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销售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8:03

医药销售模式篇1

目前医药保健品营销的客观现状

医药保健品目前的营销现状是与国际上先进的发展比例不想吻合,有一点头重脚轻或脚重头轻的局面,市场发展的不规律也是主要现象,营销的主要模式是对渠道或商超而开展工作的,面比较广但不实,属于传统营销的基本范畴,营销的做作现象比较普遍,劳而无功现象比较突出,局部地域也有实际使用效果较好的,但不多,当年象三株、红桃k般的全面开花结局的也无从寻觅,营销的利用效率在行业里是比较粗糙与低廉的。

会议营销的前身

会议营销的前身就是活动营销,活动营销分室内与室外,会议营销就是室内活动营销,室内活动营销具体讲是把消费者从室外请进室内进行宣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的演变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来的。会议营销的演变条件是在市场环境不断恶化,行业制约力强化,产品竞争矛盾重重时所自由压缩而成,一般发达国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市场销售后,也出现了我们如今的销售局面,既而产生直销的销售模式,会议营销当属于这样的范畴。

会议营销的切入点

会议营销的切入点在于消费与市场已经饱和,却产品适合于推广,功效能够接受考验的产品,就能够通过会议营销的模式进行操作,消费与市场已经饱和这一点市场已经说明,现在的市场中早已饱和状态,适合于推广与功能功效齐备的产品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从现有的市场已经在运作的企业与产品来看,比较能够有支撑的当数功能性的保健品,比如能够解决睡眠等。而一般的免疫调节产品就不适应,这与我们操作的市场消费心理有关,如果条件具备,运作会议营销就轻松些,成功的机会就比较大。

如何运作会议营销

如何运作会议营销模式,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士都清楚,要搞活动营销必须有足够消费者到场,一般的过程是先进行必要的宣传,通过广告的形式,邀请、招募消费者,当然这里面包括有一些常规的促销手段,比如到现场的奖励与优惠,接下去就是活动现场的准备与布置,准备好由头,现场精心运作进行促销,而在活动完毕后,再作一些广告在宣传,整个过程就完事了。这个就是常规的活动营销,非常普遍,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会议营销的区别就是与活动营销存在很大差异。

会议营销也叫数据库营销,基本的要素也分三块:会议之前;会议之中;会议之后。

会议之前是收集消费者名单,将适合自己产品功效的消费者通过不同渠道收集,要求名单真实、客观、实用,收集完名单后,确定时间地点进行会议营销中间部分的准备工作,比如现场部分的布置、控制与实施,之后,将名单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分类处理,然后通知消费者到会议现场。

会议之中是在现场进行宣销活动,尽最大的效能去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具体的做法与一般活动差不多,要根据企业文化、产品功效、服务对象、环境因数等等的改变而灵活运用。

会议之后是将活动的消费者进行再次筛选,确定名单的有效性,作好服务营销工作是必要的前期准备,通过会议营销扩大宣传途径与宣传范围。

会议营销的利弊

会议营销的利弊主要是体现在会议营销本身上,因为会议营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事件营销、活动营销、服务营销、数据库营销等等诸多营销范畴,要求相对比较高,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失误都将是成功的绊脚石,会议营销是众多营销的合练,因此利在于会议营销销售环节加快,周转便利,是直接产生销售利润的最佳途径,弊是多功能营销的员工素质与法规的衔接工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销售与市场的顺利与否!

如何看待会议营销

会议营销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营销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也是走了这一步,在尝试过许多营销模式与办法后,仍然觉得市场越来越难做,问题在于大量的模式被重复使用,市场的环境与消费心理被破坏,模式也将在无形中失去意义,存在的价值也就越来越使企业无所侍从,去留成为企业的一种心病,急需寻找一种营销突破口是现在营销的综合反应。

会议营销真正意义

会议营销看起来是十分简单,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多功能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非常大,也产生积极影响,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员工素质?环境预测?外联关系?等都是会议营销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使用这样的一种营销模式,否则破坏性也比较大。

会议营销的真正意义是在于销售与渠道,销售与市场,销售与各方利益关系的客观综合效能的最大化。是现代企业对应市场的有效途径,会议营销等于是高科技下的航空母舰,对付现代营销的作用可想而知。成本营销是现在销售中最大的问题,利益的回报是这个行业要求比较高的现象,可以通过理解与实践,我们去从事这样的营销模式,也可以借鉴成功企业的会议营销模式,分析其中的利弊,从而真正意义上用好会议营销。

会议营销的初步结果

医药销售模式篇2

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战略的创新才是有最强生命力和最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医药企业才能真正拥有一片自己的蓝海。本人从事医药经营有七年时间,对医药营销模式上有一些思考,整理如下。

2007年是药改新政年,国家医药管理部门的高层腐败﹑用药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和药价始终居高不下使政府及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已经开始追根溯源,从源头寻找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现实难题。因此严格的医药监管将是以后中国医药业的长期基调。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同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整顿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此前,从2007年1月8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对推进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抓紧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一系列承诺;到2007年1月17日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用政策体系支持自主创新,对创新药物实行特殊审批制度、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从发改委1月23日的21次降价所体现的分品种降价、让价格回归市场的思路;到国家药监局2月1日在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分类监督、突出重点”的药品监管思路,并坚决试行不动摇“驻厂监督员制度”;以及即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药改新政会使仿制药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制造和销售的是仿制药,过仿制药的成本太低,又能获得较高利润。周而复始,自然没有几个厂家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去开发原研药了。而新标签规定只有原研药才能获得新商品名,而仿制药不能获得商品名,那么仿制药必然陷入价格大战中。新标签规定:药品包装中,通用名的字体必须是商品名字体的两倍;通用名字体颜色应当使用白色或黑色,与相浅色或深色背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以往药品包装的做法是将通用名的颜色拼命变浅,力图商品名视觉效果最大化,而且以前通用名的字体只有商品名的一半。由这条所带来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首先消费者知道了药品的通用名,然后再根据对药厂来最终购买产品。那么这条对仿制药的打击也是很大,药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越高,企业的产品越畅销,这其实也打压了小药厂的生存空间。

国家出重拳打击医药销售中的商业贿赂,会使医药销售渠道进一步规范。尤其在医院,进场费和医生回扣都已经是商业惯例,反商业贿赂法会让医生和医院领导有所顾忌。因此医院销售的主体将逐步从带金销售向真正的学术推广过渡。当然带金销售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因为存在反商业贿赂法存在执法力度和地方保护的问题。因此源于外资药厂的学术推广医药销售模式,将会是医院销售的主要模式。过去的行规是,医生的处方费是药品零售价的15%—30%,高的要到40%;那么在新的学术推广模式下,这部分带金必然会转化成学术推广和交流的费用。

由于药改新政使医院销售受阻,小型医药企业必然将无力独立运作医院终端,其产品也必然要借助大的医药流通商进入医院终端。因此专业医院销售流通商的地位将突出和稳固,必然也会形成专一的医院销售专业组织,今后能够运作医院终端的也会只有大中型医药企业和专业医药流通商。比如现今正在探索中的医院药房托管,则给众多医药商业和大中药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大批的以医院销售为重心的个体医药经销商将受到巨大的挤压,因为他们的主要销售模式就是带金销售。

药改新政会使处方药市场进入难度加大,医药企业将进一步重视otC市场。otC将成为医药企业利润的核心来源,还有部分医药企业可能要进入保健食品和食品领域。由于城市市场终端监管力度加大,医药企业会一同争夺农村市场终端。城市边缘终端和农村药品终端将是药厂争夺的重点。 由于国家加强环保治理,医药企业环保治理投入加大,赢利能力降低。化学原料药产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随着国家对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制药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加大了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赢利能力,造成医药制造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跨国公司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民族药业发展更加困难。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中国市场。这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外商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同时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也搬到中国,使得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的进程加快,对国内制药企业将产生一些影响,也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医药产品要想从生产(医药企业)到最终的消费者(病人)之间完成整个循环过程,就必须首先建立两者之间的通道,这包括供应商及医药商业的选择和医院的开发,其中后者是重点,供应商可以由它的需要来选择;其次是要使药品进入实质消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借助医生的处方来完成的,因此促销的实质是针对医生促销。由于在医院大量使用的还是比较成熟的普通产品,这种产品一般生产企业比较多,竞争也比较大,所以医院开发的难度随之加大,这就需要产品品牌、服务、促销、维护等工作的全面整合,才能提高销量,稳定市场。

一、借助第三终端市场打开销售局面

第三终端市场主要包括包括了广大农村医药市场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无论从宏观政策上还是具体的实施办法上,在今年都有了进一步的落实,尤其是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具体指导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明年将使之拥有一个更大的市场机会。而今年针对广大农村医药市场主要包括县以下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和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所、私人诊所、厂矿企业门诊部等。他们不受今年各地药品招投标的限制,使许多药企尤其是处方药企业纷纷开始重视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今年面对第一终端的药品销售,面临许多地区的药品挂网招标导致的价格降低和国家发改委针对药品尤其是抗生素类药品的降价措施,使许多处方药品在第一终端的销售陷入困境。第三终端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的发展潜力成为各药企的青睐的对象。

目前全国市场第三终端市场的发展非常不均衡,市场差异化也比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医疗体系进展也不一样,各地医药商业渠道拓展第三终端的步伐也不一致。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拓展第三终端市场的步伐。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开拓第三终端的销售模式也比较单一,一是依托面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医药商业公司平台,通过商业渠道资源间接开展第三终端的销售活动;二是企业自己组建专门从事第三终端市场开发的销售队伍,深入一线市场通过某种销售模式如推广订货小会等,深入挖掘市场,发挥当地卫生院等较大终端的能力开拓第三终端市场。无论哪种形式,哪种销售模式,我们的根本目的必须明确,那就是将我们的产品有效地向这些空白市场拓展。第三终端市场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同样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发展过程,明确销售目的,实时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当地区域医药商业渠道格局变化、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阶段,顺应市场变化,结合企业自身状况,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第三终端开拓模式。

企业的品牌和实力是开拓市场的先天优势,同样体现在第三终端市场地开发。品牌企业或具有开拓实力的企业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拓展第三资终端市场势必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重视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品牌企业的知名度推动非品牌产品的销售品牌产品的良好声誉可以作为打开第三终端的敲门砖,已经进入第三终端市场的品牌产品可以吸引客户,借助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推广和带动其他非品牌产品的销售;没有进入第三终端市场的品牌产品,依托起已经营造起来的销售氛围,依靠已经形成的品牌产品的市场效应可以轻松地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2、结合企业其他深度分销工作低成本针对第三终端进行人员配置开拓第三终端市场实际上是我们深度分销工组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首先让大家头疼的事就是人,人力成本、投入产出、人员编制增加带来的管理问题等等都是困扰大家的大事。而对于品牌企业来讲尤其是强势品牌产品的企业,打假工作是销售团队长期的一项任务,而假货最容易出现的地区就是在第三终端市场,我们完全可以结合企业的打假工作,配置第三终端市场的深入分销人员,将开拓第三终端市场和企业假货查处结合起来,既节省了资源又深入拓展了市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第三终端市场的特点是终端数量多、分散,单个终端消化量小而整体市场容量大,点多面广、需求量大、配送困难、利润低、风险小。这就决定了我们开发第三终端的模式主要是以通过医药商业渠道平台和企业自身组织的销售会议进行销售,会议销售成为第三终端开发最主要的销售方式。这种针对第三终端客户举行的面对面式的会议销售,非常关节的一环是我们销售人员的拉单能力。我们以前组织过很多这样的第三终端会议,会议订货的效果往往决定于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相同的产品,相同的促销政策,相似的区域环境,不同业务人员参与的会议活动,订货量相差很远。因此,重视业务人员会议销售工作的能力是放在销售工作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无法让竞争对手仿制的东西。在目前市场竞争同质化产品、同质化销售严重的今天,加强销售队伍的软件建设,提高团队的工作能力是赢得这场战斗的法宝。业务人员的拉单能力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实战操练来完成。

第三终端客户业务达成后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问题是配送问题,开发第三终端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需要寻找具有区域市场配送能力的医药商业公司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对于医药商业渠道来讲就必须建立自身建立和完善配送能力或寻找专业物流公司完成此项功能,这是开发第三终端的临门最关键的一脚。开发第三终端市场最主要需要解决的是配送和售后服务的问题。配送问题的解决原则是充分开拓和挖掘第三终端资源,以量取胜,摊薄配送成本。同时加强管理,在配送模式、销售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配送规模等方面争取低成本、高效率。

目前主要的配送模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建配送体系

2、成为两网定点单位或利用两网定点“中转模式”实现配送,充分利用政府支持

3、利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作为物流中心

4、利用目前中国最健全的物流体系邮政物流网络

5、利用第三方物流

6、利用目前快速消费品的物流网络

二、有效利用招标中介资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为了解决药价高的问题,医疗机构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医疗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编制本期拟集中采购的药品品种(规格)和数量计划,经单位药事管理机构集体审核后提交药品招标采购经办机构(指医疗机构联合组织的招标采购机构或招标机构即招标中介)。

(二)药品招标采购

1.汇总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计划,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核各医疗机构提出的采购品种、规格,确认集中采购的药品品种、规格、数量,并反馈给医疗机构。

2.确定采购方式,编制和发送招标采购工作文件。

3.审核药品供应企业(投标人)的合法性及其信誉和能力,确认供应企业(投标人)资格。

4.审核投标药品的批准文件和近期质检合格证明文件;

5.组织开标、评标或谈判,确定中标企业和药品品种品牌、规格、数量、价格、供应(配送)方式以及其他约定。

6.决标或洽谈商定后,组织医疗机构直接与中标企业按招标(洽谈)结果签订购销合同。购销合同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明确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监督中标企业(或经购销双方同意由中标企业依法委托的机构)和有关医疗机构依据招标文件规定和双方购销合同做好药品配送工作。

(三)同品种药品集中招标一年最多不超过2次。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程序中可以发现招标中介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链接着医院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管理部门。在招标采购流程中医药企业主要和招标中介联系,而招标中介链接着医院这个最终的买主,也就是说招标中介拥有大部分医院资源。无怪乎有人说招标中介是药品招投标背后的推手。

目前,全国被批准的药品集中招标中介机构大大小小估计已有百余家。这些机构的来历复杂多样,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由医药电子商务网络公司发展而来,借助互联网作为工具进行招标。比如海虹、金药、环宇等等公司。

一类是由地方药品集中采购中心发展而来,部分借助计算机进行采购,招标是其采购的一种方式。这些采购中心原来都是一些医疗改革试点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原地方卫生管理部门的下属企业。比如佳木斯市、陕西省等地。

一类是传统的机电设备、工程招标公司,药品招标只是其招标业务的一部分。比如黑龙江省招标公司。

当然这些招标中介也分三六九等,级别高的招标中介招标经验丰富、实力强、有很好的客户源、较强的招标能力。借助他们的力量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医院和地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虽然有很多的非议,但在中国仍然要走很长的路,作为中国目前很重要的药品销售渠道,医药企业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利用招标中介完成医药企业不能完成的工作,利用招标中介来完善自己的销售渠道。

三、混合型医药销售模式

当前企业的销售从渠道的角度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直效销售、直控销售、非直控销售以及混合型销售。混合型销售模式就是既自建渠道,又保留各级商空间,两者互相策应,并插入市场的每一处空白。目前,国内医药企业采用这种销售模式不是太多,但在药改新政的局面下这种销售模式会很快被推广使用。因为这种模式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混合型的销售模式,生存的根基在于中国地域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来源于不同模式各自具备的适宜条件,来自于消费群体需求的差异化。

采取这种混合型销售模式要注意一些基本问题:

1,两者不能形成竞争格局;

2,要绝对处理好厂商关系;

3,厂家需要足够强的资金实力与品牌影响力;

4,在同一地区先自建渠道,运行平稳后,再招合作伙伴;

5,厂家当地自建渠道要对当地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服务.

混合型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质是一企多制,按照扁平化、信息化、小机构大职能的原则,精减机构,精干主体,减少管理层次,建立和形成了精干、效能、快速反应、纵横协调、权责明确、管理到位的组织结构体系。按照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内部市场化、控制预算化、责任目标化、奖惩制度化的原则,实行生产与经营分开,生产与生活后勤剥离,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建立了集权与适度分权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一企多制”,其目的是精干医药企业的主体,其核心是根据各单位、各部门不同性质和情况,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分而治之”,实行灵活多样的模式策略,充分调动各单位和各级各类人员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构的运行效率,巩固和加强核心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方式是划小核算单位,建立内部银行,实行内部买卖结算制,模拟市场运行,同时加大分流剥离力度,原则上与主业关联性小的部门、产业,从主业中分离出去,进行企业化经营。

四、用做保健品的方式来做医药销售

药品要当作保健药品卖。当然这里的药品特指部分过去由保健药品升级为药品批号的药品,还有比如说补益类中药、部分解表类中药、清热去火类中药、植物提取药、部分常用类西药等等。当医院销售的大门渐渐关紧的时候,当otC竞争加剧的时候,为何药品不能当作保健药品来卖呢(要是副作用小的,疗效明显的,具有常备和滋补或者预防保健作用的)?

医药销售要引入保健品的会议销售,此会议销售非原医药销售中的终端会议销售。保健品会议销售的要诀就是“疗程销售”,“一对一服务”。过去北派有个说法,做药就要做疑难杂症病用药,因为没有特效药,所以有市场。但必须要说明的这些药在挑选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副作用小的药,同时在销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处方和严格观察消费者服用反应。

五、用DtC推广模式改进otC销售渠道

DtC(Direct-to-Consumer)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对医药市场而言,终端消费者有可能是患者本人、患者的朋友和亲属,也可能是医疗服务人员或者公众。

与处方药的临床推广模式不同,otC药品的促销重点是消费者教育,所以可以采用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进行推广,使药品销售更加接近消费者,DtC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销售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的进行销售传播活动,通过同时满足患者、医生和企业的需求,实现医药市场三方共赢的目标。按照传统医患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医生没有听到患者的反馈信息,医生就会判断处方的药品已经产生作用,然而事情未必如此,患者可能由于经济原因而未在医院取药,也可能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疗效不显著而停止了服用,转而去看其它医生或自我诊治。otC药品应该根据品种建立一种医患互动系统,患者通过登陆企业网站,拨打免费电话或填写调查问卷方式反馈药品疗效情况、药品价格、剂型、规格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成报告转给医生,以完善和帮助医生诊断的决策。任何一个新产品的出现,医生都不是积级接受,而是试探性少量介绍一些患者,如果医药代表能够给医生条理清楚、数据严肃的DtC数据给医生,那么医生的接受程度会大大增加,另外医生通过各个地方的患者报告,还能了解到药品使用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差异性治疗,而且也可能发现药品其它新用途。研究表明,在美国有85%的医生读过DtC报告,有40%医生就报告的内容与患者进行过讨论。

DtC销售模式是新型的销售方式,患者对药品的看法和体会将直接影响医生的处方习惯和药品选择,同时企业也据此来调整不同地区销售活动和改进产品方便患者以及新用途的研究。

DtC销售模式的具体方式:

1.DtC广告

DtC广告是指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其形式包括电视、广播、印刷品、电话、邮寄广告等,但广告的作用关键是教育,广告中应包括药品名称、用途及用药风险等全面信息,努力与消费者建立感情联系。

2.现场销售

现场销售(RoadShow)是otC药品在前期市场启动阶段的主要推广方式。otC药品有特定的销售地点——零售药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药店不仅是药品的购买场所,更是获得用药咨询的地方。所以,现场销售对于otC药品面对面推广与宣传最为有利,如在药店建立统一Ci标志的药品专卖柜进行促销服务。

3.店堂促销

利用海报、pop(pointofpurchase)售点广告、挂旗等在药店内进行宣传和教育,并加强对药店店员的教育和药品的陈列理货工作。

医药销售模式篇3

关键字:医药销售企业;营销模式;核心竞争力;广西

中图分类号:F719.0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2-0125-04

医药销售产业是当今世界极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特殊产业。中国医药销售产业自新世纪以来发展迅猛,10年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3%。据统计,2011年全国医药商业销售市场为8600亿元,其中全国医院用药规模约5500亿元,零售市场约为1950亿元,总产值达到15500亿元左右[1]。本文以广西部分医药销售企业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分析了广西医药销售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广西医药销售企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西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包括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卫生材料为主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基本满足人民用药需求的城乡医药流通网络。2011年,在全区医药制造工业中,162家企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2.3亿元,与2000年比年均增长16.7%。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药工业主要指标排序中,广西销售收入排第18位,利税排第14位。广西医药总产值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57%[2]。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广西医药工业将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增加值达128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3]。然而,近年来随着医药流通领域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广西医药销售企业在完成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增速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一)销售点分布不合理,行业集中度较低

一是经济较发达的市、县销售网络多,而一些偏远城镇、山区销售网络少。二是针对三级、二级医院的医院终端覆盖能力比较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农村的医疗机构,全区范围内的覆盖能力却相当薄弱。三是国际国内知名大型销售企业布点少。从市场占有率看,国内销售收入前10名企业在广西的销售份额仅为2%左右,广西医药销售企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对提高医药销售产业集中度的作用不明显。四是零售药店规模小。近几年来仅大中城市就有数十家零售药店被淘汰出局,规模和实力上的悬殊使零售药店在与大、中型医院的长期市场份额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市场管理仍不规范,行业形象较差

一是制药行业本身定位不准,品种趋同严重,往往是同个临床适用症同一个剂型有众多替代品,造成销售行业严重的恶性竞争。二是药品生产领域供过于求,流通经销领域秩序比较混乱。部分销售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还纷纷标贴虚高药价、使用带金促销方式或通过高额回扣来促销,导致行业不正之风盛行,药价虚高。三是有的医药代表在药品促销中行为不规范,在药品营销中采取商业贿赂等做法,不仅增加了病人和政府的医疗负担,而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行业形象。

(三)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

一是缺乏药剂师,营销资源没有掌握在企业手里,一旦业务员流失或跳槽到竞争对手处,会给企业造成直接甚至长期的伤害,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及市场的长期、稳定占有极其不利。二是医药销售管理人才缺乏,对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服务水平不高,难以形成竞争力。三是药品营销方面的基础人才奇缺,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药学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又缺乏营销技能,导致药品市场营销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将其小团体或个人利益与药品营销活动密切挂钩,排斥利薄药品,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给医药企业在经营理念、市场开拓、品牌维护、促销执行和服务等方面造成诸多的障碍与困难。

(四)营销模式相对落后,现代化进程缓慢

一是市场定位不够准确,营销成本大量浪费。医药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竞相开发出各种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例如,买一送一、发放优惠券和体验卡、会员卡等。然而,在花哨的营销策划中大量增加了成本,其价格竞争优势也会相应丧失。二是营销轨道存在偏差。有的医药企业在电视、电台、杂志和报纸等大众媒介上大打虚假广告,欺诈广大患者和消费者,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对销售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三是推广手段单一。大部分医药企业采用人际沟通的推广手段,缺乏一种整体性的推广途径,很难起到规模化的效应。四是缺乏国际市场经验,医药营销现代化进程缓慢。一个不能与市场发展趋势同步的营销企业注定会逐渐丧失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

二、新形势下广西医药销售行业发展的特点

(一)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近年来,全区各地医药企业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两大目标,不断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重组步伐,市场机制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医药行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平均递增15%左右;实现利润年平均递增约20%;中成药产量翻倍增长;技术创新带来产品结构优化,随着“仿创结合”战略的落实,有技术特色和品牌的名牌药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药品牌潜力巨大。

(二)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企业效益上升。医药行业进入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底线由2006年的5.80亿元提升到2011年的10.23亿元。从广西医药企业销售规模看,超过亿元的有6家,医药销售实力较强企业(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为52亿元,占广西全行业的40.86%,其中排名前10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8亿元,占广西行业的25.30%,占百强企业的35.71%。百强企业利润总额为2.86亿元,其中前10位利润合计为0.95亿元,占行业利润的40.56%,占百强企业的33.20%。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加大,行业规模效益优势进一步凸显。

(三)零售终端争夺愈演愈烈。近年来,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销售规模逾120亿元,其增幅稳定在15%-18%左右。广西医药零售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零售连锁10强企业的门槛已突破4000万元关口。2011年以来,零售市场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平价药房的冲击,抗生素限售令的实施以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提速,加剧了零售市场的竞争。此外,企业发展面临区域分割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治理商业贿赂终端费用减少,药品降价等因素加剧了企业经营难度。而唯有注重品牌、管理、深度服务的理性市场竞争和差异化经营,才是医药零售业赢得市场空间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农村消费市场稳健起步。随着国家“两网”建设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在推进与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启动内需、寻求医药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医药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区14个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2011年,广西有11个市增幅超过20%,其中增长较慢的梧州市,其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739.5元,增长14.4%。2010年全区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为8.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4%。2012年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

(五)需求呈现多层次格局。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及新药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otC药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用于治疗、预防新的传染病、常见流行病药物、消、保健药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海洋药物成为挑战常规化学药物的新品种,市场消费呈现多层次的格局。

三、提高广西医药销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当前,广西医药销售行业面临的总体形势较为有利。医药工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医保制度有序推进,国际对植物药日益重视,为以中药为主体的我区医药工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是我区医药工业行业创新能力弱、产品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筹措发展资金困难、利用外资规模不大、技术滞后;同时还要面临国内中成药产业发展竞争激烈,国外药品生产企业利用其先进产品和强大资本不断挤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压力,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加快调整和振兴步伐,努力提高广西医药销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更新观念,开创医药营销工作新局面

众所周知,市场营销是通过相互交换和承诺,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以达到实现各方利益的目的。目前传统的销售观念正逐步被新的营销理念所代替,树立健康的现代营销理念,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营销价值观,即以产品、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价格竞争为辅的现代营销理念。一是始终强调非价格竞争,包括通过产品的质量、性能、专利、品牌、款式、包装等各种促销活动来吸引顾客,达到在企业竞争中取胜的目的。二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竞争正是应对传统的营销竞争模式的变革,也属于非价格竞争的范围,其核心是要求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顾客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竞争。三是采取集中管理与推广,协调平衡公共关系,促进市场消费需求的改进,强调部门和员工密切协作,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二)紧紧抓住医改给医药销售行业带来的机遇

新医改政策给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营销新思路,我国新医改的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随着各级政府投入增长和全民医保的逐步实现,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未来10年全区卫生费用整体上将增长2.5倍,年均增长约13.5%。同时,农村医疗市场增长将快于城市,农村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将会成为改革之后市场急剧扩容的方向,未来10年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介于16%-25%之间;大病统筹医疗市场容量未来10年将有15倍以上的扩容速度。因此,即将实现全覆盖的城镇居民医保、社区医保、农村医保市场将吸引更多医药销售企业的关注,潜藏着巨大的市场增量,对医药销售企业来讲,未来需要不断的深化网络覆盖能力。同时,新医改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度将明显提高,推动医药销售行业规范化、市场化。

(三)加强行业管理,从政策上加大对医药销售企业的支持力度

销售政策是一项引导性、激励性销售措施,其目的就是促进销售,给销售带来增长保障。销售政策是销售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策略与措施。对于医药销售企业而言,由于医药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对营销模式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长期的、累积式的。同时,医药企业构建与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医院医生等的稳定健全的网络关系,对于医药企业的营销具有良好的辅助功能。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讲,应从政策上对医药商业企业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联合加以支持和引导,卫生、药检、物价等政府部门要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和调控。只有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销售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

(四)扶持自主品牌,做大做强我区医药企业和产业

营销的最高目标是建立目标顾客与社会认同,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品牌。目前,广西壮瑶医药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正骨水、云香精等30多种中成药已经形成品牌,行销国内外市场。一是进一步加大现有产品及品牌的整合力度,筛选一批疗效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二是以产品信誉好、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企业(如三金药业、桂林西瓜霜等)为核心,通过兼并、重组等措施迅速提高其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分层次制订品牌培育计划;四是鼓励一批优势企业利用产品技术的优势开展海外业务,促进医药企业走出国门,逐步推进广西中医药的国际化。通过各方面形成共识,支持医药产品的品牌建设,逐步做大做强我区医药品牌和企业。

(五)加快销售企业规模发展,推进医药流通领域国际化的进程

从企业层面来讲,医药商业实质上是一个分销总通道,所有医药销售企业可视为一个大的物流企业。未来医药商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区域型垄断到全国布局,从内生增长到外部并购,形成规模化、渠道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龙头企业拥有更强的资源优势。广西现有的医药流通企业在规模化、营销地区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发达省市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抓住机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重组,发展超大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可以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制造商和药品零售商等下游企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应系统,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同时,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医药流通领域国际化的进程。

(六)积极推进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和经营销售方式的创新

目前广西医药市场基本的商业模式没有大的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商业模式不会维持长久。广西医药流通领域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既缺少医药物流管理系统,又缺少医药物流网络体系、增值服务。要鼓励支持医药集团利用现代物流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推进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的电子商务化;通过销售、连锁配送、各种有效终端销售方式等的有机结合,构建强大的药品销售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促进产品的进出口,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抓住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名优、特色医药产品创造条件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将这些资讯以固定格式累积在数据库当中,在适当的时机,以此为平台进行广泛地营销传播。

(七)合理调整营销企业的布局,适应当前医药零售市场发展需要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医药零售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医药零售业户也应当不断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发展,随着医药零售市场的变化,淘汰落后的零售业户,新增符合条件的医药零售业户成为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目前,随着新型医药营销模式的不断完善,医药物流架构的逐步形成,农村医药零售网点布局也应当随之有所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应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合理调整,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医药零售业户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使之能够与医药销售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变化,才能真正使得整个农村医药零售市场呈现出规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八)大力加强销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渠道的销售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市场存在这样的现象:最好找的是营销工作,最容易失去的也是营销工作。客观地分析,目前,广大医药企业营销人才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因素很多,总体来说,有六个方面的关键要素,分别是:人员因素、工作因素、薪酬因素、机遇因素、规程因素、生活质量因素,究其原因是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机制。同时,各商业公司作为医药企业的分销商,其所具有的库存、运输以及促销功能对于医药产品的销售同样具有促进作用,等等。因此,医药销售企业要加强人力储备,合理构建销售团队;要关注业绩评价系统、培训系统、薪酬系统和激励系统,提高渠道的销售管理水平,推动整个医药行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实现医药销售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0-2011年中国医药行业工业销售统计:综合册上[m].北京:医药出版社,2012:6.

医药销售模式篇4

中国处方药市场具有如此诱人的前景,吸引了世界医药巨头不断抢滩中国,他们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必将给国内医药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otC销量显示出了越来越强的增长势头,但处方药仍然占据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影响处方药营销模式的主客观因素有:医院体制改革、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分类管理、医疗卫生行业纠风运动、新政策法规出台、处方药大众媒体广告限制等等。

目前,在销售终端,处方药的营销方式基本上仍然以临床推广和学术宣传为主,依靠大量的医药代表直接拜访医生介绍产品。尽管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营销方式,但都没有给处方药营销带来大的变革,而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挂金销售,困扰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广大患者和所有的国内制药企业,大家都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使处方药的销售陷入某种困境。2003年,老百姓认为最容易产生腐败的沃土已经从公检法转移到曾经纯洁的医疗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挂金销售把白衣天使从金字塔的顶端逐渐拖至最低端,人们似乎不再相信我们的健康守护神,接受医生的治疗前总是需要瞻前顾后。随着舆论反腐的呼声越来越高,医生在正常的行医看病的过程中,不再是充满信心地诊断,同样也需要从非医学角度深思熟虑。即使是发达国家医药界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微观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节将医药市场导入良性循环,医生的工资和奖金将逐年提高;大量民营医院的兴起,医院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医生的临床水平和职业道德大幅度提高,患者可自由地选择就诊医院和医生;患者自身鉴别能力大幅度提高,舆论的监督和法律的健全将大大约束腐败的产生;医药企业和医院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销售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普通的销售代表向学术代表过渡,通过真正的学术营销,获得医生的认可、尊重,并最终获得医生的帮助,获得患者的青睐。

医药销售模式篇5

2006年otC市场的变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医药处方市场形式的变化对otC市场的影响,二是otC市场零售连锁市场竞争格局的加剧白热化和连锁经营管理对企业规模和盈利的要求所导致的经营模式的变革,三是国家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的政策导向,第三终端市场潜力的快速释放。总结起来就是第一、二、三终端市场的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2006年医药otC市场呈现明显的发展和营销变革趋势,当然还包括外资对华医药投资的增加所带来的医药市场的竞争加剧。

趋势一:处方药市场的寒流影响促使处方药企业纷纷转战医药otC市场,加剧otC市场的竞争状况:

今年医药形式中几件重大事件使处方药市场销售迎来前所未有的恶劣环境,主要体现在国家针对医药行业的专项整治医药购销贿赂;对药品注册申请进行全面清查,治理“一药多名”现象,规范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全面检查药品Gmp实施情况,组织跟踪检查、飞行检查等等。同时国家发改委一轮接一轮的药品降价风潮,以广东省为代表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招标采购形式和即将全面推行的两票制即一级经销商必须直接从生产商购货、结算,属转配送的二级经销商必须直接从一级经销商购货及结算,二级经销商的进项发票必须由一级经销商开具。都对现有的医院处方药品的营销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尤其是以医生回扣促销为主要推广手段的营销模式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部分企业产品面临招标的淘汰和中标后的超低价格,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医院销售。在2006年医院药品前三个季度销售额仅比2005年同期增展了6.3%,为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药品销售增长远远高于国内的制药企业,市场份额增长显著。许多处方药企业在此医药大环境下不得不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纷纷将otC市场的开发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企业提出:处方市场为企业生存奠定了基础,而otC市场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更多的企业进入otC市场,使原本市场竞争就非常激烈的otC市场,竞争就更加惨烈。

趋势二:第三终端医药市场潜力凸显促使医药企业纷纷进军农村和城市社区医药市场,第三终端市场容量的增加也分流了部分otC市场销售份额,同时还加剧了otC市场精耕细作和深度拓展的竞争格局。

今年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另一大举措医疗体制改革就是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政府大力扶持基层医疗机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农村两网建设和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国家针对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宏观政策指导以及今年年底开始的北京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政府集中统一招标采购,政府补贴零差价销售的模式正在在向全国推广实施。国家政策引导下的第三终端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和建设,使更多的老百姓在基本医疗服务中得到真正的实惠,这必然会将otC市场中的部分消费人群分流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中去。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招标模式和零差价销售模式,有将进一步带动otC市场药品的价格降低,使药店销售药品的利润降低,而最终将转嫁到otC制药企业,降低otC制药企业的盈利水平。再有,第三终端市场潜力的凸显,加快了制药企业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使原来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小的中低端市场竞争格局加剧,使许多已经进入和准备进入中低端市场开展otC市场深度拓展和精耕细作的企业面临并不轻松的激烈市场竞争。

趋势三:商业流通企业的配送功能和模式的转变催生部分医药商业公司开始向以市场推广为主要功能的新型医药销售公司出现,加剧otC市场竞争格局。

医药体制的改革和挂网竞价招标的模式推行,第三终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与指定商业公司配送形式,使医药商业公司同样面临生死考验,能否拿到药品的配送权,关系到商业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这种严峻的形式下,许多医药商业公司纷纷开始转型,由原来以药品配送功能为主开始向市场推广功能转化,许多销售otC产品为主的医药物流公司开始建立和扩大市场营销人员,拓展otC市场的销售和推广职能,增加第三终端市场开发的人员和拓展力度,形成了多品种低分摊营销成本的销售模式。而在目前竞争激烈的otC市场上,医药商业公司的营销团队无论是成本优势还是品种优势等方面都远远强过于生产企业的otC营销团队。otC市场竞争加剧和营销成本和费用的不断攀升也促使生产企业需要调整市场推广思路,加强与具有市场推广功能的医药商业的战略合作,相互利用彼此间的市场资源和优势,才能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与区域专业otC医药推广公司的强强合作,利用专业医药otC推广公司抢占产品市场推广优势。

趋势四:otC市场中药店终端的格局变化,连锁门店盈利模式从单一产品销售盈利向管理资源整合盈利方向发展,促使otC企业市场推广营销模式的变革。

随着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零售连锁药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连锁药店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向集中度方向发展。而连锁药店的药品销售额占比也越来越大,在药品零售市场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举足轻重。连锁药店的发展也相应伴随者其管理的进一步规范,而各区域市场中大型的药店几乎都是连锁药店的门店,连锁药店公司对其下属的各门店资源和店员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

目前零售药店发展的核心问题依然是产品的价格和利润,即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市场现实。而随着零售药店规模化和经营管理统一性进程的加快,连锁药店的盈利模式已经开始从单一产品销售利润最大化过渡到脱离价格竞争泥潭,演变门店资源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思想,通过门店的精心经营、创造和积累门店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转化门店资源优势,并通过上游供应厂商实现门店资源价值的利润转化,增加门店的盈利水平。其重点工作在于两个方面:一、建立和完善自身经营优势资源。二、通过有效途径换取药店经营利润和发展机会。

面对医药零售终端格局和经营思路的调整,对于otC企业营销团队来说,otC代表单兵作战遇到终端工作效果明显下降的挑战,otC代表通过门店拜访而完成终端推广工作的内容和项目任务达成率降低。otC代表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由点对点的工作向点对面的整体合作方向发展,业务代表的综合素质和谈判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需要提高。加强与连锁公司的整体合作,利用连锁公司的整体管理和行政协调能力完成终端推广工作的内容和项目成为otC营销模式主要方式。加强与连锁公司的整体合作,协助连锁公司软件管理建设,提升门店盈利水平,而换取自身产品的门店销售主动权力

趋势五:适应连锁药店的经营模式变化,不同产品进行市场模式细分,促进产品营销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连锁药店的盈利模式已经发展为多元化,如连锁公司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荐高毛利产品,强力终端拦截销售公司底价产品,发展自有品牌(pB)产品,直接与生产企业合作进行贴牌加工,门店产品多元化经营模式,药妆店赢利模式,个性化专业化药店模式,有组织地店员团队促销模式,驻店店员促销模式,平价大卖场模式,社区便利店模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otC营销团队应该针对自身不同产品的发展阶段和不同产品对企业发展重点的不同,进行以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营销策略。例如强势品牌产品的企业,连锁药店因为其利润太低都不愿意销售,终端拦截现象极其普遍,企业otC团队想改变目前的现状非常困难,如产品门店陈列位置不好;产品零售价格过于偏低,维价工作难以开展;店员负面推荐工作普遍,终端拦截爱你没商量等等。而这些品牌企业往往还有很多非品牌的其他产品,为什么我们不用其他非品牌产品与连锁药店进行整体战略合作?而品牌企业的非品牌产品本身就有企业品牌的带动作用,连锁企业非常愿意与品牌企业进行非品牌产品的低价合作、贴牌产品合作等,利用非品牌产品与连锁公司的合作,建立彼此之间长期业务合作,也能促使合作的连锁药店放弃对其品牌产品的负面影响因素。

医药销售模式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管理;新模式;医药代表;解决方案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和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人目不暇接。但同时也曝出了医药行业的巨大丑闻。

首先,我们对药品的销售情况进行一些分析。

1,药品销售渠道的构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生病,这是不能避免的,而生病就需要药物治疗,所以,药品就成为了生活必须品。但是药品并不属于一般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这一特殊商品只有适应症的患者才会需要,而且针对疾病,只能用在有治疗需求的病人身上。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药品从开发、生产最后到患者手里的几个中间环节。中国地大物博,药品从厂家送到医院期间需要有关商业单位进行配送。在大城市里此环节显得较为简单,因为大城市物流业相对发达,即:药品生产企业->商业单位->医院;而在偏远地区,需要从省级商业单位调货至两到三个县级商业单位,再配送至医院,经手商业越多,就越要求要有更多的利润空间,这才能确保完成药品的配送。

2,药品进入医院

药品若要在一个省、直辖市的公立医院销售,是需要药品生产企业做投标工作的。依据国家卫生部门主导指明药品降价方向的标准,每个省市有关部门为了降低药品利润空间,都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一般都是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优先入围,并进一步允许该产品在该省以内的医院进行产品的销售。药品可大致归类为医保产品,非医保产品,基药。医院采购药品时通常会考虑1,是否在该省中标;2,属医保产品、非医保产品还是基药(涉及到价格);3,进口还是国产;4,原研药还是仿制药(药品质量层次);5,与同类成分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剂型、规格、不良反应、适应症等);6,价格是否合理等。在药品进入医院以后,首先需要做的是临床医生提单,医生提单需求是来自于患者们的需要的,这也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疗水平的因素,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药品,才能够治好病患;然后经医院每年或几年开展一次药事会进行讨论,临床医生、药剂科主任等成员对每个提单产品进行评价,经过严格筛选最后批准药品进入该院销售。

3,药品处方

目前,国家推进取消药品15%加成销售的规定,目的是为了将“以药养医”模式为重点改革对象,把医疗服务当作盈利的一种有效模式。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省份的药品从生产企业配送到医疗单位的中间环节都有明确的标价,医院在此项价格基础上增加15%卖给患者。在医院购买了药品以后临床医生需要对这个产品进行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对诊断或是治疗都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但是对新药品的了解并不深刻。因此,很多药品在上市以后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畅销,往往会面临一些尴尬的境遇,因为不知道这个药品的特点是什么、药品在哪个适应症上具有优势,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该药品,它的作用机理又是什么?这样看来,药品是需要得到正确的推广和宣传的。药品的使用标准也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标准进行,这一特殊商品只能通过药品生产企业培训出来的药品“专家”来宣传。这样有利于医生进行正确处方。这样一来并就产生了这一职业――医药代表。

2013年,在媒体曝出葛兰素史克(GSK)中国公司各种贿赂及幕后操纵等事件的背景下,整个医药行业进入了严冬期,这一时期进一步激化了患者与医生的关系,在各地频发的医闹事件、医患纠纷足以表明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再加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及不实报导,使得医生这个群体备受压力。“医生收受贿赂,靠卖处方药品来增加额外收入”这是许多普通患者对医生的看法。同时,国家对医药代表的抓捕,以及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严厉打击,使得这个行业原有的管理营销模式更加不适应市场环境。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在这一次风波中销售额急剧下降,销售利润也大幅下滑。截至今年9月底,GSK中国区处方药和疫苗销售下跌61%,除中国区外药品和疫苗销售则增长3%。GSK在中国销售大幅下滑的品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肝病用药等多个核心领域,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舒利迭下滑56%,肝病药下滑幅度更是高达76%。英国总部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表态:一定会积极改正,这足以说明这家公司要在中国改头换面重新找出新模式寻求新发展的路子。想要走在行业的前端,就少不了历经探索各种新模式的艰辛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走得磕磕碰碰,即便如此,这家公司的举动依然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法律方面的建设尚不健全,而且,每个行业有它固有的问题和困难,自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开始在中国扎根以来,中国社会就一直包容着这一模式的存在,然而,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样,虽然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给人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药品是特殊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有销售,销售就会有利润、有奖励。药品也具有商品的性质,也会存在着医药代表的销售指标、相应活动举办、奖励等市场营销方法。但是,在生活中,广大群众认为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是神圣的,它不应该被商业的铜臭味所污染,这也是医生受患者质疑其职业道德的原因所在。同样,这样的事件曝出后医药代表成了“行贿人”莫名地背上了罪名。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葛兰素中国公司应该如何去做?而这又将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政府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对净化整个市场进行,也希望药品生产企业配合政府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大胆揣测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将采取的新模式会有“三不原则”:[销售不考核,医生不赞助,讲课不给酬]。

历来,销售人员的收入和业绩都紧密相连,药品销售也同样如此,如果不考核销售指标,那考核什么呢?医药代表的职业定位又是什么?上面我们讲到医药代表的降生是因为有需求,没有医药代表传递知识就无法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如此,我们回归原处,如果我们不再要求医药代表完成多少销售指标,而是只要求他们给医生传递医药产品知识和相关疾病知识。这样,招聘时对医药代表的要求就会更高,需要他们要具备很强的学术营销能力和沟通能力,而相应的薪酬待遇也会提高。

其二,在生产和商业渠道的配送环节需要进行一项销量的准确预测,尽量避免医院及终端市场发生备货过多或断货供应不足情况。这也需要公司在这项环节上要加大监管力度。

市场营销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市场需求,当前市场的需求是大环境的体现,如果行业发生变化,作为走在前端的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来说,既是一种艰难的考验也是行业的方向标。它可以带领外企改变营销管理模式,使营销模式能够得到优化和转型。且大型外资企业改变营销模式一般会使诸多小企业跟风转向,以求保全,这就是影响力和推动力。那么医生不再被赞助参会,会不会使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面临很多医生弃他而去的局面?答案是否定的,有政府的整风运动贯彻落实和政府公布的相关规定:“如医生接受贿赂,将吊销医生执照。”这样势必会使双方接受相应变化。那么大环境如此,还有什么异议?如果说谈到讲课不给报酬,那么很多讲者如何邀请来会是个大问题。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宣讲产品临床适应症、临床诊断等等相关内容,没有讲者该怎么办?还能够对产品切实了解吗?或许,药品生产企业会从医院挖掘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医生到公司就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案。

据相关报导,为了避免再度被卷入行贿或变相行贿医生的“旋涡”,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成为了首家在中国公开宣布停止通过支付费用邀请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向有处方权、可以影响处方的受众宣讲其产品信息和相关疾病知识的跨国制药公司。取而代之的是方法是:公司通过教育资助途径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提供教育基金。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采取的一些新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市场需要营运而生的,如果不采取新模式,它将很难继续立足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葛兰素事件的不良影响下,整个社会都希望政府能够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也希望政府能净化表面光鲜,内在不怎么美丽的市场环境。市场营销管理的新模式是每一家药品生产企业关注的、也是在市场进化中不能逃避的问题。

从原有的营销管理模式转变到新的营销模式中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离不开诸多客观因素的,这些因素包括产品本身、价格、销售渠道和政策。从挖掘需求、平衡需求、有害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葛兰素作为巨头需要引导市场,对整个市场做出表率和模范。

医药销售模式篇7

目前,综观我国医药商业行业,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流通秩序乱。

企业数量多。在我国医药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加上地方政策的保护等多种原因使大量医药商业企业产生并生存下来。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三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零售企业约12万家。美国是医药事业发达的国家,其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也已减少到了现在的70多家。与之高度规模化相比,我国医药流通组织结构显得不甚合理。数量虽多,却是鱼龙混杂。

企业规模小。在1.7万家批发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只有800余家,不到总数的5%;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分别为60多亿元,各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4%左右。前十大批发商的年销售额之和也仅占批发行业总销售额的20%左右。零售企业年销售额最大为3.49亿元,与美国的零售巨子CVS每年150亿元销售额相比,差距十分巨大。而且批发、零售网点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尽合理,存在过于密集或过于疏散的现象。

经营效益低。企业由于改革滞后产权结构单一、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整体经济效益低,三角债现象普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小于1%;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1.5%,而其流通费用率仅为2.9%。据统计,我国已经有15个省的医药商业企业连续三年出现汇总性亏损;而国有医药批发企业负担更是沉重。

流通秩序乱。主要表现在药品购销中“回扣”风盛行;药品非法市场屡禁不止,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问题严重,对人民用药安全造成威胁;药品虚高定价,社会和患者负担沉重;交易手段的落后导致交易行为不规范;以及企业间不拼质量不拼服务拼价格等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二、可行经营之路探析

随着中国医药事业发展渐趋成熟,相关法律日益健全,医药市场不断规范,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再加上入世后,外国医药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国医药商业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的市场上站稳脚根并与同行一较高低,就不得不提前思考自己的经营之该路到底该怎么走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医药大企、医药强企的目标,打造集约化、一体化、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未来核心竞争力。

一)、规模集约化:实现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长期被“数量多、规模小”这一顽疾所困。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等相应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GSp换证验收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以及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行业的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一些企业被兼并重组,一些企业被勒令退出市场。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组建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销售公司组建了上海医药股分有限公司。国内这些医药企业正是通过联合、购并、重组,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汇聚,资产增值和资本扩张,以形成足以与“安万特”等外国大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大显身手。有专家预测,5年后中国医药企业将减少30%左右,正是这种集约化经营汰弱留强的结果。

医药商业企业要改变流通组织的方式,推行总和连锁经营制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批发业搞配送制,在零售企业推行连锁经营制,是医药商业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复的必由之路。厂商双方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合同形式进行的医药总、总经销,将成为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这种经营方式,不仅可以为合作的双方带来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市场,而且有利于密切和稳定厂商、商商和工商间的协作关系,有利于深化流通市场的管理,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跨区域的连锁零售经营,更有利于规范一线卖场,为医药流通市场的有序经营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二)、纵横一体化:缔结外部战略联盟,打造内部核心实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促进许多新型的跨国经营方式产生,我国医药商业企传统的营销渠道、交易方式会受到巨大挑战。医药商业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体化经营势在必行。

横向一体化:生产商、批发商、医院、药店等医药企业与企业之间,结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经营战略联盟,减少渠道磨擦内耗,提高渠道运作效率,创造条件实现联合经营,组建大企业与大集团,以供应链和价值链来增市场控制能力和渠道规范能力。1.厂家为一个品种或几个品种而建销售网络是得不偿失。比如说建办事处,往往带来销售人员分散不便监控、货款回笼困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再建一个销售公司实际上是还是商业企业。所以生产企业愿意和大批发商结成合作同盟,以利用商业批发企业强大的销售或物流。2.医院、药店等医药零售终端将与大的批发商建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是他们经营品种多,任何一个生产厂家不可能一两次给它们配齐,从而会增加他们采购的工作量。二是他们没有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其最佳进货渠道只能是配送能力强、品种齐、并严把“计划购进关、入库验收关、在库养护关、出库复核关、售后服务关”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批发商。3.批发商同样需要生产商这一稳定的货源和医院、药店这一稳定的分销渠道,努力避免通路上的“两头活跃,中间痿缩”。

纵向一体化:医药商业企业在以一种经营方式为为主体形成自己的核心实力和竞争主力后,还应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实现、配送、批发、零售连锁一体化经营,以增强流通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石油行业的“欧佩克”就是我们医药企业学习的榜样。“三九”“海王”“太极”等中国医药生产巨子的销售公司先后建立自己的连锁零售药店,并在一体化经营模式慢慢做强做大,成功上市,渐具同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更证明了一体化经营是迈向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第一步。

三)、手段现代化:统一管理标准,完善服务手段

过去,曾成立全国电子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以推进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现在到了网络时代,电子商务代表了未来商业贸易的方向。医药商业企业首先要实现eDi(电子数据交换),并逐步实现从订货到付款、从谈判到成交全部电子化。推动企业上网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创造条件实现管理方式系统化、营销过程自动化、商务运营电子化。

首先,引进商品条码识别系统,实现药品条码管理。特别是大型批发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企业更应实现计算机联网,达到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的六统一管理标准,确保总、分公司(店)的经营同步。

其次,实现数据信息化。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软件,将产品的进销存相关数据,进行网络信息集成,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前些时,喊得比较响的一句口号是“解放全国总经理”,它或许能从管理方法特别是数据管理方法上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三,流通手段上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网上交易是一种高效率的交易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因为网络技术可以缩短人与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加速物流和信息流,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批发业要向广州医药公司、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学习,连锁零售业要向“中联”学习,以他们为样板,建设好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和电子商务架构,并创造互联互通,引进现代化集中管理,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实现服务优质、降费增效。为增强竞争力,奠定新的物质基础,为迎接入世后医药销售市场上的新挑战,创造有利条件。

四)、范围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与国际接轨后,医药商业企业为增强生存、发展、应变等能力,必须摆脱己有经营范围的限制,在发展和巩固医药主业的同时,向其他领域拓展,在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分散经营风险。近期上市公司的投资动向表明,包括医药在内的6大项目将成为未来五年的投资方向。到那时,我国医药行业中将涌现出一批以医药经营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财团式大型集团公司。目前,国内外己有不少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医药企业实实多元化经营,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高经济效益,其经营模式值得借鉴。比如,现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医药连锁店全部是多元化经营,在以医药为主的同时,兼顾与健康相关产品和其他日用品的经营,将医药连锁店的平均毛利从28.3%提升到32%左右,足以与日用品综合商场35%的平均毛利媲美。

五)、营销网络化:三网合一营销,优势打拼未来

入世后,国外医药企业将在技术、价格、质量等各环节上给我国医药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同对手竞争的优势将不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流通的渠道,即销售通路。所以,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个突破口,营造好自己的营销网络,以通畅的销售渠道,顺利地完成产品的分销、资金的周转、信息的交换和服务的传递。

首先,传统的“机构人员”营销网不能丢弃。传统的办事处(机构)加业务员(人员)的营销方式己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在一段时间内,人们仍然会认为这种面对面的交易比电子商务那种虚拟的世界更踏实,更易接受。再说,要完全取代这种营销方式,还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来优化现行的办公设备、运输工具等营销硬件。

医药销售模式篇8

前段时间与业内一些做药的朋友聊天,谈论到今年医药行业关于商业贿赂的整治活动对目前医药市场销售的影响时,大家普遍认为目前的商业贿赂整治影响最大的主要还是处方药市场,而对于医药商业渠道以及otC零售市场虽然也有波及但影响力都不是很大。而在处方药市场上,原有已经在开展推广工作的产品所受的影响又最小,只是在营销模式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医生工作只能变得更加隐蔽和秘密,医药代表的工作时间、地点、形式只能随着行业整治的紧张程度进行适当地调整,如医药代表不再到医院拜访目标医生,而改在其他场所或进行家访、夜访,药品销售提成奖励也通过其他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结算。医生与医药代表之间的活动也仅限于已经建立起来了相互熟悉和信任程度较高的范围中进行。当然这种营销手段的变化自然会对产品的销售上量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从实际市场操作中来看,这类产品在医院的销售量影响不是很大,只是产品销量提升有了一定难度。而影响最大的还是新企业新产品的医药终端推广工作和老企业新产品的推广工作,由于新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医院终端销售需要通过挂网、招标、中标、配送、相关科室工作等等复杂的程序,而在此多事之秋许多医院中的关键人物都想避避风头,不愿在目前的整治环境下引火烧身,因此,今年大家感觉到医药营销工作最大的困惑是新产品的推广工作的如何开展?如何让产品销售量得以顺利上量?

对于许多制药企业来讲,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产品的上市。今年所处的严峻医药行业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开展新产品的上市和终端推广上量工作?如何结合今年国家出台的其他相关政策如“三医联动”、“医药改革”、“两网建设与新农合”等对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和营销模式有着直接影响的政策法规?

一、企业营销战略的规划和布局:

企业在应对目前医药行业的整治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场很快就要结束的运动,应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进行重视,逐步有意识的规范企业的行为。应对好眼前的局势的同时,规划好企业的发展轨迹。规避行业风险,提升企业综合抗风险能力。我们知道,从营销战略上我们必须强化以患者服务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服务可以创造消费者,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我们的营销宗旨。从营销战略上我们应该注重市场营销的层级组合,即从单一的卖产品到产品质量和疗效赢取市场,再到服务销售、企业品牌营销、最后提升企业的资本运营艺术。

二、苦练内功,提升企业综合抗风险能力:

Gmp认证、药品的限价、挂网、招投标、物价备案、发改委降价等等因素,让制药企业的经营成本比例不断攀升,制药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团队效率、充分合理整合好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平均综合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三、规避行业风险,统一营销思路,需求市场新的增长点。

无论从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整治来看,还是企业和医院内部管理上说,医院终端营销模式中的代金销售手段越来越受到局限性,以医院为例,目前医院管理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医患关系的不和谐,而药品销售过程中的商业贿赂又是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医院终端产品的学术推广,还原医药药品销售的本来面目是目前医药行业环境下的新产品推广的重要营销手段。

医药行业中医药商业贿赂的整治同时,国家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三农政策以及“两网”建设、新农合的全面开展实施,犹如一缕春风沁人心扉,城市社区医疗站和广大农村乡镇卫生院/室/所/站、诊所、药店等第三终端市场潜力的不断扩大,给我们的营销工作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增量空间,企业营销模式的逐步调整去适应新的市场需要。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医药行业中医药流通企业和医药零售连锁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壮大,为我们的营销模式带来了更多更新的机遇和机会。医药流通企业快速渗透中低端市场的能力和零售连锁企业新品推广能力的提升,都为我们快速推广新产品提供了新的营销模式,如与医药流通企业的联合协作采购推广和零售连锁企业联盟采购推广,以及今后出现的新农合采购体系的合作,都是非常有效的推广新品的手段。

再有我们也感觉到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也在逐渐缩短,快速利用目前医药流通企业的渗透优势快速占领中低端市场,也是加速产品迅速成长的有效手段。

四、加强企业品牌树造,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核心思想需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注重企业品牌的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会给我们新产品进入市场铺平道路,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从企业细微入手,包括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企业品牌建立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是大众传媒,企业可以利用其otC产品在大众传媒地宣传和otC专业营销队伍的跟进,迅速提升企业品牌产品,从而打响企业品牌,带动企业其他产品尤其是新品种在处方药和otC市场的销售。

医药销售模式篇9

当前,我国国内医药企业有着显著的变化。近期统计资料显示,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患者以在医院购买药品是主要的方式,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从病人药店购买药品方式则比较少,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从90年代开始,传统的医药三级批发调拨供应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得我国医药市场慢慢的形成了以下几种营销模式。

1.1全国总或总经销制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药品制造商把某类药品给商,使其获得合法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销售该药品。

1.2区域总或总经销模式这种模式是医药生产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只选定一家经销商经营该厂出产的药品,医药企业不仅负责药品的生产,还要维护和建设该特定区域的产品。其他方面比如产品在销售店面的宣传、推广、促销以及产品货款这些事情由经销商自己负责。

1.3制药单位自建渠道模式制药单位通过成立单独办事处或者销售部门,专门管辖该特定地区内的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产品在渠道终端的宣传、推广、促销以及产品货款工作等。

1.4直销模式这种模式是制药单位直接招聘销售人员,通过这个销售人员把药厂的产品直接推广到消费者手里面。

2我国医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2.1渠道价格难以控制,冲突时有发生因为在某一

特定区域可能有多个销售,而同类产品也可能有多个销售,这就使得商竞争比较严重,希望通过自己定制价位来取得销售上的优势,即使制药单位明确了药品的价位,因为利益的冲突,使得经销商很难完全按照制药单位制定的价格体系来执行。这就使得经销商之间以及制药企业与营销商间产生了矛盾。

2.2产品分销渠道效率不高随着国药、上药、华润北药、九州通等规模比较大的医药物流配送商产生,产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在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但是这些配送商规模有限,不能做好覆盖全国的工作。现阶段医药流通厂家依旧存在家数众多、行业集中不高等问题。渠道的覆盖面相对狭小,覆盖的广度不理想,比如农村市场,原有的医药流通体系分崩离析,缺乏有效的配送渠道。由于医药营销渠道规模小,覆盖能力低,整体分销效率较低。受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使得在产品配送阶段的盈利越来越低,再加上渠道其他成员对利润的争夺等原因,使得可持续性能力不高,很难支持医药产品配送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2.3渠道终端混乱渠道中低价窜货和终端拦截对销售目标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也导致了销售商不便管理,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经销商对产品的评价不高,降低了产品的覆盖率和产品的持续性销售可能。由于过多的依赖产品本身,使得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分销渠道,它使得质量好的产品堆压。随着产品营销的完善,这种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使得产品能够顺利送到消费者手里,每个渠道人员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2.4制药单位的招标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的制药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大,自主性不高,尽管国家实施了医药改革措施,希望通过基本药物招标来达到向医药市场提供老百姓满意的、物美价廉的药品,但从现在实际推进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弊端。弊端主要是表现在以最低价中标这条政策上。因为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以最低价中标,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就是价格,而药品又是特殊商品,由于我国目前药品的检测手段、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有诸多的不完善,如果我们只比价格的话,那就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药品招标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的一个重要问题。

2.5营销渠道结构单一、展级多、环节臃肿我国制药单位以前的经销方式是呈金字塔式的形式,这种模式有很大的辐射能力,使得医药单位的产品迅速的占领广大市场。但是,产品供货量大,需求相对较小,并且竞争比较严重,这就暴露出以前的经销模式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多层结构限制了营销渠道的效率,同时臃肿的渠道增加了运营成本,使得在同类产品中价格不占据优势。②多样结构的渠道使药品制造单位很难控制每个营销通路。③各种销售通道的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和利用,还有就是销售通道过多,使得产品策略不能实施。

3完善我国医药营销渠道的对策

由于药品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部分商家商业道德缺失,医药营销中出现了以上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医药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管理,有下面几种对策:

3.1建设防护体系,减少营销矛盾在刚开始开拓市场时,由于各种竞争的存在,产品单位的应对方案直接影响到营销渠道的质量。营销矛盾和不正当竞争引起的反应使价钱被挤压得过低,利润空间很小,营销商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引起营销渠道体系的瘫痪。所以怎样有效地减少矛盾、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是各个制造单位面对的首要问题。良性生态系统的营销渠道应该包含扁平以及高忠诚度,有序的营销渠道之间的竞争是健康的前提。由于在国内地区差异比较大,制造商应该仔细调研市场规则,把试图违规行为制止在未发生阶段,减少内耗,同时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渐建立良性健康的营销渠道。

3.2提高渠道分销效率为实现规模经营,要医药企业进行渠道整合,它是解决药品分销效率低下的手段之一。近两年,“新医改”的实施将带来中国医药市场的大扩容,医药流通领域的兼并整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所以,并购、重组、联合仍是未来医药流通业发展亮点,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逻辑,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加大兼并、重组整合的力度,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加快业内重组、并购,通过横向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研发能力。

3.3改进销售渠道最近的医保改革明确出来,看病和开药要区分开来,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市场的两个新的中低端药品市场。原来的终端医院市场的百分之八十额度将会被重新分配,转向药店和其他终端。制药公司已经开始重视这个市场的发展。例如哈药集团制药公司,以拓展社区诊所、城乡接合部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药房连锁经营,通过这些方式来扩大产业规模,并且提升物流发货水平,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市场份额。目前已在哈尔滨市各乡镇、村屯建立了1000多家“人民同泰”药店,占哈尔滨农村药品供应网三分之一以上。

3.4完善医药招标采购制度“新医改”要求,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医药招标采购将成为公立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其他用药的主要渠道,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现行的医药招标采购制度必须改进与完善。

3.5营销渠道瘦身,提高渠道的利用率很长一段时

间,国内的工厂通常在使用传统的批发和零售模式。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被证明会影响效率,同时会拖延产品送至消费者使用的周期。这也引起制造单位很难了解产品使用者的具体情况,难以提升商品总的价格。据麦肯锡高层管理人员讨论,分销渠道的价值一般占整个产品价值和服务零售价格的15%-40%。通过这个可以看出,只有优化了分销渠道,单位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盈利空间。

医药销售模式篇10

北京德兴隆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在为企业做咨询项目的时候,从医药企业家的身上看到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希望!海南亚洲快克制药总经理何天立先生、长龙药业董事长张弘先生、昆明中药厂总经理刘大伟先生、香港幸福(中国)药业总经理林霞女士、海南合美药业董事长张宏民先生、北京康辰药业总裁刘建华先生、中研药业总经理蔡蕾女士等等,众多企业家对09年的思考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政策风险是企业的第一风险。医药新政、招标挂网、一药多名、一品双规、医疗保险、质量标准、基本目录、商业倒票、商业贿赂等等,都会让医药企业几家欢乐几家愁!

二、高毛利行业是不会涌现出企业家的,企业家不是一个职位,是一种责任。中国的企业家队伍还不成熟,30年的市场化历练,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格局。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强大,企业家又是企业强大的根本!

三、资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环境动荡、政策不稳定,企业现金为王!不做行业外的其他冒险投资;生产、销售要统筹安排、科学计划。使企业资金良性运转。

四、营销以产品销售为核心,兼顾企业品牌建设。今天的医药行业不是品牌时代,越是品牌产品利润越薄。商家拿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当作“眼球产品”吸引客户,却推荐利润高的二线产品!

五、科学进行品类规划和产品线分类营销。不能将所有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不是怕打碎了,而是卖不上好价钱!只有结合企业的资源优势、团队特点、品牌属性、市场潜力、营销模式、产品的商品价值等进行规划和分类,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六、营销模式为企业战略服务。现在好多企业在追求营销模式的创新,没有意识到,医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只是企业的一种系统运作方式和技能,不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源。优秀的企业不会为了一种营销模式去苦思冥想,而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什么模式有效力就用什么模式!

七、激活医药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动力源。老员工有经验、有资源,但缺乏热情;新员工有热情、有干劲,但没经验!制度管理、绩效考核、文化引导、错位任用、培训辅导等手段和方法都会有效的激活员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