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速记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3:00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1

【关键词】教与学;英语教学;和谐教育

引言

初中历史作为一个学生在正规的历史学习中的起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的给初中的学生打下一个基础,就需要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个良好的、易于学生理解和分析的授课方式,而图示法就是其中一个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使用效果,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兴趣。

1.在历史课堂中使用图示教学法的优点

1.1激发学生自身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图示教学法的板书不仅仅改变了初中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提纲式、呆板的传统形式的板书的面貌,同时这种图示教学法不会受到环境以及条件的限制,其取材相对较为灵活,并且其形式也多种多样,让板书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喜欢课堂,在使用图示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进行强调,这样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的注意力。

1.2构建一个教学的体系图示教学法可以完整的去揭示历史教材中的内在联系,并且这种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一个完整的梳理,得到一个相对于较为清晰的线索,从而达到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在完成效率和完成质量上都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1.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使用图示教学法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可以列出大致的图示,其他的细节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填充,这样就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把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其变成一个成纵横交错的结构图示,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轻松的梳理所学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强化记忆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和智力的训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1.4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初中的历史课上使用图示教学法可以让老师把语言的讲述与图表的演示两种方式进行相结合,以此达到一个“图”“文”并茂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的去接受并且传递信息,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其进行一个积极地思维,从而来达到强化学生的记忆的目的。

2.如何有效的将图示教学法应用在历史课堂中

2.1由教师去编写历史图示,以此来展示图示教学法的优势

在历史课堂中让老师使用图示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最多的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历史知识的体系和重点,如在讲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由于这一内容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并且较杂,学生很容易记得这个就忘记那个,而使用图示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不仅仅对三次工业革命讲解可以这样,另外老师在讲授三国时期的历史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由于其国家和战役较多,并且这一时期的形式相对于复杂,很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所有的线索,而图示教学法则可以很快速的将这些知识点显露出来,其中主要包括了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孙权、刘备先后崛起,在经过了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打败了袁绍,并且在不久之后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中孙、刘两方合作击退曹操,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步的形成。

曹操官渡之战(200年)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

刘备?坨?坭魏

军阀混战联合抗曹赤壁之战(208年)蜀

?坭?坨

孙权JK吴

三国时期的图示

2.2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编写历史图示,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

在老师进行几次图示法的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自行动手来进行学习和使用图示法。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来进行总结,例如:针对我国的抗日战争来进行图示法的总结。老师首先需要教会学生去掌握好基本的编写方式,然后让学生自行选择树状图或者是概念图来进行编写历史图示,其中树状图的优势是可以将历史知识的层次性以及结构性有效的展现出来,而概念图则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概念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在老师讲解完五代十国的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仿照之前所讲述的三国时期的图示方法来进行图示的总结,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历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讨论可以知道,图示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相对于轻松的记忆方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种方式也有效的改变了我国在进行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去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记忆和学习。

【参考文献】

[1]于秀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苗登.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3]蔡晓玲.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J].才智,2009年09期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2

关键词:高效课堂;授之以渔;学力发展;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是一个教师引领下学生自致的、长效的活动课堂、文化课堂、生命课堂,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突出目标的整合;(2)催生过程的灵动;(3)实现“四基”的扎实;(4)聚焦人格的生长。其中实现“四基”的扎实: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能力,三是基本思想,四是基本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辞源》对“学力”的解释是:“谓学问之所至也。”《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一书中:“学力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内在结构的复合体,是一个由‘四基’融合而成的有机体,缺失了‘四基’中的任何一‘基’或任何一‘极’,都无以构成完整的、真正的、具有内生性的学力。”

初中生正处于由感性向理性,由半独立半依赖向独立过渡的重要时期,学力发展也处于关键时期。同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也指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这也为学力及其发展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人们往往认为教师上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灵活交替使用。笔者认为,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地安排学习活动,深入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结合自身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有关学生学习方法与学力发展方面的几点尝试,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学生学会“阅读”是学力形成的基础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带领学生读书学习,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学生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学生要跟着老师给的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学生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阅读教材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史料,学会阅读并分析之,从而论从史出。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史料分析,学会史料分析,同样为历史学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学会“联系”,是学力发展的必经路

历史学科的清晰度有自己的学科特征,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教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重视时、空梳理示范,并引导学生梳理,从而建构好历史知识体系,不仅教师的历史课堂清晰了,而且学生也在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学会了历史学习的特性之一――线索性。

拉清线索,需要教师源于书本,高于书本,打破现有的教材单元内容,建构出教学单元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纵横联系、整合。比如,在初三历史复习时,教师可以用国别史,以时序性,引导学生建构出重要国家的知识体系,拉清发展线索。以近代英国史为例,可以按照世纪排序,分为15-16世纪、17世纪、18世纪、19-20世纪初四个阶段,引导学生将具体大事或主要人物进行归类整理,这样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2014年南通历史中考题选择题第26题:下列是英国在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牛顿建立力学理论体系②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a.①④③②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

这考查了其中15-18世纪的部分内容,如果在平时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就已自主拉清线索,此题自然能迎刃而解。以此为例,学生根据英国史范例,建构出他国的发展线索,如近现代美国史,在个人、小组、全班的合作下,最终按照美国几个重要的总统顺序,建构出美国史的知识体系。

在课堂上,学生尝试知识迁移,不仅自主合作地建构了新知识,并将其纳入了原有知识结构,获取了研究问题的一种策略,而且有了探索、创新的机会,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与成就,历史学力在潜移默化中,也得以发展。

三、学生学会“巧学”,让学力发展变得事半功倍

常常有人错误地认为,初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认为记忆力是天生而为。我个人认为,有良好的记忆力,是历史学习中重要的学力,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记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实现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于是,我总结概括了一些教会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1.表格归类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可以归纳出这样的表格:

2.历史地图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并连线法,更加形象、更加快速地掌握,具体如下:

3.思维整合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可以用数字归纳为:三个人物――阿古柏、左宗棠、曾纪泽;两个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外交为主、武力后盾”;一个时间及事件――1884年设置新疆行省。这样,突出重点,简约知识,提高概括能力,也便于全体学生的掌握。

我深信,学生在结构化所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建构过程中,学会基本方法的运用,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必将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学力;我们历史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倾情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一片新天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我们的学生才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笔记

历史中考已实行开卷考试,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多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笔记的记法也与传统的方法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准确度,更有利于学生在中考时查阅而提高考试速度和做题的准确度,规范做好课堂笔记就显得致关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初中生做好历史课堂笔记呢?

一、做笔记的必要性

笔记本的有三个作用:一是做预习记录,以明确听课的目的性;二是在课堂上用来记下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解题技巧,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或知识要点;三是用于课后总结,用它来对听课内容进行分条理性的课后整理,为的是消化、吸收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为今后的复习留下一份完整大资料。

做课堂笔记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技巧。笔记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记是一份永恒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一堂课下来,即使再聪明仔细的学生,最多也只能记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大部分细节很快就会淡忘,特别是那些资料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图表、数字、公式等﹚更容易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和理解,记录听课内容非常重要。

二、指导初中生做好历史课堂笔记的策略

1、明确做笔记的宗旨

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因此,做笔记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2、把握做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补记。

3、注意做笔记方法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做出简单回答。课堂笔记,最详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简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一言以蔽之:做笔记的方法是:课前预习有重点的记,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

4、老师在念笔记时,语速要适中

由于历史老师任课班级多,每班的周课时少,而教学任务又重、工作量大,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在黑板上板书每一个笔记,多数时候是老师口头念,学生自己写,这就要求老师在口述时语速不宜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学生跟不上,势必会造成学生笔记的字迹潦草,甚至无法完整地记好;过慢,无法保证完成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同时老师在口述笔记时,要不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调整语速,把学生写不来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

5、历史笔记中的圈、点、勾、划技巧

圈、点、勾、划更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笔记方法。“圈”就是圈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点”就是将课文中的重点历史图(包括历史人物图、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等)作上符号;“勾”和“划”就是把基础知识用直线或波浪线进行勾画,(学生可按自己的习惯使用符号)在进行勾画时只需要学生划出主干部分,修饰成分可去掉。

6、注意笔记内容

记笔记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笔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老师讲的重点、要点、难点与疑点;二是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与结论;三是基本观点、论据、论证及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事实、实例;四是老师对某些新问题的新见解及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和技巧等。

7、课后要及时补充

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下课后,应尽快抽时间去补充。对课堂上所记的混乱部分,最好重新整理、归纳,这也是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

8、定期整理笔记,可以升华为单元归纳、主题归类等。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状况、学习积极性。

先进教学资源历史学科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各个时期辉煌或失败的发展史,以及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或者事物,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并不高,这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气氛和谐化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初中历史的魅力,达到培养学生涵养、传承历史文化的教学目的。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分析

1.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历史被歪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速度,如今各种高科技产品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手机、电脑等等,再加上影视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比较热衷于追求电影、电视剧,通过以上各种途径虽然学生能够对我国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也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不够全面、完善。通常为了增加收视率,某些影视剧中所涉历史知识会加以改动,学生在看过该影视剧后,难以全面认识影视剧中涉及的历史。学生在长期的历史影视剧渲染下,会造成其对历史真正意义及内涵不了解、不明白、不理解的现象,因此学生会缺乏对历史学习的专业学术态度。

2.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不注重思考。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初中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所抱的思想是,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所以学习中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希望能够将教师所提的重点内容牢记。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大部分原因则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太过于枯燥无味,没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这种状况不但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也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历史,不注重思考历史,陷入恶性循环。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应该秉承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是课堂上还是下课后都能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非常有利。如:古代著名教育学孔子,他与自己的学生几乎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再如,朱熹和他的学生陈淳,他们之间也是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才成就了更多优秀的历史人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与学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达成历史学科最终的教学目标。

1.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往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眼中都是不可触及的,这种状态根本无法保证教学及学习质量得到提升。所谓教学,其实就是教与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导,也离不开学生用心的学习。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知识学习起到促进和督促作用。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不但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帮助,而且教师通过和学生做朋友,对教师的心态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2.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从喜欢教师过渡到喜欢历史学习。不同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大不相同,其中有教学成绩好的,也有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学成绩好的教师之所以教学成绩好,是因为学生喜欢,学生喜欢教师就会认真听讲、思考知识点,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学则是因为师生关系不到位,只有得到学生认可,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5

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的第一个观点:要“叙述”而不要“背诵”历史。叙述,首先要摒弃“死记硬背”,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看法。我要求学生像日常说话一样来叙述历史,而我自己的课堂语言,也有了一个改变,当我要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时,我用“说一说”代替了“背一背”。当然,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之前,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在背诵,甚至在凭着一种念熟了的韵律来“唱”书,完全没有思维的参与。所以必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记忆方法。

二、快速记忆能力的培养

只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就会发现他们的记忆潜能是非常大的。我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采取的是课堂上限时强化记忆,课后抽时回忆的方法。课堂上,根据要记忆内容的多少,我给学生的时间是一分钟、二分钟或三分钟,开始学生也直嚷嚷: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记下这么一大堆的知识。但每次在给出的时间里,都有圆满完成记忆任务的学生。我检测的方法是不点名提问,让学生主动回答。对完成任务的学生加以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胜利感,从而引发他们的记忆兴趣;对无法完成任务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首先,绝对禁止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因为那样的话,只有多次重复以达到一种韵律记忆,慢而且效率差。其次,记忆时要“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边看边写边记。写,只写关键字词、记忆要点、句首词或者句中动词。写的速度要跟上思维的速度,即眼、手、脑要合拍同步。这样进行一遍,马上脱离课本进行最大限度的回忆,可参照自己写的字词。回忆不出来的再看书,然后再回忆。这样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但课堂上所完成的仅是初步记忆,若不及时巩固,就会变成有“记”无“忆”,所以还要在课后及时巩固,巩固并不需要刻意拿出时间,不管是走路、吃饭或睡前皆可,但最好是在当天,把所记下的知识进行回想,因为思维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光速的,所以这个过程很短,只要几秒钟足矣。有了这几秒钟,记忆才算大功告成。如果这时无法重现全部知识,就要在有效时间内再补上空白。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大部分的有心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记忆方法。但如果学生眼中的知识凌乱无序、毫无章法的话,相信这种记忆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把知识变得有条有理,这就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讲新课之前,我都会拿出几分钟让学生预习。而预习的过程便是学生学习分析和概括的过程。起初我只让他们看一段,然后分析所讲述的主要问题,从几个方面讲述的,有几个要点等等。这样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象到本质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体系和结构,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就能使你独立前进”。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型教育改进探究具体措施

现阶段初中教育教学系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教学设计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模式有待完善、适配途径步骤缺失等一系列典型性问题,从而导致了当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单一索求指标任务、忽视教学设计灵活多元、途径方法陈旧固定、课堂互动气氛沉闷等等亟待解决的瓶颈困境。进一步开辟拓宽历史教学思维模式创新化的广度,将历史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协调统一,通过互动协调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人性系统的学习反馈机制的完善,从而快速有效地调节优化既存的历史课堂教学体系的整体结构,进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模式创新改进的具体化、可行化、长效化推进发展。

一、创新型教学的内涵属性与价值位阶

创新型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又称发散性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具体适用于到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则是指在基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属性特征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将其与相关联学科、社会生活实践等具有实效价值内涵层面上的衔接联系的要素提炼出来,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元的课程备课设计、互动趣味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人性的方法途径的实施应用,深度凸显历史学科自身的价值索求、侧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化意识、探究式技巧,最终在圆满效率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有力助推素质化全面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之中的铺设延伸。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逐渐突破了旧有固定的“重点人物、时间、事件标注圈划”、“难点易错集中讲解、读背”以及“大考试小测验反复巩固”等的束缚羁绊,逐渐扩展延伸至侧重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灵活化设计、活跃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探究实践能力以及深化历史教育教学结构人性化拓展等新层次、新方向。这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氛围态势也就为提倡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简易高效的创新型教学途径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创新型教学途径的针对解析以及具体创设

(一)立足学生阶段实际,更新教学设计整体思维

在进行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的创设实践之前,教师需要进行整体备课规划方针的思维更新,一方面要根据新课改大纲所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适时适当增删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划定知识讲授的精准范围,将一些偏、难、杂的教学实践价值不大的内容范围予以舍弃,只需简单地进行概念解释,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感性认知就可以;另一方面则要突出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开动脑筋、合理灵活地将一些本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大剧、史学综艺、野史趣闻等等要素巧妙具体地进行转化,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譬如可以将进来颇受初中学生群体乐道的“甄嬛传”作为突破口,教师可以利用“甄嬛体”的灵活编排,将有关雍正皇帝对于“摊丁入亩”以及“改土归流”等改革措施的要点进行风趣幽默的讲解,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自己熟悉喜欢的氛围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接纳消化相关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想学历史、要学历史、爱学历史。

(二)以生活实践为基本来源,将创新型途径模式具体化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实施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实质上就是让本阶段的学生群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体味历史,二者是彼此独立又交互衔接的统一关系。所以在进行创新型教学的实践之时,教师需要侧重将谐音技巧、生活场景、社会经历融入这种新型的模式方法之中。譬如在讲解公元1644年李自成明朝、清军入关这一节时,就可以以顺口溜“一溜柿子”谐音化地表述公元1644年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为了加深记忆,也可以进一步阐释“一溜柿子”这种常见的生活意向其实就是八旗清军拖在身后的柿子球状的长辫。这样鲜活生动的比喻不仅使得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历史时间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悟,加深了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进一步诱使学生触类旁通地进行其他类似知识点的灵活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合现代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模式的多元性

实现教学内容更新、方法模式转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前提,也是创新型教学途径创设推进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在实际的创新型教学的模式方法的创设铺展中,教师可以将趣味盎然的历史人物轶闻故事、丰富多样的幻灯片演示、翔实经典的纪录片播放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创新型教学途径方法的表现形式与创设内容。诸如在讲解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之时,就可以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进行幻灯片精彩图片展示、影视资料播放观赏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心得抒发、感悟分享。从而使得学生在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加深巩固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模式的创新实践作为一种交互协作的综合型思维途径集合,在初中系统历史教育教学机制的整体运作发挥着辅、改造性、协调性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强历史教学创新化理念模式的推广普及,细化具体的创新方法步骤创设铺展,继而稳步提升学生群体的历史修为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快速协调地实现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系的积极、持续、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慧舫.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新思考[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7).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不知道过去就不知道现在,更不知道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忘记历史就意味者背叛。”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第七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但因为当前很多地区并未将初中历史纳入到升学考试的有关科目之中,导致了很多初中学校忽视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不仅与当下历史教育工作的要求严重不适应,还影响了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当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现状

(一)教师课前备课不充足。现在初中学生大多新生代学生,由于其出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知识面非常宽阔,对于很多历史知识已经在课堂之前就有所了解,这就给教师的备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但是当前教师的备课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对知识面的扩展方面还不够充分。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比较倾向于运用多媒体进行备课,造成过多依赖多媒体的情况发生,使知识点变得更加繁杂冗长。

(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历史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较少,学生和教师之间处于“脱离”状态,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因为历史的客观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提问较少,授课内容较多,导致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的时间较少,举手发言的时间不多。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的主动性逐渐减少。

(三)缺少学习方法的有效教学方式。目前很多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教学中,因此,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偏向于对知识的传授,对学习方法传授较少,新课标所希望建立的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实施困难。教师的授课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都让课堂方法教学的希望成为“竹篮打水”。

(四)课后作业对于学生的知识补充不足。初中历史的学习更多依靠的是课堂教学,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大多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作业量较少,甚至一部分作业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这使学生在课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于历史的学习产生疏忽,课后巩固不够,对于历史的学习缺少主动性和被动的推动性,这都造成学生的历史知识在“课上学的好,课下忘得快”。

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课标对于教学已经提出了新的标准,其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不断发挥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尽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让学生形成对老师的依赖和依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少讲课,其应当是地位的转变,由从前的主导地位发展为现在的辅助地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功课历史学习中的难点。比如,学生在记忆历史时间的问题上常常会造成混淆,如何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则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笔者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让学生组成小组,自己进行讨论,哪些事件在前,哪些事件在后,因为什么事件引发的重点事件的发生,小组还可以进行讨论如何进行时间记忆是最准确的,小组之间的同学通过相互帮助和讨论,能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模式,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还能够促进下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会起到帮助作用,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可以运用图表记忆法对时间进行记忆,是不是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某个时间节点上的事件进行记忆等,帮助学生扩展学习思路。

(二)重视影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历史教学方法,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历史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更加高涨,能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发掘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紧扣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计制作影视资料课件,使其真正融入课堂,要不断大胆创新探索,让影视资源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注重课后小结。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教师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开始的引人入胜,中间的环环相扣,还需要收尾的耐人寻味。小结要做到”精讲概括”。这是从深化历史教学内容的一种以教师为主的小结方式,在小结中教师点明主题,升华所学的历史问题。精讲概括式的小结,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分析、归纳、概括,不但可以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能让学生从总体上来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要做到”铺垫置疑”。这种方式是教师在结课时,或为下次上课留下伏笔,使教学自然地过渡,或在下课前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将课堂进行延伸。这样的小结即整理了所学内容,又导引出了后课,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引发学生继续带着问题学习新的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小结要做到”诱导点拨”。这种小结方式是教师用简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升华知识,并把所学知识总结出来。这种小结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和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要使历史课堂魅力四射,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必须放下身段和学生真诚交流,必须在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课堂教学追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调动更多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优化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开一幅凝重而不窒息、古典而又不失浪漫、声情并茂的历史画卷,让学生真心高呼:历史课堂,魅力无限:历史课堂,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罗亚岚.信息化条件下的初中历史策略探析[J].文学教育(中).2012(05).

[2]魏文娟.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文史月刊.2012(08).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8

乾嘉时期是考据学的极盛阶段。当时文人学者大多从事考证,整个学术界几乎全部纳入考据的轨道。近人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夫无考证学则是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时为中坚”1。但在清代文化专制之下,当时学者们埋头于古代文献整理,从事繁琐的考证,不敢涉及当世之务。与清初相比,虽有实学之风,却无经世之旨,甚至完全脱离实际,为考据而考据。《札记》虽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但作者却能从历史考证中抽身出来,着眼于“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2,从事历史上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并把清初学者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贯穿于史事评论。

在《札记》“小引”中,赵翼自称“或以比顾亭林《日知录》,谓身虽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则吾岂敢!”清初顾炎武提倡实学,“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自言“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3。赵翼谦言不敢比拟顾炎武《日知录》,实际上正表明《札记》仿效《日知录》,以经世致用为己任。《札记》刻成后,赵翼在《再题〈廿二史札记〉》中写道:“一事无成两鬓霜,聊凭阅史遣年光。敢从棋谱论新局,略仿医经载古方。千载文章宁汝数,十年辛苦为谁忙。只应纸上空谈在,留享他时酱瓿香。”4在另一首《读史》诗中,他也说,“历历兴衰史册陈,古方今病辄相陈。时当暇豫谁忧国,事到艰难已乏人。”5显然作者要通过史事来发表议论,企图以“古方”来医治“今病”,向古代史书中探求安邦治国的“良方”,传之后人;同时提醒统治者要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在《札记》中,赵翼抓住了历史上有关治乱兴衰的重大问题,胪列众多史实,加以评论,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可以提供的教训。如两汉的外戚、宦官、、经学,魏晋南北朝的禅代、世族、选举、清谈,唐代的女祸、宦官、藩镇、杂税,五代的武人、滥刑,宋代的弊政、议和,辽、金、元的制度和风习,明代刑狱、朋党、吏治、“流贼”等重大问题,《札记》都作了分析和评论。谈到东汉宦官,作者认为“先害民而及于国”,“由是流毒遍天下”,张角等人“遂因民之怨起兵为逆矣”6。在谈到两汉外戚之祸时,指出“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既受其祸,而外戚之祸亦莫如两汉者”7。对于唐代宦官专横,赵翼认为其原因在于宦官“掌禁兵”及“外使监军”8;而藩镇跋扈,“推原祸始,皆由于节度使掌兵民之权故也”。因此,他肯定宋代“以文臣知州事”,实行强干弱枝,从而“消患于未萌”9。对于宋代弊政,《札记》有多条加以论述,指责两宋加恩官吏太滥,造成冗官冗费,并增加了农民负担,进而指出,“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可为法者也”。对明代矿使税监横征暴敛,骚扰天下,不断激起反抗之事,作者指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10。赵翼这些评论,意在引起统治者的警惕,避免重蹈覆辙。所以,钱大昕称之为“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11。

不仅如此,作者在评论史事时,还借古喻今,抨击时弊。他在谈到《新五代史》时说,“欧史纪、传各赞,皆有深意”,欧阳修在评论史事之时,“警切时事”,讽喻宋代政事12。《汉时以经义断事》条在列举若干事实后,借题发挥,称“后世有一事即有一例,自亦无庸援古证今,第条例过多,竟成一吏胥之天下,而经义尽为虚设耳”。《后魏刑杀太过》条在论及北魏族诛之惨时,愤愤不平地指出,“一人有罪,害及无辜,秦、汉以来,以此法枉杀者不知其几!”在《齐梁台使之害》条论及台使催征赋税,“公私劳扰”时,指出:“后代钦差之弊,往往类此!”像这些都是面对现实有感而发的。鉴于清廷屡兴文字之狱,镇压异端,赵翼对历史上以文字贾祸史事详加揭露,如《秦桧文字之祸》条说,“秦桧赞成和议,自以为功,惟恐人议己,遂起文字之狱,以倾陷善类。因而附势干进之徒承望风旨,但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者,无不争先告讦,于是流毒遍天下”。在列举以上事实后,赵翼感叹:“其威焰之酷,真可畏哉!”这实际上是针对当时文化专制的黑暗统治而言的。类似这样的专题如《明初文字之祸》、《明初文人多不仕》等均列举了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事实。

当然,在清廷的高压统治下,赵翼虽能突破考证的框框,发表史论,但他始终不敢明确指责清朝的弊政,对于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也极力回避。在《和议》条中,把明末抗清看作“书生误国”,指责抗清志士为“不识大体”。对于清人所修《明史》也极力推崇而不敢指其瑕疵。而且,《札记》还有多处有意借古颂今,如《元代以江南田赐臣下》条在谈及元、明官田赋重害民时,极力吹捧清廷屡减官赋,“此外无横征之赋,民之生于今者,何其幸也。”《明乡官虐民之害》条在揭露乡绅虐民暴行后,却称“由斯观之,民之生于我朝者,何其幸也”。从作者不敢明确指斥当代,到美化清朝统治,可以看出他的经世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赵翼从基本史实出发,进行综合评论分析,揭露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凶横、贪残和腐朽,对民众疾苦寄予广泛的同情和关注,反映了作者的重民思想。

《札记》在《宋子孙屠戮之惨》、《齐明帝杀高武子孙》、《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武后之忍》、《五代诸帝多无后》、《胡蓝之狱》等条,大胆地揭露了历代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大肆屠杀的凶残行径。《汉诸王荒乱》、《宋齐多荒主》、《海陵荒淫》、《海陵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等条,列举了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武帝时刑罚之滥》、《后魏刑杀太过》、《五代滥刑》等条抨击了封建帝王滥施酷刑、草菅人命。从赵翼评论史事的大量言论中,我们发现,他对古代政治几乎没有肯定,多半是揭露和指责。

《札记》还对民众的遭遇表示关注和同情。对于汉武帝时刑罚之滥,“廷尉及中都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又十有余万”,作者发出“民之生于是时,何不幸哉”的感叹。在《五代幕僚之祸》条,作者指出,“士之生于是时者,絷手绊足,动触罗网,不知何以全生也”。对五代滥刑,也指出,“民之生于是时,不知如何措手足也”。对于历代横征暴敛和乡绅为害地方,赵翼也进行了揭露。在《五代盐曲之禁》条指出当时“横征无艺”,上至朝廷,下至州县官吏“峻法专利,民已不堪命,况赋役繁重,横征百出,加以藩镇之私敛,如赵在礼之拔丁钱,每户一千,刘铢之加派秋苗,每亩率钱三千,夏苗亩二千。民之生于是时者,可胜慨哉!”在《南宋取民无艺》条,指出南宋大肆榨取,“于是民力既竭,国亦随亡。统观南宋之取民,盖不减于唐之旬输月送。民之生于是时者,不知何以为生也。”《明万历矿税之害》条亦指出,矿使税监“所至肆虐,民不聊生,随地生变。迨(万历)帝崩,始用遗诏罢之,而毒痈已遍天下矣”。他对民众疾苦表示同情,《明末辽饷剿饷练饷》条指出三饷加派,“民穷财尽,困于催科”。

赵翼看到了民心与民力的作用,注意到民心向背与政治成败的关系。在《王莽之败》和《王莽时起兵者皆称汉后》等条指出,王莽政策“召怨于中国”,并“肆其毒痈,结怨中外”,从而导致了灭亡。在分析汉光武帝取得天下的原因时说,“是时人心思汉,举天下不谋而同,是以光武得天下之易,故起兵不三年遂登帝位,自古未有如此之速者。因民心之所愿,故易为力也。”又认为历代亡国之君都是因为失民心而失天下的。《海陵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条指出,“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腾、丧国亡身者。海陵既竭天下之力,先筑燕京,次第汴京,工役甫毕,又兴此大众,以极无道之主,行此大肆虐之事,岂有不自速其毙者”。在《明祖不嗜杀得天下》条指出,朱元璋正是因为不嗜杀人,民心归附,从而战胜群雄,成就帝业。他说,“是时群雄并起,惟事子女玉帛,荼毒生灵,独明祖以救世安天下为心,故仁声义闻,所至降附,省攻战之力大半”。而明末矿使税监,导致“民不聊生,随地生变”,终至亡国。这种民心向背的成败论,是值得肯定的。

但赵翼毕竟是封建史家,他同情民众疾苦,看到民心与民力的作用,以及“”的事实,但对于农民反抗官府是极端仇视的。他把农民起义领袖看成是“贼”,黄巢、李自成都是“流贼”,进行谩骂和诋毁。在《流贼伪官号》条讥讽明末起义农民,认为“草窃奸宄,横行一时,隅负自雄,设官建职,适以自速其毙也”。而《明乡官虐民之害》条,既斥责欺压百姓的“势家”豪民,又痛骂反抗者为“奸民”,要求最高统治者“禁势家之欺凌,又惩奸民之凶悍,则两得其平,不至滋矣”。这反映了作者立场站在统治阶级的一边,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亦见其重民思想的局限性。因此,《札记》评论封建政治不可能触及其本质问题。

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赵翼试图用“势”来解释。势,包括时势和事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发展的趋势”或“变化的规律”,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内容。在赵翼看来,“势”隐含在事物内部,决定历史事件的发展方向和变化形态。在《汉儒重灾异》条中,赵翼认为,上古时代,生产水平低下,人的认识能力不足,相信天命,敬天畏天;随着社会进步,人事变动日益频繁,天人关系日趋疏远,事天不如事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份量增加,这是发展规律。《汉初诸侯王自置官属》条阐述西汉诸侯王从专制一方到“惟得食租衣税,贫者或乘牛车”的权力变化过程,指出“法制先疏阔而后渐严,亦事势之必然也”。《公主不讳私夫》条针对西汉董偃事件后,公主贵戚多有违背礼法行为,认为这是“上行下效,势所必至也”。同样,汉初诸侯王行为放纵,是由于分封过早,专制一方,失于教养,“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13。

赵翼从纵向发展过程来考察历史事件,从而突破了就事论事的局限,而且对史事的评论往往具有客观、辩证的效果。如《之起》条,分析东汉的起因和经过,并指出,“汉末,虽起于甘陵南北部及牢修、朱并之告讦,然其所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九品中正制》条,通过纵向考察,认为初定制度时,承汉代察举孝廉的乡论遗风,重视才行而不涉及世爵门第,然日久弊生,中正之权操于士族之手,导致“计资定品”,形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究其原因,赵翼认为,“魏、晋及南北朝凡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盖当时执权者即中正高品之人,各自顾其门户,固不肯变法,且习俗已久,自帝王以及士庶皆视为固然,而无可如何也”。他的分析,把九品中正制的利弊融入其本身的发展之中。

赵翼还注意到各时代风俗的殊异,并且力图用“势”来解释。他认为“东汉尚名节”之风与其时选举制度有关,“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遂成风俗”14。同样,六朝清谈玄学也是“风气所趋,积重难返,直至隋平陈之后,始扫除之。盖关陕朴厚,本无此风,魏、周以来,初未渐染,陈人之迁于长安者,又已衰微不振,故不禁自消也”15。其他如《贞观中直谏者不止魏征》、《五代藩帅劫财之习》、《元季风雅相尚》、《明言路风习先后不同》等条,都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评论,分析其渊源和产生的原因。

赵翼用时势或事势观点对许多历史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如对武则天,既论及其纳谏知人、政治清明的一面,又指出其荒淫残忍之处。同样,对于宦官、王安石变法、金代考选官吏及推排物力之制、明代政治得失的评价也基本上符合实际。当然,仅用“势之必然”来解释复杂多变的历史事件是不可能完整准确的,而且它虽能解释某些具体问题,但对于整体的历史考察和历史规律的把握是无能为力的。在这方面,赵翼则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之中。

《札记》对于整体历史考察和无法解释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动,往往用不可名状的“天”和“气运”来解释。他把“天”看成是冥冥中的主宰,是无形无质的。“天命”通过“气”的运动即“气运”来显现,“气运”是天所昭示,通过自然和社会的有形可觉的变动表现出来,所谓“兴王之运,山川效灵”16即是其例。

赵翼看到汉初统治集团成员绝大部分来自社会下层,得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结论。又指出西汉中叶,“三代世卿世禄之遗法,始荡然净尽,而成后世征辟、选举、科目、杂流之天下”,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但他不能真正理解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只好将它归结为“天意”17。在《元世祖嗜利黩武》条中,列举了元世祖穷兵黩武、嗜利贪财的若干史实后,指出“内用聚敛之臣,视民如土苴,外兴无名之师,戕民命如草芥,有一于此即足亡国亡身”,但适逢“兴王之运”,“故恣其所为,而不至倾覆”,由此赵翼得出结论:“三代之下,国之兴亡,全系天命,非必有道者得天下,无道者失天下也。”

除用“天命”、“天意”来解释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变动外,赵翼还以“气运”作为其演变的动力。他把王莽代汉说成是汉家“运祚中衰,国统频绝,故王莽得乘便窃位”18。在《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条中,他声称,“国家当气运隆盛时,人主大抵长寿,其生子亦必早且多”,把东汉君主早夭、嗣君年幼归结为“气运”衰竭所致。同样,“晋南渡后多幼主嗣位,宋南渡亦多外藩入继,皆气运使然,非人力所能为也”。在《宋齐多荒主》、《周隋唐皆出自武川》、《元初用兵多有天助》等条,都以“气运”来解释历史现象。他还专门搜集材料写成《长安地气》条目,把古代都城自西向东迁移,说成是“气运”演化的结果。他看不到都城变迁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的原因,而用“气运”、“地气”来解释,这显然是极不科学的。赵翼还搜集资料,写成《诵经获报》、《齐文宣帝能预知》、《辽金之祖皆能先知》等条,认为,“开天立极之君,天回旦聪明,自有不可思议者,即后世草昧开创之主,亦必有异禀,与神为谋”。至于“因果报应”之说,《札记》中更是屡屡出现,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历史观方面的错误。

《札记》着眼于“经世致用”,突破了狭义的考证,综合和评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现象,在当时考据之风弥漫的时代可谓独树一帜,反映了作者卓越的才识。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凶残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对于百姓的苦难深表同情,体现了作者的重民思想。作者还从发展的眼光,对于不少历史事件进行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当然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史学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札记》在谴责历代暴政的同时,又对清朝的统治进行颂扬;在同情民众疾苦时,又对农民反抗予以敌视;在用时势和事势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的变化时,又把无法解释的历史现象归结为“天意”,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注释:

1《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廿二史札记·札记小引》,中华书局1962年版。

3《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门人书》。

4赵翼:《瓯北集》卷四十一,瓯北全集本。

5《瓯北集》卷四十二。

6《廿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宦官》、《宦官之害民》。

7《廿二史札记》卷三《汉外戚辅政》。

8《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唐代宦官之祸》、《中官出使及监军之弊》。

9《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唐节度使之祸》。

10《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五《万历中矿税之害》。

11《廿二史札记》附录《钱大昕序》。

12《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一《欧史传赞不苟作》。

13《廿二史札记》卷三《汉诸王荒乱》。

14《廿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尚名节》。

15《廿二史札记》卷八《六朝清谈之习》。

16《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初用兵多有天助》。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9

关键词:会计文化;历史发展;展望

会计文化是一种历史实践的沉淀和积累,研究我国会计文化,对建立与时俱进的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实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对促进我国会计改革和企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监督不当等事件的不断出现,意味着我们的会计诚信建设存在一定的隐患。中国的会计文化植根于博大精生、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对于它的研究将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一、会计文化概述

会计文化在《辞海》中的定义是:“从广义上讲,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会计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或正在形成为全体或大多数会计人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我国目前的研究基本是基于狭义的会计文化概念,将会计价值观和会计道德观作为核心,研究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意识形态精神领域。

二、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1、中国古代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1)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文化发展与特征。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建立了初步的经济文化制度,最重要的是西周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创造了钟鼎文。文字是表现会计各记录要素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得会计文化在西周时期已经跳出了原始计量、结绳记录的小圈子。西周时期,建立了具有职司财计的独立经济核算部门,专职核算和考核西周的一切收支等经济活动,同时还明确了账务和实务的分工,以达到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财务的纪录、核算开始逐步形成,主要是采用“出入”作为记账符号,初步使用四柱式记账方法进行记录,编制各种凭证、账册和形成会计报告等。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会计发展的重要起点,统治者非常重视官厅会计,当时的官厅会计代表着古代世界会计的水平。那个时期的许多文献中都有所反映,比如:《云梦秦简》中所记录的战国时期法律,其中的会计法规就相当具体。《管子》也指出,只有通过合适的会计核算和审查,才能够达到节用的目的。这些都证明了当时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为会计的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建立了原始的内部控制制度,赋予了会计工作考核监督的功能,同时会计法规已初步建立,确立了“崇尚节用”等会计理财思想。

(2)秦朝至清朝初期的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从秦朝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时期。秦朝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一系列重要措施,促进了整个会计文化的统一和发展。我国定式简明会计记录开始在全国推广,直至西汉时期,西汉官厅在其原始凭证上进行了编号,对于记录的格式进行了统一,采用单式会计记录法,将“入”和“出”作为会计记录的符号,记账符号“收”和“付”在民间也开始广泛应用。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虽然还是采用“入-出=余”的三柱结算法,但是已经出现了新的发展。唐代吏官李吉甫的《元和国计簿》开始尝试运用比较法,即把财政预算收入与实际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更加清晰地反映财政收支情况,同时找出原因,提出针对性强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同时在唐朝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开始有月结、季结以及年终决算等报告制度。

(3)宋元明到清中期,会计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宋代,“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发明和应用,加快了商品流通、金融和会计核算的发展速度。中式会计方法体系也基本形成。例如记账、户籍、审计、仓储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出现,以及采用了定额管理和相应的奖惩制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到了元朝,算盘的使用非常流行,从而促进了会计核算工具的进步。明朝的账簿已具备统一的格式,明朝政府重视会计报告,民间会计业发展迅速,记账方法也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过度。同时民间会计发展也促进了珠算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

秦朝至清朝初期的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制度,采用了比较科学的会计方法进行经济业务的核算和监督,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一时期还树立了会计效率观念和信息观念,使得会计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我国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还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2、中国近现代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清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大批爱国人士,力求效仿国外的会计制度和方法,改变落后的中式古典会计,形成了近代会计文化。此时,西方的复式记账方法,也就是借贷记账法开始进入我国,并开始逐步的应用。同时中国财政收支有正式的预算决算制度,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保证预算决算制度的顺利执行和落实,在各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并将预算决算法令编制到会计法中。1932年2月26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临时性文件:“中华民国十九年度试办预算章程”,1933年2月26日拟定并公布“预算章程”,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预算法的诞生,在会计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会计史上第一次学术争论,出现了两大派别,即以徐永祚为代表的改良中式簿记的理论和以潘序伦为代表的全面引进西式簿记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在参照苏联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模式。这一阶段,会计学界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争是关于会计属性的大讨论,即会计属性是阶级性还是技术性。1961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及颁布了《工业七十条》等法规,此时会计工作得到了初步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来,会计学界人士也开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西方会计学的观点对我国传统的会计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了会计“管理活动论”,从而确立会计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1987年中国会计学会了《中国会计学会科研规划》,从此,中国会计的管理研究逐步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中国责任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0世纪90年代之后,会计理论在现有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如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之需,财政部依据新的形式修订和制定一系列会计准则,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会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新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极大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中的可比性。

中国近代会计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改革意识初步明显,会计法制观念得到强化,会计教育事业也有了初步发展。在新中国所在的现代时期,会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会计文化的研究领域宽广,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二是现代会计文化的政策性和时代性鲜明。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经济飞速发展,会计法规及规范的颁布及修订等时代性也越来越强。比如不同的会计主体执行其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其他的国家的会计文化有一定差异性。三是现代会计文化的多元冲突。体现在传统中庸等会计思想与现代社会强调会计人员具备独立的职业判断能力等思想的冲突,目前我国会计工作中的“人治”与“法治”的矛盾依然存在,还有我国传统的会计文化思想与西方的会计文化思想的碰撞等。

三、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会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国要全面、科学地分析我国会计文化,在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天下欲治计乃治”,应加强对会计文化的研究,构建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会计文化,形成有效的以优秀的会计文化为底蕴的监督体系,努力为会计的发展起到引导、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道杨: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李孝林:中国古达对世界会计审计的贡献[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1(2).

初中历史速记方法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历史;复习方法;课堂教学;高效性

新课改理念下,传统的历史边缘学科地位依然暴露,类似于会考科、非会考科的观念以及初中历史是边缘学科依然存在于很多学生的观念中。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的复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何谓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那么,在期末短短的两三节课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应用?

一、“试卷结构”的分析

以“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历史考试说明”为例。题型和题量:

从题型和题量来看,初中历史的期末检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基础性题目的比例较大,因而在复习中应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二、历史复习方法的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对学业水平达标的要求之一是“知道与了解”。新课程摒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博闻强记,在脑海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比如我在讲授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关键人物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始殿试,首创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虽然这句话有点“恶搞”,但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首创武举的人是武则天。另外我还从中点拨,武则天——武举,都有个“武”字,可以快速地记忆,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二)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彼此孤立。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横”的线索,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二是掌握“纵”的历史线索,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下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纵”的专题线索。如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我就用“横“的线索来进行梳理。

另外,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联系,我就用“纵”的线索来梳理。

这样,通过用两个表格的列表,就把9课书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用“捉住主干”的方式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纵”“横”交错。如果学生能像教师那样把教材分析透彻,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细研,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

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科书等文字资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资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对于课文,则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浏览课文,搞清有几目内容,有哪些专栏,有哪些图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细读每段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找出基本的历史知识要点,并向全班介绍;再次,精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注释,加深理解,解答疑问。那么,在做题时要学会找出关键字词。

比如选择题:“魏主欲变北俗,……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它是指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必须接受什么()

a.汉姓B.汉服

C.汉语D.汉字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找出关键字,这道题目的关键字词有两个,“北语”“语音”,由此可得出答案选C。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比较迅速地统揽题目,把握到知识要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轻松学习,高效掌握知识。

(四)结合单元测验卷,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的方法

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

1.解选择题。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介绍到,要懂得查找关键

字词。

2.做配伍填空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七年级上册有道题目,如下:

配伍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法家a.兼爱、非攻

()道家B.民贵君轻

()墨家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儒家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兵家e.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是通读全部题目内容,查找关键字,如“法家”对“法治”;“兵家”对“战”;“道家”,对“对立面”,一下子5分的题目已经保证能拿3分,剩下2分,也很容易解决。

3.做材料解释题,要提升学生答题的审题能力,锻炼学生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其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例如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路上交通图。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凯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请回答:

(1)请说出材料一这条著名的交通要道的名称。它的开辟与西汉哪两位历史人物直接相关?(4分)

(2)这条路线会经过西亚、河西走廊、新疆、欧洲、长安等地,请按从东向西的方向排列这些地名。(3分)

(东)长安()()()欧洲(西)

(3)你认为材料二的情景真实吗?请说出理由。(3分)

(4)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价值?(5分)

解答读图材料题,可以根据问题看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答案能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答题的内容找到了,那么就要看分答题。有几分,就要答几点,这样也不容易因为没找到答题要点而失分。

总之,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教师就应具备高水平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把这些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