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6:34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1

从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后,其教学安排一直是被分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所用教材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为名称,最近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教学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但是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这3类的边界区分不明一直是现在大多数大学教学安排面临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时学习难度加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也出现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

2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是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在众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下得出一系列理想的模型,这样才能对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修改前提和假设,再加入现实因素,使得经济学与现实情况更为贴近,并为现实经济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目前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并不是十分全面,不能满足在教学上的授课需要。

2.1理论体系庞大且复杂抽象

西方经济学各个学派观点不一或有时出现观点相互交织等情况,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教师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其本质,把握不住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入高年级后仍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茫然失措,缺乏尝试。

2.2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由于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难度也是比较大的,目前的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宋承先等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同时还有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实践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各不统属,缺乏系统性。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

2.3教师教学形式、手段单一

微观经济学应用性较强,不适应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目前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启发性。使得学生只限于理解和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教学内容,很少主观上去理解思考与总结。

3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

3.1基础性原则

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性强,概念和原理抽象,并且使用大量的数学模型,逻辑严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这些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及原理,并结合相关数学模型详细演绎基本原理。二是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是对整个学科的一个纵览和基础研究方法的介绍,在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原理的讲解,以便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3.2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是指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中三门课程相关内容各有侧重且层次不同,一方面,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三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讲授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应有其相对系统且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由于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共同组成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从而,相关理论三门课程都有涉及,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

3.3整体性原则

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求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体系架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并确定理论形成的范式,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清晰,为学好课程奠定基础。

3.4综合性原则

一般来说,综合是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运动的本来过程、系统的本来结构所进行的概括,是对概念结构系统中的内涵与外延的协同组合。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既涉及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由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又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这些理论及观点有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的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同时涉及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领域。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构架,高度系统地概括总结。

4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边界的界定

4.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涉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同时涉及相关学科知识领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轻重有别,主次分明。

4.2教学层次的合理区分

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它们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加上共同构成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关内容未免重叠。在各自的课程讲授中,可以遵循差异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如相关数学模型,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这些模型解释对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则运用这些模型探讨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高级微观经济学则根据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修正相关数学模型,进而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4.3教学手段方法的科学运用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这些教学方法手段在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应用学科的运用也应各有侧重。如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理论,分析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在相关应用学科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事物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环境,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应用经济理论。实验教学手段除了达成微观经济学和相关应用经济理论的教学目的外,其本身也是相关应用经济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相关数学模型,除了应用于分析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以及计量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及数学模型分析经济实践外,其本身也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分析也是类似情形。

5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

5.1当前微观经济学教材应用述评

从微观经济学教材建设历程与当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材使用现状看,大体上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直接引入西方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如萨缪尔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二是在引入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上,结合中国的数据和案例国内自己编著的教材,如上述提到的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导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微观经济学不同阶段教材混用情况,如初级微观经济学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级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级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不同授课老师所选各阶段教材不是一个体系的,这会造成相关知识点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困难增加。

5.2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重构

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边界区分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教村体系,以避免重复授课,教育资源浪费、低效率等现象。

6结语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2

摘要:本文在对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一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给予重点研究,提出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9-02

一、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一般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存在。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外,经济学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在方法上,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的开放性。

按照难度,经济学主要课程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初级经济学是基本的入门性质课程,一般叫作“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从内容上说,一般以原理为主,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的框架,很少有模型研究和数理分析。中级经济学是在此基础上,内容有所拓宽,探讨的程度更加深入,无论知识的广度与难度都有所加深,更多地使用了数学推导,在分析问题时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更高。此外,中级经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加深入,着重剖析经济理论本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经济问题的范围差别并不大,但与中级宏观经济学相比,它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虽然高级课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所涉猎,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在高级经济学中,模型中的函数从显函数转换到隐函数,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比较静态转换到转移动态,模型分析的对象从确定性现象转换到随机性现象,模型运算工具从简单计算工具转换到专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最优转换到动态最优等。本科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不涉及高级经济学层次。

在国际上,本科阶段首先开设《经济学原理》(初级经济学难度),让学生接受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理念与框架,然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难度),提升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数理难度和研究方法。

目前,、教育部大力在高校推进马工程项目。经济学属于、教育部力推的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建设上也要遵循马工程总体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经济学课程,并成为经管类专业的平台专业基础课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或素质教育类课程)。

笔者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

1.我国主要高校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学时数、学分数设置较高。

2.一半以上高校(16/27)会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学课程划分为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循序开设。浙江大学甚至开设了高级经济学,吉林大学除开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外,还开设了对应课程的双语课程。

3.学时总数最高的为吉林大学,合计384个学时;学时总数最低的为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48个学时,合计96个学时。所统计的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中,经济学平均学时为166个。由于各学校学分对应学时数不一致,不好简单地做学分比较。

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之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互动、课外阅读、现实经济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三、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设计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学的教学。经济学是学院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按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类开设,教学难度接近中级经济学水平。在历年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学时最高,微观经济学为72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为56个学时。此后,由于学校整体调整毕业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均有所调整。课程学时数中,微观经济学为64个,宏观经济学为48个,合计112个。

除经管学院外,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将经济学设立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占56个学时、,3.5个学分;宏观经济学占48个学时,3个学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各专业的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同,未作为平台课程。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经济学,学时为56个;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48个学时)、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36个学时),共计84个学时。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学时数相对全国水平均较低。但因毕业学分数的限制,要想进一步增加经济学的总体学时较为困难,只能在有限学时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全国比较研究,我们将重庆大学经管类经济学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继续设置为64个学时,宏观经济学调整为56个学时。

四、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经济学属于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和现实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对刚从高中学习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现实生活和经济感受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习惯于高中的被动学习和纯数理化的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变难度。@使得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必须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课程目标。

密切结合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平台、师生互动、课程网络资源延展、案例与实例、实际经济运行状态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增强他们对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理解与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即时案例分析、小组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主动性,建立经济学思维范式,形成初步的经济学研究能力。在课程考核中,重视过程学习,增加作业、小课题、小论文研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逐步减少一卷定成绩的考评方式。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3

应用技术大学,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类型。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而言,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着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理论,提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尤显重要。因此,探讨和分析应用技术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问卷调查及考核情况

2014年1月,《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结束,为了充分了解本学期《微观经济学》教与学的效果,笔者对广东白云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13级经济统计专业学生25人(1个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134人(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9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3个方面情况的调查:课前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和上课听讲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统计情况看。统计专业学生的“听讲复习”比率较国贸专业高5.87个百分点,“预习听讲复习”的比率较国贸专业高8.33个百分点。“不预习不听讲不复习”的学生比率比国贸专业低9.43个百分点。

笔者对以上班级考核成绩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统计专业学生的优秀率比国贸专业高3.25个百分点,良好率比国贸专业高14.78个百分点,中等成绩比率比国贸专业高23.37个百分点,不及格率比国贸专业低29.31个百分点。从统计结果来看,统计专业取得的效果要整体优于国贸专业。

二、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分析

广东白云学院是应用技术大学,其服务定位特征是:立足地方,面向一线,培养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现场工程师,如电子技术工程师、机械技术工程师、企业经济师、企业管理工程师、服装设计师等)。其办学模式特征是: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一般是学校理论教学(对学生是理论学习+实验实训)+企业实践教学(对学生是企业现场学习)。由于实践教学阶段占用较多时间,因而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有限。

结合调查问卷以及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能做到提前预习的学生只占调查学生总数的20.13%: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及市场结构理论等等,掌握这些知识,都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如供求理论涉及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需求价格弹性等公式。在计算过程中不是对公式不理解,就是出现化简约分等低级错误。又如,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边际”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数学上涉及到微积分中的“导数”、“偏导数”等概念)但有的数学基础稍差的学生就很难理解边际的含义,因为他们不能够很好的正确的理解导数的定义和含义;三是英语词汇积累较少。在《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多专业名词,这些专业名词都有相应的英文字母,在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这些英文字母感觉很头痛,因而,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四是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微观经济学》中,有很多理论是用简洁直观的图形来进行解释和表达的,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图形的含义,不愿意动笔动脑去想象图形的变化及意义,这大大影响了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师层面分析

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经济学任课教师而言,要上好经济学的课程,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经济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下一定的功夫。笔者在过去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课时安排比较紧张。一般《微观经济学》在新生第一个学期安排,共54个课时。对于有预习和复习,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而言,掌握好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然而对于只听讲的学生而言,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表2统计可知,国贸专业的不及格率达到了37.31%;二是大班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人数超过40人的大班教学,教师不能很好的与学生互动,教学效果就差些,而且总存在学习不认真、为了出勤而出勤的学生;三是教学任务繁重。这些年,经管专业学生数增加,经济学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所带班级数较多,教学任务繁重,有时完全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更多的时间钻研经济学前沿知识和了解经济动态,更无法生动的讲授经济学理论。

三、如何优化教学效果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一门课程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来自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要很好的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一堂课相当重要。教师一定要在第一堂课上树立课堂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强调经济学课程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要努力让学生增加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二)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对于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基本上还沿袭着高中时的学习方法,以教科书作为自主学习的途径。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选择合适教材对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要注重教材的内容,应当由浅入深,文字描述应尽量通俗易懂,要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尽量用少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多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案例和图形,还应当配有相应数量和难度的练习题。有这样的教材,学生就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要上好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应当是对《微观经济学》整体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进行概括,梳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整个框架有初步的了解,对今后的学习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经济学理论。平时对经济知识了解比较少,理论思考甚少,如果不首先理清框架,梳理出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对本课程产生抽象模糊的印象,听课也会云里雾里。上好第一堂课,理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好《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出学生探索经济学领域知识的强烈欲望。

(四)要注重小班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设计

从问卷调查和期末考核结果来看,经济统计专业和国贸专业只听讲的学生分别占40%和41.04%,然而,经济统计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明显优于国贸专业学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经济统计专业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对堂课有很好的掌控性,可以很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而学生又能积极配合互动,很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就能够消化吸收所讲知识。但是,当班级人数较多时,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在同一个水平,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而且对大班教学时,学生之间难免相互影响,既要维护班级纪律,又要讲授知识点,难以兼顾,有时经常需要对同一个问题重复讲解,影响效果也影响进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涨。所有这些都会对大班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4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5

关键词:产业链;产业链重组;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对应为产业链的问题。本文从产业结构微观结构的视角构筑理论模型。分析在产业结构以产业体系进行划分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与产业链之间的关联,从而进一步阐述产业链重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效果。并就产业链重组方式与机制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

1.以生产体系划分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许多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他对57个国家作了截面分析后得出,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与生产结构的高变动率是相互关系的。罗托斯认为,经济增长是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经济学家研究产业结构的经典研究方向。我国的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结构时,也多以三次产业分类法来划分产业结构。

但从微观角度看,产业结构并不仅仅表现为三次产业的简单数量比例关系。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产业结构,即围绕关键产品划分不同的产业体系,把一个个产业体系看作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宏观的产业结构是不同微观结构的叠加。以产品为核心的生产体系构成了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而微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也会影响到宏观结构,并最终影响到三次产业体系的调整变化。

由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也就不仅仅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上。同时也表现在不同产业体系中,围绕核心产品的微观调整。具体而言,就是反映到产业链的调整。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链的重整和优化,微观的产业体系通过创新实现升级转换,达到了产业体系内的结构性调整。不同产业体系围绕不同产品进行调整的叠加,广泛调整的结果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可以通过产业链的重组,推动并达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产业体系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作为系统,其组成的要素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构成产业体系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及联系方式(芮明杰,2005)。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实际上就要研究产业体系内的各种关系。

将产业结构按照不同关键产品划分为不同产业体系,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产业内深层次的联系及联系方式:例如,中间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整个循环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需求的影响、供给因素的影响、环境政策的影响等。

产业体系是一个一个围绕最终产品的生产网络叠加形成的。最终产品是由一个一个企业生产的。产业体系就是一个一个围绕着最终产品叠加起来的复杂系统。它们之间互相有交叉,互相为自己所在的产业体系和其他体系生产配套。叠加出一个复杂系统,从宏观上看,这个复杂系统就是产业结构。过去按企业生产的相同性划分成不同产业。从产业体系关键点来看,产业体系的关键点是体系中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拥有最终产品的核心技术、制定产业体系的生产标准,集成产业体系中的其他配套企业,并带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其余配套其余围绕核心企业成为一个网络体系。核心企业的技术、工艺、产品发生变化,会带动其所处网络发生变化。无数个小的网络发生变化,最终会传导到整个体系发生变化。即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核心企业的创新并传导到配套的企业其他企业,其动力源于竞争和需求的存在。故核心企业所处网络发生的变化也是由竞争和需求推动。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市场机制通过需求和竞争,导致技术进步。

3.微观体系中反映的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从微观产业体系的角度看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就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仅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失调,更反映为一个个围绕关键产品的产业体系内部微观结构的失调。产业结构的问题,均能在微观体系上得以反映。

从微观生产体系上看,我国的企业大多是产业链的配角,在价值链上处于被支配地位。跨国公司因拥有核心技术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加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也难以成为价值链的主导。具体到微观产业体系上,就可以看出,在围绕核心产品的产业体系中,作为核心的企业很多都是跨国公司。我国企业,包括一些在规模上较大的企业,也仅是跨国公司的配套厂商。这些大企业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知识外溢等方面均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在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中较为被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主要凭借自然禀赋和劳动力要素优势参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而无法成为产业链的核心。部分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上确立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缺乏产业链的集成能力,无法有效整合产业链,为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制定标准,并带动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创新,故而也难以成为产业链的核心。

我国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够承担产业体系核心、具有较强集成能力的核心大企业。这些核心大企业能够开展自身的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以及标准的创新等),并通过知识的外溢带动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创新。除此之外,核心企业还能制定产业链的创新标准,提高产业链创新的效率,加速产业链的提升。另外,核心企业还能通过引入新的产业链上配套企业重组产业链。新引入的配套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配合核心企业的各项创新。无论是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上原有企业的创新,还是引入更具创新能力的新配套企业,都能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使产业链整体向更高价值的上方移动。

这些微观产业体系的变化,将在宏观上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的均衡,随着微观产业体系的优化,逐渐发展为高水平的均衡。我国只有培育出一批本土的系统集成商,才能够带动一个个产业体系的结构调整,以微观体系的升级转换带动宏观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宏观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产业链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链是产业结构的微观结构。微观变化必然导致宏观变化。产业链重组,是产业链构造方式进行了改变,产业链上企业数量、产业链关联者及关联方式的改变。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分工方式使落后企业被淘汰。从宏观上就表现为淘汰落后,提升产业结构。分工合作的重构,对链内企业产生了淘汰、维持和发展的变化,最终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结构性调整。

1.产业链的重组可以改变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创新可以推动产业链的重组,使产业链上企业进行升级和优胜劣汰。不能跟上创新节奏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同时出现新的企业加入产业链。一般情况,在创新过程中被淘汰的企业是产业链上缺乏核心技术、价值附加值比较低的低端企业。而新加入产业链的企业,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创新能力强、甚至拥有突破性新技术的企业,有些新加入企业甚至通过创新产品成为产业链上新的核心和集成者。这类企业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可以获取产业链上的最大价值。由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往往集聚在核心企业周边,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为以产业链集成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产业链的重组,将会通过核心企业的辐射,改变该地区产业集聚状况,从而改变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2.产业链的重组是企业创新的一个内生过程。产业链重组的原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创新,尤其是作为产业链集成者的核心企业的创新。集成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使产业链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链上企业围绕集成企业的标准开展更为有效的创新。在创新过程中部分创新能力差的企业被淘汰、部分拥有新技术新知识的企业加入到产业链中,从而推动了产业链的重组。

产业链的重组在价值链上表现为价值分布的改变。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在价值分配上处于主导地位,分享了价值分配中的较大部分。其余企业只能在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产业链上企业在价值分配上的竞争也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在价值链上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

三、产业结构的关联方式表达为产业链

产业结构的连接方式可以表达为产业链。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也可以表达为供应链和价值链。产业结构一是比例关系,一是连接方式。产业链是从连接方式的角度刻画了产业结构。改变产业链连接方式,就改变了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从宏观方面对产业体系的分类。产业链可以从微观上表达产业结构的联系方式,是产业结构的微观组织形式,表现了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和整个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

上图表述了产业结构与产业链的关系。整个产业体系由不同的产业模块通过分工合作联系在一起。两个产业模块之间的交叉点,从宏观上看,是投入产品在产业体系中的交集,即可以看作是同一投入产品生产出不同的产出品;从微观上看,可以看作同一企业为不同产业模块提供服务。从宏观角度,这些点在横向上构成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从微观角度,这些点在纵向上形成了产业链。

核心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进行产品升级,或者进行产品革新。两者的区别在于,产品升级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改良和优化;而产品革新是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无论核心企业的升级还是革新,都会通过合作网络和产业链关联使配套的小企业变化。

与此同时,产业链也通过重组和重构两种方式发生变化。产业链重组是指核心企业产品升级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的技术进步,不能跟随核心企业创新步伐的落后企业被淘汰,部分新的企业进入产业链;产业链重构指核心企业通过革命性的创新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产业链随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甚至部分新产品是由新的核心企业研制开发出来的,核心企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更多新的企业进入到产业链中,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创新标准、价值分布都重新布局。无论产业链的重组还是重构,产业链变化本身也会通过连接方式的变化而改变产业结构。

综上,在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两个层面,均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宏观上,核心企业通过自身产品升级和产品革新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结构上,产业链的状态影响到传递效率和连接方式,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核心企业重整产业链的引发和推动的。核心企业重整产业链,带动了了产业链上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了产业链的创新效率。产业链的改变,从宏观上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重组来进行。

参考文献:

1.alchian,a.a.Uncertainty,evolution,andeconomictheory.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0,58(3):211-221.

2.范剑勇,石灵云.地方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浙江社会科学,2008,(5):35-45.

3.高伟凯,徐力行,魏伟.中国产业链集聚与产业竞争力.江苏社会科学,2010,(2):80-88.

4.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5.刘明宇,翁瑾.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92-96.

6.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史卫,张学志,苏良军.经验效应和规模效应.广东社会科学,2010,(5):44-50.

8.王云霞,李国平.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0).

9.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10.颜克益,芮明杰,巫景飞.产业集聚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57-67.

11.郁义鸿,管锡展.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2.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中国工业经济,2005,(11),35-45.

13.吴勇志,张玲.新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以联想集团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13,(12).

14.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15.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1.

16.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7.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18.王雅俊.模块化视角下的服务型工业化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9.刘志坦.产业链视角下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1.

20.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论文,2012.

21.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08.

22.何官燕.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8.

23.刘慧波.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9.

24.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5.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

26.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6,(3).

27.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28.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广东社会科学,2006,(4).

基金项目: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府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的路径与自主创新研究”(项目号:10aZD006)。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6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改进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这一课程本身内容较多,且覆盖面较广,涉及知识点和专业术语较多,一些概念和理论分析过于抽象且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时学习兴趣不浓,对于这一经济学理论体系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又由于这一课程普遍是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对于刚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微观经济学内容多,难度大

微观经济学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许多概念和术语比较抽象和晦涩,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热情不高。在学习消费者理论的核心概念效用时,一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效用本身实质上是主观心理分析,无法数量化,因而不能简单通过数量进行比较,而消费理论又要计算比较效用程度大小,从而推导出消费规律和特征,在这一点上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分析。在整个微观内容体系中,这样的抽象概念还有很多,诸如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往往认为微观经济学不好学也学不好,进而不愿意学,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无法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2.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轻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

虽然微观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轻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微观经济学本身理论性较强,一些理论观点、基本概念和分析过程又比较抽象难懂,使学生对这一理论不够重视,认为其只是抽象的语言描述,缺乏实用性,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关系不大,对其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投入,使得学生消极对待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只是应付考试,学习效果差。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微观经济学一般在大一和大二开设,很多新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高中时代,不会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和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不努力,表现为被动地听课和学习,更不会进一步阅读经济类相关书籍和进行课外拓展。

4.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经常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难主动学习,不能拓宽知识面,更不能开展创新性学习。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广为采用,改进了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在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此外,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授课形式和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教师讲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1.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多角度强化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将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案例的选取和使用要注重现实性和相关性,避免空洞化,尽量选取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中与课程主要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给出案例,从而有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理论现实性和应用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多进行讲解,而应主要由学生就案例分析内容、阐述观点或提出问题,也可组织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分组讨论,要注重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善于启发教学。启发教学可有效吸引学生听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因而要重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侧重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启发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就经济现象分析其中所表现出的经济理论和规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体会到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三,重视课堂考核,考核方式多样。课堂随机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重视课堂考核,并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而不仅仅是在考试的前几天突击复习,使学生能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和基本知识点。

第四,将传统板书授课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结合使用,不可偏废一方。传统板书授课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要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现代多媒体方法可以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特别适合进行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使用多媒体,特别是不能流于多媒体表现形式而忽视内容讲授。

2.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重难点和基础知识的讲授

微观经济学内容涵盖面较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加之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要重新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第一,根据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在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重点讲解供求理论及应用、均衡价格理论及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基础知识,做到精讲并讲透。其他内容可以简单进行介绍,或者以课外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济学相关的财经类文献,并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的了解,增强对经济学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通过讲授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力求培养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克服学习障碍和心理畏难情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二,侧重基本理论内容的讲授,淡化数学内容的讲授。尽管数学知识已经大量运用于经济学理论,用以推导、证明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众多的经济学教材和著作利用数学工具展开逻辑推理,建立数学模型并展开实证分析,以研究经济活动中不同变量的数量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借以总结归纳出普遍规律。但是,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并不是自然科学,数学对人的经济活动规律的分析和刻画大多是难以成立的。因此,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扩展和任意使用。另外,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大多在大一和大二年级开设,很多新生是文科生,数学基础并不好,更增加了学习难度。因此,对于初次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学习理解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假设前提,并能借以分析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规律,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特点,淡化数学方面的讲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只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对于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必要改进、改革目前的教学方法、手段。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学习;同时,努力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重点难点的讲授和训练;在讲授中,要注重理论分析和现实问题分析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分析力和解释力。如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录青.浅议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改进[J].当代教育论坛,2007(06).

[2]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3]李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04).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4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原工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编号:74)研究成果。

1互联网技术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国际贸易学专业、工商管理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工程专业、信息技术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具有涉及专业多,受众面广的特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微观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着重在于经济学思维能力和视角的培养,而目前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很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校大学生的必备品,学校学生已经实现“人手一机”。大学生对于手机、电脑、平板等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同时他们接受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能力也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如何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产品来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势在必行,《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2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可以从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过程设计的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四方面入手。

2.1教学理念的改革

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去建设一个在线课程平台,也不是去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融合,既能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也能发挥在线教学的长处。混合式教学既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学习,更强调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开展问题探究的讨论交流,遵循“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启发及监督的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必然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及数字资源,《微观经济学》在“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讨论+讲授”的方法,从各个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1)任务驱动法:课前,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学习通、雨课堂、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提前给学生发送课堂任务,包括(1)需要学生事先进行预习的内容;(2)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3)课程相关的视频及书籍。课后,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及时给学生课后习题和思考内容,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所讲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精准而详细的任务清单,逐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节省了学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自主学习法:教师在学习平台给学生发送通知之后,提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根据教师的任务清单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充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学情统计及学情分析,对于没有及时做到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会逐一进行提醒,及时监督和督促学生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3)讨论法:学生根据任务清单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难点和疑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以留言的形式在教学平台,老师和其它学生都可以及时看到这些疑问,并且可以针对这些疑问在教学平台进行留言和讨论,对于大家讨论热烈的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再次进行班级讨论,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讨论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4)讲授法: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讲授,重点讲授课程的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讨论热烈的问题,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师的学习内容,也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3教学过程设计的改革

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上课的过程,还包括课前的学生自主预习过程和课后的复习加深认知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教师提前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上传课程相关内容,并提前两天预习内容,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预习行为,并利用平台的学情统计对没有及时预习的学生再次发送通知,保证每位同学在上课前都做到充足的预习工作。教师上课前翻阅教学平台的学情报告及学生留言,根据学生反馈微调上课课件。

2)授课阶段:教师利用课堂,重点讲授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留出足够时间随堂习题,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针对学生课前在学习平台的留言答疑解惑;引入课程思政,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课后复习阶段:在学习通、qq群、钉钉群课堂所讲课件;学生课后复习及做作业过程中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

2.4《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利用混合式教学进行授课,课程考核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占比为7:3。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提高了平时成绩的占比,《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半,比例为5:5。学生平时观看教学平台视频的时长、参与在线学习讨论的次数、参与在线教学平台测试的成绩等都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通过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提高了学生对于过程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互联网技术下《微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共有教师4人,参与课程班级10个,学生325人。本学期开始前,课程组已经预先在学习通平台建立了《微观经济学》在线课程,同时上传了课程大纲、课程教学日历、课程章节内容、课程相关视频、课程参考资料等一系列相关资料。

本学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四位老师对10个班级325名学生全部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体验。

根据学习通平台提供的学情统计来看,学生的签课率为99%,作业平均完成率为96%,作业平均分为87分,章节测验完成率为95%,章节测验平均分为86分,章节视频的收看完成情况为:完成100%的有298人,80%-99%的有24人,60%-79%的有3人。此外,从学生参与线上话题讨论来看,学生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点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了理解,对于老师发起的关于某个知识的讨论也非常积极和热烈,其中有3个话题回帖量高达892个,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从期末考试情况来看,100%的同学参加了考试,及格率为82%,平均成绩为79,而优秀率(90分以上)亦达到了42.2%。这说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良好。

4结论

《微观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的充分实践,不仅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而且是对传统现场课堂教学模式的全新突破。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8

【关键词】mooC;微课程;经济学基础

当今,微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探索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一、微课程的含义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他认为普通课堂中讲授的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内容可以压缩成60秒内的“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作用于学习者,核心知识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主体,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入探索进而完成课程材料的学习。国内,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他提出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核心知识点制作成片断化的视频点播资源,有利于师生个性化的教学和个性化的学习。相对于常规课来说,微课程是一种微小的课程,它指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将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单元制作成图片、文字、动画、视频、声音并茂的课件模块,用5-10分钟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而开展的简短、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它通常由简短的视频及配套资源构成,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新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1、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微课是在短少的时间内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因此,微课剪裁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主题,清楚的主线索,在众多的课程内容中,提炼出一个个结构较紧凑的小片段,做成“主题单元学习包”,精炼简洁。

2、资源丰富,情境生动。“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课堂教学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及学科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学习包”,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环境。

3、形式多样,使用灵活。微课通过课程网络小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精讲、图像生动,使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把抽象理论问题转化为真实具体教学情景的深刻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课程的过程学习,收获开放教育特色课程的学习成果。

4、结构开放,易于更新。“微课”同时具有半结构化框架的开放性优势,其资源要素(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教师点评等)可以随着教学需求和资源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改、扩展和生成,实现动态更新。

三、《西方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劣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为财经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它在整个经济类课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不容忽视。一直以来,该课程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教师以口授加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手段,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当然,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大的教育背景下自有其存在的原因。

1、基础教育模式的沿袭。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础地位,该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开始讲授。我国高校学生是在接受了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后通过高考继而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长期以来,前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深入人心,倘若在学生一进入大学未经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渐进过渡下就突变传统教学模式,很可能会引致学生的负面情绪、不适或者厌学,继而丧失对本专业甚至整个大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言,不能在学生一进入大w之后被某一新型教学手段瞬间所取代。

2、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优点。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教师的一举一动,眼神抑或手势,都能起到暗示、启发学生的作用。在讲台上,教师可以就某一知识点的半讲半问,诱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从思考中品味。教师在讲授时会经常有意地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解决思路讲解出来,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的文化修养、学识品味、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又大打折扣。

1、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内容主要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呈现。虽然授课过程中会辅以案例教学,但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理论体系庞大,而对于大多数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微、宏观部分)的课时数最多也只有104学时,对于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课时安排则更少。通常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而不断赶进度,即时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案例,但通常这些案例只是简单举例而已,并不能带领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学生也很难通过案例领悟其中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

2、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涉及的基础性知识及重、难点知识较多,而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基本是以章节为划分,每节课上有多个重点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消化,但传统课堂中时间较长,通常一节课90分钟,很多同学已经很难集中精力,加之授课内容冗杂,尤其当涉及公式推导或有关计算的问题,学生有时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更加不佳。

四、mooC环境下西方经济学微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1、mooC环境下西方经济学微课程的优势。mooC环境下的经济学基础微课程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教学效率、课后学习、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微课程是用5-10分钟讲授某个重点或难点,教育学专家指出,学生在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的时间大概也就是十分钟左右。因此,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学生可以在学习时间较短的微课程中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2)微课程资源容量较小、时间较短的特点,因此同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随时随地运用到课堂内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后,同学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通过微课程进行再次学习,查缺补漏,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作为课堂的有效补充,从而提高了课堂的交互眭。(3)微课程通常围绕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主题开展教学,内容少而精并且更具有针对性,以突出的主题让学习者快速聚焦问题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有助于同学将重心放在重点、难点的学习上,突破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中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和学习。(4)微课程的使用灵活方便。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移动设备,可以联网)、无限次地观看视频教学内容。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如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经济模型等),学生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观看加深理解,重构知识。(5)从教学方式来看,mooC背景下的微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课前观看微课程,做笔记、看教材,课前记录没有看懂的知识点,课堂上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改变以往“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2、微课程引入《西方经济学》的切入点。(1)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课时长,内容庞杂,教学效果循序渐进。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微课程”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而始终应该以传统的课堂为依托,做“嵌入式”的补充和调剂。《西方经济学》的“微课程”应该控制在课堂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每次课程时间大约为10-15分钟,内容设计上要注意精准控制,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微课程的主题突出、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点;微课程还要形式多样、结构紧凑、主体鲜明,巧妙的构成某一章节的“主体单位资源包”,能用课堂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内容有机衔接和融合。(2)教学方式的相互补充。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完全突破了传统课堂形式,可借助于多元化的形式活化教学手段,采用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分组讨论、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执行模式。课外,学生可以通过实时课堂或课外在线,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下,独立或合作开展学习,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强化学习的效果,学习兴趣高、且事半功倍,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mooC环境下西方经济学微课程的实现条件

1、搭建平台,加强资源共享和交流,形成微课程资源联盟。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拥有个人教学资源,通常是各用各的,局限性较高,通用性不强。再加上缺乏共享与交流的信息平台,使得每个老师的资源都是孤立的,无法共享和整合,不能满足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因此,要将微课程引入传统教学之中,就需要搭建一个基于《西方经济学》的微课程资源联盟,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9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受单一计划经济影响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日益显得僵化,学生管理观念和教育手段的落后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得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面临一系列的转变。因此,要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原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体制。

(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已不占明显优势。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教育信息,尤其是凶杀、色情、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信息的冲击,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地和传播地。

(三)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变革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专业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生,而且还要管理选修课程形成的其它专业的学生。

二、解决学生管理的新途径

(一)转变管理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因此,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服务”。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管理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学生乐于聚集和使用的新媒体,善于运用这些新媒体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即时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方式以实时、高效、便捷等特点,越来越被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所接受,对其影响也日渐深远。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即时通讯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对话聊天工具,而是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群体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的这些特点对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效率和思想引导工作实效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微信平台管理,方便快捷,并具备良好的基础

在当代的大学里,班级的概念与中小学有所不同,他是依据学科专业划分的一个相对学生更倾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学习。同时,大学班级的组织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没有固定的教室,缺少差异,有的班级甚至难得组织一次完整的班级活动。因此,借助微信这一免费便捷的网络工具,创建大学系部、班级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资源,可以打破传统管理受到的时空约束,提高大学班级管理效率,实现人本化、个性化教育管理。

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篇10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68-02

课程思政缘起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在高校教学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纯粹的“思政课程”到综合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及其价值有充分的认识,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的现状问题,更需要探索实践系统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现实意义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结合的一种隐性教育,从而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效应。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

微观经济学理论产生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在解决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问题中所积累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为经管类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微观经济学与生俱来的阶级属性,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正确的引导,否则会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经济问题、工作态度以及生活观念的正确判断和选择。

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微观经济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批判吸收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发挥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培养出具有经世济民情怀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完善

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有着明显的阶级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才能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对经济学理论做价值判断的很少,教学中基本很少顾及思政元素挖掘,即便有思政元素的体现,也还不能做到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而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应该是水乳交融、如盐化水,而不是简单叠加、如米掺沙,更不是在专业课程中抽出几节课讲授思政内容,生硬嵌入專业课程。同时,课程思政素材供给也缺乏个性和吸引力。

只有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把科学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才能为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一般是结合ppt的多媒体讲授法,表现为文字多视频少、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课程思政教学表现出硬性灌输、唐突嫁接痕迹,这与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教学理念格格不入,与实现知识讲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教育与教学相得益彰的协同育人目标存在差距。因此,如何不断优化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效营造学生参与性更强的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师参与度不高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落脚点是“课程”,但关键点是“教师”,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需要专业课教师全员参与。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开展。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主动认领职责还不是很强,认为讲好专业课知识是第一位,不能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德行培育等的引导。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强,导致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单枪匹马、单兵作战的孤岛现象比较普遍。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求专业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学科专业的知识,还要能对课程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度挖掘,在实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自然渗透主流价值观教育,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对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与专业课程要求之间存在矛盾,还无法很好地做到将专业课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高度契合。

三、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对策

(一)整合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

1.明确教学大纲,引领教学方向。将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要求、内容写进大纲,确定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向,以指导教学实践,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形成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局面奠定基础。

2.选择适合的教材,奠定教学基础。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大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毫无疑问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自然应选取“马工程”教材。“马工程”经济学教材不同于传统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框架,教材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并且对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评述分析,指导学生能够用科学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和解答经济社会中发生的现实问题,真正起到价值引领作用。

3.丰富案例资源,加强专业课与思政元素融合。充分运用中国经济运行发展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经济事件,挖掘思政元素,不断丰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基础,优化教学资源,在讲精讲深讲透彻专业课知识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教学,贯穿于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只有供给了丰富的课程思政产品,才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

(二)创新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手段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经济学知识中往往都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理论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个性,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创新教学手段;要延伸传统教学的时空范围,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研讨互动式教学法、一般讲解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热点评论等多种方式,结合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经济现象、典型经济学案例的讨论分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渗透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这样,既有效利用线上的教学资源,发挥线下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改善课堂教学状况,又可以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巧妙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論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在互动中自然而然获得思想教育内容,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润物无声地深度融合的立德树人目标。

此外,探索尝试情景模拟教学、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也是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三)提高微观经济学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参与度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起主导作用的是专业课教师,教学实践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积极参与、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高低。

首先,参与意识的培养。专业课教师应当深刻理解课程思政本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是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保证,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树立心甘情愿挑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重任的理念,发挥出专业课程思政的乘数效应。

其次,参与能力的提高。专业课教师应做到“育人先育己”。应通过论坛专题讲座、教研活动、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探讨研究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集思广益积累教学素材,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水平、业务能力,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综合素质。教师要自觉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具备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大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