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十篇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十篇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2:51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1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正文:

1910年,杜威(Dewey)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20世纪80年代,教学反思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经蔚然成风。二十多年来,关于“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并且逐渐影响到我国。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持续深化发展,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完成历史课程目标值得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进一步去探索。

一、新课程下教学反思的实质

何谓教学反思?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里指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反思可以对教学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可以发现教学的真正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当前,历史新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基础教育历史新课程要求初中历史教师从单纯的历史知识传递者走向历史教与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要求历史教师不仅历史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著名学者刘岸英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问题进行反思。[1]

二、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反思

“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历史事件、人物及前因后果,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2]这是“教书匠”式的“照本宣科”。今天,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新课程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同时,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过程及效果,并及时吸收他人的实践、研究成果。因此,教学反思对于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倡导的“参与式”教学,其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师在参与的同时进行探究。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反思。历史教学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历史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历史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历史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会促进历史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如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是让他们全部采信,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进行大胆质疑?学习成果展示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轮番登台做一点知识性的介绍,还是说明探索求知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对于近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又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是否应该有个“度”?初中历史教师都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从而达到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并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不断深化的目的。

2、教学反思有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复杂的初中历史教学,决定了它不是初中历史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初中历史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

例如:香港一位初中中国历史科教师在文章里谈到,他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中国历史课,经常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讲故事是教中史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保持好状态。”后来,这位老师经过自己认真的反思后,他把“讲故事”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讲中国历史故事;二是安排学生做中国历史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堂上播放。两种设计都取得很好的反响。这位历史教师继而分析:教师一个人讲故事或组织学生讲故事,其效果不一样。“前者,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需要聆听;后者,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3]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初中历史教师追求历史教学合理性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初中历史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并在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善于调整历史教学策略,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中。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研究的深入,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那么,历史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于是反思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一问题,分享一些我的经验与收获。

1、要养成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的习惯。

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关注。但就历史学科而言,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比如,“编演历史剧”是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之一,这种教学形式真的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吗?扬州中学王雄老师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排演了一个“去留肝胆两昆仑”历史剧,教师让同学们课余时间排练,不要太讲究道具与服装,也别花过多的时间。一周后,同学们在课堂上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事后,王老师在“反思札记”中写到:

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我在观看之余想得最多的还是老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们排演之际,不仅十分重视剧本,而且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了解人物的个性,为了想象梁启超、康有为的讲话语气,大家还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了两人讲话的共同点:广东普通话,都带有书生特点,但是,康有为的语气更沉稳,梁启超较之更有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呢?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4]

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实验中学唐远华老师,从1992年起,尝试对高一学生从事历史剧教学实验。剧本以“城濮之战”、“毛遂自荐”及“鸿门宴”三件事为题材。一方面,学生对其内容多少知道一些,正适合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它们均具有丰富的戏剧性,颇能引发学生兴味。实践下来,唐老师觉得:

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指导,的确能促成发展并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预期目标。毕竟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理解史料、编写剧本、掌握角色在情境中的扮演,学习相当主动,收获自然丰富!其实历史剧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有趣的台词,滑稽的动作,更在同学间互助研究剧情发展的可能性上,所体会出来的心得。甚至个人认为演出前的过程,比演出结果,就教学价值而言,更为重要!因为观赏的人只是旁观这些历史事件,而演出的同学却是花了时间与下功夫去经历这些历史情境,历史教学不是一直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神入历史情境去做历史的思考吗!?[5]

以上这两位老师都习惯于做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长期积累,就会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水平。

2、看课。

“看课”又称“课堂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看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看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已被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许瓦斯(Showers)等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证明。

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一书中,记载了作者在昆明某中学一堂初中历史课上做的看课笔记。陈瑶教师对执教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做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当讲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时,老师非常地投入,在教室里移动。……学生明显地完全被她的讲述吸引。但在谈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学生的反映不是很积极,看上去有点疑惑,而且七八个同学有注意力分散的表现。”又在旁边评道:“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在投入的讲解时,忽略了学生的反映,没有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充分强调。”对于老师向学生的提问,观课者评道:“我感觉老师在提问上有设计、有技巧,但对学生的回答,老师的反应比较单一,缺少评价、追问和很明确的鼓励。”[6]

观课,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应该像上述实例这样,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进行案例研究。

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7]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这就是案例研究。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初中历史教师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典型案例很重要。远的不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历史教育工作者从著名中学历史教师,如宋毓真、陈毓秀、时宗本等人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典型实例,用以说明某种历史教学观点或历史教学方法。特级教师刘宗华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学法前辈孙恭恂教授合作,共同撰写了《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书,前者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后者则运用教育理论来阐释其教学实践的价值,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这些都是已经出版的,还有更多发表在报刊上、网络上的优秀教学案例,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反思和探讨的好时机。

关于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新课题。可以肯定,发展的教学反思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必然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2]方骏:《如何使历史教学变得有趣》(p.165)。《学与教的喜悦》,(香港)朗文教育,2000年。

[3]陈汉森:《我在初中中史教学上做过的尝试》。杨秀珠主编:《老师谈教学(历史教学篇)》,(香港)中华书局,2003年。

[4]王雄:《一堂热烈的历史课》。(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12期,2001年9月。

[5]唐远华:《高一学生演历史剧的教学实验》。(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3期,1994年。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2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

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仅仅局限于“知道”和“了解”,属于识记层次,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最低要求。而高中课程标准在“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认识”的层次,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就大大提升了高中教学的难度和高度。

2.教材编写内容的差异

初中教材是将太平天国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一个反侵略事件来编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并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而高中教材的编写理念在于突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从而使学生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理解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由此,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差异可见一斑。

3.教学方法的差异

我们分别听了6所学校(初高中各3所)6位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教学。3位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总体上仍以传授基本知识为主,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几位高中老师的教学则更多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老师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适时进行方法点拨。由此可见,在本课教学中,初中教学形似新课程教学,实则延续了传统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高中教学则采用了新课程以问题引领、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4.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对于太平天国这一部分内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以被动的简单的勾划课文、背诵知识点为主,而且知识来源过于单一,缺乏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在高中,在课内,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材料,并结合鸦片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等史实,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并分别用准确、简练、规范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概括归纳;并通过学习,感悟历史,总结太平天国对后世的历史启迪;在课外,一些还阅读了与太平天国相关的一些书籍,了解了洪秀全、洪仁、曾国藩等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生平。这些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材料研读、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概括阐释等学习方法。

二、初高中教学衔接探索

1.建立初高中老师定期互动交流机制

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初高中历史教师之间缺乏互相学习和交流研讨。在听课前,我们组织部分初高中历史老师之间就太平天国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座谈,一是课前互相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互相听课,三是课后交流座谈,从中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索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对策。使初高中老师的教学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既避免简单重复,又防止差异过大,寻求更多的一致性,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调研学情,制定教法

(1)学初调研。高一历史老师应该积极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建立能够适应学生历史学习的教学模式。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也使高一新生尽快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

(2)课前测试。高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有针对性的测试或者课堂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比如《太平天国运动》一课,老师在课前预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初中所学关于太平天国的知识。老师在教学中就完全可以把课程标准要求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而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课程标准要求的“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上。

(3)阶段反思与调整。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会发现一些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高中历史老师通过自我反思,并征求学生意见,总结前一阶段教学的得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精心设计导学案

如前所述,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中,那位老师精心设计并使用导学案教学,和没有使用导学案教学的班级相比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因此,使用导学案教学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导学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的内容、探究性问题、巩固练习、课后反思等。导学案的使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学生进入高一后,大多数学生对高中历史的材料教学和问题教学很不适应,遇到材料一头雾水,究其根源,在于初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使得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比较低。因而要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达到课标“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要求,必须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人物传记等,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及其补充史料,并教给其阅读的方法。

5.初中老师要彻底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明显滞后,导致初高中历史教学严重脱节。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由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彻底改变简单勾划和机械背诵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设置新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在“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一目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材料,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而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时代背景。

6.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初高中历史教学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知识来源过于单一,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内容视野有些狭隘,远离学生和现实生活。这样造成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习惯方面不尽如人意。初中历史课标和高中历史课标都要求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这个核心资源以外,图书馆、历史教师、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产、网络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来源,历史教师应该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贾丹“学案导学”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

[2]侯文艳学案导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0,4。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3

(秦皇岛市第二中学,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http://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历史教师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该如何反思?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3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4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总之,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http://

参考文献

[1]吴洪洋.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J].安徽教育,2007(01).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4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基本策略

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ofnewcurriculumrequirestherolesofteacherstotransferfromsimpleknowledgetransmissiontotheresearcherandreflector.asaneffectivewaytoimproveteachingqualityandpromot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recentyearstheteachingreflectivecompetencegainsmoreandmoreoftheattentionfrom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circle.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eachingreflectivecompetenceinclude:pursuingtheteachingrationality,havingstrongerteachingresearchfunctionsandrunningthroughalltheteachingaspectsandlevels.teachingreflectivecompetencewhichpromotes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helpstodeepenteachingresearchandproducepracticalintelligence.todevelopteachingreflectivecompetencemustbebasedoncertainteachingtheoryandprofessionalknowledge.thebasicstrategiesincludecasestudies,classroomobservation,thesummaryafterclassandreflectionlog.

Keywords:secondaryschoolteachers;teachingreflectivecompetence;development;basicstrategies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1]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教师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本文试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Dewey)在其著作中就论述过反思性教学问题。杜威把人们的行为分为“常规活动”和“反思活动”。在杜威看来,常规行为是循规蹈矩的,不能引起相应的行为上的变化;反思行为则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和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此后,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D.Schon)提出“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后,关于“教学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非常热烈,并且逐渐影响我国。“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与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能力?简言之,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学反思能力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一位历史教师在设计《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一课的教学方案时,就曾几度修改,反复研究。[2](59)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故宫”和“长城”两个子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故宫和长城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最初的想法是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对故宫和长城进行解说。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恰好当时世界杯足球赛正在韩国、日本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足球队在韩国的表现是学生们谈论的焦点。我想是否可以把体育与历史古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参与奥运,争做志愿者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股热潮,而故宫和长城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据此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节《我是优秀志愿者》的活动课,通过选拔奥运会优秀导游员的活动将现实与历史紧密地结合,在教学中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化。

第二,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色彩。当然,这种研究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不同,它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可以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而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的撰写。就研究文本的形态来说,也与专家学者的论文、研究报告有所不同,它着重于分析具体案例,讲述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记录反思与经验,改进教学的心路历程等。

第三,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它既有教学内容的反思(如“怎样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李鸿章、袁世凯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有教学方式的反思(如对于初中,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是否适宜用整节历史课进行辩论?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教师“一问到底”,课件展示眼花缭乱,是否就有教学成效?);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如教材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如何与高考相结合?);既有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如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有的教师善于营造氛围……),也有藉学生的质疑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会问一些甚至教师也未曾想过的问题。例如,曾有一位初一学生问道:“春秋五霸中,为何楚庄王不称为楚庄公呢?”这些教师鲜为留意的问题,经学生提问后,不但促使教师有意识地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也促使他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3]

教学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例如,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用了许多篇幅介绍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近年连续几届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都有来自中学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反思。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是让他们全部采信,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大胆质疑?学习成果展示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轮番登台作一些知识性的介绍,还是说明探索求知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是否应该有个“度”?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化。

第二,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实践智慧既不等同于教学经验,因为它是对教学经验的理性认识;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具体化、情境化的教学实践。

例如,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有三个子目,其中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属于阅读课文。一位历史教师原来准备对第一目内容简单概述一下就行了,结果,绝大多数学生搜集的资料是第一目中“昭君出塞”的内容,这显然出乎教师所料。对于这个状况,这位教师有些不知所措,当时他想:也许可以跟学生说小字部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大家搜集的资料可以在课后进行“民间交流”?也许可以责怪学生放弃“具有冒险精神,大智大勇”的张骞事迹不搜集,而去搜集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不分轻重?也许……但当看到学生手拿资料、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样子时,这位教师还是调整了教学计划:这节课,师生从“昭君出塞”故事的不同版本,议到“王昭君作出的牺牲到底值不值”等许多似乎是“节外生枝”的话题。

事后,这位教师作了反思:“这节历史课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为一个应作为阅读内容略讲或者不讲的内容,整整‘耽误’了一节课。也许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课,因为它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想说的正是这节‘脱离航向’的历史课,真的给了我许多启示。……随着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意识的增强,在一节课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所预想的那样去理解,去思考,甚至有些思想与教师的思路、书本的内容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应该怎样对待,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2](180-183)

应该说,这样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即要善于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

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呢?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和专业基础

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固然依赖于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适应时展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学识为基础。具体言之,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比如,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目标总是定位在增进学生的“事实性”知识(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方面,相对而言,有关史学的“程序性”知识,如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因果关系、变迁和延续、证据效用等历史学概念和方法,则往往被忽略。其背后或许有着这样的假设:十几岁的学生只要具备足够的“事实性”知识,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理解、运用那些“程序性”知识;学生年龄尚小,那些史学概念与方法非他们所能领会,无须过早传授。然而,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事实性)知识的成长与儿童思考能力的提升并无直接关系。”[4]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史实之外,适当传达一些历史学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而且,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

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就要了解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加强对学科教学理论的研习。比如,关于儿童历史思维的实证研究,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外受到普遍重视。以英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历史教学界在这个领域就不断探索。先是“学校历史科委员会”(SCHp)推出一项研究计划:“历史13—16”。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只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法,“16岁以下的学生仍然可以逐步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接着,伦敦大学的李彼得(peterLee)和狄更逊(Dickinson)的研究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发现,“儿童的历史理解其实相当复杂”,有些儿童能以“类似史家的方式对相关情况作出解释”。20世纪90年代后,李彼得等人进行的“儿童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研究”对英国历史教学产生更大影响。[5]在国内,赵恒烈、张静等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张元对“11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的探讨,林慈淑等进行的“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等研究成果也值得关注。

第二,要丰富专业知识。

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笔者认为,多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也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嘱咐北京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毕业后要继续学习,要学点史学名著。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在本科阶段,是个“弱项”乃至“缺项”,而它却是历史教师在职学习的重要内容。比如,教古代历史,只读几本通史类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读断代史,而且是内容丰富,评价较高的断代史著作。像讲魏晋之前,至少就应该细读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6]此外,还可以从现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周一良、唐长孺等人传世的学术论文中,精选若干篇出来研读。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基本策略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教师主要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探索,发展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1.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7]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教学,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国台湾省的史学教授张元先生为实际了解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曾经到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小学五年级教了3个月的历史课,然后在研习会上提出报告──《十一岁儿童的历史认知:一个实验教学的报告》,其中有如下一个课堂教学案例。[8]

在讲秦始皇焚书坑儒史实时,教师先与学生讨论,问学生“是不是大家都觉得(秦统一后)生活比以前好,比以前舒服?”“既然(有人)怀念以前,说以前好,就会批评现在,说现在不好。对不对?”“过去比较好,怎么知道过去呢?主要依靠古书的记载。现在不好,要批评,根据什么批评呢?也是古书的记载。这一点你们可以了解吗?”等等。对此,学生大都点头,表示“懂了”。可是,当教师说“如果懂了,有没有哪位同学讲一遍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只见学生纷纷摇头,还有一位女生说:“讲些什么啊?我都不懂。”

经过分析,张元教授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学生说“了解”“懂得”以及点头,很多都是随声附和;其二,一件事情,例如,秦始皇统治下的人民很苦,11岁的学生大概都可以了解,但要使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印象,心中留有历史图景,需要教师详加描述,仔细引导;其三,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关联,已经需要运用抽象思维,11岁的儿童显然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这个案例使笔者想到,作为中学教师,教学活动在第一线,在案例研究方面,应该具有比张教授更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看教师怎样对待了。

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观摩、研究他人的案例,包括一些已经出版的或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案例也很重要。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2.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又称“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观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已为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和沙瓦斯(Showers)等做的实证研究证明。[9]

例如,一位研究者在昆明某中学一节初中历史课上做的观课笔记就颇值得借鉴。观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王老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作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当讲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时,王老师非常地投入,在教室里移动。……学生明显地完全被她的讲述吸引。但在谈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学生的反映不是很积极,看上去有点疑惑,而且七八个同学有注意力分散的表现”。接着,观课者在旁边评道:“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王老师在投入地讲解时,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没有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充分强调。”对于王老师向学生的提问,观课者评道:“我感觉王老师在提问上有设计有技巧,但对学生的回答,王老师的反应比较单一,缺少评价、追问和很明确的鼓励。”[10]

课堂观察,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但只有经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对话与交流,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

3.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受人关注。

其实,平常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以历史课来说,“编演历史剧”是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之一,这种教学形式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吗?扬州中学王雄老师从网上阅读到台湾《清华历史教学》杂志刊登的《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中有个可行性较强的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王老师将它下载后,印给班上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排演这个历史剧,并告诉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情节,也可适当增加演员,如康有为、袁世凯、慈禧太后等。学生很快组成几个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表演不要求太讲究道具与服装,也不提倡花过多的时间。一周后,学生在课堂上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事后,王老师在“反思札记”中写道:[11]

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我在观看之余想的最多的还是老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们排演之际,不仅十分重视剧本,而且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了解人物的个性,为了想象梁启超、康有为的讲话语气,大家还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了两人讲话的共同点:广东普通话,都带有书生特点,但是,康有为的语气更沉稳,梁启超较之更有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呢?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

反思札记的撰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叙事。教学叙事来自教师的日常生活,从教学叙事中,教师可以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对之加工整理,就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叙事进行的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反思能力的一种途径。

当然,关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比如,教学反思能力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发展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还有哪些?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从“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6.

[2]朱汉国,王斯德.走进课堂──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2.

[4]林慈淑.年龄、知识或观念──试探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J].东吴历史学报,2003,(10):307—346.

[5]林慈淑.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1960’S—1990’S)[J].东吴历史学报,2002,(8):153—190.

[6]张元.高中历史“三国鼎立”的教学设计与演示[J].清华历史教学,1996,(6):64—65.

[7]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52—55.

[8]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初探[J].清华历史教学,1995,(5):21—22.

[9]JoyceB,ShowersB.theCoachingofteaching[J].educationalLeadership,1982,40(1):4—10.

[10]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1—205.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5

一、丰富初中历史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感兴趣,他们才能具有学习的动力,进而才会产生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的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史料,运用既丰富又形象的史料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强烈求知欲望,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远古人类的讲课时,教师可以搜集那些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相关的史料,除课本上所附的图片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呈现更丰富的有关远古人类的头骨复原情况,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等多种史料有序的向学生展示,再加上教师风趣的讲解,那么,学生就能够形象的了解“北京人与现代人头骨的不同”。

二、推动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受到历史课时以及篇幅的限制,某些问题上不会给学生提供完整充足的内容知识,只做出结论式的评价,使学生难以理解,再有就是学生对这些枯燥单调的结论式评价没有兴趣,更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然而这些知识往往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要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内容,就得需要教师运用史料来解决,适当地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部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从鸦片战争开始后,我们中国人民为反侵略而采取的一系列反抗战争以及战争过后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直观丰富的史料展示在学生面前,很清楚地了解了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使学生深深地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教师分析,讲解具体的史料过程中,枯燥而抽象的历史概念被直观形象的解释开来,自然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发散全面学习

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来说,发展能力的目标不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而是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得到的。

例如,在讲到辛亥革命时,怎样让学生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且正确的看待历史发展。史料a: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人曾翻译一本名为《平民政治》的书籍,但后来他决定更名为《共和政治》后进行出版。有段时间《国粹学报》不太畅销,但在更名《共和杂志》以后,却变得非常抢手。史料B:辛亥革命之后,绿营制度并无太大变化,当值的,仍照时到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依然将马养于家中……首先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思考,分析,史料a反映了国民初期盛行的共和观念,反映出在中大城市发生的现象;史料B反映了辛亥革命未给那里带来什么变化,反映出在一些偏远县城发生的现象。学生心理开始一定有些疑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当中的影响力并不平衡,深入人心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分析史料,要全面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来综合考虑历史事件的影响,才能使学生对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的认识。

四、合理运用历史史料,实践“度”的把握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当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那些较为抽象复杂的历史概念,选择性的运用一些史料,但是要注意使用的“度”,不可以忽略了历史教材。历史课本当中的知识内容都是学习的重点,由于篇幅或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师选择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史料来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也得注意不能够过多的运用史料,否则会使学生的学习中心偏离课本,致使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适量的史料贯穿于教学当中,才能恰到好处。

五、优化选择历史史料,实现针对教学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用形象直观的音像史料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助于理解史事以及历史概念等。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教学,运用史料也得有所侧重。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着重运用音像史料,针对初三学生,随着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中考的情况所需,着重引用文字史料。只有根据初中学生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的选择史料,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切入点

一、引言

当前,人们重视从研究历史过程中,获得对现实的教育。中学的历史与社会科应以历史知识去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目的仍旧是强调对知识点的掌握,缺乏有效联系现实问题。这使得学生之重视考试的内容和技能,不能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的系统思维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促使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切入点的反思

1.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切入点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一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重视程度不够,感觉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很少涉及现实社会的内容,而更多依赖书本的现成答案,或者依靠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能够有效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应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1]。因此,教师应不断建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主动构建知识和自主探究问题能力。

2.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反思

首先,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应有的放矢。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案例,有能够在内在逻辑和内容上有所联系,而不是随意性。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基本知识的记忆;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历史资料的学习,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通过对某一历史知识点的讲解,结合了具体的社会生活,实现教学目的,并且发展了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明确历史与社会的教学重点。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应进行教学目标的定位,以此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知识、历史分析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应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的思维,即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例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深圳与浦东发展的不同特点,给当地经济发展的借鉴有哪些?以此,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能结合学到的观点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

其次,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应体现人文精神。教师教授的课堂内容应以人为本,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感觉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趣味性。教授要改变以往的课堂内容的机械式的重复,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应保持多样性和新颖性。教师对学生的当前社会问题的困惑应给予指点和解答,共同探讨,将观点与学生分享,给予学生鼓励。例如:在《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出大运河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的作用,及对隋炀帝的功过评价[3]?让学生可以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思,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能力,促使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性。

最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应具开放性和探究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将课堂教学塑造成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走向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话相衔接。针对历史课程内容,学生在课下可以进行调查访问,详细了解历史文化,并做好调查笔记,进行总结。这种实践性学习促使学生关心生活、激发兴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结合,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而学生应该进行自主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切入点措施

1.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历史教学

教师应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学生对于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但是却充满了疑问。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例如:我国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分子的叛乱事件对民主改革及其社会影响有哪些[4]?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对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深切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关心社会生活,让历史与现实相通。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就具有了社会生活的立足点,变得更有实际价值。

2.剖析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多维联系

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多维联系,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从历史事件、人物的多维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2008年是110周年纪念日。维新变法运动是救亡图存、维护清王朝的变法,但是却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教训有哪些[5]?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分析光绪帝、维新派、慈禧太后所持有的观点和采取的行动,让学生更形象性地理解历史。

四、结论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紧密结合现实问题,教师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多维联系,让历史与社会课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余艳.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探究性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158

[2]丁晓腊.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若干方法[J].科教文汇,2009,(6)

[3]毛科科.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有效性[J].读与写杂志.2009(6):135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7

关键词:课堂效率;可行性建议;教学目标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因素

有些教师为了教学业绩,一味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对历史产生厌烦的消极情绪。而有些教师只是表面地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进行背书式授课,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始终无法摆脱“填鸭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没有师生的互动。这个过程甚至是枯燥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印象,甚至不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也不能对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1.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

作为一个教师,首要目的是传道解惑,如果只是带着私人的利益目的进行教学是错误的。历史是一门艺术,欣赏艺术是要带着自己丰富的感情,并且让自己的热情感染其他的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试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授南京大屠杀一课时,教师应该投入自己的激情,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进行授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教师营造出来的鲜活的氛围,主动、认真地听课。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讲完南京大屠杀知识点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作出总结:铭记历史教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慢慢培养爱国之情以及将历史与当代社会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2.注重教学互动

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该主动与学生的互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多么生动形象,如果教师只是用传统板书的方式进行讲解,也是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当代初中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学课堂增添生动的氛围。比如,在讲解原始社会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一开始就抛出问题:原始人类每一天是怎样过的等具有想象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然后利用电影片段(疯狂原始人),跟学生讲解原始人除了每天的采集活动还得躲避和防止各种野兽的侵略。这种多元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深刻的印象和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多媒体教学比起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不应当是教师一个人传授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首先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利用网络平台和丰富的信息咨询,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使历史这一学科变得生动有趣,而不再是简单枯燥的陈述历史事件,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8

一、陶冶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历史学科的实用性不是很强,主要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人类历史丰富的文化,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情感的体验,并不断完善和升华学生的人格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一切以应试教育为宗旨,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式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对历史学科提起兴趣,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潜移默化的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理性进行选择,对社会充满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并设定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之而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体现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

二、重点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进而获得历史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大量获得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不仅能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宏观的认识和了解,还能细化到每一个历史时期,极大的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会正确的评判历史并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和继承历史中的传统美德和智慧,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为民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国际间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可以极大的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持和发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加强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抓好初中历史教育。试想如果在学习历史的关键时期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将会使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这是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职高并不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如果在初中没有打好基础,将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很难对历史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如果管理层对初中历史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将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迫在眉睫。历史教师必须摈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灵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历史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初中学生的年龄尚小,缺乏足够的阅历和经验,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而历史文化又是如此的纷繁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这些不足,在课堂上理性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层次性讲解,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并鼓励和指引学生从各个角度来看待历史文化,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另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判断思维和合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99-01

初中教育体系一共分为九个学科: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理,因此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学习历史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我国的发展历程的进一步了解,并提高语文学习中对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历史课程的教学受不到重视,教师单一的“满堂灌”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导,学习兴趣越发低下,导致教学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探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意义重大。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将知识认知活动与情感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由于历史学科本身是一门阐述史实的课程,因而很多东西学生无法理解,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性。因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是否主动完全取决于其兴趣。同时,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其天性的独特使得教师必须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及思想,以此来诱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课时,学生可能较难理解这课题目的意思,教师可以利用一部分废纸,在安全的角落里引燃,结果将整个角落里的废纸都燃烧了,通过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这一丝小火花的力量,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引学生入胜,顺利将其引入到学习中。

二、改善师生关系,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程的教学中,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能有效促进教学。教师应在课下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多多联系,学会尊重学生,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在课上可以采取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还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在讨论“太平天国”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时,教师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并要求学生们相互尊重,友好沟通,明确自身的分工,积极参与讨论,以期对课文进行深度理解。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新课标中提出,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受到传统教学的思想,教师对于知识的灌输较为重视,而忽视了学生才应该是教学的最重要主体。长期的教师灌输,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在教学中,应积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应彻底抛弃传统的“以自我教授”为中心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学生的积极行动,因而,应该极度重视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以问诱学,并注意提问方式与技巧。历史课程的提问应当个性化,要避免传统上的繁琐、死板提问。如,在讲述“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你们知道吸烟的危害吗?”以此引诱课程主题,进而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当学生回答:“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时,教师可提问:“现阶段的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在吸烟,你们知道当时为什么要进行虎门销烟吗?”以此引诱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

对于枯燥的史实教学来说,若能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必定会引起教学成效的极大提高。而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更好,因为高科技的发展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们能通过音乐、图画、视频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素材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描述,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例如,在讲述《三国鼎立》这一课时,采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视频导入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中看到历史名人诸葛亮、张飞、刘备、关羽等的生动形象,从而对课程的教学有了初步的印象,对后续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做好课后反馈,改进教学不足

在教学中,课后反馈是反应教师教学成效、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检测标准。因而,做好课后反馈,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掌握程度上的具体情况,从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改善。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情况、课后与学生交流情况进行教学反馈信息搜集,了解到学生们对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缘由、意义等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信息是否完全掌握,倘若没有,是否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影片观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改善教学上存在的不足。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现阶段历史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思考,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采取情景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氛围,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还应该在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并积极做好课后的学生反馈,了解教与学中的基本状况,积极改善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教学成效的积极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瑶.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35).

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篇10

对于课堂检测做的非常不好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谈话沟通,以尽量保证每个同学不掉队。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力争中考历史及格率达到65%以上,达优率在40%以上。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个班,从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分析,(1)班优生教多,但后进生也多,也就是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学困生厌学情绪严重,且基础知识不够扎实;(3)班整体较沉闷,只有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动脑思考,其他学生遇到问题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决问题比较困难;但(3)班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达优率不高。目前这两个班整体的中考气氛都不浓,没有紧张感和学习的迫切感。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和教育,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次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1、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

《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二)具体工作: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第三步: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第四步是课后反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对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习题与试卷训练:

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第二、要精选习题与试卷。强化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①、适量性原则。事实证明,学生所做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习题为。九年级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在短时间内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要精选习题,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效益。

②、整体性原则。本学期的复习阶段分为两个轮次。第一轮复习依据中考历史新评价按章节顺序进行知识梳理,指导学生完成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历史专题训练与综合卷测试。选题要突出热点、联系现实,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适应性原则。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④、梯度性原则。同一年级或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梯度性原则。保证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做到激励尖子生让其吃饱,关注中等生让其吃好,兼顾学困生让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4)、研究典型试题及评析,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试卷讲评要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关注命题意图,了解解题方法,找出解题规律。

(5)、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进行解题方法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构思、组织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了解试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6)、关注重大纪念、社会热点和时政。

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在设计习题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我将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将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无愧于我的心,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2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从上学期末的调研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近期与科代表、学习委员座谈,发现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科兴趣较差,对初一、初二的历史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好新学的知识、又能将以前所落下的知识弥补上来,这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另外,初三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

今年中考培训时,教育科学研究办公室的历史教研员傅蜜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切口,大手术”的观点,即从一个事件入手,注重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发扬知识,并由点及面,最终使所学知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于这些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初三学生。所以在本学期,从教学上来说,就本着这一原则,这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探索与尝试,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利的时机。

从现在学生的学习时间来看,学生在校寄宿,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长时间的学习和记忆,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的增强,限制了知识了理解与灵活的运用,这也是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即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只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的贯彻这一原则,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材上来看,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上,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但由于新教材还处于尝试阶段,所以课程节与节之间有时跨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也是本教材需要改进之处。

针对课本的这些情况,教师要收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以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讲清楚历史事件的信息。在讲解与复习和过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线索,理清脉络,使教材变得进然有序、有章有法、有迹可寻,使学生在学习教材时的难度减小。

世界历史由于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事件,学生在学起来可能有些生涩,不易产生兴趣,也不便于理解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出与中国历史相类似的事件,进行对比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一、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使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形成整体的认识,在学习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疯狂的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造成今天这些地区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对外侵略和扩张。

2、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当今人类所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类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创新和突破。

4、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止历史的发展潮流。

5、学习历史是使我们从中总结出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前进的历程,顺应形势、把握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6、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九年级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明年中考顺利完成,深入贯彻教改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常规,全面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九年级的特殊性现计划

一、课程理念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二、指导思想

1、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九年级上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为了有充分应战中考的准备,上学期应基本结束全年的课程。

面对这种特殊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在教学进度上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就是熟悉全册教材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每一节课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3、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各班的教学工作。

认真向其他老师学习,密切关注中考信息,把握中考动向,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具体措施

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课,不能无教案上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2.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

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学困生要多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注重课堂学生知识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稳中求发展。

3、在课堂上注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学习,并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不可忽视差生的学习和情感,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和进度,而忽视了中等生的学习。

4.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及时总结,写好课堂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4一、努力作好九年级的教学

1、深度挖掘教材。

本学期我们历史组将会继续认真学习新旧中考课程标准,尤其是两份课程标准中重合部分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是中考中的重中之重。同时,根据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中考的灵活多变性。

2、认真、全面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在本学期的备课中,坚持先设计教学预案——集体备课——个性修改——课后反思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认真完成,集体修改时,充分讨论;个性修改时,体现个性;课后反思,注重总结。努力做到既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又能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把好教学质量关。面对日益灵活的历史中考,备课时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本学期我们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狠抓常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初三的历史要面临中考,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我们要在“讲”上下功夫,做到精讲,但同时一定要生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历史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此外,在提问上做到分层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做既满足了基础好的同学的求知欲,又给予了基础差的同学自信心,使各个层次的同学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让学生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努力做到堂堂清。由于每班人数较多,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提高检查的力度和广度将是我们学科组继续需要摸索的地方。初步设想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将各班分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进行适当抽查。

4、课后反馈方面:进行单元测评,出题要科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

建立成绩册,将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并分析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别情况,注意尖子生和边缘生,争取提升优秀率和及格率。

5、深入研究17地市历年中考真题,尤其是临沂市近3年来的中考真题,把握中考考点和方向,并根据201x年7月-201x年5月的时政热点及周年纪念相关的知识点预测201x年的中考考点。

同时,为了进一步把握考点也为了响应领导号召,学科组内成员每人编制一份中考预测模拟题,并在组内进行研讨把关。

6、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同教学一样永无止境。历史组目前已完成了一个市级课题和一个省级课题。下一步打算围绕高效课堂、初中历史高效复习法及实践运用等方面,制定新课题,深入探索教学新路子,打开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提高历史组的整体教研水平。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1、深度挖掘教材

初三是新课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处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

2、认真、全面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初三的历史。面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3、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力争:讲课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4、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使学生的脑子里始终都装着历史.将各班分成兴趣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利用自习时间进行抽查.。

5、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

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6、教学进度

2—3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4月复习中国历史1---3册

5月复习中国历史4册、世界历、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