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5:12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1

【关键词】影子培训;实践;理论;教学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田家炳教育基金会项目“数学化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和促进研究”(编号:SXtJB2016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14-03

“影子培训”最初起源于2009~2011年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师培训项目中。它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影子教师”跟随专家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如影随形地观察专家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及主要工作,并深刻领悟专家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实践学习和理论领悟的目的。“影子培训”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富有情境性和生动性,深受广大教育者的欢迎。然而现实培训中的一些实践扭曲现象,却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阻碍了教师的教学发展。如何促进“影子培训”发挥其实效性和长效就成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在深入剖析“影子培训”优势及其实践状况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影子培训”中的一些现象,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其与自身教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优化“影子培训”的途径。

一、“影子培训”的优势

“影子培训”逼真、生动,能够让影子教师身临教学现场,充分体验教学智慧,从各个层面都显示其对教师教育的有效性。从培训内容上来看,“影子培训”能给影子教师提供生动、真实且可操作的实践过程,这种过程与影子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具有相似性,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兴趣,有利于他们模仿。从培训方式来看,“影子培训”方式灵活、直观,能够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让影子教师和专家教师展开对话与互动;通过交流活动,给影子教师带来直接的思想冲击,激发他们欣赏他人的教学优点,思考自己的教学。从培训理念来考虑,“影子培训”是教师教育中榜样激励法的重要体现形式,专家教师给影子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榜样,通过课堂展示和课下交流给影子教师树立一个目标――一堂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设计;通过全程配合和倾心交流给影子教师提供一个标准――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如何成长。真实而又有感染力的榜样示范过程,让一些富有教学魅力的专家教师,成为影子教师崇拜甚至模仿的对象,从而有力激发影子教师的教学动力。通过对“影子培训”内容、形式、理念的分析,的确会发现:“影子培训”为教师教育建构了宏伟蓝图,能够为教师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那么,“影子培训”的现实状况如何?其优势是否得到充分的施展?

二、“影子培训”的实践状况

1.它成为深受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

目前,在国培、省培等培训项目中,“影子培训”的基本做法是:培训者通过和中小学校(影子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选拔一部分优秀的专家教师,提供优秀的课堂设计案例,让影子教师如影随形地跟着听课、学习、反思。受训者的普遍反应是:听一线教师讲课,感受最深、收获最多!因此这种方式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由于受训者的喜爱,培训者也因此项目省时省力,从时间、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加大了Α坝白优嘌怠钡穆涫盗Χ取S纱耍“影子培训”已成为一个重要且很受欢迎的教师培训方式。

2.它的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从“影子培训”方法的落实深度来看,“影子培训”对教师发展的实效性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从理论上来讲,“影子培训”需要六种动作:“听、看、问、议、思、写”协同工作,才可见效。特别是“看、问、议”这三项活动,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看看教师工作状态、问问教学情况、议议教学过程及其生成等一系列活动的展开,能够让影子教师深刻认识一个人或理解一堂课。但现实的“影子培训”中,“听”的活动落实较好,“思”与“写”的活动虽有落实,但效果不佳。“思”与“写”的主要内容是让受训者撰写日志和听课感受,并且被作为检验影子教师参与度和培训效果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内容形式的单一、目标的功利化,致使“思”与“写”的效率大打折扣。至于“看、问、议”,对于影子教师来说,很少或没有机会进行。因此,“影子培训”实际就变成了听评课活动,缺乏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也难以体现这项培训在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方面的优势。

3.它的实践潜存着教师教育的误区

一方面“影子培训”的优势和实效性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它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和推崇,两方对照,不免让人深思其原因。在培训中,教师普遍反映:我们来培训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这个课应该怎么上,而“影子培训”中一线教师就能给我们提供、能让我们学到。有很多教师认为,他们可以直接把听课中收集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然而,和“影子培训”方式形成对照,专题研讨课或理论讲座给受训者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他们认为:听一堂理论课会感到虚无缥缈。种种现象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方式的决策:一些教师培训中,培训者忽视理论课、重视实践课;忽视专家、重视一线教师。试想:这种简单的移植法是否有效?是否具有长效性?是不是理论就没有必要?“影子培训”能够代替理论学习吗?

三、“影子培训”的理性思考

“影子培训”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专家教师的课堂实践,引领受训者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方法,领悟教学思想;让受训者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而复制专家教师、忽视理论学习的做法,都严重扭曲了“影子培训”的初衷,影响了教师教育的目标,阻碍着教师教学发展。

1.教学不可模仿,智慧不可学

移植和复制教学的做法在教学中不会保持长效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不可模仿、智慧不可学。从下文的案例(来自于实践调查)及研究中即可得知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老师对另一个中学特级教师非常青睐和崇拜,多次观摩这位特级教师的课堂后都很激动、受鼓舞。当他回到自己的课堂中,总是试图模仿、移植那位特级教师的方法和技巧,但多次移植试用效果都不能使自己满意,他也感到很纳闷――积极的学习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那些对教师具有感染力、能够启发心灵的教师称之为心灵导师,一味地模仿和复制心灵导师,容易使得自己迷失自我认同。很多教师都试图模仿他们的导师或专家教师,但都因为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等差异性,以及自身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欠缺,而不能成功。教师教学发展依赖的是自身的实践智慧,之所以成为专家教师,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学智慧而成就的,而智慧是不可学的,就如信息社会的知识难以共享,是由于知识的几何级数增长、人们个性化等因素使得一些知识无法学或不用学。教学智慧生成于实践中,是教育者在教育理论理解和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复杂性和实践性。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场景、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个性特征教师的教学智慧展示形式都不尽相同。教学不可模仿,是由教学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学涉及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环境、教师个人素质、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没有具有相同特质的两个教学班级。教学是自己的,简单的复制和移植教学法忽略了教学情境性、复杂性,容易使教学失去目标、教学者失去自我,从而使得教学失去活力,严重阻碍了教师教学发展。

“影子培训”是在一个间接的实践层面,给受训者提供了间接的实践经验,但对于这个经验是否对自己的教学有用、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成为自己教学智慧的滋生点,促进教学获得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待于教师自身对这些经验的融化和理解。因此,“影子培训”不在于提供好的教学模式,在于通过和专家教师的互动与交流,让受训者理解教学知识、理解教学智慧生成之道;在于通过专家教师唤醒教师内心的真谛,回想自己、认识自我。

2.教学理论的学习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

“影子培训”不能够代替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对教学发展重要且必要,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教学发展不可或缺,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教学理论的学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必要条件,教学智慧虽产生于教学实践,但是没有理论的引导和积淀,教师难以形成深邃的观察力和觉察力,去洞察教学现象、形成教学智慧。

其次,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积累对于教师的持续发展同等重要,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理论学习研究,没有理论学习,教师就不可能有自主自觉而又有创造性的实践。虽然在一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一些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思想,但是如果这些零碎的思想不及时用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和重新认知,那么他只能成为教材、教参、标准答案的传声筒。因此,没有理论知识储备的教师,可能只是一名教书匠,难以获得自我提升。

最后,教学理论学习推动教师融合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审视教学实践、理解多变的教学场景,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及时把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内化,凝练成教育机制或理论,这个过程让教师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离性,能够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使他们脱离教书匠而成就教育家;而且此过程中机制的产生和发展为新理论产生奠定了基础,促进教育中“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四、“影子培训”的实践途径

“影子培训”方式的确在激发教师教学动力、丰富教学手段方面给受训者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经验,但简单的几堂课及其经验不足以支撑教师的教学发展。考虑到教师教学发展的复杂性、内隐性等因素,优化“影子培训”要以课堂为抓手,让受训者深入挖掘隐藏在课堂背后的教学生成、教师成长资料,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实受训者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其教学发展。

首先,在培训内容的选取上,优质课和随堂课同等重要。两种课型都能够把许多难以言传的内隐性的教育智慧生动表达出,让听课者得到体验和感受。优质课是一个样板,是精雕细琢的课堂,它为受训者树立了一个目标、指引了一个方向,让受训者意识到课堂教学应该朝什么状态发展。所谓随堂课,就是没有经过事先打磨的课,由于教学智慧的生成往往是在随机的教学过程中处理随机问题而产生的,相对于优质课,这种课型展示的是一种真实的教学场景,切近听课者,教学问题暴露真实,教师的教学机制产生自然,这种情景对于受训者最有启发性。

其次,专家教师的选拔要多样、不可单一。多样是指专家教师来源要丰富、课型应该多样,为受训者展现教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让受训者看到不同类型的课、认识不同类型的有效教师,从而唤醒教师在丰富各的案例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认同。

再次,深入了解课的来源和构成,认识授课人。“看”和“听”课仅能知晓教学结果,让教师获得直观感受。教学的内隐性掩盖了生成教学之努力过程,就如“学习”,要深刻理解这个结果就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学的学习应完整地理解课堂形成过程及生成途径、理解设计者的理念,通过深入了解一堂课,给予受训者以教学的智慧启迪。因此,“影子培训”的后期指导中,要鼓励影子教师多“问”、多“议”,要善于和授课人沟通这堂课设计的意图和主题思路,了解这堂课设计的背景;在与授课人的交流中,了解授课人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关注授课人在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方面的成长过程等,作为自身成长的借鉴。

最后,以“影子培训”为契机,引导受训者重视理论学习对教学发展的奠基作用。单纯的“影子培训”仅仅为受训者提供了一种实践场景,要把这些实践上升为实践智慧需要理论来引领。但是,不能把理论学习局限于专家讲座或简单的规训和接受过程,而应基于“我―你”式的对话情境中,进行共同建构,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和理论的内化。针对培训中理论重视度不够、而“影子培训”深受青睐的现状,应以“影子培训”为契机,引导教师学习理论,获得教学发展。有针对性地把培训中的实践案例和专家的专题讲座充分结合起来,让教育专家、专家教师、受训者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以“思”为导向,以“议”为手段,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汇于“影子”课堂中来分析和理解,寓理论于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之中,让影子教师体验理论的指导作用,感受实践中的理性把握;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影子教师在高层次的教学理论水平上来审视课堂、分析课堂、理解教师,理解教育教学理论。这不但能够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让他们在这种实践中获得教学发展。

总之,“影子培训”中的专家教师、课堂案例仅仅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锚,培训的目标应该是在它们的驱动下,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他们个体教学知识得到积累、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潜力得到激发。在教师培训中,要充分认识到“影子培训”的长效性保障机制,不可忽视“影子培训”的优势,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把“影子培训”和其他培训有机结合,利用优势互补法进一步发挥“影子培训”对教师教学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建银,张香艳.影子培训的由来、内容与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2).

[2]GainsburgJulie.whynewmathematicsteacherdoordon’tusepracticeemphasizedintheircredentialprogram[J].Journalofmathematicseducation,2012(2).

[3]帕尔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24.

[4]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132-133.

[5]刘爱.教学智慧之生成过程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创新发展智慧餐饮人才培养

传统餐饮业存在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技术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综合服务素质偏低等问题。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餐饮企业也在积极通过信息化建设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化、工业化、产业化的进程相适应。进入“十三五”以来,餐饮业在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引导下,已进入供给侧改革的调整阶段,呈现出产业融合化、服务智能化、品类定制化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突破了传统餐饮产业的边界,系统性的创新是支撑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餐饮业创新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推进,智能技术已对餐饮产业在物流、生产、服务、管理、营销等环节进行变革,“智能厨房”、“智能餐厅”等概念兴起,杭州市商务委员会的《杭州市关于开展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5.8)明确提出了“机器换人”政策举措,支持餐饮企业进行智慧化改造,完善管理流程,增强管理能力,推动餐饮服务智能化加速,促进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升级。《商务部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16]71号)的重点任务中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创新发展”放在首位。据CnniC第38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餐饮网络外卖用户1.50亿。预计2018年餐饮020市场将达到2897.9亿元。另据iResearchn]查显示,2016年上半年餐饮020用户规模增速较快,同比增长67%。

二、智慧餐饮的缘起与内涵

智慧餐饮概念的提出基于iBm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和我国提出的“智慧城市”,其核心是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人体智慧相结合,优化整合社会资源,智能响应各类需求,创造更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

智慧餐饮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数字化阶段,通过计算机系统,应用独享性的面向财务、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将经营服务信息转化为数据,供餐饮企业进行业务分析。二是网络化阶段,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施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战略,对服务环节、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经营层面的实时管理、实时监控;三是智慧化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餐饮业生产服务、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内部管控、市场营销等环节智能化的信息互动、数据分析处理,实现餐饮企业精益管理、精准营销、智能决策,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在《商务部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16]71号)精神的引领下,餐饮业已开始以最新信息技术为驱动的餐饮业创新发展的探索。

从内涵来看,智慧餐饮包含两个维度的变革:一是思想维度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餐饮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消费行为均被量化为“信息代码”或“数字符号”,以数字化的形式解构生产管理活动的流程与行为,挖掘数据价值,并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成为餐饮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体现了科学化的管理思想,而本质上是新的管理范式建构。

二是技术维度的变革,智慧餐饮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生产、管理、服务、营销等环节广泛应用,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可以实施智慧化运作、信息高度共享,最大程度实现高效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敏捷化应变、个性化服务,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三、智慧餐饮人才能力结构

智慧餐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餐饮业务流程相结合的信息化最新形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餐饮服务品质,实现餐饮产业现代化转型、餐饮企业提质增效的系统性、集约性的经营管理的思想与技术的融合。智慧餐饮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餐饮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创新等能力,主要包括智慧餐饮移动平台的使用,例如智能poS、餐桌智能终端、移动应用系统等。目前,智慧餐饮建设需要两类人才支撑:一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软、硬件技术具有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一类是对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同时又具备餐饮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智慧餐饮人才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四、智慧餐饮人才职业素质构成

智慧餐饮人才职业素质包括基础职业素质、信息处理素质、信息系统集成素质、信息系统开发素质等四大核心素质。

基础职业素质是指,智慧餐饮人才需要系统了解现代经济管理、现代餐饮业、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技术;理解餐饮行业领域的一般概念,全面了解餐饮企业内部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及业务处理流程,具备系统思想方法和分析商业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信息处理素质要求掌握必要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工具平台,能灵活利用模型和方法、利用算机分析工具,对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数据转换为所需要的信息,为餐饮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还应当具备管理数据、技术平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信息系统集成素质需要了解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购买、安装的技术、工艺和方法,以及系统分析、过程设计、创新、质量、人机系统、人机界面、电子商务设计、社会技术系统和变化管理等概念,熟练运用信息系统领域核心技术和概念,鉴别和评价当前流行的和新兴的技术,具备为餐饮企业制订信息化建设计划、对信息系统功能评估、信息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运维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信息系统开发素质指能够应用所学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承担餐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电子经营商务系统的开发、部署、运营与管理、手机app设计与开发。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有基本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小系统及手机app的分析、开发、实现能力,以及对大型应用程序、大型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智慧餐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五、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基础应由院校和用人企业共同构建形成,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以及对人才培养成效产生直接作用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模式、资源等。

1.创新智慧餐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为改革突破口,从职业胜任能力的角度制订符合餐饮智慧化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餐饮信息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

2.注重教学研究,对接行业实际需求

目前,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仍以学校为主,主要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人才培养依托。专业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存在一定滞后性,学校应关注餐饮行业发展动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本、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重点开展专业培养目恕⒖纬烫逑到ㄉ琛⑹笛槭笛当U匣制、创新创业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3.以科研和项目为载体,提高人才培养实效

在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应坚持科研和项目为导向,鼓励师资队伍和学生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项目开发。课题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教学中引入科研项目,贯穿实验实训项目、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科研项目成果融人人才培养,将有利于巩固人才培养特色,增强相关专业方向优势,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4.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注重餐饮智慧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仿真实训、创业实践等途径,多层次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加大对第二、第三课堂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5.开碾课程体系重构

以产业结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校企融合、多点对接”的课程体系,以行业科技发展水平为准则,按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按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课程群与课程模块,通过利用校企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共同研发特色课程、课程收益依规同享、课程共享这几大原则,加大与企业开发课程的力度。

6.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学生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生学习进程,设计不同的实践层次,制定多层级的实践环节,达到多层次的实践目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7.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评价水平

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健全实践教学监管体系。构建由院校、学生、餐饮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多方位的智慧餐饮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其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六、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根据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按实验教学、项目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实习个层次规划,同时建设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全教育时段、覆盖课内课外、打通校内校外的一体化实训递进平台。

1.加大实验实训平台硬件环境建设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平台硬件环境涉及大量设施设备,可通过中央专项、地方配套、院校自筹、企业赞助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信息分析处理实验室、数据挖掘实验室、移动平台开发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的平台,为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开发环境。

2.强化产学融合,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院校应与餐饮企业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方面院校和行业紧密合作,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需求;另―方面餐饮企业可吸纳高素质餐饮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工程、酒店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增强餐饮企业智慧建设的能力。此外,通过与餐饮企业战略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运营项目,或邀请高素质企业职业人士到校举办讲座和进行师资培训,培养智慧餐饮人才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以能力为本位,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关注促进学生早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和创新创业仿真实训课程,另一方面搭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聘请餐饮企业家和信息化领域专家担任客座讲师,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3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

[1] [2] 

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姜勇.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

吴秋芬.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课程的定位与设计策略[J].中国教师,,().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4

智慧启迪梦想,科学点亮人生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汇报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2013年,学校以“多彩还给童年”为办学理念。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扎实有序地推进了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智慧环境

1.校园网络。学校网络带宽达百兆以上,满足了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学校网络接入教育城域网,具备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功能。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活动场所。全网支持ipv4/ipv6。有线、无线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实行实名制上网。

2.数字终端。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132名学生,63位教师。所有班级都配备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并通过有线+无线与学校主网络连接。

3.智能广播系统。学校建有完善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播放满足不同需要的广播,完成学校正常的上下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的播放,并完成安全应急演练及大型活动时的播放指令。

4.自动录播教室。学校建有可移动的录播系统,可实现现场录制、网络现场直播等功能。学校教师的教研课,研讨课及承办上级组织的赛课等活动均利用录播教室完成。

5.学校以焦点教育软件为平台,建有“焦点智慧教室”学台,焦点教育平台专门安排了工程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培训,经过培训,老师们都能熟练运用软件上课,在教学过程中采集教学与学习行为数据,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同时我们还将焦点教育软件应用于我们端午活动中,提升了活动的品味;另外我们还承办了区级智慧课堂应用现场会,在展示课中,我校赵国佑老师和陈霞老师利用焦点教育软件分别上了两节课,得到了现场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6.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在实现现场直播的同时能多机位同时录制保存,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五期的录制和播放,内容涵盖校园内外新闻的播放、安全教育、小刺猬行动、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7.所有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泰微课、一师一优课等公共服务平台上均开通账号,同时积极利用平台上传及下载适用于自己课堂的课件、教案等,并存于学校内网中便于互相学习参考。

8.我校从2014年起就积极开展推进“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应用、共建共享。学校多次开展泰微课相关培训,通过培训,极大的激发了老师们制作泰微课的热情;大家积极制作泰微课,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赵国佑老师一人就制作了一百多节泰微课,其中a等级达56节,B等级达52节,借助泰微课的应用,同学们觉得这样的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学习更加高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未来,学校将为每个班级配备电子班牌和智能一卡通系统,借助相关系统实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和班级文化、学生风采、电子课表展示等功能;目前已完成相关报批手续,下一步将进行招标落实等相关工作。

二.智慧学习

1.学校建有学校内网,师生能充分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泰微课等公共平台开展网上教研、公共科目研修、资源共享等教学活动。

2.学习空间。学校每个师生都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泰微课等服务平台建立了实名制网络空间,教师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目前,95%以上的学生,100%的教师空间处于活跃状态,空间得以有效应用。

3.学习资源建设。

学校通过培训,所有教师掌握了资源建设及上传共享的方法。通过校园内网建设了一大批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案、媒体课件、一师一优课、微课程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全学科资源体系。

4.智慧阅读。学校教导处利用电子图书系统和攀登阅读app,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智慧阅读。充分利用电子大屏、黑板报、读书角、机房电子阅读、读写月等阵地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方法,推荐阅读书目,推广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师的读书经验等;德育处、大队部密切配合,利用班会、家长学校、微信平台等渠道推荐阅读,开展美文欣赏,创设阅读的氛围,激发阅读的兴趣。

5.学生应用能力。学生利用信息课这个主阵地,学习了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方法,基本适应了“智慧校园”环境。教师们在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信息课上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个人安全防范、个人空间建设、参加科学素养大赛等已形成常态。此外,通过泰微课、学校网站、创客观摩等获取教育资源,将自己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自我测评等成果通过自制的ppt、woRD及个人空间与大家分享,形成了智慧学习的新常态。在2015年举行的江苏省“传承经典”阅读知识竞赛中,我校李思琪同学获得特等奖,我校也获得团体金奖。

三.智慧管理

1.学校网站。学校建设了主网站+微信平台的网站集群。主站内容丰富,板块设置合理,信息更新及时。校内各网络空间、各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学校微信平台利用信息快、数据流量小、可移动浏览与管理的优势,很好了补充了主网站的不足。泰微课更是为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提供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大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的个性化与安全性、快捷性。

2.教师空间。老师们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泰微课等平台上拥有网络空间,并已利用空间课件、视频等。

3.管理者及教师应用水平。学校建立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制度,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门的信息化培训,包括泰微课的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等。

4.教学服务系统。学校利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泰微课、学校自主的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专题性素材;利用网络教研、微课等系统为知识点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工具;同时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网络办公系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管理系统、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江苏省教师管理平台、卫生管理系统、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语音教材征订管理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泰州市资产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

5.安保服务系统。

建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校园网络安防系统,安装有高清摄像头100多个,录像储存不小于3个月;与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安防系统结合校园百兆网对校园进行了无死角监控、一键求助报警等功能,并将配合一卡通系统实现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6.家校互通。学校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一起作业等平台,进行有效的家校互通,内容包括作业传送、学生出勤、当天学习及在校表现等反馈,使家校联系真正实现了零收费,高效率;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在线服务,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此外,学校还通过微家校、学校主站、学校伏羲教育博客等平台,提供校内外科学、文化、艺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信息功能。定期开展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等课外活动,并发表相关报道或文章。

2015年,我校戴娥老师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刘晓棠老师在学科与信息化结合课堂比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2016年刘晓棠老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得部级优课。近两年,我校教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市一等奖多达30人次,在部级刊物上发表有关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应用的论文多篇。2017年,杨红美老师带领学生在高新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高新区参加泰州市比赛获得二等奖;2018年赵日朋老师带领学生在泰州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泰州市参加江苏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斩获一等奖的殊荣。

四.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

1.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彭小艳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行政人员及相关教师参与。各项职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总务处主任赵日朋具体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电教处副主任卞伟、总务处主任助理杨红美协助负责相关工作。

2.规划科研。学校把“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列入学校2018年整体规划,并制订了专门的建设方案,时序安排清晰,措施切实可行。同时2018年,泰州市教育信息化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相继开题并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

3.制度保障。学校有《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方案》《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建设与应用纳入《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工作考核细则》,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智慧校园建设。

4.资金投入。“智慧校园”创建设施设备由教育局统一配送。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校党支部委员会和经审小组监督执行,保证专款专用,并且按照“三重一大”决策要求,规范严格执行,保证了可持续的经费投入。

5.机制创新。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5

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为确保首届顺利开学,坚实迈出第一步和继续走好每一步,培训建设一支敢想敢拼敢担当、有德有能有智慧的幸福教师团队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派出五批教师团队,分别到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日照等地培训。特别是暑假期间从8月15日至25日为期10天的系列模块封闭集中培训,包括以武训“大爱无疆”精神为校魂,“厚德笃行,智慧幸福”的核心价值观学习与认同;实验高中团队组建及凝聚力与执行力提升;研究型实战名师的个性化发展计划;适应高考改革的高校教学与管理规范;全脑教育理论在高中生阶段的专注力、快速阅读力与想象力培养;以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技术学习实施、为理解而教的深度学习为主的智慧教育;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幸福教育;优秀生励志教育等。开学伊始,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初步达到预期目标,广大教师都呈现出积极向上、争先恐后、团结协作的快乐幸福状态。近一年来,根据学校发展和青年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校聘请各级各类知名教师以及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特长的专家为青年教师讲学、培训,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从课上到课下、从老师到学生、从教研到评价的周密部署和指导。针对高中教学、管理、学科竞赛、自主招生等问题,学校分批次每周召开学习培训会,让青年教师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这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扩大青年教师学习的空间,提高青年教师学习的层次,更能不断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

文化引领下的“三大教育”

学校的主要办学思路是,大力弘扬武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立德为首,即以武训“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校魂,以“厚德笃行,智慧幸福”为校训,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敬业爱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呵护,精心筑造“1234金字塔实高名师团队”工程,培养100名左右的省、市、县、校四级名师。全校师生要养成厚德品质,厚德载人,厚德载物;要自强不息,磨练成心无旁骛的行动力和百分百的执行力。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使学生成为人,成为实高主人,成为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人,成为厚德笃行的好人,成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创新智慧能人,成为快乐幸福一生的人。

为此,学校在体制和机制上都要围绕了学生发展这个中心,为了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人成才成功来设置和架构。学校实行简单化扁平化机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活力机制,只设三个中层科室,即学校发展总服务处、教师发展服务处、学生发展服务处,三个校长分别兼任三个处室主任;总服务处要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发展服务处要为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处要仅仅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好服务和创新工作。

学校主要做好全脑教育、智慧教育和幸福教育“三大教育”工作,开发好实施好“三大教育”校本创新课程,三箭齐发,用三个引擎共同点燃和唤醒师生的激情、活力和潜能。学校全脑教育与著名脑科学研究所合作,智慧校园与华东师大、北京师大顶尖专家团队合作,幸福教育与清华大学心理系合作,共同把实验高中建设成为全国第一所集全脑教育、智慧教育和幸福教育为一体的示范高中。全脑教育是当前非常前沿的脑科学开发教育,利用各种开发大脑的工具,同时开发理性的左脑和感性的右脑,全方位开发大脑潜能,使学生学会使用全脑思维和学习,有效提升智商、情商、德商、福商和智能,塑造人的完整性,促进人全面的综合的和谐的发展。智慧教育是指利用创客驱动,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多媒体技术工具,实施微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发挥问题化自学、协作化互学、精细化管理的质量保障优势,精准教学,突破训练,为理解、应用、创造而深度学习。每科都请全国最优秀的两位学科教学实战特级教师线上线下同步指导,不透不止,不满分不了!幸福教育则是通过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积极心态、积极行为、积极关系培养训练,使老师和学生学会幸福的方式方法,逐步实现幸福自己、幸福班级、幸福学校、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和幸福中国的中国梦!做好这“三大教育”,会使“知识”变成“智力”进而化合成“智慧”,会使教学效率提高几倍,这样老师和学生都能每天至少省出三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德、体、美、劳”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从而把老师和学生一起培养成有德有爱有智慧有幸福的高贵的人,而应试教育、孜孜以求的高考高分数则自然成为“三大教育”水到渠成的副产品了!

新学习方式的革命

“新学习模式”就是在新技术、新理念、新学法及新学具支持下的有别于传统的“智慧学习”,以习为本,因材施学,精准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陪护者。因此,新学习方式是教师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立体的学材并借助技术平台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自主建构,完成自己适应的个性化学习。

新学习模式的内涵是“变新”的学材、学法、学具和学析。“教材”变“学材”。教师利用习学本,系统地有组织地进行微课制作,建构校本微视频新课程体系。同时,教师利用习学本工具和平台,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立体化的学材、习材和创材资源库。人人做微课,处处做微课,天天做微课,让教材变学材,用微课翻转教材和教辅。“教学”变“习学”。教学方式的变革是通过a课+B课的方式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教师将传统课堂的讲解前置,教师的讲解只能通过微课讲,并且是有针对性地集体讲评全班共性的问题。a课教师陪着学生学,a课堂变成“自主学堂”,学生自主习学,自主完成知识的接受、理解与记忆。学生自己确实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留到B课与同学或老师一起解决。B课教师设计与组织学生进行展演、展评、操练、讨论、阐释等活动,学生带着问题来然后进行分组协作,互教互学,人人做“先生”。“教具”变“学具”。教育信息化做了一项“板的革命”的变革,从水泥黑板到玻璃黑板,再到电子白板与液晶平板。材质不断变,但本质没有变,还是一个板显、屏显的展示系统,没有数据的自动记录。习学本为师生提供一个移动的,数据自动采集、存储与分析的智能终端。学生可以将习学、讨论、展演、操练等过程数据自动记录,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并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习学本将教师备课、讲课以及作业批改、实时问答等教具和学生自学、自习、自测、自评等学具高效地整合、集合、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有选择地学习提供支撑,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合的个性化学习。“教评”变“学析”。过去上课看教师的基本功和课堂素养的表现,现在看教师的微课做的怎么样;过去集体备课检查教师的教案做的怎么样,现在看教师如何把握学情,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案,如何设计课堂的活动;过去先备课,做好教案,到课堂上去实施,听课、评课都要挤到课堂上看教师如何表演,现在每位教师都有一个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可以听课与评课。借助技术平台分析教师集体准备的学材、学案和微视频,评价教师准备“饭菜”的质量和营养,做学生学习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教学机制“常规”变“精细”。全面管理精细化,体现一种精准教学思想,精细时间管理,精深习学操练,精准数据反馈,最终打造学生的精致人生。

新学习方式的实践与创新

新学习模式的使命是“翻转”,翻转教材,翻转教法,翻转家教,翻转教育,做翻转“教、学、习、评”新学习的知行者。大翻转在“新学习知行”理论的支撑下,基于“翻转课堂“的基本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学生系统地提供数字化、个性化、立体化的学材,打破传统的班级、课堂、课程以及教法、学法的限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实现从教学理念到教材、教法、教具及教学评价的改变与创新,从而实现现代教育的跨越式大发展。大翻转课堂为每位学生配置一个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的习学智慧终端(习学本),由此组建的“教、习、学、评、创”的互动课堂(习学堂)。

大翻转课堂以互动教学、微课学习、协同学习、团队学习、个性化习学平台为载体,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宗旨,构建“共享智慧、协同学习、和谐发展、开拓创新”的现代教育模式,改变学习行为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整合、统一与应用,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新学习智慧教学系统的建设内容由智慧习学硬件、智慧习学软件和智慧习学资源、智慧的习学平台以及智慧的习学“人件”(师生)组成,其核心载体为习学本和习学堂。习学本是一个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学具”,是专门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智能终端。把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平台和学习管理等和谐、智慧地融合在一起。习学堂是根据选课走班的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数字化平台。是学生微课资源系统化的学习平台,是学生自学、自习、自测、自评的自主学习平台,是学生在课堂组织对学、组学、班学,进行学习问题展示、讨论、阐释的互动平台。

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每个班级建立了“小先生讲师团”。每个讲师团下面设多个讲习组。要求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难点、疑点或错题等问题,用习学本进行描述和讲解并写录成微视频,再提交到各自的“讲习小组”,通过讲习组内部成员两两结对,先一对一进行对学,然后大组之间进行组学,最后到学科老师参与的全班“展学”,即达标拓展性学习,这样,人人要讲习,个个做讲师。充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大翻转教学课程类型

新学习模式课型即“4+1”(4ZX课型+1个习学本),主要包括如下学习方式:

自学(ZX)――单元计划,自主习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提供习学案和助学微课。学生自学,自习,自测,自评。独立思考,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手脑并用,潜心作业,反复习练。

自写(ZX)――单元计划,自主写录,全班分组分科按单元,人人参与做微课。发现问题,写录问题,提交问题。

组学(ZX)――单元计划,组长组织问题展示、讨论与阐释。互学对讲,讨论辨析,疑难解答,重点讲解,然后组内帮学。如有问题,小组长提交给大组长,大组长组织讲学、比学、赛学。老师或学生提供例题讲解与综合测练。

展学(ZX)――单元计划,学科讲师组织全班讲习。学科讲师担当教师角色,组织展学活动,与班长及其他学科委员协作配合。学科讲师展示各大组提交的问题,组织讨论学生共性的问题,然后竞选代表讲习、阐释,由学生或老师提供现场达标习练并提供答案或微课答案讲习。

择学(ZX)――自主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设计,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选择学科,强化特长,查漏补缺,爆破学习。学生不讨论,不走动;教师不必到场,教师可找学生到办公室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6

一、“山海文化”的提出

从担任南沙小学校长开始,我就致力于打造学校特色,寻求学校的文化变革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于是,我们抓住发展的契机,开始走上特色办学的道路。

特色办学的口号不能凭空想象,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和本校实际。我校地处珠江出海口,背靠高山,面朝大海,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给人以启发:面对高山,方懂攀登,才知高山仰止,也知生活磨炼,艰辛与希望交织;面对大海,方懂浩瀚,才知波澜壮阔,也知人生起伏,包容与快乐交集。因此,我校提出了“山海文化”的教育品牌,确定了“仁山载物,慧海育人”的办学理念。

二、“山海文化”的教育内涵

1.“仁山载物,慧海育人”的办学理念

南沙小学的教育是教授大智慧,如大山般以深厚的德育精髓培养健康的生命、智慧的头脑、道德的灵魂;如大海般以宽广的胸怀容养万物,激发生命活力,充实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

2.“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让生活更美好,幸福需要教育,教育带来幸福。我校旨在以教育促进发展,以智慧引领幸福,让学生在获得教育的同时感悟幸福,受益终身,成为幸福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3.“美德如山,智慧如海”的育人目标

“责任如山,宽容如海”的学校管理,旨在培养学生能如高山般坚定不移,如大海般兼容并包;“厚德如山,自强如海”的学校精神,旨在培养学生能承载山之厚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攀高峰。

4.独具“山海”特色的“一训三风”

“一训三风”即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校训:博学求真,明德至善;博学乃成业之基,求真乃求学之道,明德乃修身之本,至善乃幸福之源。校风:品比山高,心比海阔,寓意全体师生有比山高的德行,比海阔的胸襟。教风:立山之德,扬海之智;即树立高山般的师德,凝聚大海般的智慧。学风:养山之德,展海之智;即培养高山般的德行,展现大海般的才智。

5.别具一格的校徽和校歌

我校校徽以圆形为基础,图案中有青山和大海,山间红色小圆如太阳,象征南沙小学像一轮红日冉冉上升,也象征着学生在山海的哺育下勇攀高峰、勇立潮头。我校结合山海文化精神,让全体师生参与校歌的创作,每逢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时全校师生齐唱校歌,音乐的旋律与学校的山海文化和谐为一,鼓励学生将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动。

三、“山海文化”的灵魂与境界

我校的“山海文化”既注重历史积淀,又融入现代元素,既关注本土文化,又结合外部文化,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个性和多元中走向了特色化。在特色化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内外结合,自主创新,以山海文化为特色,在校园、管理、德育、教师、学生、课程、课堂、评价八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中,融合山海的温度、气度、高度、风度、厚度、宽度、深度、广度筑就了独特的内涵。

1.温度:“仁山慧海,涵养生命”的山海校园

第一,校园环境是学校的文化之根,构成了学校的显性文化,起到传达教育理念的作用。在打造校园环境方面,我校将山海文化与校训“博学求真,明德至善”相融合,并以此为楼道命名,将环形办公楼命名为“至善楼”,将两栋教学楼命名为“明德楼”和“求真楼”,寄意师生能明德求真,将综合教学楼命名为“博学楼”,寄意师生能像山海般博大精深,追求渊博的学问。

第二,打造富有特色的墙壁文化。在教学楼外墙设计浮雕群,体现“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山海情怀;报告厅、会议室挂有全体教师对校园文化的理解的语句;楼梯、墙壁上挂有展示学生才华的美术和书法作品;独具特色的“海文化长廊”与“山文化长廊”更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内涵。此外,学校还设有明德读书吧,让学生在亲切的环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第三,我校还设计了明德阁,这里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塑像、名人事迹及山海文化的介绍,激励师生“品比山高,心比海阔”。在每个班级设有“书山学海”展示台、“山海之星”光荣榜、“山海心声”留言角等栏目,让学生根据主题自行设计版面,彰显个性。

2.气度:“责任如山,宽容如海”的山海管理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山海式的管理具有海的气度、山的厚重,我校实施“刚性如山,柔情似水”的管理制度,既有原则上的“刚”性,又有人文上的“柔”性。在学生管理中,主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在教师管理中,倡导“人性管理,理解欣赏”,旨在让教师幸福起来,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学校管理中,注重“互动联盟,交流互促”,从而形成家校社互动、校际联盟、体教结合的强大合力。

3.高度:“大爱如山,博爱如海”的山海德育

我校的德育主张“大爱如山,博爱如海”:用智慧之爱温暖学生,用平等之爱尊重学生,用信任之爱激励学生,用高尚的德育鼓舞学生。同时,构建“熏陶―感悟―体验”德育模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学科文化情境中的道德渗透、日常文化情境中的道德规训、主题文化情境中的道德凝聚和班队文化情境中的道德建构,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践行道德,以促进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

4.风度:“立山之德,扬海之智”的山海教师

在“立山之德,扬海之智”理念的指引下使教师拥有大海般的风度,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热情、亲切、体贴;多激励,不训斥;多看优点,少找缺点;多为学生成长谋划,少追求急功近利;多关心后进学生,少求全责备。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为教师开辟了终身学习的途径,即学历进修、校本培训、校际交流、专家讲座、名师指导、外出学习等。从磨炼“教学基本功”到锤炼“教学策略”再到提炼“教学思想”,对教师的培养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化发展,铺出一条外环(教学基本功)、中环(教学策略)、内环(教学思想)三环相扣的教师成长“环形大道”。

5.宽度:“海阔天空,张扬个性”的山海课程

我校的山海课程以“海阔天空,张扬个性”为原则,依次设置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三大类,结合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来确定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和分年段目标,并进一步架构出课程体系,制订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1)基本课程

我校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以国家必修课程、广州市地方课程为核心课程,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书法等基础课程,每周23至25课时。

(2)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分为主题拓展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活动拓展课程。主题拓展:通过德育主题教育、书香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学科拓展: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开发了校本教材《仁・智》和《明德露华》。《仁・智》将山海文化与礼仪、美德、智慧教育相融合,内设“经典选诵、拓展阅读、学习指导、互动讨论、言行一致、活动天地”六个栏目,旨在让学生深刻认识“仁”与“智”,提高道德与人文素养;《明德露华》涵盖了心理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审美观教育、人际交向教育等内容,内设“身边的事”等板块,传递山海精神,感悟山海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探究课程

探究课程是将专题探究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宽学生的视野,目前正在实施的是“海洋科技”与“机器人”两项内容。在“海洋科技”方面,结合地方水乡特色与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合作,共同开发了船文化校本实践教材《巨轮启航》,通过介绍我国船舶的演变,共同展望未来船舶的发展。在“机器人”探究方面,以“创意机器人智能交通”设计制作为主,学生的作品在“第三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6.厚度:“养山之德,展海之智”的山海学生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融合山海文化,结合“尊重感恩、诚信明礼、责任梦想”三个阶段性主题,提出了“十二个一”成长计划,编制了《绽放仁智・幸福之花》成长手册,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领他们感悟幸福、创造幸福、追求幸福。

在成长计划的指导下,我校倾力培养“养山之德,展海之智”的山海学子,希望他们能够智慧地面对挫折,发扬学校“厚德如山,自强如海”的精神,承载山之厚德,弘扬海之自强;希望他们能够智慧地提升自我,拥有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希望他们能够智慧地展现自我,在人生舞台上尽情而自信地展现自己。

7.深度:“慧海育人,智慧课堂”的山海课堂

特色课堂应是具有哲学深度的课堂,我校在“仁山载物,慧海育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智慧课堂,我们追求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堂,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

智慧课堂教育有两个核心。一是让教师拥有“教学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智慧、情境创设的智慧、激活潜能的智慧、语言艺术的智慧、角色转换的智慧、随机应变的智慧;二是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智慧”:自主、合作、探究。

智慧课堂教育有五大策略。第一,情感交融:教师正确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耐心倾听,与学生一起探讨,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第二,引导争辩: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适当争辩,启发他们深入理解问题,碰出智慧火花。第三,设计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科学探究:智慧生成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合作体验的理念。第五,唤醒智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生成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融合。

8.广度:“仁智合一,幸福成长”的山海评价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我校的评价改革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及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实行的“仁智合一”山海评价,这一评价方式能体现评价的广度,着眼学生的成长,旨在培养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推出“山海之星”评选活动,分为明礼之星、友爱之星、智慧之星、好学之星、进步之星、自强之星、服务之星,每个“山海之星”的推选都有基本的评价标准,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日常行为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7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1

  20xx年10月至20xx年1月,我有幸参加了由洛阳市教育局举办的洛阳市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此次骨干教师培训不同于以往的假期集中课堂面授培训,采用网络远程教育形式进行。

  学校非常重视这次骨干教师培训,在接到市教育局文件后,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申报。经学校民主测评和公示,我和另外两名教师获得了这次骨干教师培训资格,一个数学,一个美术,加一个我是语文。

  说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来之不易殊不为过,因为洛阳市上一次集中申报市级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在我记忆中已是七八年前的事了。经过填表,提供材料,一系列的工作完成,我成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距我评上高级也已经过去了3年。所以面对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很是珍惜,下决心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让培训发挥最大作用。

  此次学习收益很大,老师们网络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经过紧张的3个多月网络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特别是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更让我受益匪浅。

  现将学习过程和收获总结如下。

  一、学习过程

  9月中旬,我在网上完成学员注册。完善了个人信息,下载了学习进度安排表。并按照要求选择了培训课程。专业课程一共6门,分别是高中中国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高中科技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构建,如何进行一个专题的学习,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我还选修了其余4门公共课程,分别是1、中小学公共课1——师德与师爱,2、当前学生学习指导的几个问题,3、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4、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按照学习要求,10门功课我都按时完成了规定的学时。网络学习有他的特殊性,为了防止学员在学习时间上弄虚作假,保证学习质量,网络设置了每10至20分钟更新一次时间的规定。学习时间不够10分钟,点击时间积累无效,超过20分钟系统自动停止学习。这种设置可谓煞费苦心,也体现了网络学习的特殊性和科学性。正是在这种硬性规定的约束下,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及时更新每一次学习时间。每门课规定10个学时,600分钟,学习的过程是实打实的600分钟。点击次数也是实实在在的30至60下,可谁又会如此精准呢?多于此数的时间总是多的。

  培训中,我也目睹了一个怪现象,挂课刚开始没多久就有学员课时达到了几百小时。在感叹他人神速的同时,我也只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学将起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3个多月的点击,我也按时学完了所选的10门课,总计115小时。

  二、提高师德水准

  公共选修课的第一课就是师德与师爱。学习了这一专题,使我深受教育,那一个个伟大而又平凡的教师,那一颗颗普通而又崇高的灵魂,让我感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尊严,受到鼓励和鞭策,我要在平凡的三尺讲台,塑造教师职业的尊严与崇高,真正践行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誓言。

  20xx年5月8日,佳木斯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底的事迹,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淳朴善良的美丽女教师,霎时感动了中国大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让人们知道,这个世界原是如此美丽,充满爱,充满生命力。人们都说,张丽莉是“震撼心灵的最美女教师”,说她“用生命诠释了高尚的师德美”。

  作为一名教师我看到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在张丽莉老师的身上真正得到了发扬光大。张丽莉的高尚行为向世人昭示中国的年轻教师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一代,中国的年轻教育工作者更是充满希望和有崇高责任感的一代。

  张丽莉老师的言行让我对师爱有了全新的认识,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这不仅是张老师学生的心声,更使我作为一名教师深受教育,鼓励我教育我引导我敬业奉献,为人师表。

  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更新教育观念

  通过课程学习,与同班学员的网络互动交流,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特别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门课对我的帮助很大,对突破新课标要求的教育教学中一些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语文老师应有所作为,语文教师一定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一点人物传记,以获得人格的力量与人生的启迪;多读点历史、哲学、宗教,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更新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我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较为全面的补充。

  “高中中国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这门课梳理了中国小说的叙事特点,重点讲解了小说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高中科技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课程构建紧扣高考题型,理论讲解和解题方法紧密结合,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际操作的方法,既高屋建瓴,又适于教学操作。很好解决了科技文阅读教学的知识短缺问题,学习以后受益匪浅。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构建”,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观入手,提出了单元教学的理论。在必修和选修教学中,总会遇到可是不够的难题,通过学习我发现建立科学的单元教学观,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整合教材确定单元目标,有效利用单元组织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选修课的开展也不再是太大的难题。

  “如何进行一个专题的学习”,吴泓老师的实践探索值得我学习借鉴,专题学习在大语文学习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专题学习并不是大学生的专利,只要指导到位,教师肯像吴泓老师那样下功夫就会有效果,出成绩。向吴老师致敬,向吴老师学习。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议论写作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以往的作文教学停留在简单的论点、论据、论证上,这门课程深入剖析了议论写作的思维实质,有效引导学生从概念上理解文体含义,举出例文加以示范。课程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有力指导了教学。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高中生不重视记叙文的写作,关键还在于写作指导的不到位,写作知识的欠缺。本讲座提供了有效的记叙文写作知识,对于及哦啊是的写作指导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对于今后有效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给与了极大的提升。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有理论的基础和科学的实践方法,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总结提高,不断地自己更新,才能更上一层楼。

  五、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个月的网上培训眨眼就结束了。回顾自己参加网络学习的过程,有优点,也有不足。首先按时认真完成了课程学习,但作业完成不够及时。在这要感谢辅导教师崔慧香老师,在结束课程学习的12月份,我接到了崔老师的电话,问我为什么还没有上交作业。这时我才记起作业尚未提交,本学期教高三,教学任务繁重,只顾着完成课程忘了学业考察。好在赶紧补交了作业。

  其次,参加班级论坛不够积极。论坛是学员交流的极佳平台,大家可以在论坛质疑问难,也可以答疑解惑。我由于很少上网,所以疏于和同学们交流,这是极大的损失,也是我应总结的不足之处。好在在崔老师的提醒之下,及时上网在论坛里发了几次言,算是弥补缺憾。再次真诚感谢崔老师。

  这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使我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总之,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作为洛阳市骨干教师,只有肩负起神圣的使命,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2

  20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20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智慧教育需要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完成不了的再给学生学习工具获取,再不行的话就讲授让他听懂。这是钟院长在说课点评中反复提到的智慧教育模型。我们明白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只有在这种智慧教育模型的指引下,才能设计出有别于传统的授导式课堂的教学,真正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提高了能力,能根据学科特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中,我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得到提升。在我们对东师理想教学平台反复熟悉摸索的基础上,我们运用该平台进行了教学的设计并进行了三次磨课。在磨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结合6位专家的讲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从专家教授的指导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专家评课后,我们再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堂教学重新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第一轮的磨课意在尝试、实践,有抛砖引玉的意思,第二轮的磨课旨在反思与深化,第三轮的磨课重在创造与再提升。通过磨课,我们逐渐找到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在找准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借助信息化支撑技术,驱动学生去探究,在自主合作中发展思维,形成学习能力。

  3.注重了团结,研修班学员间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们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来自我县16个教体单位,涉及到从小学到高中的5个学科。学员之间以前大多不认识或不熟悉,作为学习研修团队,只有相互了解,团结一致,才能学有所获。作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研修,技术是第一位的,有了好的教学构思,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16人的团队中,学校的电教中心主任就有3人,另外还有3人担任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讲教师。培训中,研修班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学员有什么疑难,研修班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完成,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寻求指导教师的技术支持。通过学员们之间相互指教,同伴互助的作用得到了发挥。到培训结束,学员们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冲突,把XX教师虚心好学、团结向上的好形象留在了XX师范大学。

  4.坚定了信念,在知不足中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在培训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寻求我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路径。20xx年,XX县教体局在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中又提出两个课堂并进建设的思想,最终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本次培训,我们从智慧教育中看到教师对学生情商的把握以及问题任务的提出,这与我县高效课堂提出的“把握教材和学生”、“提炼教学重难点”是一脉相承的。但这两点也是制约我县中小学教师设计教学的瓶颈。通过本次培训,我们重温了高效课堂建设七个指导意见的内容,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建设推进必须分层进行。

  三、反思及今后努力方向

  1.教学问题的提出。学习是孩子们的事情,智慧教育是将知识还原给孩子,从学生的已知向未知拓展延伸,找准教学问题并驱动学生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创新。通过培训,我们虽然明白了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这个理论,但找准有教学价值的主问题来设计教学这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想方设法来解决。一是认真研读学生。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学生的研读,不仅要分析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明确学生的情商、逆商,从学生的情商出发,提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驱动学生去探究知识。二是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练就一双慧眼,发现教材中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并降低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学。

  2.学科教学融合点。智慧教育提倡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设计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教师在应用时出现该用时在用,不该用时也在用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没有融合起来,技术这种形式没有为内容服务,让人觉得总没有恰到好处。在教学中我们要理清它们的关系,设计出符合智慧教育的教学方案来。首先,我们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预设方案,方案切实可行了,我们就要思考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对哪些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或是讲授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的,或是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的,我们就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让他们自己搞明白、弄清楚。

  3.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骨干教师培训总结3

  我来自长辛店学校,现任教五年级数学,很荣幸地参加了第三十四期北京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我非常感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机会,我非常珍惜学习中的每一天。虽然我每天都忙碌着,但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乐:教育思想更深刻了,教学理念更丰富了,教科研水平有点长进了……通过这次培训我收到了许多的收获,得到了自己专业成长,引领我前行的方向。

  一、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是永不停息的流水。专家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知识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工作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有了一次理论充电的机会。明确了我们教师要转变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反思型的教师。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二、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8

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国家培训体系

纵观全国教育类的培训项目,智新超越真可谓是异军突起,技压群雄。不到两年的招商推广,不但迅速普及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北京、重庆等省,拥有80余处样板共赢培训中心,而且“思维特训”被共赢商成功引进之后,更是接连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财富神话!

随着发展的日臻完善,2010年,智新超越的思维特训“智优培训师”课程,正式纳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1+n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体系。

经智新超越的课程培训后,合格学员即可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CettiC《智优培训师》职业培训证书”。该证书可作为培训学员的从业凭证,带有防伪标识,其序列号为唯一号码,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网站(省略)和全国1+n复合型人才职业培养项目网站(省略)上查询,全国通用。北京智新超越教育作为CaC全国1+n复合型人才职业培养项目示范教学基地,将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服务品质,为推动国民脑力发展和促进社会人才就业贡献力量。

智新超越推陈出新

托管教育开辟生财新渠道

北京智新超越全国招商总部作为一家专门从事潜能开发、脑力培训的教育机构,自公司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研究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学子的学习和脑力开发训练方法。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技术成果,高端的营销团队,资优产品和服务,使智新超越很快成为领航全国的教研基地。其首创的太级思维脑刀理论和太级思维杠杆原理;倾心打造的超级脑力特训营、超级金领特训营、超级领袖特训营等三大王牌潜能开发系列课程;再结合独创的食补健脑和穴位增智;以及成功创立独具特色的“智新超越健脑吧”;再加之实用性更强的健脑六部曲。通过对人体眼、耳、口、鼻、身、思等各个器官的专项训练和营养补给,以其特有的培训体系,使训练者自觉形成持久能力提升的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日常生活。把想自觉形成的习惯变成不自觉就不行的日常生活。从而在本质上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2010年,智新超越稳步发展,经中国营养协会、中国智慧工程和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集众多专家权威推举的“智新超越教育‘智优’营养托管中心”正式启动,智新超越将建立行业发展新标准,解家长燃眉之急,授学生成长之术。

据不完全的调研数据统计,新生入学需要托管服务约60%,需要辅导各科作业约45%,需要美术、音乐、英语等辅导约30%,需要单科作业辅导约20%。目前,各地在开发家教、托管服务市场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普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如:师资不合格、卫生安全不良、服务质量差等,这也是家长们选择托管中心的最大顾虑。而智新超越教育快乐营养托管中心,秉承着安全、健康、开智的经营理念,不但解决了广泛的社会需求,可谓应需而生,而且中国营养协会和中国智慧工程强大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撑,更是让智新超越教育“智优”营养托管中心,成为生财有道的教育领航。

五大优势锐不可挡

诚招共赢财富共享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一直是智新超越的发展理念。此次新增设的“智优”快乐托管中心,恰恰具备了五大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

优势之一:权威营养体系。“智优”营养托管中心与中国营养协会及中国智慧工程专家联合推出,经多年专家论证、实践,成功建立了适合中国青少年体质的营养测量和增智配方体系,优化传统膳食结构。资深营养师量身设计健脑食谱,建立个人智慧档案,让孩子轻松吃出健康,吃出智慧!

优势之二:国际先进技术。独具特色的“智新超越健脑吧”作为技术后盾,将智新超越健脑六部曲与托管中心成功嫁接,通过对人体眼、耳、口、鼻、身、思等各个器官的专项训练和营养补给,以其特有的培训体系使训练者自觉形成持久的能力提升的好习惯。

优势之三:“玩”出超强能力。独具特色的新课标家庭式实验室,与课本相关的各种实验使学生在自己动手中提升注意力、协调力、领导力、理财能力及计划性。爱迪生的母亲为11岁儿子在自家地窖里建了“实验室”。谁能想到,爱迪生就从这里起步,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手提箱实验室,我们让更多的孩子从智新超越家庭实验室起步。

优势之四:顶尖脑力特训。专属“智优”开发师量身设计素质成长之路,脑力特训助学生迅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事半功倍考高分!十分钟成为学习明星,半小时打造学科档案馆,一小时一册重点单词轻松掌握!让学生聪慧非凡,成绩进步就是快,轻松“玩中学”开心、开窍、开悟!

优势之五:一线名师助阵。网聚重点学校教学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搭建学生、家长与名师通畅、高效的交流平台,一对一针对性辅导,让学科知识更扎实!

为了将“智优”快乐托管中心尽快普及全国,也为了让手握重金的投资者轻松找到生财致富的新捷径,智新超越清华总部经研究决定,现面向社会公开诚招意向合作共赢商。

共赢是前提,合作是基础,智新超越愿与投资者一道“携手创大业,同心拓财源”!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祝您天天智新超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教学楼4200厅邮编:100084

电话:4006-198-001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9

一、活动的设计思路新颖

什么是教学“集案”?教学“集案”就是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际中感悟最深的教学经验、体会甚至失败的教训,进行反思、提炼、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理性价值与实践价值的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系列。教学“集案”的形式可以是教学小故事、教学叙事、教学案例等,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经验共享,教学“集案”编写要有三方面内容,背景材料;集案内容;教学“集案”的内容不强调全面性、完整性,但要体现反思性的深刻性与实用性,反映出教师的创造灵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功能。

当阳市初中理科高效课堂经典教学“集案”创、说、评研修式培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表1所示:

二、活动的研修内容精彩

本次研修培训活动中的重头戏是教学“集案”创、说、评,它的形成是拾于教学实践的“碎片”,这些“碎片”是源自教师个体与同伴的行动,有的内容还是长期困惑教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碎片”正是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瓶颈内容,如同科知识串联方法,异科方法同构,中考复习研究,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分化点的防止等内容,教师在拾起这些“碎片”时有针对性地吸收了专家理论与先进学校实际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创”,在“创”的基础之上再“说”,这就是在展示中比较、在比较中碰撞、在碰撞中再思考,即教师在愉悦的思维劳动中学习。“评”是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是本次研修功能的不停的延伸,其后效更是惊人。这些行动在本次研修中强化了教育理论的支撑,成为教师喜闻乐见的经验实体,在交流与评价中,教师又感悟“同科教学方法梳理”;“异科学习方法融通”,故获得的是教学智慧与科学方法。下面以两则教学“集案”来看教师的智慧劳动成果。

“集案”之一:

背景材料: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磁现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去揭示伪科学。

集案内容:《磁现象》。

游戏材料:小盘一个、硬纸片一张、瓜子一些、一个很薄很小的条形磁铁。

游戏过程:①盘子里装9颗瓜子,展示给学生看清楚,再用硬纸片盖在盘子上。②左手指缝间夹住一块小磁铁,然后让学生“押宝”,猜单双。③若大多数人猜单,就用左手揭开纸板;若大多数人猜双,就用右手去揭开纸板。

游戏做完,学生惊叹“玩不过庄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学生争相举手,抢着发言。师生一道揭开骗术之迷。

评价:教师应用街头骗局游戏将《磁现象》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在亲自体验与感悟的基础上愉快的内化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同学们应用科学的知识去分析揭穿骗局的方法和意识。

“集案”之二:(化学学科)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生在进入化学学习之初,由于知识积累不多以及怕丢面子,所以不会也不敢提问题,我们采取的引导措施和程序是“老师提问学生答;学生自己提问自己答;自己提问别人答;自己提问老师答。”我们对学生提问的层次要求是:首先学会提简单问题,逐步学会提探索性问题,最后能提挑战性问题。表2中的内容是在教“燃烧的条件”时所使用的方法。首先教师帮助学生从“我的发现、我的理解、我对知识的归纳或体会”表格,给学生大脑建立方法模型。详情见表2(限于篇幅,仅选第一层次):

从表中的内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是完整的,它概括了燃烧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环保等与之相关的知识;从方法角度分析它将“知识——应用”和知识串联对比集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探究,因此是享受学习过程;自己发现或感悟出来的方法,认识不断深刻,而且感受更新切。

三、教师培训的内驱力增强

智慧教育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教师专业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堵、控、压”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班主任工作必须由“体力型”向“智慧型”转变,智慧型班主任应当成为班主任专业化的理想境界。结合我校实际,反思以往班主任培训利弊得失,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必须实行主体性的操作策略和创建激励性的管理机制。

一、“智慧型班主任”的提出及其界定

在“科研兴校”和实施“草根式”研究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决定从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让教师把工作、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充分优化教师这一学校发展的第一关键资源,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方面开展一些探索与研究。学校的主导思想是:让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倡导培养智慧型教师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慧生副所长认为:所谓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我们赞同这个观点,并据此认为,智慧型班主任是指具有较高教育智慧,对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能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富于创新的班主任。智慧型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目标指向和理想境界。智慧型班主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对学生管理的得心应手,对班集体建设的有效规划,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引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智慧型班主任主体性专业发展策略

以往班主任教育或培训大多是对班主任进行一些师德师风和工作方式方法的通识培训,或者是进行一些案例剖析和经验介绍。班主任被动地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这种缺乏自主和个性化的培训,班主任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不理想也是必然的。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教育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范式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范式,要让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因而,我们提出了“智慧型班主任”的主体性专业发展策略:引导班主任通过学习交流、模仿反思、课题探索、师徒结对以及网上论坛等系列活动让班主任在“情境化的教育”中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培养愿意并有能力自我解惑的智慧型班主任。

(一)学习交流策略

学习交流策略即引导班主任通过阅读书籍报刊,观看相关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专家讲座录像,听取专题报告,师徒结对等学习方式,通过参观、座谈、网上论坛等交流形式,与专家、同伴、家长、学生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智慧。

自2008年初课题实施以来,我们为班主任提供“教育智慧类图书参考书目”,购买20余种相关图书供班主任学习,并购买《人民教育》管理室与《班主任》杂志社联合推出的“班主任培训大课堂——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系列讲座光盘”(22张DVD和8册教材),上传到校园网上供老师们学习,不少课题组成员和班主任也自己购买了相关图书。学校还请任小艾等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并与老师们互动交流,与家长、学生共同分享家庭教育智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学校正在搜集教育类影视作品,班主任智慧专业网站已设计制作完成,即将开通。

(二)模仿反思策略

模仿反思策略即引导班主任结合自身、学生、班集体、班级管理实际,灵活模仿、运用他人成功案例,然后对照反思自身实践得失,提出修正方案,再次实施,再次总结反思,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

在前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大部分班主任都根据自己和班级学生及班集体的实际搜集整理了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的经典案例,他们在理念更新的基础上,自觉地开展模仿实践,收到了一些成效。在课题组正式实施这一策略时,他们又按照要求在模仿前结合自己和学生实际,制订初步的模仿实施计划,并在实践后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这不仅为下一步的深入实践奠定了基础,也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自身的实践能力。学校现已编辑刊印《班主任工作反思》专辑,收录百余篇优秀的班主任工作反思文章。在2008年5月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组织的班主任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中,学校20余篇班主任工作反思性论文获奖。

(三)课题探索策略

课题探索策略即引导班主任结合自身实际,针对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需要,提出小课题,自己或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小课题组,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行动研究,以期在自主探究中取得实践效果和提升自身实践智慧。

在前期交流学习、模仿反思的基础上,班主任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规范化操作,学校引导班主任开展“班主任心理状态对学生影响的调查”“小学低年级班干部培养的实践探索”“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的表扬艺术”“青春期引导与‘早恋’问题处理”等小课题研究,班主任两三人一组,以本班学生为对象,开展行动研究和探索,定期交流研究心得,并与有关专家互动研讨。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规范了班主任的实践探索行为,提升了探索成效,促进了班集体和学生的发展,也使班主任掌握了教育科研方法,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实践智慧。

班主任在学习交流、模仿反思、课题探索等自主探索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学习向实践、由观念向行动、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变和提升;对学生的了解和教育、对班级管理的规划和实践、对班集体建设的设计和实施等能力也都有很大提升。班主任对教育资源的捕捉与其实践智慧形成了和谐共促的良好局面。

三、智慧型班主任激励性管理机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智慧型班主任的主体性发展策略有效实施需要学校创设有利于班主任实践智慧提升的激励性管理机制。

(一)营造人本管理、自由创新的人文氛围

智慧型班主任专业发展更多是基于教师自身的体验、感悟、反思和实践,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尊重师生的意愿和他们成长、发展的规律,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把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解放师生的时间和手脚,让他们凭借自身的兴趣和优势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并在这种尊重的管理中,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发现每一个人的优势和独特的价值,帮助师生将其工作和学习建立在其优势基础上。学校要尽可能让师生感到工作学习的愉快,同时也提升其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让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人本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离不开激励。因此,管理者实施领导行为的过程应该是激励的过程。管理者要和师生共同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和工作;要尽可能地满足师生合理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保持其学习和工作的活力与干劲;要通过管理目标和发展规划等不断唤起员工适度的危机感,并提供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这种激励的管理中,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机制。

适应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是要重视人的尊严,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的主体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工作得更有价值和更有尊严,从而在人本管理、自由创新的人文氛围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学校

“学习型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学校。学校能支持全体教师的学习活动,并使这种学习活动成为真正富有成效的学习;学校有被全体教师认同的奋斗目标,绝大多数教师能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教师的学习与学校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学习型学校具有完善教师人格、提升学校整体品质、促进社会学习化进程的职能。它有利于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习型学校建设有利于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的终身学习有利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和促进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成为终身学习模范,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理论,带头学习、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要加强学校教改实践,创建终身学习环境;要积极推进教改进程,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通过实践与探索、反思与创造,不断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不断地积累、丰富、完善自我实践智慧;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鼓励终身学习活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不但需要舆论的宣传和导向,更需要一整套治学、促学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学校对学有所成者、在促进他人学习上有所贡献者,应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学无术者应及时给予警告、降级或辞退。

智慧型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理想境界,成为智慧型班主任更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想成为智慧型班主任,必须首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学校也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学校。

(三)实行项目负责制

实行项目负责制是学校组织设计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要让教师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教师,而要解放教师就必须改变现实学校的组织设计和运行机制。否则,自上而下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方式与着眼于长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就难以调和。改革学校的组织设计,就是要变垂直式的管理为扁平化的领导,以专业权威制衡行政权威,实施项目管理,由教师领导教育和教学。

项目管理就是把学校的教育工作、科研工作、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以及各种教育活动等设置为多种项目,然后选择术业有专攻的教师或学校领导担任项目领导,由其选配组员,并拨给一定经费,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工作或活动。项目管理突出的是专业领导,强调的是专业权威而非行政权威。在某方面最具专业优势者即可做项目领导。因此,实施项目管理最能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最能激发起教师参与决策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项目管理是学习型组织最好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