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3:51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1

一、对照《考试说明》全面落实理解考点

分类理解记忆课本的基本历史要素:现行历史教材基础知识内容庞杂,我们在复习中可以把它分为:教材目录、章节序言、正文、小字、图片、地图、注释、引文、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等;也可以把它分为:背景、原因、目的、经过、性质、影响、评价等:还可以把它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文化等等。形成课本知识的网络化知识结构,更能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情景下的新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理解课本知识中带结论性的基础知识:课本基础知识中带结论性的知识点一般都是传统观点和形成定论的结论,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本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评价等,即可做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殊作用。

准确构建历史的时空概念:历史事件的定位首先要把握该事件所在的时间与空间,也就是在复习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准确构建历史基础知识的时空概念,把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放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复习,而后引申出历史的本质。

结合考纲,了解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目前高考仅是依托教材知识,教材以外的知识在高考中曾屡次出现,如:2001年“3+X”文科综合就涉及到课本没有直接讲到的圆明园艺术。这就需要:学生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仅看课本,还应有选择地阅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了解课本内容的相关基础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适当补充课外相关知识,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第二轮专题复习归纳

历史知识点的体系化专题归纳: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课本知识却是单个知识点的叙述,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单一的个体,缺乏有机的联系。这就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引申归纳,使学生对其相关知识形成系列、完整的知识体系,使之形成知识的横向脉络,进而形成历史知识点的体系化专题归纳。

历史知识点的分类专题归纳: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归纳,有针对性的把这些大专题进行小专题化,如经济史又可以分为: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手工业的发展扩城市和商业的发展等等。

结合试卷讲评和外地信息进行小专题复习:通过每周周考及各次质检文综试卷的讲评,或者其它重要的外地信息,进行专题归纳。如在讲评2009年省质检文综第38的历史试题的时候,可进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专题复习。

结合周年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小专题归纳:周年重大历史事件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们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可对周年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专题归纳,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1949~2009),改革开放30周年(1978~2008),90周年(1919~2009),等等。

结合重大时政热点进行专题归纳: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如结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可对与美国相关的历史进行整理.同时要更加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隐性关注时政热点,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到现实社会,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去思考认识。

重视对区域特色内容的小专题复习:通过对近两年新课程自主命题考区的高考试题和2009年福建省两次质检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历史单科卷还是文科综合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问答题,大手笔突出区域特色和开发地方考试资源,体现鲜明的区域特色,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的一大特点。我们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要立足福建本土,开发地方的历史资源,关注本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事情和重大变化,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和现实问题。

三、体现新课标精神,渗透新课程理念

高考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推动高考改革,课程改革也需要高考加以推动,体现新课标精神,渗透新课程理念,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几年文综试题已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知道,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是近几年高考尤其是新课程省区高考的指导思想,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有试题贯穿着“三观理念”,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以新课程倡导的新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体现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基本理念,从新角度、新情况深化拓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要求学生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2

一、学生背景知识材料不足,导致其归纳能力基础薄弱

一方面,初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客观上造成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高中历史课本语言的概括性都比较强,不可能详尽地描述相关背景知识,这导致学生对于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分析和整合能力有限。

二、归纳背景知识的常用方法

1直接讲述,感受情境。例如在学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一目内容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问或讲述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状况,创设历史情境,切入对新课的学习。讲述法一般适用于某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并且讲述主体多为教师,对学生自主归纳和分析材料能力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

2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归纳背景知识。例如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一目内容需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我们可将其归纳如下: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

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层次清楚、内容全面,不过不太符合正常的认知规律,因为面对一个陌生的历史事件,学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而不是一下子就能认识到它发生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是什么。因此,对于一些不方便划分的历史事件,就不太适合用上面的方法加以归纳。

3按不同类型原因归纳背景知识。即按决定事物发生程度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等,按意识关联划分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归纳背景知识。

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对外扩张。

主要原因: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清政府腐败无能。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再如中国共产党与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可以概括为:

主观原因:中共力量较小,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客观原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性较强。

按原因类型归纳背景知识的方法我们非常熟悉,其优点仍然在于层次清晰,可以非常明确地展示出在促成历史事件产生的因素中不同要素所起到作用的大小,易于把握重点。当然,这样的归纳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训练出来的,因为原因的划分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给出指导和提示。

总之,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将上述的方法和基本认知规律结合起来,遵循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归纳相关背景知识。

三、将基本认知规律和常规方法相结合

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因此,所有的历史事件背景知识都要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条件都具备事件才会发生。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养成一种习惯,让学生带着规律去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把基本认知规律和常规方法相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层,依据文本、材料、图片归纳必要性和可能性。如宗教改革的背景,可以这样来归纳:

必要性:天主教会阻碍了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可能性:马丁·路德宗教理论的形成,世俗君主的支持。

第二层,在学生熟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再进一步细化下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天主教对德意志地区的压榨。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3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4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5

一、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困惑

1.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突出的矛盾。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在教学中有效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我区许多学校都在拼命赶进度;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往往因需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学学生到底能够掌握多少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2.有的教师由于是初次接触专题史而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以学生知识基础差为由对专题史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3.目前的课改有一种不好倾向,一提到新课改教师就不敢讲,因为讲多了被扣上“满堂灌”、“一言堂”的帽子。在这种误区的驱使下,“少讲多活动”成了“有效”实施专题史教学的“法宝”。其突出表现在:一堂课改历史课上教师只讲10~15分钟,余下的时间由学生过多地进行“输赢式”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扮演活动、观看历史影视片活动、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活动等。

4.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之间出现矛盾。学生不适应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由于受中考制度的制约,升入高中的学生其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而新课程的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强,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缺乏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也是其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从过去旧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中走出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对广大

一课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本课涉及了哪两个盛世局面和哪两个皇帝?隋朝有哪一个盛世局面?涉及哪个皇帝?由于总结时把前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上述问题。运用总结归纳法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四、列表归纳

列表归纳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列表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把握历史重点知识,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略史后,我把近代史上侵华战争的名称、起止时间、签订的条约、造成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列表归纳。其内容如下:

在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活用归纳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系统、牢固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2).

[2]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新历史课程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它不过分要求或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这无疑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不适应课改精神的某些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必选修课程的设置,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学习,可恰当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内在联系。历史教师在备课及教学设计中,根据专题式教学内容的特点,要妥善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梳理整合知识要素

新高中历史课程分为众多模块,同一事件会以不同角度出现在不同模块之中。每一具体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核心要素的梳理和把握。备课和教学设计中如果我们将这件史事构成的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把握好,掌握了知识的整体架构,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不同侧面来阐释这一史事。

例如,构成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基本要素为: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系列巩固统一措施,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刑法严苛等。梳理出上述要素后,无论是在必修一或选修四模块的学习中,均可应对自如了。

教师在对专题式的编排方式的知识核心要素进行梳理时,要特别注意对过程要素的梳理,必须将分散跳跃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教学中,教师要将梳理后的核心要素及发展线索,以学案或阅读材料的方式下发给学生,供学生自主预习,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巩固材料。教师可将主要精力用于对重点内容的讲解。

二、分析构建历史联系

学习历史采用联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综合和整体记忆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新教材按照专题方式编排,知识往往分散在各个模块里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不是很鲜明和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认真分析并加以梳理,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

如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实际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联系。一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有所体现,模块分割后就需要我们再将其组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也需要揭示出这种内在关联。除此以外,各个模块之下的专题、课题之间的内容,也需要加以联系与沟通。

历史的联系有许多种类,诸如前后、内在、因果以及中外、古今联系等等。在进行联系时,要全面系统考虑相关的历史事物,多角度地认识事物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史事联系发生的关键处。学习历史尤其是复习时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系,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网络。学生就会乘着联系的翅膀,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三、归纳提炼历史特征

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都有着自身的特征。新高中历史模块的内容涉及不同领域的历史发展,内容上大都涉及历史制度、现象、格局和发展趋势等。对历史事物的特征进行认识,是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课标中多次提到特点的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等等,可见,特点的认识是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之一。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并加以归纳,以便带领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归纳提炼历史事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其主要方法一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分析事物各方面状况;三是把握事物新有的变化;四是对前后事物加以比较;五是联系事物造成的影响。

归纳概括历史特征要在发散思维中找到归纳、概括的角度,要在比较中寻找角度,得出区别点,概括特征。还要善于提炼归纳,从错综复杂的史实中,把握客观线索、趋势、新发展,形成特征。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特征的能力。要多指导学生广泛学习、阅读、积累历史理论语言,分析归纳时,才能自觉地站在理论高度去分析,去阐述。

四、深入探究历史意义

认识历史的意义是专题式编排教材的一个重要意图,也是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一个主要特征。高中学生探讨历史的问题,其要点便是认识历史的意义所在。因此,要以大历史的视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的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

如必修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部分内容是以往教学中很少涉及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入挖掘,重新学习和探讨。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其历史的影响是什么?概括起来,一是政治上有助于加强大一统和君主集权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政府由贵族、功臣把持的局面,知识分子得以参政,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二是儒家学说被定为一尊,成为正统思想,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影响至深。三是太学的创立,使国家有了培养人才的学校,也带动了民间的办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四是尊儒结束了学说争鸣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五是知识分子偏重钻研儒家经书,忽视对科学、技艺的探索,学术思想之路难以拓开发展。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7

一、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策略,培养归纳、比较和辨析能力

思维是心理现象中最为基础、最为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思维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与其它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强烈地影响着其它策略的运用效果。

概括思维法,也称归纳法,是根据多种同类事物、现象观察得到的经验性判断,是以学生个人经验为基础的推理方法。列举思维法,是一种针对思维的对象,把与它有关的因素排列出来,然后选择某些重要因素进行思考的方法。掌握概括思维法有利于培养学的生归纳能力,学生可对某一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加以归纳,或把分散在各个历史时期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分门别类的归纳起来,以窥全貌。掌握列举思维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用列举思维从各个角度、各种联系上对历史现象辨别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寻找其发展规律。归纳比较能力要求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把握教材,把某些知识点进行“纵”、“横”的归类、比较,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比较:一是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如中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比较;二是不同国家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如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比较;三是不同国家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四是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的比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通过归纳、比较,揭示同类现象的异同,分辨不同类现象的本质区别。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史料解析能力

史料解析题随着历史学生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吸取国外经验兴起的一种新题型。它是一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考察学生综合应用和知识迁移等高层次能力的主观性题型。

史料题所供的材料往往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就史料题提出的问题大多在教材中有所反映。然而史料浩如烟海,课本中引用的材料却十分简略。要培养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必须增加他们对史料的感知,使之“见多识广”。一般说来,教材上引用的史料,都是经过专家考证,不会有误,应熟悉理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史料原文,并印发部分让学生课后阅读理解。指导学生把阅读分为浏览、泛读、精读、研读、疑读、评读等。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设计阅读目的,然后选择一种或多种阅读方式来阅读。如《史记》中“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史料,应精读与研读,从材料所供皇侯百姓的状况及材料的出处,可得出“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贫困”的结论。另外,引导学生注意史料后面所附的出处和注释,寻找史料的关键字句,抓住史料后面的答项语,回忆教材相应部分的内容,即把泛读、精读、疑读等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史料的定位,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反复训练,增强材料感知,掌握阅读策略,触类旁通,史料解析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三、指导学生掌握编码结网策略,培养知识体系的建构能力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8

关键词:高考历史长效热点教学启示

近年来,高考历史“长效热点”主要有历史上的民本民生、改革开放、“三农”问题、和平与发展、和谐社会问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西政治制度、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与问题、南海问题,等等。下面我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例进行简要分析,望达到深化教学理念的目的。

一、考点回顾,把握考点趋势

近年来涉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考题主要有2008年广东单科中涉及《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2008年江苏单科涉及自治区的建立,2009年上海单科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影响,2010年四川文综涉及归纳论证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2011年天津文综涉及归纳民主政治完善的社会条件,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2011年江苏单科涉及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历史特征,2011年浙江文综中涉及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历史特征,2012年广东文综涉及全国人大召开的历史条件,2012年天津文综涉及澳门回归的历史条件,2012年江苏单科涉及以台湾民众的返乡运动切入两岸关系,2013年高考一改往年周年纪念等显性热点,更关注社会发展的“长效热点”。如全国Ⅰ卷第40题,是基于中国南海问题和问题所产生的纠纷,中国强化海洋权益,而选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关于海洋利用及近代中国海洋利用的试题。同时间接考查祖国统一问题,为强化海洋权益中国不会退缩半步,要求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作为保障,如果海军强大了,那么中国的统一就有保障了。

由此可见,“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高频考点,特别是中国政治建设中的“深化改革及健全民主政治”、“反腐倡廉”,祖国统一中的“两岸关系”及“一国两制”,这样考查的“热度”就会有所增强。

二、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历史“长效热点”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媒体”,重要的事件往往通过媒体传播。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如:“人大及政协会议的召开”,我们很容易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这一长效热点相结合。只有运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如“祖国统一”这一问题,必须知道目前两岸关系相关的新闻报道,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那么高考涉及“国家统一”这一长效热点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好题目,提高做题能力。巧用多媒体最关键的一点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中理解历史,通过历史解读现实,最终对历史有清晰的思路,把握好高考历史中的“长效热点”。

三、分析高考命题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近年来新史观、新情境与“历史长效热点”相结合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祖国统一”与“两岸关系”以创设新情境的方式出现,希望老师们高度关注,特别是多了解时政新闻。要给学生讲述答题思路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的方法。

四、重在课堂,展望高考

高考中的“长效热点”并非是到高三再复习讲解,或者是单纯地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另外,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同样涉及热点,期中考及期末考出题的教师都会把一些长效热点作为重要考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进度,特别是人民版必修一及必修二新课上完后,教师就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历史长效热点的讲解,这种讲解从短期来讲是把握好期末考及学业水平考试,从长远来讲是立足高考。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历史中长效热点的考查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及间接性,例如:2013年全国Ⅱ卷41题建筑与政治的关系,联系房产热的同时重点考查政治建设的问题,了解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只有把握从古至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脉络,才能更好地答题。

总之,高考历史“长效热点”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很多,特别是考题形式逐渐多样化,重在知识点的把握及应用,语言文字的表达具有凸显语文知识运用的特点,材料内容与新闻报道密切相关,强调从现实考查历史知识点,从历史中把握现实,重在理论知识点的构建,答题要点更突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言简意赅、要点明确等特点,全面把握,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张雪康.关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历史复习的经验思考[J].黑河学刊,2012(06).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9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具来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分析,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教材内容之后,让他们在地球仪上找到这条线路,并用画笔在地球仪上划线。通过让学生手脑结合地进行知识探究,使他们能快速地理解知识,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多媒体具有创设情境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利用多媒体进行再现,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影像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运用的方式还有很多,在选择方式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探究热情,积极地进行思考,使思想向多维化发展,实现高效的创新教学。

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是一个独立的特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同,对学习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通过阶梯式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历史综合素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经学过的指导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回忆和强化已有知识的过程中顺利地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拓展。在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主要采用学生探究和讨论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让优秀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给中等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要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思路进行点拨,让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尽可能地降低学习难度,在学习上鼓励和引导他们,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逐渐拉近和中等生的距离。学困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劲头,积极地追赶其他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符合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积极地思考和分析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由于没有深刻的理解新知识,就容易在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矛盾冲突,造成新问题的产生。通过对知识地积极思考发现的问题,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真实反映。通过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让学生积极的进行教材知识的阅读和分析,最终有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梳理来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初步阶段,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利用问题来激活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深层次分析,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四、注重课堂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篇10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它能达到解决上面难题的目的。

一、把教材中的史实分为三种类型

考生有真正过得硬的能力去对付高考,关键在于他能有效地掌握史实。史实大致可分为事件式、沿革式、列举式三种(理论推导式也是极为重要的)。

考生能够在学习中注意培养独立地按史实类型去认识教材的习惯,应该说学历史就会越来越有趣了,掌握起来也会越来越顺手。我根据个人实践摸索出的一套学习方法,其核心作用就是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平时考试及高考都证实这种方法具有牢固掌握历史史实的功效。

二、按目找点,压缩课本

第一步,按章拆节,按目找点──分析史实类型,理清教材。以《中国古代史》第21章《金与南宋的对峙》为例,全章共三节:女真兴起及辽和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和岳飞抗金;南北方经济的发展。根据各节内容特点可按事件式、列举式两种类型进行归纳(前两节按事件式归纳列表,最后一节按列举式归纳。表略)。

第二步,按目找点,用数字、文字简化上述表格。

以上工作,内容浩繁,花费精力较大,因此应注意几个问题:

1.时间分段,内容跨书,齐头并进──可在早、午、晚三段时间内,集中从所学教材中各取几章,以1995年高考复习要求为例,学生一天可以复习9章,一周下来就是63章。这样的复习效率不低,而且人也不易疲劳。

2.总结教材时,提示的文字、数字应注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以备遗忘时复习。

3.以上所述表格,在复习中不必章章打表,开始以书为本就可以了,一旦第一遍复习工作完成,就可以进行誊写工作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历史段时间内的专时专用和不多不少的量,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5.遇到困难章节,及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以免出现认识上的错误。

第三步,誊写章目,“写”一遍你的书。这项工作,目的是归纳知识体系,理顺书目编写的思路,成为回忆性的材料。这一步要求做到:

1.必须在扎实的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做表,必须做到可以方便地在书中再现出数字所代表的史实。

2.提示字不必拘泥于概括性的词语(如背景、论据等),可根据教材做出灵活的提示标记。

3.誊写工作不是简单的抄写,需要对教材、对结论作出再认识、提高对史实的认识与理解。

4.章、节、目的题目可帮助学生把握全章书的脉络,必须原文照抄,不可简省。

第四步,书表并用,再回教材。这一阶段可以面对表目中的数字逐个回忆知识点。当遇到不熟之处,暂时回忆不上来时,应不作停留,继续下去,待全章结束,再回到教材,着重强化记忆生疏点,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有两个:一是容易查出知识漏洞,二是能高效地复习完所学的知识。

第五步,启用沿革,深化认识。当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后,就应该对某些彼此相关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时就需要利用沿革式的思维过程了。如将中国古代史上的英雄人物列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英雄人物的共同之处,利用这些认识又可以去分析其他类似的人物。这样,考生在高考中一旦遇到这一类题目便能运用自如了。

第六步,重做新表,以待高考。

如果同学能顺利完成上述工作,并且距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时,往往会产生高枕无忧或跃跃欲试的情绪,很容易片面追求题目的大量练习,而在想题时失去清晰的思维过程,丧失掉冷静。我的经验证明这是极不利于高考中发挥水平的。因此,安排这一步的工作十分必要。

具体做法是:打破史实类型的枯燥提示字和过多数字的规格,采用切合内容的提示字和尽量少而概括性强的数字,重新编写章目表。

由于考生此时已对史实及历史思维体系掌握很熟,因此,上述工作的速度会极快,复习效率也会很高,这些都大大有利于考生在高考前保持冷静和巅峰状态。

以上六步工作,内容浩繁,进行得辛苦,且深度层层推进。因此,考生必须有坚强的毅力与耐力,抱以绝对谦虚的态度并勇于交流,才能胜利完成。但只要完成,历史高考成功便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了。

值得提醒的是,以上工作只是课下的工作,并不应与课堂教学冲突,相反,只有与课堂学习衔接起来,这种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