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6:30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拓展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适应国际经济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1]。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中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2]。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比率以及应用范围远远的落后于大企业。

并非这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对企业的重要价值,而是信息化建设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让它们望而却步。这些中小企业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战略、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信息系统规划,而是盲目上马信息系统。这样盲目上马的结果导致了信息系统不但没有提高企业的效率,反而造成了企业的混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些先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案例也给其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让许多企业从此远离信息化。

1信息系统规划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通过对建设信息系统的中小企业失败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企业现状分析不够,没有进行合理的信息系统规划,而是盲目的追求高新技术,购买了大量昂贵的不能有效利用或者根本用不上的信息系统设施,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应用失败,甚至造成了企业经营的混乱,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信息系统规划工作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对中小企业而言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在其信息系统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温州79家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和满意度的一项调查中表明,企业信息化成功因素排名前两位的是领导重视和信息系统规划;而对信息系统规划不满意的比例高于满意的比例[3]。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规模相比大企业来说虽然比较小,但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规划。依照制定的科学的信息系统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建设能让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建设,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率。

2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

大规模终结论认为中小企业的劣势突出表现在规模较小、资本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技术和人才、内部管理水平欠佳、组织关系不稳定等方面[4]。中小企业的上述特点也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实施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也就不同于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应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本着在适用实用、效益优先的原则,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同时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信息孤岛。要改变信息化建设中粗放投入和重复投入发展的现状,注重信息化的集约效益,走低成本信息化的道路[5]。

3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可以选择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来完成。首先就是从本企业战略研究开始,通过分析了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竞争能力,确定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关键战略问题;接着,对企业信息系统现状以及建设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了公司信息系统将要发展的阶段,从而得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然后,在分解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后,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并且结合企业信息系统现状得到了企业的信息需求,再使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了规划。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劣势,从而提高了信息系统规划的针对性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宫伟建,吴洪波.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6,(1):45-47.

[2]杨焕春,施晓秋.温州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信息导报,2006,(6)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2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尤其是在当前云计算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建设单位信息化运用,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现状

为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现状,经对全国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数据与相关信息收集。调查结果显示,已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企业占比20%,而近80%的企业尚未开展该项工作。从已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649家企业看,大部分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关键业务集成应用阶段及以上阶段的特级和一级资质企业合计仅为26%。企业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对信息化的认识偏差较大,部分企业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或者为保“资质”而信息化的状况令人担忧。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信息化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而上述企业所实施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并不理想,各核心系统的建有率偏低使用效果一般,系统集成大多只是单项集成,两个以上系统被集成的比例偏小。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现金流监控,生产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集中采购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但调查的结果显示并不理想,只有财务管理系统建有率较高,为68.10%,其中使用优良的有90.02%,其他系统的建有率均在50%以下。使用率较低、同时也是使用情况较差的后4名软件系统是:知识管理系统(使用率10.48%,其中,自认为使用优良的占69.12%)、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使用率6.32%,其中,自认为使用优良的占68.29%)、企业级项目管理系统(使用率15.10%,其中,自认为使用优良的占34.69%)、项目级项目管理系统(使用率25.27%,其中,自认为使用优良的占31.71%)。

信息化集成软件系统五花八门,集中度较低,应用最多的三家品牌也都没有超过6%。自认为建有集成软件系统的企业总数203家,占已开展信息化的31.28%。被集成应用的内容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财务(114家,占203家的56.16%)、办公自动化(98家,占203家的48.28%)、人力资源(91家,占203家的44.83%)和项目管理(72家,占203家的35.47%)等方面。由此可见,实际上这些企业的集成系统,大多还只能算是单项应用系统,具备集成应用功能的系统很少。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1)智能延伸,数字与物质边界模糊。物质世界在线化。智能物体、设备及机器赋予物质世界更多的控制及更深刻的洞察。这不仅仅是物联网,而是一种新的连接智能,可增强人的能力、自动化流程,并将机器纳入人类的生活。对于企业来说,这将赋予其与现实世界的实时连接,从而让机器及员工更快、更智能地行动和做出反应。在此认为,数字技术与物质世界边界的模糊性将会为大型企业制造优势,因为后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形资产营造一种沉浸式的用户体验,从而一举超越自己的在线竞争对手。

(2)数据供应链,让信息流通。企业的数据规模在不断暴涨,但数据烟囱现象却依然严重,这限制了企业发挥大数据的优势。随着数据工具的成熟,笔者认为企业需要考虑数据供应链的搭建。所谓的数据供应链,是指一个受结果驱动、随战略调整的端到端数据提供流程,它可以将不受管理的数据烟囱变成集成资源、受管理的端到端过程,让数据分析从一门艺术变成一种工业化的、完全嵌入式的能力。数据是现代数字组织的命根,不仅仅是首要的it资产,也应该是首要的业务资产。

(3)应用经济,软件是数字世界的核心竞争力。软件开发方式变了。尽管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依然存在,但企业端也在效仿消费者世界,开始迅速转向更加简单、更加敏捷、更加模块化的移动应用。应用将引发企业的运营革命,在数字化世界里,软件必须成为每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集约化经营,项目精细化管理。自十召开以来,企业进一步加快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强调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强调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和体制环境。因此,运用信息化的先进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打造科技型、效益型、集约型、精益型的现代化企业,实现行业及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可谓大势所趋。企业集约化经营、项目精益化管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同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佳实践案例,对行业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给出了实践性指导,旨在帮助企业了解行业现状、借鉴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对国有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自身特点,适时调整战略战术,制定契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1)企业应健全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要在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牵头,组织协调各相关业务部门和应用单位,共同推进项目实施,保证项目成功建设和推广应用。

(2)企业需要提高执行力。当企业发展战略或关键流程重新制订,并付诸实施后,企业文化应随之有所变化。只有当企业文化与新的流程步调一致,才能实现企业信息化的预期目标。

(3)企业信息化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企业信息化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道路。

(4)企业自身要强化信息化意识。企业自身要强化信息化意识。我国企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关键是在信息化的认识上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应该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加之我国企业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许多企业反映资金缺乏是企业信息化的一大瓶颈。因此,为了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企业自身必须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

(5)企业要重视信息化咨询和监理服务。企业要重视企业信息化咨询和监理服务。专业咨询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寻找出真正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符合企业现状和发展要求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制订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发现企业急需解决的某些问题,并通过对所涉及的具体业务流程和环境的调查分析,提出理想的业务调整方案;为企业的有关领导提供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管理经验,协助其制订和完善本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决策、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曹乾,赵磊.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03).

[2]万晓曦.建筑企业借信息化冲破发展禁锢[J].中国建设信息,2014(01).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3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动态财务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调整。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快速传输、便捷高效,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促使我国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动态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营效益。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财务的正确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有效地节约企业的成本,提高资金和资产运作效率。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财务管理划入信息化发展的轨道,将科学、现代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应用在财务管理模式之中,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快速、高效,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

过去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受到社会发展的限制,逐渐出现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减少,错误的财务管理方式还会使企业陷入危机之中。过去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弊端主要分为四点。

一是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缺乏一个具体的预算与监控组织,现在很多企业都追求集团化,却忽略了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缺乏一个合理的预算体制,同时还缺少监控组织,使企业的财政问题的透明度大幅度降低,缺少透明度,企业就更加难以进行预算和核对财务项目,也无法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计划,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危机。

二是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对资金的控制不力,企业的流转资金是支撑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动力,过去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资金周转较为混乱,资金下发的状况也不明确,没有专人管理,使企业的流转资金如一团乱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将自身发展的资金有效地统计出来。

三是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利用不合理,虽然现在各个企业的财政部门几乎都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会计电算化并没有被合理应用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之中,这种机械化的利用会计电算化的方式反而使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难度增加,这样就加重了财政部门的工作任务量,降低企业财政部门的效率。

四是集团化的企业控制能力差,规模较大的集团化企业,利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更加不科学。总公司的财政部门不能及时收取分公司财政部门的财务信息,无法有效监管分公司的财务信息,使总公司与分公司的财政状况出现断层,就很难掌握分公司的财政状况。

综上所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诸多劣势,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利用新时代的信息化、动态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二、信息化背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1、信息化对于财务管理外部空间的变化影响

快速、便捷、高效是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信息化背景下,商品流通较快、精简,交易效率较高。交易双方在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和中间环节费用都大幅度节省。而且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财务管理内容涉及面更宽广,涉及内容也更虚拟化。信息化时代企业人员流动、管理方式等都更加自由和灵活,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更高。

2、信息化技术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经济形态不断出现。家庭、社会、企业均在享受着信息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全新体验。企业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方式,包括财务管理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等,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依托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企业的生产、供应、成本管理、销售管理都将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与共享。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充分依靠互联网技术,拓展自己管理能力。

互联网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和变化迎来新的契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企业管理项目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企业分析自己的资源,结合互联网技术予以转型,充分利用用友等第三方财务软件和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动态管理。

同时,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普及化,第三方金融机构提供了便捷而快速的金融保障工具,促进资金流通更加高效便捷安全;而且电子货币也逐步成为企业交易的重要工具。这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三、动态的财务管理的应用对策

1、有效管理数据库

集团的财务数据库之中,需要存放大量的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报表通常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因此,企业的财务数据库必须要做到规范化、准确化以及全面化,在进行财务数据的管理时,要注意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利用各种信息化的软件来管理数据库,并准确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报表进行监测和记录,杜绝数据和报表出现错误。为企业的财务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

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有完整的计算机数据资源作为依托。因此,企业必须注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传统财务资源全部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在该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不同类别的财务进行严格的分类处理,确保利用者可以明确自己所需的财务资源在哪种科目之下。其次,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财务资源的及时性和先进性。这种信息的更新不是单纯表现为对财务内容的更新,也要注重更新从财务系统平台中反馈出的信息准确、真实。

2、企业加强财务信息动态监控

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严格的监控,使财务状况更加透明化,把企业的财务状况全部呈现在真实中,利用信息化的管理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清晰,使企业的财政能够有效地进行经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可以顺利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例如,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可以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专人专职的进行,更加具有规范化与制度化。

强化涉及核心财务信息监控管理。强化内部财务是用分级,根据内部财务密级(绝密、机密等)匹配相应的使用所属群组,分配特定指令,并监控财务的状态、流向、处理,强化不同密级指令的属性与权限。同时,对财务信息系统进入群体的身份核实与区分,确认相应密令,强化财务入网用户的管理。基于网络技术优势,严格区分不同用户使用权限,确保个体用户的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独立享有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杜绝非法越级使用财务信息行为。

3、合理应用会计电算化

在加强企业对财务监控的同时,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的财政部门应该采用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财务的量化处理,将财政的问题准确地录入企业的数据库之中,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目了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

同时利用网络财务系统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网上查询;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财务信息的管理转移到智能手机平台。这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或者财务信息使用者通过手机终端可以进行财务信息随时、随地、快速直接的查阅和管理。

4、加强总公司与分公司财务统一管理和内部控制

在对总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动态化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分公司财务状况的管理,规避企业会出现的财务风险,将总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相统一,使用中央集权的财务管理方式,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都集中在总公司,使总公司成为财务总监机构,统筹总公司与子公司所有的财政项目,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子公司出现财务问题的概率,并有效地防止子公司的管理层。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相关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架构势在必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强化内部控制才能有效开展动态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诸多部门和环节,这些环节节点中,无论哪里出了问题,都会整个财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状况,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财务软件,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的财务管理体系与制度。在具体执行内部控制的时候,要从细节着手,财务数据的录入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实施网络内控系统,严格控制财务管理网络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确保财务系统的安全。

总之,利用动态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是用灵活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的财政项目,在公司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有效的财务管理政策,从而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进步。

四、结语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提高在竞争过程中的优势,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状况,改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便捷,在成本管理、费用管理、资金管理等各个层面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动态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断结合企业特点构建符合自己的财务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晨蕾:信息化时代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0).

[2]李娜:基于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

[3]liucavort.:e-commerceeradynamicfinancialmanagementmodestudy[J].Journalofjilinillustrated:educationhundred,2014(6).

[4]YuanYan:trytotalkaboutinformatizationundertheenvironmentoffinancialmanagementteachingmethodsinnovation[J].Journalofreadingandwritingis:educationteachingresearch,2014(52).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4

【关键词】 企业会计;会计信息;信息失真;应对措施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特征以及规律变化等表征在人脑中的反映。会计是对经济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管并提供财务信息的职能活动。相对于企业会计管理来说,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评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企业决策者实施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在采集反馈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现象,从而导致企业相关经济决策出现偏失或失误,影响着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特征

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会计主体以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书面形式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揭示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针对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估预测并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在其形成与反馈过程中违背了会计客观真实性原则,导致会计信息虚假或错误而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现象。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会计职能部门所形成的财务报表中关于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反映出现与原始凭证不一致或不符的现象。整体上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通常是由于企业未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或规范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过程出现偏差,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操作方式未能全面有效的反映出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活动实现成果,或者有会计人员故意违背会计规则,篡改会计数据、编造虚假账目而造成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丧失客观真实性。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相对于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较严重,首先会造成企业市场经济预测和相关经济活动决策失误,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衡量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关系到企业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企业决策者通过分析会计部门编报的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会计信息,结合财务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测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作出相应决策和调整,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如果企业会计资料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势必影响或误导企业融资、投资和生产经营等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其次,会计信息失真违背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会计原则,失真的会计信息给经济市场以误导,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序性,甚至出现恶意欺诈和投机行为,影响宏观经济调控效力,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确认依据不实,会计计量偏失,会计信息报告不完整甚至出具虚假信息,具体表现为如下类型:

3.1

原始凭证失真:会计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相关票据凭证内容缺失或不符合规定甚至凭证失实,出现虚假账目凭证,则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

3.2 会计过程失真:很多企业会计管理职能弱化,会计信息资料的分析核算与编报过程中,违背国家相关法律财会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管理混乱,滥设会计账目,会计方式不统一,造成账证严重不符,引起财务会计信息失实。

3.3 会计报表失真: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很多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财务报表编制中会计信息缺失,不能提供规范完整、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甚至出现瞒报漏报或粉饰财务报表现象,导致财务报表信息不实。

4 新时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新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管理,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加强会计职能建设,强化会计服务意识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受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影响较大,企业应加强会计职能建设,优化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注重强化会计人员业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加强企业各项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增强单位领导的法制责任观念,严禁企业领导或会计人员伪造虚报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人员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依法理财的良好职业道德。

4.1

完善会计管理体系,规范会计技术模式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指针标准,完善规范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操作技术对于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应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企业产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构建合理的会计准则体系,通过完善立法体系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程序,适时推行财务总监和会计人员委派制模式,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科学保障。

4.2

严格会计操作程序,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需要通过财务信息的采集分析、核算编制等操作程序来完成,具有动态性特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严格会计核算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及公开披露制度,为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奠定良好基础;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技术设施,充实财务会计管理手段,实现企业财务活动信息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3

强化会计过程监督,保障会计信息实效

监督评价是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措施,企业要基于财务管理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察及稽核制度建设,优化会计审核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确认,注重企业会计过程的合法性、科学合理性监督与考核,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多样化格局,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影响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弊端,加强企业会计职能建设,优化会计信息环境,强化会计信息控制,对于保障企业财务经济决策的正确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和防范 企业导报 2002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企业的内部网和互联网,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化涉及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企业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设备、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战略管理等。

(二)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最基础的信息沟通。以企业的内部网和互联网为工具,进行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沟通,高效、大量地获取各种信息,同时节约信息传递成本。

2.商务活动。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以网络为工具进行国内外的电子商务。

3.资源整合和战略管理。以网络为工具,对企业内外各种资源进行研究、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做到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综合市场情况的分析和未来市场的预测,对企业的发展政策、经营方针和管理模式等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三、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大部分建筑企业仍处在计算机单项应用阶段①②,主要使用计算机单项分析软件进行区域规划、建筑CaD设计、钢筋计算、工程量计算、深基坑支护、施工现场CaD、工程造价计算、物资台帐管理、工程计划网络制定等方面的工作。

(二)推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③④⑤

1.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更新也快,产生效益不及时,因此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感到投入风险较大,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巨大优势,处于观望状态;

2.信息化建设程序复杂。由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内容较多,相应的管理、应用软件也就比较复杂,企业在应用上普遍有畏难情绪。同时,软件开发太乱太杂,版本过多、过乱,企业在选择信息化建设的软件上较为困难,并且由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大相径庭,统一的工程管理软件很难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3.人员技术问题。基层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较低,掌握计算机技术有一定难度,抵制信息化建设的推行;

4.企业积极性不高。在建筑行业,很多成熟的单机板工程软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不愿意抛弃这些使用熟练的软件而去购买一个新软件系统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三)推行信息化建设的方案⑥⑦⑧

针对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推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促进建筑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企业应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形成一种组织、管理与运行企业的理念来指导企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应先建立公司的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使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然后在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实施网上信息、网上申报资质、网上资质审查等工作,将促使大多数建筑企业不得不学会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企业资质评审和执业资格考核中加入信息化的标准和要求。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理解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因此在企业资质标准和执业资格中加入信息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素质,将有力地推进行业信息化进程。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必将不可抗拒的融入到信息网络时代。虽然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但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作好人力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智亮陈娟.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施工技术.1998no.4:4-5

[2]张建平马天一.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Vol37no.12Dec2004:81-86

[3]刘文斌陈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集成系统简介[J].建筑施工.2002年第4期:319-322

[4]薛文博周晓冬王明章.关于我国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第1期:22-23

[5]motivatingemployeestoactethically:anexpectancytheoryapproach

[6]HeliC.wang,JayB.Barney.employeeincentivestomakeFirm-Specificinvestments:implicationsforResource-BasedtheoriesofCorporateDiversification.HKUStBusinessSchoolResearchpaperno.07-20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6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促进制造企业发展方面,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1-4]。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促进和提升了制造业技术水平,给制造业技术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为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制造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和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为分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2010年7月对以皖南机床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分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对提高制造企业信息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1硬件方面有一定提高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调查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制造企业都配备了电脑,其中拥有10台以上电脑的制造企业占47.9%,甚至有6.2%的制造企业已经拥有100台以上的规模;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被调查制造企业中,82.7%的企业拥有局域网,其中50.6%的企业局域网已覆盖了全单位的所有部门;71.9%的制造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而且有21.5%的制造企业拥有3台以上的服务器,26.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网络设备;34.8%的中小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超过90%,42.5%的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低于70%。

1.2投资额逐年上涨

根据《e制造》的调查,2009年我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良好,信息化建设共投资521亿元。根据调查数据测算,在制造企业快速增长的信息化投入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内,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预计2010年全年的信息化建设投资为65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1.4%。

1.3加强内部员工的信息素质,注重信息化人员培养

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企业已意识到员工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因此,部分资源充沛的大型制造企业利用高等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切实有效的企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使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识结构。同时,部分企业还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与开发,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发和市中小型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信息产品,甚至与相关大学签订用人合同,制造企业负责资金投入和提供特别奖学金,大学负责对制造企业的信息人才培养,以此吸引和培养信息人才。

2存在的问题

2.1系统应用程度不高,管理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制造企业中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目前已实现erp系统的企业仅占2.9%。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上实施了erp和crm方案的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scm方案的制造企业仅占6%左右,绝大多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仅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初级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导致信息化建设系统应用程度不高。同时,重硬轻软、重建轻管、重购买轻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导致资源浪费;造成耗费巨资构建的系统成为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引起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率低下。

2.2资金投入较低,产出不明显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投入增长较快,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70%的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的投资总额,仅占总资产的0.3%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相比之下,信息化产出更是低下,投资上千万的mrpii/erp软件实施成功率一般只有10%~20%。部分制造业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没能收到预期效果,不仅造成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打消了其信息化动力,制造企业因此深受困扰,甚至在制造企业内部出现了“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的悲观论调。

2.3人员缺乏,素质低

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导致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参与、指导,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调查显示,制造企业内部信息技术人员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0.72%,其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更加稀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同时,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信息化意识薄弱,影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发展对策

3.1实现专业化咨询,提高信息化建设系统应用程度

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是健康、有序地推进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于多数制造企业而言,由于缺乏专业化人才,导致信息化硬件设施齐备,运行管理体制不良。因此,必须管理和规范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商业行为,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咨询服务。前期可由政府组织相关咨询机构向制造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保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充分应用,一旦咨询服务业走上正规,则应根据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商业化运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有完善的监理服务做支撑,确保供需双方良好的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的切实应用。

3.2增加资金投入,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实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必须以制造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筹措和用好信息化建设资金。首先,要根据投资效益、市场需求和投资性质,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引进外资、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制造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重点建设制造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支持,在税收、信贷、市场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对重大公益型、中长远工程给予政策导向性投入。在资金筹措上,一定要走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路子,放开搞活,开展资本经营,努力争取资金良好循环。其次,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金,即企业信息化优先考虑有较大把握实施成功,能取得明显实施效果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对刚刚开始信息化实施进程的制造企业来说,突破口选择是否恰当,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能否有效实施,以及员工对信息化能否支持和接受都有重要的影响。

3.3加强信息化人员培养,提高管理者信息意识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者的信息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培养信息化人员,提高管理者信息化意识十分有必要。首先,加强企业信息化人员素质培养的过程就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由于信息设施靠人操作,信息的组织、管理靠人进行,系统建设、维护、升级、改造都要靠企业自己的人员去干,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及以后的运营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下大功夫培养和造就一支力量雄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知识的、有战斗力的信息化人员队伍,彻底改变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专业技术力量匮乏的状况。其次,目前导致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制造企业或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

4参考文献

[1]付睿臣,毕克新.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建设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9(9):378-379,387.

[2]胡元岭,刘华峰.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2):110-112.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7

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投入企业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高质量的会计工作来保证。可见,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信息中心的重要地位。会计部门虽然不像销售部门那样能够直接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但是会计同样能够间接地为企业带来管理收益。

1、会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完成,这两方面都需要会计工作的支持。一方面会计能够起到核算的作用,通过会计正确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能够提供某项工作或某个人的经济业绩的实现情况,如收入的完成情况、成本的发生情况是否达到管理部门的要求、是否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等,这些都是激励机制中奖惩的依据。管理部门制定标准时,也需以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依据;另一方面会计具有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有关人员的审批权限、费用开支情况、应收款项的发生和回收情况、采购制度的执行以及采购成本的变动等方面。

2、会计在企业产权管理中的作用。产权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合理流动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现实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相当普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是原因之一。相当部分企业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差,会计人员不熟悉产权界定的方法,造成资产重组中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二、从信息化视角对会计系统的认识

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空前的挑战。在电算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概念正在各个领域被人们广泛接受,会计信息化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以便支持“网上企业”、“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会计信息系统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进行构架,在横向上,该系统与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从纵向上,实现财务核算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共享。因此,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会计由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电子数据处理和信息网络的高科技手段,使其成为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将实现管理型和网络化,但这些只能改变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手段、数据获取与信息给予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会计环境,并不能改变会计是经济最集中的管理和提供信息系统的本质。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一般只包括财务会计(会计核算)子系统,它侧重于向企业外部提供有关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动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核算系统一般包括:财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成本核算、销售与利润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和管理等八个子系统,它是利用信息技术、会计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人机系统。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企业获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由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趋向统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目前,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较弱,其突出表现为面对繁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缺乏快速、灵活、有效的反应,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信息化管理薄弱,严重影响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的质量,从而错失大量的发展机会,甚至由于信息滞后而常常导致决策失误。因此,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其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信息中,其中至少有70%~80%是会计信息。如,采购货物、产品生产、销售、工资、存货控制及财务管理等业务活动,都发生会计事项,涉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各种业务数据的综合,会计记录几乎保存了企业所有业务活动的轨迹,这些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工整理形成会计报表、财务指标。其中,会计报表反映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的优劣。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状况及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而与企业利益相关的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银行及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也主要通过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来认识和评价企业。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8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

1.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随之而产生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会计电算化模式,为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统一和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的统一。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的财务管理模式和具体操作还不规范,存在着很多问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应该在充分认识问题所在的前提下,充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方便财务管理。

2.财务管理现状

如今虽然很多企业大力倡导信息化财务管理,但是成效却不佳,其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没有搞清楚自身的财务管理的现状,只是单纯地机械化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软件,却无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1缺乏资金监控

目前,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或所有者对企业的资金运行缺乏监管,母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财务和资金状况有时也是鞭长莫及,公司管理层内部更是存在着人为控制资金的现象,资金很容易被不法人员擅自挪用,甚至有私自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存在。虽然很多企业为了杜绝这种现象而设置了专门的资金运行监督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监督者独立于企业资金运行系统之外,因而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财务资金方面的有效信息,因此其监督作用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而且,有很多企业缺乏重大投资问题的决策制约机制,往往不是通过组织决议,而是个人拍板,导致资金的流向与控制无法同步进行。很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状况无法及时有效了解,导致监督的滞后,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所在,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又缺乏了解,出现企业资金入不敷出局面,通过借贷资金来偿还旧账,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2信息不透明

企业只有在信息透明、及时、准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但是目前信息不透明、信息掌握程度不对称、信息分散等问题是目前许多企业面对的信息化问题,企业的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相关信息,是企业信息孤立,企业的高层决策者获得的信息不准确,无法搞清问题所在。而且,企业的很多层次都有截留信息的的情况,有时提供的信息甚至是虚假的,使得整理所得的数据结果普遍失真,数据的失真又导致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报表失真,有时会计报表失真还使得子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被掩盖。

2.3资金分散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成为交易的媒介,因此,企业经营者要以资金为核心,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前,企业集团资金有着集中管理的需要,但是内部资金占用分散化使得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矛盾突出。现在企业中资金管理中普遍存在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有些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设立了很多账户,上百上千,管理困难。而且,投资决策的规范性差,投资决策过于随意,有些企业在投资决策中不结合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目标,投资具有盲目性,热衷于开阔经营领域,投资中有较多失误,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使企业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资金运行更加困难。

3.财务业务一体化

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可以结合自身经营的需要和特点,将财务和业务融为一体,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上的先进eRp系统软件,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集成,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共享,规范企业的预算、结算、监控等工作,实现财务业务信息的共享和一次性处理。

3.1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简介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把会计信息的采集、保存、处理、传送等步骤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的办公系统相结合,利用电子计算机、相关软件和数据库等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集成化统一操作管理。业务的记录和执行与会计信息系统相互连接,共享信息资源,使得企业业务的交易和会计信息的记录可以同步进行,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统一于信息流之中,确保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的全面记录。

eRp系统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操作者、信息技术、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程序等因素构成,可以利用个功能模块进行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和输出,进行业务事务的记录处理,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业务数据属入到会计子系统中,然后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业务的处理核算。核算后,所形成的相关记账凭证输入到总账的子系统当中。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还提供账簿的自动登录功能,根据财务单、证、账目和财务报表等,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保存。该系统可以提供职工工资、企业成本、货物购销、货物存储、企业资产等各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企业高层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中层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参考,是基层人员正常运行业务的指导。

笔者所在的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财务管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利用财务业务一体化,再造企业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等开发和管理的信息化。

3.2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积极作用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9

关键词:信息结构;企业;组织效率

一、引言

从信息角度研究组织效率问题已经有大量的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而且大多还是与信息技术结合来考虑问题的,较少将企业组织的信息产生、传递和分配与企业组织分工合作的模式以及组织决策和知识特征相联系。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哈耶克,他从知识和信息的视角对企业组织效率的作用方面分析了知识和信息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能更好地协调成员之间的行动,但强调的是信息和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问题。日本学者青木昌彦(1995)在提出六种企业信息结构的基础上,从成本角度讨论了不同信息结构的效率问题。但是,该研究仅就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行讨论,没有考虑各业务单元任务性质、工作流程和目标的差异,尤其是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企业组织可以看作为一种信息获取、处理与利用的机制,即信息机制或信息结构。不同的企业由于知识和认知能力,以及信息传递、分配和处理方式的差异,反映在竞争优势、市场绩效等方面将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因此,信息机制或结构就成为组织运作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所谓信息结构,是系统或组织中由谁观察信息,观察什么信息以及信息分配的方式。按照参考文献[5]的描述,信息结构是由决策单元信息函数构成,并由决策前提控制的一种信息分配方式。其中,信息函数是由决策主体技能、经验等专门知识或组织通用知识组成的,决定着决策主体对信息认知和处理的能力。由于组织的运作受到目标、任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组织可能选择不同的信息结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结构无论在哪种场合与其他形式相比都具有优势。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不同状态下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的关系,比较了四种最基本信息结构的组织效率问题,力求为企业组织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指导。

二、企业组织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组织效率由两个部分组成(Farrell,1957):一是技术效率,反映一个企业从一定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二是配置效率,反映一个企业在各要素各自给定的价格和既有生产技术下最优比例利用这些要素的能力。由于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行为的不稳定性将对组织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在Farrell所提出的两种效率基础上,哈维·莱宾斯坦于1966年提出了X效率理论。X效率是涉及组织中人的行为调整、激励与制度安排的一种组织效率,是一种非配置效率,也是对传统效率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因此,企业效率包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非配置效率。通常,关于组织效率,人们往往从纯效率角度来讨论效率,易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组织目标。一个组织的运作只有与组织目标相关联才是有效率的,离开了组织目标,也就无所谓组织效率以及效率的高低。因此,组织效率既是组织在既定目标导向下对人员、技术、信息、知识以及机制的选择,也是组织对既定目标实行的一种能力。

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他必须不断与其生存的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技术和知识,调整人员和资源配置。因此,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1.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是企业组织生存的基础,如用户市场、供应商、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宏观经济、政治等。企业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中设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组织相应的资源予以实施。当环境状态比较稳定,环境因素对企业组织目标实现,即效率的影响不大;当环境状态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时,企业就必须要有应对措施,调整资源配置和相关的政策与策略,甚至调整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因此,动荡的环境对企业组织效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不确定的环境状态,对企业组织的信息获取、认知、处理以及分配方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2.技术与知识因素。技术与知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方法,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利用是创造力、成长与竞争优势的基础。知识不但能促进技术更新,而且是有效决策与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企业知识理论已表明,企业间的效率差来源于知识的差别。理论界也有共识,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知识。因此,知识的存量、类别以及开发与利用是影响组织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3.结构与制度因素。结构因素涉及到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决策结构与权力结构等方面,是企业组织在既定目标下的一系列任务分配、组织协调、计划设置等的制度安排。合理的制度安排能通过权威链的控制、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提高组织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监控与协调的有效结合,配合以合理的激励机制与信息交流方式,进而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

三、企业信息结构概念

根据团队理论,团队的预期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团队的信息结构、环境状态的概率和决策问题上的结构等因素,而信息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团队成员在选择一个行动之前,各个成员m都接受到一个信息信号,该信息信号由环境状态s决定,即ym=ηm(s)。其中,ηm就是团队成员m的信息函数,它实际上表示成员对环境状态信息的理解、消化、吸收和处理的能力。于是,团队的信息结构可描述为:

η=(η1,η2,∧,ηm)

其中,η1、η2等为团队成员的信息函数。信息函数可以看作知识的一种存储载体,知识的积累在于信息函数处理信息的类型。按照西蒙的决策分类是: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针对组织内部经常性和日常活动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针对组织内部不确定性活动的决策。在长期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当非程序化决策不断重复,决策主体就会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使得这种决策不断固定化和形式化,最后变为程序化决策。由于决策主体的业务性质以及环境因素的差异,有些决策主体面对不确定性活动较多,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做非程序化决策;有些决策单元面对不确定性活动较少,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做程序化决策。因此,各信息函数不同知识的特征是信息结构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团队成员通过信息函数将环境状态信息转换为策略信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决策的过程。根据信息科学原理,决策过程可以理解为信息再生过程。信息再生就是对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知识、决策的目标进行综合的运算,形成用于指导问题求解的策略信息。按照西蒙的组织决策过程理论,决策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动态推理过程。而决策前提又可分为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两个部分。价值前提是指与决策目的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事实前提是指与实现决策目的相关的行动方案及其环境等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决策前提是组织当前既定的涉及目标、职权以及业务性质等知识和信息,它将决定组织中不同决策主体信息处理的权限与类型,以及决策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因此,决策前提给定的方式和程度将是影响信息结构构成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团队理论中的描述,企业信息结构可以表达为:企业信息结构是在决策前提控制下由不同知识特征的信息函数所构成的一种信息分配机制。

四、不同信息结构与企业组织效率

不同的组织选择不同的信息机制,其组织效率也就存在差异。当环境状态发生改变时,企业获取信息并通过信息结构进行信息分配和处理,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是一个关键因素。只有信息的准确认知并结合原有知识的运用,才能达到信息再生,产生策略信息,达到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不断的信息认知产生的,而这又与环境状态密不可分。对于不稳定的环境状态,决策主体面对的非程序化决策会更多;反之,程序化决策会更多。这样,决策主体认知信息的类型不同,其积累的知识类型就会存在差异。而且,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合理分配与传递不但与决策主体知识类型相关,而且还与组织的决策前提相关,如职权与职责的安排、组织程序、目标与计划等。更何况,决策前提不仅是作为决策主体所利用信息的一部分,而且它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使得各决策主体行为达到一致性。环境状态特性、知识类型与分布特征以及结构上的因素共同决定企业组织的信息结构,因而信息结构的选择将从技术与知识积累及运用、资源配置与任务分配、决策与行为等全方位影响组织的运作效率。由于企业在知识特征和决策前提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信息结构将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为了说明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的关系,本文从参考文献[4]选取四种基本的形态进行讨论。

1.集中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集中信息结构是管理部门对环境状态做出事前预测来设计业务单元的工作流程与规则,并给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业务单元之间只有事先设计好流程方面的信息传递,基本没有交流,所有异常突发事件均由企业管理部门集中处理。该信息结构要求业务单元的作业流程高度的程序化,尽量不做事后的信息处理。如果环境状态稳定性高,异常突发事件就会相对较少,管理部门的经验知识基本上就能处理好这些信息。而且,在相对稳定的环境状态中,对于这种信息结构,业务单元的知识积累也相对较少。因此,对于环境比较稳定、产品与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情况,选择这种信息结构的企业就会具有相当高的效率。

2.横向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这是所谓典型的民主式信息结构,业务单元能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当一个影响组织整体的异常事件发生时,管理部门和业务单元都能观察到。管理部门或自己处理或通过协调分配信息。而通常的情况是,业务单元能够通过单元之间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现场协作处理。对于稳定性较差的环境状态,业务单元能够通过不断的信息认知获得知识积累,并通过知识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达到对异常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因而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在这种情况中,如果产品与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单元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要求降低,业务单元所积累的组织通用知识可能就难以应对局部的突发事件,因而就会导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难以保持稳定的一致性,就会产生效率问题。因此,对于环境状态稳定性不高,而且生产技术标准化较差,企业选择横向信息结构就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例如,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制造企业,选择横向信息结构就会带来较高的组织效率。

3.纵向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这是所谓等级分权制信息结构,业务单元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征和相对的独立性。当一个影响组织整体的异常事件发生时,通常由管理部门利用其经验知识从组织全局角度进行考虑和解决。对于局部的异常事件,则由单元利用其因专业化形成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独立进行解决。如果环境状态比较稳定,异常突发事件就会相当少,管理部门应有过经验知识基本上就能处理好这些信息;反之,则不能。而且,由于业务单元缺乏组织通用知识,难以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因而就会导致目标不一致情况的出现。就业务单元来看,由于具有较好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能够应对技术相对较复杂的专门任务。从组织整体来看,如果产品与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就正好适合单元之间交流与沟通较少的状态。因此,对于相对较稳定的环境状态,而且生产技术标准化较好的条件,企业选择纵向信息结构就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例如,对于用户需求变化不大的大批量产品的制造企业,选择纵向信息结构就会带来较高的组织效率。

4.分散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在这种信息结构中,管理部门主要提供价值方面的决策前提,如战略目标、计划与政策等,较少直接处理异常事件。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信息都由业务单元进行观察和处理。单元之间既有独立性,也有交流与协作,通过独立决策来保持效率,通过信息交流来保持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从理论上讲,该信息结构最具有效率,它不要求像横向信息结构中单元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没有纵向信息结构中业务单元不能处理整体异常事件的被动局面。这种信息结构要求决策单元或员工具备较高的组织通用知识与专业化知识,因而人力成本较高。如果企业的业务性质不要求如此高的知识量时,就会带来人力资本的浪费;如果员工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带来更大的效率问题。因此,分散信息结构适合环境状态动荡和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例如,对于高技术团队如技术开发与服务的企业,选择分散信息结构就会带来较高的组织效率。

参考文献:

[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著.李凤圣,译.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王京安.企业规模决定论——基于信息和知识的解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肯尼斯·阿罗.组织的极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pingLiu.ResearchonFirminformationStructure,ad-vancesinSystemsScienceandapplications,2006no2,p298-303.

[6]FrantzR.X-efficiencyandallocativeefficiency:whatwehavelearned[J].the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92,82(2):434-438.

[7]蔡莉,孙海忠.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效率的作用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

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篇10

[关键词]信息结构;企业;组织效率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6-0005-03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动态环境的企业信息结构选择”(批准号:03YJ43)

[作者简介]刘平,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企业组织行为。(江西南昌330013)

一、引言

从信息角度研究组织效率问题已经有大量的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而且大多还是与信息技术结合来考虑问题的,较少将企业组织的信息产生、传递和分配与企业组织分工合作的模式以及组织决策和知识特征相联系。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哈耶克,他从知识和信息的视角对企业组织效率的作用方面分析了知识和信息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能更好地协调成员之间的行动,但强调的是信息和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问题。日本学者青木昌彦(1995)在提出六种企业信息结构的基础上,从成本角度讨论了不同信息结构的效率问题。但是,该研究仅就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行讨论,没有考虑各业务单元任务性质、工作流程和目标的差异,尤其是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企业组织可以看作为一种信息获取、处理与利用的机制,即信息机制或信息结构。不同的企业由于知识和认知能力,以及信息传递、分配和处理方式的差异,反映在竞争优势、市场绩效等方面将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因此,信息机制或结构就成为组织运作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所谓信息结构,是系统或组织中由谁观察信息,观察什么信息以及信息分配的方式。按照参考文献[5]的描述,信息结构是由决策单元信息函数构成,并由决策前提控制的一种信息分配方式。其中,信息函数是由决策主体技能、经验等专门知识或组织通用知识组成的,决定着决策主体对信息认知和处理的能力。由于组织的运作受到目标、任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组织可能选择不同的信息结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结构无论在哪种场合与其他形式相比都具有优势。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不同状态下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的关系,比较了四种最基本信息结构的组织效率问题,力求为企业组织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指导。

二、企业组织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组织效率由两个部分组成(Farrell,1957):一是技术效率,反映一个企业从一定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二是配置效率,反映一个企业在各要素各自给定的价格和既有生产技术下最优比例利用这些要素的能力。由于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行为的不稳定性将对组织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在Farrell所提出的两种效率基础上,哈维・莱宾斯坦于1966年提出了X效率理论。X效率是涉及组织中人的行为调整、激励与制度安排的一种组织效率,是一种非配置效率,也是对传统效率理论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因此,企业效率包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非配置效率。通常,关于组织效率,人们往往从纯效率角度来讨论效率,易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组织目标。一个组织的运作只有与组织目标相关联才是有效率的,离开了组织目标,也就无所谓组织效率以及效率的高低。因此,组织效率既是组织在既定目标导向下对人员、技术、信息、知识以及机制的选择,也是组织对既定目标实行的一种能力。

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他必须不断与其生存的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技术和知识,调整人员和资源配置。因此,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1.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是企业组织生存的基础,如用户市场、供应商、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宏观经济、政治等。企业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中设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组织相应的资源予以实施。当环境状态比较稳定,环境因素对企业组织目标实现,即效率的影响不大;当环境状态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时,企业就必须要有应对措施,调整资源配置和相关的政策与策略,甚至调整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因此,动荡的环境对企业组织效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不确定的环境状态,对企业组织的信息获取、认知、处理以及分配方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2.技术与知识因素。技术与知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方法,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利用是创造力、成长与竞争优势的基础。知识不但能促进技术更新,而且是有效决策与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企业知识理论已表明,企业间的效率差来源于知识的差别。理论界也有共识,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知识。因此,知识的存量、类别以及开发与利用是影响组织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3.结构与制度因素。结构因素涉及到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决策结构与权力结构等方面,是企业组织在既定目标下的一系列任务分配、组织协调、计划设置等的制度安排。合理的制度安排能通过权威链的控制、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提高组织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监控与协调的有效结合,配合以合理的激励机制与信息交流方式,进而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

三、企业信息结构概念

根据团队理论,团队的预期效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团队的信息结构、环境状态的概率和决策问题上的结构等因素,而信息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团队成员在选择一个行动之前,各个成员m都接受到一个信息信号,该信息信号由环境状态s决定,即ym=ηm(s)。其中,ηm就是团队成员m的信息函数,它实际上表示成员对环境状态信息的理解、消化、吸收和处理的能力。于是,团队的信息结构可描述为:

η=(η1,η2,∧,ηm)

其中,η1、η2等为团队成员的信息函数。信息函数可以看作知识的一种存储载体,知识的积累在于信息函数处理信息的类型。按照西蒙的决策分类是: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针对组织内部经常性和日常活动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针对组织内部不确定性活动的决策。在长期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当非程序化决策不断重复,决策主体就会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使得这种决策不断固定化和形式化,最后变为程序化决策。由于决策主体的业务性质以及环境因素的差异,有些决策主体面对不确定性活动较多,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做非程序化决策;有些决策单元面对不确定性活动较少,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有利于做程序化决策。因此,各信息函数不同知识的特征是信息结构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团队成员通过信息函数将环境状态信息转换为策略信息,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决策的过程。根据信息科学原理,决策过程可以理解为信息再生过程。信息再生就是对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知识、决策的目标进行综合的运算,形成用于指导问题求解的策略信息。按照西蒙的组织决策过程理论,决策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动态推理过程。而决策前提又可分为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两个部分。价值前提是指与决策目的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事实前提是指与实现决策目的相关的行动方案及其环境等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决策前提是组织当前既定的涉及目标、职权以及业务性质等知识和信息,它将决定组织中不同决策主体信息处理的权限与类型,以及决策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因此,决策前提给定的方式和程度将是影响信息结构构成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团队理论中的描述,企业信息结构可以表达为:企业信息结构是在决策前提控制下由不同知识特征的信息函数所构成的一种信息分配机制。

四、不同信息结构与企业组织效率

不同的组织选择不同的信息机制,其组织效率也就存在差异。当环境状态发生改变时,企业获取信息并通过信息结构进行信息分配和处理,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是一个关键因素。只有信息的准确认知并结合原有知识的运用,才能达到信息再生,产生策略信息,达到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不断的信息认知产生的,而这又与环境状态密不可分。对于不稳定的环境状态,决策主体面对的非程序化决策会更多;反之,程序化决策会更多。这样,决策主体认知信息的类型不同,其积累的知识类型就会存在差异。而且,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合理分配与传递不但与决策主体知识类型相关,而且还与组织的决策前提相关,如职权与职责的安排、组织程序、目标与计划等。更何况,决策前提不仅是作为决策主体所利用信息的一部分,而且它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使得各决策主体行为达到一致性。环境状态特性、知识类型与分布特征以及结构上的因素共同决定企业组织的信息结构,因而信息结构的选择将从技术与知识积累及运用、资源配置与任务分配、决策与行为等全方位影响组织的运作效率。由于企业在知识特征和决策前提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信息结构将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为了说明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的关系,本文从参考文献[4]选取四种基本的形态进行讨论。

1.集中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集中信息结构是管理部门对环境状态做出事前预测来设计业务单元的工作流程与规则,并给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业务单元之间只有事先设计好流程方面的信息传递,基本没有交流,所有异常突发事件均由企业管理部门集中处理。该信息结构要求业务单元的作业流程高度的程序化,尽量不做事后的信息处理。如果环境状态稳定性高,异常突发事件就会相对较少,管理部门的经验知识基本上就能处理好这些信息。而且,在相对稳定的环境状态中,对于这种信息结构,业务单元的知识积累也相对较少。因此,对于环境比较稳定、产品与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情况,选择这种信息结构的企业就会具有相当高的效率。

2.横向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这是所谓典型的民主式信息结构,业务单元能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当一个影响组织整体的异常事件发生时,管理部门和业务单元都能观察到。管理部门或自己处理或通过协调分配信息。而通常的情况是,业务单元能够通过单元之间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现场协作处理。对于稳定性较差的环境状态,业务单元能够通过不断的信息认知获得知识积累,并通过知识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达到对异常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因而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在这种情况中,如果产品与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单元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要求降低,业务单元所积累的组织通用知识可能就难以应对局部的突发事件,因而就会导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难以保持稳定的一致性,就会产生效率问题。因此,对于环境状态稳定性不高,而且生产技术标准化较差,企业选择横向信息结构就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例如,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制造企业,选择横向信息结构就会带来较高的组织效率。

3.纵向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这是所谓等级分权制信息结构,业务单元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征和相对的独立性。当一个影响组织整体的异常事件发生时,通常由管理部门利用其经验知识从组织全局角度进行考虑和解决。对于局部的异常事件,则由单元利用其因专业化形成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独立进行解决。如果环境状态比较稳定,异常突发事件就会相当少,管理部门应有过经验知识基本上就能处理好这些信息;反之,则不能。而且,由于业务单元缺乏组织通用知识,难以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因而就会导致目标不一致情况的出现。就业务单元来看,由于具有较好的专业化知识与技能,能够应对技术相对较复杂的专门任务。从组织整体来看,如果产品与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就正好适合单元之间交流与沟通较少的状态。因此,对于相对较稳定的环境状态,而且生产技术标准化较好的条件,企业选择纵向信息结构就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例如,对于用户需求变化不大的大批量产品的制造企业,选择纵向信息结构就会带来较高的组织效率。

4.分散信息结构与组织效率。在这种信息结构中,管理部门主要提供价值方面的决策前提,如战略目标、计划与政策等,较少直接处理异常事件。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信息都由业务单元进行观察和处理。单元之间既有独立性,也有交流与协作,通过独立决策来保持效率,通过信息交流来保持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从理论上讲,该信息结构最具有效率,它不要求像横向信息结构中单元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没有纵向信息结构中业务单元不能处理整体异常事件的被动局面。这种信息结构要求决策单元或员工具备较高的组织通用知识与专业化知识,因而人力成本较高。如果企业的业务性质不要求如此高的知识量时,就会带来人力资本的浪费;如果员工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带来更大的效率问题。因此,分散信息结构适合环境状态动荡和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例如,对于高技术团队如技术开发与服务的企业,选择分散信息结构就会带来较高的组织效率。

参考文献:

[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著.李凤圣,译.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王京安.企业规模决定论――基于信息和知识的解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肯尼斯・阿罗.组织的极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pingLiu.ResearchonFirminformationStructure,ad-vancesinSystemsScienceandapplications,2006no2,p298-303.

[6]FrantzR.X-efficiencyandallocativeefficiency:whatwehavelearned[J].theamericaneconomicsReview,1992,82(2):434-438.

[7]蔡莉,孙海忠.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效率的作用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3).

[8]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