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行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8:01

医院行业前景篇1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医院党建工作具体措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较快,社会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因此医疗事业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在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还存在许多差强人意的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了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加强对医院工作的改革和管理,重点是要提升医院党建工作的水平。

一、提升医院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性

第一,提升医院的党建工作水平是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是我党在发展和实践中的根本需要[2]。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继续发生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还提到,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3]。因此,为了顺应党的发展要求,医院内部的党建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不仅要从形式上有所改变,还要从内容上有实质性的改变,要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第二,提升医院党建工作水平能加强党的凝聚力和领导作用,可以通过党建工作提升医院领导和普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他们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对事情的辨别能力,能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党的政策、方针宣传,加强了医院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医院的发展共同努力[4]。

第三,在提升医院党建水平时,可以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一些组织活动和学习讲座可以增强党员的参与性,培养党员的组织观念,提升党员的专业素养,及时面对再大的困难也绝不退缩,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二、医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比较薄弱

医院党建工作进行比较困难,没有太大的进展,主要就是因为医院的领导党建意识比较薄弱,对党建工作重视力度不够造成的。医院的领导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对医院的大小事务都有决定权,如果领导不重视或者不支持党建工作,将加大了党建工作开展的难度。现在医院都比较重视经济效益,始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升经济利益上,往往会忽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定期的开展相应的党建活动,没有发挥党组织在医院日常事务中的监督作用,造成了党务工作和医院业务脱节的现象[5]。

(二)管理制度落后

现在许多医院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党建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后,党建工作中没有改变党务工作的实质内容,仍然沿用以前旧的党员考核方式、管理办法以及活动的开展也是沿用传统的模式,降低了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6]。虽然有一些医院针对这些问题,也对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改进,创新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但也是照搬其他医院党建的成功模式,完全没有结合医院当地的地域特点和医院未来的发展要求和业务特点,造成了党建工作和医院实际业务相悖的情况发生。再者,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没有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只是单纯低从党组织内部来进行考虑,从而不利于党建工作在医院的全面有效的开展[7]。

(三)人才培养滞后

人是行动的主体,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是实行党建工作的基础力量,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时,党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工作人员只注重医学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对政治理论方面没有太大的观念意识,对党建工作开展不积极,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动力[8-9]。

三、在新医改背景下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具体措施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的党建工作有许多新的任务。要想顺利地将工作开展下去,就要与相关的政策方针以及医疗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协调的长远发展。其次,还要培养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医院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将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从根本上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10]。

(一)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

重视党建工作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对医院工作的积极作用。党建工作是医院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将党建工作提到医院工作日程上,具体落实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度,把建设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把党务工作和医院的日常工作贯穿起来,把党建工作的每一项内容体现在医院的具体事项上,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岗位职责上,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加快党建工作的进程[11]。所以,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要体现在医院的发展规划上,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落实到医院的各个成员身上。党组织的工作方式要符合党的要求和党的身份,要以正确的方式来提高医护人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在新医改背景下,除了分配好建设任务外,还要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不断深化党建工作

深化党建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强领导者对党建工作的重视。首要的是党组织负责人要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其次是让医院其他领导也要对党建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医院领导是医院的主心骨,只有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带领医院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要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先做好医院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思想觉悟,再让其带领大家一起加入建设的行列,才能从整体上推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同时,医院领导要对党建工作的质量把关,要随时进行监督,定时和不定时检查工作进度,在狠抓医疗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党建工作的质量,将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真正地结合起来,同时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医疗水平[12]。其次,医院的党组织领导要主动积极地开展党建工作,根据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再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党建工作计划。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领导其他党员将党建工作进展下去,要多关心医院人员的生活工作状况,对于有困难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尽量帮助解决;平时要加强与党员的共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

要想规范医院的党建工作,就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因为只有明文规定的内容大家才能更加遵守。制定规范的党建制度,能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也能同时带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步就是,党建工作制度的首要内容就是明确考核制度,合理规范的考核制度可以规范党员的行为,可以激励他们不断地进步和学习。党建工作还要与医院的经营方针结合,实现整体管理的理念,各部门党组织要服从院党组织的安排,共同促进医疗事业以及组织建设的发展。所制定的制度规范不仅要结合医院具体情况,还要有可实施性。制定的党建规范不仅要明确医院全体职员都要参与进来,还要对奖惩制度进行完善。最后,还要定期开展党建相关会议和活动,对党建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对党建工作理论进行讲解,让全院职工都能参与学习,提高个人的思想水平。

(四)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将工作落到实处

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就要培养高素质的党建队伍。可以在各个科室选择一些能力较强,积极向上的工作人员加入到党建工作的队伍中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对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党委成员要有责任感,要将党建工作保质保量的践行到底。

四、结束语

新医改的背景下,要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就要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医疗事业和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烨,徐青松.新医改背景下社区医院党建工作思路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25(01):69-70,73.

[2]孔群.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人才,2013(05):76-77.

[3]谢静.浅析如何在新医改背景下开展医院党建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1(08):54-54.

[4]孔德兴.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21):41.

[5]张合意.新医改背景下如何开展医院党建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3(23):145-146.

[6]虞伟.试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的积极开展[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09):37-37.

[7]胡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30):123.

[8]居正.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5(41):253.

[9]郭海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06):49-49,51.

[10]周悦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四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3):219-219.

医院行业前景篇2

[关键词]基础医学;非医学背景;oBe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9年1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全国高教处长会上说: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为工作目标。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开端,是医学教育大厦的地基。近年基础阶段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医学基础阶段的教学质量。经过调研,国内高水平医学院校存在着同样的难题和困扰。目前各大知名院校较普遍的解决办法是培养本校的基础医学毕业生,然而,此方式培养规模有限、周期长,毕业后就业方向无法掌握,效果不佳,所以亟需一个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解决目前的困局。构建非医学背景教师培训体系将在强化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提高医学院校本科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医学教育领域推广。

一、近年来基础医学教育教师现状

经调研,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或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目前皆存在基础阶段教学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现象[1]。尽管各家院校已经开始有意培养基础医学毕业生,弥补此不足,但数年之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近40年来非医学背景教师占比逐年攀升。据多年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调查分析,非医学背景教师在为医学生授课过程中,明显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例如在讲授疾病相关机制、微观表征、治疗药物等过程中,没有充足的医学知识来结合临床实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打击教师上课的热情,是对医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严重掣肘。因此,教师们对自身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与完善,具有强大的内驱力。目前国内对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不充分,尚无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体系的先例,简单的培训讲座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此项工作细致繁杂,但意义重大,是医学院校亟须解决的重要工作。

二、基于oBe的非医学背景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与设计

美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最早提出基于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并将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确保学生能获得在未来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3,4]。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和核心[5]。青年教师科研、教学任务重,依据oBe模式,有针对性的逆向分析,找到需要补充的短板,靶向培养,可以达到实质性、高效的培养效果。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体会,构建具有可行性、科学、系统的培训及反馈评价体系,加强非医学背景教师的临床知识,培养临床思维,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明确“我们想让学生(非医学背景教师)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一)准确梳理学习内容和范围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回溯、梳理非医学背景教师的知识薄弱点,确定教师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和知识范围。内容既要涵盖教师需要的知识,又要实现高效、尽量节省时间的要求。

(二)非医学背景教师培养体系设计通过调研分析,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内容上包含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式灵活,包含课堂学习、智慧教室学习、临床见习与案例讨论、慕课学习等有效形式;培养进程结合教学导师制。

(三)构建合理的考评和质量监控体系对考核方式和难易度的把握需要充分研讨,既要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又要不对教师造成过重的负担。

三、系统化培养措施与考核评价

(一)签订培养协议非医学专业背景,面向医学类专业学生授课,承担医学基础类课程的新进青年教师与学院签订培养协议,进行系统化培养。非新进青年教师,鼓励参与到培养体系中去,教师积极性高。

(二)系统性培养措施建立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跟修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制度。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需全面系统地进行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要求修完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等7门医学专业课程。进入临床,弥补临床知识与实践的不足。根据专业侧重、授课中发现的欠缺,分析教师需要进行临床实践和见习的科室,形成合理的临床学习知识结构,进入附属医院,参与临床案例讨论、见习、查房等活动,强化临床思维。建立有效交流机制,密切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建设良好的沟通桥梁。丰富培养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学习情况,逆向分析,查找知识短板,选择性地参与系列活动,如听取医学知识讲座、参与医学论坛交流、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慕课微课等形式,补充医学知识。通过教学导师制、教学活动日听课、集体备课等灵活的教研活动形式,以手把手、一带一等方式,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考核与评价课程学习考核。课程修满后,可以自行申请参加理论考试,不通过者暂停授课及职称评定资格。试讲制度,严格准入把控。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前,必须申请试讲,由院督导专家、青年教师带教导师、学系主任、副主任及教师等试讲效果进行评价。入职三年内,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并进行评价,评价不合格者暂停授课及职称评定资格。

四、反馈与改进

通过及时有效的监控与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形成科学合理的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素养培训体系闭环,长效机制强化师资综合素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道远、意义重大的工作,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构建形成完善的培养和考核体系,将会高效地提升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素养和水平,提高学校基础阶段医学师资综合素质,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业臣,刘畅.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5):420-422.

医院行业前景篇3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一、现阶段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

1、扩张融资的债务风险

财政投入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但近年国家对该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少,但医院又面临扩张病房,设备更新等现实问题,对资金的需要量非常之大。为寻求发展最直接也是最快的途径就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公立医院因此负担着沉重的债务利息,在后续的经营管理中非常被动,往往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来度过扩张的阵痛期,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首先,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编制年度预算与医院总体战略目标联系缺失,仅仅按照财务部门按财政发方预算编制要求,并结合上年财务数据的增减来算准财政拨款的各项目。其次,少数医院缺乏预算前的分析及预算后的评价过程,仅表现为简单的预算计划和控制,存在经济行为导向作用的缺失,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预算仅流于形式。最后,部分医院的预算过程仅由相关的院领导和财务部门依据上年的决算数据推算得出,并不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预算编制内容起到应有地作用。

3、成本意识不强,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量地医院存在高投入、医疗资料浪费以及低效率等现象,并且内部经济核算普遍缺失。随着国家对医院制度的改革,国家财政对各级医院的投入相对减少,医疗服务的收费也由国家统一规定,使得医院的业务收入减少。国家投入减少,医院收益降低,如此入不敷出使医院的经营管理难以为续。而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医院成本核算单纯是为了计算绩效工资,并未把成本核算当作成本控制的手段。在员工思想上,不管在临床医技科室还是行政后勤科室,医院职工普遍成本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

4、医院管理会计发展滞后

会计工作管理滞后,粗放式核算,多数公立医院的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报账层面原地踏步,注重的是事后的核算,会计工作在对医院的经营情况和支出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在制定医院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中,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实施及控制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

二、新医改背景下强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属于自我调整、约束与其控制的制衡机制,其最终为了实现医院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面对新医改背景,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形成潜在甚至现实的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所以基于新医改背景,建立并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很有必要,利用制度化与体系化进行业务程序漏洞的弥补。

2、建立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医院在对自身业务情况进行充分与评估的基础上编列业务预算,以业务预算为起点,编列相应的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并最终形成财务预算,用以指导医院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这样就把医院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予以量化,将医院有限的资源围绕医院业务发展这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投放,从而避免以往盲目追求高、新、尖,盲目扩大建设规模的错误倾向,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

3、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

从外部采购和科室管理两方面加强成本管理。在进行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医疗设备等采购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多方比价,严格遵守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在同一品质条件下选择价低者采购,合理控制医院采购成本。完善成本管理方法,加强科室成本的管理,给员工灌输成本意识,形成医院、科室、员工三位一体的成本管理体系。在药品和材料的使用上尽量降低消耗,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杜绝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

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债务管理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建设。一、股权方式,可以考虑社会资本以入股等方式参与医院建设;二、混合所有制,由医院或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建立新的医疗机构;三、债转股,先以债务方式融资,若干年后可转换为医院的股权;四、债务融资,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好债务规模,在医院的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贷款,防止医院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面对此时新的医改背景,公立医院实施财务管理的变革显得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突显的问题有: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成本管控力度不够,会计工作管理滞后。基于新医改背景,如何强化对于国内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措施,往往包括:需要建立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意识,完善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债务管理。医院应大力投入财力、物力切实落实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培养,使他们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掌握并扎实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医疗水平的提高。以上拙见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些参考价值。(作者单位:河池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王歆余丹.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商界,2009(11).

[2]刘春蓉.论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中国医疗前沿,2009(6).

[3]汤谷良.整合财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J].北京商学院学报,2010(1).

医院行业前景篇4

关键词:新医改医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关于新医改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目前学界仍存在一定争议,裴丰庭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定量计算分析,得出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总体来说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医学生就业,但同时应看到其某些方面给医学生就业带来的一些挑战和不利影响[1]。研究在对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医学生对新医改了解度及其就业意向进行分析总结,为医学生更理性地树立自己的就业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供一些建议,从而完成新医改提出的“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近远期目标。

一、医学生对新医改了解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21%的医学生对新医改十分了解,了解渠道集中在网络(55.56%),熟人(11.11%),电视(5.56%)。70.89%的医学生表示对新医改不是十分了解或从未了解过。据《湖南省某中医药大学学生对新医改背景下就业导向认知度的调查》一文,2010年在被调查的245名学生中,对医改文件“非常了解”的竟然无一人。“比较了解”的只有5人,占2%;“了解一点”的有150人,占61.2%;“一点都不了解”的竟然有90人,占了36.7%[2]。由此可见,多数医学生对新医改的了解度十分不足,医学生对新医改给医学生就业带来的导向作用的认知度不容乐观。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就业意向原因分析

1.医学生就业规划。

调查数据显示,16.67%的医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有清晰的规划,没有明确规划的占21.23%,想要规划却不知从何着手的占35.28%。分析数据表明,学校、相关部门及各大媒体对医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仍不够,许多医学生对于规划自己未来的途径、方法还存在许多盲区、误区。

2.医学生就业观。

61.11%的医学生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工作地点为医院,其中想要在三级医院工作的占69.23%。分析数据表明,多数医学生(62.78%)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坚信自己能胜任三级医院的工作,但在充满信心的同时少了些许理性,仅有38.22%的医学生表示毕业后若找不到工作愿意先在基层医院工作积累经验。

许多毕业生宁可选择与大医院签订无保障合同,也不愿意“屈就”进入基层医院工作。殊不知这些“大”单位经过几年的连续补充,人员已相对饱和,同时受“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上流行的“全民保险”、“非国有企业冒险”就业思想的影响,多数医学生不敢轻易选择企业单位或私立医院就业,过高的期望无疑把自己挡在了就业大门之外[3]。

三、医学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

1.社会舆论的影响。

李广智在《舆论学通论》中指出:“舆论是社会公众对涉及个人利益事件的意见的自由表达和传播而形成的共同趋向。”目前社会舆论偏向于认为工作岗位决定社会地位,而社会地位决定生活质量。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多数医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三级医院甚至更高的工作目标。

2.家长对学生的高期待值。

目前刚毕业或在读的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交谈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子女的高期待。他们希望孩子能有一份高福利的工作,孩子的工作能为家庭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带来质的改变。基于对父母的孝顺,迫于父母的高期待,85.78%医学生选择了福利、保险、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工作比较稳定,工资相对较高的国有企业为首选工作单位。

3.部分医学生高估自己的能力。

部分医学生单纯地以为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佳,人际关系好的自己的未来之路必定顺风顺水,自己找到好工作毋庸置疑,自己有高收入理所当然。殊不知,社会与学校有很大不同,人外有人,在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大有人在。

4.学生将就业形势乐观化。

在接受调查的医学生中,对将来自己有理想工作充满信心的占62.78%,20.39%则表示顺利找到工作应该没有问题,仅有12.90%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表现出担忧情绪。可见医学生并未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还没踏入社会前,学生还生活在大学这个象牙塔中,他们并未认识到将来步入社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行人都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并未清醒地意识到就业岗位竞争激烈。近年来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出现饱和,甚至超标,对于医学生就业比较困难[4]。

四、对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就业的结论和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医疗新政策宣传。

目前医学生就业市场仍存在许多漏洞,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关系”之风在医学生就业市场中仍存在。立法部门应努力通过制定更严格更合理的法律法规,为医学生营造和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医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就业市场,及时有效地对医疗新政策进行宣传能让医学生更科学合理地制定就业规划。

2.各大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学生就业指导。

很多学校还满足于前些年的高就业率,对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的特点和难点认识不足,缺乏有力的就业指导。王朵勤等人在对江苏省各大医院实习生调查中发现,69%的实习生对于相关就业政策和情况都不是很清楚,医学院校虽然有相关招聘会,可是对实习生进行专门就业指导培训的医学院校屈指可数[5]。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迫在眉睫。

3.医学生应适当降低对目标工作单位的要求。

新医改指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可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已受到相关部门重视,政府将加大对基层医院扶持力度。三级医院有限,其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若医学生不能就业于三级医院,基层医院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医学生可以在基层医院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工作技能。

五、结语

以上调查研究表明,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的就业意向仍存在一些不足。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在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今天,医学生更应该时刻关注相关部门新颁布的规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对医科学生就业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2:122+124.

[2]叶利军,张丽芬.湖南省某中医药大学学生对新医改背景下就业导向认知度的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1,(07):100-101+104.

医院行业前景篇5

关键词:医疗改革;医院管理体制;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让以医院为主体的健康保障基础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的推行,要求医院在对医改政策和医院发展的正确方向进行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方式,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进行探究。

一、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

通过对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的推行,我国的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日趋完善的发展特点。但是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的发展框架之中脱离出来。由于现行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就使得公立医院的院长往往在医院的项目发展、资产处置和资金利用等问题中拥有无限权力,这种医院院长职责行为缺乏有效监督的管理机制必然会让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管理效率低下和资产浪费的问题[1]。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对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我们认为,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很多医院还存在着产权制度不明晰,政府管理职能错位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的经营自问题进行探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是一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权制度。我国公立医院的产权分别归属于行政主管部门和一些重要的企事业单位(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医院,就是产权归属于国有企业的公立医院),在医院自身不具有法人产权的情况下,我国的公立医院已经步入了一种政府产权的发展模式,这样,在以政府产权为主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下,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既要对医院管理问题进行关注,又要对医院的经营问题进行重视,这就使得我国公立医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缺乏经营管理自和灵活性的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医院的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在政府对医院管理问题进行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医院院长与医院党委之间的相互掣肘,让公立医院出现了多头领导、院内治理结构层次不清,决策和执行层次不清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

第二,医院管理队伍非职业化问题的出现,也是医院管理体制问题的一种表现。所谓的医院管理队伍非职业化问题,主要指的是公立医院管理人员队伍中缺乏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医院管理人员选拔制度的调整有着一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管理人员选拔制度的调整,让“以官员标准为衡量依据”的传统医院管理人员选拔方式被临床技术骨干晋升机制所取代,虽然这一医院管理人员的选拔制度对医院临床医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医院对这些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缺乏管理方面的专门培训,这就使得这些由技术骨干提拔而来的医院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采取注重医疗服务,轻视经营管理的方式,这就会让医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除此以外,医院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也会对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医院的融资机制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公立医院主要采用的是以政府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差价收入为核心的内部融资机制。在医用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面对着医院内部融资机制不能补偿成本消耗的问题,政府采取的允许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以副补主”的政策,助长了医疗行业收取红包回扣的不正之风,也使得大处方、高价药和重复检查问题成为了人民群众广泛诟病的问题[3]。

二、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对策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医改背景下的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从医院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等方面入手,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管办分开体制、医药分开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设立便民惠民机制等方面入手,对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针对现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医院多头管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建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方式,对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医院管理委员会组建以后,我们可以让医院的上级分管领导担任主任,让医院的办公室、设备科、财务科、总务科、医务科和儿科、妇产科、心血管科等各个医疗科室的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方式,对医院管理委员会的干部体系进行构建,这就可以通过对医院事务进行集中管理的方式,让医院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效发挥自身的宏观管理职能[4]。在医院管理委员会组建以后,医院管理委员会要通过对医院管理办法和管理评价制度进行完善的方式,对医院的收支情况、国有资产保存情况、患者投诉情况、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的控制情况等问题进行有效管理。第二,为了对以药养医的医院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医院非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药品集中采购和药房零库存等方式的应用,让医院构建一种以医药分开为代表的管理体制。第三,在医院管理体制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收费项目进行公示。除此以外,在对医院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机关也要对自身的职责进行一定的转变:政府部门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运营模式的管理权力进行放弃。公立医院的权利和市场权利,政府要及时归还给市场和医院。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得将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具有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进行截留。

在对医院的人力资源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全员聘用制、解聘制度和待聘制度的应用,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调整[5]。例如,在全员聘用制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改制前的在编人员,我们可以采用在编人员制度不变的方式,即对医院现在的院长和各级领导,我们还保持先前的职称级别,对于新进人员,我们要通过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提名,在报请上级部门人事处批准以后,由管理委员会进行聘任的方式,构建一种新型的管理人才选拔方式。其中,院长和副院长两个职位的任期可以设置年限,任职期满后经过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可以继续担任院长(副院长)职务,对于医院中层的管理人员,我们可以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对于工作期间出现重大医疗事故问题和医德医风问题的管理人员,我们可以采用解聘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撤换。在医院补偿机制问题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医药价格、加大政府投入的方式,对医院经费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就要求政府在对医院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要对医院的大型设备购置问题,重点学科发展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对于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专门性的医院,政府在政策方面还要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6]。

三、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机制,医疗服务的福利性特征和公益性特征,让我国公立医院成为了一种具有服务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我们只有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医院的公益性入手,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才能真正让医院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凡.深化医改背景下的省级中医院管理模式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15.

[2]那林格.新医改背景下内蒙古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3]李智磊.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4]裴晓娜.县域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张娜.新医改背景下宁夏人民医院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4.

医院行业前景篇6

论文关键词:文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 医院经验管理 企业管理 科学管理 现代管理学 管理思想

一、引入医院文化管理首先要走出医院文化建设误区

医院文化建设富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精髓及文化底蕴,但长期以来,关于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一些误区却成为徘徊在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医院文化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走出医院文化建设认识误区。

要走出认为“喊口号、贴标语”即是医院文化的误区

其实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标语只能让人感到乏味,医院文化不是唱歌作赋,不是上街学雷锋、搞义诊,也不是春游、聚餐,否则只是热闹一阵子,时过境迁,一切如故。医院文化必须集中反映医院的追求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要走出“医院标准文化”的误区

有人认为,医院文化要有标准,只要能参观学习优秀医院的文化,然后照搬人家的文化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医院文化不存在标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同的医院文化是不一样的。

要走出“竞争”的医院文化意识

优秀的医院文化不是说不要竞争,而是指它的最终目标将成为“优势互补”,在合作为主旋律的当今,必然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第一的文化意识已经过时了。

要走出安于现状的医院文化误区

很多管理学书都谈到“煮青蛙”文化,当把青蛙放在开水里时,它立即会跳出来。但是把它放在凉水里,它感到很舒服,这时在锅下加热,青蛙逐渐适应了水温,等它感到很烫想跳出来时再也跳不动了。当一所医院没有创新,对平时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时,医院的衰退就开始了。

健康的医院文化就是创新文化,要在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医院才能长盛不衰。

二、医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医院共同愿景

那么,文化是如何发挥对医院的影响力和内推力的?世界顶尖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引入了“共同愿景”的概念。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医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确定共同愿景,通过建立全体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形成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调节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的坚强集体,并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彼得·圣吉指出:“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而“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共同愿景是告诉医院的每一名员工,“我们将成为什么”的前景。一个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想念实现目标后的收益,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让人们激情澎湃,鼓励成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人们觉得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又愿意为达成目标而奋斗,让人觉得怀疑却又折服的目标。上世纪50年代初,当索尼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时,它宣称的目标是“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它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医疗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如苹果电脑、福特汽车等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共同愿景所发挥的功能。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苹果的创始人则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这种更高的目的,根植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也推动了企业走向成功。

我院作为襄樊市最大的公立医院,承担着襄樊医疗中心和医疗排头兵的作用。为此,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和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医院愿景,那就是:努力把我院办成“两型医院”、“三大中心”,即学习型医院、学院型医院,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高等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三、医院如何应用文化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医院的文化管理,就是要把每一名职工视为医院的权力人。只有关心尊重为病人服务的员工,只有将医院的美好前景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只有举全力为员工搭建建功立业、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发展平台,员工才能体味到人格的尊严,才能敬业尽职。也只有这样,医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在医院文化管理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以人为本抓好思想文化建设

医院强化文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氖围,把加强宣传工作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以医院发展目标为主题,以倡导“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为重点,以浓厚的文化氖围为形式,着力宣传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以及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树立医院整体形象,激励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一代又一代的中心医院人,秉承着医院“大医精诚”的光荣传统,诚心、热心、真心、耐心地服务于病人,在依法行医的同时,将个人的品格、学识、情商、才干、能力、知识和智慧,完全融入到为病人服务的医疗实践中。

真心实意地抓好服务文化建设

近年来,为了使患者在我院就诊真正享受到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重新规划门诊布局,扩大门诊用房,改造服务窗口,建门诊总服务台,对人出院处、门诊收费窗口进行改建,畅通急诊、入院、手术等“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增加便民措施,着力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分楼层增加医保结算业务,门诊挂号收费实行“一站式”,健康体检实现“一条龙”,窗口岗位根据工作需要采取提前上班或延时下班错峰制,服务中心全程陪诊;医技科室实行快速检查、快出报告、快速反馈等,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温馨。

标本兼治抓好自律文化建设

我院作为鄂西北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和患有复杂疑难疾病的患者,许多患者慕名来医院就医。因此,基于对医院的信任,也基于对健康的渴求,一些患者在病愈出院之时,或是手术之前,会情不自禁地以“红包”相送,作为对白衣天使们救命之恩的真诚回报和由衷感激。

因此,为了在广大医护人员中倡导拒收“红包”、廉洁行医的好风尚,同时也为了让“红包”有一个合理的途径退回给病人,白2001年始,我院把退还病人的“红包”作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出台了退拒“红包”的奖励制度,设立了退拒“红包”的专项奖励基金,对拒收病人“红包”的医务人员按拒收金额总数或礼物价值总数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医务人员上交的“红包”和礼物,在病人出院前由院医德医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如数退还给病人。从2001年设立医德医风奖励制度至2009年底,医务人员拒收“红包”累计金额达140余万元。

彰显合力抓好群团文化建设

医院行业前景篇7

1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

医院档案里记录了医院的许多重要数据,包括医院日常工作治疗情况和各部分实践成果以及病患的病情数据分析,是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医院相关档案数据,记录着医院内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各方面研究参数数据,还包括着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及医疗卫生环境等情况,这部分资料属于医院后勤档案。

就我国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而言,许多医院都忽视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相关工作管理人员也会忽略该项工作,许多医院甚至录用兼职档案员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这就使工作人员变动较大,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不能很好的接手,严重阻碍了医院的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甚至与之相关的能力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缺陷,从而导致部分管理工作人员无法正确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2]。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内部各项事业工作的开展,没有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2医院开展档案管理改进工作的必然性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储存了医院各项工作数据,相关工作情况,以及研究治疗成果,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多种记载形式,包括书面记录、电子文档记录以及视频音频记录等,其形式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其相关数据能够更好地传播共享,更好地促进医院内部各管理工作的交流及探讨研究。由于当前我国许多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使其在信息搜集整理工作方面的方式及设备比较陈旧,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对相关档案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达不到该工作要求的标准,缺乏相应的理论学术知识,对史料研究、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医疗档案管理,二是后勤档案管理,并且其工作内容涉及方面较为广泛[3]。医疗档案主要记录了医院日常工作情况中的各方面数据,包括其实践研究成果及医院内部各项工作流程;后勤档案包括的方面更为广泛,涉及医院内部各方面大小工作内容情况数据。医院各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进行的前提,但是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符合并且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与流程,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

3新医改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

1.加强宣传力度,注重综合性人才培养

新医改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严格的新要求,因此,要增强医院内部各工作部门及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使各管理人员能够认识了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践,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保证工作的高效与准确,从而提升公司发展水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及能力也会影响该工作的运行效率及素质,因此,在招聘录用工作管理人员时,应提高该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要求,为避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应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且熟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吃苦耐劳,能够适应繁杂单一的工作,将档案管理细心有序地进行整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配合各工作,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及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医院要制定相对应的奖惩监督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监督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各方面学习,以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2.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范围较广,对各方面工作都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因此,要促进医院各部门、科室的交流与配合,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开展,及时收集更新各方面工作情况及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不断完善跟进工作进程,确保医院内部各方面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运行。要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化信息化相结合,就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数据进行高效采录整理,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只有不断对数据进行更新,才能及时了解工作进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后勤档案数据的处理。只有及时更新数据档案,才能在医院后勤各方面进行维修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对后勤工作的后续建设进行有效跟进与监督。对后勤工作的重视,尤其是水电、食堂工作的安全问题以及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从而保证医院各部分工作的有效运转,在一个整体和谐的工作状态下促进医院工作的科学高效,安全顺利开展。

3.改善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卫生制度,是新医改的新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t疗服务水平。因此,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医院现有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档案数据更为准确,更为系统科学。与此同时,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各方面工作数据进行高效收集整理,提升工作质量。

医院行业前景篇8

一、大数据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

大数据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等对数据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收集、获取、处理和管理的过程。大数据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种是系统运营阶段,一种是用户自创阶段、一种是系统感知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数据资源的庞大性、多元性、生成的快速性、价值大等特征成为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资源的主要特点。特别是与前两个阶段相较而言,大数据的处理单位甚至可以超过了GB和tB,当前大数据的处理单位可以以pB来计量,且数据库本身不再是简单的数据的整合和对比,而是形成了结构式的数据资源库,或者板结构式的数据资源库,这种数据资源库的可利用范围更广,利用重复率更高。另外,大数据的数据处理作为一种辅助方式,可以为实施其他管理措施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提升数据库的利用价值,促进数据资源应用范围的拓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发展的状况分析

(一)档案信息资源总量激增,信息种类繁多

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且种类也更加多元化。医院内部的仪器设备等大多需要形成影像资料,如Ct、DSa、CR、mRi、DR等技术得到广泛的适用,大量的影像资料需要转化为信息资源,且影像资料本身所占据的内存较大,医院每年的新增影像资料可以达到20tB。同时医院的住院病历也逐渐开始转化信息数据的形式,且依据卫生部的要求,医院的住院病历要保存至30年以上,门诊病历的保存时间也不能少于15年,大量的病历档案如果转化为信息数据的话,那么医院每年新增的数据资源就要达到近百tB。另外从信息资源的种类来看,病历、设备档案、人事管理档案、行政文书档案、医院基建档案等档案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且这些档案中的档案结构各异,大量的档案数据需要依赖于医院的管理流程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

(二)信息资源流动性强,信息利用程度较低

医院每天会有大量的病人就诊,因而医院档案资源往往流动性较强,多种数据资源要在医院医疗事务管理过程中快速的形成并不断的更新。但是当前医院的档案信息数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有效,许多医院往往仅仅从数据的收集和录入入手,进行数据化管理的理由多是要对数据进行保存,但是档案信息资源应当成为医院管理事务的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真正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同时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化管理尚处于分体管理的模式中,数据资源的整合统一协调管理程度较低。

三、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发展的意义分析

在大数据背景下推进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发展能够有效的打破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之间的部门限制,能够有效的形成开放性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化操作与处理为不同部门提供查询、使用、整合、共享的基础,从而更好的保证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发挥。另外,在我国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环境下,要实现医院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就需要立足于大数据处理基础,健全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化服务机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医院资源的优化流动,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形成患者病历交流共享的制度,为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奠定基础。

四、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发展的挑战分析

(一)数据收集难度大,信息存储扩容压力大

大数据具有规模大、数据类型多的特征,在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下,要开展数据的收集录入工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分析,还需要对多元化的数据进行真伪鉴别,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通过多样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实现数据收集的有效性。而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也需要占用大量的数据空间,医院的数据存储系统和存储安全保障问题限制着医院数据存储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信息样本繁多,信息数据呈现形式多

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较为多样复杂,信息数据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大量的信息样本无法用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进行描述,因而在开展数据处理工作时需要对数据的形式进行转化和协调,但是当前针对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尚且只能在较小规模内实施,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和多元化分析技术尚未形成。

五、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开发大数据分析技术及产品

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必须受到重视,这不仅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能性,其同时也是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开展管理工作需要树立的基本意识,运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便捷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医院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医院服务水平的高效提升。在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医院还需要开发和引进大数据分析技术及产品,以技术作为依托,提高数据收集、存储、处理的水平,引进现代化的设备保证信息资源利用的数据化、智能化发展。

(二)健全数据利用法律规范,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

要推进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国家和政府也需要从制度和法律规范方面入手为医院开展大数据技术利用提供法律支撑。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资源的管理既要服务于大众又要保护人们的个人隐私权,要防止数据的恶意转让,明确数据的挖掘、利用的范围,规范数据使用的权限,为数据资源的公开透明化管理提供制度上和法律上的支撑,维护公民的信息安全。同时还要为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医院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升临床医生的技术化应用水平,规范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培养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技术人才,强化档案数据资源的深层次加工,提升档案利用效率。

结束语:

医院行业前景篇9

【关键词】医院;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demandandthecharacteristicsofoutdoorspaceintheChinesemedicinehospital,weconcludedthatthelandscapedesignprincipleofmedicalspaceshouldbefollowed,proposedatheorythatanhealinggardenmustsatisfytheneedsofvariousspecificclients.FromtheGuangxiLiuzhoueast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dscapedesignwegotamethodofhowtodesignanhospitallandscapewithhealinggardenthatangoodoutdoorspaceandenvironmentmustprovidegoodbehavior,psychologicalandspiritualsupportforparticularusers.

Keyword:HospitalHealingGardenLandscape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国内医院建设迎来新的高潮。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根据中医院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40~59中年和80以上高龄住院病人构成比逐年增加,基于这些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衰老人群等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中医院的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的花园景观,让优美的景观服务于这一特定的人群,营造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1.理念阐述

医院的环境作为一类特殊的功能空间,是由建筑、景观以及其中活动的人群所构成的整体,优美、健康、积极的环境能满足患者感官的愉悦,并能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削减压力、放松身心,进而能够促使其康复。医院景观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要,应以特殊使用者为中心,为其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恢复提供支持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场所的景观设计,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之于患者的意义就更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景观空间蕴含着的总体特征和气氛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力求使患者在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能始终保持平和、轻松、愉悦的心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医疗效果。1

2设计因子

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离不开合理的设计,总结出“康复性空间”、“色彩因子”、“环境因子”、“植物因子”是疗养型户外空间能否具备缓解压力特质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也是要设计出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2.1康复性空间

将医院户外空间环境设计成医院康复设施与医院休闲场所的综合体,成其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医疗花园”。

面向医院人群开放,创造符合医院病患及康复者的特点,设置康复路径、廊架、百草园、喷泉、雕塑、花径、康复器械等设施。营造多功能的户外空间可放松人身心、促进康复的整体环境氛围,营造积极向上、轻松、优美的娱乐和休闲空间气氛。

2.2色彩因子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是色彩刺激视觉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视觉刺激强烈的色彩往往使人疲劳,反之则容易使人舒适(胡彦清2011)。

注重植物的色彩及铺装色彩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针对性地应用于医院景观中。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

运用不同深浅与色彩倾向的绿色植物,进行和谐色彩组合,给人柔和宁静的感受。不同色彩的植物和群体植物景观带来不同的视觉剌激和不同的生理反应;良好的植物搭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如人体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显著降低,人体活力水平升高。与黄色花和红色花相比,蓝色、白色和粉红色花能更有效地使人体放松,并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度。绿色和紫色植物群落景观更能有助于人体放松以及缓解焦虑、愤怒和疲劳感,如观叶植物中的常春藤和鹅掌柴比绿萝、彩叶草、和花叶万年青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放松身体和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黄色秋叶植物景观在帮助人体放松,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2.3环境因子

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风、光、气流都比较舒适宜人的环境,它可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环境可以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吸引更多患者进入户外空间。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场所,它组成复杂,科室繁多,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对于医院空间的位置、路径不清楚;要求医院的标识系统都要简明、连续、规律,规划路径要有序、易识别。规划合理的交通,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也有利于空间划分和人流物流规律有序。

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人群到户外去。能够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但他们都有需要被尊重、独立自主的心理特性。医院庭院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的地。让患者切身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增加生活的信心。

功能空间具备专业分类的特征,依照病患类型不同开辟不同的户外空间。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营造空间,尤其注重儿童及老人的使用性。并保障其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满足他们对户外空间的身心需要为最终目标。

2.4植物因子

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到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善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空气。

保健型园林植物的应用,这类植物除构成优美的景观外、同时还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的有益。这类植物具有防病、缓解、抑制或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保健植物的分类多是根据人类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味觉类五种类型。还可根据植物医疗功效分为杀菌抑菌类、调节神经类和辅助心血管类以及药用观赏植物、观赏型芳香植物等种类。

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有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如松科、木兰科、忍冬科、桑科、桃金娘科等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2这些植物都可以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3.设计解析

3.1景观规划

柳州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柳州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之一。位于柳州市双拥路东侧,四面均与城市规划道路相邻,基地北侧为城市绿地,东侧隔城市道路与山体相望,生态环境优美。项目规划总用地而积73537.05平米,场地内局部高差较大,场地外山地景观优美。

建筑为传统“合院”形式,场地独特的坡地生态环境,共同形成景观设计的良好基底。遵循最小土方量原则,对基地进行塑造,营造自然山水环境与适宜地形的台地和坡地花园。

根据场地特征,对基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分为静湖生态区和康复疗养区、入口广场区、内庭院区域、屋顶康复花园区,可供医护人员及患者休憩与游玩。在场地北侧保留原有山体,起到隔离噪音和生态过滤的作用。

3.2景观功能区的分布:

3.3风格定位:

遵循建筑“简中式”的简洁明快风格及多功能的医疗建筑性格特征,园林设计充分结合自然,依托自然环境营造功能合理、健康舒适、优美的“简中式”环境空间意境。达到建筑、环境、人的完美和谐。通过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设计,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宣传、教化、将中医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

3.4设计理念

针对医院的特殊人群营造景观氛围及功能要求,空间清晰明朗,开阔简洁,功能性较强,充满阳光感,适合患者使用。

区别于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特点;在入口广场及其他休息等候区域展示中医文化。以中药百草等元素,展示中草药科普知识,给人们在休闲休憩的同时普及中草药常识。

在设计之初整体考虑设计美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控制成本,体现高科技、绿色生态元素。

植物设计采用比较自然的方式,运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保健功能的以及观赏型中草药植物,体现医院特有的中医文化和植物氛围,植物配置丰富多样,生机勃勃。

3.5景观设计

3.5.1流线合理的医院门诊及入口空间设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防治保健工作的地方。从使用角度来说,人流量最大的是医院门诊人流。人流时间的分布集中,受病发率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门诊人流在时间分布上出现不均衡性。如在一年中门诊高峰多出现在6,7,8月,在一周中每周一的人流最多,而且多集中在上午8--11时;3人群类型多样,在门诊人流中,有病人,健康人;儿童,成年人;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在院停留时间为平均146分钟,其中医生直接诊断时间仅占滞留时间的7.5%一16.5%,等候时间占全程时间的2/3。4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医院主入口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医院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人流交叉的密集区,需要合理的规划车流,人流、开辟舒适的室外等候空间。明晰的交通流线、通畅的视线、较易识别的指示系统尤为重要。统一的空间序列,方块的绿地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使人们感到安全、舒适的,并设计足够的相互不干扰的室外等待休息区。

柳州夏季比较炎热,遮荫与降温非常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设计形式。遮阳的长廊,开阔的主入口广场空间,视线通透,方向感明确,广场通过分割成块状的绿地,并种植广场树,每棵广场树为一个单元为病患提供休息等待的空间,形成多个互不干扰的活动圈。

3.5.2住院部周围空间环境---康复花园

住院部室外空间人的活动类型,以放松休息、散步或小憩、运动健身为主,主要的活动人群为住院的患者和少量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分类,以呼吸道、肠道、心血管、肿瘤居多,住院部外部空间的特点:

1.良好的视觉,即在屋内就能观赏到良好的景观,窗前有景。

2.良好的可达性,近距离就可以参与室外活动。

3.康复训练的需要,必要的康复器械、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4.主要游线无障碍,而且有扶手等辅助运动设施。

5.公共交流的区域,相互的交流促进病情的痊愈。

6.不受外部干扰的私密的活动区,有利于静养。

7.自信心的恢复,积极的环境空间对人情绪的调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3.5.3静湖(平台、湿地、雕塑、景墙、湖心亭、丘园)

运用柳州多雨的特征,在整个区域中低洼的地带设置约1800平米的人工湖,可以调蓄雨水、减少径流;运用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软化湖边驳岸,增加意趣。同时也为医患人员提供了游憩的空间、也提升了整个片区的环境。湖面位于一期与二期建筑围合形成的绿地花园中心,运用水上平台相互连接,并设置湖心亭,形成整个景观的中心,与避雨方亭形成对景。蓝天、白云、碧湖、荷趣、鱼趣、小鸟、蝴蝶倒影,引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的遐思。

3.5.4屋顶康复花园(花园、休息椅、阳光)

屋顶的利用改善了地面空间小的格局,可以把集约化利用的地面尽量的让位给车流,人流交通,将功能性的花园放到屋顶,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屋顶花园采用简单绿化的方式,以干净整齐的绿篱,组成简单图案,配合清逸的灌木,油油的、青翠的绿色给人无限的希望,约束的绿篱让人精神振奋,放松的同时勾起回复正常生活的欲望。

3.5.5内庭院(花园、休息椅、阳光)

庭院处于两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阴凉少阳,运用丛竹、细石砾、耐荫地被等打造成具有简单休憩地的观赏空间。

4结语

通过对疗养型户外空间设计的探索,尊重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环境设计都应体现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疗养型医院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院绿化,而是一个满足患者需求的活动和空间设计,并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景观营造,进而形成一个集医疗、康复、休闲、文化等多功能的健康服务中心,营造一个富有治愈能力的花园式医院景观环境。

疗养型花园式景观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此类医院景观设计示范,对国内医院环境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病患对于医院的整体评价,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64~65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45~51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徐磊青:《环境心理学》,32~42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52~63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英〕布莱森B劳森著.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美〕约翰.西蒙斯: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习孟瑾等.医院疗养院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2

[8]杨欢,刘滨谊,帕特里克・a・米勒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9(1):13-18

注:1吉立峰等关于行为和精神支持的景观设计――以温州第一医院滨水空间设计为例

2珠三角地区常见嗅觉类保健型园林植物种类介绍杨金风刘念(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0)

3陈倩黄志萍李小华林玲某中医院2006年门诊就诊情况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8.0915卷第3期

医院行业前景篇10

然而,在开门试业两周后,当《投资者报》记者进入这座总投资额约4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6.7万平方米的医院时,在偌大的广场里除见到正在为新近种植上的小树浇灌的工人外,鲜见病患模样的人员出入。进入门诊大厅一楼,十几名就诊病人及陪同家属“独享”面积宽敞大厅的情景,更加显现出它与平日见惯的人满为患的公立医院的不同。

“医院实行预约制,预约时间可精确到0.5~1小时的时间段,就诊病人不需要长时间在大厅等候。而且现在只是试营业阶段,所以前来就诊的病人人数较少。”门诊大厅导购台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向《投资者报》记者解释道。

近乎完美的港式样本

港大深圳医院在国内公立医院改革驶入深水区的关头诞生,一露面就引来各方关注。对此,十年医疗行业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习先生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它受关注度高一是因为政府投入的金额巨大,二是因为香港大学医学院的高知名度和它带来的一系列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

据了解,与其它公立医院政府投入只占10%的模式不同,政府对港大深圳医院的投入占90%。为体现其公益性,政府还将在未来五年视医院运营情况追加投入。

除政府保障机制的改革外,随香港大学管理团队北上的还有一系列对内地公立医院而言较为新鲜的理念。这其中包括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法人治理结构;“高薪养廉”、全员聘用的人事制度;以医生的资历、岗位、绩效相关而与医院、科室脱钩的薪酬制度;财务报告向社会公开;为医生购买执业责任险;拟通过自主招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药品以及与普通就诊病人直接相关的预约分诊、打包收费等制度。

习先生认为,港大深圳医院拟采用的这套模式很让人期待,“因为它涉及到内地公立医院改革难以触及的管理制度层面,另外,它的薪酬制度以及为医生购买执业责任险等,都是促使医生执业自由化非常好的措施。”

另外,港大深圳医院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医院对医务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薪酬由其资历、从事的岗位及工作表现而确定。在给予医生较其它同级别医院更高薪酬的同时,严格禁止红包、回扣等“灰色”收入。

对此,在同属三级甲等医院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工作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大深圳医院的医生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能够光明正大地获得体面的收入,“这是每个医生都有的希望。只有在不为自己生计担忧的情况下,医生才能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

此外,这名医生印象最深的是港大深圳医院为医生购买执业责任险,“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处理医疗纠纷,这样既保障了医生也保障了患者,目前国内还没有医院这样做,非常希望它能在深圳各家医院推广。”

前景模糊,对人才吸引力有限

与绝大多数受访对象一样,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于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也对港大深圳医院的成立充满期待,“最合适的医疗模式就应该是这样的医疗模式”。但同时,她也与大多数的采访对象相同,对这种模式能否维持和推广持观望的态度,“在中国目前医疗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它对其它公立医院来讲只能是一个远期的梦想。”

对从香港引进的模式,能否在内地的土壤上站稳脚跟产生怀疑的远不止于莺一个,这其中还包括近年来一直关注医改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朱恒鹏。在他看来,“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往往并不是缺乏‘完美’的目标模式,而是如何走向这个模式,即可行的改革路径。”

朱恒鹏说,“香港模式是在香港医生市场化、民营医院机构发达、医生有一个市场定价并且可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流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港大深圳医院推出的人事、薪酬制度,在香港这种已形成发达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起医生定价机制的地方可以实行,但目前内地医生人力市场没有建立,根本无法确定医生的价值。”朱恒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此外,更多的人对五年之后,不再享有政府特殊“待遇”的港大深圳医院如何生存、公益性如何维持表示担忧。

而对于港大深圳医院提出的试图用40%特需服务来维持其60%的公益性的模式,就职于深圳某三甲医院的徐医生认为,“这太难实现了。在政府结束特殊补贴,人力资源成本又高于同级别医院,诊疗费和门诊病人数又有限制,五年后如设备要维护更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凭40%的特需服务想来维持60%的公益,很难。”

而就在港大试营业后的第四天,曾参与过该医院从论证、选址、公示到筹办全过程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博文中写道,“深圳政府与港大的合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公私合营’,用40%的vip服务来维持其60%公益性,可维持否?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的还有那些本地医生。他们对港大深圳医院兴趣虽浓,却因为前景“不够明朗”,不敢贸然前往。“至少得等三年之后。如果政府不资助了,或者资助的款项和其他市三甲医院金额一样之后,它能否维持下去?”北大深圳医院的一名医生质疑道。

而对于为数不多的已跳槽进港大深圳医院的医生朋友,该名医生称据他所知,“他们一部分人是本身待遇不太好,看中了它的待遇,另一部分人是真正想去干一番事业,毕竟港大是比北大还要好的大学。”

远在北京的于莺认为除距离太远外,不会选择港大深圳医院的原因是“对它的远期前景暂时不抱太大希望”。在她看来,即使现在收入可观,按院方所说年薪30万起,“但如果五年后政府补贴减少而医院运营状况仍然不景气,加上这期间在医院看到的病种有限,等五年后再投入到水深火热的医疗竞争中时,你已经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