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分包管理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2:38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1

文/王金玉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是指施工企业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上级审计机关或企业主管领导的指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对被审计项目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根据审计的特点,它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两个基本特征。

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梳理

施工企业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容,按照现行规定一般分为项目财务收支合规审计、项目完工效益审计、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调查等方式。

目前施工企业项目内部审计,一是较多侧重于财务收支合规审计,或对某一专业的审计(如分包结算审计),往往对项目系统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的审计重视不够,难以充分利用审计职能达到从根本上纠正管理偏差的目的:二是往往侧重于对项目管理与核算中已发生的不规范现象进行监督与评价,针对被审计项目存在的管理与效益风险,应采取的前瞻性控制措施或审计建议较少,具有针对性的后续审计工作相对薄弱。

因此,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应从项目经营管理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性与效益性入手,根据具体情况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基础管理,如项目组织、经营预算、工程管理、物资供应、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全面或重点审核,为项目经营管理把准脉、开对药。

项目基础工作的审计。项目管理基础工作是指项目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项目管理的职能和目标而提供的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它一般包括项目组织、共同准则、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信息传递、数据处理,以及资料的归集、使用与归档等工作。此项审计,主要审查被审计项目部在该审计期间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等情况;审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该项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目标成本、管理费上缴、项目暂设以及产值、利润、质量、安全等指标的核定、执行与完成情况:项目部相关业务部门各类管理台账是否建立健全,基础台账的登录是否符合及时性、准确性与规范性原则,以及是否达到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的要求。

据了解,不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基础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人员配备方面。业务骨干普遍缺乏,如有的大中型项目经营预算管理涉及建筑、安装、仪表和电气等多个专业,从事工程造价专业3年以上的预算人员只有一名业务负责人,其余鲜有胜任的相应业务骨干,这是造成项目管理被动的主要原因。

规章制度方面。往往侧重于强调本部门或本专业相关人员的职责,未具体界定部门内部或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与责任,制度落实措施欠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基础管理台账方面。各业务部门之间归集的基础资料核算范围不统一、欠明晰,特别是在同一项目部有多个单项工程在建的情况下,难以实现项目的规范管理与成本控制,容易导致项目潜亏与经营风险。

基础资料的归集方面。一是有的项目分包工程验收单无日期、无页码、无图号,有的仅填写汇总工程量,无分项工程量,有的仅有工程内容,无具体工程量,导致验收范围不具体,验收标准欠明确等:二是有的项目分包工程结算将不同专业工程内容合并为一本结算书,有的结算将同单元相同专业的工程分拆为若干份结算书,有的结算书封面未规范填写工程项目名称、单项工程名称、单位工程及专业名称,造成核算范围不清;三是有的项目将对业主结算的“工程联络单”复印件装订于结算书之后,必须装订的“工程量验收单”却未附于结算书后面,难以确认该工程量是否为分包商施工,还有的结算资料出现多种装订格式,如装订条、线装、横装、竖装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强化项目组织与策划,项目运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用人和制度,制度的关键在于流程清晰、职责明确、奖惩分明、落实到位:二是及时规范归集各类基础资料,通过建立健全相关专业基础台账,对项目管理施行动态控制;三是规范办理工程验收与结算,验收单的内容与结算资料的编制均要符合财务核算与费用控制的要求,工程合同、技术资料与结算资料之间要有明晰的钩稽关系。

合同预算管理审计。审查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情况。包括工程地点与范围、合同与实际开竣工时间、甲乙方责任、设备材料供应方式、工程变更与验收、结算方式与违约责任等,以便于与分包价格水平对比、预测结算风险和衡量项目管理水平。

审查工程分包合同签订的手续和程序是否齐全与规范,是否存在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和滞后现象;审查分包工程招投标情况,包括参加投标的分包商家数、资格预审情况、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发放、开标、评标与中标情况等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实际采用分包商家数与分包合同价格水平,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合法性、合规性与效益性原则”。

审查总、分包工程预计结算值及自开工累计列报产值情况,总包工程结算管理和分包工程进度款审批情况,收入与成本的匹配列账是否符合及时性与规范性原则。施工企业合同预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工程分包欠规范。在工程分包招投标中议标往往多于招标,不利于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容易给工程管理造成系统风险。

分包合同条款欠规范。分包工程合同范围不具体、欠明确,如有的工程范围仅界定“某单元或某块区部分工艺管道、钢结构或电仪工程”,有的直接表述为“一级管网部分建筑、安装工程”等,容易造成分包商之间及分包与自行之间工程范围互相交叉,不利于分包工程管理和成本的控制;分包合同材料供应范围欠具体,如,有的合同表述为“工程主要材料由甲方供应,其他材料由分包方供应”,未明确具体的材料类别和名称,容易造成分包工程最终结算时产生歧义。

承包合同履行不严格。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业主变更材料供应范围、设备材料供应或设计图纸提供滞后,以及延期支付工程款等影响费用与工期的情况时,施工企业未及时以书面形式按承包合同通用条款规定程序报告甲方,而是在项目竣工结算或出现严重亏损时,才被动地向甲方提出费用补偿要求,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施工图预算编制滞后。有的项目工程进度已经过半,施工图预算尚未编制,影响工程管理,不利于成本控制,且容易造成结算被动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严格依照分包工程招投标管理相关规定对工程进行分包,通过竞争性招投标达到项目控制的目的,规避项目经营风险;二是及时签订分包合同,合同条款应充分体现规范性、效益性和风险控制原则;三是以合同条款的形式规范各类合同的变更与履行;四是通过编制结算资料及时发现费用与成本控制的问题,动态管理与控制项目费用和成本。

工程技术管理审计。主要审查项目技术部门是否按工程项目,分单项工程或承包合同建立工程管理月报制度,其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工程进度、分包管理、人力资源、大型机具、费用管理与成本控制、质量与HSe管理、下月工作重点与存在问题等,各管理环节是否明晰、可控。相关基础资料管理是否规范,包括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会议纪要、材料预算、工程验收和工程交工资料等管理台账是否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工作在满足工程施工的同时,是否满足工程结算与成本控制的要求。

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来说,往往侧重于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忽视基础工作与项目核算管理,就项目管理而言二者不可偏废。目前由于诸多原因,工程技术管理审计仍是企业内部审计的薄弱环节。

物资供应管理审计。从物资供应管理基础台账入手,审查各类材料采购、调拨、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发放、盘点、现场余废料处理等环节管理的合规性、规范性与效益性。重点检查以下方面。

供应部门对于主要材料是否按单项工程、依据材料计划分供应方式与材料类别,建立材料供应综合平衡台账作为一级台账;根据材料出入库情况分领料单位建立材料明细账作为二级台账。

对于辅助材料是否依据材料预算或采购计划,按单项工程、分材料类别建立采购供应一级台账,依据出入库原始凭证分领料单位建立材料供应明细账。

近年来审计中发现,项目供应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的项目基础管理台账不健全、欠规范,各类材料出入库未严格按单项工程建账管理,有的各级材料供应管理台账之间缺乏明晰的钩稽关系,材料明细账登录不及时,有的原始凭证未按单项工程分材料类别编制顺序号和按月装订等,造成数据失真,给成本核算与材料核销带来困难。

因此,项目物资供应部门应按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分单项工程或承包合同,按供应方式与材料类别、分领料单位,通过建立健全各级管理台账对物资供应管理实行动态控制,使物资供应管理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同时,满足成本核算、材料核销和工程结算的要求。

加强项目管理内部审计的建议

突出领导支持作用。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企业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从人员配备、办公条件到审计工作计划的制定,企业主管领导亲自过问和审核,对审计事项、审计结果、后续审计和执行决定,给予亲自批示和关注,是审计职能有效发挥和审计成果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保证。

加强审计队伍管理。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和具有高度职业素养与相应执业能力的审计队伍,是及时完成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审计作用的关键。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部门的人员配备要符合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审计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应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好学敬业、克己奉公;对审计人员的管理要职责明确、目标具体、规范考核。

对特殊项目进行全面审计。为有效利用审计资源,对一般项目重点审计,特殊项目全面审计。为促进项目规范管理,保证审计覆盖面,对一般项目进行正常审计时可以将财务收支、经营预算、材料供应管理的规范性与效益性检查作为主要审计方向,重点对结算收入与成本控制的措施与效果进行审计;对项目管理问题较多或经营与效益风险较大的项目,在开展项目专项审计时,应对项目组织和相关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在依据翔实的数据和客观情况得出审计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对风险较大或管理薄弱的项目应尽可能进行前瞻性审计,及时提示风险、制定措施。

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与规范后续审计,项目审计要讲求实效,整改措施要落到实处。审计不但要通报发现的问题,还应表彰先进和推广经验,这就要求审计发现的问题不仅准确还要切中项目管理的要害,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问题整改应限定时限、责任到人,并将整改情况归入审计档案。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2

关键词:企业分包效益最大化管理共赢

一、分包管理的意义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保持经营活力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分别经历了基础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战略管理,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化公司的竞争优势逐步得到削弱,市场环境中的竞争更为激烈,企业对分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实现控本增收、利润最大化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必备措施。

二、分包市场发展方向

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分包管理的模式正切合了这一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分工更趋专业化,分包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中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以业主和运行单位为中心的市场管理模式及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更促进了专业化分包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分包体系的不断完善。分包队伍作为企业的一大助手,在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工期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实现效益最大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分包队伍的管理,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已成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重大研究方向。

三、分包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开发程度的逐渐提高,工程市场上采用分包建设的项目逐渐增多,并不断凸显其重要作用,许多规模大、施工难、技术要求高的工程都采用分包的模式。与国外分包队伍相比,国内的分包队伍相对比较落后,国内参与项目施工的各分包队伍由于多元性、复杂性以及诚信经营、自我约束等意识的欠缺,导致了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1.大量不规范的分包队伍大量涌入工程建设市场,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经常存在。这种存在,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近几年发生的许多起工程质量事故都是由违法分包、非法转包给无相应资质单位和个人施工造成的。

2.分包商的选择上不规范。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战略分包库,造成资源共享困难,分包队伍逐渐萎缩;其次对分包的选择、审核、准入不仔细、不规范,同时对新引进的分包队伍缺乏有效的考察和监管,事后对使用的分包商缺少再评价,这使企业的分包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劳务用工不规范、随意性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项目的正常履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分包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益。

3.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大部分项目部的分包合同流于形式,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不规范、不严密,甚至存在事后合同的现象,这为以后的结算埋下大量的纠纷隐患。

4.部分企业施行以包代管的方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管的作用,甚至常常对分包队伍失去掌控力。近几年来,随着在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张,部分岗位出现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真正对分包队伍的进度、质量、安全等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管,当分包队伍的工期滞后时,项目部往往束手无策,拿不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而且如果对违规或履约能力差的分包队伍清退的话,往往产生投鼠忌器的心理。

5.分包管理不规范。个别企业只是改“头”换“面”,许多过时的项目管理模式仍然被延续使用,管理精力被牵制。存在超结工程量、超付工程款等现象,而且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对外对内结算对比台账,分包队伍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施工质量不符技术规范或设计要求,影响企业的形象。

四、分包管理的措施

引入:引入合适的分包队伍是双方合作的良好开端,是双方合作共赢的基础。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权衡到节省公司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应引入各种专业化分包队伍,从分包队伍的企业资质、以往业绩、是否有不良记录、专业人员、装备能力、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考察,并对优秀的分包队伍资质备案,为以后查询和建立战略分包商奠定基础。

管理:分包队伍的管理是企业施工过程的关键,分包队伍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企业的履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从分包队伍的施工安排、设备状况、人员选派和调整、当地人员雇佣等方面作为监管重点,随时掌握,做到设备选型要保证施工需要、施工安排需服从总体计划、人员的选派和调整需报送审批,真正做到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左右协调,盘活项目管理的一盘棋。

服务:企业与分包队伍应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双赢的关系。分包队伍是项目施工的最前端人员,也是项目利润的直接实现者,积极帮助分包队伍合理组织材料、机械、劳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对于双方深化合作关系,维护合作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服务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进度计划和各种风险防范预案,加强现场技术指导、跟进、监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督,严格过程控制。

建制:企业要在分包管理上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大胆尝试,要在发展中不断摸索经验,更要善于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地探索更加适合企业和社会体制条件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成本管控体系,利于以后施工的监管和服务。以健全的体制机制来约束、规范分包管理,以科学的体制机制来激发,促进分包管理更创新局面。

五、结束语

分包管理对于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的企业重视到这一点,创造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合同法学》/赵旭东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12月

[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2月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3

【关键字】工程劳务分包;劳务招标;合同签订;验工计价;战略合作伙伴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劳务分包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项目与劳务队伍之间上下联动,使整个管理过程透明化、程序化,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操作程序,达到合作双方的共赢。分析工程劳务分包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与未能规范合同签订和执行的合同管理程序有关。因为一项分包工程管理是否到位,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水平。

一、工程劳务分包管理现状

1、劳务供方选择存在漏洞。目前对工程劳务分包队伍的准入审查不严格,仅凭供方提供的相关资信材料,未对劳务方的资质材料真实情况、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履约能力等方面做全方位的了解就让队伍进场,结果由于施工能力不行导致中途更换队伍,给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先进场后谈合同”的现象仍然存在,进场后对方漫天要价,致使合同无法签订或给结算支付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甚至造成法律纠纷;项目部对已完或中途退场队伍的考核评价未及时进行导致部分不合格队伍又被引进到企业的其他项目部继续使用。

2、劳务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分包合同范本推行不广,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不规范,缺乏严密性;一些项目的合同评审流于形式,不同程度的存在未按规定对分包合同进行逐级报批、备案的现象;一些项目分包合同在争议的解决、履约保证金的交纳及农民工工资监管的条款方面缺少说明,有些合同条款前后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大部分项目部劳务分包合同中没有附带劳务用工花名册及劳务人员的有关资料;普遍存在着分包方先干后签,边干边签,甚至干了未签合同的现象。

3、劳务分包单价及数量内容不明确。对劳务分包单价所含工作内容必须明确,最好附上详细的单价分析表,这样如果工作内容中的一项施工工艺变更,就有依据调整合同价格,单价分析表中至少要含工、料、机、税费,对同工作内容项目存在不同单价时需予以特别注明,如土石方回填,注明是借土回填或是场内倒运等,以免因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不够明确,验工结算时引起双方争执和纠纷。

4、以包代管,失去掌控力。分包合同签订后,项目部认为已分包工程相关一切事宜应由劳务队伍自行处理和承担,项目部无需承担管理职责,但就目前实际而言,不少劳务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存在很大的隐患,项目部必须重视分包管理,以免项目监管及过程控制不到位,被劳务供方牵着鼻子走,受制于人,甚至造成项目整体履约能力弱化,从而给总包合同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大的风险。

5、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结算不规范。合同结算不规范主要表现有:超结算工程款(合同外增加数量或零星用工)的现象;项目部建立对内对外结算对比台账或更新不及时;个别项目新增合同单价未经测算或未按程序进行审批等现象。合同中应明确按项目规定的程序办理结算手续,使结算的过程透明化、规范化,使项目各部门及管理人员相互制约,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结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加强工程劳务分包管理的有效措施1、全面推行劳务分包招标制度,抓好劳务队伍选择。

①成立劳务分包招标管理机构,统一招标管理,由招标管理机构负责牵头组织,包括但不限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劳务分包招标工作。

②凡新开工的主体工程项目和重点非主体工程项目,一律经过招标或议标方式选定劳务队伍和确定劳务分包价格;为达到劳务队伍及时进场的要求,可在市场营销部投标期间或项目筹备期间,同步开展劳务分包招标、议标工作。

③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劳务分包超过规定金额的独立项目(如路基、站场、隧道、钢结构)等,由招标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招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参与,并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劳务分包额低于规定金额的,可委托项目部自行实施劳务分包招标工作,招标管理机构及各职能部门参与、指导、监督招标工作。

④招标管理机构按规定进行开标、评标、定标,确保招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在评标人员不能到位的情况下,为体现集体决策,可以采用视频方式开展招标工作。

⑤无论招标单位是公司总部还是授权的项目部,均服从公司招标管理机构的监督。协力队伍资格入围、议标过程记录书、评标审批表、下达中标通知书等必须由公司领导审核同意后实施。

2、履行合同评审制度,抓好合同签订。

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首先要规范合同签订和执行的程序,使整个管理过程透明化、程序化。合同文本一律以照国家有关机构或企业内部法务部门颁发的合同示范文本为基础进行起草。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授权人,全面负责分包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材料设备管理,严禁对分包工程以包代管,在签订合同时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①严格履行合同评审制度。劳务分包合同必须按程序上报各级部门会签并落实会签意见,并加大合同评审及评审意见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

②合同签订要及时。有些分包工程不能及时签订合同,只管干活抢进度,“先进场后谈合同”,形成了合同事实,或将某些敏感的经济条款放到工程干完再谈,使项目的合同谈判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③合同签订要合法。在签订合同时,“项目部”只是施工企业临时设立的内部机构,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主体,既无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也无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只有在取得施工企业的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它所签订的合同才发生法律效力。⑤预付款问题。除非分包大型的工程,一般的小型分包工程,劳务队伍都具有一定的资金筹措能力,因而不应支付工程预付款,即使是大型分包工程,如果劳务供方不能出具相应保函,也不能支付预付款。分包管理中很多问题就出现在各种表现形式的预付款上(包括借款),超支付现象就是其突出表现。

⑥工程转包及层层分包。分包工程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转包及层层分包现象,因此,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合同中应注明“出现此类现象视为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⑦工程进度控制。对于工程转包及层层分包、进度控制的违约责任,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⑧工程变更。这在工程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如果在合同中不明确给予规定,常常也会引起纠纷,因此,合同中应注明“所有的工程变更必须按照项目部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审批手续,否则,不予确认”。3、加强工程劳务分包过程管控

随着工程进度展,企业与分包队伍是处于利益竞争和博奕的态势,要想实现利益可控、风险可控,就必须研究整个分包管理过程中的各阶段的利益和风险,要求我们在前期进行清单核查,摸清整体分部分项工程的盈亏分布点和面,即找出“附加价值”的区域分布,有选择性的安排生产、组织施工,按总额控制的原则,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调整分包单价,防止出现前期利润高分包队伍套现离场从而影响后期生产组织,要让分包队伍在经济层面上“前期有赚头,中期有甜头,后期有盼头”,在思想层面上“前期有信心、中期有恒心、后期有决心”,实现双方共赢,做到项目全过程管控。

4、加强工程劳务分包验工(竣工)结算管理

工程劳务分包验工(竣工)结算是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履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劳务分包合同中也应明确规定办理结算的程序,为规避劳务分包用工风险,项目部要制定详细的结算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签证表格,严格以劳务分包合同、补充协议及现场相关负责人员签证为结算依据。现说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行党、政联签制度。

②点工费用及合同外签证费用计价:仔细研读合同条款,深刻理解双方的权利及义务,知悉分包单价构成及范围,属于分包价格范围内的应不予以派发点工和费用签证,属于分包价外签证费用应根据现场实际发生费用予以合理补偿,并签订补充协议,以免重复验工计价。

③非正常退场的计价:对出现管理不良、进度滞后、有退场苗头的劳务供方队伍必须重点防范,要加强合同条款的约束,严控月度验工计价、资金支付等工作,为防止合同纠纷,需强化非正常退场的集体决策管理,对劳务供方队伍提出来的费用结算、索赔申请、资金支付等进行集体研究并制订相关预案。

④涉及第三方的计价费用代扣代补:由于生产任务调整等原因而引起的劳务供方队伍之间计价费用调整,调整金额由三方协商同意后,按同等金额代扣代补。

5、积极培育战略合作伙伴,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分包;现状问题;管理措施

abstract:thisprojectsubcontractingenterprisesmakeupforthelackofresourcesasameans,itistheproductofthedeepeningofChina's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systemreform.thepositiv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projectsubcontractingmarketistheobjectiverequirementsof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swithinternationalstandards.atthisstage,China'suseofsubcontractorstomanageprojectshasincreasedeveryyear,buttherearestillmanyproblemsinengineeringsubcontractmanagement.thispaperanalyzesthestatusquosubcontractmanagementofconstructionprojectsinChina,aswellasthemainproblems,andproposedseveralmeasuresandrecommendationsforcolleaguestoprovidereferences.Keywords:constructionwork;constructionsubcontractors;presentSituation,problems;managementmeasures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对规范企业工程分包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阶段仍有部分企业缺乏对工程施工分包的有效管理,导致违法分包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加强工程施工的分包管理,积极推进合法分包,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经成为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就是指施工企业在承包某项工程以后,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及能力的施工企业来进行施工,或者将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及能力的其他企业或合法组织完成的活动。

有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不能再对外分包工程。但实际上法律所禁止的是滥包、乱包、以包代管等违法分包行为,对合法的分包行为则是支持的。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分包能够有效的弥补企业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分包现状及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施工分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规模较大、投资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且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大多采用施工分包方式。从整体上看,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这种相对理想的组织结构形式尚未达到理想效果。由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国内的许多建筑分包活动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现象普遍

我国颁布的《建筑法》及《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现象。但是,在现阶段的工程分包活动中,整体转包、分包给无相应资质或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及分包再分包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违法行为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是诱发工程施工事故的一个重要源头。

其次,分包单位的选择欠规范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施工单位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内部资源市场,通常情况下是项目部各自为政,分包方跟着项目经理走,在施工企业内部尚未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这就导致新的工程项目可选分包方的范围极其有限,市场化程度不高。

另外,还有一部分项目部对分包方的资质及信誉等缺乏严格的审核,对所选择的分包方缺乏有效的资信再评价。总之,正是由于选择上的不规范,导致了分包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影响着部分项目的正常履约。

再次,以包代管,项目部丧失掌控力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实际工程分包活动中,有的分项目部管理人员匮乏,关键岗位人员不到位;有的工程分包施工所占比重较大且多数设备由分包方提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项目部的主导地位;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通常会导致项目履约不力,甚至会使项目部被分包方牵着鼻子走,丧失掌控力,难以切实发挥管理的作用。

再其次,分包合同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多数分项目部的分包合同评审过于简单,甚至流于形式,缺乏相关人员的评审意见及会签记录,有的甚至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分包合同进行逐级报批、备案。

另外,分包合同范本推行不广,分包合同的条款不够规范和严密,而且,部分分包合同缺乏合同争议的解决,甚至有些合同条款前后不一致、相互矛盾,且普遍存在不附带劳务花名册及劳务人员资料的问题。分包合同管理的不规范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容易引起经济纠纷,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分包结算问题较多

在部分工程分包过程中,还广泛存在着超结超付工程款、分包单价未经测算且未按程序进行审批等分包结算不规范问题。

除此之外,还普遍存在着分包商分包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施工质量不理想及工期拖延等问题。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加以改善:

其一,设立专门的分包管理机构

建筑工程施工分包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往往需要掌握经济、法律、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了有效的实施分包管理必须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分包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企业的分包工作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5

1.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文件的规范性、有效性、完整性、正确性,如文件编码有误,缺少公章,文件不清晰、装订不规范、缺页,竣工资料中人员签字不完善,资料内容不完整、不真实等等一系列问题;

2.时间问题:不能够按时提交,不能够随设备一起提交,影响工程现场开箱验收、安装、调试使用;

3.整改问题:主要是竣工文件的整改流程过长,涉及工程建设各方审查,接口多,审查、验收环节冗长繁复且无统一验收标准、规范,致使竣工资料整改反复,整改遥遥无期,影响工程建设使用,浪费资源。

二、设备竣工文件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设备竣工文件失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设备竣工文件管理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工程设备竣工文件涉及的管理方有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供应商、分包商,每一管理方有各自的管理规范、程序,却不尽相同、一致;

2.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竣工文件档案意识淡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

3.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在与供应商签订设备供货合同时对竣工资料的整编责任、内容、深度规定不明确,不具体,不细化;

4.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针对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归档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或没有执行落实,职责不清,管理上存在漏洞

5.各单位对竣工文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控制竣工文件质量的具体措施和管理体制

6.制造厂/供应商竣工管理人员缺乏,人手不够,经常更换、抽调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交接人员交接不清,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够,疏忽大意,不能够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同时竣工资料管理人员中多数未参加过正规培训,管理意思薄弱,把关不严。

7.竣工资料多方审查、验收,造成竣工资料整改频繁,遥遥无期。

三、设备竣工文件采购管理的几点措施

工程设备竣工文件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控制,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设备竣工资料管理制度,统一工程建设各方的竣工文件管理程序,达成一致,且符合工程竣工文件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同时在竣工文件的制作、检查、验收、归档环节进行规范、统一,为竣工文件管理创建统一的管理要求;

2.重视竣工文件知识宣传教育,在工程项目开工时,各管理单位就应高度重视和加强竣工资料档案法规及企业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计划,有措施,分期分批对工程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工厂制造人员开展竣工档案资料业务知识培训,详细介绍竣工资料标准规定,将竣工文件管理规范、标准、要求贯彻到基层人员,使得每一位管理人员清楚熟悉掌握竣工文件管理要求,做到每个管理者心中有规范,统一的规范,同时应形成一定的考核、奖惩机制来调动竣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每位文件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原始资料和文件,确保工程文件准确、规范。

3.竣工文件管理程序是竣工文件管理的统一要求、标准规范,是竣工文件管理人员执行的竣工文件管理工作的依据,其编制应全面考虑工程建设特点并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做好程序的完整性、准确性、适用性,避免因程序编制不完善,适用性差、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等自身因素频繁升版,为竣工文件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4.简化竣工文件验收环节,必要时统一验收(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视情形而定)避免多环节、多接口,无统一标准、要求验收,造成竣工文件无限制整改、无限期的整改。

5.各工程管理方在制定各自的工程进度计划时,应将竣工文件的编制提交作为重要节点来进行控制,同时应提前做好收集工作,尽量做到工程设备制造一部分,做好一部分竣工文件,严格按照程序要求执行及时收集、整理制造竣工文件,避免因时间过长资料丢失等原因造成竣工文件整理困难,从而导致竣工文件随意性及不真实性。

6.推动竣工文件电子化,减少文件印刷、审查过程,提高文件传递效率,电子文件的快捷性与便携性有利于提高文件的使用率和及时性。

四、结束语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6

一、充分认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近几年特别是2001年以来,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配合下,持续开展了规范建筑市场和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使建筑市场秩序有了一定好转,建筑市场开始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但是,建筑市场管理松懈、秩序混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隐性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承包和恶性压价尚未完全杜绝;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尤其是无证建设、无证施工的比例还较大;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和使用伪劣建材的现象在一些工程上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管理部门及少数工作人员干预工程承发包,以及不依法行政,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形也时有出现;由于不合理规定、装饰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致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尚未形成。建筑市场秩序较乱,不仅危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而且腐蚀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不言而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已经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部门一定要从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深刻认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抓落实。

坚持标本兼治,完善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工作切实抓出成效来。

2、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市场行为是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是目的。我区这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工作范围,是本区2003年在建及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包括各类房屋建筑(含装饰装修)工程和区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五个方面,一是依法严肃查处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二是依法严厉打击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和签订阴阳合同,监理单位转让监理业务,以及无证、越级承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务等问题;三是依法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恶性压价和无证建设、无证施工问题;四是依法查处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偷工减料、使用伪劣建材问题;五是纠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不严格执法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要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尤其要加强对建筑装饰装修、住宅工程和窍缃岷喜俊⒖发区、远城区包括学校、村庄和集镇农民自建三层以上住宅及其他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管?Spanlang=en-US>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今年,我区要通过艰苦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总体工作目标是六项:一是解决一些危害性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二是规避招标、干预招投标、招投标弄虚作假以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承包、恶性压价和阴阳合同等问题得以有效整治;三是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违法建设和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使用伪劣建材的状况得以基本扭转;四是以不合理规定实行地方保护的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五是违法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得到清查,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受到严惩;六是管理部门不依法行政和执法主体不严格执法得以纠正与规范。要求2003年以来和今后新开工的工程项目依照法律法规做到“八个必须”: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依法应当进行招标的必须实行招标,应当进行公开招标的必须实行公开招标,经依法批准的项目勘察、设计可以实行邀请招标,也可以组织概念设计招标;依法应当招标的工程,必须做到不排斥或限制符合条件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投标;依法应当报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报审,否则一律不准使用;依法应当实行监理的工程,必须选用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实行监理;依法应当实行施工许可管理的工程必须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依法应当进行政府质量、安全监督的工程,必须实行质量、安全监督;依法应当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必须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二、严格法定建设程序管理,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

1、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依法办理项目报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合同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手续,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必须委托监理。

2、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为该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承担法定责任。如该工程项目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首先应当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要协助建设单位履行或者监督工程承包单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在发现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时,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并促其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未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律不得使用。对于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发现问题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要责令有关单位及时修改,不进行修改或经修改后仍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对于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建设单位改正,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4、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切实把好工程的开工和竣工交付使用两道关。除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应批准开工报告的工程外,所有规定范围内工程都必须依法实行施工许可管理。对于违反规定不实行招标或公开招标、不报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不委托监理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的,必须依法作出严肃处罚。同时,要认真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未经验收和实行备案而投入使用的工程要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三、加大监管力度,切实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

1、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关键在于规范建设单位行为。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必须实行招标。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重点项目,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方可进行邀请招标。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不得违法进行议标。

对于按规定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区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确定中标单位之日起15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对其招投标活动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发现违法行为要依法做出严厉处罚。

2、继续健全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规范其运行。对于按规定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项目,都应当进入有形建筑市场进行交易。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监理招标的工程项目,有条件的也应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工程招投标监管机构、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交易活动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3、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制度。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应当委托招标机构承办招标事宜。招标机构应当按照建设单位的委托范围,依法组织招标。对于委托招标的工程,如果发生规避招标或招投标弄虚作假行为的,除依法追究建设单位责任外,还要依法严肃追究招标机构的责任。

4、强化工程合同管理,严禁“阴阳合同”。建设单位与中标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不按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建设单位与中标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即“阴阳合同”)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建设单位不得迫使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竞标,不得违反国家关于勘察、设计、监理取费规定无理压价强签合同。对于违反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依法及时拨付工程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对于逾期不支付工程价款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的规定执行,并不予工程验收和备案。对于已竣工验收的工程,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结清工程价款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新开工的工程应视作建设资金不落实,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5、认真贯彻(2003)94号,抚府办发[2004]11号和省政府赣发(2004)17号及建设部建市(2004)4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狠抓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区建设行政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按工程总造价的15%收取工程担保金,以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杜绝新的拖欠现象发生。

四、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综合治理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一律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承包承揽工程,监理单位一律不得转让监理业务。

要建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合同及分包合同备案制度。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以及勘察、设计、施工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后,均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或分包合同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于不进行合同或分包合同备案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公开通报,并在资质年检中作为不良行为记录在册。发现有违法行为的,要及时责令改正,或依法进行查处。

2、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及其项目管理班子的管理。每个项目经理不得同时负责两个以上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定期对施工现场组织检查,发现有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行为的,不仅要对承包单位、分包单位依法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资质证书,而且要对项目经理予以降级直至吊销资格证书。

对于建设单位不依法行使分包认可管理,甚至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串通,允许其转包、违法分包或者转让监理业务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予以公开通报,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3、按“二法”、“二条例”的要求,对我区现行投标资格管理办法、评标办法等进行清理,按国务院和国家计委规定,对勘察、设计、监理必须招标的范围和规模统一明确。遵循市场经济原则,逐步改革建管模式。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尽早出台我区部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担保办法,培育工程建设同业担保主体。

五、改革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强化建筑市场的准入和清出制度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工程建设活动,严厉打击无证、越级或者挂靠承接工程业务的行为。要依法将建筑装饰装修的设计、施工单位全部纳入资质管理轨道。

对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

质年检和资质等级审批,要把是否有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列为审查的重要条件之一。凡有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除依法作出严厉处罚外,在资质年检时要列为不合格,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坚决吊销资质证书,依法将其清出建筑市场。

六、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程质量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监督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落实各自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加强对建筑装饰装修特别是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重点是依法监督在装修工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对于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必须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在装修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按规定严格控制粉尘、污染物、噪声、振动等对居民区和城区环境的污染及危害。凡是违反这些规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法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处罚。

2、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加安全防范设施的投入,搞好机具设备维修,努力消除事故隐患。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不仅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依法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严肃查处,还要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主管人员的行政责任。新晨

七、建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建筑市场执法队伍的建设

1、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建设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遵照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实施细则,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行好企业资质、执业资格等行政审批,落实好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2、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必须健全建筑市场监管机构,充实监管力量,加大执法力度。要抓好建筑市场监督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筑市场的监督执法,既要依法对工程招投标活动实施监督,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机构的作用,加大对中标后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与检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要加强对建筑市场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对于执法犯法或者要坚决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7

一、起草过程

2005年,内蒙古自治http://区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指导意见》。在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的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内蒙古石油和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多断增加,加之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对石油和化工交工技术资料的归档过程中,不适应新要求的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对交工资料归档的规范和明确,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往往不如人意。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编写组,通过总结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项目、鄂尔多斯联合化工项目、亿利化学pvc项目等工程交工技术资料整理的经验,参照hg20237-9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和sh/t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了大量的编写修改完善和补充编写,考虑到目前石油和化工工程特点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在保留原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资料归档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的归档要求。于2010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石油化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以及其他有些省市化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意见。按照反馈的意见,经过认真讨论和详细修改,2011年4月底完成了送审稿。2011年6月18日,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了审定会,审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标准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填补了自治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交工资料管理的空白,统一了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工程交工资料的管理。”该标准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自治区地方标准,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标准号db15/t489-2011在全区执行。

二、编制的意义

1、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

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工程施工、验收、管理都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变,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和档案文件的整理归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石油和化工建设项目的特殊性,以市政民用土建项目为主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不能满足其安装工程较多、施工验收规范各异的要求;以传统技术和设备为编制对象的原有化工项目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也不适应目前石油化工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的现实。为了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总结内蒙古多年来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编写标准以规范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行为。

2、促进工程资料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需要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内蒙古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上一直没有全区统一的管理规程,过去各参建单位都是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定不同深度和内容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差异比较大,在以往全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信息化也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规范和统一全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和要求。

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安装开工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终止的顺序进行编排,规范和完善全区工程技术档案的编制方法和管理要求,规定了工程资料的分类、编号原则,完善了资料的整理顺序,统一了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施工用表,明确了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和工程报验的原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编制与管理水平,落实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编制的依据

标准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参考了《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等行业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过去内蒙古各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和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

四、编制的原则

标准的编制原则是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过程控制、简便易行、适应信息化管理。

落实责任:参建各方应将各自的质量责任落实在各种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审核中。

规范行为:工程参建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过程控制:资料的收集、整理、检查、验收,融入工程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简便易行:资料的管理应直观、便于操作。

适应信息化管理:资料的管理应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工程档案电子化。

五、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关于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地方标准,标准要素设置及构成主要是按照规范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设立。标准由十一个一级要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

要素一:范围

本要素意在阐明标准总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是使用本标准的前提条件。

要素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要素给出了本标准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等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本标准是必不可少。

要素三:术语和定义

本要素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对术语的要求,给出了20个术语,术语和定义是为了满足标准在表达上的需要,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规程。这些术语均在有关章节中被引用,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供标准使用。

要素四:总则;

本要素由三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的三方面的内容,是标准原则性的规定,反映了本规程制定的目标、统一性、规范性等要求。

要素五:一般规定

本要素由二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和整理作出了规定,提出了交工技术文件的整理应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溯性的具体要求。第二方面是对安装工程的划分进行规定,包括单位工程的划分依据和构成、分部工程的划分依据以及分项工程的划分依据等。

要素六:管理与职责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明确了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有关各个环节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对工程技术资料形成应遵循的原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本规程的纲领。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和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资料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的要求。

转贴于http://

要素七:安装工程技术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http://了四个二级要素为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及整理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明确了工程质量管理资料包括的内容。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一方面对工序质量控制表格进行了说明,并阐明了其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进行了分类,为了方便组卷,按照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分为六类并给出了整理要求。

“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阐明了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包括的内容,即包括:进场验收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厂家提供的性能检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材料的商检报告、材料复检报告等。本要素还对质量证明文件原件提出了要求。

“工序质量控制表实施规定”,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为了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而设置。本要素阐明了工序质量控制表分等级的规定,即分为a(或ar)、b(或br)、c(或cr)三个等级,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控制表在填写和使用、实施过程中作出了规定。

要素八:安装工程交工验收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十三个二级要素,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规定工程交接时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交付的施工技术文件的内容,即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竣工图及所附设计变更以及质量验收等技术文件。

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应包括的内容,即包括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管道(件)及各种电仪器件等的质量合格证及相关复验报告等。

规定了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包括的内容及使用的表格。

规定了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相关报告及其内容要求,包括“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建设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验收通知书及附件(验收组成员名单)”、“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规定了工程交接时向建设单位交付的其它技术文件,包括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他工程竣工验收所需文件、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的“重大事故报告”等。

要素九:竣工图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给出了竣工图的概念、内容、整理、保管、绘制和图章以及等要求。本要素还对一般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进行了规定。

要素十:安装工程资料的立卷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工程资料的立卷,给出了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案卷编目、立卷要求等。

要素十一: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给出了归档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归档的程序,给出了归档的范围等。

另外,标准还列出了规范性附录,对工程中使用的记录表格进行了规定,包括:

附录a:共用类交工技术格式文件目录,从a.01至a.50共50个表格供安装工程共用项目使用;

附录b:设备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b.01至b.67共67个表格供设备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c:管道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c.01至c.19共19个表格供管道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d:电气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d.01至d.58共58个表格供电气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e:自动化仪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e.01至e.33共33个表格供自动化仪表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f:智能化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f.01至f.12共12个表格供智能化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g: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目录,从g.01至g.05共5个表格供工业安装工程验收使用。

六.标准应用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8

关键词:分包;总包;管理;风险;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逐步加快,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项目实行的工程总承包星现出建筑施工企业资源不足,中标的工程中存在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和加入wto后采用FiDiC条款的业主指定等状况,在此形势下,国家相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分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等,明确了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关系,确立总承包单位的主体地位和分包的合法性。项目分包不但是现代化市场客观条件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和专业化的需要。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承包企业必将甩掉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和应变能力。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建筑施工企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并相继建立了分包体系。项目分包向专业化程度更高、组织更灵活、管理更规范、授权度更高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在实行项目分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此,以下现象应引起各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足够研究。

一、按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执行的合法分包工程存在的现象

(一)分包单位的实力不强,无法有效履行分包合同

分包单位的选择往往是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由发包方与总包方共同确认。为了赶工期,对分包单位的选择比较急促,无法对分包单位实力的真实性进行了解,分包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机械设备陈旧,往往会造成分包单位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分包单位工程质量不佳。分包工程工期延误,易发生安全事故等,无法按分包合同约定有效履行,总承包单位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二)分包合同订立不规范,缺漏必备的条款

依法订立的合同是规范和约束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分包合同签订得如何。不仅关系到分包合同的履行和总包合同的履行,还涉及到发生纠纷后如何处理的法律依据的重大问题。施工企业往往对总包合同的签订较为重视,而对分包合同的形式、条款及订立审查程序等存有较大的随意性,时常出现分包合同中的工期、质量、安全、验收结算、违约责任等其中一项或几项缺漏或用词模糊不清,造成分包合同难以顺利履行,必然影响总包合同的正常履行,可能会造成支付分包人的款项远远大于从业主结算的相应的款项和总结算款未到位前却要支付巨额的分包工程款等。以致使总包单位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管理意识淡薄,以包代管

在分包管理中,有些总承包单位往往以为分包合同订立后任何事均应由分包方自行处理和承担,与总承包单位无关,形成“以包代管”现象。就目前实际而言。不少分包单位总体实力较弱,如果总包单位忽视分包管理,隐患比较大,会给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产生重大的影响,以致总承包单位要承担由此发生的重大法律责任,不仅要依法向业主承担分包工程中所发生的质量、工期、安全等缺陷问题及违约、赔偿的连带责任,还要承担行政处罚,严重损害总承包单位的良好的市场信誉、形象等无形资产。

二、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分包企业资质等级的违法分包的具体表现

(一)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总承包单位忽视对分包单位主体资格审查的情况,有意或无意地将部分工程分包给资质条件不符合规定的单位甚至是无法人营业执照、无资质证书的个人承包,即为分包合同的履行预埋了巨大的潜在危机。根据我国现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分包方主体资格不合法导致所签合同无效,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承担分包人招用的民工的工伤责任和向业主承担违约及赔偿的连带责任。

(二)分包合同内容、形式不合法

1、主体结构的分包。根据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完成”。业主将一项工程交于总包单位施工,是基于对总包单位的综合履行能力和水平审查后的信任。但有不少承包人,无视现行的法律和法规,将工程的主体结构也分包出去。导致合同的重大违约,从法律角度看属合同行为、内容违法。

2、除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分包外,未经业主同意的分包。尽管在不少工程项目中,业主招标文件及总承包合同中均明确规定不许分包,但总承包单位却仍对此置之不理。这样的分包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法律权威,最终导致总承包单位要付出惨重代价。

3、转包及肢解后分包或分包人再次分包。实际操作中,少数施工企业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只为赚取管理费而将所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肢解后以分包名义转包给他人或分包人再次分包,没有履行总承包单位的义务。这样一是难以保证总包合同工期、质量及安全,二是往往造成总包单位所承担的实际损失远远大于原收取的管理费。

4、挂靠或允许他人借用本企业的营业执照及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在当前竞争激烈且尚待完善、健全的建筑市场中,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规避总包合同不许分包的约定,采取同意其他单位、个人挂靠本单位进行施工或允许其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施工企业重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总承包单位不但要承担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还要对其以被挂靠单位名义与外部发生的借款、设备租赁欠款、材料欠款、招用人员的工伤责任等承担连带责任。

三、对策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工程分包的法律意识

施工企业应全面推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等依法治企战略。并将法治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为此,施工企业应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质量管理条例》及《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学习教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广大职工特别是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项目经理、财务等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通过实际案例分层次地推进法律法规及风险防范教育的反复轮训,使他们在夯实学法、知法、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认识工程施工分包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筑起防范施工经营法律风险的有效屏障。

(二)坚持通过招投标制选择分包单位

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

证书和安全资格证书等证件;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状况:调查分包单位以前的业绩,了解分包方以前施工的工程类别、工程质量、履约信誉等情况。严格按照分包管理规定进行,优选有实力的分包单位进行分包工程的施工,有效地履行分包合同。

(三)完善企业规制,依法加强分包合同的管理

各建筑企业应依法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特别要严格分包合同的资格预审、合同谈判、合同评审、签约等管理程序,确保合同形式、内容的合法有效,从源头上堵塞漏洞。要清醒地看到建筑业是个高风险行业,自始至终树立经营风险防范意识,严格履行合同。应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的流程及系统,并注意适时修改、调整和完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规范行为、夯实基础、消除隐患,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从而更好地加强施工分包合同的管理。

(四)坚持统一管理和共融性管理的理念,杜绝以包代管

做好分包队伍的安全、质量、技术、施工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分包单位进行各类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对分包商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技术、安全、拖工管理等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把安全、技术、质量、施工的要求落实到管理分包队伍的行动中去,从而帮助分包单位综合实力的提高,保障项目施工管理有序进行。实现管理资源的联营共享。

(五)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建立激励机制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9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江西省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管理工作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现就我区规范建筑市场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近几年特别是2001年以来,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配合下,持续开展了规范建筑市场和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使建筑市场秩序有了一定好转,建筑市场开始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但是,建筑市场管理松懈、秩序混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隐性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承包和恶性压价尚未完全杜绝;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尤其是无证建设、无证施工的比例还较大;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和使用伪劣建材的现象在一些工程上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管理部门及少数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干预工程承发包,以及不依法行政,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形也时有出现;由于不合理规定、装饰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致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尚未形成。建筑市场秩序较乱,不仅危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而且腐蚀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不言而喻,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已经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部门一定要从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深刻认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抓落实。坚持标本兼治,完善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工作切实抓出成效来。

2、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市场行为是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是目的。我区这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工作范围,是本区2003年在建及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包括各类房屋建筑(含装饰装修)工程和区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五个方面,一是依法严肃查处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二是依法严厉打击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和签订阴阳合同,监理单位转让监理业务,以及无证、越级承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业务等问题;三是依法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恶性压价和无证建设、无证施工问题;四是依法查处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偷工减料、使用伪劣建材问题;五是纠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不严格执法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要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尤其要加强对建筑装饰装修、住宅工程和窍缃岷喜俊⒖发区、远城区包括学校、村庄和集镇农民自建三层以上住宅及其他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管Spanlang=en-US>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今年,我区要通过艰苦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总体工作目标是六项:一是解决一些危害性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二是规避招标、干预招投标、招投标弄虚作假以及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承包、恶性压价和阴阳合同等问题得以有效整治;三是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违法建设和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使用伪劣建材的状况得以基本扭转;四是以不合理规定实行地方保护的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五是违法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得到清查,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受到严惩;六是管理部门不依法行政和执法主体不严格执法得以纠正与规范。要求2003年以来和今后新开工的工程项目依照法律法规做到“八个必须”: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依法应当进行招标的必须实行招标,应当进行公开招标的必须实行公开招标,经依法批准的项目勘察、设计可以实行邀请招标,也可以组织概念设计招标;依法应当招标的工程,必须做到不排斥或限制符合条件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投标;依法应当报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报审,否则一律不准使用;依法应当实行监理的工程,必须选用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实行监理;依法应当实行施工许可管理的工程必须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依法应当进行政府质量、安全监督的工程,必须实行质量、安全监督;依法应当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必须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二、严格法定建设程序管理,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

1、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依法办理项目报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合同备案、竣工验收备案等手续,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必须委托监理。

2、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为该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承担法定责任。如该工程项目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首先应当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要协助建设单位履行或者监督工程承包单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在发现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时,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并促其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未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律不得使用。对于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发现问题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要责令有关单位及时修改,不进行修改或经修改后仍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对于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建设单位改正,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4、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切实把好工程的开工和竣工交付使用两道关。除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应批准开工报告的工程外,所有规定范围内工程都必须依法实行施工许可管理。对于违反规定不实行招标或公开招标、不报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不委托监理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的,必须依法作出严肃处罚。同时,要认真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未经验收和实行备案而投入使用的工程要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三、加大监管力度,切实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

1、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关键在于规范建设单位行为。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必须实行招标。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重点项目,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方可进行邀请招标。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不得违法进行议标。

对于按规定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区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确定中标单位之日起15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对其招投标活动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发现违法行为要依法做出严厉处罚。

2、继续健全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规范其运行。对于按规定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项目,都应当进入有形建筑市场进行交易。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监理招标的工程项目,有条件的也应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工程招投标监管机构、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交易活动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3、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制度。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应当委托招标机构承办招标事宜。招标机构应当按照建设单位的委托范围,依法组织招标。对于委托招标的工程,如果发生规避招标或招投标弄虚作假行为的,除依法追究建设单位责任外,还要依法严肃追究招标机构的责任。

4、强化工程合同管理,严禁“阴阳合同”。建设单位与中标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不按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投标文件订立合同,或建设单位与中标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即“阴阳合同”)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建设单位不得迫使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竞标,不得违反国家关于勘察、设计、监理取费规定无理压价强签合同。对于违反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依法及时拨付工程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对于逾期不支付工程价款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的规定执行,并不予工程验收和备案。对于已竣工验收的工程,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结清工程价款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新开工的工程应视作建设资金不落实,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5、认真贯彻国办发(2003)94号,抚府办发[2004]11号和省政府赣发(2004)17号及建设部建市(2004)4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狠抓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区建设行政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按工程总造价的15%收取工程担保金,以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杜绝新的拖欠现象发生。

四、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综合治理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一律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承包承揽工程,监理单位一律不得转让监理业务。

工程分包管理规范篇10

关键词:国企;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目前,承发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统一标准、规范施工合同签订流程

国有企业总部的合同管理部门是对各隶属的地区公司进行合同的统一管理,目的是掌握所有项目投资、合同签订情况。在大型国有企业施工合同的管理中,采用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合同管理平台”,地区公司在合同管理平台上申报施工合同。

国有企业中对项目投资大于50万元的施工合同要进行招标,招标过程在线下进行。招标的结果上传合同管理平台进行审核,网上流转审核的有承包商的资质、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项目委托书、中标书、招标中的各种过程资料。最后经审计监察、合同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流程,合同申报系统。

合同文本采用标准、统一的合同文本格式。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使拟定的合同有预见性,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避免条款出现歧义,各地区公司合同的申报由专门的法律人员把关,制定出部门审批流程;投资项目大于1个亿的施工合同进入国企集团总部进行流转审批。

2合同的规范管理及要求

国有企业中的合同管理是在建工程审计及内控检查围绕的重点工作,规范合同管理由点滴抓起。规定了合同中使用合同公章的唯一性,工程建设合同必需是由承发包单位加盖合同公章为合同生效,取消使用单位公章盖在合同上的不规范作法。合同网上签订的最终日期为合同网上的归档日期。合同网上签订电子版的内容与纸版合同的一致性,施工合同增减条款及内容变更必需出具合同变更申请表,双方盖合同章为生效。从而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

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办事效率,杜绝了随意调整投资、变更合同的作法,防止各地区公司年底突击无计划投资或挪用、占用资金,保证了总部下达投资及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

3国企施工合同条款的约定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在国企施工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主要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定。发包商和承包商在合同条款的约定下,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规范项目管理的内部职能,围绕合同条款,做到精细管理工程项目。

国有企业在工程施工中,以合同约定的工期对进度计划逐层分解,确保工期、结点按进度完成。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确认;对备料款、工程进度款支付的百分比的约订;对材料购置,双方违约条款约定等。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发包商的管理,合同管理始终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

4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合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4.1标准文本条款与现实情况存在缺项

在使用epC标准文本的合同签订及执行过程中,发现合同文本也存在着缺项。对分包商支付进度款的条款存在问题,合同里企业并没有对总承包商合同条款中的分包进行约定,分包商在进度达到一定的情况下,总承包商不付分包商进度款时,在总承包单位确认工作量及进度时,国有企业可对分包商支付进度款,进度款从总承包商的合同款中扣除的约定。

合同条款的不断完善,解决了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问题,避免国有企业因承包商之间的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声誉;降低因拖延进度款而影响施工的工期,也解决了农民工的欠薪问题。

4.2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合同管理缺乏认识

虽然合同是规定双方责权利关系的文本,在国有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岗位的职能更换相对频繁,新上岗位的人员由于岗位职能及业务范围不熟悉,签订的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招标文件及合同中对施工的界面交待不清楚,在工程中交时存在着施工的空白点,企业与承包商之间产生合同纠纷。

合同管理人员、招标部门没有对投资概算的范围、金额进行了解。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对内容约定不清,使招标合同与现场的实际工程形成了两层皮,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事后合同也时有发生,经常出现先开工后签约的情况,合同签订只是走过场,不注重细节,为后续的施工索赔带来许多困难。

4.3不重视合同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合同条款责权利不平衡

尽管,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作为发包商,控制着资金,占据主动地位,承包商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不得不签订对自己不利的合同条款,在发包商开工条件提供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成窝工和赶工时,本可以提出索赔,但往往是由于缺乏意识,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责权利不对等。

4.4企业中缺乏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

大部分企业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正确认知,而合同管理不仅要懂得与合同有关的法律知识,更需要懂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及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这些素质的专业人员,才能在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援。

认识到合同管理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全员管理意识,规范合同签订内容,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制,才能使合同管理发挥其重要作用。

5完善合同管理,落实项目的责任制

5.1实行目标管理,施工合同进行交底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应遵守施工项目责任制,各项目落实到责任人。工程项目要进行合同交底,对设计范围、施工内容、施工进度、费用控制、技术要求等做出解释和说明。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图纸会审,在施工图纸会审时,提出意见及改进的方法,减少施工界面认定不清造成的施工漏项,影响工程竣工。

5.2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产生

防患于未然是国企工程施工中应该一致秉承的原则,发生合同纠纷再去解决必然耗费财力、人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合同管理增加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利用合同作为手段维护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利,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证。

5.3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教育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发挥合同管理作用也是靠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来管理、实施。因此国有企业要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好专业知识,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

总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要在高度重视工程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促使承发包各方自觉履约,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合同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