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十篇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十篇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9:48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1

一、绪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艺术教学,既需要技艺的传授,也需要思想的交流以及艺术上的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画家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授,学生不仅学习艺术上的知识和技巧,也受教师艺术思想和人格风范的影响。对艺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来说,经由师生关系对技艺和思想进行传承是必须和直接的途径。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都对这种延续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中的师承关系是艺术技巧和思想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师承关系的理解和探索,是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传统师承关系的延续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对技艺与思想的继承。而在传统艺术发展观中,对传统技术和思想的继承本身意味着再创造的基础。但是,师承关系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决定了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精神发展观和创造态度。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艺术传承理念带有深厚的技艺专属和文化血统观念,并具有很大的排它性,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其保守性日益与当代文化和教育精神相冲突。在当代文化环境和教育形势下,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师承关系是当代教育观念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传统美术教育中师承关系的特点1.技艺专属在古代社会,艺术职业具有浓厚的手工艺特点,艺术家或者艺人对一门技艺的专利通常是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重要前提。与现代社会的专利享有不同的是,技艺专属缺少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普遍依靠师徒传承关系维系。2.技艺传承与学术精神传承从形式上看,传统意义上的师承关系与当代教育体制下的师承关系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究其本质来说,传统关系中的师承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也被赋予了精神特质上的延续性特点。与技艺传承不同的是,学术精神的内容在传承中经常被不加取舍地保留,因此也更容易将一种艺术观念本身奉为不可超越的艺术经典。3.师生伦理观念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教育观念本身还被注入了伦理观念的内容,师生关系被上升到了伦理关系的高度。可见,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不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师徒关系,更在伦理上等同父子关系。基于这个前提,除了技术传承之外,艺术见解和精神的延袭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传统绘画艺术教育观念中,对于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可以不究其师承渊源,似乎失去了艺术上的师承关系,也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根本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把传统艺术师承关系理解为:“以伦理关系维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的传承关系。”三、传统师承关系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弊端1.由传统师承关系决定的文化血统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师承关系不但表现出学习者对于教育者的技巧和教育精神的延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一种艺术风格体系本身的传承,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化和技艺的血统观念。这就是说,本着传统的艺术师承观念,师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延续文化血统和社会关系。由文化血统派生出的正统观念与主流观念更是在历史上形成了艺术发展的无形障碍。带有文化血统观念的师承关系具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在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这种继承方式会不加选择地保留其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一些负面的东西和文化基因的缺陷也同时被继承下来,并且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保守性。2.门派观念与排他性门派体系在作为传统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特征时是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的,而一旦形成了以体系风格作为唯一精神继承和追求的观念时,则会产生一定的排他性和一系列负面影响。排他的观念在一些传统艺术流派中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门无派”即便是对于个性化创造的一种肯定,也很可能同时含有另类和贬低的意思。在艺术界,师承关系也可以表现为个人对一个集体观念的传承。作为学生,继承的不仅是教师的技艺和精神特质,也无形中继承教师的名望和文化定位以及社会联系。因此,学生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也可以借教师的名望在行业中立足并取得相当的社会地位。更有甚者,如果学生的艺术不借助于教师的体系,很可能被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3.对于个性和创造力的藐视传统师承关系决定了这样一种观念,学生的学习无论如何必须以对教师技艺的传承为基础,由此造成的学术基础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更容易造就迷信和僵化的艺术学习观念。四、当代美术教育形势对师承关系的新阐释和新需求1.当代文化环境与传统师承关系的冲突(1)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料来源与传统来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直接来自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当代媒体以及各种更新的信息载体,这对于传统的以师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师从观念为主的学习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冲击。(2)学生对于教师的思想依赖性相对于传统教学大大降低,更容易受到多种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3)技艺专利的独有已经不再作为教师艺术品质和艺术地位的支柱,而学术思想的保守也很容易受到挑战,学生在学术上的反叛将获得更多的认可。(4)教师的角色职能已经开始从教授者向学习组织者和影响者的位置转变,师徒伦理的思想被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5)由文化血统观念决定的艺术门派观念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批判。#p#分页标题#e#2.当代师生观念对师承关系的影响(1)艺术思想上的平等观念。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构成了传统师承关系的精神基础,但是传统师生关系的生存条件在当代文化环境和教育形势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传统师生伦理观念的淡化,在当代教育观念中,为师的观念和道德标准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艺术取向和发展需求已经被逐渐认可。在此,尊重个性价值的美术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体现为艺术思想上的共同交流和平等观念。(2)角色转换的观念。当代的教育者在视教育为责任和天职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除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变,在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师德观念上也应注入许多新的内容和全新的理解,当代的师生关系应充分建立在当代人文文化的基础之上。当代的教育理念本身意味着当代的艺术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与学习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被服务的对象。这种以当代人文文化观念为基础的新的师生角色定位并非意味着教学中师生关系角色的彻底转换,而是代表一种教育态度的转变,在艺术追求上的进取作风和表率作用将成为当代师生关系的新纽带。(3)发展中的师德观念,在当前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教师,传统意义上的师德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艺术教学的要求,教师在理解和继承传统艺术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自身对于社会发展和艺术观念更新的敏感度也同样重要。深刻的自我超越意识,宽容大度的师生观念以及务真求实的品质都是当代教师必须的素养。3.当代的教育观念对师承关系的新要求(1)多元文化并重的教育学术观念: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单一的绘画艺术教学系统已经被多种文化元素、多种艺术流派交融的教学观念所影响,单一的教育学术观念已经被更多样化的多元文化观念所取代,没有多元文化并重的教育学术观念,就谈不上教学思想和传承观念的当代性。多元文化观念的渗透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也体现在对于传统艺术血统观念和体系观念的挑战,同样也作用于艺术教学和继承观念中。承认多元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在美术教学中主动介入多种艺术思想观念是避免艺术传承中学术思想僵化的重要手段。(2)以个性价值为起点的艺术教育观念:在传统美术教育中,教育的起点不是出自于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而是来自于既定的艺术门派体系,以此为基础的个性价值必须建立在对师授体系的充分认可和掌握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美术教育观念中,以技艺继承为主体的艺术传承系统已经被极大地改变了,审美观念的嬗变以及对于艺术表达的观念的深度探索已经是当代艺术创作和探索的全新课题,因此,个性价值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认可。以个性价值为起点的教育观对于传统师承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承认个性价值,独立的创造能力是艺术教育思想当代性的重要特征,也是突破以单纯师授体系为艺术起点的重要因素。(3)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的艺术传承观念:我们看到,不同的艺术师承观念是由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价值观所造就的。作为当代的美术教育,在深入研究符合当代特点的教学观念和手段的同时,必须从意识层次对传统艺术的师承观念进行分析,以期符合当代文化价值观的需求,实现思想意识上的质变。艺术创作服务于人和社会,艺术教育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是艺术观念在当代与时俱进的表现。不论对于教授者还是学习者,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应该成为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当代师承关系冲破传统意义上的传承观念的精神基础。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传统手工技艺;现代艺术;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艺”“工匠精神”,早已成为当下文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们无法估测这种步伐能走多远,路向何方。每一门民间工匠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技术、技能,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面对非遗保护思路的探索与创新,国家文化部及各省市都针对“传统技艺”针对“民间匠人”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活动,一是展示各地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二是营造更多人群认识并参与保护的氛围;三是通过活动分析了解各地民间工匠精神的本质,探讨未来“传统技艺”“工匠精神”路向何方。传统手工技艺的坚持与现代艺术的追求,实质并不是矛盾的存在,非遗保护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允许在保护思路上的创新,鼓励一些艺术追求的创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艺术的关系应该是相容是互补的,两者相遇应该是会碰撞出民族文化艺术火花的。近几年来,根植于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艺术、创意线下、传统手工技艺展示等一系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文化载入点的创意活动,不仅为一大批艺术家、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互动平台,更让广大人群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与当代的文化碰撞。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一度面临失传濒危的局面,有一部分技艺即将消亡。但近年来,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还是在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都能看到手工艺的再度走热。而这股热潮能否为传统手工艺找到新的出路?传统手工艺如何真正“活”在当下?这就是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管窥云南省非遗传统技艺门类部级项目16项,傣族慢轮制陶、白族扎染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傣族织锦技艺、斑铜制作技艺、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火腿制作技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蒙自过桥米线、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1。16项传统技艺是经过历史考验,人类无数次的实验才能传承至今的,能够传承并被人们认可成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说明它们有独到的工艺特点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性是现代文化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从文化角度着眼,人类在文化财富上的积累是渐进的,累加的,不断的2。如今,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与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面临这样一个文化时代大潮,把具有较强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手工技艺置于文化繁荣的大背景里来提炼,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需求,已是众多艺术家、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共同的话题。这些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精彩的作品几乎让所有消费者青睐,作品赋予了浓烈的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人根据民族传统巧妙的加入感情、色彩、造型,使作品富有生命,富有神韵,体现民族的灵魂。传统技艺的作品往往不复杂却能在淳朴的造型中体现美感,色彩不复杂却能在细部微妙的转换中衬托意境,每一位民间大师的每一件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显示出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对人生阅历的渗透。就云南省祥云县汪情珐琅银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而言,从化银到刻、雕、錾、锤、嵌等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否则加工制作出的银器饰品就不够精美,且容易变俗。

学习这门传统手工技艺至少3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出师,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能制作并熟练掌握整套制作技艺和流程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其实在国内或是其他国家,银器民族手工艺饰品有一定的市场,也有很大一个消费群体,但往往因为传统手工技艺花费时间长,经济效益无法提升,关键是现代艺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冲击,很多年轻人也就不愿学,不愿做,一是觉得累,二是觉得赚钱不多。面对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路在何方”?带着这样的问题,不乏有一大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学者,专家和一大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者一直在寻找一个出口、一种可能性。其实,近10年来的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主题方向是非常明确也正确的,大家都希望能在具体的主题之下,探讨某一门类或是某一领域最新的出路与面貌,并为这一门类这一领域面临的问题找到比较可能的路径。希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个切入点,能在现代艺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之间找到一个节点,相互包容,互推互进。第一,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艺术的双向突围。审视一些较好省、州、县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室、传习所、传承基地等,我们不难看到设计师、艺术家、手工艺传承人、民间匠人进行的一场场跨界融合的对话和展示。同时,我们能看出各地传统手工艺的经典与特色,大家都在保留传承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出路。不难发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艺术的价值观念越来越接近,甚至相互碰撞出很多理念上、技术上的创新,只要我们尊重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与文化,鼓励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就会编撰出一个当代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之间跨界、合作的发展个案。

浅表层面评价传统手工技艺,大多数人认为传承人或是民间匠人的作品存放于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就能界定作品的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需鲜活地存活在民间,存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活态的传承,保护成就作品的制作过程。各地探索的保护措施和活动形式证明,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匠人和当代艺术家的合作是可以活在当下的,并且可以保留朴质的温情、温暖和文化来点缀与丰富我们情感和生活。因此,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相遇是一次双向突围。一方面,传统手工艺可以向现代艺术的方向寻找一个出路;另一方面,现代艺术面与传统手工艺融合,可以寻找无数种可能性。创新与现代艺术的融入是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出口,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木雕,到了工业化时代,只能以衡量艺术作品的眼光来衡量它的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工百匠之说,各类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精美绝伦,内涵丰富。但比起一些西方国家,包括亚洲国家日本在内,我们并没有真正实效的探索出一套对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和匠人足够尊重的文化评价体系。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门类的保护与传承,我们需要重新唤起匠人精神,反思匠人文化。传统手工艺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族传统手工艺,一些门类市场前景较好,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容易保护与传承,而一部分项目具有代表性,属于急需抢救保护的濒危项目,但保护传承较为困难。后者的存续与现代艺术的发展几乎无法比拟,更谈不上技艺的持续性保护,往往因为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民间艺人,传承人对自己的手艺保护激情高涨,感情深厚,但往往是想做而做不了,能动而动不了。同样,一些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从一个项目的调查、记录、整理、保存、保护都需要经费和现代化科技载体及手段。由于经费不足,一些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记录、抢救,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缺乏相应的资金。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现代陶艺;发展创新;本土元素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永恒的主题,而对于大部分的艺术形式而言,所谓发展就是基于传统的创新,基于固有精神内涵的包容和延度。在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进程当中,陶瓷一直拥有工艺美术和生活用品两种属性,兼具实用型和艺术性两方面特征。当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移、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元素不断丰富,当代的陶瓷艺术究竟如何去发展、突破,就成了当下陶艺工作者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一)传承与创新的矛盾性对立

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陶瓷精品。唐三彩、宋名瓷,元朝青花和明清彩瓷,不仅造就了中国文化艺术进程中的纷繁与瑰丽,也造就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绚烂陶瓷艺术的无比神往。对于广大陶艺工人而言,陶瓷艺术是神圣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即便有些要素和环节在现代化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有所达成,仍然有不少传统手工艺者继续沿用传统的方法去雕刻、去琢磨、去绘制,因为她们觉得现代元素的涌入对于传统工艺是一种冲击、一种侵袭。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理念的作用之下,诞生于中国80年代的现代陶艺,一直游走于现代和传统的夹缝地带,不为新兴文化艺术所接受,也不为传统陶瓷艺术所包容;古老的陶瓷艺术也在不断在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之中徘徊不定。一方面出于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与延续,不肯轻易放弃打磨陶瓷艺术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一方面在快速变革的社会经济发展局面之下,即便再不情愿也必须承认,其陈旧的工艺方法和造型手段极不适宜快速发展的社会,其工艺成本和时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悖于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的。

(二)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相互依托

虽说在诸多陶艺人的眼中,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命题,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非不可调和。就像“每一个明天的昨天就是现在”一样,今天的“创新”极有可能变为明日的“传统”,明日所需的“传承”也极有可能是在昨日突破与创新之下而生成的。由此可见,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而言,传承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和永恒的概念,而是也要基于外在形式的变化、有所承继,也有所创新。没有传承,创新无处可寻,但是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传承将是最终成为游离于现实的孤独体,在不断远离科技、远离时代的进程中丧失其生机。在中国文化历史的进程中,有不少艺术形式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必然有未能将传承与创新之间进行很好把握和融合的原因。

二、现代陶艺的创新策略

(一)立足本土兼容并蓄。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席卷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回避的潮流,逐渐渗透到不同产业、不同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传统艺术走向国际舞台不仅是一种不可回避的趋势,更是一种必然结果。对于广大从事陶艺工作的艺术创作者而言,与其夹杂在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当总左右为难,不若立足本土、兼容并蓄,走出一条不脱离传统艺术本质和精髓的创新之路。但是这种“创新”,并不意味着去按图索骥、沿着西方社会所打造的全球化局势背景,按照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去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那样只会造成“邯郸学步”的困窘,让古老的陶瓷文化裂变成“四不像”,而是要在承继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承继人文观念浓缩在艺术当中的基础上,直面那些来势汹汹的外来技术、外来工艺,在学习先进科技和技术以及操作方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于本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心里,是依托独立性而完成的兼容并蓄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化

传统陶艺进行现代化创新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现代化融合,例如中国著名陶艺家姚永康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一贯追求的“求意不求真”的形象塑造方法,融合西方现代陶艺不拘一格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技巧,实现自身理想中的艺术形象与现代化审美的完美契合。其近年所创作的《世纪娃》系列作品,以泥做墨、手法娴熟老道,将中国传统年画、剪纸等一系列传统元素,承载宋元陶瓷之意韵,将民间著名的“童子戏鱼”形象进行了现代化的浓缩与提炼,实现了水墨语言与陶瓷艺术的高度融合,让其在承载现代与传统,游走于形象与抽象之间,跨越东西方艺术的界限,让传统中国元素现代化,让西方艺术表达形式“中国风”,让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文明历史进程、见证华夏文化光辉璀璨历史的“china”继续镌刻着中国文化元素的烙印,散发着诗词水墨、山水人文的传统意境,却折射出融烁古今的风貌。

三、结论

综上所述,陶瓷艺术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瑰宝和珍藏,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陶艺的工艺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不得不去改革和创新的局面。但是传统陶艺人内心固有的传承情怀,使其长久持续在承继与创新的矛盾之中,夹杂在延续和改变的博弈心理之上。笔者认为,与其在这样一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徘徊不前,不若重新认识当代社会、审视艺术文化本质特性,理清传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充分意识到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未来时,树立起有足够的勇气立足本土,把握更加多元化的现代元素,让传统的陶瓷艺术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和现代化背景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紫云芳.陶艺创新+时代感和个性化的完美呈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6).

[2]韩培.消费心理影响下的现代生活陶艺创新性设计研究[D]硕士.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3]韩莉亚.基于造型语言的现代生活陶艺创新设计初探[J].设计,2012(2).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创新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主要表现为:

1、和谐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艺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象征性。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3、灵动性。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传统的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

4、天趣性。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5、工巧性。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迹的浑然天成之工巧性,和尽情微穷奇绝之雕镂画缋的工巧性。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世界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

中国人口之众,中国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传播,影响深广,其市场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所占比重之最也就决定了将中华文化融入现代产品设计的价值前景是无限的,潜力是无穷的。

(二)继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精髓

信仰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根基信仰也将荡然无存。现代工业设计要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抛弃,整天跟着西方的屁股跑,也是没有出路的。而且,随着国外设计兴国战略而来的不仅仅是市场上出售的设计产品还有他们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正通过我们对他们产品的使用而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正在冲淡我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明传承,这足以让我们面对五千年的文明、面对我们的列祖列宗感到羞愧。

三、工艺美术的创新

工艺美术的创新需要在几个方面来推行,如工艺美术发展环境的改善、设计理念的改变、技术及材料的创新等等。

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年轻的活力,首先我们应该从宏观的高度,以更为全面和深远的目光看待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一)优化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政策环境

就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因为目前的法律环境不健全,有不少人知识产权意识淡漠,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工艺美术模仿成风,更严重的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这种情形严重伤害了工艺美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即使是有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也没有把它及时投放市场,只能搁置起来,在参加展览时也只有选定作品的部分。长此以往,传统工艺美术谈何传承与发展?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基石。

(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贴近市场和生活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同样,当人们在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时,也要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服务人们生活的作品。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贴近市场和生活,把握住工艺美术发展的脉搏。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市场十分广阔,并且具有消费层次多样、产品用途广泛的特点。对工艺美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必须以前瞻性战略准确找好市场定位,究竟是主攻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产品消费对象是中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价格定位是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等等不一而足。

(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新之路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5

一、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陕西省在认真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了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以命名、表彰奖励、自主扶持等方式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2008年制定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助暂行办法》,规定了资助资金的用途,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平均4000元。建立了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保护。

二、行政法保护的问题

现在陕西省仍然依据2008年制定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助暂行办法》中制定的标准对传承人进行补贴。虽然传承人的经济来源不可能只依靠政府的补贴,但大多数传承人生活条件较差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打击了他们的传承热情。

对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不够。当前的行政法存在着重传承人的个体保护而轻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的误区。对陕西剪纸艺术的传承来说保护传承人很重要,保护孕育传承人的艺术土壤也非常重要,二者之间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陕西民间剪纸艺术本文由收集整理保护方面行政法的功能

(一)对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

陕西剪纸流传时间长、范围广,无法确定具体的创造者或保存者,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精神,对能够确定具体创造者或保存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权利主体确定为个人,否则就应确定为某个群体。

安塞县、旬邑县、洛川县、富县、定边县、靖边县等六个县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之乡。这些地区应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保护好此区域内的陕西剪纸艺术生存、发展的原生态环境和创作群体。

(二)对传承人的保护

修改和完善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制定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及《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助暂行办法》,适时提高对传承人的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资助标准应比照社会上工资上涨的频率与幅度同比提高,让传承人能切实的感受到整个社会,至少是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视。

稳步推进陕西剪纸艺术文件调查保存工作和传习场所建设。对传统的剪纸纹样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保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县级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对传统作品的特有表现形式即传统纹样进行固化,对当地剪纸典型的工艺、技法、图案、形态、含义汇编成书、光碟保存和管理下来。将传统作品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民俗功能、艺术风格等加以整理和记录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协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培训讲习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积极为传承人提供参加我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展的中国文化周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高陕西剪纸艺术的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引导广大民众学习剪纸艺术,让陕西剪纸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能在“民间”重新绽放光彩而仅仅只在艺术交流和艺术比赛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三)促进陕西剪纸艺术的生产性保护

有了需求就必然能促进生产和传承,只有陕西剪纸作品被社会需要和承认,陕西剪纸艺术的传承人才会有创作和生产的激情,这种技艺也才能顺利的传承下去。政府至少可以做到在与陕西剪纸有关的诉讼中减免剪纸作者的相关诉讼费用,给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剪纸作品在申请费用方面予以减免,鼓励并扶植与剪纸及其衍生品相关的“小规模”的生产企业或商业项目,并给予减免税收、优先推介、提供产业补贴等相关的优惠政策,让陕西剪纸的作者能最大限度的享有剪纸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同时,我们要十分注意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传统手工”这两个重点,因为传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手工蕴含着人的智慧和情感。以机器或者其他便捷的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最终会损害传统的手工艺,损害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会展模式;民间传统艺术;保护与传承

会展模式的开发适应了当前的社会发展,能够有效地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民间传统艺术的种类和表演形式更是丰富多彩,通过举办相应的文化会展,可以使现代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传统艺术,从而起到对其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一、会展的意义

所谓的会展,就是会议、展览和节事等活动的简称,这样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通常情况下是由多个人在特定的空间、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其中的物质进行文化交流和讨论。上海世博会等大型会展成功举办后,各种大型会展接踵而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二、民间传统艺术的概述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也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标志,在这些文化中,民间传统艺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民间传统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重要一部分,从民间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民间传统艺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这样的民间传统艺术包括许多内容:剪纸、编织、绣花、雕刻和泥塑等。这些艺术的产生与我国人民的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的劳动人民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所慢慢创造出来的艺术,这样的艺术形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我国历史中的一项民族瑰宝。但是目前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形成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些民间艺术缺乏认知,另外就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人们为了衣食住行,选择了高薪的职业,这些民间艺术的经济价值较少,在时代的发展中,就会慢慢地没落。因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一般是通过父传子、师传徒的形式来进行的,在以上原因的冲击下,民间传统艺术逐渐没落。同时,因为政府对这种民间传统艺术缺少保护措施,所以在目前民间传统艺术的发展上来看,其结果令人堪忧。

三、会展模式在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民间艺术的产生来自于生活,具有浓厚的功利性,在如今的社会中,民间传统艺术逐渐丧失了其功利性,无法满足人们对经济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传统艺术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但是,民间传统艺术作为我国历史发展中的瑰宝,在如今的情况下,需要人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人们对这种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措施一般分为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文字记录、摄影和录像等方式进行保护,而后者主要通过各种会展、旅游和表演等方式来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在这两种方式中,对民间传统艺术进行动态保护是极其有效的保护措施,而在动态保护中,会展模式在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展模式可以使人们对民间传统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以此来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目前在民间艺术的传播当中,主要缺少的是传播的途径或者平台,而民间艺术展会就可以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播提供这样的途径和平台,通过民间艺术展会,可以对各种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介绍,或者是进行相应的民间艺术表演,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文化上的调节和情感上的补偿,从而加深人们对民间传统艺术的认知,促进对民间艺术的宣传和保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其次,通过举办相应的民间艺术展会,可以使民间艺术的供求明确地表现出来,通过对其具体的调查分析,可以把人们的消费需求反映到民间艺术产品的生产环节,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这样可以提高民间传统艺术的功利性,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传统艺术发展和传播;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市场的具体需求,来对民间艺术的形式和主体进行适当的改变,达到对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四、结语

民间传统艺术是我国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艺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通过将民间传统艺术同会展模式相结合,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中波.论民间艺术的会展开发[a].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101-108.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7

今天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恰恰说明了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忽视了传统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而我们的文化应该做到不破不立,摒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和落后的部分,使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永远延续下去,真正实现“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然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的形式上的回归及模仿,曾经在网上被热议的“学生穿汉服上课”事件,虽然众人对此褒贬不一,但从中能看出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切期盼,这一点无可非议,只是当今我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一种理性的判断与精确的辨析,因为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精华,并非历史上所有的文化成果都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只有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并且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永远延续下去。

2012年12月26日,由北京城市学院和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主办、北京城市学院首都文化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首都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论坛”的举行,是首都文化艺术界人士为传统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又一次努力,论坛以“学习贯彻十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精神,研讨如何发挥首都教育界和艺术界的作用,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主题,到会专家通过为北京城市学院首都文化艺术学院的办学及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使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这一全民族共同面临的课题以新的形式回归到业内人士的研讨视野。

文化传承的启示

我们应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现象,使其为当代甚至后代做出贡献。正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割裂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不能割裂,在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慈悲的情怀,将会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启示。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目标中,曾提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之一,是要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特别是“提高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施行,在总则的第三条中提到,“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获得了法律上的保障。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建君分析认为,“一系列的文件当中,传达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最新认识,比较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志在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脉相承的认识。”

对这些文件的分析,给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家庭、社会和各类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我们应以接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化现象,使其为当代甚至后代做出贡献。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对文化多样性的描述——“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便可看出文化传承的意义。

孙建君以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为例,分析了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之一,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一种审美与造物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了创造力和民间智慧。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正确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是保护与传承手工技艺的学理与法理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手工艺问题上存在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但是现在在改进。比如有关继承和发展、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有人总把它们对立起来,一提到传统,过去总认为是落后的、保守的、僵化的,现在已经改进了,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什么是文化呢?一般说来,文化是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反映、记录、积淀和总结。它包括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继承和积淀下来的一切物质产物,如服饰、器用工具、饮食、房屋等,和精神产物,如学术、伦理、文学、艺术、信仰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在历史上创造的这些文化,是那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一个记录,一个总结,一个积淀。我们面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要知道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哪些仅仅是作为记录历史的产物。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要把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当前还有许多提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厘清,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就是创新与发展等等,对这些提法我们都要做一些具体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和界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的概念与范围,切记不可混为一谈。

启示之二,中国的手工技艺作为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手的解放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手是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过去人们用手的创造力表达情感,女孩亲手绣制荷包送给情郎作为定情信物,深夜里机杼声声,那是母亲在为即将出嫁的女儿赶制陪嫁的花布。苗族姑娘的嫁衣,令人激动和叹服的,不仅仅是她们精湛的挑花技艺和美丽的图案,还因为苗族姑娘的嫁衣是从她七八岁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绣,直到出嫁才完成,这件衣服其实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启示之三,手工技艺的应用有广泛的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将民间智慧引入高校设计教学,对提高当代社会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启示之四,技艺的传承。首先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继承与弘扬,民间技艺正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人脉、文脉以及学脉的生动体现。民间工匠创造表现了劳动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他们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在关于怎么传承技艺、怎么传承文化中,既要传承传统技艺,又要传承传统文化,而且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人真正学到传统技艺的途径。我们的工艺美术,尤其是对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一”。一辈子就是玉器、牙雕、彩绘或者刺绣等,得坚持下来,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专一”是很重要的品质。这个“一”有具体的内容,就是“徳一、道一、诚一、行一”。这四个方面体现了人的品质与精神,从艺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专注、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手工技艺的历史像一条河从远古走到今天,充满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情怀。每一个细小的人物品质传递着情感的因素和观念的诉求,正如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割裂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样不能割裂,民族的文化是手工技艺走向未来的坐标,在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中,前人的智慧、感恩的思想、慈悲的情怀,将会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启示。

教育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种西方霸权主义一直在统治文化领域,导致传统文化产生很多危机,所以我们的教育是振兴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强国之路。要清楚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是什么样的,有了对比,才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类、各级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近几年来,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有了转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人们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各类传统艺术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传承——崇现代,更要尚民族

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传承教育,一夜成名是不可能的,搞传统艺术的人更要耐得住寂寞。北京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的看法恰能印证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他说:“相声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一个人、两个人、十个人都不能代表相声,相声没有派,它跟京剧不一样,京剧有标准和范本,相声是个人艺术,所以相声的传承是很复杂的,说单口相声的说不了对口相声,说对口相声的也说不了群口相声,太平歌词、双簧、数来宝……这些东西很难,一个人很难全部掌握。不但是这一代人很难掌握,我这一代是第七代,之前第五代大师侯宝林,也无法一个人代表相声,无法成为一个传承人,所以这方面要从长计议。”

“建设首都传统文化、发挥首都文化优势,教育是当务之急,要从娃娃抓起,首先树立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我们不要盲目地崇洋、数典忘祖。就像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只知道刘德华不知道刘天华,只知道梅艳芳不知道梅兰芳,这使我感到很汗颜,忧心忡忡。通过教育,我们要让青少年不但知道刘德华,而且还知道刘天华;不仅仅知道梅艳芳,更知道伟大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不但要知道毕加索,更要知道齐白石;不但要知道莎士比亚,更要知道关汉卿和汤显祖。北京有非常肥沃的文化土壤,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独特的人文环境,是发展首都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觉得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种西方霸权主义一直在统治文化领域,导致传统文化产生很多危机,所以我们的教育是振兴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强国之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宋世义的一席话道出了艺术前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感和责任感。同时他还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口传心授,是人传给人,手把着手教,光看书本和理论是不行的。更不能只在网上搜录音听,而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之后才能融会贯通地讲。所以说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要学历和拜师相结合,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教育——师前人,更要师造化

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李春珂则认为正统教育非常重要,这与李金斗所提倡的“要学就学正宗的”相一致。因为只有学习了正统教育,才能把传统文化真正地继承下来。李春珂以前是以雕刻为主,3年前从北京雕刻厂退休,退休后在北京市某文化公司教学生技艺和文化。现在有十几个学生,这些学生全是美术专业毕业,这让他体会到,有文化基础的人在学习技艺方面提高得非常快。2012年有五六个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师从李春珂学习,在学习了5个多月的时候,制作的作品已经非常好了。

李春珂认为,从学习古人来说,一是学习他们的文化、创意,再就是学习他们工艺的认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做好。还有就是要引导学生走正统的路,我们要认清什么是正的路,什么可以做,而有些作品是没有价值的,不应该去做。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多读书。书是真正的老师。李春珂经常跟学生讲:“我就是你们临时的老师,真正的老师就是书。书是你一辈子的老师。”这也是李春珂个人的体会。“多读书,让自己的眼界宽阔,也能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尤其是搞工艺美术的,史论的学习非常重要,一定要把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甚至是西洋美术史读懂,要清楚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西方文化是什么样的,有了对比,才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要明白我们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是有区别的,中国文化完全是一种写意的文化,不是写实的文化。因为现在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喜欢写实的东西。实际在工艺美术中,有些东西越写实越匠气,怎样使自己的作品将来达到艺术水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但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基础课非常重要。首先得喜欢这个行业,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把基础打好,等你的基础课和老师的实践课结合好了,才能学到真正的手艺。”

传承要紧随时展

从实质上说,我们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继承传统,对传统进行真正了解,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新,文化传承应该是在创新中传承,要继承其灵魂、思想、艺术精神,包括它的美学特征。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单弦大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蕴华所说:“如果你觉得学生嗓子挺好,非要让他学习曲艺,但是他不爱这一行,那根本培养不出来。另外,将来一定要培养尖子,这个尖子要爱这一行,一个尖子能带动一片学生学习。”

然而,大多数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大不相同,除了学生要有一份热爱作为学习的前提之外,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学生能否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北京城市学院首都文化艺术学院院长籍之伟针对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首都文化艺术学院所设想的“五个结合”,即“学历教育与师徒传承结合”“专家授课和大师培养结合”“课堂教学和一线的实训结合”“人文教育和技能养成结合”“构思设计和手工技艺结合”。籍之伟说:“我们争取培养出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能够进行设计同时又有精湛手艺的人才,希望在这些人里面能够产生担当传统文化传承重任的优秀人才。”首都文化艺术学院的教学计划中初步确定了4门公共必修课,即艺术概论、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使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文化底蕴。但并非单纯上几门课就能真正提高文化素质,所以学院还希望通过举办文化大讲堂,每年举办文化月、文化周等活动,包括请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到学校来做讲座,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此外,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非遗物品陈列展示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中心等的设想和构思,都呼应了籍之伟所讲的“传统文化要想有生命力,应该让它在现代社会中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对于传统文化如果只是单纯地继承,只会使我们的文化形态停滞不前,即便对于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在保留其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认为,重视大众传媒、重视传统文化中由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他说:“光是简单地继承形式,没有内容上的创新,包括形式上不吸收新的东西,包括优美的旋律,不创新同样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从实质上说,我们一方面要以敬畏之心继承传统,对传统进行真正了解,包括它的形式和美学特征,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新,无论是京剧的出现还是昆曲的出现,它本身也是创新的成果,最早的时候没有戏曲的完备形态,也是逐渐的创新变化,我们今天恰好就是直接照搬西方的歌剧或话剧,对中国自己的东西研究不够。又如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歌剧受苏联影响很大,但是有中国范,像《洪湖赤卫队》《红岩》《刘胡兰》等,都用了一些民族元素,很成功,构成了一种新歌剧现象。我们现在经济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方面却缺乏上世纪50年代对艺术的一种追求精神。文化传承应该是在创新中传承,要继承其灵魂、思想、艺术精神,包括它的美学特征。”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8

中国数千年的浩瀚历史,传统装饰艺术就象一颗颗镶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璀灿明珠,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艺术宝库,深厚的积淀让后人享之不尽。概而言之,中国传统装饰主要是指用具有鲜明中国地域特色和浓厚民族韵味的图形进行艺术装饰。中国传统装饰是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是人们几千年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艺术总结,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装饰内涵丰富,以动植物装饰为主,主要装饰题材有龙凤纹、四神纹、鹿、蝙蝠、蝴蝶、莲花、牡丹、松竹梅等,取其吉祥寓意来达到装饰目的。装饰风格也各不相同:如饕餮纹的威严庄重,窃曲纹的秩序,四神纹的凝重,莲花的清瘦,牡丹的丰满,松竹梅的高韵等,还有如剪纸、刺绣、蜡染、雕刻、中国结、年画等浓厚的民族韵味。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源于传统文化,就象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装饰设计有很深的指导意义和影响力,是现代装饰设计的创作源泉。

二、传承中国传统装饰的现实意义

流行元素总在不断循环往复,昔日的传统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又将成为今日的时尚。传统装饰不单单是一种装饰符号,更多的是其内在的象征意韵。在今天,它己被广泛的应用在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等诸多领域,传统装饰艺术运用于陶瓷设计也成为现代陶瓷艺术探索、创新的课题。现代陶瓷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集现代设计、装饰艺术、陶瓷文化于一体的新的文化现象,装饰对陶瓷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传统装饰几千年的艺术沉淀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要拓展和创新现代陶瓷装饰设计就必须要动用这笔宝贵的“财富”。虽然中国传统装饰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但其一直沿袭下来的中国传统审美观是不变的,并影响着现代的装饰设计审美取向。传统的回归是现代设计的需要,更是现代陶瓷装饰设计的需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学习西方现代陶瓷设计的艺术精华,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注重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只有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才能设计出具有东方艺术底蕴和人文特色的优秀陶瓷作品。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需求

文化交流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构成了各个国家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且竞争之势愈演愈烈。一些文化持续扩张,咄咄逼人,而另一些文化则在衰落,甚至消失。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本土文化,这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根基牢固房屋才不会倒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一个国家保护好自己的本土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根基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经历千年的衍变,却未在变迁中黯然失色,反而以其东方神韵之美显示出恒久的艺术魅力。优秀的装饰纹样如“牡丹纹”、“莲花纹”、“卷草纹”等等在继承和改良的基础上,仍然被今人认为是极其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而广泛的使用。今天这种传统性,在世界装饰领域也显得极具东方性和民族性,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极具生命力和竞争力,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展。

四、陶瓷装饰设计传承的理念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9

西域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的宝库,为我们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艺术资源,而现代设计中如何将西域民间艺术与其融合,是现代设计中对传统、民族艺术宝库如何利用的棘手问题,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决不能拘泥于完全的“拿来主义”,必须融入一定的创新手法,进行新层次的解构主义,才不会导致西域民间艺术发展的停滞,不会使在我们的时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贝而无设计可言。然而设计本身就是一门需要综合艺术修养的一门学科,它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领域因素,因此,要想发展民间艺术,要求设计师本身具有能够驾驭多个艺术领域的能力。西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艺术难点就在于如何将西域民间艺术的艺术精髓、艺术灵魂、艺术底蕴恰到好处的融合在现在设计中,那么只有正确的传承与发展西域民间艺术,将西域民间艺术随着历史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从而形成新的艺术生命,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西域民间艺术。

二、西域民间艺术传承与现代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西域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西域民间艺术展示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只有真正了解包括西域民间艺术在内的少数民族区域文化艺术才能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我们对西域民间艺术的发展不能是单纯的重复性传承,而是将其继续创新、冲破陈规、摆脱约束,从而形成崭新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在西域文化中,飞天艺术以及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文化图案是我们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元素,传统的西域民间艺术其传播者大多数为佛教、伊斯兰教信徒以及生活在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而如何做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及需求,就必须由现代设计师通过现代手法重新发展和传播西域特色,才能将西域民间艺术进一步弘扬与发展,让更多人去接受西域的伟大艺术。

本世纪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工业生产革命的推动、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然而世界文化艺术的突飞猛进,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随着生存方式上新观念的介入,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寻求合理化的视觉空间要求不断提高,对中国设计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中国的平面设计艺术领域在观念上、功能上、语意和形式表现上,都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现代设计师吸取西方艺术精华,并学习、模仿西方现代设计师的特点,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内不断学习和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理念的新道路。同时在国际化的浪潮下,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对相对比较保守的中国传统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性的影响,中国本土艺术设计的发展不只需要走出吸收外来文化艺术,同样需要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艺术中深刻发掘。此时,相对较为独立、较为保守的西域艺术来到我们的视野中。此外,西域民间艺术在被现代设计所借鉴和使用中,由于艺术传播所具有的活态流变的性质,是继承与变异、一致与差异的辩证结合,是再一次艺术理念上的革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要面对“变异”与“发展”的问题,“发展”中是完全保留原状,还是在“变异”中寻找突破,实际上,在西域民间艺术的传播中,始终保持与历史时代的文化、民族特色相互融合,从而呈现出传承与发展并存的状态,故而在现代设计中的西域民间艺术虽然有变异,但仍然存在基础的一致性,保持着应有的特质。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想对包括西域民间艺术在内的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和发展,必须以全面的文化、知识为起点,全面地审视民族传统艺术,通过多方面、多层面的交流与碰撞完成对民族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断运用最新的方法论,全局性的反复审视,确保保存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同时,要把握艺术本身是人类感情的创造性表达方式,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本质特征和不竭动力,因此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是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民族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与继承是统一的,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民族传统艺术保存与发展需要融合创新因素,才能随社会发展共同前行。

三、结论

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高校音乐教育;继承融合;研究分析

一、高校音乐课程体系与传统音乐关联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音乐院校、师范类学校及综合性高校中所有与音乐专业培养与情感引导的教育实践性活动。既可以是专科生,也可以是本科生及研究生,而音乐教育质量直接影响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理念的认同与音乐修养的提升,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实践性意义。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德艺双馨音乐人才的培养,同时是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继承发展及传统文化弘扬宣传的有效途径。实现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是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纵观我国各大高校对传统音乐教学的关注情况,其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契合并不理想,两者存在脱节,多数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更侧重于西方音乐理论的讲解阐述,对本国传统音乐的关注比例较小,以西方音乐艺术理论为音乐认知的切入点,无形中弱化了传统音乐的魅力教学引导,因此做好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具有现实紧迫性。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融合传承的关联性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要想实现与传统音乐的创新性融合必须梳理好两者的内在关联。一方面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必须以音乐文化的传承为前提。高校音乐教学在学习西方先进艺术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本国艺术精髓的提炼与传承,而传统音乐作为集合传承与发展的概念,必须与高校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充当音乐创新的源头与原素材。只有正确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及其重要性后,才能实现两者音乐艺术领域的交叉互补。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对传统音乐的涉及局限于表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忽略了传统音乐的音乐教学引导作用。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中西音乐精髓的关系,注重两者的协调发展,以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的树立为出发点,积极深化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融合传承。

另一方面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扎根高校音乐教学的实际。如果割裂了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音乐只会在死气沉沉中丧失自身艺术活力。而教育作为实现音乐艺术活力维持与激发的基础手段备受重视,这也就是意味着传统音乐的传承必须扎根高校音乐教学,借助积极的教育活动实现音乐活力的散发。高校音乐教育是传统音乐传承的载体,实现传统音乐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引入,从而让传统音乐在高校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传承创新。

三、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与传承策略分析

(一)邀请知名的音乐专家,开创传统音乐教学试点

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邀请一些传统音乐研究者与表达者参与进来,给予基本的教学指导。通过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者与艺术家的教学合作,调整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并编写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教材指导教学,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浓浓的传统音乐情怀中提升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可以以试点方式在一些音乐院校率先尝试,对试点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总结分析,制定优化教学策略,实现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合传承。

(二)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模式

虽然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与传统音乐结合不够紧密,但是不乏一些优秀的高校做出的积极的融合努力,在将传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针对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适当整理并在各大高校音乐教学中积极推广,实现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调整,在今后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最大限度讲解传统音乐剧种,为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模块的融入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三)关注音乐艺术性理念,做好传统音乐系统阐述

传统音乐难以实现向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很大程度也是基于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理论及其艺术魅力认识的模糊性。因此在开展高校音乐教学中注重对传统音乐艺术理论的系统阐述,帮助学生科学准确地认识传统音乐,并能够从交叉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正确把握传统音乐艺术形态。鼓励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与实践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中国传统音乐精华,取长补短,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存在价值,从而坚定不移地去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学习中自觉参与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活动。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传统音乐魅力凸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为代表的网络载体在音乐艺术传播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在新形势下做好新媒体资源整合及信息便捷共享功能的发挥可以助力传统音乐魅力的凸显。以多媒体为契机,借助视频、音频及图文等多种形式对全球优秀的音乐资源进行整合,将传统音乐的融汇其中,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也让全球各大高校感悟到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传统音乐艺术研究的热潮,将客观上推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而多媒体创新的展现形式也让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关注兴趣,参与到传统音乐练习表演中。

四、结语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历史发展中凝聚起来的艺术瑰宝,是民族情感与文化的艺术展示与音乐表达,而基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的脱节,针对当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较为低下的传统音乐关注学习热情,从传统音乐导师的引入、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及传统音乐艺术理论的精准阐述三方面为其指明了改进方向。随着历史的发展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音乐将成为音乐教育的大类实现教学魅力的凸显。

【参考文献】

[1]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卞小艺.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