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利润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7:48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1

关键词:药品行业杜邦分析财务对策

药品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自身行业特点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药品行业生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产销情况也处于较好水平,但行业的整体毛利水平却持续下降,效益下滑。

同时,国外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涌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行业资源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药品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增长放缓的局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出解决办法,成为药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杜邦分析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对于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用杜邦分析法从财务绩效视角来分析药品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中,笔者将药品行业分为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中草药行业、药品商业和医疗机构等六部分来进行研究。同时,前四部分统一称为药品工业行业。

一、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分析

杜邦分析法又称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它是将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按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分析起点,对各项指标作层层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是:净资产收益率由总资产收益率与权益乘数相乘得到,由于权益乘数涉及资本结构,在短期内不易改变,所以应把重点放在总资产收益率上。通过杜邦分析体系可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途径有两个:要么提高销售净利润率,要么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企业可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加快存货及应收账款等的周转速度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同时,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

(一)2006年我国药品行业间横向对比

就2006年来看,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中成药、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商业企业和中药饮片行业,医疗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资产收益率是受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两方面的影响的。通过杜邦分析可知,2006年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最高而权益乘数较低;将总资产收益率分解后可知,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为80.56%,仅次于药品商业企业,而销售净利润率低于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供应链中处于中游位置。这说明该行业资产周转情况良好,若能通过降低成本而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那么它的总资产周转率及净资产收益率还有上升空间。

商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39%,低于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制剂行业及中成药行业,分解后可知,该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六类行业中最低,而权益乘数最高,分项说明如下:

1、权益乘数因素

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2.46%,排名第二的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只有58.72%,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9,80%。根据公式: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一资产负债率)=1/(1一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可知,药品商业行业的权益乘数高出其他行业1倍以上。

2、总资产收益率因素

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销售净利润率很低。只有0.77%,而其他药品行业此比率均在4.7%以上,说明该行业利润很薄。尽管如此,该行业相对于2005年销售净利润率增加较多,说明该行业还具有增长潜力。

药品商业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90.79%,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与商业企业特性有直接关系:商业企业销售额大,资产总额相对较小。所以该行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销售收入来增加利润,同时还应加强成本控制。

医疗机构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为9.55%,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同时,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最低,只有26.96%,仅为药品商业行业的1/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1/3。迫切需要通过加快资产周转,减少存货等来提高收益率。

(二)2006年与2005年我国药品行业间纵向对比

如图2,不管是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总资产收益率,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中药饮片行业及商业企业2006年较2005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商业企业。而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最快的是医疗机构。

销售净利润率方面同样是医疗机构下降最快,达17.24%。从图2可以看出。它是药品行业中唯一的四个比率都下降的行业。医疗机构2006年药品收入较2005年增长70%,但同期资产总额增长只有14.18%,而药品销售净利润下降11.06%。导致其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下降6.29%、17.24%。同时,受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医疗机构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1.99%。又由于资产负债率增长只有3.37%,权益乘数变化很小,最终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1.19%。

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药价增长的政策,如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及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同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控制药品进销差价等,这些措施已发挥了政策效益。2006年,在医疗机构工作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药品收入增长7%,与2005年的增长16%相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城市医院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同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5年的48.4%下降到47.1%,降低了13个百分点。药品收入比重最低的为城市医院,只有449%。

再分析四项比率上升都非常快的药品商业企业,该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的增长率分别达到83.99%、51.55%和42.59%。在2006年资产总额下降14.02%的情况下,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5.23%,同时,净利润增长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该行业2006年成本费用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改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政策层面

1、实行医药分离,打破“以药养医”的局面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医疗机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药品利润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即病人身上,而医药分离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进而减轻患者和其家庭的负担。

医药不分离、以药养医直接导致医疗与用药之间形成利益链。滥用药品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严重败坏医德医风,最终受害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患者。

实行医药分离是最终的改革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循序渐进。

2、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财政补助收入一直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2006年,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全年年增加投入12.3%。其中,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增长最快,为13.46%。尽管如此,2006年医疗机构药品收支结余仍比上年下降24亿元。虽然药品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减弱,但药品结余依然是医疗机构补偿的重要来源。以药养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有待改革和调整。应该认识到,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很少有医院具备承受医药分离的财力和能力。尤其是公立医院。脱离药品利润将给它们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很多医院将无法经营下去。因而,倘若将医药分离当成一次孤立的改革,那将是很难推行下去的。如果政府的投入不增加,那么即便医药分离,医疗机构可能会通过增加不必要的检查、化验等提高医疗收入,相关成本还将由公众来承担,则医药总费用难以降低,这将严重背离医药分离的初衷。

所以,医药分离不能孤立进行,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

(二)企业内部管理层面

1、完善库存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库存是影响收益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收益率和资本周转量两个因素都受到库存管理的影响。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可获得成本缩减的机会。提高供应链的收益率。在企业中,存货往往占流动资产甚至资产总额的很大比重,是一项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需要或出于对价格的考虑,企业通常要储存适量的存货。存货的管理包括对库存物资的购、收、存、发等环节的管理,每一环节在存货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药品行业存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公司的科学管理,在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存货的储存水平。

2、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加快总资产周转率是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手段,而应收账款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和存货一样,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从表3可知,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情况尚好,但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的比率较2005年有所下降。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水平,不妨将这两个指标的增长情况做一比较。如图3所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和中药饮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增长高于总资产周转率的增长,而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和中成药行业与此相反。这说明这两个行业迫切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收益水平。

3、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根据杜邦分析图可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的途径有两个,控制成本费用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4所示:除饮片行业和药品商业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照此发展,将严重影响其收益水平。

这些行业成本费用率的下降固然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医药行业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压力,使得医药生产成本也被拉高,且成本费用的增幅一直领先于主营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国家连续对药品实施调价,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等,但作为企业来讲,更应该加强企业自身因素的控制,从内部挖潜。

(1)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2)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等的预测。

(3)开展成本分析工作。

4、建立与加强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指发生在供应商与制造商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高度协调的关系。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可以稳定交易关系,减少交易费用,可以通过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聚合彼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药品行业类型较多,相互之间联系紧密,特别是在目前国家调控措施不断出台、部分政策尚不明朗、药品利润空间逐渐压缩的情况下,各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铮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首都经弃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82-583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6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7

[4]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e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2

关键词:供应链合作;合作利益分配;讨价还价博弈

一、引言

合作模式决定利益分配方式,研究表明,利润共享合约能带给双方更大的合作收益。一个合理的利润分配方式能有效激励合作双方在努力提升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使合作收益也达到最大。因此,研究不同合作模式下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的是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确定医药企业合作中分配因子的具体值。通过对医药企业已有合作案例进行研究,企业间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一方向另一方投资,使双方利润都获得增长;二类是通过战略联盟合作进行资源互补和风险分担;第三类是通过长期合同形成动态、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文研究的是一方向另一方投资的合资合作利润分配机制及各影响因素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二、医药供应链企业合作模式

医药供应链由药品原材料供应商、医药生产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医疗机构、药店和患者等组成。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参差不齐,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医药供应链的企业合作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研究医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包括药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及其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对相关文献及综合性网络媒体及医药专业网站如

四、结语

通过对医药企业供应链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将企业的合作模式分为五大类:一体化经营、合资合作经营、战略联盟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和一般合作,不同合作模式其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同。文章着重对合资合作经营及其利润分配进行了研究,将合资合作模式分成三种合作形式:医药生产企业参股商业企业的合作、医药商业企业参股生产企业的合作以及医药商业企业间按比例出资成立新的医药销售公司的合作。基于利润分配因子对合作利润进行分配,并通过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进行求解,认为医药企业的利益分配均衡解不仅和消耗系数相关,还同时和本企业以及对方企业的利润情况相关,这说明医药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后,以资金为纽带,合作双方已成为利益共同体,双方不仅有动力提高自己的利润水平,而且也努力提高供应链的利润水平。

参考文献:

1.柳键,马士华.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4,18(1):85-87.

2.潘会平,陈荣秋.供应链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6):87-93.

3.王侃.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利润分配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7):97-99.

4.叶怀珍,胡异杰.供应链中合作伙伴收益原则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1):30-33.

5.王利,陆继.主从式二级供应链利润分配博弈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2):142-144.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3

整个制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逐季回落,但仍是消费品制造业中的高景气行业。近日,国家统计局了2008年1至8月份的经济数据,制药业5869家企业实现累计销售收入4645.08亿元,同比增长了28.8%;累计利润总额460.09亿元,同比增长了39.82%。东莞证券分析师认为,四季度是医药行业的销售旺季,预计制药业全年的销售收入增速在30%左右,利润总额增速大约在40%左右,基本面依旧良好。

十七届三中全会定调农村改革,农村医改已经起步。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财政将向农村倾斜,扩大覆盖领域和范围,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农村医疗改革是医药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器。预计2016年新农合筹资金额有望翻两番,人均筹资400元,总额达到3500亿元,按药品占比40%计算约合1400亿元药品销售(2007年这一金额仅140亿元,全国药品销售总规模3630亿),从政府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看,这一预测是明显偏低了,农村药品供应未来将有赖于基本药物制度,无论金额上升至多少,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将会直接受益于新农合筹资金额的不断上升。

天相投顾分析师认为,尽管制药行业近期跌幅也比较深,但是制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品种。这里的主要原因有:1、制药医药行业下游的需求具有刚性;2、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保证了医药市场稳定扩大;3、医疗体制改革扩大了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证了我国人口因素带来药品需求扩大的有效性;4、行业监管日渐加强,大量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出局,更多的市场份额会向大型的具有良好品牌效应的企业集中,这可能为二级市场提供了一些成长性较好的投资标的。

本周入选的30只股票中有20只股票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小于20倍,大于30倍的有5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21只股票的安全星级均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周30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天坛生物(600161)和跃华医药(002107)给予简要点评。

天坛生物(600161):疫苗业龙头

天坛生物(600161)是国内最大的疫苗生产企业,主导产品包括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人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各种诊断试剂等,在国内市场占有50%-70%的市场份额。

国家免疫规划(epi)直接扩大了计划免疫疫苗的市场需求,间接拉动了有价疫苗的市场需求,整个疫苗行业值得长期看好,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中生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疫苗生产供应商,受益最大。历年以来,计划免疫疫苗销售收入占据天坛生物疫苗销售收入50%以上。天坛生物从2008年开始持续受益于我国计划免疫扩容。经详细分析我国epi疫苗采购资金,该分析师认为“麻腮风三联疫苗”是国家投入资金额最大品种,作为独家国产供应商,“麻腮风三联疫苗”是天坛生物未来三年主要利润增长点,其高额净利润率将带来显著利润贡献。天坛生物已经攻克了“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工艺壁垒,预计2008年~2010年,其产销量将分别达到100万人份、500万人份和1600万人份,分别贡献销售收入3000万元、1.5亿元和4.8亿元,约贡献净利润1200万元、5200万元和1.8亿元。

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可能在09年下半年实施。公司拟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5,000-7,500万股,募集资金9-15亿元,用于收购成都蓉生39%股权、向成都蓉生增资2亿元以及大兴基地建设项目。按照目前计划进度,增发实施时间可能在09年下半年。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公司大股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天坛生物是其下属唯一的上市公司,成为其实现整体上市的平台,战略意义重大。中生集团将通过各种方式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公司。继06年收购长春祁建后,公司此次收购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之――成都蓉生,又迈出了资产重组的重要一步。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1.15、0.93和1.29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19、23和17倍;当前共有3位分析师跟踪,其中建议强力买入和观望的分别为1和2人,综合评级系数2.33。

风险因素:同属中生集团的上海生研所进入麻腮风三联疫苗市场,未来扩张速度,以及与天坛生物的互动值得注意;疫苗行业属高风险高壁垒的行业,存在突发事件风险。

跃华医药(002107):医改受益者

跃华医药(002107)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并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中药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主导产品心可舒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国中药名牌产品”,居国内纯天然植物类心脑血管成方药销售额第一位。

08年中期业绩优秀,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5万元,同比增长54.34%,营业利润3,607万元,同比增长76.09%,净利润2,973万元,同比增长70.95%,每股收益为0.42元。第二季度单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1万元,同比增长70%,环比增长51%,净利润1,778万元,同比增长105%,环比增长49%。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心可舒片涨价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上半年心可舒片实现销售收入7,654万元,同比增长41%,这个增幅与心可舒片出厂价格提价幅度相同,说明公司目前心可舒片仍在满产能运转,提价在量上面并未受到影响。随着今年第四季度新产能投入运行,心可舒片下半年将出现“量增”的局面。

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医改将给沃华医药这类独家生产基本药物的企业带来丰厚收益。新医改有望在近期推出征求意见稿。围绕医改推进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可能有约300种化学药和生物药,200多种中成药。与之配套,国家将推进处方指导原则,对于诊疗的处方,将有较大比例采用基本药物,由此降低药费支出,也便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预期基本药物可能普遍采取定点生产的模式,对于多数化学药而言,同一产品可能有多家企业生产,但中成药会有所不同,可能有一些产品只有独家生产。目前沃华医药的心可舒片正积极争取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一旦最终确定,将有助于提高该产品的覆盖面。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土地收益为跃华医药今年业绩锦上添花。公司在市区有一块80.54亩的老厂区,按照潍坊市国土资源局“退城进园”的规划,这块用地以125万元/亩出让,给公司带来7000万元的投资收益,增厚每股收益0.7~0.8元。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4

关键词: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实例研究;资本融资环境;资本市场

自1993年6月29日我国第一家医药公司—哈医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09年3月我国共有医药上市公司100家,医药板块作为朝阳产业广受投资者关注。医药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群体,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其中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医药行业的18%,代表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总体状况。笔者将对这18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进行资本市场利用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期对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发展概况

生物医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前期的研究开发与后期的产业化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障。生物医药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注入资金、专业技术和人才等多种现代生产要素。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是走向资本市场利用的有效途径,上市后的生物医药公司可成为龙头企业,拥有组织制度优势、市场组织优势以及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

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18家生物医药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筹集到大量生物医药业发展资金,同样也说明我国生物医药业目前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医药类公司—四环生物上市以来,深、沪a股市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从最初的9亿元增长至44.08亿元,增长了3.9倍。可见,生物医药业类公司整体筹资能力在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类企业发行上市进入证券市场,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为生物医药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适时分析该类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以及资本运营的规律,发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资产调整与重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该类上市公司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析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见图1)。2002年平均每个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3.267亿元,占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4.291亿元,占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长0.205亿元,年增长率为5.89%。其中,长春高新、北海国发、交大昂立、钱江生化、星湖科技、诚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4亿元以上,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2亿元,年平均增长7.119亿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仅2.10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较大幅度增长,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徘徊在2亿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净利润为0.149亿元,占医药行业整体水平的23.97%,变化范围在0.01-0.31亿元之间,年际间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北生药业、银广夏、深本实、四环生物、长春高新等5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负值,莱茵生物、达安基因、交大昂立、诚志股份、四环药业、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10个公司的平均年净利润为0.519亿元,是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体现出一定的风险性特点,但超过一半以上的该类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净利润。

结合图1来看,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别是两个逐年增长的过程。但在18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净利润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公司应该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但其主营业务收入虽逐年增长,净利润却依然存在年度间的大幅增减变化,说明其年际间存在明显的成本增减变化。

2.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和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间有明显差异。但诚志股份、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莱茵生物、华兰生物、双鹭药业、科华生物、上海莱士等8个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3%,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5%-35%之间,年际变化幅度为12%-22%,属于具有稳定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而四环药业、北生药业、深本实、长春高新、四环生物、星湖科技等6个公司的年际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属于自有资本获取收益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益较差的公司。说明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之间、年际之间其资本收益和资本运营效益存在差异,也是其经营风险的体现。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业利润和承担的企业亏损,是衡量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时最常用和综合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年际间变化范围在

-0.06-0.23元之间,公司间变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间;其中上海莱士、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天坛生物、诚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个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医药业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每股收益为0.45元,公司间变化范围在0.13-1.01元之间,年际间变化范围在0.33-0.47之间。但深本实、北生药业、银广夏、四环药业、长春高新、四环生物等6个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星湖科技、北海国发和钱江生化等3个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仅0.02-0.06元,远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16元,年际间在1.75-2.57元/股之间波动,公司之间的差异范围在-3.24-4.23元/股之间。除了深本实和St银广夏的为负值外,其余公司的均为正值,其中双鹭药业、交大昂立、华兰生物等12个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高于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平均值,年际间变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间,公司间差异范围为2.31-4.23元/股之间。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间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是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和年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比较高,显示出稳定的高水平发展优势,其资本经营状况良好。

2.4我国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场潜力分析

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因为投资者投资股市除了希望获得眼前的稳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具有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特征的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产业,必将是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

(1)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生物医药作为生物技术开发应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高科技与资本对接,为生物医药类企业提供诱人的发展空间。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既有很高的投资收益和广阔前景,技术创新活动又充满风险性。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也是风险投资的魅力所在。只不过在投入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活动时,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即可尽可能地避免之。

(2)获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关。从每股收益来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具有获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45元,明显高于医药行业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为负值,盈利能力较差。说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对于投资选择来说这也是风险性的一种体现。

(3)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除深本实和银广夏两个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62%,明显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0.83%。2002-2007年医药行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而生物医药业为3.53%,其中近半数的上市公司更达到了16.83%。可见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综上所述,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优势分析

2003-2007年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9572.78万元,是非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润为5624.29万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3结语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运营,为生物医药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业绩稳定增长,为各公司上市后实施配股或发行债券创造良好条件。

2002-2007年,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总体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约30%-50%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该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属于本行业的优势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运营和获利能力;除开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际间的差异也是影响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利用潜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医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投资者投资追逐的热点领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运营好的公司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数生物医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都比远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说明生物医药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8[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2国家发改委.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5

摘要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结合国家政策,把医药行业分为五大子行业进行逐一分析其投资价值。

关键词医药上市公司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是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消费类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理和精神健康的关注以及投入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医药行业长期豁求增长的坚实基础。在证券市场上医药板块对风险厌恶型资金和从周期性行业流出的资金产生强大吸引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0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进一步细分主要可分为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和医药流通业五大子行业,以下将对这几个细分子行业进行逐一分析。

一、化学原料药企业

2006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88.81亿元,同比增长16.7%;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化学原料药工业为1258.50亿元,同比增长13.41%。从利润来看,化学原料药工业为71.99亿元,同比增长17.87%;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但从医药上市公司2008年3季报分析,化学原料药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同比都是增长最迅速的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0.02%,与行业增长速度相仿,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5.19%,远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

二、化学制剂企业

化学制剂生产商研发能力较低,产品主要以普通仿制药为主,产品同质性高,竞争较为激烈,导致盈利能力较低。虽然由于“医改”的因素及包括震后防疫在内的大规模传染病防治需要,一些厂商的普药产品有望放量,但是较低的毛利率水平不易给公司带来太多的利润。相较而言,依靠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品,从而维持较强盈利能力的模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重点关注我国化学药领域内研发能力最强的恒瑞医药。

三、中药企业

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在中药原料和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中药类上市公司大多拥有难以模仿的生产工艺和历久弥新的专利技术.具有垄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能保证风险相对较小但长期稳定而丰厚的收益。2009年5月7日,国务院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此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对中药企业的发展有利,此政策性文件的公布对中药类上市公司构成利好。另外,中药企业走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路线已成趋势,关注江中药业,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改造传统中药的前景也十分可观,关注先行者天士力。

四、生物医药行业

一方面,由于生物药品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且可大规模生产,生产周期短利润极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其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另一方面,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国家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清晰显示出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性,意味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政府更多的扶持,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仍然以仿制为主,需要关注具备成本、技术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他们可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且可能抢夺跨国公司市场份额,关注天坛生物、华兰生物、通化东宝等公司。

五、医药流通业

我国医药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医保覆盖面扩大,以及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等众多因素拉动医药经济快速增长。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药品市场规模也将是目前的3倍以上,总规模将超过1.2万亿。医药流通业作为药品从生产企业到达医院、药店等销售终端的必经环节,是药品市场扩容的最直接受益者,2007年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规模达到4026亿,年增速创近年新高,达到19.82%。

基于新医改扩容,医药流通行业整合加速,产业格局从春秋到战国,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改善以及我国进入降息周期等理由,我们给予医药流通行业“增持”评级。根据公司的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及未来发展前景,关注四家上市公司:一致药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上海医药。

参考文献: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6

2008年1-8月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单季度数据看,三季度的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30%,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个5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速36%,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整体看三季度延续了二季度的增长态势,虽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但增长趋势并未改变。

再看医药子行业运行情况分析。1-8月份,景气度最高的子行业仍然是原料药,受益于产品提价,销售利润增长大大超越收入增长水平;化学制剂药运行平稳。中成药行业上半年利润增速突降,三季度有所恢复,但仍处低位;中药饮片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恢复。生物生化、兽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增速虽然回落,但仍然是医药行业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中金公司分析师孙亮认为,新医改草案正式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政府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逐步加大,而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这都给医疗卫生产品带来实实在在的需求增长。改革带来需求增量,加上本身药品需求的刚性,医药行业在整个经济周期回落背景下彰显防御性特征。目前在经济从“通胀”走向“通缩”的形势下,医药行业的成本压力将逐渐得到缓解,但投资者对下游“需求”担忧加重,细分看临床用药的需求刚性最强,而otC类特别是偏重调理型药品的需求具备一定弹性,为此孙亮建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下滑对消费的影响。同时孙亮表示,从整体看在目前估值水平下,很多医药股难以在短期取得“绝对收益”,而是更多体现防御价值。

本周入选的30只股票中有22只股票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小余20倍,大于30倍的只有1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20只股票的安全星级在三星或以上级别。本周30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千金药业(600479)和白云山a(000522)给予简要点评。

千金药业(600479)一直专注于妇科健康领域的发展,千金的品牌和营销优势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依托千金片建立了成熟的otC销售渠道,依托千金胶囊进入处方药销售领域,处方药队逐步成形,千金胶囊08年销售过亿明确。公司逐步形成otC和处方药协同发展的良好发展趋势。光大证券的分析师姚杰认为,公司otC和处方药销售队伍的建立将为公司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千金片和千金胶囊是公司现阶段主要增长点:千金片是公司otC成熟品种,上半年销售约2亿元(含税),同比增长28%,增速高于此前市场预测的15%的判断,对此姚杰认为,从历史数据看,千金片销售最近几年销售增长约15%,08年上半年销售增长28%,主要是因为07年底控货,渠道库存偏低,1月份大量补货,其次,医药行业需求增速加快,对于已经拥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千金片销售也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她预计,千金片全年销售约3.3亿元,同比增长20%(已经考虑年底控货因素)。

妇科千金胶囊中期销售约6000多万元,同比增长70%,增速符合预期。妇科千金胶囊依托千金片良好的品牌效应开展医院学术推广,处方药队伍逐步成熟,千金胶囊最近几年的高增长符合预期,预计千金胶囊08年销售约1.2亿元,同比增长55%。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0.81、0.92和1.17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9、17和13倍;当前共有8位分析师跟踪,其中分析师建议强力、买入和观望的分别为1、6和1人,综合评级系数1.67。

风险因素:(1)单品销售比例过高,公司千金片和胶囊占整个销售比例过高;(2)小非减持风险,公司09年1月有部分小非解禁。

■千金药业■上证指数

白云山a(000522)是一家大型国有、销售能力卓越的普药生产知名企业,也是国内最早树立起药品制剂品牌的公司之一,实力强劲,其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未来随着公司资源整合的完成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公司有望呈现加速向好的发展趋势。公司控股股东于9月22日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了公司100万股,未来12月内还有望继续增持并承诺增持期间不减持,这充分说明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

公司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净利润6146万元,同比增长1.1%,折合每股收益0.13元。

大品种增长良好,中成药成本压力较大。公司的化学制剂和中药制剂上半年增速较慢,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86%与2.95%,这是造成公司上半年整体收入增速较慢的主要原因。公司的七大主要产品中,除清开灵外,其余产品的收入增长都在10%以上;其中化学制剂类的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同比都略有上升,但中成药类的产品受到中药材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同比的毛利率水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来自中信建投的分析师周鸣杰、赵献兵预计,公司下半年大品种产品未来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国内ppi水平居高不下,下半年公司的利润增速仍不会太快。

此外,周鸣杰和赵献兵还看好公司的百特侨光项目。百特公司07年8月增加投资以后,公司一直在进行停产技术改造,该公司上半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亏损的状态,08年上半年亏损1100多万元,直接造成了对公司业绩的拖累。百特公司对百特侨光的定位是亚太地区的生产基地,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将在欧洲、美国等成熟市场销售。背靠百特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销售网络,公司2010年完全达产以后的产量可以达到2000万袋,二位分析师预计销售收入将会达到10亿元以上。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7

而利润增长弱势更加明显。2003年我国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273.95亿元,比2002年增长25.8%。今年前4个月,我国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90.31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70%,利润增长幅度几乎为去年全年利润增幅的一半,这显示我国医药工业可能进入弱势调整。

原料药拖累影响大

今年前4个月,化学制药业完成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16%和1.47%。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销售收入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但是利润增长却大幅下滑,增长幅度为近年来的最低点。化学制药的销售利润率仅为8.0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利润下滑最为突出的当属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总额由上年同期的19.56亿元下降到16.71亿元,同比下降14.57%,为近年来十分罕见的高幅回落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年青霉素原料药物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0%以上,维生素C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回落。由于化学原料药物占据我国化学制药产业的半壁江山,而化学制药的销售收入又占据我国医药产业的55%左右,因此原料药物产业的利润下滑直接拖累了整个化学制药产业乃至整个医药工业的利润增长。

其它方面,今年前4个月,我国中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97%和15.45%,产值、效益基本保持同步增长,销售利润率保持为9.51%,与去年同期持平;生物制药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20%和43.31%,销售利润率为11.54%,在子行业中表现最为出色。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34.10%和54.44%,销售利润率为9.35%,在各子行业中表现也相当突出。

上市公司与行业相似

上市公司整体情况与行业比较类似。

第一,与行业销售利润率下滑一样,各子行业上市公司销售净利润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二,与化学制药行业利润增幅下滑最快一样,化学制药上市公司利润增幅滑坡最为明显,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幅为10.26%,增幅同比回落了26.69个百分点,主要也是受到化学原料药物上市公司的拖累;第三,虽然8家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代表性不够强,但基本反映了2004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和销售净利润最高的行业特点;第四,中药上市公司整体经营变化不大。医药商业上市公司虽然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最大,但销售净利润率最低,同样呈下滑态势。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规模最小,但销售净利润最高。

不利因素仍在蔓延

首先是抗感染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药品降价频繁,且幅度较大。2001年4月,69种化学药品降价,平均降幅为20%;同年7月49种中成药平均降价15%;12月,383种药品价格下降,平均降价幅度为20%。2002年,199种西药价格降价,降幅为15%。2003年,267种中药降价,平均降幅14%。今年5月,部分抗感染类药品平均降价幅度为30%,最高降价幅度达到56%。

其次是药品招标采购。近年来随着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不断推广,药品价格明显降低,严重挤压了医药企业尤其是医药商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医药商业企业的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医药商业企业亏损面扩大反过来又影响了医药工业企业的利润,导致整个医药行业对未来的利润预期进一步降低。

再次是抗生素“限售令”实施。从今年7月1日起,未列入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各种抗生素,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目前抗生素销售占我国零售药店销售额的三成左右,“限售令”的实施无疑将对抗生素生产企业和零售药店的销售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最后是出口退税政策。降低出口退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西药原料药退税率从15-17%降到13%,但紫杉醇原料药的退税率从原来的17%降为0,不过目前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的西药制剂和退税率为17%的医疗仪器及器械退税政策保持不变。我国是西药原料药物出口大国,每年出口金额约占我国医药保健产品出口额50%以上,因此这对我国医药原料产业无疑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

两大趋势已经形成

一是利润增长预期降低。我国医药产业能够生产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达1300多个品种,年产总量超过80万吨,其中近1/2出口,占全球化学原料药贸易额1/4左右。由于医药原料药物产业基本占据了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半壁江山,受上述多个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医药行业的业绩增长大大降低,其中影响最大的将是抗生素行业。

我国抗生素原料药物四大家族中除石家庄制药为港股上市公司外,其余三家均为沪市上市公司。2004年第一季度华北制药净利润为3371万元,同比下降了58.4%,鲁抗医药落入亏损边缘,净利润仅为29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了88.4%,哈药集团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长6.0%,达到1.20亿元,但与去年一季度同比增幅51.9%相比,回落十分明显。受前述不利因素影响,不少化学制药类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预期将进一步降低,像鲁抗医药极有可能陷入中期亏损。

二是收购兼并加速。当陷入亏损或利润大幅下滑时,不少企业会选择重组来摆脱困境。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选择重组做强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国内医药行业一批购并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如中国华源、复星实业、东盛科技、健康元和上海医药等等。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8

关键词:SpSS;医药上市公司;因子分析

医药行业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30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在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我国医药企业需要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应对策略来面对金融危机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更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医药行业进行经营业绩分析,为医药行业的制定新的战略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从而加快我国医药业的发展。

一、样本选择与指标说明

本文分析中将候选企业范围设定深沪两市医药生物制品企业a股非St企业共75家(截至2009年4月30日),所依据的主要数据全部来自于各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由于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很多,应采用多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评价企业业绩。本文依据科学性、数据可获得性和系统性原则,采用多元分析方法,从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者获利能力以及企业成长能力5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以评价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具体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X1、总资产周转率X2。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短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具体指标包括:流动比率X3、速动比率X4。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较强的盈利能力为公司将来迅速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X5、资产报酬率X6、主营业务收入X7、主营业务利润率X8、净利润X9。

企业投资者获利能力指标:公司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通过对股票投资者获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知道公司股票的股东回报情况。具体指标包括:每股净资产X10、每股收益Xll、每股现金含量X12、每股资本公积金X13、股东权益合计X14。

企业成长能力指标:分析企业的成长状况,是属于成长型、稳定型还是衰弱性。具体包括每股净资产增长率X1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6、净利润增长率X17和总资产增长率X18。

二、评价模型构建

(一)样本数据标准化与相关系数矩阵求解

为了消除由于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所造成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求得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表得出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资本公积金等几个指标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在信息上有重叠。由于篇幅原因,相关系数矩阵此处省略。

(二)适用性检验

运用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测度选取样本对于因子分析模型的适用性,通常要求Kmo值与1.0越接近越好,而Bartlett球度检验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若为单位矩阵,则认为所选样本不适用因子分析)。计算得出Bartlett球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461.124,自由度为153,显著性水平为0.0。由于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则拒绝“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计算所得Kmo值为0.676,较接近于1.0:根据Kaiser给出的Kom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因子分析

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公因子,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从而得出各公因子对原始数据信息的贡献率。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5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79.92%,虽然没有达到85%,但考虑到所选指标和样本数量较多,而且样本企业之间业绩差异较大,可以认为采用5个公因子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将其提取出来以代表所选18项指标(见表1)。

(四)回归法

通过求得初始公因子确定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但是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结构反映不明显,各公共因子主要代表哪些原始变最不是很突出。为此,需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变量在某个公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而在其余公因子上只有较小的载荷,这样公因子的实际意义就比较容易确定。

由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分析可得:F1在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上载荷较高,可以将其定义为盈利因子。F2在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上载荷较高,则可以将F2定义为营运能力因子。F3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上载荷较高,则F3主要反映企业偿债能力。F4在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指标上载荷较高,则F4为成长因子。F5在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净资产等指标上载荷较高;则F5为股东获利因子,这5个因子共同构成了对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的评价因素,并从中能够了解到医药公司的不足和优势。

(五)计算因子得分

采用回归方法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此处从略),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18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计算出75家样本公司各公因子得分(见公式①、②、③);根据各公因子得分与其方差贡献率经加权计算得出75家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见公式④);表2中列出排名前20的医药企业。

F1=0.028Xl+0.045X2+0.050X3+0.128X4+ov136X5+……+0.079X18①

F2=0.207Xl+0.272X2-0.231X3―0.223X4+o.016X5+……0.088X18②

F3=0.216X1+0.183X2+0.250X3+0.250X4+0.105X5+……0.014X18③

可以得出

F=6.452F1+2.839F2+1.941F3+1.732F4+1.422F5

三、结果分析根据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可以看出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企业综合业绩排名前列的企业有浙江医药、一致药业、上海医药、双鹭药业、云南白药。从盈利能力来看,排名靠前的公司为浙江医药、吉林敖东、双鹭药业。这表明这些公司的效益状况较好。利润较大;从企业营运能力来看,排名前列的公司为上海医药、南京医药、一致药业,表明这些公司经营灵活、企业负担较轻:从偿债能力来看,排名前列的公司为双鹭药业、嘉应制药、南京医药,表明这些公司现金流充裕;从成长能力来看,上海菜士、沃华医药、亚宝药业表现优异。发展潜力大:从股东获利能力来看,双鹭药业、北海国发、嘉应制药排名靠前,这些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其收益较高,但相对来说,风险也太一些,这很符合风险和收益对等规律。

可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区别企业间的特征差异。以业绩排名前20的企业的因子得分作为变量,利用SpSS层次聚类对这些企业进行分类分析。其中,个体距离采用平方欧式距离,类间距离采用平均组间链所距离。由于数据不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因此无须进行标准化处理。由聚类结果可以看出,20家企业可以大致分为5大类,浙江医药(类)为效益、营运能力绩优型企业:双鹭药业(Ⅱ类)为偿债能力、股东获利能力突出型企业;S哈药、吉林敖东(Ⅲ类)为效益、股东获利能力突出型企业:上海莱士、沃华医药(Ⅳ类)为成长迅速型企业、一致药业、上海医药等其他企业(V类)为均衡型企业,各方面均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四、结论

本文从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者获利能力以及企业成长能力5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效率状况,最终选出5个公因子,从贡献率来看。5个因子也基本反映了这5个方面的状况。指标精简之后。既保持了企业效率过程的全面性,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评价的及时性,从而解决了评价模型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应用问题,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以及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朱建平,殷瑞飞,SpSS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朱菀琴,黄薇维,主成分分析法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9

过去10年,医药制造业因为其稳定的收入增速,呈现出较好的防御性。然而,因净利润增速的波动性较大,又呈现了间歇性的进攻性。基于这样的判断,从资产配置视角看,医药制造业下半年温和转好,而非大幅转好,这意味着整个行业防御功能大于进攻。

更重要的是,刚刚公布完的年报数据显示,医药细分行业业绩分化,这也必然导致估值的分化。具体而言,原料药继续处于行业低谷,化学制剂和生物制药增速平淡,而中成药和医药商业增长良好,医疗服务因其基数小,增长较快,医疗器械虽然上半年表现较差,但诸多政策利好推出,下半年预期会逐渐转好。

配置型行情持续

今年以来,记者接触到的基金公司几乎对医药板块一致看好,甚至形成一致性预期,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医药板块是可数的预期利润正值的行业。”

年初至今医药板块上涨6.90%,跑赢沪深300指数13个百分点,在各板块涨幅中排第2位。利润增速则在所有板块排第6位,这其中的逻辑是什么?

兴业证券近期的《从业绩分化到估值分化》的报告认为,5月份以来医药板块的超额收益更多的来自于“配置性行情”,即在经济减速,周期性行业利润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避险资金对于医药、食品饮料等增长确定的消费板块增加配置,医药板块自身的基本面改善并不明显。

事实上,随着市场不断创出新低,投资者开始担心医药板块强势股补跌的风险。超配医药板块的公募基金等会不会获利了结,引发一波医药股补跌。

对此,兴业证券认为,不排除有强势股补跌的可能性,但回调幅度可能不大,理由有两个:其一,短期之内,周期股的预期尚未好转,机构投资者敢于选择加仓的行业仍然有限,加之医药板块流动性较差,机构投资者仍然会面临“卖了医药买什么?”和“卖了医药是否还能买回来?”的困惑;其二,医药行业一方面下半年利润增速逐渐回升,另一方面与其他大部分行业比较,业绩增速仍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增长更为确定。

光大证券也持同样的观点,在题为《中报盈利增速回升,期待估值切换行情》报告中指出,“如果看到年底,情况相对乐观:11月份开始的三季报,预计医药股盈利增速继续保持回升,2012年全年18%的增长较为确定。尤其4季度可能发生的药价调整对医药行业2012年业绩影响较小,11月份医药股估值切换行情可期。至于药品降价市场早有预期,预计市场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券商看好三板块

从各细分板块来看,上半年,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以及中成药在医药股7个细分行业中,有较好的净利润增长率,多家券商均认为,这三个板块接下来依然有不少亮点。

对于医药商业领域,兴业证券报告指出,可继续关注降息周期下商业企业资金状况的改善以及新流通环节价格管理制度下存在的商业企业话语权增强的预期。而长江证券认为可关注未来医药流通环节相关政策的出台加速行业整合机会,其中国药一致受到国都证券、中投证券、光大证券的推荐。

随着中药材价格下跌,中成药上市公司业绩靓丽,兴业证券认为,受毒胶囊事件影响较大,二季度中成药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随着该事件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未来中成药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逐渐恢复。中成药中,9月份推荐较多的为康缘药业,光大证券、中投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券商均做了推荐。

按照申万三级分级,医疗服务目前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迪安诊断、泰格医药。受台湾眼科医生事件的影响,爱尔眼科的准分子手术增速明显放缓,进而影响板块增速。兴业证券认为,目前,医疗服务行业依然在小基数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比较而言,过去一直高增长的医疗器械板块今年却沉寂了,前两个季度,净利润均保持在8%左右。

分析行业整体较差的原因,兴业证券认为,主要原因是龙头企业如乐普医疗、鱼跃医疗等增速逐渐放缓。半年报信息显示,乐普医疗上半年利润下滑10%,鱼跃医疗仅增长13%,而新华医疗、三诺生物等净利润均超过40%。

医药行业利润分析篇10

【关键词】贵州医药;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益佰制药;贵州百灵;信邦制药

我国现有180家医药上市公司,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上市公司有30家,贵州3家医药上市公司益佰制药、贵州百灵、信邦制药均属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企业。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贵州省第一家挂牌上市的非公有制制药企业,始建于1995年,2004年上市,是一家集新型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镇咳类、抗肿瘤类、心血管类中成药,益佰制药的愿景是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受尊敬的、具有持续经营潜力的公司。贵州百灵始建于2005年,是我国最大的苗药研发、生产龙头企业之一,现已形成“百灵鸟”牌咳速停糖浆(及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维C银翘片、金感胶囊为主导的产品架构。贵州百灵2010年上市,近年来通过对苗药企业的整合,不断强化其在苗药领域的龙头地位,向全国民族药主导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进。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集中药材Gap种植、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主要经营中成药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类和消化类两大系列。信邦制药2010年上市,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剂型为企业的战略核心,将传统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推出高科技、高品质的产品,造福于民。

一、贵州医药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分析

我国现有30家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企业,其资产规模普遍较小。截止2011年底,益佰制药资产总额18.04亿元,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十二;贵州百灵资产总额30.19亿元,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天力士(66亿元第一名)、东阿阿胶(42.26亿元第二名)、以岭药业(42.25亿元第三名);信邦制药资产总额12.43亿元,排名第20。

表注:①资产结构=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额×100%;②资本结构=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通过表1,可以看出3家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较为接近,在资产总额中都是以流动资产为主,以流动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通常称之为保守型的资产结构,保守型的资产结构资产的流动性强,抗风险的能力较强。从资产结构上看,贵州百灵资产结构最保守,其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80%。从资本结构上看,益佰制药资本结构较为合理,连续5年来资本结构与国际公认标准50%相差不大,2011年资产负债率36.9%,略低于国际公认标准。贵州百灵2010年上市之前其资产负债率略高于国际公认标准50%,2010年6月贵州百灵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14亿(含资本公积),使资产负债率下降,近两年资产负债率35%左右,低于国际公认标准。信邦制药2010年上市之前资产负债率与国际公认标准50%相差不大,2010年4月信邦制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6.7亿(含资本公积),使资产负债率下降,近两年资产负债率分别是14.73%,21.23%,远远低于国际公认标准。鉴于3家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都是以流动资产为主,下面重点对流动资产的构成进行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益佰制药的流动资产结构较为合理,但应关注应收票据结构百分比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规避信用风险。2010年上市的贵州百灵和信邦制药两家上市公司,其流动资产结构相似,2010年、2011年货币资金结构百分比大幅上升,说明其上市募集的资金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为避免资金闲置,两家上市公司应按招股说明书的用途按计划安排好闲置资金的投资去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贵州3家医药上市公司资产状况良好,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较为合理,目前没有财务风险的压力。

二、贵州医药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分析

近5年来贵州医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较快。益佰制药2011年营业收入19.03亿元,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与2007年10.06亿元营业收入相比增幅高达189%。2011年实现净利润2.68亿元,与2007年0.94亿元净利润相比增幅高达285%,益佰制药净利润的增幅超过营业收入的增幅,说明其成本费用控制较好。

贵州百灵2011年营业收入11.38亿元,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排名第12,与2007年4.46亿元营业收入相比增幅高达255%。2011年实现净利润2.1亿元,与2007年0.72亿元相比净利润增幅高达292%,净利润的增幅超过营业收入的增幅,说明贵州百灵成本费用控制良好。信邦制药2011年营业收入3.62亿元,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排第23名,与2007年2.18亿元营业收入相比增长166%。2011年实现净利润0.46亿元,与2007年0.3亿元净利润相比增长153%。信邦制药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应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

通过表3,可以看出益佰制药的毛利远远高于贵州百灵和信邦制药,2011年销售毛利率高达82.82%,但益佰制药近几年来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其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一半,2011年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高达57.04%。近年来益佰制药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扩大销售收入,其销售收入在中药上市公司排名第五,充分说明了其促销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应看到,如此高的销售费用削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2011年益佰制药的销售净利率14.07%,其销售净利率低于2010年上市的贵州百灵的18.44%。贵州百灵的销售毛利率低于益佰制药,但贵州百灵的营销策略合理,销售费用控制理想,销售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20%左右,使得贵州百灵的销售净利率高于另2家上市公司。信邦制药的销售毛利率高于同年上市的贵州百灵,但由于其销售费用占比逐年增高,致使其销售净利率成为3家上市公司中最低的一家。

近5年来,益佰制药和贵州百灵经营业绩稳步上升,经营状况良好,但信邦制药的经营业绩并没因上市募集到资金而提升,其销售净利率反而有所下降,应以其高度关注。

三、贵州医药上市公司杜邦综合分析

益佰制药2011年股东权益报酬率为25.12%,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其股东权益报酬率排名第二,仅次于排名第一的东阿阿胶(股东权益报酬率27.47%)。通过杜邦分析表可以看出,益佰制药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其股东报酬率略有下降外,近两年股东权益报酬率大幅上升,益佰制药股东权益报酬率上升主要在于其资产的合理利用,与另两家上市公司相比其总资产周转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其资产分布合理,资产利用效率较高。然而益佰制药的销售净利率却低于另两家上市公司,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益佰制药的促销策略,为扩大销售规模,产生了大量的市场开发费用,使益佰制药近几年来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其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一半,2011年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7.04%。2011年益佰制药营业收入19.03亿元,销售费用就高达10.58亿元,如此高的销售费用削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权益乘数与国际公认标准2相比,益佰制药的权益乘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说明其没有充分运用财务杠杆。益佰制药若能适当运用财务杠杆并减少销售费用,将会使股东权益报酬率进一步提升。

贵州百灵2011年股东权益报酬率为11.22%,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其股东权益报酬率排名第14。2010年贵州百灵上市,募集资金14亿元(含资本公积),股东权益和资产总额大幅度上升,导致总资产周转率下降了一半,股东权益报酬率由上市前2009年的34.95%下降到12.87%。相对比其他两家公司,贵州百灵的销售净利率是非常高的,这主要得益于贵州百灵合理的营销策略,用较少的销售费用获得了逐年增长的销售收入。

信邦制药2011年股东权益报酬率为4.99%,排名第27,说明其在30家中药上市公司中自有资本的获利能力很弱。2010年信邦上市,募集资金6.7亿元(含资本公积),股东权益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导致贵州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股东权益报酬率由上市前2009年的18.98%下降到5.55%。信邦制药的销售净利率与益佰制药接近,但其总资产周转率却远远低于前两家上市公司,说明信邦制药的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完整地展现了贵州3家医药上市公司近几年的经营业绩,3家医药上市公司中益佰制药与贵州百灵发展态势良好,值得投资者关注,信邦制药发展相对缓慢。

益佰制药:近年来益佰制药资产分布合理,资产利用效率较高,资产总额与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但其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巨额的销售费用,说明益佰制药的营销策略需要进一步改进。公司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加紧研究如何才能合理利用销售费用,在保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适当减少销售费用,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益佰制药资产负债率低于国际公认标准,公司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增强规模效应。

贵州百灵:作为一家2010年的上市公司,贵州百灵近两年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销售净利率高于另两家上市公司,说明成本控制良好,营销策略可行。尽管贵州百灵总资产周转率因2010年上市大幅下降,但随着募集资金在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利用,会使企业闲置的资金得到充分的运用。贵州百灵作为中国最大的苗药研发生产基地,应强化苗药的民族化特色,博采民族医药之众长,在严格执行新mGp的前提下,以科技创新深度研发为突破,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品牌发展道路。

信邦制药:作为一家2010年的上市公司,信邦制药近两年的经营业绩不够理想。一直以来信邦制药的总资产周转率都低于另两家上市公司,显示其资产利用效率低,资金没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目前信邦制药已建成大方和罗甸中药材种植基地、罗甸固体制剂生产基地和贵阳注射剂生产基地。鉴于其募集资金闲置的现状,信邦制药应以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剂型为突破口,加大投资力度,并制订有效的促销策略,扩大销售收入。

在国家扶持国内本土药企,鼓励中药企业“走向世界”的形势下,以益佰制药、贵州百灵、信邦制药为代表的中成药、苗药研制及销售的贵州医药上市公司,已逐步形成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并处于不断扩张兼并的态势。目前贵州医药上市公司应在保持并扩大现有知名度的前提下,加大开发研制中药、苗药为特征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剂型的投资力度,力争做到中药品种的多样化,品牌化,使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更有影响力,使贵州中药发展更有影响力成为全国中药行业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网址,.

[2]贵州百灵股份有限公司网址,.

[3]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网址,.

[4]医药行业百度百科,http:///view/1379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