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采购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0:14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1

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建设工程重要材料、设备(以下简称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及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建委)是本市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部门。市建委委托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县建委依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内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市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须在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材料交易中心)进行。对材料交易中心的管理和监督,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有形建筑市场管理的规定。

第五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其有关的重要材料设备的采购必须按品种分别进行招标。

必须进行招标的重要材料包括建筑钢材、水泥、各类墙体材料、建筑给排水管材及用水器具、建筑涂料及粘结剂、散热器、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内外墙、地砖)、建筑石材。

必须进行招标的重要设备包括电梯、配电设备(含电线电缆及开关)、防火消防设备、锅炉暖通及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防盗设备、楼宇自动化设备、立体停车库、擦窗机。市建委对上述品种进行调整时,须及时公布。

第六条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重要材料设备应当达到下列规模标准:

(一)重要材料设备采购的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单台重要设备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

(二)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20xx平方米以上的重要材料设备;

(三)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项规定,但建设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四)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建设项目中,政府投资或者国家融资金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鼓励政府投资或国家融资金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下建设项目的重要材料设备采购进行招标。

第七条提倡材料由施工承包人采购。按照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约定,设备由施工承包人采购的,建设单位不得肢解发包,不得指定承包人采购设备的品种、规格、标准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材料设备招标人应当有进行招标的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并在招标文件中如实载明。

第八条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依法应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其重要材料设备采购也应公开招标。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九条招标人或受委托的招标机构进入材料交易中心办理招标事宜,应交验有效证件和施工承包合同有效文本或中标通知书,并进行登记。

第十条材料设备招标人编制的招标文件,应当包括工程名称、所需材料设备名称、品种、规格、标准、数量、质量、价款、支付方式、供应时间、地点、供应方式以及合同争议解决途径街相关内容,并应在发出的同时向市建委备案。市建委发现招标文件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内容的,招标人应对招标文件进行修改并重新备案。

第十一条材料设备采购招标人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材料设备采购招标的,招标总量须与施工承包合同确定的材料设备总量相符。

第十二条材料设备投标人不受地域或部门的限制,但应具备国家和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和材料供应能力。招标人或招标机构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时,应同时查验其是否按规定办理了材料供应资格备案手续,未办理的,应促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材料设备投标人不得互相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禁止投标人以向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储备的材料设备用于工程建设时,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参加投标。

第十五条材料设备采购开标应在材料交易中心进行。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可以由招标人委托公证机构进行公证。开标过程记录应存档务查。

第十六条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成员为五人以上的单数,其中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由招标人采取随机抽取的形式,从市建委提供的专家名册或招标机构的专家库中确定。

第十七条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

第十八条评标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办法。

采用综合评估法的,应当对投标文件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和评价标准进行评审和比较。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应当在投标文件能够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人中,评审出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人为中标人,但投标价格低于其产品成本的除外。

第十九条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不超过3名有排序的中标候选人。招标人应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不得在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

使用政府投资或国家融资的建设项目,招标人应当依照排序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中标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十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签订书面材料设备采购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公证机构对该合同进行公证。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中标人和投标人应自合同订立后7日内将书面合同向市建委备案。

材料设备采购合同变更或解除的,应向市建委备案。继续进行材料设备采购的,须按本办法重新进行招标。

第二十一条材料设备采购中标后除辅助性工作外,不得转包或再分包。

第二十二条材料交易中心应为招标投标当事人提供场所、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提供样品展示、展销和会展服务,为检测、公证等中介组织提供相关服务,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场所服务。材料交易中心的服务要规范、有序、公开、文明。材料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要严守纪律,不得参与评标、定标等活动,不得向建设单位推荐投标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内部信息。

在征得招标人和投标人同意后,材料交易中心应当妥善保存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中产生的有关资料、原始记录等,制定相应的查询制度和保密措施,以便有关部门加强对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材料交易中心要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有关费用。

第二十三条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材料设备检测单位以及材料交易中心,应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应招标未招标而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设备时,应及时向市、区县建委报告。

第二十四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规避招标、招投标弄虚作假、转包、违法分包及应备案不备案等行为,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应予行政处罚的,由市建委等有关部门依据行政管理职责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建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二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采购的定义是什么采购(purchasing):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采购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有机体为维持正常运转而寻求从体外摄入的过程

采购实践可分为战略采购(sourcing)和日常采购(procurement)两部分。中央财经大学物资采购暂行办法

为了规范学校物资采购行为,加强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采购范围

物资采购是指学校的教学设备、行政办公设备、后勤服务物资、基建工程所需的资产设备、图书资产等物资的采购。

二、经费来源

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事业经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专项经费、捐赠款和各系、处级单位自筹经费。不论使用何种经费,均纳入学校计划统一管理。

三、组织机构

(一)学校成立物资采购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校长担任,成员有财务处、审计处、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基建处派人组成,吸收物资使用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年度采购计划的审定。

(二)各类物资的采购实行归口管理,按照经费渠道和物资用途,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主管。教学设备及教学、科研、教辅单位办公设备由教务处负责;行政、党群部门办公设备由学校办公室负责;后勤服务物资由总务处负责;基建工程所需的资产设备由基建处负责;图书资产由图书馆负责。

(三)监察处为物资采购监督部门,对物资采购计划的审定、招标等工作进行监督。

四、审批程序

(一)各类物资采购计划,均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并详细列出该项目的用途、性能、规格、型号、采购方式、使用时间及资金来源等基本要求和情况,于上年度末报有关归口职能部门和单位。

(二)有关职能部门将各单位申请的物资采购计划汇总审核后,在学校经费预算控制额度内,编制年度采购计划,于每年三月底前报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委员会。

(三)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委员会对有关职能部门上报的物资采购年度计划及时进行审定,明确提出实施采购的具体要求。

(四)年中可根据需要进行一次计划调整,临时急需的物资购置应履行立项报批手续,明确资金来源后可报采购计划。对突发性抢修所需物资,可报主管校长同意后直接采购,事后必须补办申报批准手续。

五、实施办法

采购工作采取政府采购、招(议)标或由物资采购专职人员就地就近购置等方式进行。

(一)按照财政部关于政府采购的暂行办法,汽车、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物资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有关要求办理。

(二)对单价或批量价值在5万元以上并能够采取招(议)标形式采购的物资,按下列步骤进行采购:

1.使用单位在初步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向物资采购主管部门和单位推荐23个(单价价值在10万元或批量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推荐3家以上)厂(商)家。

2.主管部门和单位根据使用单位推荐的情况,进一步进行考察、市场调研、了解厂商信誉等,拟定参标厂(商)家,筛选邀请投标单位,拟定招标说明书,发邀请函。

3.主管部门和单位把收到的标书进行登记整理,经由主管部门和单位、有关专家和使用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招标小组进行评标,确定中标单位(同类物资或设备一年限购一次)。主管部门和单位经授权代表学校与供货方签订合同。未签合同的,一律不予付款。货到后,主管部门组织使用单位及有关专家严格进行验收,并将有关资料归档。

(三)对不宜采取招(议)标采购形式的,分两种方式进行采购:

1.单价或批量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物资,由主管单位派人带队,主管单位、使用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直接向厂(商)家采购。采购时要签订协议书。

2.单价或批量价值在5万元以内(含5万元)价格波动不大的物资,由物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或其他人员2人以上)派员到市场直接采购。

(四)对零星配件、材料、办公用品、个别单位专用品、价值较低的(总价值在20xx元以内)、不能进行批量采购的物资,由使用单位向主管部门申报,经同意后,由使用部门自行组织采购,但要办理相关固定资产手续。

六、采购纪律

(一)物资采购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工作人员,必须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必须廉洁奉公,讲究职业道德,不得泄露商业机密;必须熟悉采购业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保证供货厂(商)提供的物资质优价廉,并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2

一、2014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共设立五项重点目标任务,以下是目前进展及预计完成情况。

(一)区级重点-推动节约型后勤服务建设。

目前进展: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体要求,转变服务作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一是规范机关后勤物资的管理、供应,完善各类设施维修标准。降低机关办公成本,提高物资使用效率,完善各项物资的造册登记,以财政预算批复和新一年预算执行结束为一个周期,对各项购入物资进行造册登记。二是统一管理,对机关设施的维修、办公搬迁等统一标准。诸如设施维修、办公搬迁此类后勤服务,进行了明细分类,通过询价制定标准。三是加强车辆维修、用油管控,强化单车核算功能,油料与公里数相匹配,做好车队三交一封工作,进一步节约油耗。做好公车外包市场化管理,规范用车流程,完善外包车辆服务的监管,进一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四是协同人社局规范“劳务人员进出流程”,规范“劳务人员进出流程”加强对劳务人员使用的监管,杜绝吃空饷现象。五是开展办公用房清查腾退及违规用车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群众路线活动要求,开展机关办公用房清查清退活动,先后开展3次清查腾退活动,目前各超标办公用房均已整改完毕。加强公务用车监管,开展车辆内饰清查,杜绝高标准配备,全部实现接入GpS监控,通过计时回放行车轨迹,实时定位,来对行车情况进行核查,并通报4起违规用车事件,并对相关驾驶员进行了处罚和批评教育。

(二)部门重点-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环节管理,增加协议定点采购项目。

目前进展:1、规范采购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强化采购中心制度建设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为指导依据,结合财政部2014年新出台的《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不断规范采购流程,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成了《区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指南》的印制发放,使采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新增了《区政府采购中心投标人考核管理办法》。二是修订了《区人民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区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工作流程》、《区政府采购中心投标资质审核流程》及《区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办法》。三是规范了基建类招标文件模板,改进评标方式。2、加强管控,理顺基建招标协作关系。

基建类项目于2014年8月划归至采购中心实施招标,规范基建类招标文件模板,提高投标文件对技术方案的要求;改进评标方式,加强评标提问环节,改变投标人“重价格,轻方案”的错误观念。平滑地完成了工作过渡和衔接,理顺了基建招标协作关系。3、将宣传融入采购环节,强化依法采购意识。采购中心通过制作并免费发放《区政府采购工作指南》,不断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省级报刊《北疆晨报》于2014年10月14日对本次验收进行了报道,对采购中心“重服务、重监管、重效果”的工作态度予以了高度肯定和好评。4、完成了《区政府2014年条幅、展板及印刷定点项目》招标工作,由分散采购转为集中定点采购。充分发挥了规模采购效应,有效地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采购效率,规范采购市场,遏制采购领域的不正之风。

(三)部门重点-车队服务外包的监督管理

目前进展:认真履行对车辆服务外包的监管职能,每季度对捷安公司开展内部管理情况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目前已开展3次集中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向其整改通知,次月收集整改报告,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目前,捷安公司已经适应了车辆外包管理模式,外包驾驶员逐渐认可捷安公司,车辆外包工作趋于稳定运行。目前各部门实际发生行车费用(包括超小时、节假日加班)符合工作实际,截至10月25日支出车辆服务费6684517.20元。7月开始对车辆使用情况实行GpS监控,通过核对行车轨迹,重点查看车辆节假日加班,超小时使用情况,并要求用车部门每月填写车辆超小时使用登记表,详细注明超小时原因、用车时间,使用人,进一步防范车辆监管漏洞。集中通报4起违规用车现象,并对相关驾驶员进行处罚和教育,杜绝公车私用,起到警示作用。

(四)部门重点-物业服务的专项管理(水电专项管理、零星维修、合同签订、绿化水费的收取)

目前进展:1、用水、用电管理:严格按照水电管理年度工作计划、水电专项监督管理办法,严格采用事前检查、事后核实的管理方式,确保区政府管辖内水、电设备正常运行,认真执行每月进行一次用水、用电安全检查工作、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取证工作,认真完成水电管理综合服务工作。目前,区物业管理中心已完成57个政府管辖内的用电区域和68个政府管辖范围内用水情况每月一次集中大检查工作。

2、零星维修:做好突发性零星报修、维修应急工作,严格按照报修、维修程序,始终保证有专线联系、有专人解决、24小时通讯设备畅通,及时有效处理区管辖范围内的零星维修工作。

3、后勤、收费管理。严格按照《水电专项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认真做好管辖范围摊位费、房屋租赁费的收取,用水、用电协议的签定、房屋租赁合同的签定,水、电费的收支核收、核算工作,零星水、电费的收取收费工作。妥善处理各单位的往来工程款项的收支。确保水、电、维修、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发挥团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加大各项收费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按时到上级财政部门领取收费票据并做好票据的核销工作。票据签收做到按程序审批;收回的现金及支票及时上报区财政部门并纳入银行帐户,不留现金。按时完成区政府和物业管理中心的水、电费的收、支台帐,按月做出总收入、总支出报表;做到购置材料物品必须经物业管理中心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在材料支出方面坚持做到合理的运用每一分钱。截止今年9月,非税收入合计501358.9元,收款收据合计1499339.69元。

(五)改进提升-鑫塔物业服务质量的监管。

目前进展:根据年初目标任务安排,为保障区物业管理中心管辖区域内办公楼的财产安全、保安和保洁卫生的质量,严格按照《保安保洁考核管理办法》,改进服务费用的核算方式,执行物业管理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认真完成每月的卫生监督工作。每月1至2次不定期卫生抽查、次月一次卫生复查工作。按时做好每月检查、抽查、复查工作的各项资料收集工作。对于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始终不改的,及时与鑫塔物业公司及保安公司等外包服务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沟通,并限期整改。始终将考核分数与管理费用挂钩,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外包服务的监督考核力度,确保外包服务工作不断进步。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外包服务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

(六)消防设备安全检查。

严格按照消防器材使用规定、消防设备安全检查、认真填写消防器材更换资料,通过历次的检查,不仅摸清了辖区各建筑消防设施情况,同时也有效整改辖区建筑消防设施火灾隐患,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使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监管行为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辖区内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年相关数据统计及预测

1、政府采购。截止10月底,区政府采购中心根据采购办下达的采购计划稳步实施招标工作,完成总预算金额3467.68万元(含协议供货),实际采购金额3046.92万元,节约金额420.76万元,节约率12.13%。其中货物及服务类组织招标采购82次,完成总预算2689.2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2331.14万元;协议供货预算金额778.43万元,实际采购金额715.78万元,其中办公家具类采购完成预算金额352.10万元,实际采购金额308.42万元;办公自动化类采购完成预算313.1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298.63万元;电器设备类采购完成预算金额113.1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08.73万元,采购完成率100%,及时率100%,满意率96%以上,每季度采购报表编报及时准确率100%。基建类组织招标采购24次,完成基建项目预算造价938.85万元,实际中标金额898.25万元。

2、物业后勤服务。2014年签订机关各类物业服务合同共计9份,全年物业服务外包费用支出3071.96万元,涉及机关各办公楼保洁、保安服务及用人服务。收取房屋租赁费79.39万元(收取物业房屋租赁金31.59万元,收取新车队房屋租赁金16万元,收取市场房屋租赁金31.80万元)。各类后勤保障维修共计实施1345次,维修费用约28万元。每月水、电抄录完成率100%。在廉租房管理方面,签订租赁协议书12户,续签东城花园21套,完成物业管理中心统计东城、东滨居住到期用户数据工作。对于符合入住条件人员及时办理入住手续,每季度对入住人员进行登记检查,覆盖率100%。每月开展物业服务质量监管,办公楼的检查覆盖率100%。管辖内的办公楼楼内消防设施情况,共计摆放灭火器539瓶,完成更换过期、气压不足等不合格灭火器269瓶,累计发现安全隐患13处。

3、车辆服务。截至10月,车队安全行车里程数约68万公里,油耗费用约105.25万元,维修费约53.49万元,车队保险费用约13.58万元。

三、2014年部门管理工作情况

1、认真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着重抓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改进业务流程。

在政府采购方面,根据业务需求完善了《区政府采购中心监督管理制度》、《区政府采购中心考勤制度》、《区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方面制定了《物业外包考核管理办法》,用以加强物业服务的质量监管。车队方面,建立车辆服务外包管理办法,加强对外包车辆服务质量的监管,同时更新了相应的车队管理制度来加强运行成本的控制及行车安全的保障。

2、认真开展内部绩效考核,加大日常考核比重。提高了对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年初修改完善《部门绩效考核办法》,使对部门职工的考核标准清晰,证据充实。通过日常考核、个人评价、民主测评、组织测评相结合,确保了考核的客观公正,体现奖惩分明。

3、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开展岗位风险摸排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切实让部门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提高,各部门各岗位均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风险防控流程》、《车辆油耗风险防控流程》、《维护保养风险防控流程》进行防控。

4、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府采购中心通过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来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针对采购单位反映的货物品质、服务水平、售后服务等问题,利用供应商满意度调查,对相应供应商进行通报、处罚。在年底将进行供应商综合考评,掌握供应商信誉、能力。另一方面对有关供应商违规操作的情况,严格按照相应程序处理。物业在服务监管上采取日常检查和季度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鑫塔物业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特别是在日常检查中,各办公楼主要负责部门对服务情况的考评意见成为重要依据,使考核结果更为客观。车队在服务质量的提高上则侧重于以走访的方式进行,掌握驾驶员服务情况,部门用车的难处,根据走访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在车辆的供应和驾驶员管理上进行调整。

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全区群教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班子及个人不逃避、不隐瞒,认真查摆问题,均在15条左右,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材料修改次数均在8次以上。通过活动的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理论水平、党性素养、为民服务意识等多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并悉心接受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结合个人查摆制定整改清单,在部门内网进行公示。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全局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提升,起到了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专家库存储量不足。具备相关行业资质的评委专家较少,评委选择范围局限性强、评标专业性较低。

改进思路:采取“走出去”战略,邀请市政府及企业的专家评标,提高评标专业性。同时对专家资质备案,建立《区政府采购工作专家库》。

2、廉租房管理职责不明确。廉租房的入住审批由区属相关部门把关,固定资产由机关事务局进行管理,目前24套廉租房小区的物业服务尚没有具体服务单位,物业费收取有一定难度。

改进思路:建议将廉租房的物业服务进行外包。

3、生态园林绿化水费收缴困难。生态园林绿化水费的承包合同由区园林局和区农牧局签订,我局今年一直代收绿化水费,水费收缴有一定困难。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3

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的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采购人合法权益,引导企业进行有序竞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市市级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区级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的监督考核。

第三条供应商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使用单位对供应商履约情况的反馈和评价;

(二)*市*区政府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每季度依据第三章的考核内容对供应商做出综合评价。

第四条供应商考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考核组织实施

第五条采购办负责制定供应商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六条采购办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一)《*区政府采购车辆定点维修服务申请及意见反馈表》三联单(以下简称《三联单》,见附表一);

(二)根据我区国库集中支付要求,制定《定点会议、货物政府采购结算确认书》(以下简称《结算确认书》,见附表二、三);

(三)《*区政府采购车辆保险定点供应商履约情况反馈表》(以下简称《反馈表》,见附表四);

(四)《*市*区区级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综合评价表》(以下简称《综合评价表》,见附表五)。

第七条供应商考核由采购办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第八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在采购任务结束后分别填写《三联单》、《结算确认书》或《反馈表》。

第九条采购办负责根据《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综合日常监督管理情况,每季度公布《综合评价表》。

第三章考核内容

第十条对供应商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响应、价格、质量、服务和其他等五个方面。

(一)响应方面,包括货物供应商是否在承诺时间内提供货物并安装到位;服务类供应商是否在承诺时间内做好接待的准备及业务处理工作等内容;服务偏差度是否在采购办控制范围内。

(二)价格方面,包括货物类及服务类供应商是否按照协议价格供货或提供服务;是否根据市场价的变化而调整价格并及时向采购办提供价格调整信息,所提供的货物及服务价格是否高于市场上同品牌同型号原装产品或同等服务的普遍价格。

(三)质量方面,包括货物类供应商供应的货物是否为原装正规产品,是否完全符合协议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是否存在因包装、设计、工艺、材料或服务的缺陷而产生的故障;服务类供应商提供的例如会议场所、客房和饭菜质量等服务是否符合定点协议约定,保单的正确率、车辆维修的返修率不得高于行业标准等内容。

(四)服务方面,包括货物类供应商售后服务是否及时、周到、良好;服务类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是否令使用单位满意,能否在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使用单位的利益及服务品质等内容;

(五)其他,包括采购办和使用单位认为应当对定点供应商进行考核的其他内容,以及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反映并经查实的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综合评价表》的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得分、响应评价、价格评价、质量评价、服务评价和其他等五个方面。综合得分基本分为100分,是下列五项指标得分的总和。

(一)响应评价,该项指标满分为20分。每违反一次(含采购办发现或使用单位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投诉经采购办核实的)扣5分,扣完为止;

(二)价格评价,该项指标满分为20分。每违反一次(含采购办发现或使用单位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投诉经采购办核实的)扣5分,扣完为止;

(三)质量评价,该项指标满分为20分。每违反一次(含采购办发现或使用单位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投诉经采购办核实的)扣5分,扣完为止;

(四)服务评价,该项指标满分为30分。每违反一次(含采购办发现或使用单位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投诉经采购办核实的)扣5分,扣完为止;

(五)其它评价,该项指标满分为10分。使用单位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投诉,经采购办核实的其他违规行为,每次扣2分,扣完为止;使用单位在《三联单》、《结算确认书》和《反馈表》中对供应商进行表扬,经采购办核实的可嘉行为,酌情加1-5分,最高不超过5分。

第四章考核结果及应用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4

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随后,我国许多省市的建筑工程和公共设施工程普遍开展了招投标活动。我国在其他领域,如科研项目、公共设施所需的机械设备等,也实行了实际意义的政府采购活动。所以客观地说,我国政府采购活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然而,如果站在财政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政府采购最早是从1995年开始的。这一年,上海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市级卫生医疗单位加强财政专项修购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已批准立项的项目,预计价格在50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5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实行非招标采购形式,用非招标的询价采购形式的,供货方不能少于3家;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政府也要参与立项、价款支付、验收使用、效益评估等管理过程。随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工作。

1998年,深圳市率先制定了我国政府采购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之后,河北、上海、江苏、辽宁等省、市也先后制定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1998年,国务院明确财政部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从而在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及执行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在财政部门设立或明确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

1999年4月17日,财政部正式印发《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是我国政府第一部关于政府采购方面的行政规章。之后,财政部又陆续颁布了有关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监督、品目分类、信息公告管理、运行规程、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为规范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采购的原则框架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九届人大常委会正式成立了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组成的《政府采购法》起草领导小组。此举表明,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立法正式启动。

自从1998年我国扩大政府采购试点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蛋糕”急速增大。根据财政部统计,1998年政府采购规模为31亿元,1999年为130亿元,2000年,中国纳入试点的政府采购支出328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财政支出2.07%.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731.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2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78.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7%.我国政府采购的范围也从单纯的货物类逐步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

然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在全国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3%,而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政府采购的支出达到财政支出的30%左右。不过,这里的计算还不包括建设工程的支出,因为至今我国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基本上还没有被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当然,未来的发展,我国工程领域的招投标必将为政府采购所规范的范围,这是大势所趋。

1999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0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表明了我国境内的所有招投标活动将有法可依。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我国《政府采购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专家库;建设;规范;评审

由于政府采购评审环节决定了采购的最终结果,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评审专家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建立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专家库

专家库的建设是整个评审专家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所有评审环节出现的问题,都与专家库的建设相关联,因此,建立一个既能满足评审时对专家的数量要求,又能保证评审质量的专家库,是目前评审专家管理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建立一个好的专家库。

一、在设库初期,广贤纳士

对有兴趣参与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应敞开大门,尽量掌握最广泛的人力资源。不应简单地在有关媒体上征集公告,真正有水平的专家需监管部门去挖掘、去发现,个别专家还应主动上门邀请。

二、在质量上应严格把关

不仅对是否满足管理办法规定的资质条件进行把关,而且需对相关专家的从业背景、工作经历、业内人员的反应进行审核。必要时,还应该了解以前相关专家参加社会招标或政府采购的评审经历,以及采购机构对其进行的评价,做到对评审专家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在实际管理和使用时“疑人不入库,用时不疑人”。

三、在分类上应满足需要

建立专家库的目的,就是为政府采购项目提供满足其评审需要的专家,因此,必须对符合资质条件的专家进行合理分类。笔者认为,分类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分成不同的大类;二是根据每大类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如医疗设备可分成生化、影像等小类,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化水平;三是根据实际采购的需要,适时增加、调整专家库的分类。

四、在时效上应定期更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必须及时更新,否则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对政府采购的评审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评审专家库必须定期更新,及时吸纳新的、符合资格条件的专家入库,淘汰知识老化、不了解市场变化的老专家,建立专家能进能出、定期更新的动态管理机制。

赋予机构专家管理权

2003年12月1日,财政部、监察部联合印发了《政府采购专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办法对评审专家资格管理、权利义务、使用和管理、违规处罚等方面做出了规定。《管理办法》已近7年,笔者发现,在财政部指定媒体上被通报的评审专家寥寥无几,而目前每个政府采购项目必须由评审专家决定。在一些项目中,评审专家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意味着实际评审工作中评审专家的义务和权利不对等。因此,对评审专家的违规处罚情形需进一步细化,明确监管责任人,缩小评审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杜绝评审过程中不负责任、胡乱评审的现象。

《管理办法》对评审专家的资格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对评审专家的具体评审过程缺少规定,管、用分离的结果是:监管部门“管”有办法,采购机构“用”却无从下手。

评审过程监管规定的缺失,是评审专家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建立日常管理与评审过程管理相配套的监管制度,关键是增加评审过程中采购机构如何对评审专家(包括采购人代表)监管的内容,使采购机构有“法”可依,应授权采购机构对评审专家的评审结果进行审核,明确采购机构可以拒绝违法、违规采购结果的情形,防止评审专家滥用自由裁量权。

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全国性的评审专家监管体系,并与采购机构紧密联系,对采购机构反映的有关评审专家问题,应及时调查核实,符合通报批评、不良记录或停止从事政府采购评审资格情形的,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罚,并将处罚决定在全国政府采购指定媒体通报。

细化措施限制评审中的倾向性

商务部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综合评价法实施规范(试行)》对评审分歧及其处理作出了相应规定,政府采购可借鉴。

一、采用评分均值对评分分歧进行修正

评委成员的评分偏离全体成员的评分均值超出20%,该成员的分值将被剔除,以其他未超出偏离范围的评委成员的评分均值替代;评委成员的评分偏离均超过全体成员的评分均值超过20%,则以全体成员的评分均值作为该投标人的得分。通过分值修正,剔除大的偏差,使评审分值更趋一致。

二、对推荐候选人的偏值行为采取谨慎措施

如果该投标人的评标价格超过全体投标人的评标价格平均值一定比例以上的,或该投标人的技术得分低于全体有效投标人的技术得分平均值一定比例以上的,《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综合评价法实施规范(试行)》明确不得作为推荐中标人。而在政府采购中,同样必须予以谨慎,对此情况可以要求评委作出合理解释。

三、采购机构可通过复核来加强对评审质量的监督和控制

采购机构尽管不参与具体评标,但对采购文件、评审办法、评审实务都十分熟悉,容易发现评审中的明显倾向或歧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采购机构可要求主评委复审,提请相关评审人员作出合理解释,对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的,主评委启动分值修正。在评审过程中,采购机构可通过复核各评审人员的的评审情况,提请评审人员根据标准评分,确保分值在规定区值内,客观分值无偏差,分值汇总正确。对评委无法解决的问题,采购机构可根据以往的经验,给以正确的解决方式引导,包括向权威部门、其他专业人士咨询,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求问题解决办法。

合理设置评审中的自由裁量权

评审专家该有多大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小了,限制了专业水平的发挥;自由裁量权大了,恐怕产生倾向或歧视。

自由裁量权的来源是评标办法和标准,合理设置评审中的自由裁量权关键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和标准。笔者以为,评标办法和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策法规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财库[2007]2号)规定:综合评分法货物采购价格权重不低于30%,不高于60%;服务采购价格权重不低于10%,不高于30%,价格分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采购比照最低价评标价法确定成交供应商。这些规定设定了评标的基本框架,也给定了自由裁量权的限度。

二、专业知识与水平

隔行如隔山,对于不甚了解的行当,采购人员往往无从下手设置细致的评标办法和标准,只能在企业资质、服务要求等进行大致划分,把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交由评审人员掌握。如果是招投标市场比较成熟的行业,则可借鉴相应的评标办法与标准。

三、项目本身的复杂性

项目技术专业性强且包含了众多不确定因素,或需考虑与技术标准的偏离程度及相关影响,或由专家对各投标人的解决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在这些情况下,必须给评审专家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分工协作,共同提高评审质量

不论是建立满足实际需要的专家库,还是赋予采购机构管理权、细化评审措施,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采购项目的评审质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采购机构、评审专家共同肩负着这一重任。

作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一要建好专家库,使库内专家尽可能地满足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的需求。二是要明确一套使用规则,包括专家邀请的备案制度、使用信息反馈制度、不良行为惩处制度以及评审规范。三是明确采购机构的权限,包括项目评审中采购机构可以做些什么,遇到具体的问题如何处理,使得操作机构的运作有理有据。

作为采购机构,一要根据相应法规研究制定一套公平公正、行之有效的评标办法与标准,以作为专家进行评审的依据。二要做好专家邀请,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抽取或选取评委,从而使项目评审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三是对评审质量的监控,通过采购文件解读、评审复核、提请解释等多种方式来避免评审中的倾向性,促使专家公正评标。四是评审质量反馈与处理建议,把专家的使用情况反馈给管理部门,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对专家进行管理,不断提高专家库的质量,同时也能使管理部门根据运作情况来完善制度。

作为评审专家,一要熟悉法律法规,从宏观政策面了解对评审专家的要求和管理措施,切实做到依法评审。二要尽到对投标文件认真审查的义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依据评标办法与标准对投标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定,提交评审意见,这个过程必须是有理有据而不带有倾向或歧视。四是从专业角度对相关采购提出建议与意见,促使采购机构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类似项目的采购。

政府采购专家库建设是规范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维护政府采购评审活动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水平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采购少不了评审专家,因此,要建立一个满足政府采购实际需求的专家库,尽快完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规定,建立考核、评价、奖惩、退出机制。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搞好专家库建设,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机制,规范政府采购评审,才能确保“阳光交易”更加公正。■

参考文献

[1]监察部/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Z].2003(11)

[2]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Z].2007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政府采购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采购资金及时足额支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采购资金是指采购机关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时支付的资金,包括财政性资金(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和与财政性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

预算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包括预算执行中追加的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按规定缴入财政专户和经财政部门批准留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收入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单位自筹资金是指采购机关按照政府采购拼盘项目要求,按规定用单位自有资金安排的资金。

第三条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拨付和单位支付相结合,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专款专用。

实行财政直接拨付办法的采购项目和范围由各级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主管机构确定。

第四条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是指财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约定,将政府采购资金通过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直接支付给中标供应商的拨款方式。

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负责对商业银行办理政府采购资金划拨业务的银行。

第五条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应当在银行按规定开设用于支付政府采购资金的专户(以下统称“政府采购资金专户”)。部门和单位原有专项用于采购资金支付的帐户要相应撤销。

任何部门(包括集中采购机关)都不得自行开设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第六条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拨付办法后不改变采购机关的预算级次和单位会计管理职责。

第二章支付方式及支付程序

第七条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分为三种方式,即财政全额直接拨付方式(以下简称全额拨付方式)、财政差额直接拨付方式(以下简称差额拨付方式)及采购卡支付方式。

第八条全额拨付方式是指财政部门和采购机关按照先集中后支付的原则,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采购机关必须先将单位自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汇集到政府采购资金专户;需要支付资金时,财政部门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将预算资金和已经汇集的单位自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通过政府采购资金专户一并拨付给中标供应商。

第九条差额支付方式是指财政部门和采购机关按照政府采购拼盘项目合同中约定的各方负担的资金比例,分别将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及单位自筹资金支付给中标供应商。

采购资金全部为预算资金的采购项目也实行这种支付方式。

第十条采购卡支付方式是指采购机关使用选定的某家商业银行单位借记卡支付采购资金的行为。采购卡支付方式适用于采购机关经常性的零星采购项目。

采购卡支付方式的管理办法和核算办法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政府采购项目的具体拨款方式,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二条财政直接拨付方式的具体管理程序。

(一)资金汇集。实行全额支付方式的采购项目,采购机关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3个工作日内,依据政府采购计划将应分担的预算外资金(包括缴入财政专户和财政部门批准留用的资金)及单位自筹资金足额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实行差额支付方式的采购项目,采购机关应当在确保具备支付应分担资金能力的前提下开展采购活动。

(二)支付申请。采购机关根据合同约定需要付款时,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主管机构提交预算拨款申请书和有关采购文件。其中,实行差额支付方式,必须经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主管机构确认已先支付单位自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后,方可提出支付预算资金申请。采购文件主要包括:财政部门批复的采购预算、采购合同副本、验收结算书或质量验收报告、接受履行报告,采购机关已支付应分担资金的付款凭证、采购的发货票、供应商银行帐户及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三)支付。财政部门的国库管理机构审核采购机关填报的政府采购资金拨款申请书或预算资金拨款申请书无误后,按实际发生数并通过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支付给供应商。

差额支付方式应当遵循先预算单位自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后支付预算资金的顺序执行。因采购机关未能履行付款义务而引起的法律责任,全部由采购机关承担。

人民银行国库应当依据财政部门开据的支付指令拨付预算资金。

第十三条财政部门对于履约时间较长或采购资金量较大或分期分批支付的项目,可以要求采购机关制定资金划拨计划,将预算外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分期分批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第十四条采购过程中,因特殊情况导致采购资金增加时,增加的资金由财政部门和采购机关按事先确定的各自应负担的比例补足。其中,属于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管理的项目,应当将增加的资金划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第十五条政府采购节约的资金,属于预算资金的,原则上留在银行国库,用于平衡预算。预算外资金及单位自筹资金按各自负担比例原渠道划还采购机关。政府采购节约资金的具体处理办法由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以上财政部门确定。

第十六条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发生的利息收入,原则上由财政部门按有关程序全额作为收入缴入同级国库。

第十七条财政部门和采购机关统一按《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核算暂行办法》(见附件)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管理制度,严格资金核算与资金拨付管理,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政府采购资金专款专用和及时准确拨付。

第十九条开户银行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定及时拨付政府采购资金,不得拖延滞留或转移资金。凡违反规定的,财政部门和同级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将取消该开户银行政府采购资金支付事宜,同时,由人民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开户银行和当事人的责任。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7

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项目财政管理,明确财政部门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工作要求,规范财政部门履职行为,保障合作各方合法权益,根据《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公用、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的各类ppp项目。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等各类公共资产和资源与社会资本开展平等互惠的ppp项目合作,切实履行项目识别论证、政府采购、预算收支与绩效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信息披露与监督检查等职责,保证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实施、高效运营。

第二章项目识别论证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前期的识别论证工作。

政府发起ppp项目的,应当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项目实施机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提请同级财政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社会资本发起ppp项目的,应当由社会资本向行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社会资本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项目实施机构提请同级财政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第五条新建、改扩建项目的项目实施方案应当依据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论证文件编制;存量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还应包括存量公共资产建设、运营维护的历史资料以及第三方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等。

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风险分配框架、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等内容。

第六条项目实施机构可依法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委托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受托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应独立、客观、科学地进行项目评价、论证,并对报告内容负责。

第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共同对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物有所值评价审核未通过的,项目实施机构可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后重新提请本级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

第八条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的项目,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统筹本级全部已实施和拟实施ppp项目的各年度支出责任,并综合考虑行业均衡性和ppp项目开发计划后,出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审核意见。

第九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本地区ppp项目开发目录,将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纳入ppp项目开发目录管理。

第三章项目政府采购管理

第十条对于纳入ppp项目开发目录的项目,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审核结果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项目实施机构按照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依法组织开展社会资本方采购工作。

项目实施机构可以依法委托采购机构办理采购。

第十一条项目实施机构应当优先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竞争性方式采购社会资本方,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分竞争。根据项目需求必须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应当严格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建设运营需求,综合考虑专业资质、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和财务实力等因素合理设置社会资本的资格条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平等参与。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机构应当综合考虑社会资本竞争者的技术方案、商务报价、融资能力等因素合理设置采购评审标准,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和质量效益提升。

第十四条参加采购评审的社会资本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内容最终被全部或部分采纳,但经采购未中选的,财政部门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其前期投入成本予以合理补偿。

第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ppp项目采购活动的支持服务和监督管理,依托政府采购平台和ppp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充分向社会公开ppp项目采购信息,包括资格预审文件及结果、采购文件、响应文件提交情况及评审结果等,确保采购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

第十六条采购结果公示结束后、ppp项目合同正式签订前,项目实施机构应将ppp项目合同提交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法制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ppp项目合同审核时,应当对照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及采购文件,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发生实质性变更,并重点审核合同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一)合同应当根据实施方案中的风险分配方案,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之间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并确保应由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风险实现了有效转移;

(二)合同应当约定项目具体产出标准和绩效考核指标,明确项目付费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

(三)合同应当综合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核算范围和成本变动因素,设定项目基准成本;

(四)合同应当根据项目基准成本和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参照工程竣工决算合理测算确定项目的补贴或收费定价基准。项目收入基准以外的运营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

(五)合同应当合理约定项目补贴或收费定价的调整周期、条件和程序,作为项目合作期限内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执行补贴或收费定价调整的依据。

第四章项目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八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将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保障政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履约能力。

第十九条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的ppp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程序和要求,将合同中符合预算管理要求的下一年度财政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报请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预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同意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第二十条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预算编制要求,编报ppp项目收支预算:

(一)收支测算。每年7月底之前,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当年ppp项目合同约定,结合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等,测算下一年度应纳入预算的ppp项目收支数额。

(二)支出编制。行业主管部门应将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ppp项目支出责任,按照相关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列入支出预算。

(三)收入编制。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政府在ppp项目中获得的收入列入预算。

(四)报送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包括所有ppp项目全部收支在内的预算,按照统一的时间要求报同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对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的ppp项目财政收支预算申请进行认真审核,充分考虑绩效评价、价格调整等因素,合理确定预算金额。

第二十二条ppp项目中的政府收入,包括政府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依据法律和合同约定取得的资产权益转让、特许经营权转让、股息、超额收益分成、社会资本违约赔偿和保险索赔等收入,以及上级财政拨付的ppp专项奖补资金收入等。

第二十三条ppp项目中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依据法律和合同约定需要从财政资金中安排的股权投资、运营补贴、配套投入、风险承担,以及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安排的ppp专项奖补资金支出。

第二十四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各级财政部门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监测工作。每年一季度前,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应向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经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及项目建设运营成本说明材料。项目成本信息要通过ppp综合信息平台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ppp项目绩效运行监控,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阶段性目标与资金支付相匹配,开展中期绩效评估,最终促进实现项目绩效目标。监控中发现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偏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第二十六条社会资本方违反ppp项目合同约定,导致项目运行状况恶化,危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或严重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持续稳定供给的,本级人民政府有权指定项目实施机构或其他机构临时接管项目,直至项目恢复正常经营或提前终止。临时接管项目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根据合作协议约定,由违约方单独承担或由各责任方分担。

第二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按照事先约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产出、实际效果、成本收益、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提出评价意见。

第二十八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资金。

对于绩效评价达标的项目,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及时足额安排相关支出。

对于绩效评价不达标的项目,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扣减相应费用或补贴支出。

第五章项目资产负债管理

第二十九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加强ppp项目涉及的国有资产管理,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建立ppp项目资产管理台账。政府在ppp项目中通过存量国有资产或股权作价入股、现金出资入股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形成的资产,应作为国有资产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和管理。

第三十条存量ppp项目中涉及存量国有资产、股权转让的,应由项目实施机构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办法,依法进行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十一条ppp项目中涉及特许经营权授予或转让的,应由项目实施机构根据特许经营权未来带来的收入状况,参照市场同类标准,通过竞争性程序确定特许经营权的价值,以合理价值折价入股、授予或转让。

第三十二条项目实施机构与社会资本方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ppp项目合同约定确定项目公司资产权属。对于归属项目公司的资产及权益的所有权和收益权,经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可以依法设置抵押、质押等担保权益,或进行结构化融资,但应及时在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上公示。项目建设完成进入稳定运营期后,社会资本方可以通过结构性融资实现部分或全部退出,但影响公共安全及公共服务持续稳定提供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项目资产移交工作。

项目合作期满移交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共同做好移交工作,确保移交过渡期内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供给。项目合同期满前,项目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应组建项目移交工作组,对移交资产进行性能测试、资产评估和登记入账,项目资产不符合合同约定移交标准的,社会资本应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项目因故提前终止的,除履行上述移交工作外,如因政府原因或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提前终止的,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给予社会资本相应补偿,并妥善处置项目公司存续债务,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如因社会资本原因导致提前终止的,应当依据合同约定要求社会资本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ppp项目债务的监控。ppp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负债,属于项目公司的债务,由项目公司独立承担偿付义务。项目期满移交时,项目公司的债务不得移交给政府。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项目运行质量,严禁以ppp项目名义举借政府债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合规性审核,确保项目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并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相关前期论证审查程序。项目实施不得采用建设-移交方式。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资设立项目公司的,应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规定以及ppp项目合同约定规范运作,不得在股东协议中约定由政府股东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对社会资本方股东的股权进行回购安排。

财政部门应根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结果和ppp项目合同约定,严格管控和执行项目支付责任,不得将当期政府购买服务支出代替ppp项目中长期的支付责任,规避ppp项目相关评价论证程序。

第三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建立ppp项目库,做好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准备、采购和建设阶段信息公开内容包括ppp项目的基础信息和项目采购信息,采购文件,采购成交结果,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项目合同文本,开工及竣工投运日期,政府移交日期等。项目运营阶段信息公开内容包括ppp项目的成本监测和绩效评价结果等。

财政部门信息公开内容包括本级ppp项目目录、本级人大批准的政府对ppp项目的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对ppp项目财政管理情况加强全程监督管理,重点关注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ppp项目的,依据《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ppp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解读对照20xx年12月31日财政部的《ppp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库〔20xx〕215号文),ppp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将ppp与政府采购密不可分、深度融合的关系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确认并凝固下来,既是三年来ppp项目采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为未来更大规模涌现的ppp采购行为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规范指导。

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了本办法的立法依据主要包括《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等,这就从法理上明确了ppp项目社会资本招标选取过程的政府采购性质。这个规定和215号文规定是一致的。215号文第二条对定:本办法所称ppp项目采购,是指政府为达成权利义务平衡、物有所值的ppp项目合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完成ppp项目识别和准备等前期工作后,依法选择社会资本合作者的过程。

与215号文更加专注与采购程序各环节操作相比,ppp财政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用整章的篇幅对ppp采购环节的管理规范做出进一步明确:

第十条规定,经前期识别论证得以确认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审核通过的ppp项目,由项目实施机构按照政府采购管理相关规定,依法组织开展社会资本方采购工作。这就进一步确认了ppp项目的实施机构在政府采购程序中的采购人地位,比如交通运输项目中的各地交通委、交通运输局,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主管部门,文化项目中的文化局等。

该条明确,项目实施机构可以依法委托采购机构办理采购。这就明确了政府采购机构在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采购中的职责。

第十一条明确了ppp类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方式。依据《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部竞争性磋商管理办法等规定,办法明确了ppp项目应当优先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竞争性方式采购社会资本方,这对保证采购流程的公开、透明有积极意义;该条明确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分竞争更有利于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参与ppp的积极性。

与215号文相比,该条未明确列入邀请招标采购方式,对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定,要求严格符合法定条件,并经上级政府采购主管部门批准,这是近两年来ppp项目采购实践现状的总结,也将更有力地维护社会资本参与竞争的平等准入机会。

第十二条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平等参与ppp建设和服务的权利,被业界普遍看好。

第十二和十三条对ppp采购公告的实质性条款、项目采购评审标准做出了明确和限定,要求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建设运营需求,综合考虑专业资质、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和财务实力等因素合理设置社会资本的资格条件;评审过程应当应当综合考虑社会资本竞争者的技术方案、商务报价、融资能力等因素。这是对214号文的重要增补。我国政府采购采用专家评审制,结合财政部门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明确专家评审需要考量的主要因素,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第十四条对社会资本投标人的补偿规定也是个小亮点,一是针对政府采购程序中的投标保证金制度,应依据《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如期如数退还,这在215号文第21条也有详细规定;另外,ppp项目一般技术复杂,社会资本方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内容最终被全部或部分采纳,但经采购未中选的,财政部门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其前期投入成本予以合理补偿,该规定也将大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竞标的积极性。

第十五条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对ppp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重点对ppp项目采购信息公开事宜做出规定。按照《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财政部20xx年第19号令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有关管理办法,ppp项目的政府采购信息,包括资格预审文件及结果、采购文件、响应文件提交情况及评审结果等,应该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向公众公开,以确保采购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暂行办法的亮点之一是明确了政府采购平台和ppp综合信息平台应作为ppp政府采购项目的信息公开平台;亮点之二是明确财政部门在ppp采购活动中除了监督管理,还负有支持服务的职责,这也是实行宽财政,配合有关部委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稳增长的需要。

第十六条明确采购结果应由项目实施机构将ppp项目合同提交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法制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这项规定与政府采购文件备案管理方法相衔接。

合同管理是ppp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的重头戏,也是保证合同履行、政府和社会资本长期有效合作的关键。10月9日的中央深改组会议着重强调,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活动中,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确需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社会资本吃下了定心丸,使社会资本得以规避ppp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最大风险。215号文第三章争议处理和监督检查部分对合同管理和变更有规定,新出台的暂行办法第十七章对此进一步做出了明晰具体的细化规定。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8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物资采购程序,,加强内部控制,明确经济责任,确保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均属于本制度规范范围。

第三条费用报销及在外购物直接付款的零星物资采购不适用本制度。

第四条公司固定资产的购置适用本制度。

第二章物资采购规定

第五条物资采购实行归口管理制。原粮由采购供应部负责采购,辅助材料、包装物由仓储部负责采购、修理用备件及后勤用物资及办公用品由后勤部负责采购。特殊情况下,经董事长或总经理批准,可以指定专人进行专项物资的采购。

第六条所有负责物资采购的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及时预测市场供应变化,确保质量过关,价格低廉,供货及时。

第七条推行合同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原则上要与供货方签订合同,详细注明供货品种、规格、质量、价格、交货时间、货款交付方式、供货方式、违约经济责任等;否则,造成的损失由采购人员负责。

第八条实行比价采购制度,物资采购要货比三家,确保所采购物资价格低廉,质量上乘。大宗物资采购建议实行招投标制度。

第九条实行采购质量责任制。采购人员对所采购物品的质量负有全面责任。如因失职而采购伪劣产品,采购人员应负经济责任。禁止采购人员收受回扣。如有收受回扣,一经查证,除全额追缴回扣款项外,将视情节轻重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章发票入账及付款程序

第十条采购物资进厂后,采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办理物资入库手续,具体要求如下:

1.原粮入厂,由磅房办理入库手续,打印电子入库单,入库信息录入电脑。

2.辅助材料、包装物由仓库保管办理收库手续,填制一式三联入库单,一联交客户办理发票入账手续。

3.五金电器、修理用备件由五金库保管办理入库手续。

4.采购经办人要认真填写采购物资发票入账单,详细填写所购物资名称、数量、金额、供货单位等要素。程序如下:

经办人填制发票入账单保管员根据收货情况签字确认部门经理审核会计审核发票合法性总经理签字准予入账财务挂账作为日后付款的依据。

第十一条物资采购付款原则上采取先入账后付款的制度,特殊情况下需预付款的单位,经董事长或总经理批准,可以办理采购预付款手续。

第十二条采购付款实行审批制度,执行两条线管理形式,即发票入账和签批付款两条线分步进行的形式。具体程序如下:

1.物资采购一律由采购人员办理发票入账手续后,方可进行申请付款审批。否则财务有权不予批准付款。

2.申请付款,由经办人填写转账汇款申请单,经财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到出纳处办理汇款。

经办人填写转账付款申请单部门经理签字财务会计根据发票入账情况审核总经理根据资金情况签字出纳办理汇款

3.需要预付款的部门,直接填制转账汇款申请单,经财务审核、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字批准后可先办理汇款手续,财务部据此挂账,待发票来到后再由经办部门办理发票入账手续冲账。

第四章附则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以“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为主线,明确整顿规范和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开展江苏中烟工业公司系统物资采购专项检查,着力推进采购管理规章制度与内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全面推行公开招标,坚持实行阳光采购与痕迹管理,切实加强对物资采购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为江苏中烟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检查对象

各卷烟厂、直属公司、四个中心、机关各部门。

三、检查范围

重点围绕20*年实施的烟用材料、烟机零配件、交通工具、一般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燃料、10万元及以上的防灾救灾物资、批量1万元以上的办公耗材(含软件)等方面的大宗(大额)物资采购开展检查。烟用材料包括专卖品和非专卖品卷烟材料,烟机零配件主要是烟草专用机械零配件。

四、检查内容

开展物资采购专项检查工作,着重检查各项制度是否完善,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实施过程是否合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一)管理制度完善性

检查物资采购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管理制度应根据烟草专卖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与国家局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国家局即将出台《关于加强卷烟工业企业烟用材料采购规范管理的规定》、《关于规范烟机零配件采购行为的若干规定》、《烟机零配件网上交易监管工作管理办法》等)。物资采购制度要覆盖机构与职责、集中、授权、自行采购目录、资质认证、计划预算管理、采购方式、招标投标管理、采购程序、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档案资料(记录)管理、咨询投诉程序、监督管理等采购活动内容。

(二)决策程序规范性

物资采购决策程序的履行情况。采购活动决策的依据、决策过程及*决策等方面情况。

(三)实施过程合规性

1、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实行企业内控的资质认证制,包括供应商资质认证、资质复核与进入退出机制。供应专卖品卷烟材料的供应商应持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

2、采购计划与预算。年度采购预算应按规定程序审批;采购计划经过审批后实施;专卖品卷烟材料采购计划按国家局、总公司下达的计划编制执行。

3、采购程序。符合招标条件的采购项目应当进行招标;招标过程按照招标投标法及规定程序进行;实施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应得到批准或授权,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部门应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按照规定流程和审批程序对符合支付条件的采购项目支付采购资金。

4、痕迹管理。采购过程中有关档案资料(记录)的保存、销毁按照规定进行。

(四)监督检查到位性

内部监督检查部门按照规定及时进行监督活动并保存记录;监管情况纳入企务公开范畴。

五、检查时间和方法>(一)自查阶段(4-5月):各卷烟厂和直属公司要依据本实施方案制订本单位物资采购自查方案并开展自查。由于各单位检查范围涉及项目的分管部门不一,应根据部门职责分工分别写出烟用物资采购、零配件采购、行政性设备采购(含交通工具、一般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办公耗材及其他)的自查办法并分别认真自查。公司本部的相关自查由物资采购中心牵头,办公室等有关部门配合。原则上5月底前完成自查总结并上报公司整顿办。

(二)全省检查阶段(6-7月):整顿办和物资采购中心组织专项检查组到各卷烟厂和直属公司检查。

(三)迎接国家局抽查阶段(8-11月):在全省检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迅速整改,迎接国家局、总公司组织的专项检查组的重点抽查。

六、检查工作要求

分包采购管理办法篇10

1.合同审核。一般需要对供应商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资格进行审查,尤其是进口仪器设备,需要对国内商的资质及其商业信誉进行调查评价。我校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合同对象的法人登记证书、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证明原件进行审查,评估合同签订对方的信用状况以及履约能力,并在其合同履约过程中关注资质、信用有无变化。2.合同签订。进口设备的签订大多是与国内的商签订,为了规避汇率变动,结算方式主要为人民币包死价。但也有少量签订条款中涉及外汇结算,进口仪器设备签订合同后免税办理、清关等程序,到货周期较长,一般为3到6个月,汇率波动较大,出现结算付款与预算相差甚远,从而导致用户部门预算不够的现象。从而导致合同风险把控不严,违约处理风险增加。3.合同履行。合同签订后,合同双方应一起遵循合同约定条款,根据合同的内容、性质和目的履行义务。尤其进口仪器设备,要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分析,确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4.合同签订后的验收、结算。合同签订后,进口仪器设备需要相关免税办理,清关到货后的验收工作一般由职能部门、用户部门以及供应商参与,如果涉及商检的设备,还需要海关等校外单位参与。进口仪器设备由于指标的复杂性、专业要求,验收有时会需要专业的场地和条件进行设备性能调试。并且严格按照合同的标的物条款进行履约验收。合同结算是合同履约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合同履约的监督,也是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一般由用户部门办理入库、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

二、汇率变动对进口设备采购合同的影响

高校的年度预算是对一年的采购计划的总体规划。其中进口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是年度采购总预算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年度整体采购预算计划有重要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影响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对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的内容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我校目前采用的一般结算方式为人民币包死价,这样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汇率变动风险。但也有少部分进口设备是采用外汇结算,采购合同条款一般会注明付款结算的方式、时间等,合同结算的时间段不同所对应的人民币汇率就不同,所支付的金额就会随着汇率的上升或者下降而变化。

三、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合同流程管理

目前进口仪器设备普遍金额较高,结合我校的实际工作,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采购项目需要进行论证、招标采购。大部分的进口仪器设备都需要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由于进口仪器设备合同签订后采购周期较长,流程中涉及单位较多,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合同管理体现了采购合同过程的闭环管理,包含合同的签署、办理免税、清关、商检、资料归档等环节。

四、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

作为政府采购的其中一员,高校进口仪器设备采购活动,也具有商业性质,同样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开展。学校通过建立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用制度法规约束,施以监督,将合同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法制化,使其更加完善。尤其对于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合同,通过规范合同的标的物产地、型号、价格、到货时间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进口货物采购合同的准备、订立以及履行阶段进行合法、规范管理,我们能够做到保护学校资金、维护学校合法权益,进而有效提高进口仪器设备采购效率。

五、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我校已经实现集中采购合同统一管理模式,并且已初步建立了合同规范管理的采购合同管理办法以及合同章管理办法,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模式。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的缺乏,导致用户在查阅采购合同时效率低下,也为学校采购合同整体管理增加潜在风险。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合同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合同是否及时归档、合同档案分类是否便利、科学,使得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