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筹划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3:43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1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一、中国企业税收现状

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承担所得税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进而规划个人所得税也逐渐被有长远目光的企业所重视,这套先进方法,是由国外传入,中国对此研究比较晚,目前,仍然有许多中国企业忽视企业税收战略的制定,从而使企业负担过多的税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79%的企业缺乏有效的企业税收战略,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善于经营的企业往往筹划好一套税收战略,让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得到更大的利益。

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的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渐渐开始重视企业税收的筹划,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企业追求长期利益,一个税收筹划较好的企业,会相对增加更多的收入,比其他企业更有竞争力。

二、合理筹划企业税收对企业的影响

不少企业没有合理制定税收战略,甚至没有制定该战略,导致该企业支出过大,在多方面的竞争中缺乏足够资金而处于劣势。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是因为企业没有意识到筹划税收战略会对企业造成如何的影响,二是缺乏有效的筹划税收方法,三是部分企业不愿意去筹划企业税收。

而部分拥有合理的税收战略的企业,收入相对更多,企业盈利会更好,因此,让更多的企业懂得制定合理的税收战略,减少涉税情况,是提高国内企业盈利的好方法,在目前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合理规划所得税方案,有助于企业胜出。

同时我们还发现,也有部分企业税收方案不合理,在制定过程中触动法律,或者没有服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反而让企业蒙受了更多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企业税收战略。

三、筹划企业税收注意事项

(一)企业税收制定要在企业营销战略的基础上

企业营销战略是企业盈利的战略,如果不能基于此战略,盲目地制定税收战略,就会徒劳无功。也就是说,筹划战略要求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即使是销售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完全一样,那么战略筹划也会有所不同。企业税收筹划是在企业经营方案内形成,不能独立于企业经营方案,一旦脱离了企业经营方案制定,便有可能影响企业的销售、投资等活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税收制定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企业税收筹划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所进行的,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支出的方案。如果没有保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筹划税收战略,往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税收筹划要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当地政策。

(三)税收战略要不断反省

有的企业制定好税收方案后,就不再考虑它的效果,部分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上不一定可行,这便要求企业要关注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要及时关注方案的进展情况。

(四)企业收入才是重点

有的企业非常注重税收战略的制定,却忘记了企业收入才是重点,税收方案只是在同一收入情况下相当减少企业支出,如果收入不高,即使有很好的税收战略,也无济于事。

(五)企业税收筹划不能影响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税收筹划作为减少企业支出的方案,不能干扰到企业经营方案,必须服从企业经营方案。许多企业把税收方案独立于经营方案之外,容易让两者产生冲突,甚至税收战略会左右到经营战略,对企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四、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

(一)信息收集

企业在制定税收战略之前,要做好信息收集,包括企业产品、国家在相关产品方面的政策、同类企业所制定的税收战略等。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去收集,排除无关信息,减少企业的工作量。同时要保证信息来源可靠。

(二)精心挑选企业筹划人员

筹划人员的才识、素质等决定筹划方案的实用性,同时企业有必要要求筹划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由于不同人所学的知识和经历不同,不同人的优点具有互补的特点,互补不足,有助于全面提高筹划人员的素质。

(三)企业税收筹划目标的制定

在进行筹划前,应当制定目标,需要知道,企业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在制定时明确该怎么做。如果没有目标,盲目进行筹划,可能会搞错了方向。税收链需要多次重视。税收筹划要求从税收链上寻找最容易筹划出企业利润的地方,从而制定战略,然而,由于政策的变动,人为的忽视,我们需要多次重复观察税收链。

(四)备选战略

在制定完一个战略之后,我们要考虑到市场的变动、政策的改变和多种方面,特别是不确定因素过多,加上会有人为误判。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备选方案,做到不管什么情况都能用一个完美的筹划方案。

(五)及时反省

在制定完成初期、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反省,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许多完美的税收战略,都是在一次次反省中修改而成的,很少有一次性便能制定完美的方案。

结束语

在上述的探讨中,相信大家认识到了企业税收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仅通过纸面上理论分析。同时企业也很容易忽视上述所说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这一点。而上面谈到的税收筹划方法,只是比较简单地探讨,在实际运用中,还需企业从多方面地去了解,多方面去扩张和学习更多的方法,而不仅局限于旧方法。

参考文献: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2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法

在“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税制改革思路下,探索新的税收筹划方法,及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将基于国内外学者在税收筹划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税率、税基、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的税收筹划方法的研究,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新税法下税收筹划方法进行探索,为纳税人进行合法节约纳税支出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为推动税收筹划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

什么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一词来源于英文的“taxplaning”。“taxplaning”可以译成中文的“税收计划”或“税收筹划”。如果所阐述的具体内容是税务机关对税收方案或目标进行预测、设计或安排,则可译为“税收计划”;如果所阐述的内容是纳税人对纳税方案或目标进行比较和选择,则可译为“税收筹划”。本文所述税收筹划特指后一种情形。在中国现阶段企业是纳税人的主体,税收筹划更多的是企业的需要。

二、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策略

(一)企业组织方式选择中的所得税税收筹划。新企业所得税法明确了我国对公司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实行不同税制。税法规定,合伙企业及个人独资企业则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其业主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与合伙经营相比,公司制企业的营业利润在企业课税环节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又得将其分得的税收利润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存在重复征税,税负必然加重。如果单从纳税负担的角度出发,在新组建企业时可以选择设立为合伙制或独资企业。

(二)基于税基的所得税税收筹划。计税依据的确定较复杂,其筹划空间较大,也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重点。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因此,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又可以分为收入的筹划、扣除的筹划。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所得税税收筹划。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同,核算出来的结果会有不同,对纳税人的税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税法规定范围内有很多可供企业选择的核算方法。

(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所得税税收筹划。税收优惠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待,是政府调控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主要也是运用最多的方法。

三、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企业税收筹划意识,依法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必须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得与税法规定相抵触。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收对纳税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越来越大,企业因违反税法而受到严肃查处的案例不胜枚举。因此,企业要消除对税收筹划认知上的片面性,并要强化税收筹划意识,明确税收筹划对于企业理财的积极影响,制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税收筹划机制,确保纳税筹划的效果,从而掌握税收筹划的主动权。

(二)事先筹划。税收筹划必须在涉税经济活动发生之前,预先对其进行计划、决策,以达到减少税赋、获取节税利益的目的。由于纳税行为相对于经济行为而言,具有滞后性,如企业实现利润要计算应纳所得税时,才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规避和减轻纳税义务,就为时已晚了。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3

关键词:税收筹划;新税法;运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税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日益紧密,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要发生了应税行为就应该依法纳税。企业迫切希望进行科学合法有效的税收筹划,达到降低实际税负的目的。于是,如何运用税收筹划,为企业创造价值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新焦点。要想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就应该在了解熟悉相关税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或者其他对企业有利的规定,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税收筹划指的是企业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对纳税人的投资、筹资、日常生产营运活动以及其他理财活动,达到节税或避免税收损失的一系列行为。大的方面来说,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筹划所涉及的具体活动环节划分,税收筹划可分为投资活动税务筹划、生产运营活动的税务筹划、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等。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法规也在不断修订完善,尤其是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实施,对企业税收筹划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企业特殊的财务管理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合法性。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进行,以不违背法律为界限,不能超越法律的规范,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税收筹划是国家政策予以引导和鼓励的行为。第二,前瞻性。企业的税收筹划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后想办法减轻税负,而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第三,目的性。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是通过选择低税负或者滞延纳税时间而取得税收利益。第四,普遍性。由于各税种在纳税人、纳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目、税率、减免税及纳税期限等方面的规定一般都存在一定差别。这给纳税人提供了税务筹划的机会,同时也决定了税务筹划的普遍性。

税收筹划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方式,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增加后续税源。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税收筹划。

二、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税收筹划,但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具体纳税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企业税收筹划认识不够,税收筹划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企业的纳税意识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往往未能真正认识税收筹划的实质,片面地认为税收筹划仅仅是为了少缴税,不仅如此,不少企业还将税收筹划等同于偷漏税款,甚至是采用诸如偷税、漏税、抗税等财务违规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所以税收筹划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多偏差和误区,使得纳税筹划的功效大大减弱。

(二)企业税收筹划水平不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更关注于短期甚至仅仅只是当期的节税效果,考虑的仅仅是不同方案的税负差别,甚至只是初步的规避额外税负,常常为了眼前的税负降低而游离于违法与偷税的边缘;缺少全盘考虑的长期纳税筹划,未顾及到企业的长远利益,更谈不上通过呼吁、引导等方式积极争取对自身有利的税收政策等高级的税收筹划。

(三)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税收筹划是由企业的纳税人员、财务人员甚至只是一般的行政人员来负责,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知识更新较慢,业务素质较差,无法满足税收筹划工作人员所需具备的财务、税收、管理、统计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由于缺乏能够胜任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企业即使有心进行税收筹划,恐怕也难以落到实处,无法满足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的发展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4

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都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的定位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税收筹划既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税收筹划通过税收成本这一要素反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税收筹划;盈余管理;非应税项目损益;协调

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两者的独立研究也已经比较深入,但是探讨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并不多。本文以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的定位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作用。

一、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的界定

(一)税收筹划的定位

税收筹划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并在20世纪30年代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并得到法律界的认可。我国对税收筹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税收筹划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不过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印度税务专家n.J.Yasaswy(1987)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随着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美国的税务专家Scholes和wolf-son(1992)提出了有效税收筹划(effectivetaxplanning)的概念,该理论要求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充分考虑交易各方、显性税收和隐形税收、税收成本和非税成本三项因素,并以税后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国内比较有代表性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盖地(2005)提出的: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境和现行税法,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和内容等,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税收筹划的定义表述有所不同,本文所界定的税收筹划是遵守或者至少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规范下进行的,并且将其初级目标和较高层次目标分别定位为“税收负担最小化”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定位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但目前仍缺乏一个权威或被广泛认可的盈余管理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Scott(2000)从编制财务报告是否遵从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角度,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美国学者Schipper(1989)从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角度,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干涉和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从两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到,盈余管理目的是都与经营者自身利益有关,而经营者的自身利益和企业的生存状况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盈余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于改善企业的生存状况或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从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上看,将盈余管理基本上界定为一种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主观选择会计政策和构造真实的交易事项来影响那些基于财务数据履行的契约,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盈余管理过程(魏明海,2000;宁亚平,2004;吴联生,2005)。因此,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有着本质区别。虽然目前新的研究倾向于以中性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行为,但要注意把控盈余管理的“尺度”。

二、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二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平行独立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税收筹划既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税收筹划通过税收成本这一要素反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一)税收筹划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可知,盈余管理力图通过主观选择会计政策和构造真实的交易事项以使企业的盈余水平达到既定目标,在财务报表上主要反映为税后利润指标。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在利润总额一定的前提下,所得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税后利润的大小。应纳税所得额是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选择税收政策、降低适用税率、调整涉税项目等一系列税收筹划方法,来达到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所得税费用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盈余管理目标。此外,税收规避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机。王跃堂等(2009)以2008年实施的所得税制改革为研究背景,考察了税率变动对于盈余管理行为及其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于避税动机预期税率降低的公司确实发生了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而这种行为在预期税率提高的公司则不明显,但他们的研究仅考虑了应计项目的操控方式,而没有研究公司基于避税动机通过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李增福等(2010,2011)、赵景文和许育瑜(2012)验证了王跃堂等(2009)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考察上市公司是否会通过采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达到避税目的。实证结果显示,预期税率降低的公司的确存在采用显著的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延迟确认收益的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而预期税率上升的情况下,李增福等(2010,2011)发现公司主要通过实施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方式达到提早确认收益的目的;但学者赵景文和许育瑜(2012)发现公司均未采用显著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因此,税收筹划既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且也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二)税收筹划能动地反作用于盈余管理

1.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成本的权衡。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有成本的,除了要考量未来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外,还须考虑所得税成本。企业的盈余管理决策通常需要在盈余管理收益和盈余管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而所得税成本就是盈余管理成本中的重要一项。当管理层为了提高利润而进行盈余管理时,不可避免地要以支付更高所得税成本为代价。因此,当企业过度地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将会导致高额的所得税成本,这与税收筹划的初始目标背道而驰。但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税收成本,又会导致财务报告成本的增加,不利于盈余目标的实现。因此,税收筹划通过税收成本这一要素反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2.基于不同方向盈余管理行为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可划分为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两种不同方向的行为,两者在基本动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吴珊,2013)。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更加关注利润的平滑增长,即依据企业本期实际的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通过采取选择会计政策、非经常性损益、关联方交易、安排真实交易等方法,有目的地提早或延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进而使企业达到一个利润平稳增长的状态。因此,当企业预测本期实现的利润远高于预期水平,为了维持平稳地利润增长模式,企业通常会采取推迟收入的确认和提早费用或损失的确认等方式促使本期的盈余下降。所以,当企业以减少本期盈余为目标时,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是一致的,通过税收筹划更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盈余。相反,当企业预测本期实现的利润远低于预期水平,企业则会采用提早收入的确认和推迟费用或损失的确认等方式促使本期的盈余增加。而与此同时,如果企业开展大量的税收筹划活动,盈余管理目标的实现无疑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企业向上管理盈余时,税收筹划可能对盈余管理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三、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协调

(一)非应税项目损益的调节

当企业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面临着盈余管理收益和税收成本之间的制衡,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因此企业势必会寻求一种既可以增加会计盈余,同时又不会导致所得税成本增加的方式,即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调节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两者间的冲突。当前研究表明,企业对盈余管理收益和税收成本进行权衡和抉择时,为了降低盈余管理产生的所得税成本,确实存在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这一方式来实现。那些只是影响会计利润,但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业务活动,叶康涛(2006)将其定义为非应税项目损益,相当于其他文献中的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会计—税收差异)。叶康涛(2006)最先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非应税项目损益成正比,证明公司的确存在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盈余管理带来的所得税成本的动机。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确可以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但是大量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进行税收筹划的后果是产生高额的会计—税收差异,而这又容易引发审计师和监管者的关注和怀疑。胡婷(2010)、顾亚莉(2014)研究证实,税收成本与财务报告成本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考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力图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调节两者的冲突;但他们均发现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减少的所得税成本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公司仍为其盈余管理行为支付了相应的所得税成本。

(二)树立有效税收筹划的指导原则

有效税收筹划理论由美国的税务专家Scholes和wolfson最先提出,该理论指出有效的税收筹划并不仅仅以税负最小化为目标,税收筹划成本除了税收成本以外,还存在非税成本。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带来的税收利益大于相关的非税成本,是确保税收筹划有效实施的前提。这与黄董良(2004)提出“最合理纳税”的税收筹划目标定位是一致的,即开展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不要忽视各种风险。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探讨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两者的相关关系。税收筹划作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一项管理活动,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不考量其他风险,而只是片面地追求税收利益最大化,最终也可能致使税收筹划方案的失败。

作者:吴珊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董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定位与风险问题探讨[J].北京:税务研究,2004(3):66-68

[2]虞凤凤.税务筹划、非应税项目损益与盈余管理[J].上海:新会计,2011(8):41-42

[3]吴珊.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税收筹划

将个体工商户纳入了统计口径之后,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了90%。小微企业为我国解决了上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和近三分之二的财政税收,资产总规模也不可小觑。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独特而重要的经济力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然而,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小微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才,知识与财税法律认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税收筹划能力较弱,进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制定具有行业导向性的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可以在小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减轻税负,提高收益,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1.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通常而言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对自身的经营、投资等财务活动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事前安排与规划,以期能达到以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2.税收筹划的原则

小微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实践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作为税收筹划最基本的原则,这是税收筹划区别于骗税、偷税、漏税的关键所在,是一种合法合规的节税活动。第二,合理性原则。即税收筹划实践过程中所建立的涉税经济事项要合理。第三,事前筹划原则。是指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必须是在相关的经济业务活动发生之前进行的。第四,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一项财务管理活动,只有筹划方案所能带来收益大于支出,该税收筹划方案才是成功可行的。第五,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依据筹划方案的不同隐含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小微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方案的风险性差别。

3.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小微企业通过进行税收筹划,合理避税,可有效增加企业的可支配资金,节约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降低风险。纳税筹划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税收筹划在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系统的比较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方案,可有效减少支出,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更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实现规模经济,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二、小微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来说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税收筹划面临诸多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税收筹划的认知上存在偏差

很多小微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知不全面、不完整,错误地认为税务筹划就是避税,甚至是偷税、漏税。即使有些小微企业能够认识到税收筹划的意义与作用,但也仅仅是将税收筹划视为一项单独的活动,不列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实际上,税收筹划是一项涉及会计、审计、税务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活动,只有将其纳入小微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企业才能够在进行各项业务管理决策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

2.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税收筹划的基础

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调查发现,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的财务系统不健全,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不相容岗位、不相容业务没有有效分析,存在很多违规的财务操作情况。会计账目混乱,核算违规的现象在小微企业并不鲜见。而财务数据是纳税筹划的基础,数据混乱不清,税收筹划将无从抓起。

3.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不明确

只有事先确立一个科学合法的税收筹划目标,才能够真正使得税收筹划方案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效用。虽然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税收支出,但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不能仅仅追求某一税种的税负下降,应从企业整体利益或者企业的所有方面考虑,对税收筹划的总体目标进行科学合理性的分析选择,以求减少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税收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4.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虽然目前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税收筹划这一专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不仅要求具备相当的财会、税务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能精确的了解和把握当前国家与企业业务往来所涉省市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尤其当前我国正处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法规不时更新,资深的财税务人才更是难求。一般小微企业难以聘请到如此专业的人才,这也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的进程与质量,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的完善建议

1.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

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目的在于使小微企业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税收筹划的概念,正确发挥税收筹划的作用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税收筹划的宣传力度,促进税收筹划这一财务活动的科学推广,使广大小微企业明确了解税收筹划与避税、漏税、偷税等违法活动的区别,以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让小微企业将科学可行的税收筹划理念纳入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实践中,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纳税筹划的基础,小微企业应规范财务会计核算,提高自身会计核算能力,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明确岗位分工,规范会计核算的流程,建立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正确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只有规范了会计核算才能防止发生违法违规操作,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信,符合税务部门的查账征收要求。税收筹划只有建立在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之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寻找小微企业各个涉税事项的有效节税点,才能让税收筹划合理合法的发挥效用。

3.丰富小微企业税收筹划目标

税收筹划目标直接影响着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一个科学全面的税收筹划目标能更好地减轻企业整体税收负担,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小微企业的类型繁多,业务范围广,在财税业务上面临着多种选择。在其税收筹划过程中不应单一的着眼于降低税负,减少支出的目标,而应将税收筹划方案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财务活动紧密结合,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4.加快税收筹划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税务机构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税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小微企业将把注意力转移至税收筹划的合理应用上来,对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一方面,可以在高校相关专业专门开设税收筹划的有关课程,以增强未来财税人员税收筹划基本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完善我国有关专业资格认定的考试办法,让更多的财税从业人员注重税收筹划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并加强对已有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考核,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最后,应促进具有专业税收筹划能力的税务机构市场化,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无法独身于各种市场风险之外,税收筹划对于我国小微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因此,小微企业在日趋紧密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勇于正视当前自身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拓税收筹划的新思路,尽量减少小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必要的税收支出,降低税负,进而提升小微企业的收益,促进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玲.浅谈小微企业税务筹划[J].财经界,2014(11):265-266.

[2]姚大胜.小微企业税收筹划及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界,2015(1):20-34.

[3]刘金星,彭新媛.小微企业不同阶段的纳税筹划研究[J].财政与税务,2015(6):81-83.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应用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筹划办法

税收筹划,又叫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遵守税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总结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企业可以在投资过程中应用税收筹划。例如,在投资时,可以选择国家扶持的行业或者区域,为了促进投资,在这些行业或地区税负相对较低,有些税种可以少交或不交,企业也可以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其次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例如,总所周知的两种筹资方式,股本筹资和债务筹资,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能计入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则可以计入成本;再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这是纳税筹划的重点。例如,采购环节的税收筹划可通过进货渠道和进货时间等进行,销售商品方面可采取折旧销售、现金折扣、销售这让的方式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在会计核算上,存货计价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则是税收筹划的常用方法。薪酬激励机制中,企业多利用奖金和员工福利进行税务筹划。

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避税途径的差异

2008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作为一般企业的主要非流转税种,所得税部分是企业合理避税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透彻研究新的所得税法是企业必须完成的功课,也是制定完备的避税计划的关键。对比新旧所得税法,对企业合理避税有明显影响的差异性制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公平竞争

新税法为实现公平竞争的目的,取消了颁布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纳税人的身份及税收待遇统一起来,这使得通过变身为外商投资企业达到避税目的的行为失去了效果。

2.新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了原有的部分优惠政策

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原来的“区域调整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调整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政策,很多企业在过去通过选择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点为注册地,以用这些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在新税法下这些都已失效。

3.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报税时需要附送关联业务报告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特别设立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其中规定企业在报税时,还需要报送年度企业关联业务往来的报告,同时,税务机关也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加大对企业关联业务的检查,这使得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合理避税的做法也无法实现了。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税收筹划的新途径

1.对企业组织形式的所得税税收筹划

如上所述,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税率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规定有比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大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设立很多下属公司,因为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所得税税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下属企业的组织形式如何选择就给企业的合理避税提供了一些途径。

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单独核算,但如果子公司属于小型薄利企业,税法规定可以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会使整个企业集团的税负降低;而分公司属于非独立法人,与母公司合并纳税,那么如果分公司前期投入较大,在设立初期就会有亏损产生,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能降低整个集团的应纳税所得额,达到避税的目的。

2.针对收入确认时间的合理避税

企业的会计计量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对于企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这点尤为重要,同样在税法的规定中,在不同情况下企业收入的确定时间同样存在差异,而收入是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基础,这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合理避税的途径。

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商品,而销售商品的形式有很多种,直销直付、直销分付、分期预收、委托代销等等,对于不同的销售方式,其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也不尽相同,例如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的,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作为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若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则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作为收入的确认时间;而如果采取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方式,则在货物发出时确认收入;在委托代销商品销售的情况下,则以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由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可以主动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达到推迟收入确认时间的目的,从而可以推迟相应所得税的缴纳,所推迟的应纳所得税额,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当然,这也需

要企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为避税而忽视销售收入的及时收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3.迎合国家立法意图的合理避税

上述两种避税方式,对很多企业来说可操作空间是很大的,但现阶段可以说,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途径应当是更加稳妥。例如现在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国家鼓励企业走高新技术路线,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就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可以迎合这个导向,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加计扣除的部分便可以为企业规避很大一部分纳税开支。

参考文献:

[1]肖继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合理避税和节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1994-2009.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纳税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在目前这个现代化经济社会中,任何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很多企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改善自身经济效益。例如最大程度获取更多收益和最大程度降低各种成本支出。除此之外,税收也是影响企业收益高低的重要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并在符合我国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使用税收筹划政策来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税后收益。

一、税收筹划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多的研究方向放在税收筹划工作中,税收筹划逐渐成为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税收筹划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合理的财政手段来实现成本最低化,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通过一定合法的手段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是其降低成本的基本方法,企业应为自身经营、投资、融资活动进行适当的策划,并筛选出一种最佳方案来实现有效的税收筹划目的,从而降低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负担,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快速实现。

(二)税收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理的基本手段

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决策方面主要包括投资决策、利益分配、筹划决策、经营决策几个部分,税收能够通过各个方面对这些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想成功经营好一个企业,最基础的环节是了解一定的税收知识及税收筹划知识,不将税收纳入企业经营范围之内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有效穿插在企业财务决策的任何一个方面,并作为企业财务决策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纳税筹划可以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不同种类的风险,例如税收风险、法律风险、资金风险等等,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合理手段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这已经成为了现代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企业进行适当的税收筹划,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更清楚地了解账目,有助于公司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使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同时保证法律的符合性,防止因触犯税收相关法律而产生不必要的罚款。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税收筹划在企业筹资工作中的应用

企业税收筹划在筹资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部分:直接性筹资和间接性筹资。直接性筹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自身发出的行为来筹集资金,其中包括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间接性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提出借款申请或向运营融资发出租赁。在直接性筹资方式中,债券的发行成本要略低于股票的发行成本,且所需支付的股票利息是可以在税前就进行扣除的,而股票发行过程中所支付的股票利息是被归为税后分配部分。在间接性筹资过程中,若企业直接向银行发出借款请求,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是可以直接纳入财务费用中作为税前扣除部分的。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减少税收,例如,在企业的正常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租金来减少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并将这些例如合理地分配在其他年度中,这样一来,融资租赁所产生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以此来实现减轻税收负担的效果。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决策工作中的应用

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决策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部分: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确定及会计核算方式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度是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因素,且企业所选择的折旧方式直接影响了每年度固定资产折旧额度的多少,通过目前的制度可以制度,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分为递减法、年度总和法等几个方式,折旧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体系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上的,虽然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度是相等的,但是各个纳税阶段中的折旧额度是不同的。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并考虑税率类型、税收优惠等多方因素,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最合理的折旧方法。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以下情况:同种经济行为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核算。当出现以上情况时,企业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筛选一种最合理的核算方式,并衡量该方式的税负高度,尽可能避免高额税负方案,来获取更高的税收效益。例如某个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在进行家具销售业务的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物流服务,这种销售行为我们称之为混合销售。在混合销售活动中,其总销售额度应包括实际销售额和非应税物流劳务收入,所以应收取一部分增值税。在此就涉及到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家具销售额与物流服务费分开核算或统一核算。若选择统一核算的方式,就需要加收17%的增值税,若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将运输团队组建成一所独立的分公司,则可以有效避开17%的高额增值税,将运输业务的税率巧妙地转化为3%,为企业有效地降低了税负成本。

三、结语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合理选择纳税筹划方案,为企业减轻一定的税收负担。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多了解我国有关税收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免在税收筹划的同时触犯到相关规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税收筹划效果,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财务与会计[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2]宋霞.税收筹划[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税收筹划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以及相关环境已经日趋完善,与之对应的税收筹划也开始进入到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视线之中。从税收筹划的发展历程角度看,其在西方国家相对更为成熟,也因此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通常认为,税收筹划即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退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由此可见,税收筹划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成熟有着毋庸置疑的积极价值。

一、当前电力领域中税收筹划工作价值分析

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成为企业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身具有税源大、税负弹性大的重要特征,因此也成为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工作核心所在。进一步反观我国电力企业环境,其一直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之下展开工作的发展特征,决定了电力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但是作为我国基础能源企业,在国家税收政策上并未得到倾斜,甚至有些税收法规的制定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税收负担。这种状况使得电力企业环境中税收筹划更加具有了极其显著的积极价值,对于增加电力企业的综合收益有着重要影响。

从税收筹划主要的工作内容角度看,其主要是纳税人在税务法律允许的范围中,将运营、注资等活动要进行之前实现计划和部署。而在税法的规定范围内,企业在含有两种以及以上的纳税条件情况时,具有差异的条件必然会导致税收本身的差异性,而基于此采取科学性的规划实现对于税额的优化,必然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电力企业环境中,由于电力企业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所致其税额较大,税收筹划就显得更为重要。

而从电力企业自身的工作状态以及相关特征出发,必须遵从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原则是税收筹划应当严格依据电力企业的实际工作亲故康而展开。并且考虑到当前电力企业为国家控股的特殊经营方式,运营权和所有权均加以区分,其成绩考察通常多以企业经营成绩作为依据,即在其成绩考察期间,更多关注企业自身的经济增长状况,而忽视企业税后成长状况。这种状况对于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税收筹划工作的深入展开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单纯考察电力企业的税前绩效,本身无法深入获取到其本身切实有效的增长数据,同时也割裂了税收相关工作在整个电力企业环境体系之中的必然联系。

二、电力企业环境下税收筹划工作体系的建立

考虑到税收筹划本身在电力企业环境中的积极价值,有必要对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其相关工作系统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具体而言,可以在展开税收筹划工作的时候着力关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深入学习我国普适性税收政策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我国并未基于更多的特定税收说明和相关政策,更谈不上税收优惠。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展开电力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时,就需要展开对于我国税收体制的深入认识和学习,在普适性的税收体制之下,基于电力企业的特征做出合理的谋划和选择。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指出,对于企业购置必要环保相关专用设备,可以按照设备投资额的10%抵偿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缴税额。诸如此类的税额抵偿规则,必须进行切实深入的学习和分析,才能有效展开应用,并且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二)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电力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频繁并且庞杂,想要单纯通过会计工作人员来实现对于税收筹划工作诸多细节的落实和确定,其难度可想而知。针对于此种情况,在展开税收筹划工作的规划阶段工作的时候,就应当拣选出与其他各个部门有关的条例加以整理,并且与相关部门展开深入的沟通,实现广泛监督,避免单纯经由会计工作部门而展开税收筹划工作难以切实到位的状况发生。例如可以将符合税收优惠目录的设备情况加以汇总交由采购部进行负责,并且让设备部来提供设备性能参数、铭牌标识等资料。此类做法需要确保电力企业环境中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并且更深一步的工作交由相关部门展开,对于降低差错甚至打造电力企业财务诚信机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加强会计领域横向沟通

会计领域的横向沟通,即电力企业环境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与社会环境下其他领域中的会计工作人员,以及税务机关之间的充分沟通,同样对于电力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发展与成熟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对于此种思路,电力企业应当树立寻求税务机关支持和帮助的意识,始终保持与税务部门的密切联系与沟通,无论是日常工作环境中的疑问还是存在争议的条目出现的时候,加强横向沟通,都是解决问题优化税收筹划工作的必要保证和有力支持。

三、结束语

税收筹划工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且随着市场环境的成熟和完善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只有切实把握其发展脉搏,有效获取相关政策信息,认真分析当前工作体系中的不足,才能推动其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爽.我国现阶段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9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原因;措施

一、税收筹划相关问题分析

(一)税收筹划与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也叫做税务筹划、纳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以税法规范为依据,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有效选择,采用最优的纳税方案,追求低税负或滞延纳税时间的目的,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高级理财活动,跟其他财务决策一样,受到各种主客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很可能导致其实施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利益,甚至由于企业某些方面违背税收精神,需要为其偷税行为承担额外惩罚。这种实施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即通常的税收筹划风险。可见,税收筹划风险是因税收筹划失败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和负担。

(二)税收筹划风险的类型

1、经营性风险

经营性风险即企业日常税收筹划活动中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在对具体的经营活动上的把握性。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依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专有性。政府通过税费参与企业经营分配,但未承担经营风险。

2、合规性风险

合规性风险也叫法律风险,即纳税人在制定、选择和实施相应方案时,面临的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补缴税款的法律义务和偷逃税的法律责任或者处罚。

3、操作性风险

实际中,操作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员工素质、基础设施、税法体制等层面,指的是因为员工素质不高、程序审批混乱、基础实施不完备、技术水平差、运作效率低等相关因素,引发失误导致税收筹划效益不确定性的风险。

4、效益性风险

效益性风险体现为企业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的风险。企业可能过度强调对税负的降低,忽视相关成本.使发生的纳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造成无形之中的损失。在税收筹划的决策中,需按成本效益原则进行。

5、环境性风险

税收筹划必须在一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下实施。备选方案选择受制于企业税收筹划所面临的环境。税收政策的调整以要求企业的税收筹划选择、决策、程序也进行必要的调整。环境性风险针对企业长期的筹划比短期的筹划更重要。

二、税收筹划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纳税人税收筹划目标的短视性

受制于企业目标的短期性,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企业倾向于锁定税收优惠的特定有效期限,为了追求优惠期内税收减让、退免的相关好处,企业更多的会不顾自身承受范围开展上述行为。毫无疑问,种种过度行为导致企业的财务计划和发展规划的盲目与混乱,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的平衡协调,如此一来,既不能实现节税的行为初衷,又丧失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与大好前程。

(二)税收筹划者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税收筹划者的自身素质是税收筹划风险出现的内部约束条件。可以说,一个纳税人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相关政策与业务掌控程度直接决定着税收筹划风险的大小。纳税人制定、选择、实施何种税收筹划方案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纳税人的主观判断,这里涵盖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认识理解、对税收筹划条件的把握认知等诸多方面。目前,我国纳税人的业务素质整体偏低,纳税人对税收、法律、财务、会计等政策业务的掌握程度较差,使得纳税人税收筹划的最终成功受到内部条件的制约。在业务素质水平低下的阻碍下,即便纳税人存在急迫的税收筹划愿望,落实到具体的筹划行为上也很难有成效或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动

作为纳税人最易忽略的内容,政策的变动性构成了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外部约束因素。在纳税人的严重,内部的涉税行为才是重中之重。本质上,税收筹划有合理合法性,并不违背法律的基本原则,但因为税法的变动性,税收筹划成功的盖然性就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税收筹划法律风险的不可避免。实践中,税法一旦修订,曾经是税收筹划的依据就会消失或变动,筹划假定的结果可能发生与预期背道而驰的结果。假如税收政策或成立条件变化,原税收筹划方案由合理变成不合理甚至合法变成非法也不是没有可能,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风险税收筹划的成本高于收益的风险。

(四)行政执法的风险

税务机关对税务活动的界定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和主观性,这就可能出现业已实施的税务筹划方案难以获得税务机关认同的危险。实践中,大量税务筹划活动运作在法律的模糊地带,税务筹划人员难以精确把握其确切边界,再加上某些问题在概念指向上本来就模棱两可。而且税务执法人员时常会按照自身对法律的认知判断纳税人的经营活动,倘若税收筹划的方案未被认可,其实施被界定为偷税、避税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与控制

首先,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必须认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与难以避免,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涉税事务中始终提高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意识。在信息时代,利用先进发达的网络设备尽快建立完善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警系统非常必要,实时监控税收筹划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一旦风险出现,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这个预警系统的作用一般有:信息收集功能。在批量搜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市场竞争状况、税务行政执法情况和企业本身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加以对比分析,判断预警与否。危机预知功能。在大量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出现引发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因素时,系统应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筹划者或经营者未雨绸缪事先应对。风险控制功能。当税收筹划可能发生潜在风险时,系统应及时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所在,帮助筹划者或经营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避免风险的发生。

其次,不断提高纳税筹划人自身的素质,可聘请专业机构协助进行。作为纳税筹划的核心,筹划人是筹划过程中的主体,很大程度上筹划人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决定筹划的成功与失败。这就对其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对合法、非法的界定以及两者的界限都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总体上确保纳税筹划财务处理符合税收法规及征管规定。具备较熟练的税务和财会专业知识,掌握税收业务和征管方法,熟知税收法规中可享受的优惠条款,清楚和掌握税收优惠事项的申请审批程序和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确保纳税及财会业务处理符合规范。具有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事项,即拥有介于税收征管法规非明文规定的事项。必须声明的是,一些综合性较强、事关企业全局的较大税收筹划业务,借助税务机构与专业的税收筹划人员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可以达到分担转嫁风险的功效,最终事半功倍。

再次,协调企业同税务机关与财政部门的关系,平衡利益分配。税收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也是国家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的重要形式。实践中,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但凡得不到被税务机构的认可,那么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就无法具有合法性,也就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前,要及时获知道有关的有价值信息,不断强化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对话机制,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要求,争取达到税法理解上的一致性,尽量减少无效筹划的发生可能性,这也是企业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必要手段。

最后,遵守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税收筹划时,既考虑税收筹划的直接成本,还要将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放弃方案的可能收益作为机会成本进行考察。整体税负的降低是税收筹划的着眼点,个别税种税负的减少不是最关键的部分。因为各税种的税基具有内部关联性,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某种个税税基的缩减可能引起其他税种税基的扩大

参考文献:

[1]邓卫红.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规避[J].商业现代化,2011.2

[2]范宾.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J].企业导报,2009(7)

企业税收筹划研究篇10

关键词:船舶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合理避税

在船舶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财务管理影响重大,承担着保障企业经济活动有序推进的责任。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有利于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对企业的综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税收管理不仅影响着船舶企业的经济发展,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保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的有效落实,才能真正意义上减轻船舶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

1船舶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的作用

税收筹划是船舶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普遍化经济行为,其含义是纳税人基于法律许可范围,做好经营、投资、理财等方面的规划,以便运用好各项规划措施,通过科学经营与投资的方式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避税和税收筹划属相同范畴,虽然二者在具体的工作内容方面存在差别,但拥有相同的目标,即在尊重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当中,船舶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该综合推动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工作,并认清做好这项工作的突出意义和现实作用。第一,有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可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从而为企业节约资金、保障企业效益,这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高度一致的。第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获得可靠信息,来帮助企业做出有效决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推进税收筹划,确定有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筹划内容,提高决策的可靠性。税收筹划离不开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只有确保管理规范才能体现应有的约束价值,助推税收筹划的有序实施。第三,有助于保障国家财政税收。表面上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会减少国家财政税收。但从长远分析,企业通过开展有效的税收筹划有助于政府财政税收增加,主要是因为企业利用税收筹划与合理避税,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企业效益的提高,反过来也可以对财政税收起到促进作用。

2船舶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有效策略

2.1投资策略

船舶企业将收益用到生产领域或者其他领域,以便得到更大利润的经济行为是投资行为。投资作为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在船舶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管是投资方式、投资方向,还是投资量的确定都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全方位考量,利用投资策略,优化企业税收筹划。船舶企业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立足全局进行系统性分析,推进综合性的规划统筹,保障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发挥税收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2.2经营策略

船舶企业在推进生产任务前,会对当前的整个市场环境展开全方位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更新升级。当企业在对产品进行定价时,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供求关系。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可以合理的把税负转嫁给下一级,提高企业利润,不过税负转嫁是有约束条件的,在需求不存在弹性时,可以推行税负转嫁。在选用这种税收筹划方法时,需要客观分析和把握市场需求,确保经营策略的应用有效性。

2.3筹资策略

对于船舶企业,不管是在哪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企业要维持正常运转,生产与管理等各项活动也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撑。一般情况下,企业为获取资金支持,往往会开展筹资活动,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2种,分别是债权筹资和股权筹资。债权筹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得投资资金,其中企业是债券发行人以及债务人,需要按时按量向债权人返还款项。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债权投资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2]。股权筹资主要是指以发行股票支付股息进行筹资,方式包括发行普通股股票、留存收益及吸收直接投资等。股权筹资产生的股息、分红是企业税后净利润分配产生的,对企业的所得税没有直接影响。不同筹资方式对企业的税收影响不同,因此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做好税收筹划是有必要的。

3船舶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避税的有效措施

3.1利用政策

利用政策是船舶企业合理避税常用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随着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制定了不同类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说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等。企业方面需要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力度,通过多样化、合法合规的方式使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合理避税的最大化,增加企业经济实力。

3.2缩小税基

船舶企业可以利用缩小计税基础的方式,达到降低税收负担的目的。如企业可以利用公益事业捐赠、增加免征收入、运用盈亏相抵等合理方法,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在合理避税中,企业还可以合理运用材料核算方法以及折旧法进行科学避税筹划。如就应纳所得税额而言,利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最多,利用年数总和方法居于第2位,利用直线法计算时要缴纳的税额最多。

3.3资产租赁

租赁是出租人利用收取资金的条件,在合同或者锁定契约的规定时间内,把资产租借给承租人的经济行为。就承租人而言,采用租赁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企业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机器设备带来的资金负担,也可以帮助企业免遭设备陈旧过时带来的风险。因为租金是从税前利润当中扣除的,所以能够冲减利润,从而做到合理避税。

3.4分摊费用

船舶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摊到成本当中,而费用分摊就是企业在确保费用必要支出的情况下,想尽方法在账目当中寻求平衡,让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实现摊入最大化,从而获得避税效果。在众多的费用分摊原则当中,可以选用实际费用分摊、平均摊销与不规则摊销的原则。不管选择哪种分摊方法,只要让费用尽早摊入成本,确保早期摊入成本费用越大,就越能达到有效避税的目标。至于哪种分摊方法能够达成最大化避税目标,则要结合预期费用发生时间与数额情况做好综合性的分析、计算以及对比[3]。

3.5即征即退

即征即退是我国增值税优惠政策之一,船舶企业可以依据政策及企业经营情况适当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正常。如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适当安置残疾人群体,增值税的月应退增值税额=纳税人本月安置残疾人员人数×本月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企业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也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在实际应用当中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3.6注册避税

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对外资、合资企业有一些政策倾斜,船舶企业可通过内资企业向合作经营、合资等方面过渡,可享受较多方面的减税、缓税政策。另外,税收体系中经济特区、保税区的企业可以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部分经营项目可以在这些地区注册投资,开展相关生产经营,进而享受避税优惠[4]。

4结语

在船舶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除了企业经营能力,还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水平影响企业资金利用率,从而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对于船舶企业而言,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纳税筹划与合理避税,积极采取多样化措施,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用好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与优惠条款,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并运用一系列的合理避税方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辛勃霖,孟宪军.浅析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福建质量管理,2016,(02):78-79.

[2]蒋漱清.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J].经管空间,2018,(0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