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8:55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1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课程设置改革

一、引言

阅读作为提高英语语言实践能力、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背景”[1]。在缺乏外语语言环境的中国,阅读对外语学习者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一直以来英语阅读课都是各高校英语专业必开的专业技能课和基础必修课,它是学生听、说、写等能力提高和语感培养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进行更高级语言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石。

但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盛行,各大学各课程都在追赶潮流,普遍主张听说先行,而“对学生今后受益终身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却受到了轻视”(张绍杰)[2]。作为阅读能力培养重要课程之一的“阅读课”逐渐被边缘化,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只重听说不重通过阅读进行有效输入的教与学理念,导致目前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水平下滑,学生语言基本功下滑,进而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效果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诚如董亚芬在回顾我国大学英语教育50年历程后所强调指出的,“广泛阅读……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条件下企图将听说置于首位来弥补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3]。

针对这一现状,研究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阅读教学,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英语专业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没有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进行改革:笔者从部分高校外语学院的培养方案及从高校同行了解到,很多高校阅读课程设置还是原来的一至二年级四个学期连续的“英语泛读”(部分院校将其更名为“英语阅读”)1-4,或者再辅之以“英语快速阅读”,“报刊英语阅读”等,课程设置重复,费时低效。

2.教材陈旧:在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下是一直沿用的一至四册一个模式编写下来的阅读教材。这些教材模式及内容陈旧单一。由于缺乏对当前国内外阅读理论和阅读教学的研究,教材编排中对阅读策略教学重视远远不够,阅读策略只作为补充内容简单予以介绍,针对阅读策略进行系统训练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再加上教材内容编排零散,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某些实用文体的集中阅读训练,同时学生的知识摄入也凌乱而不系统。阅读教学既起不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也没有实现培养学生“广博”知识面的要求,阅读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制约和影响。

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上述课程设置和教材方面的问题必然导致教学模式雷同,使学生失去兴趣。此外由于对课程的不重视导致的对教学设计的缺失,许多教师上课要么只重词汇语法教学,将本应培养阅读能力的“泛读课”当作“精读”来上,失去阅读课的实质意义;要么以片面的“整体教学/语篇教学”观指导教学,没有必要的阅读策略指导,也没有语言分析,导致学生阅读流于形式,一知半解。不管哪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一直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学习主体性受到严重约束和压制,对阅读教学甚至阅读本身产生厌倦情绪。而后者则更会贻害无穷。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源头首先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如何解决好英语阅读课设置问题,进而推动整个阅读课教学改革,提高阅读课课堂教学效果,“把这已成‘鸡肋’课程的时间部分调换为能激发学生思辨、又能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运用中提高语言能力的专业课程”[4],是外语教学者的共同理想。如何将这一美妙构思落在实处,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目标。自2009年起,我们对英语阅读课进行了改革。经过几年探索,已建立起一组相应的英语阅读课程,经过三届学生实践,其效果显著,现将我们的改革经验做一总结,以期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三、改革后的阅读课框架

(一)改革指导思想:作为我院课程体系改革试点,我们选择从阅读课改革入手,本着既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5]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又针对当前外语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探讨在阅读课教学中如何将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传播、学生人文素养及思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教学效益。希望通过改革,解决英语阅读课程1)设置陈旧,与综合英语课程模式雷同、重复教学、费时低效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对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的问题;3)忽视阅读课特点和阅读策略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学生阅读实践不够,课外阅读无指导、无考核,课外阅读实践流于形式问题;4)传统阅读教学中专业技能培养与思辨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培养相脱节的问题等。

(二)课程设置:本着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情况、以及阅读课程在本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我们将传统的四学期泛读课程改革为:第一学期:基于阅读策略训练的阅读教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第二学期:“英语报刊阅读”、第三、四学期:内容依托阅读――“中国文化阅读”和“西方文化阅读”。四学期一直辅之以不间断课外背诵、课外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

“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英语阅读理论知识和阅读技巧方法的系统介绍,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以策略指导其进行快速准确的阅读,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英语报刊阅读”以训练学生对获取信息重要手段的英语报刊文体的阅读能力为目标,将阅读策略训练融入这一特殊文体阅读教学中。而“以内容为依托阅读部分”则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对中国(英语材料)文化、英美国家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人文素养。通过阅读系列课程教学,为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以后的更高级语言学习和研究以及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着力到一个落脚点上:尽可能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培养与人文素养培养融为一体,同步发展。

1.英语阅读策略训练

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广泛认同,很多研究者都发现,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策略应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6]。策略培训对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有明显效果[7],作为英语语言能力之一的阅读水平,一样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策略培训得以有效提高”[8]。

据此,我们参照Cohen的SBi“策略取向”(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9]教学模式,确立了第一学期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课程。由教师向学生强调策略训练的目的与作用,并结合教学内容演示策略的使用,然后把策略训练融合到阅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阅读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策略调控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他们自我监控和调整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为了保证阅读策略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对比分析了多套教材,选定了外研社引进的美国资深阅读课教师JohnLangan主编的原版教材:tenStepstoimprovingReadingSkills。与国内教材编排不同,该教材编排新颖,由浅入深,其中涉及的十种阅读技巧照顾到了从篇章结构到词义推测等各种阅读策略的讲解与训练,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加深策略的理解与运用。其系统的阅读训练与启发性的思考活动贯穿全书,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又能增强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推理、分析与判断能力的训练。

2.英语报刊阅读

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通过阅读学习阅读”[10]已然成为共识。相对于其它语言材料,英文报刊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以致用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等等。更重要的是国内有很多优秀的英文报刊,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怎样引导学生利用这种便利而又可贵的资源,在eFL的条件下为自己创设语言环境,以最有效的途径――运用“阅读策略训练”中习得的阅读策略,通过阅读学习阅读,是第二学期设置“英语报刊阅读”的指导思想。

英文报刊鲜明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及其特殊的新闻体词汇和新闻背景知识,对于从未或很少接触英文报刊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往往会成为他们阅读英文报刊的拦路虎。因此,通过系统的课堂训练,由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报刊的基本常识,如报刊文章的写法、用词特色、版面设计、标题特点等等,让学生对报刊文章的特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将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作为阅读课程,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放在介绍阅读报刊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浏览、略读和精读等阅读方法,从而快速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配合课堂的系统训练,加强对学生课外报刊阅读指导,利用“课前5分钟新闻”活动检查学生报刊新闻阅读情况。这种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3.内容依托阅读――“中国文化阅读”/“西方文化阅读”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语言的学习是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是不可分的。但多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知识薄弱、思辨能力差,这一点不仅为外界所诟病,外语界对此现象也都忧心忡忡。如何将“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高”[11]是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课题。

另一方面,面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大潮,外语人才肩负的使命已经由上世纪的“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提升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文化走向世界,语言是桥梁和纽带,更是基础。[12]此形式下,外语更不应只片面强调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对母语文化的维护与传播。只有在外语教育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将文化和语言有机结合,外语人才才能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使“我们的文化通过语言更好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世界优秀文化通过语言更好的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3]。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改革的第三步便是将大学二年级的英语泛读3-4调换为“中国文化阅读”和“西方文化阅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既能训练阅读基本功,又能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实现上述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双重使命。

4.强化背诵/课外阅读等语言实践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大量实例证明,背诵是传统语言学习的一件重要武器,也是历经实践检验的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在缺少英语语言环境,母语的影响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想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新的语言反应区,必须记忆和储存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因此,背诵对学生学习英语是相当有益的。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除了帮助学生实践课堂所学的阅读策略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读中积累语言,扩充词汇量,增加知识面。董亚芬曾谆谆告诫“千万别把背诵、翻译、复述、听写等传统学习方法视为落后的过时方法”[3]。

而这种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固然很好,但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受益。为了保证这一环节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此两项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实践必修学分规定下来。同时将学生分组,指定负责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与检查。

结合上述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新型课堂。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批判性阅读实践,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并掌握各种阅读方法,达到逐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的目的。

四、结语

黄源深在提到解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时曾指出,“首先要做的是教学必须转型;其次,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次,教学方法必须改革”[14]。面对对专业英语人才需求空间日益缩小的现实,不积极主动进行改革,提高培养质量,英语专业学生的出路会越来越狭窄。如何冲破困境,探索英语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是英语教育界共同关心的主题。我们的阅读课程改革只是英语专业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一改革也只能部分地改变我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对改革的成效也有待做进一步量化研究。但这种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一定程度上能够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积累些有益的经验,有助于推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nuttall,Christine.teachingReadingSkillsinaForeignLanguage(3rded.)oxford:macmillan.2005:p.6

[2]安琳,王蓓蕾着眼国家战略、立足外语教学现实――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纪实外国语2010,(1):18-23

[3]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坚持读写为主[J]外语界2003,(1):p2-6

[4]张冲英语学科及专业改革的思路:正名・固本・定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p309-311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外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ellis,Ro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introductionstoLanguageStudy[m].oxfor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p108

[7]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p28-34

[8]pearson,p.D.&Fielding,L.Comprehensioninstruction[a].inBarr,R.,Kamil,m.,mosenthal,p.&pearson,p.(eds.).HandbookofReadingResearch[C].whiteplains,nY:Longman.1991:p67

[9]Cohen,a.D.StrategiesinLearningandUsingaSecond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p32

[10]Smith,FrankUnderstandingReading:apsycholinguisticanalysisofReadingandLearningtoRead[m].Routledge.2004:p157?

[11]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8

[12]仲伟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中高等外语院校的使命与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25号(第232期第8版)

[13]刘春艳浅析外语教育在推动文化走向世界中的作用[eB/oL]scio.省略/zhzc/3/3/201112/t1069178.htm2011-12-21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2

关键词:群文阅读;“儿童文学”;童话教学;议题选择;方法探究

群文阅读源于日本的“群书阅读”,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07年就有了群文阅读的雏形,大陆江浙一带在2010年也有了相关探索。2012年11月底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标志着群文阅读在中国全面铺开。群文阅读教学是指以同议题为原则把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阅读,通过对文本进行提炼、分析、比较、总结,把握文本的本质内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教师在课堂中能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同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个大限度开放、宽广度生成、充满活力的语文阅读课堂。这种阅读模式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而灵活的教学技巧。“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备儿童文学作品鉴赏、创编以及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应用的需要,本课程教学应力求做到“知识、能力、应用”三位一体。于是,当新兴的群文阅读模式在小学全面铺开时,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和学生的儿童文学专业素养如何适应形势的需要,就成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面对的重要课题。现以群文阅读教学中童话教学议题选择为例,谈谈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增强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一般方法。童话是运用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来塑造不同于寻常人的形象,让他们在假设的环境中经历不平凡的事,从而间接地折射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故事。童话这种特殊文学样式深受儿童喜爱,对儿童的生活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经典的童话能让儿童学会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帮助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对儿童的认知、道德教化、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能力培养等有着重要影响。在群文阅读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以一定的方式将部分课文或者是课外文本聚集在一起,以相同的议题为依据把它们组合为一组,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可以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童话教学中议题的选择:

1.以高校儿童文学教材理论为参考

儿童文学教材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系统掌握儿童文学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初接触群文阅读的议题选择时,学生可以试着用所学教材的理论为参考来指导实践教学。就童话的议题选择而言,教师可以试着参考教材中概述的童话分类或是表现手法来学会选择议题、组合文本。比如,以“常人体”为议题来组合文本,则可以将《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本组合在一起。如以“科学知识”为议题,则可以选择《圆圆和方方》《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组合在一起。就参考童话分类或是表现手法来选择议题而言,可以分别以“民间童话”“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超人体”“常人体”“拟人体”等为议题来选择组合文本。当然,除了参考教材中概述的童话分类或是表现手法来选择议题,还可以以别的元素为参考来选择议题,比如,以常见的“主题思想”“描写对象”等作为议题来选择古今中外的文本。教师不管以什么议题来组合文本,都得慎重地选择主题积极健康的文本,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和健康的阅读氛围。

2.以《课标》为依据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标》中课程总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学段目标的设计着眼于不同年龄段儿童语文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整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健康发展。就学段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而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不适合在小学低年段开展,仅适合于中年段与高年段。在选择议题和组合文本时,要结合学段目标和学生年龄特点。比如,在小学中年段进行群文阅读时,就要选择适合中年段学生特点的文本,如给《七颗钻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组合一组群文阅读文本,则可以用“反复结构”为议题选择课外拓展的两篇童话《尾巴》(维塔利比安基)和《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兄弟)为一组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这组文本教学中,结合中年级学段目标和学情,可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为:①能将三篇童话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借助结构图,认识反复结构的含义;③掌握反复结构的基本特点;④能口头创编一则反复结构的童话。然后教师围绕本组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设计出新颖而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以上拟定的这个目标,基本上符合《课标》中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包含了对学生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拟定组合文本都要依据《课标》的目标要求,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实效。

3.以群文阅读常见整合模式为效法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目前教师们常以“同议题”为原则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整合教学资源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教材内多文本整合;二是教材内外多文本整合;三是教材外多文本整合。现效仿三种整合教学资源的模式,试着以“同议题”为原则组合文本,并试着拟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大概流程。以教材内多文本整合模式为例,如选择以“童话的人物形象”为议题,可把精读课文《巨人的花园》、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和《小木偶的故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三篇文本组合在一起。依据学情与中年级的学段目标,可把教学目标拟定为:①认识不同类型童话的特点;②把握人物形象,感受童话的魅力;③掌握编写童话的基本方法。然后设计几个具备可议论性、开放性特点的议题供学生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将本组课文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探讨不同类型的童话的特点、人物的形象等。本组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童话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在此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首先,讲解精读课文《巨人的花》,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其次,让学生依照方法自己学习、探究;再次,归纳总结两种课文的学习方法;最后,讨论不同类型的童话以及其特征。在教学中,尽量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再以教材外多文本整合模式为例,如选择以“拟人体童话”为议题,教师可把以动物为主人公的三篇课外拟人体童话《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狮子和山羊》《穿靴子的猫》组合在一起,如以中年段学生为教学对象,依据中年级段的学段目标与学情则可将教学目标拟定为:①让学生了解拟人体童话含义及其特点;②学生能领悟三篇童话所蕴藏的道理并从中得到启示;③懂得正确的人生观。然后设计有效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扩宽阅读量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组童话的篇幅较长,所以,在进行教学前,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和提高课堂的效率,可以设计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因为本组选取的三篇拟人体童话的篇幅较长,教学流程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前的准备:首先,为了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提前预习文本,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其次,在课堂上,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抓住重点句段,在读中感悟三篇童话蕴含的一个共同道理;再次,将文本与现在的生活想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指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主人公的形象和心理描写等方面来把握拟人体童话的特点。《课标》提出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之一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要求,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最大目的在于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们常采用“教材内外多文本整合”与“教材外多文本整合”的模式来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文本。让学生通过“创造性阅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在不断的阅读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高校小教专业学生在尝试以“同议题”进行整合教学资源前,自己应该阅读大量的作品,才能高效地整合课外教学资源和选择适合学段学情的文本。综上所述,文章具体探究了群文阅读教学中童话教学“同议题”选择文本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的一些方法。也是为顺应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而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堂实践中探寻的几点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方法。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依托教材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创编时,也应该立足于小学语文实际需要而延展到《课标》,并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以培养出既有理论经验又有实践教学技能的未来的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当然,高校的儿童文课程的建设要更好地顺应《课标》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还需要担任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以及研究人员的大力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学斌.儿童文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助推器”——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3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几乎没有一点自豪感,甚至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而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其表现形式如下:

一、学校认识上的偏颇与不重视

学校上至领导,下至一般老师,他们认为语文短时间内很难见成效,多一节少一节课对学生影响不大。因此,如遇对学生加班加点时,你可以听到朗读英语的声音,也可以听到拼命做数理化的刷刷声。但是,你绝对听不到读语文的声音,由于这样,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分量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二、家长们的盲目与糊涂

每当与家长攀谈时,家长们总会问一句话:老师,你教啥的?我说:语文。家长们有的说:哦,然后就是沉默。有的说:我孩子语文学的还可以,每次考试都能及格,就是数理化有些差。其实,家长们哪里知道,他孩子语文的功底还差得远呢。

三、学生们的急功近利

由于学校、家长对语文的不重视,加之其他学科老师给学生施加的压力,为了高考,学生们也只好每时每刻刷数理化。更有甚者,当试题刷累了的时候,他们总会把语文课堂作为休息的场所,呼呼大睡,乐在其中!

四、语文老师的无可奈何

在四面八方的围攻下,在高考备考的压力下,高一学生还读点书,高二、三读书就淡出了学生的视线。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语文老师只注重精讲精练,每天上完两节课,一学期上完规定的任务也就万事大吉。两年时间,上完必修教材,选修就搁置一边。高三进入全面的复习备考。至于成绩,大家也都相差不多,做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者也就是了。

以上是现阶段大部分高中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这些不良的现象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首先,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弱。在高中学习阶段,随着读书时间的减少,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升反降。因为学生的知识面仅限于课本,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声音低小,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这都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表现。

其次,读写作能力变差。现在的语文课几乎是“千人一面”,学生学过语文却不喜欢读书,又没有时间读书,更害怕写作,学生因而阅读速度慢,阅读数量少,阅读面狭窄,写作能力差也成了必然。

最后,书写不规范和潦草。由于各科作业繁多,学生们心浮气躁,为了完成作业,书写自然潦潦草草。当然,直接受害的是语文学科,有的学生写字幼稚不及小学生;有的书写密密麻麻如同蚂蚁;有的书写潦草难以辨认,真是东倒西歪,五花八门,顽疾难改,汉字的方块美、结构美更无从谈起了。

这一切的危害,可以说都是不重视学习语文的结果。近二十多年来,英语热又压倒了母语的学习。幸好,基础教育司看到了这一点,将高考语文分数提高到180分,英语实行等级考试,并只作为高考的参考分数。这一改革,不仅给学生敲响了警钟,而且对语文老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改革,高中语文老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呢?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纷纷献计献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开设专门的阅读课

具体的说,今后的语文课应加强阅读教学,让阅读促进写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

现在高中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现有的必选修教材,为了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学生阅读范围还应该有所扩大,从而有效协助课内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老师应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和语言,增强对课内语文学习的兴趣。

2.阅读与课外兴趣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应“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每一学期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和课外优秀读物,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作品。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感受、领悟丰富的中外文化,扩大阅读视野,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3.阅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为了让语文阅读与社会实践有机联系,我们应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踏青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将阅读与体验相结合,感受特有的自然风情和人文意蕴,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素养。

4.阅读与表达交流相结合

阅读是汲取,表达是实践,二者是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为了配合阅读教学的实施,我们还应开展系列活动。①口头表达:如读书交流会、演讲会、辩论会、课前三分钟等等;②书面表达:给学生配发开展阅读学习的配套练习册,用于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

二、开展专题教学,落实读写一体

高考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平台。围绕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从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入手,为学生搭建各种学习平台。

从高一年级开始,打破单元授课制的方法,通过学科组集体讨论通过,高一年级开设诗歌和小说专题教学,诗歌专题又分设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专题教学;高二年级开设散文和人物传记专题教学;高三年级开设文化、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专题教学,通过专题教学,打破当前作文教学中读写割裂的现状,让写作成为阅读的自然延伸及内在的渴求,在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写作,写作便会水到渠成。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语文阅读教学;合作探究

在当今信息社会,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重讲解,轻阅读”的现象。而且,在语文学科建设中,长期存在着没有阅读学的尴尬局面,这与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明显不相符。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必须十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因此,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性阅读与专题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性阅读是指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教学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但是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只注意课后的复习阅读,而忽视课前的预习阅读,最终导致上课只能被动地接收,被动地“听”,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灌输,无法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结果“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仍然不会读书。因此,在教学性阅读中,应强调课前的预习阅读。强化课前的预习阅读,可以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消除听课的盲目性,从而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听课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重点记忆、难点突破,这将大大提高课堂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有效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将有效的教学性阅读与自觉的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发展前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

一、提出专题

由学生在预习阅读及课外自由阅读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研究性阅读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研究性阅读定向。这是专题研究性阅读的关键。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以确保专题研究性阅读有序、有效地进行。

二、收集资料

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蜜蜂酿蜜必须博采,专题研究性阅读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资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它们的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

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由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专题研究性阅读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四、交流评价

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然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做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专题研究性阅读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尝到研究的甜头。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专题研究性阅读与教学性阅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自觉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专题研究性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将为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性阅读和公务性阅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学教学中,如果能切实抓好专题研究性阅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方法和能力上的准备,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靠短时间的突击教学是不能奏效的。我们提倡的专题研究性阅读,应着重培养学生在专题研究性阅读方面的自觉性,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亲自参加研究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研究习惯,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5

【关键词】CBi主题教学模式独立院校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共时研究

CBi教学模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CBi教学模式主要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并且,我国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生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为CBi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条件。而CBi主题教学模式是CBi教学模式的变体,采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能够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主体,进而向学生讲解主题内容,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积极重视CBi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将CBi主题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时间缺乏,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缺乏应用CBi主题教学模式的经验,CBi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要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高校改进。研究CBi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而且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有着深刻意义。

一、CBi主题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CBi主题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中形成了专业内容依托模式、主题依托模式和辅助式教学模式这三种模式,其中,CBi主题教学模式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讲解主题内容,引发学生对英语的思考和学习,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融合在一起。而且,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编写的,学生能够通过主题学习来提高综合语言水平。并且,CBi主题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较低,操作十分简单,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大学英语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二、CBi主题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CBi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搞下搜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并且,教育部门对英语教学大纲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三种,强调行业特色与专业特色的突出,为CBi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当前,高校学生的要英语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大多数学生缺乏英语交流的习惯,英语思辨能力较差,很少有学生能够自主开展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少。而应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快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2.CBi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步骤。首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背景知识并开展合作学习,根据教材每个单元的主体进行课前预习,掌握每个单元主题的背景;其次,英语阅读教学应在课上导入的过程合理运用阅读策略深化学生的阅读,延伸单元中主题。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在课堂上导入单元主题,并让每个小组向同学展示自己在课前所收集的资料,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了解;再次,在课堂结束之后,学生要进行自主阅读,以扩大英语知识面。为此,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充分了解英语知识和文化;最后,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阅读进行评估,并调节学生的不合理学习行为,加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巨大,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低。并且,学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要求较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要求成绩及格即可,英语学习动力不足;其次,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英语阅读资源较少,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推荐英语阅读资料,学校图书馆的英语阅读资料十分有限,严重影响学生的课下英语阅读;再次,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英语阅读教材难度较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生词,很难看懂文意,甚至会产生放弃心理;最后,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仍学科本位思想乐兀缺乏对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没有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四、CBi主题教学模式应用于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首先,英语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尽量选择近期的杂志和资料,并选择与单元主题相符合的资料内容,加强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了解。并且,英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翻译和注释,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另外,英语教师应统筹兼顾学生的阅读练习,围绕专业知识设置阅读习题,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其次,英语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将每单元主题贯穿到课文线索之中,增强单元内容的连贯性。并且,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英语单元内容进行钻研,并通过阅读的形式来巩固复习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英语技能;最后,英语阅读教学应重构师生关系,改进学生被动接受英语知识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课外阅读;阅读材料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日益融入wto体系,国家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就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由于受条件和课时的限制,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培养目标。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补充,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带动听、说、写、译。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高职高专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欠佳,学习能力有限。经过对本校百余名高职高专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当中仅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学生会时不时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很少或从未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学生反映,他们的主要困难包括“可找到的适合的英语材料太少,多数阅读材料太难,看不懂”,“对英语阅读没兴趣”,“文章长的,读到后面忘前面”和“没有时间读”。

针对该现象,教师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把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视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三、具体实施方法

(一)注重教师的熏染作用

“身教胜过言教”,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带头阅读,才能引导学生阅读;教师要喜爱阅读,才能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因此,教师自身要保持广泛的阅读面和一定的阅读量,以便经常把优秀的书刊文章推荐给学生,并善于抓住时机与学生谈论自己的读书心得,让学生感染课外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阅读的环境。比如,在教室里放置一个小书架,放上一些英文报刊。

 

(二)优化课外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材料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遵循“内容健康”的原则外,选择材料还应该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

1.材料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习者才会积极投入其中,认真思考,克服困难,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必要的知识。有兴趣,就有信心和动力。同时,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重要的阅读不能流于形式,应当把学习语言和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联系起来。所以,学生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以及那些与自己所学专业贴近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

2.语言难度适中,篇幅不要太长

阅读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太容易又不具有习得意义。因此,材料的难度要适中。一般认为,语言材料的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生词率在3%-5%。另外,书不要太厚,文章不要太长,这样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容易得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作为正反馈强化阅读的兴趣。书太长,看到后面忘了前面,继续读下去就有困难,想读完还遥遥无期,读书的积极性就不高了,甚至会半途而废。

3.材料的多样化

   作为新世纪的一员,每个高职高专生都必须参与社会生活,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履行角色义务,需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有必要阅读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的人口、环境、生态、能源、法制、灾害、饥饿、贫困等当代世界热点问题的材料,也有必要看一些反映西方文化、西方礼仪以及各种实用文体(信件、新闻报道、说明书、请柬、布告、广告等)的文章。《英语辅导报》、《21世纪报》、《英语学习》、《英语沙龙》等报纸杂志,“书虫”系列的简易版小说等都是可供学生们选择的理想阅读材料。此外,各种食品、物品的包装纸和t恤衫上的英文都可以成为阅读目标。

 

(三)制定阅读计划,建立个人阅读档案

大部分学生是有惰性的。如果缺少了督促的力量,学生就很难坚持下去。为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指导学生制定学年、学期、月和周甚至天的阅读计划,定期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最后调整和修改计划。学生在执行计划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每天阅读二十分钟比每隔一周阅读两三个小时的效果要好。最好每天都挤出一点时间阅读,周末和寒暑假时适当加大阅读量。同时,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阅读档案,记录自己读过的书目、篇章,并附上简短的读后感言,教师定期抽查。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起督促作用,还能使学生对自己已有的阅读量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强烈的阅读热情。

 

(四)围绕“阅读”开展各种课外学习活动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为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教师可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型课题研究活动。研究课题的选择可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也可结合学生的特长、兴趣或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商讨决定。或者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课题,如英美教育制度,英美的自然资源,英美的妇女,英美交通和通讯,英美发展历史,英美体育活动,英美节日,英美歌曲等。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也是自主选择,可采用表演、知识问答、绘画、课题小论文等多种方式。各组成员负责查找的英语材料,经整理后,抄到信纸上并贴于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上,以便全班同学共享阅读资源。

 

(五)采用激励性评价

心理学家盖滋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学习上的成功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取得好的成就。学生有了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要怀着对全体学生平等的爱,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以欣赏的目光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多让困难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7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阅读课程困境对策

一、引言

语文是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职)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心理、良好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都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最明显的特性在于语文与职业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联系,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一般来说,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主要体现在阅读、听说、写作三个方面,三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而阅读教学所占的比例最大,写作教学次之,听说教学再次之,大致以5:3:2为宜。可见阅读教学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所起的基础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困境分析

1.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培养目标的不明确

传统的语文阅读的教学大多将其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的掌握。但是在主张人才结构多层次、多样化的今天,高职学校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性和发展性上。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的五年制高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的状况,其具体的情形包括:其一,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偏见。当前学校的一些领导和家长存在着一种误区,即学生之所以选择高职学校,大多是为学专业的,至于说文化课那是“次要的,是可有可无的”,只要有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工作就行了。其二,高职语文教育的属性没有充分显示。目前高职语文教育的目标个性与普通高中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失去教学目标制定的意义和价值。

(2)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

教材是语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媒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涵盖面广,专业多,涉及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社会各个行业。因此,教材要能为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职人才提供“够用为度”的相关教学内容。此外,考虑到各个专业的不同,各个专业原则教材也应该有所不同。由于许多学校领导对语文阅读的不重视以及教学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很少有学校自主开发校本教材,教材的选择大多由任课老师自行指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3)阅读教学方法运用的陈旧化

在阅读教学方法上,未能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有效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即是把知识过细地分割出来,一概讲之,以“地毯式”将教学内容倾泻给学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此外,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往往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缺少自己的个人见解,或者常常把一个活生生的文章整体肢解得零散破碎,只注重局部的字词、表达等内容的提问,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造成了课堂上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喋喋不休的分析、滔滔不绝的讲解就充斥了整个课堂。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课变成了学生不爱学的课程之一。

(4)阅读教学评价实施的简单化

目前,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中,实施阅读教学评价主要的形式主要还是比较单一的闭卷考试或者开卷考试形式,试题的设计常常是对高考试题或者现行大学语文试题的简单模仿复制。高考试题的简单模仿复制主要表现在文段阅读题型上,一个文段加客观选择题或者主观表达题。大学语文试题的简单模仿复制主要表现在以下题型,文学常识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文学作品简答题、论述题、鉴赏题。这种简单的阅读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准确地反映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实践能力,不利于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

2.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主动性不强。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源大多是中考“失利”者,他们大多选择五年制高职实属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他们自认为是学习上的失败者,未考上高中,对未来缺乏信心,失去自信。因此学习主动性不强。第二,基础薄弱。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五年制高职里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时中等偏下的学生,是升普高无望的学生。总的来看,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础差、文化素养低,知识储备不足,对于语文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培养的缺失。

三、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上文指出了当前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笔者认为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面对,合理的解决。笔者认为解决阅读教学中的困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遵从教育学的原理和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同时着手,以整体的观点来解决此类问题,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学目标的确立

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解决阅读教学困境的前提和关键。首先,认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语文是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体现终生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和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而且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学校、家长、社会应该纠正“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倾向,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深刻认识语文学科在学习、工作、生活、社交以及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自然会有所转变。其次,明确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同。虽然,同样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中学语文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而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往往是服务于其所学专业。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尽量让阅读教学与专业接轨。“比如说报关与物流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他们对报单、合同、契约等经济类应用文的阅读和理解。又比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培养他们的解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读懂学会相对深奥的专业书上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最好由学校组织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进行系统论证,避免内容选择的随意性。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最好贴近高职学生和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编写校本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对专业发展有益的文章。第二,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笔者认为可以将阅读范围分为五大模块,即散文模块、诗歌模块、小说模块、戏剧模块和外国文学模块。每一专题将指定必读篇目与收录选读篇目开列清单,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并在指定的晚修时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这样使得课内与课外齐抓学生的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3.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前所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着诸多的不足,笔者认为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阅读分析的一般方法为:提出问题—发散思维—阅读构思—进行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例如在讲解《鸿门宴》时,笔者简单的介绍故事背景,及人物性格和写作手法,叙事技巧等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在鸿门宴上刘邦被项羽所杀,那是不是就没有人能和项羽一争天下,项羽也就可以一统天下,成就霸业?阐明自己的观点,讲出理由。”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兴致高涨,充分开动自己的头脑,从文中的细节处入手进行细致的阅读,同时笔者积极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开放、自主的交流小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分析文章的能力。

4.教学评价的完善

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且过分注重评价结果,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阅读课程需要建立新的学习考核标准,可以按照综合化原则。采用多种考核形式,打破单一考试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小型“课题研究”方式对学生阅读的理解、综合及运用进行考核,“课题研究”的课题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和技能项目比较全面,尽可能与专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小型“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结协作能力,结果事半功倍,效果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五年制高职学生阅读现状,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探索适应五年制高职需要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这是一个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唐光辉.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科教文汇,2007.74.

[2]夏孟丽.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异同分析[J].内江科技,2008.157.

[3]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8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变革的需要,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扩充学生的阅读时间。(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5)寻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的策略、途径。希望用课外阅读让学生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完美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打好人生底色。同时也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促进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调查研究法

进行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办手抄报、剪贴本、开故事会、经典诵读、图书义卖、作家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开创课外学习空间。

3.经验总结法

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为依据,根据研究过程中原始的事实材料,总结研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外阅读活动。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抓基础

1、调查摸底

在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阅

读的材料的调查、阅读的目的的调查、阅读方法的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分析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功利行为、盲从行为、浮躁行为等几个方面。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指导,课外阅读兴趣就会逐渐降低。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一直在课堂教材、精读的框架上下功夫,实际上,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经历都证明,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是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落实分工

课题组成员各自职责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分工

1马宏语文教研员具体指导实施、组织学习培训

2张国香校长全面主持课题工作

3胡俊副校长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计划措施制度,组织开题结题,进行阶段总结。4盛厚祥教导处副主任具体落实活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5杨玉翠教研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6党国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7赵晓兰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8杨阚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9丁美霞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10陈春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3、科学制定课题方案,隆重开题。

为了使课题方案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实践操作,课题组查找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反复研究,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思自身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促进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找出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撰写出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研究措施与研究方法。

xx年x月,我们请来凤凰母语研究所徐晓华主任、区教研员马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徐主任对我校课题研究的思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心地指导。要求课题组紧紧围绕核心,扎实深入,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力争研出成果,创出特色来,提升课题的推广价值。本次开题会提高了实验教师对课题工作的认识,更新理念,激发研究欲望。

4、后勤保障有力。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实验课题组每学期一定的课题津贴,并拨出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课题培训,还购买了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充分体现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阶段抓落实

1.氛围倡读。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励师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我校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校园里,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校品牌的愿景激励着我们,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成长的口号鼓舞着我们,读书长廊里一本本经典读物吸引着我们,图书馆里阵阵书香陶醉着我们,学校网站上307条书香专栏新闻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享受着阅读。

2.专家领读。

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特级教师孙景华、陈树明、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全国儿童阅读

推广人余耀、《科学大众》、《少年文艺》杂志社等专家来校指导引领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在市教研员芮老师的积极推荐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市文明办组织的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校,在联盟校的活动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教育专家、省少儿出版社等专家的指导,同时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3.书源保读。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读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读物常常得不到保证,学校开源节流充实图书馆的藏书,同时积极向市区技装办申请复本:配备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推进的经典读物,我们坚持每年12套经典读物,每套55本,全校分年段漂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从书源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工作的激情感动了南京市文明办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赠送了图书;我们读书的热情感动了西善桥街道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设立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6万的基金保证了学生、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教师范读。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教师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美文诵读、故事讲述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参加亲近母语研讨活动,先后赴扬州市书香校园东关小学、无锡市书香校园育红小学、南京市首届金陵书香校园禄口小学观摩书香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为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5.课题研读。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申报了《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校品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能力的研究》、《科学认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等课题的研究,努力用教育科研提升我们研究的层次,用教育科研穿起我们实践的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6.课程促读。

语文团队的教师们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南京市教研室推荐的课外读物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书香》,以此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载体,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阅读的窗户。

7.课堂导读。

为了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校每周从校本课时中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们利用阅读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经典读物、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一节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指导西小的孩子,还积极参加南京市教研室发起的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行动,语文团队的老师们定期到六合马集小学开展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一对一结对指导孩子们读书、给孩子们赠送经典读书。我们的老师被马集的纯朴的孩子们称作飞翔的蒲公英。

8.晨诵午读。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我们的教师坚持每天组织学生晨诵午读。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每天中午专注的阅读,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40分钟的阅读时间。

9.活动品读。

在我们西小孩子们每年最盼望的节日就是儿童节和读书节,因为在读书节里,孩子们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可以爱心义卖图书,可以参加书香夏令营,可以加入春蕾文学社,可以表演童话剧、课本剧、可以观看经典童话剧,可以美文诵读,可以获得书香班级、书香小明星的殊荣,可以与作家零距离。孩子们在读书节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0.国学诵读。

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走进国学,品味经典,我们成立了国学书院,

邀请北京育灵童国学院专家来校为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国学专题讲座;组织领导、教师赴南师大、北京大学参加国学研讨活动,为每个班配备了国学电子课堂,组织师生开展国学诵读表演,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徜徉在国学的殿堂,品味着国学的魅力。

11.亲子共读。

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我校成立了家长学堂,邀请专家作主题讲座,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学校图书馆为家长和部分社区居民办理借书证,坚持开展亲子共读知识竞赛、书香家庭评选,促进家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总结阶段重分析

三年的研究,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着成效。

1.学生成长。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在课题研究中,三个班级被评为南京市书香班级,小书虫志愿服务岗获区志愿者行动服务岗。一名学生被评为阅读小天使,四名学生被评为金陵读书小明星。学生习作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发表,因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多名学生获全国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全国百名好少年、江苏省金钥匙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百名优秀小公民等荣誉称号。

2.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将教育的眼界从课内引向课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师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雨花电视台、江苏科技报、金陵晚报、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网、江苏教育网等媒体分别多次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师的论文进行了报道和发表。我们教师的研究论文分别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载。学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区受到表彰,教师也多次受到市区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获得教科研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3.学校成长。

三年来,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路上,我们实践着,收获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首届金

陵书香校园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团队获南京市语文先进教研组;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语文团队获大家语文博客网网络教研优秀团队;《书香》校本课程获南京市二等奖;20xx年获区读书节优秀组织奖。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并非完美,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

1.完善《书香》校本课程。

(1)拟定《书香》课程目标;

(2)精选《书香》推荐篇目;

(3)编写《书香》教师用书;

(4)提高《书香》课堂实效;

(5)完善《书香》评价体系。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9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财经英语阅读案例分析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以获取所需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各高校财经类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财经英语阅读》课程。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是财经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任务型教学法在财经英语阅读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提升英语水平。

二、任务型教学法分析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其教学途径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采用任务型教学,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每一项任务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各任务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生以“任务”为中心,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尽力调动各种知识和语言的资源,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极大地提教学效果。

三、财经英语阅读教材分析

我院在财经类专业中开设了《财经英语阅读》课程,教材采用了由朱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经英语阅读》。该教材根据财经专业的特点,组织设计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涉及财经专业的主要方面,紧紧围绕当今社会的热点财经类话题。该教材的内容含量大,要在有限的64个学时内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授课时就不能按照以往的精讲精练的方式,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及阅读速度,才能达到该教材的目的及该课程开设的目的。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活动模式是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教师调控、帮助为辅的互动式教学。其模式设计和结构应遵循着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层层深入。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应注意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以《财经英语阅读》教材第八单元“税收”一课为例:

(一)读前任务活动(pre-readingtask)

激活背景知识,合理导入任务。教师根据课文提供的图片以及“Starter”部分的语言材料导入并激活关于税收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已有的税收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预测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教师在出示税收图片时请学生猜图片的含义,并请学生讨论“Starter”部分的语言材料,阐明其含义。问题的提出从身边学生常见的现象着手:“Doyouknowwhopaysthesoldiers?whobuildstheschools,hospitals?”,“wheredoesthismoneycomefrom?”,让学生进行思考,自由讨论。

(二)阅读中任务活动(while-readingtask)

1.呈现任务链,指导方法

任务的呈现是任务型教学所特有的环节,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新的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始终置于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处在一种主动、积极的完成任务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阅读中活动任务首先采用的是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呈现的任务是:

(1)whatisthestructureofthetext?

(2)whatdoeseachparttalk?pleasefindoutthetopicsentenceofeachpart.

该任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大意,找出主题句、关键词,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阅读中的任务设计应紧扣中心思想,关注主要信息,不苛求对字句的理解;阅读后的任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2.限时阅读,理解文章

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容完成文章的阅读,一是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任务;二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中教师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任务(achainoftask)和活动,任务的设计形式应多样化,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捕抓关键信息。采用的形式有:

(1)找出文章标题及段落关键词句。这一形式能帮助学生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与结构。

(2)根据课文判断正误。根据课文判断正误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3)根据课文填图(表)。图(表)的填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总结所学的内容。

(4)根据文章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最终形成性的输出。

(三)读后任务活动(post-readingtask)

1.分组讨论,完成任务

读后任务活动主要包括讨论、评价和操练,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小组合作完成。学生阅读课文后要求完成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难度,本单元的读后任务为“whatdoesthegovernmentdowithtaxrevenues?”,“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marginaltaxrateandtheavergetaxrate?”。

任务的完成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并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进程中,以“任务”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以及专业知识等资源,共同努力完成任务,不但有利于提高学习氛围,而且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精神,促使好的学生带动差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2.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经过学生的自行思考与小组讨论,学生得出了结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由个人或小组推荐代表通过报告、复述、表演等方式向全班展示任务完成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讲解,肯定学生成绩并指出不足,最后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下一步的实际运用及提高。

(四)操练运用,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识以后,形成知识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经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本单元后面的两篇文章的阅读及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与提高,从而真正达到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教学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法在财经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既保证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与所给予的任务,又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瑛姣.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3).

高三语文阅读专题课篇10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行动研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07-02

1.引言

英语专业阅读课是英语专业语言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各种英语水平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更是提高听说和写作能力的有力杠杆。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如何解决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教学行动研究启发了笔者。本文笔者以所授班级为对象,将行动研究应用于课堂,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反思了教学行动研究在实践中的效果,探讨了这种研究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2.教学行动研究的内涵

“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J.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近年来在国外师资教育乃至外语教学界备受推崇。教学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吴宗杰1995)。mcniff(1988)把这种教学行动研究分为5个具体步骤:①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②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③制定、实施教学方案,以期解决该问题;④评价教学行动结果;⑤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以便进行下一轮研究。根据mcniff的这五个步骤,我们可以把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概括为发现问题、提出对策、采取行动、进行反思四个环节连续循环的过程。

3.教学行动研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 明确问题。本文研究对象为辽东学院外语学院一年级的学生,共三个班,合计92人。辽东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课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的专业水平一般,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很多因素导致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为此笔者对三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师生谈话。结果发现学生上课比较被动,师生互动困难;对待不同文体的阅读材料均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和方式;阅读时边读边查生词,读完文章后,不明白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也就是不知道文章的论点;判断词义时,总是很难结合语境,因而误解文章的真正意思;缺乏在篇章层次上的阅读技巧;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不系统。

3.2 提出对策

3.2.1 系统介绍词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上利用专门的时间,系统的向学生介绍词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补充构词法的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在口语和听力等实践环节中汲取词汇,使词汇学习与语境相结合,在语言实践中扩大词汇量。

3.2.2 加强阅读策略培训。在调查分析中,学生还是习惯使用如唇读、复读、逐词逐句等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的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强化略读、寻读、推理等技巧,帮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3.2.3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除了泛读课的学习时间外,应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向学生推荐国内外一些难度适中且内容丰富的报刊、杂志、小说等,同时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定期影印一些好的阅读材料,并对课外阅读资料都要安排具体明确的阅读任务。

3.3 实施行动。根据以上制定的行动研究对策,我们制定了为期12 周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计划。计划中涉及了词汇、阅读策略和课外阅读三方面内容,每周以不同重点进行课堂训练。前三周的时间主要介绍词汇学习的方法,并以测验的方式在句子、文章中考核词汇。其余课时主要介绍阅读方法,每种方法都配有专项训练。方法介绍之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其中第六周结束时,在学生中进行访谈,并根据谈话记录,学生作业等信息对教学行动研究计划进行必要调整。对于安排的课外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缩写,摘要,读后感等形式进行反馈,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研究结束时,于第十三周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搜集反馈。

3.4 反思

3.4.1 学生学习效果。在词汇部分,主要是包括借助构词法知识,利用近义词、反义词、上下文语境,采用联想、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扩大词汇。并且在每次的词汇考试当中增加了对以前学过的词汇的考核,帮助学生反复记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阅读技巧方面,本研究主要培养训练略读,寻读,预测,识别指代关系,综合性推理和推测词义等策略。主要过程是介绍策略,练习使用策略,综合应用阅读策略。从检验效果上来看,80%的同学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少部分英语基础实在太差的同学效果不明显,教师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所侧重,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对于教师指定的任务他们基本都能够完成,阅读量增大了,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扩大了词汇,补充了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的读书报告和书评等内容很多都是摘抄别人的。这说明我对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指导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并给予更明确的指导和监督。

3.4.2 教师教学收获。教学行动研究不仅使学生受到积极的 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施计划时增加了对教学过程的了解,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切磋研讨、观察分析、评价与反思以此解决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给我们带来自我的肯定。

4. 结语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实施教学研究计划,并不断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mcniff, J.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macmillan education,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