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发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2:25

市场开发报告篇1

安丰塘因其为天下第一塘,从而使其闻名暇身,妇孺皆知,围绕安丰塘的产生,发展又有许多优美、传奇的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更增添了这座千年古塘的神秘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各种水产品养殖、水生作物的种植应运而生。为了纪念安丰塘的创始者楚国宰相孙叔敖,人们在塘北岸修建了孙公祠(现已被申报为省aa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记述了安丰塘的地理位置、水源灌区分布、用水规划及历代整修情况,是古今研究安丰塘的珍贵历史资料,其中很多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围绕安丰塘的传说和自然资源,人们建造了“景点”,分别是“五里迷雾、洪井晚霞、沙涧荷露、老庙木塔、凤凰观日出、皂口看夕阳、利泽赏明月、石马观古塘”等。徜徉其间,你会觉得这里绿柳垂堤,花开四季,塘面微波荡漾,清水涟漪,各种养殖水产品嬉戏其间,好不快乐。景点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这一切构成了安丰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安丰塘旅游开发的天然优势。

2、县委县政府南工北旅的政策机遇

新桥国际机场的兴建以及合淮阜、合六叶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审时度势,提出“南工北旅”发展战略,首批成立八公山风景管/!/委会和安丰塘旅游管委会,这为安丰塘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掀开了安丰塘旅游开发新的一页。“南工北旅”战略的提出和安丰塘旅游管委会的成立,将为安丰塘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及智力保障。

3、安丰塘护堤及相关工程的顺利实施

投资1亿多元的安丰塘除险加固及配套工程顺利实施,提高了安丰塘的防洪防涝标准,新建了多处观景点,满足了游客观景需要,环塘路硬化、绿化、美化工作正在筹建之中,工程完工可实现晴雨通车,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

4、安丰塘镇土地平整工程的开展

继07年国投5千余万元的土地平整工程完成之后,09年又投资4千余万元资金,用于新一轮的土地平整工作,两项工程的完工,安丰塘镇将有80%的耕地得到平整,初步实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树成行”的现代农业景象。土地平整和“村村通”工程的先后完工,使得全镇的交通状况大大改善,现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下一步将实现组组通砂石路。这为建立现代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休闲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镇村干部队伍

机关效能建设的开展,使得镇村干部的形象大大改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镇党委和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大大增强。07年的土地平整项目,难度之大,工作量之大,超乎人的想像,但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安丰塘镇镇村干部,硬是把它给完成了,而且无一例案件发生。这样的一群干部队伍一定能协助投资者开发好安丰塘,管理好安丰塘。

6、有着一群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人民群众

这里的人民群众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听党话,跟党走,盼安丰塘早日开发的愿望十分迫切,定会为安丰塘的旅游开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7、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为满足安丰塘旅游开发的需要,这些年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小集镇建设规模和品位,使之于创建旅游乡镇相协调。今年投资10万元的安丰塘街道亮化工程,已顺利完工,方便了人们夜晚出行;小商品琳琅满目,充分满足人们的购物需要;旅游接待舒适,价廉,给人以“家”的温馨。小城镇建设可为每位投资者、观光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满足人们食、住、行、娱、购的需要。随着安丰塘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正在制定之中。

8、便捷的交通条件

安丰塘镇毗邻新桥国际机场,十迎路(十字路至迎河)、双安路(双桥至安丰塘)、陶建路(陶店至建设)等省级公路纵贯全境,距合阜高速公路入口30公里,距合六叶高速公路六安北入口55公里,加上“村村通”土地平整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得该镇的交通四通八达,极为快捷方便,实现晴雨天镇内外交通无阻。

9、开发成本低廉

安丰塘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投资者只需在景点建设上再锦上添花,这里可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

10、丰富的旅游资源

除环安丰塘景点外,这里还有驰名中外的席草、荷仁豆及各具特色的水产养殖,投资者可依托现有资源直接开发成旅游项目,如现代观光农业、各种休闲垂钓中心、农家乐中心、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等。

(二)不利因素

1、安丰塘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安丰塘水面由安丰塘分局管理,水面养殖由养殖场进行管理、承包,由于利益的关系,两者之间常产生矛盾。安丰塘旅游开发需要优质的水面,而为了养殖的需要,承包水面养殖的经营者又不断地向塘内抛洒一些物质,严重污染本文来源:文秘站了水面,这两者矛盾常常是不可调和,为了安丰塘旅游开发的需要,必须理顺管理体制。

2、景点破坏严重

安丰塘环塘景点,均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破坏严重,已找不到昔日的感觉,这需要我们一边保护,一边开发,两者要并举,开发工作未进行之时,对已有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保护的办法。

3、投资不足,建设力度不够,开发意识不强

也许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安丰塘旅游开发这些年也只是美好的设想,一直未付诸行动,地方财政仅是吃饭型财政,安丰塘自主开发无能为力,因此等靠要思想严重,影响了安丰塘开发的进度。

4、规划定位不够

旅游开发是一项长线投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要先制订好规划,然后分年分项实施。安丰塘开发的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未制定出来,未给安丰塘开发一个准确的定位。

5、人才短缺

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旅游事业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旅游业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是自己培养,这样有助于增强服务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目前我镇的旅游人才既无引进,也无自身培养,突显人才的短缺,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6、宣传影响不够。

目前,安丰塘的旅游宣传还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

二、思路与对策

透过安丰塘旅游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当前旅游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思维前瞻,着眼问题,寻找策略,这样才能有效进行重组、变化和提升,才不会使安丰塘旅游“新瓶装旧酒”。

1、完善旅游开发相关规划,有序开发

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形成的“南工北旅”这一共识,深化“一业带百业”认识,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总体规划,分步开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面向市场,合理利用”为原则,切实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有序开发,要不仅建设观光旅游,时机成熟还要发展成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

2、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目前,安丰塘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告一段落,但环塘路面的硬化、绿化、美化直至亮化工作还没有启动,希望政府继续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这一工作,为安丰塘旅游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旅游接待品位

目前,我镇的旅游接待小而全,不能上档次、上品牌,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无法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今后要在提高接待规模和提升档次、品位上下功夫,做文章。

4、积极推进景区建设,开发旅游景点

目前安丰塘旅游老景点有不同程度破坏,且配套开发的力度不够,景点不精,新景点开发滞后,推出去的景点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可游性、可参与性、可感染性不强,农家乐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加快景点建设刻不容缓。建设需资金,光靠政府投入非常有限,需要多渠道融资,多途径参与开发:(1)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参与安丰塘开发。(3)吸引捐助资金。(4)金融信贷资金。

5、加大旅游区域协作,制定精品旅游线路

我县的旅游要形成一盘棋思想,淡化本位意识,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优势互补的态势,安丰塘的旅游开发要与瓦埠湖、八公山森林公园等景区统一规划、管理,形成规模,打造寿州一日游,使分散的景点设施统一协调,有机组合,使资源优势得到集中体现,大小景区共享产业规模效益。

6、加大宣传推销力度

目前,很多人都只知道有天下第一塘------安丰塘,但安丰塘的具置、特产、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都不清楚,这需要我们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多与记者接触,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安丰塘,既宣传景观,又宣传政策,可统一编制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和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开展营销宣传,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安丰塘,走进安丰塘,感受安丰塘。

7、理顺体制,建立天然无污染养殖

安丰塘的水面和养殖的管理体制必须理顺,不能两家单位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必须统一管理,服务于旅游开发的大局。我认为安丰塘的养殖要遵从自然生物链条,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好水质,涵养水质,把安丰塘变成一个天然养殖场。

8、加强旅游管理干部作风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旅游管理干部队伍作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反映了一个地方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素质,必须加强旅游管理干部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形象,引导旅游业向健康方面蓬勃发展。

三、未来3--5年的思考与打算

1、申报创建旅游乡镇

我镇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旅游乡镇的申报工作,争取上级旅游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2、建立安丰塘旅游专抓队伍,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办事”问题

3、因地制宜,做好农家乐项目建设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好农家乐有关项目建设,打造品牌,如利用席草、荷仁豆、甲鱼、各种水产品等,加工成精美工艺品和美食。

4、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在“食、住、行、游、购、娱”上做文章

要继续加强小城镇规模建设和亮化、美化工作,提升接待档次和水平,着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旅游产品,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产品。

5、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旅游环境的治理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监督其合法经营,避免欺、蒙、拐、骗现象的发生。加大旅游环境的治理,避免脏乱差现象出现。

市场开发报告篇2

销售部利润主要有:计算机销售;电脑耗材;打印机耗材;打字复印;计算机网校等和计算机产业相关的业务。今年主要目标:家庭用户市场的开发、办公耗材市场的抢占。针对家庭用户加大宣传力度,办公耗材市场用价格去竞争、薄利多销。建立完善的销售档案,定期进行售后跟踪,抢占办公耗材市场,争取获得更大的利润。这里也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送货一定及时、售后服务一定要好,让客户信任我们、让客户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上帝般的待遇。

二、客户服务部获得的利润途径和措施

客服部利润主要七喜电脑维修站;打印机维修;计算机维修;电脑会员制。XX年我们被授权为七喜电脑授权维修站;实创润邦打印机连锁维修站,所以说今年主要目标是客户服务部的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自给自足,为来年服务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工程部获得的利润途径和措施

工程部利润主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无线网络工程。由于本地网络实施基本建成,无线网络一旦推广开来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点,便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顺利开展,还能为其他部门创造出一个切入点,便于开展相应的业务工作。

在追求利润完成的同时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工程验收制度,由客户服务部监督、验收,这样可以激励工程部提高工程质量,从而更好的树立公司形象。

四、在管理上下大力度、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效率、服务意识上上一个层次,树立公司在社会上的形象。对那些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懒散的员工决不手软,损坏公司形象的一定严肃处理。

五、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健全的管理运行体系。

1、从方案的设计、施工、验收、到工程的培训这一流程必须严格、坚决地贯彻执行,客户服务部要坚持不验收合格不进行维修的原则。

2、尽量创造出一些固定收入群体,如计算机维修会员制、和比较完备的设备维修收费制度,把一些比较有实力、有经济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委办*变成我们长期客户。

市场开发报告篇3

报纸分类广告的运营模式分析

报纸由于自身的经营资源相异,目前国内各报社对报纸分类广告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报社自营、广告公司总、广告公司分行业。这与一般商业广告运营模式的区别在于广告公司较少以广泛的方式经营分类广告。

综合评价全国各地报纸分类广告的运营模式,可发现不同的模式各具优劣。

报社自营的优点是与广告主的沟通更直接高效;部分客户对于直接跟报社合作更有信任感。缺点是报社人力物力有限,难以全面充分地开拓市场。所以自营的方式在绝大多数报社即使还保留,也只是一种补充的方式。

广告公司总的优点是报社管理成本较低,广告公司有较高的积极性。缺点是报社对市场开发的节奏和规划难以掌控,总的公司出于利益驱动,可能把主要资源用于利润大、开拓难度低的领域,导致分类广告的整体发展失衡。总的方式在一些市场规模不大的城市或广告经营尚处于初级拓展阶段的报纸有一定可行性。

分行业是很多强势报纸采取的营运模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个广告公司的优势,充分开发市场资源。实际上,现在很多总的公司也将广告按行业分包给二级公司。总体来看,分类广告的分行业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报纸分类广告经营的挑战和机遇

分类广告由于自身的特点,虽然信息内容涵盖广泛,但是大部分对媒体的要求仅仅是媒体对公众的告知功能,这就决定着他们对报纸媒体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反之也可以认为,报纸分类广告的传播渠道具有可替代性。另外,由于部分媒体出于媒体品质的考量以及对分类广告缺乏统筹分类、科学编排的意识,使得部分报纸和受众对分类广告存在着某种排斥。

当然,随着我国各地的媒体竞争程度逐渐加深,消费者对分类广告需求的增长等,这些因素都为报纸分类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如果从细分行业来看,分类广告的发展空间与商业广告一样,未来的行业分布将与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媒体的读者定位有关。总的来看,分类广告未来在汽车、家电、物流资讯等方面会有较大空间;旅游、餐饮娱乐、服务业也会有比较持续的增长。

新媒体的分流以及报纸与网络联动已成趋势

网络媒体比报纸媒体在互动和时效方面更具优势,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网络必将分流一部分报纸分类广告,现在美国报纸分类广告市场就受到网络广告不小的冲击。另外,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各个城市的黄页广告出版日益繁荣,那些有着长期广告需求和广告费用预算低的企业或个人,往往会分流部分费用到黄页广告上去。这一点也是值得报纸经营人员关注的趋势。

诚然,从媒体特性和发展来看,单纯依靠哪一种媒体经营分类广告都会有局限,不少报社和运营商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多报纸本身也在推网络牌,如北京《精品购物指南》对于长期刊登报纸分类广告的客户,也已经免费在自己的网页上同时刊出该广告,作为增值服务;《广州日报》现在已将报纸广告和网络广告做成套餐的形式向客户推荐,客户接受度较高。

报纸分类广告实现新发展的途径

考虑市场现状及深层原因,综合来看,分类广告市场要尽快发展,报社需要分别从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

经营分类广告要有平常心。一是努力提升报纸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有效的信息传播平台,找准市场的空白点,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是成功的关键;二是广告经营上不要太急功近利,客户不分大小,不能把分类广告完全等同于其他商业广告。

报社要有意识地培育市场。应为广告主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且需要策略得当,包括有利于市场发展的价格策略和适当的宣传推广。分类广告的行业细分,不仅要注意根据企业经济领域、商业销售领域和社会生活类,应特别重视和着眼于利润小、规模小、区域性的广告主的行业细分,以尽最大的广度和深度挖掘社会分类信息资源。

分类广告的经营需要报社和公司的互动。针对报纸分类广告经营涉及全社会各个领域和报纸发行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类广告经营的最佳方式,是按区域或按行业大类进行划分并选择广告公司,建立报业分类广告的社会化营销网络体系;同时在统一的分类广告刊费价格与费的前提下,组织报纸发行队伍和广告业务员开展上门服务,进行广告经营运作。如果仅依靠独家广告公司包干版面经营,不仅容易遇到包干版面收入极低、造成报社广告收入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分类广告市场的战略性培育发展。

价格体系要完善。认真做好市场调查,根据分类广告投放客户的经济能力和广告信息的类型,以及市场拓展的可能性,特别注意要区分客户情况制定分类广告的刊费价格体系。分类广告经营千万不能简单化和一刀切地制定每行或每个版面分类广告的统一刊费价格,这样会造成极大部分客户被拒之分类广告的版面之外。要通过分类广告价格体系作为调节广告经营市场的重要手段和营销网络开发市场的利器。

规模效应要营造。报纸分类广告能够形成明显效果的市场凝聚力,完全在于分类广告的规模化、综合性、集中型的经营运作。汇集分类广告形成规模的、连续的、丰富的分类信息报纸版面,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经营。报纸分类广告的规模化经营,不仅是确保分类广告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推动报业广告发展进入成熟市场化经营的重要标志。

服务客户要到位。报纸分类广告经营工作量大。广告分布广、区域分散,因此是一项突出服务性的广告经营活动。服务执行的关键是资源的整合,要确立服务读者和客户的观念开展经营活动。服务的概念,包括服务理念和服务态度都很重要。

报纸分类广告经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报业广告市场的开发培育过程,是一项长远的报业广告资源开发的战略运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规范化、企业市场竞争的有序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制度化,市场在对报纸的广告资源配置和优化方面将发挥更重大的调节作用。报纸分类广告这个服务需求信息的超级市场,也必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迅速发展崛起。

市场开发报告篇4

关键词:报业市场;经济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报业广告收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110-04

报纸产业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龙头产业,在改革开放后的20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我国日报出版总量规模已经连续第五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我国出版的日报种类已经占全球日报总量的14.5%,且日报平均期印量逼近1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千人日报拥用率达到75.8份。同时,除了报社、报纸总数以及发行量上的发展外,报纸行业的经济运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从报业经济基础――广告收入上可以得到充分展示:2005年,我国的报业市场广告额达到256.05亿元人民币,占到全国广告总营业额的18.1%,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3%。

看到这些骄人的数据,反观报业在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时的情景,不能不感叹这二十年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78年,全国报纸总数只有188种,每期平均印数不到4500万份,而1978年以前我国根本就没有广告,报纸行业需要极大的政府补助才能得以生存,根本就谈不上多少经济基础。现有的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我国全面恢复正常的报纸广告经营时,全年只有0.73亿元的广告收入,还不到当时的GDp总量的0.02%,也没有超过与它关系密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03%。而到2005年,我国报业广告额已经占到了GDp的0.14%,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42%。报纸行业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20年,是我国报业市场化起步的20年。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产业起步的20年往往是不稳定的。报业市场所经历的这段高速增长与我国宏观经济这20几年的增长有多大的联系;报业作为四大主要传统媒体之一,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我们所关心的内容。以下希望通过对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来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两者的快速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对方,究竟是报业市场更多地影响着经济增长,还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地推动着报业市场的发展。

一、报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形态分析

广告经营是整个报纸行业发展的基础,根据统计,目前广告收入已经占到了我国传统媒体收入的80%左右。因此,广告经营额成为最能够反映报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而报业市场的波动实际上就是报业广告市场的波动。因此,此处选取报业市场广告增长率作为分析报业波动的指标。

对于经济增长的分析,这里选择最能代表宏观经济发展状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作为分析指标之一。另外,考虑到我国报业市场的广告主要是社会消费品广告,因此,在分析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的时候,还选取与报业广告联系较为紧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分析指标。

为了消除短期随机波动,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三年移动平均处理,也因此损失了1984年与2005年增长率的数据。

图1绘出了我国报业市场广告额、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年移动平均增长率的波动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三条曲线都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依据“谷-谷”划分法,1985~2004年,报业市场经历了三个完整的周期波动:1987~1990的周期波动、1991~1999年的周期波动、2000~2004年的周期波动(1987年以前属于另一个周期,2005年已经进入下一个周期),而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只经历了两个周期:1986~1990年的周期波动、1991~1999年的周期波动(2000以后属于下一个尚未结束的周期)。

对比三个分析指标的周期波动,发现报业市场广告额的前两个周期波动与两个经济指标的前两个周期基本重合,特别是1991~1999年的周期波动,三个指标波动的起止时间均非常一致。但是,从各个周期的峰谷年份上看,报业市场波动的峰谷时间与GDp波动的峰谷时间要靠近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波峰与波谷年份则往往要比报业市场的波峰与波谷年份晚了1~2年,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报业市场广告作为经济增长晴雨表的功能。

同时,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曲线在整个时期都处于GDp增长率曲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曲线的上方,这说明在整个时期里,报业市场的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但是,从峰谷落差的角度来看,报业市场广告的波动幅度要明显大于经济指标的波动幅度,特别是1991~1999年的周期波动幅度特别大,峰谷落差超过了70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报业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的波动相当剧烈。

从对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指标的波动曲线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波动形态基本一致,报业市场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波动幅度也高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

二、中国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分析

以下选取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作为中国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的分析指标。

表1给出了三个分析指标的相关系数,从结果来看,报业市场的分析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指标之间是高度相关的。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在0.01的置信水平上相关,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0.05的置信水平上相关。从结果上看,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要高于其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相关性。但是,以简单的相关系数还不能判断报业市场是否与GDp的相互影响更直接,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受物价的影响很大,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物价波动十分剧烈,所以,不能排除是否由于物价波动的原因,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部总额增长率与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小于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

从相关系数上得到的结论,我国报业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呈高度相关,这表明报业市场发展越好,宏观经济发展也越好,反之亦然。但是,报业广告与GDp的相关程度要强于其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相关程度。

三、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确定的是,我国报业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这种相关性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下面从Granger因果检验与交叉延滞相关

两个方面来分析报业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1.Granger因果检验。在对我国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各项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首先对各个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证明时间序列是平稳过程,如果随机变量为非平稳序列,则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时就会出现伪回归,从而导致结论错误。

在对报业广告额增长率、GDp增长率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aDF检验中,三个指标均未能通过aDF检验,但其一阶差分序列均拒绝了单位根假设,故本文采用三个指标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因果检验。

表2给出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报业广告增长没能引起GDp增长的变动的假设在87%的概率下被拒绝,同时,GDp增长没能引起报业广告增长的假设也在80%的概率下被拒绝。报业广告增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明显,两者没能引起彼此变动的假设,都在90%的概率下被拒绝。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报业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从概率大小上并不能说明报业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谁的直接作用更大一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交叉延滞相关分析。

2.交叉延滞相关分析。表3列出了对三年移动增长率的交叉延滞相关分析的结果。很明显,用上一年的GDp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对次年的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作相关性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比同期的相关系数要低得多,特别的是这种情况下;报业市场广告额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之间已经不存在相关性。在用上年的报业广告额增长率与次年的GDp增长率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作相关系数分析时,发现三者之间的相关程度明显提高。特别是上年的广告经营额增长与次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比同期的相关系数还要高。这说明我国报业市场的发展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推动作用,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报业市场波动的峰谷时间为什么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波动的峰谷时间要早上一两年。

通过交叉延滞相关分析,可以认为报业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我国经济增长对报业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报业广告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推动,要远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报业广告的推动。

四、小结

市场开发报告篇5

一、地市党报广告经营存在的问题

⒈体制改革――不到位。人们都知道,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报纸更是由人来承办的。由于地市级报纸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在报社内部完成,人事制度受编制的限制,收入分配受市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不能很好释放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人”的生机与活力,并确立其在市场运营中的主体地位。

⒉经营管理――不专业。报纸从大的方面来划分,主要为两大块,即新闻和广告。新闻需要由具备新闻知识和新闻从业经验的编辑和记者办;广告则需要具备企业经营和懂得市场运作法则的人来经营。而目前许多地市报的广告经营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市场运作经验、不具备驾驭传媒市场和整合传媒市场资源的能力,广告营销都仍处于“找市长”而非“找市场”和依靠行政命令的状态,致使媒体广告结构单一,经营效益低下。盘活广告市场资源是地市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对广告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是媒体广告经营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⒊资源优势――不显现。对于媒体来说,广告是新闻的携带者,新闻的受众率高,报纸能受到读者的喜爱,则客户所投放的广告就多。长期以来,地方党报的新闻报道主要是跟着市级领导转,在服务指导地方经济的深度报道、关注民生新闻的挖掘和打造娱乐新闻上重视不够,在传媒市场和重大社会活动上策划不够,眼界不宽,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能创造出应有的影响力,媒体所刊载的新闻阅读性不强。

⒋有效发行――不到位。报纸的广告量与发行量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与有效发行量密不可分。地市党报的发行是按照每百人一份报纸的要求而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发行,虽然在一个地域内,地市党报的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但其80%的发行量都在周围的县区,而广告客户占80%的客户拥有的报纸只有20%,就广告而言,有效发行量很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到信息的传递,也影响到客户的广告投放。

⒌人力资源――不平衡。虽说新闻和广告对于平面媒体而言同等重要,但是在地市党报内部的人员安排方面却明显存在着重编采、轻广告的现象,大多数地市党报编采人员富余,广告经营人才偏少,人员安排不合理。

⒍广告竞争――很激烈。就一个地域而言,广告传播手段和渠道众多,除了报纸以外,还有广播、电视、网络、户外广告,杂志、邮政快递、Dm广告、车身广告、宣传单等形式,这些都会分割一个地域内的广告份额。因此,广告市场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二、地市党报广告经营的潜在优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全国广告经营额占到GDp的3%。而陕西省2007年的广告经营额仅占到GDp的0.75%,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2007年陕西省平面媒体的广告经营额为7.1亿元,而《华商报》一家就达到5.2亿元,9个地市党报的广告经营额还不到5000万元。因此,地市党报广告经营潜力巨大。笔者以为具有以下优势:

⒈生产优势。报社犹如一个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即是报纸。作为一个企业,原材料生产首先有保证,一是有庞大的编采队伍,可以按报纸的策划和需求提供适用的新闻稿件;二是有庞大的通讯员队伍,可以为报纸提供大量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三是有新华社专供稿件,可以为报纸提供大量的国内外新闻事件;四是有自己独立的印刷厂,可以保证报纸及时出报。

⒉资源优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前几年报刊整顿时,县级报纸已经大多被砍掉,而每个地市都保留有一份地市党报,因而地市党报在平面媒体方面具有垄断地位的资源优势;在文化体制改革以前,几乎所有的地市党报的大型固定资产都是由地方财政投资的,因而也具有资产优势。

⒊人力优势。目前所有地市党报的富余人员都比较多,而这部分人员并不是报社的负担,而是报社的人力资源,只是在人员的调配上不够合理,只需将多余的人员调配到报纸的广告经营部门就变成了人力优势。

⒋信誉优势。党报的管理比较严格,信息的审查也比较严格,因而,党报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良好的信誉保证。

⒌阅读优势。报纸具有阅读、收藏和传阅的功能。有调查资料表明,一般信息在报纸上有效的阅读时间为3天,每份报纸平均传阅的人群为5人,加之报纸刊载的信息更便于人们细细阅读和了解,因而报纸和其他广告载体相比,具有阅读、收藏和传阅的优势。

三、提高地市党报广告经营的对策

新闻与广告紧密相连,读者看报纸第一要看的就是新闻,广告等于是新闻的陪衬,因而要提高广告经营,赢得广告客户的广告投放,就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从新闻入手,办好报纸,赢得读者,赢得广告客户。

⒈把握方向,新闻强报。本着“三贴近”原则,地市党报应该挖掘整合本地新闻资源,让原创新闻、基层新闻、民生新闻唱主角。创新新闻写作手法,力避空话、套话,杜绝假话,语言要凝练、朴素、生动。真切地关注社情民意,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阐释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为广大读者提供鲜活的、喜闻乐见的、有价值的信息精品。

⒉改革创新,特色立报。地市党报改革要创新思路,版题设计立意要高,层次要深,目标读者群针对性要强,而且风格要多姿多彩。深度报道是纸质媒体的天然优势,要充分做好主题突出的解读新闻、背景新闻、介入报道。

⒊营销策划,创立品牌。地市党报应充分利用党报自身优势对本地广告和发行资源全面挖掘,通过市场主题策划活动来整合资源,从而拉动报业经济增长。

⒋强化管理,明确职责。地市党报要把握正确导向,发展报业经济,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建立严格责任制,健全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优化结构,完善管理,坚持从严治社。

此外,地市报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还必须顺应和投身数字报业浪潮,树立数字化战略发展意识,创新商业模式。在打造数字化平台基础上,把数字报业发展的触角伸向更宽泛的领域。

二是在办好报纸、增强报纸新闻性的同时,全力抓好广告经营。

⒈狠抓大户和品牌广告。报纸广告发展到今天,过去原始的拉广告方法早已不灵了,只有开动脑筋,不断地根据市场的形势和客户的需要,以报纸为载体,为客户做好服务,才能抓住大的客户。以《咸阳日报》为例,去年以来,他们抽调专人,重点做好咸阳移动分公司、华泰房地产公司、开元商城咸阳店等客户的服务工作,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断策划新的宣传方案,提升服务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服务企业的销售额,以此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增加客户对报纸广告的投放量,仅这3个客户的全年广告投放量就达到120万元,占到报社全年广告计划的四分之一。

⒉抓好专题和专栏广告。广告的经营目标、市场责任是搞活报业市场,开发广告资源。比如,现在的地市党报一般都在8个版面以上,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版面做专栏广告或者专题广告,比如分类广告、家私专栏、超市专栏、汽车专栏、消费广场等,并在价格上全面让利,提供全方位服务,使这些专栏广告也逐渐形成气候,实现良性发展。以《咸阳日报》为例,去年开办的《房产周刊》和《健康家园》,每周只提供一个版面做专栏,全年就创收100万元。

⒊搞好部门协作广告。地市党报由于经常刊登党和政府的文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在栏目设置上都分有“经济信息”、“城市建设”、“医疗卫生”、“农村天地”、“法制园地”等等,各个部门每年都有上稿件的要求,不妨和这些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办报,不仅可以增加报社的收入,还可以解决稿源不足的问题,一举两得。

⒋争取医疗药品广告。医药广告由于管理严格,广告宣传门槛提高,刊登广告有很大的限制。在这一方面应该积极主动与市上有关部门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变换医疗广告的形式,不妨与当地的国立大型医院加强联系和合作,开设专家介绍、科室介绍、护士风采等,通过人物和科室的介绍,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增加医疗广告的投放量。

⒌搞好专题策划。广告部门要取得社委会的支持,主动协调报社各部门,请他们支持广告部门搞好专题专版宣传。应该说,当地党政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都希望在党报上开辟专题专栏,开展自身宣传,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形象,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党报有很大的优势。一要抓住全国性或世界性的公众纪念日,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宣传;二要抓住带有区域性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组织好专题专版。这些专题专版,一般都有一定的版面费,整版收入甚至不低于工商广告。而且,策划得好,内容丰富,版面新颖,读者也爱看。如果每年报社能够策划组织一批专题专版,无疑是党报广告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⒍划分广告经营部内部职能。比如成立广告经营中心,下设房产部:主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和房产开发商进行广告策划和服务;专刊部:主要针对农业、工业、计生、公检法等行业进行广告策划和服务;健康部:主要针对医院和药品广告进行策划和服务;商业部:主要针对商业、饮食、娱乐行业进行广告策划和服务;金融电信部:主要针对电信、金融、保险行业进行广告策划和服务;综合部:主要针对各行各业的形象专版进行策划和服务;活动部:主要针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策划一系列活动,比如春季房展会、秋季房展会、车展、美食评比、国庆消费指南等等,明确责权利。

市场开发报告篇6

   内容提要: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实行了制度创新,实施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做法,形成了以自律性监管为主的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制度的完善方面,应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完善强制信息披露的标准及规范性程度;适时出台自愿信息披露指引;制定产权交易所信息披露指引;适度增加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督;增加违法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要建立公平高效有序的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势必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现阶段我国对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的规制主要是依赖于证券业协会与各个市场的自律规则,在制度建设方面实行了创新,实施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做法,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当前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一项极为重要的议题。

   一、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及其信息披露要求

   证券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market,简称oCt市场,以下称场外交易市场或场外市场),是与证券场内交易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相对应的概念,其原意是指柜台交易市场或店头市场。但随着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其形式已越来越多样化,如今证券场外交易市场是指证券交易所之外的所有证券交易的合法场所。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外的证券交易的合法场所。

   与场内交易市场相比,场外交易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1)场外交易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机构投资者和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投资者;

   (2)场外交易市场交易的对象主要是非上市公众公司[1]的股权、债权,除此之外还有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

   (3)场外交易市场采用的是做市商双向报价、集合竞价和协商定价并存的混合交易模式;

   (4)场外交易市场的场所较为分散,形式多样;

   (5)场外交易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监管较为松散,以自律监管为主;

   (6)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等提供交易和退出平台,为交易所市场提供后备资源和退市通道。

   场外交易市场上述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挂牌转让的公司主要是非上市公众公司,较之上市公司,其规模小、经济能力弱,这决定了挂牌转让公司不能承担过高的信息披露成本。而受让方多为机构投资者或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投资者,意味着他们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投资经验,他们对市场信息的依赖程度比普通的公众投资者要低。此外,场外交易市场以自律监管为主,实行做市商或主办券商制度。做市商或主办券商与股份转让公司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做市商或主办券商的收入依赖于其主办的股份转让公司的品质与声誉,这使得券商在选择各自主办公司时会依据市场标准,在其监督挂牌转让公司行使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其声誉方面也有足够的动力。基于场外交易市场上述的这些特点,对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不宜援用证券交易所的模式。具体而言,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标准要低于证券交易所。要求前者如后者一样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程序不必要也不效率。{1}

   二、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主要规定

   目前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包括“新三板”),天津股权交易所及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信息披露制度

   2001年6月12日,为解决StaQ和net系统挂牌公司以及从证券交易所退市的公司股份流通问题,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业协会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并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也称“老三板”)。其信息披露制度除《试点办法》的规定外,主要体现在2001年11月28日的《股份转让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加强对代办股份转让监管和风险揭示的通知》等规定中。

   股份转让公司的信息披露具体分为首次转让前信息公告、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三部分。

   1.首次转让前信息公告。首次转让前信息公告是股份转让公司在与主办券商达成委托协议后,首次转让公司股份开始日前[2],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媒体上向投资者披露有关信息所做的公告。其目的在于让投资者了解公司即将进入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转让,并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的概况。

   《实施细则》规定,首次转让前信息公告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委托主办券商代办股份转让决议内容;(2)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通过委托主办券商代办股份转让决议后的通知;(3)股份帐户开立、股份确认、登记托管等事项;(4)股份转让公告书。股份转让公告书参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一招股说明书》中相关内容进行编制。

   前三项内容,至少在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媒体上向投资者披露,而股份转让公告书的内容由于重在“着重补充与证券上市相关但招股说明书未披露的事项”{2},应同时在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媒体上和主办券商的网站和所属营业网点刊登披露。

   2.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其标准分别参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第3号和第13号的上市公司披露标准进行编制。公司应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定期报告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向主办券商报送并公告。

   3.临时报告。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收购、出售重大资产;关联交易;其他重大事件(预计亏损、涉诉事项、重大担保、重要合同、公司注册事项、控制权变化、上市申请、公开发行申请等);特别风险提示;股份转让异常波动六个事项。其他事项,主办券商认为有必要的,也应当公告。相较而言,《实施细则》规定的临时报告披露事项比上市公司的规定要多,内容也更为详尽。[3]

   《实施细则》规定,主办券商应当对股份转让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指导、督促股份转让公司依法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主办券商对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承担任何责任,但主办券商有过错的除外。

   为激励与约束股份转让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2002年证券业协会了《关于改进代办股份转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入分级披露标准规则。《通知》规定,不能做到规范履行披露义务的公司从原来每周交易5次转为3次,不履行基本披露义务的退市公司每周转让1次。相应地,每周转让5次的公司,参照上市公司标准执行;每周转让3次的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公布经会计师审计的年度报告。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股份的转让,2006年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出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从而建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即通常所称的“新三板”。2009年6月12日,我国证券业协会颁布了《股份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报价转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规则》(以下简称《披露规则》)等对试点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披露规则》只规定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的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挂牌公司可自愿进行更为充分的信息披露。相较“老三板”而言,其信息披露要求要低得多。

   《披露规则》要求挂牌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股份报价转让说明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1.股份报价转让说明书。股份报价转让说明书应在挂牌报价转让前披露,其性质类似于上述《实施细则》中规定的股份转让公告书,但要求披露的内容较少,仅涉及公司基本情况;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持股情况;公司业务和技术情况;公司业务发展目标及其风险因素;公司治理情况;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司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的情况七个方面。

   2.定期报告。对定期报告,《披露规则》规定,挂牌公司必须披露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对于季度报告采自愿披露原则,挂牌公司可以在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自愿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要求披露的内容较股份转让公司的要求更为简单,包括:公司基本情况;最近两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最近一年(半年度报告上述期限两项为“报告期内”)的股本变动情况及报告期末已解除限售登记股份数量;股东人数,前十名股东及其持股数量、报告期内持股变动情况、报告期末持有的可转让股份数量和相互间的关联关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持股情况;董事会关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分析,以及利润分配预案和重大事项介绍;审计意见和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主要项目的附注七个方面。在审计要求方面,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告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半年度报告除特定情形外可以不经审计。

   3.临时报告。《披露规则》要求挂牌公司披露临时报告的事项只限于公司的重大事件,如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合并、分立、解散及破产;重大关联交易;重大亏损等13项内容,较《实施细则》也少。

   除挂牌公司的披露义务外,《披露规则》也规定了主办券商的对公司信息披露督导义务,对主办券商督导工作的人员配置、基本职责等做了相应规定。除此之外,证券业协会还制定出台了《主办券商信息披露督导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是对上述的主规则的细化和深化。

   (三)天津股权交易所信息披露制度

   2008年9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交所”)成立,天交所的业务范围主要为“两高两非”公司[4]的股权和私募基金等提供融资和交易平台。天交所的《天交所非上市股份公司挂牌交易规则》(以下简称“交易规则”)和天交所《挂牌公司信息披露指导意见》等监管规则对其信息披露作了规定。

市场开发报告篇7

通过拓展区域广告市场,主流省级报媒可将省内大发行量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生产力优势和广告营业优势。从我国报业发展趋势来看,报业增长特别是市场类报纸新的增长,其重点区域正在由中心城市向次中心城市转移。抓住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打牢在次中心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根基,发挥区域媒体优势,吸纳区域广告资源,无疑是将主流省级报媒事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山雨欲来风满楼,区域广告运营的探索发现

一直以来,中国报业广告保持着连年高速增长的迅猛态势,但近年增幅逐渐放缓不断萎缩,及至去年甚至一些城市的报业广告出现了负增长,中国报业广告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究其原因,报媒广告市场正在日趋理性成熟,报媒广告正在被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分流,而这一切缘于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缘于技术创新和消费市场的变化。受传播技术制约,报媒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城市市民获取新闻和资讯的主要媒体,尤其是在城市区域发行量占据第一的媒体,渐渐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众多厂商看好报媒广告价值的充足理由,同时也成就了报媒广告的快速增长期,成就了中国报媒广告“蛋糕”的巨增。但随着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发射、宽带、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传播技术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场革命催生了新媒体,改写着传媒业的整体格局和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因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差异而出现的受众群体正在分离,而分离的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种种变革促使着一个分众化的多媒体时代到来,因而主流报媒才不得不在广告经营上寻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区域广告运营拓展,这从齐鲁晚报,生活报等媒体的先行探索可见一斑。

齐鲁晚报于2005年开始创办区域(地方)版,到2009年初,已经创办了济宁、临沂、烟台、潍坊、青岛、泰安、聊城七个区域(地方)版。目前,齐鲁晚报的区域版目前在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和广告经营运行良好。“地方版新闻采编全面介入当地主流政治生活、全面贴近当地民众衣食住行,成为当地精英人物和城乡居民的首读媒体。地方版通过复制、嫁接集团或整合当地产业链条,获取优质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齐鲁晚报原总编辑郝克远如是说。

2009年12月17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生活报》宣布成立生活报传媒集团,并与齐齐哈尔、佳木斯、伊春、鸡西、绥化、黑河、七台河等省内7个城市的地市报“结拜”,共同组成省市两级报业战略合作联盟,在全国率先探索都市报体制改革及合作的新模式。2010年,加盟的8家地市报均以《生活报》地方版的形式全新亮相,由此,《生活报》通过“一个品牌八家享”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增长方式的变革。一方面,由于8家地市报的加盟,《生活报》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总发行量增加1/3,达到55万份,成为黑龙江省人均密度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另一方面,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发行量的扩大,也带来了《生活报》广告收入的提高。据统计,《生活报》上半年广告入账比去年同期增长35%。

需求增加带来经营新机遇,正确发力突破瓶颈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几点与报业具有一定关联性。其中,促进消费利好广告业,对报纸经营会有很大帮助;加强城镇化进程,受众的媒体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报纸的可覆盖人群势必增长;发展文化产业,报业既是当事人又是宣传推广的最佳载体,目前很多报社与各地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组织都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这些都为广告主带来了需求的增加,也给报业带来新的经营机遇。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心城市(省城、直辖市)成为国内报业发展最成熟、竞争最充分的区域。随着省城广告市场逐渐接近天花板和国家政策导向开始转变,做大做强不仅是省级报媒内生性的愿望,也是外在性政策导向的要求。省级报媒逐渐突破属地化管理的樊篱,实施跨区域扩张。目前,一些省报开始讲视野转向本省区域内的二三线城市,推动这些城市传媒业的发展,已成为省级报媒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从城市区域分析,我国一线城市仍保持着较核心的消费群,但传统媒体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将趋于饱和。优质的品牌更有利于向二三线城市疏散与传播,因此,具有品牌价值的报业在二三线城市将寻找到新的经营机遇。经历多年打拼与磨合,楚天都市报襄樊、宜昌、江汉、鄂东4个地方新闻版齐发力,积累了兴办地方版宝贵经验,锻炼了分兵作战能力,培育了省报地方新闻受众市场与经营资源。扬子晚报是江苏省一张地区性报纸,发行量覆盖本省和周边数个省市。近年来,扬子晚报区域广告全面提升了经营平台,地区版全部进入本报主体运作,即综合C版“都市生活”版块,《扬子楼市》、《扬子汽车》两行业广告专版的形态,三个着力点开拓市场,系列动作,不仅科学合理地理顺了关系,更是充分调动了公司拓展市场的积极性,依托主报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当地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迅速激活了市场,提升了经营空间,广告营业得到大幅提高,区域广告运营成为名副其实扬子晚报广告经营的“第二战场”。

抓住区域广告资源,实现广告传播价值

根据CtR媒介智讯的数据,在传统媒体广告总量中,投向全国性媒体的广告占总量的1/3,其中超过90%投在中央台和省级卫视,而2/3的广告投向了区域性媒体。这表明广告资源的主要流向在区域市场,这一市场分配格局在报纸中更加显著,报纸广告总量中高达98%以上的广告是投向地方性报纸的。广告资源在媒体分配上的这种格局,实际上反映了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的。无论什么品牌,其市场份都是由一个个区域市场组成的,只有落地于一个个区域市场,才能成为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品牌,更何况绝大多数本土品牌还处于地方品牌阶段,它们依赖的只能是区域性媒体平台。

报纸广告的行业构成已经诠释了广告资源的市场特征。房地产广告是报纸的第一大广告来源,占到报纸广告的27%左右,零售业广告是第二大广告来源,占到19%左右。两个行业占到近一半广告资源,而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行业所需要的媒体平台都是地方性媒体。广告资源的市场格局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在新媒体飞速发展阶段,为什么新媒体对报纸广告的分流并不显著。那是因为无限传播是新媒体的优势,而区域传播目前还不具备竞争优势。

报纸的区域资源优势非常显著,但这并不能代表竞争优势。留住资源,关键在于开发资源、服务资源,成为企业营销的传播平台。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性报纸在这方面不断创新,从广告到策划,从报纸到活动,从传播到体验营销……报纸也在向全媒体方向发展,优势报纸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于区域广告资源的吸纳能力在不断提高。近两年,扬子晚报通过不断的政策引导,鼓励各区域广告公司着力开拓房地产和落地商业广告,使得区域广告的年增长率均超过25%。同时,通过举办各地的房地产交易博览会,在拉动广告营业的同时,进一步彰显扬子晚报在江苏省内各地方区域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2011年10月1日,由扬子晚报联合淮安电视合打造的“淮安房地产交易博览会”,淮安房地产企业悉数参加,活动现场交易火爆。通过活动,不仅加强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品牌资产增殖,也达到社会、媒体和读者三方共赢的局面。

我们不妨把狄更斯《双城记》里的开篇辞“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作为本文的结语。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成就着新媒体的成长,同样也成就着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处在多元媒体共存、相互补充、共同成长的时代。当然,任何媒体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受众要求的变化,适应企业整合营销传播要求的变化,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主流省级报媒通过区域广告经营的积极探索与尝试,不断拓展经营模式和渠道,将在报业发展史上,演绎出无限精彩。

市场开发报告篇8

其实,在林林总总的报纸上,党报由于独特的政治优势,权威性和可信度无可比拟。蕴涵着巨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潜力。关键是深入挖掘这一价值,通过精准的策划和到位的营销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广告收入。在这方面,河南日报创新广告经营思路,大搞节会广告,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找准党报的优势是前提

面对局部的市场困境和竞争失利,常常有党报广告人流露“受制于政策”的哀怨,这是对党报品牌价值认识不足发掘不够的表现,没有发现党报“受益于政策”的机会,没有看到党报在广告市场上的优势。

在日趋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中,党报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了解对手,更要清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以智取胜。

省级党报的优势在哪里?在于以党和政府工作为背景的权威新闻,在于按照新闻规律创造性地解读政府工作新闻,在于以知识积累作为基础的权威新闻阐释,在于新闻的深度发掘,在于高水准的新闻背景分析,存于高准确度的舆论导向。党报传播的很多观念、信息,都是来自权威机构――党政部门,因此具有其他报纸无可比拟的权威信息来源。同时,党报的这种政治权威性,也决定了党报的核心读者层就是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虽然绝对数量在全体受众群中不占优势,但是社会影响力却明显地在一般受众之上。这部分读者中包括了大批对地区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所以也比较容易为党报争取到大的广告客户。

党报的定位是其品牌和号召力的基石,党报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这是其他报纸所无法具有的特殊卖点,也是党报广告宣传的拓展源和拓展基石。广告作为一种劝服性的信息传播活动,借助主流媒体的权威信息平台来确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开始看重省级党报的品位和社会影响力,他们需要通过省级党报的广告服务来进行品牌推广。

搞好策划、整合营销是关键

报纸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承载信息的纸张),又包含了无形的服务形式。这种无形的服务形式又有两种:一是向受众提供新闻和其他信息服务,二是向广告主提供媒介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所以,报纸的营销是二次出售,首先把信息卖给读者,然后把读者的注意力卖给广告主。

报纸“双重出售”的特殊性决定了报业经营必须树立“完整的报纸”观念,打通采编、广告、发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部门壁垒,互相协调配合,利用多种手段共同开拓广告市场。也就是说,广告经营要从编辑部门开始,采编、广告部门协调一致,共同进行媒介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和营销。

策划是搞好广告经营的突破口,党报广告经营者必须具备对市场、重大新闻、经济活动的感知能力和进行系列广告活动的策划能力。系列活动策划可以围绕以节日为主体,可以借各种会议、展览、展销等活动时机,引导市场、启动市场、抢占市场。

2007年8月4日河南省伏牛山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在此之前,省长曾专程到洛阳、南阳、信阳伏牛山沿线景区考察调研,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了多项指示,并明确提出要把伏牛山生态游打造成一流的精品线路。在调研中,省长多次提出要加大对伏牛山的宣传力度,要求省内媒体为尽快炒热伏牛山生态游推波助澜。这是个强烈的产业规划信号,也是一个营销策划的重要商机。《河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在推动政府决策中有着明显的风向标作用。为配合这项工作,《河南日报》很快推出了《关于生态伏牛发展报告县市篇》的策划方案,注明此专刊将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散发,为集中展示伏牛山沿线的旅游强市县及重要景区,形成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局面,创造舆论氛围。这一策划不仅迎合了市场需要,也引起相关行业领导及县市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作形象推广和业绩陈述,同时也为进一步争取社会关注、政府支持创造条件,所以很快收到热烈的同应。会议召开当天,《河南日报》以“河南山水美如画,生态伏牛醉游人”为主题推出8个版的篇幅,为会议增添了热烈气氛,这一策划活动让省政府相关领导十分满意,各版面的广告主也很满意,河南日报当天广告创收70万元。后来同城媒体评价:“如此快地了解前沿信息,把握高层意图,并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也只有党报才能做到”。

广告策划是对隐性的、潜在的广告客户的重新挖掘和发现,它需要和广告新闻点相结合、和党报的特点相结合、和广告客户的需求相结合。没有事前周到细致的策划,没有采编、广告经营部门的密切配合,党报的品牌效应就很难发挥出来,党报的优势就很难转化为现实的广告收入。

节会架起通向市场之桥

各种节日、政府或者民间的会议以及大型会展活动,是党报影响力可以充分张扬的良机,是党报甩开都市报的竞争、做大广告的良机,是党报与市场对接的桥梁。

会展经济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朝阳产业,近几年,河南会展业方兴未艾,郑州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受国内外展览机构的青睐。据统计,每年落地省会郑州的全国性大型会展就有20余次。

党报面对如此广告盛宴岂能袖手旁观?2007年4月第二届中部博览会、2008年4月的全国旅游交易会分别在郑州举办,河南日报在做好会议新闻报道的同时也尝试分美广告,广告部提前策划积极参与。会前除了刊登招商广告,动员本省企业注重品牌宣传,借机亮相舞台外,还专门派人分赴中部其他五省摸清参会城市与企业的情况,并且提前设计好报纸广告样版,向他们推介《河南日报》。由于宣传到位,引起各地政府重视,“会特刊”广告收入达450万元。而旅游交易会因为有90余个世界旅游城市的市长、国内118名旅游城市市长参加,河南日报新闻策划与经营策划同时着手,以“相约中原,传播世界”为主题,开办旅交会特刊,除了一些景区展示外,许多有眼光的地方政府也参与宣传各地旅游资源。《河南日报》旅交会特刊设计精细、文案优美,深得客户认同,同时还注重服务意识,克服困难,把开幕式当天的报纸,一早提前送进主会场、分会场和代表们下榻的宾馆,让参会代表们感到铺天盖地的《河南日报》彩版特刊。会场上许多读者在欣赏《河南日报》的场面又被不少媒体摄入镜头,让那些刊登广告的客户感到出尽了风头,获得了心理满足,没有在报纸上做的客户感到了遗憾,这是一次精彩的双赢,河南日报广告创收260万元。

据统计,一年365天就有100多个节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有策划活动的可能。河南省每年成规模的节会在5次以上,时间加起来在40天左右,这都是大有可为的有利时机,关键是要做出有创意的活动策划,把这些潜力激发出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普遍提高,每年的全国“两会”更是重大决策酝酿出台,事关民生和大家切身利益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的媒体也就格外吸引读者,成为关注度较高的聚焦时期,党报尤其如此。河南日报利用这一时期展开营销策划同样收到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根据以往经验,以“关注两会召开,助推河南经济”为主题,刊登企业品牌广告,通过多种渠道向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以及有宣传意向的商家推介我们的宣传方案。鉴于参会代表、委员中本身就有来自企业的精英,他们十分了解“两会”期间时段的“含金量”,加之党报具有的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整个活动从启动到结束,短短40天赢得市场积极回应。大量的产品类服务类形象广告专刊连续刊登在10天“两会”期间的版面上,河南日报直接创收达到500余万元。

《河南日报》的定位是“高端媒体、政经大报”,在媒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搞好党报经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充分发挥采编部门的优势,因为采编部门的编辑、记者与各行业、各单位、各地区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在做好日常新闻报道的同时,更有优势组织这些部门参与报社的活动。

党报在广告市场能不能开拓更大的空间?怎样创造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河南日报的经验是:利用各种会期衍生的阶段性热点,把党报优势化作市场号召力,就能够取得宣传工作与广告经营的双丰收。参与市场竞争是一场博弈,党报必须了解自身优势,把握核心竞争力,坚持走策划创新之路,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广告市场中稳操胜券,才能在群雄激战的拼杀中独辟生路,再创辉煌。

市场开发报告篇9

笔者认为,面向市场的报纸发行,应该有强烈的赢利诉求。

【关键词】报纸发行赢利

当前,报业的产业和事业两重属性日益明确,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要一手抓报业产业发展,一手抓报业事业的发展。

2003年,我国日报占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的有20家,其中晚报和都市报占2/3。晚报、都市报的发行缺少行政手段的推动,基本是靠报纸自身品质在市场拼出来的。他们求生存、求发展的欲望很强,成本意识和经营意识很强。

不仅仅是晚报、都市报,党报同样也需要面向市场办报。就是党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同样需要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而面向市场的报纸应该有强烈的赢利诉求。

一、面向市场的报纸,不单指发行、广告要面向市场,采编也要面向市场

如果把报纸看作产品的话,报纸发行是营销,采编是生产。生产围绕市场需求做,产品才能有市场。要提高报纸的发行量,提高报业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最根本的问题是报纸的定位及与定位相适应的“内容”。报纸的内容是报业产业发展的根本,是发展报业产业的前提。

有报社管理者作过这样的比喻:“编辑记者编织出美丽的花篮,发行员投递美丽和新鲜。”首先得有美丽的花篮,其次是及时售出。

报纸不同于其它产品,它有二次销售的特性。何为“二次销售”呢?发行商把报纸卖出去,卖的是报纸上印刷的内容。内容包括文章、图片、版面语言。

“二次销售”指的是把读者卖给广告方。

内容如何直接决定读者是否肯掏“银子”。在同质化报纸竞争激烈的城市,除了做足做靓80%的同质内容,还要下功夫做好20%的独家新闻,才能吸引读者。采编围绕市场需求即采编的发行意识应体现在:(1)记者、编辑得有发行意识采写,选题策划要有发行意识。(2)记者编辑要有时效意识。

发行与内容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发行与采编需要经常性的互动。正像产品的优劣决定销售一样,报纸内容的好坏决定着发行。

做发行的人要学会评价报纸,与同城的都市报比、与同类报纸比。在比较中,找出特点、有价值的信息。从包装上、版式、图片、标题等,学会评判产品的好坏,并把读者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采编,形成互动。

《京华时报》曾设奖奖励采编人员。某著名企业维修店以次充好,消费者投诉到许多家报社,其它报社因种种原因没有登出来,只有《京华时报》登出来了,当天多卖了3万份,该企业员工上街恶意收购,记者跟踪追击,把这过程又登出来了,又增加了3万多份,发行人颁奖6000元给编辑记者。这就树立了榜样,引导记者、编辑做好的东西。

二、面向市场的报纸,不得不考虑读者定位,报纸定价

切分什么样的市场,是面向市场报纸最重要的企业战略。时政类、体育类、服务类报纸,不同的读者定位,决定了报纸的发行对象的不同。

《新京报》读者定位是社会主流人群,即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体育周报》定位体育爱好者;《瑞丽》定位白领时尚女性。《哈佛商业评论》是管理类的杂志,宗旨是创造和传播管理理念,帮助商界领袖不断更新理念,领导变革。读者中有50%是国内外大企业的总裁、总经理、高层管理者、专业人士,46%是企业部门经理、中层主管。其定价70元/每本。《北京晚报》定位是广大的普普通通的百姓。其定价就是0.5元/份。

市场很大,没有一家报纸能覆盖所有的读者,能拿下所有的广告,读者定位决定着内容的取舍,决定着发行的方向。

上面提到的报刊,不同的定位,有着不同的定价。影响报纸发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发行定价。

报纸零售价、征订价是高是低,就在于取什么样的读者群体。高一些,取高端读者,如《哈佛商业评论》;低些,取中低端读者。除广州部分都市报外,其它大多数都市报零售价没有高出0.5元/份,有的城市报摊零售采取打捆方式1元3份不同报纸。

报纸价格由三个方面决定。

1、都市报营销模式。低价格,通过二次销售,靠广告收入弥补发行亏损取得盈利,绝大多数都市报是这样的,国外也是这样。《纽约时报》60-70个版,50美分;周末200个版,75美分。甚至出现免费报纸,如瑞典《地铁报》、美国甘尼特公司9份免费报纸、香港《都市时报》等。

2、特定市场约定。广州报纸都是一元一份,北京就是0.5元,上海本来是0.5元,循序渐进地提价。0.7元、0.8元,提高了20%的份额。

3、当地行业老大决定。老大不动,其它就不能动。老大才是规则制定者。

《体育报》(西安)提价1元/份,当地收入远不如广州,为什么能提,因为它是当地老大。

低价发行,是相对于成本而言的。

厚报时代,竞争销售激烈一点的都市报,70、80个版是常态,节假日有的高达100多个版,年终一期有的达200多版。厚报就是高成本。

厚报的出现,在于刊登更多的内容,争取更多的读者,进而争取更多的广告。自从厚报出现以来。报业广告一直是高速增长,也正是广告的高速增长才孕育了低价厚报的模式。

国内报纸每个印张的印刷成本在0.17至0.2元之间。按低点计算,一份4开56版的报纸是7个印张,印刷成本是1.19元至1.40元,再加上发行成本,报纸实际印刷发行成本是1.5元至1.8元,这份报纸的市场零售价只有0.5元左右。一份在一线城市创刊的都市报,以30万份的量,每天亏损30万元至40万元,一年下来是1个多亿。这还不算创刊前期免费报纸,购报赠礼品、半价订报等促销成本和采编费用。

明知厚报低价是毒酒,为什么要去喝呢?竞争使然。

广告商投放广告首选城市内发行量第一的报纸。如果发行量不突出,广告商就会选择多家相对平行的媒体投放。为了取得市场老大地位,各家报纸不得不投入巨资,甚至是不惜血本争取读者。

从河南郑州的《大河报》(河南日报社主办)与《郑州晚报》的竞相扩版可以印证这一点。

《大河报》1995年试刊3期,每期印刷15万份,全部免费,培养百姓的读报习惯。

从1996年1月1日起,日发行量1.6万份到2002年70多万份,1.7亿广告收入,7000万净利润。2002年以前是4开32版彩印,强势介入。《郑州晚报》坐不住了,2002年5月,《郑州晚报》一分为二,恢复《郑州日报》来承担党报职能,晚报由对开改为4开并定位都市报特征,斥资3000-6000万元出击市场,以56个版强劲上市。

7月,《大河报》上升到48-50个版,03年8月为64个版。

这种操作方法在2005年以前,一直是高歌猛进,因为有高速增长的广告支持。但是市场风云变幻。2004年广告增幅突缓,只有9%。2005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果考虑报刊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可能是负增长。广告下滑,导致很多报社经营困难,有的报纸减版,有的报社提高报纸售价,目的都是减少发行亏损。

目前怎样的版数是合适的呢?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上海报业市场的调查显示:

读报时间:2001年63分钟,2003年为62.5分钟。读者希望的0.5元买到的一份4开报纸的最佳版数量为32版。

三、有效发行

追求发行量是形成一个地区主流媒体的要求。一个地区的主流媒体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发行量是否在该地区占主导地位,即具有较竞争对手高得多的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具有权威性。这主要体现在读者对报纸的信赖度和报纸在读者中的声望和公信力等方面。报纸发行是否覆盖了社会的强势群体是构成权威性的基础。三是应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必须有一定的发行量,追求必要的到达率。没有发行量的支撑,报纸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报纸发行量在成本倒挂的情况下,并非越大就越好。一份报纸会因市场、成本等因素而客观要求发行量适度。就是说报纸的发行量有一个范围,该空间的发行量能使报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发行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工作重点一定要放在改善发行质量上,以提升发行的有效性。即努力提升读者群的素质及读者群与广告客户的关联度。

报纸发行经历的三个阶段:追求发行量;有效发行;精确发行(数据库营销)。

从1985年《洛阳日报》自办发行开始到90年初,各报社追求发行量。这个阶段广告量不是很大,发行收入很重要,发行是赚钱的。那时《南方日报》发行收入上亿,广告才3000万元,现在党报发行有盈利,只要发行量拼上去,既实现了宣传、传播功能,又直接带来了利益的增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进入晚报时代、都市报时代,报业竞争可用“惨烈”形容。竞相拿出各种手段抢夺新闻、抢夺读者、抢夺广告。扩版、打折、送礼品等等。拼了血本,想把别人打下去。每个利益团体都想得到好的结果,但大多没有达到目的。

所谓有效发行,就是捕捉有效读者。什么是“有效”呢?即有消费力、决策力、影响力的读者,或者说有钱的、有权的、有名的读者。这样的读者是广告商最感兴趣的。

有效发行不仅是报刊送到有效区域,还要实现有效阅读。只有阅读才会产生影响。于是目前许多报社开始追求精确发行(数据库营销)。

哈佛《商业评论》实行精确发行。发行部门除了拥有独立的业务和渠道拓展开发人员外,还有一组客户服务专员。同时,还拥有完善的it系统及人员来支持强大的数据库后台。

数据库营销包含几个方面内容:搜集信息,如消费者、读者的基本情况,消费倾向、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居住等等。

对信息科学地筛选分析:有针对性的营销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电话营销。

把产品准时、风雨无阻地送到客户手里。这种营销措施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开始出现。在电信等其它行业普遍实施。

四、发行浪费的几种现象

1、卖废报。很多城市,很多报纸都有过,在南京非常厉害。这是报价出了问题,有的报社高达4个亿广告收入,利润仅2千万,利润被摊薄。

2、赠报浪费。

3、结构性浪费:发行结构与广告结构不匹配。宁波《现代今报》,农村10万份,城市6万份,90%广告在城市。后来农村撤站,只留2万份,集中做城市。

五、得渠道者得天下

业界早就流传“得渠道者得客户,得渠道者得市场,得渠道者得天下。”报刊是产品,从市场营销角度讲,消费者也就是读者对这个市场在起主导作用,读者的需求将决定市场发展,而不是产品来决定消费者的需求。

1984年以前,报刊邮发一统天下。如今,有近800家报社实行自主发行,把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

市场开发报告篇10

关键词:平面媒体区域经济相关度

媒介经济是整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切经济的共性;媒介经济又是影响力经济,它的双重性使其显示出相对复杂的经济形态。第一是它的接触性,媒介经济的形成首先是凝聚受众注意力的规模;第二是它的消费性,媒介消费者实际拥有的社会消费能力。

媒介经济存在两个依赖:一是对媒介影响力的依赖,二是对广告的依赖。表面上看,媒介影响力与纸媒的议程设置关联度非常强,如果缺少发行经营手段,媒介影响力同样抵达不到峰值。平面媒体影响力与平面媒体的产品销售,即与发行量的关联度密不可分,与实际阅读流量也呈正相关关系。

媒介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广告必然与经济发展紧密关联。首先是消费者对媒介产品的消费程度,媒介产品的消费依据消费者的文化素养,也受到经济能力的制约,而广告商对广告的投入依据消费者的社会购买力。广告拟态出个体消费者的经济环境,对社会产品的销售及消费进行了另一角度的测评。

媒介经济存在于社会整体经济中的发展趋势,由多种因素制衡,其中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因素,可能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因素的依赖度是最基础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媒体管理模式、区域群体综合需求、区域经济环境。新疆媒介经济在新疆区域经济环境中受到正负两方面的关联作用。

新疆平面媒体市场化走向受到新疆区域经济负面因素影响的相关度

新疆经济的区域性与平面媒体经济的区域性。新疆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决定了新疆经济的区域性特点,新疆经济的区域性特点延伸到了新疆媒体经济。与内地报业市场的远距离相隔,新疆平面媒体市场局限在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从区域之外进入新疆平面媒体市场的产品数量十分有限,进入者对市场目标的争夺定位在媒介产品销售上,无力于争夺新疆广告市场份额,新疆广告资源被新疆媒体如数囊括。外界难于进入新疆媒介市场,新疆媒介也难于进入区域之外的市场,新疆平面媒体媒介产品完全封闭在本地区域内。

对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地区新型媒体发展势头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媒体在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快于相对滞后的地区,对平面媒体市场走势的影响也强于后者,处在相对置后的新疆平面媒体获得了一个缓冲时间,中国发达地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缓冲时间为10至15年,新疆平面媒体市场打开缺口的时间表将推后很长一段时间。从一种观点上看,它给新疆平面媒体减弱了来自外部市场的压力,留有一个缓冲的空间,但这样的空间,是一个弱势的空间,并不一定完全有利于新疆平面媒体的充分发展。

区域性特点导致新疆平面媒体在区域内竞争,给区域外竞争增加了难度。新疆经济报与南方航空公司联办的《旅游报》在北京市场竞争了三年,这是新疆少有的能在疆外竞争的报纸,一直苦苦坚守到2007年,最终撤出了北京市场。新疆平面媒体试图以成立集团、加快市场化、解决体制不顺等问题的方式改变现状,但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平面媒体市场态势,与市场化激活的竞争力形成了对冲。

新疆平面媒体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高于发达地区。中国媒介经济始端于改革开放,在二元经济结构框架的土壤上萌生。媒介经济与社会经济存在“种群关系”,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和经济水平决定一个区域媒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对媒介经济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中国媒介经济的活跃因素首先聚合于都市类媒体。以都市类报纸为例,因为寻求最大限度的广告资源是报纸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唯一经营模式,而二元经济结构造就的商家追求的高附加消费群体聚集在城市,因此,都市类报纸在面世之初就以这一消费群体为经营目标群体,由此打造的巨大广告资源与低价报纸售卖的联盟首先在大中城市生根开花。

固然,“报纸是城市化的产物”,但报纸在经营过程中,一旦以将报纸的影响力向广告主寻租作为核心竞争力时,报纸发行目标选择的参考价值将以广告主的潜在利益为主导,目前报纸流行的销售理论中的“无效发行”,就指的是不能带来广告量的边际发行量,从而以读者为首先选择的报纸发行导向,退到了被次要选择的价值取向。都市类报纸拥有的读者群体的分布,基本吻合二元经济结构造就的消费能力等级分布,也源于纸媒为追求广告资源而在自己认定和人为规划的区域中低价销售报纸的培植,逐渐形成了平面媒体的二元经济结构。

新疆地广人稀,农牧区的人口多而分散,平面媒体的受众需要一定的文化层次,其媒介产品销售的特性又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新疆平面媒体产品抵达农牧区的难度强于内地其他省份,进入新疆农牧区的平面媒体媒介产品的数量不足以形成影响力经济,新疆平面媒体基本上放弃了对农牧区的利益诉求。新疆党报在农牧区的发行量完全指向宣传的需要。新疆涉农广告本身就少,有限的涉农广告选择了其他媒介,新疆平面媒体上的涉农广告少之又少。

媒介二元结构呈现的结构性矛盾激化了区域性市场进入的泛滥,固定在广告资源争夺上的经营模式限制了媒介经济从内涵向从外延上的拓展,过度依赖追逐具有较强消费潜力的受众导致媒介同质化竞争。《都市消费晨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都市报》的同城竞争态势加剧了新疆平面媒体经济的二元结构强度。

由调查得出,新疆各地区主要报纸发行量低,发行量低所带来的问题是平均成本增大,吸引广告的能力低,而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恰恰是新闻媒介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新疆的多数报纸,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报纸运行十分困难。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首先会影响到新闻媒介的传播质量,使新闻媒介的发展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况。

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对广告的影响。据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200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4203亿元人民币。2008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达361.06亿元人民币。

新疆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群体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变化,消费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横向比较的结果表明,新疆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仍排在靠后的位置,新疆媒介经济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经济。

新疆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单一生产结构,第二产业与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广告以推动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为第一大类,新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状况决定了新疆本地广告资源的不足。

新疆平面媒体市场化走向受到新疆区域经济正面因素影响的相关度

新疆经济发展对媒介的传播要求。随着对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优势资源的开发,新疆正在成为国家能源资源接替区,基础建设、设施农业、边境贸易等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今年,中央提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疆经济大发展,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新疆经济发展向新疆媒介提出了适合新疆经济发展的传播要求,意味着向新疆媒介的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地影响到新疆媒介经济的走向,影响新疆平面媒体的市场化走向。

在未来的几年里,新疆平面媒体获得的行政广告资源、商业广告资源将呈上升趋势。

生活水平的变化对媒介的传播要求。新疆经济发展,不能单靠一座接一座的高楼拔地而起、一个接一个的大项目落地而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当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时,才能把现代化的气息延伸到城乡统筹的各个角落。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服务业的扩大,社会群体对各类生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它将导致平面媒体广告类别结构的变化。

分类广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实用信息,读者能够通过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小分类广告满足了受众所需要的“售屋租房”、“求学辅导”、“出让转卖”、“家政保育”等信息。小分类信息范围的扩大、量的增加,其基础由民生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作支撑。

新疆平面媒体小分类广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别的广告。《都市消费晨报》、《新疆都市报》分类广告占版面积每天保持在4至6个版。两家都市类报纸小分类广告的年收入分别达到4000万元和1000万元,从过去广告经营中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大亮点。

传统报业发展到今天,如何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再度利用已经成了关乎今后报业进一步发展的紧迫课题。报纸广告将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信息源。新疆平面媒体目前小分类广告同时采用两个通道,即在纸介上后,又借助于网络。网络利用纸媒信息建立起了面向公众的信息资料库。

区域经济环境改变促使新疆平面媒体调整盈利模式。平面媒体遵循的一般经营模式是,增强媒介的影响力、吸引力,促进发行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广告的吸附力。从广告的服务对象来说,广告主选择投放对象,首先关注媒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读者的阅读率、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美誉度,看重的是广告投放的效果。从产业构成上说,广告、印刷、发行是传统报业的三大产业支撑,尤其是报业的广告经营。这种传统的报业经营模式从现代报纸诞生以来一直在延续,在广播、电视的挑战下,其运行轨迹依然如故,未做大的调整。

近20年,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向纵深蔓延,传播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世界报业的经营模式多元化。日本《读卖新闻》把保险业作为报业集团经营的主营业务,默多克新闻集团在多元产业优势互补的推动下涉猎全球传媒资源,包括中国的新媒介资源。报网融合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平面媒体中遍地开花。

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变,新疆平面媒体经济的环境也将改变。《新疆经济报》报业集团以亚心网为依托探索报网融合的经营模式,目前形成的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新疆平面媒体一致有着清醒的意识,增加非广告经营收入,调整广告在媒介经济中占比居高不下的经营模式将是未来平面媒体转变盈利模式的关键。虽然不是直接的影响因素,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对新疆平面媒体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对平面媒体广告的拉动。新疆的经济状况在西北各省区中并不是最落后的,而且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但是,新疆在全国仍然是属于后列的。媒介经济归根结底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着平面媒体广告的拉动,新疆GDp在逐年增加,新疆主要平面媒体广告额及新疆各主要地区平面媒体广告额也趋于上升趋势。(本文为“平面媒体市场化走向与其分析”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晓枫:《中国传媒资源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2007年至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