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综合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4:00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1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必要性

(一)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特点

1.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提供的内容与方式有专门制度和法规规定

会计制度体系是制约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法规体系,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其专门的法规体系。目前我国涉及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公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方法》、《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提供的内容与方式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并且形成以制度化。企业在上市后必须首先要履行信息披露制度,对股东负责。

2.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加详细、公开、公平同时强调时效性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与企业相联系的各种股东提供参考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内与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以此改进加强管理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于上市公司的股东比较分散而且他们所涉及的信息渠道比较的单一,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有关公司经营的财务信息更加的详细,甚至要求提供很多的非财务信息。对于信息披露的时间也有明显的规定: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半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报告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

3.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财务报告信息涉及公司及多个子公司的利益,它涉及许多的部门以及个人,因此为增强公司外部会计报告使用者对其真实性、公允的信赖,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利用外部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其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综合分析的目的

财务报告分析就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对其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说不同的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分析有不同的目的。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投资时都会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企业的投资风险。

1.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及偿债的能力,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

2.评价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

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上市财务报告分析可以直接的了解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使用效率情况及资金周转状况,以此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3.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获取盈利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企业的盈利直接反应了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想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必须要获得较高的盈利,这样才能在市场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上市公司为了获取投资者的投资他们的财务报告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投资者对于盈利水平不能只是停留在利润的多少简单的层次上,还要分析它的内在含义,并且要结合企业的内外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分析未来企业盈利发展变化。

4.评价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与发展趋势

企业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投资者的自身利益。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判断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与发展趋势,预测公司的经营前景,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

(一)经营业绩分析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于企业的业绩是非常关心的,因为企业的业绩能力强企业就会盈利,企业的业绩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上市公司收入的构成情况

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业务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指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采用本期收入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较,一般使用最近3到5年的数据。在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时要注意分析各收入项目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便了解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在同行中的地位。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要占到总收入绝对值,否则企业的发展前景就不容乐观。

2.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各项利润和利润指标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之一,通过对该类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通过观察企业的经营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支净额在企业总额中的比重,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可靠性。

3.分析成本费用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成本费用是影响企业发展重要的一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低,企业的盈利就会越高,相反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分析获取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分析,了解各种成本费用在项目中所占有的比重,以此达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目的。

(二)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各项资产运营的能力强弱直接体现了管理者对现有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越好,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公司的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货存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三)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1、流动比率

一般的情况下公司的流动比率为2时较为理想,但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非生产性公司由于存货少,流动性资产主要是现金和变现能力较强的应收账款。

2.速动比率

一般而言公司的速动率为1较为合适,但由于流动资产中可能存在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公司的实际偿债能力会收到影响,为了弥补该情况的不足,以较客观的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还可以用超速动比率来进行评价。

3.利息保障倍数

该指标说明用公司利润偿还利息以后还有大量盈余,该指标越大,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小,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

(四)现金流量分析

由于现金流量的客观性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1.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比

此比率说明企业每实现一定的销售所获得相应的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多,支付能力越强。

2.经营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

该比率也说明企业每实现一定的营业利润所获得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账面利润实现流入的经营现金流量越多,企业的营业利润质量越高。

3.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

企业在有利润的时候不一定具有足够的资金还债,所以利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的体现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在多大的程度上保证偿还当期流动负债。

(五)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

由于财务报表中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性和规定性,它只能提供定量的财务信息,而财务报表附注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的补充,因此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就会显得格外的重要,他可以帮助投资者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动态发展。

1.对或有事项的分析

公司的或有事项是指导致企业发生损益的不确定状态或情形,因为或有事项的后果需要时间的检验,所以一般的公司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必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于公司来说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判断这些事项将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率还是会使公司遭受损失。

3关联易

关联易是企业之间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交易,对于此种交易我们应该了解其交易的实质,了解上市公司被交易出去的资产是否是企业的非重要性资产,而被交易进来的资产是否能在未来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一)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而且,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二)趋势分析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是指与本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相比,给分析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方面的信息,为财务预测、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三)对比分析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指标间差异与趋势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存在差异,各企业业务关系在区域上又不尽相同,其必然导致不同企业指标水平的差异,从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四、财务报表分析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掌握报表中各个项目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和变化的原因;其次在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不能用很少的指标进行分析以避免作出简单、片面的判断,使投资者陷入误区,并影响政府、债权人及股东作出相关对策。

(二)因为对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分析的数据都是上市公司过去或历史的经营业绩,所以,用这些数据去精确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是不确实的,它仅仅是投资分析的一个方面,还必须根据行业背景、公司自身的特点、经营条件和地区乃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采用连续的动态分析才可能做出全面的判断降低投资的潜在风险[3]。如2003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曾使被人们认为“夕阳产业”的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就出现了强劲增长,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盈利水平。

(三)以上内容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也各有自身的局限性,在运用时不能孤立的运用一两方面数据就据此作出投资判断。一般的投资者往往只根据每股收益的净资产收益率等“单位化”后的指标,或是仅仅依靠静态的对比来决定投资策略,这样做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四)采用以上分析方法时应该从正反两方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判断。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我们不仅要寻找挖掘出其投资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财务风险,并判断它是属于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以及企业的克服能力,从相反的方向来说明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和是否具有投资的价值。

总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并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发掘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琳.财务综合分析的运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李晶晶.论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5.

[3]熊楚熊.财务报表综合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9,20.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2

关键词:报表分析;四川长虹;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036-01て笠挡莆癖ū矸治觯是指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剖析。其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水平分析法,共同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本文从企业的角度,运用比率分析法对长虹集团07--09年的财务报表分析,以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一、长虹集团简介

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是“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由单一的军品生产,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通讯、数码、能源、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

二、财务指标“四维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表1四川长虹2007―2009年度偿债能力

财务指标つ甓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0071.3305840.7724460.5334981.465705

20081.1471910.7437740.5606141.630864

20091.3502510.8887030.6323262.223322

2009年流动比率有所上升,但生产型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长虹近三年的均低于2,即短期偿债风险较高。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长虹07―09的均低于1,同样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高。资产负债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在递增,导致长期偿债能力有所降低,同时由于资产负债率均高于50%,表明企业债务风险较高,整体来说长期偿债能力┎磺俊*

2.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表2四川长虹2007―2009年度营运能力

财务指标つ甓存货ぶ茏率存货ぶ茏天数应收账款ぶ茏率总资产ぶ茏率

20073.271139111.58192910.9548921.157069

20083.642879100.19547711.579041.048491

20093.58544811.80038911.3719870.964064

存货周转率较07年有所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存货周转率较慢,存货流动性较低,即存货平均一年才周转三次,利用率低,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能力差。08年应收账款增多,说明企业赊账出售商品较多,近两年较07年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但同时坏账风险增加。总资产周转率呈递减趋势,说明企业销售能力弱,市场竞争能力受到威胁,企业应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市场占有率,加速资产周转,以期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3.盈利能力分析

表3四川长虹2007―2009年度盈利能力

财务指标つ甓销售っ利率销售ぞ焕率总资产けǔ曷示蛔什な找媛

20070.1558510.0191830.0352290.048063

20080.1748530.0094040.0174420.028684

20090.1848360.0171440.0238740.05812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三年的营业毛利率递增,虽然净利润在增加,但是净利率却在减少,说明销售毛利没很好的转移到销售净利,除主营业务支出外的其他支出或费用太多的消耗了毛利。08年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最低,说明地震对长虹集团利润等各方面的影响巨大,09年有所回升,企业资产利用效率有所提高,运用资产创造的利润在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在增强,尤其是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较07高很多,说明盈利能力在不断增强。

4.增长能力分析

表4四川长虹2007―2009年度增长能力

财务指标つ甓总资产ぴ龀ぢ示焕润ぴ龀ぢ视业收入ぴ龀ぢ士沙中ぴ龀ぢ

20070.374050.1353220.2286850.03296

20080.169978-0.405910.211890.009766

20090.271921.0533510.1263070.035209

从表中可以看出总资产增长率在08年急剧萎缩后,09年积极扩大资产规模,资产扩张能力增强。08年净利润增长率下降成负数,09年发展迅猛,说明地震之后企业迅速好转,获利能力增强。可持续增长率同样在08年降低后回升,表明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在提高,但是财务杠杆运用不是很充分,资金利用率不高。故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企业的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2.增大营业利润率。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好转和我国家电下乡政策的贯彻实施,销售利润率有所上升。

三、评价和结论建议

1.资本结构政策

公司现在处于高负债、高风险的资本结构。因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率,故公司应运用谨慎原则适当减少负债水平,尽量减少一些高利润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转向平稳性投资。

2.资本运营政策分析

从07―08年长虹的存货周转率有缓慢上升趋势,09年又有下降趋势来看,整体上还是低于同行业水平。虽然整体运营状况良好,但是存货管理水平较差,远低于海尔等同行业。海尔08年的存货周转率为9.78。而长虹的是3.642879。海尔的存货周转率是长虹的2.68倍。在竞争激烈的电子产品行业,更高的产品存货容易降低产品的市场价值,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长虹应该采取的措施有:采取好的销售策略,扩大销售规模,并适度控制生产规模,减少存货。努力改善基础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获取好的质量声誉。强化各部门协同运作,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增长能力分析

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无形资产的竞争,虽然企业增长能力在09之后有所回升,但是无形资产净值并不高,企业应采取更好的策略以利于整体发展。1.扩大品牌优势,提高顾客满意度。2.建立价值发现机制,挖掘价值增值环节。3.加大无形资产投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お

参考文献:

[1]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3

【关键词】数字动漫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因子分析综合业绩评价

一引言

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2千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品产值更是在5千亿美元以上。相比之下,我国数字动漫产业产值微乎其微,但数字动漫发展空间却很大。最近几年,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数字动漫产业的发展。例如,姜锡山(2005)指出,我国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并探讨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数字内容产业的差距,特别提到了数字动漫的发展,并且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夏光富、刘应海(2010)探究了数字创意产业来源,分析了数字创意产业价值链,并且以动漫产业为代表说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吴蒙(2010)就动漫剧本、产权保护及市场三个方面指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有巨大的市场,等等。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动漫产业自身的发展。如今,资本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数字动漫产业的身影。作为新兴产业,它们的发展虽说在学术界少有研究,但却备受大众尤其是投资者的关注。

因此,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家数字动漫上市公司(即002292奥飞动漫,002261拓维信息,002502骅威股份,300104乐视网,600880博瑞传播,000917电广传媒,600613永生投资),结合10家文化上市公司,总共18家文化上市公司,进行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的因子分析,旨在对数字动漫上市公司在如今文化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投资者和有意上市的数字动漫公司提供一些信息与参考。

二数字动漫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的指标选取

数字动漫是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信息技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期。如今,关于数字动漫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但数字动漫上市公司也属于上市公司,因此关于对它的评价可以参考上市公司评价的一些标准而进行。例如,上市公司应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布自身的财务报表,从这些报表的数字中来反映自身的综合发展情况。由于本文旨在对我国数字动漫上市公司在文化上市公司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所以,主要结合证券投资分析中的比较分析来进行评判。因此,选取的指标是上市公司2012年3月的一些财务比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第一,变现能力指标。包括X1流动比率(%)、X2速动比率(%)。

第二,营运能力指标。包括X3存货周转率(%)、X4应收账款周转率(%)、X5流动资产周转率、X6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X7资产负债率(%)、X8产权比率(%)、X9有形资产净值债务率(%)、X10已获利息倍数(倍)。

第四,盈利能力指标。包括X11营业净利率(%)、X12营业毛利率(%)、X13资产净利率(%)、X14净资产收益率(%)。

第五,投资收益指标。包括X15每股收益(元)、X16市盈率(倍)、X17每股净资产(元)。

第六,现金流量指标。包括X18现金流动负债比、X19现金债务总额比、X20营业现金比率、X21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元)、X2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三数字动漫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的因子分析及综合业绩评价方法介绍

1.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指同一张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不同类别之间,以及在同一年度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的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财务比率是比较分析的结果,但同时财务比率分析也是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更深层次的比较分析或因素分析的基础。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从CharlesSpearman在1904年发表的文章《对智力测验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开始的,是用来解决智力测验得分的统计方法。目前因子分析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中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典型方法之一。

因子分析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且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其基本模型如下:

Xi=ai1F1+αi2F2+…+aimFm+εi(i=1,2,…,p)

其中,F1,F2,…,Fm称为公共因子,εi称为Xi的特殊因子。这个模型的相关假设如下:公共因子与特殊因子是不相关的;各个公共因子不相关;各个特殊因子不相关。

模型中的aij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表示了Xi对Fi的依赖程度,其绝对值越大,密切程度越高,同时也反映了变量Xi对公共因子Fi的相对重要性。

四我国数字动漫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的因子分析及综合业绩评价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家动漫上市公司和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截止2012年3月的季度截面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来分析和评价上市公司。

1.原始数据处理

针对新浪网证券之星上的上市公司公布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结合各个财务比率的公式计算整理得出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财务比率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带来的对数据分析的影响,这样可以使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4

【关键词】纺织服装;财务竞争力;因子分析

一、我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业正在以各种方式融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纺织服装业全球价值链,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纺织服装业还处在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并且目前纺织服装业普遍生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缩小。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对国际原料市场依存度较大,化纤和棉花需大量进口,而国际市场的原料价格总体呈现上升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价格有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将长期存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也在增大。这几个因素共同增加了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我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竞争力是企业在实现其经营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企业的战略、资源、能力、执行、创新等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综合实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在相当程度上与财务指标有密切关系,竞争力在财务方面的体现也就是财务竞争力。财务竞争力不仅关注成本的降低,而且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财务竞争力,因此研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财务竞争力研究的指标体系设计

财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主要从4个角度来分析财务竞争力,分别是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本文选择了13个财务指标,其中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有5项,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有3项,评价成长能力的指标2项,评价运营能力的指标有3项,该指标体系涵盖了上市公司比较重要的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且由于这些指标在上市公司年报中都有披露,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表1)。

三、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一)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笔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主营业务纺织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排除连年亏损的St股上市公司,选取样本数据共54家公司。本文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建立了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表示:

X=aF+ε

其中,X=(X1,X2,…Xp)t为p个原有变量,F为m个公共因子变量,m≤p,a为p×m的因子载荷矩阵,aij称为因子载荷,表示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ε为特殊因子,表示了原有变量不能被公共因子变量所解释的部分,相当于多元回归分析中的残差部分。

(二)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过程

运用SpSS16.0软件对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进行因子分析。在变量提取公因子之前,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适用性检验。本次检验使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表2)。样本的Kmo统计值为0.741,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由方差分析表(表3),确定提取的因子个数为4个。

对上述因子分析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根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依据变量对主因子的影响系数,分别定义各因子的经济意义。

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这五个指标从资产的流动性上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可以将该因子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收入毛利率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而这些指标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在第3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这两个指标与公司的资产增长状况有关,因此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在第4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这三个指标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状况有关,因此可以将该因子命名为运营能力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标准化值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主因子得分排名;然后根据各因子得分,求出各样本公司的财务竞争力综合得分。综合得分仅从单纯的数量上考虑,以每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公式为:

F=0.31413F1+0.20730F2+0.17780F3+0.15300F4(1)

其中,F代表综合得分,F1代表偿债能力因子得分,F2代表盈利能力因子得分,F3代表成长能力因子得分,F4代表运营能力因子得分。

由综合得分函数各因子前的系数大小,可以看出在对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时,偿债能力在综合得分函数中占了主要地位,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最大,盈利能力所占份额在其次,而成长能力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排名第三,运营能力在综合得分函数中所占份额最小。由各因子的得分及综合因子得分函数,可以对54家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进行综合排名,以比较各公司2009年度财务竞争力状况,具体结果见表5。

(三)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1.从财务竞争力综合排名来看

从表5可以看出,财务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0的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均在均值以上,结合公式1推演出的偿债能力因子贡献率的权数是0.31413。可以说,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在财务竞争力指标中影响力最大,也就是现金流构成中国服装上市公司的主要竞争力。但从企业竞争力而言,反映在财务竞争力上更应该是盈利类指标、成长类指标与运营类指标。表5中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突出,均值以下的公司有3家。另外,如果一家公司是以规模生产为主,那么应该具有良好的运营能力,而在表5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的运营能力指标在均值以下。成长类指标虽然只能反映财务竞争力,不能反映出公司的创新与研发,但至少可以反映出公司的规模成长,表5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中,竟有5家在均值以下。因此,可以说,综合排名靠前的公司,并不是因为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成长能力而具有更强的财务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其现金流的充足。

2.从单个因子来看

偿债能力是中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竞争力构成,对财务竞争力影响最大,54家公司偿债能力各项指标中流动比率平均为1.94,速动比率平均为1.34,现金比率平均为82.99%,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中只有1家公司流动比率略低于均值,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全部高于平均值;资产负债率平均为43.89%,这是逆向指标,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全部低于均值;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为23.86%,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中只有1家公司低于均值。从以上分析看,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偿债能力比较突出,反映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各项指标对财务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是有些公司构成偿债能力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或转让股权收回投资等特殊事项,而不是来源于正常生产经营。例如,金飞达偿债能力排名第一,2009年现金比率为559.658%,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倍,主要原因是回收前期应收账款、转让美国LanCo有限公司51%股权收回投资对其偿债能力有较大的贡献。再例如,表5中综合排名第一的罗莱家纺,偿债能力较强是由于公开发行股票募集大量资金,使现金流表现为良好,2009年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62.342%,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9.58%,所以该类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是有瑕疵的,其财务竞争力也要打折扣。

从盈利能力来看,54家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平均为4.56%,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0.14%;主营收入毛利率平均为20.06%,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的主营收入毛利率平均为30.7%;成本费用利润率平均为9.07%,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平均为17.2%。从以上分析看,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盈利能力相对而言,具有一定优势,这说明盈利能力影响了综合排名,并且排名靠前的公司从总体上也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从运营能力来看,54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为4.52,综合排名前10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平均为6.06,而综合排名前8的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平均为2.22;固定资产周转率平均为3.74,综合排名前10公司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平均为8.34;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79,综合排名前10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985。从以上分析看,综合排名靠前公司运营能力不是很突出,甚至排名前8的平均存货周转率只有均值的一半,这可以说明,在中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运营能力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公司的规模虽然有大小,但生产流程的管理水平比较接近,各种运营流程的管理水平也很接近。

从成长能力来看,54家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平均为19.35%,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平均为68.1%,但其中综合排名第1、第3、第8的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分别为228.7%、182.8%和154.5,综合排名前10的公司低于均值的有6家;净资产增长率平均也是类似情况,个别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畸高,拉高了平均值。从以上分析看,由于个别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畸高,这方面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影响,还必须分别看待。例如总资产增长率排名第一的罗莱家纺主要是因为公开发行股票募集大量资金使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畸高,并不是真正的成长能力较强。

3.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展望

从综合排名以及单个因子分析来看,财务竞争力指标体现出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略有加强,但实力并未增强。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国家对纺织服装行业扶持政策的累积效应正逐步显现,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依然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要素成本的上升。随着棉纱、棉布市场行情转好,国内棉花需求出现回升,价格持续上涨。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原料价格加速上涨和终端市场降价形成强烈反差,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逼迫着企业增加农民工工资,政府强制企业给农民工增加保险,这些都将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资金的压力也日渐明显,对偿债能力有影响。二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提高。随着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的恶化,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的能源成本有可能上升,环保政策的加强,将导致纺织服装企业环保设施的投入以及治理成本较以往显著增加;购入环保设施也需支出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而环保设施投入不能直接带来产品的产量、销量的增加,不能立即带来营业收入的增加,如果销售收入没有充分增长,会使资产的周转速度降低,影响企业的运营能力;治理成本的增加,企业需大量资金支出,也将减少企业的利润,这都使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盈利能力降低,企业的净资产、总资产的增长也会放缓,从而影响企业的成长能力。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如果在竞争中把握不好,原先财务竞争力较强的上市公司会因为上述原因盈利能力下降,偿债能力降低,运营能力降低,成长能力不强而在竞争中失去财务竞争力。

四、结束语

本文选取中国a股市场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以生产、销售为主的54家上市公司的13项财务指标数据对公司的财务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多种因素制约着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发展,因此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在以后的发展战略中应密切关注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及时从变动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运用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找出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和企业本身的优势,为决策者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是财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从企业竞争力而言,反映在财务竞争力上更应该是盈利类指标、成长类指标与运营类指标方面。公司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加强了,就会在成长能力上反映出来,应主要从加强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两个方面,增强财务竞争力。加强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需要提升主营业务毛利率、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加速资产的周转。提升主营业务毛利率就必须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就必须做好要素管理,加速资产的周转就必须加强市场管理与物料管理。因此,从产品的研发、市场营销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加强与提高,来增强财务竞争力,仍然是我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当前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冯巧根.竞争财务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朱开悉.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J].财经论丛,2001(5).

[4]朱晓.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2007(7).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5

摘要:本文基于主成分经济含义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方法,对钢铁上市公司2006年财务绩效进行了评价,并从主成分经济含义角度指出了影响财务绩效优劣的原因,以期为上市公司提高财务绩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财务绩效钢铁上市公司

一、引言及研究综述

财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财务指标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投融资对象,其财务绩效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市场的有序竞争。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存在指标之间相关性强、指标权数主观确定及多指标综合分析困难等问题。主成分分析法因具有综合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能有效克服上述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近年来逐步应用于我国财务绩效评价领域,但是其分析和评价体系尚不成熟。本文以钢铁上市公司为例,尝试立足于主成分的经济含义来评价2006年的财务绩效,对主成分分析法在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在我国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中,潘琰、程小可(2000)选取5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9个财务指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30家成分股公司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这些公司1998年综合经营业绩得分情况,并指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克服传统评价方法中“权重一旦确定便很少变动”的缺陷。沈春华、陆峰(2003)对40家上市公司2001年中报的7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后,选取4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线性组合方程中各财务指标系数绝对值的大小,简要分析各主成分的经济含义,并按照综合得分模型给出被评价公司的排名。龚巧云、何飞平(2006)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造纸行业上市公司2004年的经营业绩进行了综合排名。徐辉、张文静(2007)用相同的方法对沪、深两市25家钢铁上市公司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企业的综合排名。然而,上述财务绩效评价的落脚点局限于企业的排序,对引起绩效优劣的动因缺乏分析,企业无法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有效对策,因而降低了财务绩效评价的实用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6

(一)Dea方法简介及相关研究

为了弥补上述评价方法的不足,很多学者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企业综合绩效进行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由Charnes,Cooperand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具有相同类型的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在评价绩效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一,模型中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根据模型自动优化产生,而非事前设定,从而使权重较为客观;第二,可以对多投入、多产出指标评价单元进行分析;第三,可以进一步了解被评价单元的资源使用情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有很多学者运用Dea方法对企业绩效做综合评价,如王建华和闻燕(2006)选取上海中外联合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对中外联合实验室的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赵秀娟和汪寿阳(2007)应用Dea评价方法分析了78支基金两年的相对业绩,并发现多数基金处于无效的状态,最后提出改进基金业绩的建议;谢磊和袁艺(2007)应用Dea方法,同时采用C2R模型和C2GS2模型对制药上市公司的营销绩效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制药企业间营销绩效的差距,并探讨了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戚湧等(2008)综合应用基于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建立高效科研绩效的评价体系,并对高校科研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丁小东等(2011)将Dea方法应用于交通运输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中;孙斌和赵斐(2011)将超效率Dea模型运用于区域生态化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并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13个城市的生态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王赫一和张屹山(2012)采用两阶段Dea方法,并通过引入“虚拟中间要素”,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银行的运营绩效,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要优于股份制银行。

(二)Dea方法的不足

采用一般Dea方法研究绩效会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1)模型选取不合适,即采用一般的C2R模型只能将决策单元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而无法同时对多个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比较和排序。(2)输入输出指标选取不合适,即一般选择主营业务成本、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的绝对值作为输入和输出变量,而这些指标可能为负值,但Dea分析中却要求输入和输出指标均非负。为了满足指标非负的要求,有些研究在选取样本时将指标为负数的样本删除,这就不能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因而使这些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3)决策单元选取不合适,即Dea评价方法要求所选择的决策单元具有同质性或相似性,而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并不满足这样的要求,因而不适合采用Dea方法来对绩效进行综合比较与排序。基于此,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方法研究我国证券市场20家上市医药公司2010年的财务绩效水平,并进行评价。选取超效率Dea方法和这些样本,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不足,使文章的研究结果更加合理。

二、企业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一)评价方法构建

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研究企业的综合财务绩效。模型计算步骤为:首先采用以产出为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来测算企业财务绩效的总体效率;然后,根据超效率C2R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值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企业财务绩效改进途径和改进幅度。超效率Dea模型比一般Dea模型的优点,就是能够对有效决策单元进一步排序,其基本思想为:在评价决策单元时,将该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用其它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的线性组合来表示,而把被评价的决策单元排除在外。

(二)指标选取

在实践中,以沃尔评分法为基础的财务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体来看,其优点在于选择了较全面的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对各指标打分并加权求和,最终得出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值。这种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指标:偿债能力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评价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然而,该方法最大的不足就是:各指标的权重是人为设定的,导致得出的综合评价值主观性很强。针对沃尔评分法的不足,本文采取以下处理:由于企业偿债能力与资产营运能力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本文选择偿债能力与资产营运能力指标为输入变量,选取盈利能力指标为输出变量。另外,Dea评价方法要求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具有非负性,故选择盈利能力指标时,本文选择收入成本比和收入费用比这两个指标作为输出变量,以此来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上市医药公司财务绩效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家上市医药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5家亏损企业),并将这些公司作为决策单元,来分析比较各公司在2010年度的财务综合绩效。其中,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

(一)模型估计

描述了超效率Dea模型测算的20家上市医药公司2010年度的财务综合绩效水平值以及排名。分析工具为excel—Solver软件。

(二)结果分析

结合超效率Dea方法的理论,综合效率值反映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值,综合效率值越高,表明企业综合财务绩效越好。从总体上看,20家上市医药公司中,只有七家企业的综合财务绩效达到了Dea有效,分别是哈药集团、亚宝药业、山东鲁抗、上海医药、康美、昆明制药和广州药业。这说明,我国只有35%的上市医药公司的综合财务绩效达到有效的Dea水平,而大部分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综合财务绩效排在前三名的医药公司分别是哈药集团、亚宝药业和山东鲁抗;Dea无效的最后三家医药公司分别是天津天士力、江苏联环和马应龙药业。需要说明的是,超效率Dea模型能够很好的对所有企业进行排序,而一般Dea模型则无法对七家达到Dea有效的医药公司的综合财务绩效进一步排序,后者测算的综合效率值均为1。另外,结果还显示了这些上市医药公司综合财务绩效的改进途径。根据输入和输出指标相对应的松弛变量,可以得到各投入输出变量的改进值。例如,哈药集团的综合效率值达到最高,为2.50,但仍可以使速动比率降低来提高收入成本比和收入费用比,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公司的财务绩效;山东鲁抗也可以通过降低速动比率(0.02)和存货周转率(0.98),使收入成本比提高。在20家上市医药公司中,马应龙药业的综合效率值最低,为0.44。根据松弛变量的值,可以通过降低速动比率(0.43)、存货周转率(5.51)、流动资产周转率(0.06)、固定资产周转率(2.56)和总资产周转率(0.29),来使收入费用比提高,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

四、结论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7

         1.目前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简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通过定期的财务报告反映的。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定期主要报告包括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因此人们主要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其财务状况。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主要是从其中计算整理出各种财务指标,或再将这些指标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

    对企业财务状况关心并进行分析的行为主体(个人或集团)可分两类:一类是外部分析者(例如投资人、债权人、证券分析机构),他们是与企业有关的个人或集团。就当前来看,他们一般较少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侧重某一方面的考察:或是获利能力,或是偿付能力等。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就同类企业进行横向比较,运用的指标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计算整理出的全部指标中的一部分;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理、财务人员等),他们一般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在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利用企业的历史资料较多,一般是将企业的当前财务指标与以往比较,较少与其他企业比较。

         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目的不同。例如:外部分析者中的短期债权人较关心企业的流动性,而对企业的获利情况则次之。大部分短期债权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万一债务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宣告破产,其偿还债务的能力有多大,债务人的现金、有价证券等流动资产有多少,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如何。而长期债权人,由于其收回资金的时间较长,因此较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发展前景,较强的获利能力及较好的发展前景是到期支付利息和届时偿还本金的重要保证。至于企业的投资者,或准备向企业投资的主体来说,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潜力尤为他们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发展潜力大,所有者当前有利可图,或预期有较大的收益,才能刺激他们继续投资,或决定向该企业投资,以保证企业发展;企业内部人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收入与费用是否合理,其发展趋势如何,并进而改进财务及经营方面的管理。因此需要全面考察企业的财务指标,所需的资料也不限于财务报表。

    二是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所接触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外部分析者接触到的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是企业定期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运用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对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除了财务报表以外,随时都可以查阅企业的各项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创造命令条件。对于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历史数据较容易获得,便于他们对企业进行趋势分析。

    

     2.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方法的评价。我们把企业外部分析者对企业某一方面财务状况的分析称为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称为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目前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对企业外部分析者来说,由于只是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从中整理出自己关心的指标,如债权人只考察企业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这种选取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倾向性,往往不同的人对同一分析目的,会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从而较难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再者,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通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财务指标的整体来反映的,如果只通过考察某些指标来平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往往会掩盖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来说,在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时,目前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即杜邦财务分析和沃尔财务分析。杜邦财务分析只用到4个指标,大部分财务指标不能进入公式参加分析,这样损失的信息较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财务指标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杜邦分析的实质,是应该总指标的分解,即将资产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积。主要考察资产净利率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不能算作综合分析;沃尔财务分析中,人为的主观因素比较多(体现在指标的选取和定权上),也较难保证准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沃尔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完整也使某些人对此法的准确性产生怀疑。虽然企业的内部人便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趋势分析,但是如果不与其它企业进行对比,就谈不上"知己知彼",不知道与同行业其它企业相比较的差距或优势,这种比较也不是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比较,而是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

        二、分析方法的引进

         对于以上企业外部分析者及内部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方法的不足。我们认为,对于企业的外部分析者也要全面、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应该运用更加科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并加强与其它同类企业对比。就是说,无论企业的内部分析者还是外部经营管理者都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这分析,并且应该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贵在综合,从认识事物的能力上看,人们往往习惯于将反映企业不同侧面的财务指标,运用一个简捷的系统予以综合,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或称综合得分),如沃尔分析中企业所得的分数,以此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在方法上,也就是要找到一个函数p=f(x1,x2,…,xn),p为综合得分、 x1,x2,…,xn为企业的财务指标。将某企业的x1,x2,…,xn代入此关系式f,得出p值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函数在理论上存在,但是由于财务指标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我们找到它却不大可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x1,x2,…,xn中那些指标是主要的,且重要的程度是多少。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综合,求出综合得分(q)作为真实得分p的近似,以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为此我们引入多元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多元分析又称多元统计分析,是基于同时对多个对象进行考察,所得许多数据的分析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和日益普及,近二十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现以发展为一个包含若干方法的体系,应用较多也较成熟的方法有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发、判别分析法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对反映事物不同侧面的许多指标进行综合,将其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便于我们对被研究事物的全面认识,并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方法在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近几年来,也出现一些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文章,但大部分见于统计方面的刊物,偏重于理论方面的分析,财经类刊物中极少有这方面的论文。这说明我国企业的财务分析中,还没有对这些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在财务分析中逐步引入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分析方法的缺点,还能发挥多元分析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平价结果,提供给企业的内、外部决策者。从美国股市的发展来看,50年代开始在分析中引入这些方法,使股市理论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股市发展以十几年,上市公司的运作也在趋于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也开始建立数量分析小组(就目前的规模和形式来看,我们认为还不能称之为部门)分析研究企业发展和证券定价的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较多的使用多元分析方法。

    从目前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引入多元分析方法也是可能的。首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三种表,其数据能够满足模型的需要。其次,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较高,能够掌握并准确运用这些方法。再次,上市公司的设备先进,便于引进及开发各种分析软件。

    我们以某上市公司(汽车行业)94~96年,3年的财务报表,计算整理出8个财务指标:

   

   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股东权益比率(x3)、销售利润率(x4)、资产利润率(x5)、净资产收益率(x6)、应收帐款周转率(x7)、存货周转率(x8)。数据如下:

   

    x1x2x3x4x5x6x7x8

   941.148960.692510.159760.123450.104350.462538.006228.60929

   950.964220.598490.122090.189780.128300.778457.738329.98542

   960.836780.477330.109030.258910.197851.148906.210288.26350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8

关键词:财务指标信息披露因子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不断的上市,与社会各界的投资者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很多学者都开始对上市公司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李桂玲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方法》中对财务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对财务状况进行了评判,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便利;杨晓旭对企业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社会责任指数,并运用回归分析法验证了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指数之间的关系;卜正学在《上市公司诚信与绩效相关性研究》中对上市公司诚信与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构建了上市公司不诚信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发现上市公司不诚信度与经营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不诚信度越高则其经营绩效越低,反之上市公司诚信度越高则其经营绩效越高。本文主要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来体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来与信息披露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反应其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二、财务指标的解释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反应企业是否能够稳定运行的指标,也可以从侧面来反应企业的安全程度的高低,因此偿债能力的高低可能会影响到信息披露程度的高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高,整个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程度越高,信息披露程度也会越高。

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计算企业资金周转的有关指标分析其资产利用的效率,是对企业管理层管理水平和资产运用能力的分析。营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拥有高效营运能力的企业通常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来获得更多的收益,也可以以此来减轻企业的压力,减少企业的运营风险。营运能力较高的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也越高。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获得收益数额的高低。按照经济学信号传递理论,高盈利公司通常更积极性的对外披露信息,来维持期经济地位,从而通过信息质量的高低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帮助股票在市场上正确定价。因此,盈利能力好的公司愿意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或者避免股票价值被低估。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但这往往与企业规模存在负相关关系,规模小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发展能力可能与信息披露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实证研究

1、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通过对财务指标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综合分析来展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主要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对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表1是主成分的提取,由表可知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71.48%,可见提取三个主成分就可以得到数据的主要信息。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以清楚的看出: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表明了短期的偿债能力,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表示营运和获利能力,可持续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表示发展能力。

2、相关分析

通过对综合得分和信息披露结果的相关分析得出,其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性仅为0.01,并且也不是很显著。但是,信息披露结果却与资产负债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和可持续增长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偿债能力越强的企业可能对信息披露的程度越高,可持续增长率表示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预期的销售利润率,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或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对企业的预测要大于实际情况,这可能是其呈现负相关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及与信息披露结果的相关分析来揭示其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部分财务指标对信息披露会产生较明显的影响,例如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但综合来看,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信息披露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桂玲.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方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8卷:38~39.

[2]郁玉环在.深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的统计分析[J].会计之友.2012(2):94~96.

[3]杨晓旭.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0年第6期:39~41.

[4]卜正学.上市公司诚信与绩效相关性研究[J].全国商情.2009.4:6~7.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9

(一)财务特征界定特征是指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属性,本文的财务特征是指通过对公司财务数据的综合研究,从而得到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情况等各方面的综合评述,从中寻找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具体而言,本文综合市场及公司特性等方面的考虑,主要从公司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偿债能力等方面对公司的财务特征进行探究。

(二)财务特征指标体系财务特征分析主要以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大方面为主,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以反映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公司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情况等情况。本文参考诸多文献所述,并综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从而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特征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二、财务特征分析采用方法

对财务特征的分析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使结果更加科学直观。

因子分析法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设有p个变量x1,x2,x3,…,xp,且变量标准差为1,均值为0。每个原有变量有k(k

x1=a11f1+a12f2+a13f3+…a1kfk+?着1x2=a21f1+a22f2+a23f3+…a2kfk+?着2x3=a31f1+a32f2+a33f3+…a3kfk+?着3xp=ap1f1+ap2f2+ap3f3+…apkfk+?着p

也可用矩阵公式表示为:X=aF+?着。其中:F为因子,因其出现在每个变量的线性表达式中,因而F又称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矩阵,aij(i=1,2,…,p;j=1,2,…,k)为因子载荷,即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着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同变量一样,其均值也为0,又可看做残差。

因子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即前提条件、提取因子、因子命名以及计算因子得分。本文主要采用Kmo检验及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在因子提取时,主要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同时选取正交旋转方式进行因子命名。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本文依据数据有效性及数据可得性原则,选取了19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相关财务指标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其中部分指标数据因不符合数据统计要求而未采用。同时,为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可比性,本文将原始数据中的负向指标取正,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及标准化处理。

(二)Kmo及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Kmo检验,测定所有原始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中,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510.004,且其对应的概率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为0.05),则应拒绝原假设,可以认定相关矩阵不大可能是单位矩阵,此外,在Kmo检测中,度量值为0.85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此度量值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变量间相关性较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因子提取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尝试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提取其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使用SpSSv17.0软件所得到的特征根提取及其方差贡献率,具体见表2所示:

表2中第一组数据是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其中: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4.982,可以累计解释原有变量的35.583%,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3.725,可以累计解释原有变量的62.192%,第三个特征根为1.948,可以累计解释原有变量的76.105%,第四个特征根为1.012,可以累计解释原有变量的83.333,在初始因子提取中,总共提取了14个因子,因而变量总方差累计达到了100%。

表2中第二组数据为提取4个因子的方差累计情况,其中,只有前四个因子符合特征根大于1的条件,而且前四个因子对于所有因子的解释率达到了83.333%,原有变量丢失信息较少,因此因子提取结果较满意。

表2中第三组数据为最终因子提取的情况,因子旋转后没有影响原有因子的提取,也没有影响到方差累计情况,不过因子旋转后,改变了各个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优化了原有因子额解释度。

从图1碎石图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因子的提取情况,及其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度。从图1中可以看到,前四个因子对于原有变量的解释贡献最大,其中又以第一个因子的贡献为最大,而除了前四个因子之外的其他因子对于原有变量解释的贡献都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四)因子命名根据本文所选取的数据及原始变量,选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结果如表3所示:

经过5次迭代后得出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因子1对股东权益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速冻比率的解释度较高,可以命名为营运及偿债因子。营运及偿债因子主要反映公司资产的运营状况及偿债能力的强弱;因子2主要解释了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股本报酬率,可以命名为盈利因子。盈利因子综合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企业保证良好运营的前提条件;因子3主要解释了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指标,可以命名为资产增值因子。资产增值因子主要反映公司资产增值能力;因子4主要解释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个指标,可以命名为经营因子。经营因子主要反映公司经营的效果和能力。

(五)截止至2011年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根据旋转后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可以计算得到4个因子对于原有变量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如图2所示:

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得分公式为:

F=w1F1+w2F2+w3F3+w4F4

其中,F1=34.38%,F2=22.89%,F3=15.53%,F4=10.52%。由此可以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排名。由于选取的公司比较多,排名表太长,因此,本文在此只选取排名前10名、中间10名、最后10名的公司,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见表4、表5、表6。

(六)实证结果分析具体为:

(1)总和排名居前的上市公司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在19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综合评价得分排名中,排名合在前10名的分别为汤臣倍健、华策影视、舒泰神、铁汉生态、东方国信、银河磁体、汇川技术、乐普医疗、信维通信和沃森生物。其中排名第一的汤臣倍健总得分为123.0295,比第二名华策影视的总得分78.5006高出44.5289分,其主要的分因子为资产增值因子(即因子3),说明该公司资产增值能力强,其次是经营因子(即因子4)得分也较高,说明其核心经营能力较强,再是盈利因子,说明公司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公司的营运及偿债因子(即因子1)得分最低,说明公司资产运营及偿债能力略有不足,这说明较高的资产增值能力中有非盈利因素影响,这必然影响公司未来发展。在排名前五名的公司中,只有华策影视是因为其盈利因子得分较高而综合排名第二,其他公司均为资产增值因子得分较高而排名居前,而且前五名公司的营运及偿债因子均得分较低,其中铁汉生态为负。在排名六到九位的四家公司中,其综合得分较高是因为盈利因子(即因子2)得分高,只有排名第十的沃森生物因资产增值因子得分较高而居前。

纵观综合排名在前50名的公司,有40%的公司因盈利因子得分较高而排名居前,有36%的公司因资产增值因子得分高而居前,22%的公司因其经营因子得分较高而居前,仅有2%的公司因其营运及偿债因子得分高而排名居前。而且这些公司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四个因子中必有一项是表现突出的。

(2)总合排名居中的上市公司分析。由表5可以看出,在综合排名居中的10家上市公司中(公司综合得分在0分到4分之间),一般仅有一项或者两项综合指标表现比较优秀,其余指标表现均不能令人满意。每个公司的四个因子得分相差不大,四个方面的表现较为平均,基本不存在因子得分十分突出的情况,仅有吉峰农机、永清环保、三维丝三家公司各有一项因子得分超过1.5分。

纵观综合排名居中50名的公司,有52%的公司其四个因子中仅有一个因子得分为正,44%的公司有两个因子得分为正,仅有4%的公司有三个因子得分为正。而这50家公司的正向得分指标中,有38%的公司资产增值因子得分最多,32%的公司经营因子得分最多,有18%的公司盈利因子得分居多,有12%的公司营运及偿债因子得分贡献最大。

(3)总合排名居后的上市公司分析。由表6可以看出,在综合排名后10名的10家公司中(公司综合得分在-40分到-70分之间),有6家公司最高得分因子为营运及偿债能因子,有4家是资产增殖因子。这与排名前10名的公司状况基本相反。综合排名最后2名的当升科技和恒信移动公司的四项因子得分均为负值,而且盈利因子和经营因子两项得分最低,是造成其排名靠后的主要因素。

纵观综合排名后50名公司,大部分公司四个因子得分均不令人满意。40%的公司四个因子得分均为负,46%的公司有一项因子得分为正,只有14%的公司有两项因子得分为正。仅有个别公司有得分相对较高的因子,但其四项因子得分两级分化严重,造成综合得分仍然很低,排名仍然靠后。而且这些排名靠后的50家公司中,52%的公司最高得分因子为营运及偿债能力因子,26%的公司最高得分因子为经营因子,18%的公司最高得分因子为资产增值因子,仅有4%的公司最高得分因子为盈利因子。

四、结论

通过对样本上市公司综合得分的排名,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公司发展的强项和弱项,从而综合考虑整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诸多共性和差异。通过对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各个公司的表现,由特殊到普遍,分析总结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由此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存在优势及不足,有利于政府及投资者及时做出恰当的决策。文中数据均来自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通过使用SpSSv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的最终综合排名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特点。同时,通过实践检验,证明排名具有可行性,整个计算过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决定了结果的正确性,最终结果让政府和投资者等各方从财务角度对创业板市场留下更加直观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李香才:《2011年创业板股东高管共套现96.27亿元》,《中国证券报》2012年。

[2]王浩娇:《创业板超募比例持续下滑》,《新京报》2011年。

[3]周楚卿、孙璐:《创业板两年套现圈钱现象严重过度投机会毁掉市场》,《新华网》2011年。

公司财务综合分析篇10

关键词:证券市场;因子分析;个股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05-02

1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日渐活跃,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和方法的选取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特点的上市公司以及多而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现今证券从业人员进行证券分析研究的重点。

证券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的核心目的是希望通过买卖股票获得良好收益,其根本是选择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股票。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选择是股票投资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较为成熟理性的股票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投资对象时,往往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状况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这也是评价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在获取准确的上市公司财务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是合理规避股票投资风险以及有效保障投资收益的关键所在。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对公司资金运行和财务状况的定量描述,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要财务指标有以下8种:每股收益(元),每股净资产(元),每股现金流量(元),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股东权益(万元)。

本文拟通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上证50指数50只样本股票2010年中报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提取3个公共因子反映影响个股的主要因素,计算个股因子得分,为证券投资的个股选取提供决策帮助。

2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因子分析是根据相关矩阵的内部的依赖关系,通过量化的手段,将多个具有复杂相互关系的实测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独立,不存在相互关系的综合因子,是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这些提取出来的综合因子往往不能直接通过观测得到,但却能更加反映出研究问题的内在本质,这就有利于我们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理清主要问题,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本文主要选取了浦发银行、中国石化等50只上证50指数样本股,将每股收益(x1),每股净资产(x2),每股现金流量(x3),净资产收益率(x4),主营业务收入(x5),净利润(x6),总资产(x7),股东权益(x8)作为测度指标的原始变量。因篇幅所限,具体的股票原始变量数据在这里不再罗列。

原始变量标准化后仍用原记号x1、x2,…,x8表示,经SpSS统计软件计算得到样本相关系数矩阵,如表l。

从表1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这8个主要财务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提取3个公共因子,如表2,它们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80.22%,大于80%,可以认为这三个公共因子基本上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由于公共因子在因子负载上有较高载荷值,因此,需要应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以便更清楚地确定和解释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旋转后的结果如表3。原始变量载荷矩阵经旋转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公共因子F1在x4、x5、x6、x7上有较大的载荷数,说明F1集中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是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状况的体现;公共因子F2在x1、x2、x8上有较大的载荷数,说明F2反映了上市公司发展潜力,即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公共因子F3在x3上载荷,数最大,说明F3主要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自身价值,根据F1、F2和F3,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概况,选择股票也就有了相应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因子得分信息,如表4,可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根据此模型,就可以得到每只股票的因子得分情况,进一步就可以比较F1、F2和F3的大小。将每个样本股票原始数据代入此因子分析模型,可得到每个样本股票的得分。用公共因子的得分排序,可以对样本股票的财务状况进行排序分析。按F1排序,得出前5位股票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前5位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几乎均是中国的龙头企业,综合财务能力和经营业务能力都比较突出。同样可以根据F2、F3做出排序,进一步了解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实力的分析。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得出各股票的综合得分:

F=0.40675F1+0.26942F2+0.12605F3

这里采用的不再是原有的8个变量,而是通过因子分析后得到的3个因子变量,利用这3个因子变量,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分。按此综合得分对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前5位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后5位分别为西部矿业、中金黄金、金钼股份、特变电工、宝钢稀土。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分析结果与客观实际是相吻合的,说明分析方法的运用比较合理。

3结论

由此可见,运用因子分析法可以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众多衡量指标提炼简化为获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自身价值3个综合因子,这些综合因子可以反映出综合指标的经济意义,分析公司的综合影响因素,从而更清晰的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利用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来衡量个股的综合财务状况,这有利于投资者就更理性、更合理地对选择股票投资。

参考文献

[1]张根明,严艳红.湖南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分析[J].价值工程,2008,(9).

[2]胡海鸥,宣羽畅,马骏.证券投资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江冬明.主成分分析在证券市场个股评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3).

[5]卢纹岱.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