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8:38

审计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证券审计市场;制度变迁;竞争性市场结构;审计质量

要把握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就必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制度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任何抛开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及其现状而对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特征的认识都只具有阶段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必将丧失其适用性和原有意义。由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植根于我国经济转型和新兴市场的总体背景之下,因此,理解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必须由此入手。将经济转型理解为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新兴市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制度的匮乏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国证券审计市场最为显著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发展必然伴随着更为迅速的制度变更,这也是理解我国证券审计市场需求和供给等相关问题的出发点。

一、政府主导的改革路径与制度变迁条件下的市场发展

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是早期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主要以三资企业为主,业务范围涉及验资、查账、所得税申报以及外汇收支报告等(杨时展,1995)。直到1990年和1991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在创造了公众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同时,我国证券审计市场才开始形成。显然,这与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审计市场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无法相提并论。与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市场化发展轨迹类似,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改革过程决定了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在发展初期其主导力量也必然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力量(谢德仁和陈武朝,1999;易琮,2002;韩洪灵,2006)。

谢德仁和陈武朝(1999)较早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状况进行了考察,他们认为,我国审计市场发展早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审计市场的非市场自然细分(行政细分)所导致的无序化问题。这种无序化的行政细分则是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惯性使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在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的行政细分中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由于职业服务需求本身就是由政府创造出来的,因而政府也就是最重要的需求者。尽管他们观察到市场的自然细分一定程度上在当时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是存在的,一些具有较好的自我约束机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起了自己的职业声誉并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无疑市场的行政细分抑制了竞争并造成了审计市场的无序化发展。在该研究的基础上,陈武朝和郑军(2001)指出在我国审计市场中,政府部门是审计市场的最大需求者,但这种非市场化的需求和行政细分的结果决定了其不存在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而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尚未真正关心审计质量,因而亦不存在高质量审计需求。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会计师事务所较少或基本不靠质量而是靠其他手段去争取客户,同时亦助长了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以上研究结论对我国审计市场问题的后续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尽管路径依赖决定了上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会继续存在,但是,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结论显然不能应用于当前与审计市场有关问题的分析。考虑我国转型经济的基本特征,无疑我国审计市场的行政性细分是市场化发展初期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结果,而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安排显然是缺乏效率的。1995年6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实现联合。1997年8月全行业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到1999年底,共依法撤销事务所638家,撤销滥设的分支机构1474家。1998年启动的脱钩改制工作则使会计师事务所成为真正独立的公司法人,从体制上保证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独立性,1998年年底首批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103家会计师事务所完成了脱钩工作。2000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税务管理中心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并,最终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统一管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以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市场化发展初期制度的匮乏以及过渡性制度安排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向规范的制度安排迅速演进的过程,也正是谢德仁和陈武朝(1999)研究中所谓的“基础设施”从缺乏或者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我国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行政力量主导应当指的是政府是规则或者制度的制定者,他既非“运动员”亦非“裁判员”,而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证券审计市场发展的初期,行政力量主导并没有问题。据此,笔者并不认同如果存在大量、有效的市场需求,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将会自动选择独立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并将事务所脱钩改制理解为政府无奈选择结果的观点(如刘峰和林斌,2000)。因为本质上讲独立审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watts&zimmerman,1986),而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事实就已经决定了,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初期,在相关市场还没有形成或者有效运转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大量、有效的对独立审计的市场需求。因此脱钩改制不是政府的无奈选择,而是其培育市场微观主体,创造公平市场环境的必然之举。

二、制度变迁与竞争性市场结构: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

与发达成熟证券审计市场所普遍具有的寡占特征不同,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具有较高程度的竞争性,这可以视作我国区别于发达证券审计市场的又一基本特征。李树华(2000)最早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集中度与国际趋势存在着巨大反差,1993年至1996年按客户家数计算“十大”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48%、44%和35%,市场集中度较低并呈现出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此外我国“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各年间的排名很不稳定,研究结论认为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仍然是一个过度竞争和不稳定的市场。此后的研究者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后期我国审计市场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考察。

吴溪(2001)对我国1997年至1999年的证券审计市场进行了考察,三年间按照股本总额计算的“十大”市场份额分别为44.41%、38.75%和34.93%,仍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不过对于审计意见的考察结果研究表明,在这三年间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在总体上是逐年提高的,并且规模越大的事务所独立性越强。研究结论指出2000年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发生的政府诱致性合并重组有利于我国审计市场的良性发展。易琮(2002)直接使用业务收入数据对1998年至2000年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全行业前“八大”事务所的各年市场份额分别为42.35%、48.07%和53.47%,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她认为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正说明行业制度变迁(脱钩改制和全行业规模化)对市场结构的变化发挥了作用。余玉苗(2001)、夏冬林和林震昃(2003)则同时对我国证券审计市场2000年的市场集中情况进行了考察,前者按照客户家数计算的“十大”市场份额为31%,后者按照事务所业务收入计算的“十大”市场份额则达到了49.46%,差异来自于比较基准的不同。

笔者对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证券审计市场2002年至2004年的市场集中情况进行了统计,如表1panela所示,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证券审计市场几乎全部为“八大(或五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英国的审计市场集中度最高,达到了100%,日本为最低也达到了80%以上。与此相反,如panelb所示,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审计市场中前“十大”(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按客户家数计算仅为25%(11%),按照客户资产总额计算则为48%(33%),按照客户销售收入总额计算则为53%(39%)。herfindahl指数也显示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性程度,根据客户家数计算,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约有50家同等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按照客户资产总额、销售收入总额计算,则分别为22家和15家。panelc反映了国际“四大”中国所的市场份额情况。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国际“四大”所审计的a股上市公司仍不足10%并有下降的趋势。不过按照客户资产总额、客户销售收入总额计算,国际在“四大”的市场份额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分别达到34%和38%,表明国际“四大”在大客户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成熟审计市场相比,在2002年至2004年,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不过,与上文所提到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这三年间的市场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并且时间序列上相对平稳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尽管竞争程度仍然较高,但是以上结果可以说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发展开始步入相对稳定阶段,市场竞争开始向着较为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竞争性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供给:一个争论

鉴于发达证券审计市场寡占型的市场结构,国内部分研究者将市场集中度的高低与审计质量供给联系起来(如余玉苗,2001;夏冬林和林震昃,2003;刘明辉等,2003),认为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在于市场较高的竞争程度。但是,笔者认为该观点首先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使是发达市场国家如美国,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的形成亦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是市场竞争和选择的结果。而我国目前的审计市场结构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从1997年深圳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试点算起,到1999年底全行业完成改制,审计市场才真正走出了行政垄断,开始逐步转向市场化的自由竞争阶段,市场集中度不高是历史造成的现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易琮,2002),并非市场自然演进的结果。

从理论上来讲,国外研究者对于市场集中现象给出了三种解释。其一,dopuch&simunic(1980)和deangelo(1981)认为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差异化以及产品高质量的声誉能够解释普遍存在的市场集中现象,我国部分研究者的观点正是基于此。其二,dopuch&simunic(1980)以及danos&eichenseher(1986)认为是由于审计服务生产的规模经济使得大型会计公司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从而导致了市场集中现象。其三,doogar&easley(1998)通过构建了一个无差异化、纯价格竞争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市场集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既不是审计质量差异化也不是规模经济,而是订约活动(contractingpractices)、客户规模分布(clientsizedistributions)以及事务所生产效率的差异(differencesinauditorproductivity)联合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结合上述解释,笔者认为,若将审计质量高低与当前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相联系恐难有说服力,同样,若将审计质量差异化与此相联系一样难以得出正确结论。

那么竞争性的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质量研究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西方研究者看来(如krishnan&schauer,

2000;niemi,2004),由于绝大多数关于审计质量的研究均聚焦于寡占型审计市场,在竞争性市场中是否存在审计质量差异化、审计质量差异化沿着何种维度分割、事务所规模是否如寡占型市场一样与审计质量保持正相关的关系,这些都是未有定论的研究课题。此外,simunic(1980)以及gist&michaels

(1995)均认为在寡占型市场中,大型事务所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可能并不必然与提供了更高的审计质量相联系,原因在于费用溢价亦可能代表了大型事务所依靠市场势力所获取的经济租。这使得从供给方考察审计质量陷入尴尬境地,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应能够较好地避免该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武朝,郑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j].审计研究,2001(1):51-53.

[2]韩洪灵.中国证券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刘峰,林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与政府选择:一种解释[j].会计研究,2000(2):9-15.

[5]刘明辉,李黎,张羽.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7):37-41.

[6]吴溪.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9):14-16.

[7]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3(3):40-46.

[8]谢德仁,陈武朝.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的细分研究[j].会计研究,1999(8):2-10.

[9]余玉苗.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初步分析[j].经济评论,2001(3):120-122.

[10]易琮.有关审计市场集中度问题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5):34-35.

[11]杨时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和发展[j].财会通讯,1995(2):21-23.

[12]deangelo,l.1981.auditorsizeandauditorquality.journalofaccounting&economics3(3):183-199.

[13]dopuch,n.andd.a.simunic.1980.thenatureofcompetitionintheauditingprofession:adescriptiveandnormativeview,inbuckley,j.,weston,f.(eds),regulationandtheaccountingprofession,lifetimelearningpublications.

[14]doogarr.,andr.f.easley.1998.concentrationwithoutdifferentiation:anewlookatthedeterminantsofauditmarketconcentration.journalofaccounting&economics25(3):235-253.

[15]gist,w.e.,andp.michaels.1995.auditorconcentrationandpricingofauditservices:publicpolicyandresearchimplications.advancesinpubicinterestaccounting6:233-271.

[16]krishnan,j.andp.c.schauer.2000.thedifferentiationofqualityamongauditors:evidencefromthenot-for-profitsector.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theory19(2):9-25.

[17]narasimhan,r.ands.chung.1998.auditorconcentrationoflistedpubliccompaniesoninternationalstockexchanges.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andaccounting9(3):201-15.

审计基本特征篇2

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纽交所针对当时发生的商业丑闻和诈骗案,提出应当设置审计委员会。而我国21世纪初才开始发展,落后于西方。

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集中研究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然而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征和会计信息可比性,由于计量难度较大而鲜有文献研究。该篇文章试图通过有关的文献回顾,为探究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关联度奠定一定的理论和文献基础。本文先是梳理了审计委员会特征,然后对审计委员会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回顾。

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研究

现有关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活跃性、规模特征,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述评。

(1)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的灵魂,用独立董事的百分比计量。对于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研究,集中在对公司治理和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会计师变更等方面的影响。

武俊(2000)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能够强化公司监督职能。Carcello等(2003)发现,独立性越高,公司越不愿意更换审计师。Lee等(2004)Lennox等(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翟华云(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和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大小正相关。

(2)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

专业性是对审计委员会成员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一般以财务专家的比例计量。对专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专家参与的必要性以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DeZoort等(2001)研究表明,财务专家在审计委员会中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刘焱等(2014)实证检验了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效力。

(3)审计委员会的活跃性

审计委员会活跃性用开会次数计量。现有研究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的重要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以及审计收费等方面。

吴溪等(2011)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活跃性可以反映公司治理功能。翟华云(2007)发现审计委员会活跃性和选取会计师事务所大小正相关。周兰(2010)发现审计委员会活跃性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4)审计委员会的规模

审计委员会规模用审计委员会人数计量。对审计委员会规模的研究集中在外部审计师更换及内部控制等方面。deZoort等(2001)得出审计委员会规模负相关于不正常替换外部审计师的可能性。董卉娜等(2012)发现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和内部控制正相关。

上述研究成果为探讨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奠定了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当前主要从信息的披露质量、盈余质量、虚假财务报告、财务重述等几个角度,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联性进行探讨。

(1)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雄元等(2006)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活跃性负相关于信息披露质量。Krishnan(2005)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比例越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2)审计委员会特征和会计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颜志元(2006)DeZoort等(2003)0anderson等(2004)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活跃性与会计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翟华云(2006)以及Sierra等(2012)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规模与可操作性盈余呈负相关。

(3)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虚假财务报告的相关性研究

Beasley(1996)Beasley等(2001)发现独立性越强,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越低。Cohen等(2012)得出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可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4)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财务重述的相关性研究

abbott等(2004)杨忠莲等(2006)李斌等(2006)研究表明,专业性、独立性及活跃性负相关于财务报表重述。

审计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服装设计;功能美;现代服装面料;美学特征;实用性;使用性;象征性;审美性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设计产品的“功能美”是其功能(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直观形态化所呈现的美,是设计艺术区别于一般艺术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人类设计活动的始终。设计产品的整体因构成产品的多种不同质的结构相互作用而呈现出超结构的和谐是功能美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功能美是一种整体美,是设计物的各方面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多层次性美感: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服装面料设计的功能美表现为由面料的实用性、使用性生发的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由面料的象征性呈现的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感与面料的审美性特征产生的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愉悦感。因此,现代服装面料设计在外观形态、内涵特征上所呈现的实用性、象征性和审美性特征,都可作为功能美的特征因子。笔者尝试用设计美学的观点,立体地解读现代服装面料设计功能美的特征,深刻定位对现代服饰面料审美的把握,并以此弥补服装面料设计在设计美学方面的理论批评的缺失,强化面料设计的美学元素,为消费者提供审美评价的理论指导。

一、服装面料功能美的实用性特征

实用性是设计产品用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属性,是功能美的首要表现特征。在现代服饰面料本体,以及设计师运用设计语言进行服饰面料的创造中,都呈现了功能美的实用性特征。它是设计艺术功能美的基础,是设计艺术的直接的合目的性的表达,也是其与纯艺术(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雕刻等)的本质区别。设计和造物总是以人的需要为导向,以满足人自下而上的基本需求为目标,以符合人的实用需要为首要目的。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的精神需求永远代替不了人的物质需求。因此,在设计和创造某物品时,则先将实用性能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形式的审美探求与创造才有可能实现其审美价值。从审美发生学的角度看,实用功利性是审美的基础。

实用性是设计产品作为一种物质形态赖以存在的依据。人类最初创造的设计产品(原始先民的打制石器工具),是人的物质目的的实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体现。即使在造物过程中没有考虑其装饰价值或审美形态,面对人造物,使用者依然会产生一种愉悦、舒心和兴奋的知觉情感状态,即美感。这种美感的生发不在物品的外观效果,而主要取决于它们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方便以及在使用过程中人对物形成的眷恋。

服装面料设计的实用性特征是指满足人类遮体避寒、保护身体、便于活动需要的属性。人们从开始采用长纤维作为服装质料时,就最先关注面料的实用性能,以麻、葛、大麻、苎麻等作为最早的长纤维质料也在于其织物良好的透气性能,理想的吸湿散热性能与表现出来的清凉、去汗、不贴身的实用美。现代服装面料的实用性表现为面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如保暖性、透气性、散热性、强牢度、易于活动性等,这些实用性能在满足人们避寒保暖的生理需求和保护身体的安全需求的过程中,同时给予使用者舒适的心理状态与人对“物”的情感认同,使人们感受到其实用性特征的功能美。

由此可见,实用性即“有用”性。任何一种面料形态,如若实用性不理想,就势必要被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规律,“无用退化”也是面料发展史上的常见规律,只有不断完善面料产品的实用功能,才能不断延长其生命周期。

二、服装面料功能美的使用性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的着装理念的变化,消费者对服装面料性能范围的要求不断扩大,在追求“有用”的同时更追求它的“好用”。仅具备防寒保暖基础实用性能的面料已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好用”即是设计物品的使用性能,它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当时的技术创造“物”来尽可能地解放自己,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并以较少的能量消耗来取得较大的工作效率,帮助自身充分地发展。服装面料的使用性是指在人体工程学基础上,增加面料的使用功能,帮助人体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促进使用者与周围环境的发展。实现面料的使用性能包括某种单项性能和多项性能的同时实现,如远红外辐射吸收性、抗紫外线辐射、抗静电、阻燃、防水、防油污性能等等。这些附加的使用功能使人们产生的舒适感、力量感或自由感是面料使用美的来源。这种美感的生发不在物品的外观效果,而主要取决于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及实现了人肉体达不到的能力。

使用性所赋予面料的功能美不仅仅来源于它为人类生活创造的便利,不只与人类具有功利的关系,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面料的使用性能让人欣赏到主体的创造力量与创造才能,于是,人与服饰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情感认同;另一方面,面料设计作品也是设计师对生活的美好情感的物化结果。现代服装面料设计艺术中“隐藏”的情感性,不像纯艺术那种显露、直自,但确实以物化的形态隐形地存在着。

三、服装面料功能美的象征性特征

象征是指用某种表达意义的有形物或无形物(包括实物、行为、仪式、语言、数字、关系、结构等)代表具有类似性质或观念上有关联的其他事物。换言之,象征就是以某种具体的媒介物,标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服装面料设计中的象征,是一种以消费者深层的心理需求为导向,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设计表现手法。它是指通过面料的外观色彩、肌理状态、图案纹饰等设计要素表达某种特殊的意境、概念或情感,激发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想象与思考,使主体联想到超越产品形象的意象和涵义,促使某种特别情绪(愉悦、兴奋、激动等)的产生,从而引发美感。面料设计中的象征通常表达两种类型的意象,一是表现作品本身的浅层意象,如面料上的花卉、植物纹样可使人联想到面料之外的意象,比如树林、春天乃至自然,这些联想使欣赏着感到愉悦而产生拥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满足审美主体心理欲求的深层意象,如使用花卉、植物图案的服饰面料可满足人们追求青春、自然的心理需求,帮助消费者塑造出一个时尚、浪漫的个体形象。

象征能够引发审美主体产生美感,成为设计作品功能美的一个特征,主要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特点和人类普遍具有的深层心理欲求。黑格尔说:“象征在本质上是相关的或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说,产品形象与表达意义之间存在着距离,而正是这种距离创造了两者间的艺术张力,给观者留下一个审美空间。如就面料材质而言,丝既有雍容的一面,也有古典的一面;就色彩而言,红色可以与生命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与死亡相联系,而在当代设计中,红色又具有更为复杂的含义;就面料图案而言,同一图案在不同的人眼里可以看出不一样的意境或文化。象征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只有依靠直觉和知解力的帮助,以某种程度的合作性创造活动来引起想象,才能从形象之中看出意义。而这种由象征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审美主体的理智、兴奋的积极状态,正是象征美产生的源泉。其次,人类对设计产品象征性的心理需求是产生象征美的另一个原因。个体对自我实现的欲求以及对群体认同感的需求使人们对于衣着风格、色彩搭配的选择无一不在审美的形式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某种象征意味,以表现m个人独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理想。因此,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然已经斯文扫地,沦为偷儿,但仍不肯脱下“读书人”的长袍。

面料设计中能够引发象征美的要素主要是材质、色彩与图案。对设计要素的灵活运用可表现出不同的浅层意象或深层意象,引发消费者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四、服装面料功能美的审美性特征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是构成个体精神特质的组件,也是构成个体进行社会生活的基础的一部分和人们社会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当代设计艺术,只有具备审美性特质才能满足人们的感官愉悦与心理需求。面料是服装的材质,给人的感觉最为直观,是直接的审美对象,材质美本身即是服装审美内容的方面。《考工记》有“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功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叙述,可以看出材料的因素在设计艺术审美意义中的重大地位。

服装面料设计的审美美是指面料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愉悦及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它是介于设计作品与欣赏着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功能。面料的审美美来自面料设计作品外观形态的赏心悦目,符合形式美规律,面料手感舒适,给人以接触美感以及面料与不同物体摩擦发出的悦耳响声带给人的听觉感受。

面料的视觉美感主要表现在材质、色彩、肌理等方面带给人的视觉审美享受,使审美主体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与精神上的愉悦感。丰富的装饰效果,图案、肌理、色彩在面料上的新表现,面料形态的新颖排列和构成,都是视觉美的来源。

服装面料的触觉美是面料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通过手或肌肤感觉到的面料艺术之美,它来源于面料手感的舒适与面料表面立体效果的表现。不同材质的面料会产生不同的手感,同样材质不同工艺的面料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触觉美感受,如精纺毛织物手感滑糯,富有弹性;呢面粗纺毛织物质地紧密,手感挺实;绒面毛织物厚实蓬松,手感柔软。面料表面形成的抽缩、褶皱、重叠等立体效果也是面料触觉美的成因。

听觉美是指通过人的听觉系统感觉到的面料艺术美感,它来源于不同面料与不同物体摩擦发出的不同声响,如真丝面料随人体运动会发出悦耳的丝鸣。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料上的大量银饰或金属环装饰除了具有某种精神含义之外,从形式上讲,也给面料增添了有声的结构与韵律,“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面料之美在人体的行走过程中得以显现。

五、结语

面料设计艺术的功能美是一个整体,是设计作品中各方面的要素共同构成的一种整体美。它呈现多层次性,具有满足人生理需求的实用性特征,满足人社会需求的象征性特征与满足人审美需求的审美性特征,是一个由内而外,由功效到审美的整体。其中实用性特征满足了人的基本物质需求,是面料功能美实现的基础;使用性特征是实用性特征的升华,体现了人依靠物寻求体力或精神的解放和自由;象征性特征是介于使用性与审美性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审美性特征则是人们精神需求、心理需求及情感需求的集中体现。对于不同用途的服装面料而言,四种特征的含量有多少之分,性质有强弱之别,但不可能有绝对的分离。当代服装面料设计只有同时具有这四个特征才能给予消费者最大限度的功能美感受。

参考文献:

[1]李砚祖,造物之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3.

[2]吕文静,产品设计中的功能美与形式美[J],科技风,2010,(24):78.

[3]李龙生,设计美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1.

[4]eco,Umberto,theoryofSemiotics,Bloomington[m]:indianaUniversitypress,1979,45.

[5]eco,Umberto,SemioticsandthephilosophyofLanguage[m],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4,23-40.

[6][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

审计基本特征篇4

在《规定》和《细则》出台之前,审计机关经责审计往往在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的应用中难以把握。在《规定》和《细则》中对两者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审计评价中明确了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并对上述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在审计结果应用上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细则》中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等在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主要职责。使审计机关在评价和应用审计结果的执行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指引,提高了操作性。

2、经济审计报告“共性”的局限性

上述经责审计报告的共性特征,在经责审计报告在操作流程、出具主体、形式内容、评价应用上有了明确的操作规范,但在执行“共性“特征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审计项目的“个性”特征,容易使审计报告存在以下缺陷:

2.1出具审计报告的主体责权不明。前述虽然出具审计报告的主体和环节明确,但审计组和审计机关的责权并不明确。《细则》中说明“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报告时“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定,经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后”出具。该规定意味审计报告各环节的对外出具主体均为“审计机关”。同时还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征求本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本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或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的意见。”对上述征求意见几乎停留在口头征求意见环节,未见正式反馈文书。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8号令)中明确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并对下列事项承担责任:“……(四)得出的审计结论不正确的;(五)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六)提出的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或者移送处理意见不正确的;(七)对审计组发现的重要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按《细则》的要求处理,审计组对最终审计报告的审计结论、反映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均不具备决策权,权责不对等导致出具审计报告的主体责权不明。

2.2经责审计报告与经责审计结果报告的同质化。由于《细则》明确了需同时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但对于审计结果报告的具体内容仅进行了粗泛规定,并规定“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确定审计结果报告的主要内容。”笔者通过比较某市经责审计报告和经责审计结果报告发现,经责审计报告和经责审计结果报告在结构体系上完全一致,区别仅在于结果报告上删除了部分数据。结果报告和审计报告在字数上的差异不足20%。显然这也不符合“精简提炼形成的提交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反映审计结果的报告”的要求。

2.3审计内容缺乏针对性。《细则》对审计内容的规定不可谓不细致,具体到了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等方面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个性、不同个性的领导干部其施政风格也迥然不同所形成的经济责任也必然带有鲜明的任期领导干部的个性色彩。如果仅仅是在内容上为符合《细则》的相关规定,套用格式,千部一腔,千人一面难以起到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不能反映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3、经责审计报告在“共性”的基础上融入“个性”特征

要解决上述问题,作为审计机关必须探讨经责审计报告所具备的“个性”特征,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具备操作性的工作指引,将审计报告的“共性”与“个性”兼具。才能形成一份有价值的经责审计报告。笔者认为经责审计报告在“共性”的基础上融入“个性”特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明确审计报告出具环节的责权划分。各审计机关应该制定具体的审计环节审批流程,并明确审计责任。如某市审计局在制定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规定“审计组应根据审计业务会的决定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会议纪要中明确议题、发现问题、、拟处理意见同时记录业务部门、法制(审理)机构陈述意见及理由。在制定的《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试行办法》中明确了审计报告出具的流程审批程序,并且明确了法审批机构应当合理组织分工,加强信息沟通,对下列审理事项承担责任:(一)审理意见不正确的;(二)对审计结果类文书做出的修改不正确的;(三)审理时应当发现而未发现重要问题的。对审判部门责任划分明确。但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8号令)中对审计组责任的规定,并未进一步说明。笔者建议在各审计机关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到审计结果审批单位和审计组之间的责权划分,制定责任分担机制,有效规范各报告出具环节的责任划分。

3.2明确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区别。为提高审计结果报告的可利用性,应该充分思考审计结果报告的应用范围和作用,明确审计结果报告的特征和主要内容,不要将审计结果报告作为缩水版的审计报告。应该在审计机关内部研究的基础上,负责任的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各审计单位应该探索审计结果报告撰写内容和主要适用范围。根据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特点,撰写具有“个性”特征的审计结果报告。如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审计单位可以增加同岗位的横向和纵向的指标对比情况,使信息使用者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可以在审计结果报告中体现该岗位的风险认识,体现审计结果报告的咨询、决策价值。

审计基本特征篇5

一、非审计服务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是个争论不止的话题。主要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非审计服务可以增进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对象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可以比较好地识别审计对象的风险,在对审计对象熟知的情况下可以有针对性的审计,最终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审计质量会依赖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能力。此时,注册会计师如果意识到有人怀疑其审计独立性,其为了保证审计质量也会竭力保持审计独立性,从而得出非审计服务不会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结论。比如:D刘星等人(2006)没有发现证据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非审计服务会影响其审计独立性。另一种观点是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对象提供非审计服务后增进了对审计对象的了解,从而会允许客户管理当局更大幅度调整可操作性应计利润,同时对客户的经营风险也会变得不敏感。比如:SeokwooJeong等人(2005)研究了审计费用、强制审计任命和同时提供审计与非审计服务的关系,得出结论强制审计任命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但是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既然有学者发现非审计服务影响审计独立性,那么就不能排除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二、初次审计收费

初次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研究文献如下:Craswell和Francis(1999)研究证明初次审计费用同以后年度费用并未显示差异.研究表明初次审计较低不会造成审计市场的无序竞争而有损于审计独立性。研究初次审计收费的学者很少,发现有损审计独立性的文献非常少。初次审计收费较低有损审计独立性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证据。

三、会计师变更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任期时间和事务所变更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研究比较多。Chi和Huang检验了台湾地区审计市场发现审计任期早期和晚期有较低的收益质量,收益质量使用非正常收益水平作为替代变量;peterCarey和RogerSimnett(2006)通过三个变量(注册会计师对处于困境公司发表持续经营调整意见的倾向性,非正常流动资本应计利润额的方向和数量,刚达到和刚未达到收益标准)对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长期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任期情况下发表持续经营调整意见的低倾向的证据,以及刚达到和刚未达到盈余标准的部分证据,没有证据显示长期审计任期与非正常流动资本应计利润额相关;李爽和吴溪(2006)研究显示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对提高公开报告上市公司潜在财务报告问题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能力足以发现客户所有重大财务问题的前提下考虑,审计质量可以作为审计独立性的替代变量。以上文献使用不同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表明长期审计任期损害审计独立性。

四、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文献如下。teoh·S和t·wong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独立性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支持了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好的审计独立性,保证了审计质量;刘明辉等人(2003)还发现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的客户资产规模成正向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显著。从中可见一斑,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其独立性越强。

五、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

被审计单位破产的可能性、资产负债率、总资产的规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例和上一年报告的是否是亏损是财务数据反映的内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直接反映一个公司运营风险、财务状况、现金状况和以前的经营成果。破产的可能性可以由调整的Zmijewski分数来测度,Defond等人(2002)和peterCarey和RogerSimnett(2006)的研究中都使用了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降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盈余管理水平,最终说明审计独立性受到了影响。所以上一年报告亏损会间接影响本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以上是被审计单位财务特征对审计独立性可能的影响。

六、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转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不同行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迥然不同,经营风险也会参差不齐,盈利能力就有较大差别。比如在peterCarey和RogerSimnett(2006)的研究中将采矿业的公司与其他行业的公司区分开来,从而起到控制行业类型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在我国不同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是有差别的,但是是否有显著的差别还有待研究。平均收益率高的行业所处的环境优越,从而增强了该行业的公司的谈判能力,注册会计师就处于下风,所以其独立性可能受损。本文在研究中将能源类的公司和其他公司区分开来。

七、股东特征和董事会特征

审计基本特征篇6

一、关于指南的内容

1.框架结构与体例。1996年颁布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指南为广大注册会计师尤其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提供了执业的范本。但由于小规模企业业务种类庞杂,涉及各行各业,因此要按照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那样制定一套详细的审计程序,既不必要也不可能。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日益提高,专业判断能力不断增强,已不满足于照抄照搬和简单模仿,风险意识也进一步增强,而且小规模企业审计也不是简单地删减一些审计程序,应当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简化一些不必要的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因此,指南从小规模企业的特征入手,结合其特征,讲述在小规模企业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着重关注的方面,并为了增强可操作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在小规模企业审计中对独立审计准则的运用以及5个附录。注册会计师在为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业务时,往往会同时提供会计服务业务,独立性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专门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这种体例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本指南时,应当注重对整个指南内容的理解,加强专业判断,而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

2.小规模企业的定义与特征。目前国内外对于小规模企业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和统一的定义。《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号——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特殊考虑》规定,小规模企业是指营业额或资产总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它也只是从基本特征方面做了规范,没有具体的数量指标。

既然小规模企业很难给出一个量化的定义,那么只能从定性方面来加以规范,把握小规模企业的特征。因此,本指南没有给出界定小规模企业的数量指标,而是在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的基础上列举了小规模企业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的主要特征和其他特征。一家企业需要具备其中多数或全部特征时,才有可能被注册会计师定性为小规模企业。

3.小规模企业的可审性。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会计核算基础较差,审计风险比较大,而且审计时间较短,一些企业可能看上去不可审,因此小规模企业的可审性应当引起注册会计师的充分关注。但是,并非看上去不可审,注册会计师就要打退堂鼓,一些问题仍然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变不可审为可审。

4.小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控制风险较高,注册会计师一般不依赖企业的内部控制。但是并非内部控制一点也不能依赖,部分依赖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内部控制无论是按照五要素还是三要素划分,控制环境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业主(经理)的控制意识对形成强有力的控制环境作用很大。

5.审计风险与实质性测试。小规模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注册会计师应当主要或全部通过实质性测试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把检查风险降下来。为此,指南详细介绍了实质性测试的种类、选择顺序、范围、时间安排以及设计审计程序的导向等,为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实质性测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6.独立审计准则在小规模企业审计中的运用。为了与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相衔接,增强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本指南专门论述了几个主要的独立审计准则项目在小规模企业审计中的运用,以指导注册会计师结合小规模企业的特征具体运用独立审计准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独立审计准则不适用于小规模企业的审计,所列举的是一些比较相关而且有一定特殊性的准则项目。

7.同时提供审计业务与会计服务业务。许多小规模企业可能只有一两名会计人员,力量有限,或者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不聘用专职会计人员,而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提供记账、代为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服务。在实务中,考虑到沟通上的便利、节约成本及保密等因素,企业一般会委托为其提供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会计服务业务。一些国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为小规模企业提供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持鼓励态度,但对于同时提供审计业务和会计服务业务规定了一些限定条件。我国目前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接同一小规模企业的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但有两个限定条件:1执行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不能承办影响其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的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担任小规模企业的常年会计顾问,为其纳税、记账、代为编制会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最好不要参加对该企业的审计工作,因为一个人很难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而且起码在形式上已经丧失了独立性。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注册会计师从事该项审计工作,可能更为妥当。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会计咨询、会计服务,并不能消除负责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充分审计测试,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责任,审计工作底稿仍然应当记录所获取的审计证据;2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出建议时,不应代替企业作出决策或认同某些业务的执行。注册会计师为客户提供会计咨询、会计服务时,发现客户在内部管理或经济业务方面存在问题,应当向小规模企业的业主(经理)提出改进建议。但是,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建议仅供企业参考,一方面注册会计师不得强行要求客户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客户也不得要求注册会计师为其作出经营决策。如果客户采纳了注册会计师的建议而未达到既定目的,也不能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出建议后,不得代替企业执行建议,如代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入账等;也不得被视为认同某些业务的执行,如建议企业在赊销方面应当经过专人审核和批准,但建议本身并不是要指定某人担任此项职务,也不是只要经过专人审核和批准,就不再审查了。

8.附录。为了增强指南的可操作性,在指南的后面增加了5个附录,内容涉及小规模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审计抽样与非审计抽样技术的掌握、注册会计师可能出现的审计不足与审计过度情形以及利润表的审计程序范例。既有操作上的具体指引,又融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其他指南相比,也算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二、运用该指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独立审计时,不论该单位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和法定组织形式如何,只要是以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都应当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本指南无意取代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小规模企业审计时,应当将本指南与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结合起来考虑。

2.本指南虽然列示了一些审计程序和调查问卷,但并未提供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的全部程序,而是着重说明执行小规模企业审计所需考虑的特殊因素。由于小规模企业业务的多样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确定恰当的审计程序。事务所可以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本指南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所的操作规范。

3.小规模企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事务所,小规模企业的范畴也有所不同,与专业判断、胜任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客户群等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企业的特征,合理运用专业判断,确定所审计企业是否为小规模企业,然后确定是否使用本指南,并根据本指南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但是,注册会计师的判断结果无论是否为小规模企业,是否使用本指南,都要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并不能改变其审计目的以及应当承担的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一旦将其确定为小规模企业,则表明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实施小规模企业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能够承担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

4.尽管分析性程序在小规模企业的审计中运用非常普遍,但由于分析性程序所依赖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分析性程序的结果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注册会计师还需要通过实施其他的审计程序进行证实,因此不能过度依赖分析性程序。

5.小规模企业的业务相对简单,注册会计师可以编制适当简化的审计计划,或将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合二为一,工作底稿的编制也可以适当简化,但不能缺少一些必要的要素。

审计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特征;审美;传统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52-01

一、数码艺术

(一)数码艺术设计及其产生

数码艺术属于一种新媒体艺术,它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是由当下电脑、录像、网络、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混同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它是指以数字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艺术。

数码艺术设计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它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出现对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泉》的作品――小便器,由此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然而多年后,公众一致认为这件作品象征着杜尚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特征

数码艺术,除了在表现形式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以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反传统性和它的人文关怀,即使某些作品借用商业社会的特性而采用通俗和游戏的形式,但仍然可以从艺术家的精神内涵的解读中加以区别,这也是区别其他利用数码进行创作的作品。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视觉表现

如今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媒体语汇极大丰富。数码艺术设计的应用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视觉样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无止境的可能性。

二、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数码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所谓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就是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类似依靠镜头整合产生新的意象的蒙太奇,可称为“媒体蒙太奇”;包括共时叠加的媒体蒙太奇和历时链接的媒体蒙太奇,它是最基本的多媒体编辑手法和新媒体艺术语汇,并由此生成了数码艺术创作上新的艺术追求和欣赏中新的审美趣味。

第二,新媒体艺术美感激发模式的特征。数码艺术设计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

三、数码艺术设计的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与结合

(一)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

要探讨和研究数码艺术设计的艺术特征,就必须对现代审美观念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概括来看,现代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抽象化。集约化大生产决定了产品必须要便于生产,而不能有过多和过分的雕饰,所以要求产品必须要以简练和抽象的造型为主。二,简洁化。简洁性体现在设计中,就是将功能与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强冲击。强冲击就是审美中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震撼和激荡。四,民族化。从审美角度来看,艺术审美的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五,个性化。艺术理论在突破了传统的模仿和表现之后,更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强调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艺术家对世界和人生的特殊的领悟,因此,在艺术创作中非常注重个性特征的表现。

(二)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审计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统计抽样技术工程审计资源需求

审计实务界当前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审计需求与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本文就工程审计中使用统计抽样技术的相关情况做出了论述。

我国的审计事业较其他国家起步晚,所以早期都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方法。等到其他国家关于审计的书籍被中国人接受后,中国学者才开始了审计事业的探究。之后相关部分陆续颁布了相关的审计抽样准则,让审计工作有法律的保护和规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是涉及到的最多的理论。

一、抽样审计的理论依据

审计模式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关注点,这使得该模式由最初的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了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抽样审计是隶属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系统和制度,才有保障进行抽样审计,并得出真实的结论,反之需要对经济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而不是抽样。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抽样统计在审计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等都需要抽样审计。本文根据时间和经验,将抽样审计与工程项目审计进行了结合,对抽样审计在工程项目审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完成了相关推断。

二、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概率论为抽样审计提供了理论支持,数理统计为其提供了具体方式。在整个过程中,要根据大数定律分析好抽样的样本信息,了解性质和具体内容,使得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从而根据样本的审计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得出总体的相关结论。

进行抽样时,要确保抽样的随机性,找出每个资料的内部联系。之后对样本进行审计,对样本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总体的特征和基本情况,大数定律为整个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大数定律虽然为抽样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进行抽样审计还缺少方法论,应运而生的就是以抽象推断为核心的数理统计。数理统计包括抽样方法设计及选择和统计推断,在审计中使用统计抽样需在整体中选出部分作为样本,对其进行审查,从而得出总体特征和情况。由于涉及到的特征既有数量方面的也有品质方面的,所以出现了定性评价(属性抽样)和定量评价(变量抽样)两种评价方式。为了保证整个过程是科学的,在探究统计抽样审计技术如何在工程审计的应用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先进的技术,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程审计的特点和抽样指标的设定

(一)工程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涉及到的业务很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项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所以在进行工程审计时,工作人员要先对项目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之后审核项目的相关内容,如招标过程、施工单位的选择、现场签证等,这些环节都需要被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后期的环节。后期中,要重视物资的招标、配送和领用等环节,竣工后也要进行跟进,让竣工的前前后阶段符合相关规定,减少失误。全面谨慎的审核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审核工作,这也就决定了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抽样统计,但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统计抽样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根据经验和相关理论的支持,统计员只需对工程的部分环节进行统计抽样,就可以掌握项目的整体特征和相关情况,包括核减率和核减额,从而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和防止之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规范项目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抽样指标的设定和审计流程

属性抽样方式也是定性审核的方式之一,它主要指在根据相关内部控制的要求。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属性准则。在使用属性抽样方式时,审计员要根据事先确定好的质量指标要求进行审查,以确定该项目内部控制是否达标,是否可以执行。审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误差出现的因素,允许误差的存在,这就是可容忍误差。在不同性质的测试中,允许出现误差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是审计重要性水平,而在符合性测试中,其主要依据则为内部控制设置健全性程度。在审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可容忍误差,以此作为对总体下结论使得预计值。

(三)建立工程审计抽样模型

统计抽样,需要先确定抽样的总体,其次在确定样本的量的多少,在确定样本量时也要有一定的依据,例如工程项目审计的可靠性程度、估计的工程核减率标准差等,确定样本量的计算公式。得出公式后,审计人员可使用多种方式选取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审核,得出相应的核减额和核减率信息,过程中需要考虑误差,使得结果更具代表性和科学性,从而得出整体的结论。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也要根据相关的具体要求对统计抽样模型加以创新,提高该模式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从而节约审计资源。

(四)工程抽样审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和验证

统计抽样技术的使用过程会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可以利用计算机帮助完成,相关的过程要按照规定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误差大大减少,审查的速度越来越快。

总之,对一些特殊行业进行工程审计时,会遇到设计项目多、资金缺乏等一系列困难,这个时候可以把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用统计抽样理论去解决,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统计抽样的最大作用。抽样审计在工程项目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这个开头也会为统计抽样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季玲.抽样审计在现代审计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06):27.

[2]邹志国.浅析抽样审计方法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17).

审计基本特征篇9

审计证据的特征包含两个方面,即充分性、适当性。审计证据的特性是审计证据内在的特征和性质,具体体现为注册会计师围绕这些特征和性质收集审计证据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使得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即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是否足够。适当性根据审计证据准则,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即审计证据应当与审计目际相关联,并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实质上是指审计证据的质量因素,它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互为补充,共同体现其证明力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审计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本有限理性经济人审计合谋人力资本产权审计制度安排

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典型的“人合”企业,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人合”企业的立家之本,他在审计执业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应是被重点关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汪丁丁认为接下来的话就是,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制度,这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有深刻体现。具体到审计中,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必然会影响与约束人力资本的载体——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相应地,审计师不仅会在既定的制度安排约束下进行追求经济利益、规避风险的审计活动,同时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支撑性的制度安排,使得审计制度安排发生变化,之后又对制度安排的变化做出反应,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本文中,我们只把经理级以上人员列为人力资本,因为只有经理级以上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才有可能影响到审计制度安排,而一般的审计人员只是承担一些简单的程序性工作,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我们把人力资本分为两类:非合伙人——单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合伙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集合体,文中有时统一以“审计师”来代替这两类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完全理性和自利性是两个基本假设,这两个假设的合乎逻辑的推论,是人们会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估将来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现实生活中,人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下进行决策时,不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理性计算,也没时间和耐心去考虑各种行为结果的概率问题,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会采取捷径或用自己掌握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决策,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完全理性的,这就是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同样,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载体——审计师也是有限理性的,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人,在现阶段还没达到“道德人”的境界,尽管他有一些并不是“经济人”假设所能解释的一些“道德”行为,如大多数情况下会遵守审计准则、法规进行审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些施善行为。既然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那么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下,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完全理性地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利诱”而坚持原则,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审计合谋有时就不可避免了。如前所述,人力资本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参与审计合谋的人力资本主体不同,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就不一样,下面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合谋和合伙人(即整个事务所)一起参与的合谋及各自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1.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被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事务所的合伙人便会委派项目经理带队审计,此间有两层委托关系:被审单位委托事务所,事务所委托项目经理,其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变得更加严重。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倾向,当被审单位抛出“诱饵”引诱审计师共谋时,审计师此时会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人们进行决策时,容易给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高的权重,而给低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小的权重,于是往往将极小概率的事件看成不可能,而将极大概率发生的事件看成是确定,而极小与极大概率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印象。审计师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时,他会根据现实中这种“损人利己”的合谋被发现曝光的比例很小而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合谋被发现的机率极小而将其看作不可能,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能让他清醒地意识到合谋一旦被发现的严重后果,就算被发现,由于现阶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合谋的收益大于合谋的成本,审计人员的“经济人”特性便会让他作出合谋的决定,于是他会向信息不充分的合伙人隐瞒审计风险,与被审单位一起骗取“无保留”的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为什么会参与审计合谋?这反映了审计制度安排的什么问题?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内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安排(外因)来改变审计人员做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及其权重,从而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据行为经济学理论,额外财富的边际效用在人富裕时会低于贫穷时的边际效用。审计合谋审计人员将得到的报酬就是一种额外财富,此时,即使富裕的Cpa与贫穷的Cpa一样只具有有限理性,但这笔额外报酬对富裕的Cpa没有很大的边际效用,从而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而导致审计师合谋,这时被审单位就得加大“贿赂金”才有可能“打动”富裕的Cpa,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当“贿赂金”大到等于或大于合谋能给被审单位带来的“利益”时,被审单位便没有动机合谋,合谋自动中止。从这看出,提高Cpa的薪酬待遇,让他们成为富裕的Cpa,可提高Cpa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合谋的发生。这就要求合理化事务所内部收益分配机制,提高新酬待遇,让Cpa的利益与整个事务所的利益相挂钩,一荣俱荣,便不会出现Cpa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向合伙人撒谎,欺骗合伙人。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应加重Cpa的个人审计责任,加大合谋一旦被发现的惩罚,提高Cpa合谋的成本,此时被审单位若想合谋,就必须提高“贿赂金”以弥补审计师冒的高风险,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合谋便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审计的监管,加大上市公司审计的复查力度,使审计合谋案件“曝光”机率大大增加,从而改变审计人员主观印象中的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起到警戒作用,让审计人员不敢轻易合谋。

2.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若事务所委托的Cpa足够忠诚,他会如实将发现的问题“禀告”事务所的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集合体——合伙人,这时,合伙人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便起作用了。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实质是:由被审单位管理当局聘请事务所审管理当局自己,那么,事务所面对自己的“上帝”——客户的不当请求时,他的“经济人”特征使得他不能断然地拒绝这种请求,否则不但得不到“合谋金”,以后的合作关系也就终结了。同时,现时大部分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制,且注册资本金要求低,那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合谋一旦被发现所需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最多让事务所倒闭,而不会危及到合伙人未投入到事务所的私人财产,于是合伙人的“理性经济人”特征容易使他接受合谋,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会让他有完全的理性认清形势,不会让他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而拒绝合谋。

审计合谋的频繁发生,企业管理当局利益不断上升,但这种利益的上升是以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为代价的。据吴联生的“利益协调论”,利益相关者之间现有的利益关系一旦发生变化,便产生了新的冲突,便会破坏目前审计制度安排的基础——审计域秩序,从而要求利益相关者达到新的纳什均衡,产生新的审计域秩序,从而导致审计制度安排的变迁。“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变化而变化”(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由于审计合谋的不断出现,目前的审计制度安排至少需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1)审计委托权由证监会掌管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者的审计,事实上接受的不是社会公众的委托,更不是股东或经营者的委托,而是政府的委托。因为政府的合作广度最大,所以有权进行委托,同时政府规模有限,所以应该进行委托(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这是社会审计最根源的本质,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直接看到的,我们目前看到的就是股东进而演变为管理当局委托Cpa进行审计,从而容易导致审计合谋。既然Cpa实际上接受的是政府的委托,那么在形式上,至少在第三者看来,也应该由政府进行委托。目前谁最具有优势代表政府来执行审计委托权呢?证监会。它本身就是一个政府机构,是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具有信息优势,可以代表政府委托Cpa,从而改变目前事务所对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依附地位,减少审计师“被逼无奈”进行合谋的发生。

(2)事务所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制逐步过渡到合伙制

目前,大多数事务所实行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破产所造成的损失却可能远远小于事务所与管理当局合谋所带来的合谋收入,于是,事务所容易与管理当局合谋。现在,把事务所的经济体制从“有限责任制”转变到“无限责任制”是很多学者所推崇的,无限责任制加大了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合谋一旦发现,合伙人可能就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使得事务所合伙人进行合谋决策时不得不加大对合谋成本的考虑,他的“经济理性”又会促使合伙人不会轻易进行合谋,从而有效减少了合谋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王善平还提出合伙人必须是德高、足资、多才的Cpa,才能有效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德高,从道德品行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进行审计合谋;足资从物力资本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轻易用自己足够多的私人财产作赌注而去进行审计合谋;多才的Cpa要求合伙人是审计行业的专家与行家,那么他手下的审计人员的“逆向选择”能被合伙人识别,从而也制止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

二:人力资本在审计行为中的产权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行为权,这组行为权利是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意志体现,以至于出现了产权残缺时,产权的主人可以拒绝使用其人力资本为别人服务。审计师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拥有人力资本所有权,他将这种所有权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合作,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这个公共合约即事务所又是周其仁所说“市场中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中的特殊,它对人力资本具有更大依赖性,从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影响更明显。

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两大特征: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于只能属于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运用只可“激励”不可“压榨”。正是事务所包含了人力资本,其产权特征使得这个企业契约是一个“不完全契约”。受有限理性和高交易成本的限制,这个契约双方——合伙人和单纯人力资本无法在事前就可能影响双方关系的所有未来事件达成一致,各方只有在合约的发展阶段上明确或默契地对出现的新问题达成一致,在此期间,双方的谈判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由于事先不能明确界定所有交易条件,那么在合约的执行过程中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与自主性,特别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者——审计师对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程度。当人力资本对自己的所得与付出满意时,就会越干越起劲,不需监督也能自觉地努力,相反,若不满意,他就会偷懒,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更不会积极的创新。人力资本是需要激励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动资本,审计师同样如此。若合伙人对其激励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产权的主人——审计师就把自己的才能“关闭”起来,默默无闻,没有创新,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浪费。

理解了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我们就不难理解“激励理论”。人力资本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特别在事务所中,离开人力资本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让他对自己的“资本”不加保留的加以利用,进行创新,才能增加事务所的价值。其实,事务所合伙人是那个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打开以及打开多少智慧大门的守门人,他只要用对了激励手段就能“控制”人力资本所有者。事务所的人力资本是事务所获得盈余的根本来源,但是,若不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进行适当的控制,引发事务所最终风险的也会是人力资本。象毕马威去年的销售滥用非法避税产品案件,差点就使得“四大”减少为“三大”,就是由于创新过度没有节制变成了冒险。因而事务所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人力资本创新同时,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71-80

[2]王善平.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中的私人财产与创新能力[J],2005,

[3]吴联生.利益协调与审计制度安排[J].审计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