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意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7:48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评价;细则指标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感。诗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加强,代表了语文教学文学性特征加强的趋势。

本阅读评价与教学评价细则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要求,重点为“评价建议”中“必修课程的评价”部分和“选修课程(诗歌)的评价”部分、“课程目标”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部分以及“实施建议”中“必修课程的教学”和“选修课程的教学”部分的内容,同时参照有关课程评价的一些做法而制订。

一、高中语文诗歌阅读的总体目标、分项目标及等次标准

(一)总体目标

学习鉴赏中外诗歌,重视对诗歌的整体把握,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分项目标

1、认识和掌握诗歌的基础知识,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歌

水平a:了解诗歌发展的过程,了解常见体裁诗歌的基本特征,把握近体诗的形式特点,能有节奏有感情地吟读诗歌。能够熟练地背诵、默写所学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

水平B:了解诗歌发展的过程,对诗歌的体裁知识有所了解,把握近体诗的形式特点,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背诵、默写所学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

水平C:基本上了解诗歌发展的过程,对诗歌的体裁知识有所了解,了解近体诗的结构特点,基本上能有节奏地朗读诗歌。能够背诵、默写所学教材要求背诵的大部分诗歌。

2、结合时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整体体会诗歌

水平a:能够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能够准确地概括诗歌的主旨。

水平B:能够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能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诗歌的主旨。

水平C:能够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基本上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能基本上认识到诗歌的主旨。

3、把握诗歌中的形象,通过品味意象体味诗歌内蕴

水平a:能够准确地把握诗歌形象,说明其表达的意义,理解和感受其基本内涵,理解诗歌意象的情感或哲理内涵,鉴赏诗歌意象之美。

水平B:比较准确地把握诗歌形象,概括其表达的意义,基本理解诗歌的意象内涵。

水平C:基本上能够理解诗歌的形象及其表达的意义,对诗歌的意象有所理解。

4、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水平a:通过合理想象和联想,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结合自己的阅历,能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水平B:通过合理想象和联想,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结合自己的阅历,能较恰当地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水平C:通过合理想象和联想,能够大体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结合自己的阅历,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5、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句子

水平a:抓住关键词句,准确说明其表达作用,概括其意义内涵,并能通过它赏析诗歌,深刻体会诗歌意蕴。

水平B:准确地找出诗歌中具有表现力的词句,并能概括其表达作用,能借助关键词句,感受诗歌意蕴。

水平C: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出诗歌中具有表现力的词句,并能简单地说出其表达作用。

6、掌握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并用以赏析诗歌

水平a: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熟练地运用到诗歌鉴赏中或简单的创作中。

水平B: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作用,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到诗歌鉴赏中。

水平C:了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了解其表达作用,并能初步地运用到诗歌鉴赏中。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目标的评价指标

(一)诗歌教学的三维目标评价指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朗诵、理解、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丰富内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诗歌教学的重难点评价指标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歌,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歌。

(2)指导学生准确辨别不同类别的诗歌题材,引导学生理解常见的诗歌的主旨并能够准确地概括诗歌的主旨。

(3)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形象,说明其表达的意义,理解和感受其基本内涵。

(4)启发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含蓄、抒情强烈、韵律和谐等基本特征。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5)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技巧等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做出自己的鉴赏与评价。

(2)启发和引导学生能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3)引导学生完善和拓展对诗歌文本和作者思想的认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能够做出恰当的鉴赏评价。

(4)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掌握诗歌创作的一般技法,并指导学生能运用到简单的创作中。

三、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的评价指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句法、韵律、节奏等引导学生体会朗读或背诵的快慢疾徐、抑扬顿挫要和诗歌的情感格调适配,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

2、指导学生通过自读、泛读、情读、赏读、美读等诵读方法,掌握诵读要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养成诵读的习惯。启发引导学生捕捉词语的弦外之音,形成朗诵的个性化,提高诵读能力。

3、可以通过设计揣摩精彩语句(或诗句)、总结句式特点、体味精妙用词等题目,引导学生初步进入诗歌语言的内部,去探寻诗歌语言运用的奥妙(如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语感。

4、指导学生及时归纳和总结所学习的诗歌的题材和主旨,指导学生能够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等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诗歌的题目、结构、结句等角度来掌握辨别诗歌题材和主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在了解词人的思想倾向的基础上,把握全词的思想内容。

5、注重及时归纳与总结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指导学生从意象的来源,意象的种类,意象的选择、意象的组合等方面理解和把握诗歌意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诗人把抽象的思想化为具体的意象的过程。

6、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精妙的语句,细致品味个别的词语,体会语言的口语化、韵律的变化,语言的跳跃性等来指导学生揣摩诗歌语言,把握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

7、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与理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等,分析与理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分析与理解诗歌中常见的虚实结合、用典、对比衬托、象征等艺术技巧,教师要培养学生及时归纳与总结的习惯,并要结合一定数量的诗歌指导学生掌握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知识。

8、指导学生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来鉴赏诗歌的内容或形式,指导学生归纳和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作者、诗题,辨清诗歌类别,抓住意象、咀嚼语言、品味意境,结合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合理利用诗中的隐含信息等对诗歌进行鉴赏。

9、通过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诗歌鉴赏兴趣。组织有效地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一些必要的基础练习,指导和强化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10、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通过联想写作背景,品味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关注诗歌细节,并进行充分细致的理解;通过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把诗中的意象转化为自己脑中的具体形象,从而品味到诗词中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转化成一种精神的力量,获得审美感受。

11、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和发掘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

12、积极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描述、音乐烘托、绘画展示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快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13、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赏析文章,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注意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能富有创意地鉴赏和评价诗歌。

14、利用古今视野的差异,进行必要的点拨,启发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诗歌作品,评价诗歌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15、根据学情,整合各方面资料,去粗存精,或者适当提供和补充其它诗歌材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或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完善和拓展对诗歌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养成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习惯。

16、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如:再现诗歌直观形象的背景材料,为解读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制作并播放形象可感的配乐诵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创建生动形象的诗歌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审美情感。将诗歌语言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共享,与学生对话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汉越语动物词语

一、引言

在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参与因素。而在语言的各个要素中,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的是词汇。通过词汇,我们往往可以看到隐藏在它背后的民族文化。王祥福、吴汉樱说:“一个民族的语用心理往往在含有动物的表达方式里表现最为明显。”[1]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化史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动物来比喻人的某些品质特征,是语言间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因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喻体有了不同的含义。本文主要考察中越两国动物词语内涵的异同以及产生异同的原因,以便中越两国人民能更好地了解汉越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差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汉越语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共性

首先,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存在着种种共性,这些共性使得人类对自身以及客观世界达成共识。其次,中越两国语言、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两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者,两国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所以两国人民在思维、心理、文化习俗上有很多共同点,这使得中越两种语言中有很多基本相同的动物形象及文化涵义。

说到动物形象,我们不得不说,但凡在中国有的大部分动物,在越南也有,如狗、各种鱼、鸡、猫、虎、水牛、大象、马、羊、狼、鼠、牛、蛇、龙、猪等等。甚至在成语中也有同样的运用,如汉语有“放虎归山”,越南语有“(放虎归林)”。关于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中越两国人民也有共同的看法。例如,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对龙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而在越南,“龙”的形象同样占有独特的位置,它被视为民族的祖先――“龙子仙孙”(),“龙”曾经是皇帝大腿上独有的文身图形,一直沿用到陈朝英宗皇帝时才废除此习俗。再如,虎背熊腰、虎虎生威、虎视眺耽、虎口拔牙等,都是汉语中用来形容老虎之雄威凶悍的用语,说明中国人对老虎之敬畏。越南人对老虎同样处于“害怕”的情绪,他们认为老虎是山林中最凶恶的动物,他们把老虎叫做“山林王”、“山林主宰”、“三十翁”和“赤鲁”等等。从上面的一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越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这体现了越汉两国人民对动物的认知有着某些方面的共性,属于文化重叠现象。

三、汉越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人类社会既有共同的主体文化(mainculture),也有着千差万别、风格迥异的亚文化(sub-culture)。虽然中越两国在语言文化方面的接触源远流长,但是中越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会有些不同,这就使得有些动物词语在两国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同一种动物,表达方式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

例如:汉语中有“老马识途”用来比喻阅历丰富的人富有经验,能在生活工作中起引导作用,具有褒义色彩;越南语中“”翻译成中文是“马识旧路”,形式和汉语有点相像,但意义完全不同,“马识旧路”是指习惯性犯老毛病,恶习难改,和重蹈覆辙是一样的意思。再如:“狗”的在汉语中可以喻指势利小人,“人傍有钱佬,狗咬破衫人”;越南语中有相似的表达“chónáorách(狗咬破衣人)”,喻指祸不单行。

(二)同一种动物,中越两国人民所抓住的特点不同

比如同是“猫”,中国人抓住了猫儿爱偷吃的特点,联想到小偷的“偷窃”行为,于是造出了“没有不吃腥的猫”的习语,喻指惯贼总忘不了偷窃;“猫儿生活”喻指小偷小摸的行为;同时也抓住了猫的“爱吃腥味――鱼”的特性联想到贪婪邪恶的人,“猫儿见腥,无有不吞”,喻指贪财的坏人,一旦见到财物,没有不想方设法去窃取的。而越南人抓住的却是“猫”个体小、体力小、弱小、温顺的特点,他们由“猫”联想到了饭量小、挑食、能力差的人,所以越南语中会有“anmèo(吃如猫),(小猫捉大老鼠)”等的表达方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特别是关于家畜的动物词语,中越两国人们几乎都会抓着同一家畜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运用。由此可见,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点还是有差别的。

(三)同一动物,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及内涵不同

“马”在汉语里经常出现在“千里马、骏马、马骥”的组合中,比喻有才能、有本事、能干、有本领、才智高的人才,有“高山出骏马”的习语表达,而越南语中则没有这样的表达和文化内涵。吹牛/吹牛皮(说大话,言过其实)越南人则不会联想到“说大话”的。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种意思汉语用含有动物词语的成语表达但是越语却不用动物词语。如汉语中的“狗头军师”是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越南语中表示这样的意思的习语是“”,翻译成汉语就是“槟榔扇子军师”。

“羊”在越语中有“好色之人、淫夫”之意,汉语中完全没有这个意思;“鸡”和“猪”在越南是财富的象征,“谷满仓,鸡满庭”,而在汉语中“猪”和“鸡”只是普通的家畜动物而已;尽管“鼠”在中越两国人民眼里都是被列入“黑名单”的动物,但是在越南的民间生活里,“老鼠”还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含义,人们常常把它当做日常男女关系的“指代物”:Conchisauhè.Hayvechu?tchù?(后屋什么东西在动?是否四脚蛇来看老鼠?)。还有一种情况是越语有汉语无法用含有动物词语的熟语表达形式,如越语中“Lobò”翻译成汉语是“忧牛白牙”,对应汉语中的“杞人忧天”。

(四)不同的动物词语在汉越表达中具有相同的文化涵义

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用“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喻指不好的事,越南语中却用“鸡”和“鸭”的关系来表达同一意思“(鸭罪没过,鸡罪已来)”;汉语中用“非驴非马”喻指走了样、不伦不类的东西,越南语中用“(一半是蝙蝠,一半是老鼠)”来表达同一意思;汉语中可以用“人不知自丑,马不知脸长”来喻指自丑不觉得的人,越南语则认为这一意思应该用“Chóchêmèo(狗嫌猫多毛)”来表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看出,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民族心理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个动物词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四、汉越动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这使得各自的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生活环境不同

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所见到的事物就有可能不同,由此反映到语言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也就不同。比如在越南很少见到“驴”,驴只被当做一种普普通通的家畜,没有被赋予文化内涵。而在中国,特别是北方,“驴”是很常见的一种动物,所以汉语中经常会用到“驴”,比如“小毛驴使不出黄牛劲”指小孩力量小,不能过高地要求他;“好心倒做驴肝肺”指一片好心反倒被人当成坏意等等。

(二)文化不同

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2]中越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拥有两种不同的语言,还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色,这些都使得动物词语在汉越语中有不同的文化意义。比如汉语中“一马有病百马忧”,比喻局部出了问题会影响全局;而越南语“一只马得了病,全马栏里的马不吃草”(“con”)比喻“某集体里的一个成员遇难,全体成员都感到伤心同情”。

(三)具体认知方式不同

虽然人类在“由此及彼”的认知过程中遵循相同的认知机制,大致沿着相似性和相关性两条路线进行,但是,不同民族在具体的认知方式上是不可能一致的,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导致了同一动物词语在不同民族语言里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越语熟语有“如狗见稻谷般呆痴”,而中国人可能难以想象狗见到稻谷如何会呆痴。越南人认为,狗不能吃稻谷,肚子饿时见到稻谷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呆痴”,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中国人的认知里,狗也不吃稻谷,但是不会想到“狗”遇到“稻谷”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中国人无法理解“狗”在越南语中的这一文化形象。

(四)地理、气候方面的不同

由于越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而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越南从总体上比中国高温,大象是他们经常见到的动物;而中国只有云南省的一些地方有大象,其他地区的人们几乎没见过大象。所以,越南人对“象”的熟悉度高于中国人,他们也常常把“象”运用到日常的交流中,使它呈现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象征美好的事物:“”(得到象还渴望得到仙);有才能的人:“”(大象犁地――大材小用)。汉语里也有一些因为地理、气候方面的原因而特有的动物词语文化涵义,如“秋雨瘦马牛”这样有关“生活经验”的习语。

五、结语

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越两个民族在语言、文化、社会生活环境、具体认知方式、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同中有异”造成了两国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大同小异”,仔细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小异”,准确把握动物词语隐含的文化涵义,对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目的语语言系统的知识,还要学习其词汇背后的文化,减少文化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王祥福,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吴慧君.汉越熟语中家畜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比较[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陈志明.十二生肖动物的汉越成语及其文化比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3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基本方法

1.了解语言特点与写作技巧

1.1语言特点

(1)遣词造句,即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句子。如课文中,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句中的一个“弄”字就十分精彩,赋予了万物以和谐、活泼的生机,其对全诗描绘美丽的景色,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起了极大的作用。

(2)注意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古人对炼字的重视。古诗词中,最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因此,我们赏析时,要重点关注这两种词性的词,要品析其表达效果和深藏的感情。炼词题一般考查的是关键词,如诗眼,关键词多为动词或形容词,因此,赏析关键词就要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在放入句中进行品味。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在句在描写大自然的凋弊之外,还蕴含了亡国的悲愤和人生无常的喟叹。

(3)品味诗词的语言特色。我们在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诗词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掌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复习时,我们首先要积累相关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准确运用术语。诗词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清新明快,其特点是用语新颖,简洁晓畅,不落俗套;含蓄,其特点是含而不露,委婉不直说。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平淡自然、雄奇奔放、清新飘逸、朦胧隐晦、慷慨悲壮、缠绵悱恻等。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诗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直接叙述,用白描手法,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不为简陋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体现了作者的真功夫,即为“平淡简洁”。历朝的咏史诗、怀古诗,更多地体现出这一特点,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1.2写作技巧

古诗词鉴赏涉及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三个概念。诗词的写作技巧和风格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诗词的鉴赏中,一般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它一般是交代主旨,揭示情感或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理解句子,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全诗进行品味,先指出该句所用修辞并分析句意,将该句所描绘的景象描摹出来,接着分析它的作用、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所营造的意境等。古诗词中修辞方法很多,如: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古典诗词常常运用到赋、比、兴、象征等手法。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四种,其中描写、抒情是诗歌鉴赏中的重点内容。诗词的结构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重章叠句,卒章显志,层层深入,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其它写作技巧如衬托、对比、渲染、欲扬先抑等。

2.积意象与常识

诗歌中不管是叙事、绘景、抒情都离不开意象及由意象构成的意境,这就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意象。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久在樊笼里,忽得返自然”一句,“樊笼”指的是尘世,官场,“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坚挺、傲岸、坚强、富有生命力,“桂”具有秋芳冬荣、凌霜耐寒的特性,从而赋予了一种贞劲的品格,这两句诗就可以体现出诗人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除此之外,古诗词的鉴赏也要从平常的练习中,把握规律,如古诗词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或明快、或凝练、或含蓄、或华丽、或质朴,或晦涩等;如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同时也要注意诗歌特点,如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

3.进行不同的比较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诗词能反映现实,也能反映一定程度的社会政治面貌。进行古诗词鉴赏,首先应通过背景材料的铺垫和相关材料的渗透,帮助我们理解诗词的精髓,理清全诗的脉络,理解和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情、诗意,从而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3.1同一主题,不同作品的比较

把相同或者相近主题的作品放在一起品评,可以准确把握不同作者的风格。例如:同为送别诗,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道:“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以清新的美景写离情;而高适在《别董大》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凄迷的悲景写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通过作者的安慰与劝勉表达深情厚谊。同为抒发愁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深度悲哀;而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却尽书文人淡淡闲愁。两首词同是愁思绵绵,同用比喻,同样形象生动而意象朦胧,然而两位诗人,赋予不同的物象以相似的意境,相近的情感,体现了诗人表情达意的高超功力。

3.2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比较

同一作者,因其环境、阅历和情感的变化,不同阶段的作品也会烙上鲜明的标记。许多知名的诗人、词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自身的经历在创作上会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价值观。如:《南陵别儿童入京》活现了李白离开南陵奉召入京时的高兴若狂,仅仅两年之久,《天马歌》便以马自喻,悲叹未遇知人的明主,离开长安后,《将进酒》及《宣城见杜鹃花》反映了他对国事的关心,朝政的不满,两次进取功名失败的懊恼,以及对家人、好友、山水、神仙的眷恋。

4.总结

综合上述,诗词具有凝练含蓄、结构跳跃等特点,基本方法只是鉴赏诗词的一部分,要能全面的评价诗歌,还有许多方法必须掌握,如反复吟诵,积累文体知识和常见的典故,知人论世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以此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华.提高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2016(10).

[2]罗仁杰.语境意识与古诗词鉴赏[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07).

[3]李如.形象与思想――古诗词鉴赏的两个重要方面[J].语文学刊,2015(09).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4

一、从伊格尔顿对胡塞尔的批评

看中西“言意观”的差异伊格尔顿在他颇负盛名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认为,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批评将意义看做是先于语言的思想路径无疑是走向了一条危险的歧途,并对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批评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声称我正在拥有一个完全是个人性的经验是没有意义的:我是不会拥有什么经验的,除非经验以某种语言的形式发生,而我在这一语言中可以确认它。”〔1〕伊格尔顿对胡塞尔的质疑,是建立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立场上的。他们坚信,语言必定指涉着意义,把语言和意义可以相分离的提法视作无稽之谈,认为作为一种符号的语言是必定要用来表征概念、观点和感情的方式,以此紧密连接了语言和意义,从而拒斥任何试图分裂“语言和意义”的异质观点。而这也是后来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观”所质疑的地方。在德里达看来,“传统的语言观就是在场之形而上学的产物。这种语言观将语言活动看作某在场者的再现。这种在场者可以是说话者的意识(意图),也可以是说话者所指述的事物,语言活动不外是以语词再现言说者的意思或再现他指述的事物。语词符号是一种再现工具,其本身并无自足意义的存在。”〔2〕尽管伊格尔顿所代表的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语言观”也在不断遭遇着诸如胡塞尔、德里达等西方学者的质疑,但是,在该语言观下所形成的对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对意义进行严密的逻辑推衍的文化传统,却是西方整个文化大厦建构的基础,也是西方长期以来无法真正从本质上理解存在于另一语意系统中的中国文化异质性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整个文化建构并不著意于西方式的理论体系建构和理性的逻辑推演,而是多致力于建设负有承载文化信息功能的各种“文化术语”,而这些术语又大多没有进行过清晰的界定,在论说方式上也是“语焉不详”地对各种主观体验进行诗性传达,致使这些术语的含义也越来越难以确定。因此,西方学者常常是在对中国文化的灵动和诗性赞叹不已的同时,又常常会为中国文化中各种术语范畴的模糊不清以及含混跳跃的话语方式深感困惑。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回到中西“言意观”的差异上来厘清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的“语意观”,认为语言通常并不能够完全穷尽意义,“言”和“意”是可以相分离的。早在《易传•系辞(上)》中,古人提出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3〕,即形诸笔端的语言文字远不如口头表达出的语言丰富,而口头的语言表达又远不能表达出“意”本身的丰富含义。这一说法提出的意义在于,其孕育了中国文化机制中否定将“言”和“意”画等号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哲学中的玄妙真理之“意”,还是那种蕴含在艺术领域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藉的“意”,均被认为其丰富性与多义性是“言”所不能穷尽。以哲学中玄妙真理之“意”为例,老庄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的“意”是语言不能够陈述清楚的。《老子》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被视为宇宙的本源,其作为形而上学的“意”是无法仅用语言陈述清楚的。而这种思想也可见于庄子的思想中,庄子在其《外物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言意”关系的形象化阐释:“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4〕以“筌”和“鱼”,“蹄”和“兔”之间的关系喻说“言”和“意”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得意而忘言”之说。他认为,可以在“得意”之后抛弃“语言”,其思想根源依然在于认为“言”和“意”是可以分离的。老庄的“言不尽意”论又直接影响了魏晋的玄学家。魏晋时期发生过著名的“言意之辩”,论辩的结果仍然是以王弼的“得意忘言”论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中有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以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5〕我们看到王弼在解释了“象”以后,以思辨推论的方式分析了言、象、意三者间的关系,提出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说。这些都表明中国哲学思想从一开始就拒绝了在“言意合一”思想影响所致力于的从概念界定、逻辑推衍中寻求真知,探索真理的西式道路。同时,除了我们前面分析到的“道”为代表的哲学中的玄妙真理之“意”可以和“道”相分离外,那种蕴含在文学思想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藉的“意”也是可以和“言”相分离的。陆机在《文赋》中纵览古今文学作品后,感慨自古文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6〕,内心所领悟到的与形诸笔端的文字总是存有一定的距离。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方其搦翰,气倍词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空翻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7〕,认为运思中的意义即使是在瞬间之中也总是显得千变万化,重申了在创作中难以避免的“言意相乖,难以尽意”的情形。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多认为语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言常常有不足”的时候,它常常无法表达人思想和情感的全部内容,因此,“言”并不总是和“意”紧密联系起来的,他们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同时,人们也普遍认为,所谓“意”并不仅仅只能用“言”来传达,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补充,辅助表达。如《毛诗序》中就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8〕。明确指出言不足的时候,它还可以通过“嗟叹”、“永歌”以及“手舞足蹈”等多种形式来补充。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语言对意义并不能完全穷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解决言不尽意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提出了对我国文化中的诗性特征有着深远影响的“立象尽意”思想。

二、“立象尽意”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

“立象尽意”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便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9〕它认为,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意的时候,象可以作为言的补充来尽意。这就在“言”之外预设了一种可以以“象”达“意”的思想。而这个存在于言辞之外的“象”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如何来达意的呢?《易传•系辞(上)》对“象”做了这样一番解释。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传•系辞(下)》进一步解释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两点,其一,“卦象”来源于对“天地自然”客观“物象”的取法。其二,取法于“物象”的各种“卦象”同时承载着“尽意”的使命。传达者以“象”将“意”表达出来,而接受者也在对“象”的把握中来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意”。这样,就在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物”紧密联系起来的基础上,同时融会贯通了传达者和接受者的思想和情感。尽管《周易》是我国上古之时一部由卦象、释辞组成的非常神秘的算卦之书,其由“意卦名(言)”的“立象尽意”的过程,究其实质是用来解释卦意,判断凶吉的一种方式,但其“立象尽意”思想的提出,却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立象尽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言意可以分离”的语言观基础上的。其策略在于在言不尽意的情况下,把“象”与“意”直接联系起来,在我们所熟悉的言意之外开拓出了以“象”为核心的另一种补充方式,提出了解决言意矛盾的另一种思路。在“言不尽意”的时候,将要传达的难以言尽的形而上的“意”与人复杂的生命体验,通过由人主观选择的“象”来表现。这种“象”的存在,不在于是否传达出了一个完整的观念,概念和范畴,而在于当主体心灵将客观的审美物象虚化或内化为内心审美意象时,也能够直接诉诸接受者的联想和想像,从而形成由一种共同的“象”所“激发”出的一种对“共通”的思想和情感的领会。这种“心领神会”的意义在于,它促使中国文化在摈弃语言的同时,走上了另一条以“意会”为目的的诗性之路。

(一)我国文化中诗性思维的滋长“立象尽意”的思想,并不需要对概念范畴有确切的定义和缜密的推断,而是着意于对抑或是在哲学领域玄妙高深的形而上的“意”,抑或是在艺术领域中内心深处隐秘、朦胧而又多变的情感体验的“意”的心领神会、意会融通、通彻领悟。这种思想促使中国文化中滋长了无论是论德说道,还是谈艺论文,都不求有明晰的概念界定,仅仅以传达者和接受者能够心领神会为上的诗性思维方式。在老庄中是“目击道存”。《庄子•田子方》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仪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10〕孔、温均为体道之人,二人相遇,目光接触之时,就能够彼此心领神会到“玄道”。所谓“目击而道存”,其中不需要借助语言,就能够拥有比语言表达更为复杂和丰富的内涵;不需要借助理性的分析,就能够“意会”到远比知性思维更为深刻的思想。在禅宗语录中是“拈花微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11〕佛祖会意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佛祖之所以把“衣钵”和“心印”传给迦叶,是因为其符合禅宗中“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思想。而这则“拈花微笑”的公案,在于“拈花微笑”这一举动中的心领神会。它蕴含着禅宗思想的核心精神:追求的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通过领悟来求得玄妙之机。在人物品评上,魏晋时期有人物品藻趣味,其喜好用人物和自然物,某种事物或场景给人感受的类似性来对人物进行审美品藻。典型的有《世说新语》,如《世说新语•赏誉》〔12〕:第三十七条,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第五十条,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第五十四条,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峰距”,都是通过以物、以景评人。在审美创作中,并不拟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来真实地模拟外在世界,而是以形象为手段和工具,借助联想和想象共同作用于情感和思想的传达。因此,在艺术领域里以“悟”为核心,追求“言外之意”,“画外之意”。书法品评上有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领悟草书之神色飞舞之态,怀素观“夏云奇峰”而通彻书法神韵的佳话美谈。画品中在于对“画外画”标准的建立。此处以北宋时画院考试为例。考试时的命题总是一首诗,那些脱颖而出,被誉为上等之作的往往是能够传达出“画外意”的作品。如“踏花归去马蹄香”,第一名的获得者画的是一群蜂蝶,正追逐飞奔的马蹄,通过画面的物象暗示出了其意欲表达的物象,意不在马和蜂,而在于的是蜂逐马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蜜蜂逐花的生活常识,通过类似的感受联想到的是马一定是从花丛中走来,还带着鲜花的余香,吸引了众多的蜜蜂。通过不画花而暗含了花的所在,是最理想的表达。这种思想,同样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并由此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对文学创作的评判标准,对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一方面是发展出了我国诗学中强调在“创作”中以“言外之意”为上的“诗性”标准的建立,提出了诸如“意境”,“别趣”等一系列诗学范畴。以“别趣”为例,严沧浪《诗辨》云:“夫诗有别材(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13〕“别趣”是什么呢?它是在“理路”和“言筌”之外的对“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心领神会”中。另一方面,围绕言、意、象三者关系的探讨,也促生了一系列诗学范畴。如,对作家创作过程中的“物感说”和读者接受过程中的“味象”理论的发展。“物感说”不同于西方的“模仿说”,不求真知,而求领悟。“味象”说也不同于西方的接受理论。尽管西方在语言学转向后,很快也意识到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作者用意不能穷尽的问题,出现了以关注读者为中心的接受学。但是,它试图要做的是对作品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定型,补充,以求真知。而中国的“味象”理论,是求读者在接受上能够“以意逆志”、“批文入情”,体悟到作者传达的情绪性感受即可。无论是“物感说”还是“味象”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在对“对象”的审美观照中,将生命情思或本真存在纳入感性具象之中,强调的是对“美”的领悟。

(二)以“象”达意的话语策略“象”在达“意”过程中重要地位的确立,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点就是,当“言不尽意”时,以“象”作为语言的补充和辅助来说理的诗性的思维方式,在话语表达上形成了用形象的东西来讲理论的话语策略,这在我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中都可以见到。儒家有“观物比德”的论说方式,其中以《论语》中喜用“象”来喻说道理的论说方式最为典型。有谈为人处世之道的,诸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可以行之哉。”〔14〕輗是大车横木上的关键,軏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它们,就无法套住拉车的牲口,就走不了。孔子以此强调为人处事中讲求信誉的重要。有谈道德的,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有谈人物品性的,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老子论道,有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澹兮其若海,飈兮其无止。”〔15〕对于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道”,老子释道的方式是通过“为之容”的一系列物象来做解释。有后世的论说学问之道,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评点人生做学问的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16〕以同样的情景下存有的类似的情感体验为连接点,契合了三种场景与学人治学中的三种境界。同样,在艺术品评领域里,也不乏有类似的话语策略。书法品评中,卫夫人《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陆断犀象;挑,百钧弩发;竖,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弯钩,劲弩筋节”。〔17〕其以各种物象来喻说书法中的笔法与笔势,显得生动和耐人寻味。这类诗性阐释注重的是审美感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中国文论中以“象”达“意”也成了中国文学理论中最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之一。具体而言,其一,散见于对文学作品的点评中。评诗,钟嵘评诗,“范诗清便婉转,如风流回雪;丘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诗品》)沈约称谢眺诗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鲍照应颜延之的要求评他与谢灵运诗的优劣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绘满眼。”(《南史•颜延书》)小说评点中对技法的表述,有鸾胶续弦、水穷云起、月度回廊、一线穿珠、云散水流、草蛇灰线、绵针泥刺、横云断山、烘云托月、移堂就树、云浓雾雨、奇峰突起、两山对峙、獭尾法等,用“象”来喻说各种小说技巧。其二,中国的“诗学范畴”也几乎都是用“象”来讲的。以论“诗”为例。《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在这里,以“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诸象来界定什么是“诗”。诗歌就是我们从中能够领会到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艺术整体,能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再以相传为司空图所著的《诗品》为例,其通篇均以具象来说理的方法,可以说是我国文论异质性特点的典型代表。作为一部论述诗歌风格的专文,《诗品》每一则即以两个字的标题来标识一种文学风格,如雄浑、冲淡、纤穠、沉着、高右等,共二十四则,即有二十四品。每一品即用一首四言诗来描述这种文学风格,整首诗在指称诗歌风格特征的时候,除了少数理论性概括词语外,几乎全是“立象尽意”,用“象”来渲染一种风格。以“含蓄”一品为例,什么是含蓄?就是类似于“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再以“劲健”和“豪放”两品做比较。作者并没有对在风格上极度近似的这二者进行条分缕析的辨别,而是给出了不同的“象”,让接受者在对“象”的接受中、对一种风格的心领神会中明白二者的差异。“劲健”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我们从中感觉到的是对“力量”的推崇。“豪放”是“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虚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我们从中感觉到的是气度的充盈。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5

论文摘 要: 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就英汉植物词语中所蕴含的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物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的现象。不同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来寄托各自的情感,同一植物在不同民族的词汇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汉语和英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分属于不同语系,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意思相似,但在各自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柳树”和“willow”(柳树)字面意思相同,英汉语言中都有“悲伤”的意思,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柳树”在汉语中象征由离别引起的悲伤,例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抒发的正是这种离别思念之情。而英语中的“willow”隐含“死亡”的意思,“wear the willow”指“服丧、戴孝”或“悼念死去的爱人”,在汉语中没有这种涵义。另如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赞美它为“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故人称菊花为“霜杰”;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而在西方国家中,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因此,西方人们对菊花赋予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意义。 

同一植物词语,在汉语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里却缺乏相应的联想。例如人们常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兰、梅、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傲雪独立,不畏严寒,一身傲骨。菊花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品行高洁。兰花生于深山之中,空谷幽香,形容清高雅洁、不入俗流的君子。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宁折不弯,形容清高淡泊、虚心正直的人。松树四季常青,比喻志行高洁的君子;它千年不凋,也象征长寿,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说。但是这些植物在西方国家中只不过是普通的植物,并没有汉语中类似的联想,这样就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这是由于中西方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植物的种类和联想意义也就各不相同。如中国南方很多地区竹子随处可见,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使人联想到高风亮节和谦逊好学的品质;而竹子在英国并非土生土长的植物,是舶来品,因此竹子的联想意义并不多见。汉语中“雨后春笋”用来形容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英文中意思相近的表达有“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即由蘑菇引发的联想意义与汉语中竹笋所产生的联想一致。反之,英文中常见的“rose”(玫瑰)、“olive”(橄榄)等联想意义的习语在汉语中的缺乏,也是上述原因所致。 

同样,英语中许多植物词也有其独特的联想意义,而汉语中却没有。如“clover”(三叶草)大部分由三片叶子构成,也有些由四片或六片弧瓣组成,比较少见,英美人相信“four leaf clover”(四叶草)可以给人带来好运。“lily”(百合花)在汉语中象征夫妻恩爱、琴瑟和鸣,而英文中“lily”表示纯白,并无爱情的联想。“paint/gild the lily ”(多此一举),相当于汉语中的“画蛇添足”。西方人有送花的习俗,用花来传情达意。很多植物的联想意义形成了系统的花语,即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无声语言。如:“red tulip”(红色郁金香)意为相信我、爱的宣言(believe me,declaration of love);“gardenia”(栀子花)表示可爱、秘密的爱(lovely,secret love);红玫瑰(red rose)代表爱情,报春花代表“永远相爱”,条纹康乃馨则表示“拒绝”。又如英语中,用植物词汇如peach(桃),daisy(雏菊),rose(玫瑰)来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形容女性红润的脸庞,但只是用植物比喻人的某种自然属性,并没有任何品德、精神的评判。不同的是,中国人使用多种植物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姿态和品行,如“杏眼桃腮”、“艳若桃李”、“蒲柳之姿”、“娴静犹如花照水”、“蕙心兰质”等。总的来说,英语中虽然不乏以花草树木喻人的例子,但是远不及汉语那么丰富,所以用不同花草树木喻人是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重要区别。 

本文介绍了中英文化中植物象征意义的一些现象。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强对英汉植物词汇联想意义异同的研究,做好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6

关键词:哲学语词;言语行为;义务内容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2)01-0001-05

1 一个困惑

wittgenstein说,“当哲学家们用一个词如“知识”、“存在”“客体”、“我”、“命题”或“命名”,并希望以此把握事物的实质时,他必须问自己:这个词在语言游戏这个最初的家园中实际是以这种方式使用吗?我们要做的是把词从它们形而上学的用法带回日常的用法”。

wittgenstein的主张涉及一个重要的哲学论题:哲学是否该有自己的语词,哲学语词是否该有自己的含义。对此,wittgenstein和许多哲学家持否定的观点。他们认为,哲学从原则上应当耽留在我们日常思考的事情上,当然要用日常的语言来表述,必须尊重日常语言的用法,尊重包含在日常语言中的道理。与日常语言的日常使用相左的哲学语词被看成不恰当的使用,是日常语言的畸变形式。哲学的任务就是清理这些畸变的哲学语词,“哲学是我们运用语言方式来抵抗智力蛊惑的一场战斗”。

然而,wittgenstein的观点有个明显的预设:哲学思考与日常思考有大致相同的对象。这个预设本身有待商榷。一个简单的事实是,wittgenstein本人的哲学文著通常都用日常语言写,很少使用古怪专门的术语,但是,我们读维特根斯坦的书,仍然觉得不容易懂,尽管字面上很少有读不懂的,可是还是不能像读故事那样顺利地读下来。这是因为,我们平常(如经验科学家那样)是用概念对世界的一事一物一人进行思考,而哲学是对概念本身进行思考。(陈嘉映2005)这说明哲学思考与日常思考的对象不同。既然如此,哲学就该有自己的语词,但是不能专门设计一套哲学语词,只好以不同方式使用日常语言。

借用wittgenstein(1953/1999)本人的语言游戏观,我们完全可以把哲学语词看成哲学家在哲学圈里,按一定的游戏规则使用的语词。既然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如widgenstein所言,对哲学语词的使用也是一种使用。根据Quine(1948)的本体论承诺,哲学语词在哲学理论系统里不但有意义而且合理。

面对关于哲学语词的这种困惑,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Searle的语言哲学观和方法论来探讨哲学语词的逻辑结构,以期证明哲学语词的合法性。

2 超常层的哲学语词

Rosch(1978:30-31)将范畴的抽象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从属层(Subordinate)、基础层(Basiclevel)、超常层(superordinate)。基础层的范畴携带一定量的信息,属于中等程度的抽象,我们以此区分事物,如椅子等;从属层的范畴携带的信息最多,抽象程度最低,如餐椅等;而超常层的范畴携带的信息最少,抽象程度最高,如家具等。在“家具一椅子一餐椅”序列中,抽象程度由高到低。

哲学语词属于超常层,它们携带的信息很少,与直接感知的很不相同,抽象程度最高。nietzche(1977)将其视为“最高概念”,说它们是“最概括、最空洞的概念,是蒸发了现实的最后一缕青烟”。这样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哲学语词,并不遵循Roseh(1978:28―30)提出的认知经济原则。这个原则要求通过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信息,这是来自环境施加的一种选择压力。例如,对于生存而言,真正有用的,既非“赤鹿”、“灰鹿”之类的从属层范畴,因为这对快速行动和反应来说,携带了太多的信息;也非“动物”或“事情”之类超常范畴,因为这对适宜反应来说,传达的信息又太少。而真正起作用的是“鹿”或“虎”这类基础层的范畴。由此看来,像哲学语词那样的高水平抽象不受人类进化的欢迎。哲学语词很可能只是一种由文化承诺支撑着的能力,而非环境使然。我们赞同Gaboraetal(2008:106)的观点,像哲学语词这样超常层的概念,也是基于感知经验,只是不如基础层和从属层的概念那么直接而已,并且与直接感知的很不相同。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哲学的思想形式或范畴(也就是哲学语词),在本性上是实用的;如果我们说它们对世界是真实的,只因为它们在机体成功地适应世界时发挥了作用,尽管不是在生存方面发挥作用。

总之,哲学语词不应被看成随意捏造的怪物,它们的出现和使用具有范畴化的心理基础。哲学语词位居于范畴抽象维度的超常层,与日常语词具有相同的本体论地位,都产生于相同的心理过程,即抽象和范畴化。两者的差异在于,哲学语词比日常语词更抽象。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日常语词由环境生存所驱动,而哲学语词可能是由社会文化承诺所驱动。

3 哲学语词的言说对象

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尝试将哲学语词言说的对象分为:1)可揭示对象(revealableentities),这可通过概念分析实现;2)高度抽象对象(highly-abstractentities),这可通过抽象概括实现;3)逻辑推导而得的对象(10giealty-in-ferredentities),这可通过逻辑推理达到。因为每一类都涉及到概念分析、抽象概括和逻辑推导等思维活动,只是在某一类对象中,某一思维活动更突显,所以该分类还不完善。不过这样的分类有利于我们下面的分析。

哲学语词所言说的可揭示对象是那些看不见,但可以通过概念分析而揭示的对象。例如,austin(1975/1962)的术语speechacts,在austin揭示以言行事这个现象以前,我们只是想当然地将语言视为描述世界或交际的工具。而austin和Searle(1969)的言语行为理论向我们揭示,内在于语言的是人的意向行为,包含切实条件或满足条件、心理状态、适从向和义务内容等因素。像speechacts这样的哲学语词,通常揭示我们十分熟悉的事物中被遗忘或看不见的层面。用Searle(1969)的适从向(directionoffit)方法,可以说,这种语词的适从向是从语词到实在(实在指“语言实在”或“语言事实”)。

这类哲学语词通常具有普遍性特征,它们的使用与同一范畴内的其它普通词相互关联,比如,speechacts涉及会话双方、说话人意向、心理状态、适从向等,可无限制列举下去。wittgenstein(1953/1999)的languagegame也属于这类哲学语词,它的使用也与同范畴内的其它普遍词缠绕。比如,一个语言游戏涉及玩游戏的人,或许还有旁观者、态度、社会规约、语境等等。

哲学语词所言说的高度抽象对象,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该抽象对象的概念。这类哲学语词有being,i

dentlty,necessity,true等等。这类表达式的结构本身使它们不具有描述性;它们具有跨范畴使用的特性,也就是说,它们在任何范畴内或话语方式内都同样可以合法使用。因此这类哲学语词的使用不具强迫性,不会出现非常规使用,当然不必与常规使用比较。

如果试图给这类语词建立恰当的使用规则,不可避免会与既有观念发生矛盾。being不能理解为占有时间和空间,除非我们取消已经确立的、用以谈论思想和意向的常规语法。being也不能用种差的逻辑来阐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像谈论animal,man和dog之间的关系那样来谈论being,这种哲学语词的适从向是双向的:即从实在到语词和从语词到实在。这类哲学语词具有建构性,将非物质的东西用语词建构出来。这类语词使对象出场。

哲学语词所言说的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到的对象,是那些看不见(不能从经验上获得的)但可以逻辑推导出来的形而上对象。aristotle(2007)的形而上语词theunmovedmover(不动的推动者)就属于这类哲学语词。aris,tofle用这个词描述宇宙的第一推动因,即theunmovedmover不被一个先在的行为所推动。aristotle论证theunmovedmover存在的逻辑推理过程如下:1)世界上存在运动;2)运动的事物由别的事物推动而动;3)如果凡运动的事物是由别的事物推动而动,就会存在一个无限的动因链。这是不可能的;4)因此,一定存在某个东西,导致第一运动;5)由3)得知,第一动因不可能被推动;6)由4)得知,一定存在一个不动的推动者。

在metaphysics一书中,aristode将不动的推动者描述为完全美丽,隐而不见。而他用theunmovedmover这一哲学语词使这第一动因出场了。由于这类哲学对象是逻辑推导的结果,不能从经验上获得,所以对这类哲学实体命名的哲学语词的适从向也是双向的。它们在表征一个对象的同时创造该对象。

哲学语词如何能够言说看不见的、普遍的、高度抽象东西呢?对此,可以借鉴Searle(1969:19―21)的可表达原则,即“凡能被意谓的东西都能被言说”。同理,哲学家想意谓的不可见之物、抽象之物,普遍性、逻辑推导之物等,原则上是可以表达的。显然,要表达这样的哲学对象,哲学家必须冲破语言的常规使用。因为语言的日常使用只能服务日常的生活形式(formsoflife),不能服务哲学家的“思考形式”,一仆不能二主。哲学家如何能冲破语言日常使用呢?最为便利的方法就是给已有的日常语词强加新的意义,如plato的idea,在日常语言中,idea只不过是人们思考时心智里出现的任何东西,通常被解释为表征意象,如某个物体的意象。但是,在plato(1999)的手中,语词idea用来指称形式领域(realmofForms),其存在独立于拥有这些ideas的任何人。plato的idea是非物质的,不占有空间(在世界之外),不在时间流上(在时间之外),但却拥有最高、最基本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以日常语言的方式来理解plato的idea概念。

哲学的对象无所不包,而这些对象同时被其他学科分享,这就是关于哲学对象的悖论。(单继刚2007:28-29)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分在于研究的方式、角度和层次的不同。我们得承认,哲学家会使用一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语词或以不同方式、角度或层次使用相同语词。

4 哲学语词涉及的言语行为

我们认为,哲学语词的使用主要是一种宣告行为(declaration),同时涉及建议行为(suggestion)。

宣告行为具有独特的建构力,为人类所独有。JohnSearle称其为宣告之力(thepowerofdeclaration)。我们在实施宣告行为的过程中,宣告某事态的同时,建构那个事态,改变原有的世界状态。宣告行为建构的逻辑结构是“在语境C中,X被当作Y”。例如,当牧师说iannounceyouhusbandandwife时,一对年轻人的身份就由原来的单身变为夫妻,不但夫妻这个事态被建构,世界的状态也发生改变,多了一对夫妻。大会主席宣告“我宣布大会开幕”时,大会就处于开幕状态,事态发生改变。在这个建构的逻辑结构中,X代表原有的状态,Y代表某种结果(世界状态发生某种改变)。Y具有某种地位功能(statusfunction),且为言语社区或交际双方公共认同。

JohnSearle提出强主张(strongclaim),认为所有的人类文明都是由具有与宣告的逻辑形式相同的言语行为构建的。他说,“严格意义上,不是所有的言语行为都是宣告,因为有时候我们只是在语言上描述、指称、谈论或思考某物,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表征某物来建构它。这些表征与宣告有相同的双适从向,但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宣告,因为没有具体的宣告言语行为的表达形式”。

我们赞同Searle的强主张。如果用它来考察哲学语词,会发现,哲学语词的引进和使用包含宣告言语行为的逻辑形式。这种逻辑形式可具体表述为以下方面:1)哲学语词由哲学家的言语行为产生。这种言语行为与宣告有相同的逻辑形式,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宣告;它们是哲学家处理语词的言语行为(与常人用语词来处事或做事不同),建构一个语言实在。2)这些被建构起来的哲学语词被赋予与其他语词同样的地位功能,那就是能够表达意义或指称对象。3)这些被建构起来的哲学语词在表达意义和指称对象时,与宣告言语行为有相同的逻辑形式,但不具有宣告言语行为的句法形式。一个哲学语词犹如宣告言语行为,建构一种实在。于是,哲学语词至少涉及两次宣告行为,一次是在哲学家引进哲学语词的时候,另一次是哲学语词用来指物表义的时候。

哲学语词theunmovedmover的产生是aristotle以类似宣告的言语行为创造的,其地位功能具有意义和指称,建构一个哲学意象,即不动的推动者,并通过表征它来完成建构。因此,通过类似宣告行为建构的哲学语词被用来施行类似宣告的言语行为,由此建构所表征的实在。

由宣告行为建构出来的地位功能Y必须为言语社区集体认同。比如atwentydollarbill和thepresidentoftheUnitedStates,它们的地位功能必须为社会认同,才能发挥作用。那么,如此建构的哲学语词的地位功能是否也需要社会的集体认同呢?哲学语词的地位功能只需要独特的社区即哲学社区的认同,因为哲学语词的语言符号本身是社会所认同和理解的。哲学语词一旦建构,就有意义,并指称所建构的实在。一个哲学语词的地位功能是否被接受,与其说是社会问题还不如说是理论问题或学术问题。然而,可以尝试说,在哲学领域,如此多的哲学语词一旦被建构,就被学术界无数次地讨论、批驳、使用

或引用,这些行为本身就说明那些哲学语词被哲学社区集体认同,或许更多的是作为哲学事实,而不是社会事实。这也说明哲学语词具有明达语言性(王爱华2006,2008),一旦被创造,就成为其他言语讨论的对象。

除了宣告言语行为,哲学语词同时也施行建议言语行为。这与Verene(2009)观点相似。施行建议行为,就是试图建议人们以新视角看某事,引导人们观察从未观察到的事物或情形。哲学语词具有较强的建议性,因为它们试图去获得新的视角和较深的洞见。它们总是试图改变人们关于某物某事的视角,鼓励人们以先前想不到或看不见的方式思考某物或某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涉及的言语行为,既不真也不假,因为他们本身旨在为真假设定条件。

当然,哲学语词实施的建议行为不具有日常建议行为的语形结构,而是具有其功效。特别是当哲学语词用来呈现终极实在(theultimatereality)时,哲学家采用跨时空的视角,从无中生有,从有中创新,直接在思辨行为的范围中言说,这种思辨行为使哲学本身成为可能。

5 哲学语词承载的义务内容

Searle(2010:Ch4)和Brandom(1994)认为,一旦拥有语言,你就不可避免地拥有义务内容(deontiecontent),建造不可移转的承诺和义务。也就是说,以承诺和义务为主的义务内容内在于言语行为的施为中。义务内容来自于交际中的社会特征、语言手段的规约特征、说话人意义的意向性特征。义务内容产生的潜在机制是组构规则(theconstitutiverules),其逻辑形式是建构规则:在语境c中X被当作Y,例如,在语境C中说出的话语是许诺。就宣告言语行为而言,义务之力(deonticpower)由如下公式建构:我们通过宣告言语行为使地位功能Y在语境C中存在。由此行为,我们建构Y与某人或某些人S之间的关系R,以至于S有权力执行a类行为。

我们认为,Searle关于言语行为的义务论也适合哲学语词的使用。哲学语词的使用涉及至少两类言语行为:宣告和建议。当哲学语词被宣告言语行为建构时,它们就被指派或强加地位功能Y,也是一个语言符号所能行使的功能。具体说来,就是这些哲学语词具有功能,如指称事物和拥有意义。例如,一旦aristotle(2007)创造theunmovedmover,它就具有语言符号的地位功能,即具有指称和意谓功能。至于这个哲学语词如何指称、如何意谓,宣告言语行为又介入并发挥作用。这时的宣告言语行为建构语言符号theunmovedmover与第一动因之间的关系R,与此同时,aristotle对这种关系作出承诺。aristotle承担一种义务,是为他建构这种关系R提供理由或逻辑证明。另外,建造theunmovedmover这样的哲学语词时,aristotle还承诺第一动因的存在,并鼓励或建议他人将他的视角视为具有理性或有效,于是建议言语行为的义务内容得以建构。

另外,我们还认为哲学语词潜在地承载两个哲学义务:1)哲学家的言说应该反思自己的时代;2)哲学家的言说应该具有永恒的视角。这两点得益于Verene(2009:38)的启发。第一义务可由Hegel的《精神现象学》的经典语句whateverhappens,everyindividualisachildofhistime(Verene2009:38)来佐证。根据这个观点,每个哲学家其实是他自己时代的产物。哲学知识只有在专门科学和专门知识领域的工作完成之后才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家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而是新创知识的反思者。哲学家像美纳娃的猫头鹰(theowlofminerva),本质上是夜晚猎手。

概念分析哲学家承担夜晚猎手的义务,因为他们试图揭示那些熟悉事物背后隐藏或看不见的层面,或者狩猎各个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哲学本身)中的各种理论背后的假设或预设。这种哲学家不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特定思想领域或传统,因为他们不把自己看成“任意思想社区的公民”。(wittgenstein2007)以这种方式研究哲学,就会产生言说可揭示对象或高度抽象对象的哲学语词。换言之,言说可揭示对象或高度抽象对象的哲学语词,其背后隐藏哲学家承担夜晚猎手的义务,去揭示那些看不见的事物。

与此相对,哲学家还承担以永恒的视角言说的义务。我们首先看三位哲学家是如何描述哲学家的。plato的洞穴喻陈明,哲学家言说太阳,而不参与其他人的游戏,去测量洞穴中的阴影;在Spinoza那里,哲学家成为具有致命疾病的病人,必须竭尽全力寻求治疗;而在Berkeley那里,哲学家被引领到一个境地,以至于他只相信别人嘲笑或鄙视的东西。(Verene2009:38-39)plato,Spinoza和Berkeley把哲学家描绘为一个已经获得某种独特立场的人,哲学家不是其自己文化或历史中的一员,而是一个与自己时代分裂的人,且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审视其自己的历史或文化。哲学家在日常世界中,没有归家之感,因为他永远处于探索途中。

哲学家栖息于两个世界――身居于自己时代,却又企图超越自己时代,以期提供独特且绝对真的思想。这种哲学高阶追求或义务,在那些使用哲学语词去言说逻辑推理的哲学家那里得到最好的体现。在这种高阶追求中,日常语词无力服务哲学家的思想,哲学家不得不冲破日常语词的使用,给日常语词强加新的地位功能或建构新词。plato的idea,aristotle的theunmovedmover是这种哲学高阶追求的必然结果,我们没有理由责怪这些词的使用是畸变的或非常规的。

当哲学达到内在于人类理性的沉思阶段,它就属于高文化。(Verene2009)高文化之所以高,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感觉、想象、记忆和理性达到极大的综合。高文化由对绝对意义的追求所驱动,比如,哲学家相信,经验实体存在的绝对方式――真、善、美――是能被想象和反思的。由此看来,哲学家与普通人有不同的生活形式和思考内容,那么他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该有不同的承诺、不同的义务和不同的义务内容。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7

【关键词】色彩意义;修辞;联系

语言中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各部分构成了修辞的语言材料。色彩意义属于词汇学范畴,修辞属于修辞学范畴,两者虽然属于不同的学术领域,但是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词的色彩意义因为表现为某种情调和韵味儿特别富有修辞潜质,而修辞的结果也常常为某些词增加某种色彩。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色彩意义与修辞的紧密关系。

首先,某些词的色彩意义是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依赖具体语境产生的。这种固有的色彩意义伴随着词语进入交际领域,从而给交际的成功完成提供了可能。如“英雄”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用在被称颂的人身上使文章充满了褒义的感情色彩;“夫人”具有庄重的书面语语体色彩,在书面语中使用就会使文章具有庄重典雅的色彩;“雪白”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用来描写某些事物时会更加生动、形象;“皇妃”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我们一般会在历史题材或文学作品中见到;“咖啡”的运用则会使我们感受到浓厚的异域色彩等等。再如: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句话。作者用“金黄”和“圆”来描述月亮,这样就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月亮的颜色和形状,读者看了如同亲见一般。

其次,词类活用是锤炼词语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通过改变词语的类别从而达到更加生动、完美的表达效果。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屡见不鲜,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如“将军身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一句中的“坚”、“锐”本是形容词,在句中活用为名词,表示兵器。在现代文中词类活用虽然用得比文言文中少,但是它的积极影响依然吸引着广大作者。如:

要有“不肯做女人”的那份洒脱,只有这样,在男性的眼里你才是一个挺女人的女人。(章以武《爱情的保鲜》)

一个年轻姑娘,大概是新来不久的打字员,面孔陌生而俊秀,她一上台,第一把手的眼睛就发亮了。他很家长的转头问左右:“这小鬼是谁呀?叫什么?”(柯云路《陌生的小城》)

前一个例子中的第二个“女人”在句中与第三个“女人”意义不同,用法也不同。这里的所指不是成年女性,而是成年女性的良好品质“温柔”“贤良”等,词性也由名词临时转变为形容词,这样使用就添加了褒义的感情色彩。第二个例子中的“家长”一词与我们一般所说的家长意义和词性均有所不同。家长本是名词,中性词。在本句中,词性由名词变为形容词,色彩意义变成贬义的感情色彩。

再次,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辞格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辞格的运用也常常伴随着色彩意义的变化。如“比喻”、“比拟”、“借代”、“反语”等辞格的运用就会增加文章的色彩意义。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湖塘月色》)

“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朱自清《湖塘月色》)

“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看你穿上战士的衣服,看你挂着银质的奖章。”(李株《这样的战士》)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上述四个例子分别用了比喻、比拟、借代和反语四种辞格。例一中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子,相信见过荷叶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比喻的运用为文章添加了形象色彩。例二中荷花是物,而羞涩是人具有的表情,将这种人特有的表情赋予荷花,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了荷花的娇艳和可爱。例三中用眼睛借用来指人,这样表达比单纯的直述要形象的多。例四中的“狠心贼”孤立的看是贬义词,但在句中运用了反语的辞格,所以这里的“狠心贼”,不但没有贬义的色彩,反而更加深了褒义色彩。

可见,色彩意义与修辞的关系非常密切。要提高我们的说话和写作的技巧,不但要注重修辞,而且要注重色彩意义。目前来看,对于修辞学的研究要比词彩学的研究深入得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加深对修辞学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对词彩学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在单项研究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8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metaphor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piercingcry(刺耳的声音)、sweetmusic(悦耳的音乐)、sourlook(怒视)、aloudshirt(颜色花哨的衬衫)、softlight(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webster’s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sensationfeltinonepartofthebodywhenanotherpartisstimulated。这一定义的意思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受到刺激在另一个器官上触发的感觉”。换言之,即五官感觉相通。钱钟书先生精通西学,名之为“通感”。

通感是一种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经常被用于文学作品、艺术及音乐中,尤其是诗歌、散文。作家,特别是诗人经常会大胆地运用新颖甚至是离奇的通感意象。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

很多情况下,通感不仅仅是两种感觉的相通,还可以是多种感觉器官相通。在中英诗歌中,感觉通感也常发生在多种感官之间,即视、听、触通感。比如,在贾岛的诗中,“促织声尖尖似针,声声刺着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星,惊觉眠童与宿禽。”诗人将蟋蟀的鸣声这一听觉形象化为“针”的视觉形象,再换位为“刺”的触觉形象。“尖”字同时跟听觉、触觉、和心灵的痛楚相连,因而描摹的细而独到。李贺的“砚取青光写词楚,赋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泪啼千万枝。”诗人将视觉意象“青光”、“黑离离”,听觉意象“泪啼”,嗅觉意象“赋香”等相互沟通,以其独特点艺术技巧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独自在新竹上写诗行的苦闷心情,感人至深。

英国诗人西蒙斯有一首诗,是一个精彩的五官相通的英语通感范例,如:

Softmusiclikeaperfumeandsweetlight,

Goldenwithaudibleodoursexquisite,

Swathemewithcerementsforeternity.

柔软的音乐声散发着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

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位出极精美的味道,

包裹着我让我沉浸在永恒之中。

上例诗人把听觉与触觉(soft)、嗅觉(perfume)、视觉(light)、味觉(sweet)都糅合在一起,绝妙地表达了听了肖邦乐曲后的感受,让读者仿佛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直接感受到肖邦乐曲的难以描摹、难以言传的音乐美。三、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由于通感必须涉及到概念系统,因此我们可用Lakoff和Johnso[1]的概念隐喻理论来阐释通感现象。这一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他们提出的“隐喻的认知观”是对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动。其理论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大多是隐喻性的。Lakoff认为,隐喻作为语言表达形式之所以是可能的,就是因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系统之中。

Lakoff[2]运用源域(sourcedomain)与目标域(target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示(image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

从语言形式来看,通感隐喻十分新奇,捉摸不定,但其中的概念隐喻固然给予作者一定的创作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它无法超越基本的认知规律的制约。也许这就是文艺批评中所说的“带镣而舞”。与其他隐喻一样,通感中同样包含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通感隐喻中的意义建构。

乌耳曼[3]通过对19世纪不同国域、不同语言的许多诗人作品中的通感用例的调查发现,通感现象有个共同的内在规律:呈等级分布,即感觉的移动方向呈现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即对较高级的感官的刺激能引起较低级感官的反应。在语言表达上,表示低级感觉的词用来修饰较高级感觉的词,反向的用例明显较少。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如下: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

四、通感的认知生理及心理学依据

一般来说,人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观各司其职,不得逾越各自的权限。荀子[4]言:“人之百官,如耳、目、鼻、口不可以相借官也。”然而,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研究证明,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证明,“在人脑的前额叶部分,各感官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关联并联成一体的”,因而有着“跨感官迁移假说”。因此,人的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他们是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即对一个感官的刺激也引起其他感官产生相应而不同的反应。它又是一种心理现象,因为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发生共鸣和联想。这正说明生理和心理是不可分的。一种刺激可同时激起多种感官的不同的感知,在大脑中引起共鸣。人类感官的这种通感的作用构成了人们认知事物的又一生理和心理基础,这一过程反映在语言的创造和运用中,产生了被称为通感隐喻的语言现象。这说明通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是真实的。

钱钟书[5]先生对此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是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了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五、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大量使用的通感作为隐喻的一种,其认知基础是在我们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了解通感的这些认知规律有助于我们以后更好的解读通感隐喻。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3.Ullmann.S.Languageandstyle[m].oxford:BasilBlackwell,1964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9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写作是我国高中生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准确性都有着一定的推动性。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英语写作在其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一)词汇量匮乏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要想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悟,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词汇量。但是部分学生日常对于词汇的积累不够,真正运用到写作时才发现词汇量的匮乏,对于一些事物的形容只能运用简单的词汇,仍旧停留在小学时代的水平。例如,在描绘人物的时候,仅仅会用beautiful,pretty,nice等简单词汇,对于食物只会用tasty,sweet,good等词汇,如此反复,使得文章结构单调,语言表达形式单一。

(二)用词错误

部分学生由于对词汇掌握得熟练度不够,常常会出现单词拼写错误以及用词不当甚至“造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整体表达。比如,在大部分情况下,单词后接-y或者-ty代表单词的形容词形式,但是有些词语本身已经是形容词形式,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刻意变形。例如,sweet一词,本身已经是形容词形式,表达甜美的、甜蜜的意思,后接-y之后反而变成名词,很多学生想要形容一个人很甜美,往往会写成youaresosweety,出现词性的错误。

(三)段落衔接不连贯

部分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通常只采用and,but等简单的连接词语,往往造成句式单一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全文没有采用连接词,导致文章缺乏连贯性,部分内容出现重复的情况。此外,有的学生在同一个段落中频繁更换不同的代词,导致指代关系模糊不清,不仅打乱了句型的逻辑性,还容易造成中心思想表达不清的现象。

(四)句式句型匮乏

学生缺乏英语写作技巧是导致在句式和句型使用方面类型匮乏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只能采用“主―谓―宾”或者“主―系―表”等简单句式,对于倒装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句型使用率低,出现错误的概率高。通篇文章下来,句型过于单一,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文章缺乏了逻辑性与连贯性,也体现不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文化差异

高中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常常由于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而造成审题的差异,往往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跑题、离题的情况。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可以从高中生对于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但是英美人通常简单直观地对主题进行论述,对自我的观点进行表达。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高中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往往对主题的表达不够明确,在论述过程中无法紧扣主题而展开,最终导致文章主题不突出、观点不鲜明的现象,限制了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

对单词的学习以及词汇量的积累始终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末,英语单词等同于中文当中的字,通过不断地整合与搭配,可以衍生出无数种表达方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英语单词不能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可以运用读音的规则,根据单词的读音对单词进行拼写,因此,正确地识读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前提。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国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国外经典电影的欣赏以及对外国流行歌曲的学习扩大自身的词汇量。

(二)增加写作训练

在英语中有一个典故叫做:“Romewasn’tbuiltinaday”,意思是说很多成就并不是一天就可以练就而成,而是要通过反复的努力与积累。英语写作亦是如此,它的提高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和积累。由于考试的特殊性,在时间、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方面都对学生有着要求与限制,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对英语写作展开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信息阅读、信息理解以及信息表达的能力。英语写作并不是简单地将汉语思维翻译成英语的过程,而是应该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与材料,用英语的方式展开思维与联想,并且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自我意见的表达与论述。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应试能力。

(三)加强英语语法学习

英语语法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语言体系,它本身枯燥、乏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往往导致了文章中词不达意的现象产生,阻碍了信息的相互传递。因此,想要有效解决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就应该加强日常学习中对学生语法知识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于一些优秀的句子和段落的背诵是加强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巧妙地将自己积累的句子和联络有效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

(四)加强阅读训练

要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增加学生英语语言素材的积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电影等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美人的语言特点,还能够帮助他们累积一些固定搭配、常用词汇以及优秀句型等。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写作不仅能够内容丰富、表达地道,还能使得学生对于写作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五)注重批评整改

写作完成之后教师的批评整改也是学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并且提出修改意见以及改进方向,帮助学生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是检验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我们只有认真分析英语写作成为我国高中生软肋的原因,并且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润.高中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8):69-71.

[2]朱素梅.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1(11):16.

高中语文常见意象篇10

关键词:聋校;语文教学;聋生;语感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64-02

语感,夏丐尊先生曾形象地作过这样的解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解作红色,“夜”但解作昼的反对吧。“园”但解作种菜的地方,“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字也在此。”叶圣陶先生更概括地指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这就是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语感能力又与语文素质有着密切的性惯性,它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我们该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聋生的语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提高语言揣摩能力、想象能力入手,以及这两种能力所包含的五个方面着力,大概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语言揣摩能力的培养

语言揣摩能力,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思考、推敲,以求获得丰富而正确的了解力的思想能力。在小学,对语言的揣摩主要包括对语言正确性的揣摩、对语言形象性的揣摩和对语言情感性的揣摩,也就是说语言的揣摩能力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1、对语言正确性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认识的最基本要素。它可以提高对语言理解的思维广度;从对某个字、词、句的理解扩展到这些字、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中去。在训练中,我们可以抓住小学生容易混淆的某些语言,通过对比的方法,认识其正确性。

比如对课文《繁星》中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悬着半明半昧的星”教学,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句子用“躺”而不用“睡”,用“悬”不用“挂”呢?学生通过对比揣摩,会领悟到“躺”才能“仰望”,“睡”闭着眼就不能仰望了。“挂”是要有一定的牵连的,而星星没有牵连,只能用“悬”。

再如《飞机遇险的时候》有这么一句“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了一座座山峰。”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掠”有哪些近义词呢?为什么课文要用“掠”呢?比如“飞”吧,“飞”只是高高地经过。而“掠”却是紧贴着高速地经过。下面是一座座山峰,稍不小心你飞机就会粉身碎骨,一个“掠”字把飞机可能遇险的情势显示了出来,从而更突出在危险的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

当然,对语言正确性的分析还应包括:抽象的语法分析、逻辑分析,以至思想、感情、观点与风格的分析等等,这里就不意义赘言了。

2、对语言形象性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认识的中介环节。它可以提高对语言的再现能力――从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回到所代表的事物与现象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具和联系生活现象来帮助实现。

比如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课文分别用了“摇”“甩”“摆”来形象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动作。如何帮助学生揣摩这三个词的形象性,进而体会其正确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表格的做法来实现:

用词

特点

方法

小鱼用“摇”

老黄牛用“甩”

燕子用“摆”

想起有关事物船上的橹等马戏团的鞭子等墙上的钟摆等

体会形象特点窄而长细而长窄而短

体会活动特点较慢快且灵活有节奏感

文学的形象性常常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来实现,尤其是比喻、比拟等等,我们可以启发学生从喻体的特点去揣摩本体的形象性。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中欢笑着。”

作者把杨梅当作可爱的动物,甚至人物来描写。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抓住有关词语从所比拟的喻体中揣摩到经过严冬的杨梅树对春天春雨的渴求;揣摩到春天春雨对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植物在春雨中舒适地生长的镜头;揣摩到大地回春,万物竞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情态。从喻体到本体有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揣摩其形象性的过程中,聋生还可以在心中创造出自我塑造的形象出来。

3、对语言情感性的揣摩,是对语言文字深层的认识。它可以使读者与作者进行神交。

对语言情感性的揣摩,一般可以通过文章所描述的形象活抒情性的语言来进行。

比如讲授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边绘简笔画,边启发学生体会诗句所寄托的感情。

这两句融合了作者的所见所感。作者在与友人道别时站立于江边,直至友人所乘之舟在视野中消失仍久久不愿离去。

上句一个“孤”字意味深长:在茫茫的江岸上船只频频,但作者的眼中只有友人所乘之舟,其它视而不见,可见作者心系友人。再者,“孤”字既表现了友人离去后自身的孤寂之感,也反映了作者认为友人离开自己也一样会感到孤寂。一个“孤”字形象地连起了多种感觉。

下句的“唯”字是作者的概叹“友人在江岸上消失了,瞬间好像宇宙万物都随友人离去而失却了:滚滚的长江也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奔激之情。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住一两个形象性的词语进行分析,学生便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在语言文字中所寄托的深情厚意了。

抒情性的语言常是直抒胸臆的,它以散文居多,如《繁星》《再见了,亲人》这类课文可启发聋生在默读吟诵中,从声音形态的抑扬顿挫中揣摩作者的情感。

当然从文字到形象到情感均要凭借想象。

二、语言想象能力的培养

语言文字具有间接性的作用,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中介物。读者要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取得正确而丰富的了解力,就必须要进行再创造,这个再创造过程靠的是想象力。可是,想象力是提高语感的重要手段。对小学生来说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抓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再造想象,另一个是迁移性想象。

1、再造想象力的培养

阅读中的再造想象,是以学生生活表象为基础,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的思维过程。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入境入情入意的关键。

聋校小学语文阶段的教材主要是记叙文。记叙文所记叙、描写的对象主要是人物、事情与景物。

人物的再造想象,要启发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内心的描写语言中作综合想象,从而体会出人物的总体特征。比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的健康、活泼、勇敢、机敏、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形象,是通过闰土的外貌描写、闰土刺猹的行动和闰土的讲述的捕鸟、捡贝壳、看瓜、跳鱼的事情中构建出来的。我们要启发聋生从所构建的各因素中作综合性的再现想象,人物的总体形象特点就从他们的心里呼之欲出了。

事情的再造想象牵涉的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从典型环境的再现中体会事情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帮助聋生再现自己在大年夜里家庭团聚时,欢乐、热闹、温馨的情境,从而唤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便达到了对语言准确而丰富的了解的目的。

再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如果我们能帮助聋生再现泸定桥的自然天险;再现红军所处的情势环境:潜游重兵后有追兵,整天没吃饭,全身淋湿,摸黑前进,时间紧迫等等,就能体会出红军机智、勇敢、为革命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从而领会到题目中的“飞”和“夺”所包含的意义了。

景物的再造想象则应抓住有关视觉、听觉的描述去进行。例如《瀑布》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抓住“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去再现瀑布那宏亮的声音;从“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去领略瀑布的色彩;从“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中体会瀑布的形状。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鸟》从视觉上的黄、翠、白和晶莹的千秋雪,从听觉上的黄鹂之鸣叫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声、色、动、静,远、近、线、点、面结合的绚丽而生动的春天立体画。只要教师启发引导得当,这幅美丽图景便会从学生的心灵中涌现出来并能透过图画体会出作者希望社会动乱早日结束,以便乘船离开四川的心情。

2、迁移性想象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迁移性想象,是根据文字语言材料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地进行开发,这个开发,一般包括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从单向往多向的思维过程。这是对语言文字获得丰富了解力的关键。

从局部到整体迁移,是从典型到一般性的迁移开发。它有如“一叶知秋”,有如“见瓶水之冰而至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其思维起点在理解与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共鸣点上。

比如在《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启发学生赏识了桂林山水美之后进而迁移到祖国山河的锦绣壮丽。它之所以能迁移是因为其类别相同,均是山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共鸣点,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表象才能启发学生提高这种迁移的能力。

从表层向深层的迁移,是挖掘语言文字深层意义的纵深性的思维。这个思维过程的轨迹组合必须合乎一定的逻辑序列。比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可以对小女孩的同情,迁移到对小女孩所处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再迁移到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爱。这个迁移过程是符合逻辑的。

从单向到多向的迁移,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放射性迁移。它是从局部到整体与从表层向深层思维的综合。比如在教《泊船瓜洲》名句“春风有绿江南岸”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迁移出如下种种的心理图景:一是和煦的温柔的春风景象;二是江南春色美景的意象;三是从严冬的冰封景色到春和景明的变化过程;四是作者美好的心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