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2:31

传统商业模式篇1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销售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产生了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使得商业呈现多样化势态。而电子商务从以往的商业模式的补充开始转变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商业形式之一。这也促使了传统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由于传统的商业模式的“可见”、“安全”的特性,使得其还是多数消费者的首选模式,其次才是电子商务的模式。由此,当前人们尝试着将电子商务跟传统商务进行结合,试图开创一条适合当前环境的商业模式。就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一点帮助。

[关键词]

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影响

1.前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传统的销售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产生了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使得商业呈现多样化势态。电子商务具有可能给予大众以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的特点。电子商务在其定义上是说商业交易的双方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展的商物行为,像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服装销售、农产品销售以及信息销售等都是常见的电子商务形式。电子商务在其形式上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因此可以让企业以相比传统商业模式低的成本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采用了电子商务的平台进行贸易,在交易的平台中,企业可以更好的展示其产品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非常的多,像淘宝网、苏宁易购网、亚马逊网、五八同城网、当当网等。在各种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企业可以充分的陈列出相关产品的信息和资料,并且可以给予消费者更低的价格以及快捷周到的服务,这些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措施。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而且在电子平台的运行中,企业的销售成本的降低进一步的提升了其产品获利的空间。这种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优势的商务模式也为电子商务占有率的飞速提升创造了条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子商务占有率的飞速提升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在形式上不仅仅是一种销售的模式,更是企业生存的一种方式,其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2.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2.1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营销观念的影响

当前,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的商业如何提升其市场的占有率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人们发现在电子信息时代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销售的过程中还要依据消费者的特性展开。当然,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商业模式也能够借鉴互联网的技术,形成特殊化的营销理念,不经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客户进行沟通和联系,更能通过互联网来寻找潜在的客户。此外,将从互联网上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就可以促使产品营销的个性化的特点,最终达到提升产品营销效果的目的。同时,网络技术的出现促使了产品的经济贸易模式是过往的规模性贸易向细化贸易的转型。而且企业的影响在电子商务中的优势不再明显,任何公司都能共享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使其创造属于各公司的个性化营销方式成为了可能。此外,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传统商业模式中沟通方式的转变,从过去的单向沟通逐渐的转变为双向的沟通。例过去的电话营销模式为例,其主要以销售人员向消费者的单向模式,消费者仅会对产品的信息和资料进行被动的接收。这就使得企业没法适时的得到消费者的意见,就无法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最终就会对企业的效益造成影响。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中,双方会经网络进行双向的联系,这样就使得企业可能及时的掌握消费者的真正需要,也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2.2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企业将生产和销售两部分进行分离,并将销售的流通渠道看成流通过程的必然,也是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但,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崭露头角,其不仅使得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者间没有了地域的限制,也给予贸易的两方实现网络成交成为了现实。而且,产品的销售过程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快速模式,企业能够随时随地的与消费者展开贸易。这也造成了销售过程中某些仓储和装卸等伴生的商业活动逐渐的被淘汰。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很多的企业都会开展独自的配送服务,也是过去的仓储储备向生产储备进行转化,而产品的包装整理也会逐渐的合并到生产过程中。所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在网络中,消费者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方便以及选择性,消费者通过网络和电脑就可以对相关货物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这能极大的降低消费者外出逛街购物的时间以及精力。此外,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商品数据和特性,并可以对同类的产品进行对比,这样就更能达到其获得性价比高的产品。最后,当前的全球经济具有网络化且依赖性较高的特性,企业的产品信息和质量很容易的就能够被全球的消费者获得,并且产品的优劣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造成影响。所以,传统的商业经验方式应当适时的进行完善,否则将会导致电子商务模式最终取代其地位的严重后果。

2.3电子商务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模式中,企业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产品“无成本”的宣传,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总结,其以最低的成本让最多的消费者了解和其产品的信息和资料。在贸易中,企业产品从最初的设计和生产到最后的配送到消费者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企业也在整个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力和销售等的成本。而节省出来的资金就可以投入到产品的开发、质量提升以及售后的服务汇总,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在传统的贸易模式中,消费者通常是在特定的产品销售场所进行产品的选购。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成本除了产品自身的特定成本外,还要算上在产品的选购中所付出的时间、精神以及其他消费等。而在电子贸易的模式中,消费者选购的产品其成本仅是改产品的成本以及上网的花费和选购的时间精力。相对比传统的模式,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极大的降低消费者得到产品的总体成本。

2.4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对市场变化的影响

在传统的商业贸易的模式中,企业的产品在整个的过程中,包括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宣传、产品的销售以及产品售后的服务等环节都要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支持。此外,传统的商业贸易模式中,企业人员众多就会造成会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不清楚等的缺点。在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发生改变,对信息的传递需要经过一级一级的进行,这就会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和资料的丢失或者失误等状况,而企业的决策者在受到信息后不仅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评价,并需要对相关的信息展开研讨,才能做出最终的结论,然后依次的再传递下去。这种模式下,产品需求信息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就会使得企业无法依据市场的改变来完善和重新设计相关的产品,这也是当前影响传统商业贸易模式的关键性问题。在电子商务贸易的模式中,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等所需要的人员得到了精化,这不仅能缩短产品需求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时限,也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使企业对市场真实的需求有最快的反应,并适时的完善自身的产品,已获得最大的利益。

2.5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法律法规的影响

当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电子商务模式以及有很大的占有率,而且很多的以传统商业模式为主的企业都建立了独自的电子商务贸易的平台,例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广百百货等,在其官方网页对企业和产品介绍的同时也积极的开拓网购的贸易模式。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完善。当前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法规以促进电子商务模式的规范化发展。如:《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合同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等都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模式中,其贸易的过程通常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而网络却是一个虚拟的事物,这就导致了当前制定的法规无法全部或有效的解决电子商务贸易中的所有问题。当前,如何正确的面对和解决电子商务贸易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重点。面对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建立健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和基本国情的电子商务贸易的法规是当前电子商务贸易中的首要问题。

在当前的电子商务贸易的立法过程中,需要由针对性的对以下的几个问题进行解决:第一,对网络上信息的真假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在电子商务贸易的过程中,贸易的两方通常不会进行当面交易的模式,所以这就非常有必要对交易过程中的两方的身份进行核实。同时还有确保交易过程中,交易两方的信息的安全性,对两方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人隐私、产品交易资料、产权等进行保障,同时还要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确保其消费权利不受到损害。第二,电子商务功能的等效性。在传统的商业贸易模式中,贸易双方签署的法律文书采用纸质版进行,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在电子商务商务的模式中,当前贸易的双方没法通过网络签署相关的文书,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措施非常的少。这就使得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贸易中对交易两方的权利有保障的法律法规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第三,电子商务贸易的税收。当前电子商务贸易尚未进行收税,对企业产品销售额的确定以及征收多少税,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销售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产生了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使得商业呈现多样化势态。当前电子商务模式尚无法全部代替传统的商业贸易模式进行产品的销售等所以,传统的商业贸易模式还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贸易模式上处于发展的起步过程,远落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由于其本身固有的时效性、快捷方面性以及优越性等特点对传统的商业贸易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其同时也对传统商业贸易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为传统商业贸易的完善指明了道路。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的介入,对传统的商业贸易模式中繁冗的过程进行了简化。但传统商业模式也为人所需,大多数人还是认同“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理念,不能完全接受虚拟消费的电子商务模式。因此,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相结合,才能带给商业企业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单小芬.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挑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2]贾丹阳.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J].观察,2013,(01)

[3]向欣.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0

传统商业模式篇2

本期商学院,银泰百货集团副总裁马其华、杭州祐康集团副总裁周瑞扬、浙江盘石董事长兼总裁田宁将与我们一起探讨“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话题。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将如何创新?

田宁: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改变营销理念。2004年,盘石起步之初,中国不含搜索引擎的网络广告市场为18亿元。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占整体中国广告市场不到1.4%。而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权威数据,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营销市场规模达252.7亿元,预计2012年可达433.1亿元。

虽然电子商务比起几年前已经有很大的改观,但是众多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仍处于萌芽阶段。在中国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真正展开网络营销的不足100万家。以浙江为例,300万家个私企业中,我们盘石服务的不过是其中的千分之一。这是个巨大的市场,作为先行者,我们有优势,更有机遇。

马其华:2010年毫无疑问是电子商务发展十年来最火热的一年,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两亿人体验过网上购物。与消费品零售总量相比,现在网络销售份额还有限,但其增长势头之迅猛,已令传统百货业望尘莫及。

目前在国内排名前十的网络零售商均为纯网络零售商,但相比纯粹的网络零售商,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上销售具有品牌和物流仓储配送体系两大优势,更有商品渠道及供应链优势,所以传统百货触网是大势所趋。目前银泰网汇集了300多个知名品牌,很多知名品牌是首次正式授权银泰网独家网络销售,而这正得益于银泰的品牌背景,得益于银泰百货在过去这十几年与国内外众多品牌建立的合作关系。

周瑞扬:现在,电子商务正处于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各种商业模式不断涌现,o2o是目前祐康电子商务正在发展的模式,o2o就是onlinetooffline,是当前被业界认为将超越传统的电子商务,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下服务可以利用线上来揽客。我们把这种模式概括为“一网两店”。

企业要发展,首先应该选择好方向

田宁:我想先来说说我自己的故事。当初决定做it,我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摸索,10年前电脑刚普及,卖电脑是当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盈利模式,很快我发现这是一条没有前途的路,于是,赚到第一桶金后,我就谋划二次创业,方向在哪里呢?我开始研究,互联网到底能靠什么赚钱?结论是:只有广告和在线互动娱乐,前者占80%的市场,后者占剩下的20%,因此我决定去做互联网广告,到目前来看,方向还是对的。

互联网是个充满变化的行业,所以找准方向很重要,默多克购入myspace的时候花了数亿美元,如今却只卖了5000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创新并不是成功人士独有的,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投资人身上,中小企业创业要脚踏实地。真正要学的是人家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而不是外表和皮毛。

不过,创业公司在起步阶段要养活自己,活着比创新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不妨借鉴别人,学习别人。新浪、网易等许多门户网站模仿雅虎,淘宝模仿ebay,阿里巴巴模仿了亚马逊,但要更进一步,做自己的东西,就需要转型升级。

马其华:我也认同这一观点。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及时认清并快速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才能生存并获得发展。2009年以来,银泰百货开拓创新,从容应对,积极借鉴和汲取电子商务、购物中心、大卖场等行业的发展经验,确定了多种业态并行的发展战略。除百货公司的经营和拓展之外,购物中心、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将是集团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银泰百货”定位于家喻户晓的流行性时尚百货店;“银泰中心”作为城市高端地标性商业物业,将包含奢侈品零售、超五星酒店、超甲级写字楼和世界一流品质的公寓;“银泰城”则是多功能,复合型大型城市商业生活综合体,汇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购物中心。

周瑞扬:对于我们来说,传统零售连锁店的方向在于:不以卖商品为盈利模式,而是以提供服务为盈利模式。今年3月,祐康旗下的60多家连锁便利店一分为二,变脸为“祐驿站”与“祐乐客”。“祐驿站”定位为24小时便利店,除了常规的商品售卖,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手机充值、公交卡充值、长途车票买卖、水电费缴付、照片冲印、信用卡还款……“祐乐客”则定位为社区仓储式批发以及团购功能。通过这样的体系,我们的收益很明显:公司不仅为国内外22大类近5000种商品提供区域和分销服务,并已经和全国各地8家获得有机及绿色认证的农业基地合作,提供涉及人们饮食的七大类、近500种高品质商品。(来源:商报)

传统商业模式篇3

一.商业模式概念与要素

商业模式是实际存在的,是可以被总结和归纳的。目前,被广泛认同的商业模式定义为:“是一个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资金、原材料、人力资源、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所处的环境、创新力,又称输入变量),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给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变量),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但不被别人复制的特性”。当然,商业模式一般要包括价值定位、目标市场、销售和营销、生产、分销、收入模式、成本结构、竞争者和市场份额等诸多要素,比较复杂。虽然有些商业模式相对简单,但至少也要包括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生产过程)、赢利方式等三方面要素。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因此我们在把握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时,也力图避免使之复杂化,主要抓住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生产过程)、赢利方式三方面入手即可。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主要围绕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与产品、如何生产相关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蕴含在产品、服务中的经济价值如何实现等三方面要素来进行思考。

二、商业模式认知与行动

对于传统出版单位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陌生的未知领域,从业人员对数字出版难免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对于传统出版单位的决策者来说,数字出版“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让他们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目前,由于诸多因素困扰,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存在多种认知:一种是神秘派认知,认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比较高端,无法认知,以现在企业自身的条件、人员素质尚不能开展数字出版业务,这种对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悲观认知,使许多传统出版单位对于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仍处于观望状态,这里不是妄下结论,现在这样的企业依然存在,而且数量不少;一种是朦胧派,对于数字出版业务有着美好憧憬,也有些许尝试,但是对于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认识尚处于模糊状态,对企业自身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条件认识还不够,这种认知状态决定了一些传统出版单位在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时,仅仅推出webl.o产品,如简单的电子书(e―Book),投入力度不够、业务裹足不前,这种企业的数量也不在少数;一种是积极的能动派,认为虽然现在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尚不成熟,但仍有一些经验或模式可以借鉴,通过不断地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这种认知状态促使一些企业开始积极投身于数字出版之中,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一定的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企业尚为数不多。

三.探索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一些传统出版单位面对发展迅猛的数字出版产业,突破固有思维,积极探索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并在市场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商业模式,虽然并不成熟、需要完善,但仍可加以借鉴。

以跨媒体,跨领域为带动的组合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传统出版单位突破以纸质出版为载体的限制,通过并购、委托开发、合作开发、联合经营等手段。共同开发或推出高品质的多媒体数字出版物以实现市场的占有和数字化转型。它有利于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合作共赢。近几年来,一些大的出版集团、期刊集团转变经营方式,跨领域发展,与数字媒体和行业服务,在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手机等领域合作发展,推出mpR读物等,虽然合作的利弊均有存在,但这种模式已成为主要商业模式。

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增值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传统出版单位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或依托其他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团队的组建,以推动技术开发、升级,并转变服务与经营观念,使用户在应用数字出版产品的同时,获得超出期望的满意服务的模式。目前,一般大型的出版集团和经济基础雄厚的出版社都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而经济基础一般的传统出版单位则采取了与其他技术企业合作的方式。近几年来,一些传统出版单位积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从而带动了传统出版单位整体的转型升级工作。

以整合内容资源为依托的数据库模式

这种模式是传统出版单位将众多内容资源和信息集中起来,以数据库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订阅服务与付费下载服务。它与以往传统出版物的服务模式不同,向用户提供的产品突破了书的限制,是一种包括数据、内容、体验的综合。目前来说,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的传统出版单位,绝大多数都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据库内容资源的持续获取和扩展越来越成为这一模式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瓶颈。因此,传统出版单位在数据库内容增量问题上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以版权保护为基础的合作分成模式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出版业就是版权产业,脱离了版权保护,出版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这种模式是指传统出版单位通过技术、法律等诸多手段对既有版权和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与增值开发,通过版权的交易与使用进行赢利,并与版权拥有者进行利益分配。目前来看,一些拥有丰富版权资源、内容品质较高的出版单位,无论是在转型升级方面,还是在与网络媒体合作方面,都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以观念认知改变为起点的应用产品(app)模式

传统出版人、传统出版单位一直以来都深信“内容为王”,缺乏对数字载体和传播渠道的深刻认识,因此,在对接数字传播体系时,手足无措。随着对数字出版认识的加深,传统出版人开始意识到制造内容已不是业务的核心,如何使内容实现增值,才是关键问题。因此,基于内容创造高附加值的应用产品成为了核心业务。应用产品以整合性、动态性、消费需求导向性和定制性对原有的数字出版理念进行了创新。这种模式是指传统出版单位结合自身资源,对数字内容进行综合开发,形成应用产品,以实现内容增值。现在来看,传统出版单位推出的应用产品,多为多媒体(富媒体)图书,仍需进行创新探索。

以创造型消费者为基础的网络原创文学模式

创造型消费者,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即创新者。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用户创造内容的同时,要积极鼓励用户协同创新。这方面,盛大文学很具有代表性。近年来,传统出版单位,尤其是一些出版集团,也在积极部署原创文学网站,如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创办的学海网业务就开展得不错,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传统商业模式篇4

落地生根虚实互补

1999年,三个上海人季琦、梁建章和沈南鹏凑在一块(后来又加入一个南通人范敏)合伙创办了携程网。携程的商业模式表现为:一边笼络庞大的会员卡客户群体,一边向酒店和航空公司获取更低的折扣,中间的差价就是其获取的佣金。

在当时,这一商业模式并非创新,已经有人依托互联网做物流生意,比如由有海归背景的李国庆和俞渝夫妻俩创立当当网。

通过嫁接会员与商家的沟通桥梁,携程扮演着“渠道商”的角色,核心业务以机票、酒店预订为主,靠发放会员卡吸纳目标商务客户,同时依赖后台庞大的电话呼叫中心作预定服务。

携程让人眼红,一开始就潜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方面,携程这一商业模式很容易复制,简单易学,很快就引来如法炮制的追赶者,e龙就是一个典型的模仿秀,同样的发卡人员,同样的呼叫中心,身后都有外资在线旅行服务巨头的身影,甚至都同在纳斯达克上市。

另一方面,携程的成功必须依赖实体商家的利润回报。在携程创立之初,作为中介,它为整个产业链增加了价值,商家们喜不自禁,干恩万谢。但携程毕竟是“剥皮”的“二道贩子”,甚至心太“黑”,吃20%的回扣,摊薄了商家的利润,引起商家的强烈不满。以商务酒店锦江之星为例,在锦江之星还未形成网络之前,为了自身的盈利,借助携程提供的服务,扩大了客户源。但是随着锦江之星自身形成了一定的网络优势,就不希望继续受到携程的“盘剥”,于是将其一脚踢开,另砌炉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服务中心。

面临同行竞争和上家挤兑,携程必然寻求新的生长点,最佳的方式必然是让网络“落地生根”,形成真正的“鼠标+水泥”的商业模式。于是,2002年,如家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与携程同一个创业团队,同一个老板,作为经济型酒店,如家的出现,成为中国酒店业的搅局者,也为携程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财源,不再看别人的脸色,因为如家也是携程的。

如今携程和如家,正在形成双赢的格局。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行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行业,向超过1900万会员提供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约商户及旅游资讯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

而作为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领袖品牌,如家现已在全国29个省和直辖市覆盖近90座主要城市、拥有连锁酒店400多家,形成了遥遥领先业内的最大的连锁酒店网络体系。

凭借稳定的业务发展和优异的盈利能力,携程旅行网和如家酒店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6年10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比翼双飞。

it一与传统产业的亲密接触

如果消费类网站只建立了一种网络渠道,即无法实现对终端控制,成为空中楼阁,那么这种渠道很难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携程与如家的结合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携程和如家在酒店这个看上去门槛很低的行业里创造了一个传奇。

携程和如家是it和传统产业的亲密融合。互联网的拳脚功夫表现为强大的网络整合功能,将杂乱无章的客户资源整合成同类有序的消费群体,对接到传统产业上。

如家是从携程这个“母体”诞生出的关联企业,在如家成立之初,无论从客房预订还是从客户服务上,携程都是其有力的网络平台保障。借助于携程的支持,如家建立了依托于互联网的客户服务终端。

而在如家业务的拓展过程中,携程必然从如家身上“分羹”自肥。尽管面临传统渠道网络化的冲击,“携程+如家”的互动,构筑了强大的“防火墙”,更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

眼下,“携程+如家”的商业模式正被移植到其他传统产业上。比如旅游网站的商业模式正渗透到健康行业,爱康网就是携程的翻版。

携程是中国众多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和几百万潜在客户的中介平台,爱康网也同样把自己定位于中国众多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和国内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体检、就医、咨询和保险等方面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为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服务以及客户关系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爱康网的创始人张黎刚也是e龙网的创始人,他踩着携程创业团队的脚印亦步亦趋,深得其真谛。双赢模式

经过几年的磨合,携程和如家已经成了一对分不开的连体婴儿,其运作模式也成为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商业经典。携程和如家,相互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试图分拆“携程+如家”模式,独木难行,甩掉对方已不现实。

虽然当初为了促成如家上市,携程撇清了与“交易关联方”如家的投资关系,但几年来,携程与如家的业务关系一直绑在一块。

两者合则双赢,分则互损。因此携程应该不会去涉及如家的领域,单独再去做酒店,重新拉起一班人马与如家竞争。如家也不会抛开携程,反向运作,加强网上操作,自己吃独食。

传统商业模式篇5

一、“武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量”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形成了蒙古族共同体。蒙古帝国的建立和武力扩张,使传统蒙古族游牧经济通过战争,催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商业经济成为游牧经济的重要补充。

从灭西夏,到西征花刺子模为始,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蒙古族游牧经济的供应短缺,常常是通过战争“掠夺”来解决。

在这一时期,蒙古族对外战争不仅仅是政治的延伸和政治国家的完成,更是蒙古族的商业需求战争化,战争成为商业行为的工具,或者说,商业经济是战争的内在本质。因此,在战争过程中,直接掠夺生产、生活必须品和各种工匠人是蒙古族战争的出发点,因为“武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量”。通过战争建立的蒙古帝国不仅完成了蒙古社会的基本建制,也形成了政治集权制下的蒙古族游牧经济和商业经济。与战争共性的财富掠夺政策,形成了蒙古族商业经济发展中的战争掠夺经济,并成为传统蒙古族商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补充。

为了满足蒙古族生活需求和实现战争的目的,成吉思汗在《大扎撒》中规定:“凡进入他的国土的商人,应一律发给凭照,而值得汗受纳的货物,应连同物主一起,送到大汗那里。”他鼓励子女和将领学习经商,“军队的将领们……并让他们像坚毅的商人那样地掌握他们所知道的本领”。成吉思汗与三名不花刺商人的故事成为蒙古族重商与公平交易的佳话。

1218年,蒙古汗国第一次组建“阿演京”的商队去西方交易,却被花刺子模国王下令杀害,成吉思汗说:“撒儿塔兀勒切断了我们的‘黄金绳索’,还能饶他吗?给兀忽纳等100名使臣报仇雪恨……”这是征服欧洲的起始,也是建立蒙古帝国商业流通的开始。

在随后的征西战争中,“他们虏掠了那些优秀工匠,使他们从事各种工作,”并明确规定工匠免死,“惟工匠四百及童男女若干得免死为奴,余尽被杀。”把这些人“分赏其诸子、诸妻、诸将”。这些工匠为蒙古大军制造了战争所需的箭、弓、云梯,带来了筑路、造桥等工艺,同时也生产了大量蒙古族需要的日常用品,为以后的蒙古王国的手工业生产打下基础。

通过战争建立的四大汗国,在商业上交流活跃,为后来元朝繁荣的商业经济开拓了道路。“成吉思汗统治后期,他造成一片和平安全的环境,实现繁荣富强,道路安全,骚乱止息,因此,凡有利可图之地,哪怕远在西极和东鄙,商人们都向那里进发。”事实上,战争成为发展商业的急先锋,也成为商业帝国的有力保障。

通过战争建立的蒙古族政权和蒙古贵族,实行政商合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商业贸易中,蒙古族是商业经营的拥有者,却不是商业经营的主体。国家商业领导权掌握在蒙古帝王和贵族手中,他们运用政治地位,以权力交易的方式,以“翰脱克商业”收取“翰脱克钱”。

从成吉思汗伊始,许多商人充任了蒙元王朝的显官,亦官亦商。如回鹘富商镇海为蒙古四大名相之一,权力在耶律楚材之上。回纥人阿三、阿合马、桑哥及汉族卢世荣等人均为商人出身,先后主政掌管财政经济大权。这种商业官办、政商合一的经济模式,主导着蒙古帝国的商业发展。“上至皇亲国戚、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喇嘛僧人都成为特殊阶层,依靠其权威和财富,通过政府的法规、命令、措施,保护自己的商业行为,从而形成了包括减免商业税在内的各种优惠的条件。尤其封建皇帝、王妃、官吏等都是高利贷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向回回等商人转移现金,从而吃高利。这就是元朝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基于官商一致的格局,商业贵族拥有诸多的商业特权。在商业贸易中,如果商人出现亏本、遭遇意外,如劫掠等等重大损失,要由附近的居民赔偿。商旅所至,“官给饮食,遣兵防卫”。对商贾资财明令保护,严禁“拘雇商车”等。保护商贾人身及资财安全,成为各级官吏的要务。“封建贵族和大商人阶层,他们归降于蒙古征服者,获得了各种优待和特权。”

为了鼓励商业行为,对于商人,减免赋税。窝阔台时期的商业税是三十分之一,而到了至元二十年(1283年)七月,政府规定,“敕上都商税六十分取一”。同年九月,“徒旧城市肆局院,税务皆入大都,减税征四十分之一”。政府对商人的减税政策,刺激了商业的发展。为了鼓励内地商人到蒙古地区做买卖,政府对上都的商人,给予“置而不征”的免税待遇。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蒙古诸汗规定了苛捐杂税和沉重的徭役,成为社会劳动者的沉重负担。但“封建贵族和大商人阶层,他们归降于蒙古征服者,获得了各种优待和特权。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蒙古诸汗所规定的苛捐杂税沉重的徭役,全部重担正是落在纳税阶层定居农民和中下层市民身上”。

元代的商业政策与前代有所不同。在蒙古统治者的心目中,没有贱商的观念,相反,从很多措施上可以看到,政府不仅重视商业,还保护商业,因而元代商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举国上下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如贯通全国的驿站,不仅提供军事保障,还是商业经营的重要中转站,是商业流通的枢纽。和商业贸易发展相一致,蒙古族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向城镇建设方向发展,在窝阔台时期,哈刺和林成为当时蒙古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商业贸易的中心。

元朝立国后,蒙古贵族鼓励商业贸易,至元以后,每年仅征收的盐税就有200万锭(每锭100贯),“相当于国家一岁钞币所入(税粮未计入)的一半以上”。忽必烈汗出于富国的目的,实施“理财助国”的方针,“网罗天下大利”者,授予高官厚禄,象阿合马“以功得成效自负,众咸称其能。世祖急于富国,试以行事,颇有成绩”并“授以政柄,言无不从”。这些因商而仕的官员们,横征暴敛,“理算天下钱粮。已征数百万,未征犹数千万,名曰‘理算’其实暴敛无艺。州县置狱株逮,故家破产,十、九逃亡入山。吏发兵蒐捕,因相梃拒命。两河涧盗有众数万”。在政策上实行“商旅子来,置而勿征”税收方式。据载,往来上都的商旅车载驼运,不绝于道,野火连片,黑夜不寂。

经过忽必烈政权的扶持,当时的国内外贸易被控制在了政府、官僚、色目人手上,对一些金、银、盐等实施专营,百姓在不公平的商业行为中日益贫困。“十倍官钱,州敷县家,县敷编户,鬻庐逃亡,货妻折估。苍天!苍天!悲愤难言。”对于忽必烈汗的倚商思想,其重在一个“理”字上,他希望通过商业流通创造财富,却造成了社会贫穷。

二、北元中后期与明朝的商业贸易发展,结束了传统的蒙古社会以战争掠夺财富的历史,通商解决了战争的根源和冲动

自1368年妥欢帖睦尔从大都撤出后,北元蒙古族与中原地区再度陷入对峙状态。明朝政府通过军事打击、经济封锁等策略,使蒙古族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段布难得”“生锅破坏,百计补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从十四世纪未开始,蒙古族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主要采取了战争掠夺的传统方式,迫使明王朝以小规模边境形式满足自己的需要。“蒙古人需要汉族文化成果,主要包括食品、纺织品、铁器而开展的抢掠、侵犯,促使建立了明朝的商业贸易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蒙古人生活中存在着重大矛盾。即一方面他们企图通过抢掠、侵犯方法,从明朝获得所需东西;另一方面希望与汉人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通过派使者送礼获得边境贸易权。这个矛盾对蒙古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元蒙古族除了战争掠夺外,与中原地区的商业贸易主要通过“通贡”和“互市”的方式,恢复了典型的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交往的形式。

蒙汉通贡贸易是一种带有政治前提的贸易形式,它以蒙古族对明朝的政治臣服为条件,接受封赐的蒙古贵族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向明廷供奉物产,明廷则按照朝贡者的地位和贡品的数量,回赐相应的彩缎、生活用品等。

到了也先时代,通贡贸易达到了高潮。蒙古使者“络绎于道,驼马迭贡于廷”,人数最多时,一个使团有数千人。1447年,“瓦刺使臣皮儿马黑麻等二千四百柒十二人来朝,贡马四千一百六十二,貂鼠、银鼠、青鼠一万二千三百”。也先时期是蒙古族与明朝之间关系发展的新时期,贸易发展活跃,以“土木堡战争”为标志,以也先为代表的瓦刺蒙古商业模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也先继承了传统的蒙古商业模式,倚重军事征服,对于蒙古百姓相关的经济发展关注不多。特别在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中,通过掠夺或进贡贸易来应付蒙古的经济需求,依然保持着脆弱的游牧经济特征。

在与明朝通贡贸易中,也先倚重回族商人。明朝时期,回族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汉氏回族商人多为富商、巨商。也先充分利用了回族政治、经济优势,让他们以官府的名义出使明朝,搭起蒙汉之间的贸易桥梁。在1448年组成的贸易使团中,回族商人占了42%。

土木堡战争是也先与明朝之间基于商业贸易的军事冲突,尽管也先在战争中取得了军事胜利,俘虏明英宗,但出于双边贸易的军事战争并没有使双方走向更深的军事冲突,相反,以遣返英宗皇帝为标志,双方的经济贸易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通贡贸易快速发展。在也先统治时期,蒙古地区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内地的牲畜和皮毛交易每年达到几千万头(张),同时,内地也为蒙古族提供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蒙汉民族关系发展良好。

由于通贡贸易不能满足蒙古社会下层民众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明朝政府在蒙古族的要求下,最早于长城沿线一带指定交易市场,允许双方在指定时间里进行商品交易,以马市、木市交易为主。到明朝后期,随着明朝的衰弱和阿拉坦汗的崛起,蒙汉双方互市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从东起辽东,西至肃州的长城沿线增设了数十个市场,双方交易范围扩大,从最早的马匹、木材,发展到粮食、布、绸缎、马尾、盐、纸张等,甚至包括明朝查禁的兵甲、弓矢、刀剑等。从16世纪中叶开始,蒙古人的物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以1550年发生的“庚戌之变”事件为标志,阿拉坦汗与明朝确立了和平贸易关系,到1570年明朝册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蒙汉贸易进入到良性的轨道。“自与阿拉坦汗和睦通商以来,边境消除威胁,城镇平安,这是汉唐以来未曾有过的。”

阿拉坦汗实际控制蒙古草原后,守土拓疆、发展军事实力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他首先发展土默特部经济,积极吸收和鼓励流亡到土默特地区的汉族群众开发土默特平川。16世纪后期,土默特聚集了十多万汉族农民,形成了新的农业生产区域。在商业贸易方面,蒙汉民族交易物种类繁多,蒙古方面输出物品有马、骆驼、骡子、驴、牛、羊、皮革、毡子、皮衣、马鬃、盐碱、薪炭、木材等,输入物品有粮食、布匹、衣服、农具、铁锅、纸张、药、漆、茶叶等日常用品,数量巨大。仅以1571年到1664年的马匹交易为例,通过官方市场进入内地的马匹超过300万,年均43万。蒙古方面的马匹供应已经成为中原地区马匹的主要来源地。

在贸易交易中,阿拉坦汗总结蒙汉长期贸易的经验教训,与明朝政府各自制定了互市贸易规则,其中阿拉坦汗制定了《规则条约》,明朝政府制定了“市场法五条”,并相互派官员管理市场。在阿拉坦汗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当时贸易规则的制定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在《阿拉坦汗法典》中,不仅继承蒙古族传统的习惯法,还对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发展畜牧业以及发展与明朝贸易等问题作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

北元朝同明朝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北元社会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在结束与明朝一个世纪的对抗后,北元社会逐步走向社会稳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特别是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后来的商业贸易提供了稳定的畜产品来源。北元中后期与明朝的商业贸易发展,结束了传统的蒙古社会以战争掠夺财富的历史,通商解决了战争的根源和冲动。

三、蒙满时期的蒙古族商业模式

自蒙古族归入清朝统治后,蒙古族的商业贸易受到了清政府的严格控制,蒙古民族进入了封闭时期。与盟旗制相适应,旅蒙商的经济形式成为蒙古地区的商业主流。同时,俄国商业开始渗透到准噶尔汗国和喀尔喀蒙古地区,并成为影响清后期蒙古地区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旅蒙商是清政府对蒙古人的限制与汉族商人追逐利益的产物,也是蒙古族封闭的游牧经济的必然结果。旅蒙商输入的商品以消费品为主,质次价高。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直接物物交换。商人们利用蒙古族百姓天性善良、直率和单纯的特点,采用欺骗、调包、灌酒等方式,以低价值物品换取高价值牲畜,严重损害了蒙古人的利益。特别是通过赊账的方式诈骗蒙古人的牲畜,“旅蒙商人把货物高价赊给,价钱则以羊羔或母羊折算,并设定羔羊一年或几年后都按成年羊以及包括繁殖的后代在内、连本带息地收回,以这种极高的高利贷剥削着牧民。”对于纯朴、善良的蒙古牧民来讲,通过赊账方式购买的商品,让他们陷入了不能自拔的高利贷的圈套。

蒙古地区旅蒙商业的发展,严重损害了蒙古族经济发展,蒙古族的经济命脉被控制在旅蒙商人的手中,限制和扭曲了蒙古族的商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敌视商业经济的民族心理,并影响至今。

自17世纪下半叶,噶尔丹汗开始与俄国进行贸易往来,主要以农畜产品换取米、面等农作物,直到1755年准噶尔汗国归入清朝版图。在喀尔喀蒙古,俄国根据《尼布楚条约》,通过哈克图关口以及建立在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的商业铺子等方式,开展贸易活动,形成了与旅蒙商人共同控制蒙古族地区商业经济的格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沙俄和日本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侵略,内蒙古的财富逐步沦为外国殖民者的财富。“因此,如果说近代蒙古地区商业有发展,那么这仅仅是外国帝国主义侵略、腐败的清朝政府各种政策以及蒙古王公、喇嘛们与汉族流动商贩相互勾结,掠夺蒙古民族经济资源导致的畸形发展。这种商业贸易很快把蒙古地区变成了土产品、畜产品、工业原料的销售基地。”

四、回回人与蒙古族商业发展

蒙古西征前,回回商人已活跃于蒙古和华北地区,成吉思汗对中亚的通商贸易主要依靠回回商人。西征后,打通了东西交往的通道,大批阿拉伯、波斯和伊斯兰化的突厥人被蒙古军队作为工匠、军士带入中国,编入“探马赤军”,成为蒙古军征占全国各地,统一全国的重要力量和后来回回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东来的回回人承担屯戌任务和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多居住在城市和交通要道上。为了在儒教文化根深蒂固的异乡生存下去,他们在维护自身、文化习俗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汉文化,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在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发展,为后来的回族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到元朝时期,回回人已正式编入国家户籍。

在国内和海外贸易中,蒙古贵族大量地使用色目人(主体是回回人),随蒙古军进入中国的还有许多回回贵族、官宦、学术人士,以及来中国经商的回回商人。根据许多历史的记载,当时回回商人大量的来中国,更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元朝的“例献”与“关税”收入,很多是依靠回回商人,元初回回商人不纳税,亦官亦商,有的还向政府承包地方盐课等税收,称为“扑买”。他们在中国对外贸易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朝对包括回回人在内的色目人给予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地位,更加促进了西北回回商人在中国的商业贸易,“我元始征西北诸国,而西域最先内附,故其国人柄用尤多,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不少回回商人,以几十人或数百人结为商队而行,带来珠宝、犀角、象牙、玉器、香料等,换取丝绸、瓷器、麝香、大黄及沿途土特产,从而使得西北丝绸之路上的各城镇更加繁荣。

元朝初期,回回有“屯聚牧养”的地方主要在甘肃河西、宁夏、河南、山东和河北一带,以及云南等地。在肃州东关内“自东至西大街一条,长一里半;自南至北横街一条,长一里;其余小市僻巷不一,肆中贩粥,不拘时辰,朝市暮散,富庶与城内土孚。惟番回居大半”。在青海,则有“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传统商业模式篇6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商业模式;重构;发展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使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并具有多种选择途径,商业模式也得到一定的变革且备受关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有很多,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变化、企业管理的变化等。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经济环境,使企业面临更大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分析,采取最合适的商业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商业模式的含义

中西方学者对商业模式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解读,采用了多种方式和模型,如:描述、展示、陈述、架构以及概念性工具或者模型、结构性模板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模式得到等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其含义也发展到更广阔的层面,从信息管理领域拓展到企业管理领域。但是,对于商业模式并没有具体的定义。amit和Zott将商业模式界定为一种可以跨越核心企业便捷并相互依赖而发展的运营活动体系。Chesbrough的看法略有不同,商业模式是一系列流程,目的是将技术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

三、“互联网+”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对传统的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避免了传统模式受时空的限制,使信息能够更有效的传播,对企业、顾客、供应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格。

其一,“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和产业分工,形成了跨界协作,对不同区域的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模式,将过去并不能联系到一起的各种元素进行结合,进而提高了一定的价值。

其二,“互联网+”使商业模式产生一定的随机性和变化性,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和变革,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同时,淘汰了传统的分销渠道,如今的o2o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省去了传统的渠道和中间环节,节约了相应的成本。网络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简化了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实现了低成本高收益,降低了制造产品额难度,加强了各方面的沟通,为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四、“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社群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价值创造模式,而跨界协作则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调节模式,而平台则起着一定的中间作用,连接社群和跨界协作,三种要素共同保证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发展。

1.社群

社群可以存在于具体的领域,也可以存在于一定的虚拟空间,是由一定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单位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在互联网中,社群之间处于互相交叉的网状中,主要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定义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市场已从原来的厂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价值交换转换为厂商与社群消费者合作网络成员间进行交流和增值的地方。

2.跨界

所谓跨界是指跨越一定的行业和领域进行相应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满足不同行业和文化的需求而形成新的事物。互联网本身为其提供了无边界创造价值的可能,保证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发展。

3.平台

平台作为商业模式的核心部分,为商业和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场所和环境。其一,平台可以是供需双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保证信息的传递和接收,降低各用户收集信息所需的成本,实现双方的价值转换进行价值创造。其二,平台的存在为创造制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能够更好的对商业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功利主义行为,保证消费者和供应商共同的利益。

五、“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建议

1.挖掘市场用户需求,把握社群顾客

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挖掘行业内其他企业所忽视的市场,对社群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查,根据第一竞争者优势,快速进入市场,抢占先机。

2.以跨界的方式获取关联利润

跨界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利用虚拟整合,跨过传统的产业边界,进而有可能使原本具有合作关系的两个不同行业转变成竞争关系。企业应把握r机,合理的利用技术跨界以及利用已有社群实现跨界,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3.创造新兴的消费需求

企业正通过社群划分的不同,尝试对现有的消费者需求进行改变,进而转变原有的消费习惯。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企业若想处于领先的发展地位,就必须掌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情况,走在价值链的前端。

六、结语

商业模式创新是激发创造商业价值的动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一种途径。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商业模式受到的很大的冲击和变革,不论在形式还是构成上,同时,如今的商业模式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周[.浅议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商业管理的冲击.《江苏商论》.2015.

[2]肖叶飞.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新闻战线》.2016.

传统商业模式篇7

关键词:传统品牌企业;电子商务;转型

一、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通过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产品的同时,也通过网络渠道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郭亚军、赵礼强,2008)。多渠道策略的实施使制造商能获得很多潜在利益,但同时也引发了渠道冲突。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渠道冲突,实现多渠道策略运营的利益最大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渠道冲突的定义及原因

渠道冲突的原因有三:(1)目标不兼容;(2)区域重合;(3)对现实的不同感知。

2.线上线下渠道冲突的现有解决方案

网络渠道区隔目前有两种方式:产品区隔,品牌区隔。

(1)产品区隔:线上和线下分别销售不同产品,通过差异化产品实现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区隔。

(2)品牌区隔。其核心是为网络销售设立全新的品牌,避免在多个渠道中销售同样的商品。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进行多层次分析,重点分析每家企业的四个层面:(1)公司层面,(2)公司与经销商关系层面,(3)产品层面,(4)其他影响因素。

2.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如下:(1)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所获取的信息,(2)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进行跟进访谈所获得的数据,(3)来自公司网站、商业出版物及新闻报道的信息。

3.数据分析

第一步是通过综合访谈笔录和档案数据初步构建每个案例。在单案例分析结束后,进行跨案例分析,在案例间寻找相似概念及案例间的联系。在集合所有案例后,筛选出变量,构建初步的影响框架。

四、影响传统品牌企业选择区隔方式的模型

1.公司层面因素

公司战略目标:

(1)经营目标:战略进攻vs战略防御

企业经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采取的电商发展战略。

在坚持品牌一致性前提下,企业给予电商子公司独立的生产线,让其针对互联网新市场进行设计开发,并开展整体营销推广活动。

除开发网络专供款外,另一种模式则是建立网络新品牌。应用此种模式的关键是企业的互联网消费者群体存在战略细分的可能。

命题1:对着力于扩大销售的电商企业,选择老品牌、新产品模式。如此既可通过为网络市场开发新产品与线下渠道区隔开来,又可拓展网络市场达成提升销售额的目的。

命题2:对着力于独立业务的电商企业,选择新品牌、新产品的模式。其关键在于网络市场和线下市场的群体是否存在战略细分的可能,如果存在战略细分市场,采用新品牌更有利于建立网络业务。

(2)公司品牌战略:公司单一品牌vs多品牌战略

企业在进行区隔方式的选择时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品牌战略,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品牌。

命题3:多品牌战略的关键点是差异化,具有创建多品牌的资源、能力和基础的公司可选择开创网络新品牌来避免线上线下冲突。

(3)公司与经销商关系:经销商为主vs自有渠道控制力

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无疑会给实体销售渠道带来巨大冲突。罗莱家纺走“连锁”开店之路会直接导致罗莱公司过于依赖加盟商。因此,对罗莱公司而言,规避线上线下冲突,是公司的重中之重。

2009年3月,为避免原有配销体系与新通路的矛盾,罗莱选择全新打造纯电子商务网络品牌LoVo,并建立了独立的网络营销公司。

命题4:对于以经销商模式为主的传统企业,为规避线上线下渠道的冲突,可以选择品牌区隔;而以自有渠道为主的企业,则可以实行产品区隔。

2.行业层面因素

(1)行业成长速度

行业的成长速度反映了产品的市场增长率以及潜在的市场容量。对于传统企业,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速度越快,新品牌创立机会就越多,收益也越大。

命题5:行业成长速度越快,越容易建立新品牌,传统企业越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新品牌来实现区隔。

(2)消费者卷入程度

高度涉入商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如电脑、家电;低度涉入商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低,如休闲服饰产品。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高,因此运用原有品牌开拓网络市场,推出网络专供款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命题6:传统品牌企业进军电子商务,消费者对产品购买卷入程度越高,越可以使用产品区隔。

3.其他因素:企业产品与互联网的匹配度

互联网渠道适合销售标准化、规范化、复杂性程度低的商品。企业产品与互联网程度越高,越适合在互联网渠道销售。这与使用产品区隔还是品牌区隔并无多大联系。

命题7:传统品牌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企业产品与互联网的匹配程度与企业选择何种区隔方式无关。

五、研究结论

依据多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公司战略目标、公司与经销商关系、行业特点、消费者卷入程度是影响公司选择区隔方式重要因素。

公司经营目标在战略上影响区隔策略,对着力于扩大销售的电商企业,可以选择老品牌、新产品模式。对着力于独立业务的电商企业,选择新品牌、新产品的模式。而创建新品牌,具有创建多品牌的资源、能力和基础的公司可以试着选择开创网络新品牌来避免线上线下冲突。

从行业因素来说,行业成长速度越快,越容易建立新品牌,传统企业越可以考虑通过建立新品牌来实现区隔。对于消费者卷入程度高的行业,则使用产品区隔更为保险。

六、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由于研究规模限制,本文重点研究家纺和小家电行业,其他行业只略有涉足。随着对线上线下渠道研究的深入,未来可多涉足不同行业的企业。此外,未来的研究可逐步从定性转向定量的实证检验,为电商营销人员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国才,赵彦辉.多重渠道冲突管理的渠道区隔与整合策略――基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框架[J].经济管理,2009,8(31).

[2]赵礼强,郭亚军.B2C电子商务模式下多渠道分销系统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10,2.

传统商业模式篇8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银行;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是通过或依托第三方支付、云计算、网络社交等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的金融活动和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传统金融业的电子化进程加快,同时第三方支付业务、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也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这一时期,互联网金融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业务后,互联网金融成为引领时代的新概念。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等优点,但存在着信用风险大、安全风险大的缺点,同时管理较弱。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

1.网络支付。网络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如网银、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及第三方支付等。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其具有数字化、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上海“付费通”,普通家庭或个人接入付费通核心业务平台eBpp系统,即可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工具付费通,实时接收即时支付公用、政事等费用账单的明细信息。

2.p2p互联网借贷。从形式上看,p2p其属于间接融资,但从事p2p业务的公司只提供平台、信息及客户信用等级,与客户不存在借贷关系,其实质是直接融资。我国的最早的p2p平台成立于2007年,早期发展较慢,2011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2014年,纳入中国p2p网贷指数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为356家,未纳入指数的有80家。我国的p2p业务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有观点认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为个人直接参与借贷业务提供了机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p2p从事着金融业务,但不受金融监管,可能演变成为一种恶性的庞氏骗局,最终的结果将是倒闭。

3.众筹。众筹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众筹更加开放,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和注重创意的特点。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同,我国金融体系对众筹的接纳体系不同,导致其在内涵、模式、发展速度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由于国内未经国家批准发行股票和债券属于非法集资,因此,国内的众筹采取的是团购+预购模式,不能直接出售原始股份,如2012年淘宝一家名为“美微会员卡在线直营店”曾出售原始股的店铺,由于涉嫌“非法证券活动”被取缔。从这一点来看,金融监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4.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门户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其核心本质是“搜索+比价”的模式,即是将金融机构产品放在平台上,由用户通过垂直搜索和对产品价格、特点的比较,自行选择金融服务产品,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对贷款、理财、信托、保险等多元化的需求,给传统的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除以上几种模式外,当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还有虚拟货币、搜索引擎、产业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金融大数据等其他五种品类。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及建议

1.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

(1)支付领域。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支付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支付中的第三方支付组织,在网上交易中,第三方支付充当着类似与商业银行的角色,而凭借着在电子交易中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发展十分迅速,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6万亿元,全年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50.01亿笔,较上年增长43.47%,金额8.9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0.04%。网络支付的迅猛发展对银行形成倒逼之势。

(2)小微信贷。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p2p网贷业务对传统银行的小微信贷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阿里小贷一季度的贷款规模为120亿,日利率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六,初步估计年利率可达18%,利率水平远远高于我国传统银行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有着很大的影响。

(3)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传统银行增加利润的重要渠道,其不占用银行资金,却能带来较为丰厚的手续费的收入。但随着2013年阿里巴巴余额宝的推出,互联网金融逐渐开始大面积地涉足基金代销业务,传统银行在中间业务中网点分布高、信用度高的优势逐渐消失,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挤占传统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

2.传统银行业的应对措施

针对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务带来的冲击,首先,传统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应借助互联网门槛低、成本低的特点,抓住机会,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创新,如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等,使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其次,传统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积极扩展业务渠道,增加客户资源,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拉近与客户的业务联系,以增加客户忠诚度;最后,传统银行应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评价等级,建立银行信贷业务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加快审批,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同时降低不良信贷率。此外,银行也应当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兼具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业务、服务,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宇.互联网金融: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J].探索与争鸣,2013,(9):67-71.

传统商业模式篇9

当前,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进行渗透和融合,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商业逻辑带来根本性影响,引发制

>>互联网下的传统制造业浅析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市场部门的差别浅议互联网思维下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路径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前景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价值视角下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当传统制造遇见互联网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基于传统生意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传统制造企业的新征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理念下新疆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互联网+”制造与无锡路径互联网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传统企业竞争力制造业的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传统发行模式互联网企业微创新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万达、顺丰等传统行业大佬互联网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互联网独角兽公司烧钱加快离泡沫破裂不远财富中文网:《互联网独角兽公司烧钱加快离泡沫破裂不远矣》,资料来源:http:///business/c/2016-01/24/content_254522.htm.等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根基,我国是制造大国,但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反应迟缓,与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运营和管理模式的预期相距甚远。这里面有心理上的因素(对互联网置若罔闻等),更多的是认知和行动上的原因,包括对“互联网+”新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不充分,深陷于传统模式的惯性而难以打破等等。因此,开展深入研究刻不容缓。

理论上讲,现有关于“互联网+”的文献少、零碎而且集中于概念界定、思想阐述和典型案例佐证,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而驱动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尚未揭示清楚,也无法给出行之有效的“互联网+”行动指南和管理策略。针对上述不足,本文运用商业模式理论和网络经济学,在学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剖析“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商业模式产生的多重作用,识别制造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路径与方式,研究结论对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一代互联网(“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

互联网发展至今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历经曲折,发展日益完善,成为当前信息资源最为丰富、覆盖面最为广泛、应用功能最为强大、成本最为低廉的信息网络。本质上讲,互联网是一种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突破的新型信息传输管道,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工具,类似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力滕斌圣:《“互联网+”到底连接什么》,资料来源:http://.cn/zl/management/20150522/073922241074.shtml.,能够惠及各行各业,对现实世界带来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显著提高生产、消费和供需对接的效率,增强全社会资源利用水平。

互联网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也引发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从驱动力、应用的覆盖范围、对传统产业的影响等多视角来分析,互联网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代互联网阶段:早期计算机互联网络,其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供给创造需求,建立起全新的互联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开辟出门户、搜索、社交、游戏等新的产业,但互联网产业链条较短,主要限于线上,参与者较少,对传统产业和人们生活的冲击较弱,大家对互联网持怀疑和谨慎态度。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是“流量变现”俞永福:《“互联网+”的本质是重构供需》,载《商周刊》,2015年第10期.,即通过免费或低成本提品服务来汇聚用户访问流量,然后导入广告或第三方来获得收入。

第二代互联网阶段:2012年后,互联网进入万物、移动互联网络的新时代,也被称之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各行各业渗透和融合,互联网产业链条拉长,从线上向线下延伸,参与者日益增多,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传统产业的重塑和升级产生深刻影响。企业创造价值的逻辑发生重要变化:一是“创新大魔方”,围绕传统产业中的用户痛点,利用互联网开发新应用或解决方案,重构供需关系,扩大需求和供给;二是“效率金箍棒”,利用互联网大幅提高传统产业链条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互联网发展步入新时代,源动力出现升级换档:从技术供给向技术应用转变,从技术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升级,从新产业向传统产业拓展。由此,互联网的发展空间被无限放大。(第一代与第二代互联网的区别详见下表)

第一代互联网第二代互联网时期1993~2012年2013年至今总体性质计算机互联的网络万物移动互联的网络互联的本质人与人(通过计算机)的联接物与物、人与物的联接支撑技术tCp/ip、www技术、不对称加密技术、SnS等RFiD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覆盖的范围计算机、固定化(基于固定的ip地址)终端多元化(手机、pad等)、移动化(基于变动的位置)发展驱动力技术创新,供给创造需求商业模式创新,应用引领需求互联网产业链条链条较短,主要限于基础设施及线上信息提供和交易环节链条拉长,从线上向线下延伸,从产业下游向上游拓展互联网的参与方参与方少,主要是新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商和服务商(硬件、软件、通信等)和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愿意接受新事物的领先用户参与方增加而且多样化,包括各行各业的经济主体和数以亿计的普通网民互联网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打造出全新的互联网产业并部分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效率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纵深的渗透与融合,扩大了需求和供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冲击较少,充其量是传统产业+互联网,在保持\营和商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作为一个额外的信息、交流沟通、营销和采购渠道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大范围、纵深入的渗透和融合,导致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产业的性质和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创造出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经济增长点门户、搜索、安全、交流、社交、电子商务、微博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各种新应用和新解决方案,例如:研发众包、网络精准营销、大规模个性化定制、p2p金融、全生命周期在线支持服务等等核心的价值创造逻辑流量变现:通过免费或低价提品和服务汇集网络流量,然后将流量导入广告或推荐给其他互补性产品和服务来变现开创蓝海:围绕用户痛点开发应用,重构供需关系,创造顾客价值,开发增量市场,颠覆游戏规则价值的主要源泉“眼球经济”:低成本地聚合较大规模的网络用户群和关注力,提高供需双方达成交易的效率“创新大魔方”:通过互联网调整产业供需链中的信息链接方式来重构供求关系,增加需求和供给,创造出新的增量市场,大幅提高产业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效率金箍棒”:通过优化信息流大幅提高产业供需链中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和交易成本社会民众对互联网的态度“互联网是冒险游戏”,对互联网持怀疑、戒备和谨慎态度,甚至是置若罔闻和防范躲避认可、理性和积极,充分挖掘利用互联网的潜力为己所用典型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案例Bat、Sina、Google、facebook、ebay、amazon等

(一)功能层面:不仅是“效率金箍棒”,更是“创新大魔方”

衡量一家企业或一项行动是否具有真正的“互联网+”内涵,关键的标准是看功能和效果,评价原有的业务活动与互联网结合之后是否产生了质变,是否创造出新的增量。在实体经济领域,互联网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创造价值:(1)“效率金箍棒”,互联网驱使商业世界变得日益扁平和紧密,企业能够打破原有业务运营和管理中的种种约束,如信息不对称、营业时空限制等,大幅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这一功能被称之为“+互联网”,推动企业实现在线化(24小时全天候营业)、去中介化(供需双方直接互动)和全球化(去地域化、一点接入、全球覆盖)。但是,“效率金箍棒”是物理反应,提高效率,改善存量。(2)“创新大魔方”,原有业务与互联网进行跨界融合,不只是提高效率,而是发生了质变,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供需流程,重构了供需关系,产生了增量。供给端是“点石成金”,将原本闲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实现碎片整合,充分利用;需求端则是“无中生有”,创造了原本不存在但是顾客重视的新消费场景俞永福:《“互联网+”的本质是重构供需》,载《商周刊》,2015年第10期.。“创新大魔方”是化学反应,重构供需,创造增量。两者比较,“创新大魔方”相对于“效率金箍棒”而言更能体现“互联网+”的本质和特征。

(二)结构层面:不仅是改善优化,更是颠覆重塑企业价值链

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工商企业的本质是活动的集合体,企业通过履行一组不同的活动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履行相同的活动为目标顾客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与服务,价值链是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利润的载体。“互联网+”加速和丰富了信息流动,对传统的线性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因为活动环节的运作需要信息的描述和支撑,一旦活动环节数据化和互联网化,信息就会映射到各个活动环节,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传统线性价值链就会坍塌,从而引发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形成各式各样的非线性、动态自适应的价值网络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的视角》,载《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第95-107页.。

(三)文化层面:不是主导控制,而是连接分享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通过劳动分工与协作,大规模、高效率地生产和销售标准化的产品来创造价值。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中心”的角色,是指挥者和主导者,也是财富的主要获得者。企业与顾客之间有着明显的区隔,供需分离。顾客是产品的购买者和接受者,位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之外,是价值的消费者和毁灭者VargoS,LuschR.,“Servicedominantlogic:Continuingtheevolution”,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Vol.36,no.1,2008,pp.1-10.。为了更有效地创造价值,企业建立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管理层级,追求分工明确、稳定有序、运行高效。这是一种强调“分工、效率、控制、竞争”的工业文化。相反,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去中心化”,企业不再扮演主导的角色,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变成价值网络中地位平等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在跨界中完成有效的p2p连接;每个节点又既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资源的整合者,跨界整合利用自身的资源以及其他参与者的资源来共创价值。价值网络中跨界资源的整合为价值创造提供更大的空间。顾客不再是价值的毁灭者,而是价值的共创者。在价值网络中,企业、顾客、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相互连接、协同工作,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这是一种强调“连接、分享、创新、合作”的互联网文化段永朝:《互联网思想十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三、“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和获取价值的业务逻辑和整体性的运营与财务架构teeceD.J.,“Businessmodels,businessstrategyandinnovation”,LongRangeplanningno.7,2010.ChesbroughH.,“Businessmodelinnovation:opportunitiesandbarriers”,LongRangeplanning,no.7,2010.,包括紧密联系、相互增强的三大构成:顾客价值主张、业务活动系统和盈利方式,每个构成又包含不同的要素。顾客价值主张阐明企业服务的目标顾客、提供给顾客的利益集合以及承载利益的提供物品,回答“谁是企业的目标顾客,为目标顾客创造什么样的利益,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的问题。业务活动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结构、缔结的外部伙伴网络和关键资源能力,回答“企业如何创造和传达价值给目标顾客,如何确保这一任务高效率地得以完成”的问题。盈利方式则描述企业如何获取收入、降低成本和提高资产利用率,最大程度地获取财务回报,回答“企业如何最大程度、持续性地获取经济回报”的问题。王翔:《新技术市场化商业模式设计:基于结构与情境视角》,d《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30期,第15页。

在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企业大多遵循“大规模生产”的价值逻辑:流水线批量生产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大众顾客的主流需求、生产主导、产销分离。但是,进入新的网络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再有效、可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流动的速度,丰富了信息流动的方式,提高了信息流、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效率,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使得原本依托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线性、单向价值链出现崩塌和重塑。同时,商业数据的井喷式增长(如Zetta级数据的出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突飞猛进,制造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关于顾客、产品、运营、管理和员工的数据,创造价值的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徐习明等:《中国制造走向2025: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载《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16年。。总之,“互联网+”发展正促使传统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目标顾客、价值主张、伙伴关系网络、收入来源等等。

第三,网络化合作。传统制造企业价值创造不依赖于其他类型市场主体。企业负责生产,顾客负责消费,产销分离,市场交易。网络经济时代,原有企业转型为网络型企业,其价值创造和获取依赖于其他网络成员的通力合作李海舰等:《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5期,第87-98页.。企业、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员工等多主体通过互联网直接地连接和交互,共同组成一个松散耦合的服务网络或商业生态。每个成员整合自己的资源和其他网络成员的资源协同工作,共同创造价值。这时,产销分离变成产销合一,市场交易变成多方交互;消费者可能变成生产者,生产者也可能变成消费者;员工可能变成合伙人,企业可能变成平台提供商。

第四,从核心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不同企业之间资源分布是异质性的。传统制造企业开发和拥有一些核心、特异的资源和能力(具有VRin属性),将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例如专利、技术诀窍等等。但是,不管企业有多么强大,内部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且,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核心能力很可能变成核心刚性。网络经济时代,市场需求日益多样性、个性化而且变幻莫测,单靠企业自身的资源难以保证持续的竞争优势。互联网发展导致的信息加速流动使得企业的边界打开并扩展,企业运筹帷幄的资源版图也从单个企业拓展到更广阔的价值网络。为了持续创新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企业需要动态地开发、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与能力teeceD.J,etal.,“explicatingdynamiccapabilities:thenatureandmicrofoundationsofsustainableenterpriseperformanc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28,2007,pp.1319-1350.。站到价值网络的层面上,现代制造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成员组合和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价值网络中角色与关系的重塑,经由新的角色和新的协同关系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再创价值。动态能力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三)财务盈利方式

站在财务的视角,赚到钱能活下去的商业模式才是有生命力的许小年:《面对现实,回归常识》,资料来源:http:///20151012/n423027654.shtml.。因此,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同时创造顾客价值和创造企业利润。只有首先创造出顾客价值,企业盈利才有基础,企业发展才有持续性。即使有些互联网企业拥有强大的资本融通能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补贴来获取海量用户和流量,如果找不到适当的盈利方式,则撑不长、活不久。

第一,“免费”方式或“多元化补贴收入”方式日益普遍。互联网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免费(freemium)”模式。“免m”的本质不是说企业不收费,而是相反,企业的收费对象、收费标的、收费形式和定价单位变得日益多元化。制造企业可以销售使用权、引入广告或者第三方来获得收入。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成本特性和不同客户细分群体的需求差异来灵活地采用免费和收费的策略(例如线上免费线下收费),从而更自如地在吸引客户和获取经济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孙虹、徐永华等:《智慧e时代的业务模式创新》,载《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10年.。通常情况下,企业将基础产品服务免费提供给一个庞大的客户细分群体,但是对高级或定制的产品服务溢价收费或者存在其他的客户细分群体愿意付费进行交叉补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相较于单一的收入源,长期可持续的收入流相较于短期一次易的收入流,更能促进企业发展的稳健性和盈利水平的提高。

第二,成本结构大大降低。“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的线性价值链是一种革命性的重塑,催生出一个“去中心”和“去中介”的动态价值网络,网络中每个成员通过互联网实现直接连接和双向互动,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大幅减少企业与网络成员间的交易和协作成本BermanS.J.和BellR:《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与物理化的融合制定新型业务模式》,载《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12年。。重要的是,企业使用互联网打破传统门店和分销渠道的限制,建立起直接双向沟通和互动渠道,一方面可以省去中间环节,节省中间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实时的客户信息,有利于获得关于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洞察,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和定制生产,减少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各种浪费和成本。当企业的产品与服务适合数字化、标准化的程度较高时,互联网化对企业的成本结构的影响将更为显著,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分销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将大大下降,甚至有些经济活动的成本将接近于零。

第三,资产结构轻型化。传统制造企业往往在厂房设备、分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大量的专用性资产投入,而且主要是自我的资本投入,这样的资产结构呈现出重型化、低流动性。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转变为网络型企业。一方面,企业通过与网络伙伴的高速连接和双向互动,可以更加灵活、高效地整合外部资源为自身所使用,从而降低自身固定资产的投入,实现轻资产运作,用较小的资产投入支撑同等规模的业务运营;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加速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周转,在同样的业务运营周期中利用较少的流动资产来产生出更多的收益。

四、传统制造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路径

传统制造企业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业务融合,将引发商业模式的聚变创新,打破难以为继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逻辑,建立网络经济时代新的价值创造和获取的运行机制。

综合众多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和一些先行先试的做法与经验,可以发现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顾客价值主张,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来提高产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增强、扩展或者创造新的客户价值主张;二是业务活动系统,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来改进、重构甚至创造新的企业和行业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两个方向的发展最终向智能o2o平台汇合,制造企业的价值内涵、价值创造的主体以及如何创造、送达和获取价值的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路径二:活动网络化,改造和重塑价值链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加速对传统制造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和改造,不仅仅是对现有的活动增加一些新的互联网手段,更重要的是会引发传统工业化要素与互联网新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化学聚变反应。制造企业价值活动的数据化和互联网化将催生各种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经济增长点。

产出智能化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更多的是局限于产品结构层面的变革,对企业价值链及其组织方式的冲击较小。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讲,顾客真正需要的不是产品与服务本身,而是产品与服务能否完美地解决他们自身面对的问题或者帮助他们更高效、更便利、更低成本地完成他们希望完成的工作任务。因此,制造企业必须深入挖掘顾客自身的工作任务需求,对传统的销为主的单一产业价值链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增加新的活动、调整活动间的链接关系以及改变活动的治理方式,建立起全新的跨产业价值网络和商业生态,来更系统地解决顾客问题。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从销售产品向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型VandermerweS.,RadaJ.,“Servitizationofbusiness:addingvaluebyaddingservices”,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Vol.6,no.4,1988,pp.314-324.。罗尔斯罗伊斯飞机发动机公司开发“按时收费”的服务模式,爱立信和华为通讯超过50%的收入来自交钥匙通讯解决方案、远大空调提供“供热供冷”服务等等,这些企业从产品主导的商业模式向服务主导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传统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推动物理化和虚拟化融合和跨界合作,将自己的硬件与软件、内容和服务进行打包整合,并且跨边界地连接和协调更多的合作伙伴及其活动,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为顾客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运营维护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客户流程外包服务、咨询服务、融资服务等等,给顾客创造更大价值,也同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VelamuriV.K.etal.,“productservicesystemsasadriverforbusinessmodelinnovation:lessonslearnedfromthemanufacturingindustry”,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Vol.17,no.1,2013,pp.1-25.。传统制造企业价值活动的数据化和互联网化将导致线性、单向流动的单一产业价值链发生坍塌,逐步重构形成非线性、双向互动的跨产业价值网络。这往往意味企业的本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原子型企业向网络型企业转变,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和获取将更多地依赖于跨产业的价值网络中其他成员的协同合作。对伙伴网络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中制造企业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小米是利用互联网跨界合作重塑手机价值链取得成功的现象级案例。小米的手机本质上与其他厂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小米开创性地利用互联网颠覆改变传统手机行业的价值链,建立了全新的手机研发方式、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管理丁辰灵:《产品、电商都要依托社群经济小米是最牛逼的例子》,资料来源:http:///u/dingchenling/201411211318660.shtml.。小米手机以“让消费者发烧和尖叫”为导向对产品精雕细刻,基于极致的产品来创建米粉社群。同时,小米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在社群中聚合了大量的手机发烧友群体,并且促进企业与客户以及客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持续地扩大社群并提高社群的粘性,建立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紧密的良好关系。米粉们通过这个实时交互的关系网络源源不断地给小米手机产品的迭代创新提供建议与反馈,同时也在不断地帮助小米做口碑传播。基于开放的网络社群,小米的miUi手机操作系统开发和升级做到汇集众智,同时有10万人参与开发,每周能够迭代一次。另外,小米完全绕开传统的多级手机经销渠道,建立手机互联网直销平台,大幅降低企业前台运营成本,渠道成本、库存成本和广告成本都接近于零。

路径三:打造o2o供需平台和大数据系统

一个o是线上(online),线上是比特的虚拟世界;一个o是线下(offline),线下是原子的物理世界。过去两个世界是平行的,现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成榇蛲ㄎ锢硎澜绾托槟馐澜绲那帕海实现万物互联、无缝对接。由于移动比特比移动原子更快速、便捷和经济,所以企业通过增强移动比特来辅助移动原子,可以优化或者变革移动原子的方向和方式,驱使原子世界中物理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发生革命性的提升Jp叶开:《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o2o结合,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产品服务和价值链深度融合,聚变形成各式各样的新商业模式,将展现强大的生命力。

在传统产业中,实现物理资源的碎片整合和供需关系的重构是o2o结合创造价值的核心。传统企业可以使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产业中分散的买方/卖方、信息、物品(产品、设备等)和活动环节虚拟化并连接起来,对这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分散资源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统筹调配使用,包括车辆、加工设备、餐馆桌位等,扩大了传统产业的需求和供给,并提高供需匹配和市场交易的效率。一方面,供给侧是将原本闲散的资源集中起来充分利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供给;另一方面,需求侧是创造出原本不存在但顾客重视的新消费场景,充分释放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最终创造新的增量市场,从而颠覆传统行业的游戏规则。Uber是o2o平台的典型案例,大大提高了物理资源的利用率。

o2o一旦结合,就会形成供需平台。进一步,当平台汇聚的碎片资源形成巨大的规模,平台上各个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相互链接不断产生数据,可以积累起海量的大数据。此时,供需平台就能升级为大数据系统,人们可以对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更加系统全面、新颖的数据洞察,从而更好地优化决策和行动,驱使系统整体的运作效率和使用效果不断提升,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阿里巴巴能够推出“蚂蚁小贷”“外贸贷”等无抵押无担保的金融贷款服务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杭州:阿里研究院,2015年。,是因为阿里巴巴平台已经积累出客户历史交易的大数据。凭此,阿里巴巴可以判断出客户信用,辨别出哪些是好客户、哪些是坏客户,从而能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同样道理,京东商城利用平台积累的大数据开展供应链金融(为供应商申请商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等)、消费金融(如京东“白条”“白拿”)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京东金融:《京东金融推出企业理财服务,逐步完善公司金融服务布局》,资料来源:http://.cn/roll/2016-05-25/doc-ifxsqtya6056236.shtml.,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消费能力和频次,结合京东供应商及开放平台商家的供货能力,给京东商城营运规模的上升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注入了强大的刺激。

总的来说,增强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将线下的资源和活动与线上数据和连接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围绕特定产业或者跨产业的供需平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级其成为大数据系统,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蕴含着广阔的商业机会,并能够释放巨大的商业价值。

五、结论与启示

当前,互联网发展步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由最初的计算机互联的网络转向万物互联、移动互联、高速互联的网络。互联网在支撑技术、发展驱动力、产业链条、参与主体等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正加速对传统各行各业进行渗透与融合,从而对传统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逻辑引发显著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功能层面,“互联网+”创造价值不仅是“效率金箍棒”,而且是“创新大魔方”;二是结构层面,“互联网+”不仅是改善优化,更是重塑颠覆价值链;三是文化层面,“互联网+”的文化基因不是主导控制,而是连接分享。

“互联网+”新时代,传统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打破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逻辑:标准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服务大众顾客的主流需求、流水线生产、产销分离、厂商主导。一个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全新商业模式正加速形成:一是顾客价值主张方面,制造企业从关注市场长尾头部的主流顾客群转向发掘市场长尾末端的边缘顾客群,从关注交换价值转向注重使用价值以及顾客感知,从产品向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二是业务活动系统方面,制造企业日益强调顾客参与和体验、去中介化、网络协作和动态能力开发;三是财务盈利方式上,制造企业日益推崇免费方式和多元化收入来源、显著降低甚至母本上消除成本以及资产结构轻型化。

“互联网+”新时代,传统制造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产出智能化,增强、拓展和创新顾客价值主张;二是活动网络化,改进、重构甚至创造新的企业和行业价值链或跨产业的价值网络;三是打造供需o2o平台和大数据系统。制造企业应当针对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组织特征来设计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创新路径,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

总之,“互联网+”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和微观企业经营管理造成诸多影响,近年来涌现出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现有文献较少、零碎而且集中于概念界定、思想阐述和典型案例佐证,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对“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企业商业模式造成的多重影响、制造企业如何开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等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解释,对推动我国“互联网+”行动和贯彻执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基于“互联网+”的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今后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互联网+”新时代产生的企业管理新理念(如分享经济、跨界融合)、新战略或模式(如服务型制造、云服务模式等)、新机理(如服务网络价值共创机制等)和新手段(如大数据营销、智能工厂等),并且努力推动理论研究从概念的逻辑推演阶段朝着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的科学方向加快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杭州:阿里研究院,2015年3月.

[2]财富中文网.互联网独角兽公司烧钱加快离泡沫破裂不远矣[eB/oL].(2016-01-24)http:///business/c/2016-01/24/content_254522.htm.

[3]丁辰灵.产品、电商都要依托社群经济小米是最牛逼的例子[eB/oL].(2014-11-21)http:///u/dingchenling/201411211318660.shtml.

[4]段永朝.互联网思想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

[5]京东金融.京东金融推出企业理财服务,逐步完善公司金融服务布局[eB/oL].(2016-05-05)http://.cn/roll/2016-05-25/doc-ifxsqtya6056236.shtml.

[6]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12月.

[7]李雷,简兆权,张鲁艳.服务主导逻辑产生原因、核心观点探析与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4):2-12.

[8]李海舰等.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8,(5):87-98.

[9]刘林青,雷昊,谭力文.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以苹果公司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9):57-66.

[10]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5-107.

[11]迈克尔・波特,詹姆斯・贺普曼.物联网时代来临!公司必须做出的十大战略选择[J].哈佛商业评论,2014,(10).

[12]迈克尔・波特,詹姆斯・贺普曼.物联网时代企业竞争战略[J].哈佛商业评论,2014,(11).

[13]孙虹,徐永华等.智慧e时代的业务模式创新[R].iBm商业价值研究院,2010年.

传统商业模式篇10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计算方式,是计算机科学的商业应用,“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即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也有人将云计算比作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租用计算资源,不用自己进行大量的软硬件投资,计算能力就如商品在网上传输,取用方便,费用低廉。“云计算”的核心并不是计算,而是一种服务理念,这种服务的完成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模式,而是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按需服务、极其廉价、高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主要有: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简单的云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比如腾讯QQ空间提供的在线制作Flash图片等。面对传媒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媒体要改变以往单一依靠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应该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的经营领域,开拓新的赢利模式,对于传统媒体,云计算应用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对其商业模式的改变。“云计算”改变传统媒体的这种商业模式,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和服务是非常强大的工具,能够在传统媒体的内容、渠道、广告和经营等方面改变商业模式。

一云计算能够实现真正的内容按需定制

云计算真正改变了传统的与用户往来的方式,以往都是内容生产商面对每个用户,现在是内容生产商透过“云”与用户沟通,内容提供商通过云计算将复杂的受众订阅及定制简单化、集约化,将复杂的权限管理和多媒体形态的报道呈现方式简单化,通过云计算实现新闻的订阅和分享,实现对新闻资源更为智能和人性化的搜索和过滤,这种媒体实践已经在国外进行。

云计算技术搭建起一个媒体和读者良性互动的平台,利用平台强化和受众的交流互动,加强受众的关注度和黏合度,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该平台接听新闻热线、报纸订阅和处理客户投诉等问题,也可以实现新闻信息反馈、读者问卷调查和dylw.net学术参考网发表新闻评论等。这样,活化传统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同时,也使媒体担任内容提供者与社区平台双重身份,汇聚有相同志趣和关注点的人,更贴心地为客户服务。同时,传统媒体可以把优质资源放到云计算的平台上,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销售,不足的地方通过云计算平台购买资源来补充。例如,多家出版集团可以按照一定规范和协议,构建云联云的平台,将内容资源放到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读者按需订购,智能检索、分析和深加工、读者互动、编读互动等服务。

云计算的这种模式真正满足了按需定制的几个关键的条件:丰富的内容选择和庞大的读者数据;随时随地订阅和接收定制内容;内容的即时性;高效的过滤和精准的内容推荐。这些使内容定位和个性化订阅真正成为可能。

二云计算能够改进广告销售的过程

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媒体之间原本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媒体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广告客户资源的竞争,但是广告客户资源是有限的,广告市场也是有限的,广告客户资源在市场环境下便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让广告客户成为媒体的长期合作伙伴成为媒体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如何让广告客户成为媒体的长期合作伙伴,最核心的、最为有力的办法是为其提供最好的、最人性化及个性化的服务。基于云计算应用开发的客户服务中心和系统可以帮助各个行业的单位处理好他们与各自客户的关系,帮助他们更好为客户服务,这样的客户服务中心和系统对于广告销售同样适用,而且非常适用。通过客服中心平台,媒体销售人员可以详细记录客户的信息和每次沟通的情况要点,作为以后继续沟通的重要参照,即使某位销售人员辞职,继任者也可以通过平台记录的信息了解客户实情,减少磨合期,持续提供服务,留住客户。另外,通过该平台的沟通过程也会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可以在下次调用时找到。这有利于销售人员及时进行个人总结,也利于管理人员更高效的管理和监控,同时防止人员离职带来的广告资源流失对媒体造成不良影响。云计算还可以和客户交互,接受客户的反馈和请求。

总之,云计算能让媒体更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扩大受众面,深入开发广告市场,制定更为细化、精准的广告策略,从而提高自身在行业领域的竞争力。

三云计算能够优化发行的方式

传统媒体大部分都自办发行,其优点是速度快、易管理、效益高。例如,《北京青年报》的“小红帽”队伍,《京华时报》的“小蓝帽”队伍等,而“云计算”能够帮助传统媒体实现电子方式的发行,客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pC机、智能手机和电子书的方式浏览媒体内容。以《华尔街日报》为例,它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而是与其网站wSJ.com紧密嵌入、彼此关联的新型出版物。每天报纸按照传统方式给读者提供简明快捷、深入丰富的当天重要新闻和观点,同时报纸上又加了不少路标似的标识指向网站上附加的相关内容,如果对相关内容感兴趣,读者可以登录网上继续阅读,读者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站看到该报的记者从世界各个角落发回的最新报道。同时,对传统媒体来说,云计算平台可以拓展新的用户群,也能有效降低发行成本。比如,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来管理读者订阅事宜、管理发行队伍,让所有的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云计算能够降低传统媒体的运营成本

首先,从软件成本上看,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播及电视报道模式,还是新兴的网络报道模式,在当前的条件下均为基于相应的行业软件及平台来进行报道的采集制作和,需要为不同的应用安装配置不同的软件,购买不同的授权或许可,其数据经常受到软件崩溃、存储设备故障或病毒破坏的威胁而导致报道成本大大提高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以电视媒体的一般报道流程为例,前期需要通过网络搜集素材,形成选题,制定采访及拍摄计划;中期拍摄完成之后,要进行素材上载、并借用或导入资料素材,利用公共机房及个人电脑或工作站进行编辑然后进行声音合成、字幕合成。后期进行播出前的转换及包装,然后借助卫星、有线及无线网络等多种播出平台播出。在这一流程中,至少有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编辑、声音处理、字幕处理、包装处理等软件需要分别安装于报道人员及公用机房的编辑设备之上,并且要保证其统一性和转换的便利性。即便满足这些条件,也要经常为软件在不同配置设备上运行的效率及稳定性、数据存储的稳定性和素材在不同介质之间导入导出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云计算可以通过SaaS及网络服务来使得这一流程更高效、成本更低。类似于GoogleappS之类的免费软件可以使得视音频字幕包装这样的软件基于网络来调用,拍摄素材和资料素材可以通过云存储来共享和访问,这将大大降低媒体及从业人员在软件上的投入。其次,硬件和维护成本也可参照以上描述来得出相同的结论,媒体机构可以省去购置大批高配置设备的经费并且可以使现有的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不至过于频繁地淘汰而造成资源浪费。

利用云计算节约成本及提高效率的一个生动的例子是:《纽约时报》从2008年开始对外提供免费的、完全可搜索的档案搜索服务dylw.net学术参考网,它开放了旧有1100万份1851年至1922年间文章的扫描文件,要从tiFF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由于数量实在太庞大,转换起来不但耗时甚久,也需要极大数量的机器,《纽约时报》将这项任务外包给了亚马逊公司。通过使用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在不到24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编排完成了全部的1100万篇文章,并且生成了另外1.5tB数据。如果用报社自己的服务器完成这项工作,也许要数月或数年,甚至还无法完成。

五结语

云计算在未来互联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透射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大家感受其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云时代能够充分发挥媒体的特殊属性任重而道远,而且云计算本身在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瓶颈有待突破。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把“云”飘到了it世界及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并与物联网、3G等新型的前沿技术并驾齐驱、互为支撑,推动了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我们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新技术的交融不仅仅是对传统媒体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是将又一次改变人类生活,使人类进入新时代。

参考文献

[3]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郭毅.云计算发展历程大事记[J].数字通信,2010(3)

[6]谷歌联袂平媒演绎“鲜活报道”[n].国际金融报,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