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十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十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4: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1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4-01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的源泉,也是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根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看出,的讲话实质上已经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以判断是非、指导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体现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基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智慧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华文化的结构体系中,核心价值观是其枢纽和精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先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精神支柱建构起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探求与建构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它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进化发展中形成一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效法天地人物的路径探求,凝聚为一种“执两用中”、“无过不及”的道德智慧和中庸德行,化生为一种以中正和善的德性以待人接物的礼仪文明,积淀为一种以天下为公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群体或整体主义传统,铸就为一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①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中华传统美德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脉,是中华民族道德情操和当代精神文化信仰的集中体现,能够对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一种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的独特妙用。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新时代的诉求。“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可度,但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冲击,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盲目贬低、麻木不仁的现象,这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丢掉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核,就等于失去了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核心理念以大众化、简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为大学生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和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和谐意识、诚信道德品质以及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人。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国梦气势宏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美好的愿景,它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汇集在一起,成为每个中国人前行的巨大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积极努力、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思想、最有文化的群体,他们能否心系国家、关心社会、自觉提升个人素质特别是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但是他们的责任,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抽象,涵盖了全面育人的德育标准。

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注释:

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宋)卫撰,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

[4]郭竹平译注.论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吴德伟、刘少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3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因此,新时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是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饱经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人文精神等,这些内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超凡的凝聚力和无限的感召力。精确简练和充分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孕育着对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从价值观的角度解析“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实际可以概述为对价值观的认知和对价值观的培育两个方面。第一个层面就是要清楚我们的传统是什么以及如何透过传统认清当下;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从而构建起满足当下时代需求的价值观。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一层面,我们都要把核心价值观扎根在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历朝历代都有一个光荣的传统,就是十分重视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准则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是在思想领域当下全社会都要坚守的价值准则。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内容价值方面彼此更是相互融合贯通。正如《礼记·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它注重将个人、家庭的命运与社会、国家和天下的命运密切关联,呼吁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担起个人、社会与国家凝聚在一起的多重责任。这句饱含着古人哲学与智慧的话语在经历两千多年的沉淀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里得到全新的注释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秉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切合时代精神,将三个层面的价值需求融合为一,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升华的最佳示范。

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义

在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育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更具有直接性和实效性。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的人文价值特点,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精神。在传统文化里,古人十分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而对于年轻人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明事理和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价值特点,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提升其它素质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强大渗透力。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表现在多方面,不仅包含专业知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包含正确的价值观、创造性思维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5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践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脚点,发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水有源,树有根,社会主义思想文明也拥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文化的积累与弘扬,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也为中华民族的逐步壮大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代表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在生产生活中折射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这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的源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立足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在理论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为深入的内涵,在实践中它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念上的了解认知为基础,逐步将认识深入,最终落实在行动中。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精髓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三大精髓包括民族美德、中华精神和思想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信念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不断落地生根,成为全人类的重要精神支撑。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平台。文化是由人类几百年劳动的结晶,同时文化也会制约、影响和创造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传承来感化人、教育人,不断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美德的模范和榜样作用发扬光大,使人们自觉将外在的行动言行这类要求转化为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大动力,让内含的素养表现为外在的修养,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最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限于中华传统文化这单一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涵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其他优秀传统文明成果,借鉴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经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在新时期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集中表现,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普遍的愿望,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开放性、广泛性和民族性等多种特性,是当代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的继承和模仿,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宗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时代血液,使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变得以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超越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使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阵阵生机。

三、全力开拓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不断强化育人实效性

(一)强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神圣地位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扎根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土壤,同时更深入地概括和提升了中国优秀价值理念,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也展现出了坚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在高等院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使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理想,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特色,不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他们保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他们可以明辨是非和纠正思想偏差,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素质,从而实现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高度认知、认同与不由自主的追求。

(二)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首先,学校党委和主要领导牵头负责与学校教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其次,充分调动学校各二级学院、各学工后勤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条件,注重协调各学工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推进培育和践行正确价值观工作。

2.着眼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的工作模式在班级、二级教学单位、校园层面,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的感动故事、中华名著、名人传记、道德名言进行学校各层级培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6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从根本上说,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古人认为:“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传统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理论源泉

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民可拥护君主,也能君主,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由此可见,“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同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使彼此都能融洽,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作者:王晓勇徐洋洋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4]马新,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5]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

[6]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2014-04-02.

[8]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魏]王弼.周易•乾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7

关键词:文化冲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6―0060―03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展现出的抵触或对立的状态。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绝对的,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必然的。

一、文化冲突的实质

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甚至同一形态文化内部不同文化观念之间都会因差异和分歧而引发冲突,可以说,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诱发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绝对的,因此文化冲突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必然的。不同的生存环境对其内部的人们产生的刺激和作用也不尽相同,进而造成人们对内和对外的感受和认知也千差万别。虽然在同一的、封闭的生存环境内,人们会形成许多共识,一旦这种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人们带着已形成的“先天性”的认知去和其他不同群体进行互动,必然会产生摩擦,进而引发冲突。

文化冲突实质是不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所谓价值观念,是指主体以自身需求为衡量,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认定和辨别是非的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说,价值观念反映出在经济关系中人们的利益和需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涵盖着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任何形态文化的形成,也都是基于一个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取向,共同追求和努力实现的成果。

文化冲突虽然实质是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但文化差异却是其诱因和表象。因为,文化差异并不是引发文化冲突的充分必要条件,差异只是前提,冲突往往是其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等)共同催化作用后的产物。如,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战争的导火线看似是南北双方对黑人文化认同的差异,但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并没有积极履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白人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在战争前后都始终存在,这种现象激怒了南方,继而引发了内战,同时掀起了激烈的民权运动。

价值观念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所有文化现象的思想基础和显著标志,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培育者和塑造者,如果某种文化缺少一种能够主导其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这种文化必定会步入歧途,甚至消亡殆尽。纵观历史,中国传统社会历次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就是统治阶级与底层百姓在价值观念和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分歧,百姓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最终揭竿起义暴政。因此,文化能够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走向强盛提供支撑,而文化的价值观念则是这种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的决定要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决定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二、文化冲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桎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迎来了“大熔炉”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丰富甚至激烈,同时也造就了全球性文化冲突的时代背景,而在这种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文化冲突背景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外来文化入侵:削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西方文化思想接踵而至,尤其是随着文化贸易的不断繁荣,美国的“文化霸权”也在全世界迅速膨胀。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侵入日渐加深,,一些人开始热衷于这些外来文化,并逐渐接受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选择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淡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削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一些年轻人们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陌生和轻视,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认知更是少之又少。例如,一些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极少关注我国“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对于节日的由来、蕴含的意义更是“一问三不知”;又如,一些人喜欢《哈利波特》的奇妙和魔幻,追求《暮光之城》的热烈与浪漫,却很难去研读《四书》《五经》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反观“四大名著”的现实意义;再如,一些人追捧欧美、日韩的流行音乐、院线影视,却对京剧、相声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置若罔闻,甚至认为其是“老古董”,更谈不上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除此之外,一些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传统工艺技术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现状,而这些现象都说明,外来文化的侵入,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大大削弱了对其的重视程度。

(二)价值挖掘不够:削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就需要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不够,很少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系统地对中华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脱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科学化阐释,造成对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的阐释缺失,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眼中一直是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同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庸俗化”的阐释,催生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低级恶搞、过度包装等现象,使得人们无法真正掌握其深刻内涵。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就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解读和研究,这直接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众多价值观念无法与当前社会需求进行对接,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没有得以展现,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三是还做不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部分地方政府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存在“保而不用”的现象,缺乏创新举措,将传统文化弘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程度不深,致使部分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无法有效地和文化产业对接,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三)传统文化资源被侵占:削弱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对世界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文化产业,打响了世界范围的文化资源争夺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任何国家都可以对其进行利用,但有些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显现了文化霸权,对他国的文化资源实施抢占和掠夺。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正在遭日本游戏企业的抢注,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曾被韩国列为其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抢注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文化资源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中国在文化资源维护的上的严重失利,使得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受到严重制约,直接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文化认同的实现。

文化资源的争夺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间,我国内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的矛盾冲突,例如,2016年,湖南、贵州多个县市因夜郎国都邑问题展开了一场争夺战。类似这样的争夺还有很多,像河南和湖北对诸葛亮躬耕过的南阳的归属问题展开争夺,商丘和黄陂也在争谁是花木兰的真正故乡,甚至就连西门庆的故里也被争得不亦乐乎。各地这种“脸红耳赤”的文化资源争夺,究其原因并不是追求学术上或历史真相上的突破和验证,而是意图将这些资源占为己有,以实现日后更大的增值,这种只重视利益而忽略文化自身建设的观念,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文化冲突的路径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经历数千载社会历史文化的磨砺而成的博大智慧,对于强化个人修身、倡导家庭道德、促进民族团结、引起世界共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因此,面对文化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更优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绚烂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民族凝聚力。

首先,实现在学术研究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更加科学、系统、精确地阐释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科学的审视态度,有些人甚至对“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傻傻分不清楚”。其实,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秀”,它是传统文化在“去其糟粕”后“取其精华”的部分,因此较传统文化而言更利于人们道德素质的提升、更能促进民族和国家的团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态度和敬畏之心,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精准掌握并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结合点。同时,要用辩证、科学、历史的视角,全面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机遇,要进行选择性、合理性的吸收和融合,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时代性。

其次,实现在传播方式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摆脱传统传播手段的束缚,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工艺在传承方式上往往依赖于“亲授”和“家族化”的模式,虽然这种传承方式能够保证这些技艺不被外族势力所侵占,但是也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播,导致大部分技艺严重缺乏创新性,有的技艺甚至已经失传。如果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智能化的新媒体进行整合,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当前新的文化互动方式,并能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增添文化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创新。同时,新媒体中多元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摆脱枯燥的桎梏,人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易于自身接受的方式,对传统文学典籍、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和学习,这也增加了传播的趣味化。

(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良好生存环境

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做好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应当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益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保护,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和开发的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一是针对文化保护出台国家阶位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和其他特殊管理条例,并配套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强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和执法监督,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效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高效能的保护。

其次,要健全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世界范围的文化资源竞争,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知识产权的竞争,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备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障体系,难以阻止文化资源的滥用和流失,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以及保护措施。在建立的过程中,一是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的主客体和相关内容,确立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使用许可。二是在保护措施要体现对传统工艺、重要艺术资料、相关著作权等方面的保密规定、出境限制、转让限制等,用强制性手段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被掠夺、流失海外。

再次,要制定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措施,保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这也是一种利用政府政策和法令制约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具体管理时,一是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熟程度,坚持适度性开发。对于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应当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市场运作模式,保证其效益的最大化,而对于条件未成熟的资源,应当通过进一步的培育,实现成长成熟后方可利用。二是要不断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以利于保护为前提,特别是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把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过度开发和损毁性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童列春.论法治中国的文化冲突、兼容与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6,(01):243-252.

〔2〕钟启春.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中国文化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04):109-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8

传统文化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活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

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既要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也要面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还要依托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强国之强,不仅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要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的当代精神的指导,还要有对自己民族历史传统的理性认识。我们应当自觉地寻找并构建历史传统的支撑。而这个历史传统的支撑,从价值观层面看,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现实性和创造性来讲,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毫无疑问,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的根本,在于发展中的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活泼的实践,在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互补,在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还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发掘,并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传统文化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活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正面价值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当今也能发挥其价值引领的功能,起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整合价值观念、构建精神家园的作用。

我们正在大力贯彻落实并以之作为引领社会思潮标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最为典型地反应了自觉衔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权威的表述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显然,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之类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及具体表现,渊源于并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而不是后来一下子冒出来的,她自有其深厚绵长的历史底蕴。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资源。因此,我们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既符合历史事实,也适应现实需求。

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我们正在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工作。如果说,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是坚持、光大文化的先进性的话,那么,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是坚持并光大文化的民族性和大众性。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根底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民族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这个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可拥有的精神家园,既表现为家国意识、民族情怀方面的一致,也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其间,和而不同的观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思想,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以义取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忠恕之道,做君子而不当小人的人格追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文化认同价值整合方面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历史价值资源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可见,我们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确有理据。

新型的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可能割断传统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化的民族性的一面来看,这个新型的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可能割断传统。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整体而言,当然不是古已有之,而是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素,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并不断强化的大一统观念和大一统国家,晚清自鸦片战争以后的自强运动,尽管有诸多不足甚至有某些严重的弊端,但追求富强应当是其中蕴含的内容之一,只不过这种富强有严重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而已。民主当然是与古代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但中国古代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却又与现代民主有着某种相通之处,至少是可以成为人们通向现代民主之路的思想路径之一。和谐思想,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阐释。尽管中国古代的和谐理论和实践与现代社会的和谐有着巨大的时代落差和文明形态的差异,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仍然有着启迪意义。

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征,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要求。但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视角看,平等、公正的要求,在中国古代又何尝不是广大人民和进步的知识分子以及开明的政治家的共同愿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忧患意识,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应当说就是古代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思想与现代平等思想有着价值追求方面的某种联系,尽管前者属于农业文明的范畴而后者属于工业文明的产物。

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相连。诚如前文所述,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贯彻上下五千年,今天的爱国主义自然是继承并创新了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而来。诚信,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些在中国古代为全社会信守的基本价值,今天经过创造性的阐释,仍然可以为我们所用。至于友善,那更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简而言之,我们今天建构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得到资源,得到支撑。这样,我们就有更强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更高的文化自信理念,从而有力地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9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培养受教育者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其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新时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项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课题,具有必要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的口耳相授,对学生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因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某种意义而言,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带领学生学习、继承和发展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诸如儒家的“以人为本”、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法家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等思想主张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的道理要义仍然值得后人深深体会和把握。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进行文化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文化基础,失去了这个文化根基,犹如大海失去了一汪海水,文化教育也就无从谈起,而变得没有意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文化来源,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由此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时展的客观需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帮助学生树立“三观”认知的重要教学手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三观”认知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社会的各种思想,尤其是西方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还不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侵蚀。这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学手段。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其主要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克服以往的错误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知,从而促进其成长成才,达到育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可谓是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值得当代的大学生去挖掘。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勇敢的革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更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也有许多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通的地方,如“躬行践履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革故鼎新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天人合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物极必反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以及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2]等等,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取教育真谛,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源泉。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

80周年校庆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环节。“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证’”。然而,时下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识还很薄弱,甚至是一无所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西方的传统文化加深了认知,甚至还大加崇拜。举例来说,当前,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的很多大学校园里深受欢迎,而中国的七夕节可能无人问津,甚至当问起部分大学生来,他们甚至对此不屑一顾。同样,对于电影院里播放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学生们是大加赞赏,争相追捧,而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可能整个剧院里在校大学生的身影寥寥无几。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指导学生查补缺漏,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高校作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有义务、有责任带领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的精神血脉,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通过渗透相应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吸收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离不开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环境的构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前面所说,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认知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信息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为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指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以理性的思维去评判周围的人与物。当然,提及营造文化氛围,多元化的校园活动的开展无疑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宣传活动、举行校园戏曲比赛、观看爱国电影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感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此外,也可借助校园媒体,通过校园广播、校园论坛等媒体平台来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二)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然而,目前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编入教材,开设相应课程的仍然较少。对此,高校应该依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切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融合大学里开设的《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进行传授讲解。课堂上,思想政治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也可恰当地穿插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此外,教师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力求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相似相通之处,继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觉得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三)建立高素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主体。为此,高校应该尽可能地整合校园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去影响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且要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材,注意结合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地为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首要的就是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另外,对于专门从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者,学校应该重点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适时地选拔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专业的角度,带领学生解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篇10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因此,民族传统文化即本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具有民族气质特点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它是“根”,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其次,优秀传统文化规定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第三,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以人为本。其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人合一,以史为鉴,以天为则。”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和思想资源。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西,地处华南沿海,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南疆最具民族风情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杂糅居住的社会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这种在社会发展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廊中的独特一角。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人生礼仪文化:诞生礼、成年礼等,引发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激发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体现着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与文化价值;民间传承文化:壮族神话布洛陀为民造福的品质、妈勒访天边至死不渝的探索精神、妇孺兼知的《刘三姐》传说―勇敢无畏、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永驻心中并激励人们奋斗;传统节日文化:三月三歌节、盘王节、斗马节、依饭节等具有民族性且各具风韵的节日与形式,反映了壮族人民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拉进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信仰崇尚文化:布努瑶“开春种树”、彝族“护山节”、布依族和水族的“议榔规约”、侗族“款约”等孕育着和谐、生态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久而久之内化为当地生态道德。“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二)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识较浅,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不能得到坚持,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柳铁职院随机选取的广西籍学生100人调查为例,结果显示,只有四十人左右能够讲清楚广西有多少民族、有什么传统等,尽管此调查是小范围,不具有代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们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当问及大学生对日韩文化的态度时,他们却头头是道,并且言语中流露出崇拜。上述对比发现,过多的外来文化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或者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削弱了大学生对本民族、本区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三、加强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融入思政课教案、拓展于课堂,开设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概论与壮族文化解读等选修课进行专门讲授,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进行课外体验,以游者身份亲身感悟传统文化内涵、寓教于游”等多种途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充满正确价值导向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利用社团组织。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一个优秀的高效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管理等多种途径对成员价值观、是非观、审美观的形成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将社团作为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兴趣与共同点引导成立如“民歌文化会”等组织,弘扬传播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广西特色文化,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