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建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9:34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制度文化;基层医院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内涵有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1]。制度文化在医院文化体系中作为中介具有传递功能,对医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医院制度与医院制度文化的内涵医院制度是指医院管理和运行的规则体系,具体是指维系医院内部运行以及医院与外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条例、规定、管理制度等。医院制度文化指渗透于医院各种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机制运行之中,体现医院特色并被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医院制度文化相比于医院制度,其内涵更加深广,各项制度合理安排有序,是医院制度文化的最低要求,同时还必须关注用于指导制订制度的理念是否与医院的核心理念相符合,制度内容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执行力等,这是医院制度上升到医院制度文化的关键。

1.2制度文化建设在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基层医院更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因此基层医院要从解决医院生存的高度认识医院文化的重塑问题,要从树立起市场观念和危机观念入手,重溯有利于医院未来发展的理念。而要使员工转变观念,接受一种新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通过对旧价值观的批判来实现,必须借助于制度化的力量引导员工逐步接受新价值观。制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医院管理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使我们的医院文化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

2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2.1对制度文化认识不足,造成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割裂大多数基层医院制订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规范员工,仅仅把制度建设等同于颁布各种规章制度,对制度的文化内涵领会不够或根本无暇顾及,使制度建设停留在表层。从医院文化建设上看,许多基层医院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要把精神文化通过制度贯穿到行为尚需要长期努力。当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文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医院的运行基本依靠行政权力的推动,使制度体系只剩下一个刚性的躯壳。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2医院各部门工作职能不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割裂当前医院的文化建设职能大多数落在党委办公室,而医院制度建设职能一般以行政办公室为主。以党委办公室为主导的医院文化建设偏重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由于职能的关系,往往没有深入地开展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使整个医院的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达不到三位一体互相促进的局面。

2.3受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传统的医院文化建设往往着重于狭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对制度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忽略了制度文化建设,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现象。另外受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影响,我国的管理重视或偏爱"人治",忽视法规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控制和约束,而在基层医院,医院的管理队伍往往是从优秀的专业人才中选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重技术轻管理,重行政轻文化,也是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3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区级综合性医院,正在准备参加JCi评鉴,医院以此为契机对制度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践推进。

3.1确立了医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通过专题宣传教育培训、各类载体活动向广大职工宣扬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其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树立"仁爱、精诚、创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源",制度是"流",积极倡导一切制度的修订必须围绕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展开,形成以价值观之"源"转化为制度之"流"的过程。

3.2调整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担任执行副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包括各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工会副主席和党办(监察室)、宣传科、院办、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门办、后勤服务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制定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将医院文化建设的职能从党委办公室延伸至全院各科,明确了各部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功能。将推进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列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3.3全面审视制度,文件编写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设立文管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规范全院文件制度。以职能部门为主线对全院范围内的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并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进行全面修订。

3.4建立分层分级的培训机制全面梳理制度,根据其所适用的范围,将制度分为全院级、系统级、科室级,各科室遴选1名制度培训员。全院级制度,由制度的制订部门负责培训全院各科的负责人,由各科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系统级制度则先培训系统相关的各科制度培训员,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科室级制度则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医院各职能部门采用试卷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

3.5采用"追踪方法"开展行政查房,督查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以院级领导的分管职能为范围,建立了七个行政查房小组,每组定期每月2次采用"追踪方法"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制度执行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及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奖罚同时,对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予以修订纠正。

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建立和完善强调执行力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要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工作:①在制定制度伊始,就配套出台能够保证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具体办法,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到制度与工作一致、制度与人员落实一致。②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愈透彻,执行才愈加自觉。而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员工对医院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应始终坚持向员工灌输医院的核心理念,并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加以强化。制度文化的终极状态是由开始的制度,逐渐转变成最终的、被广大医院员工所接受的、内律的文化,这也是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所真正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秀晴.当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47-48.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

绩效薪酬考核制度是指企业或事业单位在实现自身发展计划的基础上,依据单位的发展状况,综合评估员工工作的管理制度。我国的基层医院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基层医院内执行绩效薪酬考核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其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现状

1.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渗透力不足

当前,绩效薪酬管理执行直接影响基层医院员工的利益。因此,绩效薪酬管理具有敏感性。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情况大部分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全面的实施绩效薪酬管理制度。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人员因为担心管理会带来医院员工的不满,所以放弃了绩效薪酬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制度。

2.基层医院非量化的模糊绩效薪酬考核手段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对绩效薪酬管理制度的确立,大部分以平均分配为核心。不区分医院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贡献,均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使用非量化的考核手段。例如医院的机关和后勤部门,绩效薪酬通常以部门多少为分配单位,部门内按照人数平均分配,这样的绩效薪酬制度无法体现不同职能部门和人员的水平。基层医院员工高级职称和普通职称之间的绩效薪酬没有太大差异,无法调动基层医院的工作积极性,缺少工作的主动性。

3.基层医院绩效薪酬单纯来源收支结余

基层医院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其建立目的在于为全社会基层人员提供普通的医疗服务。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收入与支出结余能科学控制基层医院的成本与效益,这是以效益作为驱动力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会带来负面效应。此外,以效益作为驱动力的制度能使基层医院的管理人员更多的看到利益,忽视了医院作为公益单位应具有的功能,也无法实现医院管理水准的提高。

二、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的重要性

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能使基层医院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绩效薪酬管理水准,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能更加科学地界定绩效薪酬考核指标,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绩效薪酬的挂历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科学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基层医院内部实行数据的共享,改变了原有的绩效管理模式,简化了绩效薪酬考核流程,缩短了绩效薪酬核算时间,使绩效薪酬考核实现动态化、精准化。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对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以帮助基层医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使基层医院的内部考核更加健全,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人员进行不同类别的考核,能够实现能力强、贡献大、绩效薪酬多的目的。对于为基层医院作出巨大贡献和业绩突出的员工,绩效薪酬考核评分高,能实现薪酬的提升。因此,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可以激发基层医院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基层群众的不同需求,从而使基层医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1.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方法

关键绩效薪酬指标是指将基层医院的计划细化为多个具有可行性的小计划,同时设定、计算、探究基层医院内部的进入口、出口参数,量化管理医院的绩效薪酬,实现基层医院制定的总体目标。关键绩效薪酬指标是基层医院进行绩效薪酬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平衡计分卡是新兴的管理体系,它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将基层医院的规划目标变成具有可行性的能够执行的指标。层次分析法的核心理念是使用体系分析思想,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2.基层医院绩效薪酬考核指标的确立

关键绩效薪酬指标法的核心是SmaRt准则,也就是细化原则、测量原则、实现原则、联系原则和时限原则。此种绩效薪酬考核指标方法可以广泛在基层医院中适用,与基层医院的绩效薪酬管理目标相一致。

3.基层医院绩效薪酬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基层医院是综合性医院,包括有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其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具有不同的工作属性,所从事的工作也完全不同。因此,考核指标也不应该相同。可以将基层医院的考核指标分成三个类别,即管理类、后勤类和技术类。利用SmaRt指标准则对岗位权重给予指导:(1)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作程序和内容,将核心内容和具有较大作用的内容获取出来;(2)按照组织内部的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3)对部门的管理制度和执行状况进行研究。

四、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1.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系统需求

建立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系统,应使用统一建模语言,探究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系统,统一建模语言能够对面向对象提供支持,还能够对系统软件研发中的所有流程都具有支持功能。统一建模语言可以将软件系统不同模块之间进行有效无缝衔接,统一和协调系统研发中存在的多种类的语言、系统、理念等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系统的后期维护是指对绩效薪酬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设置,可以添加、剔除、更改使用人员的权限等操作,包括可以修改和设置科室和人员的数据信息。信息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添加、剔除和改变基层医院的部门信息和工作人员信息,可以查找信息数据。数据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基层医院的各种收益情况、支出情况进行计算机数据分析,同时可以对以往的数据信息情况进行比较精准的查找。绩效薪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依据基层医院的绩效薪酬考核标准,对基层医院内部的所有人员和科室进行绩效薪酬考核评分,并自动进行评分核实,通过基层医院系统内联网,将绩效薪酬评分的考核结果发送给每一个科室和工作人员,同时提供评分的查询功能。

2.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数据库建设

在基层医院绩效薪酬管理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使用概念数据模式呈现数据全部逻辑结构,可以实现其数据库建设的独立性,实现与其他软件的分离。构建数据库可以采用powerDesigner建模,设计数据库。同时,在此基础上,将概念数据模型转化为物理数据模型,可以使用DatabasemangementSystem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3

摘要:由于医院的工程项目投入资源多、占用资金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环节多,医院在开展基建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应的财务管理,提升基建工程的资金利用率,充分发挥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本文主要对于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医院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现状

伴随国内医疗事业、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医院规模不断壮大,医院新建、改扩建工程也不断增多。由于医院基建工程所需资金庞大,且医院基建工程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综合性较强,医院必须加强对基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才可以有效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损失浪费、控制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一、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基建工程中的主要财务管理内容包含:对工程资金进行筹集管理、工程资金的预算管理、工程建设成本的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管理、工程价款结算的管理、基建收入的管理、资产的管理、基建工程结余资金的管理、对内部的会计进行监督、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等内容。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了解清楚其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才能使基建成本得以有效控制、节约建设资金、增强工程的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确保工程顺利竣工,有效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

二、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医院领导对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目前,大部分医院领导人员是医学专业出身,并不了解财务管理及基建工程等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因此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医院基建工程建设只需进行公开招标,程序到位就行,不用对其施工成本、工程造价进行详细的核算,造成工程建设过程监督管理、审核不到位,医院建设资金流失严重。

2.从事医院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专业性差。目前,医院从事基建工程中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忙于日常事务,参加有关基建财务管理的培训较少,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专业素质较低,财务人员对基建工程方面的知识不熟悉,对基建工程造价、成本等了解不多,难以对基建工程实施监管和控制。

3.医院基建工程中缺少合理的计划、工程预算。实施基建工程之前,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基建工程建设资金进行合理计划,做好工程预算。制定有效、合理的工程建设资金使用计划,能够为合理分配、预测项目资金提供有利条件,进而选择更加适合的基建工程方案。但是,诸多医院并没有参照项目资金对其工程建设的目标、实现方法、工作时间等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致使基建工程在施工阶段出现许多突发情况、问题,对基建工程的顺利竣工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基建工程实施随意性大,改动较大,进而影响到基建工程的有效管理,造成工程建设资金浪费的现象。

4.医院基建工程合同管理不到位。对医院的基建工程财务进行管理时,财务管理部门并没有参与到工程项目合同确定的工作中,没有对合同具体内容比如付款控制、结算方法、合同纠纷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因此,财务部门不能发挥较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导致医院的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限制,使其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控制,阻碍到医院的基础建设及发展。

5.医院基建工程的竣工决算比较滞后。基建工程完工后,医院应及时做好相应的工程决算工作。由于项目竣工的决算工作量大,程序繁杂,导致基建工程竣工结算的工作越来越滞后,医院的固定资产和实际情况不符,基建工程的账目无端增大,工程使用过程中许多管理、维修的费用被财务人员划入项目的建设成本中,出现财务账目不实的情况。

三、完善医院中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应增强医院领导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意识。医院领导应提高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安排熟悉基建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事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领导。财务管理人员要参与到具体的基建工程规划、设计、招标、合同签订、工程施工、竣工等环节中,并对这些环节中的资金进行严格的控制、审核,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资金的支出。

2.应培养专业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提高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的基建财务部门应选择专业素质较强、掌握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及基建工程财务体制,具有工程预算、工程造价知识的人才来完成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不但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培养,还必须积极参与医院的基建项目管理,对自身的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进行强化,这样才可以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使基建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大大提升,进而确保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高效的进行。

3.应完善基建财务管理的体制及内控体制。医院为加强其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有效性,应建立与国家现行相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要与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相适应,对于工程项目中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必须互相监督、制约,以防发生财务风险,进而才有利于基建财务的有效管理、控制、监督。

4.对于基建资金的支付必须严格进行控制。严格控制基建资金使用,保证经费的合理运用,降低资金浪费、防止资金挪用的不良现象。首先一定要对用款计划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所用的款项是不是应用在基建工程中。对于基建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原材料的经费也要严格对其进行控制,财务管理的部门应掌握好市场中的具体情况,一定要熟悉原材料的市场行情,尽量选择价格便宜且质量较好的供货商,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定的项目资金。另外,工程竣工之后,财务人员必须对项目付款依据进行详细的审核,确认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才能根据合同要求付款。

5.应加强医院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监督。如何在医院基建工程项目中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的有效、合理、安全使用是医院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医院财务人员应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情况、成本支出情况、结算情况,并对其效益、成本支出超支原因进行及时分析。医院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行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要对建设资金进行专户、规范的管理,保证其得以专款专用,防止挤占、截留、挪用等现象的产生,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医院的基金财务管理在医院财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也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将医院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做好,才可以有效节约其建设资金,增强医院的整体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丁文会.对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44(26):478-479.

[2]朱晓玲.对企业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36(8):256-257.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4

【摘要】通过地震灾区绵阳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保管理状况分析显示:已实现全民医保制度全覆盖,但大多数医院医保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流程不完善,制度不规范,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能不高;政府医保机构管理人员非医务化问题突出。因此相关部门应规范医保管理制度,建立医保专业管理培训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体系,提高医保管理效能,落实新医改精神。

【关键词】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现状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5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91-02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生物,随着全民医疗制度的实施,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保险办公室(简称医保办),医院医保办是医疗保险管理经办的最基层机构,对内直接面向患者,对外面对政府医保机构,在医、患、保三方中具有“核心”地位。但由于是十年医改的新生物,在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均有不完善之处,并面临着许多困难,现将地震灾区医院医保管理现状分析如下。

1.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机构不健全

绵阳市城乡居民560万人口,市级医疗机构5个(其中综合三甲1个,专科三甲2个),县级医疗机构40个,乡镇及社区医疗机构270个,现设置有医保办的医疗机构仅5个,专职医保管理人员4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护师30人,财务类人员9人,大部分县级医疗机构及所有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均无专职医保人员,其业务由财务部门经办。

分析原因:一是“5.12”大地震北川、平武等地医疗机构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毁灭,灾后重建任重而道远;二是医院医保意识有待提高,医保费用质量意识不到位,把费用质量与医疗质量分割;三是国家对医院医保管理无规范性制度要求,客观上造成了医疗机构凭各自管理;四是医保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未给医疗机构费用管理形成拒付压力;五是医保管理归属行政职能,管理人员必须有临床经历,但其待遇偏低,临床医师不愿意离开专业,因此医保办非医疗类人员为主。

2.医院医保服务流程不完善,管理制度不规范

由于医保管理无可循的标准和规范,若医保管理机构不健全,自然导致医保服务流程不完善、管理方式各异,制度不规范。绵阳市除5个大型医疗机构外,其余医疗机构还没有建立规范性管理制度。因此医疗机构面对医保机构常常处于被动局面,话语权不足,被动签定点服务协议,被动执行医保管理规定,甚至导致医保基金安全风险。如我市一家医疗机构因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医患合谋的案例,骗取医保基金数万元。

3.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能不高

随着医保管理服务的深化,医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院开放床位1000张,经过多年努力基本建立了医保费用管理、审核、监控、分析信息软件,可将复杂的医疗保险管理程序简单化,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能,但绵阳市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的限制,特别是“5.12”地震的严重影响,未建立信息化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病人医疗费用按照政策人工审核结算,既不能实施医疗费用在院实时结算、数据传输,也不能搜索、整理医保管理数据指标,管理效能不高。

4.医疗机构医保办协作不力,各自为政

2009年初,中国医院协会医保管理专业分会正式成立,对区域性医疗机构医保协作,加强医院医保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是协会性的组织,又无强制性规范作用,各级医疗机构医保意识水平差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广泛建立医院医保协会,面对医保政策的强制性和医保费用的拒付制形成了政府医保管理机构的“优越性”和“权威性”,医、保双方没有真正的建立起平等协作关系和有效的沟通、谈判机制。

5.医保政策的多元化,医保机构人员的非医务化给医院医保管理带来了压力

1997年,绵阳市首批试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截至到2008年底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三大保险的全覆盖,但以县级属地为统筹级别,统筹水平低,医保政策各异,同时新农合又归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形成了“制度全覆盖,横向又隔离,纵向协调不力”的局面。因此医疗机构必须面对不同的参保对象,不同的保险管理经办部门以及不同的保险政策,特别是我院作为区域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同类别的参保病员特别多,给医院医保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绵阳市、县医保管理机构12个,新农合管理机构10个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数据表明,一是医保机构管理人员中非医务人员占85%以上,有学历者仅占25%,他们有丰富的医保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但医疗知识不足,因此在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进行沟通谈判时常常出现认识不统一,甚至矛盾,这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医保、新农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任务繁重,势必会影响医疗保险的精细管理力度,甚至会出现医疗保险基金安全隐患,多年来相关部门在研讨医保付费方式,但无统一模式,医保管理机构费用定额考核指标科学论证不足,有时凭历年数据、经验为参考依据,甚至有些规定与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规范相矛盾,而医疗机构话语权不足,常常导致不合理的医保拒付费用。

6.顺应全民医保制度,加强医院医保管理

6.1健全医院医保管理体系,规范医保管理制度。随着全民医保制度实施,医院不仅是医疗服务的载体,也是医疗保险运行的载体,在医、患、保三方中属于核心地位,也是社会矛盾的汇聚点,因此建立健全一支高效的医保管理团队,完善和规范医保管理制度对落实新医改精神、实施政府惠民政策,保障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院良性发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医保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形成“动态监控,目标考核,绩效挂勾”的管理机制,医院医保管理工作连续多年被各级医保机构评为“定点医疗先进单位”。

6.2提升医保管理人员素质,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医疗保险参保者成为公立医院主体患者,医疗保险的管理质量对医院生存发展的权重逐渐增加,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我院作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高度重视医保管理,自1997年成立医保办以来,其管理人员都是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高级医护人员,人员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具有内外勾通协调能力,对于加强内部管理,医保费用有效谈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保证了医保管理绩效。又保证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6.3树立医保费用质量意识,以费用质量助推医疗质量。医院医保管理就是依照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医院内部医疗保险实施制度和措施,管理参保者医疗费用提供医疗保险服务,其核心就是医疗保险费用管理。新医改明确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推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优质的医疗服务必须有医疗费用作为保障支撑,而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行为又必须受到医保政策约束,只有规范的医疗行为、合理的医疗费用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保关系,减少医保拒付费用,提高医保收益率。在实际工作中,医保拒付费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病历记录不全,有诊疗服务项目收费,无可查的病历记录依据,视为不合理收费;二是超诊断范围的检查、用药或超医保药品目录限制药品适应症范围用药,多品种重复用药特别是中成药制;三是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不到位、全自费等特殊诊疗项目不实行告知制,导致病人拒付;四是执行物价政策缺陷,收费不规范;五是不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医保定额指标超标。

因此医院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疗质量为核心”,同时还应树立“医保费用质量意识”,以费用质量促进医疗质量提高,我院坚持“因病施治”,四个合理(合理检查、治疗、用药、收费),建立了医务、财务联动的医保管理机制,形成个人、科室、职能层层把关,审核在先的动态监控机制,出院结算时提取住院病历,照物价、医保政策审查每医疗费用;月末考核、缺陷整改、绩效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近年来医院医保拒付费用逐年减少,医疗质量特别是病历质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院的良性发展。

6.4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精细管理,提高效率。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投入,特别是应加大对地震灾区的建设投入,四川省已启动了“金保工程”,成都等地已基本建立了城乡居民一体化医保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的医保软件,可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保管理机构之间医保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服务流程,节约人力成本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既可为参保者实现医保一卡通奠定基础,病人持卡在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自由选择就医,同时可使医院向外延伸,利用医院现有的医保管理平台为各类参保病人服务,提高医保病人市场占用份额,我院医保部门、信息部门自行开发了三大保险费用管理软件,做到了政策公开,保险报销有标识,医保费用可查询,医疗费用网络结算,并用网络手段对异地来院参保病人费用实行在院实时结算。既便于医院职工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又为参保病人提供了实时、快捷准确的费用结算服务,让病人满意。

6.5培养专业医保管理人员。不管是医疗机构还是政府医保管理机构的经办部门都共同面临着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医保管理规范,形成一套标准的人才培训、考核机制,以顺应全民医保制度,推动我国医疗保险改革。

6.6制度与机构并轨,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体系。整合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将原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新农合机构整合到社保部门,成立市级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局),承担各地市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工伤生育保险等管理职能,将社保机构有丰富医保管理经验人才与新农合机构有医学专业知识人才紧密结合,建立“一套体系、多个层次、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及高效的管理体制,既整合了医保管理资源,优化了服务环节,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更有利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全民医保制度。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法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091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3-0164-03

1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仅依靠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建议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相应职责,即:领导组组长、领导组、经济管理办公室。领导组组长应由院长担任,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对经济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领导组成员中应包括院级领导、财务审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总务后勤、设备管理、医护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导经济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执行,对医院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及时优化、改进各项经济管理流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一般应设在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等各项经济管理具体工作。

2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医院管理干部及职工熟知程度如何,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败。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一般包括: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重大经济活动集体决策制度、采购管理流程、绩效分配制度、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定、资金支付流程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各项费用控制规定等,涵盖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一要梳理优化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二要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对重大经济活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三要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手册,印发至相关科室及全院管理干部,以供学习执行;四要明确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室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权责,进而使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处。

3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每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及物资设备采购预算;对按照程序上报批复的预算及时进行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各科室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下达科室二级预算管理指标;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医院各项收支和物资采购,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对超出预算的各项收支,严格管控并按规范程序办理各项预算的追加、调整;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汇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

作为医院管理层面,应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应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应将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约束。

3.2医院财务收支管理

医院应明确各项收支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科室及部门私自截留收入不入账;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和大额现金发放管理;通过加强内涵管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

作为具体负责医院收支管理的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医院的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完整。其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省市医疗收费制定的公立医院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系,依法组织各项医疗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确保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票据专管员,加强各类财务票据的购买、使用、核销的登记管理工作;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项医疗应收款项的催收回笼工作;完善退费管理制度,加强退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各项支出事项。医院费用结算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费用收取及入出院手续工作;完善病人各项费用结算资料;建立患者费用复核制度,减少收费差错;收费员每天必须出具日报表并及时上交财务审核,严禁截留挪用,强化对收费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欠费病人的管理,减少坏账。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应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应用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加强病人次均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及耗材比例。医院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定员定岗管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案,在保证医院各项经济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3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成本专题会议;强化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引进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控制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推进保安、保洁、洗涤、食堂、停车等后勤服务社会化。

医院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流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在以科室、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定期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医院医务护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室成本意识;在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质耗材使用,减少卫生材料消耗,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后勤社会化签约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建设。基建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应按规定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房屋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加强负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控制医院建设标准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出库、调拨、处置等环节管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货币资金核查;及时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严格执行负债审批制度。医院采购管理部门在保证临床安全使用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存货库存定额,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库存物资盘点、效期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追溯。医院基建及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的管理、议事决策与审核机制,健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应按规定办理决算审计。

3.5医院采购业务及合同管理

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院发展和需求编制每年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落实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交易制度和备案交易制度,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必须按规定执行,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医院应严格按照院部物资采购流程规定进行采购;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纪检及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应组织法律、技术、财务专家参与谈判。

医院财务部门在汇总相关部门专项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院物资设备采购专项预算并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准;医院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药品耗材必须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运行,禁止平台外交易;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及院部采购物资流程进行各项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完善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等环节管理;对计划外的采购业务,应严格按程序办理追加预算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所有合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各科室签订的合同均应由院办进行统计、分类、归档,实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医院审计部门重大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3.6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建设

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际,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设立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建立规范诊疗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医院人事财务部门要结合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分配方案和专项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要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风险程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方案挂钩。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基建档案;医院发展;作用

医院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社会机构,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并且我国对于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越来越为重视,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投入了很多的资金,我国的医院迎来了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建筑面积逐渐地扩大,甚至很多医院的建设成为省市建设的重点项目。这些建筑建设项目不仅仅关乎医院的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医院基建档案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便于医院日后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保证医院的健康运行状态。

一、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缺乏建档意识。我国相关部门了很多的关于档案验收的法律法规,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验收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验收的重要内容,没有经过档案验收或者是项目档案验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就不能落实或者是通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竣工验收。但是很多的医院管理人员还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我国的法律规定没有清楚的认知,对于医院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只是注重工程建设的进度,对于档案管理经常采取忽略的态度。

(二)缺乏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很多医院机构设置的不全面,对于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相对缺失,没有认识到医院基建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医院工程建设指挥部门,还有医院工程项目筹办的部门并没有配置专业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基建档案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不能给予良好的保障,对于档案转接的制度也不健全,档案管理成效很低。

二、新形势下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的关键。医院的领导人员对于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认知,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的管理意识。要落实责任制度,当基建档案出现不良问题,例如档案资料缺失、失真等不良情况时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要在医院管理制度中有所体现,并且与相关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相联系,同时,在医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计划中也要全面涉及。

(二)建立健全队伍和制度是做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的成效对于医院建筑工程项目后续的维护、改造、扩建等工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需要创建高素质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对于各项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的创建和完善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建立也要使得制度得到实际的落实,对于档案借出和收回要进行有效的记录,对于借出的档案资料要及时进行收回,避免档案资料长时间留存在个人手中。基建档案资料要及时进行归档处理,对于档案资料要认真进行审核,保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基建档案管理存在不良的问题。

三、基建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基建档案对于医院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资源,同样也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的非物质财富。

(一)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医院基建档案包含着关于医院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改造等过程中的技术状态。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的侧重点就是及时地收集和整理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存在的各种文件、签订的合同等。因为医院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量大、建设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基建档案资料具有载体多、数量大、价值高等特点。

(二)基建档案能真实反映医院项目的建设质量。医院基建档案就是通过文字、影像等形式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进行记录,以静态的形式记录医院建筑工程动态的发展过程,为医院的建设工作、医院的规划工作、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真实、全面地呈现医院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进展情况,体现了医院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程建设实际情况。

(三)医院基建档案对医院的建设和维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对于医院建设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里面包含了关于医院建筑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结构、管线的布置等资料。当以往的基建人员离任后,新的接任人员对于医院建筑各项基础设施的检修、改造工作,都需要参照以往形成的基建档案资料。

四、结语

基建档案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医院的领导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基建档案的重要性,不断的找寻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将基建档案具有的价值全面发挥出来,为医院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7

一、从发展环境的变化认识重塑医院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的大多数大型公立医院均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医院自身的发展变化,亟需对医院精神、院训、核心价值观等医院文化的核心内容重新提炼,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支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医疗界“认识误区”,通过重塑、宣示并践行核心文化,可实现“正其身,公其德”的双重效果。

第二,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导致文化支撑的调整。这一转型,亟需新的医院文化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尽快转变观念,找准方向,凝聚人心,把思想统一到“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的办医轨道上来。

第三,医院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客观上对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近年来由于各级医院重视了医院文化的建设工作,对医院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二、从医院文化的内涵来分析基本建设工作的相应地位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发展和医疗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从产生的模式来看,应该说传承多于重塑,提炼重于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大家的共识,共同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

一般来说医院文化分为基础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个层面,而医院的基本建设工作和这些文化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基础文化,如医院整体环境的营造、生活设施的完备、院容院貌的塑造等均为基建工作的基本内容。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合理、流线顺畅的医疗空间,可以使患者身心愉悦,增进机体活力,从而早日康复。同时,能够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美,得到精神上的休息,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院发展后劲,为医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而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基本建设工作同样需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以满足基建程序的要求,这些规章制度同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守则及管理目标等一道,共同构成了医院的制度文化。

总之,医院的基本建设工作既是医院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切工作的硬件基础。

三、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医院文化建设

(一)坚持人本主义,打造精致的物态文化

建设现代化的医院环境,不仅是给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要走出以往只根据医生、护士和后勤保障部门职工的需要来进行设计的误区,为医患共同营造一个良性环境,实现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目的。

1.贯彻整体设计园林化的思路

突出医院园林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庭院空间,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增加绿化总量,并采用代表生命的绿色作为医院环境的主色调,设置亭榭、桌椅、艺术灯饰等小品,改善建筑及路面硬化带来的生硬感受,使之成为景色宜人、便于患者休息康复的场所。特别说明的是,要解决好“医院停车难”和地面空间拥挤的普遍矛盾,尽可能多采用地下或立体车库,减轻拥挤感,争取最大的绿化空间。

2.突出人文关怀的思路

首先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理念。应拓展设施的覆盖面,医院的无障碍设计,不单纯是为照顾残疾人身体活动所作的特殊设计,医院环境中的坡道、盲道、辅助栅栏、标示和护理设施等,尤其是涉及到患者的心理、行为、精神等方面更加是人性化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如电梯的升降速度,应考虑到患者特殊的身体状况,限定电梯速度。其次是人文关怀的理念。凡需排队的场所,设置靠背座椅,并在等候区设壁挂电视,减少患者及其家属在等候排队时的烦躁;在病房的色彩、用具选择上应突出家的感受;又如在儿科的候诊大厅应开辟游戏天地,布置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玩具,让整个就诊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渡过。

3.引入崇尚道德的理念

客观上通过室内及环境设计手法,将医院打造成净化人们灵魂的空间,一方面在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设置弘扬崇高医德的图片、誓言,向患者展示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面向所有人,在医院各处,营造整体的文明氛围,例如在草地上设置保护绿色的木牌,在高台上设切勿高空抛物的提示,以及在医院内部空间设置尊老爱幼、关爱生命的条幅等等。主观上通过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大力弘扬救死扶伤、共济互助的高尚品德,使就诊患者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救治,这对缓解医患矛盾将大有裨益。

(二)坚持安全理念,打造坚实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医院的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建设安全文化需做到:

1.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组织和领导

安全管理与其他的专业性管理不同,它不像医疗管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后勤管理等那样局限于对医院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对医院全方位的管理,需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专门机构,实现医院安全服务协调一致运作,不能出现梗阻,目前医院处于基建高峰期,工程安全直接关系到医院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必须始终将此项工作摆在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并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证。

2.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人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建设安全文化离不开人的认知、努力和奋斗。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人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对医院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权,所以医院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工作展开。这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需要,也是围绕“质量与安全第一”的需要。因此,建设医院安全文化,必须“以人为本”,通过解决人的安全观念文化问题,提高员工对医院服务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的目的。

3.健全安全制度体系

安全制度文化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动作保障机制,是软环境状态下的文化。它通过对责任的落实、国家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自身安全制度和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通过一段时期的梳理,医院的管理制度臻于完善,但就整个安全制度体系的融合,以及督查手段的跟进,尚需进行认真研究,专职安全督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需不断提高。

(三)坚持“双优”目标,打造长效的廉政文化

上海市自“十五”时期以来,加大了医院建设的资金投入,许多市级医院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均在亿元以上,面对如此繁重的基建任务,必须坚持“工程优良、干部优秀”的双优目标,打造长效的廉政文化。

1.搭设两个基础平台

一是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注重在内外部构筑防线,并贯穿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二是构筑内部拒腐防线。要求全体基建工作人员要做到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制度,医院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三是构筑外部倡廉防线。与各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签订廉政协议;使各单位监督和履行廉政承诺,协助医院构筑外部防线。切实制定实施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

面对规模空前、难度更高的医院建设任务,必须引入规范化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在内的制度体系。为保证制度执行到位,除认真落实好工程建设的技术工作措施外,还应重点考虑好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效益问题,如工程计量工作程序规定五道关口,规章制度面前,全体人员令行禁止,坚决杜绝建设过程中的“人情关”,同时自觉接受领导和各部门的广泛监督。

2.建立两套约束机制

首先要建立规范运作机制,严守基本建设程序。一是医院领导带头立廉,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对工程建设只有严格的要求和身体力行的示范;二是实际运作规范保廉,即严格执行国家及上海市基本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对限额以上项目施工和设备全部采用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集中采购或公开询价的办法进行;三是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起一支敢于坚持制度、认真负责、敢管善管的基建管理团队,保证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廉政,切实维护的医院的合法利益。

其次要建立三级检查机制,强化对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积极探索建立“三级”检查机制。一是突出企业自检手段,形成环环紧扣的企业自检系统;二是充分发挥监理作用,确保监理职责到位;三是强化业主监督和借助政府的行政管理手段,形成内外联动的监督系统,保证对重点环节的监督到位。

3.坚持两个抓手

一是坚持项目代建制度。对重大工程坚持实行代建制管理模式,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由专业机构和医院共同实施的合作代建医院主要负责落实项目使用诉求形成、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等工作,代建单位则承担技术服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等事务。实践证明:项目代建制不仅可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而且由于客观形成了权利制衡,从而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相吻合。二是坚持开展创建“双优”活动。及时成立创“双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围绕加强警示教育、建立规章制度、签订岗位责任等内容,在重大建设项目中,坚持开展争创“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活动。

以上是我们立足基本建设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初步思考,而医院整体文化的建设,必须以全局的观念,加以考虑。(编辑刘鲁)

参考文献

[1]李苏.东西方医院文化背景下的医院建筑设计新探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2)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8

一、医院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概述

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项目建设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由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建设进行审计,促使被审计单位及时改进问题,保证建设项目规范有序运行。医院基建项目建设中,管理部门与跟踪审计工作配合,使跟踪审计在医院管理层重视下稳步推进,为保证医院基建项目投资有效使用,基建观部门准确把握跟踪审计介入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审计资源有限,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应针对性审核重点内容,跟踪审计应按照基建项目推进进度,对项目设计、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重点内容跟踪审计。依据投资估算,跟踪审计需审核设计概算及投资计划,提出意见供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参考。从医院合理投资控制目标出发,督促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内设计。工程招标师严禁的商业活动,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应要求跟踪审计协助监督招标跟踪。跟踪审计应对项目招标方式选择等提出建议,对后续合同中育造价控制内容审核。招标阶段跟踪审计包括招标文件等与工程造价有关内容审核,工程量清单审核等。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应对已竣工项目督促跟踪审计在合约时间内,协助医院基建项目其他造价审核。医院基建管理部门要关注进度款支付审计及结算审计中,与医院基建项目投资支出相关审计工作,重点监管相应流程。跟踪审计根据工程施工流程审查,依据施工合同进行进度款审批。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工程量至监理处,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工程量,反馈至医院相关部门。跟踪审计在审核签证时应监督跟踪审计单位坚持月清等原则审核。签证单应编制预算,现场工程量四方确认底稿,隐蔽工程需在覆盖前签认。月清原则是跟踪审计单位对施工单位上月签证审核完毕。审计限制原则是对补充预算办理在合同中实行严格时间限制,签证记录确认后二周内需上报签证。图1医院基建项目风险评价

二、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意义

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依据相关法律,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对基建项目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因素系统监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非常必要,体现在跟踪审计有效解决事后审计的弊端,是医院预防治理腐败的有力保障,是进行外部审计的基础。随着公立医院基建项目投资增加,基建项目成为医院重要经济活动。公立医院基建投入资金约占业务支出的30%,由于监管体制落后,医院基建项目管理中浪费腐败问题严重。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意见》,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要求医疗单位开展跟踪审计,达到预防治理腐败,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目前很多大型三级医院管理者认识到基建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必要性,公立医院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实行跟踪审计取得良好效果。内部跟踪审计具有预防性特点,审计目的内容与丰富等具有独特性,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医院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是解决看病难民生热点问题的需要。看病难问题是近年来两会关注的议题,医疗体制深化改革受到关注。医疗改革对象的医院要降低运营成本,近年来许多大型三甲医院大力推进基建工程建设,基建投资成为医院重要运营成本,如何控制基建工程造价,成为医院内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审计方式可以为医院节省资金,但由于受审计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大局限性,其滞后性无法挽回损失浪费。医院基建投资是长期行为,内审部门议案对基建项目角色等各阶段进行系统监督,基建项目存在隐藏工程等不可控因素,工程完工后介入审计会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基建投资失控,表现实施全过程审计才能控制工程造价。

三、公立医院基建项目管理全过程审计现状

医院内部基建投资项目事关医院发展,单纯的事后审计达不到科学及时的审计目标,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才能确保投资项目的成功。医院基建项目审计目的是促进项目实施中贯彻落实国家法律,促进监理履职,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评价,促使单位内部各部门严格执行基建制度,做到工程项目造价合理。提高投资项目资金安全性,实现总体建设目标。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取得很大成效,但目前仍存在跟踪审计难以把握,审计介入时间模糊,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医院基建项目审计包括项目造价审计,工期审计,财务审计等,跟踪审计要体现落实基建制度,使基建管理部门人员工作合法化,通过审计及时发现项目中的违法行为,发挥基建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功能。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能加强建设资金全过程监管,起到及时防堵漏洞,节约工程项目成本的作用,如工程变更设计项目施工单位报结算费用,核减施工单位报结算费用的25%。医院实施跟踪审计前存在工程材料采购信息不对称,通常施工单位提供材料样品,通过谈判等方式确定价格与实际价格存在差异。实施跟踪审计后有效控制施工材料价格。全过程跟踪审计代表在医院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制度程序第三方审计机构分但医院基建内审部门压力,促进医院管理廉政建设。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动态审计,审计人员要承担重大风险责任,需要有相关法律保障为跟踪审计单位提供明确标准。当前跟踪审计法规政策滞后,使审计人员难以对基建项目作出共性评价,难以提高审计质量。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中频繁介入,建议建设单位改进,使审计人员出现偏离监督建议的目标。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国家规定监理单位职责,实际工作中往往要审计人员表态后签署。跟踪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水平,具有良好协调沟通能力,目前审计公司配备业务人员基建业务不熟,影响跟踪审计效果。工程项目建设分为投资决策、招标施工建设等阶段,跟踪审计介入时间缺乏明确规定,由于投资方认为跟踪审计只能在施工阶段监督工程造价,大多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安排审计介入,导致工程造价无法控制主要原因是前期决策时期等阶段出现不合理决策。

四、公立医院实施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对策

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建立健全内控的有效手段,为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提供有益支持。近年来卫生系统全过程审计工作逐步发展,有效防范打击经济违法违纪行为,完善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但公立医院实施基建项目跟踪审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医院的长期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重视工程变更审计等措施,提高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水平。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全新审计模式,为有效发挥跟踪审计效益,原有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制度无法满足医院基建管理要求,公立医院内审部门要制定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完善的审计工作制度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业务指导。公立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由于开展时间短,缺乏响应政策支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审计规程,审计人员提供明确业务指导,规范审计行为。审计部门要做到全面审计,把好事前合同审计关,检查合同内容与招标文件要求是否相符,特别关注补充协议的合法性,合同造价工程的计算原则,明确合同需经审计小组审核后签订。工程施工中对原施工图修改,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变更签证,重大审计变更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涉及领域多,审计人员会运用到各种专业知识,如合同审核、水电施工等。要将具备各种专业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引入审计队伍中,满足医院跟踪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公立医院要加强对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招标选择资质高的社会中介机构,组建形成中介机构造价咨询师,基建管理人员等组成的跟踪审计小组,更好地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系统培训,结合社会中介机构人才力量进行人才储备,针对跟踪审计特点,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审计资源优势,更好地开展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工作。选择监理单位按照招投标法规定,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监理,签订监理委托合同,实行医院监理负责制,项目监理工程师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公立医院跟踪审计目的是堵塞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漏洞,审计机构是参与建设项目的第三者,不直接从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等工作,按照履行职责做好监督职能。通过跟踪审计项目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形成书面材料,在基建项目跟踪审计中要把握好监督职责角色定位,依法发挥跟踪审计的监督职能。公立医院基建项目重点环节包括前期决策、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等方面,跟踪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模式,要考虑被审计项目建设规模,审计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明确审计介入时间。由于项目差异性,选择审计介入时间不同,跟踪审计应覆盖项目过程,审计中体现跟踪适时性,对项目建设重大活动提出要求。

五、结语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途径

1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概述

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主要是立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政治转型时期的具体情况,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推动医院长远发展为目标,构建起相应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对政府部门和医院的责权进行明确划分,确保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等相关内容都可以得到规范,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运作,形成能够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医院管理制度。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医院本身所具备的公益性,重视对人民健康的维护[1]。通常情况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可以分成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部分,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强调对医院内部不同利益主体的权责划分,核心是构建法人治理,内容包含了法人治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等,通过对权责边界的明确,对医院管理中的人员、物资、财产和技术等进行梳理,促进医院运行绩效的提高;外部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体制与机制创新,强调对政府部门和医院的权责边界进行明确,主要内容包括了管理制度、监管制度、补偿制度等相关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能够从宏观层面,对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理顺医院与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2]。

2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路径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现代医院想要得到长远稳定发展,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可或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需要在充分尊重我国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健康的现实需求,对公立医院所具备的公益性进行维护,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激发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活力[3]。

2.1创新管理体制

①应该对医院本身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划分进行明确,严格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要求,统一外部管理权责,明确政府对于医院的所有权;②卫生计生部门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委托下,实施监管工作,成立相应的医院管理中心,代表政府来对医院进行管理和运营[4];③针对公立医院的资产安全、服务效率等,应该推行出资人监管机制,依照规划设计,对公立医院发展的资本性投入进行落实;④应加强智慧化医院的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构建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体现管理制度的技术性。

2.2完善法人制度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院长是独立法人,拥有决策权以及经营自主权。需要在医院中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能够相互独立,形成彼此间的制衡关系。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公立医院本身可以成为法人实体,实现政事分开,拥有独立经营权、法人财产权、认识自主权等权利,政府部门可以依法对医院进行监管[5];另一方面,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理事会,其本身由医院产权所有人和利益相关主体构成,属于独立的决策机构,可以在医院运营中体现民主集中制,在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充分维护其公益性。

2.3健全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作为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必须确保其健全性和完善性。①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需要向公立医院派驻总会计师,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同时也可以使得公立医院能够始终坚持本身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对于社会资本医院,应该对医院财务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维护出资人的合法利益,确保医院能够实现稳定可靠运行[6];②应该重视预算管理与财务分析工作,以有效预防财务风险,实现收支平衡,规范医院资产运营,将收入用于医院发展而非盈利。同时,应该将全成本核算的优势发挥出来,做好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为医院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支撑。③结合职工薪酬发放情况做好财务预算工作,改变原有的薪酬制度,根据工作量、危险程度等因素,对薪酬等级进行科学划分,为财务预算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并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2.4优化保障体系

①必须做好基础质量管理,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进行完善和落实,规范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医疗质量[7];②应该进一步强化患者感受及体验考评工作,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运用病例医疗评价管理、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等现代化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立足患者角度,做好管理保障体系的优化,在改善医疗服务的同时,促进医院本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③应该适当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做好人事薪酬制度的合理设计,以此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医院的公益属性能够切实体现出来[8]。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人民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更是提升公众生活幸福指数的一项核心内容。立足新医改,应该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能够让群众满意和放心的现代化医院。基于此,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仅仅关系着医院的发展,更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方鹏骞,张霄艳,张凤帆,等.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发展路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4-7.

[2]王发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6,3(3):15-20.

[3]赵莹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4):37-39.

医院基建管理制度篇10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经济效益都处在政府的庇护下,没有相应的市场竞争机制,主要是受到国营医院和计划经济的影响,造成了医院经营的竞争意识薄弱,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相当缺失。近年来,国务院提出了推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医院也在经营机构体制上进行了改革,很多医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出现不断分离的现象,医院产权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相关的产权所有者除了关注医疗成果,还会更加重视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的财务规划、管理和控制工作是否合理规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为此,医院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具有现实必要性。通过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利于医院内部信息的沟通,协调各部门各科室采取相关行动,共同完成医院的工作目标,让相关的管理者合理控制经济业务情况,对医院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医院的资源使用效率,加快医院运营计划和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健全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

(一)建立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的体系

医院经营目标预算包括医院科研成果、业务收入、投资项目、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等预算。医院财务预算包括资金、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投资等预算。为此,建立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的体系需要医院的财务部门做好资金的规划工作,按照不同的部门和科室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控制医院的财务资金支出,明确全面财务预算工作的相关责任人员,确定医院全面财务预算的主要工作目标。

(二)零基础预算法在医院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应用

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起源于美国,一直以来,我国医院采用的都是基数法进行编制医院预算工作,每年医院都会在预算的基础上,就医院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变化等因素综合估算医院本年度收入支出的增长情况,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基数法的编制预算工作已经不能适用医院的发展要求,存在着诸多的劣势,为此,零基预算法在很多医院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中得到了应用,主要宗旨就是在进行预算时忽视上年度的预算情况,完全按照本年度市场的具体情况和本年度的经济目标,重新进行本年度预算的分析和估算。这种预算方法不受以往计划经济的束缚,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进行医院预算项目的安排,突出重要的预算,实现医院资金分配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预算控制的基础和保证。医院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医院财务预算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步骤,合理制定医院预算管理目标,提出预算目标,审批年度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协调、监控和考核评价。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各个部门的医院职能部门构成,医院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制定合理的医院财务预算目标,负责拟定医院全面预算方针政策。医院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决策组织机构直接进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授权和审批等等主要环节,医院执行层各个部门之间紧密合作,采取组织机构自上而下,组织结构横向合作,从而完成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四)增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监督与考核

预算监督机制是实现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控制环节,是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质量的策略,是对经过编制、审批和执行后的医院全面预算编制执行结果的一种确认。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实行切实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由于医院预算与执行结果总会有差距,所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必须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应该具备定义明确、责任可控、量化指标、过程公开的要求。评价各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就是预算与执行结果的差距,并根据预算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奖励执行效果好的部门,惩罚执行效果差的部门,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质量,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