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5:42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1

关键词:企业价值;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局限性

在证券市场非常发达的情况下,企业本身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这就涉及到企业价值的分析。作为普通投资者,定期公布的财务报表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如果仅依据财务报表来分析企业价值是不够的,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错误。本文就财务报表在企业价值分析中的局限性展开讨论。

1.企业价值的理解

企业价值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有取得价值、经济价值及市场价值等。取得价值是指企业在购买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表现为报表上的账面价值;经济价值是指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所承担的风险;市场价值是指企业产权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作为普通投资者,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不是为了获得公司的资产,而是为了通过购买股票获得回报,包括企业股息及股票差价。因此,我们关心的是企业的经济价值,并通过与市场价值对比之后做出决策。

企业价值关键在于经济价值,在于企业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盈利越多,企业价值越高,但是在盈利的同时,如果面临的风险过大,也会使人望而却步。因此,企业盈利能力与面临的风险水平是企业价值分析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

2.财务报表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

2.1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笔者认为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现实的盈利能力和潜在的盈利能力。财务报表通常反映现实的盈利能力,用如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进行反映,而潜在的盈利能力却反映的很少。潜在的盈利能力主要指行业的市场潜力,技术领先优势,企业管理层综合素质等,这些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充分体现出来。

2.2财务报表不披露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现行的会计收益概念以权责发生制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为基础定义的,只能确认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其采用的是实现原则,对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不予反映。但从企业价值分析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其未来的潜在盈利或者风险所在,是对未来进行判断的重要信息。

2.3会计政策与方法的选择使盈利结果呈多样性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如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所得税会计确认方法等,还有在会计估计方面主观性较强,如坏账的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等。这些原因造成同一企业在选择不同的政策与方法或改变会计估计时造成盈利结果呈多样性。假如上市公司业绩达不到预期,企业会主动选择有利于企业的核算方法,假如上市公司业绩超过预期,也有可能为考虑以后业绩波动而有所保留。

2.4会计造假的存在严重影响盈利能力分析

一般会计造假都在利润上下功夫,比如通过虚增收入,将预收账款作为收入,在会计决算后冲回,或者虚列应收账款等手段致使账面利润增加,但它实际的盈利能力可能很差,这些虚构的数字严重干扰分析者的判断,根据这样的报表进行分析会造成严重的错误。

3.财务报表在企业风险水平分析的局限性

3.1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大致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有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包括经济大环境、财政与货币政策及政府对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等;市场风险是指竞争对手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法律风险则是指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内部风险则包括企业战略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等。财务报表侧重于反映财务风险,至于所处的行业风险、企业战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运营管理风险等却不能涵盖,但是这些风险有时会比财务风险要重要得多。

3.2财务风险披露存在缺陷

3.2.1财务风险披露不全面

财务报表侧重披露财务风险,但也并非都能全部涵盖。一般财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信用风险、投资风险,而财务报表主要反映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反映,而信用风险与投资风险在财务报表上却很难反映。

3.2.2财务风险指标存在缺陷

财务风险中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但这些指标本身存在缺陷,如流动比率中流动资产的一部分不具有变现能力,即使流动比率很高也不一定代表具有很高的偿债能力,还有速动资产,虽然不包括存货,但是包含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偿债能力。

4.提高财务报表在企业价值分析中作用的对策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多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一个或多个指标与标准指标进行对比来判断企业情况的好坏,然而企业价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一两个指标能正确评价,甚至非一两张报表能够充分表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来提高财务报表在企业价值分析中的作用。

4.1提高分析者的素养

财务报表虽然存在局限性,却是我们分析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分析者必须具备足够的会计学知识,能够将会计数据转化成会计信息,不但能读报表,更能够辩证的分析报表。除此之外,还要求分析者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悉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仅仅依赖报表分析很可能会一叶障目。

4.2重视企业背景分析

价值分析不应该被财务报表数字束缚,应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入手。如果缺少对企业的背景的了解,分析者很难能够透彻理解财务数据。总体来说需要掌握的背景资料有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如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技术特征等;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如企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繁荣期还是衰退期等;企业的竞争策略,如企业是成本优势策略、技术优势策略、差别化竞争策略等,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财务报表。

4.3重视现金流量分析

一个稳定发展的企业,不但要有足够多的利润,而且还有足够多的现金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现金流量比账面利润更为重要。在企业价值分析过程当中,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评价获取现金的能力、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收益质量、评价投资与筹资活动等,这些信息实实在在体现了企业的质量。

4.4重视非财务资源分析

企业除了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之外,很多优秀的资源不能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如优秀的人力资源、完善的销售渠道、产品的质量、市场占有率、顾客的满意度等。虽然这些资源无法在报表上反映出来,但却可能正是企业价值的核心所在。作为分析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非财务资源对于企业作用,将它们与报表结合分析,或许使我们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企业真实的价值。

参考文献: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2

自从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和价值链管理的战略管理模式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基本上对其形成了共识:实行价值链管理,以确立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中的应有地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

一、价值与价值链管理的内涵

价值链管理就是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ValueChain),从而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是说,要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的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他们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物流和信息流的自我组织和自我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系统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可产生价值的、完整的过程。

价值链管理中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价值链是由各种价值流动所构成的,即由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增值活动所构成。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同一个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对于同一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

价值链管理还强调价值链上各项业务活动之间的联系不仅存在于企业价值链内部,而且还存在于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和供应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简言之,价值链是从供应商开始,直到顾客价值实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相应的流程。

价值链管理理论认为,竞争不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实行有效管理,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在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当中,并非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正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二、价值链优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一)竞争优势之源――成本领先与产品差异化

一个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可能在多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比如产品质量上的优势、研发能力方面的优势、营销方面的优势以及管理上的优势等,但其最根本的表现形式是成本领先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

保持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是企业采用的一种主要竞争战略。较低的成本使得企业在同等价格水平上比竞争对手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盈利,或者可以以低价位迅速占领市场。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当中,“汽车之父”亨利・福特率先采用标准车型的低成本生产和薄利多销为基础的全方位成本领先战略,使得他在20世纪初期便迅速控制了全世界的汽车产业,并在其后的20年中成为该行业的霸主。

另一种竞争优势是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优势。企业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出类拨萃,让消费者感到它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同别人不一样”,就必须大力发展别具一格的产品线和营销项目,使企业产品在设计、工艺、品牌、特色、款式、服务等各个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具有鲜明的差异化特征。差异化使得企业之间出现差别,从而建立起顾客对产品的较高信任度和忠诚度,同时也为竞争对手的介入设置了较高的障碍。

(二)竞争优势识别――价值链分析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也就是价值形成的过程而产生的。因此,用价值链作为分析评价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战略工具,通过成本分析和差别分析,从而可以找出公司在价值生产过程的利弊。价值链是从价值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原材料和组成部件的供应商开始,经过价值生产过程中的购买者、最终消费者等各个阶段并在材料的处理与再循环中达到顶点。利用价值链分析法可以识别价值生成的过程以及在每一环节所需要投入的成本,通过对价值形成关键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来获取成本优势。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

利用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成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企业的价值生成过程

以服装行业为例,它的价值生产过程包括:布料的选购、服装式样设计、加工制作和销售等几个主要的价值生产过程。

2.确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构成

即将成本在各个不同的价值生产阶段进行分配。仍然以服装企业为例,首先,在不同的服装生产企业中,各个价值生成阶段对其产品总价值所作的贡献是不同的,各阶段所耗用的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也是不同的。服装设计是其价值生成的关键阶段,对产品总价值贡献最大。其次,精良的做工也是名牌服装具有独特魅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成为其价值的一大来源。通过对各价值生产阶段的评估和成本分配,可以了解各阶段对价值生成所作的贡献大小、所耗用的成本多少及其增减趋势,同时还可以比较竞争对手的价值和成本分布,从而找出差异。

3.识别各项成本的驱动动因

成本动因多种多样,比如规模经济、学习溢出、技术、生产能力利用比、联系、整合、质量管理、时机、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等等。这些成本动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其中结构性成本动因反映了公司的长期决策,并确立了公司在产业及市场中的地位。执行性成本动因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经营决策以便合理利用资源,达到既定战略目标。管理政策、企业风格、文化背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决定了这类动因。

4.识别价值链中不同价值生成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为竞争优势的源泉,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及其联系与各种价值链本身同等重要。而且,这种联系可以提供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这种复杂的竞争使得竞争者难以模仿。

5.获得相关成本的优势

许多企业对降低成本这一战略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降低成本即意味着全面的成本降低,往往制定出诸如在年底内各部门成本都降低到某一程度的目标;而实际上我们的真正目标是要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

1.获取成本优势

在用价值链分析法评价企事业成本优势的过程中,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获取成本优势,即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和重构价值链。如果企业能判定其价值链中重要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并能够对他们进行有效控制时,企业就获取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

(1)控制规模。规模经济是最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如何通过控制规模来控制成本呢?一是取得恰当的规模形式;二是在规模敏感的活动中制定政策以加强规模经济;三是企业应根据其战略方向来利用规模经济的形势。

(2)获取学习溢出的效应。一项价值活动由于学习提高,其经济效益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成本下降。如邯钢通过学习,在改变、改进进度后,劳动效率提高了,从而使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

(3)控制生产能力利用率。通过均衡生产量,常常可以提高平均生产能力利用率。例如,季节性产品如化肥、农机具等,可以在淡季增加促销和为产品寻求淡季使用途径,使产品生产线拓展到受生产周期影响小,或者能够轮换使用剩余生产能力的产品上;或者挖掘出新的细分市场以弥补淡季生产时的锐减。

(4)控制联系。控制联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利用价值链内部的成本联系,改善其成本地位。例如提高产品加工的精度可以减少成品的检查费用,降低废品损失和修复费用,甚至可以减少因退货或顾客投诉而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利用纵向联系,降低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比如向原材料供应商提供企业的生产进度表以保证原材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减少因原材料短缺而带来的停工损失或因材料积压而导致的存储成本上升。

(5)控制整合。整合和解散整合,同样具有降低成本的潜力。例如,当企业自己生产某些零部件比外购更合算时,解散整合能带来低成本的优势,而当企业感到自己销售所耗用的费用占总成本比重太大时,他可能会将这项工作交给分销网络去做,以充分利用整合的优势。

(6)选择最佳时机。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反映了对时机的选择。有时,企业作为率先行动者可以获得捷足先登的优势。例如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在钢铁业就是一种优势。时机选择对于成本地位的作用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与经济周期和市场条件有关的时机,而不选择绝对意义上的时机。时机选择要求企业一要利用率先行动者和迟后行动者的优势;二要在商业周期中选择购买时机。

(7)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例如福特汽车公司通过传送带的应用实现了流水生产方式,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了让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的梦想。又如河南莲花味精生产集团围绕着味精生产先后进行了十几次技术改造,每一次改造,都伴随着生产效率提高,能源及原材料的节约。

(8)控制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几乎对所有价值活动的成本都具有一定影响。各种活动之间以及它们与买方和供应商之间的相对地理位置,通常对于诸如工资水平、后勤效率和货源供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又如,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是形成企业内部后勤成本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相对而言买方的地理位置又会影响到外部后勤成本。

(9)控制机构因素。一个企业内的机构设置及其工作效率的高低也会影响到成本的高低,企业可以通过精简机构、优势人员配备和提高机构人员的办事效率来压缩成本。

(10)其他因素。政府法规、免税期、关税、政府运用的财政刺激手段以及本土化规定等机构因素也是构成成本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某些产业,一项或几项机构因素可能会成为最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例如对于沃尔玛全世界的分销店来讲,关税、税收政策和本土化等机构因素就将成为其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而对于邯钢来讲,财政刺激手段可能是最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企业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构因素以降低成本。同时还要避免不利的机构因素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额。

在每一个价值生产活动中,其成本驱动因素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成本驱动因素的综合控制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一种取得成本优势的方法是重构企业价值链。重构企业价值链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使企业相对成本地位得到显著改善。

2.差异化优势的取得

企业可以通过两条基本途径获取差异化优势。一是通过正在开展的价值活动使企业更具有独特性;二是用某些方法重构价值链来增进其独特性。

(1)增加独特性的来源。企业独特性来源越多,其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越低,因而增加独特性来源可以给企业带来显著、持久的优势。这些独特性可能来源于采用了新型材料,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产品卓越良好的性能,完美的售后服务等等。例如麦当劳独特的店铺造型、严格而专有的配料、统一的制作技术、与众不同的品味等都是其显著优越于其他快餐公司之处;而巴黎服装长盛不衰与其新颖的面料、一流的设计、精良的做工紧密相连。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3

关键词:价值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资本结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62-02

财务总监,或财务副总,或总会计师,有其规定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如:负责财务团队管理,财务体系的规划、发展、监控,设计并制定结算体系,成本控制,负责制订中长期财务计划、年度预算并监督执行,对外的政府、税务、会计师事务所的协调,财务报表签发等,有些是硬性规定的工作,具有消极被动的性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总监,必须是积极的主动的,除完成基本的事务外,用大量时间精力于企业的价值管理上。

古语说得好,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财务总监,作为本公司财务人员的灵魂,本公司财务信息中枢,就应明白,财务管理不是为管理而管理、为预算而预算、为考核而考核,会计工作不是为核算而核算、为报表而报表,而是要将资本的保值增值贯穿于全过程,将抵御各种风险使之在风险和价值平衡中最优化的过程。

营利企业的活动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资本的增值,实现企业增加值的增长。而实现它的手段,是企业的业务,是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是生产领域管理的内容;增加销售量,维持合理的售价水平,及时收回货款,提高生产资金周转速度,是销售领域管理的内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的理财能力,防范财务危机,正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是一体化的,协同行动的。在这方面财务总监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基于未来各种业务中的投入产出的价值规划、计划,是对未来一定期间企业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的具体的谋划,而不是为生产而生产、为经营而经营;要根据公司战略、方针目标,将指标层层落实到各单位、个人,将人力、财力、物力在各业务单元上分配,形成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它是各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协调工具、控制标准、考核依据。制订科学的预算并严格执行之,能使企业经营按预定轨道运行,不至于盲目扩张、盲目投资,不至于偏离其战略目标;能使人财物在各环节合理协调配置,不至于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危机,因而避免损失浪费和经营无效、经营失败等极端不利情形出现。财务预算包括了现金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为日常业务运行提供财力保证,为利润目标实现提供指导纲领,为资产保值增值提供规划文件。具体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宜使用滚动预算,使生产经营均衡运行,避免前松后紧等不利现象发生。

二、投资管理

投资分为实业资本投资与虚拟资本投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譬如,投资于实业资本的企业上市,其资本被证券化,成为了虚拟资本;而投资于虚拟资本的证券,超过了控制权,其实际的企业就可接管过去,成为其子公司,构成企业并购,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转化为实业投资。出售、并购企业要根据公司战略、行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决定。价值评估要根据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来进行。在并购企业时要注意:对可辨认资产估价不可过高,要按市价或净现金流现值或重置成本评估;对无形资产估价也要科学合理;要充分估计到并购后企业整合在企业文化、技术、工作流程、业务上的难度,保证并购成功,发挥各方面协同效应,取得协同价值。在出售企业时,要充分评估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如土地使用权、地下矿藏、商誉、专利技术等。并购企业中价值巨大增值的案例是不少的,证券投资中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视的,更新、扩建、技改创新项目对增强核心竞争力有作用,对获得超额价值有影响。另外,对于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的影响在各项决策中要充分予以考虑,在业绩考核与评价中要科学地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资本结构管理

资本结构指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在总资本中各自的比重情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管理,主要出于对利息成本可以税前扣除的优惠的考虑,同时又要考虑能借到资金的最大额度与使用效果,也涉及利润分配政策。

四、套期保值管理

由于企业所需原材料与生产的产品价格,会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波动,有的会波动很大,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导致成本预算或销售收入预算及利润预算无法完成,财务状况陷入困境。在没有套期保值下,人们只能对此处于“必然王国”状态。然而,一旦严格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就能将波动很大的价格市场,化为波动很小的价格市场,在方向判断正确下,其效果比正常市场情况好很多。对于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的波动,也可采用远期合同等手段防范它们的风险。套期保值管理中,要执行铁的纪律:交易方向相反原则;商品品种相同或相近原则;商品数量相同或相当原则;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原则。对于实行套期保值没有现成条件的,可以构造资产组的方式来类似操作套期保值管理,即广义套期保值管理。这对于防范市场风险有重要意义。

五、税务及优惠政策利用管理

精通税法、合理避税、充分利用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贯穿于企业经营决策各方面,包括财务管理各方面。如税法认定折旧可以税前扣除,对更新、租用还是维修固定资产的决策有影响;自主研发项目形成无形资产税前抵扣加计50%,对自主研发还是外包研发的决策有影响。在一些开发区的税收优于一般区域的税收,对项目设在原处还是设在开发区的决策有影响;自然灾害发生时,一方面,参与财产保险的情况下,可获得一定比例保险赔偿,因而要对相应财产统计;另一方面,有的可获当年免税优惠。一些出口企业能获得出口退税利益,对产品出口还是就地销售的决策有影响。对税务政策的变动,要有灵敏的反应。如今年的个税改革,就将起征点改为3500元,9月1日起实行,由9级调为7级。在代扣个税时就要调整相应的系统。这对于职工获得实惠,在工薪上不影响正常成本决定增加多少的决策有影响。还有,最近出台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6项金融措施与3项财税措施、《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年免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11月17日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及上海试点相关政策规定,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上述行业分别适用11%和6%两档低税率。

六、风险防范与管理

一个企业无论多么有利可图、盈利能力有多大、成长速度有多快,如果不重视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都很可能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了。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以马航mH370为例,这是今年以来至今仍扑朔迷离的事件,它的严重性足可使马航破产。导致原因之一,就是风险防范与管理没有被相关高层重视和付诸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制度。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危害性风险。按其来源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企业的外部风险来自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包括外部环境本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目标的影响,如社会政治风险、供应链风险、市场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技术革新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环保标准、利率汇率税率风险、自然地理环境风险、灾害风险、国际恐怖、军事冲突、所在国政策取向与有关政策限制。企业的内部风险来源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活动。企业决策的风险一方面表现在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另一方面表现在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中。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来自企业的各个流程和各个部门。但是在稳定的环境下,以中国国家环境为参考,法律、法规、制度与环保标准风险显得不一般。因为违反之很可能就意味处分与罚款,就是直接的损失,或引起长期的潜在损失。比如,一些休闲、浴足、洗浴、理发、温泉、酒店、宾馆等行业为招揽生意、迎合顾客不当需求而从事不法经营并牟利,就不免受到法律制裁,导致关闭;有的冶炼、造纸等行业不重视劳保、环保措施,排出严重污染气体,连操作人员都在短期就患上肝肺等疾病;河水浑浊成为红色不再清澈,周围居民有相当部分不治患者与之有直接的关联。这些直接间接的破坏活动,不是用破产能了结的问题,必须严加整顿,不达标不生产不营业。因此,诸如此类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的必要性,是毋庸多言的。应对风险的策略有规避、分散、转移、接受,在实务操作中,要权衡利弊而灵活运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教材编写组.高级会计师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eB/oL].

百度文库-/view...,2012-07-23.

[7]国务院总理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eB/oL].腾讯财经,-finance.

/a/201...,2011-10-12.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4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26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58-02

在我国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多是围绕各项收入与利润的增长开展,而相对忽略了资本的实际利用效率及其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国内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进一步体现财务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价值增值,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以及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等关键问题,必须引起国内旅游企业和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所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管理,实现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其中财务管理是不容忽视的项目之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理念、方式、方法的影响,国内旅游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行为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会计电算化时代,但是部分旅游企业仍然存在财务管理行为滞后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例如:在旅游企业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与审核等方面,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严重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行为必须引起重视,也极有可能影响到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价值。

(二)各项费用的开支缺乏合理性

在国内部分旅游产业的财务管理中缺乏长远的目光,片面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当企业账面中稍有资金积累时,就无计划进行非生产、非营利性开支,这必然导致企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滋生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问题的发生。总之,各项费用的开支缺乏合理性,是影响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价值增值的主要因素。

二、如何体现财务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价值增值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国内旅游企业必须注重财务管理活动的深入研究,并且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进一步体现其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增值,这是国内旅游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性研究课题之一。

(一)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重新设计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程序

1、价值规划。在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应坚持以价值理念为基础,合理进行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计划与分析,并且对企业现有的各项业务进行科学的评估,以确定各项业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可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同时,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规划中,要合理设定关键的价值标准,并且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价值增值氛围。

2、价值控制。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设计中,要坚持以价值创造为中心,根据价值衡量的理论基础进行预算体系的编制,并且根据价值控制的相关标准进行各项财务控制活动。在现代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加强价值控制是实现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途径。

3、价值评价。在完成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设计方案的评估后,企业高层领导应协同财务部门共同进行管理程序的重新设计,其核心思想就是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并进行员工薪酬方案与业绩评价方案的设计。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本分配

在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强化资本分配,服务企业的价值管理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针对国内旅游企业在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

1、旅游企业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时,必须适时引入战略发展思维,将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从而增强预算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价值。

2、在旅游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要突出集成化管理的特征,即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向“全面、全额、全员”发展的方向,企业全体人员都要明确预算管理的机制、模式与目标,并且加强预算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

(三)在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价值创造

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投资、经营等项目,其中投资与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投资、筹资以及经营活动,其中投资与经营活动是旅游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在旅游企业的筹(下转49页)(上接58页)资活动中,要全面分析自身的资本结构,并且选取资金成本最低的相应筹资方式;在旅游企业进行相关项目的投资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循“净现值”法则,只有当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流量净现值大于零,才可以进行投资活动的筹划;在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一定要将价值链管理、竞争战略与企业的长期价值驱动要素相结合,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合理利润进行分配,调动各层次人员积极性

在现代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利润分配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即通过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调节旅游企业与社会相关经济组织的关系,也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的良好工作氛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更为合理的进行利润分配,更好地发挥其所具有的经济杠杆作用,是财务部门和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也要引起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组织与协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必须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与模式,进而才能在加强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其在旅游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毛兰.价值管理下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选择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0,(01):39-41.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管理运用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3.015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3-0027-0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早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将全面预算管理技术充分合理地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去,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性。

1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概念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地利用本单位的综合资源,最大限度地使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整体综合价值最佳化从而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战略目标。因为企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所以企业更应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去合理地安排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从而达到成本、利润、价值等核心指标处于最佳状态。但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对于改制后的企业来说,在预算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难以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需求相匹配,所以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加以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预算即预先估算,是一种系统计算的方式,可以应用于分配管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资源等,为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合理高效的运行奠定了基础,并有助于控制企业的开支,预测企业的现金流,保证企业的资金链正常运行。

(2)全面预算管理即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全面的预算估计和管理,主要由业务、投资、财务3个部分组成,围绕这3个方面的全面预算管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合理的预算管理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这3个部分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2全面预算管理技术的优点

(1)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让管理者掌握企业全面的运行状态,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合适的企业战略目标。

(2)加强企业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对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个将其与各部门连接起来的桥梁,使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这样各部门相互促进地进行工作发展,为整个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企业的工作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方法企业的工作绩效评估在企业管理中尤为重要,通过对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让大家明确企业的发展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绩效评估特别有利,并为其提供了一个合理有效的措施。

(4)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工作人员通过全面预算了解企业的状态,同时对自己的工作也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样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随同企业一起奋斗,一起发展,促进企业的进步。

(5)有利于及时调节企业的工作状态,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反应企业的工作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调整企业的工作方向,对企业朝着一定的目标发展并最终完成既定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3.1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当今,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正确了解和掌握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大部分员工也不清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这对全面预算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不可否认一些管理者知道要在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但他们对全面预算的实质也不是很清楚,对于如何具体实施,具体应用也充满了疑惑。因此要想全面地应用全面预算技术,首先就要普及相关知识,为其应用奠定基础。

3.2预算模式亟待创新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预算模式比较老化,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预算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能达到要求,但是其运行速度、运行效率已经达不到要求。因此发展全面预算技术也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运算模式。

3.3执行力度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或多或少地应用了全面预算技术但其反应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执行力度差,没发挥出全面预算应该起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预算不彻底;②预算分析不到位;③预算结果处理不到位;④不重视预算结果分析。因此导致了全面预算工作执行力度小,在以后的企业管理中需要进行改善。

3.4考核指标不全面,导致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

我们都知道预算的编制要求具有全面性,它应该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流程,所以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就应该包含能反映上述因素的全部指标。但是有的企业却缺乏这方面的考虑,从而导致预算考核指标孤立、过于简单,指标的设计不够全面、科学,缺乏指导性,更是让业务部门钻空子,有部门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关心自己的销售费用和人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却很少从企业的整体出发,重视企业的预算利润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产负债表等,这样会使某些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损坏整体效益进而影响企业的后续生存与发展。

3.5没有合理的监督评估机制,造成预算纸上谈兵

上述这种编制流于形式、执行陈旧古板、考核不科学,最终形成预算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预算监督和有效的评估管理机制,因为预算的监督机制在整个预算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预算正确执行的手段,预算的评估是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反映,但是有的企业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过程,他们缺乏监管,更缺乏评价机制,这样评价也没有落实到每个人,更没有与个人的奖金、晋升相挂钩,从而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4对全面预算技术应用的一些建议

4.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技术的知识普及

要想合理地应用全面管理技术就应该让各位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熟悉它、了解它,这是全面预算技术充分应用的一个基础,也是关键。只有大家认识它才能明确它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各管理者才能争相应用普及该技术,因此加强其知识普及非常重要。

4.2制定合理的预算模式

全面预算基础简单地来看就是一个管理模板,其具体应用还在于具体的预算模式,只有模式好预算作用才能发挥得好。①首先要确定预算内容不能盲目进行预算,要做到有针对的预算。②其次要制定合理的预算策略保证预算有条不紊地高效进行。③接着要准确地记录预算结果,进行正确的预算,这是整个全面预算过程的核心内容。只有预算正确了才能正确反映企业运行状态,全面预算才有意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4.3对全面预算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这也是全面预算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他保证了预算的顺利进行,如果预算的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通过监控体制以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防止预算错误地进行下去,造成错误的预算结果,最后制定出错误的发展策略而产生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4.4加强预算后的分析预处理

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分析预算结果,根据预算结果制定企业发展规划,这样不但能够充分应用这一技术,而且能有效 []促进企业发展。分析预算结果及分析企业工作状态和工作趋势,看其是否能完成正常的工作要求,并使企业发展朝一个方向进行。

4.5加强预算监督评价的全员机制

针对企业预算监督评价管理机制混乱的现状,企业应建立全员监督评价机制,做好有效的平台,对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并将反馈的结果公布于众,最终落实到人,同时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全员重视。

5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做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扩展经营防范、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6

1.企业家财务资本定价的原则

必须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其所拥有的企业家财务资本进行激励,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财务资本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收益率。要对企业家财务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前提是要对企业家财务资本进行科学的定价,企业家财务资本科学定价又是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家财务资本定价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财务资本产权理论,企业家理论,委托——理论和风险理论五个角度说明了对企业家财务资本进行定价的理论基石和现实支撑。

1.1激励原则

由于企业家财务资本是活性资本,在财务资本的营运过程中,企业家财务资本的所有者自身会有能动的反应。如果激励程度高,企业家财务资本的存量将被大大激活,那么他的效用就能最大化;相反,企业家财务资本会部分或全部关闭,其能量将难以释放。因此,在企业家财务资本的定价中应坚持激励原则,以最大化地激活财务资本。

1.2公平原则

经济学中的公平理论主要着眼于分配上公平。该理论认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与其他人报酬的比较关系。即把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与他人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如果比率大致相等,那么就处于公平状态。如果差异太大,就会经历公平紧张。将公平理论用于企业家财务资本定价上,可以具体化为,第一,企业家财务资本所有者个人的投入与产出相比是公平的,这是个人的公平;第二,企业家财务资本所有者个人的投入与产出与本企业中工作类似的其他的企业家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投入与产出相比是公平的,这是内部的公平性;第三,企业家财务资本所有者个人的投入与产出与企业外部工作职位类似的其他的企业家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投入与产出相比是公平的,这是外部的公平性;第四,用来确定企业家财务资本价格的程序是公平的,这是过程的公平性。

企业家财务资本的价值内涵就在于它是一种高级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就是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企业家财务资本的使用价值是企业家的劳动,而且是复杂劳动,企业家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其自身的财务资本与企业的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获得更多的收益,创造良好的企业绩效。企业绩效的好坏是企业家能力的反应,也是企业家财务资本使用效果的传递信号。通过企业家财务资本的使用,其价值也得到了客观的体现。

2.企业家财务资本定价的程序与定价方式

企业家财务资本定价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定价工作效率与质量。企业家财务资本价值主要通过学习者自己学习劳动所创造而形成的。学习者自己的学习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企业家财务资本价值区别于一般劳动力和其他一般财务资本价值形成的主要方面。企业家财务资本的价值就是在学习者个人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相结合,使学习劳动创造出特殊的价值,而且其价值的形成是渐进的、逐步累积的。一般说来,企业家财务资本定价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2.1初始定价

财务资本需求者根据对财务资本需要的目的不同,在财务资本市场上,通过筛选、甄别、招聘企业家。选择过程是以企业家财务资本存量,即企业家内在价值的大小为基础。

2.2定价修订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7

一、企业价值报告革命的提出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以财务资源和财务状况为核心,忽视了企业未来财务潜力、企业核心能力等信息的披露,导致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全面;二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忽视了企业现行价值等信息的披露,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和信息有用性;三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体,以财务报告附注为补充,形成企业财务三表报告体系,形成供给主导型信息披露体制;四是以货币计量为手段,忽视了其他计量手段的运用,使许多重要信息拒于信息披露门外;五是以定期信息披露为方式,忽视了企业适时信息披露,致使财务信息披露模式单一。

自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发表《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以来,企业财务报告改进就成为国内外财务会计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学界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进行了激烈批评,认为传统财务报表现在比过去更不能反映创造财富的资产,财务报告正陷入加速失去其有用性的困境。还认为有相当大数量的资产被历史成本会计低估了,不仅如此,我们的整个资产分类并没有被完全确认,并且问题还在变得越来越糟,且对财务会计和公司报告跟不上商业活动的变化步伐而深感担忧,因而财务报告势在必改。西方国家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上,并认为不相关的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无用。葛家澍教授也早在年就认为:财务会计核算本来是经济核算,但多年来被成本所取代,从成本回归价值,以促进财务报告能够真正披露企业的价值,可能是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二、企业价值报告研究设想

我国对全面损益报告、现值会计计量等与企业价值报告相关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但与国际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企业价值报告作为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目标,它涉及企业财务报告改进、企业现值会计系统、企业财富变动计量、资产价值评估等理论与实际的重大问题,其未来的研究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价值研究。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的目的是改变现行通过报告企业盈余,间接报告企业价值的状况,而直接报告企业的公允价值与财富变动。但企业价值在外界环境(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率,也就是取决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可见,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是企业价值报告研究的前提。企业无形资产、企业研究与开发、企业价值链、企业组织创新、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客户关系、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家的才能等企业核心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如何计量这些影响是未来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外会计学界将企业无形资产、企业研究与开发会计一直作为研究重点,我国又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研究列为十五规划重点研究内容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企业经济收益与财富变动研究。现在广泛使用的会计收益显然与经济收益的概念背道而驰。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发展,会计学家们和会计职业组织正在试图扩展会计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是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严格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过程,采用了与传统净收益确定即收入费用观不同的资产负债观。真正全面的收益是经济收益,也许经济收益在现行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上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但人们不应放弃对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的探索。因此企业经济收益与财富变动研究仍将是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

企业现值报告基础与现值会计技术研究。现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企业财务报告局限性分析表明,企业财务报告改变历史成本基础,关注价值计量,并研究引入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可能性是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方向。企业现行价值和财富变动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基础,如果取代现行的成本基础,将极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企业现值会计是企业现行价值的计量技术,并非完整的企业会计系统,也非企业价值报告本身,而是企业价值报告的基础。企业价值报告涉及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确认和计量,包括确认和计量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只有通过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确认和计量才能找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方法。而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以企业现值会计为基础,应用企业现值会计技术。所以,企业现值报告基础与现值会计技术研究将是未来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

企业未来报告体系研究。传统会计报告有三个基本方程:即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入。这三个基本方程与历史成本计量密切联系,也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从而构成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三表结构。为了建立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财务报告的理论与方法框架,有必要对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进。首先将这三个基本方程改为:资产价值负债价值股东价值;期末企业价值期初企业价值企业经济收益;期末股东价值期初股东价值价值变动财富变动股东经济收益。相应地提出企业资产负债价值表、企业全面损益表和企业财富变动表的基本框架体系。现金流量表的地位将下降,不再是企业未来的主要报表,而是企业价值报告体系的基础性报表。由于新的三表报告结构体系是全新的信息披露体系,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可以预见,它将成为企业未来报告体系改进研究的重点。

企业价值报告的披露方式研究。提出企业资产负债价值表、企业全面损益表和企业财富变动表的基本结构与披露框架,只是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的一个方面。为了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还必须对企业价值和企业财富变动信息及其披露的形式、载体、时间、方式、信息量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个性化报告、会计数据库报告、核心能力报告、适时信息报告和事项报告将越来越受重视。而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企业相关利益集团寻求更直接、更相关、更简化、更有用的企业信息披露方法,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未来相当时期内仍然是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的重点。

三、企业价值报告革命的意义与困难

构建企业价值报告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均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已经加入,随着现值技术的完善,必然要与国际接轨。国际会计学界对企业价值报告的研究风起云涌,并将其称之为企业财务报告的“第二次革命”,我国研究企业价值报告,有助于我国会计最终采用现值计量,为企业价值报告和财富变动信息披露创造条件,拉近与国际的差距。其次,企业价值报告研究,涵盖了企业现值计量、企业价值估计、无形资产评估、企业核心能力报告、企业财富变动确认等,可以为企业价值和财富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在企业定价和投资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三,企业价值报告研究认为,企业财务报告有用,其可靠性是基础,相关性是保证。相关不仅体现在历史信息方面,更体现在企业未来价值和财富变动信息方面。因而,企业价值报告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决策,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第四,企业价值报告研究提出的企业价值报告与财富变动信息披露方法框架,涉及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对象、基本假设、内容、形式、载体、时间、信息量等各方面,提出的企业资产负债价值表、企业全面损益表和企业财富变动表的基本框架体系,可以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理论与方法,为企业财务报告改进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为我国修订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提供参考。第五,企业价值报告研究认为,知识与能力是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知识与能力在现行会计系统中没有得到相应体现。但企业价值报告将知识与能力作为企业价值和财富变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报告系统中予以披露,因而可以真正实现将知识融入报表的设想。但是,构建企业价值报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巨大难点:

第一、企业价值报告会计计量基础的选择和企业价值、财富变动信息披露对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冲击与对策,以及如何解决现值计量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企业价值报告会计只能采用现值会计计量基础,而现值计量的准确性取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的准确性和贴现率选择的准确性,如果估计和选择的准确性受到怀疑,其信息的可靠性则受到冲击。如果增加估计和选择的投入,则其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又受到冲击。因而必须在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三者之间进行抉择,它取决于现值计量技术的发展。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众望所归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69-02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如何科学、准确地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对于完善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确定资本的最佳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值最大化阶段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利润最大化阶段。实践证明,它们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片面强调产值和利润的增加,导致企业产生一味追求利益的短期经营行为。因此,这两种目标都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并通过比较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笔者认为,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现实选择。

何为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通俗地讲,就是企业本身值多少钱。企业价值不同于利润,利润只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企业价值不仅包含了新创造的价值,还包含了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在新的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社会性日益突出,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更为广泛和深入。企业的价值也将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衡量与评价。这就要求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使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质就是企业经营整体实力的最大化,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过程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够满足各方利益关系,符合“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并不只是所有者的企业,而是所有者与其他各利益集团共同的企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理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而企业的一切重大财务决策、经理的任免等事项都是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表决决定的。因此,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有者追求的是较高的投资报酬率,注重于企业的盈利性。

2.企业债权人。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后,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便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这样债权人必然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用途合理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当然,债权人权力的大小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在日本,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对企业财务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总之,债权人侧重于其资金的安全性。

3.企业职工。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有权分享企业收益。而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当企业经营失败时,他们要承担很大风险,有时甚至比股东承担的风险还大。一般来讲,盈利性和企业发展的长期稳定性是职工的利益所在。因此,在确立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

4.政府。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公共方面的服务,要求企业依法纳税,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因此对企业财务决策也会产生影响。政府关注的是企业经营的合规合法性,因而经常通过政策诱导的方式,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进行财务决策,必须兼顾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等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在“契约网”假设下,企业各利益集团将资源投入企业,与其他利益方契约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正是各利益集团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各个利益集团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只有当企业的价值增加后,各方利益才会有所增加,才会较好地得到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正是从“产权理论”出发,没有偏袒“契约网”的任何一方参与者,在企业发展中考虑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利润最大化和产值最大化目标都只片面强调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背离了“产权理论”。因此,这就使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它没有考虑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时期、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片面强调利润额的增加,可能会使企业忽视产品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企业短期经营行为的发生。

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风险与报酬的得失,努力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就满足了这一要求,它充分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而且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均衡联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大小,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缺陷,充分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

三、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着独特、复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与国外企业许多不同的特征。一方面,我国的企业更强调职工的利益与权利,强调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协调好各方关系。而只有企业价值最大化才真正符合这一点,使企业各利益集团能够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正处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企业产权并未完整清晰,“所有者缺位”问题还十分严重。在这种状况下,片面强调所有者的利益,不仅会损害债权人、政府的利益,而且会导致作为“所有者代言人”的企业经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越来越严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而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则可以利用其他利益集团的力量来制约企业经理层的“不道德行为”。

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避免了企业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它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

从世界范围看,由于不同国家所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和具体表述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不同国家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态度,有人对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两种国际流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作过调查,下面进行简要对比:

1.在美国,股东在财务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债权人、职工、政府起的作用很小,这就使公司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利益,选择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上涨,管理目标又转化为股票市场价格最大化。

2.在日本,只有少数几家大公司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其他大部分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银行)、职工、政府等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这就使得企业财务经理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通过上述国际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无法说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孰优孰劣。当前,我国是更多地借鉴美国的还是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关键要看哪一种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从我国目前的理财环境来看,笔者认为,我国采用日本的财务模式更适当一些。具体来讲:第一,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不成熟,远没有美国的证券市场那样发达。采用股东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意义不大。第二,中国企业面临与日本企业相似的理财环境。首先,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其次,中国企业的负债绝大多数来源于银行借款,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正是建立在发达的银行业基础之上的,银行在企业的作用非常明显。这一点,我国与日本也比较相似。第三,我国利益集团对企业产生影响的程度方面与日本相似。企业与职工、银行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比较多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理财环境与美国差别较大,而与日本比较接近,因此,我国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也应选择与日本比较一致的模式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结合我国企业的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以企业长远价值的最大化来引导企业财务管理行为,避免短期化经营行为的发生。企业的理财活动是否合理,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判别标准,凡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的财务决策,都是合理的决策;反之,凡不利于增加企业价值的财务决策,都不是合理的决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确定,要求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一是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企业经营者能自愿选择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行事;二是要求对现有的财务估值方法进行完善,做到尽量准确,并能适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会计研究,2001(10)

2.刘朋.企业价值最大化量化指标浅析.财会月刊,2001(7)

3.王化成.财务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和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财会月刊,2000(8)

4.万红波.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财会研究,2009(5)

5.黄财勇.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会计之友,2006(5)

6.周守华,杨慧敏.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会计研究,2000(9)

7.费忠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财会月刊,2000(24)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9

关键词:价值链基础;财务分析;全球化;经济发展

一、引言

经济社会发展中,市场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激烈竞争下,企业需要利用现有自由优势,在完善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企业竞争和发展战略,为此,就需要掌握大量信息,在探究财务、非财务信息分析基础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财务分析在现有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今市场发展中,财务分析能反映经营管理业绩,特别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财务分析更应该具有相应的变化。传统经济活动中,财务分析更关注的是财务报表信息,强调了利用固定财务指标,分析经营管理业绩的重要性。然而,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对财务分析的有效性被进一步肯定。管理者需要利用财务报表信息,作出决策,依照企业现有发展模式而出现的财务分析方法展现出较多优势和特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基于价值链理论基础发展而来的财务分析,拓展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建立良好发展策略,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除了要考虑一般企业管理中的会计制度、市场营销、绩效评价、内控控制内容外,还应该基于企业整体价值链的规划和建立,完善财务分析与管理。

二、财务分析及价值链理论基础

1.财务分析理论(1)财务分析的内涵与外延财务分析指的是要利用特定方法,将财务分析主体结合起来,基于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这一分析的结果,能为企业实际管理提供经验和意义,因此具有有效性与可靠性。财务分析包括财务监督、管控等过程,主体不同,财务分析的目标也不同。财务分析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特征,包括潜在利益关系团体及个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管理者等都包含其中,财务分析主体主要包括两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另一个类别包括投资者、管理者、职工等。财务分析内容强调了财务活动的有效性,财务信息要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针对会计信息确认、记录、计量等的变更,实现财务分析,并制定决策。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强调了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的分析研究,因此,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2)财务分析的演变①传统财务分析财务分析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传统财务分析,将财务报表作为依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偿债能力。因此,传统财务分析也叫做资产负债分析、信用分析,是对财务信息稳定性所作出的分析的依据。经济社会发展中,伴随着经济理论的体系的建立,更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财务分析及管理,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更注重信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估。②现代财务分析现代财务分析是财务分析发展的必然,其来源于传统财务报表分析,传统财务分析,主要针对外部利益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因此,展现出较强的局限性。对于现代财务分析而言,将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作为重点,从内部管理层出发,具有指导性,不仅反应了财务报表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意见,更对企业未来发展规划起到了积极作用。2.价值链理论(1)价值链的基本理论价值链最初由波特提出,波特认为,创造价值是生产经营的核心,不同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也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却具有一致性,就是创造价值,因此,也就出现了价值链理论。(2)价值链的分析过程①企业内部价值链基于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的价值链分析,包括两个重要组成,分别是内部价值链分析与产业纵向价值链分析,内部价值链建立了企业内部间的联系,包括价值链辅助活动、价值链基本活动间的联系,其建立在不同生产环节中。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层面分析,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创造出的是具有价值的产品。内部价值链将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作为根本,强调了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性,对于内部价值链的分析而言,要充分考虑内部联系,这种价值链分析方式,也是提高企业业绩的主要原因。②产业纵向价值链行业发展,产业链的建立,是产业纵向价值链分析的根本,其需要将单个企业作为独立的环节,对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特别要注重供应商在价值链,产品供应中的作用。企业外部价值链包括了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要利用销售渠道,购买渠道等关系的建立,明确买房价值链、企业价值链相互连续的过程。产业纵向价值链的分析,建立了上下游企业价值链流程,明确了差异性优势、成本优势,因此,这一价值链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三、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1.传统财务分析的弊端(1)传统财务分析与企业目标关联度不够基于财务管理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其主要经营目标,企业所有活动都要将价值增值、价值创造等的结合。传统财务分析中,注重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的实现,需要基于债权人、投资者作出决策。传统财务分析模式,更注重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忽略了企业未来发展,企业价值创造得不到管理,特别是在风险控制、价值增值层面,传统财务分析建立在企业价值目标层面,因此,基于传统财务分析,企业很难作出未来发展规划。比如,产品竞争力不足的时候,企业会更加注重产品营销计划的制定,而忽略了产品品质的提升。(2)传统财务分析忽视企业内外部联系传统财务分析中,割裂了企业内部间的联系,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内部业务管理存在着紧密联系,传统财务分析,强调的是单一数量、货币间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内部作业、流程处理中,都会割裂开来,在各个部门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导致部门间仅获得单一业绩数据。企业经营流程规划中,往往利用的是片面单一的改良过程,各业务活动中,成本业绩、产品销售状况、销售额等数据都由单个部门管理,这种核算中的整体割裂,导致难以从企业整体经营过程中,分析企业规划及决策。(3)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和指标的局限性传统财务分析将报表分析作为重点,包括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针对这些报表的分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表现在:①会计估计、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不同,导致报表缺少对比性;②注重物价变动、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不能完全反应资产负债价值;③粉饰报表动机严重,甚至出现扭曲报表的现象;④资产负债更注重成本计价;⑤报表内容有限,不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意见。基于上述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局限性,能够看到,其会导致财务分析中存在更多问题,进而不能满足管理决策。(4)财务报表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传统财务分析而言,主要采用的是杜邦分析、沃尔评分法,这两种方法虽然对财务报表起到了分析的作用,但是在使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①过于注重历史数据分析,强调了纯数量化分析的重要性,没有对数据增减变化作出分析,因此,不能更进一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建议;②传统财务分析注重比率分析,特别注重成本计量,不能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整体价值不高。2.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优势(1)增强与企业目标的关联度提高决策意义企业经营活动包括不同主体,基于价值链管理层面,企业业务活动的拓展,需要依靠价值链的建立,并以此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以创造价值。价值链管理需要在财务分析中有所体现,价值链能为企业创造有价值的活动,价值链分析,包括的不仅是传统财务分析中的指标,更需要利用网络技术、科学技术进行整体规划,利用价值链主体分析,能熟悉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利润价值。(2)整合企业内外部联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如何在这一环境中,认识处理企业间的关系,整合企业内部活动,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竞争者、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分析改善基于价值链层面上的财务分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同时,这也是保障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内部财务分析,要重点放在内外部财务分析层面,要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和建议,要基于价值链财务分析,制定企业决策,而只有基于价值链层面的财务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突破财务报表的局限关注非财务信息传统财务分析中,注重的是财务信息,主要利用报表分析的方式,仅仅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但是,基于价值链层面的财务分析,更加注重从企业内外部关系层面的财务分析,其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管处传统财务信息基础上,注意了企业内外部关系间的协调,强化了内部信息获取及分析的重要性,这种分析方式,降低了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基于价值链层面的财务分析,更注重非财务信息,包括顾客满意度、市场地位、生产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等的分析。非财务信息不能在报表中有所体现,但在经济发展中,这些信息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价值链财务分析模式的优化及建议

1.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的构建(1)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过程内部价值链是建立在企业内部各个组织之间的,其能为企业未来发展,创造价值,价值链财务分析思路将内部竞争优势的提升,上升到了业务活动基础上,强调了对现有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而进行的财务分析。价值链层面的业务活动,具有独立性特征,在财务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经营活动中,会利用不同价值创造方式,实现业务拓展,包括成本、人员管理、资产管理等。对于业务活动的拓展来说,需要将创造价值作为根本,并辅助以其他活动,因此,基于内部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更加明确,企业职能结构优势比较突出,其中,更包括了那些价值创造中的小部门。基于价值链会计分析而言,更注重企业生产过程,对于传统成本会计而言,则更注重生产结果。(2)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基于价值链分析视角,传统成本管理实现向战略成本管理转移的过程,需要经历不同变化阶段,首先,要审查企业各项成本,基于管理策略层面出发,审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企业战略价值的提升;其次,要拓展成本管理范围,实现向生产环节外的转移,要注重客户服务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最后,要将成本管理扩展到企业外部环境中,要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上,实现与供应商、顾客、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2.基于产业纵向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的构建(1)基于产业纵向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过程企业价值链包括多个环节和内容,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生产销售都包含其中,而对于产业纵向价值链而言,其将企业看作整体,强调了企业上下游间,良性关系建立的重要性。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整合,将中断关注上游供应商、企业、下游销售商间的关系。对于产业纵向价值链分析而言,意义重大,因为,针对企业经营活动来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需要建立在上下游间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活动而言,财务分析包括价值链层面中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其需要始终将竞争优势提高、成本降低作为根本。产业纵向价值链财务分析,更注重企业能否利用非财务信息,实现资源整体,进而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2)基于产业纵向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中,价值链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不仅是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还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被看作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内部价值链财务分析中,需要强化战略成本管理,需要转变成本管理模式,这一成本管理的拓展,要扩展到各生产环节中,包括售后、采购等环节。基于产业纵向价值链而言,其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运营,强调了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建立,供应商、企业、顾客三者间关系的建立,对于企业来说,则需要基于产业价值链财务分析,实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在充分发挥管理协同效应的基础上,促进企业未来发展。3.基于竞争者横向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的构建(1)基于竞争者横向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过程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需要关注竞争者横向价值链分析,其针对的就是要利用竞争对手价值链分解比对的方式,搜寻在竞争对手在企业综合价值创造,企业业务活动中的资源及优势,并最终利用战略规划,对现有优势和资源进行分析整合,以作出决策,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方式,其在强调竞争者成本优先、营销管理优先、产品性能优先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地位,因此,也就需要以此,确定竞争战略。针对横向价值链财务分析而言,要注重企业核心力的分析,所谓的核心力包括多方面内容,更多依赖于企业品牌、资产、组织文化、专利技术、管理制度等的分析。利用这些特有的资源,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并在价值链各环节中,反映出相这些内容,而在市场经营环境中,这些营销方式选择与建立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2)基于竞争者横向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层面上的财务分析,需要基于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分析而进行,需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包括价值链评估,成本分析等,利用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能建立成本标杆。价值链管理,包括成本优劣程度、生产流程安排、原材料采购、销售策略等。利用此类成本标杆,能将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应用在企业价值链层面,其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降低企业成本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和作用。特别地,利用横向价值链成本,能熟悉掌握竞争者信息,包括成本信息、销售信息、消费者信息等,这些信息的获取,都将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管理提供策略。为此,企业发展中,需要更加关注企业价值链活动,在对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增强企业规模经济效应,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价值链管理的相互融合是未来企业财务分析的趋势,作为企业核心管理手段的重要组成,价值增值活动的分析评价是建立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分析基础上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凸显,需要基于价值管理、价值增值、价值目标等来实现。财务分析与价值链思想的联系,将财务管理与实际企业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升了财务分析的实用性、适用性、有效性,本文研究还突破了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在价值链中对财务活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利用分解、分析的方式,重新构建了财务分析流程和模式和流程,确定了企业管理的主要环节,为竞争战略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花.争夺价值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70.

[2]高立法、曲云翠.企业财务诊断与治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25.

[3]卢爱民.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9.

[4]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480.

[5]王田苗.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47.

[6]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0.

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篇10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分析;现状;必要性;方法

一、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研究现状

1.关于价值链现状的研究

价值链理论是对增加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或价值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描述,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三部分,起源于美国,之后逐渐被推广和学习,如今价值链理论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优化企业生成经营以及后期交流合作中的各个环节,这样一来就能够使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优质的价值链,使企业生产经营和外部沟通合作的各个环节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就能够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和数据,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关于财务分析现状的研究

财务分析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一直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财务分析方法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3.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研究现状

通过上述对价值链的发展现状和财务分析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基于价值链财务分析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企业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价值链理论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有对价值链的活动进行分类,没有管理的重点和特色,没有将价值链在企业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也就没有达到基于价值链进行财务分析的初衷。

二、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没有实现全面的财务分析,只注重企业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而没有关注企业的价值分析以及风险控制的分析,而且缺乏相关的企业外部的财务分析,包括资金运作分析、财务政策分析和投融资管理分析等,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复杂的经济环境,而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不仅能够通过内外部结合的财务分析克服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掌握相关的信息数据和财务指标来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财务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财务分析的能力,使企业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中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不仅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财务信息和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同时还可以对许多非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比如人力资源信息、生产管理信息以及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等,将非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的全面管理,进一步减少了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完善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方法

1.完善相关的财务分析模型

完善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的特色及文化,遵循时展的潮流和趋势,依照相关的制度规范来完善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首先要区分价值链中的各种业务活动,其次要确定每项活动的目标,这样一来能够使财务分析工作有重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物分析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之后要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改善,可以从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入手,充分的实现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价值,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能力。

2.从纵向方面完善相关的模型

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的、涵盖范围比较广的价值链,相应的其中的财务分析工作也是如此,完善纵向的价值链财务分析模式就要求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着手,从资产、收入和成本分配到各个环节中,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约束,分析各个环节中的利润与成本,在实现各个环节成本最低的情况下,确定整个价值链的核心和特色,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整个财务分析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工作,需要鼓励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降低企业不必要的风险和经济损失,在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高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以要及时的根据自己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积极的完善和创新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应对当今社会各种经济风险挑战的能力,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路遥单位:科利来柔性薄膜(南京)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