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1:23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差旅费;报销

差旅费报销在财务工作中是一项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行政单位,常常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制度执行不严谨或其他原因,出差人员容易在差旅费项目中钻空子,从而使差旅费难以管理和控制。因此,差旅费的管理直接影响到行政单位资金的使用和安全,如何更好的解决差旅费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思考。

1差旅费的概念

差旅费属于费用类目,差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因公出差期间所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具体出差事项包括外出办事、参加会议、培训学习、回家探亲等内容。随着各单位业务工作量的增大,差旅费的数量增多,差旅费费报销具有业务量大、易造成超支等特点,也较容易产生问题。

2差旅费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差旅费相关制度不完善。

一般行政单位在差旅费管理方面都制定了一定的开支标准,并就各个不同级别的人员,各类外出情况的住宿及用餐费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出差人员在出差过程中凭票据报销。但是事实证明总会由于各种的主客观原因,差旅费报销制度不够完善,或者是一些出差人员利用制度的漏洞进行报销,例如有些出差人员出差住宿时住的是标准规定的上限费用的宾馆,从而使得各项住宿费不能得到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增加了差旅费的金额。

2.差旅费制度执行不严谨。

差旅费报销往往是据票据报销,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素质底下员工利用制度漏洞,多支少出,进行虚报。受利益的驱使,不良商家往往会帮忙虚开各种发票,把金额扩大化,或者将用餐费改成住宿费、虚增出差天数等方式变法报销相关费用,从而谋取利益。还有更为严重的情况就是自行购买假发票任意填写,然后回单位进行照常报销。还有存在这样的现象,出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不属于差旅费的费用也放入差旅费报销中去,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定的。

3.差旅费报销时间跨度长。

差旅费报销时间跨度过长的原因主要有:一些出差人员出差地点较近,发生的费用较小,怕找领导签字,怕麻烦,都喜欢积少成多,等到数额较大时才一次性报销;或者是出差频繁,次数多,时间相隔太长,造成出车时间不清,票据丢失等情况。这也给财务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财务要对所有的报销单进行审核,但是不可能记得一个人几个月前出差的具体情况,对报销单的内容不能作进一步的了解和审核,这就无法起到审核监督的作用。

3解决差旅费报销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公务出差审批、报销管理制度

单位内部应当制定适合单位管理的公务出差审批、报销管理制度,明确支出的内容构成,明确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及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明确支出事前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借款和报销业务流程;明确审核审批权限、程序;明确事后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财务人员要依据最新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并且在收到有差旅费相关制度更新的时候,认真学习并且及时向领导及各个科室发放更新的制度规定,在报销人员来财务室报销时候能够详细的给予说明。

2.严格执行差旅费报销制度。

出差人员在出差之前应当履行支出事前申请程序,填写工作人员差旅费审批单,按制度规定报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审批内容包括:出差按照规定的等级乘坐相应交通工具,目的地可选择的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以及可入住的房间的标准等信息进行事前申请,由单位领导审核确定,待出差回来再进行实际报销。财务人员在审核差旅费报销单时,先核对差旅费审批单,检查出差人员姓名、人数、出差事由、天数、地点、乘坐交通工具类型等信息,交通票据、住宿发票等是否与外出往返时间相符,并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针对不属于差旅费使用规定的其他任何费用,财务报销管理人员都可以拒绝予以报销。

3.严格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

单位财务的日常开支项目比较多,例如培训、开会、业务出差等,涉及到车票、住宿、用餐费等开支。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有效提高了资金管理的实效性,也具备一定的可分析性。采用公务卡进行车票、住宿费等差旅费支出结算时,财务人员能够清楚的对出差人员的各项账目进行核实,同时也节省掉预借现金以及现金归还的环节,减少手续,提高效率。同时,公务卡具有免息期功能,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单位流动资金的暂用,减少携带现金的风险。另外,通过poS机消费交易小票能够清楚的反映各项实际消费名目及金额。

4.务人员及时督促报销差旅费。

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及时督促差旅费的报销。针对本单位出现的一些差旅费报销中存在问题,院领导和财务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差旅费报销制度,规定差旅费的报销的时间期限,对于差旅费报销时间跨度长的出差人员进行教育和物质惩罚。同时,财务人员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严格管理,规范报销流程。如果存在有虚假报销或者虚假发票情况,给予严肃的物质惩罚或者一定程度的处分。

5.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教育,组织财会人员认真、系统的学习财务制度和差旅费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以及较好的工作态度,并且不断加强业务的监督和审核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有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对需报销的差旅费发票进行全面的审核,包括审核报销出差内容、出差时间、出差天数、出差地点等等,同时对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把关。对存在疑问的的票据应该及时与单位负责人进行汇报,查明有关出差人员的开支事由,发挥财会人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近几年差旅费规章制度不断更新和完善,加强差旅费报销管理势在必行。差旅费报销是行政单位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支出,合理合法的管理差旅费报销,进一步完善差旅费报销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完善差旅费相关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差旅费开支过程的透明化与公开化,科学管理,切实维护员工的切实利益,从而有效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实报实销;费用包干;差旅管理

企业差旅费是指企业职工因公出差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差旅费补贴等费用。差旅费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美国运通公司在其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差旅费用已经高居企业日常开支第二位,占到企业运营成本的35%,仅次于人工成本。以焦煤销售公司为例:2010年可控销售费用支出4127万元,其中差旅费支出1456.43万元,占35.29%;2011年可控销售费用支出5410.06万元,其中差旅费支出1119.97万元,占20.7%。因此,如何管好用好差旅费,既要降低差旅成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就成了摆在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行差旅费管理办法的不足

现在通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通常有两类,一为实报实销制;二为费用包干制。简单讲,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有着明显的不足。

实报实销制,以实际发生费用入账。在实报实销管理方式下,一是差旅费标准不一、员工出差选择往往会就高不就低,费用总额不易控制。尤其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方式与住宿条件的选择多种多样,费用支出参差不齐。仅以太原至北京的列车为例,即有特快、普快、动车、直达及快车可选择;乘坐标准有硬卧、软卧、高级软卧、硬座、软座之分;票价高者359元、373元,低者70元、73元。二是给部分人提供了虚开发票、多开发票作假套现的机会。

费用包干制,即给定一个费用标准,总额包干、超支不补、节余归己。费用包干管理方式下,差旅费标准单一,无法体现地域差异和物价变动的影响。还是以焦煤销售公司为例,至今实行的仍为2004年集团公司制定的差旅费补助标准:普通销售人员住宿补助100元,伙食补助21元,市内交通补助5元。无论在上海、北京还是在省内乡镇,8年来都一个标准,与现实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费用包干制对常规业务测算效果较好,对未知的突发事件则无法测算,这样导致年初包干预算测算额度与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偏差。费用包干额测算高了,容易形成公司小金库和员工个人灰色收入;测算低了,又无法保证正常开展工作。总额包干,差旅费使用部门为了来年的计划着想,往往会花光吃尽,不留余地;超支不补,会导致为了控制支出而减少正常业务支出;节余归己,有些人会产生把费用当成收入一部分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比如为多得补助拖延晚归,找票套利;为节省住宿费支出一人可完成的工作多人同行等,影响工作效率。

二、加强企业差旅费管理的设想

针对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特提出以下两种方案设想:

(一)从企业内部着手,改变方式,加强管理

将企业内部营销业务部门与非营销业务部门即营销管理与服务部门分开,采用不同的差旅费管理方法,区别对待。

1.针对奋战在销售一线,直接面对用户的营销业务部门,建议采取动态任务包干的方式,确定包干总额,并在包干总额额度内,实报实销。

采取动态任务包干,放弃过去的静态总额包干,具体讲就是费用指标与经营任务、绩效考核、用户情况三者挂钩。年初将年度经营计划、完成目标及绩效奖罚分解到户,结合上年实际情况,按完成难易程度将用户交叉捆绑成若干分项任务。以营销部门内自愿组成的销售小组,或销售人员个人为单位参与竞标,以费用报价低、目标任务优者为胜。中标者的差旅费费用报价即为该组或该人年度差旅费包干总额指标,在包干总额范围内实报实销。

这种方法的优点有:

一是费用指标与绩效指标挂钩,有利于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等任务为主动抢任务。费用指标与绩效指标挂钩的同时,充分考虑用户情况,避免以往单纯只看结果,不考虑过程的弊端。比如同样是钢铁厂,宝钢和鞍钢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回款难易情况、回款质量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抛开企业具体实际只看指标完成情况定绩效,也是一种不公平。这样三者结合,在绩效考核方面更加公平、公正,将因客户本身质量原因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影响降到很低的水平。大家起点尽量保持一致,“不输在起跑线上”。

二是按任务完成难易程度将用户资源捆绑打包,一方面避免了好用户众人哄抢,差用户无人问津的局面;另一方面避免了指标完成越容易越好,差旅费指标越高;指标完成越困难,越需多跑才能解决的,差旅费指标反而越低的现象。

三是各中标单位都是相对费用报价低、任务目标高的优胜者。为了中标,竞标者肯定会在能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把费用支出自觉控制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这样通过任务竞标,有利于实现差旅费的资金效率最大化,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有利于实现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化,最大程度地挖掘潜力。真正做到既节约又高效。

通过此方法,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混吃混喝的情况,使真正有能力的营销人员脱颖而出,得到实惠,使企业在降低费用的同时得到实效。

2.针对非营销部门即营销管理与营销服务部门,建议采取规定上限,凭据报销、过程控制的办法。

取消单一差旅费补助标准,只规定差旅费补助上限,有利于员工根据个人和出差所在地情况自主选择交通工具和住宿条件,而且包容性强,能有效解决单一指标无法应对的因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不同地区的物价差异问题。同时,规定上限,从总额上对差旅费支出加以控制,关键还要加强过程控制,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

(二)引进专业差旅管理公司

企业在差旅费管理方面,除了加强自身能力,改进方法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切实可行、简单高效的方法:引进专业的差旅管理公司。

专业差旅管理,指企业对差旅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将自己的差旅费用和管理全部外包给专业的管理公司,免去自己订酒店,报销、提款、买票所增加的管理成本,同时压缩差旅费用从而实现差旅成本节省和控制的目的。

通过专业的差旅公司对差旅费进行管理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是差旅公司社会资源充沛,服务功能强大。以携程公司为例,现在为国内最大的酒店预订平台,会员酒店超过39000家;通过携程预订机票每月200万张。而且还提供国内60多个城市市内免费送票,24小时全天候服务和更大的折扣。

二是实施差旅管理能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差旅公司能根据企业的要求量身订做适合本企业的个性化差旅费管理模式,通过差旅公司管理,可以详细纪录员工每次差旅信息,事后还能提供丰富翔实的差旅费用整合报告,整个差旅费情况一目了然,使企业的管理更简单、更有效。

三是通过差旅公司,能很好地协助企业进行差旅费管理。员工只需事先提供出差时间和目的地,差旅公司会按照公司的要求选择适合的酒店和交通工具,事后由差旅公司进行结算,财务部报账报销。员工基本上不用接触现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虚开发票、增开发票等问题的发生。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3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全文

点击进入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规定,新制定的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注重强化公务活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规范公务人员差旅活动。

一是强化党政机关出差审批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出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同时,规定工作人员出差必须按规定经单位领导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出差,不予报销差旅费。

二是严格财务报销制度。《办法》明确,为避免向下级单位转嫁差旅费负担,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同时,明确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为严格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对各项费用的报销标准、报销凭证作出了细化规定,并强化了单位财务部门的审核责任。同时,要求住宿费、机票支出等原则上按规定以公务卡方式结算。

三是强化监督问责。针对目前差旅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办法》对出差活动作出禁止性规定,即出差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不得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严禁向接待单位转嫁费用负担等。《办法》还增加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内容,强化了各单位的内部监督职责,并明确规定,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是删除与差旅费不相关的内容。考虑到部分公务活动和个人行为不属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出差范围,因此,删除了旧的差旅费管理制度中到区外实(见)习、工作锻炼、支援工作以及各种工作队等人员差旅费的内容;删除了组织选送到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以及带薪参加其他各种短期学习期间发放伙食补助费的内容;删除了参加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会议的国家公职人员和公有制企业职工以外的人员,由召开会议单位发放误工补助的内容;删除了工作人员调动、搬迁的相关费用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

一、关于差旅费制度执行问题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行〔20XX〕30号,以下简称《办法》)适用于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非参公事业单位参照执行。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在《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制定本单位差旅费管理制度,如对乘坐飞机是否需要审批、住宿费限额标准内各职务级别具体执行什么标准等提出更细化的要求。

二、关于差旅费经费控制问题

区直各单位差旅费总体按部门预算安排数执行,原则不得突破部门预算数。各单位应通过加强出差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等厉行节约手段确保重点公务活动顺利开展。今后年度,自治区财政将按财力可能和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适时调整部门预算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确保单位日常运转工作经费得到合理保障。

三、关于差旅费按常驻地实行属地管理问题

差旅费按常驻地实行属地管理政策。自治区一级预算单位应当强化对所属预算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活动和经费报销的内控管理,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向财政厅报告。

(一)区直机关驻邕单位(自治区垂直管理部门在邕设立的市、县级机构除外),常驻地为南宁市城区,到南宁市所属县视作出差,到南宁市所属城区及其乡镇不视作出差。差旅费按《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二)自治区垂管部门市县级机构、其他区直机关非驻邕单位(区内),常驻地为机构所在市县,参照所在市县差旅费管理制度执行。

(三)区直机关驻区外单位,常驻地为其派驻地,参照派驻地差旅费管理制度执行,在派驻地工作期间不得按差旅费管理办法报销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伙食费。

四、关于原差旅费办法规定的有关补贴和补助发放问题

(一)参加自治区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群众团体代表大会等会议以及统一开展履职活动的农民及其他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人员,由召开会议或统一组织活动的单位按每人每天100元的标准发放误工补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闭会期间参加各单位组织的座谈、调研、咨询等会议和活动,所需差旅费由组织单位按规定报销。

(二)区直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实(见)习、工作锻炼、支援工作、各种工作队以及选送学习等,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与我厅制定的关于明确实(见)习、工作锻炼、选送学习等工作人员相关补助费用范围及标准的有关规定报销差旅费。

(三)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由调入单位按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予以一次性报销。随迁家属和搬迁家具发生的费用由调动人员自理。

五、关于出差审批表问题

自治区财政厅制定出差审批表模版(详见附表),主要包括出差事由、人员、地点及时间安排、工作内容、领导审批、派车情况等内容。各单位可在此表格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需要的出差审批表。

六、关于出差乘坐出租车问题

《办法》第九条规定,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以及出差人员赴机场、火车站等发生的大巴、地铁等交通费用,可以凭据报销。因此,往返机场、火车站的费用应以地铁、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为主,出租车费用原则上不予报销。紧急特殊情况确需乘坐出租车的,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报本单位领导批准。

七、关于购买交通意外险问题

乘坐火车、轮船、汽车等可按规定购买交通意外保险费一份,单位统一购买的不再重复购买,交通意外险原则只报销一次,出差往返在交通意外保险期限内的,不重复购买。单位统一购买人身意外险的,是指按现行政策规定,允许给特殊单位、特殊人群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险。

八、关于出差人员交纳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标准问题

出差人员应当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出差人员应按当地工作餐标准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交纳的费用不超过伙食补助费标准。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交纳的费用不超过市内交通费补助标准。

工作人员可向单位索取相关依据以证明自己已经缴纳相关费用,但不作为报销的凭据,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仍按自然天数包干发放。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纪律教育,自觉缴纳费用。

九、关于单位派车问题

单位派车出差,主要是指出差人员所在单位派车用于城市间交通和市内交通,单位派车出差的,不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单位派车出差仅用于城市间交通的,应予以报销市内交通费。

除同一预算单位系统外,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不视作单位派车出差,应按规定予以报销市内交通费,并由出差人员按规定向派车单位交纳相关费用。

出差人员所在单位与提供交通工具的单位属于同一预算单位(指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视作单位派车出差,不予报销市内交通费,相应的,也无须向派车单位交纳相关费用。

单位派车应有派车记录,以便财务人员审核。

单位临时性租用车辆进行差旅活动的,租车经费纳入差旅费管理;租用车辆进行会议的,租车经费纳入会议费管理;长期租用车辆开展本单位公务活动的,租车经费纳入公务车运行维护费管理。

十、关于连续乘坐交通工具差旅费报销问题

出差人员因特殊情况(因私绕道等个人原因除外),如乘坐火车出差等,当天不能到达出差目的地,且在交通工具上连续乘坐超过12个小时(含)的,可凭车票按出差目的地标准报销伙食补助费,不予报销市内交通费。

十一、关于出差人员乘坐全列软席列车软卧问题

出差人员乘坐全列软席列车出差时,原则上乘坐全列软席列车软座,但在晚8时至次日晨7时期间乘车时间6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车超过12小时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乘坐软卧,按照软卧车票报销。

十二、关于实际发生住宿无住宿费发票不予报销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问题

对因机要通信、蹲点办案、挂职及异地任职干部回家庭常住地(指配偶及未满18周岁子女所在地)出差回家居住等原因无法提供住宿费发票的,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按规定标准报销差旅费。

十三、关于无城市间交通凭据情况下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补助报销问题

除单位派车出差外,因乘坐顺风车、使用私家车及其他方式出差等无城市间交通费凭据的,凭出差审批单、住宿票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补助,出差当天往返无住宿费发票的,可凭出差审批单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单位应对以下行为加强管理:一是原则不允许出差人员主动要求接待单位派车或借用其他单位车辆开展公务活动,使用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的,应按规定程序支付相关费用。二是原则不允许使用私家车出差,使用私家车出差的,不得在差旅费中报销过路过桥费、燃油费。

十四、关于出差当天往返发生住宿费报销问题

出差当天往返实际发生住宿费的,在差旅费规定的住宿标准限额内报销。出差人员应按照差旅费管理规定,在职务级别对应的住宿费标准限额内,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宾馆住宿。

十五、关于出差因私绕道问题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差旅费超支原因对策

一、标准不执行,制度不落实

虽然部队制定了差旅费开支标准,并对各类人员的住宿金额予以了详细规定,给予了途中的餐饮补助,但由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一些出差人员片面强调各种理由,导致各种费用尤其是住宿费用支出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差旅费开支居高不下。

二、钻制度的空子,虚假发票现象严重

凭票报销制度,造成个别素质不高的人钻了“少支多开,虚报冒领”的空子。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第一的原因,只要给予商贩以小利,他便可以帮你虚开各种发票。有的人出差执行任务,将吃饭的费用打入住宿费;有的人将住宿费以小开大,冒领其中的差额等;最为严重的就是直接购买假发票自己进行填写,回单位进行报销。

三、凭票实报实销造成了部分出差人员花钱大手大脚,浪费多少也不心疼的思想观念

普快列车不坐坐特快列车;住宿时普通宾馆不住住豪华宾馆;可以合住一间的非要分开住两间,更有甚者,出差期间虽住在亲朋好友家,但为领取伙食补助虚报住宿费,从宾馆中虚开住宿费发票;部分人员借出差机会游山玩水,反正本着有票回单位就能报销,根本不考虑给本单位经费造成的和浪费。

四、结算时财务人员无法核定其任务及路线

单位出差的人员,时间,地点,具体任务均由领导和各个部门掌握,财务人员很少知晓,因此,财务部门很难准确地对其进行监督和把关,同时,传统的审核报销办法,结算手续繁杂,工作量大,如公私兼并的各种票据,住宿价格均不统一,这就给财务人员审核、结算带来更大的审核难度。

就上述问题的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差旅费的监督与管理结算工作。

1.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制定出台相关的差旅费使用管理规定并严格遵照制度执行,各级各类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按规定,出差前,出差人应填写出差审批单,注明会议、学习、培训等事由及出差地点,并经支队领导签字同意,归队后凭出差审批单报销结算,否则不予报销;对超出出差地点的住宿费、油料费发票一律不予报销;超出规定标准的费用,财务人员一律不予报销结算,不做老好人,如住宿费结算营职干部每天八十元,超出的部分财务人员将不予审签,由个人承担。

2.重点对票据进行审查

差旅费用的开支中除出差补助外,其他费用如车船费、住宿费用等凭票据报销的,开支是否属实,必须有开支单据作证明,由于开支单据种类很多,对单据的审查要着重注意,严格审查开支单据的真实性,主要检查单据有无涂改、挖补、仿造等情况;单据相关的财务印章是否齐全,虚假的发票不予报销,注意连号票据,防止将无关人员的开支混同报销。

3.重视财经纪律教育

要组织各级人员认真、系统的学习部队的财经政策和管理规定,增强其遵章守法意识,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思想素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光荣传统教育,引导各级人员在当前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时刻存有过紧日子的思想,使之杜绝各种铺张浪费和随意花钱的不良现象,争做遵守部队财经纪律的模范。要教育各级人员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到公私分明,坚决杜绝各种以公假私,虚报冒领等各种不良现象。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5

为了认真扎实的开展好这项工作,接通知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自查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成立了以镇长袁愈和同志为组长,镇纪委、党政办、财政所为成员部门的自查小组,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具体负责开展自查清理专项工作。

二、狠抓落实,严控各项经费支出

(一)因公出国(境)费

近几年我镇没有因公出国(境)事项发生,无此项费用。

(二)公务接待费

我镇的公务接待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二项规定精神,以及认真执行厉行节约相关制度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各项规定不折不扣全面落实。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高消费娱乐等情况,2014年全年公费接待费为95万元,比2013年217万元下降了56%。

(三)会议费

会议基本有审批,无到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无安排宴请,组织旅游及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无发放纪念品,无使用会议费购置办公设备,列支公务接待费等与会议无关的费用、无套取会议资金、无借会议发放加班费和津补贴、报销凭据真实完整,无弄虚作假。

(四)培训费

没有在培训中列支与培训无关的费用,无违反规定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旅游活动,无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宴请,发放纪念品、无以讲课费名义乱发钱物、报销凭据真实完整。

(五)差旅费

1.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是按上级要求标准报销。

2.出差人员是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超支部分是自理。

无下列违规行为:

(1)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

(2)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报销票据不符合规定。

(3)虚报冒领差旅费、擅自扩大差旅费开支范围、变相发放补贴。

三、完整制度和监管,确保取得长效

根据自查结果,我所对严格规范“五项经费”的支出管理,提出了八项强化措施。

一是提高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行力,超前谋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尽量利用机关会议室,能够简化会议形式的一定要简化。

三是加强对差旅费的管理。控制出市、区参加会议、考察人数,不安排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考察活动。

四是加强用电管理,对空调、照明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倡节约用电。

五是全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

六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控制接待标准。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6

一、加强经费管理

1.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

2.严格控制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

3.严格公费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支出报销审核,不得报销任何超范围、超标准以及与相关公务活动无关的费用。

二、严格因公出差管理

8.严格执行因公出差内部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因公出差人数和天数,严禁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

9.差旅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住宿、就餐,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差旅人员住宿、就餐由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的,必须按标准交纳住宿费、餐费。差旅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接受礼金、礼品和土特产品等。

三、规范公务接待和公车管理

1.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按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的按标准收取餐费,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2.实行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用等情况。接待清单作为财务报销的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

3.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试用公车。

四、精简勤俭办会

1.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精简会议,严格执行会议费开支范围和标准。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会人员规模。

2.严格控制培训数量、时间、规模,严禁以培训名义召开会议。严禁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活动。

3.经批准的节会、庆典、论坛、等活动,严格控制规模和经费支出,不得借举办活动发放各类纪念品,不得超出规定标准支付费用。

五、节约办公资源

1.节约集约利用办公资源,提高办公用房、水、电、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杜绝浪费行为。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7

4月14日,财政部公布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明细表》,该标准自5月1日起执行。至此,公务员出差时的“吃住行”全都重新划定了红线,标准也越来越细。一旦超标,违规资金不但会被追回,还可能被通报处分。

扎紧钱袋子

近十年来,中央公务员出差住宿的标准调整了3次。那么,中央公务员平时出差住的是什么样的酒店?新规定的住宿费标准,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就职于某机关公职人员田先生表示,调整前,他们出差时入住的酒店,基本上都是三星级起步。这些酒店往往是具有官方背景的酒店,例如省委宾馆、市委宾馆等。事实上,很多公职人员,特别是有些职位较高的官职、反倒不太在乎住宿的条件。

中央公务员出差住宿的现状,至今仍遗留着定点饭店制度的烙印。2006年,财政部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实行定点住宿,出差人员须到定点饭店住宿。这项制度实施了8年。按惯例,财政部每两年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招标完成后,会印成手册发给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在定点饭店制度取消前,很多人都按照手册上登记的情况选择要入住的酒店。据了解,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两三家或更多定点饭店,以保障中央公务员出差的需求。

2014年9月,财政部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解答》中明确说明.新修订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不要求出差人员必须入住定点饭店。新规定要求不再组织招标采购出差的定点饭店。

定点饭店制度取消了,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田先生表示。以前出差只能入住定点饭店,住到其他酒店就不能报销。相比而言,现行的住宿费限额模式更加合理,方便他们根据工作需求灵活选择酒店。这种灵活并不意味着红线可以任意踩踏,而是标准变得更符合各地实际情况,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灵活变通,而不是让红线变得模糊不清,让标准变得“灵活变通”,这样才利于标准被严格执行,而用细化促进严化。

现在住宿灵活了,也难免有超标的情况。有人表示,为什么我们住的酒店价格不足跟着市场走的。

按照新规定,以去北京、上海出差为例,部级官员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1100元,司局级官员每天分别限额650元和600元,其他人员每天限额500元。同时,各地方标准进一步细化。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和季节性热点影响,淡旺季住宿费价格差别较大的市县制定了旺季期间浮动标准。

这样的住宿标准不算高,根据这样的报销标准,酒店住宿很容易超标。这也是为什么原来争着抢着要出差的美差变成了不招人喜欢的苦差事。田先生表示,“现在很多时候是能不差就不出差。”甚至有人认为,至于地方自掏腰包补超标差额的情况,该官员表示,超标部分可按餐费走账,在具体操作中往往超不了多少钱。他说,现在提了标准,超标可能性就更小了,这有利于减轻地方负担。

中央、地方公职人员表示,酒店的选择主要由地方主导,他们出差前往往要和当地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到达入住时,会核实酒店是否超标。他们表示,酒店的问题不是很多,主要是接待问题。在八项规定出台前,一个多次出现的情况是,中央公务员住进超标酒店,地方将超出的差额补上。不过,随着财务制度越来越严格,这种情况逐渐减少。“地方也很难操作了。”财政部似乎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年2月,财政部发文指出,会议定点场所有权拒绝党政机关提出的超出协议的服务项目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中央公务员出差住宿的标准调整73次。多次修改完善公务人员差旅住宿标准,其目的就是要扎紧政府的“钱袋子”,断了损公肥私的“野路子”。就职于地方政府的公职人员表示“三公消费”带来了极大的浪费,也让公职人员在声色犬马中堕落,遏制“三公消费”,除了提高公务员的觉悟,更应该多从实际行动中对铺张浪费行为予以规制。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公职人员更应该看紧“钱袋子”,过上“紧日子”。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资金来得越来越难,而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再像过去一样粗放使用财政资金已然行不通了。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是一笔相当大的年度支出,加强标准的制定、严格管理非常必要。

以往任一个省区内出差,出差人可以统一按省会城市的标准报销住宿费,如今则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执行1到7档不同的上限标准,这种“一地一标准”的做法指导性更强,操作起来也更加透明,有效堵住了一些人钻制度空子,虚开发票、中饱私囊。田先生表示。

他国路径

有人说新标准太严格了,事实上美国对于公务员的差旅费用规定的细致而明确,甚至近乎严苛。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来华赴任乘坐经济舱,有人说骆家辉廉洁,也有批评说骆家辉“作秀”,其实,骆家辉只是按章办事,遵守了美国公务员管理规定而已。

美国对公务员的差旅费用有着明确而细致的规定。《联邦公务旅行条例》规定,差旅费的报销必须在出差回来后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报销额不得超过规定标准.低于规定标准不补差额,报销后的单据要在国家档案馆保存6年零3个月。如果会务费里含有住宿费和餐费,则在撤销时要剔除这部分费用,避免重复报销。如果公务员报销差旅费有欺诈行为,则对所有费用不予报销,情节严重的,会被处以10000美元的罚款或同时判处5年的监禁。

美国公务员出差的交通标准也异常苛刻,除了法律列明的极少数高级公务员如总统等外,其他美国公务员不分级别,公务旅行使用交通工具的标准是飞机要乘经济舱,火车要坐二等座,轮船是最低级别的一等舱。在出差目的地有公共交通的地方不得使用出租车或租车,如果认为使用出租车或租车对政府有利,则必须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联邦公务旅行条例》特别强调,公务旅行如果超出规定标准,或与公务活动无关,或绕道旅行,或无故延长在外逗留时间,超出的费用由自己承担。如果旅行中因个人疏忽造成损失,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自理。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预算控制与实施

一、预算管理概述

自20世纪20年代,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就成为大型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它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控制、激励和评价等功能的一种综合的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位置。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在理论著作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和表格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全面预算”。也就是说,全面预算是企业总体规划的数量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称为利润计划,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预算的综合。“全面”也存在两方面的含义:①全面预算管理贯穿公司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是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经营计划为基础的预算管理;②全面预算管理需公司上下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规划的量化说明,是为了落实公司战略而采取的措施。那么,预算管理就是围绕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分析、预算调控和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

(二)采购预算的基本内容。采购预算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关采购产品合同额和付款额的预算;这类预算涉及公司未来一定期间(预算期)在采购业务上的支出,是整个经营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有关期间费用的预算,包括差旅费、运输费和电话费。这类预算涉及企业未来一定期间(预算期)的费用支出、财务状况,是采购部预算中不可缺少的另一组成部分。

(三)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作用。

1、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通过编制预算,许多潜在的困难能尽可能地事先预见,从而防患于未然,帮助企业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

2、能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通过预算可以促使各部门不仅考虑本部门的工作目标,还要考虑采购申请单位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预算可以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一系列配套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可以促进采购部各部门间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采购部的工作效率。

二、采购部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采购部预算管理现状。预算管理的概念是从2009年进入采购部的,近3年的时间里,预算管理在采购部在项目采购业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由于对预算管理不熟悉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采购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缺乏制度体系保障。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应建立预算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在部门负责人领导下按照相应制度体系工作。而采购部目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缺乏制度依据和工作规范。这一方面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影响预算的执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操作性。另外,在预算管理职责的设置上应明确负责的具体事项,这样才能使预算与实际执行相适应。

2.全面预算松弛,预算指标有效性差。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申报与审批具有不对称性,尤其对于差旅费、运输费的管理。2010年、2011年,差旅费、运输费的申报都是按照往年费用的发生估算申报,未与实际业务量相结合。预算平衡也缺乏依据。

3.预算控制和跟踪机制不健全。采购部以总预算为主,缺乏各责任单位清晰明确的分解数据,导致后期难以分别监控。预算管理手段还不先进,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预算执行流程及有效的监控措施,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仅限于财务数据对比,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问题的原因剖析、改进方案的追踪反馈等。

三、采购部如何实施预算管理

(一)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各采购申请单位及部内各职责部门是预算管理运行的主体,既包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预算组织、审批和监控的有关部门,也包括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负责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分析的有关部门。

(二)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零部件采购预算管理流程是由需求统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检查与监督、预算调整、预算报告与分析、预算考核等环节构成。各采购申请单位按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提出次年采购项目需求计划,采购部将需求计划进行打包。各采购申请单位按工作包提出次年度差旅费、运输费需求计划。采购部按工作包予以控制。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9

[摘要]后悔是全面解释消费者满意度和后续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旅游者后悔心理的基本定义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实证调查资料使用因子分析法总结出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表现为5类: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后悔心理实证研究的不足,为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有效疏导旅游后悔心理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后悔心理;后续行为特征;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认知

1引言

消费者行为研究结果是市场拓展策略制定的基础。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所强调的消费者动机、感知、期望、满意度、感知价值等行为变量最终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行为意图。消费者后悔心理是消费者对所使用或体验产品不满的直接反应,此种心理及其后续行为被认为是全面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和解释多种售后行为(例如在购买意愿、品牌转换、投诉及口碑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而言,后悔情绪可引发不满和消费转移,事实上,简单的一个后悔期望就足以改变消费者的后续购买行为。

旅游者行为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方向之一,其研究方法和范式上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导致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多样化。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有相关旅游体验后,其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对旅游目的地稳定和发展客源意义重大。从学科研究角度看,国内外从后悔心理角度对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研究尚显缺乏。

2理论基础评述

后悔被定义为产生于认知的消极情绪。当代关于后悔的研究取向主要有3种:哲学取向(philosophicalapproaches)、经济学取向(economicapproaches)与心理学取向(psychologyapproaches)。鉴于个体消费的特点,消费者行为研究多借鉴心理学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这也决定了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研究的主导地位。

国外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结论是不一而同的。泽兰伯格等(Zeelenbergetal.)把后悔归纳为与观念、感受相关,是一种深切的感受,也就是消费者认为做错某件事,或失去了某次机会,对自己不满并想纠正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而寄希望于第二次机会的一种理想。卡尼曼和米勒(Kahneman&miller)指出可能是消费选择引发了消费者的一种逆反想法而导致了后悔的出现。因此,当购买者仔细考虑放弃的选择时,他们认为放弃了可能更好地选择,犯了选择性错误,并后悔没有选择应选而未选的。从后悔情绪研究的理解来看,消费个体越是认真地考虑其他选项,越有可能体会到后悔。米勒等(milleretal.)的研究证明: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数量,影响其对自身消费行为和结果的常规认定(惯性认定),即购买前选择的可能性越多,购买行为越不常规化(越不符合习惯),购买后悔情绪越高。

当消费者购买后,后悔和满意可能同时出现。因购买者对选择的产品既感到满意,也感到对其他产品没有被选而产生后悔和不安。尽管后悔和不满意都来自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它们的参照不同。当产品的性能达不到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时,不满意就产生了;但产品的性能比不上顾客应选而未选的产品功能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后悔与购买者对产品的选择有关,而不满意与期望的比较结果有关。当购买者完成了产品特质之间的比较评估之后,他可能感到总体满意,但同时,如果产品的一些特质比不上未选的产品时,也会感到后悔。因此,后悔情绪是由“作为”和“不作为”之间的比较引起的。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态度有情感(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即所谓的aBC态度模型(aBCmodalofattitudes)。从国外后悔心理研究结果看,后悔是基于认知信息加工而生成的个体态度(态度的标准学习层级),其结果指向必然是“认知个情感于行为”。因此,以消费者认知为主导的后悔心理必然能更好地预测消费者后续的行为意图和行为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的分析并结合旅游者行为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旅游后悔心理,它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活动基础上做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个体态度,这种后悔心理可能是实际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期望的比较结果,也可能是旅游者将本次旅游目的地和未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结果,或二者皆有的结果。因后悔心理和行为的直接相关,研究旅游者后悔心理比研究旅游者抱怨能更好地预测和分析旅游者行为意图。

3旅游后悔的行为表现实证分析

3.1研究设计及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与信息,采用统计分析软件matlab7.01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笔者于2007年9月进行2次预调查,预调查主要是访谈形式,选择20位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选择和确定旅游后悔心理的行为表现特征,为正式调查做准备。问卷的设计包括两部分:①旅游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特征19类(具体内容见表2),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尺度(LikertScale),依序由1分到5分代表此类行为特征表现的程度(非常小、小、一般、大、非常大);②样本的个人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学科差别。

正式抽样调查于2007年10月,调查主体以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为主。调查问卷共发放260份,回收244份,回收率为93%,排除回答不完全及真实性较低的样本后,最终使用有效样本共计224份,有效问卷率86%。调查样本中理科生为105人,占总量的46.88%;文科生为119人,占总量的53.12%。男性为93人,占总量的41.52%;女性为131人,占总量的58.48%。

对所收集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及Kmo值分析,结果如下:数据信度标准值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α)为0.768,标准化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sαBasedonStandardizeditems)为00771,共分析项目19个。根据纳恩诺里和伯恩汀(nunnally&Bemtein)的研究,测量工具的克朗巴哈。值(Cronbacho)最好高于0.7,但是,如果量表中的测量项目数个数小于6个,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α)大于0.6也表明数据质量可靠。此处问卷信度值都在0.75以上,说明了本文所使用数据具有较高的置信度。问卷的Kmo值为0.766,巴特勒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数据存在良好的结构效度,适合于下文所使用的因子分析法(见表1)。

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新因子的提取标准一般为特征值大于1。和主成分分析相比,因子分析可以使用旋转技术帮助解释因子。因子旋转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Varimax)。因子旋转的目的就是要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的平方值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本研究数据的因子分析使用该技术线路。

数据因子分析正交旋转后结果如表2所示。19个问卷项目通过因子分析及正交旋转后新萃取因子5个,分别是“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及“借鉴经历调整心态”。

3.3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用来研究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调查者学科门类的差异对旅游后悔心理驱使下导致的后续行为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不论是学习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学生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特征不存在差异性(见表3)。

旅游后悔心理导致的3种后续行为特征和受调查者性别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男性和女性在“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行为方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两类行为表现方式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4)。

3.4总体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旅游后悔心理对个体后续行为特征的影响,笔者对收集数据进行了加权平均,其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结果如表5所示。

数据结果显示:当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旅游者选择采取“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的倾向较强(3.1794)。另外,因本研究调查样本为在校大学生,该年龄层次对网络使用率较高,因此,“通过网络负面宣传”(3.1719)成为该旅游群体产生旅游后悔心理后行为意图表达的另一类重要选择。相关研究表明:处世态度能直接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个体动机水平。大学生在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表现出“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倾向较强(2.9790),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能更多地从社会现实的角度上不断完善自我的处世态度,充分理解社会现状,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现实。在旅游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旅游者会更加理性的寻找一定的渠道和途径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赋值较低(2.0761),而“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赋值较高(2.8567)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男性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其行为外显性表现总是略强于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所采取的各类后续行为表现赋值均高于女性。该结果符合男女性别差异在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识。

相关实证研究显示:文科生多接触社会人文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缺乏精确的定量和实证性,这使文科生在行为表现上更多的具有感性色彩,易冲动;而理工科生多接触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精确性、严密性和规则性,这就使得理工科学生的人格趋向理智、精细、守则。本研究结果从学科赋值差异上看:自然学科背景的个体在“通过网络负面宣传”(3.2664)、“借鉴经历调整心态”(2.9406)来表现旅游后悔心理上的赋值较高;社会学科背景的个体在以“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3.0699)、“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2.9808)来表达旅游后悔情绪上赋值较高。该赋值评价基本符合以往对自然学科背景和社会学科背景学生行为表现方式差异的研究结果。

结合上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给出如下结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

4结论、管理借鉴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在后悔心理研究总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者行为活动的特点提出了旅游后悔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活动基础上做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个体态度,这种后悔心理可能是实际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期望的比较结果,也可能是旅游者将本次旅游目的地和未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结果,或二者皆有的结果。使用因子分析法萃取了旅游后悔心理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主要为: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等5种表现方式。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从学科差异来看,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

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新假日制度;黄金周;旅游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F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7―0048―05

1 前言

自1999年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与纪念日放假办法》以来,“假日经济”悄然兴起,假日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2008年1月1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新假日制度将长假调整为两个,短假增加为5个;不同工龄的职工能获得5―15天不等的年休假,并在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那么,假日制度改革会给旅游发展带来怎样的机会?短假能否成为我国旅游的“小黄金周”?如何引导和发展新假日制度下的旅游业?本文试图通过新假日制度对人们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归纳新假日制度下人们旅游消费变化的新特点。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实践证明,假日制度变革会对旅游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从公众的旅游意愿、旅游选择、旅游偏好、旅游消费4个维度出发,重点分析新假日制度的实施对其所产生影响以及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对旅游消费行为变化的显著程度,为旅游管理部门与经营企业准确把握旅游者需求特征以及市场开发提供依据。

2.2 问卷设计

根据以上研究目的,提出5个假设:

H1:新假日制度下,人们的出游意愿发生一定变化;

H2:人们的旅游距离、旅游伙伴、旅游方式等出游行为发生一定变化;

H3:受新增传统节假日的影响,人们旅游偏好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H4:人们的消费方式趋向理性化与时尚化;

H5: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变化显著程度不一。

问卷设计围绕以上5个研究假设展开,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个人信息,由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职业、常住地7个调查项组成;第二部分是新假日制度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变化的影响,在充分听取旅游部门等多方意见的基础上选取29个调查指标,并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进行设计,即将每个调查指标区分为:“1”-完全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一般、“4”一比较同意、“5”-完全同意,让受访者根据主观判断进行选择。

2.3 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8年5月,调查地点在灵隐寺、花港观鱼公园等杭州主要旅游景点,以随机形式发放问卷,共发放2500份,回收2460份,回收率98.4%,其中有效问卷2350份,有效率95.5%。

2.4 问卷统计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主要采用频率频次分析、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

3 新假日制度下旅游行为变化研究

3.1 受访者基本情况

利用频率频次分析描述受访者的基本情况,获取受访者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如下: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分别为48.5%和51.5%;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之间,比例达55.2%,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家庭结构中单身与已婚的比例分别为43.4%和56.6%;教育程度以大专和本科学历居多,两者总和达54.9%;职业以企事业管理人员居多,达到29.5%;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高达47.7%;杭州本地居民与外地休闲旅游者比例分别为12.8%和87.2%,主要的客源地是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见表1)。

3.2 旅游者消费行为因子检验与剔除

为检验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29项指标进行Kmo统计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型检验。计算得Kmo统计量值为0.917,大于0.7,说明做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巴特勒球型检验值21228.928在自由度为406的条件下在0.000水平上达到显著,说明新假日制度实施后,旅游消费行为变化指标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公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萃取法对29项指标提取公因子,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同时采用成对排除法,以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提取7个公因子,得到第一次方差贡献率为56.234%,“新休假制度更有利于长途旅游,我会在年休长假中选择一个目的地,我会选择与亲朋好友一起旅游,我会更倾向于休闲享受性消费,我更愿意在3个传统节日参加民俗文化活动,大黄金周我会参加旅行社组团旅游”6项指标的因子载荷低于0.5,说明该6项指标与各个公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为提高因子分析效用,本研究首先剔除这6项指标。

对剩余23项指标再次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统计量为0.898,巴特勒球型检验值为16749.289在自由度为253的条件下在0.000水平上达到显著,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标准,提取7个公因子,得到方差贡献率为62.588%,说明7个因子较好地概括了23个指标的含义。

为了验证因子分析效果,对所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得到克朗巴哈alpha信度系数为0.884,超过0.6可接受水平,说明各公因子之间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再对每个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因子1至因子6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757、0.732、0.8、0.732、0.7和0.64,均超过可接受水平,说明内部一致性较高;但是因子7的信度系数只有0.476,小于可接受水平。因子7主要有“我会在大黄金周选择长途旅游,我会将年休假和法定假日合并旅游”2个指标组成,可命名为“长途旅游选择”,但为了提高准确度,将因子7排除。因此调整后的旅游消费行为变化因子共有6个(见表2)。

以上剔除的8个指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假日制度实施并没有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假日制度变化与有些指标确实无明显相关性,也有可能是假日制度调整后旅游供给不够充分,或在宣传与消费引导中存在不足。

3.3 旅游消费行为变化因子分析与结论

将因子分析结果与研究最初设想进行对比,两者基本相符,研究4个维度由6个因子加以体现。

3.3.1 旅游空间距离缩短,青睐与家庭成员一起进行自助式旅游

指标1―5的信息在第一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载,5个指标主要包括受访者短途旅游意愿、出游伙伴与形式选择、对消费质量关注,命名为“旅游选择”因子。因子特征值为2.730,方差贡献率达到11.871%,位居所有变化因子的首位,是变化最为显著的因子。分析各个指标均值,发现受访者对“家庭出游”、“新假日制度利于短途旅游”的认同度较高,分别达到3.74和3.73,可见,新假日制度中的5个短假期,使人们更加青睐短途旅游,同时喜欢与家人一起进行旅游,以自助出游方式为主,追求旅游消费质量。

3.3.2 旅游偏好分异显著,民俗体验备受青睐

(1)民俗体验异军突起

指标6―9的信息在第二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载,4个指标为受访者对民俗特色旅游区、传统节庆、传统节日美食和购买名特产品的偏好,命名为“民俗体验”因子。因子特征值为2.230,方差贡献率为9.697%,其中“旅游者更加愿意品尝传统节日美食”指标的均值为4个指标中最高,可见,新假日制度中将我国3个传统节日设为节假日,使得人们更重视体验传统文化,选择民俗类旅游活动的倾向增强。

(2)休闲度假渐成气候

指标13-15的信息在第4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载,3个指标为受访者的乡村度假、温泉度假、海滨度假偏好,命名为“休闲度假”因子。因子特征值为2.135,方差贡献率为9.283%,其中受访者对“海滨度假”认同度最高。分析表明,新假日制度的实施,特别是带薪假期制度的落实为我国休闲度假市场的成熟提供了助推器。

(3)观光游览魅力未减

指标19―21的信息在第六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载,3个指标为受访者对自然风景、历史古迹、现代化都市的偏好,命名为“观光游览”因子。因子特征值为1.723,方差贡献率为7.49%,在6个公因子中为最小,其中“我更愿意去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指标在3个指标中均值最高,可见,在观光性旅游区中,人们还是偏好自然型目的地,这反映了回归自然始终是人们的基本愿望。

3.3.3 出游意愿强烈,旅游频次增加

指标10―12的信息在第三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载,3个指标为受访者出游愿望、旅游预算和旅游次数,命名为“旅游意愿”因子。因子特征值为2.194,方差贡献率为9.539%,其中“出游次数”指标均值最高,反映了随着放假次数的增多及带薪假期实施,大众闲暇时间充裕,出游意愿普遍增强。

3.3.4 消费者趋向成熟,消费方式时尚化

指标16―18的信息在第五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载,3个指标为受访者对信息预报的关注、网上预订、信用卡支付,命名为“消费方式”因子。因子特征值为2.117,方差贡献率为9.203%,其中“出游前关注国家信息预报”的均值在3个指标中最高,说明国家信息预报制度为大众所接受,关注信息预报正成为出游前自觉行为。

归纳命名的6个因子充分说明新假日制度实施后,在旅游选择、旅游偏好、旅游意愿(由民俗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游览3个因子共同体现)、消费方式4个维度上确已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不一,从因子角度,影响显著性排序为旅游选择、民俗体验、旅游意愿、休闲度假、消费方式、观光游览。

3.4 不同人口学与社会学特征群体分析与结论

为进一步探究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变化显著程度,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显著性水平均给定为0.05,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系数0.05,则说明存在显著差异,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系数0.01,则说明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3.4.1 性别影响旅游偏好

不同性别群体在旅游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民俗体验因子达到极其显著差异,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达到显著差异。均值比较发现,女性群体更偏好于民俗体验与休闲度假,男性群体则更偏好于观光游览。

3.4.2 年龄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显著

不同年龄群体在旅游选择、民俗体验、消费方式、观光游览4个公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旅游选择、消费方式、观光游览因子上达到极其显著差异。25―44岁年龄段群体对旅游选择、休闲度假、消费方式认同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而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两类群体对于民俗体验和观光游览方面认同度略高于其他群体。

3.4.3 教育程度与旅游层次呈正相关

除民俗体验因子外,不同教育程度的群体在其他5个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尤其是在旅游选择、休闲度假、消费方式方面,教育程度与认同度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学历越高越偏好于短途与家人一起的自助游,追求时尚的消费方式与休闲度假体验等高层次的旅游方式;在观光游览方面则呈现出教育程度与认同度的负相关性,低学历者还处于旅游的基本层次。

3.4.4 收入水平对假日出游制约减弱,但对其他消费行为影响显著

不同收入的群体之间除了出游意愿外,其他5个因子上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旅游选择、民俗体验、休闲度假、消费方式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说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对人们出游意愿的制约已大大减弱,但在其他因子上则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高收入群体(月收入高于5001元),其旅游选择、休闲度假、消费方式3个因子呈现出收入与认同度的正相关性。

3.4.5 职业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较为复杂

除旅游意愿外,不同职业群体在其他5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休闲度假、消费方式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职业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较为复杂,总体来说,公务员、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认同度,离退休人员和农民则认同度相对较低,说明假日时间与次数的调整,对上班族最为敏感,而对于闲暇时间充分的离退休人员和农民来说则影响较小。

3.4.6 婚姻状况对民俗体验、观光游览有较大影响

不同婚姻状况的群体只在民俗体验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观光游览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已婚群体更加偏好于观光游览,单身群体则更加偏好于民俗体验。

总之,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其中,教育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收入、职业、年龄,而性别和婚姻状况则影响较弱,因此,新假日制度实施后,要特别关注高学历、高收入、企事业管理人员中的中青年群体,这类群体在新假日制度下旅游消费行为变化最为显著(见表3)。

3.5 假设验证

根据分析,本研究提出的5个假设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H1-新假日制度实施后人们的出游意愿更加强烈;H2-新假日制度实施后人们出游空间距离缩短,更喜欢与家人一起出游,并以自助式旅游为主;H3-受传统节假日的影响,人们旅游偏好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民俗旅游受到青睐;H4-人们的消费方式趋向理性化与时尚化;H5-不同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显著程度各不相同。

4 研究启示

新假日制度下,人们旅游消费意愿普遍增强,短途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快速增长,要加强都市近郊或周边休闲度假地建设,并配套完善停车场、指示牌、信息资讯处等基础休闲服务设施;针对以家庭为单元的休闲旅游群体的增加,加快调整各类服务设施,营造更加温馨的环境氛围,以适应家庭休闲需要;进一步创新开发3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旅游产品,并对消费者进行广泛宣传与积极引导,在休闲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重视周边短途市场的同时,注重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休闲服务产品的开发;建立完善的假日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人们出游提供方便,同时也为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提供保障;培养和引导良好的旅游消费习惯,建立预约消费的信用制度,推动信用卡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第2版)[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60―471,

[2]陈正昌,等,多变量分析方法――统计软件的应用[m]北京: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235―271,

[3]陈传康陈传康旅游文集[C],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