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8:10

街道管理制度篇1

1、开展社区服务必须坚持从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同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开辟合适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形式。

2、以维护和保障社区特殊困难群众和大多数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强调基社会福利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3、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以社会筹资兴办为主、政府资助为辅,充分重视社会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的作用。

4、逐步走自立、自养、自我的发展,以“实业养服务”。

5、开展社区服务,加强对基层社区的管理,促进街道与社区居委会的建设。

----------------------------------------------------------------------

街道社区党建责任制度

1、树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党工委班子成员和办事处党员、领导、干部人人有责的观念。

2、实行街道社区党建“三个责任人”制度。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党工委党群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党工委组宣委员为具体责任人。

3、社区党支部书记是所在社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工作全面负责。

4、签订街道社区党建责任状。街道第一责任人与直接责任人、街道第一责任人与社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与具体责任人之间要分别签订街道社区党建责任状,形成一级对一级考核、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

5、建立街道社区党建责任工作平台。党工委委员、包片的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党支部委员必须承担党建工作的若干工作指标任务;社区全体党员都要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通过多种方式承担不同的岗位责任,为社区党建工作尽责尽力。

6、落实按岗定责、量责考核。街道党工委对各责任人、责任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和交叉考评,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要列入各党组织、党员的年度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绩奖惩。

7、街道党工委对直接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考核每季度一次,社区党支部对社区党员的考核每月一次。街道党工委每半年进行一次党建工作总结,实现街道社区党建考核管理的规范化和正常化。

----------------------------------------------------------------

街道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市区及街道党工委下发的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及落实。

二、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做好社区全年党建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三、党总支、党支部实行例会制度,每月召开1-2次党总支、支部委员会议,特殊情况需要开会时,可有党总支、支部书记决定。

四、党总支、支部会议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反复协商,集中和采纳的正确意见,凡属重大问题经集体讨论决定。

五、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党建联席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党总支、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一次工作,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总支、支部每年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总结工作实际,寻找差距,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八、党总支、支部要认真组织党员参加社区各项活动,按照党员参加志愿者协会的服务内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育管理

第一条,为了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依据《》和《准则》,针对社区党员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基本目的和要求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内各项制度,强化党员的意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条,党员按照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享受党员权利,必须编入所在居民区的党支部,按时参加党的各项活动,按期交纳党费,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党员外出探亲访友或其他原因长期外出影响参加正常组织生活的,应事先向党组织请假,说明去向、联系办法;外出时间在两个月以内的,可回来后向党组织汇报;两个月以上的,每个季度至少向党组织书面汇报或口头汇报一次;未请假外出,又不与党组织联系,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未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均应作自行退党处理。五第五条条党总支、支部每季度对党员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对年老体弱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落实专人联系,定期家访,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并向他们传达党内的重要文件精神和主要活动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第六条,本规定在实施中需继续修改和完善,不断总结健全适合社区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制度。

党员组织生活管理制度

一、党员必须编入所在社区的党组织,按时参加党的各项活动,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党的组织生活每月一次,要提前安排活动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党员要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建立签到制度,党员每次参加活动要签到,因病、因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要提前口头或书面向党支部或当小

组长请假。凡不请假的,党支部或党小组长要查明原因,连续两次无故不到者,要进行批评。

四、建立登门家访制度。党员患重病及瘫痪、卧床不起、行动困难的,经征求本人意见和党总支、支部讨论,通过后可免去参加组织活动,但支部或党小组要指定专人与他们联系,每月到家看望一至二次,向他们传达党内文件,通报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总支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一些困难。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一、党组织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发动每个党员联系一至二名群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手册。

二、党员要关心群众的生活,经常注意群众的情绪和要求,根据群众的不同要求,多方面地关心他们,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三、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组织工作的批评和意见。

四、妥善处理群众中的矛盾,发现苗头及时做工作,使矛盾妥善得到解决,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五、党员要将自己联系群众的情况认真记录在"党员联系群众手册"上,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情况。

五必访制度

1、对新转来的党员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生活等情况,使党总支、支部进一步了解掌握全面情况。

2、对重病党员登门慰问,定期将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及重点工作和上级文件向重病党员做介绍。

3、对存在各种困难的党员,要上门了解详情,协助解决具体问题。

4、对产生某种思想问题的党员,要及时家访谈心,帮助解决思想问题。

5、对未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无正当理由的要及时家访,弄清情况,进行帮助。

""制度

一、""即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定期开展党课教育。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街道工委每季度组织一次全街性的党课,采取街道党政领导、街道工委成员聘请党校教员轮流讲课,搞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二、主要内容

1、党员大会是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主要是定期听取党总支的工作报告,对党总支、支部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讨论决定党总支、支部的重大问题,选举党总支、支部委员和出席上级党代表会的代表。

2、支委会是全体委员参加的会议。主要是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按照规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研究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的内容、形式、具体安排以及党总支、支部自身建设等重大问题;决定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的事项及对党员的表彰、奖励、处分,发展新党员等重大事宜;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确定党总支、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等。

3、党小组会是以过组织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党小组活动。

4、党课是党组织紧密结合本单位情况和党员事迹,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形式。

年老、重病党员管理制度

1、凡正式关系在本街道且年满八十岁的党员,经本人申请,由党总支、支部会向党员大会通报后,可免于参加党内集体活动。

2、虽未满八十岁,但因病瘫痪或严重疾病起居行动不便的党员,经本人提出申请,由党总支、支部会讨论后并经党员大会同意,可免去其参加党内集体活动。

3、免于参加党内集体活动的老党员,必须按时交纳党费,确因本人行走不便,可以请他人代交。

4、重病、年老的党员必须接受党组织的关心和教育。

5、重病、年老的党员可以不参加党总支、支部组织的党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责任区和党内评选等活动。

6、党总支、支部对重病年老党员要有专人分工负责,要定期走访,每月至少一次,了解关心其思想、生活等情况,并向其介绍党组织活动的有关内容。

7、党总支、支部关心走访年老、重病党员要形成网络化,做到分工清楚、职责明确。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一、请假报告制度

党员到外省、市、区工作、探亲访友或居住地临时动迁的,要将所去工作单位、探亲访友或临时居住地的详细名称、地点、联系办法、电话等向党组织逐项登记,填写流动党员表。外出三至六个月的,应转出临时组织关系;外出超过六个月的应转出正式组织关系。

二、书信联系制度

对长期在外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建立书信联系制度,党组织要定期给他们写信,党员也要定期回信,回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党组织每半年要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登门走访制度

外出党员回家团聚期间,党组织要到党员家中走访,做一次认真谈话,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要求、交任务,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

四、定期汇报制度

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每季度要向原所在党组织口头或书面汇报一次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在职党员管理办法

一、建立在职党员花名册,对于变化情况及时记载,半年向党总支通报一次。

二、在职党员要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定期参加党组织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在职党员联络站定期收集在职党员活动情况,一季度向党总支反馈一次。

四、对在职党员表现情况,在职党员联络站负责向所属单位反馈,一年一次。

五、对于有思想情绪或表现差的在职党员,党组织要进行家访,并进行帮助教育,对经教育仍不悔改、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要将情况及时向所属单位反馈,双方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新转入党员登记谈话制度

一、党组织要对党员本人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并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入党时间、文化程度以及在原单位的任职情况、家庭住址等项进行登记。

二、党组织要想党员本人介绍本街党建工作概况,基层支部活动要求,党员交纳党费的有关规定。

三、党组织向党员提出要求

1、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参加支部活动,按时交纳党费。

2、有病有事不能参加支部活动,要做提前请假。

3、外出探亲或出差要到支部登记。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1、为扩大入党申请人队伍,对居民区骨干定期进行启蒙教育,以学习辅导党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一年一次。

2、为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入党申请人培训一年一

次。

3、坚持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制度,一季度一次。

4、坚持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汇报思想工作制度,一季度一次。

5、坚持培养人、培养联系人定期汇报培养、考察情况制度,半年汇报一次。

6、为保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定期向有关人员征求意见,一年两次。

7、坚持培养联系人定期培养考查记实制度,一季度一次。

8、坚持对预备党员定期考察并如实记载,一季度一次。

"在职党员联络站"管理制度

1、联络站要建立在职党员花名册,对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要及时记载。

2、联络站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

3、召开在职党员大会每年一次。

4、加强在职党员思想教育,增强其爱护、建设社区的意识。

------------------------------------------------------

街道社区民防工作站职责、制度

街道社区民防工作站职责

一、开展民防宣传教育活动。

二、组织推荐或招募民防志愿者。

三、接受民防等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组织防灾救灾演练。

四、平时预防灾害事故,并参加应急救援活动。

五、战时负责社区防空袭斗争。

街道社区民防志愿者职责

一、参加民防宣传教育活动,接受有关专业培训。

二、提供民防信息,遇灾及时报警。

三、根据需要,参加相应的民防组织,参与消除空袭后果和灾害事故救援等活动。

街道社区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

学习制度:学习防空、防灾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每年1-2次。

街道管理制度篇2

(一)适用范围:在职工作人员。

(二)培训形式及内容:由上级部门举办的专门业务、知识更新、岗前培训等和社会机构举办的技能、学历学位培训。

(三)目的: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励自我增值,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四)培训经费:

1.由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型专门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的学习及生活费用开支,由政府全额报销。

2.公务员参加社会机构举办的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各项技能培训或学历学位教育培训,必须征得办公室主任、主管领导同意,并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的,可报销80%的学费。

二、人员招聘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新招聘的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

(二)主旨与原则: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聘的原则。除极个别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由街道办事处班子研究决定外,政府空缺的岗位必须由组监办统一公开招考,经街道办事处领导研究决定后择优录用。

(三)操作程序:

1.各办公室因工作需要增加工作人员的,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后,以书面请示阐明原因、人员要求等上报组监办。

2.组监办根据各办公室工作人员配置的比例,核定确需增加人员的,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统一公开招考。

(四)其它:

1各办公室要根据办公室工作及人员配置的情况,做好规划上报,以便安排好年度招聘计划。

2.新录用的员工必须经体检合格(达到所从事岗位的标准为合格)后才能上岗,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后经考核予以办理转正手续并套入相应的工资级别。

3.政府聘用的人员由组监办以政府的名义签订劳动合同;办公室因特殊工作需要聘请的专业队、保安、清洁工等由用人办公室自行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三、考勤、纪律制度

(一)适用范围:在职工作人员。

(二)工作时间:

1.根据劳动法规定,我单位执行五天工作制(周一至周五)

2.工作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

(三)工作纪律

1.必须准时上下班,不准无故迟到、早退,不准无故旷工,如有事必须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

2.上班期间必须佩戴统一的工作证,自觉接受监督。

3.上班时间不准串岗、溜岗、聊天、做私事,禁止酒后上班。

4.下班后,不准参与、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得利用职权收取下级单位和个人的钱物,不得以接待之名大吃大喝、醉酒闹事。

(四)假期安排

除特殊工作需要外,星期六、日休息,法定假日由党政办按上级要求统一安排休假时间。

(五)加班费标准:

1.计发对象:除公务员外所有工作人员。

2.加班费标准:节假日加班费统一为30元/天。

3.计发手续:如节假日确需加班的,必须写明加班原因,提前报主管领导同意后送组监办备案。

四、请假制度

(一)适用范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因事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二)请假的类别和期限:

1.年假(只适用于公务员):工龄满一年、未满五年者5天;满五年、未满十年者7天;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10天;满二十年以上者14天。

2.病假:凡因病需要治疗和休养的工作人员,可以请病假。

3.事假: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以外,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可以请事假。

4.婚假:5天,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奖励10天。

5.探亲假(只适用于公务员,在同一年中与年假只能选其一):

(1)工作人员与配偶不住在一起,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人员探望父母,每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

(3)已婚人员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1次,假期为20天。

6.丧假: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或配偶的父母死亡,可以请丧假,假期为5天。

7.产假:

(1)妇女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属晚育者(24岁后生育第一胎的),可增加15天,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增加35天,难产多增加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胎儿增加15天。女方产假期间,给男方10天看护假。

(2)其他计划生育假按计划生育有关文件的规定办理。

(三)假期时间的计算办法:

假期时间自离岗之日算起。病假、探亲假和产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年假、婚假、丧假、事假均不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

(五)请假、销假手续:

1.工作人员请假,应按程序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并交待工作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2.请病假超过两天以上的须提供医保指定医院诊断证明,领导方可准假。

3.凡请假均须填写请假申请表,说明请假理由,并附上有关材料,经领导签批方可准假。

4.假期结束后,必须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六)请假批准权限:

一般不得越级请假,即科员以下由办公室主任审批,股级的由分管领导审批,班子副职由班子正职审批,班子正职交叉审批。

街道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意义;问题;措施

一、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的意义

首先,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它关乎党群关系,关乎政府形象。街道办事处是本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它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区划,专门管理街道工作,是当地的经济社会管理机构等,街道办事处下辖若干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是行政村,和当地居民关系较为紧密。因此,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它是居民判断党和政府是否廉政、勤政的重要参照,对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关注度需要提升到战略高度,特别是街道办事处的财务工作。

其次,街道办事处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街道办事处自身的发展。目前,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还有很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中,街道办事处更是要抓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其作为街道办事处规范自身工作的切入点和提升点。这样有利于提升街道办存在的现实意义,使街道办可以做好自身服务角色的转变,提升其服务职能和公共职能,使其得到群众的认可。

再次,街道办事处加强财务管理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基层组织,它的财务管理能够让政府知晓基层经济发展,知晓基层的经济数据,有利于提升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在金融危机影响到财政收支的现状下,在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历史号召下,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能够让街道办事处的行为更加科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支出等,最终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一般街道办事处的财务会计人员较少,很多街道办事处难以招聘到合适的财务会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很多是随意搭配的,他们的专业水平较差,不能够按照专业的规范进行会计处理,因此造成账务处理很不标准。另外,街道办事处的财会人员调动较为频繁,财务类岗位也没有办法互相协调和监督,工作的交接较差。

第二,财务基础薄弱。目前,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制度仍然比较落后,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设计和执行,这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无序。很多街道办事处没有相应的预算、决算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街道办事处的经费支出、办公开支等没有有效的监控,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也没有计划,审批混乱,资金安全性差,运营效率差。

第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不完善。首先,在核算上由于技术素质不够,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分清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造成很多不符合固定资产的项目入账,而有些应入账项目却没有入账。其次,在管理上简单粗放,容易产生账实不符的现象。例如,有些固定资产并没有定期盘点,没有及时对调入、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记账;有时候街道办事处无偿使用所属社区购置并入账的办公设备等并没有开具调拨单等。

第四,财务核算不真实。很多街道办事处按照其内设部门分别设账,向财政部门提供也不是合并报表,而是行政经费账的报表,这就会导致报表难以全面反映街道办的总体财务,影响了政府部门分配社会资源,也不利于廉政建设。街道办容易出现财务核算不实,决算不准的现象,如街道办将收取的道路改造配合劳务费计入暂存款科目,就导致收支不准确等现象。

第五,重大事项履行不规范。首先,很多街道办在工程管理上不严格,如有些街道办在办公楼装修中并未将该工程单独核算,完工也没有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表等,这就缺乏对工程质量、竣工及结算的管理。其次,有些街道办事处的大额支出没有相应的合同,有时有些街道办在做宣传、广告等支出并没有和设计公司及其他供货单位签订合同,结算也没有签字验收等;另外,有些街道办事处并没有通过政府采购系统进行采购,而是自行购买一些设备。

三、街道办事处现存财务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街道办事处定位不明确、职权不匹配。在我国目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下,街道办事处作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除了有大量的行政管理事务外,还有事业、经济、城管等职能,职能迅速膨胀,大量的行政、执法、街道经济发展等任务压力导致街道办的工作重心容易发生偏离,经济职能压力大,容易导致政企不分,这就会让街道办难以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财务工作。

第二,领导不重视,法制意识不强。街道办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领导并没有理解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仅仅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认定为财务人员不贪污、数据准确即可。为了各种目的街道办领导也会大力进行投资等,财经纪律性不足,在财经法律意识的认识上较为薄弱。而有些街道办的领导在接待费等的开支也没有限制,对公款的使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甚至用公款搞个人娱乐,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没有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权力滥用现象严重。

第三,财务管理体制并不健全。目前很多当地政府仍然没有对街道办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多市区级政府并没有对街道办、乡镇等进行有效系统的财务监督,没有设立专职的机构,也没有配置专职的人员进行该项工作,主要还是靠财政部门的会计科人员兼任,这就容易导致当地政府无法直接了解到街道办的财务水平和资产分布情况,也没有正确地将这些单位的财务预算纳入正常统一的预算内,街道办财务人员碰上相应的问题也难以向上级专业人员进行咨询等,容易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单位的经济信息等。

四、街道办事处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街道办事处职能,集中精力做好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

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过于膨胀导致其精力分散,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政府要规范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转变自身的职能,作为基层政府组织的街道办事处,它需要剥离职能中的“非政府”因素,将其职能范围收缩至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将原本属于社会和市场的职能交由市场和社会来承担,以利于其他组织作用的发挥,并充分发挥企业、市场对街道经济的带动效应。这样街道办事处才能够有精力和时间集中于提升自身社区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才能逐步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

这种职能的收缩可以参考上海市的社区建设改革方案,它的方案主要是对社区职能的重新划分。对于综合协调管理的职能要区分工作内容,只有对社区街道内的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内容才是以街道办事处负责牵头进行;对于监督专业管理的职能,如公安、工商、税务等,由专业部门承担,街道办事处则只是起到监督、督促和配合的作用;对于组织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街道办事处也只是承担和当地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事项;对社区自治指导工作,街道办事处主要是指导、帮助、服务当地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和自治制度的建立等。这样的改革能够为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进行剥离,利于街道办事处自身职能的体现。

(二)领导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完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

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将其财务管理、街务公开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大事情抓好抓牢,将该工作纳入街道办事处人员考核和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年终政绩考核内容。审计部门也要加强对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并抓紧这项工作,可以进行任期事中的审计,加强对这些领导干部的经济监督和审计。

同时,当地市区政府还需要建立专职的部门,配置专职的人员加强对街道办和乡镇政府等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对街道办事处等宣传最新的财经法规和政策,并提供相应的咨询和辅导等,市区政府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服务。街道办事处需要定期向是区政府提供月度、季度、年度的报表,由区政府进行审核以查错防弊,并发现其主要的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教育和提升。

(三)建立财务核算中心,完善人员配置,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街道办事处要建立财务核算中心,以集中反映街道办和其所属部门的财务收支,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整个街道办的财务状况,可以在街道办及其所属部门内成为财务核算中心,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将所属单位的资金和财务活动纳入街道办的财务中心管理,进行统一的资金核算和会计核算。对人员的招聘要加强对人员专业素质的考核和评估,进行公开的招聘,在招聘中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门槛限制,减少关系户的影响;在招聘后要加强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等制度,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动态考核和提升,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和培训等加强财务人员的自我提升和相互提升。

街道办事处也要加强自身的相关财务制度建立,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等,加强资金使用的预算和审批等,严格单据报销制度。街道办事处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防范违法违纪现象,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国有资产不受到挪用和贪污。街道办事处可以从以下制度入手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要加强街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内部要实行岗位分离制度,加强内部的授权审批、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实物管理、审计监督等制度;加强对票据等会计资料的审核和审计等,严格落实国家的资金发放政策等。另外,街道办事处也要加强自身的预算编制执行工作,根据上年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街道办事处的财务人员要从工资发放、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文化建设投入等方面进行预算编制,并严格执行该预算,提升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果。

总之,街道办事处作为国家政府的重要基层组织,其工作影响到党群关系、政群关系的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对其工作的指导。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街道办事处目前财务管理的意义、主要问题,并分析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单位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姚芳.社区管理中街道办事处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8).

2、何海兵.中国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社区发展[j].当代中国研究,2006(1).

3、邹尚勇.加强薄弱村财务管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茌平县振兴街道办事处财政所[j].科技信息,2008(30).

4、邹尚勇.切实加强机关财务管理,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茌平县振兴街道办事处财政所[j].科技信息,2008(30).

街道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街道办事;财务管理;措施

一、引言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居委会开展对应的组织性工作,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内容,制定对应的工作制度;进行社会救助和其他的社会保障。由此可见,街道办事处在我们国家中的地位是各项城市化工作的主要落脚点,能在城市建设中做好基层政权纽带作用,深化各项改革的同时,对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二、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资产管理流于表面

第一,街道办事处与街道企业之间的街道管理不够清晰,导致没有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使部分国有资产游离在资产之外;第二,街道办事处主要是为社区的服务中心准备办公用房或者配套设施的部门,所有的固定资产包括空调、监控设备等,都没有被记入到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固定资产管理中,最终出现账目和实际发放存在诸多不符。

2.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由于我国街道中财务预算支出方式还不能做到精细化,特别是在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上,很多具体的内容不能落实到实处,这就导致管理流于表面。加之,预算约束能力较差,在务支出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甚至会出现超出定额指标的状况。

3.基础工作薄弱

我国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还略显落后,没有完善的资金、预算和决算管理制度,使各项经费的支出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尤其是在自检管理方面很多内容不能细化,资金的利用效率偏低。会计核算期间,不能更好地监督和管理预算和决算,最终使预算和决算两者脱节,单位的往来资金出现混合使用的情况,甚至也会出现虚列之的情况。在不能较好的处理往来款项的时候,账目长期不能处置,出现长期挂账的情况。还有人为的变动原有的核算方法,使资金和债务不匹配,出现两者不符的局面。

4.部分管理之后

街道的日常公费定额管理多年来没有任何的调整,所以对应的费用制定标准与市场上的货物服务价格没有做好匹配,导致街道管理中超过支出预算的内容只能在项目中进行处理和解决。由于财务和相关的部门不能制定招商引资等管理办法,所以街道进行管理的时候只能无章可循,不能对街道的规范性进行有效管理。部门对街道管理进行的对应预算编制和项目支出等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监督。

三、强化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1.做好办事处的职能定位

政府办事处是政府在街道范围内派驻的机构,主要的工作是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所以工作期间做好职能的规范十分必要,并将工作重点直接转移到对应的公共服务和辖区管理上,这样能做好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工作也要做好职权匹配,满足综合性的关系协调和管理。如,要对社区内所属的公益性或者社会性的工作承担必要的职能,同时对社区内的公安和税务机构开展对应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其中涉及的部分要做好专业职能的承担。

2.做好预算管理

做好预算管理,进行好经费控制,要求所有的街道办事处都要对预算编制进行科学和严谨的管理,通过强化各项预算约束模式,控制好费用开支,并能严格的做好财务的收支规范。街道办事处也要做好对应的街道管理工作,探索对应街道管理的时候准备应急管理制度,这能为部分不可预见的支出做好必要的准备,避免临时资源调用的不便。

3.做好专业的财务核算

街道办事处先要设立专业财务核算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特别应核查所属单位的资金管理状况,然后将其财务活动全部收归到资金管理核算系统内,这样能集中地反映出所属单位的财政收支状况,通过及时的反映社区街道办事处的所属单位信息,了解到相关的财务数据,为后续的管理提供帮助。另外,对财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十分必要,要求转变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和培训方式对其进行综合性培训。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相应的财务对应制度建立,特别是针对其内部制度做好对应设计和执行,保障财务核算有章可循。根据现有的财务制度办事,让各项资金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内部财务制度也能得以规范和精细。

4.强化监督和管理

财务和审计部门应做好自身的工作,要强化街道财务的具体管理制度,把控好正规会计合算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街道办事处的会计人员应及时了解到目前的最新财经法规,并与财务部门积极沟通,了解相关的咨询,定期组织培训,让所有的财务人员能熟练每个工作环节,做好具体的工作规则和固定。也要在强化办事处预算执行力度的前提下,做好各个环节的审核工作。若发现问题,先要马上纠正问题,并及时的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所有的审计部门都要满足街道办事处收支的合规性,在进行真实监管的同时,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四、结束语

街道管理在整个发展中,要历经很多阶段,其中部分阶段发展速度较快。因而在制定对应财务管理政策的时候先要本着从无到有,建立不同的规章制度。为强化街道办事处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就要从繁杂的科室中选择对应的人员进行职位定位,完善预算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杨荔.浅析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贸实践,2011,(03):11-12.

街道管理制度篇5

街道是市、区为适应城市发展形势、转变城市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需要而所设立的。____街道自去年8月份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街道工作的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顺利实现了镇改街道的平稳过渡,为街道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借会议机会,我就相关情况做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街道辖西塘、回龙、南塘和东马三村一社区,____个党小组,12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64万,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境域有一江、一湖、一洲、一环、三路,环境优美,区位优越,产业优强。目前,产业项目有世界第一高楼,总部经济新奥燃气、上海佳洁;城市商圈永通汽车城、九城汽车城、红星美凯龙、废旧物资市场;城市地产和记黄埔、音乐界、熙庭原著等;城市公益项目有____市第四人民医院。

1、迅速找准定位,科学设置机构。拆镇设街后,街道成了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自身角色和工作重心有了一定的变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迅速找准定位,并按照新的定位需要,将内部机构改设成党政办、财办、综治办、计生办、社会事务办、征地拆迁办、城建农办、城市管理办八个办线,保留和开放原政务中心,隶属党政办管理。

2、迅速完善制度,确保高效运转。由乡镇到街道不单单是一个区域的变化、名称的更改,更多的是管理理念的转变、服务观念的转换。为尽快适应形势,尽快开展工作,我们迅速出台了系列管理制度:《____街道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望城区____街道财经管理制度》、《望城区____街道城建开发公司财经和项目管理管理制度》、《督查制度》、《机关办公制度》、《机关会议制度》、《机关学习制度》、《机关印章管理制度》、《机关值班制度》、《机关请(休)假制度》、《机关接待管理制度》、《机关食堂管理制度》、《机关车辆管理制度》、《公文处理和文印、档案管理制度》、《机关公共财产管理制度》、《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机关安全保卫制度》等,健全、规范了机关管理;今年七·一之前,率先全区出台了《“六个走在前列”绩效考评实施方案》系列制度,并率先在七·一进行了冠名“六个走在前列”的大考评、大表彰,有效激发了全街党员、干部____的豪情与干劲。

3、切实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____2—____年既是街道成立之年,又是新的开局之年,打好开局的第一仗,对于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在认真研究辖区基本情况、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街道以“打造现代新城区、建设美丽____”为目标,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从一年的工作运行情况来看,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多项重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这说明机构设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办事程序规范,机制运行良好,更说明撤镇设街是顺应融城发展的科学举措。一是项目开工走在全区前列。一举完成了“839”项目、“天空城市”、振兴路、吴家冲路拆迁扫尾任务,率先实现老项新政全清盘;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____6”、市四医院项目腾地。截至目前,红建·滨水铭城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红星美凯龙”启动建设;第一高楼完成“三通一平”工作;九城、永通等汽车4s店,振兴路、平安路、望湖路等项目全部启动建设。二是扶贫济困走在全区前列。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1号文件精神,不仅率先成立了雷锋慈善分会,而且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善款募捐超过120万,还出台《____市望城区雷锋慈善会____分会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率先规范了乡镇(街道)雷锋慈善事业的运作;率先发放了第一批慈善助学款项。三是计生工作走在全区前列。率先推行“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举措,创新实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的“三责”制,推行联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组干部包组、信息员包户的“四包”制,目前,各项指标均在全区前列。四是党的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率先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笔试、面试和考察方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我们不是走在最前面的,但是我们是做得最好的,受到了区委组织部的肯定和推介。率先推行“办线自管—纪工委督管—领导查管—群众监管”四级督查机制,率先推行“1+4+____+n”(街道纪工委—四个村级纪检小组—____个党小组长—村民代表)四级廉情网格管理,被定为全区示范点。五是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区前列。街道率先在大湖家园和荷塘月色小区

实行开放式物业管理,是全区第一家。六是城市管理、拆违控违工作走在前列。经过区领导的正确指导、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____街道金星路、雷锋大道两厢基本实现了违章建筑清零。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也体现了地利、人和、资源和改设后体制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经费保障有困难。街道自身税收加上区财政下拨的资金一年大概700万元,而从一年的正常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大概需要____0多万元,一年有近1300多万的缺口。一是因为项目征拆与建设;二是街道的财政税收相对减少了,而工作任务没有减少,特别是现在的城市管理、拆违控违等中心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投入也逐日增加。建议:加大对街道社区的财政倾斜投入,进一步完善对城市街道、社区建设的投入机制,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2、人事编制较紧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道工作同样承担了原乡镇的所有类别工作,但是人事编制却少了很多,有些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急速推进时,感觉到人手不够,压力很大,有时只好聘用临时人员来完成工作。建议:适当增加编制。

3、村(居)组织待健全。要把便民、利民、城市、卫生、治安、文化娱乐、卫生保健、劳动就业再就业等区服务工作落实到居委会,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建议:进一步健全充实居委会组织,理顺街、居关系;提高干部素质并落实政治经济待遇;逐步配备事业编制解决居委会干部身份(主任、书记),让他们工作无后顾之忧。

4、职能单位配套缺失。街道管理功能难以发挥,影响了街道整体工作推进。尽快以街道为单位,配套建立相应的条条管理部门完善街道的职能。(?)

街道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长治市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探索经验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46-03

当前,我国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现象,更加凸现出转型期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于迎接挑战,解决难题,促进社会转型、增强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管理与经济增长协调。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实施,各地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在不断激发活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夯实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山西长治市东街街道在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国基层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1东街街道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探索实践

山西长治市城区东街街道位于长治市区东南部,面积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万人,流动人口3000人,隶属城区管辖。街道办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35个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过去,东街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为居民服务:“门难进、脸难看”;民事纠纷:“推诿扯皮”;社会公共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老弱和解教人员:“缺乏关心、缺乏帮扶”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针对这些问题,按照山西省总体部署,长治市全面开展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尤其是在建立四大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1建立三级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

(1)建立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以长治市城区党委、城区政府为引领,城区综治办牵头,整合城区政法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民政、卫生、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以及整合共享政务大厅、接待大厅等资源,建立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主要承担组织协调、督导考核、一票否决和责任查究建议等职责。

(2)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东街街道综治办、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等组成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承担受理承办事项、开展便民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导履行社会责任和督察督办等职责。

(3)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东街街道7个社区分别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主要承担落实便民利民措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公益互助活动和收集上报信息等职责。

1.2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运行管理体系

(1)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制度。东街街道以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契机,建立健全了首问首办负责制度、服务制度、陪访制度、组团服务制度、预约联动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报告制度、工作台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会评价制度和督办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

(2)完善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六联”工作机制。围绕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服务管理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应急工作联勤、社会治安联防和社区平安联创的“六联”工作机制。

(3)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经费运行保障机制。按照山西省五部门出台的《关于落实经费保障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建设的通知》(晋组通字〔2012〕57号),长治市建立了由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适当补助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东街街道每个社区办公和活动经费每年平均不低于5万元。省级财政每年对每个社区给予3万元经费补助。社区“两委”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报酬标准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并按照规定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

1.3建立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1)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以长治市城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的信息系统为引领,集“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建立了“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组织间的信息共享、互动交流、协同办公的信息系统。

(2)建立东街街道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东街街道以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开展了信息的采集、更新、维护等工作,实现了网上办公和网上咨询等网络服务管理。

(3)加强信息研判处置。东街街道进行了对信息的定时收集、实时管理、定期更新和分析研判,并进行及时分流处置。同时,建立了信息的报告、共享、和舆情引导,以及信息的应急处置和协调联动。

1.4建立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保障体系

(1)落实领导责任。明确东街街道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2)强化党建引领。东街街道全面开展了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与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的全覆盖。

(3)加强队伍建设。东街街道通过招聘、选任、下派等方式,充实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队伍。同时,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物业管理机构和公益性组织等力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

(4)加强阵地建设。东街街道为社会服务管理提供了社区服务管理用房和活动用房等,满足信息平台建设等各项工作需要,所需资金由城区和东街街道财政统筹解决,稳固了社会服务管理的阵地。

(5)加强物业、企业联动建设。东街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将物业公司和企业资源进行了整合,并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中。如电力社区由电力公司出场地,派出人员,并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社区的服务管理,强化了社区服务管理力量。

2东街街道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主要成效

自2011年中旬东街街道全面开展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解民忧、化民怨、聚民智和安民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1服务群众——“解民忧”

东街街道整合了十多个基层部门成立便民服务大厅,对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法。7个社区全部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统一了名称、标牌,做到有专职人员、有社会服务专用车、有综治专用房和有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了服务管理联动工作机制,细化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首问负责、专人、预约制、限时办结、工作台账、专人督办等工作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便民化服务,为民解忧。

2.2调处纠纷——“化民怨”

东街街道确立了“矛盾纠纷两条线、警民联调三坚持”的工作思路。“横线”上形成多部门、多科室联动,辖区职能单位参与的调处机制,并与派出所联合实行“警民”联调,实现了公安机构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纵线”上形成“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的工作体系,注重在网格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实施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三调联动”机制,化解民怨。

2.3网络问政——“聚民智”

东街街道重点推行了网格化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把7个社区分为98个网格,每100~150户居民为一个单元网格,实现与居民电话、短信、邮件以及政府管理者与网民交流和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等网络互动服务,并开展了“收集网络信息、听取网民建议、解答网民疑惑、进行舆情分析”等工作,搭建了社会服务管理网络问政平台,聚集民智。

2.4人文关怀——“安民心”

东街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开展了为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人员服务,为7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为居家养老提供日常照料服务,为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以及借助“送温暖工程”对辖区下岗、特困职工进行帮扶等。同时,对刑满解教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区矫正人员和闲散青少年等四方面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安定民心。

3对我国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方面的重要启示长治市东街街道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体系建设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实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值得借鉴,对我国基层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和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3.1基层政府要着力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能力

基层政府要提高三种能力。一是要提高社会服务和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让居民有“民意”可以与政府有效对接,有“民怨”可以与政府平等对话,从源头上、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二是要提高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防范、控制、打击能力。要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居民安全感。三是要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是涉及部门广泛和要求缜密安排的体系,需要基层政府在高效、快捷、顺畅方面多下工夫,建立多套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

3.2群众工作必须贯穿社会服务管理的始终

社会服务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街道和社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关口。社区是街道的网格单元,社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因为掌握情况在社区、解决问题在社区、化解矛盾在社区、推动工作在社区、联络感情在社区。因此,一是要在社区形成有效地民意诉求机制,建立民意接待制度。通过政府与百姓的零距离沟通、无障碍对接和全方位服务,倾听“民意”,化解“民怨”,从政府与百姓的情绪对抗转化为平等对话。二是要在社区建立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要避免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的通病,建立起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和突发性事件等多方位的社会预警机制。

3.3网络要成为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力量

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渠道。网络的普及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具备了迅速发起和组织群体行为的能力,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形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正成为倒逼政府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此,有必要通过网络参与、网络监督促使政府转变社会服务管理方式,推动政务信息“网上办公”、公共事务“网上办理”、群众参与“网上互动”,不断提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也要强化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3.4社会公益组织要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不仅是政府自身之事,更是全社会之事。为此,需要建立政府、团体、居民等多元化组织形式。需要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担负起政府想不到、不好办或无力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责任。需要构建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伙伴关系,建立起长期、持续和互动的联系互动机制。同时,社会公益组织也要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自律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形成诚信靠服务、自律靠制度、监督靠政府、保障靠党建的工作方式,真正成为政府的合作伙伴。

3.5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作为社会服务管理的重点

群众缺乏知情权和表达权正在成为社会矛盾的新特征,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促进社会稳定,需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特别是要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和重大改革三大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重大项目实施中更加注重维护群众利益,在重大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重大改革推进中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依法纳入科学决策的程序中,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形成以程序评估为基础进行合法性评估,以政策评估为主体进行合理性评估,以方案评估为重点进行可行性评估,以诉求评估为核心进行可控性评估的系统评估体系。

3.6社会公共治理要成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核心

社会公共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以社会公正为导向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最根本的是推动政府服务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实行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善政”向“善治”转变。“善政”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我国政府“善政”应当具备八个要素:即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善治”,简单地说,就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的合作管理。“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为此,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有必要通过政府、社会、居民的良性互动,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二是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把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工作放在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三是从“大政府”向“大社区”转变。依法限制政府权力,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加快建设公民社会,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参考文献:

[1]刘庆顺.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北京市顺义区民政局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J].中国民政,2010(11).

[2]陈刚.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朝阳模式”[J].前线,2011(8).

[3]武树帜.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管理的新路子——以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永兴街道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4]郑颖.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路——以广州增城聚众滋事事件为例[J].理论探索,2011(6).

街道管理制度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主动适应新形势,自觉追求高水平,紧紧抓住新机遇,奋力再上新台阶”的要求,运用国际通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构建市容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市容环境监督管理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坚持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作用和街道城管委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的作用,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方位、全天候覆盖全区的市容环境监督管理网络,使每一处市容环境都有责任单位管理,每一个违法违规的市容环境问题都有责任部门及时治理,努力做到市容环境时时干净、处处干净。

二、管理职责

(一)区市容委、爱卫办负责组织推动、综合协调全区的市容环境管理工作,指导推动各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的市容环境管理工作,对各街道城管委、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落实专业服务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全区爱国卫生工作。负责户外广告设置、街道建筑外檐装饰审批与管理;组织实施街道综合整修和夜景灯光规划建设与监督检查。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其专业管理和作业服务负全责。负责行业管理,协调市属驻区职能部门落实管理责任,督促、协调、推动市属作业单位和产权责任单位做好专业服务工作;设立街道联络员,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层级监督检查。

1、区建管委负责建筑工地市容环境的规范管理、拆迁工程管理和配套建设管理,协调市区有关部门落实与市容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2、区园林局负责区内园林公共绿化设施的养护管理,迁移砍伐树木的审批和临时占用绿化用地的审批及古树名木管理;负责公园、广场和道路、居民区绿地、绿化隔离带等绿化设施的卫生保洁和养护维修工作。

3、区市政局负责区属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对区内社会产权道路、排水设施的养护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审批因工掘路、临时占路和连接排水管道;依法查处损坏市政设施的违法行为;负责区属道路、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及时修复因工掘路,治理污水外溢。

4、区环卫局负责全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依法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进行审批;负责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废弃物管理和环境卫生设施管理;负责区内道路、居民区、公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容器等环境卫生设施的维修养护;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的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负责冬季清融雪工作。

5、区环保局负责行政许可范围内水体、大气(恶臭气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并积极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6、区房管局负责全区房地产行政执法管理、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物业管理行业行政管理,依法对私开门脸、改变房屋结构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严格履行市政府66号令赋予的各项职责。

7、区卫生局负责依据卫生法规、标准,对全区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等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对各类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全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8、区综合执法大队依法行使市容、环卫、园林、规划、工商、交通、市政部门的全部或部分处罚权,依法对道路两侧及公共用地上私搭乱盖、占道经营等违法现象进行查处,严格规范沿街广告牌匾,消除各类违法行为。

环卫局、园林局、市政局、房管局、综合执法大队要明确一名专职街道联络员和一名兼职街道联络员(设立联络员可结合本单位实际,一名联络员最多可联系两个街道办事处)。街道联络员负责联系本部门,对街域市容环境实施专业管理、作业服务和巡查监督。

(三)街道城管委是街域市容管理的指挥中心,对街域市容环境综合管理负总责。负责组织驻街单位和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领导、综合协调职能部门驻街管理机构、作业单位搞好综合管理和专业服务;对驻街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作业服务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清理居民区杂物,组织居民区拆违工作,指导居委会做好市容环境巡查、管理工作;组织驻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委会、群众义务监督员对街域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四)社区居委会按照区民政局规定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居民区、干支道路、封闭市场、建筑工地等),负责对社区市容环境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组织社区居民、单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市容环境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负责监督上述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

三、运行机制

各街城管委应按本委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设专门岗位,负责受理社区居委会关于市容环境问题的报告,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社区居委会要设市容环境监督员(居委会分管卫生副主任),负责监督反馈事宜。监督控制程序如下:

第一,社区居委会市容环境监督员每日早晚两次巡查社区市容环境,将发现的问题及监督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于当日向街城管委及时报告,并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做出巡查记录。

第二,街城管委要将社区居委会报告的市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分析、确认,并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街道联络员发出《整改通知单》。对社区居委会落实零报告制度、各相关职能部门承办的工作任务情况都要做出书面记录。每月要向区市容委做出专报,内容包括:一是居委会零报告情况;二是职能部门一小时到岗及问题处理反馈情况;三是对社区居委会及职能部门报告的每一件市容环境问题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情况。重大市容环境问题当天报分管区长。每月对社区居委会落实零报告制度进行考核(凡没有设立居委会的区域,由城管委指定临近居委会代行监督巡查职能,一并纳入考核)。

第三,各职能部门接到《整改通知单》后,一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查处,并在《整改通知单》上填写解决情况,按照时限规定及时反馈城管委备案(注明已解决或未解决及原因,将《整改通知单》复印留存)。对阻碍作业的问题,要及时向城管委举报,城管委抓紧协调,为作业创造条件。

第四,区市容委每月对各街城管委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成效(综合参照协调、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市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职能部门处理市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的完成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并通报全区。半年或年终,对街城管委工作进行客观评审,依据客观评审、月工作通报和督查情况,撰写《市容环境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审核报告》,内容包括:体系运行状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督管理经验和对各街城管委、相关职能部门的考评意见等,并报区委、区政府备案。

第五,半年或年终,区政府依据市容委呈报的审核报告,对各街城管委及职能部门进行考核。

四、工作制度

(一)社区居委会

零报告制度:社区居委会每日早、晚对所辖区域市容环境进行巡查,做出巡查记录,及时向街城管委报告。

(二)街道城管委

1、通知制度:对社区居委会报告的有关问题进行确认,立即向职能部门街道联络员发出整改通知。

2、专报制度:每月将职能部门一小时到岗情况及解决或未解决问题报区市容委(并附对每件市容环境问题所做的协调工作情况)。

3、考核排名制度:每月对社区居委会落实零报告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并排出名次。

4、例会制度:每月召开由成员单位参加的工作会议,讲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研究具体问题,部署下阶段任务,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委会代表参加,并填写会议记录。

5、巡查制度:城管委成立巡查组,每周用一至两天时间对街域市容环境进行全覆盖巡查,对社区居委会及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填写巡查记录,对发现较重大的市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填报《整改通知单》,跟踪整改情况,并核查相关居委会监督报告情况。

(三)职能部门

1、一小时到岗制度:在接城管委通知文件后,各职能部门要派员于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做出应急处理。

2、解决情况反馈制度:将处理市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情况填入《整改通知单》,并当天向街城管委和相关居委会反馈。

3、参加例会制度:按时参加街城管委例会。

(四)区市容委

1、客观评审制度:区市容委定期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社区居委会和群众代表等社会有关方面,依据市容环境监督管理体系要求、市容环境管理适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年度工作任务以及相关方期望,对街城管委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第三方评审人员不固定)。

2、通报制度:将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向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3、督查制度: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居委会零报告制度和职能部门一小时到岗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4、汇报制度:对各街城管委及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向区政府汇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街道、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明确岗位职责,设专人办理监督反馈事宜,确保监督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区建管系统、街道城管委和社区居委会要调整充实力量,切实加强对街域市容环境的组织领导。

(二)做好培训。要对各街城管委和职能部门做好市容监督管理培训,熟悉市容环境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掌握监督管理机制和体系运行控制的实施办法。街道城管委要熟知各专业部门工作职责(包括物业管理、委托作业等),各职能部门要熟练掌握工作要领,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街道、各部门要认真梳理本单位承担的创卫和日常工作目标指标,并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逐项制定实施方案和措施,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领导要深入一线,管理重心要下移到社区居委会和作业现场。各单位要发扬“以我为主,马上就办”的精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街城管委要切实发挥核心作用,认真做好组织、监督、协调工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及时处理环境脏乱问题,保证各环节的有效衔接。

街道管理制度篇8

努力实现高丽书记提出的确保人人过得去,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争取人人过得好”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完善街一级社会救助管理体制,达到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效果,使我区保证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让区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效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委全会精神,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结合区情特点,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工作思路,完善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重心下移,通过落实“3321工作任务,推行街道街域化管理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机制,实现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拓宽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效果的目的形成组织网络化、管理科学化、保证人性化、具有特色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机制,为构建和谐打下稳定的社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原则;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原则;

3坚持街域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

4坚持制度落实、机制保证、不时创新的原则。

三、重点工作

确保人人过得去。1明确三个救助层面。

将全区困难群众确定为三个救助层面。第一层面是低保户,经过深入摸底调查。此类困难户依照国家政策享受最低生活保证;第二层面是低保边缘户,此类困难户依照我市政策享受生活保证;第三层面是低收入困难家庭,此类困难户是区所确定的重点帮扶对象。

实行街域管理新机制。2完善三级网络体系。

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实行街道对街域内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负责制,突出街道掌握底数更清、解情况更实、落实政策更快的优势。即在全区统筹布置、统一规范、统一考核的基础上,将社会救助工作的责、权、利”统一下沉到街道。各街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的组织,对街域内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老、就业再就业和接受社会捐赠等各项扶贫助困工作负总责。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的区、街、居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居委会在帮扶困难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运行区街民生服务中心。3建立两级实物救助平台。

区慈善协会指导下,区民生服务中心是市第一个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区助困办领导下。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宗旨,面向全区困难群众开展实物救助、接受社会捐赠的基地。全区要以此为龙头,12个街分别建成民生服务分中心。区民生服务中心及各街民生服务分中心要在区助困办领导下实施实物救助工作,全区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配送的实物救助两级平台。

推广王顶堤等街道试点经验4建立一套托底救助工作模式。

要在街域范围内实施以助困、助医、助学、助残、助老和就业再就业等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托底救助,为进一步加大对各层面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对困难群众实行全方位帮扶,确保人人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区助困办要发挥统筹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推广王顶堤等街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时树立新典型,使以街域为主体的托底救助模式更加完善。各街道要依照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落实困难家庭动态管理制度、专项救助资金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发明新业绩,力争使本街域内社会救助工作走在全区乃至全市前列。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街一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

各街道要成立由街道主要领导挂帅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1成立街域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街道对街域内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管理。各社区居委会要相应成立工作小组,配合街道做好日常救助工作。

各街成立慈善协会分会,2成立街道慈善协会分会和红十字会。结合区慈善协会换届。负责全区大型公益捐赠活动中,街域内款物的募集、日常捐赠款物的接收以及捐赠物资的统一调配和上缴发放工作,实现社会救助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完善街一级社会救助责任制度

及时掌握本街域和各社区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1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街道和居委会建立困难家庭动态信息两级数据库。健全救助工作档案管理,做到一户一档,对所有困难家庭做到情况掌握清楚、跟踪服务到位、实施救助规范,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完成计划指标超出局部的金额按80%比例留街,2建立专项救助资金管理制度。每年募集的慈善博爱公益款项按一定比例向街道倾斜。用于突发事件的临时性救助和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各街道负责救助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建立社会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台账,做到统筹布置、专款专用。区助困办要对各街道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给予指导,并定期深入街道社区监督检查各项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做好本街域内社会救助工作总结汇报。各街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也要定期召开街居两级社会救助工作负责人联席会议,3建立区、街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各街道要在区助困办每月召开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上。安排、检查、推动各社区社会救助工作。

并上报区助困办备案。4建立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各街道要及时处置本街域发生的与社会救助有关的重大事项。

(三)明确街一级社会救助工作职责

1负责对三个层面困难家庭的调查、申报、审核和管理工作。对由收入变化等原因产生的低保等救助待遇的变化情况要及时掌握、及时办结。

充分发挥其街一级实物救助平台作用。2负责对三个层面困难家庭救助款项及实物的发放工作。各街道要加强对民生服务分中心的领导。

结合街域内的实际情况,3负责组织针对各类困难家庭的慰问和公益活动。各街道要严格依照全区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针对各类困难家庭的慰问和大型专项公益活动。

通过记分形式使受助困难家庭得到二次救助,4负责组织对各类困难家庭的二次救助。组织各类困难家庭中有相应能力和意愿的人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实现共建共享。

街道管理制度篇9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我市现有13个街道党工委,89个基层党支部,133个党小组,1804名街道党员。其中:机关党支部29个,居民委联合党支部24个;机关党员378名,居民委党员1426名。居民委党员中,流动党员316名,下岗职工党员635名,复员兵党员89名,毕业生党员24名。

城区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共41人,其中:党工委书记13人,主任1人,副书记13人,副主任15人。13名党工委书记中,年龄在35岁以下1人,36至40岁的3人,41岁至45岁的7人,46岁以上的2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4人,大学文化程度的9人。居民委党支部书记89人,其中专职支部书记60人,支部书记兼委主任29人。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全省第四次党工委书记培训班后,在各级党委和街道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共努力下,全市城区街道党建工作有了新起色。能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抓班子,打基础;抓薄弱,促整体;抓活动,上水平”的基本工作思路,从搞好城市管理、社区服务,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街道经济需要出发,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强对街道党建工作的领导,切实搞好街道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使过去一直比较薄弱的街道党建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力地推动了街道经济工作和街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的进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首先,狠抓了街道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宁江区委通过采取机关下派、横向交流等形式,把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街道领导班子中来。通过选拔、调整,城区街道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45岁以下和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达到9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街道班子成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实际问题。二是加强了街道干部政治、业务培训。市里每年都举办2期街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报告、市场经济知识、城市管理知识、领导科学及党的建设有关知识等。几年来,全市共培训街道党员领导干部200多人次,培训面在98%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各街道领导班子能够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实行科学和民主决策,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认真抓好民主生活会。街道领导班子每年召开2次民主生活会,会上,各街道班子成员都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保持了班子的团结协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新时期街道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实施规范化管理。在教育方法上,针对街道党员的不同特点,坚持实用、实效、实际原则,开展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党员教育活动。除了坚持“”制度外,还采取了讲学、知识竞赛、专题讨论、观看党教录像片、过政治生日等形式,加强党员的教育工作。在党员的管理方式上,坚持“入口要严、出口要畅”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几年来共评出优秀党员355名,合格党员3351名,不合格党员35名,有13名党员受到了组织处理,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的同时,还加强了流动党员、复员兵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有的街道党工委还实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如沿江街道党工委对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党员及时发放流动党员证,保证每个外出党员及时参加党组织的生活。对复员兵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建立了个人档案,把每个党员的工作情况、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都登记造册,定期进行走访,交任务、提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每个复员兵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都处在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下。

(三)党内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结合城区实际,街道党组织普遍实施了“为民、富民、安民、乐民、便民”等“五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凝聚力工程”活动,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扶贫济困、排忧解难作为“凝聚力工程”的核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街委经济,解决下岗职工、残疾人就业难的问题。近两年,宁江区委通过自办、合办、挂靠等形式,共创办企业253户,安置下岗职工507人、残疾人74人。团结街道党工委建立了刮白服务队、印刷厂,建设街道党工委建立了45个社区服务网点,解决了62名下岗职工和4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二是搞好环境卫生,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几年来,全区13个街道共投入资金293万元,整修巷路70条,硬化路面13.7万平方米,新挖排水沟3370米,清理排水沟114168米,疏通排水管750节,治理低洼地段1972处,清运垃圾112696立方米,使居民群众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狠抓了社区治安。各街道普遍成立了治保委员会,调节民事纠纷,维护社区治安。前进街在辖区内成立了19个治安巡逻队,使辖区的治安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文化街、民主街积极发挥居民委主任作用,为派出所提供破案线索,协助侦破刑事案件100多起,形成了警民共建文明区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扶贫济困。各街道党委把部分生活困难的居民作为扶助对象,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石化街每个党员干部都包保一户贫困户,定期走访,帮助解决生活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几年来,全区街道党员共为贫困户损款6.5万元,捐献衣物5924件,做好事2406件,收到表扬信200多封,通过“凝聚力工程”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四)社区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开展活动,共建社区。石化街在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中,以“生活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欢乐在社区”为宗旨,积极开展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情系百姓,服务万家”活动和“社区是我家,人人都爱它”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社区所在单位和党员干部明确了义务,真正做到了驻在社区,支持社区,关心社区,共建社区。二是加强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从解决居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建设社区公益设施,相继建立了老年公寓、医疗诊所、液化汽站、食杂店、熟食蔬菜店、干洗店、幼儿园等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目前,城区街道共建立社区服务网点669个,安置下岗职工102人。一个老有所养、孤有所靠、幼有所教、残有所助、贫有所济、医有所医、难有所帮的现代城市社区生活环境已初步形成。

(五)制度建设有了明显加强。省街道党建工作会议后,各街道党组织理清了思路,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各项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结合城区街道实际,先后建立健全了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即党支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生活日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度,党员责任区活动制度、定期走访制度和干部廉政勤政制度等,严密了组织生活,规范了工作程序,强化了考核措施,党建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更加规范。

(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了街道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中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台球室、电化教育播放点、黑板报等多个文化场所和设施,为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活动场所。二是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三八”、“五四”、“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结合各街道实际,积极开展“讲职业道德、讲社会公德、讲伦理道德”的事迹报告会、演讲会和知识竞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提高了居民群众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三是开创了街企共建、街校共建、街警共建、社区共建的新路,扩大了创建“文明小区”成果,促进了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当前街道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市城区街道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内大党建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社区党建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街道内的单位及部门有一种与己无关的思想,在组织领导上,没有把部门中的党员、退休的老干部、下岗党员统一组织起来,居民委和社区党组织不健全,该成立的没成立,一盘散沙。

二是大部分街道党组织阵地建设不完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市街委办多年来处于十分困难的状态。目前,区级财政只负担街道办事处在编人员的工资,正常的办公经费支出全靠自筹,特别是党建经费,财政没有列入预算,大多数街委办因无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党建电教室、学习资料和电教设备,困难街道甚至连最简单的电视机和播放机都没有,导致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或效果不好。

三是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制约机制不健全。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街道中的党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由于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给居民区内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尤其是家住街道,而工作与街道无隶属关系的党员8小时以外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致使街委办对这部分党员的8小时之外教育、管理和制约束手无策。

四是对街道、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不够。近几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使街道党工委对这部分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无权干涉,导致有些中小型的非公有制经济该建立党支部而没建,活动没有开展起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很好发挥,党的覆盖面没有延伸到,街道、社区内党建工作还有“空白点。”

五是部分下岗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由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并、改组,使一部分企业党员成为下职工,这些下岗职工党员思想上出现滑坡,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很难组织起来过组织生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街道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街道领导对街道党建工作只是强调在口头上,停留在文件中,行动上不见效。二是个别街道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个别街道领导不会抓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同时也很少进行调查研究,心中无数,工作没谱,加之思想老化,方法陈旧,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街道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关系不理顺。街道党工委是宁江区委的派出机构,由于隶属关系问题,只管居民区党组织和离退休居民党员,很难与驻街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在职党员发生联系。四是街道基层居民委工作人员待遇低。一些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因无经济报酬、活动经费而工作情绪低落,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对策和建议

第一,要加强工作指导。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街道和社区功能进一步扩大,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更高的层次,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明确,基层拿不准的问题需要及时指导,党的建设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明确规定,各街道、社区一些探索性的经验和做法需要规范,所以我们感到有必要在吸收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目前街道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以市委名义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街道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制定工作机制,用以规范、推动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要及时总结经验。针对部分街道党工委对新时期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工作不力等现实问题,建议召开一次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分析研究街道、社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进一步明确当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为城市各项任务在基层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街道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社区管理;街道办事处;角色定位;功能分析

一、街道办角色定位现状

目前,国内多数城市的街道办事处都吸取了“上海模式”的经验,在社区内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下,街道办事处是第三级管理层,工作范围逐步的扩大,管理职权慢慢得到了强化,而且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人、财、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规范。此外,还逐渐调整了工作过程中的“条块关系”,从“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进行转变,派出与街道办事所设置职能部门相应的机构单位,同时对机构单位进行双重领导,从而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任务应该得到全面的扩展,从单一的居民事务处理提升到多元社区事务管理,其工作重点应该有以下几点:

1.发展和管理社区内的经济。

2.对城市进行管理。

3.实施民政和社会保障制度。

4.进行人文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5.宣传国家党中央的最新制度,维护社区居民的基础权益。

二、社区管理中街道办面临的问题

(一)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过度膨胀

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在全国社区中的推广,社区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迅速膨胀起立,大量的执法、行政、经济发展等任务都落实到了街道办事处的头上。而当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过度膨胀,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无法在短时间内承担如此多的管理任务,将自己的部分职能转化到下属的居委会上,致使居委会的行政方向出现偏斜;另一方面,权力非正常膨胀,导致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侧重点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一些列“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的出现。

(二)定位不明确

根据我国《地方组织法》中的第六十八条规定,“市辖区、直辖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们政府的批准,可以建立若干街道办事处,让其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很显然,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街道办事处不能作为一级政府单位存在。从现行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制度来看,从字面上只是承认了市、区这“两级政府”,而并不是市、区、街道这三个政府单位;只是肯定了街道办事处是一级“管理”单位,而并不是一级“政府”,这一点与《地方组织法》中的规定有所差异。

(三)权责能力不匹配

近几年,虽然我国街道办事处的拥有行政管理权和组织领导权等多方面的权利,但是从实际上来看,这些权利大多数都是事权,而并非正真意义上的管理权,多数时间都是在严格执行上级政府所下达的工作指令,在承担多方面职责的同时没有具备相应的权利。再加上长期受到各种条款的限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块对条的领导权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街道办事处处于城市管理的一线,很多问题往往是“看得见、摸的着、没权管”,而上级一些职能部门对很多问题却是“有权管、看不见、不承担”,从而致使很多居民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三、改善社区管理中街道办功能的建议

(一)进一步合理定位街道办事处的角色

如今,街道办事处的定位问题,其争论的焦点往往是街道办事能否成为一级政权单位。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将街道办事处转化为一级政府部门。

2.取消街道办事处。

3.维持街道办事处派出机构的特性。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赞成第一种观点的人数较少,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若街道办事处转化为一级政府部门,那么城市管理制度就会变为“三级政府,三级管理”,地方政府的纵向管理层次就较多,这种多层次的管理非常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理念。

(二)全面规范街道办事处的职能

全面规范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关键点就是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的基层管理单位,需要在实际意义上脱离“非政府”的各项因素,根据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来收缩自己的职能范围和管理权限,将原本就属于市场和社会的职能释放出来,交给其他机构单位来承担,充分利用企业单位、中介、自主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的的能力,确保街道办事处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社区服务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三)明确街道办事处的权责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街道办事处条块之间的权责。一方面,落实街道办事处的组织领导权。根据街道办事处的办公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让派出机构的人员享有否决权;另一方面,要明确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并制定出相应的政治方案。其次要规范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关系。随着社区管理工作中心的下移,街道办事处向社区居委会下派任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问题的特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分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街道办事处在社区中的任务将越来越重,很多社区管理上的问题逐渐暴露的出来,因此,我们应该针对问题的特点,制定方案进行逐个解决,从而全面提升街道办事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任文君.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与改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