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2:14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1

关键词:增值评价;教育质量监测;区域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07-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统计技术,增值评价以其客观、精确的评价理念与技术日益成为学校评价与管理主流。区域开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为评价依据的增值评价,利用成熟的统计学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影响学校质量发展的生源、规模、经费、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进行增值评价,可以客观展现学期或学段内学生的发展情况,让学校注重学生群体发展的均衡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体现教育公平。

一、当前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区域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学生考试分数、平均分、优秀率、中高考升学率等为评价指标。这会让区域内学校过分强调生源质量,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损害教育公平。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内学校教学情况,有些区域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例如,有的将几次考试按照不同权重进行计算并进行综合排名,根据学期初、学期末两次学校排名考查学校的发展情况。有的将评价分成若干核心指标,然后逐项考核,通过对多次评价结果的分析来衡量各学校的进步幅度。这些方法均含有增值评价思想,比单纯依据升学率或学生某一次的成绩考查学校教学质量有了进步。当然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学生个体关注较少。上述评价都是将学校所有学生成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不关注单个学生的成绩,也没有将起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计算。因此,因为高分学生对学校排名贡献较大,教师关注更多,导致学校单纯以成绩为依据进行分层教学。

二是没有学校间的比较。上述评价考虑到了学校几个学期内的纵向比较,但很少有与区域内其他学校间的横向比较。

三是评价标准单一。上述评价是在核心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分项打分计算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时考虑了占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对于优质学校考虑得比较少,因此评价结果难以促进优质学校的发展。

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是在控制区域内学校生源、外部环境、学生家长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一个学期和一个学年)发展达到评价指标程度或管理效果的考量。增值评价通过建立每次考试的“正态化分布常模(测验量表)”,追踪每个学生在总体常模中位置,即“入口、出口”的“正态化标准分”的发展变化,来取得学业成绩发展变化的定量、科学的数据;以每个学生进步的幅度即“增值”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学校(或教师)的教学效能做出定量评价。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学业质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是实施区域教育科研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区域监测推进过程中逐步生成反映区、片、校三级教育发展现状的大数据,通过分析大数据能够获取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学校教师发展状况,学生从“入口”到“出口”的发展性变化等数据,为本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通过提供区、片、校三个层面可测量的、阶段性的教学结果,促使区域和学校构建“教学―监测―分析―改进”的教学内部循环及片区合作交流,使教学改进和评价之间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建立以符合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1]。图1为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结构图。

(一)区域教育增值评价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区域教育增值性评价是评估区域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与另外一些学校的相似的学生群体相比,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2]。为了定量地测量学生学业的进步幅度,必须要有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信息。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加,教师会预测学生的成绩能有部分提高。“净增值”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学习成绩超过预期成绩的部分。因此,只需把前测成绩带入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预期成绩,再用正态化标准分数的后测成绩减去预期成绩,就得到了净增值。区域监测增值评价体系综合学生成绩背景和团体(学校或班级)总体背景两个水平单一变量的影响,建立正态化分布常模,将原始分转化为正态化标准分数,计算出前测成绩水平排名,将全区学生分成n个组,得到增值评价需要的增值、合成增值、预期成绩、学生净增值、团体净增值等指标。最后,通过比较不同学校的增值幅度来评价学校的增值情况。

(二)区域各学校增值评价的影响因素

当前,对区域内学校进行增值评价研究时,大数据的采集都纳入了区、片、校各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增值评价影响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学生学习背景、教师教学背景、学校育人环境等三个层面。学生学习背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如:父母亲的学历、工作性质等,学生的性别、从小养成的学习惯、学习能力及个性、兴趣爱好、思维特点、态度等。教师教学背景包括教师学习经历、性别、个性风格、个人品质、教学风格等。学校育人环境因素包括学校性质(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所处位置(城区还是乡村)、学校在校人数、师生比例、学校硬件、信息化程度、学校管理、校长治校理念等。在以学生学业成绩为评价重要指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上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学校通过增值评价,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

(三)区域教育增值评价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1.基于增值评价的同步问卷调查与测试相结合的试卷命制方法

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成绩一部分是显现的,通过试卷考核进行评价,还有一部是隐性的,要通过教师观察或问卷调查、课题研究推算出来。因此在区域命制试卷时,每一份试卷的最前面应设置与学生学业发展影响因素有关的同步问卷。同步问卷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能够发掘出学校内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因素。因此,在进行试卷命制时,问卷内容要与学科测试内容相适应,问卷内容要服务于测试内容,设置同步卷时要有针对性,当问卷数据和测试成绩出来后要进行大数据分析,共性的问题要作为学校课题进行研究。在进行试卷命制时,设置同步问卷采集学生学业背景、教师教学背景以及学校育人环境等因素,通过问卷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寻找造成测试分数差异、学生学习分层、区域学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揭示增值评价的内涵与本质,对区域统一测试的结果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试卷命制时,同步问卷调查与测试相结合不只关注测试的结果,同时也看重学习起点和教学过程,形成的增值评价包含了学业水平及影响学业水平的各种因素,引导区域各学校注重背景因素,促进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3]。表1为同步问卷的基本内容:

2.注重差异,从排序评价过渡到增值评价

目前,学校进行成绩评价分析时,多采用“两率一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通过排序,在考试中排名在前的就评价为优秀。此种评价唯分数论,只与试卷内容及考试标准有关,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局限于考试内容,将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排名为主的应试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局限于对分数的追求,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家庭背景、知识结构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多采用增值评价,即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注重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学校差异如同学生发展不同一样是普遍存在的,排序评价对区域内薄弱学校关注较少,这些学校的问题往往被掩盖在平均成绩之下。通过增值评价,能够关注到困难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到薄弱学校在管理、教学质量提升上的闪光点,对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区域内开展增值评价时,要关注学校的起点和教学过程,对区域内学校通过质量监测平台进行起点、过程及终点的长期跟踪,实现区域内教学质量的跟踪评价,并通过增值评价报告推动区域各校质量提升改进。

镇江市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区域特点研发的增值评价平台可以实现学校群体及学生个体的跟踪评价,学校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指标的跟踪评价、分析比较,便于群体及个体进行教学反思与诊断改进。图2为区内某中学2013级学生从入校到中考成绩标准分的跟踪分析比较。

3.依据课程标准,以多元形式呈现增值评价结果

学生的学业质量发展情况是反映区域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在认知领域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是评价学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学业质量评价过于依赖排序评价,将学校和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分数,不注重分数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学生因此付出的代价。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同步问卷调查与测试,强化测试后的诊断与改进,可避免出现只用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问题。结合问卷采集到学生分数形成的原因,让分数背后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将问卷数据化,把分数不能解释的因素用问卷形式呈现,再通过增值评价,以多元形式呈现给学校及学生,体现监测的内涵与本质,让学校及教师做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判断。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采用多元形式呈现的增值评价,对每次监测给出的评价报告不再是单一的分数指标排序,而是提供全区各种评价指标,既包括基础的“二率一分”,也包括基于标准分的常模比较,便于学校、教师、班主任、学生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查询与评价,然后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改进。每次区域监测后,都将增值性评价报告反馈给学校。增值性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认识领域的评价结果,另一方面是基于问卷的背景因素的评价结果。通过向学校及时反馈增值性评价报告,能达到改进区域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图3所示,通过雷达图按照英语学科试卷命制双向细目表中知识能力点维度进行评价反馈,有助于研训人员及学校发现某一学科中的某一方面的教学问题,从而进行跟进诊断。

4.遵循服务性原则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及使用

区域进行增值性评价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引导学校开展自主评价。基于学生和学校发展过程的增值性评价是学校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因此区域、片区及学校各级研训人员和教务人员在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及使用时,要遵循服务性原则,包括试卷的命制、问题的设计、测试工具的使用等都要做好服务及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反馈的真实性。区域开展的各类测试通过学业监测平台形成大数据,并对其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增值评价反馈给各学校,学校根据区域常模对标找差,进行教学诊断改进。学校及学生通过账号登录进行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学业查询及跟踪比较,通过成绩分析与诊断说明,以及各类散点图、柱状图、雷达图等各种可视化的图表进行增值呈现,更好地体现过程评价为学校和学生个人服务的目的。区域进行增值评价反馈时,淡化学校间的横向比较,重视学校内部历次评价间的纵向比较,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真实服务于学校课堂教学。通过基于服务的增值评价反馈,让学校不仅关注课堂,更要关注影响教学的相关因素。学校要借助学业监测平台,注重起点和结果,并关注过程和质量,通过跟踪一学年或者整个学段学校和学生的动态质量曲线,引导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提醒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

三、区域开展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的反思与展望

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利用标准分对区域学校进行增值评价,改进了区域评价模式,充分利用数据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和指导作用,让评价更好地为区域教育、学校教学、学生成长服务。区域教育增值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教育主管部门考查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诊断教学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校关注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引导学校进行分层教学。区域开展学业质量的增值评价充分考虑了学校及学生的原有基础和进步情况,使得区域内城乡学校或班级得到相对公平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淡化校际比较,重视校内的发展性评价,使区域内学校更加注重提升内涵,挖掘自身潜能。

(一)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应用还须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取决于基于本区域教育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适应学校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的信度,能够通过增值评价将不同学校和评价对象统一到相同的评价体系中,以便于跟踪比较。完善区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充分考虑影响学业的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虑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将德、智、体、美、劳等包含在内。通过多次评价实践统计出各个因素的作用大小及其作用方式,适当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也成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值评价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通过增值评价,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区域学校均衡发展

区域进行学业水平增值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校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分层教学,通过评价发现学校特色、学生个体差异,并根据评价反馈找出学校、班级、学生差异形成的原因,然后促使学校进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进行分层教学,逐步缩小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传统评价用某一次成绩来衡量学校或学生个体,增值评价从学生的入口到出口进行过程性的跟踪,公平、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增值评价让学校从重学生成绩到重教学过程,从重生源质量到重学生培养,从讲客观条件到研究主观因素,从单纯关注中、高考结果到重视教育全过程。增值评价能够充分显现薄弱学校所付出的努力,从而科学全面地反映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三)大数据与增值评价相结合,不断创新完善增值评价系统

通过几年的积累,区域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已经采集了海量的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及学生个体对评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区域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数据逐步图形化、可视化,并通过短信、微信等媒介向不同群体进行有选择性的,让家校联系更加便捷。区域相关部门也将通过大数据平台,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部分,凸显增值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让学校通过增值评价更好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教师从关注学生分数到追求学生的个体成长,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基于增值评价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践研究,将学生全面发展质态把握、教学质量的过程研究、学生学业影响因素分析等诸方面逐步融入到区域教育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增值评价体系,促进区域教师和研训人员自觉改变教学行为及研训方式,切实提升区域教学质量,为区域学校均衡发展服务[4]。

参考文献:

[1]韩江萍.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成功案例――关于上海市“绿色指标”评价机制的现实意义[J].基础教育课程,2014(04).

[2]任玉丹.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05).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监测;区域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68-03

一、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涵义与现状

监测或监控原是项目工程用语,“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项目的数据信息,让管理者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保证项目有效运行,并为管理者提供一个有效决策与行动规划的评估”[1]。监测用于教育领域则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监督和指导。[2]本文提及的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宏观管理,包括对政府管理、儿童发展、托幼机构质量等方面的监测。

目前,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制度建设,纷纷建立起学前教育监测评估体系,通过持续有效的监测评估保障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上起步早,发展得相对成熟,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与借鉴。这些国家大多由政府主导来组织和实施监测,多数监测项目都面向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由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监测项目绝大多数面向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普查。举例来说,澳大利亚儿童发展指数监测即是面向全国所有的适龄儿童;新加坡教育部、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所做的评价监测也是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机构,而美国各州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则面向全州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内容方面,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的监测项目基本涵盖所有面向0-9岁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质量监测系统也面向全州的学前教育服务的机构,机构向0-9岁儿童提供包括家庭儿童照料、幼儿学校等。通过监测各类型机构,全面了解和监督各类教育服务,从而不至于使某类型机构处于监测盲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更长久的保障机制监测学前教育活动。大多数国家通过立法、颁布标准、成立专门质量监督机构等途径加强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测,为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此外,统一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标准,强化基于标准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也逐渐成为另一种国际趋势。

二、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意义与问题

1.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意义

当下,学前教育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单独列出来,不仅体现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也突出了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学前教育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监测。《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而学前教育的质量提高,离不开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是教育改革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实现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动态监管。这对各区域的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当前学前教育监测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区域学前教育监测正处于摸索阶段,监测目标不够统一,监测范围、标准不够全面,监测方式也较为单一,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实效不够理想,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首先是监测目标不一。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目标不一致,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以追求学前教育普及为目标;二是以追求学前教育质量提高为目标。这两种观点的分歧不仅导致了学前教育区域间发展质量差距不断扩大,而且给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带来了困难。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在招生对象、办园条件、课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它体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办园体制的学前教育机构之间,这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目标也随之产生分歧。现实中,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复杂多样,既存在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街道办园等,也存在民办性质的幼儿园,还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家庭式托儿所等,它们大多都未经注册批准。面对这一复杂多样的现实,现有的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很难基于现行的统一标准进行评估,难以反馈科学合理的监测与评估结果,从而影响评估人员对各类办园机构进行横向比较,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其次是监测标准不齐。监测标准是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核心,是确保监测科学性、有效性的关键。然而现实情况反映出,许多地方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导致监测标准不齐,致使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参差不齐,这势必对幼儿发展以及学前教育发展带来消极影响;部分区域甚至缺乏重要的监测标准,比如幼儿园办学标准和幼儿园课程标准;有些监测评估项目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会产生过于重视物质条件、人员条件、园所管理等客观因素,而忽视了师幼互动等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主观因素。

第三是监测方式单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重他评轻自评”现象。与美英等国相对健全、与他评较好结合的自评体系与自评制度相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自评机制尚未建立,学前教育监测方式仍处于“他评”阶段。同时,监测机构多以“评他”为主,较为忽视对自身履职状况的反思与评价。

三、改进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对策建议

1.构建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体系理论框架

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体系不清晰,理论基础薄弱,这必然导致监测过程中出现部分监测目标模糊、重要监测标准缺失、缺乏多元的监测方式等问题。因此,建立与完善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体系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首要任务是基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国际经验中较为成熟的监测体系理论框架,探索和构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理论基础或框架。

2.依据区域特征制定合理监测标准

我国区域间发展差异较明显,表现在教育结构与布局上也各有不同,由此而制定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必然会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完善国家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的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也应依据区域特征制定与之相符的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标准。对于区域内工薪阶层的居民而言,会倾向于选择普惠性的、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办园或普惠性的民办园往往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收入偏高、受教育程度也较高的人群会倾向于选择拥有一流设备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学前教育服务,一些高收费的私立幼儿园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与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监测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标准规范两种办园模式,促使它们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3.创新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方式

创新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方式,是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助推器。英、美等国在多数监测项目上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在申请参与评估之前都要先进行自我评估。例如,美国一些州采取补助培训、专业指导等方式为监测机构提供长期的专业支持。借鉴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经验,我国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方式应有所突破,实现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学前教育示范区建设正是创新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新方式、新手段。示范区建设促进了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方式不断更新与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也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反馈与引导,两者在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中相互促进和影响,持续地发挥各自作用。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学前教育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专门制定了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指标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的主要标准。同时,项目的监测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自我评估与多元主体评估相结合、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量化评估与质化评估相结合。多样化监测方式不仅是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手段的一次革新,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监测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同时,示范区建设项目强调监测过程责任主体的问责,并通过项目责任制、市县联动制、定点联系制、交流督查制、定期考核制等方式成功实施了若干轮学前教育发展的监测评估工作。由此,学前教育发展监测真正实现了从教育工程向政府工程、从区域推进向整体推进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沈南山.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业评价制度分析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7).

[2]卫道治,吕达.英汉教育大词典[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4.

ReflectionsonmonitoringpreschooleducationDevelopment

miaoHao-lin&YeZhong

(Jiangsuagencyforeducationalevaluation,nanjing210024,China)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3

我省李晶总督学代表省教育厅作了题为“建立义务教育监测评价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大会发言,得到教育部领导、督导办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好评。

刘利民副部长指出,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教育重点转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督导的需要。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一种国家行为,是提高教育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要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要在积极探索、深入开展的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各地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合作配合;加强组织,规范操作:加强引导,营造氛围,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分析处理准确,为教育决策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的竞争演变成人才质量的竞争。“基础教

>>音乐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视野及对我国的启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现状基于增值评价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江苏的先行探索基于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绿色指标”体系下的小学生学习质量监测评估办法探讨我国学期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研究的现状与启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现状的原因分析略论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的创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与对策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思考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对我国环境自动监测发展的思考对教育质量的新课改思考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思考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质量监测的融合强化教育质量监测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1-11-15.

[5]杨少锋,尤桂杰.中美体质研究之比较[J].体育学刊,2002,9(4):136-138.

[6]于可红,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7):51-54.

[7]邢文华,廖文科,季成叶,等.1979-1995年我国16省市省会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的动态分析[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125.

[8]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9]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2年监测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4年监测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5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高等学校;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签发的教体艺[2006]6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制健康水平,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组织研制,于2002年正式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实施。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在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其作用不仅通过监测实验配合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并对学生进行课余自觉锻炼进行调控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国内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仍从属于具体体育实践教学,体质健康测试实验仅仅作为体育课教学法的一个独立辅助手段,没有发挥其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参与意识。这样的测试及实验很难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随机抽取国内35所大专及本科院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各高等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验室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建设及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一、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现状

(一)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配置

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监测学生体质状况并为教学提供准确依据,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等级标准及内容》规定执行。调查结果显示:35所高校全部配置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仪器设备。其中23所高校的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属于专用;12所高校的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为临时借用或在测试时使用,没有专用实验室;部分高校将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设置在学校用于存放物资的地下室。此外,实验室面积能满足监测任务的院校有11所,满足基定监测任务的院校有16所,不能满足监测任务的院校有8所。由此可见,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重视不够,与其它专业实验室相比较,没有给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好的环境配置和硬件条件。虽然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设立情况较前两年稍有好转,但基础设施简陋,扩招后学生数量多,矛盾仍很突出。

(二)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人员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35所高校的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普遍存在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职称结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学历以学士为主,职称以中级为主,管理以教辅工人为主。其原因有三:一是体质监测与具体教学法相比较处于从属地位,二是实验人员队伍被认为“教学辅助”的观念所致,三是没有把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来看待。部分高校认为体质监测只是对每位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测试后把数据的汇总整理上报,仅仅安排教辅人员进行测试管理工作,不重视体质监测结果与实际教学的结合。个别高校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由教师带学生去测试,最后给出成绩即为结束。因此,应加强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人员管理工作,提高人员职称结构,改变管理人员可有可无的状况,使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真正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服务。

(三)体质监测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

实验室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实验室仪器配备也是本科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体质健康监测仪器市场上良莠不齐,有些公司只看重经济效益,将仍在研发中的半成品投向各高校。在测试中仪器经常出现问题的现象各高校均有发生,虽经不断改进更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各高校仪器设备投资金额上从5万―50万人民币各不相同,仪器在功能上也差异较大。因此,应在仪器配备中使用较为成熟的产品,加大投资额,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结果的准确与科学。

(四)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运转及开放

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日常开放能满足学生的自我测试、调控与经常锻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所调查的35所院校中,23所(占65.7%)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课余时间不对学生开放,因此,应加强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尤其是增加为学生锻炼提供服务的意识,提倡有序开放,为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指导锻炼和阶段性监测创造条件。

二、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实验室的测试与实验状况

(一)体质监测形式

调研发现约30%的院校采用体育教学课进行以班为单位的测试形式,40%的院校采用课余活动时间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突击测试,30%高校采用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突击测试。无论以上哪种测试组织形式均存在部分学生由于生理或病理等原因导致个别测试项目不能得到正常数据,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的成绩,反映不出这部分学生的真正状况。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80%的高校没有将学生体质监测这项工作任务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中,导致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工作量得不到落实,从而影响对测试工作的积极性。

(二)测试项目选择

《学生体质监测标准》试行方案中的大学生评价指标项目包括a:身高标准体重;b:台阶试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c:肺活量体重指数;d:50米跑,立定跳远;e: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握力体重指数。在具体监测中,90%的学校采用选定项目的方法进行测试。35所高校男女生除a、c两项反映身体体质状况项目进行统一测试外,对其于反映身体健康机能水平的b、d、e项目规定了男生全校进行相同项目的测试,女生全校进行相同项目测试。甚至许多学校几年内均采用同一项目进行测试,没有进行项目更换,导致项目单一,没有使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机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因此应在测试中全面进行测试,使学生在同一项中有所选择,或规定交迭进行监测,不能因1000米,800米等项目苦累而不测试,也不能因仪器缺乏而只测试1000米,800米,50米项目。而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思想,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监测,使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为日常锻炼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数据处理与反馈

通过对35所高校的监测数据整理工作进行调查,发现50%的高校采用手工和计算机同步进行数据整理统计。20%高校用手工进行汇总统计。30%高校采用计算机数据统计演算汇总。造成以上几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高校仪器配置的技术含量不同和管理手段的差异以及投入设备的不同。这也导致了数据反馈给学生的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可以较快反馈,而有的则时间滞后。

建议在各高校构置测试仪器时,应考虑测试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设备的完备,配备专业实验人员进行计算机管理和数据汇总反馈。

三、完善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对策

通过对高等院校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和影响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运转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一)提高认识,创新理念

应充分认识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通过体质健康监测配合课堂教学,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理念,并进行自觉调控,为人才的全面成长提供服务。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规范管理、不断加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的建设和改进。

(二)加强实验人员队伍配备

应使人员配备合理,包括知识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人文素质等。实验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体质健康测试知识,还应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计算机操作,尤其是数据整理、换算和汇总分析。因此,建议选

用高水平人才,也可培养现有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学习,掌握具有先进经验的测试管理办法,还可请专家到校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此外,还应提高监测工作的工作待遇,制定课时分配办法,使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改进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体制

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控意识服务,应将高校内部具有的校医院、生理实验室、体育保健室等与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结合起来,避免资金分散,重复购置,使资源共享。在实验设计上使学生能认识自身状况,利用监测设备了解自我,从而使学生进行自我调控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建立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开放制度

体质健康监测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感知、自我调控;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发挥社会效益,满足教学需要,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和指导;还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应付考试、应付测试为主动锻炼。因此,应在配置好仪器设备的前提下,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五)构建体质健康监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体系

应将体质健康监测纳入体育教学环节。一方面,测试结果直接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和锻炼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通过测试得以衡量和调整,二者相互协助,相互促进。测试工作涉及到具体组织、测试、数据整理和信息反馈,要保证其顺利进行,就必须投入大量工作时间,精力上投入大量人力,相关政策应给予工作量补贴,或规定具体的人次与工作量的折算。从而使实验监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却相对独立的实验管理教学体系。改革后的体系应将监测独立设课,按课程要求,编写相应大纲和教材、教案,确定相对应的测试课时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2006,12,23.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

[3]颜军,李宁川等.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实验课程教法改革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9):37-39.

[4]王小杨,任强.对开放实验室的认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13-119.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6

第一,党的*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过新中国建立58年、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世纪之交10年来的奋斗,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职业教育的巨大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使我们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过渡的历史性转变,并开始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的*报告更明确地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也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二,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从总体来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从战略的高度来说,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从教育内部来说,素质教育也是一个提高质量的教育。中国有13亿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我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落脚点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但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很多地方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这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变。

二、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地整体推进。因此,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要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尽快建立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健康标准。标准要充分体现时代要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第二,要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监测范围要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现在还要特别重视监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要通过监测,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第三,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督导与评价制度。党的*提出要深化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因此,在加强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这一“指挥棒”的同时,必须加强另外一个“指挥棒”——督导与评价制度改革,使考试招生制度和督导与评价制度协调一致。进行督导与评价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和评价制度,督促和引导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遵循教育规律,抓好教育工作,切实担负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二是要建立健全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督促和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改革和完善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机制。要定期对政府、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评估,督导报告要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督导的职能作用。

三、扎实认真地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始启动,也是我们贯彻党的*精神、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第一,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面对这样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发现规律,破解难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方面,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高起点、高水平,保证监测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第二,要加强指导。质量监测是教育督导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工作。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质量监测工作的政策和业务指导,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确保监测的客观和真实。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监测结果,更好地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7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高等学校有关数据的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常态监测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平台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创新驱动,争创一流;共建共享,协调发展;绿色评估,预测预警;众创众筹,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高质量。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校为根本,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平台,为高等教育多元利益主体服务。为此,需要在数据采集与整合、数据挖掘与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等方面持续创新平台建设方法。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

实现“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推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既要有新思想、新思维、新思路,更要树立新理念、明确新目标、运用新方法。十八届五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社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灵魂,也是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

一、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的核心理念

理念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内涵十分丰富、复杂。黑格尔从本体论出发认为,“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其本质上是一个过程。”[1]马克思主义从认识论出发认为,理念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它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念不仅在思想观念中具有思维操作性、在现实实践中具有实践操作性,而且还能从总体上指导实践操作[2]。作为理念的下位概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它一旦形成,可以进一步规定和指导教育实践。以新理念指导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高等学校有关数据的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常态监测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基础。

1.创新驱动,争创一流。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以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将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从当今世界范围看,创新驱动被各国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宏观战略。厚植以创新驱动为根基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凸显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激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活力中的作用,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持续发展。以创新驱动为根基,就是通过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多元主体,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技术等,全面加快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观念创新是以遵循教育规律为基础,始终树立平等互利、共建共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开源的理念,不断激发全部参与者的创新智慧和创新能力;深化总体思维、数据思维、即时思维、预测思维、量化思维、整合思维和决策思维等,不断创新平台建设活力。制度创新是不断完善平台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能够维系平台有效运行,具有稳定性、可调整性和具有演化性的一系列内外部规范,使多元主体在制度和法律基础之上构建相互影响的规则,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技术创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数据平台,运用数据整合和分析等多种技术与手段,不断拓展常态监测和预测预警等功能,使平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与创新中发挥独特性、引领性作用。观念创新体现了平台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内在规定性的变革;制度创新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法律依据、资源支持和制度规范等必要的外部环境保障;技术创新是平台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为支撑观念、制度和技术三螺旋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稳固结构。

2.常态监测,协调发展。

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专门提出: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测机制。路易斯等人在探讨评估未来发展趋势也时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关注度的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周期会越来越短,所以需要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监测技术进行实时评估[3]。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常态监测,一方面,平台通过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招生情况、在校生规模、生师比、教学经费、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就业、学生社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有关数据进行常规性、连续性、系统性与制度化的采集,直观呈现高等学校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德育工作、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改进等方面的基本状态,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监测的常态化[4];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可以对平台中的数据资源进行实时查询,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性的分析和比较,实时了解全国、区域、行业、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状态,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回应社会公众、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切。平台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状态的常态监测,能够整体反映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对各个高等学校都适用,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同时,平台也能够根据高等学校的实际需求,呈现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高等学校开展各项教育评估。

3.绿色评估,预测预警。

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风尚,就是要突出和强化数据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用数据直观呈现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状态。当前,在美国学术界关于数据的地位与作用达成了一项普遍共识,即数据被视为知识的来源。正如著名美国管理学家w•爱德华•戴明所主张的唯有数据才是科学的度量。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充分强调用数据说话,就是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大量、详实的数据和事实材料,对高等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详尽解读,并利用“绿色指标”,实现对高等教育的“绿色评估”,服务、影响和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绿色”发展。用数据进行绿色评估,才能真正提高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诊断的科学性和有用性,找到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说服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种用数据进行绿色评估的方式,把传统以专家进校为主的教育评估方式转变为基于网络和数据的常态监测,减少了对评估工作的人为干扰,减小了对参评高等学校日常工作的影响,确保评估过程更加绿色、环保,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地实现了绿色评估、阳光评估。但是,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利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实施绿色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的运行机制和演化趋势进行预期性评价,预警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及危害程度,提前发现高等教育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剖析成因,最终为危机的防范和化解提出具体措施,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4.众创众筹,开放发展。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发挥多元主体的聪明才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其中,众创是基础,众筹是关键,开放是手段。众创是在平台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方案的设计、数据的遴选、使用与共享等方面汇聚多元主体智慧,有效拓展平台创新与高校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搭建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丰富平台组织形态,优化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方式,形成平台的持续创新动力;众筹是积极吸纳和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合作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使用与维护,拓展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新渠道;开放是通过向多元主体开放平台数据、源代码、技术等资源,提供多种技术支撑和服务,共享平台的各类数据资源,打造大众建设、万众创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载体。以众创众筹作为理念,体现了平台建设自下而上、面向不同层面的开放互动性。开放意味着打破封闭的界限,互动则激发了平台建设思想和观念的无限可能。以众创众筹、开放发展指导平台建设,能激发蕴藏在多元主体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拓展平台建设新空间,汇聚发展新动能,搭建多方共同平等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丰富平台组织形态,为多元主体广泛平等参与平台创新提供更多元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

5.提高质量,共享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向强的新起点上,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应树立以质量为核心,以共享为价值追求的理念,使之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挥应有之功效。以质量为核心,就是要紧密围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不断提高平台数据采集质量,增强平台数据分析能力,强化平台常态监测机制,突起平台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功效。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是以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为指导,以国家“质量工程”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于状态数据环境下的准确预测,以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6]。为此,要充分调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多元主体之间平等协商、共建共享的关系,在契约和法律的基础之上,主动对多元主体开放平台数据资源,与之共享平台建设红利和发展成果,形成多元共育、全面协同、共建共享的良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生态系统。

二、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的目标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教学为中心,以高等学校为根本,通过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平台,使之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多元利益主体服务,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从而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服务大众,提高质量。

服务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建设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平台庞大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常态监测、及时预测预警和持续改进,为社会大众服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服务大众一是为高等学校自我诊断与建设服务,帮助高等学校有效诊断教育教学状态,对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持续改进,对优势指标和工作予以发扬,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为政策制定者服务,平台通过对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数据的深度剖析,能为政府科学制定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服务于政府宏观管理,按教育规律办事;三是为社会公众进行价值判断服务,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和监督高等教育发展状态,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问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中等程度大众化阶段[7]。高等教育的任务由强调扩大规模、重视投入和硬件建设的粗放式、外延式发展,转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制度和文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通过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的常态监测,用数据说话直观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监测数据平台。它对于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树立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注重创新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2.教学中心,以校为主。

教学是大学一切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基本途径[8]。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平台通过对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安排、教学经费投入、教学教风、实习实训场所(基地)、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成效等教育教学基本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分析等,帮助多元主体精准掌握教高等教育教学运行状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持。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实践主体,是高等教育质量责任的实际承担者[9]。落实高等学校作为内部质量保障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执行者,就是要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始终追求和秉承以校为本,持续促进高等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平台能够为高等学校从横向纵向提供技术帮助和数据支持,帮助高等学校及时掌握自身的教育教学状态。平台通过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常态监测,能够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分析、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学校及时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以学校为本,就是以高等学校的需求为根本,不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持续为学校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使平台为高等学校在更大范围内谋划综合改革、更广领域部署改革、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发挥关键性作用。

3.技术先进,功能强大。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是在信息化环境背景下构建的,用以改进评估方式、提高评估效率的数据资源平台。它利用现代技术系统采集高等教育教学数据,并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类和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仓库。数据库不仅需要满足不同类别教学状态数据的收集,还需满足高校、评估专家、评估中心等不同类型用户从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查询、管理与分析,并且还要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10]。平台运用数据整合技术,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及时性的分析与整合,能有效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根据国家、省市、高等学校等不同主体的需求,结合先进的统计分析模型,提供多条件、多模式的组合查询,建立快速定制的数据分析系统,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采用人机交互操作,运用数据仓库前端分析工具能够方便地产生各种多维比较、报表和统计图形,形成一个即时、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的常态监测。通过设定监测指标阈值的方式,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标进行综合等级评判,特别是当某一指标接近或达到警戒阈值时,平台会给予及时报警,为高等学校及时发现不足提供有力支持,为多元主体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4.中国特色,国际领先。

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更多的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实践,并能及时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不断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结果[11]。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是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评估制度的确立应运而生的,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新形势而建立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手段。它的建设是我国新一轮评估制度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就要素内涵而言,中国特色不仅体现在平台建设的理念、方向上,更体现在平台建设始终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努力遵循教育规律上,根本反映在平台能呈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状态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地为多元主体服务上。就其实质特征而言,这里的中国特色源于我国高等教育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源于中国高等教育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等的有机结合。具体地说,坚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平台建设的根本遵循。

三、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的方法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挖掘与分析以及数据的可视化等方面采用了诸多科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平台的整体水平和功效。

1.科学采集数据粒度,拓展平台数据资源。

数据采集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对数据的采集主要解决平台数据来源问题。平台采集的数据,是大规模、全覆盖、深层次的全样本数据。在规模上,平台采用在线高频次甚至是实时的方式,对高等教育教学数据颗粒进行广泛采集。采集对象既包括“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更包括数量众多的地方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采集的数据既涵盖本科教育教学数据,也囊括研究生和专科教育教学数据;在覆盖面上,既包括全国经济、人口、财政收入等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开数据,也吸纳高等学校和社会机构的教学管理数据、科学研究数据、满意度调查数据、社交网络数据等。在深度上,既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的宏观数据,更包括高等学校内部的课程、教师、学生、学科建设等微观数据。在时效性上,通过每季度或每月、每周、每日甚至实时动态采集,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平台通过对指标项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和界定,使数据统计的概念清晰,统计的标准、尺度和要求统一,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可靠性与准确性。

2.建立主题数据仓库,强化数据整合能力。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采集到的数据不是系统的数据集合,而是单个的、分散的数据。要发挥这些数据的功效,需要对这些大量未相互连接的、碎片化的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和整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维模型、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以及分析模型等,建立面向主体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数据仓库,实现了对高等教育教学数据的有效整合。数据仓库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抽取、筛选、清理,并进行有效集成,按照主题进行组织,形成一个数据集合。数据库的建立是以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服务功能整合到云端,使院校不必搭建专门的服务器,使用桌面终端就可以在线访问状态数据库[12]。它是整个监测平台的数据源,覆盖范围可以分为企业级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能够为全国、区域和高等学校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和分析提供大量、可靠的数据支持。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已经建立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该数据库采集的数据共包括基本信息、基本办学条件、学科专业、教师信息、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7大类572项指标[13]。这一数据库的建立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3.提升挖掘与分析技术,提高辅助决策能力。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决策而言,搜集和整理资料都是必须的,但这只是评估工作两个重要部分之一,如果缺失了另一部分,即对资料的综合,也就称不上什么评估了[14]。对资料的综合就是要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整理和鉴别数据的相对价值。数据挖掘的目标是在数据仓库中发现模型、趋势和规则,来评估(预测或评价)预期采取的战略[15]。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的数据挖掘是以数据仓库中的大量数据为基础,自动发掘数据之间的潜在模式,并从中提炼出高附加价值的信息。数据挖掘按照数据的属性和特征,通过识别数据之间的内在的关联,构建数据之间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型,建立不同的组类,对数据之间的规律进行精准掌握。利用构建神经网络、决策树分类等分类模型,分层聚类器等聚类模型,预测关联等关联规则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对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粒度分析,精准理解数据内在结构特征,科学预判高等教育教学状态。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切、有效的数据分析方式,从而为准确判断高等教育教学状态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持,是平台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平台通过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清理、集成、变换、归约等预处理,改善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分析效率。采用联机分析技术、关联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技术、分类分析技术等技术,对有关数据的关联度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准确判断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状态,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预测预警,为高等学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其中,联机分析技术是将数据库中的各种属性看作描述数据属性的“维”,通过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参与数据分析,并根据他们提出的需求分析,动态选择分析算法,方便的组合维度、指标,多角度多层次的探察和分析数据,快速识别影响教育教学的因素。构建时间序列模型,运用线性模型法和移动平均法等,从时间域、频率域的角度利用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进行周期分析和时间序列预测,能够对高等教育教学状态进行精准预测。

4.创新数据呈现形式,回应用户现实需求。

面对海量数据,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呈现,对平台建设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充分运用各种可视化的工具和方法,直观、生动地反映出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联和状态,为多元主体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教学状态提供了良好支持。平台采用条形图、柱状图、直方图、散点图、三维曲面图形等多种图形,一目了然地把数据之间的关联特征和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简单、直接,具有可读性和生动性,为多元主体了解高等教育状态、走向及变化趋势提供了一种形象、直觉的解读和展现数据方式,有助于透彻地理解数据所包含的价值。这些可视化的数据呈现方式具有的直观化、关联化、艺术化和交互性等特点,有着非凡的艺术吸引力和强烈的色彩感染力与穿透力,能够强化多元主体的认知效果和记忆力,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在数据的可视化方面,平台十分重视用户的体验。所谓用户的体验,即用户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平台功效,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所得到有用性、易用性、友好性的认知印象与回应。在数据可视化的进程中,平台十分强调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行优化方案,并根据用户的认知提出解决方案,使数据可视化中数据结构的建立与用户认知过程中的感知进行通力合作,有效地促进用户的理解力。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数据可视化中数据结构的调整与建立也需要建立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从使用者的角度来整理与筛选数据,选取更匹配的可视化元素来表现,能够促使数据的呈现更加科学、合理。“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深入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内涵的深刻变化,以新理念、新目标、新方法引领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监测平台建设,使之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战军乔刚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27.

[2]陈鹏勇.论现代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理念的整合[J].高教探索,2015(1).

[4]王战军,乔刚,李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监测评估[J].高等教育研究,2015(4).

[5]瞿振元.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6-1-31.

[6]李小梅.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研究及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2).

[7]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

[8]林杰,刘国瑞.关于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9]李国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10]刘旭,等.教学状态数据库系统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

[11]王战军,乔伟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理念和新制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

[12]王战军,乔伟峰,李江波.数据密集型评估: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方法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5(6).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8

1.1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概念与作用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是指高等院校在学生体质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和相关软件,辅助测试人员开展测试活动,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代替人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从而创新学校体质监测方式,进而为高校体育课程提供服务的工作模式。体质监测信息化是以学生体质为基础、以改善学生体质为要求的、直接面对学生的信息化监测系统。它能够合理整合利用体育部相关资源,科学规划和利用体育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它能够建立良好的预测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作出评估;它还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进一步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的手段之一。

1.2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情况由图1可知,从2001年—2013年,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覆盖率快速增长,到2013年覆盖率已经超过50%,表明北京市高校对体质监测及其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表明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建设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深化和改进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减少教师工作量,以及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准确掌握、科学分析、有效改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3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难点分析本次问卷针对体质监测信息化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认为目前体质监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监测数据量庞大,体质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等等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其次是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视不足;再次是与学校各部门沟通较少,以致教学资源共享不充分,资金不足也被认为是影响体质监测开展的重要因素。

1.3.1体质监测数据量庞大笔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北京市部分高校的体质监测主要通过阳光长跑次数、早操课外活动出勤率、体质健康测试三部分开展(图2)。且这三部分工作与学生的多种评优活动紧密相关,所以其数据不仅关系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更是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发挥着影响,因而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且数据来源和统计工作构成较为复杂,给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带来了诸多困难。为避免因人工出现的数据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体质监测信息化的有效整合,用统一的操作方式完成不同体质监测数据的汇总、统计、分类。

1.3.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高校学生对体质监测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教师在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需通付出相当大的宣传成本(如需通过校园网新闻、电话、课堂等形式反复通知),即便如此,还需进行数次测试方能完成,工作量巨大,且体质测试通常在冬季进行,寒冷的天气也对学生参与测试的热情有一定的影响。

1.3.3交流与资金被调查教师指出,部门交流较少及资金不足等也是体质监测信息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管理者应明确体质监测信息化是学校体育工作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加强体育部与各部门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确保体质监测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2对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探索

2.1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前期准备(1)草案设计。体质监测信息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是结合学

校现有资源,多部门合作开展的项目。因此,在组织机构上,应该建立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参与的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小组制订实施草案,对监测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进行论证研究后方可进行。(2)资金。体质监测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及后期保障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学校相关领导应该积极沟通财务部门,对该项工作拨付足额专项经费。另外,在草案中需要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和规定,利用制度的手段避免资金浪费,确保合理使用。(3)任务分工。体质监测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在前期准备中要针对每一环节的设计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如专业编程人员负责代码设计,专业体育教师进行合作交流,专业数据录入员负责数据整理等。确保整个监测工作环环相扣、顺利进行。

2.2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设计笔者在对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质监测工作内容及办法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分级式”设计方法,设计了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该系统由四大模块构成(图3)。(1)登录模块:主要包括登录信息、权限设定、密码设定等功能,可自由设定一级管理员及二级管理员并分别设置管理密码,方便不同人群使用。(2)操作模块:操作模块是计算机软件基本功能之一,通过数据导入、导出、打印等基本操作完成日常作业任务。(3)表格模块:根据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需要,加入特殊图表设计,以便更加直观地分析数据情况。(4)数据模块:针对体质监测的内容,如课外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等数据量庞大问题,运用大数量筛选、对比、删除数据方式进行编程,使其运算方式更加简便。之后编入数据方差分析等常用数据统计方法,使软件功能更加强大。此外体质监测信息化设计流程需与学校教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教学评估系统相结合,对学生动态进行即时掌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2.3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特点(1)系统设计操作简便。该系统考虑到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在设计的时候集合多项功能,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的优势。(2)数据准确性。出于对体质监测数据量庞大的考虑,该系统设置单独按钮选择数据,避免多级按钮操作失误率较高的问题,并使用出错提示函数msgBox,对用户做出提醒。(3)安全性。因为体质监测数据具有隐私性,所以对体质监测数据的管理尤为重要。该系统采用两级管理员模式,设置可操作权限,避免使用过程中无关人员接触数据。(4)实时性。该系统与学校内部其他学生管理系统联网,对学生出现的档案变动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统计总量的错误。

2.4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保障工作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4.6%的教师认为产品是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最应重视的问题,30.1%的教师认为应重视体质监测信息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22.5%的教师认为与厂商合作是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12.3%的教师认为前期的投资规划是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能否完成的重要保障。教师们所关注的产品问题包括,体质监测器材或软件的成本、精准度及使用率等。应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保障:①产品应符合高校实际需求、避免过度开发造成浪费;②产品应有互通性,以保障数据的充分交换共享;③提供良好的产品售后服务。交流合作是厂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与体质监测管理部门或执行部门及时沟通,以确保信息数据的开放性:①及时向体质监测管理部门安装系统终端,确保数据互通;②及时向执行部门下发产品使用须知及升级更新提示,做好相关培训;③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及时协调有关问题并进行交流。合作厂商是指认真考察产品开发商的资质和口碑,目的是保证产品使用的长期性要求:①及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②对产品开发商进行资质认证;③与开发商中主要研发人员做好交流及签订产品后期维护协议。投资规划是开发商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后续开发。因而也成为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投资;②做好产品的覆盖范围及资金链情况;③严格把控资金流向及使用情况。除了以上四个要素以外,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也是体质监测信息化系统的保障因素之一,只有充分把握以上要素,合理做好保障工作,才能推动体质监测信息系统的顺利开发和投入使用。

3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借鉴与革新

3.1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借鉴在对北京市部分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具有典型性。该学校在信息化进程中曾面临诸多阻力及压力,但其通过各种手段,有效解决了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包括:①引进体质监测专门人才,对体质监测信息化流程进行研究,分析体质监测的难点所在,通过校内及北京市科研项目等渠道获取资金支持,开展体质监测信息化;②建立以主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小组,抓紧落实信息化进程;③积极考察联系开展体质监测信息化业务的公司厂家,认真考察、了解产品的性价比;④由部门领导组织发起自学自创小组,通过深造、进修方式获取体质监测信息化知识,建立起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体质监测信息化队伍;⑤通过课上教学和课外宣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体质健康及体质监测重要性的认识,为体质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3.2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的革新针对当前北京市高校体质监测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借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有益经验,提出改进措施:①体质监测信息化前期应做好规划准备工作;②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规范与标准;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保证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等顺利进行;④规范信息化软件使用流程,引入信息化专业人员;⑤增加经费投入,保障体质监测信息化有序开展;⑥成立领导小组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语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9

一、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

1、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整体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学的水平。

2、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面向全县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用技术手段保证发展性评价的有效进行,形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4、及时掌握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总体状况,畅通教学质量管理的信息渠道,建立中小学教学经验推广与教学问题“预警”的机制。

5、通过长期监测,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状态,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一)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依据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文件,贯彻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7]15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2.课程标准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质量现状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正确依据,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间的发展差异,选择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二)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着眼于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提升,不仅要注重评价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2.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方向。监测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导向性,使教学质量监测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措施。

3.实效性原则

贯彻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实效性原则,首先要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然后要对教学质量现状的成因、影响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做出科学分析;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测机制,形成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正确决策,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主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以评价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度和合格率为主要指标;以每学年全县统一组织的质量监测和小学毕业考试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强调教学的高效益和教学的发展增值程度。同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跨年度的比较评价,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情况。小学阶段3~5年级主要学科每学年监测一次。

初中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主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以评价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度和合格率为主要指标;以预备年级入学成绩为起点水平,以每学年全县统一组织的质量监测和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强调教学的高效益和教学的发展增值程度。同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跨年度的比较评价,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情况。初中阶段各年级主要学科每学年至少监测一次。

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按考试课程、考查课程、抽测项目等三个维度进行。初中的社会、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和小学的语文、数学学科属考试课程,其余的各门学科属考查课程。“体育、艺术2+1项目”为现场抽测项目。

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实行开卷和闭卷结合,动手操作和动笔答题结合,动口说话、现场面试和纸笔测试结合等多种方式;现场抽测项目以现场抽测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主,并通过听取汇报、个别座谈、查看资料等方式,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的参与率。音、体、美等课程的监测重点放在“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达标率的随机抽测上。考查课程和现场抽测课程一般比考试课程提早一周进行。

考查课程实施分类各科监测。依据义务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状况和地理环境等特征,将学校分为城区学校类、农村学校类、片区学校类、示范性学校类和一般学校类,每学年对各类学校分别选取若干个不同的学科实施教学质量监测。

考查课程和抽测项目严格限人限科。为保证教学质量监测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每年参加考查课程和抽测项目监测的学生数不超过各校学生总数的1/3,测试学科不超过总科目数的1/3。同一学科只监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同时监测的科目不超过2科。音、体、美等现场抽测科目,同一学科只抽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随机抽测的学生数不低于年级学生总数的1/5,规模较大的学校不低于1/10。

四、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1、明确工作职责

教育局普教科:主持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的各项工作;制定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的学年度监测方案;负责教学质量监测的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

教科研中心:根据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的学年度监测方案,做好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等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做好样本分析,撰写教学质量监测报告。

教学指导站:配合教科研中心组织好教学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包括考务组织、阅卷、登分、数据统计与反馈等;协助区域内学校落实教学质量监测的整改工作。

义务段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教学质量监测的组织工作;严肃考试纪律,规范测试流程,保证质量监测的有效性。

2、发挥评价功能

要仔细分析监测参数,正确运用监测结果,认真撰写教学质量监测报告。要切实转变评价观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锻炼状况和教师教学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特别对学习成绩列后20%的学生分布较多的学校要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问题所在,研究解决对策。

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监测的评价采取分级报告的办法:县教科研中心提供区域(片)、学校两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各学科教研员(含音、美、体)要提供本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各教学指导站要结合教学质量监测信息,提出区域层面的教学改进措施;报告统一交县教育局普教科,由普教科汇总后向各校作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

学校在收到反馈后,要根据整改意见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责任到人,确保整改意见落到实处。要将质量监测分析、评价所提供的信息,作为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质量监测所提供的参数只是教学状况分析的依据之一,学校不得以分数高低给学生、教师排名,也不能作为奖惩教师教学的全部依据。

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篇10

关键词naep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启示

美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naep)被喻为“皇家成绩通知单”,是美国极具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教育评价体系,在美国教育界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各国建立教育质量体系时具有标杆式作用,是各国争相借鉴和模仿的榜样,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一、美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概述

1.naep简介

美国是一个教育高度自治的国家,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也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naep是美国民主教育的典型代表,已形成国内、州内联动的有机体系。naep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能够对教育质量给予最客观、中肯、有效的评价。

naep由主要评价、长期趋势评价和专项评估三个层次构成。主要评价重在评估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果,目的是对国内、州内的学生在核心领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在国内进行的主要评估频率为一年一次,评估的对象为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随机抽取reading、maths、science、writing、history、econoiiHCS、civics、geography和an9个科目中的三个科目,抽取两个年级的学生参加;在州内进行的主要评估频率为两年一次,样本群来自4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评估科目分为必选科目和自选科目。长期趋势评价侧重评估学生的未来发展趋势,目的是搜集学生在学科成绩方面的未来发展信息,其评估频率是四年一次,样本群来自9岁、13岁和17岁的学生群体,评估科目涉及maths、science、reading和writing。专项评估则具有补充性作用,进行辅的专题研究,涉及实验性评价、成绩单评价、口语研究等等,主要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如私立学校、特许实验学校、印第安人、中学生等。

2.naep评价系统

第一阶段为框架设计。主要负责机构是美国国家评价管理委员会(naGB),统领整个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框架设计经过各界专家以及公众的反复论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测试标准、教育的公平测试标准和国家颁布的统计标准。

第二阶段为工具设计。主要负责机构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按照标准化流程在评估体系的框架下进行试题开发,试题需要经过编写设计、审核、修改、试测、复测、再修改等过程,形成评价试题册的最终版本。

第三阶段为学生样本选取。主要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负责。学生样本选取的依据有区域划分、城乡区别、种族、贫富群体、学校性质等等,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从指定的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

第四阶段为评价测试。由西斯特(westat)公司负责naep数据采集和实施评价。由于naep国内评价和州评价的工作量大,为了保证样本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主要评价耗时近2个月,而长期趋势评价会在春季、秋季、冬季举行。

第五阶段为评分。主要负责机构是美国国家计算机系统(ncS)。客观题采取“机评”的方式,即使用光电阅读器评分;主观题则邀请有经验的专家依据评分指南和量表进行评分。为尽量避免评分者的主观意向,nCS针对naep创新性地开发了电子图像识别评分系统,不仅将主观题以图像的形式客观化,评分系统还会给予一个评分区间。

第六阶段为成绩输出。scalescore和achievementlevels是naep中每一个学科教学成果评估的主要表现方式。scalescore依项目反映汇总,而achievementlevels则以基础、熟练和高级三个等级体现。

3.naep发展历程

自美国成立以来,州政府和地区学区拥有很高的教育实权,二战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地位,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逐步集中对教育的主导权,开始正式干预教育,naep应运而生。naep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1963-1969)。1963年naep的雏形开始呈现,但遭到诸多教育组织的质疑和反对,历时6年冲破重重阻碍后,naep最终被确定由教育委员会(eCS)负责管理。1969年,第一次全国性评估得以实施,但此时评估只涉及国内评估而非州内评估。

第二,探索阶段(1969-1983)。在相对平稳的探索阶段,投资比例决定话语权。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逐年增加对naep的直接投资,于1972年正式成为naep的唯一注资者,成功从eCS手中接过naep的管理权,监控权也由国家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平稳过渡给了nCeS。

第三,突破阶段(1983-2001)。一是管理权从eCS到etS的进一步转移;二是扩大评估层级,增加州内评估;三是naGB的建立,标志着naep有了专门而独立的管理机构,为naep在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奠定基础。

第四,发展阶段(2001至今)。2001年《一个都不能少》(nCLB)的法案要求所有州必须将naep纳人州内评估管理。至此,naep从一个自愿参与的评估体系演变为必须参与执行的评估体系,开启了美国教育质量评估的新篇章。

二、美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特征

1.基于学业标准建立

基于学业标准建立是naep框架中的亮点之一,通过样本群体的划分以及科目的选择,有效规避了学校和学生个人信息的公布,整个测试过程到评估结果都有效遵循了低利害性的特征,避免评估主体――学校、学生受到评估结果的暗示,规避引导教育资源的趋利流动,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这一特征是naep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得以被大众接受的重要特性。

2.为国家教育决策和改革服务

在naep的设立过程中,其开放性也在逐渐升级,主要体现在形式的公开,即历年的评估框架和试题均公开,这一方式既增加了naep的公信力,又不会降低naep的保密性,使得naep的开放性和保密性达到完美平衡。在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同时,更加客观的反映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和需要重视的问题,使教育决策者更直观地看到问题所在,更好地为国家教育决策和改革服务。

3.以提升个体发展为目标

美国naep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初衷是为学生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教育体系。提升个体发展是naep的价值回归,naep评估制度选择不同的样本群体,建立州际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历年的纵向比较体系,多维度、全方位的反映教育质量的变化。naep不仅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关心在不同环境下不同受教育群体的成就分布,以及获得这些成就的公平程度。naep提升个体发展的特征充分体现了美国“卓越始于平等”的战略目标。

三、美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启示

1.保障教育质量评估的公平性

教育的公平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其中涉及教育质量的公平性、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教育监测的公平性。一方面,naep的样本群体涵盖全面。不仅涉及普通学生,也涉及特殊学生,而特殊学生在样本群体大约占据10%的比例,这样的体系建立为教育监测公平性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naep体系的构成和实践建立在科学的标准和目标之上,能够在政府、中介机构的保障下实现检测的公平性。naep为我国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重要参考,我国也应坚持长期进行、广泛取样,充分考虑国家统一性标准与不同地区的特殊性标准,城市与农村地区、不同学科、不同时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协调完善新课程标准改革,切实保障教育质量评估的公平性。

2.国家层面对于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性

追溯naep的发展历程,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逐年增加对naep的直接投资,正式成为naep的唯一注资者,成功从eCS手中接过naep的管理权。与此同时,其监控权也发生了转移,由国家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平稳过渡给了nCeS。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性,一个体系的建立需要诸多专家的参与,一个体系的维护更需要国家机构的支持,因此,美国联邦政府不仅是唯一注资者,更是naep最直接的监管者。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国家层面作为强有力的推手。比如通过广泛取样、全面评估,制定系统完善的全国性教育评估与评价方案,为国家层面的课程决策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并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提升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估体系的技术手段。

3.教育质量监测充分体现实用性

美国国内、州内之所以能够持续改善教学品质,是得益于实证数据采集,naep持续数年收集学生样本数据,已经建立一强大的随时更新的数据库。这样naep不仅可以为评估者提供实时监控的可能,还可以提高数据的横纵向比较,实现普适性与地方性相结合,使学生评估监测标准高度贴合国内实际情况,使监测内容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如果我国能够借鉴naep建立起一个大型的教育数据库,通过数年的积累、收集、整理和应用,必然能够通过丰富的教育研究信息数据,为教育质量的实时监测提供强大的即时学生数据资料,为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以及改进学生学业成就提供系统的数据支撑,形成较为科学可行的高效机制,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评价的技术性和实用性。

4.评估标准提高目标性

研制评估标准是实现教育成效目标的关键。naep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设计了非常具体的评估标准,制定了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样在进行具体的评估之后,老师、学生、评估者以及决策者可以通过不同学生的评估结果来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业及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其加强改进的方向及目标。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教学情况,新课改的实施促使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陆续颁布,课程标准不仅包含了教材编写的具体要求和原则,还体现了教师教学成果及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标准。因此,我国可以参考美国naep的评估标准,在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上体现更为具体深入的差异性目标,着重建立一套成熟的学生水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与科学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强调学业评价以标准为依据,并对评价标准的目标性作出科学界定,便于掌握真实的学生学业水平。

5.评估结果提高科学性

naep基于项目反应理论,通过科学真实有效的参数估计软件针对不同的科学学业项目进行客观的参数估计,并以“基础、熟练和高级”三个等级来划分学生的科学学业成就,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预测变量(如性别、年龄、种族等)来综合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能力值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结果方式对我国仅仅以学期成绩、学年成绩、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对学生的水平等级一概而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科学地细化当前的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进行全方位地考察,强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可观察性。我国教育部门应创新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测量手段、测量设备使各项水平测试客观可量,尽量减少主观人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