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2:58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1

语文教学是实现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因而在各阶段的教学中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办学模式和办学目的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及改进不容小觑,需要教学工作者全面地把握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为工作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

一、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1.鲜明的基础性。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学生的观点。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所在班级的专业来开展,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语文功底,有计划性地实现语文教学与职业教学的结合。除了较为基础性的识文断字之外,还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写作习惯,可以通过口语训练、书法训练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做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信息传达。

2.较强的实用性。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在应对就业竞争时,如何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需要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来进行表达,实用性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重点进行写作能力、主持能力的培养,这些实用性较强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与魅力。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内部文件资料的撰写与信息的传达都非常普遍,学生如果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板报,或者能够有条不紊地主持内部晚会等都会让领导眼前一亮。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较强的科学性。语文教学对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优势较大,这也是目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对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影响较大,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计划性地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高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策略

1.透过现象看本质,调整教学方法。虽然职业高中的特点非常鲜明,但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依然大相径庭,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制定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落实口语训练、写作训练、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部分用词较为优美、意境深邃的文字及句子可以用摘抄的形式记录下来,反复诵读,分析其写作技巧,为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积累经验。同时,制定较好的阅读计划,分析不同时代下的文学作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及设备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填充,重视古代文化的分析及文学素养的沉淀,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运用,在国学精粹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2.立足现状,循序渐渐地开展教学工作。学以致用是教学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面对不同语文基础的现状下,需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将语文教学的难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部分生涩难懂的文章分析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就近代散文的分析与古诗词的鉴赏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教学重心的转移来减轻教学的难度,或采取其他形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情感,不要盲目地要求学生读透、读懂。

3.抓住教学特点,调整教学策略。职业高中语文课堂的个性特点还体现在职业教育上。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是面向即将走向职业技能较强的各种工作岗位的学生,能够学到实用的语文能力是他们最为实际的愿望。语文教师就要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务实的课堂。比如汽车营销专业,它是培养适应我国汽车产业需要的,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适应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这个专业定位,语文课堂就要侧重沟通交往、实用写作等方面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像汽车诊断报告书、营销策划方案、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汽车销售宣传等,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语文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训练,学生很难适应日后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开设“汽车文化”专题学习,提高专业品味。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2

一、初高中教材的不同特点

白银地区初中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高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初中教材的特点

北师大版的初中教材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课文按主题组合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单元中的所有课文都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所选取的,这样就有了较为集中的文化信息,读来更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2.突出“同类比较”。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较阅读,同类主题或题材的课文组合,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从直接的可比性中显示共性、个性和差异,从而进入探究学习的层次。

3.突出“自主性”。北师大版教材提供的现成的可比性,将同主题(或同题材)作品的精神境界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展示在学生面前,无疑将引起阅读和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便于提出问题,有利于自主性探究的深入。教材在阅读练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了一系列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4.突出“独特体验”。教材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练习中,不少题目都是从激发学生多元反应的角度设计;在练习与思考、比较与探究、作文和口语交流等多种角度都贯穿着对课标提出的“独特的体验”原则的关注。

(二)高中教材的特点

1.内容富于立体化。教材编排内容注意了学习思维的各方面训练,关注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展现了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等多维一体的学习内容空间,使学习内容富于立体感。

2.多元训练相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关注到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训练与形成、文化积淀与素养修炼。课前的提示、课堂的学习内容、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课外的延伸提高,相关的知识连接,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理解、收集、调动知识来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重实践探究性。整套教材编排体系,都在凸现实践探究的学习内容,在阅读鉴赏部分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在表达交流部分里,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法练习;在梳理探究部分里,课外延伸训练;在名著导读部分里,思考与探究,这些内容,无不有效地培训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突出了教材编写重难点,体现了时代精神与要求。

4.开放互动性。教材打破了课程内容和目标简单划一的格局,学生在学习必修的同时,可根据自已个性特点进行选修内容的学习,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体现了课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学生在选择研究性学习时,又要充分地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在互助合作下有效地完成研究任务。这样开放性多元学习整合,充分调动了学生、教师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新教材的内在价值。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通过研究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对新课标精神的贯穿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一致的,都比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毕竟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有着各自不同的编排体系和特点,加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各自的特点,研究初高中语文教学怎么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语文老师要研究初中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老师只有弄清楚了初中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设置、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的特点,明确了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的不同要求,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既具有语文教学的语言共性,又具有小学阶段语言教学的特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发展能力,基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笔者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共性与特性两个方面出发,探寻语言的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与情感性等方面特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案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鲜明特色与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性语言特点

“为人师表”,教师的语言与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将教师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重视自身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掌握规范性的语文教学语言,严格控制语言、词汇及语法方面的规范性,避免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误读、读错、乱读现象。如某些区域受到地方性语言特色的影响,将“杭州”读成“黄州”,将“故意”说成“得为”,还有一些地方不能区分“zhi、chi、shi”与“z、c、s”,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不符合普通话的基本规范,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造成学生无法区分词语的正确读音,也无法使用规范性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有效运用语言文字,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性语言特点

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关键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保持语言的科学性特征,保证字、词、句等方面语义的正确传达,情感的合理理解,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词语、句子等的含义、情感色彩及语体色彩等,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递科学性内容。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落花生”中“落”字是动词,引导学生将“落”换成“种”,并讨论两个动词互换的效果,这其实就是教师对题目的望文生义,缺乏语言应用的科学性,也表现出教师查阅资料、理解能力的缺乏[1]。在小学语文语法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有歧义、多余或缺失等问题的句子,教师必须通过句子基本结构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形式,避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实现小学生语言表述的简洁与准确。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动性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应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语言的艺术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学生无法深切理解“幽静”一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一组语言:“冬日的夜晚、朦胧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的茅屋”的描述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幽静”的内涵,用动静结合的语言表述衬托幽静的氛围,以此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2]。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性语言特点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性语言是“活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进行教学,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感性色彩,当教授比较欢快的内容时,教师要能够通过情感语言的表述,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当教学比较严肃的内容时,教师应通过语气的变换,使学生表现出肃然起敬或正襟危坐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调整自己的语言特点,通过自身情感的渗透与参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心灵震撼。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济南冬天的场景,或者展示济南冬天的各类图片,以此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情感,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通过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现在济南的冬天对比,深刻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丰富学生对四季变化的感受与体验,促进语文教学情感性目标的实现[3]。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通过语言的变换与转化,形象生动地表现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感知与体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3(2):11-14.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生

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所以,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也不再是主要课程,它只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对文语文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再有,就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而如果教师只满足于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教普通中学生的方式教中专生。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缺乏价值,缺乏内涵,从而彻底轻视语文课,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转而也会导致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程的忽视。

笔者结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践,阐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一、根据职业高中语文基础性特点注重突出基础训练

职业高中语文课本在编排时,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还有语文基础知识。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在高中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语文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突出基础训练。如阅读训练,可以用“课内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行阅读,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试讲,教师再加以点拨,并指出所以然,教给方法。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再如写作训练和说话训练,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尽量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写、去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有趣、活泼、生动,而乐意参加说话训练。这样多训练几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也应该加强,应要求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字,正确地组合句子,务必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最大限度地消灭错别字和病句,能够写出文句通畅的文章。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用性特点注意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化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指中职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首要需求是“能用”。许多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通过语文课程学到的东西也许不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工作。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注意突出这个特点,加强实用文体的教学。特别是应用文和说明文,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说明文,可让学生练习写“产品的说明文”,某个生产程序的说明,某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说明。教实用文,可加强学生的书信、通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写作训练,这些文体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掌握好它们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对学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实,语文课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语文中的某些内容如a、开设实用文体写作专门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文体要比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要常见得多,如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等都在职场中运用广泛。B、开展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职场上,常常要用口头语言和上司、同事、客户等他人交流,有些就是通过说话展开工作的,如保险员、营销员、咨询员、导游、律师等。而我们职中生的说话水平堪忧。虽然学生上课爱讲话,下课后也会“吹牛”,可一旦要他们上台发言,或在正式场合交谈,就会胆怯,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词不达意。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展口语训练很有必要。这些内容就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工作,而这样的学生也更受企业的欢迎。

三、根据专业化特点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专业因子

专业化指语文学习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不学纯语文,而要学与专业有关的语文。因此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变化,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是可以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可以变形的、有生命力的学科。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应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四、根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灵活性特点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情况,哪一些可以多教一些,多训练一些,哪些内容可以少教一些,少训练一些,可以比较灵活地处理,有较大的机动余地。这一特点有利于教师根据所教专业,增加与本专业关系最密切的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笔者认为职高语文教学应以启迪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个指路人、引导者,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中。所以要摈除满堂灌、一言堂,要抛弃一两种课型贯穿学期始终的做法,总而言之要有一定的弹性。

五、根据教材单元整体性特点教师要抓好三个“点”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实现整体性,就要求教师要抓好三个“点”,即出发点、联系点、落脚点。“抓好出发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有单元的整体观念。单元的组合因素很多,从范文来说每个单元包括六篇课文;从每篇文章来说,包括字、词、句、段、篇和修辞逻辑等。这就要求教师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加以取舍。“抓好联系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要明确单元中各因素的性质,分析它们的作用,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抓好落脚点”,就是教师的单元教学可有多种多样,可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角度,但在具体实施时只能选择最佳方案,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达到最优最多。

总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别于普通高中,只有突出职业高中教学特点,采取科学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更有实用价值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5

关键词:藏族;甘南地区;高中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不断革新,英语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与此同时,藏族地区的英语教育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针对高中这个教学阶段,英语教学也已经处于一个高级阶段,所以,要是真正提升高中生的英语水平,要从学生最开始使用藏族语言的这一方面入手,让学生以对民族语言的这种认知能力去重新接受一个别样于汉语和藏语的第三语言,并且发挥藏族民族地区的语言优势。

一、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

像藏族,一般处于、甘南等偏远地区,因此,在这样比较偏远的地方,英语教师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英语教师中,还存在一些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不是很高,英语发音带有地方口音而导致带出来的学生的英语发音也不是很地道。

2.受其民族语言与地方特点的约束

对于藏族这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最初接触的语言就是藏语。所以说,英语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属于第三门语言。同时,在藏语和汉语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就出现了难以逾越的第三语言的障碍。而且,这个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在海拔不低于2000米地区,在这样高寒缺氧的地区长大的藏族孩子,记忆力会相对于其他同龄人来说稍微弱一些。民族语言与地域特点给藏族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学生自身在英语课堂上的焦虑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在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之上基本定型。那么,此时随着学生的年级越来越高,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会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这个课堂上越来越焦虑。在这样焦虑的心理影响下,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张口说英语,不愿意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对话。学生的这种焦虑会使藏族地区英语教学质量越来越跟不上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更新了。

二、原因浅析

1.之所以会出现这样藏族地区英语教师缺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焦虑等等的英语教学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长期受藏语这种文化的熏陶下的高中生很难再去接受另一种和藏语以及中文差距较大的外国语言文化。

2.由于其地区的发展落后,交通不发达,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再加上其地理因素,使得愿意去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支教的教师越来越少,以至于出现了现在这样英语教学的局限性。想要甘南藏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真正有所提升,就得加强西部的建设,让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西部教育中去。

3.藏族学生深受自己民族文化的教育,使得一些藏族学生性格很内向等的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下,使得甘南藏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又一度陷入两难的局面。

三、存在的优势

1.藏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歌善舞,比较活泼。因此,英语的教学可以结合甘南藏族地区的这个优势,将其运用到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去。不需要教师再去激发或者营造,英语教学活跃的课堂氛围就会在这个民族的能歌善舞的特点中逐步实现。

2.中国的56个民族分别传承着56种不同的文化,那么,想要将中国的这些不同种类的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就需要甘南藏族地区高中生熟练掌握英语,之后,通过和外国人顺畅的沟通从而去传播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特色以及传统文化习俗等优势。将自己民族的优势在全国乃至世界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应对的策略

在这样教育改革的主流下,虽然甘南藏族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和障碍,但是也不能放弃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应该积极采取措施。

1.多与少数民族的学生沟通,争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平时应该多搜索一些有关藏族文化内容,将其与英语教学相融合,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而受到英语的熏陶。这样的人性化的教学势必会使甘南藏族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所以,对藏族学生的教学也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教育宗旨“以学生为本”。

2.根据甘南藏族地区的生活习惯以及各个方面的说话习惯,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6

关键词:语文特点;高效课堂;熏陶感染;实践应用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概述。

一、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熏陶感染的特点,要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1.美的熏陶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其熏陶感染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美,要确保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最终,为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跟随着作者的笔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图,随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相关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美的熏陶。

2.情感的感染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项已被纳入了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之中,是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好语文教学,要搭建平台,促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思考的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为什么作者说这堂普通的语文课令人难忘?②文本中多次提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试着解答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发挥语文实践应用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实践特点的重要性,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1.交流能力的提高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交流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要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与人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走进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将文本改编成了课本剧,引导学生按照下面的对话情境进行表演。片段如下:

场景一:楚王:听说齐王派来的使者,叫什么“晏子”,身材矮小。

大臣:是的,陛下。

楚王:哈哈,吩咐下去,在城门口开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洞门进入。

场景二:侍从:请……(指着洞口让晏子进)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晏子看看洞口,思虑着说)

……

引导学生按照这个场景去表达,并在自主阅读文本后揣摩晏子和楚王的性格特点和说话语调。这样的情境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通过情境的表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进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也是重点,更是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那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改善作文教学呢?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在笔者看来,除了多练习之后就是要学会观察、学会积累。所谓观察就是看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从他们身上找到写作的素材,进而,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打好基础。所谓的积累就是积累写作技巧、方法的应用特点,积累一些优秀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等,目的就是要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教学质量,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的过程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 高考 策略

书面表达是英语课程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难点。究其原因,除了课程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之外,未能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具有一定的考查难度系数,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水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依据高考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注重语言文本的学习升华,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依据命题特点,深化文本语言学习运用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特征是:语言表达思维清晰、组词造句要求特出、关注学生多元化语言表达形式。这些命题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此来为导向,通过优化文本学习资源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文本语言学习使用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知识,让学生能够进行综合运用。这样的教学要求,应该注重课程文本的资源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运用。

这些命题特点的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过程更为具体,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生成。对语言文本教学,应该从高考命题的特点分析入手,关注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研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篇概括能力。根据语篇学习掌握情况,可要求学生能够就文章的表达思路和写作特色进行综合思考运用,通过列提纲、写重点、多元语句表达等形式来进行综合有效运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进行教学,能够让课堂教学有更为具体的目标任务。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withenglish)模块三Unit1theworldofoursenses的“ReadingFog”教学中,围绕“what'sthecharacterabouttheman?”来要求学生就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写作构思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思考运用。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技巧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更好进行学习运用。

二、研究高考题型,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写作题型是高考的主要基调,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该题型较为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考试梯度。研究高考题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考场写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考场适应能力。通过研究解读,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更为全面。

根据高考题型的命题要求和特点来进行综合研究,应该注意研读的面要广,即研读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探寻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同时,注意训练的条理『生和科学性,运用科学的训练体系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进行训练,一方面,能够更加熟悉高考的表达内容,便于学生进行学习运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综合运用。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开放性”和“综合性”原则。这是因为,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或者事件越容易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容易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反映出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为学生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语言表达体系,帮助学生适应考场的书面表达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写作训练。

三、强化技能训练,增强高考书面表达语感

高考的技巧培养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技巧的培养,不仅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准,提高表达效果,还能够起到润色增分的作用,能够更好展示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技能,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

通过运用这些写作技巧,能够更好进行综合运用。在教学中,可通过巧用试题中的词汇短语,就地取材,提高用词造句的准确性;背诵一些常用的经典的现代语言表达方式、英语俚句习语;运用多样化的语句表达,特别是句式、时态、逻辑等多方面。当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持之以恒的训练方法来进行学习写作,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兴趣。这些写作技巧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书面表达更为熟练,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8

一、“前言”修订突出学科特点

在《2011年版课标》“第一部分前言”中,将《实验稿课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一修改,更加具体、清晰地阐明了语文课程内容特性,即“语言文字的运用”技能技巧。因为,一直以来,“语文”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有人定其为“语言文字”,有人称其为“语言文章”,也有人说是“语言文化”,还有人认为是“语言文学”。实际上,不顾概念指称的对象,而只是纠缠于词语讨论“语文”是什么,是不会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但客观上,我们也承认,如果不考虑语言环境,“语文”一词的确具有上面提到的几种意义,而且也当然可以指“中小学里一门有关母语教与学的课程”。本次课标修订,就绕过这种可能存在的读者分歧,直接以“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陈述,可以说简洁明快,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

《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以下一段文字:“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从《实验稿课标》在这一部分采用一个相对模糊的“语文素养”比较,把可能存在的分歧压缩到最低限度。让人们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从这一段文字还可以看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等,都必须建立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基础上。

《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增加了以下一段文字:“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是对前面思想的具体落实。即要使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语言素材,多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实现“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目标。

二、学科特点与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中小学开设多种学科,数学、语文、美术、音乐等等不一而足,理所当然,所有的学科共同承担着教育的任务。1940年8月,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指出,中小学各学科“像轮辐一样凑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就是说,中小学各学科是服从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的。但是,在承认中小学科具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各个学科独特的学科特点,把握各个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正是在这意义上,叶圣陶先生在说到语文(当时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学科时就说,“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圣陶先生此处由于特定的言说环境,只提到“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而没有提到“听”与“说”的训练,事实上,早在圣陶先生参与编写的国文教材或参与修订的几次国语国\文课程标准中,都一再提及“听”与“说”的训练,而在圣陶先生其他相关文章中,更是屡次提及。因此,可以说,圣陶先生一直都非常重视中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与独特的育人功能问题。

为什么我们这样重视中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问题呢?道理很简单:我们之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开设这一学科,就是因为语文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独特之处,就是因为语文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独特育人功能。否则,语文学科在中小学就没有开设的根据,就没有开设的必要。

的确,《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但是,语文学科在怀抱这一情怀的时候,是不能不顾自身的特点,甚至抛开自身特点去“实现”这一目标的。《2011年版课标》对此作了重要的修订,在“教学建议”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一段中写道,“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因此,我们认为,正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才是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立场和必要原则。否则,极有可能将语文教育滑进“空谈教育”、临空踏虚的观念灌输的泥潭之中。

三、不能离开语文学科特点空言“教学有效性”

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颇为诱人的话题。可是,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勤于思考的人,必然会追问:“有效性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样做,教学就有效?那样做,教学就无效或低效?”

谨慎地讨论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受本文讨论话题约束,我们不过多展开。但就从语文学科特点而论,只有当语文教学把握了学科特点――即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并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技巧的时候,我们才能认可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这一点上做得越好,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越充分,教学的“有效性”越高。可是,中小学语文学科并不是一门纯粹技能训练功课,它当然要承担“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目的,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包括“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养育,包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等等,所以,讨论语文教学有效性也还必须关注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的时候,能否将这些语文教学题中之义的对学生多方面的培育融汇进“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所以,讨论语文教学有效性,要有一个学科的视野,还有要有一个整体的视野。只盯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固然可能把语文教学弄成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而只就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内容,空泛地宣讲“思想意义”或“道德价值”,也会把语文教学推到“夸夸其谈、空言无实”表演境地。因此,两者不可偏废。

语文教学,在其内核深处,就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语文教科书中课文选择实现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对文章的要求,向有“文质兼美”之说。其“文”者,当言所选之文,要在语言表达技巧上高超,在篇章结构上精巧,在意境形象上美妙,在思辨阐述上严谨。而所谓“质”者,及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只要选文合乎“文质兼美”的要求,一般而言,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的教育任务,并不难实现。所以,圣陶先生曾言,“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但在自己的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语文教育中,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养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等等,自然也包含着教科书编写时的选材问题,同时也牵涉到语文教学的方式问题。应该说,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011年版课标》特意在“提倡”之前,又加上“积极”二字,可见其苦心。),在提倡教学对话,提出多元评价等等,无不有据此考量的因素。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9

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具体课程的改革变得越来越受重视,除此之外,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培养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教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师语言的把握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极大地影响,可以这样说,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意义上都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师语言的灵活应用。

二、新课改形式下对教师语言的新要求

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推进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小学的年龄特点还有我国教育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好好利用教师语言的特点,发挥教师语言的示范、引导和影响作用,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语文。当前,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师语言的把握、应用技巧和能力是老师素质的极为重要的表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教学素养、教学风格等等,因此,一定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师语言能力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语言技巧,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能力。由于,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加具有独特性,更加需要对教师语言的把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很好的把握教师语言的特点,从而,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最为强的一个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并且,他们还能够很快的适应这些新的知识。小学是增长知识,培养和锻炼同学们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师应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心智不成熟,认知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教师语言,要以同学们所喜闻乐见,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讲授。语文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认知能力,不断地锻炼同学们的理解能力,从而,这就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牢牢地记住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老师在课堂中对教师语言的应用和把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注重教师教师语言素养的提高,以及教师灵活应用教师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同学们才可以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从而,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第一,小学教学语言具有言为心声,饱含真情,教师的教师语言应该要充分体现老师的自身情感。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用心去上课,教师应该理解、感悟、合理的运用语言,更好的挖掘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潜能,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教师语言去引导同学们更好的进步,更好的提升同学们的能力,不断地激发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源泉,不停地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兴奋点,从而可以产生有效的、积极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将自身需要讲授的知识熟记于心,只有在教师清楚和熟悉的掌握自身所讲的内容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具有情感的、完整地、绘声绘色的讲授这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特点,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够使自身语言没有任何的波澜起伏,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走神。教师教学最为主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师语言的特点来激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其中,教师说话时抑扬顿挫是很重要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适当的变换语调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特点篇10

关键词:新时期;聋生;语文;问题

引言:

对于大多数聋生来说,生活的意义比普通的个体更为清晰。听觉的限制只是听觉上的缺失,而对于个体的需求与定位则显得更加明确。在学生过程中,聋生对视觉感知几乎成为个体适应外界的唯一的手段。尤其在最初的阶段,而后续的学习,则表现为触觉和视觉的共同作用。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生活起点则就是已经在进行学习了,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中。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更加体现了对生活适应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生活化的教学则越发的使个体能够对教学进行理解。尤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教学则更加能体现这一特点,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这一特点。正所谓,语文教学来自生活,生活的教学处处是来自语文知识的理解和需求上。

1.现行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一个教学资料相对缺乏。现行主流教育的材料和教学工具书可谓各类一应俱全。而针对聋生的工具书和教学材料则显得相对匮乏,尤其是对当前教学的一些热点问题,很难于在短时间内给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资料性的充实和资料性教育。使得现行教学则出现“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现象,这种问题长期制约着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也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各类教学的展开。通过教学材料和工具书,个体可以进行脱离教学课堂的自我学习,然而,教学材料的缺乏则使得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获得教学人员所提供的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固定性教材,导致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大部分有余力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资料,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现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缺乏专业性比较强的语文教学人员,由于处于母语学科的位置,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语文教学大多数学科的师资都能胜任,因此,在进行教学人员配备的过程中,部分缺乏专业语文知识的教学人员进行教学一线,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导致学生母语学习的积极性丧失。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喜欢中文作品,而讨厌上语文教学课。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实践积极性,对于大多数学生个体来说,其影响往往是深远的,难以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知识结构上的完善。

缺乏相应特殊人员专用教学设备。与普通群体的区别,聋生存在着听觉性限制,因此,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则要考虑到充分发挥听觉的作用,来深化和拓展学生个体听觉效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融合性获得。

2.针对现行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的自救

2.1进行本土化教学资料的编制

本土化教学材料的编制,则是针对现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教学材料缺乏的现状而进行的自救的重要手段。缺乏规定性的教材资料补充,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则是较为关键的问题。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组织相关的语文教师进行阶段性地教学实践,并积极地获得各方面的支持,进行教学材料的收集,整理与选编,从而补充现有教学材料,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备学生的教学应用。其中,可以体现出区域性学校的特征,体现现学校自我语文教育理念、教学文化和教育主体思想,同时,通过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读,来完善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结构。当然,在进行本土课程或材料编制的前提,是对聋生的语文需求进行详细的体察和梳理,进行充分调研和借鉴其他学校的具体经验。从而有目标、有组织、有协调意识的进行教学材料组织与运用,丰富学校的语文教学内涵并增长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识能力。

2.2专业化语文教师的引入或培训

语文教学作为其他学科的母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人员的配备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对专业性和系统性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显得尤其的重要。对于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现行专业语文教学人员缺乏的现象,主要原因可能以下几点。一是缺乏语文学科人材,二是,领导对语文学科的专业认知度不高,三是,学科理念性较差。因此,对专业化语文教师的配备要从现实实际出发,考虑到具体学校的实情况。进行人材的引入或者进行现有语文教学人材的专业性培养则是快速提高现有教学人员缺乏专业性必经之路。当然,这种措施和做法要有阶段性和系统性。无论是那个阶段的语文教育都有其存在的内在性特点,其轻重程度不是主观上的判断,而是内在逻辑上的要求。故此,培训教学人员要有阶段性意识,对于一线教学人员都要有所涉及,这样才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要对教学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

3.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需求配备信息化设备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需要大量信息的个体,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都是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和适应。对于听觉受限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学生的信息获得方式。学校语文教学只能说是信息获得的一个窗口,并不是终点。因此,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听觉的情景需求,给学生一个情景交融的具体场景的布设。这一点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实现这一路径的基础则是需要良好人手一机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学生学习的辅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教学的辅助对学生管理与认知上的帮助更为主要。这一点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到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来增加教学的效果,来促进教学路径的具体实现。从现行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来说,特殊教育学校的实现基本上处于传统的常规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缺少现代信息化教学,传统教学制约着学生的认知空间,信息性化教学的需求则成历史的必然。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视觉上认知的强化应用,则加速了听人认知能力的加强。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信息设置的引入,而不是单一的进行语音式的传统教学的实现。

4.小结

在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作为特殊教育系统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的效率与现行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线教学人员的认知更加具有实际的表征性。故此,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语文教学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在力求实施一定的路径进行解决。从而,有效地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学习的兴趣。通过本土化教材的编制来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给其他学科提供良好的思路。(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于晋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以农村学生学习初中语文为例[J].发展.2008(04)

[2]王红军.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性[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