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典故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8:21

古代文学典故篇1

关键词:《何典》;典故;消解;反叛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05-02

《何典》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小说,自诞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虽然单纯从艺术成就来看,它并不是一部经典著作,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了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因为它走极端,所以必然会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遭人诟病,但同时因为它走极端,才能产生对传统最大的冲击力。《何典》,从题目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部为反对用典而量身定做的小说,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何典》的反对用典的表象,更应该关注它反对用典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用典这一传统及其历史内涵谈起。

一、用典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使用典故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习惯,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尊圣崇经,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孔子就成了圣人,孔子的言行演化为典故被后世频频引用。而先秦经典《诗经》和《离骚》更是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其诗句、意象被频频化用。在这种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文人具有浓厚的崇古意识,文学作品中的用典正是这种崇古意识的折射和反映。尚古、尊古的观念已经深入古代文人的灵魂,用典就是这种精神的直观显现。

另一方面,从民族性格来看,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处于农业社会,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注重经验的。长者对于天气变化的判断、对于耕收时令的把握,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能力都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是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比肩的,所以有句俗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道理就在于此。在这种生产环境下,要求年轻人要尊重长者,崇敬祖先。因此,在中国,认为越老的东西越好是有其深层的民族性格原因的。从这来看,我们如此执着于在文学作品中用典似乎就从我们自身民族性格――崇敬祖先这里找到了支撑。

二、清朝用典的情况

从我国文学发展历史来看,用典从先秦发轫,经过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高潮,至唐朝日趋成熟,到宋代就进入了用典的雕琢期,元明清则出现了守成和解脱两种趋势。

因为《何典》产生于清朝,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用典的情况。从诗文来看,文人们执着于守成,他们作诗为文仍然固执于“无一字无来历”的主张。虽然有人批评当时的这种“填书塞典”的风气,但大多数人仍然在钻研如何在诗文中更好的用典。从小说戏曲来看,用典已经从士大夫的典雅走向通俗,尤其是古白话小说,把一些过于典雅的典故都淘汰了,普遍开始使用已经广泛流传在口语中的通俗典故,而且新的白话的戏曲小说又为小说家们提供了新的典故,出现了用典的新趋向。

《何典》就是用典解脱趋势的代表,它不仅淘汰了典雅的典故,它走得更远,全文充斥着方言俚语,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的反叛。其实,我们在前面努力挖掘用典的深层意蕴和历史根源,无非是为《何典》对典故的突破的重大意义找依据。也就是说,用典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越深、传统力量越强,那么《何典》的突破传统的意义越重大。

三、《何典》对典故的消解

(一)命名“何典”

作者分明不屑于用典故,却偏偏取名何典,仿佛是在向那些绞尽脑汁用典故填塞文学作品的人们示威,向他们询问自己的作品“出于何典”。书名发问“出于何典”,书的内容描绘了鬼世界、运用的语言是俗字秽语,这就很明确地给出了答案“不典”。而且,作者在通篇结束时,用一首诗作了最好的结语:“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这意思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显然,题目取为“何典”,是作者对用典故填塞作品的行为的最好的讽刺,也是对封建文人盲目的崇古、尚古意识的强烈的批判。

(二)诗词中摒弃典故

古代的章回小说每回前,往往以“诗曰”、“词曰”开头,用一首诗或词来介绍一回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情感,也常常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等韵文,有的在结尾时也用上诗词。而这些诗词,都是小说家们施展自己用典功夫的地方。《何典》的作者索性不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就更谈不上什么用典不用典了。而另一方面,《何典》的作者又基本上承袭了每回前以“词曰”开头的写作模式,但是在典故运用上却捣起了鬼。他在第一回一开篇的词中就写到:“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他不但写词不用典故,居然还说自己“一味臭喷蛆”,全部用的大白话,一点雅致全无,这分明是在给那些顽固的卫道者们打预防针,希望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开篇词已是这种状况,全文可见一斑,看后莫要咬牙切齿。而其他九回之前的九首开篇词也是因袭开篇词的风格,语言俚俗直白,放荡不羁。写词尚且能写得如此村俗粗鄙,更何况小说呢。作者的这一捣鬼,一下把处于文坛正统地位的诗词硬生生的从圣坛拉了下来,这难道不是对于文学传统的最大的冲击吗?

(三)对典故的荒诞运用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诗词中尚且不愿用典故的张南庄,是怎样在小说中用典的。

在《何典》的第一回中,写活鬼与形容鬼离开家门上船时的一段文字:“形容鬼伸着后脚,跨上船去。只见那船直沧来,几乎做了踏沉船,连忙拔起脚道:‘姐夫,怎么叫这只船?如此卜ǎ 活鬼笑道:‘亏你做了阴间秀才!难道连孟子的说话都忘记了?’形容鬼道:‘有甚说话,我却不记得。’活鬼道:‘《孟子》上说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只两来船,你用了大脚力踏上去,教他怎么不玻俊”孟子的这句话本是讲述王道的,结果作者通过王、驳男骋簦将“然而不王”偷梁换柱,变成了“然而不病保而且二人的谈论还煞有介事,仿佛确实如此。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亚圣的孟子说的话,在这里竟做了这样的注脚。作者不引典故则已,引用典故居然是如此的荒诞离奇,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无疑是对引用典故的一种讽刺和揶揄。另外,其中对那些盲目引用典故的自作聪明的文人也是一种绝佳的嘲讽。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三家村的达人穿了赤膊大衫向大成至圣先师拱手,甚而至于翻筋斗,吓得‘子曰店’的老板昏厥过去……这一个筋斗,在那时,敢于翻的人的魄力,可总要算是极大的了。”①张南庄对于经典的这种花样翻新,的确是极具魄力,他居然拿儒学经典开这样的玩笑,这无疑是离经叛道,是公然的与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宣战。

为了显示此书无典,作者行文中多用口语,尽量少用成语典故,即使运用典故,也故意将成语典故的意思弄反。这样,作者表面上在用典,实际上又没有用成语典故的意义,不能按照约定俗成的意义来解释,将该书的滑稽效果推向了极致。如,金饭碗,本来是比喻待遇优厚的职位,在书中,却成了一只饭碗,而且还是被叫花子拿了来讨饭吃;狗咬吕洞宾,本来是比喻好意没有得到理解,可是在此书中,却说“请到了狗咬吕洞宾”,狗咬吕洞宾原本是主谓宾结构,现在俨然承担了名词的作用,指吕洞宾;梁上君子本来是指小偷,而在书中的语境中却成了体体面面的正人君子;班门弄斧本来是指不自量力,在书中却成了斧子的一种;“挡箭牌’常用来比喻推脱或掩饰的借口,在书中则用来指一种盾牌;“有眼木头”原本用来比喻反应迟钝、呆头呆脑的人,在书中却真指称一种木头棍子。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从文本上,作者是用了一些作为典故的短语,但是按照语境仔细体会,这些短语并没有承担典故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也就是说,《何典》通过语境的营造,将嵌入其中的典故所携带的深意消解掉,使得典不成典。当然,《何典》的这种做法由于突破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获取了一种幽默效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将典故玩弄于股掌之间,表达了他对用典这一传统的蔑视。

四、《何典》对传统的反叛

古人用典,有其积极地一面,可以用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但是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和理解障碍,特别是当用典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接近传统文学尾声时,用典越来越脱离它的原本的意图,越来越多的人纯粹为了用典而用典,借用典来炫耀才学,结果不能为作品添彩反损害作品的艺术效果。其实,用典也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文化现象,本不该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知道,要对一个行经千年的传统说“不”,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冲击力,要获得最强的冲击力就需要站在与用典对立的另一端。也就是说,如果要遏制典故泛滥的趋势,不能做一个典故运用的表率,这是不会起大作用的,因为两方争斗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各让一步,做表率效果不明显;要做典故运用的颠覆者,哪怕二者取其中间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何典》对典故的颠覆也是形势所迫。

《何典》的作者张南庄全盘抛弃了“言必有据”的传统,给当时的文学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正统观念崇拜文字的威力,张南庄偏偏用游戏的心态来写作。历来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坛主导的诗文还是一直处于文坛末流的小说,其语言一定是纯洁、高雅的,并且运用典故合乎古代圣贤确立的意识形态,以此证明其创造力的合法性和取得更广泛的支持,就算再叛逆的作者也热衷于从经史著作以及典范的文学作品中寻觅典故,以此来企求传统力量的支持和庇护。而且,从历史上来看,即使那些带来革命性变革的人,往往也要从古人那里汲取力量,打着复古的旗号,唐朝大诗人韩愈当年发动文学革命,反对绮丽文风时,不是也以效仿“古文”相标榜吗?很明显,韩愈并不是要真的复古,他只是借用“复古”的名义,从传统中寻找支撑,这样就会减少革命的阻力。而《何典》却拒绝从公认的意识形态中寻找支撑,而是要花样翻新独立地创出一片新天地来,结尾的诗句“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表达了一个近代个性主义者的自豪。张南庄否认时代能继续在远古圣贤的阴影里前进,认为尊重他们的遗训也已失去意义,因而引经据典的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推重历史的崇古、尚古意识也变得极为空虚可笑。虽然说,作者张南庄在嘲笑历史和传统后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他的抛弃典故的作品尝试也没有成为经典,但是作为特立独行的存在者,因其反叛性、挑战性,《何典》无疑成为文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没有《红楼梦》那样的经典性,《红楼梦》是集大成的作品,《何典》当然不是,它是行路先锋,是在为以后产生集大成的作品扫除荆棘,它是可以占据从古代文学观念发展到现代文学观念、从古典白话小说发展到现代白话小说的转折点的位置的。

注释:

①刘运峰编.鲁迅序跋集.下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85.

参考文献:

[1]祝鼎民著.典故知识查检[m].知识出版社,1992.

[2]李光信.古代文人的用典与崇古意识[J].文教资料,2009(2).

古代文学典故篇2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资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也。试更以韵文言之。击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时期也。三百篇之诗,一时期也。屈原苟卿之骚赋,又一时期也。苏李以下,至于魏晋,又一时期也。江左之诗流为排比,至唐而律诗大成,此又一时期也。老杜香山之"写实"体诸诗(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乐府》),又一时期也。诗至唐而极盛,自此以后,词曲代兴。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词之一时代也。苏柳(永)辛姜之词,又一时代也。至于元之杂剧传奇,则又一时代矣。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游传》视《左传》、《史记》,何多让焉。《三都》、《两水》之赋富矣。然以视唐诗宋词,则糟粕耳。此可见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唐人不当作商周之诗,宋人不当作相如子云之赋。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时,违进化之迹,故不能工也。

既明文学进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谓“不摹仿古人”之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见国会开幕词,有云,“于铄国会,遵晦时休”。此在今日而欲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证也。更观今之“文学大家”,文则下规姚曾,上师韩欧,更上则取法秦汉魏晋,以为六朝以下无文学可言,此皆百步与五十步之别而已,而皆为文学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过为博物院中添几许“逼真赝鼎”而已,文学云乎哉。昨见陈伯严先生一诗云:

涛园钞杜句,半岁秃千毫。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骚。

此大足代表今日“第一流诗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岁秃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钞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弥高”之叹。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游》、《石头记》。然非摹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其他学这个,学那个之诗古文家,皆无文学之价值也。今之有志文学者,宜知所从事矣。

三曰须讲求文法

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为尤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四曰不作无病之

此殊未易言也。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其取别号则日"寒灰"、"无生"、"死灰"。其作为诗文,则对落日而思暮年,对秋风而思零落,春来则惟恐其速去,花发又惟惧其早谢。此亡国之哀音也。老年人为之犹不可,况少年乎。其流弊所至,遂养成一种暮气,不思奋发有为,服劳报国,但知发牢骚之音,感唱之文。作者将以促其寿年,读者将亦短其志气,此吾所谓无病之也。国之多患,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冯志尼,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也。其不能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磋跎”、“身世”、“寥落”、“飘零”、“虫沙”、“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魂”、“归梦”、“鹃啼”、“孤影”、“雁字”、“玉楼”、“锦字”、“残更”,……之类,累累不绝,最可惜厌。其流弊所至,遂令国中生出许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实非之诗文。今试举一例以证之。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幺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

此词骤观之,觉字字句句皆词也。其实仅一大堆陈套语耳。“翡翠线”、“鸳鸯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幺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

吾所谓务去滥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工夫。其用滥调套语者,皆懒惰不肯自己铸词状物者也。

六曰不用典

吾所主张八事之中,惟此一条最受友朋攻击,盖以此条最易误会也。吾友江亢虎君来书日:

“所谓典者,亦有广狭二义。饾饤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故事而屏之,则非惟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用字简而涵意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不用典不特不可作诗,并不可写信,且不可演说。来函满纸‘旧雨’‘虚怀’,‘治头治脚’、‘舍本逐末’、‘洪水猛兽’、‘发聋振瞶’、‘负弩先驱’、‘心悦诚服’、‘词坛’、‘退避三舍’、‘无病’、‘滔天’、‘利器’、‘铁证’,……皆典也。试尽抉而去之,代以俚语俚字,将成何说话。其用字之繁简,犹其细焉。恐一易他词,虽加倍蓰而涵义仍终不能如是恰到好处,奈何。……”

此论极中肯要。今依江君之言,分典为广狭二义,分论之如下:

(一)广义之典非吾所谓典也。广义之典约有五种。

(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如古人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人虽不读书者,亦知用“自相矛盾”之喻。然不可谓为用典也,上文所举例中之“治头治脚”、“洪水猛兽”、“发聋振瞶”,……皆此类也。盖设譬取喻,贵能切当,若能切当,固无古今之别也。若“负导先驱”、“退避三舍”之类,在今日已非通行之事物,在文人相与之间,或可用之,然终以不用为上。如言“退避”,干里亦可,百里亦可,不必定用“三舍”之典也。

(乙)成语成语者,合字成辞,别为意义。其习见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铸"成语",亦无不可也。“利器”、“虚怀”、“舍本逐末”,……皆属此类。非此“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丙)引史事引史事与今所论议之事相比较,不可谓为用典也。如老杜诗云,“未闻殷周衰,中自诛褒妲”,此非用典也。近人诗云,“所以曹孟德,犹以汉相终”,此亦非用典也。

(丁)引古人作比此亦非用典也。杜诗云,“清新复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乃以古人比今人,非用典也。又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亦非用典也。

(戊)引古人之语此亦非用典也。吾尝有句云,“我闻古人言,艰难惟一死”。又云,“‘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此乃引语,非用典也。

以上五种为广义之典,其实非吾所谓典也。若此者可用可不用。

(二)狭义之典,吾所主张不用者也。吾所谓“用典”者,调文人词客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陈言以代之,以图含混过去。是谓“用典”。上所述广义之典,除戊条外,皆为取譬比方之辞。但以彼喻此,而非以彼代此也。狭义之用典,则全为以典代言,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此吾所谓用典与非用典之别也。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已。

(子)用典之工者此江君所谓用字简而涵义多者也。客中无书不能多举其例,但杂举一二,以实吾言。

(l)东坡所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现,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先以诗寄之,有句云,“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此用蔺相如返壁之典,何其工切也。

(2)东坡又有“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此虽工已近于纤巧矣。

(3)吾十年前尝有读《十字军英雄记》一诗云,“岂有酖人羊叔予,焉知微服赵主父,十字军真儿戏耳,独此两人可千古”‘。以两典包尽全书,当时颇沾沾自喜,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也。

(4)江亢虎代华侨诔陈英土文有“本悬太白,先坏长城。世无鉏霓,乃戕赵卿”四句,余极喜之。所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也。

(5)王国维咏史诗,有“虎狼在堂室,徒戎复何补。神州遂陆沉,百年委榛莽。寄语桓元子,莫罪王夷甫。”此亦可谓使事之工者矣。

上述诸例,皆以典代言,其妙处,终在不失设譬比方之原意。惟为文体所限,故譬喻变而为称代耳。用典之弊,在于使人失其所欲譬喻之原意。若反客为主,使读者迷于使事用典之繁,而转忘其所为设譬之事物,则为拙矣。古人虽作百韵长诗,其所用典不出一二事而已。(“北征”与白香山“悟真寺诗”皆不用一典。)今人作长律则非典不能下笔矣。尝见一诗八十四韵,而用典至百余事,宜其不能工也。

(丑)用典之拙者用典之拙者,大抵皆衰情之人,不知造词,故以此为躲懒藏拙之计。惟其不能造词,故亦不能用典也。总计拙典亦有数类:

(1)比例泛而不切,可作几种解释,无确定之根据。今取王渔洋“秋柳”一章证之。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行中妇镜,江于黄竹女儿箱。空怜板话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此诗中所用诸典无不可作几样说法者。

(2)僻典使人不解。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读五车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可不作矣。

(3)刻削古典成语,不合文法。"指兄弟以孔怀,称在位以曾是(章太炎语),是其例也。今人言"为人作嫁"亦不通。

(4)用典而失其原意。如某君写山高与天接之状,而曰"西接杞天倾"是也。

(5)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者,今往乱用作普通事实。如古人灞桥折柳,以送行者,本是一种特别土风。阳关渭城亦皆实有所指。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阳关三迭”、“渭城离歌”。又如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之莼羹鲈脍,今则虽非吴人,不知莼鲈为何味者,亦皆自称有“莼鲈之思”。此则不仅懒不可救,直是自欺欺人耳!

凡此种种,皆文人之不下工夫,一受其毒,便不可救。此吾所以有“不用典”之说也。

七曰不讲对仗

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种特性,故虽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间有骈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三排句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贫而无馅,富无而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声之平仄,词之虚实者也。至于后世文学末流,言之无物,乃以文胜。文胜之极,而骄文律诗兴焉,而长律兴焉。骈文律诗之中非无佳作,然佳作终鲜。所以然者何。岂不以其束缚人之自由过甚之故耶。(长律之中,上下古今,无一首佳作可言也。)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其大者",不当枉废有用之精力于微细纤巧之末。此吾所以有废骈废律之说也。即不能废此两者,亦但当视为文学未技而已,非讲求之急务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

八曰不避俗语俗字

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字俗语”之论也(参看上文第二条下)。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自佛书之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近白话。其后佛氏讲义语录尤多用白话为之者,是为语录体之原始。及宋人讲学以白话为语录,此体遂成讲学正体。(明人因之。)当是时,白话已久入韵文,观唐宋人白话之诗词可见也。及至元时,中国北部已在异族之下,三百余年矣(辽、金、元)。此三百年中,中国乃发生一种通俗行远之文学。文则有《水游》、《西游》、《三国》之类,戏曲则尤不可胜计。(关汉卿诸人,人各著剧数十种之多。吾国文人著作之富,未有过于此时者也。)以今世眼光观之,则中国文学当以元代为最盛,可传世不朽之作,当以元代为最多。此可无疑也。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文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乃有“活文学出现”,而但丁、路得之伟业,(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而以拉丁文为文言,凡著作书籍皆用之,如吾国之以文言著书也。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路得创新教始以德文译旧约新约,遂开德文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今世通用之英文新旧约乃一六-一年译本,距今才三百年耳。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造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凡发生于神州。不意此趋势骤为明代所阻,政府既以八股取土,而当时文人如何李七子之徒,又争以复古为高,于是此千年难遇言文合一之机会,遂中道夭折矣。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此“断言”乃自作者言之,赞成此说者今日未必甚多也。)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游》、《西游》文字也。

古代文学典故篇3

新课改以后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古诗词的容量增大了,归类也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高考古诗词所占比例也有较大上升。古诗词鉴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把古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忽略从诗词本身去阅读鉴赏,一味迎合高考出题者的意图,从而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走向歧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p散文p小说p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p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p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古典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又要把握作品的艺术性。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性的培养主要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需要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知识审美两相通的效果。

古代文学典故篇4

一、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读本注“习辞者”为:“善于言辞(很会说话)的人。习,熟练。辞,言辞。”笔者以为“习”训为“熟练”失当。

笔者查阅了十多种古汉语辞书,都没有找到“习”有“熟练”的义项。《说文解字》注“习”为:“,数飞也。从羽白声。”显而易见,这里的“羽”是形旁,本义与鸟飞有关,故“习”的本义应为“(鸟)反复地练习飞翔”(见《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一版,下同),如戴圣《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后来又引申为“熟悉”、“通晓”等义,如《战国策・齐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本文的“习”也应当解释为“通晓”。

“辞”在本文固然可以释为“言辞”,但笔者认为不够妥帖。“辞”如训为“言辞”时,则与“言词”的“词”同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释“言辞”为:“说话所用的词语。”晏子作为一个外交家,仅仅“熟悉言辞”还不足以显示其非凡的外交家才能。所以这里的“辞”应该释为“辞令”(酬应、答对的言辞)为妥。所谓“习辞者”就是“通晓辞令的人”或“擅长辞令的人”。故全句可以译为:“晏婴是齐国通晓辞令的人。”

二、王曰:何为者也

读本注“何为者”为:“做什么的人。”笔者以为此注欠妥。楚王问“干什么的”,而左右侍从却回答“齐国人”,这明显是犯了答非所问的毛病。“何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解释为“干什么”,但在此处如此解释显然极为不妥。

《说文解字》释“何”为:“何,儋,一曰谁也,从人,可声”,“‘谁’是‘何’假借为疑问代词的用法”(见《文言文学习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下同)。《古代汉语词典》、《文言文学习辞典》在“何”字条后就收有“谁”这一义项,如《孟子・万章下》:“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左传・昭公十一年》:“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文中的“何”也应当解释为“谁”,这样才使上下文文脉通畅,不至于捍格不通。

“为”读wèi时,释为“表示判断,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是’”(见《古代汉语词典》),如《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孙彦林等人的《晏子春秋译注》(齐鲁出版社,1991年出版)就把此处的“何为者”译为“绑的是什么人”,笔者以为很恰当。故全句应当翻译为:“楚王问:‘绑的是什么人?’”

三、齐人固善盗乎

读本将“善”注释为“善于,擅长”,笔者以为欠妥。

笔者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崇文书局,2006年第一版,下同)等辞书,在“善”字条后不但收了“擅长”的义项,而且收有“喜爱”、“喜好”的义项。

据《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显然这应该是技巧问题;“喜爱”、“喜欢”是“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应该是心理、品质问题。联系课文具体分析,楚王强调的应该是后者,而非前者。故这里的“善”应释为“喜好”、“喜欢”、“喜爱”为好,这样才使楚王的话更具有侮辱性。故全句应该翻译为:“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窃吗?”

四、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读本释“今”为“现在”,显然不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晏子所指的应是眼前的这个百姓,而不是泛指“现在”整个齐国的百姓。

笔者查阅了《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古代汉语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等辞书,发现在“今”的字条后皆收有指示代词“这”、“此”的义项,如《礼记・三年间》:“有知之属,莫不知受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国语・周语》:“王曰:‘今是何神也?’”。本文中的“今”也应当解释为“这”、“此”,这才符合晏子说此话的意图。故全句应该翻译为:“这个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

五、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句中的“所与”读本没有单独注释,很容易造成误译。

古代文学典故篇5

一、激情邀趣:我想读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动机成正比例。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时,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学生强烈的阅读需要,唤起学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阅读为“我想读”、“我要读”式的主动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名家配乐朗诵激趣法、教师朗诵示范法和与之相关的图片展示法、音乐欣赏法、影视片断播映法、舞蹈艺术欣赏法、故事导引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起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作用。

教学北朝民歌《木兰诗》前,笔者将从网络下载的制作精美的《木兰诗》音画朗读视频插入课件前面。上课伊始,就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边听边看。当视频中不断幻化着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动态画面和传送出朗诵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情感丰富的诵读之声时,学生阅读、探究、品鉴《木兰诗》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地被激发了出来,随之,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学生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当然,教学《木兰诗》这样故事性非常强的古代叙事诗,采用《木兰诗》故事导入法,或者采用《木兰从军》影视片段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也可以收到极好的激情邀趣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何时读

古典诗词课堂阅读必须把握最佳阅读时机,方可以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呢?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个时段可以算是比较好的时机。

1新课伊始时

要探究古典诗词文本的丰富意蕴与“庐山真面目”,学生必须从认知、诵读文本的外在形态――文字符号开始,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学生面对形式短小精悍、语言凝练精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形象美丽、情感美好、风格独特的古典诗词文本,本身就有一种高声朗读或者浅吟低唱的强烈欲望。教学时,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黑板上尚未把课题书写完毕,教室里已经响起了学生主动朗读古典诗词新文本的朗朗读书声。所以,这个时候是诵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2学生理解有障碍时

古典诗词是古代诗人生命阅历的浓缩,是情感精神的凝聚,是道德情操的呈现,是生命价值的再现,是生活理念的表现,其表达方式往往含蓄委婉,有的甚至借用典故婉转表达其情怀与志向。

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分别用西晋向秀闻听笛声而思念故友、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终了而斧炳朽乱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已故的变革同党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表现了作者有感于世事沧桑、人事全非和暮年返乡恍如隔世之心情。此等用典,往往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顺利解读。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一边反复诵读文本,一边运用课文下面的注释、已有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古文化知识积淀等,读出文本的内在意蕴,读出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丰富情感。

3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初中学生尚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其精力与耐力等均不如已经成年的教师。所以,课堂教学到了后半段时间,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在眉飞色舞地讲解课文或者满怀期望地提出问题,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迷离的眼神或者死寂一般的沉默。这是因为在长时间与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感到疲倦而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缘故。这时,教师应该果断地调整教学程序,迅速中断教学话题,当机立断地引导全班学生齐读古典诗词文本,或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如此,既顾及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又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避免了对学生的直接批评,有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三、授之以渔:怎么读

1回归文本,精细阅读

回归古典诗词文本的精细化阅读,就是在忠实于古典诗词文本原意的前提下,将精读和细读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教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着手,精心研读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巧妙的用典、颔联与颈联工整的对偶、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情感与慨叹、作者体现在在文本中开朗豁达的胸襟、作者在文本中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咀嚼玩味文本,将阅读、探究文本的探针逐渐深入到文本深处,与作者远逝的魂灵进行近距离的对话,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主旨,使作者的人文情感与自己的审美体验发生强烈共振。

2超越文本,拓展阅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有鉴于此,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时,我们必须以教材为本,在回归文本精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超越文本的拓展式阅读,以期学生既扩大古典诗词阅读视野,又习得比较阅读古典诗词文本的技能。

古代文学典故篇6

中国的民族乐器里,古琴大概寿命最古。

二胡、琵琶、箜篌、扬琴之类的,都来自草原、西域或者印度,也曾经和小提琴一样被看做是洋乐器。单单古琴是中国人自己造的。现在,中国也可以用小提琴和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如《梁祝》与《黄河》。小提琴也成了中国人的乐器,可惜,我们见异思迁,容易忘记了中国乐器的老祖宗。

倒不是,林西莉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和这件古老乐器,有什么特殊的了解和领悟,而是,她的亲身经历很有意思,与古琴结缘,很巧,也很幸运,得到了中国数位古琴大师的亲自指导。而且,半个世纪以来,她一直在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孜孜求索,诚心可贵。

在美国,也有很多的汉学家,他们没有来过中国,但是却在编写中文字典,很荒诞。林西莉则靠谱儿多了,她在中国生活过。古琴只是一个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敲门砖。她借这件美丽的乐器,敲开中国艺术史乃至文化史的大门。渐渐地,她的这个尝试成为一种可能性,而且这个可能性越变越大,大到中国人对她也开始有了信心--同时,为热爱和关心中国古代的艺术人,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遗存的诸多细节。

如果,黄仁宇写北宋首都开封的故事,写得再生动。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例外。可是,一个瑞典的汉学家,可以把徽宗为何在琴室旁的庭院修建假山,原因是风水学家说,那样可以让他的嫔妃们为其孕育子嗣。这就有趣了。为了这件古老的中国乐器,林女士还需研究这位失败帝王的家国故梦和破碎山河。

《古琴》一书,摘得了2006年瑞典国内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的非文学作品类图书最优秀奖。这已是林西莉第二次获此殊荣。奥古斯特文学奖创立于]989年,在瑞典国内享有盛誉,奥古斯特文学奖和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著作通常成为圣诞节采购中的热门礼品。此前,林西莉还曾凭借《汉字王国》一书获得过奥古斯特文学奖。《汉字王国》是林西莉对中国汉字40余年研究的结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汉字的渊源。《汉字王国》和《古琴》这两部传播中国文化的作品,在瑞典掀起了一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潮。

瑞典老太太,给了我们一个礼物,打开一看,呀!原来是古琴的故事。

快读漫品

(一)管平湖常询问我们学习的情况,他坐在王迪那张唐代的大红琴边,用这张他自己录唱片时使用的琴,弹我们正练习的曲子。

节选自《古琴》,第45页

短评:很幸运的瑞典朋友,中国的古琴大师都被她赶上了。

(二)《听琴图》,据说是12世纪初期宋帝徽宗所作,可以说是身为帝王的赵佶的自画像,黄冠淄服似道士,危坐参天奇松下弹琴。他的面前坐着两位听琴者,神情专注陶醉,遐思悠悠。画中人都着日常便装,远离公职,在这理想宁静的环境中与朋友聚会,分享美妙的音乐。节选自《古琴》、第186页

短评:汴京残梦,被林女士写得飞动活泼。接下来,她也描绘了琴声过后的山河破落。

(三)琴道开始与这一振兴文化的工作紧密相连。随着官方儒家思想的确立,古琴也成了一个特殊的乐器,一些对后世意义重大的著作,诸如蔡邕的《琴操》和嵇康的《琴赋》相继编成,它们是与琴相关的一切详尽记录的开始。

节选自《古琴》,第247页

短评:音乐历史背后的蹊跷,林女士也悉数了知,好用心的汉学家。

(四)根据高本汉对古代音韵的还原,“今”和“金”字的发音之接近,可以轻易地相互替代。这说明,“琴”字的字形,不仅是乐器本身的形状,而且是既表意又表音的。如果有读者对于一个字可以发音感到惊讶,可以参阅拙著《汉字王国》中“意与声”章节。那里有更多的解释。

古代文学典故篇7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

一、抓“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

“文如其人”,“诗言志”。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三、抓“意象”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等。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

四、抓“典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用典就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典故是指诗词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对解读作者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词;反用则在诗词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故浩如烟海,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地掌握。例如,“司马青衫”、“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五、抓“注释”

注释是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词鉴赏中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六、抓关键词语或语句

关键词语或语句指的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语句。抓住它们,不失为把握诗词情感主旨的一个有效而快捷的方法。如李清照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我们从“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一句可以知道该词主要抒发词人思恋故乡的情感。并能推测出当为词人后期作品。

根据中国古诗词的结构特点,使用该方法,我们应特别注意一首诗词的结尾句。

七、抓题材类别

古代诗词按思想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离别诗、咏物诗、闺怨诗等类别。每一类题材都有较固定的思想情感。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从题材类别入手把握情感主旨。

古代文学典故篇8

一、以典故铺陈洪州之风物

本文开篇先从古到今、由天及地,写出滕王阁所在地洪州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特点,然后以两个历史典故突出洪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龙光射牛斗之墟”用西晋张华请南昌人雷焕看牛斗二星为何现紫气的典故,意在夸赞洪州物产之灵异;而“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写出洪州人才辈出。这两个典故形象而生动地凸显了洪州“人杰地灵”的地域特色,从而衬托出参加这次宴会的宾朋的非凡。段尾以“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两个典故,以虚写实,虚实相映,进一步突出了洪州地区古今人文积淀深厚、人才辈出的特点。

最能表现洪州风物的可以说是滕王阁了,因此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滕王阁的优美景色。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巧妙化用了文学家庾信《马射赋》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变腐朽为神奇,从高低、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图景,意境描写可谓传神生动。这里作者采用了用典的另外一种形式――“用语”,是有别于“用事”的另一种用典的方式。这样一来,“用事”与“用语”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将洪州的人文景观展现得委婉,含蓄,典雅,精练。

二、以典故铺叙宴会之盛况

文章第五自然段,作者驰骋想象,思接古今,将此次宴会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相联系,极尽宴会之盛大。“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借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的竹园宴饮文人雅士之雅事,对照写出今日聚会场面的盛大。作者把主人阎公比惜人才的梁孝王,把到场宾朋比做睢园中的雅士,并说他们的豪饮气概甚至超过了陶渊明。如此用典,可谓含蓄隽永,妙趣横生。“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借曹植和谢灵运昔日聚会的欢乐盛况,赞美参加今日宴会的名流的非凡文采,古代事典与眼前之景相结合,写出了聚会之乐、宴会之雅。文章最后借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和鲤鱼跳龙门等典故,字里行间渗透着对阎公的感激之情和作者的欣喜之情。结尾以潘岳、陆云两位文学雅士的典故结束,再次把宴会之盛、宴会之乐、宴会之雅推向了高潮。

三、以典故一吐心中之块垒

借典故抒写自己的人生遭际和怨愤。“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里的“日下”“帝阍”“宣室”三个词,其实都指皇帝,表现了作者报效朝廷的忠心,为国尽忠的渴望。而“云间”是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曾经的所在地,作者写出了自己虽有陆机一样的才华,却有才不被重用、有才无法施展的愤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作者借冯唐、贾谊写自己有才而不被重用的悲哀,借李广、梁鸿来写自己命运的坎坷。这些典故写出了作者在现实中的郁郁不得志,这中间虽有对自己功业未成的宽慰,更多的是对那个埋没人才的不合理的社会的隐忧和怨愤。

古代文学典故篇9

为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人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古文学习已经渐渐受到了重视,小学阶段要求必背古诗70首,每册课本中也涉及了古诗词的学习。

纵观整个小学教材,除了古诗词,还有很多文章涉及到了古代的经典文学,如文包诗、名著改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价值让古文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从初涉古文到走向经典,实现与中学学习的衔接呢?

一、多元激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古文离学生的生活已经遥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用古文导入阅读教学岂不南辕北辙?其实不然,一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没有采用常用的解题或介绍人物的方法导入,而是请大家猜谜。老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上面摘录了《三国演义》中对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描写,老师边念边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当老师念道:“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哪里还顾得上举手,争先恐后报出了“诸葛亮”。学生对这个人物太熟悉了,而且对他的智慧充满了崇敬。老师还不忘相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进行介绍,为学习课文打下伏笔。当老师再读“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时,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是关羽、有人认为是张飞,老师不置可否,紧接着又读了一则“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了答案。谜面用略显通俗地古文形象地描绘了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学生很容易就猜测出了谜底。这是教师第一次将经典阅读中的文字以游戏的方式出示,既显得简单,又十分有趣,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经典阅读中这一类文字的表达魅力。

二、回归原文,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受到学生身心特点的限制,如果说中年级还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经典、走进经典的话,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会更主动,收获也会更多。如在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一位老师只是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但在课堂伊始,学生在介绍背景资料时运用了大量的典籍文献,阅读了《报任安书》,并引用了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后的一段话:“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局则忽若有所之,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来表达他的生不如死,有的同学又用自己的语言对这段古文进行了讲解。

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是好奇的,特别是读到作品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呐喊、愤懑、不平与痛楚时,共鸣油然而生,于是更急于、乐于、善于阅读文中的故事。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穿《报任安书》中的相关描写,并在反复品读中发现文章以第三人称来写,而这段古文是第一人称的直接表达,其更真切可感,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对司马迁后来的所为产生敬佩之情。

三、拓展迁移,让古文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

小学生的记忆库中至少有必背的70首古诗,但没有多少机会让他们吟诵,更不要说运用了,于是一首首经典诗歌在背颂后又被渐渐遗忘。那怎样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时刻帮孩子回顾那些经典呢?一位老师在教学郑振铎的《燕子》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篇课文的第二节描写春景的句子很美,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头脑中都留下了一幅幅春景图。老师这时话锋一转:读着并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句诗歌呢?谁想起了,谁就是小诗人,请大声吟诵。这一说,学生的诗库被激活了,有的直接背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将课文与古诗结合:二三月间,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真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孩子们俨然变成了小诗人,一首首诗歌脱口而出。老师又即兴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了几首,学生们吟诵得更欢了。

在这样反复的阅读文本与吟诵诗歌相交替、融合的过程中,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在孩子的眼中更具画面感,学生对文字的体验也更丰富了,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节课如诗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节课中,学生会背文章了,复习与运用了古诗,想象力、感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探究典故,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典故篇10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古诗文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实施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文,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诗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诵读古诗文中开拓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中获得成功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的确,在小学中诗声琅琅已蔚然成风,古诗已被小学生所接受并吟诵。诵读古诗文,能有效地开发小学生智力潜能,培养他们记忆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进行母语学习,同时还能让他们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雅情操,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利用古诗文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校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增强新的教育活力,丰富新的教育内容。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载体的活动”。利用诵读古诗文中开拓人文素养,突出“综合”和“实践”的特点,为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二、利用现有教材打造人文经典课堂,让学生在广博的经典中获得成功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警言美句、掌故熟语,都来自古诗文的历史传承,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历史故事、名人逸事、传闻美谈等都有古诗文可据,因此,我们就把这些儿童熟知的出自古诗文的语言材料作为选文对象,让学生在广博的经典世界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为学生之理解和吸收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这些古诗文的语言简练,语言富有生命力,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三岁到十三岁的孩子记忆力相当高,作为老师,在教学中不求甚解,但求会背,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倾醉于此,感悟诗文形式和意韵的美,找到诗文的独特感觉,让孩子更全面地吸收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让古典诗文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奠基和生根。

三、创设诵读环境感受人文素养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书香的氛围中获得成功

利用学校的文化墙、教学楼走廊、教室内处处贴上了古人的名言警句,创设诵读古典诗文的诵读环境,给学生诵读欣赏古典诗文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活教材”。

例如贴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这样让古典与生活时时同在,让学生的感官沐浴在浓浓的古诗文天地中,使之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校园的这一大特色景观,蕴含了“千淘万沥出深山,吹尽风沙始到今”的励志哲理,展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辟读书方法,也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立人之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人间正道皆藏其中。不仅营造了文化书香学习的氛围,又创设诵读古诗文的诵读环境,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成功

诵读古诗文能促进学生个性、知识和技能和谐发展,凸现“打造文化书香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中华古典诗文诵读,开展并实施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古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来。使校园里掀起了诗配画、经典古诗词诵读的热潮。更重要的是读美文,学做人,吟诵《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传承五千年灿烂文化与传统美德,通过大胆创新,运用舞蹈类(民族舞、现代舞)、相声、小品类、歌曲类(独唱、多重唱)、如配音诗朗诵、歌舞、表演唱、背诵接力、器乐的表演类等艺术表现手法,在每年的六一节的文艺汇报演出的舞台上,小学生们意气奋发,朝气蓬勃,展示了本班的魅力和风采。经过这几年来的积累,古韵盈满园已经成了一道特有的亮丽风景。

策马芳郊看李白,桃红绿草遍天涯;闲步茂林闻燕青,雀灰黄鹂全树满。不断创新活动,让学生阅读经典成为习惯。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我们结合每年经典诗文诵读的“止于至善”宗旨,使5月的“诵读节”精彩纷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亮点。让学生们大显身手的“诗意教室”评比,手抄报设计比赛,“我读经典”征文比赛,“经典小状元”评比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形式的活动凸显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诗声朗朗”。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既使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又在“诵读节目展示”等一次次活动中积累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德;既使学生大大提高了诵读热情,又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郁的诵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