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6:10

古典文学素养篇1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频繁发生恶性案件,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件令人触目惊心,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处于成熟期的研究生,为什们会对他人的生命给予漠视,一个书生又为什么会残忍地去采用犯罪手段剥夺他人生命,应该引起更多的人注意,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研究者,应该加以研究。通过发生在高校校园的悲剧,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由于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招生工作的市场化挑战,扩招就成为了高校获取利益的主要途径,许多学校往往对人文精神的培养给予了轻视,教育开始充斥着功利主义色彩,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就成了学校极为重视的问题,这样致使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不会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最终的结果是,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对于社会的贡献多少就不会在意,对人间的凌暖不在关注,从理论意义上来看,缺失人文素养的人往往会出现对社会认知的偏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中没有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如果出现、极度的缺乏人文思想,就会丧失正常的人类情感,对人的生命看的毫无轻重,当然,这样的心态是每个人内心世界潜在的“燃点”,只要稍有触及就会发生心理上的裂变。

二、用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中华民族人类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现代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亘古至今,古典文学中塑造的优秀人才很多,他们的故事动地感天,优秀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拥有高尚的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古典文学教育能够增强民族自信,激发大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爱国思想成为作品的主题,古代文学家们用诗词、小说、戏曲等多样的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操。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辛弃疾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文学作品,其主题让人感到了忧国忧民、舍身取义的民族责任心。只要大学生去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就能感受到作品中浓烈的爱国气息,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思想和精神会撼动大学生的心灵,让作品中的人物引发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从优秀人物身上感受到自身的不足,继而对自己作出改变。

2、用古典文学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生心灵的改善。在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文人他们身处乱世,他们的才华得不到认可和承认,他们生活在逆境中,像司马迁、屈原、柳宗元、陶渊明等等,这写流芳千古的人物,他们在苦难中不失做人的志气,他们为了民族的繁荣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但是他们都表现出高风亮节的精神和品质,他们没有气馁,没有丧失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用一颗光明磊落的心去迎接那些苦难。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让后人敬仰和爱戴对。教师要利用这些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素质教育。要充分挖掘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故事和优秀人物,进行有效地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他们在面对逆境和困难的时候,要向那些优秀的古代文人学习。

3、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仅仅依靠专业知识显然是行不通的育人方式。专业教育只能是一种技能的提升,对于一个人心灵的塑造发挥不出多少作用。现代的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已经十分严重,究其原因就是高校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十分注重,当然,作为高校为了让学生未来有一个好的就业出路,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正确的。但是,仅仅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的道德养成和人文精神教育显然是不可取的教育模式。我国自先秦以来传承下来的古典文学作品浩瀚如海、博大精深,汇聚着文人贤士的思想精髓,他们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认识代代延续,成为人类可以吸取的宝贵血液,促进着人类智慧的增长,雄浑飘逸的楚辞汉赋,婉约清丽的唐诗,柔情丽雅的宋词。雅致精炼的语言,含蓄多意的意境,无不一句不是发自文学大家心中的情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不屈的精神,往往会给读者以激励和鼓舞。通过对古典文学的研读和学习,大学生们从中获得很多的认知和感悟,心里也会得到熏陶,在古典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的道德修养会逐步得到提升。

4、用观点文学作品的内涵精神去关照青年人的精神世界。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的不断繁荣使得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的富裕让很多人看重的是享受带来的虚荣膨胀,很多人充满了焦虑和空虚,整个心灵就像被流放在无垠的沙漠一样,看不到前方尽头,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心灵找不到可以让自己栖息的港湾。我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传承了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其中蕴含着的生生不息的民族大义精神,充满魅力的人性品格,狼嚎的道德风尚,还有很多让人奋进,使人进取前行的优秀人物,无不让当代大学生获得感动和激励他们的心灵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中得到滋养,精神世界得到很好的丰富。

三、让古典文学成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正能量

古典文学作品蕴含着很多的正能量,这些包含着艺术化的励志文学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在他们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思想也逐渐成熟,懂得理解和思考,学会对事物的判断。例如《北齐书》中的“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无疑是在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就是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唐朝诗人《杜甫》的“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道出了诗人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性和崇高的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信念和精神,这个古代诗人心中怀着一颗博大的心,给人以启迪和引导。用形式多样的古典文学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他们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已经说明,高校单单开设古典文学课程开展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让大学校园充满弄些的人文教育气息,就要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古典文学教育。可以邀请国内知名大学教授讲授经典古诗词的建构和内涵;组织师生开展古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同时,授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综合影视资料,音乐素材等制作课件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接受古典文学所传递出来的内涵精神,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推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能够收到影响。

古典文学素养篇2

【摘要】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人文底蕴的积淀。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本文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典文化对小学语文素养的影响,并提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文化;语文素养一、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1.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包括了历朝历代名人志士的思想,还包括了世间百态和各项生活技能。历史积淀遗留下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背景。小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容纳百川、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不仅能体会到历朝历代以及各个地区的风土民情,更能够体会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小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了解中国文化背景,触类旁通、相互裨益,形成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深度和广度,可使历史传承使命的完成。2.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共识则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维系,小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民族意识,还可以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世界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节日、民族节日、纪念日,面对日常生活中洋节的泛滥、本土节日消迹的现象,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来历以及礼节的了解,不仅有益于中国乡根情怀的形成,更能使学生知道中国文化的归属,避免文化遗产的流失。对婚丧嫁娶的礼节,对中山装、唐装、旗袍等各种传统服饰的了解,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共同生活习惯的培养,还可形成民族凝聚力,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老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完善学生道德品格的启蒙教育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小学生初涉世事本性未受染污,可塑性较强,对于社会尚没有辨别能力。小学教育作为人性初学的启蒙教育和垫脚石,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于环境的引导,所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人性伦常、礼义忠孝的育人之道。如《弟子规》、《三字经》可以启蒙养正,教育后辈、明伦教孝;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中华伦理的发展,价值体系的核心,教育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与道理;《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树立学生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的精神;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人向水学习仁爱不争的谦下之德;《了凡四训》以及佛教经典教化人们束心、静心、修心,注意德行的修炼,去恶扬善。二、小学语文开展传统古典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1.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2)古诗学习,加强古典文化的熏陶。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传统古典文化宣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来开展古典文化宣传活动。(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2-3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亦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2)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丰盈精神内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经典的语录应该让学生常记常新,伴随终身。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洗礼。于晨读,于课前,我们都可以举行“每日经典诵读”活动。综上所述,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古典文化教育,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需要。只有将优秀古典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语文素养,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古典文学素养篇3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

高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培养优秀专业的音乐人才。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将古典音乐与大众流行音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纳入音乐课堂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在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力能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得高职音乐教育焕发别样的活力。

1.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

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的结合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个人修养还是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高职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意义。

1.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不同的音乐特点使得学生对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接受能力不一。由于流行音乐具有通俗传唱、朗朗上口等特点,比起严肃的古典音乐,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远远高于古典音乐。但是相比流行音乐的通俗,蕴含于古典音乐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严肃的思想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甚至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地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触古典音乐,这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并不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更何谈从古典音乐中引起心灵或思想的共鸣。因而高职音乐教育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完善音乐教学

高职音乐教育应当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音乐教学内容既应该有雅俗共赏的流行音乐也应当有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都对学生的审美、情操地陶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创新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尝试将流行文化和古典音乐各自的优点特色相结合,例如将古典音乐中添加流行的元素或者以流行的方式传播古典音乐,这均使得高职音乐教学更加的多样化和与时俱进。

1.3活跃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亦注重对实用型的音乐人才的培养,因而高职音乐教育不仅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系统生动的向学生教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而且完善和丰富高职音乐教学,不断地促进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这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教师的教授效率而且能够提高高职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2.高职音乐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策略

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相结合是高职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高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结合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2.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的关键在于要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要转变学生对古典音乐无趣的刻板印象。由于一般学生一般而言不经常接触古典音乐并且没有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对古典音乐怀有较大的陌生感。因而高职音乐教育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以此消除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刻板印象,从而更好地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二是将古典音乐添加流行的因素,消除古典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于学生一起分享优秀的古典音乐并且在教授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互动。

2.2优化音乐教学内容

高职音乐教育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的音乐知识水平,实现音乐素质教育为主。这就需要高职音乐教学中不断地优化提高音乐教学内容。首先应当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重点和针对性讲授课堂内容,实现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其次是应当不断的探索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地使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积极引入融合流行音乐元素,从而创新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最后是在高职音乐教学上应当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不断地调整调整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2.3创新音乐讲授模式

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需要创新音乐教堂的讲授模式。第一,应当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比传统的板书的教学课堂和教授方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形成互动氛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第二,创新课堂形式。对音乐的学习是不局限于一件课室或者特定的时间,学校可以将音乐教育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例如:歌唱比赛和音乐会等等,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而且能够在比赛或者音乐会的观赏中更好的理解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从而自然地实现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第三,高职音乐教育课堂应当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使用线上媒体和线下课堂交流,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3.结语

高职的音乐教育对培养音乐人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是音乐教育的尝试。高职从事音乐教学者应当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探寻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内容。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古典音乐月流行音乐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提高,达到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超.大众流行音乐走进高师音乐教育课堂的必要性[J].北方音乐,2014,(8):207-207.

[2]韦月芬.谈如何让民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同在课堂绽放异彩[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72-72,73.

[3]潘轶.试论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J].北方音乐,2014,(11):209-209.

[4]刘蕊.电影音乐中古典音乐的发展与应用[J].电影文学,2010(08)

古典文学素养篇4

关键词:古典音乐;音乐欣赏;高校素质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引言

音乐素养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和文明修养的重要标志,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是青年基本确立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在素质教育大潮中,在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之余,还要掌握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开展高校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典音乐的特点分析

(一)古典音乐强调美感和严谨。古典音乐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严肃性。区别在于流行音乐通过有力的音响、富于变幻的节奏或借助听觉之外的其它客观因素来表现音乐特色,古典音乐更强调音色的美感、和声的丰富、曲式的合理、逻辑的缜密。古典音乐并非“现炒现卖”的文化快餐,它的严肃性、高雅性、经典性以及对欣赏者文化素养的要求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另外在欣赏环境上也要求安静、严肃而高雅的场合如音乐厅、歌剧院等亲身感受现场演出。虽然有许多古典音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传播途径中许多人为的因素却让古典音乐远离了大众。

(二)古典音乐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古典音乐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灵活、立体、直接地传达出或细腻或宏大,或忧郁或辉煌的音乐内涵。但是,说起古典音乐,学生们大多仅会想到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或者是蓬勃、辉煌的交响曲。其实在西方音乐舞台上为古典音乐服务的乐器种类繁多,除了大家熟悉的钢琴和各声部提琴外,还有大量的乐器,比如:低音号、长号、单簧管、竖琴、定音鼓、三角铁等等。各种各样的乐器是演奏庞大立体乐曲的基础,在多样式的乐器基础上古典音乐便可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欣赏存在误区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问题。首先,许多高校对高雅音乐欣赏的引导力不足,从而引起低俗音乐泛滥。目前流行的部分网络歌曲存在着格调低下、品味庸俗,乃至不健康、不纯洁的内容,对青少年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对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误导,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家长和学校缺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正确引导,从而导致青少年盲目追歌星等无知轻率做法,给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恶劣影响。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高校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塑造学生的完善的人格,而完善的人格离不开对真善美的正确鉴别和自觉追求。因此,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们欣赏高雅的古典音乐的能力是十的分必要。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三、古典音乐欣赏课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作为一种感染力十分强烈的艺术形式,经常以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身心,陶冶人们的情操。古典音乐作品的美与震撼,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这些作品歌颂善良、美好,鞭挞邪恶、虚伪,体现了人类普遍的道德评价标准。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欣赏这类作品,能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优美乐声带来的心灵涤荡使他们受到美好、高尚的情感熏陶,使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促进其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古典音乐因其精良创作以及演绎特点而被称为高雅的音乐,这些音乐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音乐欣赏的倾向,并能使心灵得到净化。通过在古典音乐欣赏课上的讲解、分析及引导启发,等于教给了学生一把打开古典音乐神圣殿堂的金钥匙。学生音乐欣赏水平提高了,就可以自主分辨什么是健康、高雅的音乐,什么是低级趣味的、庸俗的音乐,丰富了其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能够促进大学生发展智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古典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教育具有益智功能,它的益智功能对发展人的知觉能力起到很大作用。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是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能培养人的听觉能力。接受过音乐教育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音准感、旋律感、调式感。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器乐学习对于发展人触觉的灵敏性、分寸感、适度感有很大的帮助,并能以此来激活大脑神经,从而促进大学生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实践表明,音乐欣赏课是辅德、益智、健体、促劳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德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欣赏也是音乐欣赏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具有丰富内涵和表现力的古典音乐,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和谐校园环境的形成。进行古典音乐教育,利用其美感及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陶冶,使其追求先进的、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思想上升华到一个全新的认识。既促进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对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开设古典音乐欣赏课,既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又能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从而达到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审美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古典音乐欣赏课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古典音乐欣赏课并予以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炜.古典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26(3):146-149.Doi:10.3969/j.issn.1008-2816.2011.03.033.

古典文学素养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

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浩若烟海。传统教育一直非常重视诗词知识的传授,这也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古典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国学热”等现象给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笔者在此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简单谈谈对当下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足以体现出了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是提高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基本途径,直接影响到初、高中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小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应该坚持以下的教学原则。

1、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现阶段,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坚持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认真备课,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会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感兴趣的古典诗词进行阅读欣赏。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才可以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因其年龄的特殊性,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选用。小学生自制力差、精力充沛,上课很难做到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小动作不断、走神的现象在小学课堂中非常普遍。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坚持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集中教学,消除小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恐惧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古典诗词学习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在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直观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再加上古典诗词有自己的特色,语言、语法与日常语言有很大区别,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小学生对古典诗词接受上存在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教师授课时要热爱、关注学生,耐心地讲解知识。同时,引入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教学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意义重大。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诵读法”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思想感情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反复地进行大声朗读,这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经过大声诵读,直观地了解到诗词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更好地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诵读中强化创造性思维,通过小学生丰富的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最后,通过有节奏地诵读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使孩子们的情操得以陶冶。

2、鉴赏法

“鉴赏法”是指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增强对古典诗词之美的感悟和体会。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从而获取审美上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骆宾王《咏鹅》这一课,可以鼓励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出诗中的意境,感悟画面美。古典诗词韵律整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古诗新唱”,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3、探究法

古典文学素养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高中生;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中优秀作品数量众多,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晶。在当今这个社会浮躁、灵魂虚化感极为严重的时代,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对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一些高中学校的古典诗歌教学陷入困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发挥出古典诗歌教学的应用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常见问题、古典诗歌具备的审美元素、如何通过古典诗歌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三方面加以论述。期待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同时,也与众多高中语文教师相互借鉴。

一、简析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所存问题及形成原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历来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但当下一些高中学校的古典诗歌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高中生虽然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传承民族传统与激发爱国情思的重要作用,但学习时的兴趣不高,甚至存在畏惧心理;二是教学成效不够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高考试题中古典诗歌鉴赏方面的分值增加,题型也趋于完善,但学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如人意,教学成效偏低;三是教师及家长存在认识错误,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分数,注重传授给学生应试解题技巧及诗歌评论术语,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诗歌鉴赏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所取得的分数,不能正确看待古典诗歌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鉴赏方面所存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当下全球化趋势促进不同地区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文化也形成巨大冲击,中国古典诗歌首当其冲;二是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文字含义的不确定性与诗词意境的内隐性两个特性,这使得人们不易于把握古典诗歌的文体特征;三是虽然古典诗歌教学评价方式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单一性特点。明晰上述问题及成因后,笔者注重挖掘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的人文及审美内涵,实现对该领域教学的规划与完善。

二、中国古典诗歌所呈现的人文及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诗歌所用语言精粹而凝练,与小说、散文、戏剧其他三类文体相比有着不容替代的人文与审美教育作用,仔细品味与揣摩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能够总结归纳其所蕴含的人文及审美内涵,主要分为如下三个层面:

1.具有语言美

中国古代先人们运用精粹而凝练的语言构建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歌凝练、含蓄而具有跳跃性,既朗朗上口,又值得揣摩与回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主要源于如下三个因素:

(1)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押韵。以李白《静夜思》为例,诗中选用“光、霜、乡”三字作为韵脚,押了“āng”的韵,使整首诗歌变得音调和谐而节奏优美。一般而言,格律诗要求严格押韵,对一三五句不做硬性规定,但二四六句务必讲求押韵。

(2)善用“叠词”或连绵词。如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有“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的诗句,运用“娟娟”、“片片”两个叠词,让鉴赏者体悟到蝴蝶翩跹、海鸥轻盈的美感,朗读起来更具音韵之美。

(3)借用多种修辞及手法。如韩愈《晚春》中有“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诗句,其中,“知”、“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仿佛知道春天不久即将归去,所以极为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尽情舒展生命机能,使诗歌具有意蕴美。

2.具有画面美

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为鉴赏者营造出美妙无比的画面,有自然画面和人文画面两类。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诗人位于鹳雀楼之上,遥望中一轮落日向连绵起伏的西山沉去,直至消失;而黄河也奔流向东入海而去。这两句诗容纳了上下、远近、东西的众多景物,自然画面显得壮阔辽远而又充满雄壮之美。再如杜甫《江村》中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诗句,既描绘出老妻画纸为棋局的憨态可掬,又描绘出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可爱无邪,反映出诗人暂得栖息后惬意的生活画面。

3.具有情思美

就如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言:“诗者,吟咏性情也”,古典诗歌具备着深厚的真挚情思内涵,主要表现为四类:一是爱国情怀,如李白《塞下曲》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思;二是男女情思,如秦观《鹊桥仙》中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句,反映出爱情的最高境界;三是朋友情谊,如高适《别董大》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句,反映出临别之际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四是故国情思,家乡及亲人是令人牵肠挂肚的地方,王建《十五夜望月》中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句,将故国情思刻画到了极致。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所具有的美好情思易于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三、如何利用古典诗歌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良好的古典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学会鉴赏古典诗歌,引领学生们体悟古典诗歌蕴含的人文之美。简要概述如下:

1.感悟古典诗歌的艺术美感

古典诗歌是一种生动、高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艺术,是文学作品中的奇葩,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古典诗歌浩瀚如海,其中很多诗句都富含艺术美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极具艺术魅力的诗歌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及共鸣,获得心灵上的满足。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吟咏、想象、感悟古典诗歌作品的优美意境,思考不同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认知力与辨别力。

2.感悟古典诗歌的抒情特征

众所周知,高中生正处于情感与情操充分发展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但他们仍然幼稚而年轻,缺少阅历与涉世经验。中国古典诗歌有丰富的抒情特征,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能够有效弥补学生们在内在情感方面的欠缺,增加学生们的人生体验。如同是咏蝉诗,虞世南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赞扬品质高洁的人;骆宾王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抒发自己被诬陷的悲愤心情;李商隐借助蝉的高洁来自警,也抒发了身世沦落飘零之感。笔者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歌中的抒情特征。

3.感悟古典诗歌的道德内涵

传统古典诗歌教法是教师就词讲词,但古典诗歌呈现的不光为物质世界,更有一个丰富的心理世界,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涉及道德品质的诸多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笔者饱含情感,运用动人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歌,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悟古典诗歌丰富的道德内涵,从心理上感染他们,使他们具有爱心、进取心、真心与善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教学是提高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应优化古典诗歌教学过程,做到以情育人,结合“知人论世”原则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确立高尚的情操与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巍巍.诗歌诵读教学之情感认知解读[J].大众文艺,2012(8).

古典文学素养篇7

一.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广义上就是已经进行长时间传承和传播具有持久价值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相对通俗音乐和轻音乐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古典音乐的内涵进行解读,发现其是一种高度关注音乐艺术价值取向和人生意义的音乐形式。在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其更追求音乐艺术的语言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音乐技巧方面的创新,在具体音乐艺术的呈现形态方面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不仅要求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还希望听众能够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艺术教育,造成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也难以感受到其艺术美感,因此对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偏低,甚至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所以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古典音乐艺术教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

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艺术的程度存在普遍偏低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结合相关调查数据看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现状,发现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不平衡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同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接受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一般接受程度偏高,理科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则有所不足[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无法理解古典音乐,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审美感受,造成学生的欣赏体验感严重不足,打消了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主动性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并愿意接受古典音乐,就会自觉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加以欣赏,并有意识的从多渠道获取相关音乐素材,尽量创造更多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偏低,对古典音乐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获取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素材,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情况,会影响古典音乐接受效果。

(三)大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

科学合理的设置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但是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发现存在的明显问题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和接受古典音乐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古典音乐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随波逐流,亦或是为了完成学业,学习古典音乐的目标引导性严重不足,会制约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对古典音乐艺术的认同感,不利于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逐步提升[2]。

三.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程度的建议

在明确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现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古典音乐教育作用的发挥,奠定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基础,新时期在指导大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改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情况,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的知识,为古典音乐教育的落实和大学生广泛接受古典音乐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分析,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想循序渐进的提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从当前大学生古典音乐接受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看出,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无法对古典音乐艺术形成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也难以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3]。针对这一情况,部分教育研究人员提出古典音乐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文学化和美术画的倾向,避免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古典音乐的内容。换言之,音乐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不能将使用语言文字表述音乐作为标准,而是应该认识到音乐艺术所塑造的形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学生“听懂”古典音乐并使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体悟和感受到古典音乐旋律的形式美,在高低起伏的音乐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感。如此,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艺术美感,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同感必然会明显的增强,其接受古典音乐的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接受能力的重要课程,高校针对学生古典音乐接受程度偏低的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选修课程的机会,有效对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以强化。在开设专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后,为了保障课程教学作用的系统发挥,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考核评价,都应该按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e极选择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实施古典音乐教育,增强古典音乐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基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古典音乐课程的学习方面,增强对古典音乐的接受程度,为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积极组件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

在学生艺术社团中宣传古典音乐并组织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接受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针对本校学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古典音乐接受需求适当的开设管弦乐团、合唱乐团等,并将古典音乐艺术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活动,借助古典音乐艺术活动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丰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5]。同时,在艺术社团中,结合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有意识的让社团中的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和了解,并适当的组织学生结合现代音乐艺术理念对古典音乐进行合理的应用,创编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此,高校大学生就能够形成对古典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拉近学生与古典音乐艺术的距离,增强学生自主接受和自主学习古典音乐方面知识的意识。

(四)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古典文学素养篇8

一、对幼儿进行古代诗文教育的背景分析

从过去的历史看,中国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希伯莱文化等大都是靠背诵流传下来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最有才智的文化民族,关键就在于自古以来,它的每一个成员从小就要背诵犹太经典和犹太法典。“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儿童也都是从背诵文化经典开始启蒙教育的。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古代名人,无一不是由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的,、胡适之、陈寅恪等近现代名人也都是因童年诵读经典奠定了文化的根基。许多有名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其儿时启蒙同样是由背诵经典开始的。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具备雄厚的国学底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从小背诵《孟子》全书,日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自小跟随通汉学的父亲背诵中国文化经典,尤其钟情于《老子》和《庄子》。

然而清末年间,中国的发展受制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致使中国承受了太多的耻辱。辛亥革命胜利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古老的中华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错误地把禁锢人民的封建思想与传统的文化历史混为一谈,文言文体也受到社会文化主流的排斥,古典名篇被人们所轻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建国后,由于极“左”路线猖獗,古老的诗文更被粗暴地扣上了“毒草”的罪名,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极少,或干脆没有。其直接恶果就是使得中国青少年一代不能充分吸收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滋补,文化素养低,文化底蕴不足。传统是根基,失去了根基,还能走多远呢?难怪有人大声疾呼:“当今的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太弱了!”

然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古诗文教育在当今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引起高度关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十六大”关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指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曾指出:“中国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秉承传统,继往开来。当21世纪的中国人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历史巨人肩上时,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将会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虽然传统“读经教育”一度被彻底否定,但近年来研究已认为应该提倡古诗文教学,并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一种方法进行推广。社会各界越来越看重青少年儿童的古诗文教育,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该项活动以组织少年儿童诵读、熟背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让他们在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台湾的“儿童国学班”也是一例典型。“儿童国学班”希望趁孩子们年龄小、记忆力强的时候,让他们直接接触、感悟、揣摩这些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典名篇。小朋友不必懂,也毋需考虑兴趣问题,只要念诵背就是了。

二、对幼儿进行古代诗文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为什么要对幼儿进行古诗文教育呢?

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不仅应当是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人,同时也要求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古诗文的了解多少是体现人的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是培养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途经之一。

一般而言,幼儿年龄小,思想单纯,没有任何杂念,记忆力好,小时候一旦学会,终生都不会忘记。另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熏陶、道德修养自然渗透在古诗文中。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能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最快,到13岁时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发展。对于处在流行歌曲和广告词包围中的少年儿童,古诗文教学无疑是一种极好的素质教育。

古典文学素养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18

从最早的诗歌《弹歌》到现在,我国古典诗歌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被代代传唱。古典诗歌鉴赏能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人生道理、陶冶文化情操。因此,古典诗歌鉴赏作为高考中语文考试的“常青树”,一直屹立不倒,而且出题模式越来越成熟、问题设置越来越灵活多变、难题也不断向深度挖掘。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审美培养还是应对高考,探析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是如何含蓄表达自己感情的,但学生对此认知度却不高。因此,身为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想简单谈一下目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情况

我国儿童的启蒙教育多是从简单的古典诗歌开始,小学、初中到高中,无论那版语文教材都少不了古典诗歌的身影,可以说古典诗歌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是一棵永不倒地的常青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是,当古典诗歌化转化为考卷上的考题时,却难住了大多数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考查,高中生普遍得分不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儿童从牙牙学语到高中这个阶段,对古典诗歌,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通俗易懂的小说比古典诗歌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于是很多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非真正喜欢。

古典诗歌的学习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古典诗歌阅读量少,大部分学生仅限于对课本和部分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的阅读和背诵,自学能力也较弱。另外,古典诗歌鉴赏需要相对的历史背景、诗人人生经历做支柱,不少学生对我国古代史发展情况、诗人经历了解不多,生活背景不足以支撑其对诗歌的理解鉴赏。

二、教教学情况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典诗歌感情表达含蓄,讲究阅读的感官欣赏,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典诗歌时,教学理念陈旧,统一化欣赏标准,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欣赏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见解,一棒子打死,只认可书本注解的标准答案。这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不高、欣赏底蕴不足,只会根据参考教案理解诗歌,生搬参考书上已标注的欣赏,无法感悟诗歌美感,更无法主导课堂,不利于引导学生去追求古典美。使原本由教师主导,学生讨论的互动式古典诗歌课堂变成了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失去了阅读和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充满古典美的教学课堂变得沉闷无趣,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同时,受高考功利性影响,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抛弃了对古典诗歌欣赏式教学方法,选择了教授学生模式化理解、公式化判断、标准化回答的教学方法。

三、高考分析情况

古典诗歌随着高考改革大潮,在高考试卷中表现形式日渐缜密、成熟灵活、涉及知识面越来越广、考察学生自主欣赏能力越来越高。在形式上,从最早的选择题到现在的主观题,要求学生理解、判断和再组织语言的能力越来越高;在分数设置上,分值比重越来越高,依照现在“新课程”要求的趋势判断,以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在命题体裁上,选择的多是短小精悍、语言精炼的绝句、律诗、词,语句短小,不易理解;在命题方向上,多选择的非大众化的诗歌,考查学生历史了解情况、诗人表达方式、人生经历对诗歌影响度,横向和纵向挖掘度加深。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教学、束缚于课堂,应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知识背景,熏陶学生感悟力,提高其文学审美力。

四、社会影响情况

白话文经过二百多年的推广,作为现代交际沟通的工具,影响已深入骨髓,高中生对古典语言接触少,对古人含蓄化表达感情的方式不理解。因此,很多高中生对欣赏古典诗歌存在一定语言和感情理解上的障碍。另外,现代社会受浅俗文化影响,电视、电影、动漫、游戏对高中生的影响程度较大,以古典诗歌为代表的雅文化,被日渐冷落。同时,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多喜欢阅读浅显易懂的修仙、武侠、玄幻类的“快餐式文化”,极少有学生静下心,欣赏古典诗歌。家庭引导方面,不少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成绩高低,忽视对其文学素养培养,在学习投资方面,多投入在应对考试的参考书和补习班等方面,不愿也不想投入在见效慢的古典书籍上。

五、学校引导情况

受社会功利性思想影响,学校在课外实践活动组织方面,多重视对易出成绩的理化生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硬件投入方面,对机器人模型、歌舞、社会型模式实验类投入较多;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也多选择学生喜欢阅读的小说、散文或接近考试的英文书籍,对古典诗歌书籍投入较少;在软件投入方面,一般学校对机器人、歌舞等设有专有课外实践场地,很少设有古典诗歌活动场地。古典诗歌鉴赏讲究铿锵有力的诵读、体会诗歌声韵美等,对软硬件要求并不比其他实践活动低。朗读需要安静的环境、音乐的搭配需要多媒体支持,诗歌鉴赏还需要系统的背景支持,需要学校组织人文类学科教师给古典诗歌爱好者进行系统知识培训。但现实是,活动场地不够、资料短缺、举办活动少、学校组织不完善、教师引导不足,导致古典诗歌校园文化不浓厚。

古典文学素养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0.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从而很好地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高中阶段的古典诗词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形式短小、极富审美价值。由此看来,古典诗词的教学就是一个培育美育的最佳渠道。因而古典诗词的教学渐渐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更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高中教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古典诗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这造成了诗歌的凋零和诗情的消融,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美育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针对这种情况,从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美育上的领悟表达能力。

1.古典诗词美育的重要性

1.1美育在古典诗词中的教学要求

随着教科书的不断改版,教育界对语文美育的认知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现在高中语文课程对古典诗词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古典诗词的不断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使他们能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自从高中语文将古典诗词纳入了教学范围后,古典诗词的比重在教材中不断地增加,而且高考试题中古典诗词的鉴赏难度也随之而加大。学生要想在古典诗词方面拿到相对较高的分值,就必须具备深厚的美育功底与鉴赏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好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1]。

1.2美育在古典诗词的研究地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在我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春秋的《诗经》还是战国的《楚辞》,无论是汉代的乐府还是唐宋的诗词,无不都是对前代诗词的一定传承,而后又重新开花结果,如此不断循环渐进,经历了千百年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你既能看到作者对梦想的追求,又能看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既能看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与更替,又能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期盼。另外,古典诗词整齐的韵律也能带给读者别样的感受与影响,这些都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美育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成了语文美育教学中剪不断的情愫。

而中国又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远自孔子时代,近至五四之前,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一辈子浸染在诗歌的酒香里,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一直没有消减。在当代,我们用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闪耀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来净化学生的灵魂,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显得很有必要。

2.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的教学方法

2.1加强学生对语言领悟力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领悟诗词句子极其重要。如果学生领悟不当,就会和诗词本意截然相反,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解读作者的本意与精髓,也无法深刻地理解到古典诗词美妙的所在。古典诗词的语言传神、精练、优美、风格不一,给学生所带来的感觉体会也不一样,好比看同一幅画观众的焦点与角度不一样,观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该从语言方面入手,不断培养学生们的语言领悟能力,并且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知觉。这样才能领悟到古典诗词意境所在,才能与词人或者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2]。

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中的“春风”是对王昭君美丽容颜的描述,春风本身是充满生机的,如此描述才更加凸显王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色彩。

再如:李的《浣溪沙》将残荷败叶、愁起秋风、憔悴韶光和彻夜不眠的思妇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描绘出一名思夫的痛苦之情。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残荷还是秋风,无论是韶光还是细雨,单独成象都不具备它们组合起来后所形成的意境。

通过对这些情感意境的讲解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让他们能够产生感悟,从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以此来陶冶他们的情操。

2.2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吸引人们眼球的东西,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厌烦语文,认为语文是一门死板、枯燥无味的课程,有时候即使学生对古典诗词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无法领悟,理解作者的情感而放弃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因此,随着学校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师应该不断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教学不会枯燥无味。

2.3学生如何自我提高美育能力

学生依靠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或感悟而得到的知识,远比教师教学而得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给学生制定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古典诗词的知识,这样课堂上教师讲解起来也不会吃力,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教师一起探讨,而这时教师就充当了一个评论家的角色,来评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反复教学,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美育欣赏就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3]。

3.结语

语文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美育上占有相对特别的地位,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对学生美育的认知与培养是一个很好的训练。高中语文古典诗词以深远的意境、简约的形式、富有魅力的画面感与教育人的传道功能,正渐渐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关注热点,更成为语文教育中美育实施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能力目标的确定与自身教学目标的实现,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情感化的教学体验来督促学生的诗词学习,同时还要加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让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着眼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使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丁雯.对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