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6:12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1

【关键词】党风建设高校机关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党的先进性最具代表性的反映,在各种风气中具有总揽性、引导性和示范性的特征。党的作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高校机关后勤作风是高校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事关高校党的形象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以党风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高校优良机关作风建设。

一、党风引领下的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目标定位

高校机关后勤部门是高校党政的决策参谋和执行机关,也是教学科研工作的服务管理机构。高校机关作风状况,关系着机关部门职能的发挥,关系着高校党的形象,必须通过加强机关后勤党的建设促成优良的党纪党风,以优良的党纪党风带动工作作风的全面转变。基于此,基于党风建设的机关作风建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加强机关党建,夯实基础,抓好机关后勤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仪态仪表、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进一步强化大局服务意识与责任使命意识;进一步加强机关后勤基层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节约型、廉洁型”的五型机关后勤创建活动,严格机关后勤考核与奖惩,促进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运转高效化、办事规范化,不断提升机关后勤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让群众放心、师生满意。

二、抓党建、促作风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作风建设根基

高校党的建设是机关后勤作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要建设优良的机关后勤作风,必须狠抓党的建设。

一是要加强机关后勤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机关后勤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作风建设中要发挥好率先带头和以身垂范作用,坚持好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坚持过好双重民主生活会,坚持定期与师生群众进行对话座谈。要通过扎实开展下基层、听民声、办实事、促发展的活动,主动深入基层单位和学生班级了解情况,主动走进师生群众中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基层和师生群众解决好学习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以良好的亲民、务实、勤政、廉洁形象带动机关后勤作风的切实转变。

二是要加强机关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合理设置机关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组建起组织严密、高效灵活、富有朝气的机关后勤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好机关后勤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坚持开展“支部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党性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全面增强机关后勤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要加强机关后勤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机关后勤广大党员的学习和党史知识学习,进一步强化对广大党员的党风党纪教育和党性教育,充分发扬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岗位就是一个先锋示范窗口,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开展机关后勤作风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示范表率作用。

(二)加强规范管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机关后勤部门承担着学校不同方面的服务管理工作。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化直接反映着工作作风。机关部门的共产党员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带头遵守劳动纪律,促成规范有序的优良作风,加强规范管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一是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扎实抓好机关后勤管理制度与办事流程建设。对办公室的布局标识、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及服务标准进行统一设计制作并上墙,促进管理规范化与服务标准化。

二是明确部门与岗位职责。要结合高校设岗聘任等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理清部门管理权责关系,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要求。组织和人事部门要牵头对机关各处室及后勤各部门的主要管理权限与承担职能进行明确,对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要将部门职责统一设计上墙,将个人岗位职责、人员姓名、职称照片统一制作成标识牌对外公开,主动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

三是严格出勤考核。机关后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机关各处室及后勤各部门严格按照学校考勤制度,坚持每天考勤,每月考勤情况要及时报人事部门。人事部门要牵头每月不定期开展对机关处室及后勤部门出勤情况的考核抽查。根据对机关各处室和后勤各部门的平时考核情况及抽查考核情况兑现当月绩效工资奖惩。

四是加强上班纪律管理。上班期间,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一律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其他私事。不得无事随意串岗,不得未经领导允许私自离岗或溜号,不得利用办公计算机打游戏或炒股等。一经发现上述行为,应严格执行考核扣分制度,直接与个人和本单位年终考核挂钩。

(三)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机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的,管理即服务,因此,机关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努力为人才培养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2

【关键词】高校党政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机关作风是指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日常行政及执行公务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风格和态度的总称。高校管理者在进行党政机关作风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机整合各种要素,使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以有效运用和开发作风建设各项动力因素的运行。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地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校党组织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更高的紧迫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高校党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说,在高校内,党政机关是党执政的重要载体,高校作风建设是自身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对整个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一、加强高校党政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1)是保持高校党政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与永恒主题就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树立高校党政机关的良好作风建设,能够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党员队伍作风建设良好,但部分党员的作风问题也不容忽视,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致使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失于实效。

2)是提高高校党组织执校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各项职能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很大程度上跟高校党组织的作风建设有关。良好的作风有利于领导树立良好形象,赢得教职工的信任与支持,有利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和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建立健全高校党政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深化高校党政机关的作风建设、提高领导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3)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长效的作风建设机制,可以促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养成发扬艰苦奋斗的敬岗爱业、拼搏精神的奉献精神,以及清正廉洁的务实精神,从而促使高校领导干部加强科学决策能力,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一直以来,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

二、建立高校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全国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同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集中整治后易反复、不可持续题等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从着眼解决高校党政机关工作态度、质量、效率和纪律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始,从工作作风角度切入,认真探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问题。

1)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抓好教育,是作风建设首要的、基础的、长远的工作,要形成通过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干部改进作风的良性机制。这往往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1要经常性开展宗旨教育。作风养成离不开宗旨教育,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只有把握正确方向,每位高校机关人员才能自觉养成良好作风。

1.2要坚持以灌输为主原则。古人说:“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机关党员的道德修养,在整个学校师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性地加强宗旨教育,将党政理念牢牢熔铸到党员干部思想深处,体现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之中。

1.3要通过传统教育、典型引导、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教学之德教育,教育高校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使机关干部成为道德的模范、作风的表率。

2)建立健全权力公开机制。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可说是党在探索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重要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总结。要想减少学生家长对高校教学的意见,必须要建立健全权力公开机制,这需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得以体现。

2.1要公开一些部门职责权力,使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得到保证。

2.2要明确公开办事流程。应编制本机关办理事项流程时限表,明确办理事项、办理机构、责任岗位、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监督方式,让全校师生一目了然,并要多推行一站式审批和服务承诺制,尽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2.3要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对学校师生申请事项的办理结果,要及时公开并反馈,形成公务办理的完整流程。

3)建立健全行为监管机制。实践启示,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行为监管机制。优良作风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自觉,也少不了组织的有效监督和动态管理。

3.1要建立健全作风投诉受理制。借鉴一些高校或企业开展投诉工作的有效做法,建立高效快捷的投诉受理制度,对于维护师生利益、保障师生的监督权、改进机关工作作风,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在尽可能减少行政成本的情况下,依托纪检部门、机关党委等机构,逐级建立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师生反映的机关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办事推拖、刁难服务对象等事项,给师生一个满意答复,促使机关自觉改进作风。

3.2要实行随机察访制。借鉴一些地区建立组织派、党外代表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组成监督员队伍进行明察暗访的成功做法,发挥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作用,不定期深入到高校党政机关进行察访,并对一些典型事件公开曝光,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明察暗访要做到常态化、注意保持连续性。

3.3要推行定期评议制。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工作态度、质量、效率、纪律等方面科学设置考评项目,采用自评、网上评、师生评、社会评等方式,定期对工作作风进行考核评议。对考评不合格的要采取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等手段,以考评促转变。

4)建立健全违规惩戒机制。高校党政机关作风,体现在工作状态和行为方面,表现为“懒”、“散”、“慢”、“庸”、“差”等,对应的条规制度执行力不强,问责、惩戒的手段不严、不重,给制度的执行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这些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其消极影响不可抵估。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必要恰当的处理,才能有效起到警示教育和防微杜渐的作用。建立健全违规惩戒机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4.1在违规惩戒的范围上,要分类界定、有所侧重;

4.2在违规惩戒的方式上,要形式多样、简便易行;

4.3在违规惩戒的效果上,要注重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4.4在违规惩戒的制度建设上,要推行问责制度。

5)建立健全动力保障机制。内驱力、牵引力、推动力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的三种力,能够形成有效动力机制。

5.1坚定党政信仰出发,挖掘内驱力。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坚定高校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培养爱岗、奉献精神,激发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

5.2坚持重在激励的原则,形成牵引力。要运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竞争激励等手段,适当拉开分配档次,体现“能者多劳多得”原则,大力宣传表彰校内的典型人物,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5.3以师生评议为手段,用好推动力。评议机关工作是让全校师生参与评估学校绩效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保证师生直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有效渠道,是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有效措施。要注意把师生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机关作风建设的标准,要把上级评议和社会评议、专家评议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多重评估体系,增强师生评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建设让全校师生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三、结 语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需要不断的重视高校党政机关作风建设,并予以认真贯彻落实,体现在机关日常工作中。并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结合起来,通过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高校党员精神培育为主线,认真加强高校党政机关队伍作风建设,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满意”成为高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特稿:有的放矢地抓好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中国监察,2002、6.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3

关键词:高校机关党组织作用和谐校园

高校机关作为高校工作的职能部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机关党组织要从机关特点出发,在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障,努力营造和谐奋进的机关氛围,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积极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机关是高校党政工作的职能部门,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机关人员的素质如何,对和谐校园建设至关重要。机关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教育,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机关党组织应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理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努力营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钻研工作的良好氛围,促使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使自身的能力素质与工作需要相适应,与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相适应。

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机关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和谐社会思想,积极构建和谐处室;分析研究和谐社会思想与校风、教风、学风结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营造团结、活泼、健康的工作、学习氛围。其次要深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认识和探索。机关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深刻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各级党组织。机关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努力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二、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十分激烈,优良的育人环境已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软件”,是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关行政部门及其干部职工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体,也是创造优良育人环境的主体,营造优良的软环境,机关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十分关键。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机关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快发展。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关党委应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创一流服务,促进和谐机关”的创建活动,在机关发起“立足岗位讲奉献,文明办公促和谐”倡议,提倡忠于职守,态度热情,周到服务,微笑工作,在管理中求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群众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呼声和要求,切实解决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在为基层和师生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和谐因素,通过扎实的工作和过硬的作风,促进学校校风建设。机关党委要加强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举办新进机关干部、新党员和机关学生助理培训班,对这些同志进行机关管理工作规范、文明办事、强化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尽力消除机关管理工作的漏洞和不良反映,以维护机关形象。

机关的基本职能和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基层提供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离开了基层,机关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只有努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并落实和体现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服务水平和工作作风上,机关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自身的整体形象和高效的良好声誉,赢得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三、凝聚人心,融洽关系,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机关党组织是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窗口”。机关党组织扎根于广大教职员工之中,在服务群众、表达诉求、凝聚人心、排忧解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融洽机关人际关系,营造民主氛围,机关党委要从三方面工作入手。第一,通过严格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融洽党委成员之间、部门领导之间、党员之间的关系,扩大班子民主和党内民主。第二,坚持经常性的谈心制度。通过谈心交流,增进了解,化解隔膜,消除猜疑,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真正做到共事共心,齐心协力做好工作。第三,发挥机关群团组织作用,通过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增强职工之间的沟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开阔工作思路,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工作的目的。机关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对校园和谐建设会起到影响和带动作用。

四、务实创新,团结进取,以和谐机关建设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建设高校和谐机关,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必然导致校园原有利益关系格局的突破与调整,从而引发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有碍于高校的安定与和谐。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应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务实创新,团结进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机关。

和谐机关建设要从机关的实际出发,创造出更多的适应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的有效载体,使和谐机关建设活动在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中得到加强和发展。首先,机关要强化以精神文明为主体的创建活动,重视工会、群众团体组织在构建和谐机关中的积极作用,支持机关工会工作,组织安排好机关文体活动,陶冶职工的情操,增强职工的体质,维护好职工的身心健康。其次,机关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机关文化活动,加强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如定期将职工的摄影、绘画、书法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组织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等,达到影响、熏陶和教育的目的。良好的机关文化能大大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能充分展示一个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内涵丰富的机关形象,能使每个人都以良好的状态工作,为机关事业的发展而努力拼博。最后,机关要强化学习型机关的创建活动,机关党委要定期对支部书记、组织委员进行党务培训,组织学习讲座,交流学习体会;结合学校的学习任务,坚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学习。

参考文献: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4

关键词:服务型机关机关作风服务意识协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61-02

所谓高校服务型机关,应该是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提高干部素质为基础,以全面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为主线,以创新和竞争作为动力,抓好机制和制度建设,服务理念先进、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手段高效、服务队伍高能,为高校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机关。如何改进机关作风、创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始终是摆在高校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高校的机关干部,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建设优良作风,遵章守纪,作出表率,才能在凝聚人心、树立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真正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殊功能,为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服务型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基层单位,其机关的职能虽然不同于党政机关,但其作风却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关系到学校重大决策的部署和落实,关系到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高校服务型机关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服务型机关是学校各项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高校机关属于学校各项决策的执行层。学校对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都是通过机关职能部门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全面贯彻执行学校的要求,机关职能部门的作用非常关键。如果一个机关部门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不能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不能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就会导致工作不能落实,或者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对于学校各项决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服务型机关是增强合力,凝聚力量的保障。机关是学校工作的“龙头”,作为学校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它不仅关系到校风、政风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良好的作风和纪律是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整体合力,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以务实的行动鼓舞人,从而推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3.服务型机关体现着学校的组织形象。一般而言,高校机关的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贯彻执行学校党政的决策部署,二是对外与党政机关、社会各界进行联系和沟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机关部门都代表着学校的组织形象。如果一个机关部门对内能够较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对外能够加强与党政机关、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为学校事业发展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就能树立学校的良好组织形象;反之,则会对学校的组织形象产生损害。

二、当前高校机关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危机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借口工作忙躲学习,借口压力大懒学习,借口学习无用不学习。长期不读书、不看报,不钻业务,不操练岗位技能,势必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2.服务意识淡化。主要是由于群众观念淡薄,缺乏积极主动为基层服务的公仆意识。个别人员位置把握不正,习惯发号施令,冷言淡语,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不够,以自我为中心,忘记了机关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很少考虑学校全局的利益,很少想到基层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3.缺乏协作精神。学校工作是一个整体,好多工作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完成的,但是机关好多部门存在大局意识不强,全局观念淡薄的问题,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部门相互间缺乏沟通,工作的交叉协调性不够,甚至于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不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4.缺乏良性竞争机制。目前很多高校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责任监督机制的建构不健全、不完善,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热衷于采用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上缺乏竞争意识。虽然近些年来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上加强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如建立了校园网等,但是真正做到信息化办公的却很低,没有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作用,资源浪费,管理的效率不高。

三、建设服务型机关的措施

要在新的形势下解决高校机关作风问题,实现机关作风的根本性转变,把高校机关打造成服务型机关,核心是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勤廉型机关干部队伍。必须正确认识学校发展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困难、任务、机遇,努力探索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民主决策,公正办事的新思路、方法、途径。

1.树立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服务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天职,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和具体体现。要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摆正位置,树立大局意识,办事情、想问题,首先要考虑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考虑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密切联系广大师生员工。机关领导干部更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师生员工中去,切实解决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2.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机关工作人员应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为基层和教职员工服务的本领,这就要求机关工作人员: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是要提高工作业务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工作能力,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三是要努力吸收新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提高干部的决策能力和控制大局的能力。在机关内部营造争先恐后学习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浓厚氛围,发挥引导协调功能,营造讲大局、讲奉献、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3.提高工作效率。各机关职能部门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具体要求,使机关部门的每一位同志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为教学、科研及广大师生服务。具体体现为: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一切工作以广大师生为中心,工作中主动热情,管理上以人为本,服务上全心全意,时刻关注广大师生的要求。从小事做起,以诚信促落实,深入基层,密切与师生联系,与广大师生说真心话、办实在事,让师生感到机关干部是师生的贴心人。

4.加强廉政建设。机关干部能否保持清正廉洁,事关部门和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事关机关干部在广大教职工中的形象,事关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全面推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干部生活圈和社交圈的考察和监督。坚决反对和制止那种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铺张浪费的奢糜风气,时刻绷紧党风党纪这根弦,防止蜕化变质、腐化堕落。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相互提醒、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广泛征集群众对机关作风的评价。

建设高校服务型机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学校的发展建设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思考高校机关作风建设问题,使高校机关保持活力,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施宇,朱庆金.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

2.柳红星.高校机关作风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5)

3.田文媛.高校党组织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4.刘平昌.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之我见[J].黑龙江史志,2008(18)

5.宋影.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5

关键词: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43-03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数量、资产购置、基建投资规模和经费总量都大幅度增长,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基建工程、物资设备采购、干部聘用等方面拥有越来越多的自,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高校腐败案件呈增长态势,成为腐败问题较为严重的社会领域之一。

一、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全面梳理各类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举措,建立系统科学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利于高校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也为高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使党委成为廉政风险防控的组织者、推动者、执行者,使纪委回归到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

2.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行现代治理的重点途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在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高校管理监督机制相对滞后,后勤领域治理困难、基建领域监管不易、科研经费管理失范等问题凸显。廉政风险主要存在于权力运行和资源配置之中,并且以职务活动为核心,通过将风险管理、负面清单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理念引入反腐倡廉实践,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增强反腐倡廉的预见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约谈,红红脸、出出汗,以咬耳扯袖的方式进行提前防范,实现从案后惩处逐渐发展到案前预防,充分运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效遏制腐败增量,提高管理绩效。

3.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出台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高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立足于防,着力于不能腐、不想腐,通过厘清权责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排查廉政风险点,提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种容易诱发腐败的风险,以惩促防,预防为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教育、提醒、保护好绝大多数。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注重治本、注重预防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机制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一)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

1.廉政风险点的内涵。任何掌握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因而应将预防腐败具体化为防范廉政风险。所谓廉政风险点,就是领导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工作领域。根据公共权力的特性及高校腐败行为发生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廉政风险点分布在:掌控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能为他人带来直接或间接、近期或分期的不当利益和好处(包括名誉地位),从中牟取私利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权力较大、较灵活,有自由裁量权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权力运行需要公开、需要民主决策、需要行政和监察机构履行职责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没有直接拥有人、财、物的支配权,但可借助工作中的权力和机会牟取私利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在高校腐败案件发生比较频繁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岗位。根据以上特点,高校的工程建设、招生考试、科研经费、学术诚信、基建后勤、校产、物资采购、教育收费、干部选拔、职称评定、人才招聘等领域和环节容易滋生腐败,成为重点防控的廉政风险点。高校下设的二级学院从业务职责和日常内部管理运行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所涵盖的工作事项包含,集体领导与民主决策、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外事工作、公章管理和其他党政事项审批等9项重点事项。

2.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以促进高校纯洁性为目的,以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为重点,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为基础,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不断深化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机制创新,其核心是围绕高校权力运行,通过廉政风险的查找和评估,确定廉政风险点及其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有效防范和控制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本文所指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指高校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指导,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重点防控、逐级管理、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二)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核心是通过机制的制约和制衡,化解和降低廉政风险,同时对机制进行优化,防止主观偏差和客观环境侵扰。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环境适应性三个特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一个有内在关联的有机系统,主要包括廉政风险管理设置的组织机构、适应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流程、关于风险管理防范的管理知识、人员合理配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等。在整个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系统中,抓住工作流程这个关键,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权力运行的重点部门、重要环节和重点岗位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重点防控的工作机制。将高校人、财、物权力集中的岗位和关键环节纳入重点监控管理范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照职责定位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工作风险,通过明确权责、规范流程、完善监控等手段,探索权责分明、制度有效、监督到位的机制。

2.整合性原则。整合性思考在寻找影响决策的因素的时候,主动寻找与决策相关的潜在关键因素,能够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从诸多关键因素中整合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体系,涉及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制度建设、风险评估、监督考核、防范措施等众多因素,需要认真分析关键因素和因果关系。通过整合性思考可以发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关键在于对制度的有效管理,通过落实各项防控制度,建构起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在预防腐败的关口发挥作用,打造优良环境。

3.创新性原则。党的十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改革创新也是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将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各项改革和政策措施之中。

4.有效性原则。根据部门和岗位职责,立足规范管理和“过程防范”,以提高防范能力和防控效果为目标,以工作流程为线、工作环境为点,认真查找每一个岗位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用切合实际的工作步骤和方法,推进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干部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扩大廉政风险防范有效范围。

三、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有助于化解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党员干部犯错误机会,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干部的积极作用。高校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检查指导。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学校主管领导具体抓,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认真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与加强科学民主管理、深入推进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党委担负主体责任,纪委担负监督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范围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二)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动权力运行规范化

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从人、财、物等关键部门和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入手,制定、修订和完善廉政、管理、监督等各类制度,对业务流程进行倒查,找出管理漏洞和制度缺陷,建立制度“废、改、立”清单,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细则,制定“三重一大”执行的监督制度。健全程序性制度,严密管理流程设置,加强权力运行标准化建设。实现通过制度来管权、管人、管钱、管事,通过制度的有效实施来压缩风险空间,减少权力的自由裁量度。

(三)规范办事程序,推动操作流程规范化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完善干部选拔、财务预算、基建采购等办事程序,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规范基建采购办事程序,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合理。

(四)创新监督方式,推动廉政监督网络化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以校内工程建设、招生考试、岗位设置及聘任等工作为重点防控“风险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立体监督体系,按照隐性权力、显性权力、顶层权力、基层权力四类权力的不同性质和表现形式,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建立立体监管体系,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关权入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实行跟踪审计制,从工程招标到工程验收,全程监督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对招生考试、岗位聘任等关键环节,纪委监察室人员加强事前、事中、事后o督。采取领导自查、纪委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维度监督方式,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开通举报热线、设置意见箱、建立网络后台监控,进行多渠道监督,构建网络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针对高校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超前预防,前移关口,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为抓手,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工作流程为重点,以立体监督网络体系为支撑,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和同步监督,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使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进一步显现,形成廉洁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斯阳.廉政风险防控与现代大学治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4):79-84.

[2]曲雁,孙文营,夏秀芹.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必须抓好四个环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83-85.

[3]黄光远,张继坡.实施高校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J].中国监察,2009(6):39.

[4]甘桂.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内涵、问题及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64.

[5]吴晋生.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2-14.

[6]范春梅.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84-87.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6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自学校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以来,我支部及时召开本部门干部职工会议,结合我支部实际情况,对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安排。一是认真学习传达了学校《关于开展“创建优良机关作风、迎接校党代会召开”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二是成立了以党支部陈正群书记为组长的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我支部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安排意见。三是把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分为学习提高认识、个人自查、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并在每阶段都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保证了我支部机关作风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二、突出重点,狠抓整改落实,扩大建设活动成果

针对查找出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支部按照活动要求,及时认真制订出整改方案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思想作风方面:一是坚持每周工作交流、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和工作巡查制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努力提高我处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我处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二是抓岗位责任意识教育。通过联系工作实际,开展讨论活动,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时刻提醒大家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三是奉献意识教育。结合保卫工作难度大、强度大、责任大等实际,保卫人员奉献精神必不可少,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四是在全处上下广泛开展以“内抓管理、强化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职能。通过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任分明的导向机制、建立健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保卫人员上下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工作作风方面:一是积极深入到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师生员工中,虚心听取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承诺校园110报警24小时为师生服务,有警必接,有警必出,有难必帮,切实增加服务意识,努力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检查、督查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强保卫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加大门卫管理力度和校园巡查力度,提升校园110服务意识,提高破案率,重点加大对校园违章摆摊设点、外卖盒饭的整治,切实维护学校的治安环境;四是深入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着重对校园交通安全、技防监控、消防安全等进行了检查、排查,根据存在问题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解决方案提交学校研究,努力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的隐患;五是做好十八大维稳和艺术类考试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根据维稳工作要求和各类大型活动性质的不同,认真组织研究制订相应工作方案,确保各类活动安全有序顺利的进行。

通过此次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和我支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建设开展的活动,夯实平安校园建设的基础,极大的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认真总结,建立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根据学校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精神,我支部发动全处人员结合工作、思想实际,着眼全局,对每个工作环节和服务细节,全面查找,认真分析,及进总结,研究改进措施,瞄准问题,不放过细微之处,点点滴滴,扎扎实实抓整改。通过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开展,我们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也清醒的看到,距形势发展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尚存在一些差距,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同志思想相对保守,视野不开阔,不能与时俱进,在工作思路、精神状态和素质、作风等方面还是老观念、老方法,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不理解。

二是进取精神不够强。工作中求稳怕乱图安逸,安于现状,锐气不足,激情不大,只求不出错,不求常出新,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

三是创新发展的胆略和能力准备不足。存在创新胆略不够,思路不宽,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观方面,不积极,不主动,不创造,不改善。

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通过解放思想,拓宽创新科学发展思路。提高人员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探索高校保卫工作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安全稳定保障。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7

关键词:高校;政风行风;行政管理;监督

教育是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才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后一环,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政风行风建设的有效性,关系着教育的公平性和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党的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加强高校政风行风建设。

一、高校政风行风建设内涵分析

“政风行风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代表,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部门和行业风气,在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公开评议,作出评价。”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政风行风是事关民生的大事。

“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希腊与罗马,但现代大学之直接源头则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目前,世界各地的大学,大都是以欧洲模式进行建设的,大学的快速发展也是近几百年来的事情。大学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学府,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传承文明和提高全人类的理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大学之品格和大学之精神在我国尚未建立便遭遇巨大冲击。什么是大学之理念与大学之精神?金耀基教授认为:“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那么,到底什么是高校的政风行风建设?“在高校,政风特指机关、教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整体精神风貌,行风是某一部门和行业形成的一种较普遍的做法和倾向,二者强调了人的精神状态或行为倾向,突出了人的影响。”其实,高校的政风行风建设与其他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只不过,高校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承担了更多人们的期待和理想。

二、高校政风行风建设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政风行风的现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以下选取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中山大学高校管理研究项目资助课题“高等学校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和民主评议工作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表明:高校的不正之风突出表现有以下几点:

1.学术不正之风

61%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学术不正之风“十分严重”和“比较严重”。在对多选题“您认为目前高校不正之风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回答中,“论文抄袭与考试作弊不正之风”以59%的比例居于首位,“职称评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为33%。

2.贪污腐化之风

4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高校贪污腐化之风“十分严重”和“比较严重”。其中,“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领导干部不正之风”,“招生就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基建维修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物资采购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教育收费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的关注率分别为47%,42%,37%,28%,25%和16%。

3.作风

5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高校作风“十分严重”和“比较严重”。2009年,中央纪委委托地方纪委和统计部门对广东省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学校排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第3位(医院48.33%,国土资源管理31.92%,学校25.92%)。此次调查也说明了高校政风行风现状严峻,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2009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在50个参与评议的政府部门中,综合排名第18位。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省纠风领导小组评为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2010-2011年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省教育厅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了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优化高校政风行风建设的途径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应该搞好高校的政风行风建设。

1.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1)健全高校教师评职称机制

“人的生命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道德存在,社会存在为人的基本生存提供了保证,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首先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生存下去,而道德存在赋予了人的生命意义性和价值,过上有道德的生活,才能走出生活无意义的困境,才能使生命被赋予永恒的价值――“善”的价值。”目前,我国大学在招生、经费、人事等方面受到行政部门的制约,甚至在学术上也存在“泛政治主义”,与高校教师密切相关的、申请项目、取得成果等事务高度行政化,高校内部弥漫“重行政等级、重科研、重资源配置”的倾向。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一个人需要有基本的尊重,个人的劳动成果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而残酷的竞争导致了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变态”,高校教师需要不停地,参与项目,参编教材,这不仅给教师的生存增添了无形的压力,而且制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鸿沟,束缚住了教师的手脚,压抑了教师的精神。应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体制,还给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的独立性,还给教师教育的自由和空间。

(2)完善学术管理体制

学术自由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是被充分肯定的,在学术自由的背后,应遵循人类社会之道德规范。受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氛围的影响,教师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对高校的声誉产生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有人曾说过,大学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机体,现在这个机体正在受到内部蛀虫的侵蚀。学术应遵循学术本身的规范,这便是学术伦理。学术伦理内涵相当广泛,而学术管理体制的完善,要研究学术伦理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治理学术造假,根除学术不正之风。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者包揽‘行政权+学术权’,形成高度集权、重资源配置,而且正在演化为一种高校内部的价值取向。在高校教学与学术研究中,行政主导资源配置权,导致权利寻租问题普遍存在,在课题申请、、专利申请中,学术道德、学术诚信缺失的问题时有发生”。在“泛政治主义”的社会,学校会受到各种有形无形力量的侵蚀。因此,大学拥有绝对的自治权或者大学独立是不太可能的。“美国的许多私立大学都在不太程度上受到宗教或商业团体的掣肘,而大多数的州立大学在州议会的监督与预算的控制下,也无法享受太高的自主性。”]学校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现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学术发展,都是相互影响的,而大学通过其培养出来的人,正在对社会进程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3)提高高校招生行为规范化程度

近年来,高校招生行为规范化程度有很大提高,招生公开透明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然而,过去遗留下来的不良影响依然在部分人群中存在。如部分家长仍然认为,有些高校或者高校教师手中“有名额”,“有关系”,可以为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的考生破格办理军队艺术院校、警校等入学手续。另外,也有部分高校受利益的驱动,为创收而与校外机构进行合作办学,而这种打着合作办学名义的背后,却是违规招生等损害家长和学生利益的行为,给学生和家长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伤害。

2.提高教师及管理人员个人素质

(1)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

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问题,现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术领域中,存在着盲目追求科研成果数量、忽视质量,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伪造数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等学术失范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跟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关系,亦和社会上浮躁的风气有关系。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需要高校教师的自律,也需要健全学术评价机制。

(2)改进教师教育理念

“教育非它,乃是灵魂转向。”(柏拉图《国家篇》)柏拉图在几千年就提出教育的目的乃是灵魂转向,从用眼睛去看的感觉世界,进入到用灵魂之眼去看的理念世界。目前,教育作为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目的被放大,教育的功利性越发明显,教师作为人们对教育期待的直接承担者,在公众期待以及教育的有限性之间寻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中,有关教师方面的问题愈发突出,如教师知识陈旧、无心上课、搞副业,甚至有的研究生导师一个学期见学生的次数仅一两次,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高等教育的信誉受到很大影响。这些现象与社会大环境有一定关系,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表现,也部分受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但高校教师作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却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做应该做的事。高校教师有责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增强一切为了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而学校和政府也应改善师资招聘、培训、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等,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自由的环境。

(3)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领导班子的作风决定整个系统的作风,领导作风不正,就会严重影响到系统的行风。因此,要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水平,努力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营造公平、高效的管理队伍,推动作风建设新面貌的形成。

3.完善监督机制

(1)提高全民对高校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意识

当前,高校学术腐败、官僚化成为弱化高校形象的重要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充分参与,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的根本动力。完善监督机制,就要提高各方面对高校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识,学校教师、内部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生、社会、学生家长应培育自己的权利意识和责任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民主监督职能。

(2)提供对高校政风行风监督的渠道

“只有在广泛有效地监督之下,政府才不会懈怠,才能有效遏制滥用权力和。”人民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实现,需要政府提供对高校政风行风监督的渠道,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纪检部门、高校工会等部门应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监督已成为表达民意、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应建立新闻媒体、公权力机关、网民等多种主体参与的网络互动机制,进一步发挥网络监督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2).

[2]朱博群.多视角下的高校政风行风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风建设辅导员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高校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战略基地,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作为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关键场所,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高等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学风建设。一个学校的学风代表着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未来发展的内在潜力,如果一个高校有着良好的学风,学生就能够享受更好的学术氛围,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高校辅导员处在与学生接触交流的第一线,对于学校构建良好学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持续深入,面对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等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以“90后”为主,这一群体更加注重自我意识,整体上这一群体缺少自律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传统的学风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阶段的学风建设需求,且部分高等院校的领导对学风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加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学风建设模式已经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建立新型的学风建设模式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处在学风建设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担任着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责,是高校管理中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总结出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以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单纯的说教模式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在进行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需要更加注意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和负责任的态度感化与帮助学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接受和支持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使得学风建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相较于单纯意义上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以良师益友姿态出现的辅导员,所以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平等尊重的交流方式,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1]。

(二)倡导自主学习,做好职业规划。

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大部分学生由于不再受家长的管理和束缚,出现了厌学、作风散漫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成功升入大学之后,失去了奋斗目标,造成其失去了继续努力奋斗的动力[2]。所以新生入学的时期是高校辅导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校学风建设和传承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内,辅导员应该积极与学生交流,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的经验交流活动,让新生和优秀的毕业生及在校生有充分接触的机会,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制订正确合理的学习规划,为自己的在校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从而使学生找到新的奋斗目标,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完善。

(三)加强班级建设,抓班风促学风。

班集体作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高校的学风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尤其是要建立一支会管理、工作能力强、督促学生进步的学生干部队伍,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班风,这种良好班风的形成,对于高校的学风建设非常重要。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调日常监督。

大学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大学内的学生自由,不仅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且应该受到道德的约束,只有拥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获得成功,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且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应该渗透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知道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3]。

(五)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促进良性竞争。

大学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在学校中学会如何竞争,所以辅导员应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能够单纯片面地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使得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些人或者某个方面的工作就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重视和努力,辅导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充分利用和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积极推进学风建设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伟新.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2,04:251.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预防腐败”的工作理念和风险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行政审批或管理事项的工作岗位和重点工作环节,对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点,科学评定风险等级,采取有效的防范和监控对策,以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2]它是形势下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创新和有效尝试,对解决高校反腐倡廉深层次问题意义重大。

一、构建高职院校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办学层次,在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内部监督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些因素使许多容易诱发腐败的风险存在于一些领域,特别是涉及人、财、物管理的重点领域。因此,从腐败源头抓起,从管理和制度入手,建立高职院校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一)加强高职院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管理不断规范,制度不断健全,较为完备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并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校内各类案件和治理违规招生收费等重点工作中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办学规模显著扩大、资金财产大幅度增长、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高职院校参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使得高职院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面临新的考验。近年来高校违法违纪案件一直居高不下,重大经济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教育收费、招生录取、基建工程及学术活动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群众反映强烈。以湖北高校为例,近5年来共有9名校级干部和一批学校中层干部及工作人员因贪污、受贿受到法律制裁,其中某大学副校长因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140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以及某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因受贿分别被判处10年、13年有期徒刑,他们的行为在全国教育系统都具有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高校的良好形象[2]。一向被誉为圣洁之地、“象牙塔”的高校,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因此,加强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管,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体制性、机制性漏洞,将腐败风险降至最低,是高职院校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加快构建高职院校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明确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教育有效、制度管用、监督到位、改革深化、纠风深入、惩处有力的机制,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推进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依据不同部门、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的个性和特殊性采取预防措施,岗位职责明确,岗位风险清晰,使教育、制度、监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它以建立健全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为根本目标,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和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的管理岗位及相关制度建设、执行和运作情况等。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围绕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重点运行,深入业务工作之中,形成点、线、面三维抓的预防腐败模式。具体讲,以岗位为点,以岗定职责,以责定风险,制定防控措施;以业务流程为线,细化流程,厘清责任,形成相互监督制约之势;以制度为面,排查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和权力运行过程的风险点,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使权力在有效的内控监督之下运行,实现业务工作与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机结合和“一岗双责”制度的深化[3]。

(三)加强高职院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是德的标准之一。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一向被认为文化层次高、理论素养强的高校干部队伍在金钱和利益面前纷纷失“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顶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高校的领导和公职人员都承担着一定的管理职责,包括管理人员、经费和事务,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面临着走向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风险,权力越大,掌控的资源越多,风险就越高。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以预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通过先期查找、识别高风险部门、岗位、环节,进行人员的教育、程序的规范和制度的完善,主动防控可能产生的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风险[4],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公职人员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和不正之风发生的概率,从根本上爱护和保护党员干部。

二、构建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初步实践

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主管部门――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弘扬红色传统,抵制红色腐败”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纪委贯彻落实江西省国资委纪委要求,为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集团公司惩防体系建设提出的一项创新之举。2009年4月,根据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部署要求,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选定后勤保障处、教务处、图书信息中心三个部门开展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试点工作,以丰富和积累工作经验。5月至7月,全面启动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工作。目前,一个制度完善,程序规范,监督到位,考核和评价机制配套的风险防范体系已初步建立了起来,推进学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特别是预防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是推进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的过程中,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中心工作,规范管理为切入点,这是机制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机制创新取得成效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明确部门职责、关键岗位职责及关键岗位风险点工作流程,通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增强广大干部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进而提高工作效能。其次,贯彻“规范”理念,从业务入手,完善机制,做到超前预防,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教育和保护干部,防止干部犯错误,甚至职务犯罪。最后,针对拥有人、财、物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从梳理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努力堵塞管理和流程中的漏洞,以重点带全面,以关键促整体,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融入岗位、紧扣风险、狠抓防范是深入开展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核心。

找准职务风险控制点,是开展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管理的基础和难点。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角度,采取个人自查、同事互查、领导提醒、上级确定等方式,共排查出60个关键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98处。在查准风险点的基础上,各部门(分院)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努力做到风险防范措施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着重从制衡和监督上把关。将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职务风险及防范措施悬挂张贴于工作场所,进行可视化管理,既时刻提醒自己,又便于接受群众监督。为使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工作取得实效,不流于形式,发挥长效作用,在强化风险监督方面,加强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将开展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工作列为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纳入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范围。与各部门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对未认真开展职务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工作的,将做出相应处理。

(三)重视依靠群众的力量,是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关键。

群众监督是监督的基础。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一贯十分重视并注意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以他律促自律。一是坚持群众监督员监督制度。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队伍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民心工程。通过群众监督员工作正常化制度、工作联系制度、群众监督员座谈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监督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在招标采购、招生就业、收费、学生资助贷、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人员招聘等事项中的有效监督作用。二是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对学院重大决策、财务、用人和资产处置等情况及时公开,有效开展风险监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开通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开设举报信箱和电子信箱,畅通群众投诉和举报渠道,使各级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四)利用好《清廉之风》网络平台,推进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推动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工作的开展,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载体,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防范风险、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平台来抓,充分利用好党风廉政建设专题网站《清廉之风》,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发挥“政策法规”、“学习交流”、“案例警示”、“格言警句”、“理论研究”等栏目阵地的效用,突出对教职员工特别是重点人员的党风党纪、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廉政理念、打牢思想防线。为进一步加大院务公开力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对涉及学院工作规划、政策程序、办事规则等内容,以及与师生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上网予以公布公开,方便师生群众查询,实行阳光院务。利用好网上“院长信箱”、“纪委信箱”和“反馈”等栏目,构筑一个功能完备的处理网络平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确保职务风险机制的有效运行。

(五)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实施,要求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这势必触及某些人甚至是某些部门的既得利益,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这是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阻力之一。能否消除,是关系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能否发挥实际作用的重要前提。为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理念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识,增强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等形式,向广大干部宣传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风险意识、预防意识、责任意识,使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来。如何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遇到的难点之二。主管部门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采取了直接确定的方式,制定了《集团公司及所属各级党委班子成员职务风险防范措施》,对各级党委班子成员的职务风险点、职务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而确保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三、关于构建高职院校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几点思考

深入思考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方面的经验得失,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好廉政风险防范这篇大文章,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我认为要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党委统一领导是关键,党政齐抓共管是合力,纪委组织协调是保证,上下齐动、群众参与是基础。任何部门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大包大揽。要使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形成“大预防”的共同目标和意志,形成“大协调”、“大预防”的工作格局,使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产出”最大化和最优化。学校要成立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特别是负责同志要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将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管工作又管思想。领导班子成员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直接领导责任,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深化制度改革,将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落到实处,是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保证。针对排查出的风险控制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可能发生腐败的领域、环节等明示出来,便于警醒,也便于监督,有助于权力行使者的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大大降低权力腐败的风险。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相关规章制度不少,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说来比较笼统、比较分散,往往让腐败分子钻了空子。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如干部人事、基建、招生、招投标、大项物资采购等实体性制度,对管理“盲区”及时制定制度;对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及时予以废除;对那些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制度,抓紧修订、完善,形成内部管理规范。针对实体性制度,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形成操作规范。同时还要健全廉政建设制度,建立完善的年度报告考核、述职述廉、纪律追究机制,并与干部任用紧密配合,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导向,实现制度约束、制度防腐的目的。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权力规范运行。

权力的正确行使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制约,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推进职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把风险防范管理与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充分结合起来,就如同在权力运行道路上设置了一个个“红绿灯”,谁不遵守指挥就要受到处罚。对掌管人、财、物等关键资源的重点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廉政情况要实施全方位的了解、监督和把握,进行风险监控,有效预警。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一把手”监督、领导干部谈心、述职述廉、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监督制度;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实行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监督中来;要健全受理群众举报的机制,保障教职工、学生对学校党政部门及工作人员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要把各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不断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着力完善责任体系。

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关键岗位责任制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机地整合,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举报等多种方式,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关键岗位职务风险防范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考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制度执行与落实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进行责任追究,对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该作出组织处理的作出组织处理,坚决防止一般的不廉行为逐渐演变成为大的腐败案件。通过考核评价,认真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识别新的风险点,及时调整职务风险内容和防范措施,修订相关制度规定,为风险防范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五)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机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抓好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是有效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有力思想保障。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把人的素质作为治本的重要因素,着力提高人的廉洁意识、制度意识、接受监督意识,从而强化人的思想道德素质。[5]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学校全年宣传教育总体计划;二是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察、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要探索创新有效的教育方法途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分类要求、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干部的思想实际,把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其廉政风险防范能力,筑起坚固的廉政风险防范堤防。

参考文献:

[1]李满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架构[J].中国监察,2009,(14).

[2]刘怀俊.风险管理理论与高校腐败风险防范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3]范春梅.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4]石艳红,师长青.廉政风险防范:预防腐败的一条新思路――北京市崇文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方法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02-28.

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篇10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党风建设,着力要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干部生活作风。而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1]高校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基础工程。师德建设对高校校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示范、感染和影响作用,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高等教育的成败。高校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荣辱与共、互促发展的关系。高校党风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的导向,决定了师德建设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党风是改善师德建设直接的和巨大的力量源泉。离开没有优良的党风,就很难有优秀的师德。反过来,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校风、教风和学风。因此,以党风建设推动、引领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影响、促进党风建设,可以实现两者的互促发展、良性互动,共同为高校的健康、稳定、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高校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意义

2.1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履行培育全面发展人才职责的迫切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教之道,德为先”,要实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一定要有一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廉洁从教的自觉性,不断推动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局面,强化师德建设,培养教师廉洁、诚信、公正等品质,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这样,高校教师才能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2是创建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推动高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高校的总体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出发,拥有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甚为重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只有高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于律己,求真务实,广大教师洁身自好,大学生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社会。只有将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互促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优秀教师的引领教化作用,才能促进良好的党风、校风的形成。

3高校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实现路径

3.1通过思想教育的途径手段,实现党风师德师风互促发展的联动局面

在加强和推动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过程中,要搭建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思想教育平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大力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廉洁诚信教育,筑牢思想基础,使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通过理论学习、专题活动、先进典型报告会等形式,开辟微博、论坛等新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和教师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意识和能力,主动传播先进文化,实现党风师德师风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3.2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的深入稳固

要实现高校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良性互动效应,必须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的长效机制,提高执行力、约束力,把制度机制作为两者互促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风建设,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模范遵纪守法,大兴求真务实优良作风,密切联系师生,勤俭办学,促进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形成,为师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完善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和师德弘扬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把师德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单项指标纳入教师考核、奖惩、聘任机制中,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以优秀师德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高校党风建设深入。

3.3注重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为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互促发展提供保证

高校的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之间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和契合点,要实现党风建设和师德建设的互促发展,必须在学校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中形成广泛共识,注重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工作全局中把党员作风建设与教师的师德建设统筹考虑,加强工作针对性。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榜样作用,积极为师德建设做贡献。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促进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高校应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同志选拨为支部书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师生,从而带动师德师风的改善。