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笔记积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2:55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积累语言,可让学生在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方式积累语言,还可以在同别人的谈话,交往中积累鲜活的语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生活中的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一段段精妙的语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等,学生只有及时记录下来,才能储存于他们的语言仓库中,因此可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随听随记,随见随记。

二、指导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积累就是在掌握语文规律,培养语文能力的大量时间体验中获得的,根据母语学习是在应用、内化和积累中获得的特点,必须通过运用的手段让学生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精妙和使用规律,从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因此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尤其重要。

1.创设语言环境

让语言文字情境化,课文是表情达意的,学生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感悟语文内涵,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通过读后复述,读后表演、读后议论、读后练笔等形式,让课堂成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

2.创设显示语境

让学生在社会语言环境中记录、搜集民间语言。例如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使学生在现实语境中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不断发展学生的语库存。

三、指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语言,是小学生主要的语言积累途径,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能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加语感和积淀。

1.品读中积累

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具有极强的品味性和欣赏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赏析,学会品味。

2.阅读中积累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诵读的重要性,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巴金曾说过“我懂什么文章做法,就是滚瓜烂熟的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学生阅读,背诵大量经典的语言材料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默读与朗读、创设情境读、分角色读、带着问题读、在品读中积累语言深化理解,以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教师要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生情动情,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语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在美读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

3.背诵中积累

背诵是积累语言最重要方法之一,儿童时期是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要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好文章,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不仅能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将终身受益,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背诵的动机,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背诵一些古典诗词,精美的篇章、句、段,使这些经典之作成为学生语言储备库中的材料。

四、指导学生在练笔中积累语言

1.笔中积累

“不动笔墨不读书”“眼看千遍、不如手记一遍”等古语,都说明动笔记在积累语言中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时,要做到四点:第一、要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留出时间。第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会摘录、摘抄。第三、提出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以摘记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和成语格言为主,四至六年级增写读书体会、归纳结构提纲与写作特色等等。第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

2.多种形式的练笔积累语言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让学生多动笔,这样就会极大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练笔形式有仿写、续写、改写、想象、转换等。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2

想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说其想说,写出他们所想,就必须夯实学生的语言积累。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言积累过关了,出口成章自然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八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语言积累,即词汇量、优秀诗文等的储备量。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各种材料中积累的,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不断丰富、转化而形成的。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在大量积累、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语言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读书获得的。”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大量积累书面语的语言材料。读书,正是学生积累的最好手段。

作家之所以能够拥有一支生花妙笔,不断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得益于这种积累。任玲在《语文课,给思想松绑》一文中是这么说的:“抛开学生的阅读积累,简直就是把语文带上一种背离自己‘本相’的道路,走一条与自己为敌的路径。笔者想,我们应该从语起,改变学生精神世界贫乏萎缩荒芜的状况,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唤醒知识硬壳内包裹着的‘不见人本身’的灵魂,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因此,让学生在读书中进行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以前小学的识字量对于今天的中学生阅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准备让学生准备一个生字积累本,把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生字随时记录下来,加以积累,自己动手查字典,注音释义,自编识字教材。

为配合平时的课外阅读,笔者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阅读积累本,并规定相应的积累要求。

每日一句:“每日一句”的形式就是在教室黑板上专门辟出一角专栏,让学生按学号顺序,每天轮流在“每日一句”栏内写上一句在最近的阅读过程中认为最精彩的语句,介绍给全班同学,同时要求全班同学记录在阅读积累本上。

每日一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的书再多,不做笔记,也忘得快,所以在整个课外阅读中,笔者会要求学生每天看一些书,做一点摘要。数量不在多,内容也不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心理语言学认为,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与思维,都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语言尤其需要这样。冰心老人说:“积累词语,像银行折子一样,存得越多,支取才会越多。”这应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在背中积累语言,笔者会着重指导学生背诵唐诗宋词。因为千百年来,它们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素质。

小学、初中阶段,孩子的最大特点是机械记忆力很强,趁这时让他们多多熟读背诵传统的优秀的古典和现代的诗词文章,他们会受用终生。即使一时不大理解也没关系,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他们会慢慢理解的。如果等到长大以后再去积累,那就迟了。

三、在书写中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强调:“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后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又提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所以笔者会让学生以自由随笔的形式,随意而写、随心而作,并且要求他们每周写两篇左右。随笔内容一是学生自己对生活感情,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独特的感受;二是读后感,阅读课外作品,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时,记下自己的心语。在评改时笔者会尽量做到一语中的,不求多,只是想要使这个评语能画龙点睛。笔者认为,文章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老师改出来的。这样会增加学生写随笔的热情。

四、在日常活动中积累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今有“大语文教育观”之说,说的都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可见,语文学习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语言积累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

为给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空间,笔者将会举办一系列的语文知识竞赛。有识字竞赛、文学知识竞赛、赛诗会、诗歌朗诵会、作文比赛、课本剧大赛等。竞赛内容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竞赛设计这样的题目:a.背出古代人关于咏柳的诗句。B.描述你喜欢的四大名著中的人物。C.观看《飘》之后的感受。D.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日美景等。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3

一、积累课文好词佳句,点燃说话写话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目标中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教材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好词佳句,是积累的重要宝库,所以要积累语言就要充分开发好这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符号标记积累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不增加他们的作业量,我没有让学生把书本所有的好词好句都抄下来,而是在课堂上当学生学到好词、好句时我会有意识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记出来。例如:四字词语用括号括住,量词用三角符号标出,叠词用短横线标出,好句用长波浪线标记出来等。当学生把好词好句标记出来后,我会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让学生运用一些好词进行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每当学完一个单元后,我还会组织学生在这个单元里用自已喜欢的一两个词语互相说一两句完整的话,并把它写到课内积累本中,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用上两三个词语口头编个小故事或小情景等。然后在班上互相评比,给予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长期下去班上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就慢慢点燃起来了。

2、熟读成诵积累法。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训练途径。因为语言的积累不是浮光掠影的印象,而是深刻而牢固的记忆。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让他们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构建一个语言仓库,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为避免走入死记硬背、支离破碎的误区,引发学生内心的积累和写作冲动。在班上我们开展多项有关诵读的语文活动。这样就会在学生之间形成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整个班上形成良好的积累氛围。此外,每学完一个单元,我就会指导学生把在书本上标出的好词好句进行分类识记,并通过一些练习进行检测训练,使学生有意识的把学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这样,背诵落实到实处,学生的语言积累便有了保证。

二、分类积累课外语言,燃起贴图写话的乐趣。

在班上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每个学生设立了一本有趣的课外识字本。这本课外识字本共5页包含7个类别内容的收集。分别有“生活乐园、识字乐园、词语乐园、集词大比拼、四字词语开心吧、贴图写话园、画图写话园”,这样设计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把身边的好词分类积累并学会运用到写话中。在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生活乐园、贴图写话园、画图写话园”这三个内容。学生的表现是最积极,最快乐的。原来这三个内容是让学生在“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活动去完成。都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其中“生活乐园”,我要求学生把在生活中能认识的字词剪下贴到“生活乐园”这一页中,学生可以在报纸中认识的字词或在包装盒、商标等认识的字词都可以贴进去。这样就激发学生读报纸或有意识去认识和积累身边生活用品名称的兴趣。在“贴图写话园”中我抓住时事指导学生收集汶川地震的图片剪贴下来,并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已的感受。有个学生这样写的“我看见这幅图画我好伤心,房子倒了,有个孩子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哭了,我也哭了。”还有个学生这样写的“我看见叔叔抱着一个小朋友,小朋友得救了,他看着叔叔,我心里很感动。叔叔你真棒!”……学生们分别给自已收集到的图片写下自已最真挚的感受,从学生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一颗颗有同情心、有爱心的童心,他们的思想是那么的纯真可爱。还有“画图日记园”,学生们画的图画是那么的美丽,写的日记是那么的精彩。有的写和爸爸妈妈去郊游照相,有的写去公园玩看到的美丽景色,有的写在校园活动的场面等等。低年级学生每做一件事情都希望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赞赏,所以课外识字本每一个内容下面还设计有自已、老师或家长的评价,每当学生打开课外识字本,看到老师与家长的称赞后,就更加自信了。

三、积累课外读书笔记,燃亮读书写话的兴趣。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4

关键词:小学生积累语言促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17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还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丰富学生词汇,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1让学生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

每到开学初,笔者组织全班学生做读书笔记,每人准备一本笔记本,美其名曰“采蜜本”,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看到好词好句及时摘记下来,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定时交流读书的乐趣,展览优秀的“采蜜本”,评比出“辛勤的小蜜蜂”。在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有的同学还对“采蜜本”进行了美化,翻开那一本本色彩和文字兼美的“采蜜本”,犹如看到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正在鲜艳的花朵上采撷着新鲜的花蜜,令人赏心悦目,喜不自禁。“学以致用”是一条很重要的教育原则,鼓励学生恰当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用红笔标出并加以赏析,并写上“语言运用好!”“你的词汇真丰富!”等批语,增强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乐趣,让他们尝到积累语言的甜头。

2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告诉我们:小学生积累语言有法可寻。

2.1诵读中丰富积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小学生记忆力特别旺盛,正处于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多多背诵妙词佳句、精品文章,通过背诵的语言实践促进语言积累,并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教材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韵文、古诗词及现代诗等,是适宜学生语言积累的内容。课堂上,以读为本,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对朗读流程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读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求背诵,积累语言。要给全体学生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读书形式多样,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如苏教版教材中的《西湖》一文,以优美的笔触细致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堂上,笔者先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接着出示西湖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然后,进一步组织配乐读、表演读等等,在反复朗读中诱导学生想象西湖的美景,直到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逐渐融入课文的文字里。这样,学生就顺理成章地在朗读中积累了语言。

又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罗隐的《柳》,杨万里的《新柳》,把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拓展了学生的诵读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的效果。还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块,拓展了学生诵读积累的范围。

2.2品析中勤于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确,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品析中积累。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笔者出示了三句描写春天烟台海的句子:①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②海水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③海水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然后组织学生加以修改、变化和比较。对于第一句,笔者示范修改成:“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像个顽皮的孩子。”并且让大家品读修改前后的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接着,让学生自己修改,并互相讨论。教师则引导大家从用词语造句等方面入手,发挥想象力,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海水的轻盈与可爱,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如“害羞似的退了回去”、“又扑了上来”,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并且逐步学习如何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这样品词、品句,学生就会把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不断丰富“语言仓库储备”。

2.3复述中沉淀积累

复述作为一种语言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系统连贯的表达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复述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当然,仅仅这一步还不够,必须进一步通过分析、综合、抽象等方式,学会抓住重点。应该说,复述比背诵更有利于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复述是一种更高形态的语言积累方法。

《郑成功》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主要写了他、建设台湾这两件事。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之前,笔者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复述时,要求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把的原因、经过、结果说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采用了合作复述、接龙复述的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规范口头语言,并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记忆能力。

3指导学生在运用中深化积累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运用。首先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但要加强练习,而且要善于指导运用迁移。如《孔子游春》一课,文中有很多四字成语,如“温文尔雅”、“善施教化”等,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学习运用。可先布置抄写词语,在抄写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实践表明,学生在此类练习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不断吸收新鲜语汇,能够有效促进语言的积累。所以我们在习题评析时,要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的学生及时表扬,不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其次,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生活素材。还必须要求学生把积累语言作为一项家庭作业来完成,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本专用的语言积累本子,每天根据教师布置的范围收集优美词句,使他们的语言积累一开始时就能在正确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5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65-02[作者简介]秦秀丽(1973―),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红英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先导,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积累,并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笔者对培养小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可以以多种形式激发兴趣、多渠道尝试运用两方面培养小学生阅读积累习惯,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

一、多形式激发积累兴趣,培养阅读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身于阅读和积累之中,必须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兴趣。

(一)在朗读中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读”,可以在朗读课文中积累。在教学中,首先,初读课文时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第一感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进行积累。如描写人物的课文《少年闰土》,可边读边分类摘录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初读时可摘录文中描写云雾姿态万千的词语,初步感知庐山云雾的形态美。其次,重视对课文的朗读训练,用以读代讲、以赛激读、配乐诵读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和储备。

(二)在背诵中积累

如果熟读是积累的基础,那么背诵则是关键。只有将语言文字牢记在心,才是真正的积累,才能达到出口成章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均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对背诵的数量和篇目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小学阶段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教师可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笔者在教学中,一是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或重点段落通过课堂上当堂背诵、课后组内背诵、期末集中抽查等形式加以落实,二是将教材中的各年段古诗、名言、警句、歇后语、描写优美的语句等加以归类整理,形成班级背诵篇目。如同一作者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描写同一类事物的古诗,如孟浩然的《春晓》、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绝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描写春季的古诗,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引导学生利用每日晨读和课前三分钟以个人领读、集体诵读、小组接龙背诵等形式强化背诵积累,将古诗文的精华、经典语句内化为语言储备。

(三)在阅读中积累

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才能扩大阅读量,增加积累。笔者一方面根据课文适度拓展阅读,如教学《海上日出》后,让学生再阅读巴金的其他著作或其他作者写日出的文章;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引导学生阅读冰心的《繁星》《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养成摘抄积累经典语句的习惯,让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并赋予“酿蜜集”“聚珍册”“汇美小书”等名字,分类摘抄,如写景类的、人物外貌类、性格类、心理活动类等,配上插图、注解,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笔者搭建系列交流展示平台,如:在黑板报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学生摘记的优美词句;开展“最佳采蜜者”评选活动,评选最佳摘抄本等。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二、多渠道尝试运用,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揭示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果学生只是积累不会运用,那么积累的语言就是简单的堆砌,如同摆设,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要边积累边尝试运用,才能学以致用。

(一)在书面表达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笔者引导学生在写话、习作等书面表达中积极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如写春天景物的习作,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中描写春雨的“淅沥淅沥”“叮叮咚咚”等象声词,以及“整个森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比喻句、拟人句进行仿写,再将自己摘抄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如写人物的习作,笔者引导学生将课外读物曹文轩的《草房子》中各种儿童形象的描写方法运用到作文中,帮助学生把人物写活。对于学生引用合理的诗句、用得巧妙的词语和句子,笔者就用红笔标出并予以好评,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慢慢运用积累的语言了。

(二)在口语表达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积累语言必须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角色创编等具体语境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如在讲读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中,笔者设计语言运用的训练环节是让学生分别扮演邻居、庄稼人劝说种田人,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笔者打破课内与课外界线,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积累,学会表达。在每周的语文活动课中,常采用辩论会、小记者会、演讲等形式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如指导学生开始阅读冰心、老舍、朱自清、鲁迅、巴金等名人名作后,笔者开展名人名作简介活动,让学生将积累的精美的、有哲理的语句用于介绍活动中。

积累与运用密不可分,重视积累,养成习惯,多形式引导,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才能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6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积累;途径

中国分类号:G613.2

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训练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让学生有效的积累语言,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一、立足课堂,对学生进行积累训练

1、美读理解促积累

无意识的,欣赏性的一遍接着一遍地读,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在一起,再把所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美读”。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在激情引入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荷花池的画面并说:“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就让我们把描写白荷花的这两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随机屏幕出示相关文字。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优美的语句的积累便水到渠成。

2.表演感悟促积累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是指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综合运用口头、肢体、情感等表达形式,形象地表现文中的人物形象或课文内容,从而积累语言。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我带领学生演一演“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孩子兴趣盎然,有的弓着腰,双手合十放在齐腰处,左右拨动着,再现鱼儿“拨水”;有的干脆找来一段绳子当尾巴甩了起来,活化了牛的赶蝇子......通过表演,学生巩固语感,也自觉记下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将这些语言材料及时地储存到自己的语言库中。

3.作文训练是语言积累的实践活动

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比如课内仿写,扩写。教材中作品的表达方式,用词等写作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引导学生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如《荔枝》一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作为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要求学生替作者续写――说出作者想说而没说出的话。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又积累了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再比如写日记。我让学生记录一天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事、物或景,当学生的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让学生写写感想、议论等。这样在不断的“作文”中,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语言积淀会越来越深厚。

二、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是课外阅读。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以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目前,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省编的《小学业生阅读文选》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2)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除要求他们订阅《中国少年报》、《少儿文摘》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外,还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定期组织学生交换阅读。3)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4)通过读物推荐课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还应注意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他们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引发他们的注意。”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要的动力。不管课外阅读多么重要,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一切都将是空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积极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我经常以课文为依托,不失时机地推荐与文本的作者、文本的时代背景相关的课外读物,因为学生在课内学习后意犹未尽,适时地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了

2、指导学生方法,培养习惯

有了阅读兴趣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不能忽视。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品味思考他人写作方式及语言运用,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一般文章阅读的大致方式:整体粗读,初步了解内容,根据喜好再确定是否精读。对好的句段要精读,精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注,感受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用意。其次要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俗语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积累语言的好办法。读书笔记的类型:一是摘抄优美词句和段落。学生对语言的自主积累,其主要包括:字的积累、词汇的积累、名言佳句的积累、经典名篇的积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归类摘抄。二是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3、搭建平台,深化语言积累。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我的做法是:1)每周星期二的语文活动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等。2)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对坚持写读书笔记的学生,给予肯定。把好的读书笔记张贴在“阅读之窗”专栏上,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增强阅读兴趣。3)举行读物插图设计赛。鼓励学生设计插图或封面,并举行展览进行评比,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语言积累也得到了深化。

总之,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了,老师的教学也就更轻松了。

参考资料

[1]栾德尚;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石――小学生语言积累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11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7

关键词:语文;知识;积累

汉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的纽带,作为中国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学好汉语,使用好汉语。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汉语,学生对语文既有兴趣又有困扰,兴趣在于语文中所选的精典文章,学生喜欢去看、去阅读;困扰在于天天学、年年学,语文的水平自我感觉总是不那么理想或是运用不那么自如。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了解学生的疑惑就要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代替包办,应该授之以渔,让学生自己去积累。

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语文知识积累的优良品质。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1.积累的内容

1.1积累字词,并会运用。中学生的字词学会了很多,但是学了不用,会逐渐生疏。看到学生的小练笔中出现了刚刚学过的新词,应该表扬他们,因为他们的运用,就是在积累。

1.2积累优美语句、语段、文章,训练语感。优美的文章总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样的积累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取的。

1.3积累精典古诗文,增强文化底蕴。古诗文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大浪淘沙,终有流传下来赞不绝口的古诗文。中学生没有很多的时间去个个欣赏,因此背诵一些精典的古诗文体味精华,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文化底蕴。

1.4积累生活感受,建立"资料库。"生活的积累也是学习语文的一部分。如初中课文中《柳叶儿》《三颗枸杞豆》等文章,都是在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每一种体验,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如让学生写日记,就是让学生抓住每天其中的一点感受来写,逐渐形成作文的资料库,给写作带来很多的便利。

2.积累的方法

2.1诵读。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做笔记、剪报纸。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看书就要勾、画、批、注的习惯。并且做一些摘录、剪贴。新学的知识,反复探索的新问题,教师小结的总新问题、板书、自己不懂的新问题要做笔记。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2.3阅读。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从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4复习归纳。复习归纳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整合、提纲挈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语文就是因积累而形成。将五千年的文化精华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非一朝一夕。

3.积累应用

感情的积累是语言表达最根本的要素。能够及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最容易让孩子迸发出最真挚的情感,书写出最贴切的话语。

在教学中,许多课文都充满了浓浓的情。对动物的喜爱,对人物的钦佩,对大自然的热爱……,无一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习中教师最爱问:"你们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们学习了课文想说些什么?"孩子们就会在学习课文的情感积淀中真实地表达对人、物、景、事的情感。这样的口头表达迅速、明了,能够让学生通过交流对语言取长补短,很好地运用了语言表情达意的功效。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孩子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再引导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的记忆就更深刻了。

比如,我喜欢让孩子在课文的插图旁边,写上相应的语句。学习《蜜蜂引路》,我让孩子在插图旁边写上对列宁的称赞;学习《一分钟》让孩子写出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日月潭》写出自己的向往。所写的语言,与课文息息相关,让学习时的感动,成为能够铭记的语言。及时的表达和书写,能够逐渐地养成孩子对情感的积累。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显得多么的重要。

一、加强朗读教学,促进语言积累

在细读理解中积累。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进入细读课文理解语言的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巧妙地设计一些让学生依据课文提炼词语或依据词语寻找课文语言的练习,可以达到以积累深化理解,以理解促进积累的目的。

二、理解课文内容,加强语言积累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必须受到老师的尊重和接纳。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把各自的思考过程说清楚,不能只注意听其说的意见是否新颖、独特,更要看其思维过程和表述中的语言质量,使思维和语言同步发展;二是要与潜心阅读文本结合起来,使语言表达真正建立在充分感悟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心智活动的开展与阅读的过程保持一致。

三、拓展形式,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

1.竞赛。利用课前准备时间或自习的时间,说说课内外阅读中所学到的优美语句,由学生上讲台汇报,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兴趣。

2.辨析。汉语言博大精深,近义词、多义词大量存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比较,成了阅读教学中积累词汇的又一常用手段。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中的“漫山遍野”一词时,我让学生进行辨析,“漫”是什么意思?它还有哪些不同的意思呢?学生举出了“水漫过小桥”“漫漫长路”……通过比较,学生学懂了一个词,明白同一个词语的多种用法,这不正是语言的积累吗?

四、勤练笔,促进学生语言积累的形成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9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主要是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从朗读中积累。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会感情、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不断调整好朗读时的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可使作者的语言、体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与体会。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积累目的。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做好指导,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快乐,有所收获。

三、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作为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爱好语文,擅长语文,这样才能充分把握课文,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传授。身为语文老师自身一定要多阅读,多积累。课堂上,可精选课内外的一些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弥补学生积累中的不足,如与课文有关的诗歌、散文、成语、典故、对联等;还可以向学生推介自己喜欢而又适合学生的名人名言、名家名篇;对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字、词,努力帮助进行区分纠正。

四、课外阅读积累,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采用以上方法进行积累。

高中语文笔记积累篇10

【关键词】引导;学生;积累;梳理;知识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

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方法三: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方法四: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