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风险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0:04

平台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p2p风险措施

一、p2p理财概况

p2p理财,全称为peer-to-peerlending,即个人对个人信贷。p2p理财最早在英国出现,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p2p理财平台迅速在各国扩展开来。p2p理财是由具备资质的互联网网站即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在此p2p理财平台上对接起借贷双方,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可以是有抵押贷款或者是无抵押贷款,在此平台上借款信息,借入到期后要偿还本金。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此p2p理财平台上有选择地向借款人放贷,并获取利息收益,但要承担相应的风险。p2p理财平台会赚取一定的息差或按照资金总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p2p理财平台以信息中介的身份,为借贷双方提供了互联网交易平台,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实现了各自的需求,完成了一个三方的资金借贷行为。

二、我国p2p理财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p2p理财在国内发展初具雏形,中国的p2p理财平台总数已经超过3000家,但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纯平台模式,指p2p理财平台只是个信息中介,并不参与借贷双方交易,以收取一定手续费作为收益。二是担保模式。担保模式又可分为平台自身担保模式和第三方担保模式,即由平台自身建立风控团队,或把风险控制交给担保公司去做。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但是也存在着风险,不能认为有了担保就绝对安全了。有一些p2p理财平台,虽然有担保但还是出了风险。三是线上线下(onLinetooFFLine)交易模式。这种模式下的p2p理财平台,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原理是资金筹集部分由线上完成,而寻找借款客户部分则由线下完成。p2p理财平台在线上吸引投资者资金,并在平台网站上公开业务服务流程、借贷业务信息等,而在线下则寻找贷款客户并且强化风险控制,这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四是p2p理财平台下的债权转让模式。这种模式又称为“多对多”模式。在此模式下,指p2p理财借贷双方并不签署债权债务合同,而是由平台先把资金贷给需求资金的客户,再把获得的债权进行拆分后,将其作为理财产品出售给投资者,这个流程就实现债权的转让。

中国的p2p行业起步于2007年,在随后的几年,我国的p2p理财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网贷之家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低,我国p2p理财行业累计平台总数达到3858家(含问题平台),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263家。随着这几年p2p理财人气的攀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p2p理财作为个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截至2015年12月底,2015年全年p2p理财行业累计成交量接近1万亿,达到了9823.04亿元,而历史累计成交量则约为1.4万元。

然而目前来看,有中间商平台、有资金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但行业没有准入门槛、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是当前p2p理财行业的现状。在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之后,p2p行业的风险事件频发。到2015年12月底,我国p2p理财行业累计问题平台已经达到1263家,新增问题平台106家。而2013年及之前年份问题平台总数为92家,2014年问题平台为275家,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为896家,可见近几年问题平台数量大幅增加。问题平台类型主要由跑路(含失联)、提现困难(包括主动清盘)和坏账逾期(导致停运)组成。这些行业乱象导致p2p理财平台的公信力受到大众的质疑,因此市场开始呼唤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出和有关部门的监管,在多年的呼吁下,p2p理财行业期盼已久的监管细则终于落地。我国p2p理财行业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2015年12月28号正式。此意见稿定义了p2p理财性质、明确规定了p2p理财的职能与红线。展望未来,我国p2p理财平台将不断完善自身的风控管理,国家也会不断推出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推进,我国p2p理财行业将逐渐规范完善。

三、p2p理财平台风险

(一)经营风险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经营风险。而p2p理财平台的经营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能p2p理财平台存在缺乏人气或者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平台持续亏损,从而平台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二是很多p2p理财平台以金融创新等名义,经营不在企业规定内的商业行为,这些活动没有得到允许,触碰到监管的底线,在法律上可能有很大的风险。三是很多p2p理财平台是债权转让或投资人直接向平台充值模式,这种模式能在p2p理财平台积累大量的资金,但投资者却不能掌控这些资金具体被平台投资于哪些方面,很多恶意诈骗或跑路的p2p平台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四是p2p理财平台作为借贷双方交易的纽带,本不应该参与担保业务,但是许多平台为了吸引客户,也提供了担保业务。虽然p2p理财平台的担保业务对投资者起到保本作用,但其自身面临较大风险。五是很多p2p理财平台开展了与银行近似的理财业务。但p2p理财平台开展的这类理财业务,监管部门基本监管不到,这些业务普遍存在风险信息披露不足、期限错配、设立资金池、资金投向不明等问题。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将严重影响客户资金安全。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p2p理财平台中的借款人未能按照契约约定履行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这是平台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极度不完善,缺少可靠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且p2p理财行业在中国发展并不久,只有几年的时间,很多p2p理财平台没有与央行的征信系统对接,而平台自建的征信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不够或缺少足够的数据积累等原因,加大了平台的风险。与此同时p2p理财行业中的大多数贷款人是无抵押贷款,也没有资产证明等信用数据,这意味着对贷款人的信用评估无法通过传统的手段来进行。因此,我国p2p理财行业的信用评估整体水平远低于传统银行。而信用的建立是p2p理财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可靠的信用数据,那p2p理财平台很难继续发展下去。并且目前央行建立的征信系统没有实现和p2p理财平台的完美对接,甚至很多p2p理财平台出于保护自身业务数据等原因,不愿意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因此目前各个p2p理财平台信用数据还不能在行业中共享,这也使有些p2p理财平台必须通过线上审核和线下建立自身风控团队等途径,来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客户的信用信息。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近几年来我国p2p理财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大量的p2p理财平台出现,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因此p2p理财中存在借贷双方权责不是很明确等问题。首先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少,导致我国对于p2p借贷行为没有准确详细的规范与要求。其次由于p2p理财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使我国p2p理财行业一直处于自由无序发展状态,甚至出现打着在线融资旗号,实则是为了骗贷跑路的p2p理财平台等,严重影响了p2p理财行业市场秩序。

我国p2p理财行业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2015年12月28号正式。《意见稿》明确规定,p2p理财机构的名称中,必须包括“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字样,这也标志着当前几乎所有p2p理财平台都将进行更名。《意见稿》确定了p2p理财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明确了p2p理财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为平台自身或关联方融资、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这些规定将直线提高p2p理财行业的门槛,能明显加强行业的规范性。并且还取消了p2p理财行业的准入门槛监管,转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虽然p2p理财行业没有了准入门槛,但是意见稿规定客户资金必须由银行托管,这无形中已将小型或风险大的平台挡在门外。虽然《意见稿》为p2p理财平台的过渡安排了18个月的缓冲期,但目前与银行签订有存管协议的p2p理财平台仅有不足3%的比例,而正式完成银行存/托管系统对接的p2p理财平台更是不足10家。由于银行对于p2p理财资金监管极为慎重,可能很多中小平台得不到银行资金存管的入场券,而大量近几年蜂拥而上、无风控能力、制度套利者的平台,也将在这次过渡中被市场淘汰,p2p理财行业将遭遇规范发展的大洗牌。

(四)技术风险

由于it技术是p2p理财平台运行的基础,因此互联网安全对p2p理财平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p2p理财平台都在后台记录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被盗窃或被黑客攻击,平台就会因此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如果p2p理财平台存在系统安全漏洞,就有可能导致用户账户被盗,账户信息被泄露,甚至出现用户资金被盗取转移等情况。

四、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对p2p理财平台风险分析可知,有以下措施可以控制p2p理财平台风险。

(一)加强p2p理财行业自律

对于近几年我国蓬勃发展的p2p理财行业,既有运营良好的理财平台,也有倒闭甚至跑路的理财平台。p2p理财行业作为新兴的行业,由于行业没有准入门槛,涉及大量资金交易,监管力度相对较低,行业自身的改善显得尤其重要。因此p2p理财行业可以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对业内平台进行规范和要求,制定相关的从业标准和规则,搭建起统一的p2p理财行业的信用体系,促进p2p理财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建立p2p理财征信体系

信用是p2p理财行业的基础。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加快建立有效的p2p理财征信体系和完善的公民信用记录,促进p2p理财行业的正常发展。

(三)加快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监管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p2p理财平台的市场行为和监管需求。近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对p2p理财行业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要健全p2p理财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还需要国家继续对此新兴行业进行规范。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对我国个人信用数据进行收集并完善征信体系,建立起p2p理财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并且由于p2p理财行业没有准入门槛,很多平台钻法律漏洞,甚至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监管部门应该积极立法或修订现有法律法规,规定p2p理财行业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打击非法集资、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也应对行业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疏导,规范p2p理财行业发展。

(四)搭建安全稳定平台

it技术是p2p理财平台运行的基础,因此在根基上p2p理财平台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系统风险。因此p2p理财行业应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搭建安全稳定的服务平台。同时p2p理财行业应重视信息安全,强化对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防止因技术问题导致平台资金损失。

参考文献

[1]高姗姗,于鹤鸣.浅析p2p理财风控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26).

[2]李安兰,郑嘉琪.关于我国p2p的风险控制探讨--基于“lendingclub”和“人人贷”的对比分析[J].价值工程,2015(24):149-151.

[3]牟宁波.当前国内p2p业务相关风险分析[J].中国金融电脑,2015(1):54-56.

[4]文星宇.p2p网络借贷风险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15):286-287.

[5]邓凌云.p2p平台的风险和监管[J].港澳经济,2015(26):21-22.

[6]曹煦.p2p乱象三宗罪[J].中国经济周刊,2015(22):56-57.

[7]李俊超.p2p理财如何避免风险[J].卓越理财,2014(8).

[8]钱俞莹.p2p行业的风险及其防范[J].商2015(29):254-254.

平台风险分析篇2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信贷风险风险防控

在“保增长”背景下,各地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开展大规模基建投资,以城投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规模由小到大,政府的融资能力加速膨胀,而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放松无疑为商业银行大规模投入地方基建投资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向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源源不断地输入资金,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不断放大,来自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也随之膨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推动各家银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大量增加,政府贷款及中长期贷款比例迅速提高,提高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集中度。(2)中长期贷款的迅速增加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加大。(3)政府融资平台及政府背景项目贷款的操作风险。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已经累积形成的巨大的融资规模和潜在的风险状况,应当着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化、市场化和透明化的改革。下面将作重点分析。

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1)政府信用风险。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政府背景,决定此类贷款的本质是政府信用,还款有无保证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和有意愿归还这类贷款。由于中长期项目贷款期限较长,历经几届政府,贷款偿还将取决于各届政府对贷款存续期内建设性资金的使用安排,存在因政府换届而导致金融机构贷款不能正常还的风险,因此政府信用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按期偿还。

(2)政策性风险。国家政策改变,会导致政府财政收支波动较大,影响金融机构贷款的正常偿还。贷款期内政府财政收支、财税体制等存在变化的可能,同时财政支出受地方政府发展思路、城市建设整体规划、未来规划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融资力度与效度、财政经常性开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用于项目还款的资金能否按预测归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法律及合规性风险。政府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任何担保或变相担保、承诺等支持行为目前仍不受法律保护。2006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文,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均属严重违规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集中推进项目,项目的法定资本金比例往往不能达到监管要求,项目开工的合法性批文、土地使用权证等等不能到位,增加了银行信贷合规的风险。

(4)信贷资金的监管风险。很多情况下政府背景的项目贷款是以政府融资平台名义借入,由地方财政或划归项目建设主管单位统一调配使用,借款人实际并不使用和管理信贷资金。地方财政部门或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同时运作的项目数量多,融资渠道广泛,账户资金进出频繁,与地方财政及关联公司往来密切。这种资金运作模式为项目资金交叉混用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加了银行贷后资金监控难度。贷款银行无法监控贷款资金,资金的运用随地方政府的意志而转移,一旦将信贷资金用于非指定用途项目,最终导致项目资金失衡,无法偿还借款,将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二、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的几点建议

1、全面客观地分析政府的信用状况及举债能力,合理确定授信总规模。

对地方政府信用评价和偿债能力可从经济基础、体制框架、财政实力、债务负担、行政管理能力、历史信用记录等方面来衡量。经济基础是判断政府基准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将提升或降低财政实力。体制框架涵盖了提供支持的政府具有的行政权限,涵盖宪法赋予的权利和职责、对外借款权限以及与上级政府间关系等。财政实力分析指在收入方面,通过分析政府财政的收入类别、波动水平以及政府新增或调整税收和收入的决策能力来评价其信用能力。在支出方面,综合考虑政府支出预算及预算弹性。债务负担方面首先评价政府各融资平台总债务对总财政收入的压力。同时考虑债务结构,区分分期偿还和到期一次性偿还的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务。行政管理能力是分析和评价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及管理能力,包括政策体系和通过立法程序改变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能力。历史信用记录则是考察往届及现政府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时的表现,包括态度和处理手法等。

2.严格贷款程序,明确风险责任。

一是理顺政府性贷款管理体制。建立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政府债务组织管理机构,并明确财政部门归口管理本级政府债务,按照分级审批和受益偿还原则进行债务运作,同时建立预警机制,防范财政风险。二是按照“谁借、谁还、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借用还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债务管理机制,依法确立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偿债责任及连带责任。

3.树立风险观,强化还款意识。

首先是在工作中做好债务风险分析,不仅仅要考虑建设项目的预期收益,还要充分考虑是否存在无还款能力的风险,立项时必须坚持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政府性贷款的风险性。其次是在对待债务风险问题上,树立起正确的债务风险观。既要避免忧心忡忡,认为债务严重得不得了,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十经济建设的状况ifu不顾,果断反对政府举债,影响开放开发工作;又要避免自目乐观,认为多少债务都无所谓,置政府性贷款危害十脑后,最终给财政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把控项目的风险,多策并举,有效防控项目风险。

从政府融资平台业务贷款担保分析,无论是采用抵质押、政府还款承诺函还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等提供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其担保效力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的风险防控重点应从做好贷款担保转向把控贷款项目的风险上来。

参考文献

[1]陈赫.政府性贷款风险评估及其防范.2007

平台风险分析篇3

一、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

快速的信贷增长,不仅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也给银行业带来显著的经营风险压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背后的风险开始显现。

1.据初步统计,目前各级政府融资平台中大部分为县区级平台公司,债务率远超风险警戒线。其中有的政府融资平台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甚至已经破产。大规模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增长,当地方财政出现偿还困难时。大部分风险将转嫁给商业银行,成为不良资产。

2.财政部和银监会下发的各类规范融资平台的政策变化,可能会使现有的融资平台贷款与政策要求相背离,因此失去财政资金的支持。对于期限较长的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的调整、变动都可能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一旦政策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就可能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如期偿还。

3.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平台企业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都不实施管理,项目的最终受益者也不是平台公司,贷款资金实际上完全脱离了借款人监控,如果出现偿还问题,商业银行将难以进行顺利追讨。

4.由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处于较强势的地位,很多具备政府背景,银行在与其交易时,会由于各方压力(如政府要求等)在物保或质押上做出让步,担保或质押资产价值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贷款资金风险。

二、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新规出台

为了有效监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0年12月22日,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新规的出台势必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带来重要影响,同时对银行提高存量平台贷款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被中国银监会列为2011年银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其风险管理也是2011年监管重点。今年年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指导意见》作出批示:“令随法出,鼓励、鞭策五大行及开行应当先走一步”。

新规从明确融资平台贷款五级分类和提高现金流四分类的风险权重着手,提高了银行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和风险资本要求。新规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权重系数、五级分类规则敲定。风险权重系数方面,相比于一般贷款,监管层大幅调高了部分平台贷的风险权重。在平台贷五级分类上,监管层规定贷款项目自身现金流、担保及抵质押品折现价值合计不足贷款本息120%的融资平台贷款,至少应归为次级类:不足80%的。应至少归为可疑类。

融资平台贷款分类档次调低将导致银行贷款损失专项准备计提提高,从而银行的利润会受到影响;同时,对于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的商业银行,放贷约束进一步加大,导致部分银行再融资欲望增强,市场竞争加剧。新规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使得平台贷款的透明度大幅提高,清理后平台类贷款的规模将有大幅缩减;新规对五级分类和拨备标准的规定明确,使得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状况暴露逐渐充分。

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范

新规的出台,加大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状况的暴露,对银行发放融资平台贷款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虽然目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债务状况基本可控,但在操作层面上。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操作,高度重视方法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是与所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的,关注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更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对地区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要结合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总体风险防范工作战略,选好切人点与突破口。

2.融资平台资产的性质决定了多数融资平台不具备赢利能力和自偿能力。银行在选择融资平台贷款项目时,应首先选择具有一定自偿能力的公司,在贷款发放时就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3.按照现有制度完善担保形式既是外部监管的需要。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在贷款审批发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抵押和担保措施,采用多种形式化解风险。

平台风险分析篇4

关键词:海洋石油941;自升式;桩靴;承载力;插桩深度;刺穿

0引言

海洋石油941钻井船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艘新建的钻井平台,在南海西部区域作业时曾经发生过一些复杂情况,给海上钻井作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文昌8-3e油田海域水深达到123m,这个深度也是海洋石油941自升式钻井平台极限作业水深,因此需要开展插桩深度预测研究来评价该钻井平台能否在海域进行钻完井作业。本文应用了石油大学计算模型并综合api计算模型进行文昌8-3e油田海域自升式平台插桩深度预测。通过预测确定了海洋石油941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文昌8-3e油田海域作业的插桩深度,该预测值将在钻井平台适应性分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桩腿刺穿风险进行了分析,为后续钻完井安全提供保证。

1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深度预测模型研究

在桩腿的插入过程中,桩端阻力来自桩尖(桩靴)向下穿透土层时直接冲挤土体的反作用力;桩侧阻力来自于与桩身接触的土体对桩身外表面产生的滑动摩阻力。桩侧阻力是随着桩腿的下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桩端阻力并不一定随桩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桩端所在土层的土质特性是桩端阻力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对于以桩端阻力作为支撑力设计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基本是带桩靴的桁架式桩腿结构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对于这种自升式钻井平台单桩承载力计算,不同的机构采取的方法不同。表2给出了桩端承载力的两种计算模型。

表2桩靴承载力计算方法

土质石油大学计算模型api计算模型

粘性土,(=9)

,()

粒状土

钻井船承载力

式中:为有效上覆压力;为无量纲承载力系数,是内摩擦角()的函数;为桩脚下B/2以内平均不排水抗剪强度;为不排水粘土的无量纲承载力系数;,为粒状土无量纲承载力系数;为由桩脚排出土的平均有效重度;为桩脚下B/2以内土的平均有效重度;为桩脚的直径(最宽截面);为桩脚入泥深度(最宽截面);为桩脚插深以上回填土压力折减系数,;为桩脚的最大面积;为桩脚的体积;为平台桩腿极限承载力。

2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刺穿风险预测

当一硬粘土层或粒状土层之下潜伏着一层软粘土层时,上下之间承载力的不同可能会存在桩脚潜在的刺穿危险。对于这种类型的土质剖面必须进行刺穿分析。

刺穿分析通常采用YoUnG和FoCHt发展的3:1荷载扩展分析法。该方法假定施加在上层(硬土层)上的基础荷载被扩展通过硬层,在软弱层的顶面产生一假设的等效基础。通过硬层的扩展比例为3:1(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如果施加在等效基础上的压力超过下层土的承载力,则刺穿将会发生。

如果设计的预压载等于最大设计桩腿荷载,那么可接受的安全系数定义如下:

通常认为:最大安全系数≥1.5时,预定井位是可以适应钻井船插桩的。当安全系数小于1.5但大于1.2时,只要最小计算安全系数等于或大于1.2,预定井位仍然可认为适合钻井船插桩。即:

3文昌8-3e油田自升式平台插桩风险分析

3.1插桩深度确定

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前,分别运用石油大学和api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对文昌8-3e油田海域进行桩腿承载力计算,通过两种计算模型的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于砂性土层,api计算模型得出的承载力偏大,从而得出的桩腿入泥深度偏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采用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方法(采用api计算模型和中国石油大学计算模型共同来分析桩腿入泥深度)时,得出在11000t最大预压载下,海洋石油941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文昌8-3e油田海域的各桩腿入泥深度范围:0.85m~6.85m,桩腿入泥4.50m可能站住,但存在穿刺风险,若发生刺穿会在6.85m前站稳。

3.2插桩刺穿风险预测

对于文昌8-3e油田,在11000吨最大预压载下,海洋石油941号自升式钻井船桩靴的入泥深度范围为3.0~5.0m,该深度相对刺穿的安全系数大于1.5,无刺穿危险。所以,从海底土承载力计算结果来看海洋石油941号自升式钻井船适合在该油田升船作业。

根据海底土钻孔取样资料分析,文昌8-3e油田平台场址海底以下40米深度范围内的土质主要为粘性土和砂性土,局部夹有密实的粉土/砂质粉土夹硬的粉质粘土和粉细砂细层及薄层。其强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没有明显的软弱夹层。所以,在正常作业情况下,海洋石油941/2号自升式钻井船桩腿一般不会有穿刺的危险。

4结论

1)对于文昌8-3e油田海域水深达到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极限水深海域开展插桩深度预测研究十分必要,能够保证插桩就位及后续钻完井作业安全。

2)综合应用两种预测方法对该海域进行插桩深度预测,能够为现场作业提供更为精确的插桩预测深度,为现场施工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平台风险分析篇5

【摘要】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在实践中的主要来源就是政府相关债务的增加,其主要表现在相关融资平台的还款时间不及时以及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问题,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对此本文主要对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首页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究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议,希望可以降低银行信贷的整体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

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融资主体,对于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中,商业银行政府中的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平台存在中一定的潜在风险,一些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基本利益的考量考量,要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与研究,逐渐制定了相关风险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现存风险分析

(一)技术风险因素

基于技术风险的角度来说,平台授业业务相关金融服务自身的安全程度主要就是受到信息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所影响。在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金融大环境之下,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融资业务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电子数据化的方式开展相关运走,主要就是利用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以及网络在线服务系统等不同部分共同组建形成的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系统,其中相关客户信息共享以及一些日常交易活动都在整个网络中一览无遗。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相关客户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以及各种资金信息在互联网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非法篡改以及获取等风险;同时,因为主要交易信息都是通过电子方式存在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利用盖章或者签字的形式对其进行处理,导致在纠纷或者争议出现的时候,要通过法律的方式对其进行系统的处理。

(二)信用风险因素。

信用风险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融资等相关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中,主要将政府融Y平台授业的平台作为主要的服务供应方,将相关资金流、信息流及其信用评级为一体,是以一种信用缺失背景下产生的部位产物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整个电子上午的有序性,增强了资金交易的整体信用程度,为相关使用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及增值服务。但是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平台基于自身的信用承担责任,与银行信用相对比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在一定领域中制约了电子商务业务范围的拓展。同时因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中存折众多的商务平台,大多数的贷款网站都存在着一定的违规行为,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为众多的金融诈骗提供了平台,对于整个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些中小型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缺乏完善性,企业管理制度尚待完善,一些政府与民间征信系统与机构处于完善阶段,整个社会信贷环境有着极大的进步空间,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都对整个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金融服务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角度的风险控制

(一)完善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在时间中,要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无法机构中的相关历史信用信息,构建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整体资产、实力、具体的经营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制定一些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信用管理标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能力、信用记录以及具体的现金状况、供应链的完整程度与客户自身的满意程度等因素进行系统的考核,基于实际状况灵活开展各种分类评级授信管理活动,健全完善整个信息披露制度与守信激励管理制度,构建系统的失信行为整合管理制度,在构建系统的同时,商业银行要对信贷准入标准、融资总量以及具体的还款期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降低一定的贷款转入标准,使得一些与相关条件相符合的企业可以得到一定信贷支持。

(二)探寻合适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模式

第一,相关担保机构选择。在实践中,要通过市场调查活动,选择具有一定的领域机制、效益以及信用程度与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为优质的担保公司作为自身的合作单位,构建风险分担以及效益共享的合作关系。在电子商务环境中,要提升对相关担保机构的资金流、信息流动等信息的监管力度,提升担保对象的整体稳定性,进而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系数。

第二,相关担保模式的甄选。基于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模式之下,可以通过互的担保模式开展工作,要充分的提升相关平台内部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其优势主要就是可以将银行、担保公司以及相关会员企业的关系稳定化,通过一个产业集群,对各种信息进行系统的掌握,进而有效的避免银行开展信贷工作中各种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

(三)科学探究与中小企业相契合的定价方法

(1)加强精细化管理。商业银行应要将风险管理与相关价值的创作作为主要的生存与发展基石,构建精细化管理系统,转变固有经营风险模式,在风险以及相关利润的动态错位中探究长足的发展,对此可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要求,提升整体的经济资本管理职能,加强对相关贷款定价覆盖的成本、风险各种信息的稳定性,通过对科学定价模型的引用,对于具体额利润浮动空间进行合理的明确。进而实现自身风险的稳定性以及效益的最大化。

(2)实行差别化服务。在实践中,商业银行要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服务思想,基于相关客户自身的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构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业务服务基础模式,根据现存的风险特征,在信用等级、具体的担保模式以及相关供应链完善等领域进行系统的风险定价,进而做到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现阶段,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要基于政府融资平台授业的融资企业作为其发展的契机,要根据市场经济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升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要提升对各种融资平台授业业务潜在风险的重视,探究合适的风险降低方式,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体商业银行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平台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p2p网贷平台声誉风险风险防控

一、问题的提出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从2007年第一家p2p公司拍拍贷的成立,发展到2014年的1575家网贷平台,p2p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截止2015年10月,p2p平台数目已经发展到3000多家。p2p网贷平台凭借门槛低、手续简便、收益高等优点,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和融资者,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同时为个体投资和经营消费贷款拓宽了渠道。

然而,由于监管缺失,借款人出现违约,贷款人无力偿还等引发平台出现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加上媒体负面报道及传播,服务纠纷没有得到妥善处置,风险控制不足等,给外界留下了恶劣印象,对p2p的持续经营产生严重影响。整体来讲,继上海银岭成为第一家出现问题的平台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出现问题的平台也野蛮生长着,到2013年有问题的平台已经突破150个,2015年已经超过1000家。这些平台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提现困难及停业、诈骗、跑路等,严重影响p2p网贷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

频频出现的跑路事件给p2p及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一部分投资者丧失对网贷平台的信心,选择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p2p开始加强风险管理控制,保障模式由平台自有资金发展到多重保护。然而多重保障仍避免不了投资者的流失及跑路事件的频发。p2p网贷平台发展的现状,验证了声誉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因此,网贷平台要重视良好声誉的维护及声誉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二、声誉风险相关理论研究

声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风险主要是利益相关者负面评价的风险因素累积的过程,其重要且复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企业所有内部风险与外部不良事件高度相关,而且其计量十分复杂。

就国外研究来讲,对声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随后Fama将声誉引入经济学领域,打破了声誉狭窄的概念,以至后来发展到金融业乃至银行业的研究。Lazear(1979)首次将博弈论运用到声誉研究中,Kreps、milgrom、wilson(1982)对前人研究进行完善,建立Kmew声誉模型。2009年,巴塞尔协议将声誉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国外研究对声誉的计量方法也得到完善补充,计量方法主要有博弈论、Reptrak模型、声誉商数及二维评估模型。其中,Harris-Fombrun(哈里斯―丰布兰)的声誉指数模型最具有代表性。该模型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总结了六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即工作环境、社会责任、情感诉求、产品服务、公司愿景和领导力、财务状况及20项二级指标,形成声誉指数指标体系[1]。

就国内研究来讲,声誉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层面,主要有:胡荣尚(2014)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进行博弈分析,认为股东与高管层的博弈困境是声誉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翼(2013)基于Harris-Fombrun模型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员工工资增长率,学历比例增长率,支行总数增长率等对声誉风险影响较大[2];李海燕(2015)采用oLS回归对商行声誉风险进行度量,从员工工资、机构数量、流动比例等层面研究影响声誉风险的因素[3];胡敏(2014)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构造指标体系,从计算机,数学和统计学理论度量了声誉风险[4]。

通过对声誉风险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文章认为Harris-Fombrun指标体系较完善地表示了p2p声誉风险,因此下文将参考该指标体系及结合国内p2p发展特色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形成p2p声誉风险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研究设计

由于声誉风险是内部及外部不良因素累积的过程,所以p2p声誉风险的衡量需要涵盖企业涉及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这要求建立p2p声誉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应抓住关键影响因素。

(一)p2p声誉风险指标建立

根据前文总结,文章认为虽然Harris-Fombrun声誉指数模型高度概括声誉风险,但有些指标不符合目前中国p2p的发展现状,因此文章对此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二)声誉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模型按照1―9标度法赋值。同时将p2p声誉风险按等级标准分为以下5个等级:很低、低、中、高、很高。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对声誉理论分析,参考网站利益相关者在交流论坛发表的感受,并针对所建立的体系询问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及老师等20位相关人士意见,构建各个判断矩阵,如下:

根据矩阵X,计算出的最大特征根值为6.5828,Ci=0.0925

四、声誉风险评估

(一)多级模糊评价

邀请30位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性质的专业人员对单因素风险等级进行打分,如下:

由单因素评价表可以得出指标层的主因素模糊矩阵wi,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公式ti=Xi*wi,其中Xi为各个准则层的指标层权重,wi为各个指标层的得分矩阵,得出指标层的评价结果如下所示:

t1=(0.02926,0.08317,0.2152,0.24596,0.42641)

t2=(0.00393,0.10105,0.16152,0.44268,0.28902)

t3=(0.033755,0.041985,0.03848,0.242265,0.624225)

t4=(0.26666,0.41666,0.225005,0.08334,0.008335)

t5=(0.00624,0.03408,0.22842,0.73126)

t6=(0.01035,0.01477,0.05418,0.37309,0.54751)

由指标层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准则层的主因素评价矩阵t。根据公式a=X*t,可以得出a=(0.022516,0.041542,0.060757,0.274204,0.597678),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最大数值对应的风向评级即为p2p声誉风险等级,由向量a可以看出,最大数值为0.597678,对应的风险等级为“很高”。

(二)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上文的评价结果表明,p2p声誉风险处于比较高的等级。从工作环境指标分析,重视员工培训教育所占权重比较大,说明优秀的员工可以提供满意的服务,给外界留下规范,素质高,公司严谨等良好印象;从社会责任方面分析,信息公开与透明度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较大,一个企业如果敢于保持高度透明,愿意接受公众监督,则向外界传递公司经营稳定,发展良好的信号,从而对声誉风险产生积极作用;从产品服务方面分析,p2p平台为公众提供投融资的平台中出现问题的平台越多,服务投诉的越多,资金供给者相对越少,因为外界社会公众易出现“羊群效应”及“晕轮效应”;从公司愿景和领导力方面分析,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所占权重较大,因为明确的目标是一个企业前进的方向,企业目标清晰才能持续长远发展,就不会做一些有pp2p网贷平台声誉的事情,并且还会注重声誉的维护,给外界传递着稳定,安全可靠的信号;从经营状况层面分析,风险控制能力及资金保障程度所占权重相对较大。从经济人角度来讲,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型,人们倾向于资金保障程度高,风险控制能力强的投资平台,如果平台经常有不良事件发生,倒闭是可预见的结果;从企业感召力方面分析,p2p平台的信用评价报告为投资者做了重要参考,信用评级越高,吸引的投资者越多,平台发展越持续,给外界留下的形象越好。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总是超乎人意料,这也间接加剧了p2p平台的声誉风险。

整体来讲,p2p平台的产品与服务、经营状况、企业感召力对声誉风险的影响较大;工作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愿景及领导力影响相对较小。

五、建议

鉴于前文,文章主要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监管。p2p之所以跑路,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力的监管[5]。p2p作为新兴行业,在外国家应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做法,将声誉作为p2p风险监管的重要部分,颁布并贯彻执行相关法律细则,对p2p的经营范围、组织要求进行限制;在内p2p平台应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建立清晰的声誉风险管理流程、采取恰当的声誉风险管理方法。p2p平台还需要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与现场检查,保证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有效执行。

二是实现网络个人诚信信息共享。p2p出现问题的另一大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一个借款人可能同时在多家平台借款,而平台之间由于竞争关系很多信息秘而不宣,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下,将很大可能贷款给借款人。借款人借款增加,还款压力变大,出现违约概率变高,进而影响平台流动性。因此p2p管理当局应参考央行建立的个人征信系统,倡导信息共享,建立平台投资者、贷款者借贷款信息系统,增强对相关利益者的透明度。

三是加强p2p平台对投资者资金保障程度。基于经济人角度,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型,如果平台做出一系列相关措施使投资者相信本金安全,将是p2p平台在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p2p平台的保障模式不应只局限于平台风险准备金,应实现多种保障模式共存,切实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

四是有意识维护p2p声誉。p2p平台应认识到对声誉风险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将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声誉风险教育,使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深植脑海。同时,通过将平台社会责任与经营目标结合、增加员工培训机会,及时披露相关年报、妥善处理服务投诉案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持与媒体良好接触,定期不定期宣传企业价值理念,传播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制定危机管理规划及实施全面危机公关,当声誉风险出现时,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曹玲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研究[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系,2014.06:13-25.

[2]毕翼.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体系初探-基于Harris-Fombrun模型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13(10):77-78.

[3]李海燕.中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工商银行[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5(05):56-58.

[4]胡敏.中国商业银行声誉度量风险研究―来自国有银行的证据[D].湖南:湖南大学金融系,2014.06:12-22.

平台风险分析篇7

论文关键词:银团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息不透明、治理结构不健全等情况给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带来挑战。它的债务隐蔽性强、透明度差,并且可能存在“多头融资,多头授信”,所以,单靠一家金融机构难以全面掌握其信用情况,控制信贷风险。面对这种情况,金融机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克服信息不对称,进行准确风险评估,二是分散信贷风险,进行信贷方式创新。

银团贷款因为能提高信息共享、遏制信贷欺诈、分散信贷风险而应用于企业集团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融资中,对控制集团客户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外,美国银团贷款占比高达69%,欧洲超过25%。近年来,我国银团贷款也有了较大发展,截至2010年6月30日,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49家成员单位的银团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8万亿元。但是,银团贷款在我国信贷风险积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却少有应用,也少见这方面的探讨研究。

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工具,进行风险综合评价的过程,兼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优点。目前,在我国先进信贷风险计量模型暂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具有推广的现实价值。本文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基础,探讨政府融资平台引入银团贷款模式后的风险评价,努力为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提供些思路。

一、政府融资平台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框架

下面,我们分四个步骤建立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本框架。

1、建立信贷风险因素集。首先,我们根据政府融资平台特点,研究其风险影响因素,建立风险因素集,用U表示,U={u,u,u,∧,u},u表示第i个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如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建立包含6个指标的因素集U,U={u,u,u,u,u,u}。其中:u代表财务能力;u代表担保质量;u代表治理水平;u代表项目效益;u代表当地政府信用;u代表系统风险。

 

平台风险分析篇8

【关键词】银行网络信息业务客户数据平台风险防范

以网络信息业务客户数据平台为标志的新一轮银行信息化建设目前己初见成效,各商业银行纷纷把原来分布在一、二级分行的业务和管理数据逐级上收,最终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总行中心,以实现全行业务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适应管理扁平化改革。数据集中统一了内部资金管理、中间业务平台和前置系统和服务渠道,避免了项目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提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水平。进一步解决科技建设的瓶颈问题,携手打造领先科技平台,引领业务发展与创新,为实现跨区域发展和上市经营战略提供坚强后盾。如何进行风险控制,是银行业管理层正在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业务客户数据平台的风险

由于全国性数据中心结构和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技术维护与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达不到一个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要求,无法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实现连续平稳的生产运行。原有分散的业务系统与新统一的业务系统在系统结构、数据结构、应用平台、运行环境、业务处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两者之间难以实现线性平稳升级和数据上收集中;而包括客户账户在内的所有业务数据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一旦数据混乱或丢失,会带来全国性的金融混乱,由于资金和证券买卖等行情交易的突发性、巨量性和不可预测性,数据中心的峰值处理能力无法满足及时处理突然巨额增大的业务交易要求;最后是遭受攻击与入侵风险,一个数据中心可能成为敌对国家军事攻击和敌对组织网络入侵攻击的目标与对象等,这种有组织的攻击与入侵行为往往攻击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方式种类多,故一旦无法防止此类攻击,会导致数据中心运行的全部和部分瘫痪。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步骤中缺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成熟可行的技术与管理方法。而且,很难提高数据中心总体的安全程度,所用的软硬件产品可能存在后门和安全漏洞。

二、风险的防范策略

1、规划数据中心

在建设全国性数据处理中心时,要对本行现有和可能达到的数据交易量、通讯数据量、账户数量、客户数量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国数据中心必须具备的交易处理能力、通讯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指标,并据此形成量化指标对全国数据中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进行评估,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内部管理

平台风险分析篇9

【关键词】土地市场融资平台风险传染

一、引言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失控将引发地方政府或国家财政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融资平台,在土地市场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其流动性风险极易表现为系统性风险,威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金融安全。通过梳理土地市场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的研究文献,探讨土地风险的传染问题。

二、关于土地融资研究

土地融资则指的是围绕土地开发、经营、利用而进行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运用等融资活动的总称。学术界关于土地融资的研究多以地方政府财政视角展开。刘守英、蒋省三(2005)认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郑思齐等(2014)认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土地储备是多数地方政府拥有的最重要资产其价格上涨可以通过“抵押品”效应,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能力的提升。孙建飞、袁奕(2014)通过对土地出让、城市建设和土地价格三者之间互动机制的分析,描述了一种以“土地融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间正反馈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式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

学术界也普遍关注现行土地融资对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影响研究。葛扬、朱弋(2013)分析表明我国的土地融资由于缺乏监管,土地的出让和抵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违约、寻租等情况,政府信用下降,具有不可持续性的特点。

目前,仅少数学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土地融资带来的潜在金融L险。张玉新(2013)认为由于土地抵押和担保贷款交易中所累积的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风险会经由土地间接融资的杠杆进一步放大,土地间接融资成为地方财政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曾海舰(2012)基于上市公司房地产价值,检验和识别资产价值波动对公司投融资变动的影响,证明了我国存在显著的抵押担保渠道效应。

学术界已经存在较多关于土地融资的研究,但研究往往以土地财政为切入点,与地方财政关联度较高。目前学术界对土地融资中债务性融资的关注较少,尚未有从金融视角,系统性探讨土地融资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风险溢出研究。

三、关于土地风险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研究

学者关于土地市场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租赁融资、土地投资、土地银团贷款、土地期权风险以及土地市场风险结构等领域。何芳进行了上海市土地出让市场风险评价和房地产项目风险测度研究。

国内土地风险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研究主要侧重在土地风险与融资平台风险的关系描述和原因初步分析上。王雅龄基于财政风险矩阵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融资造成的风险。俞瑶、冯兴元通过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实际数据的调查,认为平台贷款与土地风险存在直接关系。荆宝洁分析了土地财政缩水现状,认为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敞口即将彰显。张毅认为我国土地储备存在金融风险、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混合的态势。部分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引发平台风险原因。唐在富认为风险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洪源认为风险来源于土地收益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张玉新认为风险来源于土地价格波动和土地过度融资。

可见,土地风险对平台风险传染研究已经较多文献,但主要是描述两者的风险影响关系,少有在深入研究土地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地价格波动和土地供求流动性变化视角研究平台风险传染。

四、研究述评

国内外学者针对抵押品的资产价格波动以及流动性变化与违约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定量研究较多,土地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的定性研究较多,但从土地价格波动和土地供求流动性风险两个视角进行风险传染的系统性、定量研究少,更缺乏运用系统方法探讨具有复杂网络特征的融资平台系统性风险传染机理及效应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守英,蒋省三.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J].中国土地科学,2005.

[2]郑思齐,孙伟增,吴Z等.“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14.

[3]孙建飞,袁奕.财政分权、土地融资与中国的城市扩张―基于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4.

[4]葛扬,朱弋.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融资运行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13.

[5]张玉新.地方政府土地融资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3.

[6]曾海舰.房产价值与公司投融资变动―抵押担保渠道效应的中国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2.

[7]何芳,温修春.基于VaR法的上海市土地出让市场风险评价及其对策[J].同济城市国际论坛:城市开发与地产风险管理,2010.

[8]王雅龄.地方政府融资与土地资本化:基于财政风险矩阵的分析[J].财政研究,2010.

[9]俞瑶.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土地视角分析[J].金融纵横,2010(10):36

[10]冯兴元.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规则[J].中国市场,2011(3):19-20

平台风险分析篇10

关键词:网贷集资平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应对机制

1引言

p2p、a2p网络借贷是通过为融资双方牵线搭桥或以网上融资信贷公司的形式对融资双方进行撮合的融资形式,对有效延伸和拓展传统金融发展和借贷模式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然而,由于监管机制不能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近年来,p2p、a2p由于不能填补资金缺口等问题,庞氏骗局卷钱消失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金融借贷不可回避的话题,可以说,对p2p、a2p网络借贷平台有效的风险评测分析及风险应对策略的形成已经迫在眉睫。

2山东省p2p跑路事件基本情况

自2015年以来,仅山东省p2p网贷“问题平台”就达到160家,占全国总数的23.6%。这些平台没有任何准入门槛,建一个网页就可以吸收存款放贷,甚至比开一家网店都简单。据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介绍,山东的网贷平台收益率很多在20%以上,这比全国平均15%的收益率要高出至少5个点。正是在高息诱惑之下,投资人趋利而来。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表示,山东本地的民间借贷一直比较繁盛,平台数量基数较大。加之山东企业多集中在机械制造、化工、能源等产业领域,这些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状况下,出现巨额坏账的概率较高,在银行抽贷的压力下,使得山东成为问题p2p网贷平台的“重灾区”。这些跑路的p2p公司动辄注册资金达到亿元以上,多是以融资租赁债权转让为主要业务的金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于运营灵活便捷、投资收益高等特点,短短几个月到一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巨大的扩张。但纷至沓来的则是在迅速扩张的同时而产生的因内部管理缺失、经营方式与现状严重不符带来的大宗问题。而这些p2p公司没有在第一时间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沿着固有的方向的脚步持续发展业务,直至资金链断裂,发生跑路现象。山东各地法院因p2p公司非法集资、跑路批捕的涉案人数达100余人。近年来在网络金融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了社会各界及舆论媒体的广泛关注。纵观这些p2p公司,多以“不设投资下限、随投随取、收益高零风险”为运营口号,曾在网络金融平台上为金融双方设置了六类基本投资产品,这些产品标榜着“收益率大部分可达2成,且投资时间设置皆不满一年”。在金融界,这种投资条件是史无前例的,从金融理论的角度上分析,这本身就是一项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带有巨大的风险性的欺骗性。而事实证明,这些公司将收纳的投资资金大部分用与自身的企业投资和经营发展,还有一部分资金则用于必需的本息偿还,剩下的就是无度的支出和挥霍了。最后开始对资金进行分散转移,同时销毁罪证,责任人消失逃逸。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监管的缺失和媒体的无度宣传也是使扩大受害人群的重要推手,因为政府部门的合法许可和各大媒体的宣传才让众多投资人放心地将自己的钱放在网络平台中,让这些p2p公司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得到十分巨大的民间融资。其实,像这样的庞氏骗局在我国已经多次出现,由于公司高层对资金弥乱的管理和无度的挥霍才是导致崩盘跑路的重要原因。这里面最缺少的就是政府的跟踪监管和风险督导。

3p2p跑路事件发展路线

我们从山东省众多p2p兴起和坍塌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事件发展的路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一是孕育阶段。传统融资信贷产业运行愚钝、程序冗长,p2p的出现让投资者找到了一个便捷省心和周期短收益高的投资平台,得到了投资者和政府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其发展提供了土壤。二是发生和发展阶段。p2p打着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债权转让开展融资的形式进行运作的旗号,在实现融资合作的过程中挣取项目公司的租金和项目利差,以及平台中介费用。而入不敷出的现状迫使p2p捏造假的投资项目进行网络兜售以骗取投资,而开始了其诈骗的道路。三是演化阶段。随着p2p网络平台的资金量越融越大,为也进一步掩人耳目,不断扩大其融资金额,p2p捏造出更多的虚假投资项目,同时为员工增资,高层无度挥霍,逐渐形成了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很多p2p至此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融资诈骗团伙。四是终结阶段。p2p公司这种不合理的运营模式早晚会被执法部门发现,或在东窗事发前就卷铺盖跑路了。

4p2p行业的风险分析

4.1商业风险

首先从p2p产品的设计来看,在定价环节就出现了收益率设定过高的现象。山东省很多p2p公司对外承诺的收益率可达20%,然而融资租赁行业正常的收益率一般低于8%,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定价风险。其次是营销策略风险,因市场运营广告等方面会花费高额的无形资金,为p2p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造成营销风险。长期饥饿式的营销模式使营销的成本不受控制,而这方面的花销则会转嫁到贷款人身上,抬高了借贷利率。

4.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的一项根本性风险。信用风险一般分为信用评估风险和增信模式风险。目前,央行尚未涉足p2p平台,而民营传统企业也仅从2015年下半年才开始得到征信平台信用审批,信用衡量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大部分p2p在开展业务期间也未对其信用情况进行明确的公示,这种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直接与之后的金融诈骗和风投互为因果。且这种现象在p2p平台中是常见现象。在增信模式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增信业务在p2p平台被广泛使用。殊不知,网络平台在无任何信用监管的前提下直接进开展增信是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这会形成平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缺管现象。

4.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中首要的因素就是风险意识的不足和技术漏洞造成的问题。p2p作为一项新兴的网络投资平台,政府对其监管的缺失直接导致管理层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不强,或因操作人员技术随意操作技术水平欠缺导致的违反政策规定进行资金放置和使用。其次监管部门虽然要求以银行托管的方式为资金安全提供保障,但真正得到落实的平台少之又少,只要资金仍掌握在平台手里,就随时可能出现资金操作的风险。其他风险:一是流动性风险。在严格的监管下,p2p行业只作为交易双方的媒介而不具体的掌握资金则不会存在流动性风险。但实际情况是托管监督的缺失产生的资金由平台掌控的现象,而这些平台会使用这些资金又去开展新的风险业务,造成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二是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由于平台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许多p2p融资租赁平台涉足的领域太广太杂,而自身又对这些市场运营的风险评估不足,容易为资金运作带来市场风险。三是法律风险。仍是由于监管的缺失,一些平台在业务环节中还存在监管套利的现象,有的还暗自实施违法业务,造成极大的法律风险,比如平台开展的自融、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活动。

5p2p行业风险应对机制分析

5.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p2p风控系统是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中最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面对现存在风控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应当充分联系和有效结合当地p2p跑路案例给我们的警示,全面加强平台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完善的风控体系。一是有效制约权力运行,杜绝寻租。由于p2p平台没有实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导致管理者有较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可以随便违法挪用资金进行自融和风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约机制,使资金不会受到管理层的权力控制,这样才能保障资金的安全。二是营造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除了管理层,可以说平台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投资业务的具体操作者,让决策层、职能层和业务层全员在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控制操作风险。三是加强风险评估与监控。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机制,使每一个操作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受到严格的风险评估与监管,形成严丝合缝的安全对接。

5.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平台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基于内部控制的框架提出的比较综合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将内部控制相关内容更加全面细化地体现出来,为每个层级和环节提出具体可行、操作性的针对性强的风控管理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风险偏好设置目标。p2p平台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充分分析其中的风险易发点,根据分析结果设定与之相适应的监管目标。不管业务量和业务类别的不同,都要把握“风险零容忍”的标准。然后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程设置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流程。在流程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切忌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要分清轻重缓急,实施重点监管。

5.3加强外部监管与约束

在完善内部监管管理,有效控制内部风险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外部控制。我认为从外部应做到健全完善外部监管机构,从内部应做到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公开和公示,自觉接受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对p2p行业的有效和全面的外部监管机制和专业机构,这让现有的监管工作形同虚设,平台可以置若罔闻,各行其是;同时,平台对资金的处理情况也不能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或公开的内容过于片面和简单,有的报喜不报忧,还有的直接拿出虚假数据掩人耳目。目前,这两方面监管措施的加强现已到了迫在眉睫、不做不可的地步了。国家应就此环节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不按规定落实监管义务的平台进行严肃处理,从而减少或规避风险的产生。

6结语

综上所述,山东我省频繁出现的p2p跑路事件中,我们看到了p2p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风险管理体系的漏洞则是产生这些问题以至于发展到最后结果的根源所在。如何加强p2p行业的风险管理,有效的防控风险成为p2p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监管层到平台,再到投资者,对待网络平台运营风险,都应该充分结合现有案例,细致分析各自的风险隐患,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由于数据来源较分散、案例平台目前已经不复存在等客观原因,仍存在许多偏颇和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在行业发展和理论研究中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p2p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贡献浅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梁晟耀.全面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5.

[2]卢馨,李慧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理[J].首席财务官,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