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专题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4:53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1

一、恰当取舍,保留主干

即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专题复习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恰当取舍,保留主干知识。历史专题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历史或是同一类型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比较,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现象的立体认识,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题复习课《美国史》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围绕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美国历史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美国史》的专题复习教学中,笔者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

1.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多角度构建专题史的知识体系。在《美国史》的专题复习中,首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大致总结出《美国史》的复习可以分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科技革命”、“世界格局的演变与发展”等若干个专题,每一专题下又包含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主要有“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等,从而帮助学生强化专题意识,尤其要注意大专题下的小专题。其次,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归纳美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例如: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19世纪的南北战争、第二次科技革命,二战前后(20世纪)的罗斯福新政、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2.分组合作,交流展示。首先,笔者从教材中精选了几幅代表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图片进行展示,图片中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杜鲁门、科索沃战争等。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交流图片中的人物、事件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贡献或重大影响,要求每个学生都把本组的交流结果写下来,然后派小组代表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片在全班进行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总结更准确全面,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整合相关知识,同时也达到了复习基础知识的目的。

3.提高阅读和理解重要史料的能力。阅读和理解史料是历史中考考查的能力之一,在平时的复习中,很多学生认为对教材史料的复习是一种“炒冷饭”,兴趣不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连书本都懒得翻。在《美国史》的教学复习中,笔者将教材中与美国史有关的图片、文字等重要史料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多媒体上展示的史料进行知识抢答,说出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去的目的。

4.分析探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专题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透过历史表象认识历史本质及以史为鉴的能力。在本堂课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概括美国历史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美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进一步提升对美国史的认识。

5.将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历史问题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是中考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复习课关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美国史的复习绕不开中美关系这一重大热点问题,在这节课当中,笔者通过一个短片向学生简单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然后让学生讨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应如何发展中美关系?”“在问题上,美国的一些政客为何频频发声,纵容日本?”等问题。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通过以上板块的复习,既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合作探究,开拓了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复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基本达到了笔者设计这堂课的预期目的,复习效果也比较明显。

三、精选试题,巩固训练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2

一、广西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困惑

1.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突出的矛盾。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在教学中有效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我区许多学校都在拼命赶进度;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往往因需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学学生到底能够掌握多少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2.有的教师由于是初次接触专题史而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以学生知识基础差为由对专题史教学产生排斥心理。

3.目前的课改有一种不好倾向,一提到新课改教师就不敢讲,因为讲多了被扣上“满堂灌”、“一言堂”的帽子。在这种误区的驱使下,“少讲多活动”成了“有效”实施专题史教学的“法宝”。其突出表现在:一堂课改历史课上教师只讲10~15分钟,余下的时间由学生过多地进行“输赢式”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扮演活动、观看历史影视片活动、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活动等。

4.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之间出现矛盾。学生不适应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由于受中考制度的制约,升入高中的学生其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而新课程的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强,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缺乏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效果,也是其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从过去旧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中走出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对广大

一课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本课涉及了哪两个盛世局面和哪两个皇帝?隋朝有哪一个盛世局面?涉及哪个皇帝?由于总结时把前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上述问题。运用总结归纳法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四、列表归纳

列表归纳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列表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把握历史重点知识,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略史后,我把近代史上侵华战争的名称、起止时间、签订的条约、造成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列表归纳。其内容如下:

在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活用归纳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系统、牢固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2).

[2]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3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能力锻炼10分钟”能力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受到重视,只讲授知识而不发展学生的能力,就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广度、深度,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就会影响到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应适应和服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这一教育的需要,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育侧重点也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知历史、分析社会实际、解决社会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我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将原来的课时安排作了适当的调整,在每节社会历史课中拿出十分钟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将这种方法称为每课“能力锻炼10分钟”。在每节社会历史课的“能力锻炼10分钟”里我精心设计了能力锻炼的题目,使学生通过练习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对社会历史知识温故知新,能积极思考、掌握要点、理清线索、提高兴趣、锻炼能力。

为了检验每课“能力锻炼10分钟”的教学效果,我在任教的学生中作了教学改革的试验,试验的安排和方法是:从任教的八年级的4个班中,挑选班风、学习气氛、基础知识相对接近的2个班,每班各抽40名同学组成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

对照班课堂教学结构比较完整。整堂课按照原来模式,一般可分为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归纳、作业布置等几个步骤。实验班因每次上课时间较对照班少十分钟,但由于每次上课前布置了能力锻炼的题目,学生预先作了复习和预习的练习,这样就压缩了讲授和的时间。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我在课前预先布置实验班的学生阅读教材上新课的内容以及课文中框题文字、图片说明、注释和阅读材料。用图片内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精心布置阅读思考题,鼓励学生结合新课查阅相关历史书籍、史料。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粗读”与“精读”相结合,“粗读”即浏览一下材料,了解大意即可,“精读”即根据问题详细阅读,对与问题有关的重点字、词、句、注释甚至引文的出处都不能疏忽大意,务必要学会掌握阅读的要点。我要求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获取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我提醒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应该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史料进行鉴别、辨伪,要他们学会区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在新课的“能力锻炼十分钟”的时间里,让他们阐述课文内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而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结成一条条纽带,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化零为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历史的知识点浩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总有相似的历史现象或相近的历史事件散见于教材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将同类事件归类整理,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消化,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如我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内和课外的历史资料,结合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让他们归纳这两次战争的背景、发生的经过和产生的影响,并分析战争胜负的原因。又如在中国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要记住这些条约对初中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我在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抓住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这一要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导致了这一过程的形成。从此,中国人民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找出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既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揭示历史事件纵向发展的必然联系,又反映事件内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归纳整理、概括总结找出事件中的个性和共性。在“能力锻炼10分钟”的时间里,我让学生把用某个历史线索串成一个整体并表达出来,我加以适当的补充和点评,从而使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得到提高。

三、专题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一些专题组织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样的专题讨论有助于学生能力。课堂讨论的专题要选得好,既要选择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便使学生对重点章节加深印象,又要选择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以便使学生易于展开争论,也容易找到参考资料。如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几次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次?最近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怎样?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国家又是如何来解决经济危机的?对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我指导实验班的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鼓励学生撰写阅读心得、讨论提纲和发言稿,在讨论前抽查了他们的发言稿,进行个别辅导,指出优缺点,并在“能力锻炼10分钟”的时间里鼓励大家积极踊跃发言,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敢于争论和发表不同意见。学生积极性很高,气氛热烈,有些同学的观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他们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讨论的形式很新颖,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唱主角,这样给予学生一种使命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同学开始对社会历史课没有兴趣,深入学习以后才认识到社会真是知识的海洋,自己对社会了解得太少了,以后要多关心社会,多深入社会,扩大自己的社会知识面。课堂讨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社会历史的浓厚兴趣,锻炼了他们材料收集能力、加工整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又有效地配合了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四、循循善诱,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在学生每次作业、测试的时候严格认真地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我在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地选择了一些题目,辅导学生写社会小论文。如介绍古代宋元科技的典范后,我给学生分配写作的题目有,“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古代农业科技的发明和传播”。在“能力锻炼10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交流宣读优秀的历史小短文,并由教师或学生当场点评,指出优缺点,以资鼓励。虽然这些小短文很稚嫩,但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历史社会课本以外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也激发起了探讨历史奥秘的兴趣。在上学期写历史小短文的基础上,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学期的课程时,开始引导学生写历史小论文,小论文的题目和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起初,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无从下笔。我在完成的小论文中精选了几篇范文,给予具体指导,帮助修改,然后在课堂“能力锻炼10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宣读优秀小论文,由台下的同学提出疑问或评论,最后实验班的所有同学都完成了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己选题、找资料、写论文、组织答辩,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五、精心选题,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作业和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能力、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整理和表述知识的能力及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研究探索学习方法,全面提高自己读、思、写、说的能力。我在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了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布置了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除了针对课文的不同章节精心选择一些练习题,在“能力锻炼10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练习外,习题在内容安排上也是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发学生思考,弥补他们知识上的不足。练习题难度适当,一部分题目常带有启发性、探究性,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既学得生动有趣,又记忆牢固。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实验和过程中,我曾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安排了前、中、后3次测试,为了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有效,我运用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获得下列结果。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期、中期、后期3次测试显著性检验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4

一、基于历史阶段性的史实整合

基于阶段性的史实整合,要小跨度大综合。复习时,应选择特征明显,且影响巨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1.重要的历史阶段

中国古代史可分为五个阶段:社会由稳定到变革的先秦时期(西周建立到战国结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到东汉结束)、繁盛的隋唐时期、社会繁荣的宋元时期(北宋建立到元朝结束)、走向衰落的明清时期(明朝建立到1840年)。

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被动应战的19世纪40-80年代、社会急剧动荡的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前2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20世纪20-4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世界古代史的两个地区:古希腊、古罗马。

世界近现代史的四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新舷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工业化初期(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深化时期(20世纪上半期)、后工业化时期(20世纪后半期)。

2.历史阶段的史实整合

首先,根据阶段特征,按模块回忆相关史实;其次,根据相关史实,归纳阶段特征的主要表现;再次,根据相关史实,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表现与原因,构建知识结构。

如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社会由稳定到变革。

以人民版教材为例,必修一中专题一的第一课涉及了本阶段的政治史内容,主要叙述了一个朝代(西周)、一个特征(西周政治制度特征)、两个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社会由稳定到变革,就是西周的建立到灭亡,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确立到衰落,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剧烈动荡。

必修二中的专题一涉及了本阶段的经济史内容。主要叙述了“三个一”:一个提高(社会生产力)、一个农业耕作方式(基于小农的精耕细作)、一个政策(重农抑商);“两个二”:两种手工业生产方式(官营、私营)、两个商业领域(商帮和市);“一个三”:三个手工业部门成就(纺织、冶炼、制瓷业)。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出现了上述诸多新气象。

必修三中专题一的第一课涉及了本阶段的思想史内容,主要叙述了一个局面(百家争鸣)、一个思想形成(儒家思想形成)、两个人物的思想(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专题二的第二、三课涉及本阶段的艺术和文学成就,主要是两大艺术成就(书法的甲骨文、金文:绘画的笔画和帛画)、两大文学成就(《诗经》和楚辞)。

此外,改革选修涉及了商鞅变法:人物选修涉及了孔子。

进而思考:①西周时期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周灭亡后出现了诸侯争霸和称雄现象,其实质是什么?

②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大变革时期,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进而揭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间的关系。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出先秦时期的知识结构,并与同学研讨各自知识结构的优劣。

二、基于新史观的史实整合

史观就是对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我们的主流史观是唯物史观,此外还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引发社会革命。基于新史观的史实整合,一般就是指基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的史实整合。

1.基于文明史观的史实整合

基于文明史观的史实整合方式,也就是依据文明主题,按模块专题回忆相关史实,归纳相关文明成果的主要表现,分析相关文明成果产生的原因,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如我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变:一般认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预示着工业文明萌芽,工业化基本完成,标志着工业文明的形成。这一过程包括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漫长历史,主要内容有政治文明的演变、经济文明的演变、思想科技文明的发展等方面。

同样以人民版教材为例,政治文明主要涉及必修一中专题一的第四课、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内容主要有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举措(废丞相、设军机处)。列强侵华的四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两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四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新中国三个时期的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

经济文明主要涉及必修二中的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内容主要有明清时期三个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三大领域经济成就(农业、手工业、商业)。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六个阶段(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短暂春天的民国时期、较快发展的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逐渐萎缩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保护发展的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的三个时期(过渡时期、二十年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生活变迁的五大领域(物质生活、习俗、交通、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

思想和科技文明主要涉及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四课,专题二的第二、三课,专题三。专题四,专题五。内容主要有传统主流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明学、明末清初思想),三大文学艺术成就(明清小说、京剧、绘画),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五个代表(中体西用、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代以来的三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现代中国三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

此外,改革选修涉及了;人物选修涉及了康熙帝、孙中山、、邓小平。

进而思考:①我国古代商业文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当时制约我国由商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因素有哪些?②在近代社会,我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呈现

出怎样的特征?当时我国工业的主要结构性因素有哪些?③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党和政府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基于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史实整合

基于全球史观的史实整合方式,也就是依据主题,按模块专题回忆相关史实,归纳相关表现,分析相关原因,概括影响,形成知识结构。

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从新航路开辟至1917年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手工工场、工业化)、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和正常贸易)、政治制度的演变(代议制确立与完善、无产阶级运动)、现代科技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形成)、文艺思潮的演变(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内容。

进而思考:①教材中哪些专题和课涉及上述内容?根据上述内容,整合教科书中的相关史实。②根据整合的史实,归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前期的主要特征。③联系相关中国史内容,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当时中国史与世界史发展演变间的相互关系。

1917年之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市场的巩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蔓延(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互联合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峙)、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文艺思潮的演变等。

进而思考:①教材中哪些专题涉及上述内容?根据上述内容,整合教科书中的相关史实。②根据所整合的吏实,归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变的主要特征。③联系相关中国史内容。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当时中国史与世界史发展演变问的相互关系。

3.基于现代化史观的史实整合

现代化史观,重点考查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是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大约从16世纪起,人类社会开始了现代化征程。从本质上说,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为科学化、理性化和经济主义;社会方面表现为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的特点。

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了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历史进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侵略和两次工业革命,构成了经济上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人文精神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近代史既是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史,也是一部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同时也开启了政治上的民主化大门;民族工业在欧风美雨中成长,同时也启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西学东渐,也是中国人思想解放的过程与成果。新中国的历史,实质就是这种现代化的继续,不同的是新中国在现代化的征程中,经过曲折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思想、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

进而思考:①教材中哪些专题涉及上述内容?根据上述内容,整合教科书中的相关史实。②根据自己整合的史实,归纳现代化演变的主要特征。③联系相关中国史内容。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当时中国现代化历程与世界现代化历程间的相互关系。

4.基于社会史观的史实整合

基于社会史观的史实整合,特别关注转型时期的生活变化:

如宋元明清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建国初期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初期、苏俄时期、罗斯福新政时期、当今中国和世界等。

复习时,首先要回忆教材中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然后充分理解史料内容,读懂、读透史料;最后想象基于这些基本史实和史料的社会生活状况。

三、基于现实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史实整合

基于现实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史实整合,不是理解热点和焦点问题,而是从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视角,整合史实,进而理解现实热点和焦点问题的历史渊源。其目的是提高多角度整合史实的灵活性,深入理解和运用史实分析和解决问题。

当前社会的热点主要有:

关注民生问题;关注绿色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关注世界地区动荡问题;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关注思想文化道德建设问题;关注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关注世界经济动荡问题等。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5

关键词:梳理系统新课标历史图示列表提纲归纳

我们知道高中历史知识各部分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对联系。教师如能及时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将利于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系统学习。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作者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一下自己对知识归纳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一、图示法

所谓图示法,就是以字母、字词、数字或其它信号组成教学辅助工具,表示历史过程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细心设计和编绘,能够把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条理化和一定程度上的具体化、形象化。它既可以用于某一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的表述亦可以上某一章节内容的回顾与总结;既可以用于新授课当中,亦可以用于复习课当中。

1.图示法教学的示例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将之用于复习课中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中,我就引用下面的图表展示1927~~1937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的情况:192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____反蒋______||______反蒋抗日______||_____逼蒋抗日____||___联蒋抗日通过几个简单的词组和数字符号,我们就至少可以向学生展示3个内容:1.1927——1937年十年间的历史阶段特征;2.1927——1937年中国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3.中共斗争水平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果是普通的文字叙述,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2.图示法的三大优点

通过教学当中的实践运用,总的说来,图示法有以下三大优点:

第一,简约性。历史是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具体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这也就决定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图示法则把本身要用文字叙述的历史知识,以图示的形式加以表现,仅用几个简单的符号、词组就代替了大篇幅的冗长叙述。这样既便于向学生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第二,系统性。历史是按照它自身的顺序演变发展到今天的。历史的今天是与历史的昨天和前天相联结的,历史的明天又是与历史的今天相联结的。所以只有注意了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及纵向的关系,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复习课中,为了把知识学活,经常打乱教材章节,割块连线,纵横联系,把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意义的历史事件连贯起来进行专题复习。一个专题一个图表,容量更大、节奏更快、效率更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

第三,形象、直观,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但是要注意的是,图示法和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详尽式图表不同。详尽式图表把教材内容全部纳入表中,实际上变成了教材的搬家。这就失去了我们使用图示法的初衷。既然图示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简捷、明了,所以在使用图示法的时候就要注意:舍掉细节、突出重点;文字精练;符号简单、一目了然;

用彩色增强直观效果。

二、提纲法

提纲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学生的方式,通过教师设置立意新颖,有总结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激励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动力,从而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

如:战略大决战阶段,同学们首先会想到同主力进行决战的三大战役。我再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引导启发学生,这样,三大战役的概况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再现,教师进一步提出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分析总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将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阐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提纲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品质方面的体会,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历史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与效果。

三、列表法

所谓的列表法就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6

“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逻辑学研究步入大发展时期。逻辑学研究的队伍被重新组织并逐步壮大起来。1978年、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发起并召开了第一、第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之后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在这两次大会上,针对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的实际状况,有些学者提出了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主张。此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逻辑学会提出的“全面实现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逻辑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全面接轨”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个发展目标,我国广大逻辑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为我国逻辑事业发展的主要组织者,中国逻辑学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坚持“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多层次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根据搜集到的材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逻辑学研究的发展作一个概述,限于篇幅和能力,材料的搜集和概述不尽全面,特别是未能探讨逻辑教学,敬请谅解和指正。

一、数理逻辑、哲学逻辑和逻辑哲学

20世纪是西方逻辑发展史上的第三大高峰期,逻辑学发展成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并列的基础学科,这是20世纪科学系统演化的重大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巳对此予以确认。后来在该组织的“科技领域国际标准命名法”中,更把逻辑学列为一级学科之首。但这种学科进化并未体现在我国的学科建制上。在我国通行的学科划分上,“逻辑学”被列为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数理逻辑”被列为数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逻辑事业的发展。但是通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对国际逻辑发展状况的了解与研究,我国逻辑学界在如下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共识:20世纪逻辑学的重大发展首推演绎逻辑的长足进步,传统演绎逻辑与现代演绎逻辑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是以往许多学者理解的不同学科;由弗雷格奠定基础并由罗素、希尔伯特和哥德尔等人所完善的一阶逻辑,是整个当代逻辑大厦的基石;形式系统方法是现代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四论(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为现代逻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工具;尽管四论的尖端研究属于狭义数理逻辑的范畴,但其基本思想与方法是任何从事当代逻辑研究的学者所应当掌握的。我国哲学学科的逻辑学博士点与硕士点已普遍把“打好数理逻辑基础”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我国数学界与计算机学界活跃着一支数理逻辑基础研究队伍,他们在老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带领下,在逻辑演算与四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有些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另有一批数学出身的学者加人到哲学社会科学界逻辑学研究队伍中来,也在逻辑基础研究上作出了许多独特贡献。

这里我们介绍在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数理逻辑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一些:创制了不用联结词和量词的一阶逻辑系统,对括号作了独到处理,使得括号能兼具联结词的作用也有替代量词的作用,这是继卢卡西维茨以后又一新的逻辑符号和记法系统;构造了几个无穷逻辑的系统,证明了它们的完全性;建立了无穷逻辑的二阶语言的公理系统和模型理论,证明了这个二阶语言中的省略型定理及素模型理论;对可数无穷长语言的可构成模型C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关于递归论的计算机复杂性和实数可计算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由于公理集合论中布尔值模型的应用、模糊数学中非布尔值逻辑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科学中多值线路的探讨等,使得多值逻辑的研究有了更多的具体背景和客观需要。对于多值逻辑的一个方面——多值模型论,有的学者做了初步考察,把二值模型中一些基本结构推广到格值模型论中。在模型论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合作,为其中某些方法及其结论在其他数学分支中寻找新的应用事例做了一些尝试,并开创了格值模型论并将其发展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可计算与t难于计算的实数”、“具有强蕴涵词的弗晰集合结构”、“弗晰集合论与布尔值集合论之间的联系”等成果,在国际会议上作了宣读。有的学者提出了计算模型间的相似性和计算时间与存储空间之间的对称性两个重要概念。还有学者证明了在一个固定计算类型下的所有合理的计算模型都是相似的。

就国际逻辑学和哲学的研究而言,20世纪上半期逻辑学的发展使之最终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同时又反作用于哲学研究,推动哲学研究实现了“语言学转向”;在此基础上,20世纪后半期逻辑与哲学之间建立起了深刻的互动关系,逐步形成了“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崭新的学科群,构成了当代逻辑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哲学逻辑研究分为两大学科群落,一是在经典逻辑基础上,通过引进具有哲学含义的逻辑算子而建构的扩充型逻辑系统,如基本(真势)模态逻辑、时态逻辑、认知逻辑、道义逻辑等,这些系统一般又统称为“广义模态逻辑”;一是在某种哲学思考背景下通过对经典逻辑算子的变异解释而建构的异常(或称异释)型逻辑系统,如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相干逻辑、直觉主义逻辑、弗协调(又译次协调、亚相容)逻辑等。后者又各自有自己的扩充系统,如多值模态逻辑等。逻辑哲学研究也分为两大学科群落,一是关于逻辑的哲学研究,一是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去分析解决重大哲学问题,后者与“语言哲学”有广泛的交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意义观”、“真理观”、“悖论观”等研究重心。这两大学科群构成了逻辑与哲学互动发展的基本桥梁,其研究价值已经并正在充分展示出来。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现代逻辑发展的这一态势逐步为我国学者所把握。这体现在陆续出版多部系统介绍狭义与广义模态逻辑的著作之中。90年代之后,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逐步成为我国逻辑学界的主攻方向,发表了大量系统介绍国外研究进展的著作与文章,也出现了不少独立研究的成果。例如,将亨金的嵌入定理从经典逻辑推广到模态逻辑,并用超积方法证明了这个定理;首创一种“嫁接”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模态逻辑语义框架即“嫁接框架”。嫁接框架由通常的克里普克关系语义框架作接本和相干逻辑的语义框架作接穗组合而成。在嫁接框架的基础上构造了嫁接模型。进而又给出典范的嫁接框架和模型及其一些性质的证明,从而得到刘易斯的S1系统的完全性。这是一种全新的对S1完全性的证明。

在扩充型哲学逻辑方面,学界最初主要集中在对狭义模态逻辑的把握与研究上,后来逐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认知逻辑研究上来,这不仅表现在致力于认知研究的学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也表现在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研究方向涉及认知逻辑的分类、信念修正、对动作的认知以及逻辑全能问题等等。

近些年,有学者将“阿姆斯特丹观点”——模态逻辑的新观点引入我国,扭转了以往认为模态逻辑只是“关于必然与可能的逻辑”的观点,使我们逐渐认识到,模态语言便成为研究关系结构的一种简单但富于表达力的语言,模态逻辑并非孤立的形式系统,为研究关系结构提供了一种内部的、局部的视角。基于新的技术工具,特别是“标准翻译”和“双仿”的使用,丰富了我们对模态逻辑理论的理解。另外导致了“扩充模态逻辑”的产生。因此,为逻辑学界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更广阔的领域,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学者关注并致力于研究它。这种新观点在国内仍然比较生疏,但是前景不容置疑。

认知逻辑一直是国内逻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不仅表现在致力于这一研究的学者的数量不断增力口,也表现在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上。1982年建立了在自然推理的谓词逻辑基础上的知道逻辑系统w,并给出它的语义解释JS,这是一种建基于可能世界理论上的语义学,并证明了w的可靠性。认知逻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从单主体向多主体的认知逻辑过渡。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主体的认知逻辑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学者从语法角度构造了一种多主体的认知逻辑系统,据此讨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给出该系统能推出的一系列重要定理及其与直觉主义逻辑的联系。为刻画规范命题所体现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二重性,构造了所谓的二重逻辑演算系统,这个系统不同于一般的认知逻辑系统,具有描述“认定”、“相信”、“知道”等语词共性的模态算子B及其相应的一组公理,颇有新意。

有学者系统地探讨了理性的认知主体在自省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力、修正策略诸方面存在的多样性,说明如何在认知逻辑中表达主体的这种多样性,以建立能够表达主体的个体变化的动态认知逻辑。通过分析交流、学习的一些具体场景,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类型主体的在交往中交流、获取信息的特点及其逻辑处理方法。这一工作突破了以往认知逻辑“理想主体”的预设,对于推动认知逻辑的深人研究有重要意义。学者指出,研究自省主体的信念变化,需要找到某类能够很好地表达自省主体的信念状态的合适理论,提出了一种尝试性方案。还有学者从主体认知世界的三分(信念世界、怀疑世界和无知世界)出发,引进怀疑算子,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怀疑逻辑系统。

我国的道义逻辑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与国外的差距很大。国内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介绍和初步研究阶段,在介绍道义逻辑发展的同时,都指出了道义悖论在道义逻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出版了几部专著。近年来,道义悖论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非经典逻辑学者的关注。有专著对道义逻辑的发展历程作了介绍,并指出道义悖论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绝对道义命题逻辑存在的问题。基于弗协调模态逻辑的研究,建构了弗协调真值模态逻辑系统,由以容忍道义二难。

在时态逻辑方面的成果有:建立了极小的S,v-时态逻辑公理系统和其他一些非线性的S,v-时态逻辑公理系统,同时还证明了几个有关S,v-时态逻辑的不完全性定理;建立了极小的G,H-时态逻辑,取得了独创性更强的新成果,为深入研究时态算子G,H-奠定了扎实而稳固的基础;之后又有学者将上述成果从协调情形推广到弗协调情形,把极小系统L。和科斯塔的弗协调逻辑系统Cn(lmo)结合起来,建立了极小弗协调G,H-时态逻辑系统CnG,H(lmo);此外还建立了极小的U(直到),S(自从)时态逻辑公理系统和其他一些非线性的U,S时态逻辑公理系统,同时还证明了几个有关U,S时态逻辑的不完全性定理;建立了极小的G(将来某时之前总是),H(过去某时以来总是)时态逻辑,取得了独创性更强的新成果,为深人研究时态算子G,H奠定了扎实而稳固的基础。

在异常型哲学逻辑方面,弗协调逻辑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期间,除了发表相关文章外,弗协调逻辑只是作为相关书籍的一部分给予介绍和讨论。后来出版了弗协调逻辑的专著。与国际大趋势相一致,我国关于弗协调逻辑的研究处于上升趋势,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构建了弗协调的模态逻辑、时态逻辑和条件句逻辑的系统,开辟了弗协调逻辑研究的新方向。有学者在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的正部分的基础上仅加上排中律,从而给出了一个更弱的系统,同时给出了这一系统的克里普克语义解释,定义了框架有效的概念并证明了所给的逻辑系统相对于这种有效性既是可靠又是完全的。基于对“否定词”的不同理解,有学者尝试创建哲思逻辑系统。在哲思逻辑系统内,有同时遵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经典否定联结词,有遵守矛盾律而不遵守排中律的构造性否定联结词,有不遵守矛盾律而遵守排中律的弗协调否定联结词,还有既不遵守矛盾律又不遵守排中律的辩证否定联结词。

相干逻辑方面,为更自然地刻画日常推理而建立的相干衍推系统,长期以来,只有代数语义学的解释,这与当初建立该系统的目的不相适应。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推理模型试图解决此问题,还有人尝试构造一种具有更精细结构的谓词逻辑。

在条件句逻辑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建立了弱条件句逻辑系统w以及相应的自然推理系统nw,并论述了两者的等价性,还将nw扩充为其他一些条件句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对巳有的条件句系统从恰当性角度作了考察,构造了一个较弱的条件句系统,这一系统排除了绝大多数逻辑家认为恰当的一些公理和规则,比较自然直观;区分了两类条件句系统:把条件句算子当作归纳推出子关系的系统和经典意义上的系统,通过扩张和限制邻域语义、关系语义和择类语义,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语义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它们所确定的系统之间的关系;为“有穷层积”逻辑、“优先”逻辑以及所谓的“半单调”逻辑等经典条件句逻辑证明了一些嵌入定理,证明所使用的技术工具是邻域语义学中的“部分框架”和“框架态射”。

有的学者在总结逻辑系统的各种语义学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绝大多数命题逻辑的邻域语义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各种逻辑中许多类型的问题、结果和方法,在邻域语义学中作统一处理,得出更多的一般性结果。又将这些结果应用到具体逻辑系统(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模态谓词逻辑等)中,建立它们的框架和讨论它们的完全性问题等。

我国不少学者对逻辑哲学问题感兴趣,介绍和引进了许多国外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日益展开,出版了几部关于逻辑哲学的专著,发表了一大批关于逻辑的范围、逻辑真理、逻辑悖论、形式化方法、直觉主义的数学哲学和逻辑哲学、本质主义、意义理论、蕴涵理论等方面的论文。有的专著基于现代逻辑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内容,反映了国外的新状况、新理论、新的热点问题;对与逻辑研究推理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释,包括“逻辑哲学的定义问题”、“什么是逻辑”、“否定”、“蕴涵”、“悖论”等问题。有的专著探讨了逻辑哲学的十个问题,包括意义理论和逻辑类型,“是”的逻辑哲学分析,推理后承关系和蕴涵,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模态的形而上学,逻辑真理的性质,逻辑悖论的反思,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归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及逻辑究竟是什么。

模态逻辑系统有不同的语义解释,比较成熟而普遍的解释是可能世界语义学。可能世界语义学为模态命题提供了一种语义解释。模态逻辑的语义解释依赖于可能世界域。由于模态词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与一阶逻辑有很大的区别,因而也产生了一些重大问题。比如等值替换原则的失效问题、抽象实体的存在性问题等等。有专著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模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如可能世界、从言模态和从物模态、名称和指示词、本质主义以及模态集合论等。

逻辑悖论研究的多层面意义与价值正在逐步呈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悖论研究逐渐成为逻辑学界探讨的热点之一,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有的专著以三类狭义逻辑悖论——集合论语形惊论、语义悖论和语用悖论的研究为中心,系统论述了各种解悖方案的历史发展,并运用作为语用学概念的“逻辑悖论”的独特界说以及RZH解悖标准,进行了全面、深人的比较研究,澄清了悖论研究的不同层面及其相互关联,探讨了其哲学方向和方法论方向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有学者发现了“所有非——Z类的类的悖论”,这一悖论具有很强的概括力,概括了沈有鼎的“所有有根类的类的悖论”、罗素悖论和科里悖论等。

“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新领域,包括文化建设功能、社会实践功能和社会理论疑难的解题功能。逻辑学是兼具基础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重要学科,在当代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功能。在一些学术会议的探讨中,许多学者就此方面的提出了看法,他们普遍认为,我国文化进程中由于逻辑传统的缺失而导致的诸多弊端在如今的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均有明显体现。充分挖掘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既关系到逻辑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从长远看有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盛。

二、归纳逻辑

20世纪80年代之前,归纳逻辑的研究在我国几乎是空白。从1981年开始,情况有所变化,有的学者,探讨归纳推理的类型、正确进行归纳推理的条件问题,有的学者评介了国外归纳逻辑。在非演绎的回溯推理、穆勒五法的推广、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新归纳方法、各种类型的类比等方面,都有不少学者在摸索探究。

1983年,北京市逻辑学会专门讨论了归纳问题,着重就归纳在逻辑中的地位、.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与认知过程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984年,在大连召开了全国归纳与概率逻辑讨论会,主要研讨内容有:归纳推理分为从分子到类,从部分到整体,从对象到自身的三种类型;我国逻辑史研究中关于归纳问题的研究;国外归纳逻辑及其在我国的研究概况;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80年代末,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归纳逻辑研究进展之外,还对归纳法的具体模式进行了考察。归纳与概率逻辑的研究在过去的基础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80年代后期,出版了一批有关归纳逻辑的专著和论文。1988年至1989年间,归纳逻辑的研究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应用方面有所开拓。由于专家系统、知识工程与智能计算机研究的需要,经专家建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建立了归纳逻辑与人工智能课题。90年代之后,又有一批较有分量的归纳逻辑学术论文陆续发表,出版了归纳逻辑与概率逻辑的两部专著,使我国归纳逻辑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的研究。2006年出版了归纳逻辑百年历程的专著,集中介绍了各种归纳逻辑理论对归纳推理的研究情况,同时考察了这些归纳逻辑理论对于归纳问题的解决方式。

科学理论的确证中,确实发现了一些感到困惑和疑难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归纳悖论。国内对于归纳悖论的研究仍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有专著对三个归纳悖论分别给予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之后国外归纳悖论的研究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古德曼悖论的研究比较发达,因此又出现了大量新的资料。总的说来,国内归纳悖论的研究还处于介绍阶段,并且主要是介绍亨佩尔悖论。对归纳悖论的元层次研究无论国内外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对于归纳悖论的定义、分类、解悖标准、解悖的方法论研究等基本问题还未进人研究者的视阈,这大大地制约了归纳悖论研究的发展。有学者探讨了三个归纳悖论的来龙去脉和各自的比较有影响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评论,尝试对归纳悖论提供一个统一的说明。但也有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这些问题并非逻辑悖论。

现代归纳逻辑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人我国,我国学者在改进著名的归纳逻辑体系、归纳与人工智能结合、归纳逻辑哲学问题研究等方面有不少成果。

有学者对卡尔纳普的X系统进行修正,建立了一个0系统。这个系统保证在无穷个体域中,在无反例的情况下,全称假说可以得到非零的确证度。凯恩斯、卡尔纳普等人的概率逻辑系统是形式语义系统,没有相应的语法系统。我国学者建立了一个概率演算的语法系统i。系统i是模态逻辑系统K的一种推广,也是认知逻辑相应系统的一种概括,用带测度函数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作为系统i的语义学,并且证明了系统i对概率演算的可靠性。有的逻辑学者指出科恩的归纳逻辑系统有两个缺点,一是在科恩的理论中相关变量只是一种直观理解的背景,没有用相关变量作为语义,二是科恩系统所讨论的句子只限于有相同相关变量、以相同次序检验的句子,这样无法对非实质相似的假说的归纳可靠性进行比较,为了克服这两个缺点,要建立一个归纳支持的逻辑系统ViL,用相关变量和检验给出严格的语义,并且着重讨论归纳支持的可比较关系。有的学者把变量的相关看做人的一种信念,吸收了人工智能中信念修改逻辑的思想,在条件句逻辑的框架上建立起归纳支持的系统。这个系统克服了科恩相关变量法严格排序的缺陷,实现了对假说归纳支持推理非单调性的形式刻画,并且克服了科恩否定原理的缺陷。有的学者证明科恩的基于非巴斯卡概率经验解释的归纳逻辑系统是不一致的,不恰当的,因而不能成立,进而构造了非帕斯卡概率的逻辑解释,提出了度量和计算不相信度的方法,及基于非帕斯卡概率逻辑解释的决策论,在相关变量法的基础上构造了假说似规律度的句法理论,考察了在知识不完全和实验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运用排除归纳法进行实验推理的特点,构造了假说归纳可靠度理论。有的学者建立了一个贝叶斯认证逻辑系统,用贝叶斯定理为工具重新考察了古典的假说演绎法,指出其确证形式和否证形式的不当之处,提出了贝叶斯假设一演绎认证推理的形式和贝叶斯假设一演泽否证推理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在这个系统中得到了辩护。

归纳逻辑的学者与计算机学者合作将科恩的相关变量法、伯克斯的归纳概率理论、凯恩斯的统计推理等进行改造,写成算法,在计算机上实现。这些工作大部分有。“归纳问题”,亦称休谟问题,是英国哲学家休谟在200多年前提出的。可以简要表述为:是否能从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推出它以后也必然如此吗?是否能在理性上证明从有限事例归纳出全称判断是合理的吗?休谟由对因果观念的分析人手,从逻辑的角度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提出了严重挑战。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关于动态假设的贝叶斯主义的辩护以改进豪森和厄巴赫的辩护,还用贝叶斯认证逻辑理论对古德曼悖论、亨普尔悖论和凯伯格悖论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也讨论和分析动态大弃赌定理与休谟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人认为休谟问题有两种表述形式,一种是关于归纳推理的,一种是关于因果关系的。在此基础上,再对因果关系进行语义分析,考察了几种因果性定义,并给出了新的定义。

三、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逻辑学界出现了一股应用逻辑著作热,随之出现了对应用逻辑的本质和特征的探讨。进人新世纪,又有许多学者引人和评介了国外应用逻辑方面的前沿成果。

作为理论研究的应用逻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逻辑应用。对任何一个思维领域,我们都可以作逻辑的应用研究,但能否建构出相应的应用逻辑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研究。逻辑应用在形式化程度上有着悬殊的差异。有学者指出,一般而言,只要是运用了逻辑原理的,都可以称视为逻辑应用,但只有将逻辑原理系统而非零散地应用于某一学科或领域,并且在应用中构建起逻辑系统,特别是形式系统或系统的应用方法论的才能称之为应用逻辑。如果从方法层面来看逻辑,那么,应用逻辑则处于方法论层面。有学者提出,应用逻辑应当是面向特定领域系统研究逻辑因素在该领域的作用机理,以及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即关于该领域的逻辑应用方法论。

科学逻辑,可以看做应用逻辑的范例,即研究逻辑在科学发现、科学检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逻辑和非逻辑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逻辑是一种成熟的、可以作为典范的应用逻辑。我国的科学逻辑研究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形成了系统的研究纲领,除了翻译了、发表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译文,有不少学者给出了概述性的论文。把科学逻辑定位为“经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论”,分为“发现的逻辑”、“检验的逻辑”和“发展的逻辑”三个基本方面,对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机理展开了全面研讨。我国科学逻辑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在80年代全面启动之初就确立了在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维持必要的张力、探索其对立互补机理的研究纲领,并取得了一系列与国际学界发展趋势相合拍的重要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既立足于逻辑学的现展,又能掌握辩证思维方法论的基本理论。在世纪交替之际,我国科学逻辑研究又逐步完成了由经验自然科学方法论向经验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扩张,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维持必要张力的精神继续新的探索,在应对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0世纪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思维运动”,90年代,这场“运动”影响到我国,近些年来愈加兴盛。

如何正确理解演绎逻辑与所谓非形式逻辑的关系也是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交互使用。有学者通过分析批判性思维与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的相互关联指出,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既离不开非形式逻辑,也离不开形式逻辑,两者共同构成了批判性思维的逻辑基础。有学者明确指出,非形式逻辑是研究论证的科学,论证概念是包括非形式逻辑在内的论辩理论的核心。将论证理解为语义学概念还是语用学(辩证的)概念是非形式逻辑和经典逻辑的分水岭。

近年来,非形式逻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合作。非形式逻辑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渗透到人工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法律”的研究领域。一系列范畴和分析工具,如论证概念、论证形式、可废止论证、对话类型、相干性、对话中的承诺等,既从非形式逻辑领域传输到人工智能研究中,又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得到深化。非形式逻辑启发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向,而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了非形式逻辑的巨大潜能。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论证的新理论框架,由论证类型新理论、论证分析新理论、论证评价新理论构成。理性是人类交往追求的理想境界,批判性思维是人们通往理性的桥梁,论证则是实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都需要研究论证,形式逻辑研究是基于语义或语形的研究,而非形式逻辑则是基于语用的研究。实际上非形式逻辑是语用逻辑的最新发展。

1979年成立逻辑与语言研究会以来,我国语言逻辑学者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专著。研究初期,话题主要集中在对语言逻辑的对象的探讨上。80年代后期有学者阐述了指号学与语言逻辑的关系,认为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的逻辑指号学。语言逻辑首先以语言中的自然语言为对象,但不排斥以人工语言为分析工具,其次,它研究语形、语义和语用,以此与经典逻辑相区别,此外必须以现代逻辑的成果为基础,绝不与现代逻辑相排斥。这些研究旨在把语言逻辑的对象与其他逻辑系统区别开来,虽然认识的观点、认识的程度均有不同,但是越来越多的逻辑学者意识到,不能把语言逻辑看做对自然语言的词义分析,也不能把语言逻辑看做用传统逻辑方法对自然语言的语法修辞作皮毛分析。语言逻辑的研究必须以现代逻辑的既有成果为基础。1994年,出版了关于“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的专著,这部专著把逻辑理解为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以现代逻辑、现代语言学和指号学为基础理论,重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构想,把逻辑、语法和修辞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广义的逻辑理论;并明确指出,传统逻辑和数理逻辑只研究命题与命题之间的真假,而自然语言逻辑不仅要研究命题间的真假,还要研究各种包含了言语行为和命题的语句,如陈述句、命令句和疑问句等之间的真假关系。自然语言逻辑不是单纯研究自然语言,而且还要研究其中丰富的逻辑形式;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是根据语境,解决自然语言的多义性问题。在问句逻辑方面,有学者建立了关于“抑或问题”和“哪个(哪些个)问题”的形式系统,深化了对问题的逻辑探讨。

有学者构造了一个汉语部分语句系统,以包含广义量词与能够处理“合举意义”的内涵逻辑为工具,来解释该系统生成的汉语量化语句的种种语义特征,这在国内首开先河,标志着我国语言逻辑研究由一般性的原则讨论过渡到实质性具体操作,由单纯介绍西方有关成果发展到结合汉语实际来进行探讨。这一研究不同于国内以往描述型的语言逻辑研究方式,而代表了建立形式化系统的一种发展方向。

范畴类型逻辑把自然语言的毗连组合归结成运算和推演,而运算和推演所依赖的毗连组合则遵循“邻近原则”逐层逐级进行。话语表现理论(也译“语篇表示理论”,DRt)擅长刻画的自然语言语句中代词和名词的照应关系,在范畴类型逻辑那里很难通过邻近毗连组合的运算推演体现出来。近年来,Jager尝试增添范畴类型逻辑的推演工具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照应关系。为恰当说明句子序列中的照应关系,有学者介绍了这一理论,并从局部角度对Jager方案做了一点增补。另外也有人介绍了处理自然语言语义的“分段式语篇表示理论”,即通常所说的SDRt,这一理论是在语篇表示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语义理论,核心思想是语篇可以根据语义关联分割成语段,语篇中存在着由语段和修辞关系形成的语篇结构;以语篇结构为中心,分段式语篇表示理论可以解释和处理自然语言中的多种难以解决的语义现象和问题,如代词指涉、动词短语省略、语篇融贯、预设、语词歧义、隐喻等。

有学者给出了语言逻辑系统Go-G4,目的是为了研究通过演绎方式获得概称句的推理,具体地说,通过对正常个体选择函数n进行细化研究,给出了概称句主项含义和谓项含义之间的一些关系或限制条件,由此得到通过演绎的概称句推理的不同语义模型(概称模型、主项单调模型、全含义模型、包含选择模型、半退化模型),同时给出与语义模型相应的逻辑系统Go-G4。其完全性也得到了证明。

在逻辑应用中,法律逻辑、经济逻辑、决策逻辑得到了相对集中的关注。我国对法律逻辑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重心是传统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问题。进人21世纪,随着研究的扩展和深人,我国法律研究步人实质法律推理或论证的研究阶段,而西方学者已经在密切关注法律论证与法律论辩的人工智能模型了。如今随着法律逻辑研究的非形式转向,学界开始从非形式逻辑或论证理论角度探讨法律逻辑的基本框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四、辩证逻辑

1980年,第一届全国辩证逻辑讨论会召开,会上成立了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1981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辩证逻辑的专著。至今公开出版的各类辩证逻辑著作达50多部,论文逾百篇。在新的历史B寸期,辩证逻辑也出现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对辩证逻辑的一些基本问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三大不同的研究方向:范畴理论方向、科学方法论方向和形式化方向。

诸多学者对辩证逻辑的某些专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对辩证思维的特征、机制和一般模型的研究和论述,对科学思维的辩证模式的基本原理、功能及历史演变的论述,对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的研究,对辩证矛盾、逻辑矛盾与悖论的关系的讨论,对非经典逻辑的辩证性质的探讨等等。有学者主张,鉴于我国具有丰厚的辩证思维传统,应当结合中国哲学史具体研究辩证逻辑并系统论述中国古代辩证逻辑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一个特殊的逻辑哲学问题,“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在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研究长足发展的背景下得到了新的讨论,两者并非互斥而是互补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有学者明确指出,科学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重新建构理论思维,辩证理性与分析性理性在分析性之精确性前提下的科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辩证逻辑或辩证思维方法论研究也是开掘逻辑的方法论价值的一个特殊维度。

时至今日,对于“辩证逻辑是否逻辑”仍存争论。有的逻辑学者不认同辩证逻辑是逻辑,有的则肯定辩证逻辑是逻辑。有的指出,以思维形式与内容的区分来看,逻辑学的产生建基在对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严格区分之上。也有人认为,与演绎逻辑、归纳逻辑研究不同,辩证逻辑是以先验内容或者说纯内容为对象的理论,即思想的经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中介环节。因此,是否认可其在逻辑研究中的地位,要以如何认识其研究对象为依据。现代形式的辩证逻辑不应纠缠于“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之争,而应当研究辩证思维的实际作用机理。

对“辩证逻辑形式化”的探讨是新时期辩证逻辑研究的一个新特点。诸多学者进行了多次论争,主要形成两个方向:一是建构与经典逻辑相协调的扩充型辩证逻辑系统,一是建构基于辩证哲学背景的异常逻辑系统。一些学者把弗协调逻辑视为辩证逻辑形式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另一些学者否认这种认识。有些辩证逻辑学者认为目前辩证逻辑形式化的努力都存在很多问题,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方向。

五、中西逻辑思想史与因明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逻辑史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项目,得到政府资助和支持。1989年出版了五卷本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与五卷本的中国逻辑史专著,这是我国“六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对20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和发展的历史,及西方逻辑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史,这在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史上是空前的。80年代以来,中国逻辑史的对象有所纯化,基本上是挖掘、整理和阐述中国历史上有关传统逻辑的理论和学说;对秦以后逻辑思想的研究明显加强,否定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所谓秦后名辩学“遂亡绝”的传统观点。之后,又有一批专著与教材争相付梓。

墨家逻辑的现代研究,对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建立包容古今中外一切人类优秀成果的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修订出版了关于墨经的逻辑学的专著,该书从现代逻辑的视角,从深层次揭示了“故”、“理”、“类”的逻辑内涵,这不同于以往对《墨经》的研究,标志着中国《墨经》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如何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问题,开始出现不同意见。表现为许多研究者更为自觉地对以往的中国逻辑史研究,特别是对80年代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进行反思。一方面,他们对80年代把中国古代名辩学等同于逻辑、以传统逻辑体系为范本去建构中国古代逻辑体系的观点和作法提出质疑,主张先弄清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真实面貌,再回过头来探讨名辩学中的逻辑问题,进而揭示名辩逻辑的特点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逻辑史上的贡献。相应的,出现了一批相关著作。另一方面,伴随国外一些新的思想成果,如符号学、自然语言逻辑、内涵逻辑等的传人,研究者们开阔了视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如对《周易》和侔式推理从现代逻辑的角度作了新的探讨,用逻辑推类的思想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中国逻辑史研究开始走向深入。许多学者更多关注对中国古代固有的名辩学的研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古代逻辑或外来逻辑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90年代末开始,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另一个热点是对中国近、现、当代的逻辑进行研究。对梁启超、胡适、金岳霖、冯友兰、沈有鼎、殷海光等人在逻辑学研究上的贡献,都有文章加以论述。

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学,是近百年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逻辑,并致力于对中国逻辑学的探讨,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没有逻辑。更有人指出,中国有无逻辑的两种观点都是经过与西方逻辑的比较形成的。无论如何,中国逻辑史研究同样应该强调现代逻辑的观念,而这种逻辑观一定是建立在逻辑这门科学基础之上的。

我国的数理逻辑史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有学者概述了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包括逻辑演算、递归论、模型论、公理集合论和证明论初步建成的发展史,简明地勾画出数理逻辑理论、观念、方法发展的线索,对一些重要观念、理论等做了深人阐述和评论。80年代也有学者考察了现代模态逻辑自建立至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指出了模态逻辑在以往发展中呈现的几个发展方向,包括用公理方法或自然推理方法构造出若干新模态系统;为避免严格蕴涵悖论修改严格蕴涵而建立的新模态命题演算;建立模态谓词逻辑;关于模态语义学的研究,建立代数语义学、关系语义学;非标准模态逻辑的研究等。此外,出版了几部关于西方逻辑史的论著。90年代,出版了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数理逻辑发展的专著,对数理逻辑初创、奠基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逻辑思想及成就做了详细论述。2004年出版了关于世界三大逻辑思想史的专著,该书采用“以逻辑为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论述方法,从世界三大逻辑学的历史发展中概括出各自的几个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构成一个体系,然后按历史的发展来论述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演进。这标志着我国关于中外逻辑思想史研究达到了新的水平,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启发价值。

西方逻辑史研究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其深度表现为专题研究的开展,例如研究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斯多阿的推理规则、多值逻辑的历史、专名理论、塔尔斯基的语义理论等。并在其中注重应用现代逻辑方法。广度表现在不仅研究西方逻辑史而且进行逻辑比较研究,不仅个人从事研究,而且建立学术联系,增进学术交流。西方逻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其中重要人物逻辑思想的研究和评析。在这方面出版了多部著作和论文,包括对亚里士多德、弗雷格、哥德尔、莱布尼茨、蒯因、克里普克等逻辑学家逻辑思想的介绍和研究。

中国在因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保存着大量印度因明的珍贵典籍,闪烁着世界三大逻辑传统相互激荡的灿烂之光。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学术奇观。1981年第一部因明专著问世,1982年出版了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因明研究成果的汇集,是建国后的第一部因明论文集。也是在1982年,逻辑学者指出,因明是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因此,抢救和弘扬因明是汉藏各族学者的共同责任和光荣。

从因明的体系来说,印度因明先后传人中国内地和藏区,逐渐形成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二者不应该割裂开,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因明。最初学者们主要关注汉传因明,就《因明正理门论》、《因明人正理论》中的推理性质和逻辑进行研究。近年来对藏传因明以及汉藏因明比较研究发展很快,出版了几部专著。除了汉文文献,另有藏文专著出版。汉藏学者正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汉藏因明的学术交流,当前特别要挖掘藏传因明在哲学和逻辑学领域的理论价值,推动我国因明研究的发展,保持我国在国际因明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有关因明的研究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中国逻辑学会下属因明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多次关于因明的专题讨论会。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通过几代逻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初步改变了与国际逻辑学发展前沿长期脱节的状况,初步实现了逻辑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逻辑研究水平初步接轨。中国逻辑界已经拥有一批具有现代逻辑素养的逻辑学博士和硕士,有一批具有丰硕成果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有一批出国深造留学归国的逻辑学者,有一批已经达到国际逻辑研究水平的成果,有一批能进行国际逻辑学术交流的学者。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逻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例如,与国际逻辑学研究前沿相比,我们总体上仍处于学习跟进阶段。现代逻辑的基础地位是逻辑学界的共识,但在实际学习和研究中,对现代逻辑的掌握、应用以及深人探讨仍需进一步提高。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谈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把“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提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议程上。

众所周知,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师为主的“教”,注重以生为主的“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即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但是在解读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习。

这是一种对自主学习的误解。严格意义上讲,自习是学生围绕教师“教”为中心而实施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围绕“学”为中心的学习行为与学习品质。自习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学习。

自主学习并非放任学生毫无目标地展开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放任的自由学习实际上是无效教学的体现。

三是自主学习理解为限定范围的“知识学习”。

自主学习的资源一定是对等的,即师生共享。如果仅仅是教师圈定的某些知识范围(如教材中某一章节或者段落),那么这种自主学习依然是学生的“被自主”,起不到激发自主思维和培养主动探究的作用。

四是自主学习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往往一些教师在完成本课的知识目标后都会留下一道课后思考题供学生完成,并简单将这样理解为自主学习。实际上自主学生是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类化在课后完成。

五是将自主学习理解为教师自主,学生学习。

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只不过把“人灌”变成多媒体的“电灌”。一节课完全由教师来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这种自主学习是教师角色的“越位”,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而应该是依据学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在导学环节中有些教师采取了提纲法,指导学生以纲要的形式来自我阅读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在知识点讲解时有些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对教材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在习题讲评时有些教师使用互动交流法,师生围绕习题的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展开分析讨论等等。笔者就人民版历史人物选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所设计的自主学案展开探讨。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创造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尤其对教材要合理定位。就本节内容而言,属于选修教材,其内容可读性强,适合给学生一个知识纲要,在授课前先进行自我预习,熟悉教材内容。再则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在必修教材中已有涉及(如必修一的辛亥革命、必修二的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等),可先用一节课时间指导学生罗列孙中山一生重大的历史事件,既起到复习必修部分知识的作用,又完成了选修部分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笔者将这节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归纳,第二课时设计自主学案,以材料和思考题为铺垫,师生共同交流,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从不同历史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案页首先分析课程标准,列出第一课时的重要知识,设计如下:

课程标准

概述孙中山领导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重点知识: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进行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6.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罗列重要知识后,确定评价孙中山所需要运用的史观。通常而言,史学界对于评价孙中山的角度可以从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等着眼。限于课时,笔者选择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对于所选的三个史观并没有预先的知识储备,所以笔者先把三个史观的简要概念展示在课件幻灯片中,供学生了解。

在这一材料思考题设计中,笔者铺设了两个自主学习的小环节供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一是解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二是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的不足,并自主探究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前者属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培养学生提取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后者属于解题技能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本题的训练,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了孙中山在近代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中的伟大先导作用,初步掌握运用史料从不同层面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笔者以为实现选修教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可以归结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培养学生自我阅读教材的能力。就中外历史人物这一选修模块而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泛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来熟悉教材。所谓泛读,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参阅纲目,初步了解如古今中外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事迹以及评价。所谓精读,就是指导学生提炼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最后引导学生运用主干知识简要评述历史人物,达到教学目的。

二是培养学生编制知识结构的能力。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因果关系及相互内在的联系,是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师往往自我设计体系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提供给学生掌握,却忽略了学生自我归纳整理知识这一重要的自主学习环节。选修教材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独立性,可以指导学生就某一专题的内容展开知识结构的自我归纳。

三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是什么”,更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还有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侧面去提出问题。如上文中的自主学案,除了从三个不同历史观去评价孙中山之外,笔者还设计课外的延伸环节:

课后探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评价孙中山?请同学们自我思考,拓展思维空间。

课后笔者主动和学生交流,进一步提供其他历史观的评价角度,整合学生们查询的课外材料,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历史认知能力的目的。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能力培养方法监测

对一线教师而言,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那么何为历史学科能力呢?历史学家、学者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定义有一些细微之差,本文采用著名学者于友西的概念,他认为历史学科能力是学生为适应并完成历史学科学习活动和调节自身学习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条件,是能否完成历史学习的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来说,历史学科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审题能力、阅读能力、概括、归纳、表述的能力、比较能力等。国家一直在推行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提出能力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已有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丰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一线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历史学科能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集中于高中历史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不足,初中历史教学研究过于分散其中一个点或几个点,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在历史教学研究中,没有相应的监测和数据分析,相对应的教学措施达到怎样的效果并不知晓。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促使历史学科能力研究要更深入、更细致、更系统。

本文是对初中历史关键能力的培养与监测的初探,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七年级的期中考试试卷为研究样本,以试卷的数据分析为依托,以求抛砖引玉。从本次考试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校学生最欠缺的历史关键能力是审题能力和材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试卷中的相关题目都凸显了这两个问题。以选择题14题为例,题目是“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拆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会子通流始于a秦朝B唐朝C北宋D南宋”。这道题目,出题者的意图就是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这道题目的得分率是67.3%,失分学生较多,说明学生的审题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再以17题第(4)问为例,题目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这道题目给出了三则材料,需要一定的分析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学生材料分析、概括能力的欠缺一览无余,得分率仅有53.6%。通过对这张试卷的具体分析,这两个问题是近阶段内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针对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打算重点关注学生审题能力和材料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通过两个月的教学,以期末考试数据与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看哪些措施相对有效,哪些措施相对无效,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路径,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关键能力。首先,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笔者的教学经验看,最重要的是抓住题目关键词。如何抓住关键词,需要在平时下足工夫,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词并坚持下来,部分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肯认真审题,在选择题中更是如此。因此,在平时作业中,一定要让学生划出关键词,关键词找对了,题目的正确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以笔者2016年带的两个七年级班级为例,其中一个班级每次作业都要求划出关键词并坚持了两个月,另一个班的学生则没有坚持下来。以试卷选择题第7题为例,坚持划关键词的班级得分率是87.8%,而不划关键词的班级得分率只有73.4%。除对选择题有要求外,在大题上也要求学生划关键词并列出1.2.3来,以保证学生不漏掉其中任何一问。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9

一、夯实基础、系统复习。在历史复习中,一定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基础性的历史知识。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只有掌握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如何才能夯实基础知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按课、单元、专题全面复习,逐一循进地进行整理,以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体系。以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例,可以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分成类去整理、综合各“类”的整理,就形成了有关“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块状”知识结构。然后再按照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这条线索来整理,这样就形成了本单元的“线状”结构。“块状”结构可以使学生系统形象地掌握历史教材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升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线状”结构中的典型例题解析又能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不同方法去理解巩固已有的基础知识,目的是能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块状”结构与“线状”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系统。

以专题形式进行系统归纳。它要求把具有同类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重新梳理线索框架结构,这样有助于弥补单元复习的不足,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脉络,而且还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如在复习“近代化探索”这个专题时,可以按照学习西方器物――学习西方制度――学习西方思想这条线索进行专题归纳梳理。学习西方器物包括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重要运动有、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有新文化运动。这样归纳整理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记忆,更易于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二、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线索。必须能够将纷乱的知识依据一定的规律,根据自身认识事物的特点,将书本由厚变薄,运用时再由薄变厚。历史学科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前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考生必须而且应该把握这种关系,理清知识的脉络。这样知识的掌握将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点和块,而是一张知识的网络体系。

三、仔细研究中考说明,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初中历史是以陈述知识和讲解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社会问题为主要认识目标的课程,综合复习是对所有知识的大检阅,量大时间紧。因此,必须仔细研究中考考试说明,紧紧把握考试命题方向,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突出重点、难点、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

四、关注时事热点。“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也是中考命题的特点。纵观近年来各省市中考历史命题,一个鲜明的特色是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所以复习时要高度重视一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历史因与热点问题联系而生动,学生要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时政,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丰富现实热点。

五、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

六、强化训练抓能力。现行历史中考已经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实践和积极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有针对性地加以学科训练至关重要。后期要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安排专项练、综合练和模拟练,以练促学,精讲精评,努力优化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应考水平。为了在最后的总复习中,能及时巩固课堂复习的系统知识,精选一些跨度大、综合性强、高质量的练习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自己动手编写一些练习题,以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之,今年的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备考工作必须作好计划,加强指导,科学应对,务实高效。复习时,教师一定要全方位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收集新的题型,典型题例举一反三的练习,注意考试走向。只要学生能夯实基础,强化能力训练,中考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篇10

一态度端正,思想鼓气

每一年在进行总复习前,我都要专门拿一节课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对待,而不是消极应付,自暴自弃,从而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思想鼓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卷考试的认识问题,开卷考试比闭卷考试的难度大,从以往开卷闭卷学生的平均分进行比较,从两者出题方式进行比较。二是分数上好看点,成绩贴出来,自己的成绩别太显眼,和班上其他人差距太明显。三是认为翻书做的考这么点分,给低年级的熟悉自己的弟弟妹妹看见太丢脸。回家没法跟交代父母。四是历史作为文科临时抱佛脚还来得及,现在复习是精华是关键,以前没有学好不要紧。五是激将:你们都很聪明,考完我们大家一起看看是哪些题失分较多,是不是不聪明,记忆力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研究考纲,把握方向

每一年考试前,市教育局都要下发本年度考试大纲,作为科任教师,就应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和教本仔细研究考试纲要,紧紧把握考试方向,为自己的复习教学计划定好位,使自己和学生明白哪些知识只作了解,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需要理解、运用的内容,使自己在复习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也不减低复习要求。另外,还要多途径地掌握中考的有关信息,如收集整理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进行分析,关注本年度时事政治,从而剖析出本年度中考热点的走向,剖析命题趋势,有效地对中考试题和考试热点难点的收集和归类整理。

三循序渐进,分化梳理

综合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逐层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而从低到高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时间比较紧,还是细致地划分了三个复习阶段,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三轮复习扎实进行,紧密围绕开卷考试这一核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侧重基础,有的放矢,将考试范围内的标志性事件、重要人物、时间等落实到教材中,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用专用笔或至少换一种颜色的笔做笔记,既走马观花又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让学生知道该课考纲要求是什么,该课出现过哪些考点,出题的形式是怎样,出的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综合题等,另外,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在保持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的同时,应尽量把前后相关知识的联系点也穿插进去,如复习到《马关条约》就应该联系到开罗会议,复习到戊戌变法就要联系到明治维新等。复习知识的同时用现场口头出题答和多媒体展示考题以及相应印的纸质练习题予以巩固。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归纳细化比较多的小专题,比如侵华史、探索救国史、三次科技革命史、英法美革命史比较、中日俄改革史、国别史日本英国美国等、两战史对比、党会议、重要图片专题、名人名言专题、材料题、经典综合题等进行分类归类。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整理,教师在复习时细化小专题知识点,曾考过什么,会怎么考一一落实到教材上。同样,用现场口头出题答和多媒体展示以及相应印的纸质练习题予以巩固。

[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归类模拟综合大演练,做题技巧的培训,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

考前应考技巧培训,如指导评价:评价是最高水平的认知结果,难度也是最大的,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这时教师要充分指导,教会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述结合具体的史实说明,如评价林肯、拿破仑及其对内外战争的影响。指导联系对比:对比英法美革命,中日俄改革联系区别等,既要横向联系,也要纵向联系。横向表现在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国家上,纵向主要表现在时间上。指导答题方法:由于学生平常多开卷考试缺乏经验,需要老师特别指导,主要表现在时间的把握分配上(政治历史同堂不同卷);卷面的字迹工整整洁上;审题不细,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全面上;答题顺序技巧上,如通做一遍,然后倒转做,先大分后小分,始终贯彻先易后难,不死缠烂打某一题等。指导一些经典答问:如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西方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等经典回答语言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自己复习:资料收集归类整理,提纲挈领目录印象;学生相互抽问熟悉资料,练习和提高查阅资料的速度。

另外,还应进行归类模拟综合大演练。主要是出几套模拟题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