生的幸福人生,以生活情趣增强教育魅力,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职业和事业融为一体的未来人生奠基。

在技术路径上,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实际实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充分体现教师参与、层层推进;充分体现实践体验、载体创新;充分体现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充分体现个性特色、学科文化;充分体现集聚资源、合作共享。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7

[关键词]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课程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学隶属于自然科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这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科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殊途径和方法。正由于有了这些对生命世界准确地提出问题及获取较为可靠答案的方法,如观察、量化、求证和思考等,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才能日益深入、全面和可靠。这些方法反映出自然科学与其他领域认知模式的不同,也体现了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和本质。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物学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宗旨的确立,将使我国生物学课程产生一些重大变化。理解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也将有助于生物老师们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转贴于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汪忠,刘恩山.《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余自强,郑春和等.《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6](美)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生物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8

 

[关键词]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课程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学隶属于自然科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这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科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殊途径和方法。正由于有了这些对生命世界准确地提出问题及获取较为可靠答案的方法,如观察、量化、求证和思考等,人类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才能日益深入、全面和可靠。这些方法反映出自然科学与其他领域认知模式的不同,也体现了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和本质。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物学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宗旨的确立,将使我国生物学课程产生一些重大变化。理解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也将有助于生物老师们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汪忠,刘恩山.《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余自强,郑春和等.《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6](美)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生物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9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确立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课程改革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更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比较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之下很难使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保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使思考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全方位能力的目标[1]。因此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与不足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成果的提升和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

新课标改革针对每一个学科的学科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要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一方面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理论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意识。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定需要严格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理解能力,通过物理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性的物理实验逐渐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人格塑造与职业能力培养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学好物理课程的基础上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与职业素养的锻炼。

2.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2.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根深蒂固是阻碍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因素。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处于课堂主导统治地位,“教师讲述,学生接受”的单一僵化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氛围紧张严肃,没有为学生提供较宽广的表现空间,不利于课堂教学模式民主化建设;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且较难接收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促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得到有效创新[2]。

2.2只重视理论灌输,而忽视了实践创新教学环节

高中物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侧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教授,而严重忽视了物理实验与课外实践等实践应用性教学环节,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所学理论知识也未能得到有效巩固。

2.3教学内容设计缺乏个人化人性化思考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考虑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感受。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过分依赖于物理教材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难以集中注意力;各种强制化的教学措施很难使学生培养起对物理学科的感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兼顾各个成绩水平的学生,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手段很难使物理教学效果得到整体增强。

3.实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措施

3.1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基本原则,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吸取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氛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僵化教学模式,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采纳学生的教学意见[3],保障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各项工作均坚持以学生为本。

3.2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是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学生往往对单纯的物理教材知识教学有厌烦感,物理教师应当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增加扩展教学内容,通过一种新鲜感的介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案设定时依然尊重学生的教学要求,通过在学生之间广泛征集意见,综合各种建议,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3.3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应是整个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物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在班级内建立物理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辅之以教师的科学引导,通过生生和师生的双重互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4]。充分利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与实验器材资源,可直接将物理课堂建立在物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物理实践机会,不断得到实践创新能力锻炼。

3.4引进现代化教学设施,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将现代教学设施引进课堂教学是将来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不例外。物理教师应当科学选用具有物理学科适用性的电脑软件教学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此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4.结语

新课标改革任务与目标的提出既符合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又顺应我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和创新型的课程必将在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成果。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高中教育研究者与物理教师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取得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保持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持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彩霞,高景霞,王宁.大学物理教学与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15):163.

[2]叶艳妃,包建博.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科学自然,2012,10(中):178.

新课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着力于培养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提升中学生的思维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促进中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现阐述如下,与同行分享。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于培养中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造开放式的、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留出较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学指导者的主导作用,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串”,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针对性地引向本节课所预设的探究活动中心内容,从而在促进探究性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可以先提出探究性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植物是没有神经系统的,那么,植物对于自身的生命活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呢?……”然后,教师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物现象,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向日葵会跟随太阳而转动……树上的叶片会随着秋深而枯黄脱落……阳台的盆花幼苗会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这都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举出诸如此类的例子……”教师利用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把学生“带入”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然后,话锋一转,再将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知识情境”:“同学们请看这样一个实验现象:(1)将燕麦的种子种在暗处,胚芽鞘会包着胚芽出土并向上直立生长。(2)如果从胚芽的单侧进行光照,幼苗则弯向光源生长。……科学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了植物具有‘向光性’特点,那么,植物为何具有‘向光性’?‘向光性’的产生与哪个部位有关?”教师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指导学生经过讨论明确了生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的照射可以使得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传递到下一部生长区,造成背光面的生长速度快于向光面。”并总结得出:“感受光刺激并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部位在尖端以下,单侧光能够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却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导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人,可以通过敏锐的“感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以强烈的探索愿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经过创造性的想象和科学的推理判断,获取全新的认识。比如,细胞是人通过肉眼所无法观察到的,这就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细胞”这一章节时,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在认识细胞的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基础上,将“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过程”,进而认识到生物体生长的奥秘。即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根据回忆画出细胞结构简图,引导学生的思考:“这些结构分别叫什么?……细胞是平面结构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没有区别?……”然后,教师适时地展示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进行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由平面到立体、由结构到功能”地不断深入地学习和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或利用显微摄影仪投射于屏幕上进行观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的流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细胞是否有生命?”这个问题,从而通过循循善诱,一方面达到了识记生物科学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