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9:04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组织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7-0046-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7.10

声誉风险管理规范界定为各金融部门在对其经营活动中的声誉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声誉风险管理技术,对声誉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声誉风险所致的后果,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声誉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它风险管理要素紧密相连,同其它风险管理一样,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是强化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构建商业银行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成为有效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策略。

一、现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声誉风险实际上是覆盖面与诱发原因最广泛的风险,但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对构建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系统高度重视,相比较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现行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对构建组织体系重视不够

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其它风险管理相比,声誉风险管理起步晚,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声誉风险面对的经营环境复杂,管理目标多样,国内商业银行对声誉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没有找到适当的位置,多是将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职能依附于或分散在部分职能部门,没有深入研究声誉风险管理目标、措施与完善组织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出现的声誉风险危机,往往临时搭建组织管理机构进行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声誉风险管理在整个风险管理中的位置,没有充分认识组织管理体系在落实声誉风险管理目标中的位置。

(二)组织架构仍不健全

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指:在声誉风险管理范围内按照既定的声誉风险管理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一个管理组织各部门行权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显然,整体性是组织架构的重要本质特征,即组织体系应有尽有,而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职责所需的组织架构大部分已构成,但不健全。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基本结构,但不同的利益牵绊使得管理决策的执行缺少独立性与权威性,而集中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业务决策服务上,组织体系内的互相合作与制衡的机制较为薄弱。从声誉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来看,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未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全程的声誉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组织部门大多是由银行本有的内控、监察、稽核和法律等部门平移而来,而这些部门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培训,对声誉风险管理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而且欠缺管理经验。

(三)职责界定尚不明晰

虽然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框架已初具雏形,但各决策主体、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尚未清晰划分,没有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例如:董事会所肩负的风险战略管理职能薄弱;没有明确的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向缺少指导性和方针性;声誉风险管理整体组织缺乏战略规划指导;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在充分覆盖银行各类风险的情况下对声誉风险集中管理。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职责仅仅实现对个别风险的集中管理,目前尚未将声誉风险等纳入其管理范畴。再如,声誉风险管理监督评价职能缺失。按照巴塞尔协议,健全有效的风险组织体系必须要配备独立的风险管理评估系统和独立的审计机构,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银行虽设立了对风险管理目标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但风险管理各项职能执行情况的稽核审查缺乏[1]。

(四)战略落实部门分散

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要求对可能引发的一切潜在风险统一管理思想,并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以保证管理政策的高效性,对声誉风险可能涉及的内容、因素实行全覆盖管理。国外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声誉风险管理部门,以实现集中统一的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全行包括声誉风险在内的八类风险,制定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措施以及防范和处置声誉风险危机;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则负责落实执行统一的关于声誉风险政策、措施以及有关决议,并进行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等具体内容。而国内受各方面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即便设置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也尚未覆盖银行所面临的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其他各类风险因素,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在整合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各类风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防范了声誉风险。声誉风险的管理职能分散于多个部门,使得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被割裂开来,体现声誉风险管理要求的管理的集中性、统一性不足。

(五)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专业人才较少

在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管理当中,由于声誉风险的无形性风险评价、计量、评估十分困难,相比较其管理人员需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人才是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构架的重要软实力,声誉风险管理各个层次都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负责。而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一般由各级行行政办公室负责管理,办公室在各行管理层级一般归类在后台、非业务部门,在人员配置上专业性人才缺少,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配备也没有到位,就是处于声誉风险管理阶梯上层的董事会与监管会而言,制定组织管理运行政策措施所需的信息收集处理流程上也缺专业乏技术人才支撑。而处于管理阶层的中下层管理岗位在金融、法律、会计、审计等不同专业间的有效互补和科学搭配方面存在不足。声誉风险的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声誉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使得支撑整个风险管理职能框架得不到有效的运作。

(六)信息系统尚不畅通

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各个阶层构造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中依然存在信息系统不完善、不畅通等问题。从纵向看,董事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声誉风险管理决策分析问题上,由于缺乏与管理部门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影响了组织框架各环节的正常运转和作用发挥,使得组织框架中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环节的有效运转缺少支撑;从横向看,涉及声誉风险的各个平行业务部门彼此相互隔离,缺少畅通的信息沟通,造成声誉风险管理机构重叠或者出现部分领域空白。

(七)基层分支机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组织缺位

完整、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链条在总行―分行―支行各个不同层面都应当承担相应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职能,以确保对声誉风险管理全过程性的覆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主要是高级管理层、总行、分行的集中管理,在支行基层机构层面缺乏独立行使声誉风险管理职能的角色[1]。主要表现在:支行基本没有专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岗位设置,更谈不上人员配备;没能有效地传承落实自上而下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无法实现有效的垂直管理;基层业务经营活动与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基于成本-收益的矛盾,最终导致声誉风险管理在基层管理成效弱化或缺位等等。

二、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组织管理体系为声誉风险管理目标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风险管理质量一般成正比,但商业银行管理内容众多,不可能任何管理目标都通过加大组织体系的投入来实现目标,因为还存在管理的成本、效能等问题。同时,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效果也不一样,如何构建和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就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又必须充分体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声誉风险的特征及内在要求。

(一)全覆盖原则

全覆盖原则即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能够涵盖所有银行经营业务和所有风险管理环节中的一切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种类多样,涵盖了所有内部与外部风险,而且来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负面评价始终存在,声誉风险呈现出一种常态化,所以要求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组织职能必须覆盖声誉风险的全部。当然,这并不是设置与声誉风险诱因、种类一一对应的机构,而是要有管理到声誉风险范围职能的组织,要设置专门的声誉风险部门以及对应的岗位来履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内的相应职责,尤其是应对其他一切可能诱发声誉风险不可预期的风险事件,事前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控制方法以及组织体系权限与职责分配。

(二)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一个由董事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职能上独立的声誉风险管理系统。由于声誉风险不易界定,且又可能是各种风险进一步延伸与恶化的结果,与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联的利益相关者很多,涉及的层面较广,所以设立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声誉风险管理职责的独立性;二是风险管理战略制定与落实之间的独立性。但独立性原则并不排斥各阶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管理合作,对此巴塞尔委员会以及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都特别强调: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基层业务部门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

(三)资源共享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商业银行构造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能为内部各个阶层构造一个包括信息纵向的上通下达以及横向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所谓“纵向上通”即是中基层风险管理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报告;“纵向下达”即是高层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将声誉风险管理原则、政策政策信息下达到中基层管理人员;横向的沟通交流即各管理阶层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使得在拥有充分有效的信息状态下声誉风险管理各环节正常有效进行。

(四)一致性与权威性相结合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在构建声誉风险组织管理框架时,首要注意的是声誉风险管理战略目标与业务发展战略目标保持本质上的一致。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内部运作机制,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将声誉风险管理看作有力的保障。一致性原则并不是否认管理中权利的权威性界定,当业务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位于相同等级时,必然会在两个部门形成清晰的权力边界割裂。所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要渗透到各业务部门中,监督管理部门就要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减少声誉风险管理中的抵触,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其次要注意上下阶层管理思想与管理策略保持一致,由董事会制定声誉风险管理策略并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管理理念保质保量的传达,同时上层管理决策者要辩证的接受基层管理意见,适时的对管理策略做出调整,保持管理步调上下一致。一致性的原则不是排除上层董事会、监管层的权威性,决策管理者与监督管理者一定要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公正性。

(五)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统一原则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之间较强的因果关联性,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统一的原则。作为其他各类风险的延伸后果难以就其本身进行管理,即便实施了管理行为效果也不明显,所以要建立专门联系其他各类风险的管理部门[2]。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风险应由相应的专业风险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分散管理力量集中专业管理资源应对各个风险,分散设置风险管理组织部门与体系。最后,要将分行、支行的的声誉风险管理专门机构风险管理报告集中汇到总行高级管理层,最终由董事会及管理委员会在统筹规划中实现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集中管理。声誉风险的集中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商业银行面临的声誉风险状况,而集中的组织框架下可能诱发声誉风险的其他七大风险由不同的专业机构来管理,从另一个角度侧面提高了声誉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3]。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构想

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决定商业银行在控制、监督和评估其他各类风险业务部门风险承担能力效力的关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除了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处理办法实施以外,还要依照国际惯例与国内监管机构的要求在内部组织体系设置上有个合理的安排,并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独具的特殊性以及在组织体系构建上的个性化要求。

(一)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的战略性作用

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8月颁发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监控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①因此,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由董事会直接领导,董事会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部门要建立与银行战略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使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各部门管理者对声誉风险职责有具体的界定,设立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日常管理事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到统一的标准体系中,并在声誉风险管理一致的指令和原则,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保证所发指令的贯彻与执行。

(二)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组织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风险管理要在充分体现风险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管理阶层、管理部门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有较大的关联性,同时又要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不同类型的风险其特点不同,管理方式也不相同,管理所涉及到的重点部门也不一样。声誉风险的涉及面过广、影响因素较大,从组织管理体系的角度就要求各业务条线需要有相应的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能岗位。为此,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设置声誉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深入业务环节对声誉风险负总责,监察分析各部门声誉风险情况,研究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凸显的和潜在的声誉风险问题;其次,各个部门设分管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负责落实声誉风险有关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指导协调本部门的声誉风险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声誉风险事件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无论何种业务部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岗位人员都应按照统一的风险管理流程及时有效地监测、报告和处理本条线或部门的声誉风险;第三,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之间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和运作协调机制,分管业务发展工作的负责人支持配合分管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协调业务发展与声誉风险管理两者关系。所以,只有各部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能够对声誉风险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声誉事件,保证声誉风险管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模式设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论是集中的直线模式、分散的事业部模式,还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模式,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商业银行本身的声誉风险管理实际情况,是否可以保证各阶层有效地履行相应职责,但无论是何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能体现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1.集中的直线管理模式。对于大多数实行“总分行制”的商业银行,其总行内部设置与分行内部设置都是按照职能组织模式设置,声誉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负责整个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活动,如图1所示:集中的直线模式主要以“块块”管理为主,“条条”垂直管理为辅,使得声誉风险管理职权集中,从整体上把握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而且最大限度保证了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但该模式将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隔离,可能顾此失彼导致声誉风险管理策略与业务发展战略不适应[4]。

2.分散的事业部管理模式。分散的事业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下,整个商业银行按照基本业务种类划分部门,如个人金融部、公司金融部、资产托管部等,各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运营单位和声誉风险管理单位,如图2所示:分散的事业部模式以“条条”垂直管理为主,“块块”管理为辅,使得声誉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管理成本-收益的平衡。但各个事业部分散管理难以从整体把握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全局,出现机构重叠、信息闭塞、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抓经营运作与风险管理使得声誉风险管理独立性弱化。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相比较更适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实需要。以经济资本利润为中心设立事业部的矩阵模式,商业银行在总行设立声誉风险管理部,同时在分行支行设立受总行声誉风险管理部直接领导对其负责的声誉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事业部的声誉风险事件处理工作,实施同时向事业部和总行声誉风险管理部报告的制度,如图3所示:在避免了前面的两种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运营的有机结合,在有效控制业务范围的同时强化总行的垂直管理。所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矩阵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设立有效性和独立性原则。

当然,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构建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时应当注意要与自身的发展状况、经营管理环境、应对内外部风险的能力等因素相适应。

(四)积极培育声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构建战略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职能完备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但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模式过程中,对各层管理人员识别潜在声誉风险的思维能力和解释能力也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一方面要集合金融、法律、会计、审计等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同时还要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不同专业人才辅之强有力的流程和信息技术、创新技术给予支持,来自多方面的人才通过有效互补和科学搭配增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成效性;另一方面,对在声誉风险管理过程中逐步积累声誉风险管理经验的人才可以分配到各个分支机构或声誉风险管理主要部门继续进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培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培育声誉风险管理专业队伍,为建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五)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中,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的正确制定、声誉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监察与报告都依赖于所获取的有关声誉风险信息的充分性和准确性,独立的、封闭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只会导致信息在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发展部门之间流通不畅。构建高效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横向看即是在各个业务职能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和交流机制;纵向看即是自上而下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的下达与实施效果报告渠道。通过覆盖业务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完善总行―分行―支行网络信息实时检测系统,声誉风险管理人员与风险管理部门定期进行交流和交换,严格规范声誉风险报告制度,宣传推广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都可以实现信息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六)强化与完善基层分支机构声誉风险管理职能

目前,商业银行最普遍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总行―分行―支行制,支行基层机构层面缺乏独立行使声誉风险管理职能的角色,支行没有专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岗位。为此,商业银行应在支行一级单位设置声誉风险管理岗位,配备具有专业知识能力人员专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对于由于链条中断没能有效地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政策与措施的情况可以加强中间职能部门的监管,实施实时监控报告制度,保证有效的垂直管理顺利运作;对于基层业务经营活动与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基于成本-收益的矛盾情况,要加强业务部门与声誉风险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沟通,建立成本-收益数据库,通过量化的方法及时作出最优的管理成本与经济收益组合,选择恰当的时机与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在基层管理成效。

总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组织体系与其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吸收国际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高效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商业银行健康、稳健、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应梁,张吉光.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问题分析[J].新金融.2007(7):14-18.

[2]唐弋宇.浅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9(11):93-95.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2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诱因与危害

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可能是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非常简单的风险因素就触发了严重的声誉风险。发生的部位可能是银行由内到外的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也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声誉风险表现形式多样,不易界定,并具有突发性、动态性和扩散性。难以通过常规的风险管理部门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恰当的处理这些风险因素,就可能引发外界的不利反映。商业银行一旦被发现其金融产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内控不力导致违规案件层出不穷等,则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事后的危机管理,也难于弥补对银行声誉造成的实质性损害。一家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的银行,会给公众一种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层素质低、缺乏诚信和责任感等不良印象,致使公众特别是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降低,银行的工作职位对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原有的人才大量流失,股东们因对银行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对长期持有银行股票发生怀疑,进而在资本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价下跌,银行市值缩水,最终导致监管当局的严厉监管措施等。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业银行治理层对声誉风险认识不到位。商业银行的治理层在制定银行战略目标时更多关注的是利润,致力于解决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方面问题,对银行的声誉问题关注不够。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大多没有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没有明确专门部门或团队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也没有在各个岗位、业务和业务条线上进行相应的声誉风险管理的安排,即使某些银行有过声誉管理行为,也比较粗放,科学性和规范性仍比较薄弱。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道德与合规方面的困境显得更为突出。

2.银行从业人员声誉风险意识淡薄。目前银行从业人员对于声誉风险的知识比较缺乏,对声誉风险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行已着手制定相应的制度管理声誉风险,但声誉知识和风险理念仍然没有完全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各条线自上而下的行业垄断意识较强,服务意识较差,对客户的、投诉处理效果不佳,对新闻媒体反映的负面情况处理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声誉事件不断发生。

3.对声誉风险的界定和衡量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性。虽然银监会早在一年前就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但定义还相对宽泛。目前,对声誉风险及其危害的衡量,国际上还普遍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为声誉风险的识别、监控等带来很大的障碍,声誉风险管理基本沦为被动的危机事件处理,风险管理效率低下,作用有限。

4.声誉风险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声誉风险发生后的处置,还包括声誉的建立、维持等。但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没有长期的声誉管理战略规划,声誉管理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前瞻性、持久性。没有长期声誉管理体系的规划,就无法谈及全面的声誉管理。

5.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监管部门对因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事件没有直接的监管手段。由于个别商业银行自身声誉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整个银行业负面舆情甚至占用了大量的监管资源,监管部门只能在事件已发生或情况已恶化,进而可能导致系统性问题爆发时才能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而在此之前,只能采取舆情提示、风险提示等方式与商业银行进行协调,而不能依法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近期银行atm跨行取款收费上调引发的一系列有关银行收费的负面舆情。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1.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首先,提高声誉风险的认识要从高层做起。商业银行董事会及高管层应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把对声誉风险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各类风险同等重要的高度,提高到能否实现商业银行战略目标上来,并以身作则,自上而下地树立全行的声誉风险意识。其次,应在全行倡导声誉的重要性,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知识,自觉维护商业银行声誉。第三,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把它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统筹加以考虑,全面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2.建立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维持客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创造有利的资金使用环境,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强化自身的可信度和利益持有者的信心,吸引高质量客户,增强自身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减少诉讼威胁和监管要求。由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层次员工才有可能实施不违背银行利益的业务操作行为。同时,制定制度或规则,奖赏和鼓励那些提高银行声誉的员工,阻止和惩罚那些损害银行声誉的行为。

3.建立和完善声誉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处理声誉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应当将接受投诉和批评看作是与客户、公众沟通的“黄金机会”,及时分析投诉的起因、规律、相关性等特征要素,以便为业务运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风险预警信息。传统上,声誉风险管理主要采用“辩护或否认”的对抗战略推卸责任,但往往会招致更强烈的对抗活动;因此,商业银行因采用更具建设性的处理方式,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协商解决问题,以降低利益相关者或公众的持续对抗反应。声誉风险管理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公众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如果能在监管部门采取行动之前及时处理,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4.提升监管部门对声誉风险的监管水平。完善的监管对规范商业银行行为至关重要,并对银行经营理念具有导向作用。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提高监管效率,对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经营氛围、提高企业声誉风险意识、加强自律、改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金融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相关利益人个体意识增强的环境下,提高监管效率对银行和监管当局都很重要。

5.加强信息披露,重视社会舆论监督。首先,商业银行要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因为媒体是商业银行和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商业银行应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要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正面宣传商业银行产品、品牌及各类活动,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提高商业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在客户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利事件,应积极回应媒体,保持公开坦诚的态度,尽早和经常地向公众报道事实,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其次,商业银行要重视社会舆论,尤其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及早发现重大舆情动向,对网上非法和过激言论,提前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予以剔除,争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针对不良信息,通过采取公开澄清、跟帖引导、主动邀请记者深入报道等方式引导舆情,及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3

[关键词]声誉风险风险管理企业

一、影响企业声誉风险的因素

1.声誉与现实的差距

企业声誉取决于它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治理、员工关系、客户服务、产品质量、财务业绩、环境与社会问题、知识资本等不同领域;不同的顾客、员工、供应商、投资者、监管机构、政治家、非政府组织、企业所在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中的声誉。如果一家企业在多个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当中享有美誉,那么企业的声誉就会提升。

2.外界对企业的看法和期望发生的变化

外界对企业的看法和期望发生的变化时,这会导致声誉与现实的差距扩大或者缩小。当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期望发生变化,而企业的产品品质却依然如故,那么,企业声誉与现实的差距就会拉大,企业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3.内部的协调好坏因素

内部协调的好坏同样会影响声誉与现实的差距。如果一个部门提出了一种预期,而另一个部门又满足不了这种预期,整个企业的声誉就会受到损害。内部协调不善还会使企业失去洞察力,看不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看法和期望正在发生变化。在几乎所有经营有方的企业中,各职能部门不但会给不同利益相关者把脉,还主动对他们的期望进行管理。

二、企业声誉风险特征与管理

1.企业声誉风险特点

影响企业发展更多的是市场因素,企业的声誉风险正是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同其他风险相比,有下列特征。

一是多样性。企业相关利益者既多又复杂,直接的利益关系者主要有股东、客户、国内外同业、政府、监管部门,间接的利益关系者有媒体等社会各个层面。由于引发影响企业声誉原因的多样性、做出声誉评价的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从而使声誉风险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性。

二是常态性。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往往受视角、自身利益局限性、信息的影响,这种不同向的评价结果始终存在,其负面评价所形成的声誉风险也就始终存在。这种并不是由声誉风险事件才引起的声誉风险则是一种常态化的风险。

三是关联性。企业的其他风险一旦变成现实时,就可能引发企业的声誉风险。可以说,企业所有的风险都可能影响企业声誉,声誉风险是其他风险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特征。

四是复杂性。目前,企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越来越多地运用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但声誉风险的存在形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风险。正因为此,体现了声誉风险评估、界定、分类、建模的复杂性。

五是被动性。声誉风险难以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难以组织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高素质的队伍、高效的协调机制、有效的沟通机制,实施难度和管理成本都较高,因此,声誉风险管理往往要等到风险出现一定苗头再采取措施才会更加有效。

2.构建企业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第一要建立并完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机制。必须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公司治理,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内,建立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制定提升企业声誉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领导公关危机的处理,监测企业声誉状况,督促声誉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二要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声誉风险会对企业造成实实在在的损失,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声誉风险涉及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各方面,因此,需要纳入企业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对发生声誉风险事件的,要严格问责,并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企业和员工绩效考核,以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声誉风险管理。

第三要建立并完善声誉风险防范机制。声誉风险在转向危机之时还属于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很多转化条件。在加强企业声誉风险管理中,对这些转化条件进行改善、加强防范则是管理成本最低的一项措施,因此,加强企业声誉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事前处理为主、事前沟通为主。

第四要建立并完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声誉风险从产生、积聚到形成往往有一个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会通过一系列相关指标表现出来,而针对表现出来的现象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有利于对声誉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这就要通过预警机制构建来实现。

三、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谈声誉风险管理的策略

1.推行全面化的声誉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各企业必须透彻了解所处的风险和经济资本状况,对声誉风险管理和经济资本收益进行科学定位;声誉风险贯穿于企业业务始终,关系到各方利益主体的经济收益,必须明确声誉风险的战略定位。其次,无论是声誉风险还是经济收益,都关系到自上而下的各层组织结构层次,声誉风险管理需要包括董事会决策者、中层管理者、业务员在内的全员努力,所以要明晰上层高管、中层管理者、下层业务部门的风险收益关系,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的声誉风险管理战略网络。再者,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必须目标明确、内容完备,声誉风险管理战略既要考虑到来自各方的风险都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又要考虑到应对各种风险的管理环节与管理流程,任何一种风险的处理不当都可能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2.营造全员化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

声誉风险管理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软环境,涵盖了声誉风险管理理念、声誉风险管理行为、声誉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构建高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具有长效的作用。第一,树立企业业务经营中时时有风险、处处有风险的理念,各种产品、各项业务的潜在风险都可能引发声誉事件,带来声誉风险,所以声誉风险管理要与业务发展相统一;第二,做好长期的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培植,通过广泛的声誉风险教育,重视风险评估,并将声誉风险管理成效与业绩考核配套,培养所有员工的风险敏感度,尤其是频繁接触各类声誉风险事件的业务人员和贯彻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措施的中高层风险职能部门,将风险动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3.组建全方位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

声誉风险管理过程依靠于高技术管理人员监控的一系列组织流程或程序。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董事会、监管会、中层管理职能部门、基层业务人员密切相连,企业各个组织层通过目标设定、任务分配,建立有效的机制,落实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相关人员从自身的职责与权限出发,在与其他各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选择自身参照,应对风险,建立纵向自上而下的报告机制以及横向平行部门的协调机制。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4.实施全程化的声誉风险管理流程

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始终,科学的声誉风险管理流程保障了声誉风险得到有效监控。声誉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声誉风险识别。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工具,分析判断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种风险相互交织,某一因素引起的风险可能引发放大声誉风险的程度与范围。联系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的预警机制,设置声誉风险管理备忘录。第二,声誉风险计量。运用计量的方法分析声誉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后的损失程度,通过对声誉风险的量化,准确掌握自身声誉风险状况,确定声誉风险事件对企业影响的大小及企业的可承受能力。第三,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声誉风险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必须持续地关注风险变化,通过关键指标和环节检测并适当地调整战略。第四,根据声誉风险类别、程度与特点以及企业自身业务性质、规模、复杂度和可承担的监管成本,采取有效的方法,通过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达到风险管理成本与收益的平衡。第五,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资本是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声誉风险事件的事后补偿与处置可能要比事前预警更困难,所以对于不可预期的声誉风险损失通过资本补偿机制实现的效果不会很突出。

5.运用全新化的声誉风险管理方法

从国外成功经验看,声誉风险管理对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的依赖性极强,要应对变幻莫测的声誉风险外部环境,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声誉风险观测与预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通过借鉴声誉指数模型的方法,对一系列能够体现这种可能性的指标进行监测、综合,以预计声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所带来的损失,作为对企业声誉风险状况、程度的一个基本评价或判断,供高管人员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科学的评估与计量结果有利于对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事件进行事前监控、事中控制、事后补偿,同时还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更新指标体系和模型约束条件,使之更趋完善,从而大大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甚至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6.实行综合化的声誉风险管理策略

一方面,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特征,声誉风险是其他风险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声誉风险是各种风险进一步延伸的结果,声誉风险的产生带有很大的被动性,不易界定,单靠风险管理部门的常规管理难以进行,即便是就其本身进行管理,效果也不一定明显,所以声誉风险管理要从综合化管理人手。综合企业结构内紧密相连的各个组织层次,在权衡风险―收益的基础上对每一层面、每一部门、每一员工定岗、定责,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常规地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再者就是综合客观存在的一切风险,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区分各种风险引发的根源,预测对企业声誉可能造成的损失。

7.执行声誉风险分类化的管理模式

涵盖了各个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企业有专门的组织管理部门和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进行分类管理。由于声誉风险与其他各类风险之间存在关联性与因果联系性,任何层面的风险都可能引发声誉风险,所以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将可能引发声誉事件的各类风险分门别类,进行监控,根据不同的类别,施以不同的监控力度,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资源,提高风险监管力度。对于声誉风险的监控与防范还要多部门信息沟通,协调一致,所涉及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都要及时与负责部门联系,将声誉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参考文献

[1]施其武加.强企业声誉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2009(8)

[2]薛冬梅.当前形势下商业企业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9)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4

2008年3月19日,伦敦证券市场发生一起通过散布谣言在股市牟利的事件。当时,一些金融家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一份神秘的电邮。电邮说:“我们得知《金融时报》将在明天刊登一条有关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的消息。据说这家银行的1280亿英镑非客户债务必须在三个月内偿付,这可能引发挤兑”,并说该银行集团已向中央银行申请紧急融资救援。

这份电邮迅速在伦敦股市发酵。周三早晨一开盘,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的股价以每股480便士开盘,到早晨8点半左右,市场有人开始抛售该银行的股票,到8点50分左右股价狂跌至398便士,缩水近17%。除了苏格兰哈里斯里法克银行的股票,当时伦敦市场上其他银行股票也大幅度跳水。

情急之下,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了紧急声明,明示所谓该金融集团已经申请紧急再融资“毫无根据,纯属谣言”;上午10点10分左右,英国中央银行也不得不发表声明,宣称根本没有发生英国银行寻求央行支持的事件;中午12点半,金融服务管理局出面,表示市场对该银行股票价格剧烈反应的背后有值得怀疑的牟利操作嫌疑,表示要进行调查。一系列动作之后,该银行的股价最终以446.25便士收盘,仍下跌了7%。

监管当局认为,市场上肯定有人在恶意散布谣言以从中获利,并认定市场上有一个交易者在当日对该金融股票买卖中狂赚1亿英镑。经查,此事为伦敦一对冲基金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向各大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虚假信息,然后通过做空从中牟取暴利。

案例分析: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类,本案例中涉及的是声誉风险。根据普华永道最近的一次调查,134家银行的高级风险管理人员表示,总体上声誉风险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该案例中,由于恶意谣言这种意外地发生,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的声誉受到损害,使其客户认为该银行无力支付债务,可能会导致挤兑风潮;对投资该银行股票的人来说,会担忧银行在没有能力偿付债务的情况下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从而引发了该银行的股票被大量抛售;此外,还影响到了其他银行的股价。尽管管理当局迅速澄清,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仍损失惨重,上亿资金不翼而飞。这主要是在前有英国的北石银行倒闭,近有美国的贝尔斯登银行几近破产,全球金融市场数月内急剧动荡的大背景下,众多投资者人心惶惶,才会因一个谎言有如此大的反应。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声誉对银行的重要性。

一、有效管理银行声誉风险意义重大

银行采用的是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是靠存款人的信心得以维持运营的。如果一家银行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声誉危机,且不论这种声誉危机的真实性,该家银行储户为保障财产安全,往往会采取相同的措施,即尽快从银行取回自己的存款。由于银行负债经营的性质和放贷结构,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立即返回所吸收的全部存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挤兑风潮,一家大规模的银行也会很快破产。银行的倒闭势必会拖垮许多相关的企业,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各种业务联系,一家银行出现的挤兑风潮可能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结果就可能是,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波连着一波,最终酿成一场社会风暴。

声誉风险的形成往往起于青萍之末,具有“蝴蝶效应”及“马蹄钉连锁反应”。以往摧毁一座金融帝国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现在即使是经营了上百年的金融帝国,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倾塌。金融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银行声誉,暗藏的声誉风险可以给金融机构造成致命一击。近年来,大量迹象表明了声誉风险危机的存在,如银行资金流动性事件的发生,由于内外部原因市场出现不利信息所引发的声誉风险,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对外支付和业务发展的流动性需求而产生的存款挤提、头寸不足和流动性缺口扩大等事件。

声誉风险不同于那些容易被量化的风险,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小则影响股东价值,大则动摇其客户基础,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业务的开拓和原有业务关系的维护,甚至将对商业银行的整体市场竞争地位造成极大伤害。受公众关注程度越高的行业,面临声誉风险威胁的程度也越高,而商业银行服务的社会性使公众对商业银行的关注程度必然高于一般企业。

此外,政府隐性担保易诱发声誉风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达不到国际最低标准,也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撑。从理论上讲,如果银行本身无法承诺存款的安全性,就表现为银行的声誉不佳。但这并没有妨碍现实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这只能从政府的隐性担保来做解释。中国的高储蓄率与其说是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声誉的结果,不如说是源于公众对政府隐性担保的预期与信任。如果商业银行预期到政府会提供隐性担保,不用付出成本或者只要付出较少的寻租成本就可以实现相同的利益目标,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自然就是忽视声誉,从而导致银行的服务质量大幅下降。但在国有银行实行股改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之后,不再具有政府担保的它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声誉问题。

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升银行声誉资产价值

就我国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对内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将声誉风险管理融入银行战略管理体系,将声誉风险控制在最小值,以零为目标,对银行的商标管理、文化管理、产品管理实施系统化的规划;构建早期预警系统,建立银行危机处理机构体系,加强危机公关管理,增强化解危机的能力;支持良好的企业价值和道德风气,强化声誉意识,向所有员工逐步地灌输一种恪守高度的公平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精神,让全体员工都牢固树立不可因某项交易、销售、贷款、客户和盈利机会,而牺牲银行的名声和声誉的意识。对外要建立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和可信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独特的市场品牌及良好的声誉是国际先进银行的重要特点,建立和维护品牌已成为国际先进银行的一项重大战略。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弊端就是缺乏强烈的品牌意识,品牌优势不明显,产品和竞争方式趋同,造成资源浪费。一家银行不可能多专多能,重点是要建设自己的特色。

以维护银行业平稳运行为目的的政府和监管部门则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监管法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高监管绩效。首先,不断完善监管法规。监管法规作为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即通过强制性地影响银行的行为来增强公众对于银行体系的信任。如规范商业银行外部营销业务,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银行公平合法合规经营。其次,提高监管绩效。在把握“两关”、加强“两查”、做到“一落实”,即把握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关和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关,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落实监管责任目标及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进行银行风险评级、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改进监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措施,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以进一步改善监管绩效。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5

关键词: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经营管理;政策建议 

 

近年来,信托公司蓬勃发展,业务量激增,资产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隐藏的声誉风险正在随业务扩张而逐渐暴露,成为摆在信托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对此笔者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监管建议。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一旦风险爆发,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2.声誉风险具有累进效应,是一种系统性风险。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个体风险,不具有传染性,而声誉风险是市场认知风险,是主观判断的结论,因此具有累进性和传染性。某一产品出现风险,市场立即会对该产品和所属公司信任度下降,市场同类产品和该公司其他类产品也将受到连累。 

3.声誉风险随信托公司社会关注度提高成级数增加。信托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09年以来,信托规模急剧增加,信托资产由年初几千亿迅速增长至2万亿以上,规模的翻倍增加令信托公司快速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个人或机构正在认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专业性,社会对信托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史以来较高;信托发展方向由单兵作战向行业联合转化。关注度的提高,让信托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对市场口碑更为敏感;中国信托业又处在快速成长期,业内的风吹草动对产品、公司、行业均带来连锁反应,可以说声誉风险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二)声誉风险在信托公司各类业务中均表现突出 

目前信托资产主要构成为证券类资产、银行类信贷及票据资产、投资类权益资产等。在各类资产类型中,信托公司需投入更多精力以防范交易的声誉风险。 

1.证券类业务声誉风险集中在投资顾问上。这类业务模式为结构化安排加投资顾问形式;风控手段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通过账户管理、止损设计、仓位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风险是信托公司很难对投资顾问的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其不良行为很可能牵连信托计划及信托公司。如近期某信托项目因投资顾问受证监会纠察,上亿元资金的信托账户受牵连被冻结,信托计划可能延期兑付,信托公司的社会评价遭到负面影响,甚至此类信托产品的公众信誉都受到损失。信托公司为投资顾问过错向社会买单,可见其面临声誉风险较大。 

2.银行类资产声誉风险主要在通道业务上。自2008年以来银信合作成为信托公司主要规模来源,这类业务以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形式为主,其特点是信托公司实质的资产管理责任比较小,只是作为通道实现银行资金使用目的,因此导致业务规模与信托收入不配比;信托实际责任和信托的舆论责任不对等,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不大,但声誉风险巨大的情况。2008年银信合作的平均信托报酬率不到0.1%,有甚至达到0.05%,远远低于其他同类金融合作费率。如此低费率,信托公司无法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一旦资产出险,虽然信托公司可能按规免责,但舆论导向却直指信托,造成信托名誉损失。今年上半年某类金融机构以存款资金充抵资本金,委托信托公司用于政府项目建设,被银监会叫停。此例中某类金融机构违规明显,且项目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强烈,而信托公司由于受托人身份原因被动牵涉其中,形象也受到损失。 

3.投资类资产声誉风险体现在股权控制上。股权投资是信托财产的存在形式,其权利的行使要遵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许多信托公司出于风控考虑,对投资企业采取资金、印章、人员等方式进行股权控制,但个别信托公司利用控制权利,违规进行操作,社会影响恶劣。如某信托公司违规向“四证”不全和资本金不足房地产项目融资,项目运行不畅,导致信托计划到期无法正常清算,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受到媒体负面报道,这一事件是由传统风险爆发所引致潜在风险,造成声誉风险扩大,对信托公司名誉损害很大,也在业界造成不良示范后果。 

二、声誉风险逐渐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声誉风险意识不强,忽视隐性风险管理。部分信托公司尚未认识声誉重要性,战略上重视规模扩张,轻视风险防控,经营上重视现实风险、忽视潜在风险;部分公司政府背景较浓,存在官本位色彩,信托公司决策先考虑政府大股东意愿而非公司长远发展,对公司声誉、市场反响等无形因素考虑不多;部分公司缺乏有效手段应对新型风险类型,仅能依靠传统风控措施进行风险管控,隐性风控技术有待提高。 

2.尽职调查管理还不到位。由于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其暴露往往是由传统风险所引致,尽职调查不到位,对操作风险造成疏漏。一是尽职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部分公司先展业、后调查,先有风险后弥补,未能做到制度先行;二是调查不细致,部分公司尽职调查停留在要件合规层面,容易忽视项目内在风险点;三是管理不成体系,部分公司调查仍依靠人员经验,定性考证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好,未形成完备的尽职管理体系。前述银信合作的政府项目案例,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多数信托公司对该信托计划的资金来源合规性只进行了政府财政实力等常规审查,未进行项目延伸合规审查,也未要求出具监管部门意见。 

3.规模导向的绩效考核助推声誉风险膨胀。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信托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据了解许多公司绩效考核也是围绕业务量开展的,甚至个别公司人员工资是按照业务量分成计酬的,在这种绩效导向下,展业时会重视业务规模、合规条款等硬条件,而忽视费率报酬、声誉风险等软约束,这种考核在光鲜背后就隐藏了大量的声誉风险,而声誉风险又存在累积效应,一旦爆发,容易波及其他业务和公司,成为行业风险。

(二)客观因素 

1.信托制度本土化发展还需时日。信托制度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发展时日不长,信托作为一种财富管理制度与中国实践的融合还并未完全顺畅,公众更容易将其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列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同类比较,而其由于发展历程、社会认同等原因与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中国目前在信托财产登记、税收等方面缺乏配套法规,因此信托发展未能壮大,市场口碑尚未建立,声誉和信托品牌还处于初步萌芽阶段。 

2.信托公司的社会认知还有待提升。新两规对信托公司客户选择有明确要求。银信合作是普通客户了解信托公司的途径,从信访投诉看,公众对信托公司地位和责任较为模糊。今年上半年我局收到银信合作投诉一类是客户直接投诉商业银行,但由于信托公司在交易中承担了受托人角色,而常有被推诿责任的情况,这对信托公司形象有所影响;另一类是客户对信托公司主张权利,尽管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信托交易对手是机构,并不直接面对公众,但仍有金融消费者对信托公司提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信托公司职责、功能等众多认识存在偏差,对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理解还很不到位。信托资产的盈亏对信托公司的社会声誉影响很大。这类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 

3.金融市场存在“坏孩子”假设。当交易者一旦被市场定义为“坏孩子”,日后所有的坏交易责任都容易指向这个坏孩子。中国信托业五次大的整顿是对信托业的重大洗礼,也是对前期部分信托公司不检行为的修正,但整顿后市场仍然残留对信托公司的先天指责和不信任,加上坏名声的传染性,信托公司一次被当成坏孩子后,将面临经常被怀疑成坏孩子的无奈。 

三、防范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的政策建议 

1.强化声誉风险意识,提升声誉管理能力。信托公司要把产品信誉、公司声誉当成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树立行业口碑,重视声誉风险,打造“百年老店”形象;高管层要树立声誉风险意识,要加强信托公司声誉管理能力,提高决策科学性。 

2.信托公司尽职调查,避免合同瑕疵。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信托公司尽职管理指引》,为信托业提供行业示范;信托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和特点,探索与此相关的尽职调查方法,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减少传统风险诱发的声誉风险可能。 

3.加强净资本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净资本管理办法》,体现原则导向,指导信托公司展业同时要保持适度的高流动性资本,以抵补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信托公司要加强净资本管理,要注重业务扩张与净资本存量的匹配性,量化其抗风险能力,以提升社会信任度和美誉度。 

4.加强产品研发,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永远是信托不变动力,产品研发不仅要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要对产品的适应性、生命力等进行研究,塑造经典产品,提高信托品牌价值,这是增强信托声誉、增强社会信任的最直接途径。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6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声誉风险的划分归类以及中国银监会监管标准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社会公众的负面看法而对银行造成的潜在风险。据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多年研究分析,银行声誉风险最主要来自于媒体和舆论的不良评价。成立于1974年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是全球银行监管规则和监管实践的专门委员会,基于对银行风险的识别和监管,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颁布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Ⅰ),只是将银行信用风险纳入资本框架监管中。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修正后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Ⅱ),将声誉风险列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处理的风险之一,并于2009年1月,在核心资本协议征求意见中,明确将声誉风险列为第二大支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为什么要把声誉风险纳入监管范围,主要是要求银行在计算风险资本时,充分考虑声誉风险的存在,说明声誉风险确实会给银行带来资产损失。

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承诺全面放开银行业,逐步地、分阶段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同时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必须注重风险管理。2009年8月,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并明确指出:我国银行业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要求商业银行把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同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还提出了声誉风险监管的原则性要求,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监管纳入持续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存在声誉风险问题或重大声誉事件处置存在严重过失的,将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这是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告诫。

二、我行银行业声誉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农发行声誉风险的防范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增强,政府关注,,媒体更加关注。但是,银行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如重大经营损失、不良贷款出现、案件事故频发、金融产品收费、股价大幅波动等,引发了一系列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出现。加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的经营活动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经过网络的催化和放大,使一些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个人言论扩散为社会情绪,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声誉压力。因此。银行业必须提高对声誉风险的发现和声誉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强全面风险控制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对能力,更好地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银行服务,维护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声誉风险防控工作已引起各金融机构的广泛重视,农发行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效防控银行业声誉风险,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为重要。

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国家宏观调控和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尤其是承担着粮棉油等重要物资资金供应,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如果发生声誉事件,不但影响自身的经营发展,还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级行都要把防控声誉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共同维护我行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我行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正视在我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分析、研究、监控和防范各类银行风险

近几年农发行总行相继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的制度办法,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初步建立了声誉风险管理架构,各级行防控声誉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管理声誉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全行上下对声誉风险防控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些行领导只重视经营风险,对声誉风险研究不够、理解不深,防控声誉风险的意识比较淡薄;有的部门片面认为防控声誉风险是个别主管部门的事情,出了问题与己无关;有些分支行把声誉风险管理简单理解为事后处置,缺乏主动防范意识;有些员工缺乏声誉风险防范意识,说话办事有时比较随意。这些年我行虽然没有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但切不可大意忽视,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声誉风险防范意识。

一个银行适应环境以及保持竞争力的能力,取决于其员工是否掌握了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否在银行内部树立和塑造了一种普遍重视风险管理意识和文化。农发行成立时间短,加之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经保守估算,目前农发行县级支行60%的职工不知道银行的风险种类,对声誉风险的释义知晓的更少,这对农发行的管理非常不利。我们必须正视在风险管理领域存在的不足,分析、研究、监控和防范各类银行风险。

四、加强风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充分认识防控声誉风险的重要性

2004年以来,农发行按照现代银行的管理要求,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目标,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以防范操作风险为首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措施逐步覆盖各条线、各岗位,尤其是2012年,总行为提高各级行和全体员工的声誉风险意识,构建群防群控的声誉风险防控体系,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声誉事件的发生,专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声誉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系统员工要充分认识防控声誉风险的重要性,以主动预防、有效处置为总体要求,以维护声誉、提升形象为根本目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把防控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全过程,有效防控声誉事件的发生。对此,农发行必须抓紧做好对员工的声誉风险教育和培训:一要把防控声誉风险纳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采取举办培训班、安排专题讲座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声誉风险管理知识、应对媒体的方法技巧、处置声誉事件的典型案例及相关制度规定,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各级行和全体领导干部防控声誉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把声誉风险管理文化作为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安排,从理念、制度、行为各层面进行全面建设。要积极倡导“声誉创造价值”、“声誉风险无处不在”、“维护声誉人人有责”的理念,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行为规范,完善激励机制,把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渗透到各部门、各工作岗位,通过教育引导、行为约束、激励奖惩,不断规范员工言行,使防控声誉风险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三要抓好声誉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熟悉掌握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报告、评估整个流程的操作和管理,提高防范能力。

五、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声誉事件发生

(一)预防第一。银行声誉风险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及其他各类风险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其他风险一旦形成,都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内的各类风险控制,只有牢固树立预防第一的思想,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才能从根本上防控声誉风险。

(二)全员参与。声誉风险是一种涉及面广的风险种类,每一项业务都可能引发声誉风险,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是声誉风险的制造者,必须培育全员风险意识,各级行、各部门及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声誉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危机观念,切实增强防控声誉风险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三)制定预案。各级行要认真分析本行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粮棉收购旺季、重要政策出台、干部聘免、客户调整以及发生事故案件、等敏感时期,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模拟演练,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技能,确保在声誉事件发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按照既定方案有序处置。

(四)动态防控。声誉风险、声誉事件、声誉危机是一个逐次传递、动态发展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防范、监测和化解机制也应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防控声誉风险要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跟踪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各种反映,及时修订完善应对措施,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把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五)快速处置。一旦出现社会关注的负面报道,相关媒体会快速转载,并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要第一时间报告舆情、核实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为有效处置争取时间。二是要及时官方信息,掌握信息主导权,避免信息泛滥和无度炒作。

(六)审慎应对。发生负面舆情后,要区分情况、审慎应对。如报道不实,要抓紧时间与媒体交涉,切断传播源头,澄清事实真相;如报道属实,要区分不同媒体,认真研究应对措施,以积极诚恳的态度对待媒体,避免激化矛盾形成对立,尽最大努力挽回影响:如属恶意敲诈,要立即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七)内外有别,既要抓好外部舆情监测,同时还要随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认真做好情绪疏导工作,严防内部矛盾激化引发声誉风险。

(八)群防群控。一是健全机构,各级行要建立声誉风险领导小组,确定主管领导和成员单位。二要制定职责,明确消除声誉危机的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三要确定声誉风险易发部门和岗位,便于重点管理。四是设立声誉风险的监测人员,进行常态化管理。

(九)风险预警。声誉风险从产生、积聚到形成有一个过程,完善预警机制,针对表现出来的现象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有利于对声誉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一要建立声誉风险预警平台,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类,设置新增不良贷款、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客户投诉、媒体负面报道、发生事故案件、群众上访等量化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评估、分析,准确识别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风险源、风险点。二是按照声誉事件影响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划分出一般、较大、严重三个风险等级,视情做出预警提示或组织力量快速处置。三是根据指标监测及日常掌握情况,将所辖各行划分为无声誉风险区、轻声誉风险区和重声誉风险区三个层次,突出加强对重点行的督导和监控。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7

国外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主要做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和发生后,国外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维护和提高自身声誉并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积累了经验。

(一)健全的声誉风险管理结构

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有效应对声誉风险的必要条件。国外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结构一般都较为完整,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可直接与银行的高管层交流,以提高工作效率。如英国汇丰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由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管理委员会对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总体领导和协调。渣打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与各分行的业务和日常管理相关联;在集团的主要业务部门,设有专门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对本部门从事的所有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针对客户投诉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情况还设计了名为紧急状况呼叫机制的风险管理应急体系。

(二)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流程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声誉风险管理“五步”流程。一是规划声誉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声誉风险管理目标、衡量工具及方法、最终责任人、声誉风险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关系等。二是识别可能引起声誉风险的事件,包括突发事件、领导者违法行为、营销过失等。三是评估风险并衡量其严重性。主要采用美国《财富》杂志使用的“财富法”评价银行声誉,通过创新、财务表现、员工素养、公司资产使用、长期投资价值、社会与环境责任、管理水平及产品与服务等8项指标对声誉进行排序。四是声誉风险损失减释措施,包括事前防范策略部署和事后应急处置措施,其中应急处置包括事件管理、媒体控制及说服利益相关者。五是内部沟通和管理更新。声誉风险过后,银行内部及时沟通,让员工了解如何维护和加强银行声誉,同时根据整个行业环境变化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措施,防止发生新的声誉危机。

(三)全面的声誉风险评估方法

当前,国外形成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声誉风险评价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声誉风险定量评估模型包括:一是Harris-Fombrun(2004)声誉指数模型,评价指标由企业感召力、产品与服务、愿景与领导力、工作环境、财务业绩、社会责任感六大类20个风险因子组成。二是Brady模型(2005),其识别了信用风险的七个来源,即知识和技能、情感、领导力、想象力和意愿、品质、财务可信度、社会可信度及环境可信度。三是SpiRit(stakeholderperformanceindicatorrelationshipimprovement)模型(2004)。该模型检验了经验、影响力、行为和情感四个方面16个特征指标对声誉风险的影响。四是美国《财富》杂志使用的“财富法”,该法采用创新、财务表现、员工素养、公司资产使用、长期投资价值、社会与环境责任、管理水平以及产品与服务等8项指标对企业声誉进行排序。由于声誉风险难以计量,目前定性分析在国外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评估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四)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国外银行已积累较多合理运用媒体地位为商业银行缓减声誉风险的经验,当出现声誉风险时,会采取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低。如2008年9月22日有客户传言称,东亚银行因有大量雷曼兄弟债券而出现财务困难,甚至称东亚银行被政府接管。事发48小时内,东亚银行通过紧急召开记者会,在总、分行门口贴出公告以澄清谣言,并公布对雷曼兄弟及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贷款余额,与一些大客户和同业银行沟通,保证资金拆借渠道畅通,以稳定客户信心。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亦公开证明谣言毫无根据。在挤兑事件处理完后,东亚银行再次将挤兑事件的基本情况、影响和原因向媒体澄清。通过一系列快速处置措施,成功化解此次声誉风险。

(五)积极的事前预防政策

部分国外银行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审查各类业务涉及的社会经济价值观,主动构建良好的社会形象。如花旗银行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从信贷风险与声誉风险角度来把控环境与社会风险,从而为其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巴克莱银行设立品牌和声誉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部门行政首长和重点领域的负责人组成,作为银行发展的智囊团,讨论一些影响到银行声誉的问题,并评估银行各类业务的社会风险因素,保护和提高巴克莱银行的品牌价值。汇丰银行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拒绝对有污染的项目放贷,捐款支持环境保护事业和教育事业,每年就环保、“投资大自然”计划、金融关系管理、财务透明、诚信经营等内容社会责任报告,还推出了以无纸银行为口号的活动,通过绿色营销战略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巴塞尔委员会的新资本协议中明确指出“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流程中,并在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和流动性应急预案中适当涵盖声誉风险”。为此,一是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牵头部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部门协调以及声誉风险识别、计量、监测、预警和报告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将声誉风险管理渗透到各业务部门,在研发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时,由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评估各种社会风险因素,防范产品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三是加强声誉风险预警。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各重点岗位、各业务环节上存在的声誉风险隐患进行排查,识别可能导致声誉风险的因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四是建立内部各相关部门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提升快速反应和决策能力,及时、高效处理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8

【关键词】声誉风险;现状;策略;意义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概述

(一)声誉风险概念

目前在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归结起来如下:商誉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管理、经营以及其他的诸如操作不当等行为或者外部因素导致投资者、存款人、公众以及银行监管机构可能失去对银行的信心或者对银行做出负面评价的风险。换句话说,就是与商业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的一些不当行为做出负面评价,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危机的风险。

(二)声誉风险特征

要想了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很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征有所了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有如下特征。

1.声誉风险具有无形性

与我们经常谈论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相比较而言,声誉风险具有与之不同的特点――无形性,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对其进行的一些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负面消息和评价,这种负面消息和评价是难以用一些数据和计量模型统计得出的,是无形的,没法具体衡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可能有些人设计出了能够简单计量和分析声誉风险的模型和软件,但是这些都做出了大量的假设和简化,并不能实实在在应用到现实中来。

2.声誉风险具有快速传播性

声誉风险本身就是社会公众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对比以及自身感悟对商业银行的一些行为做出的不满评价,一旦有这种评价的产生,绝大多数情况下公众为了能够追回自己的利益,或者能够引起社会相同遭遇人的共鸣等等,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们会选择通过网络渠道,诸如微信、QQ、媒体、电视等等来曝光和传播这件事,将其有意放大,有时会带给商业银行难以挽回的损失。加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传播速度十分惊人,更能放大声誉风险的公众效应。

3.声誉风险具有未知性

为什么会产生声誉风险呢,有时候商业银行会突然发现怎么网上一下全变成了自己银行分负面新闻,很是纳闷。其实在当代,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众多,各家商业银行都存在业务上的竞争,加上各家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相差不大,因此很多顾客都会进行一定的对比,吹毛求疵,鉴于此,很多商业银行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准、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等等,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一些顾客的要求,或者赶不上其他商业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这时潜在的声誉风险就存在了,商业银行却根本不知情,如果这时商业银行的内部员工再与顾客发生一些小矛盾或者小冲突,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仅如此,当声誉风险真正发生时,商业银行如何快速处理好以及顾客如何才会买账,都是事先我们所不知道的,也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4.声誉风险具有危害性

商业银行一旦发生声誉风险,危害极大。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当遇到声誉风险风波时,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的业务,业务量可能会大幅度缩水,本来一些潜在的客户就可能因此而流失;同时也会给企业员工以及管理层带来社会压力;给银行的股东、利益相关者带来经济利益的损失。从整个行业来说,如果声誉危机过于严重,极大可能会牵连其他商业银行,更有甚者会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

声誉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发生声誉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危害极大。商誉风险就是与商i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的一些不当行为做出负面评价,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危机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声誉风险意识不强;②信息不对称严重;③管理者经营理念有误;④媒介沟通欠佳;⑤声誉风险管理缺乏长远计划。

(一)声誉风险意识不强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对声誉管理实行的是归口管理政策,并没有用全流程的控制管理方式。在整个商业银行中,对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匮乏,没有把其纳入全行的管理体系中来,也未将其作为员工的考核指标。即使部分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但是在员工的思想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声誉风险意识,对于他们来说那只是一纸文书而已。与此同时,极个别的商业银行的服务太差,对待客户的投诉消极怠慢,当声誉危机发生时却不知如何处置和对待,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二)信息不对称严重

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在一些新闻报道上看到商业银行的客户在进行投资购买理财产品时由于本身对产品不太了解,加上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讲解不全面,存在误导、夸大的情况,当客户事后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亏损严重;当前我国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有提前消费的习惯,于是会去商业银行办理信用卡,但在事前没有花功夫和时间去了解信用卡的使用方式方法,导致最终还款逾期或者还款金额不足等等情况,给自己的信用带来了无法抹去的污点,造成客户的损失等等类似这样的情况,都是由于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正是如此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风险。

(三)管理者经营理念有误

商业银行也和企业一样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一切行动和业务都以此为中心,因此十分重视银行的业务部门,管理层对声誉风险的意识淡薄。商业银行牟求利润最大化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仅仅注重盈利,而忽视作为社会一员理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有权利也有义务去回报社会,否则极易遭受到客户的埋怨和指责,给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声誉风险,这种风险将会极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后患无穷。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9

关键词:声誉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良好的声誉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无形资产和重要竞争力。但近来我国多地频发银行存款失踪事件,经媒体报道、转载后影响更广,甚至连中央权威媒体《人民日报》都专门就此刊发了评论,引起社会民众对商业银行声誉和信任度的严重质疑。这些事件虽原因有多种,但作为商业银行无论如何辩解也根本无法脱身事外;媒体的报道和传播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置商业银行于声誉危机的风口浪尖。在这种声誉风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拓展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来管控风险、处理危机?本文就此展开一些前瞻性探讨。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及声誉事件

1、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声誉事件涵义及有关规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9年8月25日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第二条中明确指出:“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事件是指印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银行业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该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办法和相关制度、要求等。

2、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风险之一的声誉风险完全可以威胁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作为银行业的国家监管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声誉风险专门指引,表明国家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重视程度,也督促商业银行重视和完善声誉风险管控和声誉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工作,以避免声誉风险成为阻碍商业银行发展甚至左右其生死存亡的“杀手”。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定义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定义、定位。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定义内部审计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鉴于此,内部审计应定位为多职能、创造价值的独立的企业活动。然而我国银行界一些传统思维和做法中,认为内部审计只是个花钱部门、仅在本级组织架构内依托组织内部开展审计稽核等等观点,都是错误和局限的。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定位决定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在传统观念和当前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把银行内部审计仅仅作为稽核部门、在同级内设机构或与合规管理的错位、混淆、交叉等现象,造成内审的低效、职能单一、作用局限等状况。

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准确、清晰、科学地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定义、定位,高屋建瓴地从组织架构入手,立足全局、独立系统、拓展职能才能真正发挥和强化内审的职能。当然,这首先需要银行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操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以及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监督、评价、咨询、服务等职能是传统思维里的银行内部审计职能。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观念下,内审的业务常被局限于同级机构内的稽核、点或条块的审查上,也缺乏高于被审机构的工作权限,科学、全面的信息加工能力和迅速、有针对性的信息反馈能力,不能独立、高效地开展内审,无法从整个银行系统或公司全局角度做系统、全面、综合的审查和评价,更谈不上对风险的定量定性实时分析、提前预警和快速反应。同级组织内的审计,限于权限和利益等原因,根本无法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发挥监督职能,不能立足全局的小范围或条块式内审、信息的不对称、内审方法不够科学、全面的内审其评价范围有限、风险防控意义减弱等基础上的内审,自然无法发挥出有效的咨询和服务职能,无法有效防控风险、更无法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综合来看,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和应有作用其实已经被压缩,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

三、声誉风险背景下拓展、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建议

1、管理职能。真正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职能绝非传统意义上那些基础的业务审核或数据核算等业务控制工作,而应该作为银行开展管理工作的一条关键战线来上升到公司治理层面,通过战略审计、经营审计、财会审计、风险审计等等成为银行高层决策、中层实施和督查评估、基层操作、风险控制的信息基础、管理方式、数据依据等等。如此,则必须使内审业务和职能从传统思维和当前的职能上横向延伸、纵向挖掘,成为银行管理者强有力的日常管理“助手”、“工具”。对内审职能的认识上升到这个层面,银行和社会才能从上到下真正重视、创新、强化内审工作。

2、服务职能。内部审计的工作,必然要服务于银行的经营管理。而声誉风险下,内部审计的服务内容和对象必须拓展、服务质量也必须加强,从传统的服务同级银行机构的管理者、业务人员为主,横向延伸到服务整个银行体系、监管部门、相关利益者、储户和社会大众,不仅能通过服务沟通、事实数据的信服力来增强良好声誉,还能消除潜在声誉风险、弱化风险危机、转变社会公众对银行的看法。

3、技术职能。商业银行如能对风险的操控实行切实有效的识别、量化、评估、报告、预警等,必然会极大提高风险防控质量。但由于声誉风险等的不易量化特性,必然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预测、评估模型等,并把整个内控体系全局与具体工作结合来分析、处理管控信息和及时交互信息,这就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银行业务素质、管理素质、信息处理和技术操作能力。这样,通过内审的信息汇集、大数据综合、科学评估得出实际、有效的分析预测数据,才能获得高效的管控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内审为银行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综合预测和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支持。

4、信息职能。因信誉风险具有难以直接测算量化和独立管理的特点,必须拓展和强化内部审计的信息职能,建议结合银行现有的内部信息平台,从上到下强制推进内部审计管控风险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综合汇集银行内部工作信息、审计数据和外部相关社会信息,建立预测、评估模型定期分析这些综合信息,并建立健全信息平台的信息交互功能、形成日常信息更新、定期预测评估结果,实现信息及时、透明、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时间差案件、消解相关利益者的负面评价,真正做到事前红灯预警、事中审查沟通协调、事后分析总结调整,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职能作用,捍卫银行声誉不受损害。

综上,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实践将是拓展、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必由之路。相信随着国家和管理部门、银行高层对声誉风险认识和管理的深入,定会逐步加强和完善银行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不仅为商业银行“保驾护航”,还能使其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源。(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监管动态.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综述,2011

[2]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文介平.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思考.深圳金融,2008

[4]周斌.国有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及其防范.金融管理及研究,2006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篇10

关键词:审计收费企业声誉市场化进程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声誉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声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更多地从企业的外部声誉衡量企业。公司声誉信息不但能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质量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且还可以抑制事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契约得以履行的可能性。除了公司治理机制外,声誉也是约束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种重要机制,声誉机制与一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萨蒂扬、科龙、南方保健等一系列事件审计失败的事件,说明法律环境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处于转轨经济时期,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督管制有待规范健全,地区市场化进程有很大差异,地区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监管体制及法律环境。针对各项制度的完善,注册会计师会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要么加大审计资源投入提高审计质量,要么提高审计收费来补偿潜在法律风险,两者的结果都使得审计收费提高。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在确定审计收费时,是否会考虑企业的声誉及地区市场化进程则成为研究的问题,而声誉机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机制,在市场化程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声誉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那么,声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到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展开初步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企业声誉形成对于声誉的研究以Formbrun和Shanley的声誉形成模型最重要。图(1)所示,认为企业的声誉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企业过去的行为会影响企业过去的经济和非经济面,影响企业的声誉;企业过去的行为会影响企业当前的行为,企业当年的行为会影响当年企业的经济面和非经济面因素,影响企业的声誉,企业的声誉一旦形成,会影响企业未来的行动。在这个动态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历史及当年行为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媒体、利益相关者、社会监管机构等,又通过这三者使得社会公众对于企业形成了明确的态度和行为;反过来,形成的声誉会影响企业未来行为,在声誉约束机制下企业会约束自身行为。

(二)企业声誉效应声誉理论认为,企业声誉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信号传递功能功能,企业声誉信息可以向市场传递企业的质量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其次,声誉机制可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由于事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从管理学角度,声誉效应可以定义为三个方面:见图(2)。一是安全效应,指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帮助企业抵御风险,有助于减少经营风险和危机的产生。张四龙、周祖城(2002)认为,声誉良好的公司一般都建立了严密的内控体系,往往能对预警信号作出快速反应,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即使由于过去或不可预测的因素发生丑闻或危机,企业的声誉光环也能减弱危机的冲击力,起到平抑危机的作用。二是竞争效应,良好的声誉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能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Richard(2004)认为企业对声誉的占有和支配可以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Haywoed(2002)和Sherman(1999)等学者认为企业声誉是当今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最终决定因素。Dilipabreu,FarukGul(2000)认为,声誉一旦形成,就能够对企业产生战略价值,使其能够获得持久的优良业绩,提升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并促使其作出购买决定。wartick(2002)所提出的动态模型也说明了良好的企业声誉有助于企业在产品服务市场和观念市场中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三是盈利效应,声誉良好的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较强。Dunbar、Schwalbach(2000)对德国市场的研究以及Cordeiro(2000)对印第安市场的研究,表明在企业声誉上的投资对于企业未来财务业绩有积极的影响。Roberts和Dowling(2002)研究发现,良好的企业声誉有利于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企业利润总是会随着声誉的改善而增加。黄亮华(2005)的研究证实了企业声誉和财务绩效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郑秀杰、杨淑娥(2009)采用实证研究,证明了取得好声誉有助于公司后续财务绩效的提升。

(三)市场化进程与审计收费樊纲等(2003)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五个方面对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市场化程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某些省份,特别是沿海省份,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而在另外一些省份,经济中非市场因素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mitchell、Stafford、andrade(1997)等强调了企业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王敏慧、陈晓丽、余炯(2007)指出市场化进程代表一个地区的法律执行力度以及制度环境,较高的市场和警察,意味着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和代价比较高,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直接干预上市公司的行为越少,企业在市场中依照规矩行事,更多的是公平竞争,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谢志华、崔学刚(2005)指出,市场机制本身就可以促进信息披露的水平。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评估企业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上文分析企业声誉形成及其效应的前提下。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较高的声誉,在于企业本身治理状况,经营状况、社会责任等方面优于其他企业。而且较高声誉能够保证契约的执行,提高企业的后续财务绩效。减少经营风险和控制危机的产生,减少经营失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评估企业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时,对于高声誉的企业,评估的风险值较低。原因在于,对于这样的企业,治理状况好,财务报表出现错报的可能性较低,审计成本较低;声誉高的企业后续财务状况好,出现经营失败的可能性极低,而我国出现的审计失败往往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失败导致的,那么,对于声誉高的企业执行审计业务,出现审计失败的可能性较低,风险溢价较低。,而审计收费包括三个方面:审计成本、正常利润、风险成本,所以声誉良好的企业,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审计收费较低。因此假设:

假设1:被审计单位的良好声誉与审计收费负相关

基于契约理论,双方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会随着市场有效度的提高得到抑制。有效的市场监管途径的扩展,监管力度的加大,使得内部管理者对于公司管理、报表的编制等工作更加投入精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报表正确的可能性,降低了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投入的审计资源相对减少,承担的审计风险较低,从而降低了审计收费。因此假设:

假设2: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审计收费降低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正式制度是指一些成文的规定,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合同等,包括企事业部门的规则规定。非正式制度要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离不开正式制度的保障。声誉机制是一种能够提高用于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市场发展的非正式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收费时,对于声誉高的企业之所以收取较低的费用,在于相信声誉机制这一非正式的制度的有效性得以发挥。究竟审计机制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对于公司声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离不开完善的市场机制,这就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否影响着声誉机制的作用效率。因此假设:

假设3: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良好声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性将增强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我国2006年至2007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剔除了金融、保险类行业,以及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得到2215个样本数据。研究所需财务数据等资料来自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和清灵中国金融与经济研究数据库以及财政部会计行业管理网站;研究变量中,公司声誉选取了公司在当年是否违规和是否发生诉讼案件为依据,只要公司在当年发生了违规或者诉讼其一,就认为公司不具有良好声誉。各地区市场化程度采用了樊纲的市场化程度指数,数据来源于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

四、实证检验分析

五、结论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企业声誉、市场化进程对于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企业声誉和市场化进程两者的交叉关系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审计市场,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收费时会考虑到企业声誉和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声誉好的企业,审计收费较低;随着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越快,审计收费越高,主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更多考虑到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法律环境较好,潜在的法律风险较大。同时,企业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并没有因为市场化进程的不同受到影响,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促进。引入企业声誉、地区市场化进程对审计收费进行更好的接受,对今后研究审计定价模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在研究企业声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时,用公司在当年是否违规和是否发生诉讼案件为依据来判断企业的声誉较为主观,如何准确衡量企业声誉以及声誉机制发挥有效性的前提条件,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声誉效应视角下的陕西国有企业道德风险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1Q0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亮华:《企业声誉和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郑秀杰、杨淑娥:《中国上市公司声誉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7期。

[3]樊纲、王小鲁:《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4]王敏慧、陈晓丽、余炯:《政府控制、市场环境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财会研究》2007年第9期。

[5]谢志华、崔学刚:《信息披露水平:市场推动与政府监管——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审计研究》2005年第4期。

[6]武晓君、李延喜:《公司声誉对公司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2011年第10期。

[7]李焰、秦义虎:《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财贸经济》2011年第3期。

[8]DilipabreuandFarukGul.Bargainandreputation.econometrical,2000.

[9]wartiekS.L..measuringcorporatereputation:Definitionanddata.BusinessandSociety,2002.

[10]DunbarR.L.m.andSehwalbachJ.CorporateReputationandReputationandperformanceinGermany.CorporateReputationReview,2001.

[11]CordeiroJamesJandSambharyRakesh.DoCorporateReputationsinfluenceSecurityanalystearningsandForecasts.CorporateReputationReview,1997.

[12]Robertsp.w.andDowlingG.R.Corporatereputationandsustainedsuperiorfinancialperformanc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

[13]mitehellRonaldK,BradleyR.agleandDonnaJ.wood.towardatheoryofstakeholderidentificationandsalienee:Definingtheprincipleofwhoandwhatreallycounts.ace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