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6:36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1

(1)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3)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4)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3)矛盾

(4)调整: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世界史重要的国际组织

1、反法同盟

(1)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18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2)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1)组织演变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成立“神圣同盟”。其目的是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接着又成立四国同盟(包括英、俄、普、奥四国),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

(2)主要活动:①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了革命。②1820年,意大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神圣同盟决议由奥地利出兵镇压革命。③1823年,俄国唆使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派兵远征拉丁美洲,镇压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由于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干涉计划未能实行。

(3)瓦解:在希腊和比利时独立运动的冲击下,同盟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同盟开始瓦解。

(4)性质: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3、国际联盟

(1)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2)建立: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3)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4)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5)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6)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4、法西斯同盟

(1)形成: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2)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规模。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期间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

(3)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a

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B

1.分封制

内容:①分封,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卫王室。

②各诸侯国承认周王的,并承担随王出征、纳贡和朝聘等各种义务。

③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特点:①周王是全国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②诸侯国与周王的臣属关系明确。

③层层分封,确立等级秩序。

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2.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领袖。

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作用: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地结合;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1.3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a

1.始皇帝的来历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万世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皇权的至高无上

①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名号制度、皇帝的权利、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②军国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特点:权利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1.4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B

1.中央官制

(1)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职能: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皇帝大权独揽。

2.郡县制

(1)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①,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2)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郡、县、乡、里”地方官僚机构。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巩固。

1.1.5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B

1.建立: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3.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4..影响

(1)直接:秦朝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2)深远: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1.1.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C

1.目的: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①建立中朝、设刺史。

②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王

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利过于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1.1.7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B

1.名称、职能: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2.意义:(1)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2)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1.1.8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B

1.明朝的内阁

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权利越来越大,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评价: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2.清朝的军机处

(1)设立:清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权限: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

(3)意义:军机处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1.1.9君主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

1.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作用:①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②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③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1.2.1从1840到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a

1.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原因: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南京条约》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中国近代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协定关税等,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爆发原因: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权益。

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所为。

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

《马关条约》及其影响:(1)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2)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严

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3)为挽救危机,清政府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发动战争的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战争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进而攻陷北京。于1901年9月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影响: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1.2.2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a

1.虎门硝烟的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2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按中外史分别编写。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新课标相同。在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古代史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笔者对历史必修二的复习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考生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热点、教学改革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第一,要关注文明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关注自然。新课程既然关注文明史,必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设计一些政史地相结合的题目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掌握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近年来的高考题型中首先是传统与创新交替。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选择题和材料题型。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再次是情感与生活结合。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第四,历史与现实互映。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建国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五、历史复习应注重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知识,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知识

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如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情况比较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方法。如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三是类似比较法: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特点的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等等。四是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六、纵向性阶段复习法

通过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并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如,中国现代史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

(4)“”十年内乱时期(1966-1976年)

(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通过阶段的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复习的目的。

当然,复习迎考的方法很多,我们应联系本校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搞好教学而积极探讨。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3

一、记忆联想化、知识网络化——有效复习的根基

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掌握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复习之中,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然而,记什么?怎样记?会记吗?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才是有效复习的根基所有。历史知识繁多纷杂,必须理出一定的头绪,教给学生理解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感觉历史知识的记忆有一个重要的思维规律,那就是联想。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打开记忆大门的金钥匙。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第一轮的夯实基础复习中,我们运用了“体系提示建构法”,即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几个专栏。“我的联想”,即相关小专题总结,将几本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以联想总结,有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的纵向联系法,还有把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横向联想法,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构建知识体系”的阶段性纵横联想尝试。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建构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因此,我们的学生在一轮复习完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二轮通史专题复习的任务。相应地,我们把二轮复习和三轮的热点复习综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深化提高复习阶段。通过交给学生更多的复习自,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巧记、学会对比和运用。贯穿此过程之中的还有我们的特色项目——“超级无敌大默写”。不要只听此名称,它可有着丰富的内容,每一个题目就是一个关键词。如“改革”“创新”“民生”“争鸣”“理论成果”,等等。学生们可以就每个关键词自行组织,以知识联想与回忆、组织与表述、理解与生成等思维形式展开。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再是采点得分,而是按照“SoLo”评价体系,分层、分级给予学生评分。这样的评价方法学生们很欢迎,因为既有知识的重现与反馈,还可以评价思维与创新的能力。此法一直坚持,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制定评价的标准,学生也会努力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这样,将教学、评价、目标三位一体,必然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二、练习情境化、答题哲学化——有效复习的关键

高考历史试题要求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高考历史中往往出现大量新材料、新情境。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特别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各种教研活动的机会,通过大量搜集相关的情境材料,将历史知识隐含在新材料中,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或是静心分析,使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升认识,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复的“炒冷饭”,又可以锻炼学生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一般把考试称之为“头脑风暴”,即通过新情境、新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和调动一切有效的信息、记忆等,充分加以归纳和整合,解答问题。这样,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我们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给学生考试的试卷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且大多数内容是自己命题的,使学生们在典型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中获得解题方法的训练与提升。在校本教研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发展的、辩证的思维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等,以练习带巩固,以巩固促思维,以思维提能力,以能力抬成绩。

三、热点敏感化、时政历史化——有效复习的点睛

以古鉴今,辨今思古,本来就是历史学科独特的人文意义,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时政热点问题的历史思考,也是新课程下高考历史试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历史不等于是呆板、陈旧的东西,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事件有效结合起来,赋予历史学科以独特的时代性和灵动性。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有比较强的时政热点历史化的敏感性,经常会不自觉地把一些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或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如的前世今生、民生问题的发展沿革、和谐世界的梦想追求等。关注热点、以史为鉴,关注社会、以史为证,关注人文、提升素养,关注世界、融炼价值。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4

[关键词]典型例题历史复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73

历史学测旨在考查高中历史学习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如何让学生达到历史学测要求?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应该多关注考试说明的典型例题,了解w业水平测试考什么,怎样考,考查的能力水平是什么。教师在备考复习阶段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历史复习效果。

一、典型例题命题的指导思想

笔者认真研读历史考试说明中的典型例题,理解到例题主要从考查内容、呈现形式、考查的能力要求3个方面体现命题指导思想。

1.从典型例题的考查内容看

历史学测主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点。比如必修一中的“内阁制”“近代不平等条约”“”“国民大革命”“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必修二中的“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必修三中的“四大发明”“文人画作”“近现代物理学”“启蒙运动”等。这些都是历年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也是主干知识点。

2.从典型例题的呈现形式看

历史学测重视情境题的考查(图表题、史料题等),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典型例题呈现的方式主要是材料型的题目,主观题则主要围绕一个微专题进行考查。历史学测典型例题共24题,题型共有4种:选择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其中图表型共7题,材料型就有14题。主观题有“农耕时代的工商业和农业发展”“近代思想解放历程”“欧洲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等,这是用微专题形式来考查学生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从典型例题考查的能力要求看

历史学测主要测试4大类能力: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能力测试中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凸显其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下面结合第24题分析其是如何体现命题指导思想的。客观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前两大能力,主观题主要考查“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比如典型例题的第21题以“农耕时代工商业和农业发展”为主题的图文结合的材料解析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包括信息的获取、历史材料的解读及历史论证等,最后一问具有开放性,追求思维的发散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作过如下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考试说明中的典型例题充分体现了命题及学科思想,然而眼下历史复习现状却背离命题指导思想和学科思想。其主要存在问题:一是“背多分”思想盛行,重知识识记轻能力培养。二是重结果轻情感,重考前突击轻平时教学。复习策略过于功利化,让学生学得枯燥,效果不显著。历史学测复习要多关注典型例题,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寻找合理的策略,提高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二、优化历史学测复习的策略

1.重视主干知识梳理,提高历史复习的针对性

从考试说明所给的典型例题和近几年历史学测的考试试题来看,其中有近70%的题目考查的是主干知识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如果能讲透核心知识点并及时让学生过关,学生在应对历史学测中一定会轻松应对,顺利过关。

2.关注地方史及周年纪念,提高历史复习的时代性

典型例题中的第5题就是用江苏地方史料来创设情境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分辨能力,教师在历史教学时也要有意识地适当补充与江苏地方史相关的一些内容。比如“近代开放通商口岸在江苏境内的有哪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江苏境内的战役有哪些”“历史教学中和南京相关的历史知识有哪些”。周年大事也是历史复习中的重点,例题中有考查1919年的和1924年的国民大革命。2014年是爆发95周年和国民大革命90周年,2015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求同存异”方针提出60周年和同盟会成立110周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历史教学和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增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从学习历史与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相结合的角度,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真正让学生在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过程中实现学以致用。

3.关注微专题知识整合,提高历史复习的系统性

从大纲的典型例题我们还可以看出历史学测命题突破章节,注重微专题的考查。比如典型例题中的第1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商周时代的内容,涉及“西周建立”“手工业的发展”“文字的演变”,分布于必修三本书。典型例题的第27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从典型例题可以看出,教师在历史复习时应适当关注一些微专题,如宋元时期的经济、思想、科技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方面取得的成就,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等。教师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有效应对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提高历史概括和总结能力。

4.精选精练考题,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性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5

每一年的《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了考试考点的具体范围,是命题的切入点,以通史方式呈现,分为必修与选修部分,有一级考点、二级考点、三级考点,其具体考点数量很多,但不可能每一个具体考点都是命题切入点,其实历年高考试题往往涉及的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考点,那么,什么是主干知识?哪些具体考点是主干知识?其实,主干知识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并且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主要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杰出的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概念、大的基本线索及阶段特征等。我们不妨以近三年高考试题涉及的主干考点知识为抓手,对考点知识进行统计研究,依据试题涉及的频率大小可以排列分类,知道哪些专题考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重要主干考点,哪些是次重点,哪些专题考点是从来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坚持抓大放小原则,让每一个考点地位明确化,进行大胆删减这些考题从来没有涉及过的专题考点,突出关注历年涉及的重点主干考点知识,然后再对那些重点主干考点知识的学习进行全面地“深挖取”,力争达到“理解透”的程度,使考点内涵、逻辑关系清晰,内容概括清清楚楚,增强备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高效备考的效能。

你的口渴止于一杯水,而非一片海洋。――安东尼奥・波契亚

人有三知可立世:知命、知礼、知言。――孔子

二、历史问题――主题化学习

历史问题是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抓手,往往是高考试题主观题型的切入点,但人类历史事实纷繁复杂,历史问题不胜枚举,我们不可能备考所有的历史问题,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历史问题都成为试题命题的切入点,那么,如何进行高效备考历史问题呢?只有进行主题化学习,主题化学习通常是指以高考考纲、热点焦点问题、史学范式、命题趋势等为依据,科学确立核心主题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整合、归纳、比较有关考点知识,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认识与评价,探究历史事物发展的差异,解释历史事物发展的特征,揭示历史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学习过程,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整合性、系统性、探究性等特点,我们通常以此内涵理论为指导再遵循学科原则、时代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可以确立如下具体历史学习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执政为民、制度创新与政治文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重大改革与社会公平、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等。然后根据认知规律和学科方法论,具体对每一主题进行如下学习步骤:①科学确立主题,②整合核心考点知识结构,③纵横比较主题内容,④不同范式对同一主题问题的认识,⑤主题科学训练。

三、热点焦点――探究根源

高考试题并不回避现今的热点、焦点问题,往往成为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高考试卷命题内容时代化的表现,也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卡尔认为:“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时展脉搏,成为备考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一方面能够学会探究热点、焦点问题的历史根源,联系比较与此相关的历史现象,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用从历史中吸取来的智慧,学会科学解释和评价、理解现实热点、焦点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道德素养。如今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0周年、“一国两制”构想被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30周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50周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6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60周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90周年、一战爆发100周年、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50周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高考改革问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美国新亚太战略问题、问题、美国政府债务危机问题,诞辰120周年、反腐倡廉权利监督、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问题等热点、焦点问题,将会在2014年主题试题中有所体现。

四、做题能力――科学培养

不论你对考点知识如何备考复习,最后都回归到具体试题上来,通过具体做题能力水平高低来实现“开花结果”,否则仅仅是纸上谈兵,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具体做题能力呢?只有靠科学的培养:(1)应该研究试题结构和掌握解题技巧。选择题型的命制构成往往是以“材料构成情境+问题设计+选择项”呈现出来的,根据问题设计角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提炼信息题,题眼往往上有“反映了”、“说明了”等字眼,答案主要在读懂材料后,只要对材料信息略加提炼,答案就会浮现出来,另一类原因、本质题型,这类题眼通常有“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实质”、“本质”等等字眼,材料仅仅是深层次问题的依托,答案自然要运用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及拥有的学科能力,来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发现答案,而主观题型往往是材料论证主观题,试题中往往运用史学观点、新闻评述、热点问题争论等资源材料,创设新颖的情境,以此为依托,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性历史问题,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应用三大层次以及四大目标与要求(《考试说明》要求),具有创新性、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特点,这类题型简单归纳为:“情境+论证性问题”形式,按问题设计的能力层次要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知识记忆型、信息探究型、对比论证型、观点选择型、学术论文型。在具体答题中应该做到:①要认真审题,扣准材料题主题,看哪种材料题型。②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诌乱侃。③要注意行文的规范,力求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潦草。(2)选择经典试题进行实战训练。备考时间宝贵,切忌搞题海战术,通常在市一二三模试题中挑选有新意、有价值、有针对性的主观题,要定时,争取做到有的放矢,精练精讲,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效果,提高做题技巧,培养主题学习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6

【关键词】历史命题;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对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不难从试卷中挖掘一些命题思路和趋势,对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通过与多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考历史命题突出整个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这些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一些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人文思想、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影响力较大的历史人物等。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要对这些主干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中国和世界在历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主线和特征进行把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史。在这个历史阶段,要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相关的制度和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深化、理解和掌握。二是中国近代史。这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存在着何种差异,相同之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要分析透彻;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如何演变而来也要重视。三是世界史。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需要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对工业革命的相关背景及影响进行概括。四是对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比较。

二、高考历史命题注重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一是部分历史课程知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甚少,但在之后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有着关键地位,也就是说,目前高考命题注重与大学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如2012年,海南单科第14题,利用民间的传言反映我国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体现。

二是高考历史命题中,体现了当前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较为热门的争论。如2011年课程标准卷第28题,利用巴黎公社的文告,充分表达巴黎公社从此开始积极关注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从而快速获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解决了政治孤立的现状。

三是高考历史命题中在考查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体现出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理念,主要有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方面。

三、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主流价值观

(一)命题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个人或集体,是对国家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认同感以及行为上的表示。爱国主义就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民族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干知识,这是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对于考试命题来说,不能只是将其作为选拔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还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考历史命题中,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历史教师对此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杆。公平正义需要将社会中的各个主体的利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和协调,从而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和向往。在近代史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反对专制统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最大化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公民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核心内容是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把国家主人翁精神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在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中,必须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机制、多元化的民主体制、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保障人权等基本的思想主张。

(三)尊重文明多元化的同时追求和谐

民族的种类较多,文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每一种文明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最为根本的原因和依据,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文明形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文明与文明之间也存在着交融和摩擦,在冲突中交流,在碰撞中发展。因此,在高考历史备考中,要深入挖掘东西方文明的特征和差异,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学习和复习的主线,注重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手段进行学习。

(四)符合团结、合作和共赢的精神内涵

团结是任何一个集体发展和成长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由多种情感碰撞所产生的精神,团结能建设好一个优秀的团体,也是集体主义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团结能够凝聚整个集体的核心力量,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中占据优势,从而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集中表现的知识点有:清代商帮、近代革命中国共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

四、结语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要基于历史课本知识,将其作为高考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善于挖掘和整合历史知识的核心和内容,将多元化的史料作为鼓励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手段和途径,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历史备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旭,付三龙.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

[2]叶倩辉.近五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分析及教学启示[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7

一、重视教材,夯实基础

从事高三教学的教师都知道,无论高考命题如何变化,其实都离不开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正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但如何以不变应万变?这就要求高三学生对教材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夯实基础,抓住主干,谨记每个知识点。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总觉得教材学完了,该记的知识点也已经记住了,然后就不断买各种参考书,做模拟题,苦于题海战术,总觉得做的习题越多掌握得就越全面,越可能在考试中遇到原题,然而在考试成绩出来后会发现这部分学生的成绩相当不理想,有的明明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还是会出错,在高考中遇到原题的几率就更小了。我们作为毕业班的教师,不是教给学生们怎样遇到考试原题,而是教给学生们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言,历史知识的学习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还应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二、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且复习的课程有很多,作为毕业班的教师应该重视对课程标准、《广西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的学习和研究,这是历年高考的命题依据,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方向,找准高考的侧重点,对每年都考查的知识点要进行全面深刻的讲解、剖析,对于《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掌握的属于课外阅读的部分,可以大胆舍去,以便节省时间。做每年的高考题也是学生们高考取得好成绩的金钥匙。学生在对历年考试真题研究的同时,要注重对命题切入点的思考,注意所考查的知识点间的衔接和考查方式,分析是考查探究能力还是学科知识的综合素质,是体现学术发展方向还是关注人文精神和素质的考查等等,便于在以后的复习中制定计划和目标。

三、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复习

再强的理论也要落到实处,高三毕业复习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合理、科学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呢?对学生来讲,就是要学会阅读教材。教材是其他一切参考书的基础,要先认识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学习价值,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阅读课文目录,形成专题框架结构;阅读专题导语,把握背景线索和学习重点;阅读课前提示,明确知识要点和重点;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阅读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史学争鸣,积极思考,拓展历史思维;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念;阅读历史图片、表格,提高思维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学生看书方法的掌握和落实,要靠教师的指导和督促。要将集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阶段指导与日常指导相结合,注意示范性和连续性。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教师课堂复习而言,与其浅“耕”十遍,不如深“挖”一遍。对学生而言,仔仔细细地“深”看一遍,也同样比浮光掠影看十遍强十倍。在备考中“实”是基础,“活”是能力,怎样把教材中的内容掌握的灵活,在考试中得心应手,需要对不同专题的模块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在教材学完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组建基础知识网,把每章的概念、定义、历史事件、时间等像线一样串下来,然后再章与章间进行连接,把相关的知识点也都罗列下来,使之成为巨大的知识网,这样在回答问答题时就不至于漏掉知识点。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时,还要加上相关的习题练习,用于巩固所掌握的知识点。

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强化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进入高三,习题铺天盖地,务必从严科学训练。要严格按照高考时间和要求对学生们进行模拟考试,考试中所选的题目要“精”,要求能突出主干知识,便于知识点间的衔接,符合考试说明中四项能力考核目标。考试后要注意对试卷进行规范讲评,要给学生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何构思答题要点,如何联系现实,如何体现答题规范,不出技术性错误。注意试题讲评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坚持这样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8

关键词:中考历史;高效复习;策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已经多年。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打破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这意味着中考改革已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体现了中考正渐渐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其中。这种新形式的测试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有益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指导学生进行初三复习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正确发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作用,全面落实和掌握基础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基础。由于教材只是实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而《考试大纲》又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用于指导考试命题和复习的依据,这就意味着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不是某一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以,不管历史教材的版本怎么变,我们都应该仔细阅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因为它们是我们取舍、细化历史知识的依据。因此,每一年的《考试大纲》下发后,我们都要把它与上一年的《考试大纲》进行仔细比对,以便在第一轮复习时找准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减轻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以下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1.断代史复习法。在进行初中历史复习的时候,我有时把传统高中历史教材的复习法引进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时候,我发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图,呈现出隋唐的兴亡线索,再带着学生分朝代整理考点,包括:隋朝(兴亡时间、经济繁荣、教育制度),唐朝(兴亡时间、盛世局面、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教育制度)。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就能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记忆与运用,而且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也有一定的好处。

2.“厚今薄古”法。按照安徽中考考纲的规定,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占了15%左右,世界古代史占了5%左右,因此,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采取了“厚今薄古”的做法,即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完,这样就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详细复习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3.角色体验法。在复习的时候,我还尝试让学生做“命题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例如,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将它们区别开来,我让他们假设以判断题的形式命题。

命题一: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命题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命题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通过学生对这样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命题,便能比较全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理解、掌握知识点,使师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提升,让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了“由薄变厚”,掌握了大量信息,但学生一时难以消化、吸收。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在第二轮复习时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由厚变薄”。在复习时,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和敏感的联想、想象能力,及时把相同类型历史知识归纳起来并形成专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另外,在进行纵横联系的时候,需要教师创设轻松的氛围,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复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但是它仅仅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蚂蚁”到“大象”的过程,你能够整理出这个发展线索吗?然后,我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整理两册书上的知识点,最后我再总结,给学生呈现出一部美国历史,即:“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扫除外部障碍)——南北战争(扫除内部障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罗斯福新政(从危机中恢复)——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大发战争财)——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美苏争霸同步进行——世界头号强国(充当‘世界警察’,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早已学习过的、枯燥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复习中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效复习的目标。

三、关注热点问题,正视历史与现实,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中考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时政、社会热点问题常被用作中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因此要注重时政热点,应用历史知识、观点去解释当代问题。最近几年历史中考中都或多或少地考到了社会热点问题。比如,2012年安徽历史卷第16题以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的事件引出希腊文明的影响。这种状况说明中考命题的时代气息越来越强,体现了历史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在复习中要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初三历史复习如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命题思路,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讲究复习策略,即:纵横结合、分门别类、点线面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到保质保量,这样,历史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必将大大提高。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9

一、史实的掌握:要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历史史实,为充实、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奠定知识基础。

史实,即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中学历史教材知识包括两类,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备考复习的基础。

1.全面复习掌握教材各部分的知识。

(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要多加了解。

(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理解不能替代记忆,还是要“强记”、“死记”。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翔实,可视情况掌握。高考已无所谓大小字,多次涉及小字的内容。

(3)图表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表格中具体年代、繁琐数字不需要机械记忆,但要从年代、数字的变化中探寻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地图插图的掌握要注意两点,一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现象相联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历史演变趋势的地图;二是对图中内容,首先要掌握教材述及的内容。文献资料是考生复习时易忽略的内容,高考对教材文献资料的命题技术不断提高。对教材文献资料,一要读懂,二要分析与正文的关系,三要能说明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4)注释、课本前面的目录、课后作业和大事年表也是要复习的内容。

2.要全面掌握教材每一个主干知识的内涵。如洋务运动要掌握兴起的历史背景、目标口号、主要活动、企业特点、效果、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

二、史观的掌握:要掌握多元史观,为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奠定史观基础。

史观就是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渗透多元史观和历史基本理论。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史观已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之魂,几乎已是脱离史观不成题了。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新史观。下面主要介绍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是近年来我国史学研究的一大成就,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过分强调不同意识形态对立斗争的史学观。持文明史观的学者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做文明发展演进的历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文明史观。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思路及参考答案亦充分体现了以文明史观为引领。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和理解文明史观对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总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研究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中是如何体现文明史观的,在高三总复习阶段以文明史观为主线归纳构建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的主干知识体系。注意探索人类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多样性。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世界近现代历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世界各大洲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全球化不断加强。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三、史法的掌握,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阐释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为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奠定方法基础。同时史法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法就是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辨过程中逐步提高。史法从逻辑的角度分类主要有二,即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法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类,主要有历史分析法,即将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分析它的发展变化;阶级分析法,是对阶级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确定历史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方法,要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衍生出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

四、史识方面,提高历史学习的境界和水平。

史识就是对历史的见解认识能力,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用今天的话来说,“史识”就是要做到见微知著,洞察底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言人之所未言,知人之所未知,启示当今,预测未来。史识的最高追求是看是否具有预见性。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莫不如此。比如太史公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孟之“昭明好恶”,“光扬大汉”,就是他们对“史识”的追求和认识。

以上历史复习的四要素虽然各有所指,但它们又相互依托,相互渗透,既分工又合作,缺一不可,是一个整体。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10

1.重视基础知识,重视教材的使用。

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201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第9题就是对所学文化史百家争鸣墨家思想的考查;非选择题27题的问题一:“偶然与必然”问题,如果选择新航路的开辟是必然的,答案来自所学的内容,即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重视基础性,并非单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在对考生基础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它以知识为载体,更侧重于考查了考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

2.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创设情景,强调探究性。

山东卷历史试题的命题把“能力测试为主导”做为指导思想,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题通过山西流传的一则歌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特征;第14题通过四幅曲线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27题以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为主题,“一个历史事件四面八方立体挖掘”,重点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观和整体历史思维以及综合运用学科方法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该题的设计实现了由原来的平面考查到现在立体考查的转变,实现了由原来的知识综合到现在能力综合的转变,这是对传统题型的创新和超越。

3.关注现实,关注公民意识、人文情怀的培养,体现史学的人文性。

2010年的历史试题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第29题以西南地区秦朝和抗战时期的相关史实,体现了“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这一永恒主题,也讴歌了“民族团结”和“为了抗日救亡,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第33题,通过王安石变法历史场景以及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呈现,凸显了人才选用和教育改革这一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题。

高考题给了我们导向,我们从中获取了学习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将引领我们走出历史学习的困惑。

1.基础知识是高考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基本策略。

历史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又都以基础知识为本源。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议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主干知识的分析,又兼顾对边角知识的落实,由此展开知识迁移转换与发散性思维。

2.制作大事年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历史教材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习时制作大事年表,把古今中外历史知识按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把握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进行中外对比,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大背景下,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3.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注意历史主题引领,进行主题式专题复习

学历史要有现实关怀,要用“大历史”的眼光把握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高考的卷面不是直接反映,而是通过较隐蔽的方式表现。涉及人文素养、公民意识、民族意识、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等主题。在文明史观引领下进行主题式专题复习,如中国古代国家管理中的政治智慧、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初创和转型、从世博会看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等,这样就把零碎的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