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8:46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1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形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会计学者将会计理论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指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并进行了诸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然资源会计这一会计学新的分支。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自然资源会计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矿产资源会计、森林资源会计等,对海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开发战略与管理、海洋产业、海洋区域经济等方面,鲜有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如何核算海洋资源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这是由于海洋资源的资产特性决定的。尽管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许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条例,但这些法规的具体落实多方面均依赖于海洋资源会计的核算与监管工作。而处于探索阶段的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问题,许多信息的取得需要通过海洋资源会计核算予以解决,因此海洋资源会计核算的研究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二)海洋资源的特性 一是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港址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等。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使得海洋资源总的经济价值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形的商品价值,主要是直接利用价值部分;一部分是目前研究还不够成熟的生态环境价值。由于一部分资源产品和服务价格难以确认,因此影响了海洋资源会计的发展。二是海洋环境与资源属于无价格的公共物品,其价值在量化上比较困难,不易与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结果比较。三是海洋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性资产,既具有一般资产的稀缺性、收益性、权属性和有偿性,又具有海洋资源特有的海洋水体流动性、海洋空间立体性、海域质量差异性及使用功能的永久性等特征,使得海洋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进展缓慢。

二、海洋资源会计文献综述

(一)国外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概述 对于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国际会计理论界早就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早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醒沿岸各国注意,海岸带资源是一项“宝贵的国家财富”;艾伦·科特雷尔指出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并展开海洋资源价值量的核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意见;Coastanza等综合了各种方法完成了全球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这些研究内容及成果具较高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二)国内海洋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概述 徐质斌提出实施海洋资源管理总的思路:即四个目标一国有资产所有权实心化、经济效益评价真实化、资源产权流动化、资源再生产循环良性化;一个核心—资源产权管理;三个步骤—产权登记、价值评估、产权经营。许启望等进行了“海洋资源核算的初步研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海洋资源的总价值量核算和分类价值量核算。吴姗姗对渤海海洋资源的价值量进行了初步的货币化估算。这些研究说明在海洋会计的研究上我国会计理论界也给予了较高程度的关注,为海洋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研究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海洋资源会计的研究思路。但因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其研究对象也不是直接针对全部海洋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海洋资源价值的初步估算,没有建立完善的海洋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在我国对海洋资源采用有偿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后,很多涉及海洋资源的会计理论问题更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框架及其内容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框架 整个研究以海洋资源的会计核算作为出发点,首先从会计的角度探讨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中涉及到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基本会计要素,以及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以此为起点,进一步研究海洋资源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评价等管理会计的问题和微观核算如何与国民经济宏观核算对接的问题。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二)海洋资源会计的内容 一是海洋资源会计目标。海洋资源会计的目标具有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使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为有关信息需求者(主要包括政府、潜在投资者和企业合作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关于企业因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破坏而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静态和动态情况,从而帮助信息需求者做出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投入和收益实现均衡的对策。

二是海洋资源会计的对象。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海洋资源会计学形成的基本依据、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海洋资源会计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结构、海洋资源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体系和海洋资源会计的考核指标体系等;海洋资源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实施对象,它所反映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与资源生态循环过程相联系的海洋资源经济循环各阶段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海洋资源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业务处理对象是海洋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综合利用和再生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2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海洋与渔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促进科技进步和成果产业化,根据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局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计划与成果的管理。

第三条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是指围绕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发展而开展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以及为提高行业综合管理水平而进行的软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章项目的申报和审批

第四条申报原则和条件

(一)申报项目须符合国家及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省及本地区海洋与渔业开发与综合管理的计划目标,有利于促进海洋与渔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培育海洋与渔业经济新增长点,带动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促进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申报项目须是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或对决策部门有重大科研(参考)价值的,或对行业科技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并在全省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其研究成果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较明显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申报项目应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明显促进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发展,并能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或行业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引导示范作用。项目实施后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申报项目单位须是海洋或渔业管理部门和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海洋或渔业开发和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并具有承担项目相关的基础与条件。

第五条申报程序

(一)凡是申报我局科研项目,由第一申报单位填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研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一),填写时必须实事求是,并同时提供项目说明书,内容包括:1、项目立题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概况和发展趋势);2、研究开发内容和预期成果;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4、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5、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进度;6、资金筹措和匹配落实情况及资金用途;7、其它应提供的有关材料(如承担单位背景材料,药物、饲料等特殊行业的生产资质证书等)。项目说明书使用a4纸,装订整齐后,夹在《申请表》中,一式三份全部打印。

(二)各市、县项目需通过所在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申报。市级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对申请表和说明书内容的真实性、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项目是否有匹配资金、申请单位资产情况等实事求是签署具体意见。国家和省属单位申报项目,可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申报。

(三)同一项目负责人申请的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一个。已获资助的项目在完成之前,一般不再受理原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申报新项目。为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能在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中承担实质性的研究(开发)与协调工作。

(四)项目上报时间:项目一般每年申报一次,须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申报下一年度的申请表(一式三份)以及项目说明书等材料三套报送我局。

(五)各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和直接申报单位应对项目进行严格筛选,按项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集中排序形成汇总表,一式二份加盖公章后一并报送。

第六条项目初审

(一)我局科技处负责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申请手续不完备,相关资料不齐全。

2、申报书填写不符合规定,未按要求打印。

3、不符合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安排范围和有关规定。

4、申请经费过多,我局无力支持。

(二)凡要求我局转报上一级(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省政府等)科研计划的项目,按上一级单位要求的程序与规定办理项目申报手续。我局对项目材料审核,备案后统一报送。

第七条项目评审

(一)申报项目经初审后,我局将组织局技术咨询委员会对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立题正确性、技术先进性、指标合理性、技术路线可行性和承担单位基础条件、课题组人员组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的评审。

(二)技术咨询委员成员对本人参加的项目实行回避制度。

(三)对技术咨询委员会评审确定的项目,将由我局综合平衡、经局领导批准后编制并按规定程序下达年度计划。对列入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科研基金的项目,我局在综合平衡时给予优先考虑。

(四)对重大科研与开发项目我局将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八条新上项目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与我局签订项目合同(附件二),项目合同按规定的格式要求填报。(应在计划下达1个月内向我局报送合同草案,认可后打印并盖章,一式五份报我局科技处)。

第九条项目合同是计划执行、检查、项目验收、评审、鉴定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更改,如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原因需要更改,应由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经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国家和省属单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我局批复后生效,否则仍需按原合同执行。

第十条各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项目年度检查制度。各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本市年度项目计划进展情况,落实项目承担单位填写相应的年度检查表(见附件三)、经费决算表(见附件四),并审核、汇总项目年度检查表和年度经费决算表。于次年1月10日前一式三份汇总上报我局科技处。并同时报送woRD软件打印的软盘或e。国家和省属承担单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可直接报送我局科技处。

第十一条各级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随时掌握进展、督促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为确保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每个项目经费采取一次审定,分期下达办法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分期下拨比例和时间视项目实施情况而定。

第十三条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停止下一年度拨款,或不安排第二年度的项目计划。

(一)不按规定格式、时限上报项目材料(包括不上报计算机软盘)。

(二)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例行检查时不予合作甚至拒绝检查。

(三)弄虚作假和贪污、浪费、挪用经费等,除撤销资助外,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项目结题管理

第十四条项目验收

(一)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验收由我局科技处负责受理,并组织验收。

(二)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任务完成后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报告,并附有关文件资料,经所在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我局审查合格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必要时,委托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三)项目验收原则上采取现场验收的方式,由七名以上同行专家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参与项目实施的专家不得作为验收组成员。项目验收意见由验收专家组组长签字后生效。

第十五条项目结题

项目结束后,承担单位应及时撰写课题完约报告(说明指标完成情况与经费使用情况等,详见合同条款第七条),整理课题资料,并将完整的课题资料一式三份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我局科技处审查。对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由于资料不齐的,限两个月内补齐后重新报送。两个月内不补齐的视同不报材料处理。

(二)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未完成合同书预定的目标,应以书面形式予以说明,由承担单位领导审阅、单位盖章,连同结题项目材料,经市海洋或渔业局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我局批复、备案。

(三)由于主观原因未能按计划合同书进展和质量要求开展项目工作或完成质量极差者及不报送任何课题完约材料者,三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或该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申报。

第十六条项目鉴定

对全面完成合同指标的项目,其成果要求鉴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向我局申请科技成果鉴定。

(一)鉴定范围:列入我局科研计划内的技术成果,少数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二)申请鉴定的条件

1、已完成合同约定的任务要求;

2、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人员名序异议和权属争议;

3、资料齐全并按规定建立科技档案;

4、应用技术成果已经过必要的试产、试用阶段,其测试数据准确、完整、符合有关要求。

(三)申请鉴定资料要求:提交鉴定的技术资料及其文件名称应根据不同行业、专业和领域的特点而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合同书、课题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总结、工业产品检验报告、产品标准及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化审查报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报告和应用情况证明等,其中检验报告是指国家或省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应用情况证明须由成果直接使用单位出具详实报告。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企业的产品标准应经标准审查,并按有关规定,报当地标准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填补国内外空白及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应有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科技厅认定的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出具查新结论报告,非国家、省认定的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无效。

(四)鉴定申请程序

1、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由完成单位或完成人提出,并按统一表式填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申请书》(附件五),附全套提交鉴定的技术资料,向我局科技处申请鉴定

2、我局科技处在收到鉴定申请后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性审查,并在三十天内作出是否同意鉴定的答复。对同意鉴定的科技成果,批准并以鉴定许可证形式通知申请鉴定单位。不同意组织鉴定的,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3、申请鉴定的成果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同意鉴定:

(1)不属于本办法成果鉴定范围的;

(2)未按本办法规定程序申请的;

(3)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鉴定申请条件的;

(4)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情况不清楚的;

(5)一个项目成果分拆成几个不能独立应用的成果,要求分别鉴定的;

(6)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人员有名序异议和权属争议的;

(7)有剽窃行为或弄虚作假的;

(8)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

(9)其它不够科技成果鉴定条件的。

(五)鉴定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由我局负责组织。必要时可委托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主持鉴定。国家特殊专项产品的鉴定,按国家有关规定,由产品归口管理省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六)鉴定形式

1、会议鉴定:指由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会议形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评价。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并经过讨论答辩作出结论的,应采用会议鉴定形式。

2、函审鉴定:指由同行专家组成函审专家组对科技成果的有关技术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审查、评价,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和答辩即可作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函审鉴定形式(附件六)。

(七)鉴定委员会和函审专家组

1、科技成果鉴定实行专家负责制。鉴定委员会和函审专家组是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鉴定的专家组织,专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应占三分之二以上。

2、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由我局选聘,申请鉴定单位可提出建议名单,但不得自行聘请。参加鉴定工作专家的增补或变更必须征得我局的同意或认可。

3、鉴定委员会由七至十三人组成。鉴定结论必须经过鉴定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4、采用函审鉴定时,函审专家组由五至九人组成。鉴定结论必须依据函审专家组专家四分之三以上多数意见形成。

5、聘请的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该行业或该领域的高中级技术职务;

(2)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6、对于专业技术职务偏低或没有专业技术职务,但确实学有所长,并被同行专业技术人员所承认的人,经我局认可并聘请,可以作为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聘请非专业人员担任鉴定委员会或函审专家组成员。

7、成果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和其它与该成果有密切关系的人员以及不具备对该成果进行技术鉴定能力的其他人员,不能作为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

8、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应当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全面认真的技术评价,并对通过的鉴定意见签名负责。

9、鉴定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按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有关条款执行。

(八)鉴定内容

1、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1)审查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准确、统一,并符合规定;

(2)审查是否完成科研合同要求的指标;

(3)对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作出评价;

(4)对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对不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鉴定意见,应退重新鉴定,予以补正。

2、鉴定结论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或有明显失实的,我局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将提请鉴定委员会或函审专家组补正。

(九)通过鉴定的成果应形成科技部统一格式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由我局签署意见,盖章后生效。生效后的鉴定证书是我局颁发的证明文件,是技术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唯一合法证明。鉴定证书签发一式五份。

(十)鉴定管理

1、提出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应严格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有两个以上计划任务来源的科技成果鉴定,均应取得计划下达部门的同意。

2、与省外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可向我局申请鉴定。鉴定申请书须由完成单位共同填报。

3、鉴定未获通过,不能形成相应的鉴定结论的,由主持鉴定单位将鉴定情况如实记载,以纪要形式报我局备案。待该成果具备鉴定条件时,可重新申请鉴定。

第十七条软科学成果、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等的评审

(一)评审范围

1、列入我局科研计划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2、未列入我局科研计划,但对我省海洋与渔业的决策产生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或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二)软科学等成果由我局组织评审,评审不实行委托。

(三)申请程序

1、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之后,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评审申请,填报统一格式的《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申请书》和附上全套资料。由项目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后,送我局审查批准,以评审许可证形式通知完成单位。

2、提交评审技术资料,应根据不同类别的成果特点而定,一般须包括:

(1)软科学研究成果:任务合同、研究报告(总报告、分报告、计算机程序和软件)、成果采纳应用单位以及有关背景材料等;

(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任务合同、研究报告、已发表一年以上的主要论著、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国内外论文引用情况、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等;

(四)评审形式

1、成果评审采取会议和通信两种形式,我局根据成果特点选择采用。对跨地区、多学科、协作规模大、技术难度大的成果,采用会议形式评审。通信评审通过评审有关文件资料对成果做出评价。评审委员须填写评审意见表(见附件七),我局安排专人对评审意见进行整理、汇总。

2、评审结论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评审委员多数通过。

(五)评审委员会

1、评审实行委员会制。委员会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1)评审委员会由我局确定。评审委员会的总人数,应视成果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为7-11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应占1/2以上。

(2)成果完成单位人员、参与该成果研究的人员、顾问不得进入评审委员会。

(3)评审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按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有关条款执行。

2、评审委员会承担下述任务:

(1)对提交的全套资料进行审查,以任务的执行情况、成果作出的结论、阐明的现象、特性或规律、所提出的决策方法、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成果的水平,创新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科研效率以及研究方法或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产生的效益作出确切、科学、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2)指出成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通过评审结论。

(六)通过评审的成果应形成统一格式的《科技成果评审证书》,由我局签署意见,盖章后生效。生效后的评审证书是我局颁发的证明文件,是项目完成通过评审的唯一合法证明。评审证书签发一式五份。

第十八条成果权益和保密

(一)我局科研项目的成果权益属我局和承担单位双方。承担单位在进行推广、转让时,应先征得我局同意。

(二)其它单位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申请由我局鉴定或评审的,除按前述条款以外,还需经项目下达单位审核同意并提交有关单位立项的材料。

(三)科技成果的保密要求,按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执行。

第五章附则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3

在我国海洋调查船发展事业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现状,着力解决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突出问题,开展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研究海洋调查船队运行的体制机制和配套的制度措施,促进海洋调查船经济、高效运行,建立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总体目标

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对国家各涉海部门的海洋调查船实施综合管理,有利于提高海洋调查船的使用率,发挥多方力量的综合优势,加强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有利于减少海洋调查的交叉与重叠,增加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有利于规范管理海洋调查船舶,能够保证关系我国海洋权益数据的安全。从长远来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的建立和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完善,将真正实现:海洋调查与研究船舶开放、高效的合作共享;持续改善现有海洋调查与研究船舶;规划和培育未来海洋调查研究船舶。

总体思路

依据“用为根本,以管促用”的管理精神,开展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以“积极引导、提倡志愿、开放信息、共享资源、提高效率”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志愿参加的原则,有计划地鼓励或选择涉海部门的海洋调查船加入计划。通过开放船队船舶航次信息、共享船舶资源的行动,探讨海洋调查船管理和使用的体制机制。拟定配套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并通过计划的应用示范,初步建立与完善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实现海洋调查船的经济、高效运行,支撑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计划内容

调查船使用链条包括船舶所有者、运行资助方、运行单位和用户。目前,海洋调查船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三权合一”的运行体制。开展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这种运行体制下船舶开放共享的壁垒难题,探索调查船使用链条上各方合理的权、责、利配置方式以及海洋调查船使用链条上的管理制度。

1)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收集整理全国各涉海部门现役和拟建海洋调查船信息,充分统计分析海洋调查船的部门分布、船龄、分类分级和调查能力等各方面数据特征,积累基础资料。搭建海洋调查船开放共享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加盟船舶的航次通告、航次申请受理和航次报告能力。

2)建立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章程

充分分析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需求,从国家海洋事业的大局出发,研究突破部门间体制壁垒,寻求责任与利益的结合点,建立责任明确、利益共享、立足长远的章程。规定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责,规定的长远规划和主要目标,规定运行的机制和程序。

3)建立海洋调查船分类分级标准

专业海洋调查船调查能力特点和现役、在建和规划的海洋调查船的特征参数,研究建立海洋调查船分类分级标准。根据海洋科学专业学科调查与研究的特点和全球海洋、近海海域与沿海海域海洋调查的不同需求,依据所有调查船均可共享的理念,研究建立加盟船队的基础条件标准。

4)建立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制度

研究与拟定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的相关制度与措施,主要包括:①海洋调查船舶登记制度;②海洋调查船舶使用管理制度(海洋调查活动计划报告制度、兼容项目安排制度、航次/阶段航次报告制度);③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交流制度;④海洋调查船舶协调委员会;⑤船舶运行经费收支及预算决算制度;⑥船舶更新制度;⑦用船统计制度。

5)加强海洋调查船队计划宣传

研究制订海洋调查船队标志、宣传口号,加强媒体宣传。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海洋;休闲体育;动力机制

1.前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是2001年在联合国正式文中提出来的。现今,人类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海洋休闲体育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指出:“海洋是生命之母,回归海洋,是人类积蓄千万年的冲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但是我国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我国对海洋体育的研究几乎处于处女状态,关于产业成长及演化问题的研究尚少,关于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的国内研究文献也不多见,显然该领域理论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因此,本文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海洋休闲体育内涵

海洋休闲体育是海洋体育的下位概念,很多学者称之为滨海体育休闲,近几年学术界开始了对海洋休闲体育的研究,他们认为海洋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利用滨海资源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指出了海洋休闲体育概念的三层含义:其一,是在闲暇时间以悠然心态进行的;其二,活动范围是滨海水域和近海陆地;其三,是以体育的方式进行的活动。因此,本文认为海洋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以自然、悠闲的心态,以海洋资源为依托而展开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以3S为象征的海洋休闲自18世纪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追捧,而海洋休闲体育的发展在西方国家也有近百年的历史。通过对海洋休闲体育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发现,国内学者对海洋休闲体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研究的切入视角来看,主要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律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海洋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人力资源状况,人才培养研究等方面,鲜有关于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成长动力的研究。

3.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成长动力机制构成

目前,诸多学者探讨了其他产业领域的动力机制问题。向吉英(2005)认为产业作为一个演化系统,必然有其动力机制,该文章运用系统论思维,探讨了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成长模式,构建了产业成长的niip模型,该模型把产业成长放在一个综合的环境中。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完成产业的成长,涉及的综合因素有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投资、政策等;高宇列(2010)描述了产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竞争力的来源,认为制度演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吕明元(2005)在《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中探讨了产业政策、制度以及制度创新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中的作用,认为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变革和市场化的作用、需求因素、政治因素、资源禀赋等,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有四个:资源禀赋和制度政策,以及两个拉动因素: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并构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模型——战车模型;胡洪力(2005)指出各利益主体之间不断追求自身的利益推动了产业制度的创新,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而制度为产业成长奠定了一个成长动力机制;王德禄(2005)根据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选取原则,指出产业成长动力模型由技术、市场需求、资源、企业和政府五要素组成;胡笑寒,王静(2009),指出环境是刺激休闲体育产业形成的直接原因,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投入的基本要素是人力资本和资金等,指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阻力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和休闲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没有形成。综合以上各位学者对产业成长动力机制的观点,结合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规律,本文认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动力机制包括需求、政策、创新、资源,如图一所示:

3.1需求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成长具有拉动和导向作用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功能之一就是满足人们进行海洋休闲体育的需求,而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过来刺激了该产业的发展,成为该产业成长的动力。现阶段,由于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产品新颖、价格昂贵,只有少数有经济实力的和愿意尝试新产业产品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市场需求有限,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海洋休闲体育的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产业生命周期看,市场需求的变化会给产业成长带来影响。消费者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产品的偏好导致该产业市场内需求的变化。而该产业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该产业内资源配置的变化,进而影响该产业市场供给的变化。海洋休闲体育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共同导致该产业市场容量的变化,从而引起该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变化,是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如图二所示:

资料来源:吕明元.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D].南开大学,2005.(有改动)

3.2国家政策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产业的发展,从宏观上指示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整产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纯粹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政府不同程度的干预【30】。产业政策与其他一些条件构成了产业成长的宏观环境,它对产业的成长的影响有正面影响——促进产业的发展,负面影响——抑制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加强海洋工作和发展海洋产业的部署;两会上国务院总理也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海陆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和休闲体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海洋休闲体育的发展,但是我国海洋休闲体育产业进入门槛较低,各企业良莠不齐,规范行业进入标准已经刻不容缓。同时该行业的价格标准不统一,国家应该加大监察力度,避免价格竞争。国家要根据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政策,促进该产业的成长。

3.3创新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创新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仅使产业成长有了现实基础,而且技术创新的速度决定了产业成长的速度,制度与产业发展具有高度的匹配关系,保守、僵化、封闭的制度窒息产业的发展活力,开放、自由、不断创新的制度则能显著促进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运动项目雷同度很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难以吸引二次消费,因此海洋休闲体育企业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3.4资源是开展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基础

资源是产业成长的基础,这里的资源是指广义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在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中自然资源是指开展海洋休闲运动项目的场地、气候等天然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从事海洋休闲体育行业的人才的技术、管理能力,人力成本,劳动力结构等;资本资源是指开展海洋休闲体育事业所必须的资金和资金结构,是由该产业发展上的投资政策所决定的;基础设施是指开展海洋休闲体育事业所必须的设施,如交通、信息、餐饮等以上四个因素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现阶段,海洋休闲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短缺、产业发展不平衡成为该产业成长的瓶颈,随着该产业的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

4.小结

综上所述,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包括需求、政策、创新和资源四个部分。需求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成长具有拉动和导向作用;国家政策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创新对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资源是开展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基础。据研究,产业衰退的原因有创新的停滞、消费者偏好的变化、需求的进化、政策和制度的约束等。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高瞻远瞩,从需求、政策、创新和资源四个方面出发,促进海洋休闲体育产业的合理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l):385一391.

[2]滕海颖,龚聿金.论海洋体育的分类与开发[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9):97-100.

[3]向吉英.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暨南大学,2002:1-32.

[4]汪芳.主导型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4-15.

[5]赵玉林,叶翠红,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阶段及其转换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5):92-100.

[6]周丽君.从休闲、休闲方式谈海洋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发[J].浙江体育科学,2011,7:9-11.

[7]段娟娟,李荣日.海洋休闲体育旅游支持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3-14.

[8]曲进,我国滨海体育休闲市场化发展特征与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13-17.

[9]曹卫,郭炎林,韩海波,曲进,曹春宇,滨海体育休闲的理论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9:7-9.

[10]曲进,洪家云,论滨海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10,7:15-18.

[11]胡茉,骆乐,我国滨海休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问题,2008,2:16-18.

[12]梁政东,李俊果,金宁,李生财,龚敏环北部湾滨海体育人力资源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6-19.

[13]陈惠娜,彭业仁,唐桂黔,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在我国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8(4):1-4.

[14]冯健,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9(3):30-33.

[15]李崇生,曹卫,朱石燕,王常青,谢荣华,对“海洋体育文化”及“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1:63-65.

[16]曹春宇,广东省滨海体育经营管理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J].体育学刊,2010,9:50-53.

[17]曲进,曹卫,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4):11-13.

[18]梁政东,李俊果,广西环北部湾滨海体育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2:12-15.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5

>>山东省无棣县侯家村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山东省兖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无棣县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山东无棣县制定落实对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政策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与比较金融创新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浅议无棣县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浅析无棣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山东省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研究山东省齐河县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借鉴日本经验探究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策略1971―2010年无棣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山东省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探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92-96.

2.梁晨.北海市海洋文化产业调研报告[C].中国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第二辑).齐勇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88-195.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6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的第一位博士,朱庆林自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海洋环境、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作为骨干教师,先后主讲了《海洋管理概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自编教材)等本科课程,《海洋环境评价》(自编教材)、《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编教材)等研究生课程。他先后主持和承担各种海洋水文调查与评价以及与海洋管理相关的研究项目30余项,多次参加物理海洋学进展与展望、海洋与湖沼年会、中韩海洋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为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行为世范,教研相长

多年来,朱庆林教授除了承担校内学生的教学工作,还积极为各种海洋管理机构讲授相关知识。他承担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业培训”中的“海洋管理概论”授课任务;为中国海监九期上岗培训讲授课程《海洋环境管理》,并被中国海监总队制作成录像作为中国海监远程教育网中国海监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课程,他还参编中国海监行政执法培训丛书《海洋管理概论》和《海洋权益维护理论与实践》;在上海为工程硕士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班主讲《海洋环境管理》课程,为这些人员掌握专业的海洋管理知识做出了努力。

凭借着在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朱庆林教授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威海电厂二期工程海上水文观测;国家“973”项目黄河口地质演变和泥沙运移海上实测工作;莱州电厂水文方面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以及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蓬莱电厂海上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江苏燕尾港电厂建设及港口扩建海上水文实测;浙江舟山国家“863”项目地波雷达比测试验;福建罗源湾电厂及港口建设可行性研究;福建罗源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罗源火电厂数值模拟试验及海洋环境评价补充(主持);东营大唐电厂可行性研究;山东寻山电厂海洋环境评价;烟台污水处理厂排污混合区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修编;江苏滨海港电厂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价(主持);舟山成品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石岛湾核电厂厂址环境影响评价;福州港江阴港区15#~17#泊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福州港江阴港区8#、9#泊位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辽海作业一号”平台改造作为人工鱼礁导航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主持);成山头海域建设波浪能、潮流能海上试验与测试场的论证及工程预设计;长岛海流能源资源调查分析项目;山东省长岛县猴矶岛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双岛湾区域规划泥沙冲淤及水动力专题研究(主持);国电潍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电缆路由论证(主持);青岛炼化液体化工品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主编);广西LnG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制(主编);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海洋功能评估数学模型研究”(oSS2006)(主持);“海洋功能评价数学模型软件”(主持研发,国家专利证书号2008SR15187)等工作。

目前,朱教授正在进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口LnG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等工作。

学术交流,相互促进

为了了解世界各国在海洋学领域的进展情况,朱庆林教授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各国海洋领域评价技术的交流,同时也增进了相关知识的融合。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学科服务供给侧改革案例

1背景

在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当中,探讨最多的当属学科服务。从之前学科馆员的单兵作战,到现在采用团队工作作为学科服务的主要形式,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过程。目前的学科服务,主要强调“从读者需求出发”。如读者需要使用某个数据库时,学科馆员就积极申请试用、进而做出评估和是否购买的决定;院系需要了解教职员情况时,学科馆员就积极沟通了解需求、检索相关数据库并提供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等。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等待读者提出需求再做出反馈,将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学科服务提出了一些需要改善的新问题。

首先,已开展的学科服务项目多数采取等待读者提要求,往往导致驻足不前。学科服务项目的启动是所有图书馆关注的问题,但是启动后如何跟进、推动往往不容易落到实处。其次,学科服务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服务对象一般局限于高校师生,能够嵌入院系或师生的科研项目就已经算是好的服务方式,较少有人主动结合国家层面的需求开展深度服务。此外,学科服务的内涵也有待开发。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在既有的服务内容上打转,如何在服务内容上推陈出新、在团队建设上与时俱进都面临着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去年,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简单地说,以前从需求侧来拉动经济增长,但现在一般的供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比如不少国人到海外去消费、去接受教育和医疗等服务。这些东西中国不是没有,而是没有高端产品,或者没有国外供给的产品质量好或者服务好。因此需要从供给方面进行改革,来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由此可见,供给侧改革是侧重供给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优化供给方、促进供给方进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之更能满足需求,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侧重供给方面的改革,不是否定需求,而是为了达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平衡。

对图书馆事业而言,供给侧改革也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如何准确认识供给侧改革,如何将图书馆服务融入供给侧改革战略,如何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优化图书馆服务体系结构、提高服务质量等等,研究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更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现实问题,对推动和指导图书馆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图书馆这个服务提供方(供给侧)的视角,并以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服务实践为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丰富学科服务内容,创新学科服务机制,进而提升学科服务水平和质量。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服务构想

作为学科服务的供给侧(服务的提供方、供给端),图书馆在不断适应环境、资源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思考如何改革自己的服务理念、更新服务资源、完善服务技术与服务手段等,在用户未表现出明确需求的时候就通过供给端的主动创新为他们创造需求并予以满足。

图书馆可以在3个方向全面出击:一是全力推动已有的学科服务内容,例如促进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继续深入信息素养服务、科学数据服务等;二是结合国家政策和新生研究领域,把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研究热点,拓宽思路,寻求辅助服务需求而开辟全新的学科服务领域;第三,也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以学科为基础,推陈出新,加大力度发展新的服务内容,如在决策支持服务、专利信息服务、竞争力分析等全新服务领域稳健推进,真正保证学科服务的常办常新。

3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服务实践案例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是新近成立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是图书馆的新服务对象,研究院立足深海大洋事业和现代海洋科技,以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科和海洋战略为重点研究领域,其目标之一是成为国家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智库。研究院成立之初就与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在供给侧改革指导下,图书馆没有坐等研究院提出需求,而是组建海洋学服务团队后就积极展开广泛的调研,提供专题平台建设、学科资源建设、科研数据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

3.1推动学科服务新进展

随着可选择的资源越来越多,读者更希望直接获取学科信息,对学科信息门户的要求正在逐步增加;另一方面,读者的检索能力进一步提高,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检索到目标文献,势必产生对数据服务、信息服盏拇罅啃枨蟆4庸侧改革角度来看,图书馆在读者提出自身需求之前,如能有准备地开展工作,必将大大促进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

3.1.1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兼顾“全”,突出“精”和“新”

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张晓林曾提到,学科信息门户的作用是“致力于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可见,资源完整、使用便捷是信息门户的根本要求。

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考虑海洋学用户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特色和目前的服务能力和深度,准备把海洋学学科信息门户打造成兼顾“全”,突出“精”和“新”的学科信息门户,并希望以此为样本在其他学科推广。门户建设的重点在于如何智能的筛选、分类和抽取信息,并为研究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以及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探索,为高校推进海洋学科建设提供基于文献分析的研究热点和竞争情报分析。依托webofScience(woS)平台、SCopUS数据库、CnKi数据库、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等文献资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部分涉及海洋学科的学科热点和竞争力进行分析。针对高校海洋学的发展现状和建设要求,针对海洋研究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依托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电子资源,利用图书馆学科馆员专业的信息搜集和情报分析能力,构建具有文献信息智能处理功能的新型海洋信息服务系统,为海洋研究院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3.1.2提供基于科研数据周期的科研数据服务

美国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RDS)报告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小组提出的Dataone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模型都认为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有8种类型,即计划服务、采集服务、确认服务、描述服务、保存服务、检索服务、整合服务、分析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此服务框架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从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成立伊始,图书馆肖珑副馆长兼任海洋研究院的研究员,并开始组织人力提供文献保障和文献分析服务,以支持海洋研究院的建设。

在科研数据服务方面,馆员结合科研数据周期,从供给侧调整自身的服务能力,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并随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海洋研究院的老师进行访谈和邮件沟通,帮助他们规划和确定海洋信息服务岗的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是否需要推送资源等;根据教师需求,跟踪和了解最新的图书信息,例如如何从约翰威立公司(Johnwiley&Sonsinc)、施普林格公司(Springer-Verlag)、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academicpress)、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nationalacademiespress)、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等出版社抓取最新出版的海洋学相关的图书、专业期刊及核心期刊等;积极推荐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和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收集并保存北京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力成果,以及开展科研数据的存档、管理、、检索和开放共享等服务;基于海洋研究院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国内外海洋学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的分析,协助学者对各类型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加工,了解全球研究布局、学科发展方向、竞争对手的研究情况等,下一步可以推送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包括学科发展报告、重点学科领域热点趋势报告、机构科研成果报告、科学前沿和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等。

3.2开辟学科服务新领域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得到重视,国家区域间正在协调发展,例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等等,这将会给沿线经济带来大量的消费、投资机遇,催生新的研究领域,也会派生出大量的辅助服务需求,而学科服务将可以在新生领域得以实施。

2015年海洋研究院信息研究中心王继民主任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属企业共同申请“一带一路”大型数据库建设项目,并特邀图书馆为其提供相关科研支持服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是指大学图书馆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按照科研生命周期的发展进程,即在科研选题、科研相关文献获取、研究数据管理、撰写研究论文、存储研究成果等各个环节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为了突出和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提升对科研的支持水平和能力,提供能参与到科研全过程的科研支持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5年专门成立科研支持部门――研究支持中心,立足于图书馆的资源、工具和设施,发扬图书馆的服务精神,面向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支撑服务,全方位运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技能服务于教学科研。

针对“一带一路”大型数据库建设项目,学科馆员们梳理了图书馆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统计资料相关数据库,包括文献数据库、统计指标数据库等,搜集了BureauvanDijk系列数据库(BVD)、环亚经济数据库(CeiC)、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数据库(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imF)等统计数据库的代表性数据内容,并对数据进行了大量清洗和整理工作,为“一带一路”数据库建设项目提供了多角度的信息参考和咨询。

3.3催生学科服务新内容

供给侧改革促使图书馆不断审视自身工作,改善现有服务,同时催生了新的服务内容,提供更有深度、更广泛的服务,例如为学校、各院系、学者个人的发展提供“北京大学学术影响力分析报告”等决策信息和竞争情报分析服务;为科研课题提供更具学科特色的专业化服务,如科研成果前沿报道、课题开题咨询、研究动态综述、成果查新等;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个人参考文献收集和管理、最新文献报道等服务;为特定的学科或者专业提供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加工、采集和服务,更加方便读者使用。

总之,这些新的服务内容都在读者提出需求之前做出了布局,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图书馆供给与读者需求达到新平衡。

3.3.1提供更为客观和系统的决策支持服务

对所在院校的科研绩效或者竞争力进行评价是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已开展的工作,这也是决策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这些评价工作大都是针对本校已有研究情况,且是相对比较单一的数据来源,如北京大学过去某个时间段内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数量,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等等。对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或决策者来说,更希望掌握的是全面的相关数据,既包括本校发展的各方面数据,也包括国内外同类高校的各类数据;既包括横向的发展状况,又包括纵向的发展态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计分析结果;既包括国内外认可的权威数据来源,又要根据学科类别适当参考其他数据来源。管理者或决策者只有基于坚实的客观数据,才能更好地认清本校当前所处状态,明确存在的问题,从而把握学科动态,预测今后发展态势,明确高校或机构的努力方向,从而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

经过多年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图书馆已经积累了海量数字资源,馆员们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能和相关技术手段,能够采集、挖掘数据源并进一步统计分析数据,因此完全具备为高校或院系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能力,这已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新的生长点。在面向海洋学研究院的科研与决策支持工作中,学科馆员们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措施,跟踪特定学科或专项的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发展方向、未来规划,开展学科前沿追踪和学科态势分析等战略情报研究,为学科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利用情报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引文分析、文献计量、词频分析等,分析w科目前的已有成果和研究现状,确定海洋学科的主要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和人员,团队研究方向和热点,预测其未来发展态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动态跟踪(这些都是学者及其团队非常关注的事情)。2014年下半年,团队已就海洋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分析,分别就海洋能源、海洋材料和海洋法律三个方面利用CiteSpace工具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提交了研究简报,这标志着图书馆为院系乃至校级管理部门提供的科研评估和决策支持服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3.2逐步提供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专利信息服务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主要阵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后,高校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专利信息的挖掘和利用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的重视。

作为高校从事信息分析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图书馆正在逐步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工作。专利信息服务服务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加快服务转型、推进服务创新的新型重点业务方向,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顺应这一趋势,图书馆从供给侧调整自身的服务内容,认真分析自身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的优势,进而全新开展专利查新及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北京大学科研成果转化:

第一,图书馆具备数字资源优势,除了免费专利检索数据库,如中国专利局专利检索、世界知识产权数据库、美国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数据库、加拿大专利数据库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港台等专利数据库外,图书馆还拥有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万方专利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2015年图书馆购买了inno-graphy数据库,可以查询和获取100多个国家的上亿条专利数据、超过900万条非专利科技文献、700多万的商标信息,还可检索和获取各种专利诉讼数据以及专利权人财务数据;另外,图书馆可以利用innography的专利评价指标和分析功能,为院系进行专利竞争力、转化、引证、热点趋势等各种有价值的分析。相较于不熟悉专利资源的用户在网络上盲目地查找专利信息内容,图书馆可以发挥专业优势,组织馆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上述专利数据库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专利信息服务。目前,服务团队已经整理出海洋学相关的专利信息,着手搭建海洋学平台,并利用innography完成了《海洋能源学科发展趋势及北大相关学科分析》中专利相关的内容。

第二,图书馆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目前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呈多元化趋势,不仅有图书馆学、情报专业,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环境科学、工学、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背景的馆员进入服务团队。由不同学科背景的馆员共同从事深层次专利信息服务,可以更全面的为各个学科提供服务。同时,图书馆也在加强团队的专利信息素质培养工作,2015年派出学科馆员参加全国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分析与服务研修班,通过战略研讨、专家授课、案例分享、操作实战等方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专利信息分析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了解了我国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新形势、新政策和新要求,掌握了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流程。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8

一、2030年全球趋势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连续出版了四份关于全球趋势的系列公开报告。这些报告从长期角度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每4年进行一次全球趋势评估,探讨未来15年内影响世界发展的主要全球性趋势。该报告的撰写团队强调,报告的目标是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了解世界发展将会如何展开的视角,辨析出可能会影响政策行为的机遇与潜在消极态势,并由此激发国内外教育和政策研究机构更加广泛的讨论。这些研究报告是公开的,重视讨论趋势、问题和政策制定者担心的事务,但是没有具体的政策建议,旨在澄清战略研究,为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服务。

在本次会议上,美方代表团就其尚未发表的《全球趋势2030》报告草案征求了上海学者意见,希望能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调研中就报告的主要预测达成国际共识。据美方介绍,在系列趋势报告研究中,一些具有未来研究力量的机构包括大西洋理事会、丹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等建立起了机制性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趋势研究团队,参与本次会议的美方代表即来自上述机构。该报告草案的特色在于它不是聚焦传统问题,而是关注能够影响未来趋势的非传统因素,从而拓宽国际社会对全球活力的理解。该报告将在11月上旬以多种语言,以期对新的美国领导层分析美国的长期利益提供参考。美方已经就此报告前往巴西和中国调研,此后还将赴欧洲、非洲、墨西哥、俄罗斯、新加坡、印度、土耳其和中东海湾国家听取意见,这样做是为倾听不同的意见。

美方关于2030全球趋势报告草案提出了三个相对确定的大趋势、五个关键的可以改变趋势的变量和三种可能的前景。其中,三个相对确定的趋势包括:(1)个体权力的增强。世界上大多数人摆脱了贫困,中产阶级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扩大。随着中产阶级的队伍扩大,价值观念将发生变化,对社会政治变革的需求增多,对消费品的需求上升。但中产阶级的安全感仍存在问题。10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将进入全球劳动力市场,从而对低技能劳工产生额外的压力。(2)人口方面。预期寿命提高,死于传染病的几率将下降40%,南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仍然拥有大量的年轻人口,老龄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下降,越来越多的移民进入新兴国家,城市化可能会增长60%。(3)权力扩散。亚洲在全球权力中将超越北美和欧洲,但将不会存在任何霸权国家。非西方和中等国家的权力将会上升。除了阿富汗、索马里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仍然脆弱之外,许多现在虚弱的国家将拥有比较稳固的基础。技术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权力均势转向多面向的网络结构,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上升。

在上述相对确定的趋势之下,存在五个非常重要的塑造未来的因素。第一,经济中心多元化将导致世界经济的崩溃还是振兴?西方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在快速的老龄化中保持经济增长,对中国和印度来说是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第二,面对新兴大国和非政府组织等的崛起,一个等级性的国际架构越来越难以支撑,国际机制和治理结构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国内社会政治转型中存在严重的治理赤字。大城市和地区组织改变了政治图景。第三,权力的迅速变化和转移会导致冲突吗?年轻人口比重较高的国家面临因争夺有限自然资源而陷入内战的危险。更加破碎的国际体系、地区冲突的外溢和资源争夺增加了国际冲突的可能性。第四,技术突破能解决由快速城市化、资源瓶颈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吗?这些技术突破需要政府加以支持,同时国际合作也是必需的。第五,作为国际舞台上的领导性力量,美国能否在扩大的国际秩序中扮演新的角色,重新改造国际体系?美国将维持同侪之首的地位,但“单极时刻”将会终结。中国2030年前尚不能取代美国担当国际领导。

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可能导致三种前景:破碎、融合和反向推动。其中,融合和反向推动这样两种极端的前景可能性不大,但出现的概率不能排除,最有可能出现的是破碎的前景。在融合前景中,报告认为中美将合作推动技术创新高潮的出现,土耳其和俄罗斯等国家孕育了跨文化交流,劳动力的流动为更加合作的世界作出贡献。在反向推动前景中,美国受经济问题所困,注意力转向国内,中印、印巴矛盾上升,逊尼派和什叶派矛盾激化,军事技术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失败国家因食品价格高涨和水资源冲突而增多。破碎化前景是在多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中缺乏政治意愿解决大规模的全球问题,西方落后于亚洲,南美和非洲保持增长。冲突的风险增加但并非不可避免。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比较活跃。

二、权力扩散及其对全球领导力的挑战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9

这是海仲委基于已有研究经验对中国海事仲裁事业的再一次深度总结,对于发挥海仲委全国海事仲裁领头羊的作用,加快实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大亮点权威解读2015中国海事仲裁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贸仲委/海仲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指出,《年度报告》最主要的一个亮点是利用大数据对2015年中国海事仲裁司法协助与监督以及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案件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年度报告》中指出,2015年海仲委受案数量总计136件,同比增加14.29%,其中涉外案件61件,同比增加32.60%。涉及17个国家和地区;争议金额总计13.74亿元;全年结案83件,无一裁决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

受理案件主要集中在北京总会和上海分会,并且涉外案件数量高于国内案件数量,涉外案件成为我国受理案件的最主要类型。但从地区上看,只有上海分会在保持高数量国内案件的同时,涉外案件数量呈现激增趋势,并且在数量上反超国内案件。究其原因,虽然北京与上海同作为一线城市,但在海仲业务案件中,上海分会所处地理位置及作为国际化城市的背景使得其在接触这类案件中处于得天独厚优势地位,进而使得上海分会与内陆的北京总会、天津分会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态势。

另外,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2015年我国海事仲裁司法协助与监督以及中国海仲委受理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案件类型集中在多式联运、航次租船、船员劳务、货运以及海上保险等方面。

课题组负责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初北平表示,《年度报告》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涉及仲裁的新法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15年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大数据、2015年中国海事仲裁司法协助与监督大数据、重点案例等几个层面,展开持续的考察,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

关键词:效益与公正

此次《年度报告》另一个亮点则是从两个维度刻划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新仲裁规则。这两个维度分别是效益与公正,之所以选取这两个维度,是因为效益与公正是仲裁的价值取向。效益与公正亦是争议当事人的思考核心,新规则体现了中国海事仲裁制度改革的方向,也基本符合仲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这一价值目标。

“海事仲裁作为航运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门,关注海事争议当事人所思所想应该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对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进行分析时,课题组不想单纯地进行泛泛的介绍,但是如何介绍才能达到使得当事人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为当事人利用新规则解决纠纷提供实践指引,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初北平表示。

初北平特别提到,课题组注意到在2015年伦敦玛丽王后大学(QueenmaryUniversityofLondon)国际仲裁学院与伟凯律师事务所(wHite&CaSe)合作的《2015国际仲裁调查――国际仲裁的完善与创新》报告中显示,有65%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仲裁机构公布仲裁程序的平均时长;55%的调查受访者希望仲裁机构“在机构是如何指定仲裁员方面提升透明度”,50%的调查受访者希望仲裁机构“公布关于请求仲裁员回避的决定”。该报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争议当事人对仲裁效益和公正的期望。最终,课题组决定从公正与效益两个维度对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进行深入的专业分析,以期为海事争议当事人利用新规则解决纠纷提供实践指引。

关键词:热点追踪

而此次报告的第三大亮点是该报告密切关注中国海事仲裁领域的最新动态,剖析海事仲裁领域的年度热点问题。以典型海事案例为蓝本,进行量化评价并形成综合评测。分析了我国海事仲裁的焦点、仲裁庭与海事法院的处理思路等,旨在持续跟进中国海事争议解决新进展,全面展现中国海事仲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些热点案例对长期困扰审判实践的问题给出答案,比如明确“仲裁员回避的情形”。仲裁的公正性是仲裁的价值取向之一,而仲裁员的独立性和正当性则是仲裁公正性的基础。仲裁员独立性已经成为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仲裁员是否缺乏独立性已成为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仲裁员缺乏独立性成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和拒绝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高发区。各国仲裁法对于仲裁员独立性的判断标准的规定多数是原则性的规定,需要有权作出判定的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加以判断。

海仲委将继续提升中国海事仲裁国际话语权

我国的海事仲裁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海事仲裁事业也应时顺势,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我国正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我国的海洋经济将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取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承杰指出,大力发展海事仲裁,将进一步整合我国已有的海事产业资源及配套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海事争议解决形式,重塑海事法律服务软环境,提升中国海事仲裁的国际影响力及公信力,为“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复苏,航运市场却依然处于寒冬,伦敦等老牌航运中心在海事仲裁领域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海事仲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篇10

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十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海洋”两字,指出军队要“保卫领海和海洋权益”;十五大报告提到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这些报告对海洋的表述都只有寥寥数字。十报告首次用40个字完整阐明海洋强国战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首先是反映了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我国近代百年屈辱,直接源自于海上的衰落。海权的丧失,多次打乱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之延后了至少上百年。历史荣辱表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建设海洋强国。其次是反映了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洞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之后,海洋作为国土空间和资源宝库的地位迅速显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成为沿海各国矛盾冲突多发的新焦点。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海上形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第三是反映了对未来的清晰谋划。海洋是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培育未来发展新增长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支持系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战略上突破“海上包围圈”,形成区域海洋控制权,进而推动“和谐海洋”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总之,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自近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深刻领会海洋强国建设的任务要求。海洋强国战略,是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三位一体”的国土战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主攻方向。我国是海洋资源大国,拥有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总长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总长14000多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海岛7300多个,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着力开发海湾、海岛等海洋重点区域,培育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石油天然气等海洋产业,有望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保护海洋环境,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生态支撑。目前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溢油风险加剧等,随着新一轮沿海开发全面展开,加强海洋资源环境支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保障。海洋强国战略,首先是战略。没有海洋控制权,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海洋经济。必须树立海洋国土意识和全球战略意识,开创海洋发展的远大前景。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宏伟战略。近年来,为探索推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广东、山东、浙江、福建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这4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海域面积占全国的30%以上,海岸线占全国的60%以上,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左右,是现阶段海洋强国建设的重点所在,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导区和先行区。其改革发展,将为全国海洋强国建设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广东省以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主载体,以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岛等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我国提升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2011年,广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郾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郾5%,连续17年领跑全国。

山东省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主载体,以青岛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2011年,山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3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郾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郾1%。

福建省以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主载体,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厦门市为龙头,着力建设成为“深化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全国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海湾海岛综合开发示范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试验区”。2011年,福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41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郾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9?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