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6:02

初中历史归纳篇1

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6月(2)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x疆1、阿古柏侵占x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x疆,x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x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x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x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x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6)意义:x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x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初中历史归纳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单元课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40-01

初中历史单元课的复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应该总结和寻找其中的方法和规律,进行科学地复习和记忆,通过一条主线将看似千头万绪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串联起来,使支离破碎的知识变得具有条理性,从而不断提高历史单元课的复习效率。

1初中学生历史单元课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历史线索不清晰,前后颠倒混乱

在人教版的历史教材中,知识点都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这样的顺序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课又都独立成章。老师在讲解历史课程时,虽然能够对单元课外的内容有所拓展补充,但是还会受教材的限制,致使学生们不能快速全面地掌握课程中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事件。在进行单元课的复习时,会涉及到上一个专题中的历史事件,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和穿插,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学习不牢固,而将历史时期相互混淆,将不同的历史人物、事件混为一谈。

1.2练习数量不够,解题能力不强

在历史考试中,填空题主要是看学生的背诵记忆能力,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而综合题和选择题就提高了答题的难度,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1900年以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种形式: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实践”,问“从理想到现实”是指哪一个历史事件?这就不只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内容了,而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很多的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又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因此在做这样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时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另外,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历史考试过程中不能正确地审题,从而造成解题的错误。

1.3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错字别字过多

在历史考试阅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别字,在填空题和综合题中都有体现。有一些是比较冷僻的字,还有一些是平时最常用的字,学生都会出现一些错误,大大降低了答题的正确性,将不该丢失的分值丢失。

2初中历史复习出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2.1集中归类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单元课复习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把性质相近或者是相同的历史事件,依照一定的规律、顺序进行分类集中归纳,然后将各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记忆。例如,将历史中所有改革变法的事件,依照朝代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归纳,并以图表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图表中可以体现以下内容:时间、朝代、人物、变法的内容、意义、造成的影响等等。

2.2结构梳理的方法

这种复习的方法,就是像梳子一样,需要对凌乱的历史知识归纳梳理,整理出一个头绪。也就是要抓住单元课中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对全部内容进行复习之前,先在大脑中有一个知识的基本框架,能够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本单元课历史知识点的结构轮廓。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历史单元课复习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抓住复习的重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克服畏难的情绪,然后再按照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进行复习,有效提高复习成果。

2.3举一反三的方法

在历史单元课复习的过程中,要想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就要进行由此知识点到彼知识点的联想,把类型相同的问题进行结合,进行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复习《辛丑条约》的时候,就应当联想到《马关条约》、还应当联想到《南京条约》,通过这样的联想,将这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牢牢记住。《辛丑条约》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马关条约》更加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南京条约》将中国彻底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整理归纳后发现这三个条约内部之间有着某种关联,内容是丧权辱国的程度一个比一个严重。这样的联想记忆方法,不但节约了记忆的时间,又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不至于在考试过程中将条约的内容相互混淆,避免答题出现错误。

2.4“连缀成篇”的方法

这种复习的方法主要是指把时空跨越比较大的历史事件,按照关联点进行联接归纳成篇,这样更加容易记忆。单列开来的历史事件不容易记忆,但是如果能够将它们以打油诗或者顺口溜等形式进行串联成篇,就会大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们读起来能朗朗上口,学生愿意学,也容易记。

3总结

做好历史单元课的复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引起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历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课程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复习和记忆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海.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俪人:教师,2015(2):143-143.

初中历史归纳篇3

关键词:纳西族尚武精神“改土归流”发展

纳西族源于河徨地区的古羌人,从有关史籍记载中看,纳西族的尚勇好武与古羌人的民风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以清朝雍正元年丽江“改土归流”为分界点,之前的纳西族文字和汉文献纳西族人记载成尚武的民族,之后的汉文献把纳西族人记载成性格懦弱的民族。民族精神,从哲学意义上说,它是指民族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合乎理性的心理状态。从文化意义上说,它具有共同文化、共同历史背景、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结晶。民族精神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具有整体性、认同性、稳定性、凝聚性、延续性和先进性的特征。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层次性的特征。民族精神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具有团结力、向心力、亲和力、支撑力和协调力的特征。[1]所以我们对清朝雍正元年丽江“改土归流”之后把纳西民族记载为“性柔弱”、“生性懦弱”等提出质疑,并从“改土归流”对纳西族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来探讨“改土归流”之后纳西人尚武的民族精神有了质的发展。

一、顺应历史发展的丽江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改革。西南的改土归流,开始于明代,完成于清代,雍正年间为其高潮。明代的土司制度已经相当完备,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把土司纳入国家统一制度,使之日益明显地具有流官化的倾向,成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土司制度实际上是土官制度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是由土官走向流官的桥梁。土司制度越严密,它与流官制度的差异就越小,最后终究要为流官制度所取代。因此,土司制度的极盛之时,也就是改土归流到来之日。由此观之,土司制度是改土归流的前奏。改土归流,或称改土设流,就是废除土官、土酋,改设流官管理。它意味着,中央集权最后战胜地方分权,地主经济冲破土司割据的藩篱而获得发展,意味着封建文化渗进闭塞落后的死角。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土归流是一场社会变革,是对落后地区迅速封建化的有力推动,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措施,具有进步意义。诚如魏源《雍正西南夷改流记》所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后笑先眺,安知非福?……一时之创夷,百世之话熙。”事实证明,未尝不是如此。[2]元、明两朝至清朝雍正元年的四百七十年间,丽江由木氏土司世袭统治。如上所述,到了清朝初期,木氏土司已经发展到了极盛时期。雍正元年(1723年),木氏土司向清王朝“自请改流”,丽江实行改土归流,降木氏土司为土通判,改革也较为顺利,木氏土司的“自清改流”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顺应了历史发展,同时也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中国“大一统”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纳西族的中国认同从政治上层发展到民众是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之后逐渐完成的。清代对纳西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极大地促进了纳西族中国认同的发展进程,使纳西族的中国认同从政治上层发展到民众。这一段历史说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对中华国家的认同是相互促进的;边疆少数民族群体与主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强弱地位决定影响着其中国认同的强弱。[3]

二、改土归流导致纳西族人尚武精神民族发展

改土归流在政治上废除土司的统治,打破土司分散割据的局面;经济上在土司地区实行科田纳粮,变通土司征税为中央王朝直接向土民征收粮赋,以增加经济收入;军事上解除土司的武装、收缴土司的武器,以防止地方势力的威胁,加强对地方直接的军事控制。[4]改土归流以委任的流官代替世袭的土官,客观上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政权体制的统一。改土归流消除了土司政权的割据状态,结束了土司对中央政权“时叛时服”和土司间长期无休止仇杀的混乱局面,而且对未改流的土司也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威慑力,为清朝后期对尚未改流土司的改流扫清了障碍。这次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不但在政治经济上有利于纳西族地区的发展,而且在文化上对纳西族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稳定,中国认同感上升。

丽江地处滇西北,紧邻滇西北藏区,为滇藏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在木氏土司统治时期,丽江土知府木氏土司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极为重视军事发展。

《丽江木氏宦谱》记载,自始祖叶古年以来,“中间历唐五代宋元,为公为侯为将帅者,蝉嫣煌霎无间于朝之易代,何可谓不盛,然率以武功显也”,着力渲染历代土司的显赫武功。宋仁宗至和中(公元1054―1055年),木氏祖先牟西牟磋“更立摩姿治大酋长,段氏虽盛,亦莫能有”。可知当时木氏已靠武力发展和巩固了自己的势力。纳西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全民皆兵的制度,《太祖实录》卷二五五载:“洪武三十年……十一月……改云南鹤庆、丽江二府为军民府。时西平侯沐春奏:二府地属远方,州县人民多义兵土军,聚则为兵,散则为民。”元代和明代几百年间,木氏土司征战频繁,势力远达中甸、维西、德钦,以及四川的巴塘、里塘一带,也曾远征,达到雅鲁藏布江流域,直到现在,腹地还留有不少纳西戍兵所建碉堡的遗迹。在明末清初时期木氏尚能调动“雄兵十万”,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纳西族的军事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但是到了雍正元年,丽江木氏土司处于衰落阶段,再加上西南少数民族多数地区都完成了改土归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战事减少,改土归流的完成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在此以前纳西族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感只是停留在政治层面上,改土归流结束后,上升到了民众层面。随着中国认同感的大众化,纳西族人认可了周边的众多少数民族,也认可了汉族,在军事训练中体现出来的尚武精神也得到了提升,之前军事之中的尚武精神局限于保卫纳西族家园,发展纳西族社会势力。但是随着中国认同感的提升,尚武精神体现出了一些中国的民族精神元素,不再仅仅局限纳西族群体。

(二)改土归流前后对纳西族尚武性格记载差异研究。

改土归流之前的史书对纳西族的记载多处使用了“少不如意,鸣缸鼓相仇杀。”“附险立寨,少不如意,相攻杀,此其故俗也。”“勇善厉骑射,挟短刀,少不如意,呜正鼓相仇杀,妇女投物和解,乃罢。”等文字,多数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纳西族尚武民族精神的记载。在清王朝以前,统治阶级一律奉行的是汉民族传统“夷夏观”,“内中华,外夷狄”的传统民族观的限制,把少数民族称为“蛮”、“夷”、“胡虏”,信奉的是“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5]的民族隔离观念。所以我们认为史书上对于纳西族性格的记载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历史上纳西族民族性格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尚武但不至于像史书记载的“少不如意,相攻杀”;其二,由于当时纳西族社会除了统治阶层接受教育,多数纳西族人不曾接受教育,尚武精神可能含有一定的野蛮性。

改土归流之后记载丽江纳西族的汉文献中,不再有“相攻杀”、“相仇杀”的文字叙述,取而代之的是“性柔弱”、“生性懦弱”,我们认为这与清王朝推行的把儒家“夷夏之辨”、“以夏变夷”的传统观念上升为“华夷一体”、“中外一家”的新的民族观有关,此时不再视少数民族为“蛮”、“夷”、“胡虏”,对少数民族的史书记载与以前的王朝有不同点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把纳西族性格记载为“性柔弱”、“生性懦弱”与纳西族人实际情况可能有差异的,因为清朝统治者是满族,同样也是少数民族,它提升了儒家“夷夏之辨”、“以夏变夷”的传统观念,但是作为统治者对“华夷一体”、“中外一家”的观点,不可能完全赞同,在记载其他少数民族的资料中,把其他少数民族体现得懦弱一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三、教育的大众化使纳西族人开始文武并举

无论是史书记载有偏见,还是纳西族人尚武精神中具有野蛮因素,受教育能使人开化,是不可否认的。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统治在云南西北地区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以及纳西族人全民皆兵的记载,说明了纳西族人历来就是尚武的民族。

木氏土司极力学习汉文化,木氏家族的子弟想尽一切办法学习汉文化,创造出大量的诗作,形成纳西族文学史上的一个创作高峰,但在丽江纳西族地区采取的却是一种愚民政策,对文化学习进行垄断,压制老百姓学习汉文化,唯恐老百姓明天下理而反之。直至改土归流后,纳西族民间的教育状况才有所改变,纳西族的作家文学才从木氏土司的深宅大院走入中下层人民中,汉文化也才得以在纳西族民间广泛传播,涌现了一大批中下层出身的作家。

清朝实施改土归流之后,大肆强迫纳西族人接受儒家文化。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建立了丽江府学,从此,受教育的就不仅是土司家族了。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后,丽江教育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光绪年间,已有三个书院,义学三十一馆。从改土归流到清末一百八十年间,有许多人登科及第,不少文人的诗文有较高的造诣。清末民初,废科举,倡新学,丽江知识界不少知时识势的人适应新时代潮流,积极主张学习科学,建立新学,于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立了丽江府中学堂(后来改为云南省立第六师范,不久又改为云南省立第三中学),还建立了丽江府高等小学堂。改土归流使纳西族地区教育面向大众,“礼教”逐渐地把纳西族从过去强悍的民情风尚中纳入封建王朝的伦常道统之下,纳西族人也把外显的尚武精神融合到了文武并举的发展阶段。

四、结语

改土归流使丽江纳西族人认同中国感上升了,教育走向了群众,也使纳西族尚武精神从感性走向了理性化之路。相关纳西族的文献记载纳西族人性格是否有误差有待于研究者继续探讨,但是可以肯定纳西族是尚武的民族,纳西族没有尚武的民族精神就不会有木氏土司的辉煌,也不会有丽江在1997年大地震之后的迅速重建。

参考文献:

[1]谢本书,宋光淑,汤明珠.民族精神问题三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9.

[2]史继忠.略论土司制度的演变[J].贵州文史丛刊,1986,(04):9.

[3]周俊华.历史上纳西族中国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7,(2):98.

初中历史归纳篇4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历史学科在初中时属于“边缘学科”,农村的家长不够重视,学生也不够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最终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就课堂获取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体获取其他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对史实的辨别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结论。如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展示图片、展示课件、教师总结几个步骤,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实践证明,表扬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好处。

二、充分发挥教师驾驭课堂的主导作用

有人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的潜能和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这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课前要注意学会归纳和整合每个阶段历史。把每个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以后,让学生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某一个历史阶段要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如封建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可以根据要求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形成对封建社会的主题的横向、纵向认识和理解。归纳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时间、背景(政治、经济等角度)、影响等方面记忆。

其次,授以学生如何阅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书本。良好的阅读书本的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会起到辅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带着问题阅读,提出本节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题设的问题看书,找答案,然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一起评判、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三、抓住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每一节历史课都要有它的重点所在。重点的突破环节,也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教师的精讲,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这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用精炼的语言,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从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我们常提“以学生为主体”,但如果整节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接二连三的提问,纷繁复杂的活动……这些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这也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初中课程的探究要适可而止,否则,一些问题,学生会越探究越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仍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解的机会很少,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探究学习只是做了无用功,是名副其实的“无效探究”。

四、巩固练习,关注表述

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必须精选精练,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材料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

学生吃透教材,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但还要加强对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指导学生读懂材料,读懂材料和教材知识相吻合的部分。尽管材料题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内容总是教材的“影子”,必然与教材的某些知识发生联系。材料题目这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了命题的意图就等于明白了答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

其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题的关键。解题中的文字表达包括语言内容的组织、语言内容的表述特点和使用历史语言。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达理应运用历史语言陈述,语文的一些解题方法,如归纳段意法、总结中心法,也可用在历史解题中,此外,历史问答题答案并不是课文原话,但又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归纳、概括、分析能力,对每个知识点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予以表述。

初中历史归纳篇5

一、“点”的整合――每一节课的知识整合

一般说来,每一课的内容都有一个发展的主线或者线索,根据主线或者线索确定主题,构建起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这节课的内容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如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的曙光”时,将主题设置为“两次发现”:第一次发现为“人”的发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概况;第二次发现为“地理大发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开拓。

二、“线”的整合――每一个单元的知识整合

在历史的单元复习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线索,根据线索可以设置相关的主题,将相关的史实串联起来,使历史知识更系统化、线索化。如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可以根据第二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探索”进行单元的知识整合。可以整合为:地主阶级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统治阶层地主阶级如何自救,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护封建的统治;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和辛亥革命,了解在近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如何摆脱近代中国的命运,学习西方的制度,争取民族独立;知识分子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了解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力求实现在思想上的近代化。

再如在复习人教版世界历史近代史“步入近代”时,可以将本单元知识整合为三个数字:一二三。“一”指一次革命,使学生系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体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二”指两次发现,通过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系统了解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概况,分析认识人类的思想解放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三”指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整合,整合出三次革命的异同点,可以归纳为三次革命同为资产阶级革命,但因为各国情况有所不同,革命过程不尽相同,革命后建立的政体也不相同。

三、“面”的整合――每一个历史专题的知识整合

教师可以根据历年来的中考考点,总结出历史的专题复习单元。平时的历史课堂学多数是以时间为顺序,学习相关的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初三的复习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理清线索,整合相关的知识点。如在复习世界史时,设置美国史的专题复习,将美国历史分成五个阶段: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创新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三次科技革命;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霸道的美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科索沃战争。通过五个分阶段的复习将美国史专题史的知识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复习了美国史的相关知识,了解美国史的发展线索,对于美国的发展崛起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复习中外历史重大改革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改革史专题复习,将中外的重大改革进行比较。如将中国的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从改革背景、改革人物、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对本国的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整合;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样也可以和俄国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相比较,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点,可以得出结论:两次改革的性质相同,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初中历史归纳篇6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71-02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教育现代化及新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资源是指存在于网络上的、能够促进教学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总和。具体到初中历史学科,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网络资源主要是指关于历史的某些资料,这些资料主要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存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的各类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教育教学水平,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强调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大量网络资源的存在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查找与自己研究的课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文献,使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了解他们所要研究的内容的相关资料,占有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2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初中历史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有效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环境,实现历史教学的高效导入良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课堂的导入主要以教师的提问、口述历史史实等方式进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时,以陈胜、吴广起义的影视资料作为导入的资料,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视频进行认真观看,并在观看过程中不断翻看教材了解相关资料,接下来的教学过程顺利成章。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以后,笔者提出问题:在秦朝末年,为什么会发生陈胜、吴广起义?除了这一起义还有没有别的起义?这些起义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不自觉地去探究相关知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能够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通过大量的历史现实去探究历史真相,去发现隐藏在历史事实背后的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历史发展的动力等问题。因此,学好历史学科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总结能力,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归纳中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能够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对历史知识理性上的认识往往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突破这些重难点知识成为实现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能够有效实现历史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如讲授“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这一课,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其中一条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于是笔者出示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介绍当时美国股市、消费市场等大萧条的情境,并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形。学生在对感性材料认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解和认识,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观察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历史思维,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判断的逻辑方法。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广大教师的教学以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材料,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从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材料中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同时,历史是已经发生的现实,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在历史的研究过程中采用假设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题目要求,设置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综合分析各种材料以后假设出一种历史发展的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3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充分认识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把网络资源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地位,正确处理网络资源与教材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

一方面,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处理好教材与网络资源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严格依照教材进行,按时按量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初中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要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用网络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网络资源与教师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的作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分析网络上的各种相关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实现对网络资源客观的分析,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持久内驱力。

综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初中历史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玉玲.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2]刘爱莲.初中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学习,

初中历史归纳篇7

1利用历史教课书目录,加强记忆

历史教课书目录是对历史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学生回顾已学历史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阵地。对高三学生来说,首先阅读教材的目录,以此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通过对于教材目录的分析,同学们就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才能弄清目录之间的关系,对课本内容就有了初线条的认识,有了总体框架,就能克服记忆的畏难情绪。

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利于记忆

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分析历史现象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并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巩固记忆知识。例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本章共六节内容,如何了解各节问的关系,形成本章的历史阶段特征呢,这就要抓住一核心内容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了三股进步潮流,即自由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在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经济政策盛行,以英国为代表;一是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要求进―步铲除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以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的矛盾,以此引发了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日本、德国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确立。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加紧对内剥削,导致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这一时期典型的事件有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革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将许多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也导致资本主义殖民宗主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激化,于是被压迫民族开展了反抗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斗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典型的事例如亚洲革命风暴。通过这样分析,同学们就对本章内容,阶段特征就把握了,这样就不难记忆了。

3运用归纳分类法记忆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归纳篇8

【关键词】开卷考试,课堂效率

初三历史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它不仅要完成初三世界史的新授任务,而且还要完成初一、初二中国史的复习任务,初三历史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作了以下两点尝试。

1.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扬州市历史中考采用开卷形式,它减少了死记硬背,更注重知识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问题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根据课本又高于课本,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1直接提问。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提问。如“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发源地、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时间、内容是什么?”等。此类提问方式是针对基础性、知识性问题展开的,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答案都直接来自于课本,所以此类问题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1.2层层剖析提问。即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的方式。如讲授“清朝加强对的管理”,我层层设问:“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驻藏大臣是何时设立的?它的设立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直接提问最后一问,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层层提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1.3总结归纳提问。让学生将内容相关、相似知识纵横联系,分门别类归纳说明,达到编织经纬,掌握知识全貌的目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单元总结或专题训练,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如在复习完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了三个问题: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进程如此艰难?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你有何感悟?通过提高,学生对中国近代化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4对比区别提问。将相类似或相反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对比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能掌握开卷考试下主观分析题的解题技能。如我们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后,可将这三次著名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从革命的根本原因、革命的特点、革命中的重要文件、革命的性质、革命的结果、革命的作用等方面逐一进行对比分析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这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能掌握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并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1.5讨论式提问。在开卷考试中,直问直答的试题在逐渐减少,尤其是材料解析题更易表现出开放性。如在2010年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中31题第4问: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32题第4问: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这些开放性试题,学生失分较多,这说明学生开放性思维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经常向学生抛出一些讨论式提问,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主动探究,还可以集思广益,拓展思维,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加全面,更有深度。如我通过组织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评价展开课堂讨论,从中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这一开放性试题。

2.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提高上课、复习和考试效率

在开卷考试形式下让学生做课堂笔记,可以有效克服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也为复习、考试提供蓝本和依据,因为课堂笔记是课堂教学浓缩的精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1每课课堂笔记。第一步在每课的课题上面作一纲要式笔记,有助于学生把握住每一个考点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步在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部分做标划、批注式笔记,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每一个小知识点,打下扎实的历史基本功,而且此种笔记可以随听随记,简捷方便,对今后的复习、考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每单元课堂笔记。第一轮复习以单元为单位,因此而形成单元课堂笔记。如以七下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为例,这个单元主要讲述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科技、文化成就,涉及到8个考点。我将标题定为《明清时期》,将考点进行整合,并在每一考点后注明页码。具体如下:①政治:军机处(100页)八股取士(101页)②民族关系:清朝加强对的管理(110页)③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和平(郑和下西洋127页)战争(戚继光抗倭104页,郑成功105页,雅克萨反击战107页)清朝外交政策(闭关政策129)。通过课堂笔记,我帮助学生以单元为单位,建立了一个个“块状”形知识网络体系,有助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快捷定位,并能根据笔记上标注的页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考点,为准确答题奠定了基础。

2.3专题归纳笔记。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因为专题复习能围绕着一定的线索将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如我在复习中国古代史边疆地区领土问题专题时,对涉及到的考点做如下笔记:①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大陆与台湾第一次官方友好往来。②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③明朝荷兰于1624~1662年,郑成功收复。④清朝在1895~1945年将台湾割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收复。⑤1949年占据台湾,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通过此专题笔记,学生不仅在复习中能从总体上把握,而且在考试中如涉及到此问题也能集中查阅,节省学生的翻书时间,提高了答题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我们就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了。

参考文献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初中历史归纳篇9

关键词:赵翼;《廿二史札记》;考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K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廿二史札记》是赵翼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书以议论为主,又专取各史本书,相互援证,不旁及他书,盖不以考核见长。”在考史过程中,赵翼广泛使用归纳、比较、辩证法进行论证。

一、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亦作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在史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乾嘉考据学极盛之际,“不逐潮流,飘然世外,自树一帜。”

赵翼在《小引》中指出:“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龟醮Γ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反映了该书的写作目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该书刚问世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在乾嘉时期,整个学术界几乎全部纳入了考据的轨道。正如梁启超所言:“夫无考证学则是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时为中坚。”而且“赵翼为乾嘉时代极负盛名之诗人……其史名则远为诗名所掩”。近代以来,《廿二史札记》不仅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在西方汉学界亦很受推崇。“加拿大汉学家浦立本教授认为赵氏致力于克服中国史学之传统缺陷,能触及使近代史家真正感兴趣之问题,能超越孤证之繁琐事实之上以观察,自其中归纳出社会史与制度史发展趋势之通则。”

《廿二史考异》为学界重视,与“赵书每史先叙其著述沿革,评其得失,时亦校勘其龟酰而大半论‘古今风会之遇变政事之屡更,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密切相关。

二、赵翼之考史方法

(一)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排比大量同类性质的史料,以得出普遍性认识。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大量运用归纳法。如考证“明祖行事多仿汉高”[,他首先提出“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而行事多仿之。”然后提出初起兵时李善长对明祖的进言:“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根据《孔克仁传》“(明祖)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以宽大驭群雄,遂有天下……’是以帝一起事即以汉祖为法”。进而从定都、征伐、徙民、分藩、赐爵、诛戮功臣等方面分析,可知明祖行事确是多仿汉高。

用归纳法可排比出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象《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两汉外戚之祸》、《九品中正》、《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唐代宦官之祸》等条,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征,以论述历代政治利弊与兴衰得失。

(二)比较法。

赵翼还大量采用比较法来考察史书优劣,如以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相比较考证东汉末年历史。在“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中,他先指出“《后汉书》与《三国志》,论时代则后汉在前,而作史则《三国志》先成且百余年也。”接着指出陈寿和范晔修史书法不同,“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然后指出“今两相比较,繁简互有不同。”进而以《袁绍传》、《刘表传》、《董卓传》、《陶潜传》等为例指出“事迹有彼此不同”。

赵翼考证历史,更多侧重于社会治乱兴衰的内容。如他比较历代宦官之害,并指出其差别:“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进而又比较了这三个皇朝中朝臣与宦官势力消长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考证,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汉、唐、明三代历史的不同特点。

(三)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用来对前人的历史文献或研究成果加以纠谬、考信与求真,对历史著作或历史人物作一分为二的考证。如对《元史》的考证,《元史》是公认修得比较差的一部正史,在《廿二史札记》中,从《元史自相歧互处》、《元史回护处》、《元史人名不画一》等条目可看出元史确实存在许多的错误和不足,但是赵翼却对其列传详记年月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法“虽近于记功簿籍,如李孟所谓誊写史牍者。然记事详赡,使后世有所考,究属史裁之正,故不必以文笔驰骋见长。”

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证上赵翼也是一分为二看待的。如他本人虽然对历代宦官祸国殃民深恶痛绝,但通过客观考证事实发现其中不乏贤者,在“宦官亦有贤者”中,他就指出“后汉宦官之贪恶横肆,故已十人而九。然其中亦间有清慎自守者,不可一概抹杀也。”接着又列出郑众、蔡伦、孙程、王康等宦官为后汉所作贡献,认为“此皆汉宦官之贤者,可与北魏之仇洛齐、王琚、赵黑、北齐之田敬宣,唐之俱文珍、张承业,明之覃吉、王承恩并观也。”

上述考史方法是考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几种考史方法结合使用,因为单用一种方法,有时不一定能做出结论,即使做出结论,也不一定可靠。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必须与其他方法参互运用,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赵翼上述考史方法的运用,不仅为《廿二史札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近代史家治史亦产生重要影响。

三、赵翼考史方法之影响

赵翼所使用的考史方法对近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赵氏治史,与近代史学方法,大半吻合。”

归纳法比较符合近代科学考证方法,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如陈垣就深受归纳法之影响,“他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整理文献,并归纳出文献工作的法则。如他所总结的‘校勘四法’,提出了校勘学的系统理论。”

比较法是近代史家常用的史学方法,如傅斯年就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参考文献:

[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二《李慈铭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87~888页.

[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1页.

[3]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小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5]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0页.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7]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37页.

[8]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121页.

[9]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0~112页.

[10]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58~659页.

[1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廿二史札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4~115页.

[1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2页.

初中历史归纳篇10

第一步:自主检测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了。中国有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在学习中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像等心智活动,并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预习后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课堂学习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步:课文导读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仔细理解课文内容。阅读历史课文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得到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搞好阅读,是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读懂、读通中学历史课文,要求学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所谓“史论结合”,就是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必须学会梳理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得出结论,培养史论结合的读书能力。

2.学会分析和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多以史事为主,自成单元,前后史事环环相扣,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散而零乱,容易忘记,就是没有学会理清历史的内在知识层次结构,从而不能形成了历史知识层次结构造成的。因此,学会分析和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是学好历史知识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步:重点难点透析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吃透课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把握重点、透析难点,真正做到对课文完全掌握。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呢?主要途径就是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完成了第二步中的课文阅读后,总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存在,这时我就把这些问题作为重难点和学生一起来探究并最终给学生讲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时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大、太抽象,要比较具体,否则学生的思考就会没有方向,摸不着边际,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目的。高质量的提问与探究是要先给学生搭平台,给足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出发,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层层深入,这样探究才有价值。

第四步:归纳小结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来归纳所学知识,这一环节我称之为自我归纳。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把历史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做得不错,那就不用第二环节老师的帮助归纳;否则,我就要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从而形成历史的系统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