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3:44

税收筹划报告篇1

【关键词】财务状况;纳税问题;税收筹划

一、公司业务概况及财务状况分析

(一)公司业务概况

陕西中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公司)地处中国政府鼓励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是经铁道部及西北机械厂委托在全国范围内对西北机械厂生产的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及其产品配件进行科研开发、国产化替代和商业经营运作等科工贸一体的企业。

中远公司是由西北机械厂、电力机械研究所和西北机械厂部分职工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机械厂国有股占5%,电力机械研究所出资5%,其余90%由职工出资,并组成职工持股会。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机械制造、批发、零售、代购代销,机械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并具有商品进出口权。西北机械厂厂办发文明确委托授权中远公司配置大型养路机械关键配件,国家对铁道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强调,配件储备金额应不低于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5%,大型养路机械由于技术含量高,其配件储备金额占固定资产原值比例应适当提高,目前掌握在7%左右。应该说,中远公司的销售前景看好。

中远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是稳定车、小型机车、道床配碴整形车等几种大型养路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另外还有自行开发设计的铁路机械及零部件加工,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了各种大型养路机械对铁路线路提速、运输扩能及道床养护的作用,保证了大型养路机械的正常安全使用。

(二)财务状况分析

中远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来,财务状况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截至2006年中期,资产总量达80000万元,净资产达56000万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800万元,销售利润率约为10%,实现利润总额780万元,计缴企业所得税240万元;2006年预计可实现利润900万元,预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300万元;2007~2008年每年预计至少能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预计每年需缴纳企业所得税320万元。

(三)财税特征分析

中远公司属于制造业,其主要财税特征如下:

1.以产品生产经营为核心,其经营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即企业设立、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再投资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经营周期。因此,在不同活动中考虑财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并且考虑财税管理的时间周期协调性。

2.成本、费用在产出中的比重较高,财务核算相对明确,规律性强。

3.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多个层面,是现行各种税的主要纳税人,但税金多集中于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4.资本运营与税收筹划的结合,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也是制造企业理财的要求。

中远公司纳税筹划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重视经营流程的涉税分析。制造业经营流程有三个主要环节:采购、生产和销售。筹划的关键是在经营流程中寻找不合理的涉税问题,并将三个环节合理地连结起来。二是选择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制造业涉及的税收优惠非常多,选择的余地较大。

二、公司纳税问题分析

中远公司属于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于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和17%的增值税税率。经过调查分析中远公司实际业务状况和财税情况、纳税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销售收入与劳务收入混淆

中远公司大型养路机械配件的销售价格中包含所有寿命期内的后期技术服务费,造成产品销售收入与劳务收入混杂在一起,按税法规定被界定为混合销售,在实现配件销售时多确认主营业务收入,这部分劳务收入平均约占总销售价款的20%~30%。因此,在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多计增值税销项税额,这样虽然方便了客户的交易及结算,但对公司来讲却多负担了增值税款。

(二)收入的性质界定及账务处理

公司销售收入份额中,约有60%来自于小型机车的生产销售,30%来自于与西北机械厂大型机车配套的配件销售,而配件的销售只是作为流通环节商贸性质的收入入账(公司2004年10月以前的账务处理均按商贸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不能够作为自产产品销售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缺陷

公司外购、装配的配件,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增设一些关键部件,提高其原有性能。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公司自行研发,有较高技术性工艺过程的参与,且加工装配后的配件能够对我国铁路提速、铁路行车安全提供保障。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购进的配件应作为原材料,而不应作为流通环节的购进存货。在加工、研制过程中应采用成本归集和核算方法计算出最终产品的制造成本,将其纳入工贸企业成本核算体系。

(四)关于销售费用提成问题

公司的修理服务劳务由高技能技工完成,对于销售及修理服务劳务采用销售提成制,而销售提成部分并未通过销售费用反映,在税法上也不允许税前列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前扣除项目金额。

(五)关于技术工人及合同工人劳务费问题

由于公司在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聘用了许多技术工人和合同工人,而这部分人员的报酬绝大部分采用了劳务费形式,这不利于增加税前扣除项目,减少企业所得税额,故这部分劳务费支出应进一步合理处理,通过规范的财务核算予以解决。

(六)关于西北机械厂股权问题

西北机械厂持有中远公司5%的股权,并且双方之间又有极为密切的业务裙带关系,这很容易被认定为关联企业,双方之间的业务往来及交易行为不可避免地被认定为关联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交易价格和税款征纳。

三、公司纳税筹划建议

针对发现的上述财税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角度合理筹划,减少纳税失误,合理降低公司税负。

(一)维修劳务收入的剥离

中远公司产品和配件销售价格中应尽量将维修劳务收入剥离,优化调整产品销售收入,一方面实现账目清晰;另一方面推迟维修劳务收入的确认时间,合理降低税负,这也是符合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要求的做法。

(二)适用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地处中西部地区的中远公司,争取创造条件享受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开展税收筹划活动的基本思路之一。根据[2001]73号文件、财税[2001]202号文件及国税发[2002]47号文件,对设在西部地区、以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针对该优惠政策,中远公司应该创造条件争取享受。

1.主营业务收入的合理划分与调整。中远公司的收入总额中,有60%来自于小型机车的生产销售,作为主营业务收入;有30%来自于与西北机械厂大型机车配套的配件销售,作为流通性质的其他业务收入。若把配件的销售收入由原来作为流通环节商贸性质的收入调整为按工贸性质的收入入账,则来自于国家鼓励类产品的主营业务的收入会提高到90%,远远超出优惠政策对主营业务收入70%的限制,可以享受西部开发减税优惠政策。选择适合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政策,是一种适应环境、主动筹划的智慧行为。这里需要将部分存货纳入制造成本核算体系,以形成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的配比。

对中远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作上述重新划分与调整的理由如下:一是中远公司的营业执照中明确标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铁路机械制造、批发、零售等业务,可以按工贸企业会计制度核算主营业务收入;二是公司销售的大型机车的配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且一部分产品和配件已经返销出口奥地利;三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拓展,西北机械厂授权中远公司“配置”配件的情形已经改变,中远公司不再是外购配置,而是自行研发,因此可以变更委托授权书,变更“配置”字样为“研发生产及配套销售”字样,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四是中远公司产品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第九项“铁路项目”中“既有线路提速及扩能”、“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的规定。

2.组织调整,机构分设。鉴于目前中远公司生产销售的大型机车配件是否属于高科技含量产品,以及将配件的销售收入由原来作为商贸性质的收入调整为按工贸性质的收入入账的做法,是否能够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还需要一个沟通、认定过程。

笔者建议可以适当调整业务范围,进行组织分立,具体可以将配件的加工与装配业务,自行研制开发的小型机车的生产销售业务,以及配件、小型机车的维修业务区分出来,分设为3个独立的法人企业。机构分设可以使小型机车的生产销售企业业务单纯化,其受国家鼓励类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必然会由于分立而达到70%以上,即企业分立会相对提高鼓励类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满足西部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这样就可以享受西部开发减税优惠。至于配件的加工生产销售业务,得到技术鉴定后,也可以享受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维修业务的独立可以使公司的混合销售收入得到分解、净化,合理降低企业的税负。

对于机构分设会给公司带来分立成本,如果分立成本大于节税收益,则机构分设不合算。对中远公司未来2年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及分设后的节税收益进行测算,未来2年(2007~2008年)每年预计至少能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退一步讲,若只考虑小型机车业务的所得税减税利益,小型机车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60%,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15%,则仅小型机车而言,未来2年的节税额=10000×60%×(33%-15%)×2=2160(万元)。

3.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中远公司一直与电力机械研究所合作,得到研究所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公司生产销售的自行研发产品比重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且与当前的铁路线路提速、运输扩能及道基养护有着极为直接的密切联系,中远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产品已经出口远销到欧洲等地区世界市场。2004年又与美国一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发生产高速封闭列车及无缝焊接技术,这将对列车行车安全、列车性能的提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这种先进性、安全性的技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部门的鉴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从而使中远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按税法规定,对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2年所得税。这也是中远公司税收筹划的一条捷径,中远公司目前已经申请成功,正式成为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

税收筹划报告篇2

关键词:报刊传媒企业;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73-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文化体制改革中,众多报刊传媒企业作为新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做大增强,努力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披露,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818.9亿元,比2010年增长12.3%,报刊传媒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1]。

应该说,报刊传媒业中企业制度的设立和规范极大的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作为成长中的企业纳税人,为了减轻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在依法纳税的范围内,根据企业战略运营规划的要求对应缴税款进行科学合理的谋划,以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这需要财务人员将财政、财务、法律、税收、统计、运筹学等各方面知识融合运用。

我国现行税制的设计中选择了较易实现收入的流转税为主体,突出了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的地位。流转税作为企业重要的成本费用项目,与报刊传媒企业的广告、发行、印刷等各个方面联系紧密。2009年3月,三部委《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报刊传媒企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至2013年底。如何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的合理安排,最终实现税后利润的最大化目标?这是摆在现阶段报刊传媒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报刊传媒企业的经营特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新闻报刊业改革深化、开放扩大、发展快速、格局聚变、产业转型、产品升级、人才辈出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迈向世界新闻报刊强国的关键时期。

(一)新闻报刊产权多元化程度不高,各种所有制结构融合程度较浅

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偏低,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相继了一系列文件,对非公有制资本开放了演出、报刊和出版发行、影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非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投资领域。2005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明确和规范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报刊传媒产业若干领域的界限,对外资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范围和持股比例也进行了规范。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社会资本进入报刊传媒产业的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报刊传媒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和美国等西方报刊传媒集团相比,国有股的持股比例仍然偏高。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支持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鼓励兼并重组。《意见》特别强调,支持出版企业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培养一批以数字化引领、全媒介经营为特征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

(二)企业的媒介形态比较单一,跨媒介经营能力较弱

我国现有的报刊传媒企业大都是在行政体制下,在原有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新华书店、出版社、报纸期刊等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新组建的企业在原有资源基础上的地域媒介形态垄断和优势,在相关的其他领域尚不具备强大实力,媒介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仍显不足,跨媒介融合管理还没有充分展开。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利用率尚待提高,品牌及社会影响力不够强。

(三)地方、行业条块切割比较明显,有明显的行业和地域性质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报刊传媒公司从新闻喉舌媒体扩展为大众服务媒体,中国报刊业渐渐成为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就传媒业强国的情况看,美国六大集团基本控制了全国的报刊、广电、互联网等媒体,日本五大报纸控制了全国报纸50%的市场份额。由分散走向集中、集聚,并形成某些行业的垄断经营,是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已经是一个报刊传媒大国,但是,中国却并非文化强国。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地位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传媒业的发展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对中国的经济GDp贡献率仍然不够。如今报刊传媒业正在以树立品牌报刊为目标、以产权联合为纽带来加快整合力度,逐步改变条块切割的媒体格局。

三、报刊传媒企业纳税筹划策略

(一)利用宣传文化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筹划

财税[2011]92号文件规定,党报党刊、各级机关报、科技和老少类等7类出版物,在出版环节享受增值税100%先征后退政策,预计这一政策在2013年后仍将延续。报刊传媒企业出版的科技类、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类期刊应通过事先筹划,准确理解政策要求并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使自身条件符合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财务部门应各备账册分开核算企业内的增值税不同优惠项目,尤其不得与非增值税优惠项目混在一起核算,否则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增值税先征后退优惠。

(二)科学筹划广告业务的纳税范围

报刊传媒企业在生产销售应征增值税报刊产品的同时,又通过版面提供应征收营业税的广告业务,也就是既存在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销售报刊行为,又存在不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广告服务的行为,并且两类收入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属于兼营行为。以出版发行方式取得广告收入的一般纳税人,应对本单位广告业务占用的版面数量单独记账核算,应以上一年度广告版面占整个出版物版面的平均比例,作为下一年度各月增值税纳税申报广告所占版面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比例的依据。这里面有两种情况可以选择,第一种是能准确提供广告占版比例,第二种是不能准确提供的情况。如果广告占版比例较高或是广告收入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下降,不能准确提供反而对企业有利。

(三)选择转企改制获得企业所得税减免

报刊传媒企业在转制后享受财税[2009]34号文件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四)安置残疾人员就业减税

文化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五)对外投资降税

在对外投资上选择多元化投资策略以降低风险,尽量考虑投资国家鼓励的优惠低税率从事文化经营的高新技术产业实体,如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Ctp)、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高速书刊装订联动线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企业,通过法定程序获得高新技术认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即少缴纳10个百分点的企业所得税。

(六)会计政策的选择运用

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会计政策,利用时间差异可以使税款延期缴纳,避免因物价上涨造成企业虚增利润,从而为企业减轻税负[2]。

(七)利用海外市场可以节税

根据财税[2009]31号的规定,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文化企业在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3]。因此,我国的报刊传媒企业,也可通过向海外销售产品,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

四、应注意的问题

税务筹划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筹划好了,能够实现企业节税的目的,反之,也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因此,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税务筹划要服从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策略

报刊传媒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也具有传媒产品的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不同的产品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财务策略和税务筹划目标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科学的作出,并不是随意的。税务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税收负担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和收益水平的提高。例如,税法规定企业负债利息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而负债融资对企业具有节税的财务杠杆效应,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融资风险成本也随之增加,当负债成本超过了息前的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的收益率就会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下降。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债务性资金和权益性资金的不同要求。

(二)注意把握国家对于传媒产业税收政策的时效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来制定的。2009年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国家加大了对报刊传媒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更,随着税收政策的变更,企业应结合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及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的相关内容,避免税务筹划给企业带来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C].2012.7.

税收筹划报告篇3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管理;广电企业;所得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传媒行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税收制度亦日臻完善,税收的可筹划性越发突出和显著,日新月异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广电企业把税收筹划作为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专题来进行研究。而鉴于所得税的税务筹划重要性,它是广电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根据广电企业当前所得税现状,结合税收筹划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及应对措施做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思考和探讨。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以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tax—planning)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收优惠条件,选择最优的纳税法案,以达到税负最小化目标的税收规划。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依法合理纳税,最大程度地降低纳税风险,以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它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筹划性、目的性等特征。合法性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实现企业总体税负最小是税收筹划的目的;制定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测算、选择、比较和实施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途径与方法。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

资金、成本(费用)和利润是单位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这三者的最优效果。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既要熟悉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单位设账记账要考虑税法的要求。当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的要求不一致或允许进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以分离,正确进行纳税调整,正确计税,正确编报财务报告,并进行纳税申报,从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的多重功能。

2.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现代企业财务决策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生产经营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四个部分。这些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税收的影响,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决策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财务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外,在企业产权重组决策中,也应根据分立、合并和清算的税收政策差异进行税收筹划.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3.有助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完善,纳税的可筹划性愈发突出。

这要求我们把税收筹划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点来研究.使企业在新的法规下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最大目标。

二、广电企业当前企业所得税现状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企业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34号),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当前,我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都已顺利转企,享受到了国家对文化企业所得税减免的政策优惠,这一举措助推了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所得税筹划的现实意义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重要讲话: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会还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广播电视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从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从改革创新上寻求突破;从做大做强上争创一流。经营收入急剧增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自我积累不断增强。随着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期限的日益临近,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应成为广电财务工作者进一步做好纳税筹划的工作思考。

四、所得税税务筹划及应对措施

税务筹划是达到减轻税负、提升企业价值的一种理财行为,它是以遵守税收法律为前提的,因而是被法律所认可的。税务筹划是企业独立自利的体现,也是企业对社会赋予其权利的具体运用。随着广电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之后,更好地回报社会、贡献国家也将成为必然。应在合理纳税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广电企业要把握各项成本费用的节税点,为避免少做所得税纳税调增,或者为以后年度留下列支余地,应尽量将各种费用开支控制在节税点以内,将各种费用支出合理列支,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将所得税负降至最低点。

(一)单位领导、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所得税税务筹划工作。

此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涉及到节目制作、影视剧购拍、传输发射、物质采购、广告经营等多部门多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科室,组织专业人员,研究政策、做好方案。在对外方面,要与国税局、财政厅等方面积极沟通情况,争取和落实好所得税对广电行业的优惠政策;对内方面,要做好与税务对口的部门业务准备,并做好相关部门参与税务部门培训和沟通、做好前期税收筹划基础工作。

(二)要全面评估所得税对广电单位自身的影响,从企业组织形式、业务模式等业务前端提早考虑税务筹划。

各企业规模、所处阶段、企业的毛利率不同,所得税后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企业应全面评估税负影响,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以及相关政策,使企业自身利益合法化、最大化。

企业要把组织架构顶层设计的首要性、统领性和前瞻性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提早考虑好其组织形式、业务模式等业务前端。广电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企业转制工作,必须以优化顶层设计为源头,全系统统筹安排。只有这个平台搭建好了,才能达到收入、支出合理有效配比和成本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税收有效安排的目的,最终实现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广电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做好关联企业借款融资的税务筹划。

随着企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业务范围亦逐步扩大。集团公司的成员企业之间、各种不同关联形式的企业之间,相互进行资金调拨与借贷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普遍。对这种资金调剂行为,有的收取利息,有的不计利息。财税[2008]12l号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其借款利率在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和税法规定的情况下,准予扣除。对于这种经常性的资金拆借业务,企业应实行合同管理,拟定借款合同,注明利息、利率。在上述规定内,借款方发生的财务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从而降低所得税负担。但需注意的是,规定的利率不应高于当期金融机构公布的基准利率,否则,高出部分的利息税法不予扣除。

(四)认真对待收入成本费用的税务筹划。

广电企业应从收入和成本费用两方面进行税务筹划。首先,应税收入要进行详细分类,从合同签订的开始就注重,从交易的实质、公司的架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细化,从而妥善处理好收入相关税金的缴纳。在确定应税收入后,就应该仔细考虑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成本费用支出的税前扣除问题。哪些费用有扣除限额,哪些费用允许全部扣除,哪些费用又不允许扣除是广电企业在成本费用所得税税务筹划方面的重点环节。比如,工资薪金、职工福利、日常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业务宣传费及广告费的扣除限额、可延续至以后年度扣除等,都应作为纳税的筹划范围。另外,对于非日常业务,也应纳入筹划范围。比如,针对私车公用所产生的所得税问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实际工作中,私车公用报销相关燃油、过路过桥费用时应与员工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否则所报销的费用将作为单位发放给员工的福利,计征个人所得税,这样就无法达到有效的纳税筹划。

(五)妥善处理资产管理业务的税务筹划。

总局(2011)第25号文规定,在业务活动中,一定要取得资产计税基础的证明发票,则没有取得发票的业务活动要主动与税务机关核实、认定,积极争取税前抵扣。另外,《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公告还规定: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中扣除;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在做相应的资产管理业务时,发生的资产损失要先在税务机关做受理,待税务出具受理通知书后方可税前扣除。

因此,企业确认资产的计税基础,就要扎实做好资产管理业务基础环节的工作,利用适合的时机,对损失和潜亏等单位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彻底的清理、清查,出具清产核资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厅核销,切实有效地夯实账面价值,保证企业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六)做好发票的开具及管理、发票的收集与鉴别工作,加强发票的管理和风险防控。

单位对发票的管理应强调合规性、及时性、操作的规范性。取得一张符合税收法规的发票,要从签订合同就开始加以规范,制定发票管理制度,做好发票的开具及管理、发票的收集与鉴别工作,加强专用发票的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强财务人员、采购和销售业务人员对发票管理规定的学习和掌握,不同发票的获得、真伪鉴别、开具、管理、传递和作废应区别对待。因此,对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的重视,在开具和传递等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应高度重视。

(七)及时关注政策支持的税务筹划

1.关注政策,争取取得财税的优惠措施。

企业财务应密切关注国家给予特殊行业、特殊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并结合行业自身情况,做好纳税筹划。例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内蒙古从2012年起加大对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对在牧区投资建设的鼓励类产业企业按照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牧区企业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农畜产品初加工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这些都为企业对外拓展业务和对外投资提供了税收优惠支持,既帮助了困难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使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2.结合行业特点,取得上级和税务机关的减免税等政策支持。

办理减免税备案时应按照《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及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遵守报批的程序、方法与时限,及时提供完整的备案材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减免税事宜。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即便是国家有优惠的政策,也会因自身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申报的原因而放弃了该项权利,从而不能享受所得税的减免优惠。

(八)及时、主动学习并掌握所得税申报事务操作。

所得税申报不同别的税种的申报,申报内容和程序都较为复杂,要求很规范和严格.现在所得税申报都是基于网络和申报系统等信息技术,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报税申报要求和操作办法,按时正确地进行报税,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税收滞纳金、罚款等税务风险。

在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文化转制企业的所有税减免优惠确实带给了我们较一般企业所得不到的实惠,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进和推动作用。身处新时代浪潮中的广电财务人员,应充分把握、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将税务筹划与社会责任实现价值增值联系起来;将税务筹划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财务人员应有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综上所述,广电企业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从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思想出发,通过税务筹划实现国家和广播电视事业共赢。(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梁文涛:《纳税筹划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税收筹划报告篇4

【关键词】纳税筹划;税收收益;企业价值

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促进产品销售,巩固已有的市场,开拓新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纳税事项进行设计、运筹,科学地安排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合理地降低税负,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一系列筹划活动的总称。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策划时,应当考虑所采用的宣传方式,因为不同的广告形式可能导致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同。因此广告宣传策划有必要进行纳税筹划,使企业既达到了宣传产品的效果,又可以节约税收成本。

《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2%的,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但纳税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同时符合3个条件:第一,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第二,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的发票;第三,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除了通过媒体的广告外,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不超过营业收入的5‰的,可据实扣除。

案例一:2007年3月,凯悦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悦公司)为扩大产品宣传,促进产品销售进行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如下:

方案一是公司自己进行策划、实施。采取在各个专卖店挂横幅及高速路口制作广告牌的方式宣传新产品,先委托光华公司制作横幅、广告牌,然后向工商等部门申报,经审批后悬挂横幅、安装广告牌。这种方案大致需要费用90万元;方案二是委托S广告公司进行策划、设计并通过电视台播出,需要费用98万元。如果单纯从费用上比较,公司自身操作比广告公司操作要节约8万元。但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自身操作只能作为业务宣传费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扣除比例不超过营业收入的5‰;而通过广告公司操作则可以作为广告费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扣除比例为不超过营业收入的2%。两项费用在税前的可扣除比例不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比例相对低,纳税申报时容易引起纳税调整。分析如下:

凯悦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

万元,则销售收入的2%为200万元;销售收入的5‰就是5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通过广告公司操作,花费的广告费98万元可以全额扣除,而企业自身操作花费的费用即业务宣传费90万元中按规定只能扣除50万元,还有40万元不能扣除,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10万元。

可见,通过广告公司操作比自身操作要节约所得税10万元,为公司增加2万元利润,因此,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在同样的宣传效果下,广告公司策划、设计的方案有利于减轻税收负担,从而使公司获得最大的税收收益。

纳税筹划是有时效性的。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按照规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都可按年销售收入的15%在税前扣除,如果仍然按案例一的事项计算,则在企业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为1500

万元。广告公司策划的广告费支出98万元可在税前全部扣除,作为营业费用可抵税24.5万元;而企业自身策划在同样的宣传效果下直接费用支出90万元也可在税前全部扣除,比广告公司策划节约费用8万元,可抵税22.5万元。

综上分析,从抵税效果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广告公司策划可以减少纳税2万元,但从现金流出量看,企业自身策划可以减少现金流出6万元。

可见,2008年新税法实施以后,在不影响宣传效果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策划、设计进行产品宣传应是凯悦公司的最佳选择。

案例二:凯悦公司为扩大产品宣传,向电视台提供各种款式的服装,由电视台主持人着装以宣传企业的产品。2007年提供各种款式的女装1000套,成本6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公司作为业务宣传费进行会计处理如下:

借:销售费用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00

贷:库存商品600000

从增值税角度讲,公司此笔业务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000元。从所得税来讲,税法规定,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公司营业收入的5‰的部分,可以在税前全部扣除。凯悦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税前扣除额为50万元,则减少应纳所得税额16.5万元。实际上,企业应该将此项业务分别按视同对外销售和用于业务宣传两项业务进行处理。一方面应该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另一方面要按照视同销售调整增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和按照规定的税前扣除比例调整业务宣传费。

因此,凯悦公司在税务机关认可的情况下,将此笔业务作为业务宣传费处理与赞助行为相比,可以为公司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16.5万元。但是这种行为如何界定,属于捐赠、赞助还是业务宣传?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如果属于捐赠,从企业所得税角度讲,属非公益性捐赠,此类捐赠支出不允许扣除;如属于赞助,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就不能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当然,这种行为的目的毫无疑问是扩大产品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所以可以界定为业务宣传费。但是企业对于此类业务的筹划必须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可才可以实施。

按照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税法规定,凯悦公司上述业务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500万元,那么作为业务宣传费计入销售费用的117万元可以全部在税前扣除,少缴纳所得税29.25万元。

当然,无论界定为捐赠、赞助还是业务宣传,都必须按视同销售行为依法缴纳增值税。另外,此项业务如何进行界定,目前税法还没有明确规定,凯悦公司作为业务宣传费进行处理,获得了财务收益,但必须获得税务机关认可,否则如果被界定为捐赠或赞助,则收不到预期效果,也无法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

税收筹划报告篇5

关键词:税收筹划应用新企业所得税法税收筹划办法

税收筹划,又叫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遵守税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总结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企业可以在投资过程中应用税收筹划。例如,在投资时,可以选择国家扶持的行业或者区域,为了促进投资,在这些行业或地区税负相对较低,有些税种可以少交或不交,企业也可以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其次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例如,总所周知的两种筹资方式,股本筹资和债务筹资,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能计入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则可以计入成本;再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这是纳税筹划的重点。例如,采购环节的税收筹划可通过进货渠道和进货时间等进行,销售商品方面可采取折旧销售、现金折扣、销售这让的方式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在会计核算上,存货计价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则是税收筹划的常用方法。薪酬激励机制中,企业多利用奖金和员工福利进行税务筹划。

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避税途径的差异

2008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作为一般企业的主要非流转税种,所得税部分是企业合理避税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透彻研究新的所得税法是企业必须完成的功课,也是制定完备的避税计划的关键。对比新旧所得税法,对企业合理避税有明显影响的差异性制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公平竞争

新税法为实现公平竞争的目的,取消了颁布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纳税人的身份及税收待遇统一起来,这使得通过变身为外商投资企业达到避税目的的行为失去了效果。

2.新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了原有的部分优惠政策

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原来的“区域调整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调整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政策,很多企业在过去通过选择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点为注册地,以用这些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在新税法下这些都已失效。

3.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报税时需要附送关联业务报告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特别设立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其中规定企业在报税时,还需要报送年度企业关联业务往来的报告,同时,税务机关也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加大对企业关联业务的检查,这使得企业利用关联交易合理避税的做法也无法实现了。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税收筹划的新途径

1.对企业组织形式的所得税税收筹划

如上所述,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税率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规定有比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大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设立很多下属公司,因为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所得税税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下属企业的组织形式如何选择就给企业的合理避税提供了一些途径。

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单独核算,但如果子公司属于小型薄利企业,税法规定可以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会使整个企业集团的税负降低;而分公司属于非独立法人,与母公司合并纳税,那么如果分公司前期投入较大,在设立初期就会有亏损产生,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能降低整个集团的应纳税所得额,达到避税的目的。

2.针对收入确认时间的合理避税

企业的会计计量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对于企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这点尤为重要,同样在税法的规定中,在不同情况下企业收入的确定时间同样存在差异,而收入是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基础,这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合理避税的途径。

税收筹划报告篇6

关键词:所得税;纳税筹划;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的特点及其对所得税筹划的影响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些基础的、大型的、重点的、核心的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国家在每年年末依据各企业经营利润和经营收入所做的排序中,前50名80%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对所得税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但很多国有企业因为历史比较久远,承担了很多因国有企业改制而遗留下来的问题和负担,比如人员年龄的老龄化、人员结构发展的无阶梯性、各种规章制度的老化、经济运行方式的老套、经营理念的老化等等这些都在很大一定的层面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降低了其经营利润和现金净流量,影响了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同时这些不利的因素也使得其税收筹划操作的空间和范围加大,更能利用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以减轻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国有企业的净现金流,对国有企业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和国有企业呈良性的、健康向上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二)国有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企业,若将所得税税务筹划这个概念很好的引进到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生产中,则能有效地改进国有企业整体经营策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利润。如果国有企业能在平时做好税收筹划则能有效地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企业因外部环境而带来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营创出一个良好的发展通道。

二、国有企业所得税筹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税务筹划意识淡薄,盈利目的非最大化

我国自90年代就开始了国有企业的改制,但从2000年以后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概念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税收筹划的理念才被人们普遍地接受,社会上也才慢慢地出现一些专门从事税务筹划的人员和机构。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时往往只看到了生产经营、投筹资活动中涉及的流转税、财产税等各种伴随企业日常生产活动发生的税种如营业税、增值税、房产税、印花税等,而往往忽视了取得最终成果后涉及到的所得税的问题。这样经常造成有的企业其利润总额比较可观,可交完所得税后同做了税收筹划的企业相比却承担了较多的所得税税负,造成净利润相对较低,减少了企业的留存收益。

(二)没有明确地区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

有些企业由于本身经营规模和人工成本的限制,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人员,很多财务人员即是财务做账人员又是税务报送人员,没有在财务和税务上有明确的分工,这就使财务人员在处理某些具体税务事项时习惯性地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等同起来忽视了某些事项的处理在财务和税务方面的不同。例一,凡是企业当年实际发生但未取得有效票据的成本只要在第二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期满之前拿到符合规定的有效凭证时税务会计就可以将此项成本冲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所得税费用,而财务会计则往往根据是否已取得有效票据作为成本入账的依据。例二,企业在每年年底计提的员工工资或奖金,在财务上可据实作为当年费用减少当期利润,但在税法上这种仅计提但没有实际发放的工资是不允许计入当期损益影响本期所得税而要在纳税调整事项中将其作为调增事项计入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中增加所得税费用。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既有相互关联又有不同之处的处理原则,因此区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人员的分工在实践中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企业的纳税筹划。

(三)部门配合不紧密,筹划效果不明显

有些税收筹划行为是要企业内部之间或内、外部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例如,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是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分期预收销售商品则是在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这两种确认收入方式的不同势必对当年度的所得税产生重要影响,而收入用什么方式确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领导、业务部门、售后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相互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预期的税务筹划效果也才能达到。

(四)不能及时地采用税收优惠更新税务筹划的方法

我国所得税申报由原来的四个季度、五张申报表变化到现在(从2014年汇算清缴开始)四个季度45张表。从简单的收入、成本、利润的填写到现在将各项财务会计业务的分别填示、各种调增、调减事项的分析、各种减免税优惠事项的填列可以看出我国所得税体制的巨大变化,可我们的企业还没有及时的更新税务知识,不能利用各种税务优惠政策更好地为企业减税服务。企业应及时地了解所得税相关政策的变化,使所得税税务筹划更具有合法性、合规性,减少因此带来的税务风险。

三、影响国有企业所得税筹划效果的因素

(一)税务筹划意识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都是成立时间较长、企业员工较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多,这样企业在做税务筹划时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就比较多、比较复杂,若某些税务问题没有考虑详细,则势必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比如一些老国有企业存在很多种特殊情况的内退人员,这些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又往往不同于单纯地依靠社保取得收入的职工,那么这些内退人员在未实际退休并取得社保发放退休收入之前,由企业一次性计提的n年生活费、社保、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如果在筹划时全部作为本年度税前抵扣项目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而不影响到以后年度所得税费用则对企业来说是个利好,但如果这种筹划没有通过税务等主管部门的同意,则势必在做汇算清缴的时候要把计提但没有实际发放的的生活费、社保等薪酬费用纳税调增回来,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在以后实际发放的年度时再做相应的纳税调减,这样企业在职工未退休的年度内都要发生与人工成本相对应的纳税调增、调减事项,更有甚者是将这部分费用全部做纳税调增事项处理不抵减当期及以后年度的所得税,因此企业如何在事前做好税务筹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处理原则上的差异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因各自服务的主体不同、达到的目的也不一致因此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就不一样。例一,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问题。在会计处理中,投资方要在每年年末根据被投资方的净利润和所占的比例确认一定的收益计入到当期收益中。而对于税法来说,这部分的收入只是根据实际收到的分红来确定,若企业当年度没有从被投资企业收到实际的现金流则不能被确认为当期收益,是要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调减出去,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在以后年度内企业若收到了与投资有关的现金分红时再作为收益确认,但这笔收益仍然是可以税前抵扣的。例二,企业在当年根据经营性业务,投筹资业务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在企业是可以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当期利润、减少相应的所得税费用,但在税务会计中除了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和预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抵扣所得税,其它各项准备金都不得在税前抵扣,因此在做汇算清缴时应将这些准备金都调增回来,增加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调增所得税。

(三)部门组织的形式及配合

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是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因此所设立的部门、子公司(有些甚至有三、四级子公司)、分公司也特别多,处理好各部门、各公司之间的紧密程度、配合程度对整个企业的税负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公司在本地有一个工业园区,主要的经营业务就是进行租赁和物业服务,如果总公司此时想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司对这个工业园区进行管理的话,那么总公司就应在公司组织形式上进行选择。如果成立一个子公司进行管理,则这个园区所取得的收入和所发生的成本都是单独进行核算的,不能与总公司进行账务合并,由其自身以一个独立法人的身份交纳所得税对总公司的所得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如果总公司选择成立一个分公司对此工业园进行管理,则这个工业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都可纳入总公司统一核算,这样如果工业园区在初级阶段的几年内都是经营亏损的话,它的亏损额就可以与总公司的经营积累相冲减,减少总公司的税务负担。

(四)税收优惠政策

很多国企在改革开放初期以房产出资的形式与外商成立合作企业(现在这种企业形式不多),但取得收益的方式都是通过收取中方的管理费和房产的租金获得,这样企业在取得租金时就得交纳流转税和所得税。但如果国有企业当时签订合同时是以房产作为投资成立合作企业的话,则企业收回的收益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红,是不用再交纳所得税的。

企业当年度有对外的公益性捐赠,可以充分利用利润总额的12%来界定实际捐赠额。比如企业当年利润总额200万,则税法上可抵扣的捐赠额就为24万,企业当年的捐赠额只要小于24万就可以全额抵扣,否则就要纳税调增,增加当期所得税。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五,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这样企业在平时的经营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业务费和广告宣传费进行合理的安排、统筹,尽量最大化的扣除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关联企业来分摊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根据财税【2012】48号规定,对签订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分摊协议的关联企业,其中一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税前扣除限额比例内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以在本企业扣除,也可以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摊协议归集至另一方扣除。另一方在计算本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时,可将按照上述办法归集至本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计算在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来调节本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残疾人的薪酬总额可以100%的加计扣除,企业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合适残疾人的岗位上适当地招入政策鼓励安置的人员,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减轻这部分人群的就业压力、减少企业纳税负担而且每年还能通过落实社保的各项备案获得残疾人就业奖励补偿金。

对于研发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0%加计扣除若已计入无形资产则可以按照无形资产的成本150%摊销。这项政策对于那些高技术企业来说就可以在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中进行选择。合作开发的情况是合作双方对研发费用各自加计扣除而委托开发中委托方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受托方同样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的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高新企业都会采用后者进行研发,因为后者纳税筹划所带来的利益更大。

因此企业应及时地了解所得税相关政策的变化,使所得税税务筹划能更具有合法性、合规性,减少因此带来的税务风险

四、改进国有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对策

(一)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公司所接触的经济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业务性质越来越复杂,其所涉及的税务事项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提高内部财务人员在财务和税务方面的业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应该多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多与税务局进行正常的税务交流,多与同行业的其它公司或在本企业内部组织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可与外部专门的税务筹划公司相联系以了解最新的税务法规和税务动态,及时了解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下发的各种涉税文件。

(二)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强化各部门税务筹划意识

很多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自上而下的认为税务筹划仅仅是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范围,但其实要做好税收筹划则要公司各部门全面的配合,比如生产部门、人事部门、销售部门等等。一个经济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循环过程,就是各部门相互配合的过程。公司领导要首先加强这方面的意识,才能保障公司整体的税务筹划方案有效的实施。

(三)加强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我国税务事项和税务条例的信息量很大,有些税务事项更新很快,有的条例在企业做税务筹划时是合理、合规的,但在政策变化之后该筹划反而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税务风险,此时企业应及时地根据相关法规调整税务筹划事项以通过税务机构的相关调查,使税务筹划不会被税务机构认定为偷、逃税行为。

(四)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税务筹划

任何事项都有机会成本的发生,企业在做税务筹划时应充分考虑与之付出的机会成本。若某项税务筹划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机会成本的付出则此项筹划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付出的机会成本,则对企业来说这种筹划事项并不真正适合于企业,应该放弃该项筹划。

五、结语

所得税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一个税种,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本文通过阐述国有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和因素,分析了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如何依据各种有利的政策条件和法规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资产,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归辟税务风险以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改善经营成果、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国有企业要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税赋的情况下减少企业自身的税务负担、增加净现金流就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紧密结合各种财、税的相关条例和政策法规,做好税务筹划特别是所得税税务筹划。

参考文献:

[1]陈芳芳.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研究[J].当代经济,2014(14).

[2]张佩月.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3).

[3]蒋汉林.浅析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设计[J].金融经济,2013(08).

[4]冀晓娟.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J].企业论坛,2014(16).

[5]高晓飞.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筹划分析[J].企业导报,2013(02).

[6]闫广明.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

税收筹划报告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96-02

中小企业,简称Smes(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是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在所处行业中不能起主导作用,对所处行业不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税收筹划(taxplanning),是企业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以追求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策划和安排,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获得最大税后收益的管理活动。

中小企业在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灵活、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可以使创造的利润更多地合法留归企业,既保证了法律的严肃性,又维护了纳税人的正当权利,从而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良性地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1.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具备税收筹划的基本条件。会计核算水平决定企业能否开展税收筹划以及税收筹划的水准。目前,中小企业大都比较重视会计核算,虽然,由于会计核算主体的特殊性,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注重对外报告,但一般都比较注重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控制、纳税管理和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大、中专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的大量增加,使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而随着会计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等制度的实行,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了基本保障。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性条件。

2.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非常注重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企业经营,而对税收筹划的作用和重要性却了解不够,还存在一些认识上误区。一是对税收筹划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许多中小企业弄不清税收筹划的真正涵义,不能准确划分税收筹划与偷漏税的界限,认为只要能不交税、少交税,减轻了税负,就是税收筹划;或者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与税务机关拉关系、走后门,请客吃饭,以获得“关系税”、“人情税”待遇等。更有甚者,对偷税漏税持一种见惯不怪的可接受态度。在相关调查中,对于“您认为企业偷漏税”的观念问题,选择“知道不对,但大家都这么做”的,占69%,甚至有占11%的认为“很正常”,只有27%的人认为是“违法行为”。二是对税收筹划的运用理解片面。认为税收筹划只与税款多少有关,只与财务部门相关,没有把税收筹划纳入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之中;不是在企业决策、经营活动开始前进行税收筹划,做到未雨绸缪,而是在面临相关的税务处罚时才想到用“筹划”来解决,进行超出法律限制之外的“筹划”活动;部分开始税收筹划的中小企业,也对税收筹划的成本、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应对准备。三是对税收筹划敬而远之。由于对税收筹划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够,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以为税收筹划深奥难懂、高深莫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非中小企业可为。与其深究税收筹划,不如加强经营、拓展市场,从而忽视了税收筹划,忽视了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

3.中小企业对税收筹划存在方法上的误区。中小企业虽然降低税负的愿望强烈,却没有很好地重视和利用税收筹划来减轻税负,而是多采用一些非正常方式达到目的。现阶段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中,设置内、外两套账目的情形十分普遍,要么自设内、外账会计,要么自己设置内账,聘请外部记账机构记录外账,会计作假情形较严重。这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以印证,如在“若想减轻税负,主要途径是什么”的回答中,90家企业有44家明确选择是“设置内、外两套账目”占49%,另有22家选择了“托熟人,找关系”占24%。虚假的会计信息,造成中小企业会计报告的目的单一,作用被弱化,主要是为了满足纳税的需要。在调查的90家企业中,有78家认为会计报表的主要用途是“纳税申报”比例高达87%。

这种状况,也造成中小企业偷漏税的普遍存在,如在“您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偷漏税现象如何”的问题中,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会计中,认为“非常普遍”的有56人,占62%;认为“较普遍”的26人,占29%;仅有8人选择了“很少”。这种普遍存在的内外账现象和超高的偷漏税比例,反映了中小企业减轻税负在方式方法的极大误区,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小企业减轻税负的强烈现实需求。

4.中小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愿景强烈。首先,偏重的税负使中小企业降低税负的愿望相当强烈。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从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上看,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4.9%,高于全国1.91%的水平;税收与利润的比率为119.6%,高于全国99.9%的水平。因此,中小企业降低税负的呼声很高。从我们的实际调查来看,在“认为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最好体现是什么”的回答中,90家企业中有62家选择了“降低税负”占69%,其比重是相当高的。其次,伴随着人员素质的提高,中小企业依法纳税意识明显增强,进行会计、税收咨询的需求也日趋增加,更愿意通过税收筹划,走合法降低税负之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中小企业有“进行税务咨询的需求”,咨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税收政策”(49%)、“税收筹划”(38%)方面,63%的中小企业“经常”或“偶尔”接受“会计咨询服务”;还有22%的中小企业虽然没有接受过,但表示“有需求”。这些,都明显地反映出中小企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纳税管理水平、合法降低税收负担的强烈愿望。

而且,调查中还显示出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自我学习意识非常强烈,有高达80%的会计人员通过网络渠道主动学习,获取税收政策,高于从税务部门宣传窗口――办税厅获取税收政策的比重。尤为可喜的是,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尝试开展税收筹划,并聘请税收顾问和税务等加以协助。

5.中小企业面临税收筹划外部环境的约束。税收环境的优劣,是直接制约税收筹划发展的外部条件。目前,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开展。在调查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会计人员都希望有个良好的纳税环境,能够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降低税负。但是,实际的税收环境,却又使他们对税收筹划持怀疑观望的态度,对目前的税收筹划环境明显缺乏信心,其中尤以对税收征管不规范为最。

实际调查结果中,对于“目前中小企业纳税存在的问题”,有73%的企业选择了“税收征管不规范”;而在“企业偷漏税的原因”的调查中,选择管理不严格的也是最多的占60%。这都说明税收征管不规范现象在中小企业的纳税管理中比较严重。不规范的税收征管行为,会抵消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所能获得的利益,也使中小企业寻找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咨询和精心进行税收筹划的积极性大为降低。而且,现实中客观存在着部分偷漏税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的现象,这种成本低廉的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使部分不按牌理出牌的企业获得了一时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就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样,会对税收的征管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形成一种“破窗”效应,被其他纳税人效仿,损害整个税收环境。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热衷于与税务干部搞好关系,或设置内、外两套账以偷税漏税款而不重视税收筹划,就与此不无关系。由此,使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失去了对税收筹划的兴趣和信心。

二、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策略

1.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作为税收筹划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求中小企业做好基础的财务管理工作,规避涉税风险。这包括以下方面: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做好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避免税务机关因企业账目混乱,或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而采取核定征收办法;不同税种的项目、同一税种的不同税率项目、征免税项目等要分开核算,避免因划分不清而从高计征税款;按税法规定提足有关费用和折旧,因为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对应列支、摊销、计提的折旧及各类费用,如果没有提足,在税务机关汇算清缴时,少提的部分不允许补提、补摊;对需要报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费用、损失、亏损一定要及时报批,按期计提和弥补;对按税法规定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一定要按期履行有关手续,否则,过了报批减免期,就不能享受优惠;依法取得、保存和使用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按照独立原则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又可以降低涉税风险,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了损失,也就是增加了收益。

2.做好纳税管理工作。税收惩罚如税收滞纳金、税收罚款、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等,都是企业的税收额外支出,应尽量避免。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照《税收征管法》管理好企业的纳税事项。如及时进行税务登记和告知账户信息;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纳税资料;及时足额缴纳税款;因特殊原因需延期申报或延期纳税的,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等,避免相关的税务惩罚。

尤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务必避免偷、漏、抗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这不仅会招来严厉的税务惩罚甚至刑事责任,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坏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须知道,野蛮者抗税,愚蠢者偷税,糊涂者漏税,而聪明者进行税收筹划。

3.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良好互动的税企关系,对每个企业都非常有用,如能经常得到纳税辅导,及时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变化,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可以尽量减少纳税检查,在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中得到更多照顾,获得较高的纳税评价;对纳税人设计的筹划方案,提供“把关”服务,避免筹划失误等。因此,中小企业在公共关系处理中,应注意培育和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

首先,明确企业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的位置。在税收征纳的法律关系中,企业是被管理对象,应服从税务机关的管理,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严格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履行好自己的纳税义务。

其次,加强沟通,增进交流。经常与税务机关联系,保持接触,主动沟通。一方面让税务机关了解和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税款缴纳等状况;另一方面,企业办税人员、财务主管人员等,应加强税务方面的业务学习,通过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的过程,熟悉办税程序和税务机关的工作特点。

第三,对某些不正当的税务行为要善于说“不”。在与税务机关的工作往来中,有时候会出现税务人员不规范的征税行为,甚至是不正当的行为,企业一方面要“敢于”说不,另一方面更要“善于”说不,做到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不损害税企关系,从而始终保持企业良好的纳税环境。

4.企业不能单纯以降低某个时期、某个环节、某个税种的税负为目标。企业要达到的最佳筹划效果即财务目标最大化。税务筹划时,必须统筹安排,着眼于降低企业整体税负,而非仅仅减少某个时期、某个环节、某个税种的纳税,才能防止陷入“税法陷阱”,多缴“冤枉税”。税务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节税只是增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一个途径、一个方法。中小企业设计税务筹划方案时,如果某个时期、某个环节、某个税种税负降低了,却引起了其他时期、其他环节、其他税种税负提高,就不能带来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可能还会使企业整体税负更重,得不偿失。所以,不能仅把眼光盯在局部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考虑企业总体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方案,这个方案不一定是税负最轻,但能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

5.不应忽略享用税收优惠政策潜在的机会成本。当前,我国税制正处于日趋完善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比较频繁,所以,对优惠政策的享用需要充分考虑机会成本问题。前文已经谈到税务筹划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而隐性成本一般容易被忽视。如果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很短,中小企业为了享用这种优惠政策,必须对原有经营结构做大的调整,则付出的机会成本就很大,并且,很多税收优惠有期限限制,一些没有期限限制的优惠政策,存在随时修改的可能性,因此,都存在机会成本问题。企业在筹划时,必须认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判断经济上是否可行、必要,能否给企业带来纯经济效益的增加,只有税务筹划的显性成本加隐性成本低于筹划收益时,方案才可行,否则应放弃筹划。选择税收优惠作为税务筹划突破口时,应注意两点:企业不能曲解税收优惠条款,滥用税收优惠,以欺骗手段骗取税收优惠;企业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条款,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失去应有的权益。

三、结论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税收,作为一项无可逃避的法定义务,必然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成果都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地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财务收益,使中小企业的经济利益合法地最大化,从而更好地解决目前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税收筹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瞿继光.你的个人所得税是否能合法节税.中国税务,2005

4.赵玲.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中国税务,2006

5.刘凯.谈谈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一)中国税务,2006

6.瞿继光.谈谈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二)中国税务,2007

7.窦慧娟,瞿继光.融资决策能进行税收筹划吗.中国税务,2006

8.任志宏.合理企业税务筹划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税务研究,2006

9.陈庆萍,陈黛斐.税收筹划探研.税务研究,2005

10.刘剑文.税收筹划:实现低税负的专业活动.中国税务,2007

税收筹划报告篇8

关键词:税收;策划;;审计

一、税收筹划的经济后果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科学、合理、周到的安排,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那么税收筹划将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对税收筹划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之一就是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在正常情况下,正确的会计处理才会如实反映会计信息,但一旦涉及到对不同会计科目进行变更或是数据的转移,将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会计信息,随之带来的便是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不完全正确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公司的运营及盈利状况,而这一结果也将直接降低其有用性。并且由于其带有降低负税这一目的性,也丧失了其本应有的中立性。很多情况下,对会计科目的变更或是会计数据的转移都与税收息息相关。以具体科目为例,对于公司的盈余项目来说,对税收的管理有利于其管理。由于对所得税的计算较为复杂,其计算确认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判断,这一行为使管理层、内部投资者与外部审计师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得以增加,这一结果也对盈余项目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公司盈余相关项目的持续性也因公司在这一方面的税收筹划得以降低。由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直接影响本年及之前年份的盈余项目,因此也会间接导致其之后的盈余项目,使未来该科目的不确定性得以提高,使应计科目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连续性降低。对于税收的筹划管理,离不开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差异的管理,根据研究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大,盈余项目的持续性也会越差。那么这就需要审计师判断、识别企业税收状况对盈余项目管理影响的大小及对其持续性的影响程度。并且,税收筹划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以企业年度定期报告为例,母公司对子公司及联营企业的报告主要财务指标主要存在变动,如遗漏、不披露毛利、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由于对税收的管理这一目的,它没有做过必要的分析和解释。这样的税收筹划使得很多会计信息没有被披露在报表中,这对报表的使用者会带来一定的误导,使其做出不适当的决策。最后,税收筹划会降低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很多情况下,公司对于税收的筹划管理会改变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为复杂,这样所导致的问题不能完全准确地传递给外部投资者,使其会计信息不完全展现于公众,降低其透明度。而且,公司对税收的筹划所影响的会计科目,将直接影响公司资产和资本的分布及流向,这样的改变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的真实状况。对于公众来说,这样的税收处理将传递其不适当的会计信息,对于其理解公司真实运营及盈利状况产生干扰,因而会影响外部投资者投资的持续性。

(二)问题。

公司对税收的筹划管理可能产生问题。由于公司税收筹划交易行为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土壤,产生了寻租行为。这样的寻租行为,尽管为高级管理人员带来了好处,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并没有给整个公司带来利好。我们不难发现,公司的税收筹划管理越复杂,涉及的交易程序越多,交易的不透明性越大或者说是越隐蔽,高级管理层伺机寻找漏洞获得私利和租金的机会也越大。那么这样一来,寻租就很有可能反过来进一步增加高级管理层对税收筹划的意愿,进一步增大企业的税收筹划程度,加大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行为只影响了公司与税务相关的交易,但更深一步来说,这样的税收筹划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丧失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控制。

虽说市场上,反映定价的标准取决于供求关系,但审计定价的要求并不仅取决于此,审计服务特点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定价。而审计质量又与审计风险与审计成本有直接联系。审计风险由内在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由于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笔者认为,在这三个风险当中,控制风险对审计定价产生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将着重分析这一要素。由于企业会计人员专业性的有限性或是其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在审计工作开始之前,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错报风险,但是这样的风险可以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得以降低。也就是说,最后出具审计意见所依靠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及程度密切相关。试想,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度越高或者说是质量越高的状况下,其出现错报风险的程度便越低,所耗费的审计资源则会相对降低,这样便可减少审计成本的总投入,即可有效降低审计费用。

(二)风险投资。

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上,存在着许多直接与间接的因素,风险投资便是其间接因素之一,它通过影响审计风险中的固有风险,进而影响定价。首先,外部的投资,对于某一企业特定的投资对于企业来说都起着一定的监督作用,使其需要充分反映正确的会计信息等内容。抛开普通大众的跟风投资,对于专业的风险投资家来说,在确定投资一个企业之前,他们将会全面分析该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水平、发展战略、竞争优势等一系列内容,从研究中表明,问题也对风险投资家的行为起着引领作用,相对于问题多的公司而言,投资家更倾向于向问题少的公司投资。不同于普通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在很多时候会积极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求得巨额回报。因此,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督是风险投资家在投资后的重要意义之一;其次,风险投资的监督作用还为会计信息的完整准确披露提供条件。风险投资除了对企业的经营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外,还有效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降低了被投资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增加了其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综上,风险投资可有效监督被投资企业相关财务活动,降低其成本,增加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而降低其产生重大不实事项的固有风险,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投入,降低审计费用。

三、税收筹划与审计定价的内部关系

通过前两节对税收筹划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与影响审计定价因素的分析,笔者发现有共同点连接着税收筹划与审计定价,下面将分析税收筹划与审计定价的内部关系。

(一)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上述分析,由于企业的税收筹划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需聘请专业人员加以规划把控,这样一来,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度将对审计费用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上述所谈及到税收筹划具有风险性,而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则是是否存在对税法的理解不当或是操作失误,无意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度越低,控制效率越低,将会使会计信息质量越低,由此导致注册会计师需要耗费更多努力,即更多人力、物力、时间的投入,更详细审计程序的实施,以此来降低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降低其自身承担法律惩罚的可能性。所以,在企业税收筹划程度越复杂,越影响各项会计信息质量的情况下,将会增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加大其努力程度,因而企业将会被索取更多的审计费用。

税收筹划报告篇9

“避税”一词最早出现在欧美地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将其经营活动范围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将避税带到其它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经济地区深受其害,形成了全球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跨国公司在华避税行为比比皆是,防不胜防,使我国税源大量流失。面对这种挑战,有必要从战略角度研究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量化这些因素与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并且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国家税务机关采取反避税措施提供建议及意见。

(四)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综述

与本文有关的理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研究税收筹划和避税港经营问题,如Fuest和Riedel。

我们通过第一类理论文献了解税收筹划的策略手段,学习有税收筹划倾向的企业特征有哪些。

一、文献综述

对美国跨国公司避税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多,学者们研究公司是否通过利润转移行为最小化其税负,以及转移利润的途径和结果。Fuest和Riedel也指出,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其在美国和欧洲高税率国家获得的利润转移至避税港。

在高税率的国家举债融资,利润多流向税率低于10%的国家。Desai等[10]研究跨国公司利用利息支出可从税基中扣除来转移利润,因此在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多采用债务融资。

通过第二类理论文献总结研究方法。如Schwarz[6]采用截面数据回归模型检验美国跨国公司是否通过利润转移行为最小化其税负。Rego[7]采用CompUStat数据集中1990—1997年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检验了跨国公司税收筹划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正相关关系。mills等[8]通过采用企业3年平均etR为因变量,采用税收筹划投资(企业税务部工资+税收筹划费用),规模,国外资产虚拟变量,长期负债率(长期负债/总资产),固定资产率,库存集中度等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得出税收筹划投资多和杠杆比率高与企业etR低相联系的结论。

第三类理论文献指出避税企业的报告会计—应税利润差较大,二者相关度高。manzon和plesko[9]估计了一个固定影响模型,采用企业会计—应税利润差额为因变量,采用有利节税的投资和融资(利润率、亏损经营、销售额变化),随时间变化的投资(厂房设备和其它资产的定期折价/退休福利),永久性差异(1993年前的商誉),偶然因素(亏损额变动、国外经营范围、规模、之后的扩张)等为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Desai和Dharmapala[10]利用会计—应税利润差额中不能解释的部分作为避税指标进行固定影响模型分析。因变量采用递延收入对会计—应税利润差额回归残差做Y,自变量包括激励补偿和管理变量。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1.在华跨国公司相关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某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本文采集了某省国家税务局2011年管辖范围内,申报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10万元以上的a类外商投资、2424户独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截面数据①。采集数据范围包括企业类纳税人税务登记信息、税收申报表信息、财务报表信息以及对企业实施稽查后制作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等二十余项企业报告及税务检查信息。在此基础上剔除报告信息缺失或造成变量计算错误的企业样本,得到参与模型估计的有效样本企业1999户。剔除的样本企业包括:总资产小于等于0或未填报者;总负债小于等于0或未填报者;固定资产大于等于总资产者;总负债大于等于总资产者。

2.在华跨国公司样本的统计分析

按照营业收入划分企业规模及户均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来看,两者成正相关关系。有效样本企业统计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a类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为查账征收企业,B类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为核定征收企业,与a类纳税人相比,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报告数据资料少,因而不做为本文实证研究的考察对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999户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中,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64户,占样本企业总户数的3.20%,缴纳企业所得税510399万元,占总数的67.36%。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10亿元之间的大型企业713户,占样本企业总户数的35.67%,缴纳企业所得税237973万元,占总数的31.40%。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1222户,占样本企业总户数的61.13%,缴纳企业所得税9392万元,占总数的1.24%。

企业的亏损面与企业规模呈负相关关系,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的亏损面最大,达到57.28%。报告研发支出的企业户数仅占总数的2.50%,研发企业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多,支出金额也逐渐增加。税务机关对企业近年的税收遵从情况检查结果显示,企业的不遵从户数比重达到9.80%。不遵从户数比重随企业规模增加而增加。

3.在华跨国公司样本统计分析的结果

有效样本企业中,户数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5户、房地产业150户和纺织服装、服饰业146户。户均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汽车制造业3625.63万元、房地产业1261.21万元和金属制品业346.88万元。盈利企业占行业户数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汽车制造业71.76%、金属制品业65.69%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9.14%。亏损企业占行业户数超过50%的行业分别为批发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在亏损企业中,户均亏损额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房地产业1917.24万元、汽车制造业1214.39万元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52.98万元。

三、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估计模型的变量定义

本文借用Rego[7]和Dyreng等[11]等文献的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定义因变量1,即Y1为有效税率变量(effectivetaxRate,etR)。且etR=实缴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

如果两个企业税前会计收入相等,缴税少的企业有效税率低,可视为税收筹划更加有效。所以,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均把etR做为衡量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Levenson认为,股票市场把企业缴纳税收多少做为衡量企业控制成本能力的衡量指标。因此,etR是众多股东关注的重要企业表现指标。实际计算时,如果企业亏损的话,变量值取0。

其次,定义因变量2,即Y2为企业报告会计—应税利润差额(Book-taxDifference,BtD)。指标值为企业报告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如果差额为0,指标取值0,其它情况下将差额的数量级取自然对数进行缩减。会计—应税利润差额是Lisowsky等[14]采用的避税指标,也是Chen等[15]采用的4个避税指标之一。Chen等[15]实证研究采用的因变量分别为:GaapetRs,CaSHetRs,全部会计—应税利润差额和非正常的会计—应税利润差额。

最后,定义因变量3,即Y3为企业负债率(Long-RunLeverage)。界定跨国企业收入转移存在难度,跨国公司分支机构一般共享企业独特的资源,如品牌或技术,这些商品极少与第三方进行交易,因此难以取得其定价标准,也难以对其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真实性、客观性予以证实。现有的实证研究多关注收入转移的动因及规模,一方面从动机出发,如看企业负债情况,研究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是否在高税率地区有更多负债;另一方面研究转移定价和无形资产的属地问题。因Y3在因变量为Y1、Y2的模型估计中充当自变量,定义参见下文的自变量定义。

2.估计模型的自变量定义

模型估计采用的自变量定义如下:

企业规模(Size):企业的营业收入取自然对数值。在美国国内经营和跨国经营的总体样本中,规模较大的企业,etR也较高,这与Zimmerman[16]和omer等[17]关于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承担了更多的政治成本的结论一致。跨国企业扩张地域越广泛,其etR与国内企业相比越小,所以说企业经济规模与税收筹划相关。

利润率(profit):企业报告会计利润总额/营业收入。Grubert和mutti[2]估计美国跨国公司在税率为40%的国家报告平均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为9.30%,在税率为20%的国家报告平均税前利润率为15.75%,由此推断存在由节税驱动的利润转移现象。从收入转移的动因出发,企业会把利润率高的项目放在低税率地区进行。因此,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如果企业规模相同的话,可以推断利润多的企业因为筹划意识强而避税更多,etR相对较小。

亏损企业虚拟变量(Loss):当企业利润总额<0时,变量值为1,其它情况下变量值为0。亏损企业税负低,并且在税收征管实践中也通常被认为避税嫌疑大,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正相关。

企业亏损额(netoperationLoss,noL):当企业亏损额>0时,变量值取ln(亏损额),其它情况下变量值为0。Dyreng等[11]认为,如果亏损额增加的话,企业可能采取避税行动,本文采用该指标模拟企业避税额度的差别。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因为亏损企业无税收负担,跨国企业有动机将利润转移至亏损子公司进行避税。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的关系尚无定论。

企业广告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广告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总资产。企业公众可见度越高,避税越少。Dyreng等[11]采用该指标做公众可见度的指标,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负相关。

企业研发支出:研发支出/总资产×100。Hanlon等[18]指出研发支出可进行税收扣除,并且Dyreng等[11]认为它代表无形资产,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正相关。

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总资产。mills等[8]指出资本密集型企业有多种税收筹划方法,包括资产是购买还是租赁取得、购买和处置的时间等,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正相关。

无形资产比率:无形资产/总资产。Dyreng等[11]认为,无形资产价值可做为企业转移收入难易的衡量指标。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没有实物资产的企业,摆脱了固定资产的负担,可以轻易的易址至税收优惠地区,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正相关。

负债率:长期负债/总资产。债务利息可税前扣除,降低企业税负,举债融资是跨国公司在高税率国家常用的避税手段。另外,债务融资能力也是企业在当地政治力的一种体现。Dyreng等[11]将其做为企业财务复杂性的指标,所以,该变量与企业避税正相关。

3.估计模型的行业虚拟变量定义

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Dummy):当某行业企业超过40户时,对该行业赋予一个虚拟变量。例如当企业为房地产业时,i2变量值为1,其它企业i2变量值为0。依此类推,共12个,如表2所示。指标可解释为在控制了以上变量变化的同时,某些行业的税负高,某些行业的税负低。

从变量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到,样本企业平均有效税率15%,低于我国标准企业所得税率10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较低,亏损情况较严重,研发支出少,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性较差。由于企业避税手段相对于逃税方式更加隐蔽,不易被发现,税务机关通过稽查方式发现的不遵从企业数量较多,而通过反避税工作发现的不遵从企业数量较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反避税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模型估计前进行变量相关性检验,发现自变量LoSS与noL变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7。因此,在模型估计时,将两者替换使用。其余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70,保证了模型估计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研究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的结论与应用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避税与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但显著性较低,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反。说明企业越大,避税额越小。这与税务机关对大规模企业的关注程度高、管理监控严格到位不无关系。企业利润率越高,进行税收筹划的可用资源越多,从而避税的可能性越大。由于亏损企业无税收负担,亏损额越多,企业避税动机越小,因而亏损额与避税呈负相关关系。

企业研发支出可申报免税收入加计扣除,因而研发支出与避税呈正相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比率高,均为企业避税提供了更多便利,此两项与避税呈正相关。利息支出可税前扣除,因而负债率高的企业避税额大。税务机关对企业前期避税检查有效减少了企业后期的避税额度,但该变量的显著性较低。广告支出和前期税务稽查行为对避税均无显著影响。一般来讲,广告宣传费越多,企业知名度越高,企业避税一旦被发现,由于声誉受损而产生的成本较高。Gallemore等[20]提到,美国国内税务局(iRS)局长指出,“过度避税”(taxaggressiveness)战略会对企业声誉造成显著的风险,但实证证据很少。但Gallemore等[19]实证分析了一组因过度避税而被税务机关查处的大企业样本,采用多指标衡量声誉成本,包括管理层轮换率、营业利润、广告费用改变、财富杂志等媒体排名,实证研究结果与人们的直觉相悖,企业避税对其声誉无显著影响。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前期税务稽查对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税务稽查对企业税收遵从行为无显著影响,印证了税收法律“棍棒”对遵从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在控制了以上诸多自变量影响的基础上,房地产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避税额显著高于其它行业,而金属制品业企业避税额显著低于其它行业,但变量显著性较低。

综上所述,本文实证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影响在华跨国企业避税额的主要因素有利润率、亏损额、企业的研发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比率等。企业利润率越高、研发支出越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比率越高、长期负债率越高,避税越多;企业亏损额越多,避税越少,税务机关前期对企业的反避税检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后期的避税行为。本文实证研究采用的数据无法获知企业国外母公司及其它分公司的属地、税收政策法规、税率及企业经营情况,使实证研究难以鉴别企业是否存在避税港经营等某些重要的避税决定因素。

暂时性和永久性差额估计,转移定价不会造成会计—应税利润差额,暂时性和永久性差额也不都造成会计—应税利润差额。因此,在可获得更丰富的数据指标的情况下,研究不应局限于etR和造成会计—应税利润差额方面。使用财务报表数据的局限在于衡量避税的指标,以及遵从与不遵从避税之间的区别。并且避税的影响因素还不局限于此,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税收筹划报告篇10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一、前言

这些年来,我国的税务部门不断加强税法宣传,使得企业的纳税意识不断提升。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由于我国的税收法律政策频繁调整,税收征管的手段日趋精细化,税务部门打击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强,这从某种角度导致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风险。如果税务筹划工作做得不到位、不彻底、不全面,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再加上媒体的不断曝光,不仅会导致企业遭受财产损失,而且还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严重时甚至造成企业濒临破产。有鉴于此,企业加强税务筹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尝试研究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近些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税务筹划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税务筹划理念不够先进

从目前来看,我国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常常是在出现税务问题后才想办法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就导致企业存在税务管理制度缺乏,正式纳税筹划方案不足的问题,进而造成企业难以实施有效的纳税筹划工作。这种情况直接说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管理理念还不够先进,仍旧停留在事后解决的层面,事前预防的意识还不够扎实。由于税务筹划理念不够先进,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纳税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2.税收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但从目前来看,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政企定位不够清晰,企业的领导层基本是政府统一任命的,企业法人代表几乎都在地方党委和相关部门中担任要职,企业的资金和利润依旧由国家控制,在人事任免、利益分配等方面,政府依旧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有着强烈的政府行政色彩。从掌控经济资源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和税收都是国家的经济资源,企业的所得税和增值税都是国家收入,所以企业领导层认为企业纳税和上缴利润都是属于国家的,这从心理上就降低了对税法的崇拜感。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很少有意识地防范税务风险,如果企业出现税务危机,领导层一般会采取托关系、找熟人的方式去解决。而税务部门又基于面子考虑,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违法行为进行强烈曝光,这就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意识严重不足。

3.税企之间沟通不顺畅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不到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税企双方沟通不畅造成的,由于税企交流不畅,双方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尽相同,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情况。毫无疑问,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减少征纳双方对税收政策理解的偏差,减少企业由于理解偏差而导致的税收风险。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优化税务筹划的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来优化税务筹划:

1.优化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强税务筹划工作,要优化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要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衔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由总经理领头,赋予税务部门的部长一定的决策权,使其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还要尊重税务部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其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的应有价值。具体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使税务部与财务部处于同等的地位上,由总经理直接领导,利用领导层的高度关注,使税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密切合作,税务部还要招聘能力过硬、业务熟练的税务专业管理人员。

2.提升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税收法律比较复杂,如果办税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偷税漏税的不良心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提高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要完善现有的人员结构,面向社会招聘财务总监、职业经理人、税务部总经理等高级人才;其次,企业要主动引进专业的税务人员,为企业的办税人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要选拔出真正优秀的税务高级管理人员,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使其尽情发挥才能;再次,企业还要加强税务业务培训,促使税务人员加强税法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格尽职守,专心工作;最后,企业还要构建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在税务筹划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起工作积极性。对于在税务筹划工作中表现不佳,给企业造成税务损失的工作人员,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3.建设税务风险防控机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科尔斯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得好的企业,每年可以为企业多创造高达38%的经济利润。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旨在规避税务风险,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要加强税务风险防控,企业一般要重点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外投资计划、重要经营活动、跨国经i业务方案和战略执行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要从企业的筹资、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利益分配等各个涉税业务环节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科学筹划。具体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强风险意识,企业领导层要认识到税务筹划和税务管理不一定能完全获得经济利益,如果筹划方案没有生效,反而会对企业带来税收损失。二是企业要强化合法性原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部门要熟练、正确地应用税收法律法规,在税法的准许范围内加强税务筹划,坚决摒弃偷税漏税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企业要提前制定应对税务筹划风险的计划和方案,在筹划税务之前,要全面评估各种方案,对于各种意外情况,要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意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机构转移税务风险。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可以考虑将部分税务事项外包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这样不仅能转嫁风险,同时还能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4.加强内外税务信息沟通

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税务信息系统,使企业上下级和内部各部门能及时了解税务的相关情况,企业内部的生产、采购、仓储、销售等部门也要了解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点,并配合税务部制定科学合理的税务管理方案。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想防范信息失真、监控不力,必须加强事前与事中的严格监督,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网络信息系y,如采用以集成化数据库为基础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进一步构建统一的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报告体系,优化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实时查询和追踪审计。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制定税务报告制度,与企业各个部门加强税务信息的及时交流。具体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定期了解本单位的税收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第一时间报告给税务部。同时,还要建立企业重大事项备案制度,及时向税务部汇报地方政策、资产损失、税筹方案等。

另一方面,企业还要与外部加强信息沟通。一是要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定点联系,申请税务机关的Vip服务,这样可以及时得到税务机关关于税法变动的提醒,进而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二是要与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加强沟通,可以通过当面约谈、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交流,这可以防范供应商和客户失信导致的税务风险;三是加强与部门职能部门沟通,即与发改委、煤炭、工商、安检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创设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总之,税务筹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细节。在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不断加强税务筹划,防范税收风险,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发言权,获得长远、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利.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及策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2).

[2]苏春林.论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可能途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3]刘培俊.税收筹划税法规制的适度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李东,王云明.税收筹划与税收法治关系探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